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技术员基础

2024-09-30

建筑施工技术员基础(通用9篇)

1.建筑施工技术员基础 篇一

1.1困难性

地基处理技术无疑是整个房屋建设中的关键点和难点,直接影响到房屋建筑的安全性能和稳定性能。地基处理不当容易发生连带反应,对整个工程结构十分不利。同时给工程带来的危害性也非常大。地基处理安全方面的监管工作十分必要,需要更多的成本投入和人力投入,处理不当造成的后果也很严重,不仅使得资源大量浪费,还直接影响居民生存环境。

1.2多发性

建筑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具有多发性。有很多的建筑工程施工企业过于重视现场施工,而忽视了建筑基础施工,建筑基础工程施工方案甚至都存在问题,这样就会使建筑基础施工出现安全问题和质量问题,在后期甚至会发生建筑物开裂和倒塌等事故,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在近几年这样的事故发生较多,究其原因大多是由于建筑基础工程施工设计存在问题,所以建筑企业要加强工程设计管理,尽量避免此类事故的发生。

2.建筑施工技术员基础 篇二

随着经济和国民建设的快速发展, 民用建筑逐渐走向高层化, 地基基础和桩基础的土建施工技术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文探讨了地基基础和桩基础的定义以及其各种施工技术, 根据施工环境选择施工技术, 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保证施工安全基础上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1 地基基础和桩基础的土建定义

地基是指建筑物基础下面的土层, 为支承基础的土体或岩体, 建筑物是座在地基上面的。地基有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两类。基础是将结构所承受的各种作用传递到地基上的结构组成部份, 比如砖基础、混凝土基础等, 地基必须坚固、稳定而可靠。桩基础, 属于基础的一种, 由设置于岩土中的桩和与桩顶连接的承台共同组成的基础或由柱与桩直接连接的单基础, 桩基具有承载力高、沉降量小而较均匀的特点。

2 民用建筑地基基础的土建施工技术

我国疆域辽阔, 地质条件复杂, 有多种建筑物类型和级别, 地基基础的处理方法也有很多种。下面我们具体探讨民用建筑地基基础的几种常见的处理方法。

2.1 换土垫层

施工时先将基础以下一定深度、宽度范围内的软土层挖去, 然后回填强度较大的砂、石或灰土等, 并夯至密实。减小土质的湿陷性和胀缩性, 从而减少沉降的可能性。当建筑物基础下的持力层比较软弱, 不能满足上部荷载对地基的要求时, 常采用换土回填法来处理。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处理浅层软弱的土地基, 湿陷性黄土以及季节性冻土地基。

2.2 碾压夯实

碾压法是利用机械滚轮的压力压实土壤, 使之达到所需的密实度, 适用于大面积填土工程。夯实法是利用夯锤自由下落的冲击力来夯实土壤, 土体孔隙被压缩, 土粒排列得更加紧密, 主要用于小面积填土, 可以夯实粘性土或非粘性土。

2.3 排水固结土壤

排水固结法就是利用地基排水固结规律, 采用各种排水技术措施处理饱和软弱土的一种方法。排水固结法主要由排水和加压两个系统组成。排出固结的应用条件, 除了设置砂井或塑料带的施工机械和材料外, 必须要有预压荷载、预压时间和适用的土类等条件。这种方法简单, 方便, 取材也比较方便, 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在民用建筑施工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2.4 化学加固法

化学加固法是将一定、无机或有机化学材料配制成真溶液注入地基土中, 通过化学反应生成胶凝物质或使土颗粒表面活化, 在接触处胶结固化, 以增强土颗粒间的连结, 提高土体的力学强度、降低地层渗透性、防止地层变形和进行混凝土建筑物裂缝修补的一项加固基础的方法。化学加固法是化学与工程相结合, 应用化学科学、化学浆材和工程技术进行基础和混凝土缺陷处理, 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或借以提高工程质量的一项技术。常用的加固方法有硅化加固法、碱液加固法、电化学加固法和高分子化学加固法。这种方法不仅能防水防渗透, 对于基坑开挖时还能对相邻结构起到保护作用, 适用于砂土、粘性土, 以及人工填土等地基。但是这种方法的水泥用量大, 流失多, 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有悖企业的经济效益。

3 民用建筑桩基础的土建施工技术

桩基础土建工程在我国建筑行业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 因此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 直接影响着我国土建工程的建设效率与质量。

3.1 桩基础施工技术

3.1.1 静力压桩施工技术

静力压桩是采用静力压桩机将预制钢筋混凝土桩分节压入地基土层中成桩。本法采用液压操作, 自动化程度高, 行走方便, 运转灵活, 桩位定点精确, 可提高桩基工程质量;施工无噪声、无振动、无污染。这种方法不仅能降低噪音, 还能节约钢筋和混凝土, 降低工程成本, 适用于软土、填土、一般粘性土层中, 以及居民稠密和危房附近环境保护要求严格的地区进行施工。

3.1.2 振动沉桩施工技术。

振动沉桩是将大功率的振动打桩机安装在桩顶, 一方面利用振动以减小土对桩的阻力, 另一方面用向下的振动力是桩沉入土中。这种方法设备简单, 重量轻, 体积小, 不仅提高了工程的建设效率, 也降低了工程的造价成本, 适用于可塑性的粘性土和砂土, 用于土的抗剪强度受振动时有较大降低的砂土等地基, 其效果更为明显。

3.2 桩基础的类型和施工方法

3.2.1 预制桩

预先制作好混凝土圆桩或者扁桩, 然后直接用吊车埋至井里, 形成的桩位统称预制桩预制桩, 常在在工厂或施工现场见到。中国建筑施工领域采用较多的预制桩主要是混凝土预制桩和钢桩两大类。预制桩生产成本低, 配筋率很小, 节约钢材, 空心桩很环保, 直径小比表面积大, 单方混凝土的承载力很大, 施工简单, 技术难度低。

3.2.2 沉管灌注桩

利用锤击沉桩设备沉管、拔管成桩, 称为锤击沉管灌注桩;利用振动器振动沉管、拔管成桩, 称为振动沉管灌注桩。振动沉管灌注桩是用振动沉桩机将有活瓣式桩尖或钢筋混凝土预制桩靴的桩管 (上部开有加料口) , 利用振动锤产生的垂直定向振动和锤、桩管自重等对桩管施加压力, 使桩管沉入土中, 然后边向桩管内浇筑混凝土, 边振边拔出桩管, 使混凝土留在土中而形成桩。由于施工过程中, 锤击会产生较大噪音, 振动会影响周围建筑物, 故不太适合在市区运用, 已有一些城市在市区禁止使用。这种工艺非常适合土质疏松、地质状况比较复杂的地区, 但遇到土层有较大孤石时, 该工艺无法实施, 应改用其它工艺穿过孤石。

3.2.3 钻孔灌注桩

钻孔灌注桩是按成桩方法分类而定义的一种桩型。是指在工程现场通过机械钻孔在地基土中形成桩孔, 并在其内放置钢筋笼、灌注混凝土而做成的桩。钻孔灌注桩的施工, 因其所选护壁形成的不同, 有泥浆护壁方式法和全套管施工法两种。钻孔灌注桩由于其施工工艺成熟、承载力高、适用范围广已被广泛应用于公路、铁路桥梁等结构工程基础中。高等级公路大、中、小桥和互通式立交桥, 基本采用钻孔灌注桩。钻孔灌注桩施工噪音小。在淤泥、粘性土、砂土、粉质土等地基中应用广泛。

4 结束语

在民用建筑中, 应该根据当地的土质状况、地基条件、材料供应及设计要求等方面综合考虑, 以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保证施工安全的原则, 选择合理的土建施工技术。由于科技的不断发展, 我们要不断的实践和学习新技术, 力求更完美的施工技术。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 经济的发展以及建筑技术的提高, 桩基础因其稳定性好、承载力高、沉降稳定快、沉降量小而均匀、抗震性能好等特性在城市建设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由于桩基础的施工质量会影响整个建筑物的工程质量, 所以在施工中, 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规范要求, 提高施工质量, 确保顺利实施桩基础工程。本文本着保障民用建筑的安全, 分析和研究了地基基础和桩基础的土建施工技术。

关键词:地基基础,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

参考文献

[1]黎剑雄, 林启辉;锚杆静压桩在某桥基础加固施工中的应用[J];广东土木与建筑;2010.02

[2]肖明和, 王渊辉, 张毅;地基与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3]谢刚年.桩基沉降计算方法的对比探讨与桩基的优化设计[J].石油化工建设.2006, 02

[4]周红波, 牛子春.高层建筑打入桩基与钻孔桩基沉降对比分析[J].施工技术, 2007, 09

3.浅析建筑工程基础施工技术 篇三

关键词:基础施工;技术;探究

一、建筑工程基础施工现状概述

高层建筑基础工程关系到高层建筑工程整体质量,是高层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重要组成部分。避免质量通病的发生,消灭安全隐患建筑基础工程施工中,基础轴线位移、基础标高误差和基础防潮层失效等,均为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若要提高基础工程的施工质量,首先应避免这些质量通病的发生。

(1)基础轴线的位移

轴线位移是指基础由放脚砌至室内标高(±0.00)处,其轴线与上部墙体轴线发生错位。基础的轴线位移多发生在建筑工程的内横墙,这将使上部墙体和基础产生偏心压,影响整体结构的受力性能。由于基础一般是先砌外纵墙和山墙部位,待砌横墙基础时,基础槽中线被在纵墙基础外侧,无法吊线找中,轴线容易产生更大偏差,有的槽边控制桩保护不好,被施工人员或车辆碰撞发生移位,产生轴线位移。

(2)基础标高偏差

当基础砌至室内地平(±0.00)处,常出现标高不在同一水平面。基础标高相关较大时,会影响上层墙体标高的控制。基础下部的基层(沙土、混凝土)标高相差较大,影响基础砌筑时对标高的控制。

(3)基础防潮层失效

防潮层开裂或抹灰不密实,不能有效地阻止地下水分沿基础向上渗透,造成墙体潮湿。在防潮层施工前,基面上不作清理,不浇水或浇水不够,影响防潮层砂浆与基的粘结,操作时表面抹灰不实,养护不好,使防潮层因早期脱水,强度和密实度达不到要求而出现裂缝。冬季施工防潮层因受冻而失效。

二、基础工程施工基础策略分析

(1)桩基施工技术要求

桩基施工过程中,在吊桩时,桩与桩架之间应该保持一定的垂直方向距离,并控制在4m以内,偏吊距离不超过2.5m为宜。吊桩过程中,必须缓慢操作,在不同方向至少系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缆索,然后人工稳定桩身。在吊桩前,为防止坠落事故,必须将锤提升到一定位置后采取稳固措施。对于起吊点必须选择正确,吊桩过程速度要均匀,确保桩身趋于平稳状态。桩身部位应保持清洁,并且起吊之后,严禁桩下有施工人员在施工。当吊桩和运桩同时进行并且相互发生牵制时,必须终止运桩。插桩过程中,保证桩与龙门架之间无手脚伸入。当需要对桩进行矫正时,利用工具的力度不能过大过猛。在打桩过程中,必须选取和桩型、桩架和桩锤相配套的桩帽及衬垫,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其损坏,应立即更换或修补。在锤击过程中,保证受力均匀,并且方向一致,在锤击初始阶段,为保证桩身不至于发生倾斜或者桩头破坏等事故,必须采取小的落距。套送桩施工中,确保送桩、桩锤和桩同心同轴,而拔送桩时,绳扣选择必须合理,在施工过程中,缓慢用力,并观察桩架、钢丝绳的变化情况。送桩拔出后,应及时回填地面的孔隙。当桩管达到特定的深度,应及时将桩帽及桩锤提升到固定位置,一般高度为4m以上,并加固,然后进行桩管的检查,进行浇筑混凝土等工序的施工。

(2)混凝土施工技术

我国高层建筑发展十分迅速,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对于高层建筑基础工程而言,大体积混凝土有着面积大、水泥用量多等特点,必须进行重新进行补桩。在基础土方开挖以及基础施工时,必须按照设计图纸相关要求,对于底板、承台、底梁的土方开挖,严禁扰动作业面之下的土层,这样必然需要缜密、精细的测量来控制。与此同时,在基础墙柱钢筋的定位放线作业中,测量控制是重中之重。基础工程结构繁琐,而且体积较大,必须通过准确的测量手段进行精确的放线,才能杜绝位置偏差的发生。

(3)钢筋工程施工技术

钢筋工程在基础施工中起到很大的作用,在施工前,必须熟悉图纸,对于关键部位必须采取放大样的方法。钢筋绑扎相关技术,必须有技术人员对相应的施工工序以及操作要求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于施工中使用的钢筋规格、数量、位置随时派专职人员进行核查落实,必须详细检查某些特殊部位的钢筋位置、数量及规格。在钢筋绑扎好之后,针对直螺纹接头以及悬臂结构的撑脚必须详细检查,并确保稳固。对于柱插筋位置应严格控制,严禁钢筋发生位移导致和图纸设计中发生不符的现象。对于面板负筋的高度应给予关注,尤其是悬挑部位的钢筋,为防止踩踏后钢筋高度降低,可适当设置钢筋支架及跳板,对于悬挑结构应开具隐蔽工程验收单,验收单不能和其他工程一起开具,必须单独开具。对于结构上的钢筋,必须严格依据图纸来施工,不得随意进行不同型号钢筋的代换,如遇到必须更换时,必须经过多方的协调,签订技术核定单。在某些特定条件下,比如钢筋经过预埋件或者管道等位置时,必须对妨礙的钢筋进行割断,但是割断后必须留加强筋。在混凝土浇筑和振捣过程中,必须委派专人对钢筋进行看护,并及时纠正混凝土浇筑振捣过程中对钢筋产生的偏移。

三、基础不均匀沉降控制措施

对于高层建筑而言,基础沉降不可避免,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必须控制建筑基础不均匀沉降的发生。我国对这方面的技术措施研究比较成熟,一般而言,可采取以下三种方法来降低基础不均匀沉降发生的几率。

(1)逆作法

逆作法是建筑工程防止沉降的常见方法之一,旨在通过降低土量使其与主体结构自重达到平衡,依此来降低沉降量。通常在此法施工过程中,必须设置地下连续墙,同时地下连续墙可充当地下室外墙,具备一定程度的档土维护的作用。逆作法施工一般要加设中间桩,通常的位置在建筑物内部,如果在桩箱基础条件下,则务必设置在桩部。

(2)应力消除法

应力消除法,顾名思义,就是改变原有结构基础中的应力分布,重新分布基础中的应力情况,以此达到控制局部沉降量的目的,从而消除不均匀沉降。一般而言,应力消除法施工方法为一边打孔,一边用高压水进行孔的冲刷,使泥浆能够充分清除。在钻孔施工中,应力有效承重面积变小,这样会相应地增加局部应力,此时的应力大多集中于孔壁处,从而使得孔周围的土由侧向挤出。这个时候边界条件受到了改变,致使所受应力会重新分布,造成建筑基础整体发生沉降。就沉降速度而言,一般是外部大于内部。一般应力消除法比较实用于饱和软黏土,因为土壤的结构特性对于应力消除更为方便。

(3)后浇带法

后浇带是高层建筑常用的施工技术,后浇带在工程上的意思是预留的临时的带型缝隙,用来连接主楼和裙房,其宽度设置在900mm为宜。在此法施工过程中,首先隔开高层主楼和裙房,并各自单独施工,一般主楼施工完毕之后才浇筑后浇带。如果主楼的地基是岩石层,相应地发生沉降并不显著,可以在主楼施工完成之后直接进行后浇带的浇筑,这时需要主楼满足一定的高度,并且通过观测相应的沉降数据来确定提前浇筑的时间。

四、结论

建筑工程基础施工作为一项工程施工的首要环节,其施工控制意义至关重要,必须严格加强其质量的控制,同时对于不同形式的基础,还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只有严格按相关规范进行施工才能充分保障施工质量,才能有效减少施工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1]马胜伟.建筑基础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控制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9):140~140.

[2]白俊英.基础工程结构强化的施工技术研究[J].建筑施工,2008(4):262-264.

[3]巩玉胂.工程质量控制[J].山西建筑,2008,34(2):236~237.

[4]齐秋艳,李贞贞.浅析基础工程安全施工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36):148-148.

4.试论建筑工程基础施工技术论文 篇四

1.1基础埋置深度大

在建筑工程基础施工中,基础埋置的深度较大是现代建筑工程基础施工中的一个突出特点,具体深度主要由以下两个方面来确定:一是建筑规划设计的高度,二是是否采用桩基施工技术。如果不采用桩基施工,那么基础埋置的深度一般为建筑工程规划高度的1/12左右;而在采用桩基施工的条件下,埋置的深度科适当减小,但是在不考虑桩长深度的情况下,一般不能少于建筑规划高度的1/15。

1.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混凝土是现代建筑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施工材料,施工技术种类较多,对混凝土原材料及施工技术的控制是确保施工质量的基本保障,而随着现代建筑规模的不断增大,基础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也成为一种必然。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主要通过厚度较大的箱基及筏基混凝土底板的形式来提高基础工程的承压能力,确保其在较高压力的情况下不产生沉降,进而确保建筑工程的整体稳固性。在大体积建筑工程基础施工中,技术控制重点在于确保大体积混凝土的不间断浇筑及避免裂缝的出现。

1.3深基坑工程施工难度大

建筑工程施工建设过程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过程,随着建筑工程规模的不断增大,工程施工场地受到的限制也越来越多,这使得工程施丁存在着较大的难度,尤其是在深基坑工程施工中,难度更大。一方面,高层建筑深基坑施工技术要求非常高,要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就要全面做好相邻建筑及相关工程设施的安全及保护工作;另一方面,深基坑工程多为临时性工程,但基坑开挖及支护过程却相当复杂,如果对各种影响因素考虑不当,就很容易造成相关事故,给基础施工带来极大的影响。

2.建筑工程基础施工技术要点

2.1 桩基施工技术控制

桩基施工作为建筑工程基础施工中一个重要环节,对建筑工程基础施工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要做好桩基施工,关键要加强以下几方面的技术控制:一是加强吊桩施工控制,桩与桩架要始终保持垂直距离,且控制在4米范围内,同时要确保桩体的稳固性,正确选择应用点位,吊桩过程中应始终匀速进行,避免桩身m现倾斜情况;二是加强插桩施T控制,插桩施T中,桩身与地基应始终保持对准,在矫正调节过程中不能用力敲打,且安装完成后应对桩周围的空隙进行快速回填。另外,在桩管安全放置于标准深度后,要马上将桩锤以及桩帽提升到相应的方位,一般要求是四米以上,同时做好桩加固,在经过全面的桩体检查以确保各环节正常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处理。

2.2混凝土施工技术控制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是建筑工程基础施工中有明显优势,而其优势的发挥关键在于施工技术的控制。由于在浇筑阶段,水泥水化后会不断释放出热量,使得混凝土收缩应力增大,导致混凝土容易产生裂缝,进而影响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因此,浇筑后的养护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保温养护工作应持久进行,避免因降温过快造成温差明显而引发裂缝,同时,要全面做好施工管控,合理做好裂缝预防措施。

2.3钢筋基础施工技术控制

钢筋工程也是建筑工程基础施工过程中的一个关键,全面做好钢筋基础施工,一是施工前要对图纸进行全面的熟悉,委派专业技术人员进行钢筋绑扎,加强施工工序控制,对材料总量及质量进行严格管控;二是要高度重视柱插筋位置的审核工作,避免出现位移而影响建筑工程质量;三是加强现场施工监管工作,避免施工过程中对钢筋的型号等进行随意的改变,发现偏移情况要及时纠正,从整体上确保工程施工质量。

3.加强建筑工程基础施工技术控制措施探讨

3.1 强化施工现场管理

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工作是基础施工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因此,要进一步强化施工现场管理。首先,施工现场管理人员严格根据施T设计,结合现场实际全面做好现场检查.丁作,确保现场条件符合施工要求;其次,要科学编制施工方案,通过优化施工人员结构、加强材料、施工设备管理等途径,科学组织施工;此外,结合建筑工程的具体特点制定严密的施工检查制度,做好施工检查记录,加强施工质量管控,确保施工质量。

3.2加强测量控制

桩基施工对施工的`精度有较高的要求,因此,测量是确保建筑工程基础施工质量非常重要。首先,为确保基础桩位置的准确性,施工前应该对基础桩进行严格、科学、规范的检测,承台桩位要在允许的偏差范围内;其次,在土方开挖过程中,应对开挖的范围、位置、深度等进行细致认真的测量,以避免开挖过程中产生土层扰动现象;此外,全面做好基础墙柱钢筋的定位放线测量工作,避免施工过程中偏位、移位等情况的发生。

3.3严格控制混凝土质量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是基础施工中的一个重要技术控点,加强混凝土质量控制非常重要。首先,要根据建筑项目的实际用途来选择混凝土的类型,且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后方可进场使用,杜绝不合格水泥进场;其次,要严格控制混凝土中的砂石比例,确保混凝土质量;此外,加强混凝土质量检查工作,对重量比和投料量的偏差进行合理控制,通过抗压试验确保混凝土的强度,确保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4.结语

总而言之,在建筑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基础施工是一个核心环节,其施工质量及施工安全管理对建筑工程的整体建设质量有直接影响。建筑工程基础施工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施工过程,且影响施工质量及管理的因素较多,因此,工程施工单位应该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结合建筑工程基础施工的基本特点,准确把握施工技术控制要点,采取有效管理措施,确保基础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5.桥梁桩基础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篇五

土建工程TJ-F标段

钻孔灌注桩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国水电路桥宝麟铁路TJ-F标工程项目部

2012年3月 新建铁路麟游矿区至宝鸡二电厂铁路专用线土建工程TJ-F标 安全技术措施

目 录

1.一般规定.................................................1 2.钻机操作、钻孔安全、文明措施.............................1

3、施工安全保证措施........................................4

3、不测事件发生时的处理应急方案............................5

新建铁路麟游矿区至宝鸡二电厂铁路专用线土建工程TJ-F标 安全技术措施

钻孔灌注桩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1.一般规定

1.1钻机安装就位严格按照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操作规程施工。

1.2、电器设备要设置漏电开关,并保证接地有效可靠。1.3、登高检修与保养的操作人员,必须穿软底鞋,并将鞋底淤泥清除干净。

1.4、作业区要严加安全管理,任何人不准进入,主钢丝绳要经常检查,三股中发现断丝数大于 10丝时,应立即更换。

1.5、使用钻杆作业时,要经常检查限位结构,严防脱落伤人或落入孔洞中;检查时避免用手指伸入探摸,严防轧伤。

1.6、钻杆与钻头的连接要勤检查,防止松动脱落伤人。1.7、采用泥浆护壁时,对泥浆循环系统要认真管理,及时清扫场地上的浆液,做好现场防滑工作。

1.8、钻孔后,混凝土浇灌顶标高比地面低时,应在孔口加盖板封挡,以免人或工具掉落孔中。

1.9、吊置钢筋笼时,要合理选择捆绑吊点,并应拉好尾绳,保证平稳起吊,准确入孔,严防伤人。

2.钻机操作、钻孔安全、文明措施

2.1、安装钻孔机前,应掌握地质勘探资料,并确认地质条件是否符合该钻机的要求,地下无埋设物,作业范围内无障碍物,施工现场与架空输电线路的安全距离符合规定。

新建铁路麟游矿区至宝鸡二电厂铁路专用线土建工程TJ-F标 安全技术措施

2.2、安装钻孔机时,钻机钻架基础应夯实、平整。钻架下应铺设枕木。

2.3、钻机的安装和钻头的组装应按说明书规定进行,竖立或放倒钻架时,应有熟练的专业人员进行。

2.4、钻架的起吊中心、钻机的卡孔和护管中心应在同一垂直线上。

2.5、钻头和钻杆连接螺纹应良好,滑扣时不得使用。钻头焊接应牢固,不得有裂纹。钻杆连接处应加便于拆卸的垫圈。

2.6、施工区域设置警戒线,有专人负责看护。

2.7、作业前重点检查项目应符合下列要求:

(1)各部件安装紧固,转动部位和传动带有防护罩,钢丝绳完好,离合器、制动带功能良好。

(2)润滑油符合规定,各管路接头密封良好,无漏油、漏气、漏水现象。

(3)电气设备齐全、电路配置完好。

(4)钻机作业范围内无障碍物。

2.8、作业前,应将各部操纵手柄先置于空档位置,确认一切正常后,方可作业。

2.9、开机时,应先送浆后开钻;停机时,应先停钻后听浆。泥浆泵应有专人看管,对泥浆质量和浆面高度应随时测量和调整,保证泥浆浓度合适。停钻时,出现漏浆应及时补充。并应随时清除沉淀池中杂物,保持泥浆纯净和循环不中断,防止塌孔和埋钻。

2.10、开钻时,钻压应轻,钻速应慢。在钻进过程中,应根据地质

新建铁路麟游矿区至宝鸡二电厂铁路专用线土建工程TJ-F标 安全技术措施

情况和钻进深度,选择合适的钻压和钻速,均匀给进。

2.11、变速箱换档时,应先停机,挂上档后再开机。

2.12、加接钻杆时,应使用特制的连接螺栓均匀紧固,保证连接处的密封性,并做好连接处的清洁工作。

2.13、钻进中,应随时观察钻机的运转情况,当发生异响、吊索具破损、漏气、漏渣,以及其它不正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机检查,排除故障后,方可继续开钻。

2.14、提钻、下钻时,应轻提轻放。钻机下和井孔周围2米以内及高压胶管下,不得站人。严禁钻杆在旋转时提升。

2.15、发生提钻受阻时,应先设法使钻具活动后再慢慢提升,不得强行提升。如钻进受阻时,应采用缓冲击法解除,并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后,方可钻进。

2.16、钻架、钻台平车、封口平车等的承载部位不得超载。

2.17、使用空气反循环时,其喷浆口应遮拦,并应固定管端。

2.18、钻进进尺达到要求时,应根据钻杆长度换算孔底标高,确认无误后,再把钻头略为提起,降低转速,空转5—20min后再停钻。

2.19、钻机的移位和拆卸,应按照说明书规定进行,在转移和拆运过程中,应防止碰撞机架。

2.20、作业后,应对钻机进行清洗和润滑,并应将主要部位遮盖妥当。

2.21、严格按照文明卫生施工要求,提高职工素质,确保工程完成。作业时,禁止直接或间接向河道排放泥浆,禁止泥浆外泄污染环境,泥

新建铁路麟游矿区至宝鸡二电厂铁路专用线土建工程TJ-F标 安全技术措施

浆池周边设置醒目安全警示标牌,并用安全网围护,防止小孩入内观望。

2.22、未及时灌注的桩孔及护筒需用安全平网严实遮盖,防止路人误撞入,每台钻机上设置醒目安全警示标牌,时刻警示操作人员及他人。

3、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3.1施工中的安全措施

3.1.1施工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穿绝缘胶鞋。严禁穿拖鞋、赤脚、酒后上岗作业。

3.1.2、施工现场电源线路,必须按“三相五线”制、TV-S系统要求布置,并按“三级配电”“二级漏电分级”分段保护。

3.1.3、各孔井用电必须分闸,严禁一闸多孔和一闸多用。必须一机一闸一漏一箱进行敷设。

3.1.4、孔上电线、电缆必须架空。

3.1.5、电箱一律采用铁质电箱,电箱应有严密的防雨措施,安装位置合适,安装牢固,进出线整齐,拉线牢固,熔丝不得用金属代替,箱内不得放其它物品。

3.1.6、现场电源线路及电气设备,由持证电工负责安装维护,经验收合格后,方准投入使用。

3.1.7、施工现场所有设备和机具必须做好保护接零。

3.1.8、所有机械设备的传动部位,必须装设防护罩。

3.1.9、垂直起重设备必须经常性检修维护,保证机件能够运转正常,操作灵活,按钮开关、减速器、钢丝绳、绳卡、吊钩、吊桶、吊笼等,不得带病作业。

新建铁路麟游矿区至宝鸡二电厂铁路专用线土建工程TJ-F标 安全技术措施

3.1.10、垂直起重设备支架应牢固,应能承受一定的冲击力不至翻倒,垂直起重设备必须经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3.2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措施

3.2.1、夜间施工时,要有足够的照明,施工危险区域,白天悬挂明显标志,夜间悬挂标志灯。

3.2.2、事故易发部位,高空作业处,起吊区,用电机械等安排专职的安全员进行指挥与监督;

3.2.3、现场施工特种作业人员要佩带专门的防护用品,如电焊工要佩带护目镜和面罩,高空作业系好安全带。

3.2.4、现场施工道路的交叉处或拐弯处设立安全警告标志。

3.2.5、变压器周围设高度不低于1.7米的安全护栏,四周挂上“小心!高压危险”的警告牌。

3.2.6、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工作,对检查出的不安全因素和隐患应立即整改,整改不力的悬挂警告黄牌,直至整改完毕。

3.2.7、工地入口处设安全告示板,宣传施工安全信息,安全检查记录,整改情况。

3.2.8、办公室加强与气象部门联系,重点收集高温、洪水等方面的资料,一旦发现有危及工程安全及人员安全的灾害气象预兆时,立即上报项目领导,及时采取措施。

3、不测事件发生时的处理应急方案

6.独立柱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篇六

一、施工准备(一)作业条件

1.办完地基验槽及隐检手续。2.办完基槽验线验收手续。

3.有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准备好试验用工gS具。(二)材料要求

1.水泥:水泥品种、强度等级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质量符合现行水泥标准。工期紧时可做水泥快测。

2.砂、石子:根据结构尺寸、钢筋密度、混凝土施工工艺、混凝土强度等级的要求确定石子粒径、砂子细度。砂、石质量符合现行标准要求。

3.水:自采水或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4.外加剂: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要求,确定是否采用外加剂。外加剂必须经试验合格后,方可在工程上使用。

5.掺合料: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要求,确定是否采用掺合料。质量符合现行标准要求。

6.钢筋:钢筋的级别、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质量符合现行标准要求。钢筋表面应保持清洁,已锈蚀和油污。7.脱模剂:水质隔离剂。(三)施工机具

搅拌机、磅秤、手推车或翻斗车、铁锹、振捣棒、刮杆、木抹子、胶皮手套、串桶或溜槽、钢筋加工机械、木制井字架等。

二、质量标准(一)钢筋工程(二)模板工程(三)混凝土工程

注:(一)、(二)、(三)项具体要求请参照本书“箱型基础工程”章节中相应部分。

三、工艺流程

清理→混凝土垫层→筋绑扎→相关专业施工→清理→支模板→清理→混凝土搅拌→混凝

土浇筑→混凝土振捣→混凝土找平→混凝土养护→模板拆除

四、操作工艺

(一)清理及垫层浇灌

地基验槽完成后,清除表层浮土及扰动土,不留积水,立即进行垫层混凝土施工,垫层混凝土必须振捣密实,表面平整,严禁晾晒基土。

(二)钢筋绑扎

垫层浇灌完成后,混凝土达到1.2MPa后,表面弹线进行钢筋绑扎,钢筋绑扎不允许漏扣,柱插筋弯钩部分必须与底板筋成45°绑扎,连接点处必须全部绑扎,距底板5cm处绑扎第一个箍筋,距基础顶5cm处绑扎最后—道箍筋,作为标高控制筋及定位筋,柱插筋最上部再绑扎一道定位筋,上下箍筋及定位箍筋绑扎完成后将柱插筋调整到位并用井字木架临时固定,然后绑扎剩余箍筋,保证柱插筋不变形走样,两道定位筋在基础混凝土浇完后,必须进行更换。

钢筋绑扎好后底面及侧面搁置保护层塑料垫块,厚度为设计保护层厚度,垫块间距不得大于 lOOmm(视设计钢筋直径确定),以防出现露筋的质量通病。

注意对钢筋的成品保护,不得任意碰撞钢筋,造成钢筋移位。(三)模板

钢筋绑扎及相关专业施工完成后立即进行模板安装,模板采用小钢模或木模,利用架子管或木方加固。锥形基础坡度>30°时,采用斜模板支护,利用螺栓与底板钢筋拉紧,防止上浮,模板上部设透气及振捣孔,坡度≤30°时,利用钢丝网(间距30cm)防止混凝土下坠,上口设井字木控制钢筋位置。不得用重物冲击模板,不准在吊帮的模板上搭设脚手架,保证模板的牢固和严密。(四)清理

清除模板内的木屑、泥土等杂物,木模浇水湿润,堵严板缝及孔洞。

(五)混凝土现场搅拌

1.每次浇筑混凝土前1.5h左右,由施工现场专业工长填写申报“混凝土浇灌申请书”,由建设(监理)单位和技术负责人或质量检查人员批准,每一台班都应填写。

2.试验员依据“混凝土浇灌申请书”填写有关资料。根据砂石含水率,调整混凝土配合比中的材料用量,换算每盘的材料用量,写配合比板,经施工技术负责人校核后,挂在搅拌机旁醒目处。定磅秤或电子秤及水继电器。

3.材料用量、投放:水泥、掺合料、水、外加剂的计量误差为±2%,粗、细骨料的计量误差为±3%。投料顺序为:石于→水泥、外加剂粉剂→掺合料→砂子→水→外加剂液剂。

4.搅拌时间:为使混凝土搅拌均匀,自全部拌合料装入搅拌筒中起到混凝土开始卸料止,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

强制式搅拌机:不掺外加剂时,不少于90s;掺外加剂时,不少于120s。

自落式搅拌机:在强制式搅拌机搅拌时间的基础上增加30s。5.用于承重结构及抗渗防水工程使用的混凝土,采用预拌混凝土的,于盘鉴定是指第一次使用的配合比,在混凝土出厂前由混凝土供应单位自行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开盘鉴定;现场搅拌的混凝土由施工单位组织建设(监理)单位、搅拌机组、混凝土试配单位进行开盘鉴定工作。共同认定试验室签发的混凝土配合比确定的组成材料是否与现场施工所用材料相符,以及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和施工需要。如果混凝土和易性不好,可以在维持水灰比不变的前提下,适当调整砂率、水及水泥量,至和易性良好为止。(六)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应分层连续进行,间歇时间不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一般不超过2h,为保证钢筋位置正确,先浇一层5~lOcm厚混凝土固定钢筋。台阶剩基础每一台阶高度整体浇捣,每浇完一台阶停顿0.5h待其下沉,再浇上一层。分层下料,每层厚度为振动棒的有效振动长度。防止由于下料过厚、振捣不实或漏振、吊帮的根部砂浆涌出等原因造成蜂窝、麻面或孔洞。(七)混凝土振捣

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插入的间距不大于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上层振捣棒插入下层3~5cm。尽量避免碰撞预埋件、预埋螺栓,防止预埋件移位。(八)混凝土找平

混凝土浇筑后,表面比较大的混凝土,使用平板振捣器振一遍,然后用刮杆刮平,再用木抹子搓平。收面前必须校核混凝土表面标高,不符合要求处立即整改。

(九)浇筑混凝土时,经常观察模板、支架、钢筋、螺栓、预留孔洞和管有无走动情况,一经发现有变形、走动或位移时,立即停止浇筑,井及时修整和加固模板,然后再继续浇筑。(十)混凝土养护

已浇筑完的混凝土,应在12h左右覆盖和浇水。一般常温养护不得少于7d,特种混凝土养护不得少于14d。养护设专人检查落实,防止由于养护不及时,造成混凝土表面裂缝。(十一)模板拆除

7.建筑工程基础施工技术探析 篇七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 我国的城市人口数量逐渐增加, 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 房屋建筑朝着高层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 对建筑物的基础施工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建筑物中, 基础位于建筑物的最下层, 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建筑物来说, 其全部的荷载通常情况下是由基础来承受的, 同时借助基础将荷载传递给地基。由于建筑基础工程位于地下, 在工程项目竣工后, 对于基础的施工质量难以进行相应的检查。如果建筑基础工程出现质量问题, 将会使得整个建筑出现不同程度的沉降、偏斜等, 甚至引发重大安全事故, 进而引发灾难性后果。因此, 需要研究分析地基基础发生工程事故的原因, 同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对于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来说至关重要。

1 建筑工程基础施工的现状

对于高层建筑工程来说, 其整体质量受基础工程的影响和制约。在施工过程中, 基础施工是控制高层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优质的基础施工,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发生质量通病。其中, 比较常见的质量问题, 主要包括:基础轴线发生位移、基础标高存在误差, 以及基础防潮层失效等。通常情况下, 为了进一步提高基础工程的施工质量, 对于这些质量通病需要予以消除。

1.1 基础轴线位移

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 所谓基础轴线位移通常情况下就是对基础进行施工时, 其轴线与上部墙体轴线在大放脚砌至室内标高 (±0.00) 处时发生相应的错位。在建筑工程的内横墙上, 容易发生基础轴线位移, 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上部墙体和基础产生偏心压, 进一步影响建筑物整体结构的受力性能。通常情况下, 在对横墙基础进行施工的过程中, 需要处理基础的外纵墙, 以及山墙部位。对于吊线来说, 由于基础槽中位于纵墙基础的外侧, 进一步增加了找中的难度, 使得轴线容易产生偏差, 甚至没有保护好槽边控制桩, 导致施工人员或车辆等碰撞控制桩, 导致其发生相应的移位, 进而引发轴线发生位移。

1.2 基础标高偏差

在对建筑的基础进行施工时, 标高不在同一水平面上的现象普遍存在于基础砌至室内地平 (±0.00) 处的过程中。在施工过程中, 如果基础标高相差较大, 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影响上层墙体标高的控制。在砌筑基础的过程中, 由于基础下部的沙土、混凝土等基层标高相差较大, 对标高的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容易产生影响。

1.3 基础防潮层失效

在对建筑物的基础进行施工时, 如果没有处理好防潮层, 那么就会导致防潮层出现不同程度的开裂, 以及出现抹灰不密实的现象, 沿着基础方面, 进一步导致地下水向上渗透, 使得墙体变湿。在防潮层施工过程中, 需要清理干净基面, 同时浇灌适量的水, 进而在一定程度上确保防潮层砂浆与基面之间良好的粘结性。实际操作过程中, 如果防潮层表面抹灰不严密, 或者是养护不到位, 就会导致防潮层容易出现早期脱水现象, 使得防潮层的强度、密实度等不符合相应的设计要求, 进而引发墙体出现裂缝。

2 控制建筑工程基础施工质量的措施

2.1 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在建筑工程项目开工之前, 为了确保施工质量, 需要对开工条件进行检查, 同时对开工后的连续施工情况等进行检查, 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 进而影响整个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对建筑物工程项目的实施计划、施工方案等进行确定;对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指标进行明确, 同时确定检查的频率和方法等;在工程项目的施工现场, 需要对材料、机械设备、人员的到位情况进行检查;对检测仪器设备的有效性、可靠性等进行检查, 并且对测量、标准试验、施工图的准备情况等进行检查。建立和完善规章, 对工序交接、工序检查等进行制度化控制, 并且落实到位。在白检、互检的基础上, 对关键工序、对工程质量产生重大影响的工序, 需要组织专职人员对工序交接情况进行检查, 进而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工序的合格性, 为下道工序顺利开展奠定基础。对于检查不合格的工序, 通常情况下, 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 使其符合相应的设计要求, 在这种情况下, 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确保合同图纸和工程量清单的分项内容保持一致性:相互协调技术规范规定的施工方法和工艺流程。需要按照规定程序和要求对完成后的分项、分部工程进行检查, 检查认可, 同时签署验收记录后, 才能进行下一工程项目的施工。

2.2 加强测量控制

在工程基础施工过程中, 对于基础桩位来说, 通常情况下, 其施工更需要准确的工程测量技术。按照施工规范的相关要求, 在偏差方面, 对承台桩位要求比较严。在开挖土方, 以及进行底板基础施工时, 为了避免挠动工作面以下的土层, 需要根据设计要求, 对底板、承台、底梁的土方进行开挖。因此, 为了控制土方开挖的深度和部位, 需要做好周密、细致的测量工作, 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出现超挖、乱挖现象。另外, 在基础施工阶段, 基础墙柱钢筋的定位放线是工程测量的一个重点。对于结构复杂、面积较大的工程项目来说, 为了确保墙柱插筋的质量, 需要提高测量放线的周密性、细致性, 进而避免发生偏位、移位等情况。

2.3 桩基施工要求

在对建筑物进行施工的过程中, 通过桩机对吊桩进行吊装施工时, 需要控制桩与桩架之间的垂直距离、偏吊距离等, 通常情况下两者之间的距离分别控制在4m、2.5m。进行吊桩施工时, 需要控制吊装的速度, 必要的情况下, 在桩身的不同方向上系上相应的缆索, 对桩身的稳定性, 通过人工方式进行相应的控制。进行吊桩前, 需要将锤提升到一定位置, 并对其进行固定, 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吊桩过程出现桩锤坠落的事故。起吊时需要正确设置吊点, 并且匀速起吊, 确保桩身的平稳性, 必要情况下通过设置缆风绳对桩架进行处理。清除干净桩身的附着物, 起吊后禁止任何人员在桩下通过。在吊桩、运桩过程中发生干扰时, 需要停止运桩。插桩时, 桩与龙门架之间严禁手脚伸入。通过撬棍、板舢等对桩进行矫正时, 需要控制用力的力度。在打桩过程中, 选用的桩帽及衬垫等需要与桩型、桩架和桩锤等相互一致, 如果桩帽、衬垫发生损坏, 需要进行及时的修整或更换。锤击不宜偏心, 同时控制开始的落距。

3 结论

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 筑工工程础施工是一项首要环节, 对其进行控制, 对于整个工程项目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需要严格控制其质量, 同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对不同形式的基础进行处理, 为了确保施工质量, 要严格按相关规范进行施工, 进而有效消除施工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1]祝桂海.建筑工程基础施工技术探究[J].科技传播, 2010 (08) .

[2]李杰.浅谈建筑工程基础施工质量控制[J].科技与企业, 2011 (11) .

[3]陈媛媛, 陈霄.浅谈建筑工程基础施工技术措施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2 (12) .

8.现代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 篇八

关键词:现代建筑;地基基础施工;建筑基础工程质量

随着我国建筑工程规模的不断发展与壮大,我国人民对其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地基基础工程作为整个工程的基础部分,其工程质量的好坏将直接的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所以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应当严格的控制好建筑工程的质量,从而可以有效的确保我国建筑的安全性。

1工程建筑地基工程的基本类型

1.1深基础型与浅基础型

我国工程建筑的地基类型繁多,在民工建筑地基当中,可以将其分为浅基础型和深基础型两种。浅基础类型当中可以按照难易程度对其划分为连续基础与浅基础两种,如果从常规浅基础的角度上来说,会出现扩展基础、独立基础、联合基础的方式来分类。而深基础的具体表现形式主要有桩基础,桩基础指的是在地基上部分不然不软弱、下部分不埋人到坚硬的地层下的情况下,为最为合适的方法就是桩基。当然,对于不同种类的施工方法对桩基的处理手段不同,在通常情况下,把桩基分成预制桩与灌注桩两个类别,灌注桩指的是在进行设计的桩在没有开孔之前,在其孔内放置钢筋笼,然后再用混凝土浇灌而成,从而来保证灌注桩的承载能力,在关键情况下可以对施工时所用的桩身的形成与混凝土的质量相互协调与配合。灌注桩的种类稍稍偏多,主要分为钻孔灌注桩与挖土灌注桩两种,目前我国桩基得到了最为广泛的应用。在预制桩的使用方面,该技术主要采用的材料是钢筋混凝土、木材、以及一定的制作工序,完成后应进行适当的锤击、静压或者旋入,用此方式来进行设置。

1.2深井基础

深井基础主要指的深井作为钢筋混凝土的井筒结构物,在建筑工程地基基础的施工过程中,应当先制作一个井筒搁置的作用,并选择合适的方式在筒内挖土并利用井自身的重力作用下客服泥土的阻力,从而不断的使得井筒下沉,在其不断深入的过程当中,沉淀到达设计标后,再在井筒的下端浇筑混凝土进行封底。在地下的连续墙方面可以完全的利用专门的成槽机械来进行进,并利用膨胀土泥浆护壁的相关原理来开辟深槽。如果在深槽中放置钢筋笼和钢筋网,并且在导管中浇灌水下的混凝土,从而形成墙段,可按照此顺序来完成地下连续墙。

2影响我国工程建筑地基基础的主要因素

在地基勘测过程中所发生的错误是影响建筑工程地基基础质量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对其进行预防的过程中应当对工程场地以及相关水质条件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检查,从而可以清楚的了解到工程建筑场地的水文地质的特点,可以有效的对工程项目进行合理的安排,并使得施工任务可以顺利的完成。工程施工前的勘测工作应当得到足够的重视,并根据施工基地的复杂程度与软硬成对进行谨慎的对待,即使是单层建筑也应当进行严谨的地基勘察工作。

在具体的工程建筑工程勘察过程中,如果勘测手法较为粗糙,或者是施工基地的处理方法与选择不恰当,使得工作人员未能让房屋坐落均匀。在符合设计上对房屋建筑所受到压缩的厚度的需要,或者是没能达到桩落到土层时的标准,这样就计算不出钻孔精准的深度。如果勘测的次数不足将容易导致钻孔的深度及其均匀性和层理表达不明确。从而使得建筑翘曲或者弯折,建筑出现裂缝将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浪费以及危害。

建筑物的地面会由于受到的压力过大而容易引起事故的发生,这也是应当得到关注的主要放置因素,地基的承载力是地基基础审计过程中的关键指标之一,对于整个工程建筑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由于地基不均匀所造成的沉降现象的主要表现有房屋建筑的开裂,以及建筑物基地的剪切以及破坏,或者是楼梯下沉,最为严重的是房屋的倾倒等。

综上所述,其根本的放置方法主要有严格计算出基础实际土的压力,在勘测报告中应敢于质疑数据的可靠性,应积极的对荷载进行多次的实验。相关技术人员应该面对中型工程建筑过程中所发生的由于基地而引起的大幅度的倾斜或是沉降的情况,需立即停止施工。若是在施工中发生了较大的基地基础事故后,应针对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只有对事故进行正确的分析,并找出引起事故的根本原因,从而吸取教训,将消极的因素转为积极因素,从而为施工工作带来一定的帮助,并制定出合适的防治措施从而有效的预防事故的发生。对于那些由于施工技术、使用方法以及结构设计等错误所引起的主观性的错误,是不允许发生的,以上所说的方面应当严格遵守设计、勘察与施工的相关标准与规定,这样的错误是可以避免的。

地基基础的设计是根据建筑物的使用要求来制定的,建筑的工地位置的地质与机构型都是影响施工的主要因素。在经济允许的前提下,合理的安排与制定施工的方式方法,保证建筑物的主要承重结构可以得到正常的使用。目前,我国地基基础工程事故的发生次数最多,伤害的程度也最大,所以施工单位应当针对地基基础施工所发生的事故进行细致的分析,从而找出真正的原因,并对症下药,在失败中不断的累计方法,提高工程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质量。

总结

总而言之,可以影响到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各个因素所具有其不同的特点,形成这些因素的原因也多种多样。在进行实际的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应当分清楚主要因素与次要因素,从而有效的判断出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对症下药,从而对建筑工程施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与作用。

参考文件:

[1]陈剑峰.论多层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控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05).

[2]王秀华.浅析建筑地基施工中的事故及其防预措施[J].民营科技,2009,(02).

[3]蒋念忠,胡荣明.浅析民用建筑施工的质量管理[J].广东科技,2010,(08).

[4]蓝日欢.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管窥[J].建材发展导向,2013,(9).

9.建筑施工技术员基础 篇九

摘要:输电线路杆塔是输电线路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施工直接关系到整个线路的质量。它的作用是能够保证雷电流可以安全可靠的泄入大地,有利于保护地上线路设备的安全运行以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在进行架空输电线路杆塔施工与维护过程中,确保该装置的完整性有利于有效的降低线路设备因雷击而跳闸的概率,并提高线路设备的抗雷击能力。本文首先分析了输电线路杆塔的施工以及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概述了杆塔塔基的选型,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希望能够在实际操作中提供有力的依据。

关键词:线路、杆塔

随着社会技术的发展,特高压输电也随之发展起来,所以,人们对于线路设备以及运行的安全可靠的要求越来越高。输电线路运行的稳定以及线路设备的完好主要取决于塔基的安全运行,而且输电线路还与外界的条件相互联系,在不同的地区,土质条件不同的情况之下,塔基的稳定性与强度也有相对不同,所以在不同的地区中,线路杆塔满足电压等级的条件也就有所差异。下面,主要探讨了输电线路杆塔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供大家参考。

1 线路杆塔基础及存在的问题

埋藏在地下的输电线路杆塔部分也就是输电线路的基础部分,它的作用就是使线路杆塔在安全运行过程中不受到外力的作用而倾倒或者变形。它的施工直接关系到整个线路的安全运行以及周围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传统的线路杆塔基础施工,由于技术不先进、施工不当、对其不重视等等因素的影响,很容易造成混凝土断裂,致使杆塔塔基下沉、变形、滑坡、倾倒等,从而引发安全事故的发射管。根据分析,在进行架空输电线路杆塔的基础施工和设计方面存在有以下几点问题:

1.1 在施工过程中,往往由于地质条件的差异而使得输电线路塔基的基础施工变得复杂,使其具有特殊性。根据我国现行的技术规定中,我们发现塔基基础工程中采用的计算方法仍然还是传统的安全系数法,如果在未来一直采用这样的计算方法来进行设计计算,很显然是不恰当的。所以,施工单位以及各地政府必须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来改变这一现实性问题。

1.2 输电线路杆塔通过自然因素――风荷载往往会造成设备的破坏,从而极大的影响到社会经济以及人们的生活,而且要想维修该设备,通常会耗费过多的财力与物力。根据调查显示,近年来因为风荷载引起的线路杆塔倒塌的事故占总因素的30%以上。所以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与工程师一定要准确分析自然因素的影响力,尤其是对风与杆塔结构之间的作用进行深入研究,并且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来保证线路设备具有抗风能力,从而保证了线路设备安全稳定的运行。

1.3 如果是在土质相对比较松软的地区,修建杆塔塔基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对杆塔塔基本身的特性进行合理的设计,更需要将土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塔基施工是的沉降程度等进行综合分析,所以在软土质的区域当中,设计杆塔基础施工相对比较特殊。软土质地区由于其特殊性,在建筑工程、公路工程、线路杆塔塔基中的建设难度都相对比较大,因其造成的事故也非常多,所以,在该地区建设线路杆塔塔基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对其进行综合考虑,从而有利于保证线路设备的稳定运行以及人们的生命安全。

1.4 造成输电线路杆塔倒塌的成因还有冰雪灾害,如何在设计过程中优化和加固线路杆塔基础施工,是施工单位重点关注的问题。

除了上述存在的.突出问题之外,线路杆塔塔基施工的施工还受到地区的影响,也就是说,我国东北与西北地区,由于气候比较寒冷,冻土就会很大程度上知识塔基的位置提高,所以在设计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冻土对于塔基的影响。同时,设计师也不能忽视近海区海水对于塔基的影响。

2 塔基的选型

随着特高压电网的建设实施,电压等级不断提高,铁塔基础承受外力增大,基础立柱长度、基础体积及工程量也随之增加。为了减少铁塔基础的混凝土及钢筋用量,缩短施工工期,降低铁塔基础的建设费用,需要设计根据塔位不同的地质、地形及周边环境因地制宜选择基础型式,充分利用每个基础的优点,达到减少土石方,将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减小到最小程度。

2.1 掏挖类基础

掏挖式基础是近年来在我国输电线路建设中广泛采用的一种基础型式,具有充分利用原状土的承载力、减少开挖量等优点。按该基础的形状大小进行掏挖,土石方开挖工程量不大于混凝土浇灌的土石方填筑工程量。掏挖类基础可分为全掏挖和半掏挖两种型式。这两种基础的最大特点是能够充分利用塔基原状土的力学性能,减少基础的侧向变形,提高基础的抗拔、抗倾覆承载能力。

2.2 灌注桩基础

随着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灌注桩作为一种基础形式以其适应性强、成本适中、施工简便等特点仍将被广泛地应用于公路桥梁及其它工程领域。施工开挖量较少,施工对环境的破坏小,能有效保护塔基周围的自然地貌。

2.3 大开挖基础

对比掏挖基础,大开挖基础是指大范围的完全挖掘,大开挖基础型式较多,其按基础本体受力状态可分为刚性基础和柔性基础。刚性基础的施工工艺简单,质量易于保证,基础埋深较浅,在抵抗上拔力时主要依靠自身重量。但由于基础混凝士用量较大,综合造价偏高,使用范围受到制约。直柱柔性基础该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底板,能比较充分地利用塔基及上覆土重的作用,因而综台造价仍比普通混凝土刚性基础低。

3 塔基的处理

1、强夯法适用于处理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粉土与粘性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和素填土等塔基。对高饱和度的粉土与黏性土等塔基,当采用在夯坑内回填块石、碎石或其他粗颗粒材料进行强夯置换时,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

2、当建筑物基础下的持力层比较软弱、不能满足上部结构荷载对塔基的要求时,常采用换填土垫层来处理软弱塔基。提高塔基承载力,减少沉降量,加速软弱土层的排水固结,防止冻胀和消除膨胀土的胀缩。

3、砂石桩法适用于挤密松散砂土、粉土、粘性土、素填土、杂填土等塔基,提高塔基的承载力和降低压缩性,也可用于处理可液化塔基。砂石桩主要靠桩的挤密和施工中的振动作用使桩周围土的密度增大,从而使塔基的承载能力提高,压缩性降低。

4、振冲法适用于处理砂土、粉土、粉质粘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塔基。振冲法是利用振冲器冲水振动,将土体中泥粒用压力水带走,形成振冲孔,并在振动冲水过程中填以砂、石等材料,借振冲器的振动冲击,将填料振密成桩与原有塔基形成复合塔基。以提高塔基承载力,增加塔基稳定性。

4 小结

输电线路铁塔基础型式的设计与优化对于整个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不同的水文地质条件做深入详尽的了解,确定了合适的基础型式可以大大降低工程本体投资,并为输电线路安全可靠地运行提供有力保证。此外,塔基的设计施工,也需要严把技术关,规范化、科学化,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地处理实际工程中的各种问题,从而保证施工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策. 输电线路塔基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30期, 240.

[2] 王敏飞. 输电线路的基础选型及优化, 经营管理者20第18期, 138-141.

上一篇:202409教研活动记录下一篇:圣诞节美好祝福语 圣诞节温馨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