简爱 作者简介

2024-07-22

简爱 作者简介(共7篇)

1.简爱 作者简介 篇一

从小失去父母的简爱寄居在舅妈家,自幼受尽表兄欺辱和舅妈冷眼,稍大些后即被送入管教严格的教会女子学校。在冷漠、刻板环境中长大的简爱并没有成为心理扭曲的女孩,而是自立自强,还积累了不凡的学识修养,成年后她成为桑菲尔德贵族庄园的家庭教师。男主人罗切斯特先生个性暴燥,行事神秘。开始简并不喜欢这男主人,可随着二人慢慢熟悉,罗切斯特先生体会到简爱的与众不一样,简爱以真挚的情感和高尚的品德赢得了主人的尊敬和爱恋,简爱亦受到罗切斯特先生的强烈吸引,可是大宅夜晚总会发生一些怪事,这个庄园中似乎隐藏着惊人的秘密……谁料命运对她如此残忍,她为这段婚姻又付出了难以计算的代价,但自始至终她都一向坚持自我的信念,执着自我的梦想和追求。

2.简爱 作者简介 篇二

根据新闻出版署1999年印发的《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的规定, 要求文章的作者按以下顺序列出其简介:

作者简介:姓名 (出生年—) , 性别, 民族 (汉族可省略) , 籍贯, 职称, 学位, 简历以及研究方向 (任选) 。

本刊现对“作者简介”中有关著录项目具体说明如下:

多作者署名时, 仅要求提供第一作者 (或主要责任者或执笔人) 的简介即可, 一般应将其姓名置于首位;“籍贯”是指“××省市、自治区或直辖市人”, “职称”指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教师、助教、教授……, “学位”指学士、研究生、硕士、博士……, “研究方向”也可提供主要从事的研究工作和技术成果等。具体情况可参阅本期的“作者简介”示例。

同时, 要求提供第一作者的E-mail、手机号码或电话号码, 以便审稿或编辑加工时及时联系解决文稿中存在的问题。最好, 请提供详细地址和邮政编码, 以便馈赠当期刊物。

3.巧用作者简介,让语文课更入味 篇三

关键词:作者简介;背景;语文课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4-055-01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要点·行动·事例》一书中,在讲到“了解中国教育基本情况”时,提供了温家宝总理教师节前夕在北京第三十五中的听课点评。温家宝总理在听语文课《芦花荡》时,认为教师的缺点是“开始没把作者的简要情况给同学们介绍。既然是讲《芦花荡》,作者又是孙犁,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他曾经写过什么著作,有过什么主要经历,我觉得有必要给学生讲讲”。温总理的听课点评,不禁让我重新思考文本教学中,对于作者简介的处理。如何巧用作者简介,让语文课更入味。笔者结合自身的教育实践,就以下三方面,谈谈个人的浅见。

一、巧抓时机,适时渗透

一堂课,从某种意义上说,犹如一场戏,一部电影,一篇小说,每个环节都环环相扣,是一个整体,我们不可把作者简介单纯地割裂开来,且它没有固定的位置,只要能科学合理,能配合我们的教学节奏,能最后达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它是可以创造性的富于变化的。

如诗词散文小说等文体的作者简介,它关系着对文章的进一步的理解,选择恰当的时机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这就是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如教授《湖心亭看雪》一文时,可以抓住一个“痴”字作为教学的切入口,选择 “观其痴行——赏其痴景——解其痴情”这样的教学思路,先引导学生感受张岱在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这样的时间、环境下,所描绘的天人合一的奇景,能够欣赏到如此奇景的必定是一个奇人,那么有着这样闲情雅趣、性格清高孤傲的张岱,到底是何许人也?课上到这里,就和作者的生平写作背景有了关系,学生自然说不上来或者知道的不完整,抓住这一时机,于学生兴趣正浓时介绍作者:张岱生活在明末清初,出身仕宦世家,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清兵南下灭亡了明朝,他国破家亡,无所归止,披发入山,隐居著书。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课文《湖心亭看雪》就选自《陶庵梦忆》。《陶庵梦忆》这部散文集是国破家亡后的一曲曲悲哀的挽歌。没有希望,没有奢求,没有期待,惟有哀怨,惟有梦忆。以梦忆为解脱,将家国之叹、故园之思、人生之悲寄予梦忆之中,这就是《陶庵梦忆》的艺术真谛。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湖心亭看雪》一文字里行间都能读到这种追念故国的情思。在了解了作者生平和背景之后,学生就不难理解“崇祯五年十二月”“是金陵人”这样寄托了深沉故国之思的语句。选择恰当的时机介绍作者,能让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加深刻,而且达到了向课外的延伸效果。

二、斟酌用量,有所侧重

《语文教学大纲》要求要“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那么应该怎样去介绍,是详还是略。每个作家的人生都充满了精彩,在短短的一节语文课堂上,我们又往往不能巨细靡遗地将其介绍完整,我们必须有所取舍,斟酌用量,从课文整体出发,寻找其教学环节与作家介绍之间的契合点,使得语文课更能体现出整体性,也可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效率。

比如:笔者在教读刘禹锡的《陋室铭》时,就侧重介绍他的创作背景:据资料记载,刘禹锡因革新,得罪了当朝权贵宠臣,被贬为安徽省和州通判。按当时的规定,他应住在衙门里三间之厦的屋子;可是和州的策知县是个见利忘义的小人,他见刘禹锡被贬而来,便多方刁难,给他小鞋穿。策知县先叫刘禹锡在城南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不埋怨,反而高兴地撰了一联贴于房门:“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争思辩。”他这一举动气坏了策知县,他又令衙门的书丞将刘禹锡的房子由城南门调至城北门。住房由三间缩小到一间半,而这一间半位于德胜河边,附近有一排排的杨柳。刘禹锡见了此景又作了一联:“杨柳青青江水平,人在历阳心在京。”他仍在此处读书作文。策知县气得肺都要炸了,又和书丞商量,为刘禹锡在城中寻了一间只能容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仅半年,连搬三次家。刘禹锡想此狗官欺人太甚,便愤然提笔写下《陋室铭》,并请人刻于石上,立在门前,气得策知县一筹莫展,哑口无言。从这样详细地介绍中可见,《陋室铭》并非是作者自命清高、孤芳自赏之作,而更是愤世嫉俗之作。这样有所侧重的介绍,视野开阔,角度新颖,重点突出,注意到了内容深度的挖掘,为学生的课文阅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特色点缀,锦上添花

对于有些作者生平中的一些事迹、言行可给以绘声绘色的描绘渲染,以突出其人格的伟大,情操的高尚,给学生以思想上的教育,精神上的感染。通过抓取作者人生的特色,突出作者的人物形象。对于提升文本教学的语文味,更有锦上添花之效。

如在学习《我的母亲》一课,介绍胡适时,教师可结合自己的阅读体会,重点抓住他人生轨迹中重要的一笔:是荣获35项美国博士桂冠的中国学者。若用多媒体展示,则可将35这个数字重点圈划出来。从这简单的数字中,我们看到了胡适先生不简单的人生,也初步感受到了他的母亲的慈母和严师身份的内涵。

黄厚江老师说:“语文教材中,最有价值的不是‘知识,而是文化因素和审美因素。”作为传道授业者,要巧用作家简介这一环节,让语文课更有文化味,以它为载体,带领学生饱吮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的乳汁,得到丰富的审美滋补。

[参考文献]

[1] 周庆元.语文教育研究概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2] 曹明海.语文新课程教学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

[3] 王世堪主编.中学语文教学法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年版.

[4] 王荣生,韩雪屏.语言知识新视点[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4.儒林外史作者简介_作者介绍 篇四

《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清朝小说家吴敬梓对生活在封建末世和科举制度下的封建文人群像的成功塑造,以及对吃人的科举、礼教和腐败事态的生动描绘,使它成为我国文学史上批判现实主义的杰出作家之一。《儒林外史》不仅直接影响了近代谴责小说,而且对现代讽刺文学也有深刻的启发。

内容简介

《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原本仅55回。根据程晋芳《怀人诗》,可以证明在吴敬梓49岁的时候已经脱稿,但是直到作者死后十多年才由金兆燕给他刻了出来。这个刻本,今已失传。现在通行的刻本是56回,其中最末一回乃后人伪作。

鲁迅先生评为“如集诸碎锦,合为帖子,虽非巨幅,而时见珍异。”冯沅君、陆侃如合著的《中国文学史简编》认为“大醇小疵”。

《儒林外史》全书56章,由许多个生动的故事联起来,这些故事都是以真人真事为原型塑造的。全书故事情节虽没有一个主干,可是有一个中心贯穿其间,那就是反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讽刺因热衷功名富贵而造成的极端虚伪、恶劣的社会风习。这样的思想内容,在当时无疑是有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加上它那准确、生动、洗练的白话语言,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塑造,优美细腻的景物描写,出色的讽刺手法,艺术上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他入木三分地刻划了周进、范进、马二先生这类备受科举制度摧残的陋儒、假儒、迂儒形象,满怀热情地描绘了庄尚志、迟衡山、虞博士这样洁身自爱、崇尚礼乐、襟怀冲淡的真儒贤人。同时,他还写了一大批不学无术、道德败坏却自命风雅、装腔作势的所谓名士,如娄家公子、杨执中、权勿用之流。与之相对比,吴敬梓着力塑造了“自古及今难得的一个奇人”杜少卿,作为真名士的典型,他尊重个性,轻财好义,追求恣情任性、自由不羁的生活。而真正体现吴敬梓理想的,则是小说回中塑造的“隐括全文”的人物王冕,他性格恬淡,远离功名,天性孝悌,才华横溢,这是一个兼俱真儒士和真名士精神品格的理想人物,得到了吴敬梓热烈的赞美。

当时,由于时代的局限,作者虽然批判了黑暗的现实,却把理想寄托在“品学兼优”的士大夫身上,宣扬古礼古乐,看不到改变儒林和社会的真正出路,这是应该加以批判的。

作者介绍:

吴敬梓(1701-1754年),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清代小说家,汉族,安徽全椒 人。清代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自家乡安徽全椒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现存吴敬梓手写《兰亭序》中盖有印章:“全椒吴敬梓号粒民印”),幼即颖异,善记诵。稍长,补官学弟子员。尤精《文选》,赋援笔立成。不善治生,性豪迈,不数年,旧产挥霍俱尽,时或至于绝粮。雍正十三年(一七三五),巡抚赵国辚举以应“博学鸿词”,不赴(参加了学院,抚院及督院三级地方考试,因病未延试)。移家金陵,为文坛盟主。又集同志建先贤祠于雨花山麓,祀泰伯以下二百三十人。资不足,售所居屋以成之,家因益贫。晚年,自号文木老人,客扬州,尤落拓纵酒。后卒于客中。

著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文木山房诗说》七卷(今存四十三则)、小说《儒林外史》。

个人简介

吴敬梓

wú jìng zǐ(1701~1754年),清代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字敏轩,号粒民,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自家乡安徽全椒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现存吴敬梓手写《兰亭叙》中盖有印章:“全椒吴敬梓号粒民印”),清代小说家,汉族,安徽全椒人。吴敬梓生于清圣祖康熙四十年,卒于高宗乾隆十九年,享年五十四岁(一生54年,在全椒23年,在赣榆,在南京)。幼即颖异,善记诵。稍长,补官学弟子员。

尤精《文选》,赋援笔立成。不善治生,性豪迈,不数年,旧产挥霍俱尽,时或至于绝粮。雍正十三年(公元一七三五年),巡抚赵国辚举以应“博学鸿词”,不赴(参加了学院,抚院及督院三级地方考试,因病未赴廷试)。移家金陵,为文坛盟主。又集同志建先贤祠于雨花山麓,祀泰伯以下二百三十人。资不足,售所居屋以成之,家因益贫。晚年,自号文木老人,客扬州,尤落拓纵酒。后卒于客中。

主要作品

1、《儒林外史》

吴敬梓生平最恶举业,费心血所著《儒林外史》五十五回,(一本作五十回,又一本作六十回,均非

原本。是一部章回体长篇讽刺小说。)专写熬中于此者之真相,幽默诙谐,读之捧腹。又有《诗说》七卷,《文木山房集》五卷,诗七卷,《中国小说史略》并传于世。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自家乡安徽全椒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他出身于仕宦名门,小时候受到良好教育,对文学创作表现出特别的天赋,及至成年,因为随父亲到各处做官而有机会获得包括官场内幕的大量见识。吴敬梓22岁时,父亲去世,家族内部因为财产和权力而展开了激烈的争斗。

吴敬梓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散文和史学研究著作,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不过,确立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杰出地位的,是他创作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该书中《范进中举》一文还被选入九(初三)年级上册的语文书(人教版)和八(初二)年级上册的语文书(语社版)。这部小说大约用了他近20年的时间,直到49岁时才完成。

2、《文木山房文集》,仅存第四卷,其余作品失传。

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原本仅55回。根据程晋芳《怀人诗》,可以证明在吴敬梓

49岁的时候已经脱稿《春帆集》收《怀人诗》十几首,中有一首注:“全椒吴敬梓字敏轩。”全诗最后四句说:“外史纪儒林,刻画何工妍!吾为斯人悲,竟以稗说传。”),但是直到作者死后十多年,才由金兆燕给他刊刻了出来。这个刻本,今已失传。现在通行的刻本是56回,其中最末一回乃后人伪作。

《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的章回体长篇讽刺小说。鲁迅先生评为“如集诸碎锦,合为帖子,虽非巨幅,而时见珍异。”冯沅君、陆侃如合著的《中国文学史简编》认为“大醇小疵”。全书故事情节虽没有一个主干,可是有一个中心贯穿其间,那就是反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毒害,讽刺因热衷功名富贵而造成的极端虚伪、恶劣的社会风习。这样的思想内容,在当时无疑是有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的。加上它那准确、生动、洗练的白话语言,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塑造,优美细腻的景物描写,出色的讽刺手法,艺术上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当然,由于时代的局限,作者在书中虽然批判了黑暗的现实,却把理想寄托在“品学兼优”的士大夫身上,宣扬古礼古乐,看不到改变儒林和社会的真正出路,这是应该加以批判的。

《儒林外史》全书56章,由许多个生动的故事联起来,这些故事都是以真人真事为原型塑造的。全书的中心内容,就是抨击僵化的考试制度和由此带来的严重社会问题.,此书被人们称为“帝国的最后一瞥”。

《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吴敬梓对生活在封建末世和科举制度下的封建文人群像的成功塑造,以及对吃人的科举、礼教和腐败事态的生动描绘,使他成为我国文学史上批判现实主义的杰出作家之一。《儒林外史》不仅直接影响了近代谴责小说,而且对现代讽刺文学也有深刻的启发。现在,《儒林外史》已被译成英、法、德、俄、日等多种文字,成为一部世界性的文学名著。有的外国学者认为:这是一部讽刺迂腐与卖弄的作品,然而却可称为世界上一部最不引经据典、最饶诗意的散文叙述体之典范。它可与意大利薄加丘、西班牙塞万提斯、法国巴尔扎克等人的作品相抗衡。

创作经历

吴敬梓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散文和史学研究著作,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

,今存四卷。不过,确立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杰出地位的,是他创作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这部小说大约用了他近20年时间,直到49岁时才完成。人们在他的家乡建立了“吴敬梓纪念馆”;南京秦淮河畔桃叶渡也建立了“吴敬梓故居”。 在吴敬梓的一生中,生活和思想都有极大的变化。生活上,他由富裕坠入贫困;思想上,对于功名富贵表示了截然相反的看法。他生长在累代科甲的家族中,一生时间大半消磨在南京和扬州两地,官僚豪绅、膏粱子弟、举业中人、名士、清客,他是司空见惯了的。他在这些“上层人士”的生活中愤慨地看到官僚的徇私舞弊,豪绅的武断乡曲,膏粱子弟的平庸昏聩,举业中人的利欲熏心,名士的附庸风雅和清客的招摇撞骗。加上他个人生活由富而贫,那批“上层人士”的翻云覆雨的嘴脸,就很容易察觉到。他在《儒林外史》中对这种种类型的知识分子的精神生活的腐朽作了彻底的揭露,真是“如大禹之铸九鼎,神妙无循形”(旅云《钵山志》卷四)。更由于生动的艺术形象的塑造,使他的作品分外具有吸引和感人的力量。

他一生经历了清朝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三代,当时,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社会呈现了某种程度的繁荣,但,这也不过是即将崩溃的中国封建社会的回光返照,表面的繁荣掩盖不了大厦将倾的事实。雍正帝、乾隆帝帝年间,清朝统治者在逐渐镇压武装起义的同时,就采用大兴文字狱,设博学宏词科以作诱饵;考八股、开科举以牢笼士人,提倡理学以统治思想等方法来对付知识分子。其中,以科举制为害最深,影响最广,使许多知识分子堕入追求利禄的圈套,成为愚昧无知、卑鄙无耻的市侩。吴敬梓看透了这种黑暗的政治和腐朽的社会风气,所以他反对八股文,反对科举制,不愿参加博学宏词科的考试,憎恶士子们醉心制艺,热衷功名利禄的习尚。他把这些观点反映在他的《儒林外史》里。他以讽刺的手法,对这些丑恶的事物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有力的批判,显示出他的民主主义的思想色彩。

《儒林外史》原本仅55回。根据程晋芳《怀人诗》,可以证明在吴敬梓49岁的时候已经脱稿(《春帆集》收《怀人诗》十几首,中有一首注:“全椒吴敬梓字敏轩。”全诗最后四句说:“外史纪儒林,刻画何工妍!吾为斯人悲,竟以稗说传。”),但是直到作者死后十多年才由金兆燕给他刻了出来。这个刻本,今已失传。现在通行的刻本是56回,其中最末一回乃后人伪作。

《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的长篇讽刺小说。鲁迅先生评为“如集诸碎锦,合为帖子,虽非巨幅,而时见珍异。”冯沅君、陆侃如合著的《中国文学史简编》认为“大醇小疵”。全书故事情节虽没有一个主干,可是有一个中心贯穿其间,那就是反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毒害,讽刺因热衷功名富贵而造成的极端虚伪、恶劣的社会风习。这样的思想内容,在当时是有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的。加上它那准确、生动、洗练的白话语言,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塑造,优美细腻的景物描写,出色的讽刺手法,艺术上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5.作者简介 篇五

邹韬奋(1895~1944年),原名恩润,笔名韬奋。祖籍江西余江,生于福建永安。1921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文科。1922年应黄炎培聘请,主编《教育与职业》月刊。1926年10月任《生活》周刊主编,从此毕生从事新闻出版工作。1933年1月参加宋庆龄、蔡元培、鲁迅等

发起的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并当选为执行委员。同年7月被迫流亡海外。1935年8月回国。先后在上海、香港主编《大众生活》周刊、《生活日报》及《生活日报星期增刊》,并担任上海文化界救国会和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执行委员。1936年11月22日,与沈钧儒、李公朴等7人被捕,成为轰动全国的“七君子”事件。1937年7月31日获释,8月在上海创办《抗战》三日刊。

1937年11月23日上海沦陷后,绕道香港、广州至武汉,住汉口交通路金城文具公司楼上。12月23日,《抗战》在汉继续出版。到汉不久,蒋介石曾找他和杜重远谈话,诱迫他们加入国民党,并以官爵引诱,遭坚拒。1938年3月,中国青年记者学会在汉口成立,被推举为名誉理事。6月以救国会主要领导人之一的身份被国民政府聘为国民参政员。7月7主编的《全民》周刊合并,改为《全民抗战》三日刊,组成包括沈钧儒、张仲实、艾寒松、胡绳等参加的编辑委员会,由邹和柳任主编。8月19日增出《全民抗战保卫大武汉特刊》,并将刊物从形式到内容加以改进,销数很快达到30万份,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刊物。在汉期间,还编印出版大量救亡读物和马列主义书籍,产生广泛影响。1938年10月武汉沦陷前往重庆。为了不误出版,他带着一批稿件和读者来信,在飞机上编审,终使《全民抗战》10月15日在重庆出版。

1944年7月24日病逝,9月28日中共中央根据其生前的申请,批准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6.五年级作者简介 篇六

林海音(1918年-2001年),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生于日本大阪,原籍台湾苗栗县头份镇,作家。父母曾在日本经商,出生后不久回到台湾,但旋即又举家迁往北平居住,就读北京城南厂甸小学、春明女子中学、北京新闻专科学校。担任“世界日报”实习记者,与笔名何凡的作家夏承楹结婚,后来主持《联合报》副刊10年。以小说《城南旧事》(1960年)闻名,是关于林海音童年在北京生活的六则小故事,曾改编成电影。

1953年主编《联合报》副刊,开始文艺创作,并兼任《文星》杂志编辑和世界新闻学校教员,1967年创办《纯文学杂志》,以后又经营纯文学出版社。她在台湾仍以办报、办刊、写作、出版为主,联络了大批在台的文化界人士,提携了大量 台湾的文学青年,出版了众多文学名作,被称为台湾文学“祖母级的人物”。林海音的创作是丰厚的。迄今为止,已出版十八本书。散文集《窗》(与何凡合作)《两地》《做客美国》《芸窗夜读》《剪影话文坛》《一家之主》《家住书坊边》,散文小说合集《冬青树》;短篇小说集《烛心》《婚姻的故事》《城南旧事》《绿藻与咸蛋》;长篇小说《春风》《晓云》《孟珠的旅程》;广播剧集《薇薇的周记》《林海音自选集》《林海音童话集》;编选《中国近代作家与作品》,此外,还有许多学评论、散文等,散见于台湾报刊。《爸爸的花儿落了》被选为九年义务教育初中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课文,《窃读记》被选为义务教育课程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迟到》被选为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二课并被选入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五年级上册。

第二课《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张钫(1989-)原名张苒,笔名张苗,2003年5月改名张钫。1989年1月12日出生于北京。现就读于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初中部,今年报考人大附中高中部。

张钫

[1] 张钫出生于一个文学艺术世家,她的父亲是一位著名报告文学作家和诗人,母亲是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教授。受家庭环境的熏陶,张钫自幼对文学、美术等方面有着浓厚的兴趣。从幼年时期起,她就在巴金、冰心、胡絜青等文学大师的关怀下成长。

2001年,她出版了第一本书《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书中记录了她与巴金、冰心、季羡林、臧克家、丁聪、王蒙、胡絜青等当代著名文学艺术大师们的一次次精彩的对话,发行了好几万册,在海内外引起相当的轰动。全国几十家电视台和重要媒体,对其做了专题报道。

2003年,受香港《明报》出版社的邀请,她和另外三位内地小作家与文学巨匠金庸先生在香港会面交谈,被港人戏称为四小侠和查大侠“香江论剑”。会谈后,《明报》出版社出版了繁体版的《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书内增加了她的近作:《我眼中的人大附中》、《艺术家散论》、《荷塘》等文章,在海内外继续引起一定的轰动。

去年夏天,她的一篇采访季羡林先生的文章,被选入新编九年中的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材第2课;她还是全国的十佳小记者;从小学到初中,曾多次获得市、区作文及美术方面的奖项。

主要作品

等 待

荷塘——论金庸武侠作品《笑傲江湖》

天坛公园

梦的世界——论漫画

我喜欢做梦

那大片、大片的四叶三叶草

作品《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目录

1、小友张苗(代序)高洪波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2、访胡絜青——老舍爷爷是个“小孩儿王”

3、访季羡林――在季羡林爷爷家的那片荷塘前

4、访史铁生――两个傻子的“好运设计”

5、访李国文――李国文伯伯开讲:《三国演义》

6、访丁 聪――您为什么永远是“小丁”

7、访黄宗江――“卖艺人家”,好老头儿

8、访靳尚谊――大画家给我上大课

第三课<走遍天下书为侣> 尤安艾肯是英国著名女作家,曾获英国《卫报》小说奖尤安.艾肯是英国著名的儿童作家。出生于1924年9月4日,死于2004年,当时是79岁。是美国诗人Conrad Ailen的女儿。曾获英国《卫报》小说奖,出版过92本小说以及大量的诗歌与短文。JOAN12岁以前没有上学,一直在家里由母亲指导她学习..小时候,因为寂寞,她经常自己编故事讲给自己和后来同母异父的弟弟听.她编的故事大多是发生在一些她自己幻想的地方.通过写作但愿我们能够把我们带到比现实更美好的一个地方”.JOAN一直坚持她从不特意为了某些读者而选择一种写作风格。她还坚信在给青少年进行创作时,作者应该向读者表现生活是艰苦的甚至不总是快乐的.但是,生活还是美好的。

她在1974年为国际儿童图书节所写的献辞里讲到,如果有一天,她真的独自漂流在茫茫的大海上,身边只有一本书为伴,那么,“我愿意坐在自己的船里,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她说,“首先我会思考,想想故事里的人为何如此作为。然后我可能会想,作家为什么要写那个故事。以后,我会在脑子里继续这个故事,回过头来回味我最欣赏的一些片段,并问问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我还会再读另一部分,试图从中找到我以前忽视了的东西。做完这些,我还会把从书中学到的东西列个单子。最后,我会想像那个作者是什么样的,全凭他写书的方式去判断他„„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女作家相信,在这种情况下,一本书就是一位好朋友,是一处你随时乐意去就去的熟地方。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只属于自己的东西,因为世上没有两个人用同一种方式去读同一本书。

第四课 我的”长生果”

1957年毕业于楚门中学,考取黄岩一高,因受哥哥叶鹏错划右派株连而辍学,即在故乡担任幼儿园教养员、小学教师、农场职工等职;1962年到河南,先后在郑州金水区工业办公室、郑州金笔厂、郑州机械工具厂任干部、冲压工、生产科计划统计等职。1979年因创作成绩突出,调入河南省文联任专业作家;1980年被推荐去中国作协文讲所学习毕业。1986年调回浙江省文联任专业作家;1990年起担任浙江省文联副主席,联任至今;1992年起担任浙江省作家协会主席、党组成员,联任(两届)十年;2002年底换届改任浙江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1996年起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五届、六届连任至今)。

1958年开始业余创作,至今已有800多万字39本作品集及一部8卷本《叶文玲文集》出版。

出版小说集多种:《无花果》、《心香》、《长塘镇风情》、《独特的歌》、《湍溪夜话》、《浪漫的黄昏》、《此间风水》、《叶文玲小说选》等;散文集有《梦里寻你千百度》、《写在椰叶上的日记》、《艺术创造的视角》、《不了情》、《有你不寂寞》、《灵魂的伊甸园》、《永远的诱惑》、《七彩梦瓣》、《素心如简》、《叶文玲散文选》《枕上诗篇》《叶文玲品味文集》《玫瑰换个名字一样芬芳》、《情有独钟》等。

长篇小说有《父母官》、《太阳的骄子》、《无梦谷》《秋瑾》等;《无梦谷》发表后,曾引起强烈反响,在获纽约国际文化艺术中心所颁的“中国文学创作杰出成就奖”后,再获浙江省优秀文艺作品奖;1997年春完成的长篇历史小说《秋瑾》,也获如潮佳评,香港明窗出版社即以《秋瑾之死》为名重新推出,作家出版社1998年以《鉴湖女侠——秋瑾》再版。2000年的长篇传记文学《敦煌守护神常书鸿》

还曾创作一些影视文学剧本;如《太阳的骄子》、《背上的桥》;后者曾获省“五个一工程”奖。长篇传记《常书鸿》改编的电视剧《大鸿飞天》,正在筹拍中。

其作品曾获多种奖项:小说《心香》获1980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并《当代》荣誉奖;《寂静的山谷》、《拐角》和中篇小说《小溪九道弯》、《浪漫的黄昏》;散文集《不了情》,散文《乌蓬摇梦到春江》、《奇品》、《月之望》、《心系苍穹》《未园之梦》、《素心长似香山雪》、《心中的乌镇》《美韵无限千岛湖》等数十篇作品,曾分获海内外及省部级各种奖项。其中尤以1995年的长篇小说《无梦谷》获美国纽约文化艺术中心所颁的“中国文学创作杰出成就奖”引人注目;1997年获浙江省人民政府所颁的“鲁迅文艺奖——突出成就奖”。2000年、2004年又因长篇小说《秋瑾》、长篇传记文学《敦煌守护神常书鸿》再获浙江省人民政府所颁的“鲁迅文艺奖——优秀成果奖”。2002年,因散文创作获全国首届“冰心散文奖”。1999年被聘为浙江大学兼职教授;为扶植大学生中的文学新人,叶文玲捐赠十万元稿费,并获广发银行的支持,在浙大设立“新叶广发文学奖”。

第六课梅花魂

慧瑛,女作家。祖籍福建省,1946年生于新加坡。1967年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主要作品有散文集《无名的星》、《月是故乡明》、《芳草天涯》、《竹叶三君》等。

陈慧瑛,著名女作家、女诗人。现任厦门市人大侨务外事委员会主任、厦门市作家协会主席。兼任中国散文诗学会副会长、中国散文学会理事。出生于新加坡一个华侨书香世家,后回祖国求学,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16岁起在正式报刊发表文学作品。

十几年来,在中国内地及欧美、东南亚、港澳台等地200多家报刊发表散文、诗歌、报告文学、小说等作品共500多万字,有各种作品在国内外文学评奖活动中获奖。已出版《归来的啼鹃》、《月是故乡明》等16部著作,其中《无名的星》荣获中国作协1989年举办的全国优秀散文集大奖。

第七课桂花雨

琦君(1917-2006),原名潘希真。现当代台湾女作家、散文家。作品多以儿童故事为主。1917年7月24日生于浙江温州市瓯海区瞿溪乡一个旧式家庭,14岁就读于教会中学。2006年6月7日凌晨4时45分病逝于和信医院,享年90.看琦君的文章就好像翻阅一本旧相簿,一张张泛了黄的相片都承载着如许沉厚的记忆与怀念,时间是这个世纪的前半段,地点是作者魂牵梦萦的江南。琦君在为逝去的一个时代造像,那一幅幅的影像,都在诉说着基调相同的古老故事:温馨中透着幽幽的怆痛。1949年的大迁徙、大分裂,使得渡海来台的大陆作家都遭罹了一番“失乐园”的痛楚,思乡怀旧便很自然地成为他们主要的写作题材了。林海音写活了老北京的“城南旧事”,而琦君笔下的杭州,也处处洋溢着“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熟读琦君作品的读者都会感觉到琦君的母亲在她作品中所占的分量。琦君写得最感人的几篇文章几乎都是写她母亲。可以说母亲是琦君最重要的创作泉源。琦君塑造的母亲意象是一位旧社会中相当典型的贤妻良母,充满了“母心、佛心”──但这并不是琦君文章着力之处,而是琦君写到她母亲因父亲纳妾,夫妻恩情中断,而遭受到种种的不幸与委屈,这才是琦君写得刻骨铭心、令人难以忘怀的片断。看过琦君脍炙人口的名篇《髻》的读者,我想没有人会忘记二妈头上耀武扬威的发髻是如何刺痛着琦君母亲的心的。琦君替她母亲鸣不平,为她母亲立碑作传,忠实地记录下一位菩萨心肠的女人,在情感上被丈夫抛弃后,是如何默默地承受着非人的痛苦与屈辱。当然,琦君母亲的故事,只有在从前旧中国社会男尊女卑的家庭制度中才会发生。第八课小桥流水人家

谢冰莹,原名谢鸣岗,字风宝,1906年出生于湖南新化。她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女兵,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兵作家。

她的人生和创作,对我们具有很好的启迪意义,对中国历史也闪射过光芒。

她1906年出生于湖南省新化县,1921年开始发表作品。在谢冰心、苏雪林、冯沅君等“五四”时期崛起的女作家中,她是小妹妹。而在这些作家中,她的人生和创作道路是最壮美、最坎坷的一位,也是和中国的命运连得最紧密的一位。

学习经历

小时随父读四书五经,后就读于湖南省立第一女校(又名湖南第一女子师范),未毕业即投笔从戎,于1926年冬考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黄埔军校前身)。经过短期训练,便开往北伐前线汀泗桥与敌人恶战。她的《从军日记》就是在战地写成的,发表于《中央日报》副刊。1927年军政学校女生队解散,先后入上海艺大、北平女师大学习。从北京女师大毕业后,她用几部书的稿酬作学资,赴日本留学(1931年)。因坚拒出迎伪“满洲国”皇帝溥仪访日,而被日本特务逮捕。在狱中她大义凛然,英勇不屈,当面揭露日本侵略中国的罪行,受到极为残酷的脑刑、指刑、电刑的严重摧残。被遣送回国后,她又第二次更名改姓赴日本留学(1935年),就读于早稻田大学研究院。

投身革命

遇到“七•七”事变,为救祖国危亡愤而返国,组织“战地妇女服务团”,自任团长开往前线。在火线上救助了大批伤员,并做了大量的宣传鼓动工作。她是无可争议的女中豪杰。

人物作品

据不完全统计,她一生出版的小说、散文、游记、书信等著作达80余种、近400部、2000多万字。代表作《女兵自传》,相继被译成英、日等10多种文字。

谢冰莹是当代著名女作家,因为历史原因,加上冰莹性格耿直,在她诸多作品中,多有不随潮流的言论,因而她的许多作品难以在大陆与广大读者见面。当法国文学泰斗罗曼•罗兰向全世界读者推荐《女兵自传》时,家乡人竟不知此书为何物。

第十课松鼠

布封是十八世纪法国著名的作家、博物学家。他毕生从事博物学研究。用四十年的时间写出了36册的巨著《自然史》。这部作品对自然界作了详细而科学的描述,并因其文笔优美而著称于世。

布封(Georges-Louis Leclerc de Buffon)少年时期就爱好自然科学,特别是数学。1728年大学法律本科毕业后,又学了两年医学。

1730年,结识一位年轻的英国公爵,一起游历了法国南方、瑞士和意大利。在这位公爵的家庭教师、德国学者辛克曼的影响下,刻苦研究博物学。

1733年,进法国科学院任助理研究员,曾发表过有关森林学的报告,还翻译了英国学者的植物学论著和牛顿的《微积分术》。1739年,当上了副研究员,并被任命为皇家御花园和御书房总管,直到逝世。布封任总管后,除了扩建御花园外,还建立了“法国御花园及博物研究室通讯员”的组织,吸引了国内外许多著名专家、学者和旅行家,收集了大量的动、植、矿物样品和标本。

布封利用这种优越的条件,毕生从事博物学的研究,每天埋头著述,四十年如一日,终于写出三十六册的巨著《自然史》。这是一部博物志,包括地球史、人类史、动物史、鸟类史和矿物史等几大部分,综合了无数的事实材料,对自然界作了精确、详细、科学的描述和解释,提出许多有价值的创见。破除各种宗教迷信和无知妄说,把上帝从宇宙的解释中驱逐出去,这是布封对现代科学的一大贡献。

他坚持以唯物主义观点解释地球的形成和人类的起源,指出地球与太阳有许多相似之处,地球是冷却的小太阳;地球上的物质演变产生了植物和动物,最后有了人类;人类的进化不是如圣经《创世纪》所说的,人类的祖先亚当、夏娃偷吃了禁果才有了智慧,而是在社会实践中获得了知识,增长了才干。

布封观察、研究大地、山脉、河川和海洋,寻求地面变迁的根源,开了现代地质学的先河。尤其在物种起源方面,他倡导生物转变论,指出物种因环境、气候、营养的影响而变异,对后来的进化论有直接的影响。达尔文称他“是现代以科学眼光对待这个问题的第一人”(《物种起源》导言)。

《自然史》的文学价值也很高,其中关于动物活动形态的描绘尤富于艺术性。作者以科学的观察为基础,用形象的语言勾画出各种动物的一幅幅肖像,还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倾向。1749年,《自然史》的头三册一出版,就轰动了欧洲的学术界。由于它用唯物主义的观点解释了世界的起源,被神学堡垒的巴黎大学神学院指控为“离经叛道”,要求给以“宗教制裁”。布封被迫写信给神学院声明自己“无意‘反驳’圣经”,并保证将来出版《自然史》第四册时把这封信刊在卷首。

后来他在《自然史》中,为了掩蔽神学家的耳目,经常抬出上帝的名字。但又悄悄地对人说:“只要把这名字换掉,摆上自然力就成了”。实际上仍旧坚持他的唯物主义立场。《自然史》各册的陆续出版,不断给布封带来更大的声誉。1753年,他当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入院时发表的著名演说《论风格》,是一篇经典的文论。他针对当时文坛上那种追求绮丽纤巧的风尚,呼吁文章要言之有物、平易近人,提出“风格即人”的名言,强调思想内容对艺术形式的决定作用。

1777年,法国政府在御花园里给他建立了一座铜像,座上用拉丁文写着:“献给和大自然一样伟大的天才”。这是布封生前获得的最高荣誉。布封的主要著作《自然史》是一部博物志,包括《地球形成史》《动物史》《人类史》《鸟类史》《爬虫类史》《自然的分期》等几大部分,对自然界作了唯物主义的解释。他根据大量的实物标本作推论,反对“权威”的臆说,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创见,为后来的科学家引路。经他解释的宇宙里没有上帝的位置,宇宙的主人不是上帝而是人。人是自然界的中心,决定他周围的一切。

作为科学家,布封颇受诋毁,作为文学家,却受到普遍的颂扬。他写的《自然史》,笔锋富于感情,其中《自然的分期》是一部史诗,他对狮、虎、豹、狼、狗、狐狸的猎食,海狸的筑堤,用形象的语言,作拟人的描写,生动活泼,至今仍为人们所喜爱。布封在法兰西学院入院仪式上的讲演《风格论》中提出,一个作家必须将自己的思想载入不朽的文字,始能不为他人所掠夺,而垂于久远。思想是公物,而文笔(即风格)则属于作家自己,科学在不断进步,科学论点肯定要被新的研究成果超过,而文章风格却是后人无法代替的。

法语中一般所说的“文如其人”或“文即其人”,就是从布封的名言“风格是属于个人的”中引申而来的 《法国文学史》对布封的评价以卷帙浩繁的《自然史》而闻名。资产阶级文学史家根据气质、性格等次要原因,把布封视为与启蒙运动作家“截然不同”“游离于18世纪之外”的作家。

但是,从布封所宣传的唯物宇宙观、重思想内容的文艺思想,以及属于人文主义传统的社会政治理想来说,他与18世纪的启蒙运动是完全合拍的。他虽然在自然科学方面以他自己的方式进行工作,但他的贡献汇入了启蒙思潮这一时代精神的主流。他的《自然史》,以其基本的唯物主义思想和巨大的规模,和狄德罗主编的《百科全书》有某些相似,当然,其战斗性远远不能和《百科全书》相比。

他这样热情洋溢地唱着人的颂歌:凭着他的智慧,许多动物被驯养,被驾驭,被制服,被迫着永远服从他了;凭着他的劳动,沼泽被疏干,江河被防治,险滩急流被消灭,森林被开发,荒原被耕作;凭着他的思考,时间被计算出来,空间被测量出来,天体运行被识破;凭着他的由科学产生出来的技术,海洋被横渡,高山被跨越,各地人民之间的距离缩短了,一个个新大陆被发现,千千万万孤立的陆地都置于他的掌握之中;总之,今天大地的全部面目都打上了人力的印记„„

大自然之所以能够全面发展,之所以能逐步达到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这样完善,这样辉煌,都完全是借助于我们的双手。这种热烈的赞颂,反映了当时新兴资产阶级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自然史》中有文学价值和较高的艺术性的,是对动物的描绘。布封不是用完全客观主义的态度去介绍这些动物,而是带着亲切的感情,用形象的语言替它们画像,因而描写生动具体、饶有兴味。

在他笔下,小松鼠善良可爱,大象温和憨厚,鸽子夫妇相亲相爱。布封还往往把动物拟人化,赋予它们以某种人格,马像英勇忠烈的战士,狗是忠心耿耿的义仆,都受到布封的赞扬;啄木鸟像苦工一样辛勤劳动,得到作者的同情;海狸和平共处、毫无争斗,引起他的向往;他把狼比喻为凶残而又怯懦、“浑身一无是处”的暴君,他把天鹅描绘为和平的、开明的君主。布封通过资产阶级人性论的眼光,将动物拟人化,反映了他的社会政治观点,表现了他对封建专制主义政治的不满,寄托了他对“开明君主”的历史唯心主义的理想。他的动物肖像具有寓言的含义,而其又渗透了资产阶级的立场和观点。

第十二课假如没有灰尘 周元桂,女(1923~2006),国籍中国,籍贯湖北,作品《文体论》.《金枝》.《假如没有灰尘》

代表作:《假如没有灰尘 》 被选入人教版小学5年级上册语文书第三单元第12课,是略读课文

第十四课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伊尔莎•斯奇培尔莉(Elsa Schiaparelli)(1890-1973)生于意大利罗马。她被认为20世纪最有名的服装设计师之一。1927年在巴黎开设自己第一家服装设计沙龙,追求设计的创新性,她第一个设计了护肩,毛皮织物和将拉链染成和衣服相同的颜色。她和当时很多艺术家,比如著名画家达利等人联系密切,并聘请他们参与纺织品的设计,把超现实主义风格引入服装设计中。二战之后,她的事业亏损,最后宣告破产前往美国。

第15课落花生

许地山,名赞堃,字地山,小时候父亲曾以落花生作比喻教育子女,给许地山留下了深刻印象,于是就写了一篇文章《落花生》,并被登在了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15课,以教育同学。1921年许地山开始创作时,就以落华生作为自己的笔名(在古文中,“华”同“花”),勉励自己要做一个具有落花生品格的人。祖籍广东揭阳。回大陆后落籍福建龙溪。1910年中学毕业后曾任师范、中学教员。1921年1月,他和沈雁冰、叶圣陶、郑振铎等12人,在北平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创办《小说月报》。1922年往美国入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哲学系,研究宗教史和宗教比较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后曾研究人类学、民俗学等。1927年回国在燕京大学文学院和宗教学院任副教授、教授,同时致力于文学创作。1937年“七•七”事变后,他发表文章、演讲,宣传抗日,反对投降。“皖南事变”发生,即与张一廛联合致电蒋介石,呼吁团结、和平、息战。同时担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香港分会常务理事,为抗日救国事业奔走呼号,展开各项组织和教育工作。1941年8月4日终因劳累过度再加上心脏病发作而去世。

第16课珍珠鸟

冯骥才

1942年2月9日出生于天津,著名作家、文学家、艺术家、著名民间文艺家,现任中国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小说学会会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从小就喜爱美术、文学、音乐及各种球类活动。1960年高中毕业后到天津市书画社从事绘画工作,对民间艺术、地方风俗等产生了浓厚兴趣。曾任天津市文联主席、国际笔会中国中心会员。著有长篇小说《一百个人的十年》,感谢生活》《挑山工》曾获法国“女巫奖”和“青年读物奖”,并获瑞士“蓝眼镜蛇奖” 《炮打双灯》改编的同名电影获“夏威夷电影节” 和“西班牙电影节”奖。作品被译成英、智、法、德、意、日、俄、荷、西等十余种文字,在海外出版各种译本三十种,其中英译本五种。冯骥才兼为画家,出版过多种大型画集,并在中国各大城市和奥地利、新加坡、日本、美国等国举办个人画展,均获很大反响。他以其中西贯通的绘画技巧与含蓄深远的文学意境,在中国当代画坛独树一帜,被评论界称为“现代文人画的代表”。一些作品被收藏家与美术馆收藏。

第17课地震中的父与子

Mark是一个专业性演讲者,在过去二十年,介绍,在32个以上的国家对2百万人已超过了4千次演讲.他的讲座包括优秀的销售策略;个人的能力和发展,等。

他给不同的人带来积极和深远的影响。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他始终鼓舞成千上万的人创造一个更加强大、更有自己的未来。

马克是多产作家,有着与写作伙伴Canfield杰克的心灵鸡汤系列。

马克也创作了一系列书籍、录音带、VCD,使得他的听众认识和发挥在生意和个人生活中自己的潜能。他的讯息,使他成为受欢迎的电视和电台的人物。他也出现在许多杂志的封面。

第18课慈母情深 梁晓声,原名梁绍生。1949年9月22日出生于黑龙江哈尔滨市,祖籍山东荣城市泊于镇温泉寨。汉族。现在居住于北京,任教于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汉语文学专业。曾创作出版过大量有影响的小说、散文、随笔及影视作品。

当过知青,1968年下乡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1974年入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1977年毕业后分配至北京电影制片厂。1988年调至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任艺术厂长。2002年调至北京语言大学,任人 文学院教授。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短篇小说集《天若有情》、《白桦树皮灯罩》、《死神》,中篇小说集《人间烟火》,长篇小说《浮城》、《一个红卫兵的自白》、《从复旦到北影》《雪城》等。近年发表有长篇小说《生非》,其短篇小说《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父亲》,及中篇小说《今夜有暴风雪》分获全国优秀小说奖。文章《慈母情深》(《母亲》的节选)被选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第11课。现任教于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中国作家协会会员。2012年6月被聘任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1]。

著有短篇小说集《年轮》等。小说《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父亲》《今夜有暴风雪》分获全国优秀小说奖。小说《为了收获》《学者之死》《一只风筝的一生》《双琴祭》分获《小说月报》百花奖。

其担任编剧的电视剧《知青》,把因为WG武斗导致失业的大批城市青年被驱离城市赶到乡下的“上山下乡”运动美化成知识青年支援农村与国家共奋进的动人故事。实际上当时所谓的知识青年,大部分只有初中、高中文化,到了农村除了被农民欺负外,干活没三两力,根本就没任何作用。凭这部电视剧,梁晓声可入选中国最无耻作家名录。创作多以知青题材为主,有人称为“北大荒小说”,多描写北大荒的知青生活,真实、动人的展示了他们的痛苦与快乐、求索与理想,深情的礼赞了他们在逆境中表现出来的美好心灵与情操,为一代知识青年树立起英勇悲壮的纪念碑。代表作有《那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雪城》、《师恩难忘》、《年轮》等,长篇小说《雪城》最为出色。后期作品开始探讨现实与人性,长篇小说《浮城》以社会幻想的形式展现了作者对人性和社会的分析,十分深刻。其作品大多被香港、台湾出版,并译为英、日、法、俄等国文字。他的名字被收入到英、美、澳三国“世界名人录”中。

第19课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1914年3月27日生于美国纽约,其父亲是派拉蒙影片公司的老板本杰明•斯楚伯格。母亲是左翼作家。他生长在文化气氛浓郁的富有家庭,自小喜欢写诗。他记得,八岁那年写完第一首诗让父母评分,父亲说“真糟!”母亲则说“真美!”“他们教会了我,不能因为别人的否定,而丧失勇气;也不能因为别人的赞扬,而自我陶醉。” 这个故事,就写在《“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里面。

舒尔伯格深受母亲阿狄娜影响。三十年代初,阿狄娜从莫斯科回来,带给儿子许多苏维埃短篇小说。由此,舒尔伯格熟读高尔基的《母亲》和《仇敌》,书里讲述工人运动,塑造富有斗争精神的工人形象;他又熟读伊萨克•巴别尔的《红色骑兵军》。他回忆:“深夜,我亮灯埋头苦读,多么希望有一天,我的作品可以列入类似的文选里。”

第20课学会看病

毕淑敏,女,1952年10月10日出生于新疆伊宁,祖籍山东。中共党员。

1969年(17岁)入伍,在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交汇的西藏阿里高原部队当兵11年。毕淑敏17岁便来到海拔5000米的青藏高原阿里当兵。历任卫生员、助理军医、军医等。

1980年(28岁)转业回北京。国家一级作家,北京铜厂主治医师、卫生所所长、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研究室专业作家。

1991年(39岁)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中文系,硕士。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她说她从小就是一个好学生,她的数学与语文成绩非常好。她的开始写作源于她父亲的建议,而她的戒骄戒躁是由于儿时的母亲的教导,为了写作,她在完成了医学学业以后又去上广播电视大学的文学系并以“优”的成绩毕业,继而读研究生,获得了硕士学位。她同时也是一个医术精良的内科医生,她对此充满自信与自豪。

我真的不知道世界上还有这样规规矩矩的作家与文学之路。我本来以为新涌现出来的作家都可能是怀才不遇、牢骚满腹、刺头反骨、不敬父母(而且还要审父)、不服师长、不屑学业、嘲笑文凭。突破颠覆、艰深费解、与世难谐、大话爆破、呻吟颤抖、充满了智慧的痛苦天才的孤独哲人的憔悴冲锋队员的血性暴烈或者安定医院住院病人的忧郁兼躁狂的伟人与怪物。

毕淑敏则不是这样。她太正常、太善良,甚至于是太听话了。即使做了小说,似乎也没有忘记她是医生的治病救人的宗旨,普度众生的宏愿,苦口婆心的耐性,有条不紊的规章和清澈如水的医心。她有一种把对于人的关怀和热情、悲悯化为冷静的处方,集道德、文学、科学于一体的思维方式、写作方式与行为方式„„一个作品文采斐然的人。

所以就更显得毕淑敏的正常、善意、祥和、冷静乃至循规蹈矩的难能可贵。即使她写了像《昆仑殇》这样严峻的、撼人心魄的事件,她仍然保持着对于每一个当事人与责任者的善意与公平。善意与冷静,像孪生姐妹一样地时刻踉随着毕淑敏的笔端。惟其冷静才能公正,惟其公正才能好心,惟其好心世界才有希望,自己才有希望,而不至于使自己使读者使国家使社会陷于万劫不复的恶性循环里,也许她缺少了应有的批评与憎恨,但至少无愧于、其实是远远优于那些缺少应有的爱心与好意的志士。她正视死亡与血污,下笔常常令人战栗,如《紫色人形》《预约死亡》,但主旨仍然平实和悦,她是要她的读者更好地活下去、爱下去、工作下去。她宁愿意忏悔“我”的多疑与戒备大过,歌颂普通人性《翻浆》,而与泛恶论的诅咒与煽动迎迥异其趣。至于她的散文就更加明澈见底了。2007年,毕淑敏以365万元的版税收入,荣登【第二届中国作家富豪榜】第14位,引发广泛关注

第22课狼牙山五壮士

沈重(1915——1986),原名沈大经,浙江吴兴县人。中共党员。193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土木工程系。同年参加革命。1939年到晋察冀边区,先后担任晋察冀通讯社科长,特派员,新华社冀晋支社副社长等职,抗战中作为《晋察冀日报》特派记者,主要在冀西游击区参加部队和地方的军事活动,因此,他的通讯报告作品大多是武装斗争的题材。解放战争期间担任《新张家口报》社长,身体有残疾,一目失明。曾用笔名沈重和蓝戈。

第24课最后一分钟 李小雨

1951年10月26日生。河北省丰润县人。从小随父母在部队生活。在家庭的影响下,四岁便接触诗歌。在北京读中小学。1969年到河北农村插队落户,两年后参军,在铁道兵基层单位当卫生员,发表第一组诗歌《采药行》。1976年起到《诗刊》编辑部工作,历任编辑、编辑部主任、副主编,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先后在《诗刊》、《人民文学》、《人民日报》、《上海文学》等各地报刊发表诗作。曾在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学习。

第28课毛主席在花山

7.恰到好处引作者,莫让简介成枷锁 篇七

试想,当教师将作者的情况和写作背景介绍给学生时,可能同时也将以下信息透露给了学生——当时的社会就是这种情况,当时作者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写就此文的,作者的写作意图是这样的,作者就是这样一种人,作者有这样的生活经历和这样的人生观、世界观,等等。这样一来,学生自然就会依着这样的暗示读文章,理解文章,分析文章。也就是说,在学习这篇所谓的新课文之前,教师已有意无意地给学生指出了一个思考方向,并牵引学生按着教师的思路走。如此,学生可以不用费劲就学到很多东西。

这样的课有什么不好呢?顺利,如意,自然就满意。可我一直在思考:面对一篇新课文,学生本来会有五花八门的想法,可经教师这么一引导,几十个小脑袋“唰”一下都转到了一个方向。如此牵引,是不是会套住学生的想象力?是不是会让他们丧失独立思考的习惯?是不是会阻碍他们个性的形成?

尤其是考试卷上、课外读物上的文章,不可能都有作者和背景简介,那么遇到这种情况,失去“拐杖”的学生该指望谁来牵引呢?

语文教师千万不要小视“浩繁”课堂内容中作者、背景简介这一小节。它不该是教学中的摆设,更不该是套住学生的枷锁;而应是打开学生思路的钥匙,是促进学生理解消化的良剂。

下面是我教学中的几个片段,谨供参考。

在讲李清照的《武陵春》时,我首先以自己写的一首诗导入:

词苑千载一枝花,

风骚百代自成家。

南北悠悠多少事,

霜鬓独自映晚霞。

然后引出李清照,简单介绍她的基本情况:

李清照,字易安,宋代杰出的女词人。居婉约派之首。她的词在词坛中独树一帜,称易安体。

当讲到“物是人非事事休”时,我提出这样的问题:“事事休”怎么理解?什么事能让一个乐观向上的人万念俱灰呢?此时的李清照坐在镜前到底想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学生一番讨论后,说出来的大都是表象。这时我将当时的社会背景,李清照的家庭变故,以及李清照词风变化的原因逐一介绍,学生豁然开朗,马上打开了思路。对“事事休”的理解从个人感情的失落一下子提升到了忧国伤怀的高度。如此不但记住了历经沧桑的李清照,还对这个女子刮目相看,并且对她的词有了更透彻的感悟。

试想,如果一开始就将李清照的生平和盘托出,学生肯定会不假思索就回答了上述问题,但这样的课上得还有意义吗?我们知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只有把握好火候,才能点燃学生的求知欲,在学生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才能使课堂精彩迭出。

安徒生的《丑小鸭》我是这样设计的:学生分析完丑小鸭的形象后,我让学生推测作者的境况和当时的社会背景。学生根据丑小鸭的经历推测得很合乎情理。我借机告诉他们,当你不想或者不能直言自己的或者他人的经历时,也可以采取这种写法一童话。之后让学生总结童话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推测作者境况和写作背景有以下几点好处: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学生可以不借助任何参考信息独自理解分析课文,而不是被动听从。2.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比如学生通过丑小鸭的经历透视到了作者的遭遇和性格特点,并对当时的社会有了一些了解,在挖掘文章思想内涵的同时也深化了自己的思想。3.锻炼了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4.增添了文章的感染力。比如学生以前只知道丑小鸭变成白天鹅是个童话,知道这篇课文其实是自传体童话时,才明白其实只要有恒心、有勇气、追求美好的信念,任何人都可能从丑小鸭变成白天鹅,包括自己。5.学习了写作技巧。想说但又不想或不能直言的情况下,我们也可以尝试写童话或者采取其他的含蓄写法。

现代诗,很多教师都认为不好讲,也没什么可讲的,往往把它当作学生的自读课处理。既然是诗,一定要重视诵读。我在讲《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时,就从诵读入手。

我的学生已经养成了一种习惯:拿到任何一篇文章,都要先分析题目的含义并揣摩作者的写作思路。在分析这首诗的题目时,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一个假设句,只有假设的情况没有结果。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你会怎么做呢?请将题目补充完整。

学生的答案各种各样,我不作评价。之后是学生自由读诗,自己品味。接下来请个别学生诵读,大家评议。

两位学生读出来的感觉都很压抑,我问:为什么你用这样的语气读这首诗呢?

学生认为既然是被“欺骗”,就应该用低沉的、忧郁的、气愤的语气读。此时我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应该用什么语气读,而是转移了话题,下面是我和学生的对话:

师:刚才姜维埭同学补充题目时是这样说的:假如生活欺骗了我,我会揍他。请问姜维埭,这样的内容你会读出什么语气?

生:我会愤怒地读。

师:请读一下你补充的题目。

(生读,很愤怒。)

师:周爱文你说,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你会哭。这样你会用什么语气读呢?

生:我会很伤心地读。

(生伤心地读。)

师:左敏你说,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你会怎么样?

生:我会用微笑回报它。老师,我会用轻松乐观的语气读。

(生高兴地读。)

师:张昊,你呢?

生:我会寻找自己的不足,继续努力。我想我应该充满信心地读。

(生自信地读。)

师:现在请同学们帮作者将题目补充完整。

(有学生补充: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有的补充: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只要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一切都将会过去。有的将二者合并成一个句子。)

师:谁能替作者读一下?

(学生马上读出了那种不气不馁、乐观不屈的感觉。)

我见时机已到,才介绍说:

普希金是俄罗斯伟大的诗人,是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是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造者,更是19世纪世界诗坛的一座高峰。他的诗反映了俄罗斯人民要求民族尊严、国家独立、社会进步的愿望和心声。

然而,正是他连续写的歌颂自由、反对暴政的著名诗篇,引起了沙皇统治的恐慌和憎恨,于是先后两次将他流放。这显然对他是不公平的。但他作品中所表现的对自由、对生活的热爱,对光明必能战胜黑暗、理智必能战胜偏见的坚定信仰,始终不改。他的“用语言把人们的心灵燃亮”的崇高使命感和伟大抱负深深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人。这首诗就是他在流放期间写的。一经发表,就有很多人将此诗抄在本上,作为激励自己的座右铭。

听后,学生不但理解了作者所承受的“生活的欺骗”,更从作者的经历中体会出了坚强与不屈,执著与刚毅。学生刚才还低沉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腰板直了,声音响亮了,精神抖擞了。从他们的声音里,我听出了崇拜与敬畏,乐观与自信。

正当学生充满激情时,我又说:

只可惜,这位伟大的诗人,1837年在一次阴谋布置的决斗中遇害,仅仅38岁。

学生一下子沸腾了,纷纷问我为什么决斗,怎么死的。于是我又进一步介绍了普希金。学生再读此诗时,我听出了隐隐的悲伤和压抑不住的激情。

这节课,我觉得上得很成功,学生的情绪从低落到高亢,再由高亢到敬畏,这样的效果是教师一味灌输所不能及的,只有靠学生逐层深入的理解和感悟才能达到。

教无定法。介绍作者、作品没有固定的方法和模式,教师要根据文章内容、授课重点和学生的理解程度灵活安排。适时地让隐藏在作品背后的人物亮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为你的语文课堂添彩生辉。

上一篇:李白《拟古其四》古诗鉴赏下一篇: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