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

2024-07-26

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共9篇)

1.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 篇一

衢州中等专业学校简介

衢州中等专业学校(简称衢州中专)是衢州市政府举办的综合性普通中专,创办于1987年,校园占地423亩,建筑面积13.85万平方米,总投资2.4亿元人民币。现有五大类17个专业,在校生5923人,专任教师301人,其中高级教师78人,硕士18人,专业教师双师型比例84.3%。有国家级实训基地1个,省级实训基地1个,省级公共实训基地1个,省级示范专业4个,市级示范专业8个,实训设备总值2380万元。学校获得首批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国务院扶贫办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科技部农民科技培训星火学校、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示范基地学校、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等10多项国家级荣誉,学校的办学历程案例成为全国教育系统干部培训的教材。

学校大力实施“全纳教育”理念,接纳所有学生,给予每个学生平等的尊重地位,弘扬“勤而立信,忠以成器”的核心精神,以“关爱、感恩、赞美”为主题,形成“宏观上营造氛围,微观上个性调控”的德育新模式。2010年成为全国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实行分学部管理,实现管理模式由“线形管理”向“扁平管理”转变。成功推行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和教职工双向选择全员聘任。拓宽东西部合作办学途径,先后与宁夏青铜夏职教中心、江西永丰职校等学校合作办学,建立分校,实现资源、信息、经验共享。

大力推行“目标分解、专业月赛、技能达标、创业创新”教学模式。将总目标从纵向、横向和时序上进行分解,以专业月赛、技能达标、文明风采和技能竞赛为载体进行项目达标,做到月有小赛,期有校赛,年有大赛,2009年成为浙江省首批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基地。

实施校企“共育人才、共建专业、共同开发课程、共建实训基地、共享校企人才资源、共同开展应用研究与技术服务”的“六共”人才培养模式。成功引进投资2.8亿元的浙江乐业光伏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促进了当地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发展,学校被誉为“招商引资的金名片”。

坚持面向农村,为“三农”服务,积极推行“两单、一卡、一打造”,即政府买单、订单培训、发放创业绿卡、打造劳动力品牌的培训“衢州模式”,国内外200多个政府或教育代表团来校考察,学校被誉为“现代农民讲习所”。

目前,学校正以争创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为目标,努力打造职业教育著名品牌,力争在全国的职业教育中起到引领、骨干和示范作用,为衢州市打造浙、闽、赣、皖四省边际人才培训中心,打造衢州职业教育名城作出贡献。

2.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 篇二

一、中职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

中职学校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强调要有较强的实践技术和专门技能, 培养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中职教育的个性品质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 市场导向

中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市场导向性特征是中职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 这是由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决定的。社会对某一类人才的需求会因时、因地而变化, 与一定的市场、职业、技术等条件有紧密的联系。中职学校培养的人才要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欢迎, 必须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科学预测, 未雨绸缪, 适时、超前地开办有发展潜力的专业。

(二) 能力本位

目前, 职教界存在3种能力观, 一是任务能力观, 即将任务的叠加当作能力;二是整体能力观, 认为个体的一般素质决定工作的能力;三是整合能力观, 这种观念谋求克服前两种能力的缺陷, 融合其优点, 认为应将一般素质与个体所属的职业岗位或工作情境相结合。从现实情况看, 第三种观念较为适宜。中职学校培养的人才应具有生存能力、应变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创新和创业能力。

(三) 学练并重

改变过去职业教育沿袭普通教育那种注重专业理论教学、注重学科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轻视实践操作的高分低能的教育模式。采用整合的能力观, 通过对职业、岗位进行系统分析, 确定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 以此来设计、开发课程, 合理安排实践教学。因此, 学练并重是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又一特征。

(四) 学产研结合

充分利用学校、企业、社会培训部门、科学研究机构的教育资源, 使社会有关部门广泛参与。把以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教育环境, 与直接获取实际能力、经验为主的生产现场环境有机结合, 使学生在与社会的泛交流中获取知识。这样, 才有可能树立起真正的职业教育观, 形成办学类型多样和办学形式灵活的大职教格局, 培养人才的社会认可度才有可能提高。

二、中职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 职业教育与社会的需求和发展存在着相互脱节的现象

由于多方办学, 多头管理, 造成条块分割, 各自为阵的状态, 使得中职院校布局不合理, 专业设置重复, 中职院校的规模效益无法提高。所培养的职业技术人才, 与熟练劳动力的断层太大, 加之经济发展的速度增快, 职业教育的供给总量和质量与社会需求仍有较大差距, 特别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更是发展缓慢, 中等职业教育人才与社会的需求和发展存在脱节现象。各部门、各企业都按自己所需办学, 而部门办学往往社会化程度不高, 在宏观上出现结构上的不合理, 有的专业毕业生过剩, 如从前几年“爆满”、“超大”的财会班, 到这两年“渐小”规模组成的财会班, 便是社会需求在学校办学方向上的“晴雨表”;而有的急需人才又缺少相应的专业来培养。如:电脑美术设计专业、社区管理专业和新材料新工艺专业等等。

(二) 教学内容知识老化、方法陈旧落后、理论和实践相脱节

中职教育教师在教学上更多地沿袭了学历教育的教学方法;同时对中职学校所界定的“技术应用”以及理论上的“必需、够用”的原则停留在简单、片面的理解上, 教学和研究的学术性不强, 任课教师对生产、社会实际了解不多, 缺乏实践经验, 理论和实际脱节。另外, 课程设置的结构不合理, 基础理论和专业课程比重过小, 学生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后劲不足。

(三) 所培养的学生难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

如果依照传统的数学方法, 所培养的学生技能单一、知识面狭窄、缺乏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后劲, 将难以培养出“入世”及知识经济所需要的具有多种知识技能, 全面的素质和广泛活动能力的创造性人才, 也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四) 忽视学生人文素养和健康心理的培养

由于中职学校更多地关注学生专业能力和技术应用的培养, 从而忽视了一些非智力的、非技术性的因素, 如价值观念、道德水准、意志品格、心理情感等等。学生的德育目标要求过低, 人文素养不高;过于彰显个性, 以至缺乏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三、中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联系到我国中职学校的现状和我国的国情, 我国的中职学校不仅要转变人才观念, 更要转变人才培养模式。

(一) 办学理念

“不管是中职教育还是高职教育, 都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教育”。因此, 中职院校应树立“能力为本, 就业为先”的办学理念, 并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 必须以能力为本, 强化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中职院校的整个教学和管理, 必须服务和服从于市场的就业需求和学生的技能形成。市场是竞争的, 竞争是无情的, 能否适应市场, 关系到中职院校的生死存亡。

(二) 专业建设

中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必须以就业市场的需求为依据, 做到“按需培养, 按需开课, 按需施教”。一方面, 大力压缩市场无需求的专业, 适度减少纯理论课的教学, 逐步增加先进适用的实验实习设备, 提高实践操作课的比重, 达到学生理论基本够用, 操作技能比较熟练, 就业市场热门抢手。另一方面, 培养的人才必须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新型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产业化需要。

(三) 教学模式

职业教育必须以能力为本, 强化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中职院校的整个教学和管理, 必须服务和服从于市场的就业需求和学生的技能形成。中职院校要不断深化教学改革, 建立起“以服务地区经济为宗旨,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以职业岗位群为依据开设专业, 制定教学计划, 设置课程, 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的教学模式。所有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要由用人单位、招生就业、学术委员会及专业课教师、教务管理等部门按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进行确定, 重点突出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 使其更适合中职院校办学的实际, 以利于更贴近市场的需求, 更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适应市场的能力。建立教学评价体系, 依据《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办法》, 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 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书育人、教学态度、教师素质等方面对教师进行综合评价, 评价结果与教师课时津贴挂钩, 不断促进中职院校教学管理的规范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 师资建设

中职院校要狠抓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培养, 要立足于提高现有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技能水平。一方面, 采取“送出去, 请进来”的办法, 中职院校新开专业和市场需要的专业课教师要从相近专业选派教师送到有关高校进修培养, 并加强中职院校间的教育对口合作, 定期举行教育理念、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的交流活动, 交流办学经验, 实行教育资源共享, 充分发挥出教育资源的最大潜力;另一方面, 加快“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一是尽快建立一定数量的中职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和培训点, 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二是坚持选派教师下厂顶班锻炼。特别要注意选送已达到相当教学水平、比较成熟、了解自己的优缺点、知道学些什么、做些什么的中青年教师, 这样锻炼的效果会好得多。三是专兼职教师相结合。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社会技术人员来学校担任教师, 弥补专职教师实践经验的不足, 缓解专业设置的变动带来的师资结构不合理的困难。四是尽快制定中职教师系列职称评聘标准, 设立独立的职称评审机构。发挥职称评聘在师资建设中的导向作用, 激励教师自觉努力, 自我完善, 自我提高。建立一支数量够、素质高、结构优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是中职教育确保质量、办出特色的关键所在。

(五) 学生管理

严师出高徒。对学生必须严格管理, 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管理对辅导员和声誉影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要树立“学生是学院的生存线”、“学生就是上帝”的思想, 做到“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一切学生, 为了学生的一切”。中职院校的辅导员和班主任是学生管理工作的核心, 要抓好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建设和管理, 要落实辅导员和班主任的责任, 严格考核, 奖惩逗硬。

中职院校的全体教职工都要参与学生管理, 关心和爱护学生, 积极为他们排忧解难, 做好学生的稳定工作。

(六) 特色建设

特色是生长线, 是中职院校持续发展的根本。为此, 中职院校要大力推进特色专业建设, 要根据社会需要, 实行“托培养、定向就业”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并由中职院校和用人单位双方共同制定培养目标、知识和能力结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考核、实习、班级管理等, 利用中职院校和用人单位双方的教育资源实施人才培养, 这样来实行内涵发展与外延发展相结合。同时注意发挥地方政府、行业、大型企业和社会力量办中职教育的积极性, 注重现有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必须坚持注重办学条件, 规范办学行为, 注重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特色的原则, 对中职教育既要积极发展, 又要加强管理和正确引导。应将办学特色、办学质量和规范办学行为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 使中职教育在发展中做到速度规模与质量特色相统一。

摘要:中职学校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职学校中要进行中职教育思想的研讨, 使全体教育教学人员树立中职教育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 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系列探索和创新。

关键词: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熊思维.中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管见[J].职业教育研究, 2006 (1) .

[2]、陈志刚.中职学校职业指导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 2006 (11) .

3.浅谈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篇三

关键词:人才培养;创新人才;教学分流

一、当前国内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

近年来,高校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均相当重视,无处不提人才培养创新,时刻重视创新人才培养。但是许多高校把创新人才培养概念化为创新课程。有的高校专门开设出“创新课程”,设立“创新学分”,规定学生必须获得多少创新学分,方可顺利毕业。有的高校把创新人才培养概念化为创业人才培养。还有些高校把学生毕业创业作为“创新”教育的最典型成果加以展示。用大学生毕业即创业的情况,来展示创新人才培养的成果,忽视了创新能力与素质并非仅仅体现在创业上,而是更广泛地体现在各个岗位的创造性工作中。

创新人才培养还存在竞技化的趋向,以赛促教。2007年教育部表示,要重点资助5~10种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大学生竞赛活动,以此激发大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推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但据调查,对于大学生竞赛,有的高校认为参与竞赛获得的成绩,是展示自身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因此,学校在竞赛开始前一两年时间,就在学生中选拔出一些“尖子”,进行针对竞赛的强化训练,把学生培养为竞赛高手,以便能获得竞赛的好名次。另外,有的高校把学生参与竞赛活动获奖情况,与教师评优、职称晋升等紧密挂钩,这势必促使学科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将教学内容“竞赛化”。而这些,都背离了教育部门的期望。

要改变以上情况,关键在于高校要明确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核心功能,必须改变高校的办学理念和行政化的办学思维,不要急功近利,追逐短期的政绩。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在于教育主管部门自上而下的“创新计划”,而在于能给大学自主办学的空间以及市场竞争的机制,从而让大学真正重视人才培养。

二、河南师范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工作的探析

河南师范大学是一所建校历史较长的省属重点大学,确立的目标是建设国内影响较大的具有教师教育特色的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大学。一直以来,学校不断深化各项改革,优化整合办学资源,不断提高办学层次和质量,突出办学特色,提升综合实力。近年来学校明确提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分类别、分阶段、分层次培养学生的思路,并逐步探讨实施配套措施,取得实效。

2009年河南师范大学召开教学工作会议和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会议,对本科生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进行全面修订。进一步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加强实践教学,坚持走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注重因材施教,關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全面推进本科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切实提高本科生的质量。为了增加人才培养和社会的符合度,学校开设“教学实验班”开设“研究型人才培育班”以培养考研意向的学生;开设“应用型人才强化班”以培养就业面向企业方向的人才,在正常的教学计划之外,安排师生开展相应教学和实践活动,突出实践、实习、实训和实验教学环节在人才培养环节中的作用,使得每个学生都有了自己明确的目标,都在按照自己的目标努力。

“教学实验班”主要培养面向中学教师方向的学生。该类型的实验班由教学经验丰富的一线老师担任班主任,重点培养同学们的教师技能,积极组织参加各类比赛、竞赛,全面为同学们选择教师职业打下基础。教学实验班学生一直在省内的师范生技能大赛中成绩优异;2010年河南师范大学1名学生在第三届“东芝杯”中国师范大学理科师范生国家级教学技能创新大赛荣获三等奖,2名学生荣获优秀奖。为给学生搭建更好地就业平台,进一步拓宽师资型人才就业渠道,营造良好的招生就业环境,学校积极联系省内河南省100所省级示范性高中,形成协作共同体,搭建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建共享、相互学习、共同发展”的合作平台,为师范生培养和中学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实践空间,实现了“量身定做”和“按需打造”,更加适应中学对教师的职业要求。

对于“研究型人才培育班”的同学的培养,学校依托“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单位”、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单位等国家级质量工程建设项目,逐步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新教育平台和创新教育制度。学校成立了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导师培训团,全校600多位教师采用了研究性教学,每年学校投入100万元专项经费,作为大学生创新竞赛基金。河南师范大学已建立起包含国家级、校级、院级三个级别的多层次、多渠道的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体系。同时推行早期创新意识和思维培养、中期创新能力培养提高、后期科研实践技能培养的教育引导模式。该校学生参与三级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研究的大学生占在校学生总人数的61.9%,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显著提高,为学生进一步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各学院聘请专家做学术报告和学科前沿指导,并对学生进行论文写作和科研训练,激发学生从事科研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应用型人才强化班”就是要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能力型人才,社会需要就是我们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和方向。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对于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严格,越来越需要应用型型的人才,具有创造力的人才。河南师范大学从2010级新生开始,全面实施新的教学大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前两年半对学生进行通识教育和专业基础教育,大四则进行一年的实习,目前学校培养的应用型人才深受用人单位欢迎,企业主动要我们的实习生,且还给学生生活补贴,彻底改变了以前由于实习时间短,学生对实习单位和实习内容刚刚有所了解,实习就结束;很多单位不敢让学生走向讲台或生产一线,怕会因此打乱其教学或生产秩序的现象。2011年学校筹备建立与高新技术企业的“1+100”协作共同体,教务处牵头,科研处、研究生学院、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参与,进一步扩大校企合作范围,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为各高新技术企业提供实习生的同时,也引导教师参与企业的科研项目,帮助企业解决技术上的难题,同时也为应用型人才将来工作打下基础,从而达到学校与企业双赢的局面。

“教学分流”缓解了长期以来学子不能兼顾考研、就业等不同需求的教学模式的困扰。发展方向中有实习环节的同学,实习期由传统的一两个月延长为一学期,甚至一年。倾向于考研的学生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备考的状态中来,节省了宝贵的时间和校方及实习单位的资源。进行实习的学生则可以争取更多的机会进行锻炼,不至于在短短的一两个月时间中走马观花,使实习流于形式。“教学

分流”同时也分析了学校的培养方向,分清了学生的就业方向,力图使学生的就业观念和素质技能相对称,学校专业设置与企业产业结构相协调,为给学生找出路、给学校谋发展、给社会创福祉做出新的贡献。

三、对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的进一步思考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一般包括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育形式、培养制度等构成要素。作为一种过程范畴,它主要体现在对人才培养过程的谋划、设计、建构和管理等环节上,具有系统性、范型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从模式的量变、渐变到模式的质变、突变,只要是把事情做得更好、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都属于创新范畴。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可以体现在人才培养过程的方方面面,归纳起来主要是构成要素的完善、要素之间的关系优化以及模式变革的价值实现等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其中要素完善是基础,关系优化是重点,价值实现即成效显现是目的。人才培养模式中,任何一个要素的变化可能会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比如:专业设置调整或专业口径拓宽会影响课程体系重组,进而影响教学内容改革;而教学方法改革反过来也会影响教学内容组织和评价标准修订。当然,这些变化应当带来积极的效果,否则就谈不上创新,或者说缺乏创新的意义。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不管是渐变还是突变,毕竟是一個革故鼎新的过程,必然遇到来自文化观念、组织结构、利害关系等的阻力。这既是对教育改革者的信念、意志和应变能力的考验,也要求对改革的重点、目标、方式尽可能预先做出慎重考虑和合理选择。

参考文献

[1]马德秀.寻找人才培养模式突破致力于培养创新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06,(11).

[2]王志欣,欧阳杰.在学分制中增加创新学分的思考[J].化工高等教育,2007,(6).

[3]曹胜利.学者论点:树立创新创业教育的全新价值观[N].中国教育,2008-03—20(15).

[4]曾冬梅.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略[J].教育与现代化,2002,(2).

4.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 篇四

摘要:随着人才竞争的日益激烈,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问题日益突出。在对国内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基础上,从录取培养机制、教学模式、课程设置、师资建设、教育管理、科研及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分析对比国内外高校的不同之处,提出了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存在的不足。

关键字: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通识教育 0 引言

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及网络通信技术日新月异,我们已经步入知识经济的时代,国与国之间的竞争突出的表现在人才的竞争上,要想取得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的持续竞争力,必须注重高级人才的培养,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为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提供智力支持和人力资源支持。培养时代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各国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加强素质教育,倡导个性张扬,构建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当代高等教育和人才发展的必然选择。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实行的是一种应试教育,而这种教育造成我国大批学生“高分低能”,已是不争的事实。2005年,11名内地高考“状元”在面试环节被香港大学拒之门外,港大提出的理由是不愿录取“书呆子” [1]。

因此加快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改革的课题。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运行方式[2]。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三大属性:一是指导性,必须有一定的教育理念作指导,它制约着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和培养方式;二是全程性,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均是其体现;三是标准性,它具有一定的系统性、范型性和可操作性。归根结底,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堵养什么人以及如何培养人的问题。1 国内外人才培养模式比较

由于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和高等教育体制的不同,中西方在人才培养理念、模式和方法等方面都有较大差别。

1.1 外国高等教育“宽进严出”,而我国则是“严进宽出”。

国外入学和毕业的政策上,大多高校实行“宽进严出”的政策。以英国为例,无论是本地学生还是留学生,只要经过资格审查,就有机会进入高校学习,尤其是攻读硕士研究生。但是在学期间,大学实行严酷的淘汰制度,高等教育的淘汰率非常高,达30%,优胜劣汰已成了规律。在对待毕业生的学位授予上非常严格,毕业生很难毕业,从而保证了人才的质量。而我国的高校招生基本上是以高考为依据,这一选拔方式能够快速、方便地选择出成绩优异者,但从科学的人才评价角度看,这种单一考试成绩指标不可能对人的全面素质和能力做出评价,而且不利于对学生人学前的教育进行良好的引导。这也就是所谓的“严进宽出”的教育政策。进入大学需要“过五关、斩六将”的严格的高考,可谓“一卷定终生”。从人才评价的角度看,缺乏科学性,在某种程度上遮蔽了对学生其它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关注。显然,这种培养模式存在明显的缺陷。

1.2 在教学模式方面,外国实行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完全学分制和弹性学制,我国实行的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学年学分制。

以美国为例,美国大学以学生为中心,以人为本。教学方式提倡灵活多样,目的在于启发和诱导。实行的是完全学分制,学生拥有对专业、课程、时间、教师、学习方式等全方位的选择。所设的课程横跨多个学科,强调科学的广度和深度,给学生很大的发展空间。弹性学制允许学生提前毕业,中途休学或者分阶段完成学业。我国虽然近年来也对外宣布实行学分制,但是由于传统的教育模式根深蒂固,很难做到完全学分制。学生选课范围狭窄,每学年选修的课程固定,学生不能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来安排课程,导致学分制实质上还是学年制,即冠以学分制之名,行学年制之实,属于将学时简单折算成学分的“换汤不换药”的做法,因此,其并不能真正实现学生的自主选择。课堂上虽然多了一些老师跟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但依然还是以老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育方法。1.3 课程设置方面,面国外实行的是“通识教育+专业课+选修课”,我国只注重专才的培养,忽视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最早源于美国,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共同的知识基础[2]。通识教育是一个柔性的课程体系,没有一个统一的程式化模式,尤其是在本科生的课程设置上,应该融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于一体[4]。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起来,使学生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为创新、创业提供良好的基础。大学前两年不分专业,设置通识课程,课程内容必须涉及到各个学科领域,夯实基础。大学后两年,分出专业,设置专业课和选修课,规定必修学分和选修学分,实行弹性学制、跨系或校选课制等,形成自由选课制,鼓励和要求学生选修外专业的课程,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我国高等教育更重专业性,尤其20世纪50年代之后学习苏联模式之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专业性更加突出,许多“螺丝钉”似的人才被培养出来,专业过分细化,甚至于按照生产流水线的个别工种进行专门化教育,这一点从我国历次本科专业目录调整就不难看出,20世纪80年代中期,专业总数一度达到1343种,足见其分类之多。虽然之后几经调整,至1998年专业目录中的专业总数缩减为249种,但专业化的教育影响仍然深刻[5]。

1.4 师资建设方面,国外本科教学师资队伍高水平化和国际化,国内师资水平有待提高。高水平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水平的学生。国外大学十分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他们一方面在全球范围内聘请知名的专家学者任教,一方面又鼓励本校教师成为国际教授,并且大学有严格的聘任和晋升制度。比如美国耶鲁大学,在教授的评定上,尤其是终身教授的聘任,其标准是高之又高,一般都是在全世界该领域顶尖人物的竞争中产生。由此,耶鲁大学有一半的教师都是外籍教师。再如日本筑波大学公开招聘7名教授,来自26个国家的187人提出了申请,参与竞争,最后学校只招聘了7人[6]。此外,欧美国家的高等教育十分重视国际化,注重大学教学、科研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广泛的视野空间。

近几年来,我国开始重视教师的聘任选拔工作,但大学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不高,大学在人才的引进和教师的选拔、聘任上还没有形成制度化。由于高等院校不断扩招的原因,许多教师被“破格”提拔上来,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知识积累不足,难以胜任研究生导师的工作。还有部分教师,虽然有一定的学术水准,但本身担任行政职务,整日忙于事务,无暇顾及学生,从而造成了本科生和研究生质量的下降。另外,我国高等院校的教育虽然已开始了国际化的合作,并且国际化合作与交流的步伐不断加快,但是高等院校的国际化方面还比较薄弱,无论是师资构成、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还是在经费来源上,和国外相比还有较大差距。1.5 教育管理方面,国外实行分权制的管理方法,我国则由中央统一管理。

国外对教育的管理,实行的是中央和地方“分而治之”的方式,政府只在教学质量和拨款方面实行统一宏观监控,而学校的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及学术发展则有学校自主管理[7]。这样可以使学校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培养人才以及规划学校的未来,使大学呈现多样化和个性化。

我国高等教育实行的是以中央控制为主的模式,国家对高校实行行政干预,学制、学费及人才培养模式要有中央统一管理,高校自身对院系的管理太死,因此我国的高校普遍缺乏活力和创新力,太死板。虽然近年来,国家把部分权力下放到高校,但还远远不够,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路后的教育模式之间还有较大差距。

1.6 我国本科教育在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上与国外还存在较大差距。现在的趋势是,研究性学习开始受到普遍重视。美国大学一般把本科生科研纳入课程计划入课程计划,参加科研项目的学生可以获得学术学分,成为总学分的一部分[8]。斯坦福大学为低年级开设了175个seminar课程并设置独立学习和研究的课程,强调举一反三和知识的融会贯通.使学生接受特定的科学研究方法训练,该校在2006--2007就为

1200名本科生提供了400万美元的项目资助,学生需要参与标准科学研究的每一个阶段,麻省理工学院(MIT)制定了“扩大大学生研究机会计划(UROP)”,加州理工大学推 出“夏季大学生研究计划(UROP)”,加州理工大学推出“夏季大学生研究计划(SURF)”。而我国还是“粉笔+课堂+书本+考试”的传统模式,本科生几乎很少参与科研项目,而且,对于研究方法论方面的教育也很缺乏,本科教育基本不涉及,即使进入研究生阶段,方法论教育也不是作为一门正规的课程列入课程学习当中。2 总结

5.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 篇五

中职学校半工半读、工读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随着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半工半读、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职业院校办学的.新模式,特别是对中等职业学校的改革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本文分析了中职学校半工半读、工读交替人才培养的意义、模式及需要处理好的三个关系.

作 者:叶格成 陈t  作者单位:湖北黄冈电子信息学校,湖北,黄冈,438000 刊 名:职业教育研究 英文刊名:VOCATIONAL EDUCATION RESEARCH 年,卷(期): “”(12) 分类号:G71 关键词:中职学校   半工半读   工读交替   培养模式  

6.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 篇六

普通高等院校信息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探

我国高等教育在新的形势下面临改革和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普通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于应用型,为培养符合社会需要,并具备较好专业素养的信息管理应用型人才,需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本文探讨了以校地合作为基础、项目驱动为纽带的信息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作 者:高景丽 作者单位:绵阳师范学院商学院,四川・绵阳,621000刊 名:科教文汇英文刊名:EDUCATION SCIENCE & CULTURE MAGAZINE年,卷(期):“”(7)分类号:G642关键词:信息管理 应用型人才 培养模式

7.高等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刍议 篇七

在人才培养目标、学科专业设置、理论实践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 根据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义和内容, 都需要对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更高的要求, 为此, 构建符合社会需求的, 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的培养模式, 日益成为教育研究的重点内容。

1 以通识教育为本, 奠定创新人才学科基础

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是高校教学的两大组成, 前者主要关注学生学科专业及人文素养的需要, 后者则给予学生某种职业能力训练。通识教育的特征是强调原理性、理论性、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等等一系列的教育培训。同时, 通识教育还将解决各种综合性问题的能力作为学生的基本能力之一。此外, 通识教育的教学内容涵盖整个学科专业领域, 同时还充分体现了学科之间的交叉相融。

2 人才专业知识的创新促使课程体系的创新

高校的课程体系, 特别是着眼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课程体系, 是一个不断变化和多元开放教育体系, 这种教育体系既要确保学科专业知识相对稳定的同时, 也需要动态的与行业企业进行不断的交互和沟通。创新型人才的课程设置一般是建立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等三方面综合发展的结构, 既要体现理工文理的交融, 也要做到自科和社科的相结合, 同时在提高学生素质和综合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自我学习的发展为指导思想。 (见图1)

2.1 增设创新理论方面的课程内容

创新型综合素质重要的要素之一是构建学生创新理论与方法, 这是大学生开展创新实践活动的重要基础。大学生根据创新实践活动的锻炼, 可以提升创新思维的综合性, 扩展创新思维广度, 提高创新思维深度, 进而有效的提高创新素质。

2.2 实践性教学课程的创新

实践性教学课程的改革, 既要转变大学生开展实验课程沦为一个基础单一的验证过程的情况。同时, 也要将实验课等实践性教学环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方便学生通过自我学习等形式, 开展科研等工作。实践性课程的主体由教师变成学生, 学生通过自己的自主学习将课堂教学中所学知识变成实际实践能力。

2.3 开展专业性讨论课

开展专业性讨论课对于互动课堂的建立、培养学生的主动思考力、促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十分重要。专业性讨论课将围绕创新性主题, 促使和开阔学生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构建学生在讨论提升的环境中通过研讨进行学习的平台。

2.4 开设综合课程

综合化是当今课程发展的又一趋势, 这些将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融相通发展趋势和知识快速更新变化的必然要求。这些要求促使课程内容必须具有跨学科的综合性质。同时, 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 其自身的发展也历经了相融、分化、再相融的历程。所以, 只有强调课程的综合性, 促使学生的认知既要符合科学综合化的特征, 向学生提供一个丰富的文理交融的知识体系, 才能促进学生具备创造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思考能力。

2.5 促进跨学科跨专业选课和做毕业论文, 积极鼓励支持辅修专业的开设,

高等院校可以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 鼓励学生根据自我发展和兴趣爱好选择专业, 并支持学生在该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上, 开展其他专业的辅修, 跨学科跨专业选课和做毕业论文。这些措施将促使学生更准确地了解自己的兴趣和爱好, 由此建立自身发展的知识结构, 而非束缚于单一的学科专业内, 做到即夯实学科专业基础, 拓展知识结构。

2.6 充实授课内容, 对接前沿科学的发展

高等院校将科研、生产中出现的新成果、新技术及行业企业前沿发展的内容纳入课程教学之中, 调整现有的课程设置体系, 使课程内容和设置体系更加完善科学, 不断满足行业企业发展的需求以及人才培养的需要。这样一种科学的课程设置体系一方面能促使学生掌握本学科丰富的基础理论体系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通过掌握相关学科及科学前沿的知识, 能做到兼收并蓄, 思维拓宽, 奠定跨学科专业的研究基础。

3 加强教育实践环节, 锻炼学生的科研能力

由于受应试教育人才选拔机制和传统教育思想的约束的影响, 国内许多高校在教育中把课堂教学作为“传道”的主要途径, 片面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 以教师知识传授为主。这种状况迫使学生轻能重知, 忽视对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这就使得学生知识体系和结构理论化, 毕业后需要较长的时间适应社会, 导致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差。所以, 要锻炼学生动手能力, 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锻炼的教育环节。

现在已有更多的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的手段上、方式上不断改革和发展, 将科学研究引入本科生的培养之中, 组织大学生更多的参加科学研究, 使他们在校期间就能得到科学研究的实际锻炼。而学校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科研机会, 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批判精神、创新精神。

4 实施研、产、学结合, 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构建平台

研、产、学结合被当今世界公认为是一种培养既有理论又有能力的且素质全面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以高等院校为中心, 以高新技术产业群为基础, 构建科研、教学、生产三者结合的科技工业园区, 则可以大大提升科研成果的应用, 大大缩短从理论成果向实际产品转化的周期, 进而很好地激发高校科研人员及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5 培育适合创新人才发展的、良好的社会环境

良好的创新社会环境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条件。我们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 就要优化和改进人才成长环境和学术环境, 形成宽容失败鼓励探索的创新文化氛围。无论在政策的制定上还是舆论导向上, 都要努力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的社会环境, 为各类人才施展才干提供更大的舞台和更多的机会。

6 结语

高等教育在我国已经实现了大众化, 同时, 建设创新型国家业已成为大家的共识, 这就需要把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内容更多的转向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 特别是要把教育培养具有观念上创新、意识上创新、思维上创新和能力上创新的人才, 并把这些作为高等院校提高质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进入新世纪以来, 高校采用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手段, 在教学模式、教育理念、管理模式、评价标准上不断改革, 不断探索建立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机制, 最大限度地开启挖掘人的创新思想、创新能力、创新人格和创新精神, 以实现培养和造就人才的目的, 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张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战略意义和政策走向[J].教育研究, 2011 (7) :18-21.

[2]苏竣, 薛二勇.中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路线图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 2010 (4) :123-126.

[3]邱秀荣, 王国妮.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新模式实践研究[J].新课程学习 (综合) , 2010 (4) :40-41.

[4]廖志豪.创新型科技人才素质模型构建研究——基于对87名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实证调查[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17) :149-152.

[5]刘阳.从大到强, 国家发展人才优先[J].科技智囊, 2010 (9) :18-21.

8.高等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篇八

关键词: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多模式教学;创新思维;教学评价;创新实践平台

摘要:传统教学模式由于教学方法单一、课程设置过于专业等原因,严重地制约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应建立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编写适合高等学校使用的创新教材;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为“以学生为主”的形式;课程设置从“专业化”转向“综合型”;并通过对教师知识基础、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的培训,来培养创新型教师,将只注重知识传授转变为加强学生能力培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建立适合创新型教育的完善教学评价体系,为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中图分类号:C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474(2009)05-0075-04

一、引言

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并不是少数杰出人才所独有的,它是人类共有的潜能,在合理的教育与培养下,都有可能在每个身心健康的肌体上得到发展和实现,这是心理学实验研究和教育家科学论证所得出的结论…。21世纪是高科技迅速发展的时期,新世纪带来的竞争与其说是科学技术的竞争,不如说是人才素质的竞争。一个国家没有高素质的人才,就要落后,就要受制于别国;一个企业没有高素质的人才,就要亏损,就要破产;一个人没有高素质,就没有竞争力,就做不出成绩。而高等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机构,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等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世界经济和科学技术在高速发展,国际国内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而这里所指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的创新人才的竞争。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于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高等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基地,肩负着培养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人才,以实现社会主义建设跨越式发展的任务。为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国务院领导多次对创新方法工作的重要指示,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从源头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科技部、国家发改委、教育部、中国科协四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创新方法工作的若干意见》。高等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基地,为了响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号召,已在纷纷进行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教育的探讨。

二、高校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所谓创新就是个体在学习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利用积累的知识和经验,通过自身的思考,独创性地提出新的问题并加以解决,从而产生新知识、新思维和创造新事物。这就要求高校必须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

目前,已经有许多高等院校在进行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培养的尝试,但是,在所用教材、教学方法、课程设置、师资培训、教学评价体系及创新平台等方面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缺少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所需教材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就是要有合适的教材。有了适合创新教育的教材,教师和学生才能找到创新教育的支点,才能结合自身所具备的条件,不断的学习、深化创新能力。但是,由于受原有教学方法的约束,所用教材大都是知识型、灌输型的,缺少进行创新型教育所使用的教材,这就给教师的创新能力教育造成了先天不足,同时也给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带来了不利影响。

2,教学方法不适应创新教育要求

在课堂上实施创造性教学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息息相关,而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主导”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学生大都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主体地位不能充分体现出来,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和个性要求受到一定的压抑,学习积极性难以调动,因此,课堂教学过程不能转化为学生自主接受创新的过程。同时,由于传统式教学方法缺乏实践性教学内容,这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高等院校中,课程设置过于专业化,专业界限划分明显,这就造成学生只对本专业的课程和知识内容有所了解和掌握,而对其他相关学科却知之甚少,从而导致学生知识面比较狭窄,不利于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4,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师资力量不足

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生,就必须有创新型教师,但目前高等院校评价教学质量的标准仍然只是考试。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仍然只是重理论,轻实践,其考试内容基本上是一些死记硬背的知识,缺少创新内容方面的知识,教师只考虑教材、教案和教学大纲,而忽视学生自身个性的发展。

5,教学评价体系不尽合理

在以往的高等院校教学中,学生的考试成绩被作为评价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好坏的唯一标准,这就导致了教师为了应对评价体系,在课堂上只注重书本知识的讲解,而学生为了在考试中获得高分就只有跟着老师的思路走,教师在教学中完全没有注意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方面的培养。

6,创新平台建设有待加强

高等院校在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既需要进行创新理论的教育,更需要结合实际进行创新实践。这就需要建立创新平台,以利于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实现,但是,目前高校还缺乏相应的创新机制和创新平台。

三、创新人才培养推进措施

高校是我国知识创新的主要力量,是自主创新的知识源泉。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更好地服务于社会,高等院校应编写合适的创新教育教材,改革现行的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加强创新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学生。

1,编写适合高等院校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教材

合适的创新教育教材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所以必须召集科研院所的相关专家对现行高等院校教材进行修改,删除那些陈旧的部分,补充反映现代最新科技发展成果的新思想、新理论,以尽快编制出一套适合高等院校进行创新教育的教材。

“自主创新,方法先行”,因此,在编著教材时,应想法使各个学科的创新方法汇集成册,分领域编制完成各学科的科学方法论教材。

2,改革教学方法,使之与高校创新教育相适应

首先,要将传统的“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改变为以学生学习为主的形式。并通过引导式、讨论式、案例式、研究式、发现式等一系列现代教学方法,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为现代的创造性教学方法(如图1所示),以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要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能够发挥独创精神、畅所欲言,加大对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培养。而且,在教学中应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不仅要注意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还要为学生搭建实验平台,让学生的创新思路、创新方法能够用实践来

检验,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3,改善课程设置,使之更趋合理

学生的创新能力来源于坚实的综合性基础知识和合理的知识结构,所以在高校的课程设置中要打破学科界限,加强学科交叉、文理渗透,以强化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在开设的课程中,应以社会实际需要为目标,增加选修课的比重,同时注重学生知识面的拓宽和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改革教学方法,从“专业化课程设置”转向“综合型课程设置”,为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4,加强创新型师资队伍建设

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就必须要有一支具备宽广知识和精湛业务技能的教师队伍,这就要求高校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掌握最新的科学技术与科研成果,并能将其应用到教学中去,以加强创新性教学。因此,高校必须根据自身特点,加强师资培训,制定系统化的师资培训方案,以提升现有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创新型教学。

在制定师资培训方案时,其培训课程内容应分为:知识基础培训、创新思维培训和创新方法培训三部分,如图2所示。培训采用创新式教学方法,即由简单传授为主的模式转变为反思性的多种模式,可参见图l。

5,建立适合创新型教育的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高等院校要改变以往把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唯一标准的教学评价体系。应建立一套科学而完备的教学综合评价体系,把学生的考试成绩、创新思维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等方面综合纳入评价体系,进行全面评价。要从以往只注重知识传授,转变为注重学生能力培养、知识提高和综合素质的提升,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在对创新型教育的教学进行评价时,应确立“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本,因人而异”的评价理念,通过对教师与其所教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兴趣、现实创新能力、未来创新能力的评价,来评价创新型教育的教学成果。具体的创新型教学评价体系如图3所示。

6,建立产学研基地,加强创新平台建设

高等院校的学生在接受了创新理论的教育之后,如何把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应用到实践中,并加以检验,是创新教育中非常关键的一步。通过搭建创新实践平台(如图4所示),建立产学研基地战略联盟,可为学生提供创新实践的实验场所。

综上所述,科技创新的关键是人才,根本在教育。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社会,高等院校必须结合自身特点,克服现存的各种不利因素,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创新教育措施,为我国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培养出综合型的创新人才。

9.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 篇九

关键词:人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思考。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1.1 致力为企业培养适用人才。

长期以来,四川省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畜牧兽医分院一直坚持对企业进行人才需求情况调研,认真听取企业管理、技术人员对畜牧兽医分院办学的意见,通过调整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尽量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要。例如,畜牧兽医分院与崇州旺达饲料有限公司在长期合作的基础上,在2006~2007 学年从2004 和2005 级学生中选拔一批学生组建起了第一届“旺达班”,迈出了“订单式”

培养的第一步。在组建的过程中校企业双方召开多次研讨会,确定办班方式、针对企业用人要求,制定针对性教学计划,确定课程及授课教师、教学方式、实习实训场所等具体事宜,同时对课程调整情况上报教务处备案。

在“旺达班” 的基础上,四川巨星企业集团公司合作也与本院展开合作,于2007 年初开始联合筹建第一届“巨星班”,这标志着畜牧兽医分院校企业合作又一次取得了可喜进展,人才培养与企业、社会接轨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目前四川巨星企业集团公司合作与畜牧兽医分院已经联合筹建了三届“巨星班”。在毕业生招聘会上,有来自四川隆生集团、四川乾坤集团、希望集团、北京英惠尔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等几十家省内外知名的企业来本院招人。目前本院所设专业基本覆盖了饲料兽药生产加工企业、动物良种繁育场、畜牧兽医和动物防疫监督管理部门、果蔬饮料加工企业多方面的职业岗位群。

通过与企业座谈和毕业学生追踪调查,毕业生多数分布在生产第一线,从事技术服务与生产管理等工作。他们以较强的岗位适应能力、实用的技术技能和较好的综合素质,深受企业的好评。有相当一部分人,已经成为企业的技术和管理的骨干,并在校企结合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2 企业参与学院的教学工作和教学改革。

1.2.1 校企共育人才。

本院组建了由分院专业教师、企业的中高层管理和技术专业人员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如今专业顾问委员会中,主任委员和大多数成员仍为企业的专家,学院依靠专业顾问委员会全面推进专业的教学改革,坚持走校企结合培养高职人才的道路。

1.2.2 参与专业教学改革。

本院每年都召开教学改革会议,听取专业指导委员的意见,随时把握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面向区域、行业、企业和农村服务的高素质技能性人才。在修订07 级畜牧兽医专业[天下论文网]计划时把《畜禽饲养与生产》分设为《猪生产》、《禽生产》和《牛生产》三门独立的课程。在修订08 级畜牧兽医专业计划时做了新的尝试,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中,强调学习与实践的交替循环,把课堂办到企业车间去,养殖场里。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强化职业能力培养。

在培养方案中设置了养猪与猪病防治、养禽与禽病防治、草食动物的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宠物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四个职业方向模块。针对当前畜牧生产实际,具备从事畜牧兽医相关岗位群所要求的理论知识和基本专业技能。能通过相应的职业工种鉴定的前提下,必修养猪与猪病防治、养禽与禽病防治2 个职业方向模块课程,为扩大学生就业面和增强就业竞争力。在草食动物的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宠物饲养管理与疾病防2 个职业方向模块中任选其一作为选修课程,完成规定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在综合实践训练与毕业实习项目中根据职业规划、个性发展和爱好强化1个职业方向技能训练,实现零距离就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实现“ 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 的教学交替人才培养方式。

在修订09 级畜牧兽医专业计划时做了大范围的调整,第五期只开设专业限选课程。在充分考虑学生的发展就业的基础上,把专业限选课程分为草食动物养殖与疾病防治方向、宠物保健与修饰方向、养禽与禽病防治方向和养猪与猪病防治方向四个职业方向,以满足学生就业选择和当前养殖业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的需要。为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加大了实践教学比例,增加了学生假期的专业调查与实践课程。此外还把职业技能考核单独列入教学计划,将岗位职业技能培训和岗位职业资格考核内容嵌入畜牧兽医专业的课程教学中,实施“双证书” 教育,学生在不延长学制的情况下,同时获得至少1 个相关岗位职业资格证书,提高就业竞争力,连续四年毕业生100%获得职业资格证书。

1.2.3 聘请企业技术人员指导实训教学。

本院现与崇州旺达饲料公司、四川乾坤集团、四川隆生集团、四川巨星集团、大北农集团等10 多家龙头企业或知名企业建立了校企结合实训基地,还与双流县共同建设了严华村分院、红碑村分院、篁筱村分院3 个专家大院村结合实训基地,在金堂县帽顶村、邛崃市土溪村等地建立了对口扶贫基地。这不仅是教师发挥专业优势与技术优势服务“ 三农” 的场所,也是学生专业实习、社会实践及培养“ 亲农、事农、兴农” 情感教育的基地。毕业学生实习多数放在生产第一线,企业安排有技术人员作为实践训练的指定教师,学校也派有专业教师进行巡回指导。特别是“巨星班” 的毕业实习由企业分成小组,每组全天派出专门的技术人员进行指导实习、监督、填写实习鉴定评语,综合评定给出实习成绩,学生普遍反映学到了东西,收获不小。

1.2.4 聘请企业专家兼课。

分院长期聘请崇州旺达饲料有限公司的余大军硕士、西南大学的佘永建教授、四川巨星集团生猪事业部总经理岳良泉、饲料技术总监及生猪事业部常务副总经理唐春祥、生猪事业部综管部副经理周欣等作为客座教授为学生亲自授课,深受学生好评。学院积极为企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在面向社会开展职教培训的同时,本院积极主动为企业优先解决实际困难,与企业形成了优势互补,共创双赢的局面。专业教师为崇州旺达饲料公司等企业养猪大户及经销商进行《种猪的选择》、《仔猪和母猪的饲养管理及疾病防治》、《疫病免疫程序》

等针对性强的短期培训。2006 年开始与四川乾坤集团联合开展全国经销商专业技能培训,预计在全国范围内培训500 人,目前前三批近三百余名“金牌”经销商培训班已圆满结束。帮助隆生集团制定业务员培训计划,并参与了多家分公司业务员的培训。还有更多的企业主动找到学院,商谈合作培训事宜,以期提高员工素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取主动。学校积极为企业开展技术服务。

有多名教师常年在生产第一线从事技术服务咨询,在企业和广大养殖业主中建立了很高的社会声誉。周大薇和李光沐两位副教授及刘永红老师与温江农友家禽研究所合作的“红酒酵母多糖对产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研究项目在四川省目前存栏量最大的商品蛋鸡场(达25 万只鸡)——成都市大邑县安仁镇的巨兴养殖场进行了推广应用扩大试验,使该场每只鸡净增纯利3.27 元,在一个产蛋周期中,就净增纯利80 多万元。周光荣和唐仁华两位副教授长期为温江区、邛崃等地的养殖户进行养殖技术的推广、饲养管理的规范以及畜禽疫病的诊治,两位副教授被聘为重庆西南大学科信动物药业有限公司专家顾问团成员、成都凤凰饲料有限公司销售部技术顾问。6名副教授作为成都农业科技特派员分别对口联络和技术服务龙泉驿、邛崃、崇州、青白江、都江堰和大邑6个市县,按照当地的发展规划,收集急需解决的农业科技问题,反馈给成都农林科学院组织协调解决。开展实用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批靠得住,不脱产的农民技术员和农民经纪人。此项工作的开展,得到了当地农业主管部门和农户的肯定,推动了当地畜牧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必须坚持走校企合作的道路,积极地开展“订单式” 培养,它的生命力在于不断满足社会特别是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校企合作是现代高职教育发展的基本特征,具有教育性、技术性、实践性和服务性等综合效能,是实现本院突出特色教育、打造品牌的有效途径。本文参考如下文章:

1、胡萍。走校企合作之路,培养高技能人才[J].中国职业技能教育,2007(2)。

2、田明山。高职高专院校推进校企合作和产学结合校企模式的思考,培养高技能人才[J].教育与职业2008(18)。

上一篇:消费金融贷后管理办法下一篇:牛年简短的春节拜年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