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开放的教学状态

2024-09-12

追求开放的教学状态(精选7篇)

1.追求开放的教学状态 篇一

黄润秋《坚守人生的追求与信念》

——在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大会上的发言

我是1979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半年后考入成都地质学院(成都理工大学前身)工程地质专业学习的;1983年考上本校硕士研究生,提前1年毕业,继续攻读工程地质专业博士研究生;1988年,我以20万字的博士论文——《复杂岩体力学环境条件下高陡边坡稳定性研究》,顺利通过了论文答辩,成为成都地质学院培养的第一批博士。之后,我留校任教,一年后,我被地矿部破格晋升为副研究员;1992年我再次被破格晋升为教授;1994年,30岁的我成为我国当时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之一。一路行来,自己有幸成为学校和学界的几个最年轻、几个第一,也切身体会到了国家科技教育事业发展的足迹、对年轻人倾注的爱心和培养:1992年,我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第一批优秀中青年人才专项基金;1995年,获得了第二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并被入选首批国家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计划”„„

30年弹指一挥间,我从一个青涩的青年成长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2007年我被授予国家教学名师称号,并获得何梁何利科学技术奖和李四光地质科学奖,真是感慨颇多。仔细回首匆匆走过的历程,特别是工作以来的这段日子,我做了三件大一点的事,那就是:一个实验室,一个奖和一支队伍;有三点体会:正确定位、认真态度和创新精神。

第一件事就是继承和进一步发扬了老一辈创立的学科优势,建立了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大家知道,我校的“地质工程”国家重点学科是以张倬元教授为学科带头人的老一辈群体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创立的,它有一个重要的平台,就是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专业实验室。为了这个学科和这个实验室,老一辈学术带头人是付出了毕生心血的。它不仅代表了一个学科在国家的地位和综合实力,更重要的它是一个群体共同的精神家园。90年代中期,随着老一辈的学术带头人逐渐地退出学术一线和领导岗位,历史就把担子转移到了我们这一代当时还年轻的一代人身上。我是1995年担任国家专业实验室主任,1998年担任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院长的。如何把这副历史的重担接过来,并发扬光大,这是我当时遇到的一个难题。在老一辈学术带头人的指点下,我确定的基本思路就是抓重点实验室的建设,重点实验室是一个汇聚人才、科研实力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实力的综合性平台,是学科建设的“物化”体现,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抓好了,就能带动学科建设。在这个思想指导下,我们定下的目标就是把国家专业实验室建设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实现这个目标困难是很大的。我们学校既不是重点,也不是211,更不是后来的985,学校的实力也不可能有很大的财力物力投入。但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是老一辈学术带头人不懈的追求,是几代人多年的夙愿。我们认定了就走这条路,5年不行,那就10年、20年„„现在看来,这个目标的确定是正确的,它使我们这个集体找到了共同的理想和共同的奋斗目标。在学校几代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们这个集体没有停下脚步,继承着老一辈开创的事业,不断地开拓前进。大家拎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多少人加班加点,多少人没有节假日,多少人牺牲了自己的个人利益,多少人放弃了本该属于自己的位置,多少人把自己的科研经费用在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研制上„„这十几年的时间里,我们一次一次地冲击,又一次一次地无功而返。每结束一次冲击,大家都问我同样一个问题:“黄博士,我们重点实验室好久批得下来哟?”说实话,每次听到这样的问话,我心里都一阵难受,但我还是面带笑容自信地说:“快了,再努力一把就成功了”。不是吗?虽然我们一次一次地失败,但是我们距离成功却一次一次地接近:2001我们被批准为四川省重点实验室,2002年我们被科技部和四川省列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003年我们再次被国土资源部接纳为部级重点实验室。这一个个称号,正是我们通向成功的一步一步阶梯,也正因为如此,我们一次又一次地经受住了全国重点学科的评估,始终走在了全国同类学科的前列„„终于,我们迎来了2006-2007的日子,在这接近两年的时间里,我们发起了最后的冲锋,我们经历了一次又一次严格的考察、评估和筛选。最后,2007年4月,我们成功了,我们被接受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了,几代人的夙愿终于实现了!

第二件事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我1988年博士毕业的论文是关于黄河上游某水电站高边坡稳定性研究的。当时,我没有想到我这一生事业就和“边坡”这样一种人类最常见的地质环境结下了不解之缘。

说起边坡,大家不难理解,就是具有一定坡度的地形。它是我们经济和日常生活中接触最普遍、影响最大的一类地质体和地质环境;因为,边坡不稳定,就会产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就会有人员的伤亡和财产的损失。汶川地震导致了87000多人的死亡,其中有1/3是由于地震触发边坡失稳从而导致滑坡、崩塌所引起的,地震不能控制,但边坡灾害是可以防治的。因此,研究边坡的目的,就是要防治灾害的发生。

“边坡”问题在我们西南地区表现得特别的突出,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西南地区山高坡陡,峡谷地形突出,这样就导致边坡非常的高,自然边坡相对高度数百米到千米以上是常见的;第二是地质条件特别的复杂:复杂岩体结构、高地应力、深风化强卸荷等构成这个地区特有的地质环境条件;第三是工程规模特别的大,对工程边坡安全的要求非常严格,不能出事。90年代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推进,大江大河上的大型水电站已经建到了300米高,涉及的人工边坡开挖高度更是达到700-800米;山区高等级公路、铁路及民用机场的建设也涉及到大量的高边坡问题。因此,可以说,中国西南地区的高边坡问题是中国最具特色的工程地质问题之一,在全世界范围内也具有特殊性、典型性和代表性。如何勘测、评价和设计这些高达数百米的天然和人工高边坡,对我们这一代人是一个严峻的挑战。这其中,关键是如何创新高边坡的稳定性分析理论,而其中最重要的又是如何认识高边坡变形破坏和稳定性发展的动力学过程!为了这个问题,我们一干又是20年!

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攻读博士学位的时候,张倬元和王士天老师带着我在黄河拉西瓦水电站进行高边坡研究,那个工程有个叫Ⅱ号变形体的高边坡,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分析这个高边坡地质表现。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初步认识到了高边坡,尤其是岩石高边坡的稳定性问题与其形成的谷坡动力学过程具有密切的联系,是一个动态的地质历史过程,必须从“地质过程”的角度对其变形破坏机制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从而指导稳定性评价和灾害防治。为此,我们建立了河谷高边坡应力场发育模式和岩体结构表生改造的观点,并形成了初步的“变形稳定性”分析的概念。

20世纪90年代,我与同事在西南地区遇到了5个条件更为复杂和典型的高边坡问题,一个是金沙江向家坝水电站马布坎高边坡,位于大坝坝前,高达600余米;一个是雅砻江锦屏水电站坝址左岸的高边坡,高达300余米;另一个是澜沧江小湾水电站坝址左岸的高边坡,高达700余米。这三个工程都是西南地区代表性的大型水电工程,上述的边坡也都处于工程的关键部位,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工程的可行性。还有两个分别是:1989年7月发生于四川溪口镇的由于高边坡失稳形成大型灾难性滑坡,死亡人数达210余人;1996年发生于贵州印江县的“岩口”大型灾难性滑坡。通过对上述典型工程和灾害实例的研究,我们在认识高边坡发育的动力学过程方面取得重要的进展,提出了高边坡演化的三阶段理论;尤其是高边坡演化“表生改造”和“时效变形”阶段的提出和性质的界定,以及所提出的一系列高边坡变形稳定性“概念模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在稳定性评价方面的工作逐渐走向成熟,并重点发展了灾害防治措施的模拟技术。我们先后承担了国内规模仅次于三峡工程的水电工程——金沙江溪洛渡巨型水电工程,高边坡的岩体结构特征及其工程适宜性研究,并有幸参加了三峡船闸高边坡施工期的变形预测和控制研究。这一期间的高边坡问题不仅是规模大、条件复杂,而且面临若干处于施工阶段的人工高边坡;不仅涉及稳定性评价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回答工程的适宜性及灾害防治和控制问题。针对这一难题,我们通过学科的交叉与渗透,建立了“地质灾害过程模拟与过程控制”理论与技术,很好地回答了这一问题。这一体系的工作方法很快在澜沧江上最大的水电站——小湾水电站高达700m的工程边坡开挖支护设计优化中得到应用。近年来,又在雅砻江锦屏一级、金沙江白鹤滩等世界级的大工程中得到应用,获得业界的高度评价。

就这样,一步一步,通过20年结合工程实践的不断探索,我们形成了一套符合中国西南地区复杂岩体高边坡稳定性评价的理论与技术体系,并在近百项重大工程实践中得到了具体应用,不仅解决了我国西部地区重大工程建设和重大地质灾害防治中一系列工程技术难题,而且为防灾减灾,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绩。比如,2005年的四川丹巴滑坡„„在大半个县城即将被滑坡摧毁的关键时刻,我们挺身而出,为打赢“丹巴县城保卫战”立下了汗马功劳。

20年的历练,三代人的艰苦付出,我们终于有了回报。2005年,我们完成的项目“中国西南高边坡稳定性及灾害防治”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这是一个单位,一个完整的团队,获得一个完整的国家一等奖!来之不易,真是20年磨一剑啊!

第三件事是培养了新的一代学术团队。学术团队是一个学科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载体,越是高水平的学科越需要有优秀的学术团队。在我的成长道路上,特别庆幸的是自己身处一个和谐包容、团结创新的团体中。我校地质工程学科经过多年的艰苦创业,形成了以张倬元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的老一辈地质工程学术团队。他们不仅奠定了我校地质工程重点学科坚强的基石,而且以博大的胸怀,甘为人梯,奖掖后进,培养和造就了这支严谨求实,勇于创新,不断开拓,奋发向上的科研和教学团队。老一辈带头人有很高的战略眼光,花了很多精力在团队建设上,特别是对年轻人的培养上,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记得上世纪80年代末,我刚刚获得博士学位时,自己曾想换换环境而打算离开学校,其时张倬元先生正重病在院,当我去看望他时,有些犹豫地说出自己的这一想法。正在病榻上的张先生一听就急得撑起身来,拉住我的手,难过地差点流出泪来。我当时既感动又羞愧,打消了离开的念头,专心一意地融入团队的共同发展中。

90年代中后期,当自己也逐渐成为团队的领头人后,我深切领悟到老一辈学者在团队建设上的博大胸怀,深刻认识到“团队”和”团队意识”对学科发展的极端重要性;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团队理念,这个理念就是:对自己要讲奉献,对别人要讲宽容。人这一辈子讲奉献是很重要的,我坚信:一个人有时会吃些亏,但如果他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社会、奉献给集体、奉献给别人,那他总有一天会得到丰厚的回报。讲宽容,就是团队成员,尤其是带头人要有宽广的胸襟、海纳百川的心态。团队不只是让别人成就自己,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人成就团体。团队是由各种各样的人组成的,而人总是有缺点的,不能只看其弱点,用人要用其所长。每当提起一个人时,我脑海里首先想到的是他有什么长处,哪怕他有一些毛病,但只要有利于学科的整体发展,就要大胆引进、放手使用、努力保障他们发挥作用。团队的带头人要有协调能力,要让团队中的每个成员都能在这个团队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要把他们的命运和整个团队的命运紧紧的联系在一起,这样就有战斗力了!这些道理,讲起来容易,做起来还是很困难的。开初我们也遇到了很多的阻力,也有人心不稳的时候;但我们努力地按照自己的理念去做了,去实践了;很快,我们就把队伍稳定了下来,并从追求数量,进入到了提高质量的良性发展阶段。

正是靠这样的理念,近十年来,尽管老一辈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逐渐退出教学科研一线,但我们又逐渐凝聚和形成了一支很有战斗力的年轻一代学术群体,今年这个团队还被评为地质工程国家级教学团队。团队之中已经有了一批在各自领域内有一定知名度的年轻学者;试想,再给他们5年、10年,他们难道没有机会成为某一方面的“大家”吗?完全可能!如果是这样,你还用担心我校地质工程学科的发展前景吗?一位院士最近很有感慨地给我说,中国工程地质界保留了你们这样一个有战斗力的团队,真是解决了不少问题啊!

下面我谈三点体会:

1、要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把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与国家的需要、学校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不断地追求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整体来看,我能有今天的成绩,是因为我把自己的发展与国家的需求紧密地结合。长期以来,我主要从事两个方面的研究:重大工程建设的工程地质问题评价和地质灾害防治。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赶上了改革开放,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好时机,我也抓住这个时机给我带来的一次又一次的机遇。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的西部大开发,带动了大型工程的不断开工建设,这为我施展才华提供了一个广阔空间。另一方面,国家的经济发展带动了社会发展,国家越来越关心地质灾害、环境保护等民生事业,使我有机会参与了包括三峡工程库区在内的一系列重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在另一个舞台上为国效力。因此,在我个人身上,既能看到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年轻人成长的关爱;同时也可以看到一个年轻人在他的成长过程中,如何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只有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经济发展,才能让我在科研上做出一点的成绩。

从小的方面来看,我是把自己的成长是与学校的发展紧紧的联系在一起的。由于历史原因,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学校出现了中青年教师的断层,因此学校各级领导和前辈对我的成长都寄予了很高的希望。有一件事让我感慨很深:自己参加1991年破格答辩教授时,几位老专家问了我不少的问题,以至有位老师忍不住说:“今天我们问的问题是不是多了点?”另外一个老先生马上接着说:“对年轻人就是要严格要求,因为他们是今后学校的接班人啊。”这让我深深体会到了老一辈对我们寄予的厚望!也油然而生一种承前启后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后来,当我学术上有一定成就后,也有很多著名的大学希望我去做“长江学者”,有的学校甚至校领导找上门来,不仅带来了申请表格,而且提出了许多现在看来也是很优厚的条件,我都没有去,我舍不得离开这个学校,离开这个集体;我的命运和前途是和这个学校这个集体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2、讲认真,讲付出

毛主席说过:这个世界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员最讲认真。实际上,主席的话已经深刻地阐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认真是成就事业的基石。回顾走过的这三十年,我最大的体会就是认认真真做事;每一件事,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只要你认认真真做了,就一定会有收获,有成果;你可能收获了成功,也可能收获了经验,对你个人来说,总会是有益的。因此,我要说“认真”是成功之母。如果你不能认真去做某一件事,你干脆就不要去做,因为这样的结果:一是失败,二是落下一个不好的名声。每一次涉及到编写课题申报、撰写工作汇报或请奖等等,审阅材料的专家都说:黄润秋的材料是整得最好的。尽管不一定每次都成功,但这句话就是很不错的收获了。2005年报国家奖,评委答辩前,为了让外行能够听懂我们的专业内容,一个月时间,我在下面试讲了不下100次;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申请答辩也是如此。每当实验室有重要的领导和专家来检查指导工作,我都要楼上楼下跑几遍,大的问题没有,我专门看角落的地方有烟头没有,有就捡起来。别人说:这不该你做。但是,就为了一点点小事,也许就是举手之劳的事,我们把它弄得很复杂,有必要吗?

当然,“认真”是有代价的,这个代价就是“付出”。你得付出时间、付出精力,你得沉下心来,忘我地工作。所以,讲“认真”,就是讲付出。工作20年来,我为这“认真”二字确实付出太多、太多„„但是,看到你的“付出”获得了回报,我相信你心里面的愉悦一定会超过你“付出”的艰辛。不信你试试,但前提一定是:先有付出,后有收获!

3、创新是发展的灵魂

如果说,团结是我们这个团队结合在一起的基础,那么创新就是这个团队得以发展壮大的灵魂。团结和创新对于一个高水平的团队来说一个不能少。

科学上的创新首先要讲的是持之以恒的精神和稳定执著的心态。我们的校训说得好,穷究于理,成就于工。“穷究于理”就是要追求万事万物发展的真理,这里的“穷”是“不断”、“持之以恒”的意思;“成就于工”讲的是结果,这个“工”指的是实际上是“功夫”。两个句子的意思就是阐明一个道理:要不断地持之以恒地探索和追求事物发展的真理,“功夫”到了,就会取得成功。这个校训告诉我们的是做学问和做人的道理。科学研究的创新从来就不是一蹴而就的,尤其是地质科学的研究,带有很强的探索性和认知性,一个人或一个群体在很短的时间内要触及事物的本质,掌握发展的真理是不可能的,只有依靠持之以恒的积累才能做到对事物真理的一步步逼近。我们20年做高边坡一件事,最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因此,对创新的理解,我认为首先要在持之以恒上下“功夫”!

其次,要想实现科学创新,还要在学科的交叉与渗透上下功夫。在我们团队里,三代人的研究正体现了这样一个过程:我们老一辈的学者,也就是我们这个团队的第一代学术带头人,他们有很强的地质基础,他们的贡献是对各种工程地质问题和地质灾害现象的分析已经有了很好的地质模型,或者说是“概念模型”。但是,定量描述和理论深度的不够是他们工作的最大不足。我们这一代人(第二代),数学、力学基础比较好,我们就把这些学科的知识引进来,解决如何从量化的角度,对地质现象进行数学和力学模型的描述,这在理论上就上到了一个新的台阶。我在整个研究生期间和毕业后的10年时间里,都在致力于开展计算机数值模拟在工程地质和地质灾害领域的应用,提出并建立了崩滑地质灾害全过程动态模拟的数学-力学理论,解决了理论不足的问题,体现了现代工程地质学的特色,显然这是学科交叉与渗透的成果。直到现在,我每年还在给研究生讲授《工程地质数值方法》的课程。而我们的下一代呢(第三代人),他们把现代系统科学的知识引用到了我们学科领域,从非线性的角度观察和描述我们的研究对象,这在理论上又上到了一个新的台阶。就这样,通过不断的学科交叉与渗透,使我们对客观事物的理解越来越深入、越来越量化,越来越接近对客观世界真实的描述,一步一步逼近对真理的认识;而这每一步的逼近,都是一次创新,都是在将学科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总之,30年的改革开放,造就了我本人,是国家培养了我,是学校培养了我,是我身边无数我知道和不知道的老师、同事、学生成就了我。我除了努力工作,无以回报。

2.追求开放的教学状态 篇二

关键词:立足校情,语文教学,本色

沙坪小学地处民族地区城乡结合带, 生源构成相当复杂, 每学期都会有上百名新同学进入各个年级, 而原班级中优秀学生又往更好的学校流失。新加入的同学中50%是彝族学生, 他们受母语影响, 表达困难, 基础薄弱, 语文教学十分困难。

这次我校面向全县同类学校开放的研讨引起了与会老师的共鸣:如何立足于校情, 开展“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的语文课堂值得探讨。笔者就长期的教学实践及观摩感受谈谈具体做法。

一、落实双基, 扎实课堂

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对学生进行扎实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培养, 这正是语文工具性的要求。《棉花姑娘》一课, 我们看到了老师围绕教学目标, 扎实进行识字教学, 开课时教学生读好课题中的两个轻声, 通过一次次的读:范读、指名读、齐读, 让学生达到理想的朗读效果。在后面的教学中, 教师不忘反复提醒学生, 直至达到教学目标———读准“棉花”。

在一年级开展“你问我答”的游戏展开识字教学, 教师事先做好生字、拼音、词语卡片, 奖励给坐得最好的孩子, 然后让其他孩子看大屏说生字, 拿着生字、音节卡片的同学出示相应的生字组成朋友贴到黑板上, 另一个拿词语卡片的同学给生字“找朋友”, 把词语卡片贴到生字后面, 并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连音节、生字、词语一起读, 学生全员参与, 热情高涨。紧接着, 老师话锋一转:棉花姑娘和她的好朋友被小朋友们安全地送回了家, 高兴吗?老师与你们合作读课文, 注意:我读到哪儿, 你们接着往下读。记住, 可不要让我们的好朋友棉花姑娘生气哦。

读完课文后, 老师用一句“棉花姑娘带来一句不完整的话, 你能帮她说完整吗?”引导学生理清课文顺序 (多媒体出示) :棉花姑娘 () , 她请 () 、 () 、 () 为她治病, 但是他们都帮不上忙, 最后, () 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不但让学生弄明白了课文大意, 还巧妙地训练了学生说话能力, 可谓一举两得。

《七颗钻石》一课老师用“每一次……水罐就……”的句式引导学生理解文本———什么原因让水罐发生了神奇变化;《全神贯注》老师让学生自读课文后用一个词语概括罗丹的神态、动作;《一夜的工作》中老师让学生用关联词语“不是……而是……”改写总理批阅文件时的动作、神态, 让学生对比课文原句感悟体会总理工作的辛劳……这些课例都彰显出老师结合文本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的全新理念, 让学生在语言的积累中与文本产生一次次的思维碰撞, 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环环相扣, 充实课堂

学生需要“学会学习”。在课堂教学中老师的教学结构一定要紧凑, 师生互动要充分, 每一环节都要让学生带着任务学习。如听课文录音———棉花姑娘怎么了?“拿起笔, 圈生字。”这是低年级最基本的阅读教学指导。“找罗丹全神贯注的语句”在课文中做批注;把文“神奇、感人”句子找出来读一读、感悟;文中体现总理“工作劳苦、生活简朴”的句子有哪些, 请找出来谈谈你的体会……老师都有意识地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 充分体现了老师在课堂上重视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这是学生所需。所以, 如果课堂上学生是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那么便是充实的课堂。

三、读写结合, 丰实课堂

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学以致用。新课改以来, 老师一直致力于对这一终极目标的探索。无论是低年级的用字扩词说句, 还是中年级的仿写课文, 高年级的课后拓展, 写心里话劝总理……都让我们感受到了老师在“因材施教”这个理念上的突破———借助教材让学生领略文本外更广阔的语文空间, 这就是充实的语文课堂。

四、摒弃喧闹, 平实课堂

应用现代教学手段, 极大地拓宽了教师的教学视野, 然而, 有些教学手段的应用没能为教学服务, 让课堂显得花哨。身处边远山区的老师们意识到了使用课件能拓宽学生视野,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棉花姑娘》一课老师播放了“七星瓢虫”的图片并配以介绍, 让学生直观形象地认识了陌生的朋友;中高段教学中重点语句呈现、人物资料 (如周总理) 补白等, 始终让课件为教学服务, 再加上老师质朴的教学语言, 简单明了, 教态自然大方, 具有亲和力, 让学生易于融入文本, 这就是平实的课堂的特征。

五、美中不足, 真实课堂

一位专家曾说:“如果一堂课给人完美无缺的感受, 那他的设计本身就是一种错误!”我认为一节以学生为本的课堂, 不可能没有缺憾, 如果没有, 那么学生就是教师教学的附属品了, 就没有学生的生成, 也就没有课堂的意外。低年级的识字游戏老师要多动脑筋, 既让学生快乐又要有所收获, 既要个别指导, 更要全员参与;中高段结合文本展开想象, 如《全神贯注》中让学生想象罗丹“叽里咕噜”在说什么, 可以让学生结合对文本的理解想象罗丹的自言自语, 如果学生思维没有打开, 那么老师要做示范引导;《全神贯注》一文中省略号的作用教学时, 先让学生说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再带着体会读, 体会罗丹沉浸在修改女像的工作中陶醉的表情等。

注重语文能力训练是真实课堂的具体体现:低段老师注重识字、写字指导, 难读的字词反复提醒;中段老师注重抓住重点词句反复品读, 课中、课后的小练笔拓展升华, 都让我们看到了老师在认真地进行语文训练。

3.开放性体育教学课堂的追求 篇三

一、现代体育课堂追求教学主体关系的开放性

多少年来,由于受历史发展的影响,军事体育的教学模式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其教学思想和理念以及教学操作模式到目前仍然影响着现代体育教学,尤其是教师对学生的军令式的语言传输,军事化课堂纪律要求,严格统一的教学程序无疑对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造成一定程度的扼杀。创立一个开放、民主、和谐的体育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以一种饱满的热情展开学习,在没有心理压力下敢疑、敢说、敢做是适合现代教学理念的必然要求。

开放性的体育课堂突出表现在学生主体上,一改以教师为中心的主体观,提倡从课程目标的设计,到学习方式的选择、教学流程的安排以及教学评价的目标方向等都指向学生,改变由教师主宰一切的局面。教师不再是教学的掌控者,而是根据学生学习情况的变化,成为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突显出更多的自主性,他们可以自主选择学习目标和学习方式,并能积极主动与同伴、老师交流合作,开展自主学习。

二、现代体育课堂追求教学目标的开放性

教学目标是师生通过一节课的共同活动所期望的效果,它既是教学的出发点,又是课堂教学任务结束时的归宿点。传统的体育教学目标的制定往往都是教师自我认识的再现,体现的是教师个人的主观意愿,很少考虑学生和学习内容的实际动态变化情况,出现许多基础能力很弱的学生达不到学习目标,或者部分基础能力很强的学生却因为目标的限制而不能进一步提高,这样的教学目标是不科学的。

现代体育课堂需要打破这种固态的、单一的目标制定模式,在目标的制定中充分考虑学生的成长特点和发展的差异性,又要考虑教材内容的适应性,既要根据总体情况制定灵活的、总目标,又要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允许每个学生根据自身的基础条件制定自我的学习目标。当自我目标实现了,再重新制定更高一级目标,直到接近或达到总的教学目标,部分基础能力强的学生在实现总的目标基础上可以对总目标有所超越。比如,在排球自垫教学目标制定中,制定的总目标为“绝大多数学生都能用正确的动作连续自垫球20个,垫出的球至少要高出头上方20公分”。在这个总目标的引导下,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基础制定稍低或稍高的自我目标,做到逐层实现,或有所超越。

三、现代体育课堂追求教学内容的开放性

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的载体,是师生开展共同活动的客体资源,以前的教学内容往往是依赖于教材规定的内容,这些内容都是运动项目的罗列,教师按照运动技术的形成规律开展训练式的教学,学生纯粹是为了学动作技术而参与体育活动,学生难免感到单调乏味。而根据现代体育教学理念“目标统领内容”的要求来看,不同的教学内容完全可以实现一个教学目标,所以说,教学内容必须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首先,要丰富运动项目。既然不同的运动项目可以实现相同的目标,那么,我们就不妨在运动项目上加以多数量地选取,形成“内容库”,教学时根据教学目标提取。其次,提供跳绳、篮球、羽毛球、踢毽子等,让他们各自练习,同样能达到热身效果。

四、现代体育课堂追求教学组织和学习方式的开放性

整齐划一、步调一致的体育课堂教学模式具有客观性和可操作性,但它的缺陷就是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个性发展,学生无法发挥自我潜能。

现代体育课堂应体现出教学组织和学习方式的开放性,在教学组织上取消一些不必要的约束,如准备活动不一定要教师亲自带队做操,完全可以由学生自己来处理,在学习方式上,鼓励学生大胆体验探索,多给学生一些时间,以分组的形式,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并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不必严格遵循动作技能的形成规律,通过体验——感悟——再体验的方式实现技能的掌握,学生就能始终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

开放性的体育课堂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体现了体育学科教学的知识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但当把理念转化为有效的实践行为的时候,不仅需要体育教师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作为行动的支撑,同时对体育教师课堂实践能力也有很高的要求,这无疑是一种挑战。体育教师应站在现代教育思想的高度,充分发挥自己的教育智慧,立足课堂服务学生主体学习的观点,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最终实现促进学生发展的任务。

4.教学中的追求高效 篇四

双龙营雄山小学:赵家娇

摘要:高效课堂现在已成为我们每一个老师的追求。那么我们要怎么做才是高效呢?交流,索取更好的方法,提高我们的专业素质。高效课堂不是抓住课堂上这一阵地就能实现的,要我们实施和实践。

关键词:教育教学

高效课堂

和谐

技能 价值

追求

什么是高效?我们谁都在琢磨着它的意思和含义,还有它的价值之所在。虽说我对“高效”二字一直存在着崇敬,但是我们似乎也在曲解着它的含义。一直的认为,高效是不是在追求者高分和效能,可是高分不是我们教师一直在追求的目标吗?现在通过看《高效课堂讲》才从中领悟了一丝一毫的“高效”的真谛。当然要说彻底领悟“高效”,我想没有谁能彻底的明白。今天,我就根据我看《高效课堂讲》展开我自己的浅显的看法和见解。

一、价值的转变

老师的追求,就是不怎么费力地、不用口吐白沫,你所讲的内容和所讲的知识就能被学生所接受。可是这一追求要实现,存在这很大的问题。首先,学生的问题,这种看法学生不非就是一个模子,我们把知识灌进去,倒出来就是一个实体,所有的过程没有了,就剩下了一个赤裸裸的结果。在教学中特别要强调就是过程与结果。好的教学过程会让他取的一个良好的结果,所以从过程与结果的性质上看,丰富、复杂、有感情的问题往往要从过程中看出、实践。

教学中我们注重的是高分,高分这一结果我们往往会忽略了整个教学的过程,所以高分不能学以致用,还出现了高分低能。但是这样的结果真的是我们教师希望出现的么?之所以这样,在教学中过程与结果具有着不同的教育价值。结果追求的是当时效用,过程追求的是长远的效用,两者看来即是时效要远远逊色于长远效用。所以老师的追求中,能侧重于过程,在过程中产生结果,结果有催生新的过程。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成为知识的载体而不是客体,自寻方法寻找答案的过程与方法,学生能长久的体现自己的品质和价值,从而转变自己的学习观念。

二、核心目标——和谐

和谐,是社会、社区、校园中的一种追求,一种目标。但是作为一名老师,就有一个核心的追求理念,就是“和谐校园和谐课堂”。那么和谐是什么意思,我们要想把它参透要从很多的方面来说。和谐课堂是一个课堂的新理念,要真真正正的揣摩和实施这一个内涵,就要我们的老师来探究。

在教育教学中,我们按照我们的教学理念和设想,力求使教学过程及教学环境之间处于一种协调,平衡的状态,从而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培养我们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和自学的能力使学生的基本素质和个性品质的到了全方面的提高和充分的发展。丛智力、兴趣、成就情意等方面不断提供其符合发展的教学情境。引导每个学生从事有意义的学习实践活动并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在这方面,是学生从分,自由,全面的自我发展,真正得到到和谐发展。

三、被动变为自主探究

作为老师我们也在不停地推陈出新,每个老师都有一套自己实用的教学方法,在教与学中,我们担任着不同的角色,但是我们也在进行着一个相同的任务——教书育人,合作探究。

老师和学生的课堂气氛要有一个良好的和谐的发展空间,才能体现这两种之间的价值关系。好的发展空间促成整个课堂的成效。教——我们一直都曲解着它的含义,手把手教,我做你看,这种做法已经不再适用于学生,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绪,自己的天地,自己的想象,我们要把他们这种可能不完整的,不系统的,不准确的引入我们完整的思绪,那就撇不开一个“导”字。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积极的实践,认真的思考,使学生达到一种忘我的境界学习。只要学生乐学乐,那么学生才会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老师不在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一个学习的导入者。

四、教学中的关系

在教学中有很多的关系,它包含着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这两者关系中的核心关系,但是这一核心关系对于我们的教育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所以这点价值是值得我们深讨的。老是占教育的主导地位,教师教书育人,使学生在各方面都有所提高。但是诸多的问题就出现在课堂这一环节上,学生上课老师管着,似乎这一切都没有了“人生自由”,可是下课老师似乎又至若旁骛,很明显,老师的“高”在的不是价值而是小聪明。学生下课如果也能得到老师关注和帮助的话,那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到一个学习的关键性因素。

当然,课堂上存在的大因素是师生,那么课下的生生关系即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了,一种人与人之间特别的关系了。这就是一个班集体的价值关系。这种关系就要靠老师、同学的维持和经营,让他们达到一种和谐的发展境界。只有处理好了这些关系,才能达到共生共赢。我们要相信,解放、引导、激励学生,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有同学、朋友陪伴,有老师的指导。有挫折、有磨难,更能激励他们的斗志,使其进步,成功不懈的追求。老师要管学生可不能“死”。要让他们真正的解放,用他们喜欢的方法学习知识,探究问题。只有真正的完全地相信和解放他们,才能挖掘出学生的潜能。

五、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和谐发展

现代的社会变了,经济发展了,教育教学的条件也变了,教育设备也有了很大的改善。从光盘教学到远程教育,电子白板,都是我们这一代年青教师所经历的。可是这一味的高端,是不是就要把粉笔丢了呢?这叫我们有成就的老老师情以何堪。那么在这些高技术的设备下,我们不能盲目的推崇,只能在其中求新、务实。三尺讲台,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在教育史上跨越了百年,它是现代教育设备不可替代的功臣。著名教育家魏书说过:“课堂不是做给别人看的,是有效引导学生学的。”现在的表演课就是一个被迷惑的现象,关注的不是学生的“学”,而是老师的“演”。从这两个关系,现代与传统的教育模式,我们应该相结合,也就是和谐的发展。

在我看来,不写粉笔字,你就不是一名老师。你不写字,你就不是一名学生。一个课堂的标准不能只看你不用粉笔和黑板所决定的。那么一堂好的课是不是就只用现代的教育技术电子白板呢?我也不这么认为。在现代教育的基础上,它的设备与传统的设备应该是“相互为用、相互促成、相互相成、相得益彰”。只求有效,不求形式,教师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高效课堂,并非是紧紧抓住某种现象来说明,也不是靠某种关系就能完全实现的。我们应该着眼现在,放眼未来,只要有一种让你轻松的“教”,学生轻松地“学”。并且能学以致用的方法,高效课堂必然联系的一切具体实施和方法,而并非是一朝一夕能渗透的。我们要努力提高我们的技能。

参考文献:《高效课堂八讲》

作者:刘金玉

《现代教育报》

5.不断追求教学的新境界 篇五

(一)结构框架:主题板块相对独立,同心圆交叉递进。

1.安排合理的梯度,相同内容虽重复出现,但要求提高,螺旋上升。.根据儿童生活领域不断扩大的实际,以他们的社会生活为主线,采用跨学科、融会综合的编写模式。

(二)教材倾向:凸现爱心、责任感教育

1.无论从小学生的情感特点、还是个体品德心理形成的过程看,儿童爱心和责任感的发育成长,是十分重要的,人生的积极态度必以向善和向上情感为依托,公民意识的形成则与个体责任感相辅相成。(对家乡的责任感)

2.作为情感教育,个体的感受和体验非常重要。为此,教材设置大量“爱与被爱”的情景讨论,以及可操作的活动,在呈现上,我们还力图使之形象化,激发学生的情感。

(三)教材内容:选择儿童生活事件和情景化材料

1.以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为选材的直接依据,适当拓展。

2.在标准的框架内选取相应的儿童生活事件,梳理学生三到六年级成长、发展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难题、道德冲突和社会性发展方面的困惑,使内容标准生活化、情景化。

3.内容选择上并不是将儿童生活简单翻版,具有既源于生活,又高于(引导)生活的特点。

4.教材的内容涉及诸多领域,题材广泛,主题多元。

5.在教材内容安排上亦有一定的弹性,给学生和教师留有发挥创造的空间。

(四)教材呈现: 小切口、层层深入;重践行,图文并茂

1.针对学习对象从童年中期向少年期过渡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教材内容呈现,通常采取小切口,层层深入的方式,给学生亲切自然的感受。

2.为贴近儿童生活,教材努力在呈现方式上图文并茂,为学生喜闻乐见。

(五)教材衔接 :通盘考虑、整体把握

1.两门课程属于同一类综合课程。各年龄段儿童生活的领域虽然会不断扩大,但基本领域却是相同的。

2.注重二者的有机对接,通盘考虑,整体把握全套教材的内容,对重复出现的内容标准,选择不同的切入点,设置合理梯度,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尽量使其边界清晰,避免重复学习。

(六)地方特色: 突出地方文化,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我的家乡”是课程标准中的六个主题之一。教材以养育我们的荆楚大地的历史文化、风俗传统、名人先辈为内容,对学生会感到十分亲切和自然。通过学习探究,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湖北的情感,为家乡而自豪。

二、在不断追问中追求的教学境界

追问一:教学回归怎样的生活世界?

1.回归现实生活世界。

回归与教学内容和任务相对应的现实世界。(航标与旋涡)

忘记了教学而盲目回归,最终失去生活。(锤炼与提升)

2.回归精神层面的生活世界。

生活世界包括两个层面一是现实的、具体的;二是理想的、精神文化层面的生活。教学应当同时关注这两个层面。教学要帮助学生思考和认识生活的意义、目的、价值以及什么样的生活值得去过。回归可能的生活。

3.回归动态更新的生活世界

第一生活现象的更新

第二生活问题的更新

第三科学技术的更新

第四文化意识的更新

第五社会关系的更新

帮助学生在动态的变化中深刻认识生活,保持时代性,是对本课程教学的挑战。

追问二:课堂教学需要什么样的教学氛围?

1.学生需要关怀而非冷漠、理解而非说教、尊重而非霸道的教学氛围。

2.快节奏,高密度,大信息量并不一定等于教学的高效益。

3.教学中评价表扬的异化。

此类问题的产生与评课导向有关。

追问三:如何实现教学形式的教育价值?

1.适宜、适当的教学形式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保证。教学的表演化问题。

2.在教学中必须反复追问教学形式的教育价值。(“对话”变成“问答”;有活动却没有体验;合作有形式却无实质;课堂有温度却无深度;有探究之形却无探究之实。)

3.重视仅仅追求教学形式的负面影响。

追问四:学生作业形式、功能如何拓展?

1.作业是学生延伸性的学习活动

2.对本课程作业的功能的认识

6.今朝:追求语文教学的和谐 篇六

王金钊 江苏省姜堰市梁徐中心小学 225526 *** 【摘要】和谐是一种美,也是一种艺术。和谐教学是教师应追求的理想境界。在语文教学中,要努力实现教师与学生、教学情境与教学内容、工具性与人文性、教学要求与学生能力、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等方面的和谐统一,从而促使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等方面得到全面和谐发展。

【关键词】语文教学 关系 全面 和谐 发展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他的《大教学论》中提出了通过教育给“一切人”以“一切事物”的知识,使其成为和谐发展的人。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努力创造条件,调动、协调并整体优化各种教育因素,创设和谐的育人氛围,使受教育者获得健康、全面、和谐的发展。

一、教师与学生和谐

教育家夏丐尊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 在课堂上,师生间充满了“爱意”,课堂就会由此变得轻松,教师才会游刃有余地教,学生才能自由自在地学;课堂上有了“爱意”,师生间才会尊重与理解,学生不必小心翼翼地“揣摩”教师的想法,教师也不会将自己的观点强塞给学生;课堂上有了“爱意”,教师才不会将目光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上,而是更多地关注学生作为一个生命体的存在。因此,现代课堂教学应确立师生平等的教学观念,构建平等对话的教学平台,应“以自然的坦率代替做作的尊严”(马斯洛语),让师生在率真、坦诚、互尊的和谐环境里一起学习,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在指导学生读童话《小稻秧脱险记》中杂草被化学除草剂喷洒过后有气无力地说“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这句话时,一个学生读的声音很大,于老师笑着说:“要么你的抗药性强,要么这化学除草剂是假冒产品。”说完,朝学生做了个喷洒动作,全班学生哈哈大笑,在笑声中,学生的紧张消除了,精神放松了,对如何读好课文也有了更深的认识了。正是于老师始终保持“心”“情”“智”等方面与学 生的和谐,才使学生进入了最佳的主体角色。

二、教学情境与教学内容和谐

教学情境和教学内容的和谐,是每一堂课都应该可能做到的。心理实验表明:学生在愉快的情绪体验中,才能更有效地发展思维,获取知识,形成能力,接受教育,促使内因变化。在教学中,教师要潜心分析,把握教材,有意创造适宜的语文教学情境,使教学情境与文本特点高度和谐。

教师要善于把课文中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溢情的语言,着重再现形象,勾勒画面,渲染气氛,创设情境,使学生在特定情境中获得认识和情感的发展。如讲《卢沟桥烽火》,我在课件中编辑了部分日军当时侵略我国的图片(包括南京大屠杀)在多媒体教室放给学生看,并配上解说词,再现日军对我国侵略的罪行。在我的讲述中,学生自然地进入痛作者之所痛、恨作者之所恨的境地。所以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手法,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使情感表达更具色彩和力量。

三、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之所以为语文,在于它拥有浓浓的情和深深的意。崔峦在全国小语研讨会上也强调:语文教学基于语言的学习,把学习语言、培养语文能力和人文熏陶统一起来,事半功倍,相得益彰;反之二者脱离,甚至重人文,轻语言,事倍功半,两败俱伤。

语文课程的基本功能和主要任务是全面提高语文素养。语文素养重在“综合”,它以语文能力(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为核心,是语文知识和能力,热爱语文的思想感情、思维品质、品德修养、审美情感、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合金”,具体地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统一的基本特点。学生在掌握语文工具的过程中提高人文素养;人文素养的提高又促进对语文工具的掌握。

读是感悟积累的基础,也是明理创造的前提!因此,课堂教学中坚持以读为本,用读贯穿语文教学的始终,必将实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和谐统一。

四、教学要求与学生能力和谐

一切和谐的事物都是顺其自然并符合客观规律的。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来设计,要符合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 象的认知规律,注意问题设计的梯度性及语文教学的独特性,做到张弛有度,节奏鲜明。教学内容的份量和难易度把握要恰当。量太小,学生吃不饱,难以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反之,量太多,学生吃不消,造成过分紧张疲劳的心理,同样不利于学生语文学习热情的激发。内容太易,学生就会学而生厌,产生抵触情绪;内容太难,学生就会灰心丧气,产生自卑心理。因此,我们应努力做到教学要求与学生能力和谐统一,促进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

五、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和谐

我们的教材是专家们从各类书籍中精选的文章,对于学生的基础训练和语感培养都有着很好的例文作用。但这仅仅是在40分钟里的一个思路指导,我们应该从课外寻找一些相关的阅读材料,让学生阅读,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还应当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做到“课内得法,课外延伸;课内培养兴趣,课外无限阅读。”

学完《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一文后的第二天,学生在自主地阅读《鲁滨逊漂流记》。我想,激发学生内在的阅读兴趣与阅读欲望是落实课外阅读的关键,介绍读物梗概就是一种方法,也很方便。教师要经常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介绍一些书中人物、内容梗概或精彩片断,激发学生“欲知详情,请看原文”的欲望。如教学《海伦•凯勒》后,教师可介绍《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结合《林冲棒打洪教头》、《三打白骨精》的教学,教师可出示《水浒传》、《西游记》中部分精彩内容的梗概„„这样学生就会被兴趣推动,纷纷要求借书阅读,在读中去感受名著的魅力。

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巩固、延伸和提高。语文教师要使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关系和谐,相互渗透,相互促进。

语文教学中需要实现和谐的因素,当然不止以上所谈这些。不过,我们要致力于语文教学中各因素的全面和谐,因为只有和谐或最大限度地接近和谐了,才能形成推动语文教学健康发展的合力。语文教学的和谐,应是我们教师的追求!

【参考文献】

1.强洪权《丰实的语文 简约的教学》/《小学语文教师》2007·2 2.张西爱《创造和谐的教学氛围——谈语文课堂教学的美育》/《教学与管理》2007年33期

3.薛建新 吴运友《浅谈和谐语文课堂的营造与建构》/《教育革新》 2008年10期

7.常态化:追求语文教学的本真 篇七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当前课堂教学特别是公开课、展示课,大多存在着形式主义、功利主义,“做课”、“秀课”不厌其烦,表面热闹,片面注重生成,追求完美„„笔者遵循张庆先生强调的语文教学“倡简、务本、求实、有度”原则,提出“语文课堂教学的常态化”,追求教学的真实,凸现个性;追求教学的生成,注重预设;追求教学的质效,崇尚思考;追求教学的完美。允许缺憾,以达到语文教学的“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上海市建平中学校长程红兵早就提出公开课“常态化”的理念。何谓常态课?常态课的关键在于真实有效。教材资源的开发应放在突出位置,充分利用教材这一重要课堂资源,挖掘教材的“趣味点”,研究教材的“发展点”。拓宽教材的“生活点”,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最有力的凭借,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生活化和真实性。

一、常态课堂追求真实,凸现个性

新课程需要真实、有效的课堂。呼唤体现教师个性化的教学。个性化教学的实质就是教师将自己的精神、理想、思想以及专业知识融汇贯通地“化”在教学实践中,在教学实践中体验、创造智慧。它是教师知识、素养的综合表现;是情感、意趣、人格的集中展现;不为教参、教材束缚的课堂觉醒;是不一味迷恋技法、克隆模仿的可贵探索:是教师个体生命自我实现的必由之路。于永正、李吉林、魏书生等名师的课堂教学.极少运用多媒体。没有开口闭口的“你真棒”,没有肤浅、敷衍的掌声,更没有带着小礼品走进课堂,但在他们的眼神中、话语间无不流露出对学生的关注与爱护,允许学生说不会.允许学生答不上来;课堂教学更是各具特色.或机智幽默、清新自然,或激情四射、情意绵绵,或深入浅出、循循善诱,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开启心智、获取知识。

课堂应成为教师展示个性化风格的舞台,尽情展现教师独特的人格魅力。只有在张扬教师个性的同时。教师的创造性才能得以极致发挥,学生才能真正有所裨益。

二、常态课堂追求生成,注重预设 追求动态生成的课堂。是新课程改革倡导下的一个新理念。常态课堂,是学生自主体验、发现的过程.课堂活动的主体一学生是开放的、创造性的存在。他们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并成为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元性和复杂性,从而产生课堂教学的有效生成。教师在教学中,应“与时俱进”、“与境俱进”,及时抓住并灵活处理具有“生成性”价值的问题、回答、细节、情境等,激发学生智慧的火花、精神的交流、理性的碰撞、情感的共鸣,促进学生自主和富有个性化的创造性学习。如江苏省特级教师周益民在教学《鹬蚌相争》一课时,学生的质疑“蚌夹着鹬的嘴,它们怎么开口说话”,让周老师遭遇“意外”。欣喜的是,周老师紧紧抓住这个“意外”,顺势组织学生对“生成”的对话资源加以讨论,又让学生写信与编辑对话„„学生的质疑让周老师改变原先预设的方案,以学生即兴生成的问题为生长点,鼓励学生向权威(教材)挑战,帮助学生完善教材,让他们体验思考的快乐。在这种充满探究意趣的平等对话中,课堂不断生成新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走向课外,回归生活,有效拓展了课堂教学。

当然,新课程把“生成”作为一种追求.用“生成”彰显课堂生命活力的常态要求,但真正的新课程并不排斥、摒弃预设。预设与生成是一个问题辩证统一的两个方面。课堂教学离开“预设”。就会“随意生成”;只有课前精心预设,才能在课堂上有效生成。

1. 预设是为了更好地生成 “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学是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必须进行充分预设,即全方位解读教材;精心设计目标流程;分析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估测学生交流的偏差、课堂教学可能产生的走向及相关的应变策略等。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及时捕捉学生的疑问、想法和创见的精彩瞬间,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浪花闪耀、高潮迭起。

2. 生成是预设的精彩延续

有人说.预设是为了防止课堂教学出现某些意外.防止教师在课堂上“卡壳”,其实不然!教学是一个开放的、变化的动态过程,其间可能会有教师预设意外的“始料未及”,这就要求教师能像周益民老师一样,及时调整课堂预设,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挑战与创新。更好地引导学生的个性差异,促进课堂教学生成。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不断跳跃,火花不断闪现,课堂始终洋溢鲜活的生命力。

三、常态课堂追求质效,崇尚思考

记得小时候.老师要求学生双手平放、身子坐直、举手发言、不得离位,整个课堂安静有序。而今,新课程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新气象:学生胆大了,想说就说,想动就动;课堂热闹了,掌声、表扬声一声高过一声,课堂上小手林立,还伴着“我说我说”的声音:学生们讨论问题争得面红耳赤,声音此起彼伏这样的课堂,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然而,不少课堂只停留在形式上的热闹,师生为活动而活动,难见成效。因此,课堂教学应动静结合,不可走极端。尤其是语文课堂教学,注重的是学生对文本个性化的理解.需要学生对文本静思默想、细品慢析,要求学生用眼看、用嘴说、用心想。正如《康德论教育》中所说:“人的教育不能只是简单地、机械地接受训练,最重要的是要使儿童学会思考。”只有通过学生思考的真实性,才能证实教师思考的真实性。教师不能替学生思考,也不能把自己的思考强加于学生。因此,教师应竭力构建有利于学生细细品味、静静思索的环境,让学生潜心文本、沉入文本、精心思考。就像特级教师孙建锋执教的《最大的麦穗》一课,学生心灵感悟和精彩发言主要是依靠默读批阅、潜心涵咏得来的.做到“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气势,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四、常态课堂追求完美,允许缺憾

随着课程改革的纵深推进,课堂呈现得越来越多彩,越来越新奇。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流程、教学氛围、教学效果等方面追求完美,这无可厚非。完美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理应追求的目标,在完美的教学艺术中,让学生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启迪和人格的完善则是更高的目标。但常态课教学,甚至是公开课、展示课,怎么可能十全十美呢?程红兵校长曾强调,一堂课永远会有缺憾。这是由课堂教学不可预测的性质所决定的。

1. 教学尝试留有缺憾

书法艺术讲究章法,以奇崛为妙,结构布局,造险破险,则妙趣横生。同样,课堂教学也应如此。课堂要有波澜,要有创新,教师必然要敢于尝试,以求变通。教学尝试或许不全面,或许不成熟,课堂上出些意外,留有缺憾,也在所难免,这是对教师的考验,也是创新尝试的结果。

2. 真实展示存在缺憾

叶澜教授曾说过,只要是真实的,总会有缺憾。有些完美的公开课、研究课,听起来没有一点问题,如学生提出的问题恰恰是这节课的重点问题或关键问题:学生的回答如出一辙,精彩、有创意。这难免会让听课教师想到是执教者课前的精心安排,而这样的“精彩”对学生有害无益。因此,常态下的课堂教学应是真实的.是有待完善的,必然会有缺憾。

上一篇:投诉信幼儿园老师范文下一篇:新学期学生会主席竞选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