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利用多媒体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心得体会

2024-09-25

浅谈利用多媒体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心得体会(精选12篇)

1.浅谈利用多媒体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心得体会 篇一

浅谈多媒体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乐昌市乐昌实验学校屈先觅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运用,为适应新课程标准,电脑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显现出强大的功能:使得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材观念与形式、课堂教学结构、以至教学思想与教学理论都发生了变革。本文从五个方面阐述了多媒体对数学课堂教学的促进作用。

关键字:多媒体 计算机辅助教学 “做”数学直观教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必然要求教育的深入发展,而作为一门主要学科的数学,在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材观念与形式、课堂教学结构、以至教学思想与教学理论都必须进行改革。而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日益显现出强大的功能。

现代数学教学新课程标准认为:数学课不应该是让学生背数学、记数学、练数学、考数学,而是让学生“做”数学,而多媒体辅助教学是学生“做”数学的最有效的教学手段之一。使用多媒体教学,可利用图形、图象、文本、声音、动画等多媒体信息刺激学生的感官,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等来充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全面有效地促进数学课堂教学。

一、让电脑多媒体走进数学课堂

电脑多媒体技术是现代教育技术的一种,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的综合处理及其强大交互式特点,编制的系列各学科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教师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能有效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激发学习兴趣,真正地改变传统教育单调模式,使乐学落到实处。让电脑多媒体走进数学课堂。

(一)、突出运用动画效果

采用多媒体技术中图形的移动、定格、闪烁、同步解说、色彩变化等手段表达教学内容。例如:在平面几何中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等有关知识时,可制作一个课件,使沿高剪下的一个小直角三角形在鼠标的控制下,通过旋转、平移、重叠、闪烁等系列动画模拟过程,形象生动拼成一个长方形,便于学生切实理解。又如:在讲述立体几何中的对圆柱、圆锥认识和表面积、体积计算公式推出时,就可以利用空间图形的分、合、转、并、移、裁、展等多种形式的动画,再结合有关必要的解说和优美音乐,使学生能身临其境,产生立体效应,同时通过启发性提问,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思维,自我挖掘各图形间的内在联系以及有关计算公式的推出。动画模拟不但能彻底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凭空想象、似有非有、难以理

解之苦,同时还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能动主观性,化被动为主动,产生特有教学效果。

(二)、不同的层次效果

利用电脑多媒体的视频、音频技术可以对有关教学内容进行分层显示,诱导学生深入浅出,从而达到提纲揭领、融会贯通,系统地掌握有关知识效果。例如:在数的分类、多边形分类、四边形的分类以及约数倍数的整理与复习课等都可以编制带有提问与引导解答整理所学知识相结合的课件,引导学生系统学习,这特别适宜于学生自我复习。

(三)、操作演示效果

利用电脑多媒体技术中图文并茂、综合处理功能,可以将例题编制成一题多解的形式,让学生有选择性加以示演比较,通过比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一题多解、灵活运用已学知识的好习惯。如:在教学角的大小比较时,在没有量角器的情况下通过演示引导学生怎样比较。又如:在第五册二步应用题的教学中,就是引导学生在一步应用题的基础上来算。首先复习一个与二步应用题有关的一步应用题,其次分析二步应用题与一步应用题的关系,最后算出二步应用题。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演示下根据题目的具体特点,选择不同的解法。

二、多媒体可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占主体地位。因此设计教学过程和环节都必须充分地为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而考虑。小学生的年龄较小,注意力的时间短,所以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课堂的效果。爱因斯坦说:“ 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学生们乐学了,学习就不再是一种负担,从而使“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学习的兴趣是学生在心理上对学习产生爱好、追求和向往的倾向,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直接动力。所以在数学课堂中,让多媒体走进课堂,可以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

例如,我在《分数的意义》教学中,老师说班长买来一块饼,要分平均给四个同学,怎么分?每人分得的饼数能用整数来表示吗?在学生的回答下教师利用多媒体画面显示班长分饼的方法。这样画面与解说相结合,在学生感官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对“分”的方法看的明明白白,突出了“平均分”,对理解“分数的意义”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学生由“奇”转化到“趣”,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达到了话课堂教学的目的。

三、多媒体可以敲响重点,解决难点

在教学中,重点、难点是一节课中的重要部分。这主要是指由知识的深度,知识的模糊性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多媒体教学达到的优势是在于既能敲响重点,解决难点,又能提供直观形象和生动逼真的动态形象,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而且伴随着图象的变化、动听的音乐,诱发愉快的学习情绪,化难为易。

四、多媒体可以直观教学、深入主题

教师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前期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备课制作课件,然而在课堂上,只要点击鼠标就能够在短时间里直观地、形象地演示知识的发生过程,揭示概念从而极大地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例如,在教学“角的大小的与角两条边的长短之间的关系”时,便可以通过多媒体动态演示,直观形象的让学生认识到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之间是没有关系的。使学生很容易就能理解所学的知识。

在教学中,教师根据几何初步知识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从新知识的导入到新概念的建立再到新知识的巩固,通过多媒体手段进行直观演示,为学生创建了和谐优美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充分感知。

五、多媒体可以开拓思维、培养能力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思维的创造性程度是衡量思维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多媒体教学能够形象的把信息传递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

随着中小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电教媒体已成为教学中的一种有效手段,它以在课堂教学中的独特优势,为数学教学注入新的生命力,由于其视听结合,手眼并用的特点及其模拟、反馈、个别指导和游戏的内在感染力,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探索知识的过程,品尝学习的成功体验和乐趣,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不断提高。

多媒体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习动机,而且可以打破时间、空间上的限制,能够让学生清楚地看到事物发展的全过程,化静为动、化繁为简、化虚为实,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抽象的语言形象化,深奥的道理具体化,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和记忆。因此,多媒体走进数学课堂,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素质,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它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去“做”数学,享受在“做”中学数学的乐趣。

2.浅谈利用多媒体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心得体会 篇二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 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本身的内部兴趣。在教学过程中, 很多教师把教学内容讲得十分精细, 因而会出现教师“一言堂”、“填鸭式”的教学方式, 学生对这样的教学方式下的教学内容何来兴趣呢? 对学生而言, 没有兴趣的学习就变成了一种负担, 一种消极的压迫式的学习。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 通过光、声、影、色等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 让学生直观、形象、生动地感受知识的形成, 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例如 , 教学“9加几”时 , 我运用Flash设计制作了动画“谁是天才”的故事情境。即小公鸡自夸是数学的天才, 数学题难不倒它。小白兔听了以后立即出题目考它。这时屏幕上展示有10个格子的空铅笔盒, 接着画面变成盒里放有9支钢笔, 盒外有5支。当小白兔子问:“共有几支钢笔时?怎样列式?”时, 小公鸡立即回答出来了。小白兔又问, “那一共有多少支钢笔呢? ”小公鸡支吾了半天, 也没算出来。这时, 我抓紧引导:“大家看, 天才小公鸡算不出来的问题, 你们想不想试一试, 帮小公鸡算出来呢? ”这时引出新课内容, 学生会主动参与, 积极动脑, 课堂效果不言而喻, 学习兴趣必然浓厚。

2 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 , 培养学 生积极乐学情感

有了兴趣这一最好的教师再加上多媒体课件的人机对话功能, 能培养学生意志品质, 促进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去学习。多媒体课件把教学内容从易到难来设计问题, 学生每回答对一道题, 多媒体课件可以用它那层出不穷的表扬方式让学生兴奋, 以调动全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回答错误了, 可以让一个学生们都很喜欢的卡通或很崇拜的人物出来说, “相信你自己! ”、“再想一想, 你一定行!”、“别着急, 再试一次! ”等。学生在课件的表扬或激励下, 会重拾信心, 认真回答。促使学生自我激励, 以不断获得“独立发现的愉快体验”。

3 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 , 发展学 生思维心理品质

在小学阶段, 学生的思维存在着一个由具体形象向抽象形象过渡的过程。乌申斯基说:“儿童是用形式、声音、色彩和感觉来思维的。”作为现代教育技术精华的多媒体课件正好集声、 色、光于一身, 图形的运动、闪烁、组合、色彩变化等动画效果, 都能生动直观地展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 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 理清知识的来龙去脉, 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 以有效地实现学生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构建。

在教学时、分、秒时, 我上课前用一个Flash设计一个小闹钟的动画, 让小闹钟在屏幕上滴嗒滴嗒地走着, 吸引学生的注意, 调动他们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可以从钟面上直观感受 到1分钟=60秒, 再通过时针与分针的配合快速转动 可以让学 生知道 , 1小时=60分。为了让学生掌握一天时间内时针正好走了两圈这一知识点。我又制作 了学生的几组生活动画, 悦耳的音乐, 使学生赏心悦目, 真切地体会到一天有24小时, 时针在钟面上走了两圈, 并根据画面说出什么时间正在做什么, 这样学生可以从直观地感受1秒、1分的长短, 加上自己的生活经历, 可以在头脑中抽象出“时”的概念。

4 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 , 培养学 生创新思维意识

多媒体技术集音、像、动画于一体, 生动形象, 在吸引学生的注意与创设教学情境方面, 具有其他教学手段所不可比拟的优势。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开发潜力, 培养创新意识。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是人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创设问题情境, 让学生能够从不同方面去进行思考, 去发现不同的解法。例如, 在教学“长方形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中, 我应用多媒体课件, 屏幕上展示一个长方形, 并通过线段的闪烁标出各条边的长度。先让学生思考周长的求法和算式, 开拓思路。再用多媒体课件展示, 随着画面不断的闪烁, 分别展示了三种不同算式的活动过程:5+3+5+3=16 (厘米) , 5×2+3×2=16 (厘米) , (5+3) ×2=16 (厘米) 。从中得出启示, 归纳出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这样的启发, 促进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培养探索和创新精神, 提高了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实践证明, 多媒体课件教学是一种高层次、高效率的现代教育手段, 把它运用到数学教学中, 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学生数学素养、数学计算能力和拓展数学思维方法等智力素 质, 同时像情感因素、心理素质和精神品格等智力因素也能得到相应的发展, 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以全面的发展和提高。它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不仅可以做到图、文、声并茂, 还可以根据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与认知规律, 设置精彩动画效果, 直观演示各方面知识形成, 同时对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牢固地掌握学习知识、促进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对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 能使学生在宽松、和谐、愉快的情境中, 无过重心理压力的状态下学习, 以维护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那么,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呢?我认为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浅谈利用多媒体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心得体会 篇三

关键词:多媒体优势 几何教学 切入点

几何初步知识在小学数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但是,由于小学生缺乏空间观念,空间想象能力较弱,因此在这部分内容教学时学生很不容易理解和掌握。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形象、生动地在学生面前展现几何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认识周围事物间的数量关系和形体特征的兴趣和意识,提高同学们的空间想象能力。

恰当运用多媒体的意义在于:可以大大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使教学具有多样性、直观性和情境性,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发挥学生认知主体的作用;可使学生从一个被动的“听课者”成为一个学习过程的“参与者”,使他们不仅学习了知识,也学会了怎样学习与怎样思考,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能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引发认知冲突,从而推动其形成解决新问题的方法。恰当运用多媒体,主要表现在对多媒体切入时机的把握上。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时切入。在教学中创设与教学内容贴近的情境,将枯燥的数学知识融入生动有趣的情境中,会使课堂教学过程形象化、直观化、趣味化。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声像结合,图文并茂的功能可以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情境,符合小学生的心理需要。在导入新课时,合理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创设新颖有趣的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调动积极情绪,使学生乐学、爱学。

2.概念阐明及形成空间观念时切入。在小数几何体知识的教学中,涉及周长、面积、体积、高、棱等概念,由于这些概念带有一定的抽象性,对于以接触感性知识为主的小学生来说,往往易混淆圆的周长及面积的概念,弄不清体积与表面积的区别,不能正确理解高与底的对应关系等,而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后,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圆的面积》的复习模块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分清周长与面积的概念,设计了两幅动画,第一幅是一只小猫绕圆一圈,跑过的地方同步改变颜色;第二幅是将圆的平面部分从上到下涂上黄颜色。配合师生的问答,学生很快理清了周长与面积的关系。

3.遇到重难点,促进知识内化时切入。小学生遇到重难点知识往往不容易解决。这时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创设学生感知的过程,把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协同利用起来,促进心理内化,加深学生对重难点的理解,从而达到其他教学手段达不到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圆面积计算公式时,学生对于其推导过程特别是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长方形这个“化圆为方”的道理难以理解。这时可借助计算机辅助教学演示,把一个圆2等分,用红蓝表示两个半圆,再把两个半圆分成8个相等的小扇形,让小扇形一个一个地从圆中“飞出来”,排成两列,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的闪烁显示。再依次进行16、32等分的方法割补,让学生通过对比,直观地看出等分的份数越多,越接近长方形。在此基础上,再通过移动演示,使学生建立圆半径、圆周长的一半和所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宽之间的联系,从而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4.思维受阻,突破疑难时切入。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这就构成了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与数学的抽象性之间的矛盾。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够成功地实现由具体形象向抽象思维的过渡,从而解决这一矛盾。如:在教学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后,讲解这样一道题:把一个棱长为4厘米的小正方体表面全部涂上红色,然后切割成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一共可切多少块?其中一面、二面、三面有红色的各有几块?还有几块一面红色也没有?由于解答本题要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学生解答起来很困难,而教师利用教具进行引导理解又存在着诸多不便。如果通过计算机辅助教学,利用屏幕上的“切割”“旋转”“提取”等动态演示,既可以使学生顺利地突破思维障碍,又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4.浅谈利用多媒体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心得体会 篇四

祁县城赵镇一学区城赵小学 范晓艳

电化教育是教育改革,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的一项重要措施,是提高课堂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有效手段。如何利用多媒体手段使小学教育教学效果达到优化呢?在教育教学中选择最佳时机、最佳作用点切入电教媒体,才能发挥好电教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

在小学数学新授课中,合理选择电教媒体,合理选择最佳时机、最佳作用点切入具有不受时间、空间、宏观、微观限制的,直观形象、色彩鲜明、视听并茂、动静皆宜、生动逼真的电教媒体,可以把高度概括的概念、枯燥的计算、烦琐的应用题、抽象的几何知识等展示出来,以弥补传统手段的不足,优化传统手段与现代手段的动态组合使用过程,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活跃教学气氛、调动学习积极性、集中注意力、启迪思维、培养能力、减轻学业负担,有效提高课的质量与效率。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也是如此。设计巧妙的导入,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激起研究的欲望,形成学习的期待,产生学习的动机。俗话说: “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现代教育观念强调学生的参与,要求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变不想学为想学,变想学为喜欢学,变喜欢学为以学为乐,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把学习当作一种乐趣,去追求和探索。在这个过程中,兴趣无疑成为最主要的因素。因此,在新授课的导入阶段恰当地运用某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对一堂课的教学产生深远的影响。利用电教媒体手段,创设一个新颖、别致、有趣的学习情境,引发学生探求知识的动机,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时,可以运用Flash,在音乐的背景下设计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站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一个顶点上,同时出发,以相同的速度沿着它们的边步行的动画画面。提问:谁先回到起点?学生们便议论开了。有的同学说甲先回到起点;有的同学说乙先回到起点;也有同学提出疑问:他们要走的路程是多少还不清楚,怎么能知道谁先回到起点呢?教师在肯定学生质疑有理的同时导出周长的含义,指出学习内容。这样,为进一步学习周长的知识创设了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明白所学知识的实用性,在欢乐、愉悦的情绪中获得数学知识。在导入阶段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当然,利用电教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固定的模式。教师要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选择适宜的方法和手段,为教学服务。

二、层层深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所谓重点,就是对某一范围的内容而言的,是指该范围内的重要部分。例如,在四边形的认识这部分内容中,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是教学的重点,而在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中,边的特征是学习的重点。所谓难点,是相对学生来说的,指那些难于被学生理解、掌握或容易引起混淆、错误的内容。例如,在多位数加减中,连续进位的加法和连续退位的减法,过程比较复杂,是学习的难点;在数的整除概念中,质数、质因数、互质数等概念容易混淆,是学习的难点。

在教学“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时,引导学生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是教学重点。如何使学生深入透彻地理解这一过程呢?可以利用Authware课件对圆进行平均分割的演示,就可以对圆进行平均分割。出示四个完全相同的圆,将它们分别平均分割成4份、8份、16份、32份,每次分割后,计算机可以很快地把它们拼合起来,然后在屏幕上展示出拼合后的效果:从平行四边形越来越接近长方形。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不同份数的分割拼合实验,不但直观感受,而且深刻理解到: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形状就越接近长方形。再通过进一步想象,不难理解:如果将圆等分成无限份,就一定能拼成一个长方形。比较得出: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πr),宽相当于圆的半径(r)。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圆的面积=πr×r,即:圆的面积=π。这样的动态演示步步引导、环环推进,将复杂的化圆为方、化曲为直的问题在图形的不断组合、对比中将不易理解的知识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降低了学生的思辨、推理的难度,顺利地突破了教学重点。

在教学“直线、射线和线段” 这一部分内容时,“直线能向两端无限延长”、“射线的一端可以无限延长”这些特征对小学生来说很难理解。首先,为了理解“无限”一词,可以发挥动画效果的优势。画一条线段,然后使它向两边慢慢延伸,伸出地球,伸向宇宙,并继续着„„直观地表达出直线能向两端无限延长的样子。同理演示线段。

通过时间和空间的延展,随时随地反复运用,有利于个别教学,因材施教,突破了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了“直线能向两端无限延长”、“射线的一端可以无限延长”,这一长度是不可度量的这一教学难点。由于画面的动静结合,刺激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通过演示,让学生辨别、判断、想象,既突破了难点,又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5.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浅谈 篇五

安徽省来安县张山中心学校

李相明

摘要 随着国家均衡发展的有序推进和健康发展,农村学校的教育水平及教育手段也在逐步提高。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多媒体教学已走进了我们农村的各个学校,走进了丰富多彩的课堂,以其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打破了过去以教师灌输为主的“一支粉笔”教学,从而构建起了新型的教学模式,下面就我个人对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浅谈如下:

一、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突破教学重难点,变难为易,提高教学效率。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四、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把握时代脉搏。关键词 多媒体 教学 改革 必由之路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提高,多媒体教学已成为现代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教学,能调动学生的感官,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等充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下面就我个人对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浅谈如下:

一、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我们传统的课堂教学,通常是“满堂灌”、“填鸭式”、“一人表演众人看”,一本书,一张嘴,一支笔就完成一堂课的教学。教师只重视理论知识教学,只追求学生成绩,不重视学生的思维发展,不启发学生的想象能力,经常搞“题海”战,不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学生惯用左脑少用右脑,学生“注意”的持久性和稳定性较弱,结果,教师上得口干舌燥、筋疲力尽,而学生却听得昏昏欲睡,索然无味。而今多媒体教学走进了我们的课堂,利用多媒体形象、具体、生动的画面并配以一定的音乐来呈现新知识,使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得到和谐的信号刺激,使大脑获得多种类、多层面的知识信息,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马上就调动了起来。

最新的教育理论认为:学生应该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是学习的主导。如果要学生能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思考,亲自参加学习实践,就必须首先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特别是动听的音乐,美丽的动画与图片,都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多媒体的使用正好为学生提供了这种生动、形象、直观的教学信息,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例如:在同样教学一年级数学《提问题》一课时内容时,我首先用过去“填鸭式”的教学法,只在硬纸上画了几种简单的动物简笔画,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结果在课后反馈时发现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掌握的糊里糊涂,而第二节课我试着改变了一下教法,运用了多媒体教学中的三维动画技术,以童话的形式导入新课:“动物园里住着许许多多的动物,有一天,动物们都出来玩游戏,同学们找找看,你从中能找到哪些数?”紧接着我播放多媒体课件,屏幕上顿时出现3只小鸟、1只火鸡、3只鹿、1头大象、2只狮子、8只鸭等,学生看后对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紧接着我乘机提问:“谁能提出一些问题来吗?”于是学生兴趣盎然,纷纷举起了小手,说出了可以提出求和的应用题与比多比少的应用题,这样就自然而然地导入了新课——提问题,这样教学,不仅强化了学生的感性认识,而且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善学、乐学,进而主动去学,结果课后反馈时发现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掌握的特别好。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多媒体教学还能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制约,延伸和拓宽教学时空,通过图像、声音、色彩和动画,传递教学信息,解决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造成的教学难点,能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突出训练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使学习内容变得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掌握,有效地缩短学生的认知过程,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用的最多就是PowerPoint制作课件,PowerPoint能制作出形象、色彩鲜明、声色结合的背景,并且教师在制作时有较大的随意性,可根据自己教学的需要制作一些有针对性的课件。例如:在教学混合运算时,学生往往对运算顺序这一重点掌握不好,利用 PowerPoint制作的幻灯片就可以突破这一重点。先出示混合运算例题让学生判断每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把学生说的先算部分用红色闪烁的线条标出来且配以声音,再现知识点,以此突出重点,加深学生对这一知识的理解;再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有这样一题:许多正方体有序的叠在一起,要求学生数出共有多少正方形。这样的题也可以用PowerPoint制作的课件来演示每一层正方体重叠的情况,让学生通过演示一层一层的数出总个数,清楚明了且效果良好。

又如“相遇问题”历来就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相当难度的一类应用题,在教材中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这类应用题既要学生掌握相遇、同时、相向的特点,又要理解路程、相遇时间和速度之间的关系,而且还要会应用它们之间的关系解题。为了突破这一难点,使学生较好的理解,以往的教学中尽管我也作了很大的努力,或用语言形象描述,或用画图讲解;或根据题目与速度、时间的关系等诸多手段进行教学。但由于学生年龄特点的限制和教学知识本身难度的阻碍,学生掌握起来总是很困难。而现在应用多媒体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我首先制作了动态的幻灯片进行例题教学,为学生创设了情境,产生一种化静为动的效果。上课时打开幻灯片,屏幕上出现了小明和小红分别在两地(绿色指示灯在两地闪闪烁几下,强调两地),接着显示两人同时从两地面对面走来,最后通过两人在相同时间内所行路程的演示,一直到两人碰到一起为止(让两人在同一外置闪动)。使用多媒体的动态演示,使图像准确科学、简洁明了、真实可信,使学生能够正确、科学地理解 “两人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相遇”等术语的含义,帮助学生正确地掌握了路程与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让学生顺利完成由自我形成到自我完善的认知过程,大大降低了传统教学带来的理解上的难度,避免了因教师画图演示不准确、不科学而造成的负面影响。

三、利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现代教育要求教育者要培养出具有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而多媒体教学不仅可以用来演示形象生动的画面,突出教学的重点,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只是教师在利用多媒体教学时,在备课、课件的设计和制作上确实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然而,课前的精心设计和准备,却能极大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例如:我在教学《四位数的读、写法》这部分内容时,在计算机上出示0、1、2、3、4、5、6、7、8、9这几个可以在屏幕上可以随意移动的数,然后,我报出一个数(如2306)叫学生自己到电脑上利用鼠标移动上面的数字组成老师刚才报的数,学生们由于自己有了上台操作的机会,感到十分新鲜,所以都跃跃欲试。这堂课不仅使学生在愉快、师生共同协作下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融知识和技能于一体,使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充分培养。

又如:几何图形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学生在生活中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但空间观念是十分抽象的,对那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和比较复杂的图形总是搞不清楚。为了使学生能很快地抓住问题的实质,我在教这部分内容时通过多媒体课件的设计,让图形的某些部分动起来,使学生一看就一目了然。这不仅强化了学生的视觉效果,而且增加信号刺激了学生的头脑。我认为这样做形象直观,既能讲清问题的关键所在,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用运动的观点处理问题的能力,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四、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把握时代脉搏。

数学是一门思维学科,是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及其能力的最佳途径。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借助多媒体教学可以及时把新信息传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例如:教学《分数的意义》这节课时,我是这样进行教学的: ①把16个苹果看作单位“1”(在电视屏幕显示16个鲜红的苹果,再用圆圈圈把它们起来);②把16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提问:每份有几个?③把其中的一份(4个苹果)闪动几下,提问:每份是单位“1”的几分之几?④引导学生思考:这16个苹果还能怎样分?根据学生的回答,可平均分成2份、4份、8份、16份,教师分别在屏幕上进行演示,每演示一种分法,都启发学生思考:每份有几个苹果?是单位“1”的几分之几?最后提问:“同样把16个苹果看作单位“1”,为什么每份的数量却不同呢?”这个问题引起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讨论和研究,从而得出:把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单位“1”的几分之一。这种教学要求学生多角度地思考,从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探求,在这里,教学媒体的使用就具备和发挥了发展学生思维的功能。

由此可见,运用多媒体教学,不但能充分刺激学生的感官,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而且能激发学生创造性的学习,发展他们的思维,培养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6.浅谈利用多媒体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心得体会 篇六

南宁市西乡塘区坛洛镇武康小学

黄威娟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教学也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多媒体的运用给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并表现出其独特的优越性。上课已不再是一本书、一支粉笔的时代,而是进入了现代信息的领域。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而小学生是形象思维占优势,所以,要使学生成功地从具体形象向抽象思维过渡,就需要有一座能使学生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桥梁。而多媒体教学的运用,把数学内容变得形象生动,使数学教学不再是枯燥无味,而是生动活泼的语言过程,容易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新知识的学习。适时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发挥它的优势与特长,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数学能力,发展智力,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要适时的运用

1、在创设情境时,激发学习兴趣

实践证明,最好的教学时机,莫过于学生对学习产生极大的兴趣。对学生而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之一。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依靠“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书”进行说教式的教学,媒体运用单一,学生容易产生疲劳感、乏味感。而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多种感官的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获得内驱动力,从而主动地学习,主动地获取知识。因此,在教学时,要尽可能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我要学”的心理需求,从而形成学习动机。比如,我在教学第一册“相识钟表”这一内容时,一开始出示小明起床的画面,并伴有闹钟的铃声,让门生说说“小明什么时间、在做什么?你是怎么知道小明起床的时间的?”学生一下子被这一画面及声音吸引住了,个个认真视察抢着回复,从而很顺利地导入了新课,同时引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又如在上“数砖墙”这一课时,运用多媒体可以设计“小刺猬造数砖墙”这个动画情景,课是这样导入的:“小朋友,小刺猬准备造一堵数砖墙。”“什么是数砖墙?”“为什么叫数砖墙?”“它和一般的墙有什么不一样?”„„不等老师发问,学生已七嘴八舌地问开了。接着就适时的利用多媒体课件向他们展示了数砖墙。“哦,我知道了,我知道了,墙上有数字,所以叫数砖墙。”“我发现了,每块砖上都有数字的。”“有数字的墙叫数砖墙,那有数字的砖是不是叫数砖?”此时学生探索问题的热情极其高涨,思维异常活跃,在“小刺猬造数砖墙”的媒体动画中,进入了学习的最佳状态。可见,学生对问题的提出,探究兴趣的激发,信息技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在突破难点时,帮助学生理解

利用多媒体辅助数学课堂教学,可以优化学生认知过程。可以把抽象的、难懂的知识点通过形、声、情形象化,让学生直接感知和理解教学内容,有利于突出重点,化解难点,优化学生的认知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比如在教学《角的度量》时,指导学生量角、画角、比较角的大小,虽然教师有示范用的大量角器,但在教学时,学生根本看不清量角器上的刻度,若教师到每个学生的桌前示范,课堂效率将大大降低。这时可以把这些内容制成多媒体课件,利用课件来显示量角器的各个部分,并对各个部分进行闪烁、变色来帮助学生加深对量角器及内外圈刻度的认识,以及如何使用内外圈刻度量角的过程进行演示,对量角、画角等掌握得比较快,记得比较牢。又如,在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时,也可以利用课件中的图形剪拼、填色、旋转等,非常直观地展示形成过程,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既知其所以然,又能促使学生的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使难点不再难懂,重、难点部分得到分散。

3、在练习时运用,提高教学效果

练习是对新知识的巩固和延伸,是学生实践活动的体现。利用信息技术编写的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练习的最大成功之处在于化被动为主动,这时可以预先拟好题目运用电脑设置多种题型,全方位、多角度,循序渐进的突出重难点。特别是通过设计一些带娱乐性的练习,像“投篮比赛”、“帮小动物找家”、“小蝌蚪找妈妈”等形式,不仅能让学生轻松巩固已学知识,而且还能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探究的乐趣。如,在学习了“5的乘法口诀”后,运用信息技术设计了许多“智慧花”。学生可以任意选择一朵花,每朵花都能进入一个练习,当学生做对时,就会跳出一只小猴子,竖起大拇指说:“你真棒!”;反之,小猴子就会说:“别灰心,再试试。”学生们为了争得小猴的夸奖,都积极动脑,认真计算。当计算正确,得到小猴子的夸奖后,他们个个兴奋不已,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之中。

二、要适当的运用

1、化静态为动态时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利用多媒体的优越功能,不仅可以把课本里的画面由静态变为动态,而且能把一些比较抽象的难理解的问题通过图像、声音、动画等方式模拟成原生现实过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例如:在认识“角”一课时,把抽象出来“角”的顶点和两条边,利用多媒体进行闪烁,强化角的组成,同时将一条边固定,另一条边绕顶点移动,形成各种不同的角,引导学生发现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的关系。动静结合使学生充分感悟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化抽象为形象时用,让学生思维得到放松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这就构成了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与数学的抽象性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够成功地实现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在教学《线的认识》一课时。利用多媒体展示出了竖琴中琴弦,然后引出线段;展示出手电筒发出的光线引出射线;展示火车的两条无限延伸的铁轨引出直线,从鲜活的实例中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线段、射线、直线三者之间的微妙关系。又比如在《相遇问题》中,用速度和乘以两物体共同行的时间,求路程和比较抽象,学生难于接受,于是用多媒体课件显示两人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经过4分钟相遇的画面;然后用线段图表示两人走的路程和;接着闪现两人每分钟走的路程,并把它们合并成一条小线段,即速度和。走了4分钟,有4个这样的小线段,它们的总长度也是两人所走路程的和。教师无需更多的语言,只要借助计算机所显示的图像,便无声地传递了教学信息,将不易表述的内容清晰、形象、生动地展示于学生面前。而这种传递又是那么有吸引力、有启发性,使学生丝毫感觉不到由于思维产生障碍可能带给他们的心理压力,反而却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轻松快乐。

3、化肤浅为本质时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教学有关几何初步知识时,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形象直观的来进行动态模拟演示: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使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观察几何形体的内部结构,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揭示他们的本质属性,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一课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依次闪动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使学生正确认识了长方体的各部分名称。在此基础上,学生通过探究,初步发现了长方体的特征,这时利用课件就能发挥助学、验证、发现的作用。当用鼠标点击长方体的面时,上下、前后、左右两个面就会完全重合。当点击棱时,课件就会出现红、黄、蓝三种不同颜色的棱,进而闪动每种颜色的4条棱慢慢重合。从而非常生动地说明了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分为三组,相对棱的长度相等。学生们面对自己的发现,心里特佳整合。别激动,特别自豪。这一动态过程是传统的教学手段所不能解决的,而用多媒体课件却能轻而易举地解决了。

有一位教育专家说过这样一句话:教学媒体的现代化不等于教学最优化。如果在使用现代教学媒体时,依然以落后的教学理论作指导,采用落后的教学方法,只是向学生灌输知识,那么就从原来的教师的“人灌”变成“机灌”。因此,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具备相当的理论基础和使用能力,掌握和运用现代技术媒体有较高的要求,这样,才能设计出适宜的问题情境和活动的方案、程序,进而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并不断提高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7.浅谈利用多媒体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心得体会 篇七

一、运用多媒体可为课堂教学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营造浓厚的氛围

儿童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抽象思维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借助于形象思维。因此,这就决定了他们必然对直观形象、色彩鲜明的事物感兴趣。电教媒体的特点是图文声并茂,能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动的动感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背景,能把学生带进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从而为课堂教学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以此拨动学生的心弦,荡起思维的火花,使学生以最佳状态投入学习。

二、借助动画技术引导探究,合作交流,化解难点

数学教材中,有些内容比较枯燥抽象难以理解,尽管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还是不知所以然。在教学中,可以适时利用电教媒体将教材中抽象的内容、教学的重难点化难为易,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感官去感知知识,从而增强数学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为释疑解难创设巧妙的突破口。

三、借助多媒体课件分层练习,巩固新知,提高效果

在练习巩固中,借助多媒体课件分层练习,省去了板书和擦拭的时间,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大量的习题,练习量大大增加。这时可以预先拟好练习题,运用电脑设置多种题型全方位,多角度、循序渐进地突破重难点。当学生出错后,计算机将事先录音播放出来,耐心地鼓励学生不要灰心,好好想想再来一次,这符合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再一次复习巩固知识。

四、运用电脑技术的多样化,可为学生培养创新思维,拓宽思路

21世纪教育是一个“人脑 + 电脑 +网络”的教育。而应用网络环境进行小学数学教学,可以提供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具有交互功能的学习资源,具有传统教学中不可比拟的优势。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把每一教学环节设置成不同的层次,从课前复习,例题讲解,到巩固练习等,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性地进入相应层次,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内容,进行个别化和协作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多媒体在小学课堂教学实践中的运用,给我们的教学工作输入了新鲜的血液,同时也为创新教育开辟了道路。恰当利用电教媒体,不但可以加大课堂容量,而且能调节学生的情绪,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拓宽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兴趣,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8.浅谈利用多媒体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心得体会 篇八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作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6-326-01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而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阶段,小学数学必须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多媒体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大量使用正是搭建了这样一座桥梁。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电脑的出现、网络技术的运用、信息时代的到来给现代教育带来了历史性的飞越。以电脑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进入小学课堂,在辅助学科教学方面,以其独特的魅力,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创设了条件。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集声音、图像、动画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直观、形象、生动,有较强的感染力,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能力具有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越性。那么,多媒体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究竟有哪些作用呢?结合我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的具体做法谈一下多媒体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营造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兴趣是人们对事物的选择性态度,是积极认识某种事物或参加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学生积极获取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动力。”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对新事物有着天生的亲切感。多媒体通过声情并茂的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形式为学生创设和谐的学习情境,对学生形成刺激,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心理需求,进而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如:在教学“整理和复习”一课时,我设计屏幕上出现一些零乱散落的珍珠,问:“为了便于珍藏这些珍珠,你有什么办法?”学生们各抒己见,当学生说出用线把珍珠穿起来是,电脑便采用动画的形式呈现用一根线穿珍珠的过程,一串晶莹剔透的珍珠出现在屏幕上,这时我接着说:“我们所学的知识就像这些散落的珍珠,只有经过即使整理,应用起来才很方便。”这样的导入不仅为本节课先罗列知识点再由点串线,最后形成知识网络的复习方法埋下伏笔,而且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心理状态,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强烈的复习欲望油然而生。

二、运用多媒体讲解重难点,可以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突破教学重、难点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比较抽象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恰恰是教学当中需要突破的重点或者难点。在这种情形下运用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可以把知识的形成过程直观、生动、便捷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具体,帮助学生掌握其内在规律,完成知识构建,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如在学习小数乘法时,如何确定积的小数位数是难点,在学生理解了小数乘法的算理后,教师和学生研究怎样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屏幕上出现4.5×0.62的竖式,教师和学生一起数两个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同时电脑显示4.5中的5和0.62中的62由兰色变成红色,并配上悦耳动听的声音,接着用同样的方法表示4.5×0.62的积2.790有几位小数,使学生清楚看到因数的小数位数和积的小数位数的联系,做到数形结合,声情并茂。特别是教学如何处理积中小数末尾的0时,用动态呈现从45乘62的积2790右边起数出3位点上小数点,再划去末尾的0的过程,动静结合,引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注意里,融化知识的难点。

三、运用多媒体揭示数学规律,拓展思维的深度,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运用电脑模拟演示能突出实际操作过程,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借助于观察、比较、分析和综合手段逐步把握知识的实质,从而正确理解知识,掌握知识。

例如教学《圆的面积》一课时,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是学生难以理解的一个知识点,学生很难想象出等分的份数越来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长方形,难以理解化圆为方的道理。我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把一个圆2等份,用红蓝表示两个半圆,再把两个半圆分成8个相等的小扇形,再将小扇形一个一个从圆中“飞出来”排成两列,再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并闪烁显示。再依次进行16、32等份的方法割补,让学生直观地感知当等分的份数越来越多时,圆面变换后的图形越来越接近长方形。在此基础上,再通过移动演示,使学生建立圆的半径、周长的一半和所拼出的长方形的长、宽之间的关系,从而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这样化静为动的显示,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深度,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运用多媒体教学,拓宽学生视野,增长学生见识

让学生接触更广阔的天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是我们现在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多媒体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大量运用使小小的课堂变成知识的海洋。在这里,学生不仅可以掌握书本上的知识,还能通过计算机网络拓宽视野,增长见识。

五、应用多媒体精心设计练习,增加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数学知识的掌握建立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上,在每节新课后,都需要精心设计大量的练习进行巩固。运用多媒体图、文、声、像并茂的优点能使练习环节也变得轻松愉快,使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积极的心理状态,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自信心,让他们感到学习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此外,多媒体的使用还大大增加了课堂的容量,有效得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

9.浅谈利用多媒体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心得体会 篇九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从目的、内容、形式、方法到组织的全面变革。站在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第一线的教师,完全有必要对教学过程重新认识。《基础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教师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有功能,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可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有利于充分揭示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数学思维的过程和实质,展示数学思维的形成过程,使数学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良好的兴趣就有良好的学习动机,但不是每个学生都具有良好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好奇”是学生的天性,他们对新颖的事物、知道而没有见过的事物都感兴趣,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就必须满足他们这些需求。而传统的教学和现在的许多教学都是严格按照教学大纲,把学生封闭在枯燥的教材和单调的课堂内,使其和丰富的资源、现实完全隔离,致使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日益衰减。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融于教学课堂,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可激起学生的各种感官的参与,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动机和兴趣。这充分说明了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

二、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有利于帮助学生进行探索和发现

数学教学过程,事实上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研究,探索的过程,继而对其进行延拓,创新的过程。于是,教师如何设计数学问题,选择数学问题就成为数学教学活动的关键。而问题又产生于情境,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创设情景就是组织课堂教学的核心。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如网络信息,多媒体教学软件等的应用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情景资源。例如:我在《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及《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的教学中,利用Powerpoint制作动态的平面向量课件,学生通过探索,发现了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深刻的理解了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的意义和作用。在讲解与《空间四边形》有关的问题时,如果只利用模型让学生观察,在黑板上作出空间四边形的平面直观图,大部分学生在课后解决相关的问题的时候,总自然而然的认为空间四边形两条对角线是相交的。我在教学中利用三维立体几何画板导入基本图形,现场制作旋转运动的空间四边形图形,现场添加线条,在旋转运动过程中让学生感受空间立体图形的形象,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察和思维能力,从而使他们在观察过程中留下空间四边形两条对角线不相交的深刻印象,在解决其它有关问题时不致出错,同时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异面直线的概念,为后面的《异面直线》的教学奠定了基础。由此可见,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情景产生的作用是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

三、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有利于帮助学生获

10.浅谈利用多媒体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心得体会 篇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将多媒体融入课堂教学,创设教学情境,使抽象的数学教学具体化、直观化,可以减轻师生过重的负担,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日益广泛和深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步入人们的生活。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教学手段,已在不少数学课堂教学中产生了积极的作用。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范围很广,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而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阶段,所以小学数学必须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信息技术正是这样一座桥梁。

在信息化进程迅猛发展的今天,多媒体与学科整合的形势已刻不容缓,在学校教学中所占的地位不言而喻。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直观全面的展示教学图例。

数学教材巾有些内容不仅知识量大,而且非常繁杂,传统的教学手段不利于知识的呈现,导致学生学习困难。利用多媒体能把很多相关的知识图片同时呈现,便于学生观察理解分析和思考。如一年级下册人民币的初步认识,是教学的一个难点。要让学生充分认识1元、5角、1角、1分等小面值的人民币;人民币又有纸币和硬币,纸币和硬币又都有新款和老款。如果老师只是拿着相关的币值在手里演示,那只能一张一张的拿。纸币义非常小,班上大部分学生是看不见的,零星的展示也不利于学生的观察和理解。老师用多媒体放大人民币,先让学生逐一认识各种人民币,然后通过电脑投影显示所有人民币。让学生有个全面观察和认识,来区别不同币值和同种币值的新款和老款。多媒体给课堂教学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解决了很多老师教学中遇到的棘手问题。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传统的应用题教学,除了枯燥的数字,最多也只是利用挂图或投影片来创设情境,使知识的导入有时显得生硬而苍白。而利用多媒体网络可以创设出与题意生动而又贴切的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的发挥,使课堂教学从一开始就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带着浓厚兴趣主动地接受了知识的引入。通过创设的生动形象的动画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力,学习起来非常主动积极。信息技术可以提高师生教与学的效率利用信息技术教学,能减轻师生的负担,大大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效率。传统的课堂教学前教师要布置预习新知识,要安排学生准备学具,要用大量的时间自制教具,准备小黑板、卡片等。而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减轻这种劳动负担,节省大量时间,也极大地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如在教学“平移和旋转”时,传统的教学要求教师、学生动手制作教学具,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演练。但运用信息技术制作的课件,教师可利用计算机的鼠标任意拖动图像,形象、直观地演示,创设问题的情境,让学生从直观到抽象思维顺利过渡,很容易找到问题的最好办法。又如在教学“表内乘法”、“复习与整理”时,利用信息技术设计“直接写得数”、“你说算式我说口诀”、“根据口诀说算式”等内容,以动画 的方式展示,在40分钟时间内可以安排大量的练习,使这一部分的知识得到巩固。

三、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突破教学难点,发展学生思维。利用多媒体的视频、音频技术可以对有关教学内容进行分层显示,诱导学生深入浅出,从而达到提纲揭领、融会贯通,系统地掌握有关知识效果。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这就构成了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与数学的抽象性之间的矛盾。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就能够成功地实现由具体形象到抽象思维的过渡。例:在教学 “相遇问题“时:用速度和乘以两物体同时行走的时间,求路程和,比较抽象,学生难以接受。于是用微机显示两人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经过5分钟相遇的画面,然后用线段图表示两人走的路程和,接着闪现两人每分钟走的路程,并把它们合并成一条小线段,即速度和,走了5分钟,有5个这样的小线段,它们的总长度是两人所走路程的和。

教师无需更多的语言,只要借助计算机,便无声地传递了教学信息,将不易表述的内容清晰、形象、生动地展示于学生面前,而这种传递又是那么有吸引力、有启发性,使学生丝毫感觉不到由于思维产生障碍可能带给他们的心理压力,反而,却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快乐。

四、有效的呈现数学教学中演示操作过程。

数学教学中一些几何体公式的推导,如果只凭老师准备的挂图和 简单的教具很难讲清楚、讲透彻。学生往往学的云里雾里,最后死记硬背公式去解题。这样只能让学生套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不利于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复杂题日,更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如果用多媒体来演示整个操作过程,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如求圆柱的体积这一课,多媒体形象具体地展示把圆柱体体积转化为长方体体积的过程:多媒体先演示把圆柱体沿底面圆心平均分成8块,重新组合的形体类似长方体;再这样沿圆柱底面圆心平均分成16块,重新组合后的图形更接近长方形;再这样平均分成32块,组合后的图形几乎就是长方体。根据这样的演示过程,学生一下就能得出长方体的底面就是圆柱的底面,长方体的高就是圆柱的高,所以圆柱的体积V=SH。学生随着电脑的演示一步步去观察圆柱转化为长方体的过程。思维得到了开拓,圆柱体积的知识得到了很好的理解和掌握,学习的兴趣也更加浓了。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犹如催化剂,促使教师角色的转变已成为一种必然,此时的教师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源泉,他们在教学中的“主体”和“中心”位置也开始动摇。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教师的作用是创设适合学生先前经验和教学内容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引导学生利用各种信息资源主动建构知识,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促进者。

五、分层练习充分发展学生个性。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会根据学生的知识差异设计不同难度 的问题让同学们解答。可是在做练习、布置作业时,却很难按学生的层次区分。现代信息技术为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了有效帮助,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资源。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练习题。不同的同学对知识的理解、接受的程度是不同的。所以教师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设计练习时,要注意资源的重组和整合,由易至难地编排练习。

多媒体辅助教学打破了齐步前进,解决了传统教学不能解决的“多边互动,因材施教”问题。即优秀生可以快一点前进,差生可以慢一点。利用计算机的分组辅导,个别辅导、交互辅导功能,教师可以将整体教学和个别辅导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因材施教,比较自由充分地发挥个性,不至于因为要照顾差生放慢速度而使优生吃不饱,也不至于因为要照顾优生加快速度或加大难度而使差生吃不消,优生和差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优生从被动等待中解放出来,差生从被动压抑中解放出来;小学数学教学课堂呈现出多边互动、轻松愉快、生动性由于多媒体技术的介入而融为一体,学习效率和教学技能相应得到提高。

六、合理使用,发挥最大效益。

尽管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实效越来越显著,但是在积极倡导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从事教学的今天,仍有不少老师认为利用多媒体有缺陷,原因之一是不能根据课堂实情灵活地调整教学过程。

对于这种情况,我有不同的看法。利用多媒体从事教学,对我们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更加高了。我们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充分 估计可能出现的状况。根据教学内容,选用智能的软件编写程序,以便在上课时,随时进行书写和修改。

多媒体虽然好,但是要根据教学内容来有选择性的使用。而不能滥用,一定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实效性原则。只有钻研教材,充分了解课堂教学目标内容的重点难点,设身处地地从教学实际出发,在现代教学理论指导下,才能使由现代技术设计的软硬件与课堂教学的经验、最佳的教学策略有机地结合起来。

11.浅谈利用多媒体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心得体会 篇十一

一、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堂课巧妙成功的开头,能使学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到课堂教学的目标上去,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并能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多媒体辅助教学就有这种优势,它用绚丽的色彩、迷人的画面,把学生的注意力紧紧地吸引到教学内容中来。例如:我在教学“十几减9时,采用故事引入,生动形象的画面,伴以美妙的音乐,很快让学生进入教学过程。这样课件演示开头: [画面]小白兔到袋鼠妈妈的文具商店里买东西;[声音]星期天早上,小白兔到袋鼠妈妈的文具商店买铅笔,(小白兔对袋鼠妈妈说)“阿姨,我要买9枝铅笔。”(袋鼠妈妈拿出15枝铅笔,对小白兔说)“小朋友,欢迎你到我这儿来买学习用品,不过我想出个问题考考你,看看你数学学得怎么样。” [师]同学们,你们猜猜袋鼠妈妈会向小白兔提出什么问题呢?(学生学习热情高涨,纷纷学着袋鼠妈妈的口气向小白兔提出各种有趣的问题。)

像这样,声情并茂,播放一段录像,倾听一段录音来引入课题,就会使整个课堂顿时活跃,不仅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醒学生有意注意,而且使学生的心一直被教师引导着,教学紧凑,过渡自然,使教学活动顺利进行,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够很好地把住教学重点,突破难点

运用多媒体教学是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教师选择多媒体进行教学,其目的在于解决那些用传统教法不易讲清楚、不易看明白、不易于学生理解的地方,也就是平时所说的教学重点或难点地方。如上“角的分类”一课时,特别是平角和周角时,学生在动手操作都难领会,我就应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先在屏幕上画两条重叠一起不同颜色的射线,然后饶着顶点慢慢地移动其中一条射线,最后闪烁着这个顶点及两条平行的(或重叠的)射线所组成的图形,使学生看后马上能领悟。通过这样动态显示,将那些看似静止的事物活动起来,化静为动,使学生获得正确、清晰的思维。再如:“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百分数除法应用题,我就运用多媒体的优势,将应用题中用文字表述抽象的数量关系,转化为线段图,通过“变色”、“闪烁”、“移动”等手段来突出这个百分数与对应量之间的等量关系,20%是6千克,100%是多少千克,化抽象为具体,以此来帮助学生理解。但运用多媒体教学不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唯一途径和手段,教学中不能为了多媒体而去使用多媒体,切忌“画蛇添足”,应针对教学内容采取与之相应的教学方法、方式,合理地综合和利用多媒体是为提高教学效率服务的。如果达不到这一目的,或本来用传统方法就可以解决得很好的地方就不必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了。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百看不如一干。”很多抽象的数学知识如能创造条件让学生动手操作、协作讨论,效果会更好,效率会更高。

由于多媒体声色兼备,动静结合,如果恰当地加以运用,可以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问题,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例如:在教学《认识时间》一课时,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1小时=60分”,这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如何让学生正确理解呢?可以用课件演示一个钟面时针和分针同时走,时针走1小时,分针刚好走1圈(即60分),让学生在观察和思考中得以理解和掌握,这样学生如同手亲操作,兴趣盎然。

三、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使教学内容由抽象变具体

小学低年级学生,由于受年龄和认知水平的限制,其抽象思维才开始发展,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单纯依靠语言文字来进行抽象的讲解,学生就会感到难以理解,这时,就要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把枯燥无味的、抽象的推理变为生动有趣的画面,活跃课堂气氛,化难为易,实现课堂设计目标。例如在教学《小小商店》一课时,我就先让学生观察课件情境图:按顺序分别出示玩具柜台→生活品柜台,让学生大致了解情境中的内容,知道了各种玩具及生活用品的价格,然后提出问题:(1)柜台里有哪些商品呢?(2)它们的价格是多少呢?(3)看过这些玩具及生活用品的价钱后,你想说些什么呢?这样,学生就会完整地了解这个故事的情节了,就能很好地解决问题。到此,教学内容顺利完成,同时,这种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也活跃了课堂气氛,也使课堂教学内容得以具体化。

四、运用多媒体练习巩固时,可以增加训练密度,提高教学效果

在练习巩固中,由于运用多媒体教学,省去了板书和擦拭的时间,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大量的习题,练习容量大大增加。例如在教学《8的乘法》时,在巩固练习中,我运用多媒体演示出:看算式说口诀;看口诀说出两个乘法算式;找玩具;螃蟹有多少条腿?四个练习,总共花时只用了8分钟,大大地缩短了练习时间,并且全方位,多角度、循序渐进的突出了重难点。当学生出错后电脑录音耐心地劝他不要灰心,好好想想再来一次,这符合小学生争强好胜的个性,再一次复习巩固知识。教师应在生活中、工作中去发现信息、捕捉信息、最后把加工的信息融入到课件设计中。设计好的课件要适时地运用到该课教学时的内容,并紧跟教学节奏,一般来说在此阶段,应考虑到教学中该使用网络的哪些功能,它们应该在教学的哪个环节使用;以及调配网络资源信息库中哪些教学资源等问题。同时,理清教学思路,设计好教学流程。对整堂课的教学流程的设计,课件运行、测试、提问等在哪个环节插入为最佳方案,都要有事先安排,避免教学双方受制于教学网络。如在《圆的认识》教学导入时,我先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圆形的东西,(生说碗、灯罩、乒乓板、钟、轮胎、、、、、、)接着问学生这些物体哪部分是圆形的,生说后我就用多媒体展示这些物体,并点击鼠标,把每个物体通过旋转或正面透视变成大小不同的圆形,让学生马上建立起圆的表象。在学习圆的形成时,平面上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叫做圆,圆的概念非常难理解,我就适时展示动画:一只羊脖子上系着一根绳子拴在木桩上,并绕木桩跑一周回到起点,羊在草地上留下的痕迹,就是一条封闭的曲线,也就是圆,这样直观展示出圆的形成过程,学生会过目不忘。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善于控制教学节奏。何时使用多媒体,使用多长时间,何处该精讲细练,教师都应该准确把握。教师只有了解各种媒介的功能和教学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学习者特点、学习环境等恰当地展示,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12.浅谈利用多媒体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心得体会 篇十二

教师运用多媒教学会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在课堂上能使学生快速、高效地获取知识, 在老师的引导下, 生动形象的教学画面使学生将全部注意力和精力投入到的数学活动中去。教师有目的地创设问题情境, 是教师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创设一种引导链, 把学生引入与所创设的问题知识点上的情境之中, 来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 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 从而启迪思维。在课堂上, 通过多媒体演示, 为学生提供形象逼真、色彩鲜明的画面, 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 有效地创设问题情境, 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新知的活动中。我在教学《垂直与平行》时, 运用多媒体画面, 学生看到画面中的人行横道、信号灯、桌子等, 老师引导学生观察与讨论, 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然后教师再进一步启发, 唤起学生探究的愿望, 诱导学生参与讨论和思考。这样, 学生在主动、好奇的状态下, 认识了垂直与平行的特征。今天, 多媒体教学手段进入课堂, 为数学情景的创设提供了便利条件。我在讲授在《轴对称图形》一课时, 运用计算机设计好多媒体教学课件, 我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兴趣, 通过画面来创设情境, 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二、教师利用丰富的多媒体资源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喜欢图文和声情并茂, 教师只要抓住小学生的学习特点, 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多种表现形式, 把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与课堂教学有机地联系起来, 不但能丰富数学教学的内容, 还能促进学生理解数学、喜欢数学, 从而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在教授《圆的面积》时, 运用多媒体画面, 首先展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启发学生思考:我们能不能把圆转化成我们以前学过的某种图形, 来推导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呢? 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想象: (1) 把圆按照相互垂直的直径4等分, 能拼成右图? (2) 把圆8等分、16等分, 按照上面的方法能拼插成一个什么图形? (3) 把圆32等分、64等分……继续拼插, 得到的图形接近了什么图形? 通过多媒体演示, 让学生体会出把一个圆等分的份数越多, 拼插成的图形就越接近长方形。从而使学生能直观、形象、具体地根据长方形面积公式, 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 为探究教学插上了翅膀, 既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又培养了小学生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学习数学的能力。

三、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了文字、图片、图像和声音等, 将学生带进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中, 这些现代化教学场景的展示, 不但拓展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还化抽象为形象, 更加具象化, 不但加深了小学生对事物的理解, 还减轻了学生对知识点的认知难度, 变深为浅, 变难为易。我在讲授“圆的周长”时, 多媒体提供了用线绕、在直尺上滚动的形象画面, 通过图像、声音、色彩和动画, 解决了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所造成的教学难点, 使学习内容变得容易被理解和掌握, 培养并发展了学生获得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上一篇:大学的雷锋月总结下一篇:《壶盖为什么会动》的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