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字词教学的方法

2024-09-05

浅谈字词教学的方法(精选2篇)

1.浅谈字词教学的方法 篇一

浅谈字理识字在教学的运用 象州县实验小学 盘凤芳

【内容摘要】汉字之所以能承载中国的文化,关键在于它形象而又寓于理性的建构体系。因此在教学汉字时,以字理为本,多元识字,识用结合,培养能力,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汉字的乐趣,领略汉字的文化内涵,是提高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效率的一条简捷而有效的途径。认识汉字,是人生学习文化的开始,是人从混沌走向灵动的起点。人们要参加社会实践,进行阅读和写作,必须掌握一定数量的汉字,而识字是阅读写作的基础,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语文启蒙教育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字理识字 品味 挖掘 渗透 拓宽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是基础教育的基础,要切实提高小学生的识字效率,就必须“进一步研究小学识字教学的规律,包括学生的汉字学习的认知规律和汉字本身的规律”。汉字承载着中国的文化,传播着社会多方面的信息。认识汉字,是人生学习文化的开始,是人从混沌走向灵动的起点。人们要参加社会实践,进行阅读和写作,必须掌握一定数量的汉字,而识字是阅读写作的基础,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语文启蒙教育的重要任务。“根据心理、字理合理安排识字的序列,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也是一个具有丰富多彩答案的课题”

汉字之所以能承载中国的文化,关键在于它形象而又寓于理性的建构体系。因此在教学汉字时,以字理为本,多元识字,识用结合,培养能力,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汉字的乐趣,领略汉字的文化内涵,是提高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效率的一条简捷而有效的途径。

仔细品味汉字,它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横、竖、撇、捺的奇妙组合,上下左右的巧妙搭配,部件部首的精妙赋义,均不是僵硬的符号,更不是无源之水,而是美丽和富有深邃内涵魅力的生命结晶。汉字的学习过程应是学生认识世界、感悟文化、丰富情感、提高素养的过程。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大量读写,提前阅读”已是大势所趋,而低年级孩子年龄小,思维能力不成熟,教材要求的识字量又大。如何教给孩子正确、快速、高效的识字方法,是小学识字教学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目前,识字理念众说纷纭,识字方法百家争鸣。经过对各种识字方法的比较、实践,我认为在识字教学中以字理为本,多元识字,能有效地提高识字教学效率,推进识字教学的有效性。

一、挖掘汉字文化,激发识字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识字教学效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识字的兴趣。识字课上,很多教师喜欢以激发学生对评比、荣誉、奖励的追求,比如插小红旗、贴小红花、打“笑脸”,以至物质奖励等等,来间接调动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诚然,这种间接动力在一定的阶段对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明显的作用,但它绝不是持之以恒的学习动因。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学习的不竭动力主要来源于学习的内驱力。汉字以象形、会意为本源,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供感知。在识字教学中,我们应注意挖掘汉字本身携带的知识、趣闻、故事、历史、文化,促使学生的学习动机由外在转向内在,从对外部奖赏的追逐转为对知识本身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逐渐形成热爱汉字,发现真理、探索规律的人文精神。

例如在教学“豹”字时,把“豸”横着写然后让学生观察,看这个横着写的“豸”像不像张着口龇着牙的猛兽,由此告诉学生带“豸”字旁的字跟猛兽有关系。同样,依据字理,在教学“寒”字时,也可以遵循字理:人住在简陋的房子里,铺的冰,盖的草,会觉得怎么样?——岂有不寒之理!学生会感到汉字很有趣。

可见,在识字教学中,适时引入相关汉字的文化知识,会使学生在识字中发现汉字文化内涵,更加热爱祖国的文化;引导孩子进行“字理”分析,让孩子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孩子们便能掌握独立识字的方法,形成识字技能,大大提高识字的效率。

汉字中的象形字让古今中外的人感到神奇。我们在教学时很有必要让学生体会象形字的神奇,从而对汉字产生喜爱之情。如人教版第一册第二课《口耳目》安排了象形字的教学。我们就可以运用字理图,汉字的演变规律。

把汉字的演变过程清楚鲜明地呈现在孩子们面前,引导学生在观察中感悟从形象逼真的图画到简洁而形似的古文字,再到端正而神似的楷书字,他们定豁然开朗:噢,原来汉字是这么来的!孩子们发现了三者的相似之处,就很快会记住了这几个字。字理图继续展示“门、人、鼠、网、石、鱼”的演变过程,让学生通过观察,猜猜是什么字?当发现图演变成字的规律后,他们猜的兴趣很高。在孩子们的眼里,汉字已不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幅幅图画,祖国汉字深厚的文化内涵自然地融入学生的心里。

二、进行多元识字,渗透汉字字理

评价一种识字方法的优劣,首要的标准就是看它能不能尽量地减少死记硬背的内容,提供更多易于联想的线索,更快更牢地识记汉字。解析字理就是给学生提供联想的线索,引导学生理性的识字,大大减少了死记硬背,是识字教学最根本的方法。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每次涉及到分析汉字字理时,学生总是表现出异样的热情。特别是有选择地抓住一些典型汉字,渗透字理知识,是培养学生识字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解析字理,触类旁通

形声字教学,要利用其声旁表音,形旁表义的特点,帮助学生建立起形音、形、义的联系,通过字音、字形,促使理解字义。首先要让学生对汉字的主要偏旁部首的意义有基本的了解,以后凡看见带有这些部首的字就能大致判断其与什么有关。这样就便于见形(形旁)大致知其意义。

一位教师在教学“领”一字时,先让学生给这个字找朋友,“领导”、“首领”、“领队”、“带领”等等,学生讲了许多,这时老师告诉学生:“你们找的朋友都非常正确,这‘领’字呀是形声字,‘令’字表音,‘页’字表义,想想这里的‘页’字表示什么意思呢?”因为这个字的本意与现在孩子们脑海中理解的页码的“页“意思几乎没有任何联系,因此学生一般都猜不到,当他们的答案一次又一次被老师否定时,学生的求知兴趣空前高涨,不用老师说要认真听,他们的小耳朵都竖得直直的,当老师说这个“页”在古时候是表示脑袋的意思时,他们都睁大了眼睛,一幅不可思义的样子,都觉得汉字实在太神奇了!接着再请学生回忆:我们学过的哪些汉字也是“页”字旁的,想想为什么这些字中有“页”字旁呢?学生们发言极其踊跃,争相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说“烦”字有页字旁,之所以这样写是因为脑袋发烧时很热,像火一样,很难受,心情就会烦躁。有的说“顶”字是页字旁,因为人的顶部是头,所以是页字旁。这时老师顺势引导:是啊,古人造字可不是随心所欲的,只要你用心观察,多多去想,你会发现里边藏着许多学问呢!

在老师有意识地引领学生去关注汉字的字理后,学生在学习汉字时经常会去尝试用自己的思维加联想来解读汉字。形声字是这样,会意字也会这样。“海”是个会意字,学习时他们会说,因为水是人类的母亲,所以“海”字是一个水加一个人再加一个母;学到“睡”字时,他们会说睡觉时眼皮要垂下来,所以“睡”的右边是一个“垂”字,多么有创意的想法,相信当学生对汉字有了这样的解读时,这个字肯定已被他们牢牢地记在了心里,识字也成了一件快乐而有意义的事。如下面的字,都是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联想解读的:

男:种“田”最有“力”气的是“男”人。

辛:立着工作十个小时是很辛苦的。

沙:河水(氵)“少”了,“沙”子就会看到。

聪:上课的时候“耳”朵、眼睛(丷)、嘴巴(口)、“心”都用上的小朋友就是“聪”明的孩子。

艳:色彩丰富多鲜艳。

景:红日东升,北京的景色更美丽。

对于一些形近字或同音字,学生常常容易混淆,张冠李戴。运用字理比较法,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难题。如:在教形声字“蚂蚁”的“蚂”字时,教师先引导学生用换偏旁的方法识记。然后启发学生说出“蚂”字是“妈妈”的“妈”字去掉女子旁换上虫字旁组成的。通过比较识记,让学生明白,蚂蚁是昆虫,而妈妈 是女性,所以偏旁不同。又如:“蓝”与“篮”怎样教学生区别呢?只要让学生明确其偏旁所表示的意义不同就可以很好的区别了。蓝的本意是一种颜色,古时候染色用草,所以蓝是草字头;竹篮是用竹条编制的,所以是竹字头。打篮球时就是把球投进一个像篮子一样的篮筐里去,所以是篮球的篮也是竹字头。

在识字教学中根据汉字特点渗透字理知识,能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加快识字步伐,领略到汉字内在的意蕴。

(二)探究规律,培养能力

识字教学实践使我们认识到,要提高小学生的识字效率,首先就必须提高其识字的能力,要提高学生识字的能力,就必须进一步研究小学识字教学的规律,包括学生对汉字学习的认知规律和汉字本身的规律。

在字理识字教学中,不但要让学生通过分析字形来理解字义,还要教给学生识字方法,探究构字规律,让学生逐步学会运用这样的方法,识记更多的汉字。如:在教学归类识字中的几个品字形结构的字时,先让学生知道品茶是一口一口慢慢地品尝,三个口表示很多口的意思。再告诉学生单个字每重复一次这个字的意思就加强一次。接下来教“森、林、”二字时,就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刚才所讲述的品字形结构汉字的字理,通过分析“森、林”二字的字形理解:“林”表示很多树木生长在一起(双木成林),而“森”字则表示更多的树木生长在一起的意思(三木为森)。学生从字形入手,由字形想到字义,增强了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那么另外两个品字形结构的字就让学生通过互相讨论的方法自学了。

汉字有功能奇特的部件,可以通过归类进行批量识字。在教学中要抓住字与字之间的内在联系,就可以轻轻松松的学会一大串字,如:账、资、货、贷„„这些字都有一个相同的部首,而“贝”字给是指贝壳,而古人曾用贝壳做钱币,因此用“贝”作部件时,其义多是财物的意思,教学时就可让学生举例说说哪些字是贝字旁。让学生多举例,熟能生巧,长期坚持这样训练,学生的识字能力就会一天天提高。

三、识字用字结合,拓宽识字渠道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识字教学应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交给学生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情境。”把识字教学与语言训练有机整合,把识字融入语文学习的整体之中,让理解课文和识字两条线并行,尽量让识字与孩子的生活,与学过的知识,与活泼的游戏结合起来,提高识字效率。随文识字遵循了“在语言环境中识字”的原则,有效减轻了识字量,也减少了识字的返生率。只有在阅读中将识字、朗读、积累语言有机地融合,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境界,才能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学习汉字不是闭门造车,我们必须认识到语文的“源”在生活当中,可以说语文中的内容都是大千世界广阔的反映,语文教学与生活脱节,就无异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我们须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实践出发,尽力创设学习生字的情景,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让识字走进生活。

识字学习是一个反复的、长期的过程,教师要创造多种方法和途径,增加汉字和学生见面的机会。在具体教学中,渗透“字理为本,多元识字”的理念,有层次、有梯度地把识字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识字的同时,发展语言,提高认识能力。在语言环境中学到的字词是活的,带着感情去记忆的东西是牢固的,必然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要增进识字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具有对汉字文化的兴趣与教学意识,要关注文化熏陶、强化文化认同、丰富文化积淀,真正做一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语文教师,课堂上才能真正提升效率。

参考文献

《字理+心里=合理——凸显字理,领悟汉字文化内涵》 《语文课程标准》 《语文课程新探》

2.浅谈字词教学的方法 篇二

关键词:字词积累:运用:实践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和素质,而语文教学的词语积累与运用是提高语文综合能力的关键。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积累,“学理如登塔,学文如积沙”的比方,就是对积累特点的最佳概括。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中“应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而语言的积累,语感的培养在教学一开始就是以词语教学为基础的。但这一点在实际的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却又未引起中学广大师生的足够重视。结果导致了错别字五花八门,很大程度上让学生的学习和语文的教学陷入尴尬的境地。因而,教师必须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拨乱反正,找出对策,从而减少甚至杜绝错别字,规范语言运用,使学生的积累运用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那么在初中的语文教学中怎样增强学生的字词积累与运用能力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积累的兴趣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有依赖于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时有意识的,恰到好处地给学生以美词佳句的“耳染”,讲析课,作文课,作文指导课要妙语连珠,文采飞扬,同时教师要交给学生创造学习的情境,激发学生积累字词的兴趣。比如课前检查预习,可以采用情境填词法激励学生抢答填空,在听写的时候,对于一些重要的词语也不直接报词默写,而是让学生听老师的例句提示,在省略部分填上恰当的词语。为了增强词语学习的趣味性,老师可以组织汉语听写大赛、词语接龙、错别字收集等丰富多采的语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对字词积累及运用的兴趣。操作时,可让学生从“要我学”的传统模式中解放出来,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真正把学生放在主体的位置上。

二、注重方法,提高学生积累的能力

语文学本身包罗万象,知识容量庞大,但它本身又缺乏数学等相关学科的系统性,所以记忆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语文知识的积累本身能就是一个长期艰巨的过程,所以我们就要教给学生一些积累的方法。比如数字积累法,让学生积累一马当先、二三其德、三顾茅庐、四分五裂、五谷丰登、六神无主等等这些具有数字的成语;十二生肖积累法,比如;狐假虎威、鸡飞狗跳、鼠目寸光、牛刀小试、亡羊补牢等等;人物情绪积累法,学生可以把表现人物同一情绪的不同词语归为一类,比如表现恢心的,表现高兴的、痛苦的、愤怒。另外还可以培养学生养成积累词汇的习惯。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好词、好句、好段用小卡片记录下来,这样学生从字到词,再到短句,达到字词积累为作文的写作打基础的目的。

三、拓宽渠道,增加学生积累的数量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词语积累仅仅靠课本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课本所容纳的词汇量是有限的,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词语的机会是无限的,所以必须由课堂延伸到课外,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激起学生积累和表达的欲望。

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多阅读,并规定必读刊物和课外阅读量,因为阅读能使学生品尝到成功积累的乐趣,同时又由于不断复现,减少了回生率,从而能使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即“读一读文章,认一认字,认一认字再读一读文章,边阅读边识字,边识字边阅读”,这样学生认得快,记得牢,效果好。此外,还鼓励学生多留意生活中的教材,让学生无论在校内校外只要见到生字词,就有积累的欲望。我们还可以利用电视、广告等帮助学生积累字词,然后把这些词收集到自己携带的随身本上。教师可以在班级设立了一个“词语积累区”,让学生把积累的词语和积累的方法写到积累区的展示板上,任何一个同学都可以把积累的词写到展示板上,任何一个同学都可以随时拿去看,并把它化为自己的知识储备。宜州作为刘三姐的故乡,有很多的山歌流傳,我们就是通过这样一种方式让学生有意识的去积累这些雅俗共赏的有趣山歌,增加积累字词的兴趣,无形中又增加了学生对家乡文化的热爱。

四、加强实践。巩固学生积累的成果

积累是作为素养和基础提出来的,积累字词就是为了运用。很多时候,学生总以为自己已经掌握了所学汉字,但一到书写和运用时往往会捉襟见肘。不断复现是小学阶段巩固识字的重要方法,到初中以后,我们更多地强调把积累的词语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这样巩固的效果会更好。因此我们在努力学习积累途径的时候,也注重给学生拓宽实践运用的途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与老师、周围的同学会有很多交流的机会,教师引导学生在交流时有意识的运用恰当词语表情达意,包括写作时,鼓励学生用学过的,或自己看过的好词好句来抒发感情;也可利用情境引导学生说出适合的词语。比如每次测验可以问问考得好的同学的心情可以用哪个成语来形容,考得不好的同学的心情又可以用那个成语来形容?我相信这时的词汇是最丰富的。我们还可以随意写几个词,让同学们把他连成一句话,要求使用至少一种修辞手法。另外我们还可以以仿写的形式加强字词积累的实践,这样一来我们形成了字、词、句的一个发展过程,最终为作文的写作打下基础。词语积累虽是语文的基础,但绝不是简单死记硬背,而应是理解中记忆,训练中落实,运用中深化。

总之,初中语文教学中一定要抓好学生对字词积累与运用这一教学环节,我们要把积累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投入到自主的学习活动中去,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及写作水平,最终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上一篇:开天辟地微课教学设计下一篇:硬件工程师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