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习惯决定孩子一生》心得体会

2024-09-24

读《习惯决定孩子一生》心得体会(精选10篇)

1.读《习惯决定孩子一生》心得体会 篇一

我是一个不太喜欢看书的人,学校提出每位老师在暑假里最少要看一本,写读后感,我在没办法的情况下去借了《习惯决定孩子一生》这本书,带着任务观打开这本书。看了几页,才知道书真是个好东西。

这本书虽然针对父母的多一点,但是,作为一名教师,每天都与那么多孩子打交道,从书中的案例,能够学到许多你也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对自己以后教育孩子有很大的帮助。

通过阅读这本书,使我明白《习惯决定孩子一生》,这句话怎么强调都不足为过。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培养健康人格最有效的途径就是从培养行为习惯做起。我们抓住行为习惯培养这个根本,就抓住了家庭教育最有效的一条途径,这就是家庭教育最基本的任务。家庭是培养习惯的学校,父母是培养习惯的老师,儿童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

家庭教育是教育中最核心的部分,现在的家长对孩子有太高的期望值,只重视成绩和分数,对习惯教育有所忽视。习惯对孩子的生活,学习还有以后事业上的成败起到重要作用。

本书介绍了家长应该怎样在谈吐,行为,举止方面给孩子做个榜样,让孩子从而养成良好的做人,做事,学习,生活,心理习惯,以及如何让纠正孩子的坏习惯的切实有效地方法。

教育的前提是了解孩子,好的亲子关系胜过任何严厉说教。在习惯培养过程中,家长不仅仅是为了教育孩子,更重要的是家长要获得孩子的信任,发现孩子的潜能,让孩子爱学、会交往、懂规则,从而塑造健康人格,为其一生的发展和命运打好健康快乐的基石。

所谓好孩子一定是有好习惯的孩子,所谓有问题的孩子一般都是坏习惯很多的孩子。一个坏习惯可能使人丧失了良机,而一个好习惯则可能使人走向成功。

《习惯决定孩子一生》这本书每一章都有“教你一招”,全书家长提供12种妙招,采用6个步骤,培养出孩子爱学习、懂尊重、富爱心、能负责、会自理的五个好习惯。

无论老师还是家长都不要把孩子的特点当缺点!要了解孩子的特点,不要冤枉孩子,每个孩子的成长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需要我们帮助他们解除心理上的压抑,恢复他们正常的思维能力。给他们建议,分享他们的快乐!"

2.读《十几岁决定孩子的一生》有感 篇二

看完这本书,我的感触很深,这书叫《十几岁决定孩子的一生》,此书的主人公是被称为“世界总统”的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1944年,他出生于韩国,在小学时,一次外交部的长官来演讲后,就开始追求自己的梦想:“成为走遍世界为国家做事的人”,潘基文开始对那些歪歪扭扭的英语感兴趣、痴迷,他平时爱看英语杂志,与外国人对话,不断地自学英语,经过通宵达旦地学习英语,水平大幅提高,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潘基文从小立志,废寝忘食地奋斗,最终达到自己的理想的彼岸。我们平时也看到身边有一些人没有自己的目标,日子得过且过,生活就过得很平庸。或没有向自己的目标努力,没有恒心,做事往往半途而废。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我的一位姑姑考入了英国的著名学府牛津大学,我很羡慕,她激励了我学习。

我的梦想是考入牛津大学,我想学化学,考入牛津大学必须能说很流利的英语,所以,我现在每天看英语语法书,为了实现我的梦想,我定了个计划,吃早餐时听英语录音;多背单词,加强记忆力;多参加英语角,多开口讲。除了学英语外,我还有意识地多看课外书,觉得自己有时想偷懒不能坚持时,就在自己的书桌上写些鼓励自己的名言来提醒自己,我想这些都是对自己有益的。

3.读《习惯决定孩子一生》心得体会 篇三

人生诚信第一位--读《影响孩子一生的36种好习惯》有感正文:

我买回了《36种好习惯》翻看目录,36种好习惯被分为四大项――做人好习惯,做事好习惯,学习好习惯,交往好习惯。这些里,做人好习惯被排在了第一位。再翻开“做人好习惯”的目录,呈现眼前的有十个:诚信,礼貌,爱心,乐观……先不去管我为写出的六个有如何重要,但是,诚信被排在了第一位。

是啊,没有诚信,讲礼貌也不讨人喜欢;没有诚信,有爱心也无人赞佩;没有诚信,再乐观也爬不出生命的低谷……所以,我在这里呼吁:“人生诚信第一位!”

书中记录了微软公司高级副总裁李开复被采访的故事:主持人先请他按微软聘员工的标准给以下要素排列顺序:创新,诚信,智慧。李开复毫不犹豫地把诚信排在了第一位。同时,他又将他应聘员工的一个故事告诉了大家:

有一次,李开复面试了一位应聘者,该应聘者无论在技术还是管理上都十分出色,在交谈的过程中,应聘者主动向李开复表示,如果录用了他,他将会把原来公司的一项发明带过来。李开复说:“无论这个人的能力和水平怎样,微软都不能录用他,。应为他缺乏最基本的.处世准则和最起码的职业道德”

正如李开复所说的,此人绝不可取。他若是将来到别的公司去,会不会把微软的东西泄露出去呢?所以,我在这里再次呼吁:人生诚信第一位!

请记下这些名人的话吧,让它们时刻告诉我这些道理!

言必行,行必果――孔子

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花――海涅

4.读《习惯决定孩子一生》心得体会 篇四

最近看了宋运来写的《影响教师一生的100个好习惯》。想看这本书,是因为被它的题目所吸引。还没打开书本,心中就在猜想,100个好习惯有哪些?爱学生、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勤读书、循循善诱……所想到的,数数竟然才20个左右!不知我所想到的书里是否有写到,真有种一睹为快的感觉!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很快地走进了这本书。《影响教师一生的100个好习惯》,这是一部以研究教师习惯为主要内容的著作,从教师的教育习惯、教学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行为习惯五个方面全方位、系统的研究教师习惯之著作。书中一个个经典案例让我回味无穷,一篇篇精彩的案例分析让我意犹未尽,一个个好习惯的精炼概括让我深有同感!作者对好习惯的.论述既有理论上的阐述,又有案理的分析,好象是一面镜子,在映照着我。

读后感受别样,从教师的习惯入手分析优秀教师的成长。好的习惯影响着教师的一生,好的习惯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并成为优秀教师成功的基石。原来,教师的习惯与其他习惯一样,也有好坏之分、优劣之别。

习惯影响着教师的一生,好的习惯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书中所谈的好习惯有100个,因而可以理解为:好习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掩卷沉思,那100个好习惯无不像电波一样刺激着我的每一根神经,让我明白不管是在教育教学还是在学习生活上,任何一个好习惯的形成都得靠努力、努力、再努力。名师们之所以优秀,并非天生如此,而是因为他们早就开始培养自己的好习惯,并且长期坚持。可以说,是好习惯引领他们走向了成功。

“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从这句话里看到习惯对人的发展很重要,作为一名教师,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样自己在教育中也要形成良好的教育习惯,阅读了《影响教师一生的100个好习惯》一书。读后更加深知,好的教育习惯促成教师专业成长,影响教师一生的教育生涯。当然也影响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认识到的好习惯是一种坚定不移的高贵品质,体会到好的习惯成就精彩人生。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社会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在新的时代,每一位教师都要具有学习的精神、研究的精神、创新的精神、敬业的精神、团结的精神和谦虚的精神,以现代的理念指导教学。就我所教的英语而言,我认为:学生的英语学习应当是现实、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学生学习的不仅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只有当学生学习的材料来自于现实生活时,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高涨,也只有当英语和学习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英语的教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从教以来,我从没有像现在这样将自己解剖得如此彻底。以前,我也努力面带微笑,可是没有将这种表情作为一种习惯带进课堂;在课堂上也有过创新,可是没有做到持之以恒……此时我才明白:我之所以普通,主要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理和随心所欲、我行我素的不良习惯所致。其实,一种行为如果长期下去,就会成为习惯;而好的行为一旦坚持下来,就会成为一种好习惯。读此书,我懂得了“坚持”的含义,也坚定了做事要坚持的信念。

5.读《习惯决定孩子一生》心得体会 篇五

本书分六篇:【父母重】【父母责】【父母戒】【父母规】【教子观】【大成道】。给我们呈现出了有关孩子成长,父母成长,亲子成长等生命过程中所有的关系,以及如何面对和正确处理,最重要的是如何实施家庭教育中的父母教育。下面是我个人的一点心得体会。

第一,家庭教育对孩子十分重要。对孩子来说,家庭是人生的第一站,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这样的老师是最亲近,也是最具权威、最有影响力的老师。因为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不仅是经常的,而且是十分深刻而又牢固的。从一个人接受教育的过程来看,家庭教育是一个人接受最早、时间最长、影响最深的教育。孩子在父母的关爱下逐渐认识世界,在父母的行为中接受人格和行为的陶冶,孩子对父母是信赖和尊敬的,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子女都有着言传身教和潜移默化的作用。

每个孩子都有超强的模仿力,相信大家都看过这样一则公益广告:忙碌了一天的母亲一边给孩子洗脚一边给孩子讲小鸭子的故事,洗完后母亲又接了一盆水给孩子的奶奶洗脚,她轻轻地用她那温暖的手搓着奶奶的脚,这时孩子看到这感人的一幕,转身朝卫生间跑去。当母亲来找孩子时,发现孩子不见了,这时身后响起一个细细的声音:“妈妈,洗脚!”母亲回头望去,只见孩子正吃力地端着一盆清水,摇摇摆摆的朝母亲走来,那盆水里溅出了晶莹透明的水珠,那晶莹的水珠不就是孩子那颗真诚的心吗?每次我看到这则广告,都被那位可敬的母亲感动,她用无声的语言默默的教育着孩子,用实际的行动告诉孩子尊老敬老。

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与孩子接触就是对孩子进行无声的教育。所以,家长要随时检点自己的言行,不该说的话不说,不该做的事不做,言行要一致,不能说是一样,而做是另一样,否则孩子会茫然,不知该如何做。家长要处处以身作则,做孩子的良师益友,为孩子树立良好榜样,使自己真正能够胜任首任老师这一光荣职位。只有父母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努力,严格的要求自己,无论在品德还是在学识上都是孩子的榜样,孩子才会茁壮成长。

另外,我非常喜欢本书中所倡导的家和万事兴。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影响着整个家族的命运,当然对孩子的一生影响也很深重。我有一个不到两周岁的女儿,她应该说是非常的伶俐,现在什么称呼都会喊,也会和家人做一些交流。在家里,有时候我和老公吵架,孩子看见就会哭个不停,可能从她心里觉得害怕,自己这么亲近的两个人怎么会这样呢;相反的,当和老公亲密撒娇时,女儿也会发嗲似的蹭着自己,亲昵的喊着爸爸妈妈。所以我觉得父母要努力营造一个健康快乐的家庭人文环境,让孩子沐浴在健康、文明、和谐、宽松的家庭气氛中,从而使孩子形成活泼、开朗、勇敢、进取的性格,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树立关爱、宽容、感恩的现代意识,这才是最重要的。母亲也是常常教导我们兄妹几个要和睦,因为到了关键事上还是同胞最亲。一个家庭所有的人都这样想,相信世代相传,子孙效仿,这个家族的家风会是最正的,也是最团结的。这也就是最好的教育。

第三,为人父母,教育孩子要讲求方法和智慧。谁都知道,爸爸妈妈无论做什么都是为了孩子好,但是有些父母就是太偏激,从不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孩子只要犯了错,就破口大骂,甚至是拳脚相加。你不知道孩子有多么的委屈。《父母规》中,就教给我们很多与孩子沟通的方法。与孩子说话也要讲求艺术,孩子容易接受,又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其实孩子的注意力非常容易集中,只要你说的他感兴趣,都可以转移他的心力。这几天,我的女儿特爱玩水,而且是瞎泼,一会儿就会湿一身衣服。如果放以前,我肯定会特生气,可能还会过去打她巴掌。而这次我对她说:“宝贝儿,拿你的小勺子呢,给花浇浇水吧,它特喜欢吸收水分,会开的更鲜艳。你可千万别把水浇外面了!”果然,女儿兴奋地浇了起来,而且小心翼翼。看来,爱和智慧是教育孩子的两样法宝。

孩子永远是无辜的,即使是所谓的“败家子”“坑爹儿”,根本原因也在于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没有做好造成的。自己孩子的一些不良习惯、难以管教很大程度上是受我们家长言传身教影响的结果。而往往作为家长,却很难去认识反思和改正自身的错误,只会一味责怪和要求孩子,让孩子成为了受大人错误引导的“替罪羊”。所谓子不教,父母过,孩子所有的问题都是父母的问题,或者是缺少智慧与方法,或者是缺少责任与重视或是缺少爱与耐心。第四,永远要学会肯定和鼓励孩子。每一个孩子都是上帝派来的一个天使,他身上总会有闪光的地方。当父母的应该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并适时的做夸张的表扬,孩子会做的更好。《父母规》告诉我们,一定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让她品尝成功带给他的喜悦。所以为人父母就要创造机会给孩子,让她能够凭自己去获得成功,进而激发他的内在动力。相反的,遇到困难挫折,也要鼓励孩子去积极克服,让内心更强大,以致以后遇到难题不会轻易退缩和放弃。其实,换一种思维,换一种说法,换一种对待孩子的方法,孩子高兴了,未必达不到你所预期的效果,很可能事半功倍呢!

第五,教子不当恶果相,教子有方善果相。要永远相信,付出多少就会收获多少,每一个父母都要与孩子共同成长。不断地为孩子积善德,为孩子有益的付出,这样才会一生受益。不要做自私的父母,在正确的规矩下,让孩子做他想要的自己,而不是你想他成为的样子。从幼小至青春,至婚姻,至中年,至老年,都要做孩子最好的榜样,最亲近的老师,让孩子也一生受益。让他做最好的自己。

忘不了《父母规》开篇诵的几句话:天大地大,父母恩最大;山好水好,儿女孝最好;千教万教,父母最重要;今为父母,责任重大;诚意正心,修身齐家;上孝父母,下爱儿女;长幼互敬爱,合家欢乐;家和万事兴,天下太平。

总之,我们不能给予孩子无与伦比的聪明,但可以教会孩子如何做人、如何学习、如何生活、如何工作,这是我作为教师和母亲的教育根本。在任教过的班级中,看到很多孩子由于家庭环境不好,父母从小忽视对孩子习惯的培养或者一手包办孩子所有的事情,孩子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我都觉得很遗憾。父母不可能一生代替孩子,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独立解决困难,自信面对挑战,远离恶习,主动承担责任,热情地投入生活,友好地看待他人,是每一位父母努力的方向。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瞬间,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并检验自己的人格。”

相信教育可以更完美,做卓越父母,让孩子卓越一生,希望所有父母共学《父母规》,伴随孩子共同成长!

本文作者为《父母规》学堂第二期讲师班学员

6.好父母决定孩子一生 篇六

面对成长中的孩子,我们总是希望孩子能够做得好一些,能够“听话”。面对孩子,我们可谓是“苦口婆心”,费尽了口舌,发火、威胁,甚至连拳脚都用上了,可是孩子还是“做不好”,还是“不听话”。面对孩子,我们怎样做才能有效呢?《好父母决定孩子一生》中教育孩子的几个方法:

方法

一、不用否定词

面对年幼的孩子,我们说“不要做什么”,孩子是无法真正明白该怎么做的。比如我们告诉孩子,在玩完玩具之后不要把玩具“随手乱放”或者“乱扔”,很小的孩子可能无法真正理解“乱放”、“随手乱扔”。比如,我们对一个个性很强、容易“欺负”别人的孩子说:“不要欺负别人”、“要和同学好好玩”,那什么是“不欺负”,他可能仍然理解不了,不欺负该怎么办?他也不清楚。所以,面对年幼的孩子时,我们不要使用否定词,而是要对孩子说应该做什么,具体怎么做。

方法

二、具体、明确,让孩子可以理解

不用否定是不是就足够了,还不是,对于我们一些肯定的要求,年幼的孩子可能也理解不了,仍然不知道按照要求自己具体该怎么做。如果我们告诉孩子要“把它放好”,那“放好”是什么意思?孩子可能依然理解不了。我们应该告诉孩子,玩完玩具之后应该把玩具放回原来摆放玩具的地方,放的时候该怎么摆放(最好能给孩子做个示范)。如果我们想告诉孩子不要欺负别的同学,那就要告诉他怎么是不欺负,比如告诉他:想和别的同学打招呼可以先喊别人的名字,然后在和别人说话,而不需要用手去拍打别人(孩子打别人有时可能是想和别人交流);在和别人一起玩耍、做游戏要适当用力(这种就一定要示范了,对于用力孩子是很难把握的,比如你推他一下,让他大概体会一下什么样的力是适当的,什么样的力可能会让别的小朋友感到很疼或者摔倒)。

方法

三、允许选择

作为孩子,不管年龄多大,他都是一个独立的人。我们首先应该把他(她)当作一个独立的人来看,他们会有自己的喜好,会有自己安排,会有自己的选择。比如,你说“跳跳球太脏了,等我给你洗了再玩,你先去玩小汽车吧”,可是孩子可能不想玩小汽车,就想玩跳跳球。如果你提供的建议孩子不接受,你又暂时忙着,那不妨告诉他(她)“想玩可以,但我现在没有时间给你洗,你需要先把球洗洗(不要期望小孩子能想你期望的那样洗的很干净),等一会我再帮你洗一下,然后才能玩”。当然,等孩子“洗完”了,你就要抽出时间再帮他处理一下。再如,孩子早晨要上学,你给他拿了一件蓝色的衣服,可他不穿,非要穿绿色的,你可能会说“蓝色的好看,绿色的不好看”,或者“蓝色的太薄,容易冻着”。结果他就是不听,又哭又闹,他(她)不高兴,你也很上火。如果只是颜色的问题,不妨尊重他(她)的选择,想像看:对这个问题而言,是你认为好看的衣服重要,还是孩子的快乐重要?如果的确是因为衣服薄、担心孩子冻着,那就告诉他(她)“你可以穿绿色的衣服,但是要再加另外一件衣服在里面,因为如果不加别的衣服,我担心你会冻着”。

方法

四、让孩子有一个结束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有时会遇到孩子在“该结束”的时间而不结束,“该开始”而不开始的问题。比如,该吃饭了,孩子却在兴致勃勃地看动画片,该做作业了,他却饶有兴趣地在玩玩具车……这个问题,我们应该从两个方面去看:一个是事先和孩子约定时间,比如,玩30分钟,然后开始做作业,在时间快结束时,提前5分钟提醒一下孩子——时间快到了,一会准备写作业;另一个就是提前和孩子商定时间的时候,考虑一下孩子要做的事,如果孩子要看动画片,动画片的长度是35分钟,而我们和孩子商定30分钟之后去做另一件事就不太合适,因为在30分钟时孩子还没有看完,甚至可能正看到兴致勃勃。试想,作为成人,如果我们正兴趣正浓地、投入地做一件事,有人强行要求我们停下来去做另一件事,我们内心的感受会如何?

方法

五、别拿孩子的话当耳旁风

7.好父母决定孩子一生 篇七

得管教

孩子成绩不好,除了智力原因,很可能是孩子心智方面有缺陷的第一表现。比如,不爱上学,不按时交作业,这都不是什么好行为。如果不给予关注,后果并不乐观。

孩子不仅是祖国的未来,更是家长们一生的牵挂。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我们这些做家长们,怎么思考都不算过份。

记得我少年时,母亲常和我唠叨我不懂事的堂弟。小叔当年下放到农村后,他娶了乡下的婶婶。在那并不富裕的年代,贫穷的婶婶对她的宝贝儿子几乎是有求必应。令人遗憾的是,婶婶对堂弟的恶习却不管不问,并任其率性发展。

母亲常常为堂弟担忧,更为婶婶惋惜。这个乡下妈妈,怎么就不知道纠正孩子的恶习呢?十几年后,母亲的担忧终于变成了现实。青年时期的堂弟成了社会的混混。酗酒赌博打老婆,不求上进混日子,这就是成年后的堂弟。婶婶后悔莫及,但已无挽救之机。

我堂弟的故事已成昨日的烟云,今天的家长最关心的是孩子的教育。分数主宰一切,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似乎成了全民讨论的话题。于是,网上网下到处都可以看到望子成龙的家长们在一起窃窃私语。

大家在热火朝天地谈论着,孩子该上哪个补习班,孩子成绩差该怎么办?

最近我读了一本名为“比尔盖茨是教出来的”的书。书中有一个数据,引起了我的注意:现今的孩子比25年前的孩子,“自我管理力”下降六成。这个数据警醒家长们,现在的孩子们比不上我们当年了。你想让他们像我们当年那样自觉上进,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为了培养孩子们自我管理的能力,我们这些做家长的,必须要行使我们应尽的管教权利。

根据我的观察,祖国大陆的某些成功人士,动不动就把孩子推给贵族学校,家教,或者是亲属,自己却做起了甩手大掌柜。这样做是否可取呢?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成功的代价就是时间上对孩子的亏欠,这是毫无疑问的。更有甚者,少数为人父母者,为了自己的吃喝玩乐,不惜把孩子丢在一边,任自己胡作非为。比如我刚刚看到的电视剧“蜗居”里,那个宋思明为了和海藻鬼混,居然把孩子的生日都忘了。这样的男人,愧为人父,好父母决定孩子一生。

孩子的教育和我们大人的所谓成功相比,二者谁轻谁重?估计这是个见仁见智的事情。我个人的看法是,孩子的教育比我的所谓事业重要,于是我才会选择回归家庭,自己的孩子自己管。顶起半边天的成功女性们可能认为,事业比孩子重要,于是她们才会把孩子塞给家教或者贵族学校。不同人选择不同的路,各取所需,利弊难衡,很难有准确定论。

我一直认为,如果孩子成绩不佳,要想提高孩子的成绩,家长非要下大气力不可。把孩子完全交给老师,肯定不行,除非老师只教你孩子一人。把孩子完全交给亲属,也不可取,除非家长忙得像国家主席似的,亲属可以完全代替你。

常常有读者问我,中美子女教育到底有什么不同?这个问题其实很大,任何人都难以一言以蔽之,我们只能从冰山一角中试图窥视全貌。

我在美国华盛顿大学工作期间,曾经和一位二十出头的美国女孩有过交谈。那时,我的孩子们都是绝对服从我的小学生,我尚未遇到子女反叛的任何举动。尽管如此,这位美国女孩却给了我防微杜渐的忠告。她说,她上中学时,她妈妈对她管教甚严,她们母女经常发生激烈的口头大战。

听到这,我不禁疑惑地问她,那你到底听不听你妈妈的话呀?美国女孩很坦率,她接着说,“尽管我和我妈妈经常大喊大叫,但她的话,我实际上是听的。而且,我妈妈反反复复跟我说同样的东西,不知不觉中,已经有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我其实是服从她的”。说到这,美国女孩特意嘱咐我,“等你的孩子长大到反叛期时,你一定不要放弃,坚持唠叨,坚持说教,孩子总有忽然开窍那一刻”。

俗话说,知此知彼,才有可能获胜。每当我和反叛期的孩子有冲突时,每当我想放手不管时,我想到的不是毛主席语录,而是这位美国女孩给我的忠告。坚持和孩子讲道理,假如他听不进去,我就像美国女孩的妈妈一样,一遍一遍地唠叨,直到孩子豁然开朗为止。想想

看,除了孩子的亲生父母,谁会这样苦口婆心呢?所以,只要条件允许,管教孩子的任务,应该由孩子的家长亲自完成。

我这样做的目的,绝不是要把孩子管教成一个小绵羊。实际上,在他们反叛的那一刻,瞧那架势,他们厉害得都像只小狼了。假如我们再不干预,到头来,做绵羊的正是我们这些做家长的。等到小狼长大想“吃”我们时,我们除了做绵羊,别无它路。

我上面说的这些,不是危言耸听,确有生活实例为证。除了我堂弟,近年来,我接触过一些反叛期的孩子。在我看来,这些孩子和父母的关系,几乎就是狼与羊的关系了。美国有一个华人家庭,因为父母忙着奔命,忽视了少年时期的孩子。这孩子高中毕业时,根本就不想考大学。后来,这孩子把父母的苦口婆心当做耳边风,干脆离家出走,以至于他的行踪都成了难解的秘密。今年回国,我也听到了类似的故事。国内一位成功女性的高中毕业儿子,玩儿的也是拒绝高考,最后的把戏也是离家出走。我们做父母的,任务艰巨之处就在这里。阻止孩子变成不服管教的小狼,并不是件简单的事儿。只有爱是不够的,极大的信心和耐心缺一不可。

不容置疑,每个孩子都有各自的特点,关于孩子教育,可谓是有人欢喜有人忧。假如你的孩子特别省心,成绩特别优秀,根本不需你插手,那你绝对值得我们羡慕与恭喜。如果你的孩子尚不如意,那你也不必过度紧张。因为特别优秀的孩子毕竟是少数,估计大部分的孩子都和咱家的孩子差不多,管管就能提高,松松就要退步。我们做家

长的,就像是孩子的储备发动机。在他/她有松懈情绪时,我们要及时帮他/她来重新启动。

除了关注孩子的性格培养,到底该怎样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我在最近读到的一本书里,看到了部分答案。日本作家三浦展在“阶层是会遗传的”这本书里,他明确提到,成绩好的孩子,是在下列的条件下产生的:

1。父亲收入较高。

2。父母祖父的学历较高

3。母亲喜欢做菜

4。父亲周末休息。

上面这几条,充分说明了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要性。只有在收入高的家庭,孩子才有条件参加提高智力的补习班。母亲喜欢做菜,代表的是一种生活态度。我不认为会做红烧鱼的母亲,她的孩子能进北大,只会做猪肉炖粉条的母亲,她的孩子考不上大学。我的看法是,不爱做饭的母亲,估计也不爱管孩子,这才是问题的实质。父亲周末休息,才有可能与子女相处,才能随时掌握孩子们的弱点和进步。

总而言之,未成年的孩子,尤其是成绩需要提高的孩子,是要管的。最好的管理者,就是给予孩子生命的父母。为了孩子,家长们恐怕得舍弃一些个人的娱乐时间。假如在孩子年幼时,大人为了图省事,对孩子实行大撒把政策,或许我堂弟的悲剧还会上演,或许离家出走的孩子还会前赴后继。

最后说说我们最近管教孩子的一些经历。上个月,孩子的化学成绩很令我们焦虑。经过一个月的管教之后,孩子的成绩确有进步。在欣喜的同时,我们依然不敢放松警惕。为什么呢?因为这孩子目前还没有完全养成自我管理的习惯,还需我们的提醒和管教。等到她真正可以自我管理时,我们方可大撒手。

8.好父母决定孩子的一生 篇八

不受挫折教育的孩子长不大,伤痛是人生的一部分,接受它,就是接受成长的现实。

1:我们想让孩子永远开心

为人父母,我们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永远快乐,甚至希望自己可以拥有魔力,把一切可能伤害到孩子的人、事、物全都从孩子的周围清除出去,让孩子呆在一个永远阳光灿烂的天堂中。

2:孩子必须经历伤痛

现实告诉我们,“永远快乐”的好事根本不存在,孩子总是会受到这样那样的伤害,而我们却只能干着急:孩子发烧了,虽然医生说他两三天后就能健康如往常,可是看到孩子虚弱的小脸,你就恨不得替孩子受这疾病之苦;孩子不小心摔了一跤,手脚都擦伤了,虽然你知道这并没有什么大不了,可看见孩子疼痛不已,你身体上的每一寸皮肤似乎也跟着一起疼痛;孩子没能在幼儿园的画画比赛中获奖,看到他难过的样子,你的心跟着他一起经历失落……

疾病、痛苦、失望……它们随时都会出现在孩子的生活中,你既不能让孩子完全避免,也不能每次都妥善解决,这也许会让你觉得无奈,但对孩子来说,越早知道这个道理越幸运。因为无论他年纪有多小,有多脆弱,都必须面对各种伤痛,如心爱的宠物小狗被车碾了;祖父去世了;老师不喜欢他等等。这是孩子作为一个人所必须经受的。经历痛苦,也是经历成长。

3:带孩子应对伤痛

在成长过程中,每个人都必须经历伤痛才能更好地体会人生。虽然在这些时刻,孩子会沮丧、无助甚至绝望,但这是成长的一部分,他不能拒绝也不能绕道 1

而行。作为父母,你所能做的就是和孩子一起感受伤痛,并帮助他找到应对的方法,让孩子学会承受痛苦,发展他克服困难的潜力,变得更加坚强。

第1步:让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

伤痛虽然不可避免,但在很多时候可以得到缓解。比如孩子最好的朋友与他翻脸了,并和另外一个家里有更多玩具的孩子成了朋友。这是孩子必须承受的十分普遍的痛苦。

对此,你该怎么办?让小朋友再回到孩子身边是似乎是不太可能的。一个不错的办法就是,对孩子表示同情并鼓励他说出自己的感受,然后耐心地倾听,告诉孩子你很同情他,并肯定他为此付出的努力。

当孩子说出心中的伤痛,而这种伤痛又能得到你的肯定的话,郁闷的心情就会得到缓解。

第2步:让新的快乐取代旧日伤痛

在成长过程中,我们和孩子一样,也曾经历过各种痛苦,但生活还得继续。所以,让孩子理解和接受伤痛的一个办法就是让他重新体会到生活的乐趣。

比如,对于失去好朋友的孩子来说,你可以让他在幼儿园里找一个新朋友,或者让他参加自己感兴趣的课外活动,或者让他在周末和年龄相仿的表兄妹们一起到游乐场玩耍……这些都会帮助他渐渐忘记伤痛,重新快乐起来。

你还可以鼓励孩子去帮助周围那些不快乐的人,比如幼儿园里和他一样不开心的孩子,周围邻居中被疾病困扰的老人等等。帮助一个境况比自己更糟的人,在任何时候都不失为一个摆脱伤痛的良策。

第3步:让孩子发现自己的力量。

如果说上面两步是让孩子依靠“外力”摆脱伤痛的话,那么这最后一步可以让孩子在应对伤痛中发现自己的力量,从而快乐起来。这也是人生的重要一课。比如上文中提到的丽丽,她的痛苦来源于别的孩子对她的嘲笑,让她觉得自己是不聪明的,不讨人喜欢的。想让丽丽重新快乐起来,就必须让她承认自己的悲伤和恐惧,并树立起自信,以便应对她在幼儿园里受到的压力。

对此,丽丽妈妈除了和老师交流丽丽的情况,在家里辅导丽丽学做算术外,还带丽丽去学跳舞。

三个多月后,丽丽参加了幼儿园的舞蹈演出。在舞蹈上取得成功让丽丽看到了自己的能力,重新有了自信,不再伤心恐惧了。

对孩子来说,在其他方面获得成功,能极大地减轻挫折带来的伤痛。

贴心叮咛:孩子不开心往往是由于自身的一些问题,就算是各方面天赋都很好的孩子也不例外。感到不安全、有时会孤独、害怕被遗弃都是童年的天性。当孩子因此而悲伤时,你的态度和想法十分重要。如果你因为孩子不开心而变得过分焦虑,他就会以为在你心里,他是个悲剧人物,孩子会因此而更加难过;但如果你对孩子的痛苦不以为然,他又会觉得孤独和被误解。这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告诉孩子,人有时候不开心是正常的。你要勇于和孩子谈论他的痛苦,告诉他,随着时间流逝,痛苦自然会消失。最最重要的是,你要让孩子明白,当他遭遇挫折和痛苦时,你会和他一起努力战胜或者改变痛苦。

如果孩子的不开心是父母造成的,怎么办?

如果你正是那个让孩子不开心的人,问题可能就比较难解决了。

孩子上了幼儿园之后,非常希望能受到小朋友的欢迎,却没有独立处事和应对危险的能力,为了保护他,你必须给他定一些“行为标准”,比如不许吃很多巧

3克力,不许和小朋友一起到马路上玩等等。你的初衷是为了保护孩子,使他不受伤害(有些他自己意识不到),但孩子却可能因此变得十分不开心。对他来说,这些规则意味着他将被其他孩子排斥,没有自由,不快乐。

很多时候,你在孩子的成长时期所扮演的最重要的角色就是“凶神恶煞”,因为你为他制定了各种他不愿意遵守的规则。对此,你没有别的办法,因为没有比孩子的安全更重要的了。所以,你必须暂时忍受孩子对你的“恨”。不管你想变得多么通情达理,有些事情就是不能允许孩子做。不开心是成长时期的一个副产品,你和孩子都必须学会接受它。

9.父母 亲子关系决定孩子一生范文 篇九

作者:儿童心理咨询师:非比

最近因为一些付出、回报、肯定、指责等事情搞得自己不太愉快,也一直在检讨、做自我分析,随着事情的增多、压力加大,所以人也比较脆弱和敏感。

其实归根结底,每个人都有很多不好的过往,非常不好的一些负面经历,和一些不好的负面情绪没有释放„„

我以前曾经很真诚地帮助过一个人获得很高的职位,但是那人却将我置于我职业生涯最尴尬的境地,给我编织了很多谣言,制造了很多逆境,就为了让我离开,,,虽然我依然遵守了我的诺言,就是我遵守了只有我、老板和他知道他是我介绍来的这个秘密(现在已经时过境迁了,那时考虑对他面子不好看),但老板和一些人也是看到了他的为人,可是不管怎样,那样的伤害还是刻骨铭心,我想这也是我自己未完成的一个情结——就是缺少的那句“谢谢!”

还有就是我的父母,从小到大,无论我为他们做了多少事情、买了多少东西、带他们玩了多少,他们永远对他们的老二好,我这个老大得到的永远是责任和义务,他们对我和老二之间的差别就是比如来北京在她家住2个月,在我这里可能最多一周,在她家就是保姆小时工、睡凉台;在我家就是双手插兜等着吃饭,然后那边一声招呼马上离开我去她家„„这也严重的刺伤了我的自尊,对于他们我想我这辈子都无能为力了,我永远得不到他们的重视和尊重。

从小我就是跟随奶奶长大的,是吃百家饭长大的一个孩子,在我自我价值建立最重要的时期,是邻居和亲戚而非父母给了我喜爱和照顾,他们认为我是“最” 优秀的孩子, 他们津津乐道于我的成长故事, 他们会把我隆重的介绍给他们的朋友„„他们给了我自信和爱,还有快乐的童年,让我能够“健康”成长。但人总是需要有父母的,这是你怎么也割舍不下、抛弃不了、躲也躲不掉的情结,我学心理学后,看了一部影片叫《心灵鼓手》,当教授和威尔为解开一道数学题而高兴的拥抱欢呼的时候,我发现我就像那黑暗阴影里的助手一样落寞,那个镜头深深地触动了我,一直萦绕着我,最后我终于解开为什么我对此镜头会耿耿于怀,甚至潸然泪下,那就是我跟我原生家庭的关系,我就是那阴影里的影子,我就是那样在父母的忽视中长大的!我就像《半边天》中《逃》的女主角一样,用一生

去寻找那份缺失的“爱”,总也找不到、填不饱„„

这些都形成了一个结,未完成事件,当有一些类似情境出现的时候,我就比一般人更会追究、期望。。。

上面的故事都涉及到一个最底层的问题:尊严——重视——自我价值。

我分析我的内心,潜在的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付出获得肯定、尊重和爱。但现实是,很多时候你付出了,但却没有反馈。

心结,每个人都有,只是你可能不知道,遇到特殊事件要探寻自己。

每个“奇怪”的,“与众不同”的人或事背后都有原因,都有前期经历的影射,都有儿时亲子关系的再现,所以说“超越自己”是多么难的一件事情阿!

更所以,我们这些“不完美”“残缺”的成年人不要因为自身的未处理问题影响到子女的成长,更要避免带着自己的有色眼镜(成见)去教育孩子认识这个世界,其实那可能不是真的,只是你的伤口而已,不是孩子的伤口。

我们这些“不完美”“残缺”的成年人之间要多些理解和包容,人在活着,怎可完美?打过了,骂过了,互相理解下“他可能以前如何如何才怎地怎地”,懂了,就不再计较了,更不应该延伸到像白纸样的孩子。

我剖析出自己,不希望大家就我的经历去讨论,而是希望用我的切身经历(伤口)提醒大家:

1、在童年,12岁以前,父母对孩子的态度是多么的重要!将影响孩子的一生。

2、有1个孩子以上的家庭,注意“公平”,不轻视老大,不重男轻女是多么难以平衡的事情,但必须做到。

3、家长能给孩子什么?不是金钱、名誉和地位,而是在他(她)小的时候存进去足够的“爱”,就像是养老保险一样,12岁以前,你存进去的越多,以后孩子可支取的就越多,不要让孩子透支。(当然,不是溺爱,这个要说开去就得专题了)这些爱是未来孩子面对挫折、逆境和孤独寂寞时舔舐伤口的最好的灵丹妙药。

这是我去年毅然放弃住宿的重要原因之一,给孩子储存足够的关注和爱。

4、教会孩子学会“爱”,因为它是获得“爱”的最好方式。一个只知道“接受爱”而不会“施以爱”的人是不会受人欢迎的。只知道一味的要求别人满足自己,不但没有感激之心,甚至在没得到自己满意答复的时候就恶语相向,这样的心态

和做法怎会交到朋友,如何长相厮守?“爱的能力”就是“关系能力”,是未来人际关系、家庭关系和谐、融洽,达到自身协调圆满的万源之本。

《半边天》里毁容的故事就是一个被爱太多、从不吃亏,不会施爱的典型案例。以下是延展一下,我是个啰嗦的人哈,顺便说说孩子最需要培养的能力是什么。

5、另一个不可或缺的成长要素就是意志力,“尽管我们用判断力思考问题,但最终解决问题的还是意志,而不是才智。”沃德说。意志力是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是指一个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的品质。

10.读《习惯决定孩子一生》心得体会 篇十

这段时间,我带着任务去读《影响教师一生的100个好习惯》这本书,在读过前几篇之后,越读越觉得这是一本带给我们教师精神食粮的好书。这本书一共有五个篇,分别为:教育习惯篇、教学习惯篇、学习习惯篇、生活习惯篇、行为习惯篇。

教师的习惯是教师个人的教育生活方式,是教师在教育场景中形成的一种相对固定、相对一致的教育行为方式。优秀教师与普通教师最大的区别在于他们的习惯。习惯影响着教师的一生,好的习惯能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并成为优秀教师成功的基石。

《影响教师一生的100个好习惯》一书,作者就是通过这100个好习惯案例,引起我们注重日常教育生活中的细节,注重教育生活中好习惯的培养,从而提升自我素养,超越自我。因此,阅读本书,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阅读的享受,更多的则是生活的引领,智慧的传递,方法的教授。从小事做起,从习惯养起。要想获得成功,就要培养良好的习惯。

要想成为一个智慧的教师,首先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书到用时方恨少”把读书、学习做为自己的好习惯。我好希望成为孩子眼中崇拜的老师,他们会惊叹:“哇,老师好厉害,什么都知道!”我希望能用我看到的学到的知识,设计好我的每一堂课,紧紧吸引孩子的注意。学习不是负担,而是充实生活,享受生活的一部分乐趣。

通过读书,我感觉作为培养孩子的小学老师要想让孩子有所成功,就要给孩子做一个成功的表率,从而帮助孩子养成具有成功潜质的各种好习惯。相信播下一个好的行为,必将收获一个好的习惯。教师要养成换位思考的良好习惯。任何时候,都不应该做自己情绪的奴隶,不应该使一切行动都受制于自己的情绪,而应该反过来控制情绪。“三分教育,七分等待”,教师的期盼和等待也是一种爱,而且是一种更积极的、更深层的爱。一个孩子不仅是一个鲜活的生命,而且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我们老师要像慈母一样关爱每一位孩子。教师要播撒阳光到孩子的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阳光的教师用理想和激情教书、用爱心和细心育人。耐心是教师的基本素质。面对学生,教师最需要的就是耐心。因此,教师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在阅读的过程中,还有这样一个问题吸引了我——世界上有一样东西,它最有价值却又不需要花你一分钱。它是什么?

是微笑。微笑是人世间最美丽的语言。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除了阳光、空气、水和微笑,我们还需要什么呢?”显然,在这位哲学大师的眼里,微笑同生活中的阳光、空气、水分一样重要。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们一直在强调要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看了这本书,才方知,需要改变的首先是自己,自己在教育中也要形成良好的教育习惯。

我也想起了我生命中曾遇到的许多优秀老师,他们外表虽不同,却都拥有那亲切而又令人难以忘怀的微笑。就是那宛若阳光、犹如春风的微笑,让我用一生铭记。

“请把你的歌带回我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带着微笑走进学校,带着微笑走进课堂,这会让我们老师感受到工作的乐趣、教学的乐趣。让微笑走进新课程,把微笑留在课堂,让微笑沟通孩子与老师的心灵,构建欢乐、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不正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么?

上一篇:一本书读后感800字下一篇: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