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读后感800字

2024-07-26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读后感800字(精选8篇)

1.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读后感800字 篇一

在哲学里面,轻与重是辩证统一的,缺一不可,也就是说没有重便没有轻。同样的,把轻与重的问题放到生命之中,也必然是轻重相连。在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他将人们轻松、美好的一面称为“轻”,将困难、煎熬称为“重”,所有的人都在追逐所谓的轻,逃避重。他作了一个假设,如果永恒轮回是最沉重的负担,那么,生命的沉重却可以在生命的全部灿烂轻盈之中得以展现;但是,难道沉重就是残酷,轻松就是美丽吗?如果一个人完全没有负担,比大气还轻,他将会变得似真非真、完全自由却毫无意义。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我们是选择沉重还是轻松呢?这是米兰·昆德拉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作出的思考。

《叩问存在》是一本解读米兰·昆德拉的书,而“叩问存在”便是其中解读《生命中不能是承受之轻》的标题,但看过整本书,会感觉到一种对生命、对存在最深层次的敬意,这四个字也同样是米兰·昆德拉在小说中不断追寻的真理所在。他通过对人性的分析,对生命的思考,一直在与“神”对话。这其中最直接的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写小说?他引用了犹太人的一句谚语“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这笑容里包含的是对人类智慧的肯定。于是,这思考的内容便是小说中的深沉意义。思考是人类最重要的技能,这思考的结果,用昆德拉的话说,“小说艺术就是上帝笑声的回响。”《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就是一本叩问存在的书。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到底是为了什么呢?很多人根本来不及思考这个问题,就离开了人世。而有的人,明明有大把的时间,却在为了那些不存在的“轻”,消耗了自己珍贵的光阴。于是我们回过头来想想,我们在追逐的到底是什么,追逐这些到底有没有意义。可是,所谓的“意义”又是一个太过于抽象的词语,什么样的人生才能被称之为有意义呢?在昆德拉的眼里,人类所有的行为,都不过是一个追逐“轻”,逃避“重”的过程,甚至有的人为了“轻”不择手段,但到头来发现,其实“轻”不过是个遥不可及的梦想,而“重”却一直在身边;而另一边,有些人不去逃避现实的苦难,而是笑着迎接它,反而苦难变得不再那么沉重。正如昆德拉在他的另一部小说《不朽》中写的,人生所不能承受的,不是存在,而是作为自我偶的存在。存在这个概念太大了,作为个人,我们没办法去感知这个世间的一切,我们能做到的,仅仅是感知自我。但就算是这样,这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生活,就是在这个尘世中带着痛苦的自我。”或许很多人都不会同意这句话,我也不能完全认可,这观点太悲观了。如果直接就肯定了这世间没有所谓的幸福,那我们所有追求幸福的行为就变得毫无意义了,夸大一点说,我们活着就没有意义了。但可悲的是,我们不能选择是否来到这个世界上,而且不能选择的还有,我们一出生就必然带着希望。每一个刚出生的孩子都是应该得到祝福的,生活或许是痛苦的,但存在就是幸福。

我们也经常会去思考,既然我认可幸福仅仅是内心的一种感觉的话,难道这种感觉跟外界毫无关系吗?这与阿Q精神是不是类似呢?我们穷尽一生都在追求幸福,一生都在试着摆脱沉重。如果没有了幸福,毫无疑问,这对我们人类来说,一定是个毁灭性的打击。幸福不存在了,人生来就是为了受苦受难的,没有人会期望有来世,这样活着,而且还不得不活着,那么,我选择死亡,选择逃避我生来就承担的责任,选择不接触阳光与温暖,因为这一切都太过于沉重。而如果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依然坚强的选择活着呢,又会是怎样的情况?似乎一切又回到了我们问题的起源,我们为什么要活着?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托马斯活在两个女人中间,他从未怀疑过他深爱着特蕾莎,但同时,他又流连于和萨比娜的性爱游戏之中不能自拔。性爱与爱情,无数人激烈讨论过两者之间的关系,但没有人能真正讲清楚,昆德拉也不能。在特蕾莎的眼里,两者是不可分割的,但在托马斯的眼里,两者互不相干,这对他们两夫妻来说是不可调和的矛盾。其实,这是世间很多夫妻共同面对的矛盾,但所有的观念都不过是一厢情愿而已,有没有一个能够作为真理存在的定则呢?要解决的问题太多太多了,我们假设一下,我们所有人生存的目的只有一个,也就是说人类生存的原因只有一个,爱情与性爱。那么,当我们舍弃其中一个,便只能接受死亡。在灵与肉的疆界里,特蕾莎的母亲是一个只有“肉”而没有“灵”的例子,她鄙视人身上一切属于“灵”的美好的东西。她认为,在这个世界里,青春和美貌毫无意义,世界只不过是一个巨大的肉体集中营,一具具肉体彼此相向,而灵魂是根本看不见的。而特蕾莎则把这一切看作是对她美丽灵魂的亵渎。可见,特蕾莎已经用最孩子气的思维方式思索着人类最难以解开的生存之谜,这也就是昆德拉对这个问题的解答吧。对灵魂存在的相信区分了人类世界,而如果舍弃了灵魂,也就自然和其他的物质一样,只是一具依靠大脑供氧而能够行动的肉体,这样的肉体是不能被冠以“人”之名的。那么,把这个问题设定成一个简单的选择题:A肉、B灵、C灵与肉,这样就一目了然了。但不可否认,这样的选择题造成了如特蕾莎一样的无数个悲剧的存在。回到最初的假设,我们为什么活着,那是因为我们拥有了肉,也拥有了灵,所以我们活着,我们在追求灵与肉的结合。当假设的前提被取消之后,灵与肉不再是我们活着的唯一意义,那我们可以追逐的东西会更多,那么,自然也就不存在我们为什么活着这个问题了。这是特蕾莎的哲学,但我相信,这是适用于我们所有人的。

我们追逐的结果是“轻”,我们追逐的过程便是“重”,没理由因为过程太重于是放弃结果,因为我们人生的意义就在于这份过程。每个人都只有一次选择的机会,活着说就算有了我们期望的轮回,我们也会发现,这只不过是在不断加重这个过程而已。我们不能没有“轻”在前方的指引,一旦失去了对“轻”追逐的信念,我们的生命便没有了意义;而没有了沉重的过程,便永远也没有“轻”的终点。所以,请将“轻”留在心里,迈上沉重的步子,前进吧。

2.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读后感800字 篇二

“有些时候我觉得任何与他人的接触都让我作呕,就像一些浪漫主义者所描述的那样,我受到的压力让我厌世。我感觉自己就像一个陌生人一般,被拒在世界的高墙之外。”——卓别林

9月16日,年仅28岁的演员、歌手乔任梁在上海意外死亡。2013年2月16日,新浪微博上名为“sienna赛娜”的姑娘,在微博上留下遗言后,纵身从高楼跳下。2012年3月17日,南京姑娘“走饭”用时光机发送了她的遗言,当人们看到遗言时,她已经选择了用上吊自杀这种极端手段终结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三个正值花样年华的年轻人,结束生命却是因为同一个原因——抑郁症。与“走饭”看似轻松的“我有抑郁症,所以就去死一死”的遗言不同,赛娜的遗言冷静、理性、清晰,但又充满痛楚。“抱歉很多事情没来得及处理和交代就离开。抑郁症太痛苦,世界变得黑暗扭曲,再努力也感受不到任何美好,想什么都想到死。姥姥在叫我,应该就要精神分裂,实在熬不住了。再见,大家。”

我反复看了多遍,感伤和痛惜之余,感觉他们对抑郁症有很多认识误区。这种经专业治疗本能治愈的疾病,如今越来越成为高频率的隐形杀手。假如不是这些错误认识,也许他们就能坚持下来,走出黑暗。这要命的抑郁症究竟是什么呢?

01

一条名叫“抑郁症”的大黑狗

心中的抑郁就像只黑狗,

一有机会就咬住我不放。——丘吉尔

在传统的英国小说里,绅士们外出散步时,往往会牵着一只黑色皮毛的爱犬,不论发生什么事,它都形影不离地跟在主人左右。丘吉尔把抑郁症比作黑狗,虽然带着几分自嘲,却非常贴切。在那之后,黑狗就成了抑郁症的代名词。因为抑郁症真的像黑狗一样非常忠心地跟着你,至死方离。

抑郁症:凶猛的“精神癌症”

很多人知道抑郁症,但很少人了解抑郁症。大多数人们认为,抑郁症是种“情绪病”。得了抑郁症的人,都会“小心眼”“想不开”“爱钻牛角尖”“敏感脆弱”等等。其实不然,抑郁症就是一种病,有着和其他疾病一样完整的生化过程,抑郁症不是一种情绪,不是靠“你想开点”“没那么严重啊”这一类鸡汤式的开导,就能解决问题。说得粗俗直白一点,抑郁症不是心理有问题,而是脑子有问题。绝大多数抑郁症患者已经失去了“开心、想开”的精神调节机制。

抑郁症是一种生理心理双方面的疾病,会影响大脑环境内的激素分泌水平从而干扰个体的正常情绪感受,甚至(尤其是重度抑郁症)会直接导致大脑的器质性病变,从而扭曲个体的三观和人格。换句话说,抑郁症更像是一种“精神癌症”。

这种痛苦在重度抑郁症患者身上表现的十分明显,他们几乎丧失了所有人际交流能力。原先轻而易举的小事,对他们来说都极其艰难。他们思维受阻,口不能言,力不能事,欲念全无,感情淡漠,形如槁木,心如死灰。“生不如死。”很多患者在接受采访时这样概括到。

社会功能受损如同一条长在大脑里的黑狗,它不停地压迫着患者的脑神经,把他们推向崩溃的边缘。抑郁症的反面不是快乐,而是活力。失去活力的人生是十分可怕的,有一位患者曾这样描述自己得了抑郁症的感受:“突然发现我对周围的一切都失去了兴趣,曾经很想去做的事情,现在却一点也不想做,不知道那是为什么,有时候该吃饭了,我却想,我还得把食物拿出来,放在盘子里,得切,得嚼,得咽,这一切都让我感觉非常的难受。”

这种对一切失去活力疲惫状态一步步将抑郁症患者逼向崩溃的边缘,于是,抑郁症成为了因疾病和残疾所造成的生命损失中最为显著的疾病之一。自杀率高成为抑郁症最大也是最可怕特点。有数据显示:“所有自杀者中,70%患有抑郁症;7个抑郁症患者中,最终有1个自杀。”

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全球约有3.4亿抑郁症患者,每年因抑郁症自杀死亡的人数高达100万人。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仅次于缺血性心脏病的第2位致残疾病。仅我国抑郁症患者就高达9000万人,只有8%的人能够接受正规治疗。我国每年有20万人以自杀的方式结束生命,其中一半以上为抑郁症患者。25%轻度抑郁症患者曾经有过自杀的念头,而重度抑郁症患者,比例竟然高达75%。抑郁症已经成为潜伏在我们身边的“可怕杀手”!

抑郁症:看不见的“伪装者”

张国荣、三毛、海子、阮玲玉、周星驰、崔永元、白岩松、丘吉尔、川端康成、海明威、戴安娜王妃、憨豆先生、梵高、陈琳……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背后,却是长期抑郁症折磨。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大约有12%的人在他们的一生中的某个时期都曾经历过相当严重、需要治疗的抑郁症,而且抑郁症往往具有“隐形”的特征。这些人也许就生活在我们的周围。我们崇拜的名星、政坛要人、医生、律师、学者……他们总是逗我们发笑,给我们力量,但是拉上窗帘,自己却连笑都不会了。他们是最好的“伪装者”。他们的痛苦只是没表现出来,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很健康。

高知、白领、明星、医生及企业高管一族,由于所承受的竞争压力和精神压力更大,抑郁症发病率尤其高。2005年,国内通过抑郁量表对上海各级医院的医生所做的一项调查结果就显示,有69.4%的医生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抑郁状态。

中国心理协会公布的中国职场抑郁症调查数据显示,工作场所中的抑郁症患病率高达2.2%至4.8%,也就是说在50个人的团队中就有一到两名抑郁症患者。

如此数量庞大的抑郁症群体为什么会选择隐藏自己的病情呢?

抑郁症患者:一个被污名化的群体

在中国,有9000万的抑郁症患者,我们日常生活里却几乎看不见,他们全部缺席在病耻感的后面。得了抑郁症的人,往往很早就会产生病耻感。尤其是男性患者,这样的病征在社会上的解读是抗压能力小的,懦弱的,无能并且影响男性力量的。因为自我评价低,内心的羞耻感往往使得他们不愿意与人多谈及自己的状况。这往往延误了早期进行心理问题咨询的时间。

大多数不了解抑郁症的人对抑郁症患者并不友好。他们会认为抑郁症是矫情、是“太闲了”“想多了”。一位抑郁症患者曾告诉我,自己最大的痛苦来源还不是病症本身,而是需要去精神病院接受治疗,这件事本身已经为他招来了太多的侮辱。在中国,患有精神疾病或是去精神病医院治疗即被贴上“耻辱”的标签,人们通常认为精神疾病患者能力低下、性格脆弱、具有危险性及暴力倾向。这些刻板的印象使得抑郁症患者更加排斥与外界的沟通,拒绝将自己的痛苦向他人倾诉,只能独自忍受病痛的折磨,使得病情加重。

有抑郁症患者从精神病院出院后失去了原本良好的就业机会与稳定的工作。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也遭到排斥与疏远,甚至在婚姻中,也会遭到伴侣的嫌弃与不解,从而导致婚姻破裂。

在这样的社会压力下,不少抑郁症患者十分抗拒坦诚自己的病情,有的直接人间默默消失隐居起来,有的会很久不见,风轻云淡说一句,也有的跑去安定医院,偷偷开了一堆药回来。他们感到羞耻,并且无法言说。甚至作为朋友和病友,他们彼此之间都很少交流关于抑郁症这件事。在潜意识里,抑郁症仿佛和很多见不得人的事情一样,说出来不够礼貌,是跨了界限,出了分寸。仿佛这是一个禁忌和创伤,必须闭口不提,无法堂堂正正地谈论。

对于大部分心理健康的人来说是无法理解抑郁症的,在我们的认知里面是不能将复杂的生理病症和心理问题联系起来。当我们善意给患者意见或者施舍同情的时候,背后的含义是——这没什么大不了的,而且我不能同感。这些微妙的情绪都在无孔不入地影响着抑郁症患者原本就很脆弱敏感的内心。

很多抑郁症患者本身觉得人生索然无味,其中一个表现就是不想和这个世界建立起任何关系。这种无法言说的羞耻感,会更加想让人放弃和他人交流的欲望,尤其是这个交流除了要突破自己本身的羞耻外,还要打破别人认知的盲点。

这世上可能没有其他更加难堪的病症,要你先用很久的时间为自己确诊,然后花更多的时间来隐藏和装作什么事都没有,以及要跟别人解释清楚你真的得了抑郁症,而这一切的时间要比你去治疗抑郁症的时间加起来都要多得多。

不光是病情,仅仅是这些厚重的时间和努力往往就会击垮一个人的意志。你永远无法跟主流那些要求你乐观向上,阳光坚强的人去解释自己,并且这个正能量的社会自古都是讨厌懦弱的人并且匮乏相应的同情心。所以当乔任梁抑郁症自杀了之后,那些对抑郁症无知的人们再次用愚昧和恶毒杀了他。

于是现实中,抑郁症患者只能独自消化着难与人言的痛苦。即使他们能够表达,外界也难以理解。“不患抑郁症,你永远不能了解这个病的痛苦。”一位患者说。

目前,整个社会对抑郁症等精神类疾病还少有认知。大多数选择去医院就诊的患者已经达到中度、重度抑郁的程度。还有很大一部分抑郁症患者到死都难以得到及时救治。且由于中国人对精神健康长期忽视乃至防治失守,更多的正常人也逐渐迈入抑郁症的阴影中;而隔膜与无知,使得抑郁症这个本可治愈的疾病,成了能吞噬人生命的猛兽。

02

是谁偷走了我们的快乐?

一个人去看医生,他说他感到很抑郁,说生命太严苛太残酷,说他觉得自己在危机四伏的世界里感觉孤身一人。医生说:“处方很简单。今天晚上最伟大的小丑帕格里亚齐在城里有演出,去看看吧,应该会让你心情好起来。”这个人突然痛哭失声,他说:“可是医生……我就是帕格里亚齐。”——电影《守望者》

在中国,很少有人有看心理医生的习惯,情绪上的一些问题会处于一种说了矫情,不说憋屈的状态,并且这些问题是吃一顿火锅喝一次大酒解决不了的,两顿也不行。这些负面情绪得不到排解和疏导,长期下去就会累积成疾。

抑郁症是现代社会畸形高压下的病态反应

近年来,中国民众心理疾病呈高发态势,我们已经步入“全民焦虑时代”。社会越是进步,压力越是巨大。学生要“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削尖了脑袋备战高考,好不容易考上了大学,又要面对“毕业就失业”的窘境;初入职场的年轻人除了面对生存压力外,还要接受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步入中年,“上有老下有小”让这个群体几乎成为压力的巅峰时段;老年了,还要面对“空巢老人”的压力恐惧。在这种无时无刻不存在的高压状态下,抑郁症成为了现代社会越来越普遍的心理疾病。究竟是谁偷走了我们的快乐?

高压下的负面情绪。从情绪的角度看,心理学家认为抑郁者和正常人在负面事件解释上有三点不同。一是抑郁者容易对负面事件归于内在,为消极事件过分自责,而普通人可能看成运气因素或者他人因素;二是抑郁者认为负面事件有深远的整体的广泛的意义,因此更容易陷入其中,而普通人可能把它们看成孤立的,意义有限的;三就是抑郁者把负面事件看成是不可改变的,未来也没有办法改善,而普通人相信多数负面因素都会随着环境慢慢消退,该过去的总会过去。这样,负面事件就成了抑郁者的漩涡。

换句话说,抑郁者容易对负面事件穷思竭虑。它们会在一些负面事件上纠缠不清,把这些在记忆中长时间固定下来,不时鞭打着内心深处的自己。它们会深深困在思虑和自责中间,从中寻找一些消极而抽象的东西。渐渐地,他们和生活中新鲜的空气隔绝了,只在自己抽象的思辨中徘徊打转。他们的记忆也会一点点的宽泛空洞化。没有了鲜活、丰富而积极的记忆素材,他们也会更多地感到无价值无意义。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放弃完整自我的意义追寻,感到更多的绝望无助和碎片感。

除此以外,凡事要求完美,高度敏感,容易自省、反省,自我要求严格,容易内疚等,这一类人的性格就是术语上所说的抑郁症易感性格。心理学对此的解释是,人之所以得抑郁症,是一种人性的自我向内的攻击。有的人遇到事情,会把怒火发泄在外面,这是向外攻击,这类人不容易得抑郁症;反之有一些人对自己要求比较严格,容易从内部找原因,就像孔夫子说的“吾日三醒吾身”,这类人是比较容易得抑郁症的。

加之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崇尚的“忍”之道,强调“小不忍则乱大谋”“六度万行,忍为第一”,所要表达的就是万事都要忍,这种文化传统使得中国人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内敛的思维模式,不擅长抒发自己真实的情感与烦恼,长期“忍耐”的负面情绪积压在心中,最终被一件极小的事情压垮,成为别人不理解的“最后一根稻草”。这些都是造成抑郁症几何倍数增长的因素之一。

中国正处于转型时期,不仅仅是政治经济上的转型,也是人民思想文化的转型,转型必然会面临迷茫与不确定,我们的信仰会变得模糊,世界观也会发生颠覆性的改变,原本旧的文化思想体系需要打破,新的文化又还未建立起来,种种一切,都会给转型夹缝中的人民带来迷茫感和不安全感,没有方向的我们像是无头苍蝇一般找不到前进的道路,种种这些,造就了现今中国人的信仰缺失,内心空虚。抑郁症这条大黑狗便乘虚而入,迅速而准确地攻击了这些不安的灵魂。

医学角度看抑郁症病因

严格说起来,我们俗称的抑郁症包含了多种不同的疾病,症状相似,但病因各异。像有些抑郁症是因为内分泌失调而导致的,如更年期抑郁症;有些是因为日照缺乏而导致的,如季节性抑郁障碍;有些是躯体疾病而引发抑郁症;还有产后抑郁症等等。每一种抑郁症都有各自的病源,但整体上从共性来分析,引发抑郁症的病源又有一些共通的特点,通常我们认为是这些因素中的部分或全部共同作用导致了抑郁症:

首先,抑郁症的发生与遗传有密切的关系。亲属同病率远高于一般人群,并且血缘关系越近发病一致率越高:在抑郁症患者的调查中发现大约有超过40%的患者有遗传倾向,如果一个人的一级亲属(父母、子女以及兄弟姐妹)中有重症抑郁症患者,他会比没有患抑郁症亲属的人群提高1.5~3%的患病率。

其次,重大的生活事件,如亲人死亡或失恋等情况,可以作为导致抑郁障碍的直接因素。人的性格也部分决定了对于压力的不同适应策略——是否有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对于环境压力的耐受程度等等,儿童期的不良经历,往往会构成成年期发生抑郁障碍的重要危险因素。成长关键期的经历也对成年后的抑郁障碍或者抑郁症发作有着重要影响。

第三,其他的躯体疾病也有可能导致抑郁症的发生,尤其是慢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或其他慢性病,例如恶性肿瘤、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帕金森病、癫痫等。药物也会引发抑郁障碍:某些抗精神病药物、降压药在使用常规治疗量时就可造成部分患者出现抑郁障碍,或使原有的抑郁加重。

第四,精神活性物质的滥用和依赖都可成为抑郁障碍的危险因素,这些物质包括鸦片类物质、镇静催眠药物等。尤其是酗酒:调查发现,长期饮酒者有50%或以上的个体有抑郁障碍。

由此不难看出,抑郁症有着相当多的危险因素,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危险因素在许多情况下是共同发挥作用的。尤其是每增加一个危险因素,患病概率就会显著增高。不过,这些原因并不会直接就变成抑郁症状。抑郁症患者最主要的自我感受是异常的消极想法,而这种状态,是一种“认知偏见”——也是治疗抑郁症最大的难点。

03

如何正确对待抑郁症:

“你也许并不明白抑郁的人对世界的绝望,人前欢笑的人未必关起门也快乐,珍惜你爱的和爱你的,理解你不理解的和不理解你的。”——韩寒

我们先来看看这些曾经被抑郁症困扰的名人们是如何做的。

崔永元:在他心绪烦躁的时候会在家里看老电影,看老电影的小人书,看老电影的剧本,“凡是跟老电影有关的,一看心里就会很平静。”崔永元在回复网友微博提问中提到,治疗抑郁症和治疗其他病无异:一是承认有病,二是寻个好大夫,三是配合治疗,四是防止复发。在生与死的较量中,患者本人,医生,亲人同事伙伴都能够起着举足轻重的积极作用,唯看客心态的围观起哄,有百害而无一益。

许巍:靠不停地锻炼身体来抑制抑郁,他开始看一些心理学方面的书,试图从里面寻找到答案。后来他接触到一些心态好的人,发现他们都没把自己当回事儿。他才醒悟,要进入一个良性循环,要摆脱自己的负面情绪。

范晓萱:作为过来人,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大家:“有抑郁症的人要跟医生充分沟通。对抗抑郁症有许多方法,但最重要的是不能自我放弃,永远怀抱希望。”走出抑郁症的她,更加坚定做自己喜爱音乐的信心,如今范晓萱的音乐也不断在展示自己独特的个性。

“你是病了,不是错了”

消除病耻感是打败抑郁症第一步,正确认识自己的疾病,承认他的存在并积极地去面对和抗争。与到医院看感冒相比,患者走进精神疾病相关科室就诊,显然需要很大的勇气。患者及其家属的“病耻感”,是阻碍患者治疗的一大“绊脚石”。只有消除对抑郁症的误解与偏见,正确面对自己的疾病,才能真正的获得康复。讳疾忌医的心态要不得!

当然,除了病患自己的认知改变,社会大众也需要为他们营造出一种轻松的社会环境。多点包容,多点理解,也许就不会有那么多令人心痛的生死离别发生了。

情绪的自我调整

在意识到自己可能已经被抑郁症缠扰的时候,除了正确的面对疾病、认知疾病,还可以通过情绪的自我调整来主动地自我治疗。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用兴趣填满生活。抑郁症患者的状态其实就像一杯装满水的水杯,里面装的都是不想要的思想情绪垃圾,用某些具体措施,虽然一时可以倒掉,但杯子很快会再满。彻底的办法其实很简单,就是给杯子里填满小石头,让它再也装不下其他的东西。这些小石头可以是任何使你感兴趣的事情,它能够让你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感到愉悦。人必须找到一个中心一个主宰,才不会被杂七杂八的东西填满。

运动。有研究现实,长期坚持运动,尤其是慢跑对抑郁症有非常好的治疗作用。运动中的人体会释放一种“快乐因子”内啡肽,它是人体的自然抗抑郁药物,能让人感到愉悦。但内啡肽只能在人体保存2~3天,因此一定要长期坚持锻炼,让笑容和快乐发自内心。除此以外,运动还可以促使大脑分泌多巴胺、5-羟色胺,这些神经递质都有明确的抗抑郁的作用。

阅读。开卷有益,多阅读一些心理学、哲学、包括道家、佛学方面的书籍。看这些书籍可以提高我们的智慧,让我们对自身对生命有更深刻的认识,超越过去的思想局限。

倾诉。学会释放自己的情绪压力,通过向朋友、家人、心理医生的倾诉转移烦躁与不安,丰富自己的视角和理解,让不同的思维角度带领自己走出情绪的死角,从而给自己希望。

音乐。音乐是和语言一样的可以表达情绪的方式,通过音乐放松自己的压力感,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自我调节法。

正确的医疗干预治疗

也许今天抑郁症的广泛流传,的确是社会出了什么问题。然而抑郁症归根结底是一种个人化的疾病,患者最需要的是针对他自己的专业治疗,在这一点上任何文章和书籍、任何自测和自疗都不能代替。如果你感觉到你的症状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单纯依靠自己的力量无法有效地摆脱抑郁症了,这时就需要寻求专业机构和心理治疗师的帮助,来缓解内心的痛苦。

抑郁症患者的思维特征,使得完全靠思维的力量治愈它,显得棘手难办。更适合的方式,应该是在药物控制症状的情况下,去更好地去聚焦自己的情绪,更好地去丰富自己的记忆。在扩展和丰富积极自我体验的基础上,一步步地减少空洞而宽泛的负面记忆,也就减少了对负面事件的穷思竭虑。

陪伴与理解是最好的良药

抑郁症患者并不同于其他病人,得到家人朋友的关怀之后会心存感激之情来回报——被偷走了感受欢乐情绪的能力之后,他们无法感受这种关怀或者表达感激。这种消极的态度对于其他人来说是非常难以接受的,也很容易打击他们的积极性。有的时候,单纯只有理解是不够的,更需要无私的奉献和包容心。

由日本作家细川貂貂根据自己和丈夫望月昭的真实经历改编的电影《丈夫得了抑郁症》,告诉我们微笑和陪伴是帮助战胜病魔的利器。疾病有时无需猛药,在痊愈之前痛感的反复发作是必经,既然不能一蹴而就,女主人公晴子用了无为而治的方子,正是丈夫需要的迂回的爱,爱得细密,爱得克制。她为他拓出一片宁静的空间,让他尽情宣泄情绪,并感到这个世界一直美好。至少没有那么的糟糕。

3.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篇三

这是一部小说,描述了在1968年苏联入侵捷克时期(史称“布拉格之春”),民主改革的气息演变成专横压榨之风潮,捷克普通的知识分子在这个大时代中命运多变的复杂故事。主线有两条:其一是著名外科医生托马斯对国家的诚实和对妻子特丽莎的爱——很重,因为他要为此付出巨大的牺牲,名利、自由皆失。其二是托马斯的情人萨宾娜对生活方式的选择,以及对托马斯和弗兰茨的感情——很轻,因为她随心而为,追求无限制的自由。

这更是一部哲学小说,人物不过是哲学中的代码,情节也不过是哲学中的情境。作者以一个哲人的睿智将人类的生存情景加以描述和思辩,使故事与哲学浑然一体。或许我们也是这些代码之一吧,是那沉重却踏实的“重”呢,还是那轻盈却虚无的“轻”呢?如何选择?

About Author:

Milan Kundera (born on April 1, 1929, in Brno, Czechoslovakia) is a Czech and French writer of Czech origin who has lived in exile[逃亡] in France since 1975, where he became a naturalized citizen in 1981. He is best known as the author of 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 The Book of Laughter and Forgetting[笑忘书], and The Joke[玩笑].

In 1985, Kundera received the Jerusalem Prize. It has also been rumored[传闻] that he was considered for the Nobel Prize for literature. In 2000, he was awarded the international Herder Prize. In 2007, he was awarded the Czech State Literature Prize.(对于一个被放逐多年的作家,得到本国的承认应是个莫大的安慰。)

Chapter One

Lightness and Weight

2

①If 1)eternal return is the heaviest of burdens, then our lives can stand out against it in all their splendid lightness. But, is heaviness truly 2)deplorable and lightness splendid? The heaviest of burdens crushes us. We sink beneath it. It pins us to the ground. The heaviest of burdens is, therefore, 3)simultaneously an image of life’s most intense 4)fulfillment. The heavier the burden, the closer our lives come to the earth; the more real and truthful they become.

5)Conversely, the absolute absence of a burden causes man to be lighter than air, to soar into the heights, take leave of the earth and his earthly being and become only half real, his movements as free as they are 6)insignificant.

What then shall we choose; weight or lightness?

3

I have been thinking about Tomas for many years. But only in the light of these reflections did I see him clearly. I saw him standing at the window of his 7)flat and looking across the courtyard at the opposite walls, not knowing what to do.

He had first met Tereza about three weeks earlier in a small Czech town. They had spent 8)scarcely an hour together. She had accompanied him to the station and waited with him until he boarded the train. Ten days later she paid him a visit. They made love the day she arrived. That night she came down with a fever and stayed a whole week in his flat with the flu. He had come to feel an 9)inexplicable love for this all but complete stranger. She seemed a child to him, a child someone had put in a 10)bulrush basket 11)docked with pitch and sent 12)downstream for Tomas to 13)fetch under the riverbank of his bed.

He knelt down next to her. Her feverous breath quickened and she gave out a weak 14)moan. He pressed his face to hers and whispered calming words into her sleep. And all at once he 15)fancied she had been with him for many years and was dying. He had a sudden clear feeling that he would not survive her death. He would lie down beside her and want to die with her. He pressed his face into the pillow beside her head and kept it there for a long time.

Now he was standing at the window trying to call that moment to account. What could it have been if not love declaring itself to him? But was it love? The feeling of wanting to die beside her was clearly 16)exaggerated; he had seen her only once before in his life. Was it simply the 17)hysteria of a man who, aware deep down of his 18)inaptitude for love, felt the self-deluding need to simulate it? His 19)unconscious was so 20)cowardly that the best partner he could choose for his little comedy were this miserable 21)provincial waitress with practically no chance at all to enter his life.

He remained annoyed with himself until he realized that not knowing what he really wanted was actually quite natural. We can never know what to want because, living only one life, we can neither compare it with our previous lives nor perfect it in our lives to come.

There is no means of testing which decision is better because there is no basis for comparison. We live everything as it comes, without warning, like an actor going on cold. And what can life be worth if the first rehearsal for life is life itself?

②②“Einmal ist keinmal.” says Tomas to himself. What happens but once, says the German 22)adage, might as well not have happened at all. If we have only one life to live, we might as well not have lived at all.

轻与重

2

……

如果永劫回归是最沉重的负担,那么我们的生活就能以其全部辉煌的轻松,来与之抗衡。可是,沉重便真的悲惨,而轻松便真的辉煌吗?最沉重的负担压得我们崩塌了,沉没了,将我们钉在地上。由此,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是一种生活最为充实的象征。负担越沉,我们的生活也就贴近大地,越趋近真切和实在。

相反,完全没有负担,人变得比大气还轻,会高高地飞起,离别大地亦即离别真实的生活。他将变得似真非真,运动自由而毫无意义。

那么我们将选择什么呢?沉重还是轻松?

3

多少年来,我一直想着托马斯,似乎只有凭借回想的折光,我才能看清他这个人。我看见他站在公寓的窗台前不知所措,目光越过庭院,落在对面的墙上。

他与特丽莎初识于三个星期前捷克的一个小镇上,两人呆在一起还不到一个钟头,她就陪他去了车站,一直等到他上火车。十天后她去看他,而且两人当天便做爱。不料夜里她发起烧来,是流感,她在他的公寓里呆了一个星期。对于这个几乎是完全陌生的人,他慢慢地感到了一种莫名其妙的爱。对他来说,她像个孩子,被人放在树脂涂覆的草筐里顺水漂来,而他在床榻之岸顺手捞起了她。

他跪在她的床边,见她烧得呼吸急促,微微呻吟。他用脸贴在她的脸,轻声安慰她,直到她睡着。刹那间,他幻想着自己与她在一起已有漫漫岁月,而现在她正行将死去。他突然清楚地意识到自己不能挺过她死去的这一劫,他得躺在她身边,与她一同赴死。他挨着她的头,把脸埋在枕头里过了许久。

现在他站在窗前,极力回想那一刻的情景。若他所清楚感受到的这种感情不是爱,又会是什么呢?但这是爱吗?那种想死在她身边的情感显然有些夸张:在这以前他仅仅见了她一面!那么,明明知道这种爱不甚适当,难道这只是一个歇斯底里的男人感到自欺之需而作出的伪举吗?他的无意识是如此懦弱,一个小小的玩笑就使他选择了这样一个可怜的、压根儿不可能进入他生活的乡间女招待,来作为他的最佳伴侣!

他生着自己的气,直到他弄明白自己的茫然无措其实也很自然。我们是永远也不知道自己要什么的,因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既不能把它与我们前世相比较,也无法使其在后世完美度过。

没有比较的基点,因此没有任何办法可以检验何种选择更好。我们经历着生活中突然临头的一切,毫无防备,就象演员进入初排。如果生活的第一次排练便是生活本身,那生活有什么价值呢?

“Einmal ist Keinmal.”托马斯自言自语。这句德国谚语说,只发生过一次的事就像压根儿没有发生过。如果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我们当然也可以说根本没有过生命。

(译文参考自作家出版社译本)

名著点评

① 这里提到“eternal return”是指尼采学说里著名的永劫回归观,套用一个现在用得颇泛的佛家名词,就是“无间道”:我们的生命、甚至历史都只是在反复地重复而已。本选段出自全书的第一章,是作者为全书定的一个基调——大环境不断轮回、不可逆转的无奈。

4.《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读后感 篇四

——强光与黑暗

“对萨宾娜来说,生活就意味着观看。观看被两条界限局限着,一种是强光,使人看不见,另一种是彻底的黑暗。也许这就是萨宾娜厌恶一切极端主义的原因。„极端主义意味着生命范围的边界。不论艺术上或是政治上的极端激情,是一种掩盖着的找死的渴望。„她本想告诉他们,在共产党当局和法西斯主义的后面,在所有占领与入侵的后面,潜在着更本质更普遍的邪恶,这邪恶的形象就是人们举着拳头,众口一声地喊着同样地口号的齐步游行。”

以上这一段都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得原话摘抄,讲的是萨宾娜对于一群无力改变国家现状而只会口头愤慨的愤青的想法,她无力改变什么,可也不愿与众人一样只接受一种思想,排挤其他的任何的哪怕是理智的想法。

有一个风度翩翩的美人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来到了与世隔绝的丑人国,丑人国的所有人都丑得惨不忍睹,一个个歪瓜裂枣不说,还穿得破破烂烂活像乞丐,浑身臭不可闻。但是奇怪的是,越是丑的人越是有地位,越是被大多数人所尊敬。比如丑人国的皇帝是最丑的,而大臣们稍逊。当这个美男子已进入丑人国,立即激起了这个国家民众的围攻。他们大喊着“丑八怪”“妖怪”,打他,吐他,用墨水泼他,直到他和他们变得一样时,丑人国的百姓才离开。

这是一种极端,一种整个社会的极端。这种极端就像是强光和黑暗一样,虽然形态看似不一样,但是效果是一样的,都是蒙蔽人的双眼。只是,我们通常都认为,光明是好的,而黑暗是不好的,可是却常常忘了,光明的极端强光的危害往往比黑暗大得多。黑暗不过是使人看不见前方的道路,而强光不但使人看不清前路,从而错走,而且最本质的,伤眼睛。

近日来我们总为一些实事新闻所震惊或者愤怒,比如老人摔倒而无人扶起,导致老人被活活冻死,又如佛山女童被车压碾,十多名路人经过却视若无睹。先不说这些路人如何得冷漠,无情。我只先问一个问题,假若你有百分之五十的几率会被讹甚至坐牢,而你只是一个普通的职工,每月1000~2000的工资,一家五口上有老下有小,一家人全指着你糊口,你是否仍旧是毫不犹豫地作出决定帮助老人或者孩子?我们不急于给出答案,只是要问,不是自古以来就有“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的老话,为什么如今,人们却是避之唯恐不及呢?以德报德固然不是十分期待,但是以怨报德却叫人防不慎防。长此以往,救人者,做善事者往往不得善终,反而是行种种行径卑劣的人个个获益匪浅。而人生来趋利避害,如此种种又哪里有说服力要求人们不行恶事,去行善事?我们总说人心不古,一代不如一代,却忘了好好思考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导致了这一切。生活没有保障,生不起病,看不起病,于是摔倒了选择违背良心讹诈,于是看到摔倒的人纷纷避之唯恐不及,于是道德被抛掷一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于是在极端冷漠之中,整个社会的愤怒都汇聚到那几个过而不见得路人身上,一顿顿的狂轰滥炸,似乎整个社会的道德责任都应由这几人负担。但是,正如我们所知,“时间是一把杀猪刀”,一段时间后,事件又往往不了了之,没有了声音。于是人们一哄而散,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去了。

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也不会是一人两人的事。首先是这个整体的意志,其次才会慢慢养成这个民族的品格。上有所好,下必众焉。一个母亲从小教育子女做事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又怎么能怪孩子长大

了为夺家产不顾家人死活呢?我们推翻了封建道德中的一道道围墙,却又为自己竖起看不见的道德藩篱。但是这藩篱是迟早会出现,或者更确切说是注定会出现。道德与教育或教化息息相关。任何一个时代的道德都离不开教育与教化。但教育与教化在一定程度上又都存在着愚民的成分以巩固自身的统治。只是以往的愚民政策是不让民众接受教育,而现世的愚民是让民众只接受一种教育。我们都在诉说着道德的沦丧,却忽略了作为道德输入的教育与教化。当教育的目的不再是使人向善,而生活的环境又潜移默化地教导我们各种潜在的规则,各种不择手段,各种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各种苦情英雄···人们诅咒着现实的残酷,呼唤着英雄的出现,可又扼杀英雄。

5.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读后感800字 篇五

“在永恒轮回的世界里,一举一动都承受着不能承受的职责重负。”但这种重负在这个轮回不存在的世界里,没有好处---“只能活一次,就和根本没有活过一样”。在书的开头,作者就将我们引入了一个轻的世界,一个没有存在感的痛苦的空间。我们在没有好处的一次性*中,不断妄图证明自己的存在,不断期望得到肯定与唯一,故事便在这种徘徊挣扎中拉开序幕。当托马斯将特蕾莎比作树脂的篮子里抱出的孩子时,他们俩命运的缉畔便开始将他们牢牢束缚,再也不能放开。正因他们是昆德拉笔下的第三类人:“务必活在所爱的人的目光下。”他们透过爱来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重,没有了爱,就务必应对那无法承受的生命之轻,“生命的殿堂也将陷入黑暗之中。”但这种重也使他们的处在不断斗争的过程中,正因人类的爱并不是只有无条件的付出,每个人都期望得到回报,期望得到和自己付出说相同的一份爱,正因只有这种回报才能让我们知道自己是谁,知道自己的存在的好处。在存在主义的世界里,认为人是无法知道自己的存在的,只有透过与他者的交流来找到自我。托马斯与特蕾莎也正是如此,为了找到自己在对方心中的位置,他们互相爱着也互相纠结着。正如故事中所提到的,“他们为彼此造了一座地狱,尽管他们彼此相爱。”

文本中提到特蕾莎:“她来和托马斯生活在一齐就是为了证明他的肉体是独一无二的,不可替代的,而他呢,她却在她和所有其他女生之间画上了等号。”能够看到她对于生命之轻的恐惧。幼年时期,她的母亲一向期望磨灭她对于特殊的渴望,因此想尽办法去告诉她这个世界只但是是一个巨大的肉体的集中营,没有灵魂的特殊只有肉体的相同。而特蕾莎则想尽一切办法逃离这个没有羞耻的世界,找到灵魂深处的真正自我,而托马斯正是拯救她灵魂的天使。但是,这个世界上是没有谁拯救谁的,我们只是在互相伤害,也互相拯救着。托马斯与特蕾莎在性*观念上的不一样注定了他们永无止境的斗争。托马斯认为感情与性*爱并没有直接的关联,甚至认为爱是透过:“和她共眠的欲|望来体现的。”而不是性*。对于托马斯来说性*是了解一个人的手段,它帮忙他认识到女生与女生之间那些最本质的差别,透过与不一样情妇的交往,他窥视着她们的内心,找到她们身上与那百万分之一的不一样只处。这种心理,反应出了一同对与生命差异性*的强烈渴望,他期望看到的是这个集中营中不一样的一角---一种完全的真实。而这些在特蕾莎的眼里成为了一种巨大的背板,一种对她灵魂的藐视。于是她开始被那些恐怖的梦所惊扰着,在这些梦中,无不回荡这一种

声音:“你和所有人一样,你没有个性的权利。”这种恐惧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一种强烈的控制欲,她不断的改变着人生的轨迹,以便让托马斯追随她的脚步。这种考验,不是为了证明托马斯的价值,只是找到自己的那份重。因此在卡列宁的微笑那一章,充满了对这种爱的怀疑,她甚至觉得她对卡列宁的爱才是真正的感情,“她养它不是为了改变它(而男生总想改变女生,女生亦想改变男生)”只是期望它能够快乐。而在人类的感情中,幸福来的困难的多,正因我们的欲|望并不是“对重复的渴望”,时刻的变化让人处在一种永恒的无法摆脱的不安之中,谁都害怕被未来所弃,谁都不愿成为无足轻重。应为没有他者,我们什么都不是。

除了第三类人的轻与重,值得思考的还有其他几类人的轻重徘徊,追求那种被无数不知名的人注视的目光,追求熟悉的目光的注视,最求想象中的目光。无论那一种其实都是一种对于存在感的追求。我真的存在吗?有了我世界又会怎样?我的生命之重真的存在吗?这些问号存在与我们每个人的心中,不一样的是每个人证明自己的方式截然不一样,这种方式能够是浪漫的,比如追求唯一的感情,也能够是媚俗的,比如为了拯救越南人民而丧生的弗兰茨,还能够是虚荣的,比如美国女明星。甚至能够是残忍的,透过屠杀来证明自己对于世界的巨大影响,。但无论是那一类,我们都不能少了目光,正因没有了目光,我们就不再是我们了。

在这个故事中,萨比娜是个独特的存在,从某种层面上来说她才是故事的主角,当特蕾莎,托马斯,弗兰茨,玛丽克洛德,政治家,革命者,都在不断追求着从轻到重的过程中时,她却用背叛,朝着相反的方向走去。在萨比娜的眼中,美是一个被背弃的世界,要发现美只有不断击破。背叛在萨比娜眼里有着无语伦比的美妙,“背叛,就是脱离自己原来的位置。背叛就是摆脱原位,投向未知。而萨比娜觉得再没有比投身未知更美妙的了。”在这种背叛中,她不断抛弃自我,变换主角*,将生命的重的好处抛在脑后,而追求的就是一种破坏的快感。但是在不断的背叛中萨比娜最终发现她得到的只是一种虚空,那是“一切背叛的终极”,她开始明白;“赋予我们行为以好处的,我们往往全然不知”到最后发现自己什么都不知道,自己的追求没有任何好处,作者在那里说:“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目的就是这个吗?自从离开了日内瓦,她已朝这个目的越走越近了。”我之因此说萨比娜才是故事的主角,原因就是,她才是真正走到终点的人,其他人都不断追求的生命之重,这也就导致了他们永远也不能意识到自己之因此会无法停止脚步是正因害怕生命的无所适从。而萨比娜一向朝着相反的方向走着,最终在一片寂寞和恐惧中走向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穿插在故事中的关于媚俗的定义,自然而然的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在这部经典中,作者用生动辛辣的笔调,将媚俗的实质反讽的揭露出来。而萨比娜在那里扮演了一个与媚俗坚决对抗的主角*。作者幽默的从上帝是否排泄的问题入手,将媚俗虚伪的一面很好的展现,于是就有了上帝只吃喝不排泄的可笑理论。“媚俗是把人类生存中不予理解的一切都排除在视野之外。“那是一种虚假的完美,他将一切对人类不利的对立都排除,甚至成了”掩盖死亡的屏风”,强调绝对,反对相对,作者将它概括为一种对于生命的绝对认同。萨比娜痛恨游行,正因媚俗在那里展现的无以复加,一致的口号,坚信绝对的真理,这些在萨比娜看来才是真正的恶。这让我想到了王小波对于“”的看法,一群善良的人发疯是最可怕的,正因媚俗掩盖了一切,人性*的真实被研磨在迷狂似的发疯的口号中。米兰昆德拉在那里用一种辨证的角度看待了人类间的所谓的绝对的正义,“每一次反对的是一方的屠杀,每一次支持的是另一方的屠杀。”这就是人类的实质,正义实际上是胜利者的欢呼,比弱肉强食更可怕的是----忘记真实。弗兰茨最终为他的媚俗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在我看来,这种媚俗的实质是对自己价值的过度肯定,当整个人类都坚信自己能够战胜死亡,代表正义时媚俗就显现出它的最大化。在媚俗面前,生命之轻被完全忽略了。

但作者也看到了后现代主义的悲哀,他们痛恨媚俗,却又时时刻刻体现出媚俗。就像作者所说的;“不管我门心中对它如何蔑视,媚俗总是人类境况的组成部分。即使我们开始用怀疑的眼光看待一切,即使我们知道了自己的轻,那有如何,我们需要力量来抚慰我们时刻恐惧着的心灵,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上帝和科学是一样的,媚俗和反媚俗也是一样的。

人生就是一个异乡者的旅行,转瞬即逝,但这终究不能改变我们证明自己来过的信念,我们期望在那里留下足迹,我们期望得到“重”,对于人也好,对于世界也好。因此就注定了我们被逐出伊甸园。轻与重,徘徊其间,蓦然回首,又有几个人能够看清自己走过的路呢?

6.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读后感800字 篇六

本书以托马斯、特蕾莎、萨比娜和弗兰茨之间错综复杂的感情展开论述。托马斯是一个外科医生,由于经历了失败的婚姻,他既渴望女人又畏惧女人,因此发展出一套外遇守则来他应付他众多的情人。有一天他在一个餐厅里遇见了作为女侍应的特蕾莎,他们以书为媒介彼此相爱了,托马斯对特蕾莎的爱违反了他之前制定的原则,他从不带女人回家过夜,但他却收留了特蕾莎,甚至娶她为妻。但是托马斯灵肉分离的想法丝毫没有改变,依旧流连在众多情妇之间,而全心全意爱他的特蕾莎却因为此事在嫉妒不安的梦魇中惊醒。在猜忌和恐怖的想象中惶惶度日后来特蕾莎搬到了瑞士。但是面对托马斯仍然与情妇私通以及对陌生环境的不安,她毅然决定离开,回到祖国。但分开之后的特蕾莎与托马斯彼此感到生活都很无聊,没有意义。他们意识到彼此分开了,虽然没有对爱人的责任和义务,但是生命却变得轻飘飘的,就像灵魂离开了肉体,行尸走肉一般。最后,托马斯又回去找特蕾莎,他们紧紧拥抱在一起,相顾无言,但感受到的却是彼此对生命不可替代的重要。是重还是轻,似乎有了答案。也许“重”会使人无所适从,压得人们喘不过气来,但是“轻”却让人们找不到自己存在的意义,生不如死。

书中的另一个女主人公叫萨比娜,她是一个画家,曾经是托马斯的情妇之一,也是特蕾莎嫉妒的对象,萨比娜一生不断选择背叛,选择让自己的人生没有责任而轻盈的生活。她讨厌忠诚与任何讨好大众的媚俗行为,但是这样的背叛让她感到自己人生存在于虚无当中,她感到一次次的背叛使她的灵魂轻飘飘的,使她整个人没有归属感,游离于所有人之外。弗兰茨是被萨比娜背叛的情夫之一,他因为她而放弃自己坚持的婚姻与忠诚,但是由于萨比娜的背弃,让弗兰茨发现自己过去对于婚姻的执着是可笑的、纯属多余的假想,他的妻子只是自己对于母亲理想的投射。离婚后,自由自立的单身生活为他生命带来新的契机,并且了解萨比娜只是他对与冒险生活的追随。后来他与他的学生相恋,在实际参与一场虚伪游行活动后,意识到自己真正的幸福是留在他的学生旁边。一场突然抢劫中,弗兰茨因为想展现自己的勇气而蛮力抵抗,却遭到重击,在妻子的陪伴下,无言的死于病榻上。萨比娜和弗兰茨在经历了太多的事情后才明白:原来生命中我们本以为无法承受的负担会在负担消失后,整个人生都变得虚无缥缈,我们没有了责任与负担的同时,也失去了我们之所以存在的依托,于是我们只能空虚度日,生命因此变得毫无意义,我们也找不到我们存在的理由。

本书深刻探讨了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尤其是对于“媚俗”这一观点的看法。书中提到,媚俗是把人类生存中根本不予接受的一切都排除在视野之外。人类的博爱都只能是建立在媚俗的基础之上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媚俗是以做作的行为取悦大众的。这种行为侵蚀了人类最初美好的心灵。可是,我们又不得不媚俗。媚俗是人类境况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无法避免。有时候,我们不得不违背内心的价值取向去迎合整体的价值取向,个人似乎被集体所同化了。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集体的世界里,当我们的行为、意识、甚至精神与集体不相适应时,我们就会显得格格不入,无所适从。为了能更好的融入这一世界,我们又是只能委曲求全,改变我们的想法和观点,避免被群体所抛弃。当然,也有人会反抗,坚持自己对事物的认知,遗世而独立,但是我们又是否得知这种反抗是不是另一种方式的媚俗呢?其实,媚俗的不仅仅是个人,还有国家。媚俗是存在整个人类历史中的。

7.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读后感800字 篇七

一、关于生存可能性的探索

有人说, 昆德拉的小说《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考察的不是现实而是存在, 小说的主题是对“存在”的质询, 是关于存在的诗性沉思。作家以一个哲人的睿智, 始终关注着人的存在问题。他作品的基点与终点, 始终没有离开关于生命的存在及其选择这一话题。昆德拉认为, 世界本身就是一个不可推测、不可理喻的荒谬存在, 昆德拉肯定存在的荒谬性和偶然性, 觉得存在本身缺乏必然性, 人生毫无经验可言。人的生命轨迹存在许多偶然性, 每一个人都是在偶然之内做着一些必然性的选择。生命只有一次, 无力追悔过去, 错过这次偶然, 就可能是另外一种结局。正如小说中的主人公特丽莎, 托马斯之所以与她辗转四方, 并且为了她抛弃理想中的爱情天堂, 是因为托马斯感知她是相伴终身的人, 跟随她是内心非如此不可的召唤。托马斯与特丽莎相识、联系、相爱, 来自六个偶然。这些偶然的外在因素, 如贝多芬的音乐、《安娜·卡列尼娜》等, 开启了二人的机缘。托马斯很清醒地知道, 特丽莎之所以与他相识、联系、相爱只不过是机缘罢了。既然是一种机缘, 那么人为什么还要选择, 某些选择是否有些可笑、悲哀?也不是这样。因为每个人都需要去寻找属于自己的那条路, 虽然存在的终点是个虚无, 但是, 人的自由选择依旧有积极意义, 因为, 人可以凭着自己的智慧, 赋予无意义的存在以意义。通过自己的意识和智慧, 展现不同的生存可能性。勾画出不同的人生。人只有不断地自我否定、自我超越, 朝一个本真的自我进军, 才会永远处于流动变化之中。《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通过人物自我选择, 展现出了不一样的生命体验, 通过不同人物的不同选择, 勾画出不同的人生轨迹。书中的主人公彷徨、躁动、困惑、虚无, 以自我的生存经验对生存可能性进行探索。昆德拉肯定人存在的唯一性,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 我们既不能把它与我们以前的生命相比较, 也无法使其完美之后再来度过”。在昆德拉看来, 个人生命都只有一次性, “永劫回归”是不可能的, 因此, 我们很难决定孰好孰坏。人类毫无经验可言, 在给定的情境中, 我们只能做出一个决定、一个选择。选择与选择之间并不存在什么高尚和低贱之分, 每一种生存方式都隐藏着一种生存的可能性。

二、道德的相对性和模糊性

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 昆德拉对于道德的相对性和模糊性是持肯定态度的。在书中只有生命体验, 我们很难找寻到解决人生悖论的道德信念。作者创作的主旨是用自己构造世界的方式, 朝着自己灵魂的声音靠近, 通过自我努力, 向内心期盼着的方向发展, 进而展示个体人生的意义。小说中的人物都是作为荒谬世界的偶然存在, 他们自由选择自我存在方式, 在道德相对模糊的情况下, 他们的选择没有对错之分。特丽莎一直在寻求着天堂牧歌式的和谐, 然而, 在灵魂找不到寄宿的今天, 她很难找寻到这种天堂牧歌式的和谐。灵与肉的关系是缠绕特丽莎一生的问题, 也是她不幸的根源。在小说中, 特丽莎追求灵的永恒与唯一, 然而, 在身体日益自由的现代, 注定她无法放飞灵魂。特丽莎看到了自己的沉重, 也试图尝试肉身的轻松, 但是, 她每一次尝试过程都给她留下了痛苦的记忆, 特丽莎的追寻困惑, 代表了在浮躁的现代社会, 传统美好价值体系的崩溃。萨宾娜灵魂的核心是背叛。在她背叛的途中, 她的灵魂永远属于自我, 她的肉体则给她最真的领会。萨宾娜与特丽莎有一点是相似的, 二人都肯定肉身服从于灵魂, 但是, 在萨宾娜那里, 肯定肉身的认知力, 因而她的脚步是轻松自由的。在早期, 萨宾娜就认为背叛即美, 她美的法则是寻找未知的美, 萨宾娜执著地反对媚俗, 当背叛了所能背叛的一切时, 她的精神只能走向空虚, 她的生命失去了强有力的支撑点, 她似乎感觉到了生命轻到让她难以承受的限度。

在昆德拉的笔下, 展示的是个人的生活体验, 托马斯的选择、特丽莎的困惑, 还有弗兰兹、萨宾娜在重与轻间的徘徊, 在小说中, 我们无法得知谁积极、谁消极。然而, 有一点可以肯定, 这些人都在一点点向着自己的目标迈进, 体内本真的自我站在不远处召唤。在一开始, 托马斯没有明确的生命目的, 为了寻求生命之轻, 为了确保精神上的完整, 他抛弃了自己在社会中所需承担的责任和所要扮演的角色, 朝着内心另一个自我迈进。作为一名医生, 为了生存, 他又不得不“非如此不可”。虽然, 他反叛社会责任中的“非如此不可”, 但是, 在一系列社会政治变迁中, 他又逃脱不了事业上“非如此不可”的召唤, 为了生存, 他沦落到郊区小诊所, 不得不委曲求全, 做了街头的窗户擦洗工, 职业中的“非如此不可”一直折磨着他、困扰着他, 像一个吸血鬼吸吮他的鲜血。特丽莎与托马斯相伴终身, 是荒谬世界里偶然相遇的产物。托马斯一生不停地追逐女人, 他发现每个人都隐藏着神秘, 他要把各式各样的女人纳入自己的认知范畴。这是托马斯对人的理解。在这种认识之上, 托马斯与两百多个女人发生过性关系, 他的性心理和爱情观是超现实的, 在他看来, 爱与性是两回事, 性并不妨碍他爱情的纯洁性。在他个人的伊甸园中, 他让来自他爱情中的女人生活在理想的世界里。从结果来看, 托马斯的人生理想并未实现。不可否认的是, 那一次次同生命中“轻”的冲击, 注定了他无法放飞灵魂, 最终, 他响应了内心的期盼, 却走向了存在的终点———死亡。

三、生命在“轻”与“重”之间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一书贯穿着关于“轻”与“重”的探讨。在小说中, 主人公托马斯一直在自己的世界里追求生命之“轻”, 托马斯觉得, 生命只有一次, 他不相信永恒回归的存在, 因此, 他觉得一切都毫无意义, 不存在比较。他拒绝责任、拒绝束缚, 对待生活, 他一直在逃避责任, 追求生命之“轻”。他很难去承受加诸他的生命上的“重”。萨宾娜更是一个终其一生都在追求自由、追求生命之“轻”的极端案例, 她拒绝任何一种形式的束缚, 终其一生追求生命之“轻”。相反, 那些拥有责任、习惯于承担负担, 追求生命之“重”的人, 也无法承受生命之“轻”。在小说中, 此种类型的代表当属于特丽莎和弗兰兹。特丽莎重视感情, 对于托马斯生命的“轻”可谓倍感折磨, 很难适应。而弗兰兹是一个把所有的事情都看得非常重要的一个人, 过度追求生命之“重”, 使他最终过早步入死亡之路。其实, “轻”和“重”是每一个人对于生命的不同选择, 也是不同人的不同人生态度, 托马斯和特丽莎的结合与情感矛盾, 是“轻”与“重”的激烈碰撞, 与特丽莎相处, 使得托马斯感受到爱情, 也感受到特丽莎的“重”, 感受到一种责任和压力。而与托马斯在一起, 特丽莎也很难承受托马斯的“轻”。“重”和“轻”的选择, 构成了二人生命中最基本的对立的选择, 在“重”和“轻”的选择中, 托马斯选择了逃离。而逃离过后, 在托马斯的生命中, 曾经“重”过的“轻”也变成了不能承受。托马斯终生在两者之间往复, 在对生命“重”和“轻”的思考中, 诠释着生命的含义。正如小说中的托马斯一样, “轻”与“重”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曾有过徘徊, 都在不断地转换, 在不断地叩问, 叩问生存的价值, 叩问自己生存的目标, 叩问生命的意义。米兰·昆德拉引导我们对生命“重”和“轻思考, 引导我们重新审视生活、审视生命。在平常生活中, 我们往往把经历放在如何减“重”上, 认为人的承压能力有限, 不能承受过量的“重”。然而, 从《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一书中, 我们却看到了米兰·昆德拉笔下生命之“轻”的缺失。往往我们追求生命之轻, 却忽略了生命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重量, 卸下的不仅是“负担”, 还有生活本身的一种责任、一种使命。“轻”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生命意义的缺失, 如果应有的那份重量消失, “轻”也就成为所不能承受的了。因为生命, 在“轻”“重”之间。

四、结语

从《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一书中可以看出, 昆德拉对人类的生存状态进行探索, 在他看来, 人被赋予的只是一次生命, 生命本身不存在固定的道德标准, 因此, 昆德拉的小说《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考察的不是现实而是存在, 昆德拉对于道德的相对性和模糊性是持肯定态度的, 昆德拉觉得生命应在“轻”与“重”之间, 在“重”和“轻”的思考中叩问生命的意义。对此, 我们可以进行批判性的思考。

摘要: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在世界文坛上享有崇高的声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一书把哲理小说提高到了一个高度, 被称之为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之一。作家以一个哲人的睿智, 对生命本真形态进行了思考、审查和描述, 生命是否存在不能承受之轻?本文从《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看昆德拉对生命的叩问。

关键词:《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生命的叩问,解读

参考文献

[1]李奕奇.对生存的注视——浅谈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J].科技信息 (科学教研) , 2008 (20) :165.

[2]郭毅.《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的女性世界——昆德拉笔下两个女性探寻自我存在的人生体验[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 (02) :77-79.

[3]廖丽霞.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与不能承受之重——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解读[J].逻辑学研究, 2005 (06) :66-68.

[4]李丽君.生命在轻重之间——解读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J].长江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06) :85-87.

[5]陈丽.存在, 向死而生中自主实现人的可能性——《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人生哲学意义阐释[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2005 (04) :84-88.

[6]何霄燕.承载太多负荷的爱——谈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切入点[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 (02) :51-53.

8.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篇八

原著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的传世之作。

以尼采的“永劫回归”观,抛砖引玉,切入“轻与重”的论题。

耶酥受难,被钉死于十字架,沉重、恐怖,生命止于永恒。

小说如大气、隽永的散文诗,娓娓道来。

如果永劫回归是最沉重的负担,那么我们的生活就能以其全部辉煌的轻松,来与之抗衡。

如果沉重是悲惨,那么轻松便是真的辉煌?

如果最沉重的负担会把我们压垮、崩塌,那么没有压力,我们的生活是否就轻松得可以上天堂?

峰回路转,在任何时代的爱情诗篇里女人总渴望被压在男人的身躯之下。也许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是生活最充实的象征。负担越沉,生活也就越贴近大地,趋近真实。

相反,完全没有负担,人变得比大气还轻,会高高飞起,远离大地、远离真实。

在现世,女人需要有一个真爱她的男人,爱的滋润,女人会脚踩大地、生根,有了归宿;一个厌世、被遗弃的女人,又怎会精彩、光鲜?再美丽的女人,也会因岁月的流失,在飘忽不定中枯萎、谢慕。

昆德拉不愧为世界顶级作家。即使引用,也信手拈来,水道渠成。

巴门尼德的对立两极,把世间分为:光明、黑暗;优雅、粗俗;温暖、寒冷;存在、非存在。

一半为积极,另一半自然为消极。轻为积极?抑或重为消极?

带着这样的疑问,唯一可以确定的:轻与重的对立是最神秘、最模棱两难的问题。引出自己的论点。

在两大段哲学思辩作为开篇之后,小说的主人翁托马斯、泰莉莎、萨宾娜,三个主角款款登场。

背景:1968年苏联入侵捷克,捷克笼罩在极权恐怖统治之下。

主人翁:托马斯,自由知识分子,布拉格著名的脑外科医生;

泰莉莎,忧郁、美丽的咖啡厅的女招待,如一个草篮中的婴儿顺水飘向了托马斯,这个楚楚可怜的少女,最终成为托马斯的妻子;她是托马斯的爱,是灵与肉、性与爱的自然结合。

萨宾娜,自由职业画家,她是托马斯众多情人中交往最密的一个,托马斯最理想的情人,之于她,灵与肉、爱与性彻底分离,是托马斯与他的痴缠是实现自我人性的放纵、放松。

生命之于托马斯、泰莉莎、萨宾娜是轻还是重?轻与重的重心、轻与重的价值体系又将怎样?

电影

《布拉格之恋》是由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改编的电影

导演:菲利浦.考夫曼

主演:丹尼尔·戴·刘易斯(Daniel Day-Lewis)——托马斯

朱丽叶特·比诺什——泰丽莎

丽娜·奥林——萨宾娜

《布拉格之恋》被评为1988年美国十佳影片,获戛纳电影奖。

不同的年龄,看相同的书、电影,感受不一样;同样的时间、地点,不同的人对世界的感悟也会不一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丹尼尔·戴·刘易斯——狡黠、挑逗、勾魂的眼神,与他过招的女子有几人能挡得住他的诱惑?他就是托马斯,英俊、洒脱、又带点玩世不恭,布拉格女人甘愿拜倒在他的脚下,做他的情人。

朱丽叶·比诺什——忧郁、深邃、清澈的眸子,在星光璀璨的法国女星中,她并不惊艳,但气质独特。1988年,正值青春年华的她,自然的清纯之美成就了她的泰丽莎。

电影以白描的手法,拉开了故事的序幕。

一次偶然的出诊,托马斯离开布拉格去一百五十英里外的小镇,在咖啡厅邂逅了女招待泰丽莎,注定了托马斯与泰丽莎之间的姻缘。

十天后,泰丽莎独自来到布拉格,她若一个草篮中的婴儿顺水漂向了托马斯,再相遇的两人如干柴烈火。然泰丽莎发起高烧,后来连续十个星期她一直在托马斯的公寓中养病。

若非这场意外的流感,她也许只是托马斯众多情人中的一个,在布拉格,托马斯是举目无亲泰丽莎唯一的依靠。在病的泥沼中,她的手紧紧地抓住托马斯。娇小、孤注、忧郁的她,使得托马斯不忍心抛离。她是托马斯情人中的另类。不让情人留夜的托马斯的公寓,最终成为泰丽莎的家。

萨宾娜,托马斯最密切的情人,她是个性解放、思想自由的画家。她的画室被她布置得热烈、奔放。她的黑色礼帽,是她性趣符号。戴上这顶帽子,与托马斯的交合,是彻底地渲泄、灵与肉彻底分离。

与情人间的性爱,逢场作戏,更换情人如脱掉一件衣服般简单,肉体的欢愉是托马斯生活放松身心的有效方式,情人之于托马斯是轻。

1968年,苏联入侵捷克,捷克弥漫在极权控制之下,个性自由、人格独立的托马斯因一份对当局不满的申明,引来了一身麻烦,为了摆脱困境,他带着泰丽莎,移居瑞士的日内瓦,而萨宾娜早已移居瑞士。

很快,托马斯与萨宾娜之间的关系被泰丽莎发现,她将恐慌、不安编进了梦里,哭得很厉害,尽管托马斯很隐蔽,不想伤害泰丽莎,最终她还是发现了托马斯的秘密,她并不大哭大闹,醒来的时候,向他絮絮的诉说自己的梦境。她楚楚可怜的模样,让托马斯心碎,泰丽莎之于托马斯是沉重的,只有她,是托马斯放不下的女人。当泰莉莎选择离开日内瓦,她留下的信:“生活之于自己是如此沉重,在布拉格,他是她的爱,在日内瓦,他是她的全部。”泰丽莎无法与他人分享托马斯。生活之于泰丽莎是重,之于托马斯则轻。

可是生活之于托马斯真正是轻吗?

电影中有一个凄美的场景,迷雾中,托马斯面向湖面,一群天鹅缓缓地漂泊于湖面,托马斯此时的心情是沉重的,背景音乐是贝多芬激性、激情、飞流急转的强音。是要个性自由还是极权控制下的泰丽莎?托马斯最终回到布拉格泰丽莎的身边。

泰丽莎——清澈、单纯得几乎透明的女人,之于托马斯是沉重的。在布拉格,与泰丽莎重逢的那一瞬,那激情的欢欣,是灵与肉、性与爱最完美的结合。此刻,生命之于托马斯、泰丽莎是轻的,又是重的,那水乳交融的一刻是脚踩大地的沉重与真实,又是飘飘欲仙的轻松与虚幻……

nlc202309030701

回到布拉格,个性自由的托马斯若剪了翅膀的雄鹰,在一份不复存在的个人申明面前,他宁愿放弃医生的高贵身份,做一个最卑微的玻璃清洁工。破衣烂衫也难掩他的魅力,他仍是布拉格女人眼中的情种,女人的肉体仍然是他放松生活的重要方式。敏感的泰丽莎再次发现了除她之外的托马斯的女人,她的心仿佛被捻碎了。在梦的幻境中,一大群裸体女人的包围着她,她痛苦得难以自拔,她无法若托马斯一样性与爱、灵与肉分离,因为托马斯是她的唯一、她的全部。面对这个柔软、又执拗的女人,托马斯却只有心痛、疼她若一只受伤的小猫……

为了自由、也为了减轻泰丽莎的沉重,最终两人隐居乡间,短暂的田园生活,也许是托马斯与泰丽莎最充实、平静的一段时光。

泰丽莎身着农妇的粗布衣裳在菜园里挥汗,远处丈夫驾驶拖车归来,幸福定格于那最美的一瞬……

可是在乡间,极权的阴影依然笼罩,那个集体农庄,托马斯与泰丽莎在最后的激情狂欢之后,一场车祸,他们的生命走向了永恒……

在遥远的异乡,萨宾娜收到了这一消息,与她密切关系的这两个人的死亡,使她陷入了沉思……

现世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托马斯与泰丽莎最终选择了沉重,那真实、脚踩大地的感觉,使他们踏实、真切地生活在地上。托马斯宁愿做玻璃清洁工、农夫,放弃高贵医职,个性自由、人格独立的他,拒绝那份莫须有的申明,拒绝活在谎言中,最终他将自己抛向虚空,托马斯同样不能承受生命之轻。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每个人生存环境、生命支点会不一样。

也许每一个男人、每一个女人,会有两个自我,一个物理的自我,一个精神的自我。物理的自我沉重,精神的自我轻松,渴望激情的际遇,只是不一定具备特定的环境、条件,还有自我的道德约束。

有人能共苦却不能同甘;

有些达官贵人在困境中,尚能与发妻并驾齐驱。显赫时往往不愿意多看一眼老妻;

有些权重,身居高位,却肆无忌旦,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未必轮到我!

春风得意时,鲜花、掌声、金钱、美色,不请自来,飘飘然,如入虚空……

落魄失意时,谩骂、丑化、受贿、情妇,恶迹兑现,昏昏然,如坠深渊……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作者简介:许翠娟 (1968年2月3日),女,高级讲师,江苏省张家港中等职业教育中心校。

上一篇:勇敢追梦演讲稿下一篇:发挥职能推进两个着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