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表

2024-07-06

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表(共11篇)

1.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表 篇一

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方案

作者:吕小龙 日期:2011-09-26 09:25:43.0 浏览次数:7191 次

一、活动主题

为构建和谐社区,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本着志愿性与制约性相结合,无偿性与公益性相结合,组织性与业余性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倡导志愿服务精神,大力弘扬助人为乐美德,努力营造“有困难找志愿者,有时间做志愿者”的良好氛围,为发展公益事业、完善社会服务、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开展社区志愿者活动,是弘扬中华民初传统美德和志愿者精神的行动体现,是构建和谐社会、创建文明社区的重要手段。我社区要以“服务社会发展进步,服务社区群众需要”为宗旨,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努力使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成为我社区建设中具有广泛影响力和社会动员力的特色和亮点。

二、参加人员:(1)社区党员;社区党员每年必须参加两次以上社区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

(2)低保对象;享受低保待遇并有行动能力的社区居民,每年至少要参加两次社区安排的志愿服务活动;(3)其他社区志愿者,特别是外来常住人员。

三、活动内容:

(一)“弘扬志愿精神,争做环境卫士”活动。以社区文明志愿劝导队为主要依托,以低保对象为主要成员,按社区规模,每月至少进行一次,每次安排30人以上,主要进行白色垃圾清理、“牛皮癣”清除、不文明行为的劝阻和公共设施、绿化的维护等。引导社区居民讲文明、树新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献爱心送温暖”活动。我社区的自愿者小组,定期为家庭困难、行动不便的残疾人、孤寡老人送米送油、打

扫卫生、料理家务、以体现社会的关怀和社区的温暖。

(三)“小小志愿者”活动。利用寒暑假期间,组织社区内的中小学生参加一些公益性的活动。如发放建设文明和

谐社区的宣传资料、参与爱绿护绿活动等。

(四)“创平安社区”活动。以现有义务巡逻队为依托,按照义务巡逻队现在工作方式,组织志愿者积极参加维护

小区、楼栋安全的义务巡逻,促进社区的平安和谐。

(五)围绕特殊日,集中开展大型志愿活动:(1)6月5日,世界环保日。开展环保宣传和创建绿色社区活动,倡导居民“节约一滴水,节约一度电”活动,并组织清扫卫生,清理白色垃圾,清理非法张贴物等。(2)7月1日,建党日。组织全体党员开展“党员奉献日”活动,全体党员搞一天义务劳动一天,号召党员“为党旗添光彩,为社区做贡献”。(3)8月1日,建军节。组织开展拥军服务,慰问军烈属活动。(4)九月初九,重阳节。组织慰问老干部、老军人、老前辈,开展“尊老敬老日 ”活动,如给老年人免费体检,组织老年人参加文体活动等。(5)其他一些社区志愿者活动,如扶贫帮困、法律咨询、纠纷调解等。

四、活动要求:

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按照“政府引导,社区组织,依托居民”的指导思想,加强对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的领导,社区副主任吴祖燕负总责,委员沈桂明负责志愿者队伍的组织、实施工作,积极组织开展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把成立社区志愿者服务组织作为当前推动社区各项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稳步开展,扎实推进。

2、广泛宣传,做好登记。要从广泛宣传入手,认真做好社区志愿者的造册登记。凡承认社区志愿者章程,热心社会服务和公益事业的个人或团体都可报名成为社区志愿者。

3、调查摸底,选准项目。我将通过发放调查表、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广泛征求社区居民的服务需求,分类统计确定适合本社区开展的服务项目,有针对性地组织好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根据实际情况,将志愿者分成若干专业志愿者服务队。如义务巡逻志愿队、城市文明劝导队、送温暖服务队等。每队产生队长一名,在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领导下开展工作。

4、加强管理,树立形象。加强对志愿者队伍的管理,做到活动经常开展、队伍不断壮大。社区志愿者在开展服务活动时佩带统一标志,积极践行“自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宗旨,热心服务,树立良好形象。每次活动各社区都要收集好详细的资料,以及每位志愿者的服务时间、地点、对象等,做到有规则、有记录(文字、图片)、有总结。每个参会成员都应配好社区志愿者的统一标志。志愿者标志由社区统一设计样式,标志由帽子、臂章组成。

5、定期督查,加强考核。采取评比、季度检查、日常抽查与征求居民意见相结合的方法,加强对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的督查、指导和帮助,对组织程度高、活动效果好的社区自愿者活动将给予表彰。

2.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表 篇二

1 社区医疗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随着社会发展,我国人民对健康关注程度也逐渐提升,医院资源的有限造成就医难的问题,近年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社区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且目前非传染性疾病成为我国重大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社区居民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等疾病的危险因素持续上升,给社会和家庭造成巨大负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与社区居民最为接近的医疗机构,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健康干预意义重大[4]。

2 医疗志愿者服务现状

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志愿服务在我国蓬勃发展,最初以国家民政部号召推进社区志愿服务的形式开始[5]。近些年医疗志愿服务多是医院门诊及医院组织的志愿服务[6,7],并取得较好的成果及一些实践经验[8]。社区健康志愿服务大多是医院组织的,而社区医疗志愿服务因缺少组织管理,相关报道较少。

3 制定志愿者管理制度,设立志愿者管理部门

志愿者管理法律方面大多数此类文件只是对志愿服务进行一些原则性和普遍上的界定,没有从微观的操作层面提出相应有力的具体政策措施,很容易使服务呈现盲目性、随意性和无序性的状态[9]。可供医疗志愿服务领域借鉴的法律法规更少,志愿服务在法律地位方面的窘境很大程度上制约志愿服务推进的力度。可根据我国现有《中国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制定更详细的管理制度。社区医疗卫生机构设立专门部门从事志愿者管理,使志愿者服务更加系统。设立志愿者服务项目,规定服务内容,例如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优势,为社区居民群众提供健康教育、保健、健康政策宣传、建立健康档案等项目。

4 志愿者招募、培训及管理

4.1 志愿者招募

4.1.1 志愿者招募方式借助媒体、网络或微信平台发布志愿者招募的相关信息,及时反馈信息。

4.1.2 志愿者来源

志愿者可来源于社会上对医疗服务有兴趣的团体或个人,最好有医学教育背景,特别是在校医学生。开展与院校合作模式的志愿者服务是较理想的一种方式,有更好的志愿者服务持续性。志愿活动的目的之一就是让医学生能尽快适应社会,更好地熟悉以后的工作环境,形成和职业价值观取向一致的价值观和社会观,院校合作的志愿者服务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医学生更早、更直观地面对将来的工作环境,强调在实践中全方位提升综合能力,使其学到了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既承担了责任,也帮助别人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对促进医学生了解社会,塑造品格、规范行为、拓展知识、增长才干、锻炼能力、增强职业意识与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而对医学生志愿者在招聘录用时适当加分,可使其更积极地投入到志愿服务活动中,形成良性循环[10]。在完成在校教育后积极从事志愿实践活动,不仅是新时期加强医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建立新型人际关系、培育高尚人格、提升精神境界、满足人们服务社会和建设社会愿望的重要途径[11]。

4.2 志愿者的培训

调查志愿者对培训时间及培训内容的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安排培训课程。开展阶段培训,逐步提升志愿者的综合素质。通过基础课程培训保证志愿者对服务岗位的基本设置有所了解,包括各项需遵守的规章制度、志愿者服务理念、服务内容以及服务规范等,这些培训内容相对浅显,易于教授和学习。志愿者在此培训基础上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包括学习基本医学知识、沟通技巧以及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等,注重志愿者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促进志愿者的学习和发展。建立资深志愿者带领新进志愿者的服务机制,使新志愿者更直观地了解志愿服务项目。随着公众的志愿服务意识逐渐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志愿服务队。新进志愿者医疗服务内容较为陌生,对志愿服务内容不够熟悉。通过以老带新的方式促进志愿服务经验的传承与志愿者相互间的交流。面向资深志愿者开展如何带领新进志愿者的培训,协助新进志愿者尽快、顺利融入整个医疗服务系统。在带领技巧、带领内容、带领流程等方面开展培训形成一套完备的以老带新服务机制。

4.3 评估监督机制

建立健全社区医疗服务志愿者的考核、评估、监督机制。推行社区志愿服务承诺制度,明确服务内容、时间和各方的权利与义务等[12],对优秀志愿者进行物质与精神奖励相结合。实行志愿服务储蓄制度,有研究使用积分制[13]提高志愿者积极性。建立广泛的社会监督机制,是使健康促进志愿者活动走上良性发展轨道、增强服务活动发展后劲的有效措施,以备参与者本人未来之需。

5 其他

建立志愿者服务网络,各个环节衔接紧密,各项活动相辅相成,有秩序、有反馈。

6 讨论

社区医疗服务志愿者自愿性、公益性、无偿性服务的广泛开展,能起到“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群众解难”的重要作用,直接促进了社区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人力资源的开发。实现资源共享,降低社区服务成本,减轻政府负担[14],但现如今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志愿者参与意识不强。相对一线城市郊区的社区居民参与志愿者活动的意识比较弱[15]。志愿者已不是新鲜名词,但在相对偏远的郊区,有些居民并不了解志愿者可以做什么。我国区域大,发展不均,郊区的地域比较广大,人口分布不均,且很多地方交通不够便利。志愿者服务能否更加完善是建立在社会大环境发展基础上的,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制度的更加完善,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社区医疗志愿服务才能发展起来。

摘要: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分级诊疗制度的建立与推进,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而社区卫生服务面多并且分散,与此同时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短缺,不能满足庞大的社区人员的健康需求。有效利用社会资源,组织志愿者进行相关健康促进活动,既可以减轻社会负担,又能达到健康促进的目标,而如何有效地组织管理志愿者是一项重要的课题,本文就我国志愿者医疗服务的现状,对社区医疗服务志愿者团队构建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提出规范社区医疗服务志愿者团队的一点浅见。

3.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表 篇三

关键词:社区养老服务;志愿者;建设

一、研究背景

我国是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老年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一个国家,到2014年末,我国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已经达到了15.55%。面对巨大的养老压力,选择何种养老方式显得尤为重要。社区养老相对于其他养老方式来说,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因此成为解决养老难题的首选方案。而社区养老服务志愿者队伍建设直接关系到社区养老的质量,需要特别关注。只有积极促进社区养老服务志愿者队伍建设,才能改善社区养老服务质量,更好的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求,稳定老年群体,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促进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

二、相关概念

(1)社区养老。虽然众多学者对社区养老定义的阐述有所区别,但共同之处在于以下三点:1)社区养老是多方协调,共同开展养老活动的一种模式;2)社区养老都离不开家庭养老与专业的社会养老服务机构;3)社区养老突出养老需求的多样化。社区养老综合了家庭养老与机构养老的优点,在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养老需求与高质量的养老服务方面更具有操作性和可能性。因此,社区养老是目前解决我国养老难题的一个可行之策。(2)社区养老服务。社区养老服务是社区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又称为社区助老服务、社区老年服务、居家服务等。虽然社区养老服务名称各异,各个学者的对其定义不同,但基本上都是指依托政府,社区协同,多方参与,共同为社区内的老年人提供多样化的老年服务的一种模式。(3)社区养老服务志愿者。从广义上来看,凡是从事老年人服务工作的所有人员都可以被统称为养老服务人才,因此社区养老服务志愿者也是养老服务人才的一部分。

三、目前社区养老服务志愿者存在的问题

(1)志愿者数量不足。我国社区养老服务的志愿者发展较为缓慢,志愿者数量不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十分巨大。在美国,积极参与社区服务的志愿者人数大约有9000多万人,而根据民政部的统计,我国的社区志愿者人数目前大约只有540万人数,而为老年人服务的志愿者就更少,差距显而易见。(2)志愿者来源渠道不畅。目前,社区养老服务的志愿者大都是经过校园招聘的形式招募的,大学生群体有限,愿意参加社区养老服务志愿工作的大学生更有限,所以仅仅靠这一方式招聘,显然满足不了需求。(3)志愿者流动性大。我国社区养老服务的志愿者目前还没有严格的准入与退出制度,导致了志愿者队伍极不稳定,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现象突出。再加上,社区养老服务的志愿者大都没大学生,他们的课业比较繁重,时间也不固定,所以很难把这一群体给稳定下来。(4)志愿者服务质量不高。社区养老服务志愿者大多没有经过正规的培训与训练,简单的了解了社区养老服务的工作后就上岗,专业性较差。志愿者群体大多为大学生,所以他们的生活经验不足,在生活照料方面的技能较差,不能很好的照顾老年人;并且,他们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没有心理辅导、医疗保健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对老年人的服务范围有限,导致志愿者的服务质量不高

四、加强社区养老服务志愿者队伍建设的对策

(1)结合志愿者的特长开展社区养老服务工作。一方面要对志愿者进行培训,在志愿者的社区养老服务技能培训中,注重志愿者的志愿精神以及团队精神的培养;另一方面,发掘志愿者的特长,给志愿者安排适合自己的工作,帮助志愿者运用自己的专长去做好社区养老服务工作。(2)壮大社区养老服务志愿者服务队伍。进一步扩大低龄志愿者队伍,发挥老年人余热,促进青年群体的加入。进一步完善社区养老服务志愿者注册制度、志愿者服务资金保障机制、志愿者激励机制等。吸引不同身份、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加入社区养老服务志愿者队伍。(3)建立社区养老服务志愿者信息档案。建立社区养老服务志愿者的信息档案,可以有效的使用志愿者资源。(4)建立社区养老服务志愿者有偿服务机制。政府在社区养老服务志愿者队伍建设的过程中,应加大资金投入,对参与社区养老服务的志愿者提供一定的补偿,可以是经济上的经济补偿,如交通费补贴、餐饮费补贴或是按服务质量与服务时间给予少量的工资,赠送纪念品;也可以是精神上的补偿,如在社区网站上公开表扬,在学校综合测评中给予加分认可;还可以是物质补偿,如赠送纪念品等。

参考文献:

4.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方案策划 篇四

百名骑行志愿者进社区,流动宣传消防安全知识

二、活动时间

20_年11月13日

三、活动地点

潼南县双江镇

四、活动内容

潼南县防火安全委员会组织潼南县金佛车队消防宣传服务分队到双江镇开展消防宣传教育活动,为辖区群众发放宣传资料、讲解消防知识、接受消防咨询,进一步提升辖区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同时,针对农村老人和儿童等弱势群体较多的情况,深入农户为他们讲解火灾防范、火灾扑救等消防知识、帮助他们查找消除火灾隐患等。

五、活动形式

早上八点,在潼南县消防大队集合,领取统一的消防志愿者红马甲;八点三十分,从潼南县消防大队出发前往双江镇,九点三十分在双江镇集合参加动员会,10点活动开始,志愿者们在活动现场为群众讲解消防知识,指导群众查找火灾隐患。宣传活动结束后,志愿者们进入双江镇养老院,对弱势群体开展帮扶活动。

六、活动路线

5.后环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方案 篇五

一、活动主旨

为构建和谐社区,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本着志愿性与制约性相结合,无偿性与公益性相结合,组织性与业余性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倡导志愿服务精神,大力弘扬助人为乐美德,努力营造“有困难找志愿者,有时间做志愿者”的良好氛围,为发展公益事业、完善社会服务、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开展社区志愿者活动,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志愿者精神的行动体现,是构建和谐社会、创建文明社区的重要手段。我社区要以“服务社会发展进步,服务社区群众需要”为宗旨,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努力使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成为我社区建设中具有广泛影响力和社会动员力的特色和亮点。

二、参加人员

(1)社区党员;社区党员每年必须参加两次以上社区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

(2)低保对象;享受低保待遇并有行动能力的社区居民,每年至少要参加两次社区安排的志愿服务活动;

(3)其他社区志愿者,特别是外来常住人员。

三、活动内容

(1)“弘扬志愿精神,争做环境卫士”活动。以社区文明志愿劝导队为主要依托,以低保对象为主要成员,按社区规模,每季度至少

进行一次,主要进行白色垃圾清理、“牛皮癣”清除、不文明行为的劝阻和公共设施、绿化的维护等。引导社区居民讲文明、树新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献爱心送温暖”活动。我社区的自愿者小组,定期为家庭困难、行动不便的残疾人、孤寡老人送米送油、打扫卫生、料理家务、以体现社会的关怀和社区的温暖。

(3)“小小志愿者”活动。利用寒暑假期间,组织社区内的中小学生参加一些公益性的活动。如发放建设文明和谐社区的宣传资料、参与爱绿护绿活动等。

(4)“创平安社区”活动。以现有义务巡逻队为依托,按照义务巡逻队现在工作方式,组织志愿者积极参加维护小区、楼栋安全的义务巡逻,促进社区的平安和谐。

(5)围绕特殊日,集中开展大型志愿活动:(1)6月5日,世界环保日。开展环保宣传和创建绿色社区活动,倡导居民“节约一滴水,节约一度电”活动,并组织清扫卫生,清理白色垃圾,清理非法张贴物等。(2)7月1日,建党日。号召党员“为党旗添光彩,为社区做贡献”。(3)8月1日,建军节。组织开展拥军服务,慰问军烈属活动。(4)九月初九,重阳节。组织慰问老干部、老军人、老前辈,开展“尊老敬老日 ”活动,如给老年人免费体检,组织老年人参加文体活动等。(5)其他一些社区志愿者活动,如扶贫帮困、法律咨询、纠纷调解等。

四、活动要求:

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按照“政府引导,社区组织,依托居民”的指导思想,加强对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的领导,社区主任陈远清总责,积极组织开展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把成立社区志愿者服务组织作为当前推动社区各项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稳步开展,扎实推进。

2、广泛宣传,做好登记。要从广泛宣传入手,认真做好社区志愿者的造册登记。凡承认社区志愿者章程,热心社会服务和公益事业的个人或团体都可报名成为社区志愿者。

3、调查摸底,选准项目。我将通过发放调查表、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广泛征求社区居民的服务需求,分类统计确定适合本社区开展的服务项目,有针对性地组织好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

4、加强管理,树立形象。加强对志愿者队伍的管理,做到活动经常开展、队伍不断壮大。社区志愿者在开展服务活动时佩带统一标志,积极践行“自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宗旨,热心服务,树立良好形象。每次活动各社区都要收集好详细的资料,以及每位志愿者的服务时间、地点、对象等,做到有规则、有记录(文字、图片)、有总结。

6.志愿者服务社区活动策划书 篇六

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新生力量,有着自己独有的激情,梦想与淳朴的爱心,应该为社会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同时,经过这样的社会活动可以丰富我们的课余生活,增强知识,增加社会阅历,为以后的成长,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现将有关事宜公布如下:

一.主办单位:西铁职院龙首校区团委

二.承办单位:西铁职院龙首校区社团联合会

四.活动地点:明宫社区

五.活动时间:

六.活动目的:

①力所能及的帮助社会需要帮助的人群,传递爱的使者。②为了进一步弘扬雷锋精神,理解雷锋精神的实质。③向社会主义奉献自己的一片爱心,提高我们的实践能力

七.活动准备:

①主要负责人前往社区勘察地形及情况。

②主要负责人在活动前开展通知该社区负责人,并协商好活动的具体时间及细节。

③以阻止团委为主要负责人,确定活动时间及参加人员。④将参与活动人员分为四个小组。

八.活动主要内容:

1.在规定时间在操场集合,要求所有参与活动人员准时到场并点名,去时带上劳动工具(身穿制服)

2.从学校去社区途中,注意交通安全,不无缘无故离队,到了小区注意整队总名。

3.划分工作区域和人员安排,安排劳动时要做到合理安排,公平分配

4.所有志愿者应认真完成各自的任务,做到认真负责

5.活动结束后,到小区门口集合点名,之后返回学校

6.返校后再次点名

7.对于不服从管理人员应劝其退会

8.对本次活动做好总结,写好心得体会,对于将特别优秀的向文学社推荐。

九.活动注意事项:

1.坚决服从安排,听从负责人的安排

2.参加本次活动的同学应准时到场,除身体不适等原因需要请假,其他不得请假

3.志愿者认真对待每次活动,不得应付,不得无故缺席

4.所有参加此次活动的人员,在来往途中应注意交通安全,遵守交通规则,在小区工作时应避免有安全隐患的物品,保护好自身安全,无比做到平平安安出去,平平安安返校。

活动负责人:

参与人员名单:

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龙首校区团委

社团 志愿者协会

2011年3月

应急方案

一.成立临时安全责任小组

此次活动,各负责单位组织成立现场临时安全责任小组安全小组负责单位:

安全小组协助单位:

二.应急组组成及具体事项

应急组长:

应急组副组长:

应急组成员:

1.在发生突发事件时,应急组应及时了解事情的具体情况,并做出合理安排。

7.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表 篇七

1 研究对象

以辽宁省沈阳、大连、锦州、朝阳、铁岭、抚顺、丹东、鞍山等八个城市的240名社区体育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内容和目的需要查阅有关社区体育、体育志愿者、体育社会学和全民健身等相关书籍,并运用计算机文献检索,对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网上相关信息进行检索,将查阅到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为该研究提供相关的信息保障。

2.2 问卷调查法

在召开专家座谈会基础上,对辽宁省8个城市的16个社区240名社区体育志愿者和社区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设计了“社区体育志愿者服务现状调查表”,发放问卷240份,回收有效问卷232份,回收率96.67%。

2.3 访谈法

通过对街道办事处、社区的管理者、社区体育志愿者、和社区居民的访谈,了解社区体育活动开展现状和社区体育的服务现状,并且实地观察了社区开展体育活动的资料记载、场地和运动器械等,以便获得翔实可靠的材料。

2.4 数理统计法

数理统计法用SPSS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做好客观准确评价提供依据。

3 结果与分析

3.1 辽宁省社区体育志愿者的基本情况

3.1.1 社区体育志愿者的年龄结构

通过对辽宁省8个城市的16个社区232名体育志愿者调查发现(见表1),社区体育志愿者的年龄结构分布是其极不均匀的(见表1)。30岁以下的有18人,仅占7.76%;31~40岁的24人,占10.34%;41~50的47人,占20.26%;51~60岁的60人,占25%;60岁以上的82人,占35.77%。辽宁省社区体育志愿者的特征是中老年志愿者居多,呈现老龄化趋势。主要是中老年人家庭的压力较小,闲暇时间较为充足,本身也有运动健身的意愿和渴望,通过将该社区居民组织起来参与健身运动既可以获得运动的同伴还可以使自身有一种成就感。访谈中发现,年轻人由于社会和家庭的双重压力,即使有做社区体育志愿者的意愿,更多的人也没有时间参与到志愿者服务之中。

表1 辽宁省社区体育志愿者自然情况调查表(n=232)

表2 辽宁省社区体育志愿者参与社区体育服务的动机调查表(n=232)

3.1.2 社区体育志愿者的职业构成

社区体育志愿者来自于不同的行业(见表1),以离退休人员所比例占居多,占40.95%,在职的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和自由职业者比例也较大,各占24.14%和19.83%。在访谈中了解到,工人的平时工作任务繁重,压力较大,参与社区体育志愿者的意愿不强,学生们较为年轻,更多时间是穿梭在同学、朋友聚会和遨游在网络之中,参与也较少。有一种现象值得关注,就是体育专任教师和体育专业大学生参与社区体育志愿者人数非常少,访谈中了解到,主要原因是社区宣传力度不够和这一群体成员缺乏热情。如果征得这一群体人员参与到社区体育志愿者服务之中,就会使健身指导更具有专业化。

3.2 辽宁省社区体育志愿者的体育服务概况

3.2.1 辽宁省社区体育志愿者参加社区体育服务的动机

辽宁省社区体育志愿者参与社区体育服务的动机是多样性的(见表2),更多的体育志愿者参与到社区服务中是因为热心于公益事业,占到了30.60%,社会交往和运动顺便也占有较大比例,分别是22.41%和17.67%。总体上看,动机是积极向上的,具有较高的社会服务意识,对社区体育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但是以传授运动技能和科学健身理论指导服务的志愿者还是较少,而这一项却是志愿者服务的重点,这一状况值得重视。

3.2.2 辽宁省社区体育志愿者参加社区体育服务的时间和频度

从总体来看,社区体育志愿者参加服务的次数还是较多的(见表3),3次及3次以上占到了50.86%,在访谈中了解到,每天都能够提供服务的志愿者仅占7.3%,这一群体人员较少,有待于加强。在参与社区体育服务的时间上,60~90分钟的人员较多,占到了41.81%不可忽视的是30分钟以下和90分钟以上占有的比例达到了22.85%,这就需要进行积极引导,将服务的时间规范在60~90分钟,这才是一个较为合理的区间。

3.2.3 辽宁省社区体育志愿者参加社区体育服务的内容

通过调查发现,辽宁省社区体育志愿者服务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传授运动技能、健身指导和活动的组织和策划上(见表4)。这对于社区体育活动的开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信息服务中,将现代化教育手段如何应用到社区建设和体育志愿者的服务当中却应该是未来工作的重点,只有这样,才能使信息更加畅通,通知更加到位,服务内容更加广泛,健身指导更加多样。

3.3 辽宁省社区体育志愿者服务的影响因素

3.3.1 社区体育志愿者的数量不足

由于社区体育指导员较为短缺,近几年来,辽宁省社区发展了大量的体育志愿者来参与社区体育的一系列工作。但是,由于信息不够畅通和宣传不够到位等原因,参与社区体育志愿者的人数明显不足,特别是社区之间志愿者的分布差异较大,不够均衡,有的社区志愿者人数偏少,人员的短缺和分布的不均衡严重影响了社区体育活动的开展和全民健身工程的有效实施。

3.3.2 社区体育志愿者的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在调查中发现,在辽宁省8所城市的24个240名社区体育志愿者中仅有17名体育专业人士(体育工作者或者曾经是专业运动员和体育专业大学生),仅占总数的7.08%。这个数量明显偏少,这一群体都经过体育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培训,有着系统的体育基础知识和扎实的各项运动基本技能,在社区的健身活动指导上都有一技之长,如何争取更多专业人士参加到志愿者服务队伍,将是未来社区工作者在招募志愿者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工作,对于提高社区体育志愿者的服务质量和社区体育的建设会起到积极作用。

表3 辽宁省体育志愿者参加服务次数、参加活动的时间调查表(n=232)

表4 辽宁省社区体育志愿者参与社区体育服务的内容调查表(n=232)

3.3.3 社区体育志愿者服务的内容不够广泛和具体

调查中发现社区体育志愿者的服务更多集中在单项的现场健身指导,对于健身理性的传授、特殊群体的健身活动和现代化手段应用到社区志愿者服务中却较少,而这一部分正是社区居民主要的需求之一。如何从运动前的准备活动、运动中的危险防范和运动后的放松,以及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是社区居民运动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特殊群体中的残疾人和孕妇等人群的健身指导,也是志愿者完善健身指导的重要内容之一。特别是运用网络资源将一些服务内容宽泛起来,使更多居民进入社区网络就可以通过分解动作直观复习单项指导技能、可以看到健身运动的误区、欣赏到体育赛事和特殊群体健身的注意事项等。

3.3.4 社区体育志愿者服务的时间不能保证,有一定的随机性

由于我国社区体育志愿者起步较晚,各项管理制度和长远规划还有待完善,随之带来的就是服务不够规范,随意性较大。特别是志愿者在服务的时间上,家庭因素和个人原因经常更改服务时间是居民参加社区健身活动最为不满的因素之一。建立更加规范的管理制度是社区体育服务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辽宁省社区体育志愿者年龄偏大,以中老年居多;职业的构成以离退休人员、企事业单位和自由职业人员居多。

辽宁省社区体育志愿者参与服务的动机主要是以热爱公益事业、社会交往和运动顺便为主;每周参加服务次数以2~3次居多,而且参加时间较短,一般在1小时之内的占有绝大多数比例。

辽宁省社区体育志愿者服务的内容不够宽泛,基本停留在单项技术指导方面,缺乏具有一定体育专业人士参与到志愿者的队伍当中。

辽宁省社区体育志愿者服务的资金基本是依靠社区提供的少量资金和社区居民的集资,资金的缺乏影响了志愿者的服务质量。

辽宁省社区体育志愿者缺乏较为完备的管理体系。缺乏社区体育志愿者的长远规划,在体育志愿者的招募、培训、人员分布等问题上管理亟待加强。

现代化管理手段在社区体育志愿者服务中应用的不到位。

4.2 建议

4.2.1 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吸纳中青年加入到社区体育志愿者服务队伍

辽宁省社区体育志愿者队伍的年龄偏大,人员较少,分布不均匀。这一现象直接影响了社区体育志愿者的服务质量。主要原因是,社区体育志愿者在实际招募的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信息不够畅通、宣传不够到位的现象。在调研中发现,许多该社区居民和有一定专业能力的人员并不知道有这样的组织,更不知道服务的内容,导致了社区体育志愿者队伍人员较少和不够专业等弊端,影响了社区体育的发展和社区体育志愿者队伍的建设。通过现代化手段积极宣传,吸纳中青年人士加入到志愿者服务队伍,实现社区体育志愿者的梯队建设,为社区体育志愿者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4.2.2 广泛拓宽社区体育的融资渠道,解决社区体育志愿者服务的经费问题

经费问题一直以来是困扰社区体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社区体育的资金绝大部分来源于政府拨款,但是政府的体育专项投入根本满足不了目前社区体育迅猛的发展,要想将社区体育活动更好开展起来,就必须拓宽资金来源,充分利用社会捐赠、赞助和自筹资金等多种融资渠道,使体育经费向多元化渠道发展,保证社区体育的组织和活动具有充足的经费。同时,充足的资金可以提高社区体育志愿者的服务质量,也可以使志愿者的服务创新在资金上得到保障。

4.2.3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健全完善体育志愿者服务的健身网络

在研究过程中发现,辽宁省社区体育志愿者服务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服务的通知不够到位;服务的方式不够全面、内容不够具体;服务的人员不够广众等。这些不足完全可以通过现代化手段加以解决。

当今世界的英特网,无线Wi Fi,3G、4G手机等已经将整个地球网络化了,人们通过电脑、智能手机、带网络功能的各种终端设备随时随地连接上网,掌握第一手信息和材料。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平台是解决这一问题最便捷的方式。比如:利用网络资源可以使通知和信息家喻户晓,获得了社区工作人员做了很多努力都难以形成众所周知的效果;通过社区健身服务资源库的建立,避免了传统体育单项的现场指导局限,将如何进行健身运动、如何欣赏体育赛事和运动保健的自助手段等都纳入其中,扩大了志愿者的服务范围;通过建立现代远程教育,就会把更多的专业人士和具有不同特长的人员组织起来从事社区体育服务工作,建立社区体育工作者和社区体育志愿者的服务体系,使他们的服务更加系统化、科学化。只有这样,才能拓展社区体育志愿者的服务内容,使各类信息发布得到更好传播,才能使受众人群更多,也才能使信息量更大和服务更加到位。

4.2.4 社区体育志愿者要加强健身活动的理论指导,增强运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健身运动的益处人人皆知,但是许多人并不知道运动也是一把双刃剑,运动的科学、合理才能带来健康,否则也许会带来伤害。在调查中发现,许多社区居民对于健身知识的了解不多或者并不全面。在运动时间、运动强度、运动频次、运动方式和运动损伤的自助手段上都存在一定的误区。这就要求社区体育志愿者通过宣传、组织讲座等方式进行引导和规范,特别是通过社区创建的网络平台进行健身知识的传播,并配之以适时的在线解答来达到指导社区居民科学健身的目的。

4.2.5 社区体育志愿者要做好社区特殊群体居民的健身指导工作

社区的居民绝大多数都是健康者,但是并不能排出一些特殊群体,比如:肢体残疾和孕妇等。社区体育志愿者只有做好了这一群体的康复健身运动和孕期正确活动方式等指导工作,才是社区体育志愿者的全部工作任务。但是,做这项工作对于一般体育志愿者来说有些勉为其难,这就需要社区积极与驻区医院和具有这方面特长的体育专业人士广泛联系,征得他们的支持和帮助,为做好这一群体的工作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唐坤.多元主体需求下社区体育志愿者服务策略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14(6):14-17.

[2]蔡建新.福建省高校体育志愿者活动现状调查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2015,34(2):52-54.

8.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观察 篇八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是志愿服务的精神,更是参与志愿服务的大学生的信条。近年来,中国志愿者组织和成员数目不断地增加,对社会做出的贡献更是不可小觑。而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逐渐形成了规模,在规范化、制度化等方面都形成了较为全面的发展。但一个处于成长期的事物在其成长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困难与挑战。

志愿服务与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

何谓志愿服务?综合各方意见,笔者认为:志愿服务是指志愿者出于自愿,以自己的知识、技能和财富等贡献社会,不以获得物质报酬为目的而以促进社会公益事业发展和提高公共事务效能为己任所从事的各项活动。由此可见,志愿服务具有志愿性、无偿性、公益性、组织性四大特征。

大学生在社区志愿服务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大学生面向社区中的居民,尤其是老年人、残疾人、儿童、社区贫困户、优抚对象等提供社会福利服务与便民利民服务。在社会的发展、志愿服务的规范这一大前提下,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也日益成长,但大学生志愿者与社区建设的合作制度化、规范化以及服务领域的拓展与模式的创新方面无疑还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特性观察

大学生作为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的绝对主体,其构成与发展又有怎样的特性?与其他志愿服务的人群相比,大学生志愿者有怎样的优势与劣势?笔者拟从大学生志愿服务与其他各类群体的分别比较上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特性做出观察。

1.大学生志愿服务与一般青年志愿服务。在此明确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群体主要针对各类大学本科、专科以及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而一般青年志愿服务主要针对的主体是与大学生年龄相当、但已经在各行各业中从事相应工作的青年人。

首先,大学生志愿服务具有更强的组织性。以四川大学为例,四川大学的志愿者工作以四川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为主要指导,在每个学院还设立相应的志愿者服务队,学院之内还有各个班级小分队等,组织体制较为完善;同时,学生社团也在志愿服务中发挥重要作用;一般青年志愿服务则不然。其次,大学生志愿服务也有更强的时间灵活性。由于大学生志愿者尚在学习阶段,时间较为灵活,在志愿服务的开展上有较强的时间优势。一般青年由于工作的原因,在时间上较为僵化。此外,大学生志愿服务在专业化、智能化与多样化上较一般青年志愿服务也有很突出的优势,在此不再赘述。

2.大学生志愿服务与中小学生志愿服务。从群体特征来说,大学生群体与中小学生群体的显著区别主要体现在年龄差距、知识水平与专业化层级上的差距。大学生志愿者最突出的特点即专业化程度上。相比中小学时代的通才教育而言,大学生在学习上具有专业化与专门化的明显特征。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志愿者能在社区志愿服务与社区建设中发挥不同的作用,综合而言则非常全面和专业。相比而言,由于中小学生的年龄、学习层次等限制,其志愿服务的专业化程度普遍较差。除此之外,大学生志愿服务与中小学生志愿服务相比同样也有时间灵活性上的优势。

3.大学生志愿服务与部分NGO志愿服务。NGO即非政府组织。目前我国以志愿服务为主要活动的NGO在提供社区志愿服务方面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学生志愿者在NGO中也占有重要的比重,两者从本质上来说存在较大的重合。

诚然,大学生志愿者专业化、多样性强,但是这样的特点在NGO中同样存在。从大学生群体的特点来看,大学生群体流动性强,因此从长期上志愿者的更新频率较快。这既是优势,更是劣势。如果在志愿者队伍建设的“传、帮、带”中没能得以较好的处理与协调,大学生志愿服务出现断层的可能性很大。而NGO由于其组织的特性,在人员流动上具有更好的优越性;由于组织的存在是以志愿服务为全部意义,在人员管理与流动上具备更好的持续性与延展性。这保证了志愿服务在延续性上得到保证,而志愿服务人员的培训与管理也就更为可行。

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的必要性

大学生志愿服务作为志愿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青年志愿服务的主体。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究竟有何必要性?笔者试从大学生志愿者与社区两个角度分别阐述。

1.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之于大学生志愿者。首先,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是培养大学生形成“独立人格”的重要途径。“通过志愿活动,能够使独生子女融入到集体这样一个大家庭中,培养互帮互助、与人沟通、与人相处的能力,从而健全大学生的人格。”其次,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是青年大学生奉献社会的重要渠道。大学生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在为老年人、残疾人、儿童等提供社会福利服务与便民利民服务的过程中正是一种奉献社会的学习与践行。最后,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是大学生提升综合能力的重要平台。从目前社会的发展阶段来看,大學生志愿者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涉及到人员的安排、组织的协调、团队的沟通等诸多环节。社区志愿服务的参与与组织,为大学生提升综合能力提供了重要的平台,在实现社区与志愿者的双向互动的同时为提高大学生综合能力做出了重要贡献。

2.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之于社区。首先,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帮助解决了社区建设中的许多难题。大学生在为老年人、残疾人、儿童、社区贫困户、优抚对象等提供社会福利服务与便民利民服务方面都做出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第二,大学生在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本质上也是学习型社区建设的过程。大学生志愿者积极就环保、科普等问题在社区中开展宣传与学习活动,在社区建设科学化的进程中,在学习型社区的建设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第三,大学生志愿者弥补了社区专业服务的空白。大学生的专业化志愿服务活动对于丰富社区志愿服务的类型,开创社区志愿服务的领域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大学生充分利用了高校强大的学科优势,在很大程度上丰富和提高了社区志愿服务的内容与水平,对于社区来说是社区建设的重大提升。(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市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09级)

参考文献:

[1]巩丽,张佳.《浅谈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体系建设》[J].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11.2.

[2]王顺茗,张华胜.《浅析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特征》[J].科教导刊,2010.10.

9.国际志愿者日社区服务活动总结 篇九

我校团委组织成立的志愿者队伍是一支志愿服务意识强的队伍。我校的志愿者每年都要活跃在整个临安市。为临安的志愿服务添加一份无私的奉献。在第22个国际志愿者日期间,我校志愿者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组织开展以“志愿临安,品质生活”的志愿服务。志愿服务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在11月下旬,进行了“走进社区,服务社区”的活动,第二、第三阶段在12月5日和12月6日分别开展了“保护苕溪”活动及“帮孤助残送温暖”活动。现将活动进行总结如下:

一、“走进社区,服务社区”活动

11月下旬,在第22个国际志愿者日即将来临之际,我校团委组织近百名新生志愿者到城北马溪社区进行志愿服务。在社区戴主任的介绍与引领下,我校志愿者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积极地参加了农贸市场周边的卫生清扫工作。活动中,志愿者们不怕脏、不怕累,充分展现了我校志愿者服务意识。通过检拾白色污染物,清洁绿化带,为临安创建环保模范城市尽了一份心,尽了一份力。在活动结束后,志愿者们都高兴地说:“虽然好辛苦,但心里真的好开心。”这些活动,充分展现了临安教师进修学校志愿者环保的主人翁姿态。

二、“帮孤助残,送温暖”活动

帮孤助残,走进敬老院送温暖,这一向都是我校志愿者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他们以奉献为快乐,感受着多彩的生活,他们用他们的真情唤起了老人们那颗孤单的心。在12月5日,在这个第22个国际志愿者日,我校综高094班36名志愿者戴着志愿者的红帽子,又一次走进了敬老院,他们用动听的歌声美妙的舞姿表达了对老人们的最真诚的敬爱,他们用心倾听着老人们的心声,为老人们洗头、剪指甲……这次活动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孝敬老人的优秀传统。也更深一步推进了志愿者服务意识。

三、“保护苕溪”活动

12月6日,在这个第22个国际志愿者日,我校团委组织55名志愿者参加“保护苕溪”活动,55名“红帽子”沿苕溪河畔开展了清理活动,以纪念这个第22个国际志愿者日的到来。

为了进一步的加强团员志愿服务意识,完善志愿者队伍建设,我校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更好的服务社会、服务临安。让这道风景线在城市中更加靓丽。

XXXX学校团委

20XX年12月7日

10.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方案 篇十

以党的、__届三中全会和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以构建和谐邻里关系为目标,不断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倡导邻里之间互知、互敬、互帮、互助,大力营造“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风尚。

活动主题

以“邻里情·一家亲”为活动主题

活动内容

(一)开展睦邻文化活动,营造邻里和谐良好氛围

邻里和谐是社区和谐、社会和谐的基础。把大力发展睦邻文化作为构建和谐邻里的切入点,充分发挥“邻居节”等睦邻文化的辐射效应,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1、开展邻里相识相知活动。通过发放邻里联系卡、社区服务卡,举办楼道茶话会、邻里百家宴、邻里消夏卡拉OK演唱会、社区运动会等形式,把邻里互认联谊活动搬进社区、楼栋、家庭,吸引广大居民群众积极参与,使邻居们由相识到相知,由相疏到相助,密切邻里关系,增进邻里友谊。

2、开展社区广场文艺演出活动。以“邻居节”、“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为契机,组织社区文艺志愿者,以发生在社区的邻里故事、身边感动人物、优秀志愿者事迹为题材,自编、自导、自演文艺节目,通过文艺的形式引导群众培育勤劳节俭、崇德向善、遵德守礼、孝老敬老的社会风尚。

(二)开展“四爱四进”志愿服务活动,树立仁者爱人的浓厚氛围

以社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农民工、残疾人为重点,通过综合包户、结对帮扶、亲情陪伴等形式,为他们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

1、楼道爱心互助微信群项目。以社区楼道为单位,通过邻里联系卡,组建楼道爱心互助微信群,为邻里日常沟通互助搭建平台,邻里之间可以通过发微信的形式实现互帮互助。

2、爱心哨项目。为社区60岁以上老人、未成年人赠送爱心哨,当老人和儿童发生意外或需要紧急帮助时可吹响随身携带的爱心哨,以寻求帮助。

3、爱心课桌项目。在社区图书馆或有条件家庭开辟爱心课桌,为放学后家中无人的学生提供学习场所,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利用爱心课桌为留守儿童补习功课,为农民工家长传授教育常识。

4、爱心门铃项目。为空巢老人、残疾人家庭免费安装爱心门铃,当有特殊需求时通过按响门铃,社区志愿者第一时间到达受助群众家中,达到“爱心门铃响,邻里来帮忙”的活动效果。

5、贴心女儿进家庭项目。组织巾帼贴心女儿志愿者走进空巢老人家中,为他们提供家政服务、代购商品、陪伴洗浴等志愿服务活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办法,为空巢老人、残疾人家庭订购爱心家政服务卡,定期提供上门家政服务。

6、健康档案进家庭项目。以“云医疗”项目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依托,组织社区医疗卫生志愿者,为社区居住的“老幼弱残”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定期为有需要的人群进行回访和随访。

7、心理疏导进社区项目。组织心理健康专业志愿服务队,深入社区养老机构和“老幼弱残”家庭,提供心理疏导志愿服务活动,使他们保持健康阳光心态。

8、法律常识进社区项目。组织法律志愿者在社区开展普法知识讲座和法律咨询志愿服务活动,提升市民法治意识,为困难群众提供法律维权服务。

(三)开展邻里互助志愿服务活动,编织社区爱心网

远亲不如近邻,采取邻里之间互帮、互助的组织形式是体现就地、就近、就便原则,实现志愿服务常态化、长期化的重要手段,通过邻里互助志愿服务活动使每一个遇到困难、渴望帮助的人得到及时的关爱。

1、开展平安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志愿者配合有关部门开展治安联防巡逻,排查社区消防隐患,对外来人口和租房户进行登记,检修社区单元防盗门、声控灯等安全防护设施,为外出邻里看家守屋等志愿服务活动,打造平安、放心的社区环境。

2、开展方便邻里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志愿者为社区空巢老人、残疾人,以及其他行动不便,需要帮助的群体,开展代购商品、代购药品、代收快递和报刊、代缴水电气费,代购车票等志愿服务活动,打造邻里和睦、亲如一家的和谐氛围。

3、开展优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志愿者维护社区环境卫生,制止乱堆乱放、乱图乱画等不文明现象,看护绿地花草,定期浇水施肥。清理单元内楼梯扶手、楼道玻璃。清理庭院冰雪,打造优美、舒心的生活环境。

四、活动要求

1、充分认识活动重要意义。开展邻里守望志愿服务活动是落实中央文明委领导关于立足社区开展志愿服务工作要求的具体举措,是将志愿服务做到基层、做进家庭、融入生活,促进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有效途径。各地、各部门务必高度重视、认真组织、扎实开展。

2、动员各类人员广泛参与。在开展邻里守望志愿服务活动中,要广泛动员各类人员积极参与,尤其要发挥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示范带头作用,团结社会各界志愿服务组织和广大志愿者,汇集一切志愿力量,让人们感受到社会温暖。

3、多种形式开展活动。各地、各部门可以采取综合包保、结对帮扶、亲情陪伴等多种方式开展邻里守望志愿服务活动,让空巢老人身边有儿女般的温暖,让农民工兄弟身边有朋友般的关照,让留守儿童身边有父母般的关爱,让残疾人身边有亲人般的体贴,真正发挥邻里守望志愿服务活动的实际效果。

4、广泛宣传形成氛围。各地、各部门要充分发挥报刊、电视台、电台、网络等媒体的作用,加大对邻里守望志愿服务活动的宣传力度,深入挖掘活动背后的感人故事,确保活动在更大范围内发挥辐射传播作用。

11.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表 篇十一

【关键词】口腔保健;志愿服务;长效机制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087-01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居民的寿命也随着延长,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知识的学习,口腔健康教育也逐渐被社会高度关注。为了确保口腔健康教育取得实效,我们把开展口腔健康志愿服务作为预防和控制口腔疾病最实用、有效的途径,有助于社区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善。

一 、口腔健康促进志愿服务价值与意义

1、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区志愿服务秉承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促进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我们把志愿服务作为一个强有力的纽带,使社会群体之间建立联系和交流的渠道,有助于形成诚心友爱的社会氛围,提升社会的道德责任感,维护社会的稳定,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

2、有利于口腔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口腔疾病是常见病,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口腔疾病的防治已引起大众的关注。口腔健康也逐渐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一些口腔保健方法和用品也在被大众认识。因此,开展“口腔健康志愿服务”,不仅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内在需要,而对口腔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3、有利于建立科学的口腔保健服务体系。口腔健康进社区志愿服务在我国起步较晚,缺乏完善的规章制度。如何不断把志愿服务活动引向深入,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克服随意性和因人员的更换而使活动停滞瘫痪,为构建科学的志愿服务体系创造条件。

4、有利于师生展示临床实践平台。我们把志愿服务落实到最实际的环境、环节和过程中,更好地将口腔专业技术知识和技能运用于实践、检验和巩固理论知识,发现不足,针对性的弥补自身知识能力缺陷,为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早期接触临床能力搭建舞台。

二、口腔健康志愿服务的发展的现状

(一) 组建志愿服务机构,建立志愿服务队伍

1、健全组织,确保服务有序进行。成立服务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建立责任、评估、激励、创新机制。建立责任、评估、激励、创新机制。确保做到“五个有”,即:有专人负责;有实施方案;有开展系列活动的记录和资料;有活动开展情况的信息;有活动成效展板。

2、加大口腔健康志愿服务平台和队伍的建设。建立健全志愿服务活动的运行机制,扩大师生参与范围,提高志愿服务社会化、规范化、专业化水平,促使由党员牵头扩展到全院共同参与,由阶段性开展转变为常态化进行,由松散型管理转变为规范化管理。

(二) 明确志愿服务内容,创新志愿服务形式

1、信息采集与资料收集。设计科学的活动方案,运用计算机等信息技术手段,收集有关社区群众口腔健康需求信息:运用问卷调查、口腔咨询等手段,加以分析,形成相应的结论。

2、开展口腔疾病检查及义诊送健康活动。改进志愿服务活动的传统设置模式,整合资源,深入社区开展口腔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口腔疾病防治等志愿服务活动。

3、精心设计活动载体。针对社区群众的口腔疾病状况和刷牙情况,为他们制订科学合理的护牙方案,提高社区群众预防口腔疾病、关注口腔健康的意识,让群众在家门口就享受到免费的口腔卫生服务。

4、全面规划,确立目标。为把志愿服务活动推向一个新的阶段,拓展和深化活动的内容,在深入社区调查研究,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选定活动重点项目,从而形成较为系统的目标管理。

5、抓点带面,全面铺开。遵循“重点突出,讲求实际,点面结合”的原则,确定宁夏特殊学校、宁夏给水团、吴忠红寺堡、银川穆斯林孤儿院和第一幼儿园等社区为重点服务场所,为进一步口腔健康促进活动覆盖面奠定基础。

三、口腔保健志愿服务发展的对策建议

1、加强管理,规范服务。 加强对志愿者的管理,制定了志愿服务活动准则和行为规范,建立个人志愿服务档案,规范服务方式和行为,提升专业服务技能,有力保障志愿服务工作的有序和有效开展。

2 建立机制,激发动力。通过多层次 多形式的激励手段,充分调动师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志愿服务的情况适时向所在单位通报,并在评先评优、年终考核等活动中向志愿者倾斜。

3、应对措施,提高效果。一是在志愿服务创新形式上,不仅要结合口腔专业的实际,也要紧抓社会所需,全面促进教师临床实践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科建设,增强活动的有效性。二是为确保志愿服务顺利进行,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义务为社区群众建立口腔预防保健卡,定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口腔健康教育活动,培养群众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提高宁夏地区口腔健康水平。

4、拓展领域,扩大影响 。口腔健康志愿服务是一项涉及面广、内容十分繁杂的社会服务系统工程。为扩大影响,营造良好的氛围,充分利用网络、宣传橱窗等加大宣传力度,协调社会各方面力量密切配合,由党员带头,让服务活动渗透到社区,让更多的群众享受到服务,从而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

5、统一指导,上下联动 。建立自上而下的志愿服务指导机构,专门负责指导和管理志愿服务活动,建立党团委领下的志愿者协会,设立志愿者准入与注册制度,将党团员纳入其中进行统一管理,并广泛吸纳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其中,进一步壮大志愿者队伍 建立经常化和专业化的培训体系,切实提高志愿服务水平。

6、信息互通,资源共享。通过建立志愿者服务网站和微博平台,在互联网上发布服务供需信息,联通服务队伍和服务对象之间的桥梁,整合资源,做好志愿者与服务对象的联络和配置工作,创新志愿服务形式,公开透明的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参考文献:

[1] 夏益, 社区口腔保健与疾病预防(一),中国社区医师,2011年6月9版;

上一篇:新五煤矿财务管理制度下一篇:依法行政互动式学法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