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家庭教育讲座心得体会(共12篇)
1.中小学生家庭教育讲座心得体会 篇一
我起床后,发现女儿一脸的焦虑。我问她发生了什么事情,她一脸认真地对我说:“我要去救一只小猫”。“救小猫?去哪里救小猫啊?”我很诧异地反问着她。“有一只小猫被困在了足球网上了,很可怜,我要去把它救出来。”女儿非常严肃地回答了我的问题。
我跟着女儿走出了房间,站在走廊上。顺着女儿手指的方向,我看到了那只被困住的小猫。于是,我做出了一个决定:同意她去,并且陪同她一起去解救小猫。
说干就干,我们一起向足球场走去。走到足球场入口处的时候,刚好碰见了两个校卫队员,他们手里拿着工具,一看就知道他们也是去解救小猫的。于是,我和女儿就跟在他们的身后,向那只被球网网住的小猫走去。
这只小猫真可怜,它不仅仅是被网网住了,而且是紧紧地网住了。它的两只脚已经被死死地缠住,整个身体轮空挂在了球门的网窝里。听保安说,这只猫前天就已经被困在这里了,至今已经两天两夜了。这两天的气温很高,很热。两天两夜,这只猫已经完全没有力气再挣扎了,看得出来,它在痛苦中等待死神的降临。
我仔细地打量着这只猫,从它的毛色上可以看出,这是一只野猫。它全身的皮毛都是灰色的,很毛糙,没有一丝一毫的光亮;它很瘦小,瘦骨嶙峋的,没有一点精气神,自生自灭的小动物都有这个特征;它的眼神里充满着忧郁,充满着绝望,从它的眼神中,已经看不到任何对生的眷恋;它整个身子悬挂在空中,偶尔也会晃动,那是因为风吹动了球网,它也随着球网的摆动而晃悠起来;
我不禁在想:同样是猫,那些被人当作宠物收养的猫,是那么的幸福,是那么的娇贵。它们的待遇,甚至要比很多人的生活质量高得多。它们穿新衣服,吃高营养的食物,住舒适的房子。而那些野猫,流浪猫呢?它们没有固定的住处,没有人关爱,没有人在意。它们饥一餐饱一餐,它们风里来雨里去,一切都没有定数,就这样听天由命、然而又很倔强地活着。同样是人,命运也是如此。有些人富贵荣华一辈子,住豪宅,开豪车,极尽奢华;有些人,一辈子都奋斗在温饱线上,愁吃,愁穿,愁明天。
这只猫被缠得太死了,以至于根本没有办法去解开网结。可以想象,在这之前,它一定是拼尽全力在挣扎的。因为它在不停地胡乱地挣扎,使得这些网绳越缠越紧,最后将它死死地捆绑在网窝里。没有办法,我们最后只好把网线全部剪断,把它解救下来。在这个过程里面,我听到了它轻微的呻吟声,我看到了它绝望的眼神里流露出来的那一丝丝对生的渴望。
这只猫终于被我们救下来了。我原以为它会马上逃离这个让它铭记并痛恨一生的地方,可是,它并没有如我所想的那样做。它趴在地上,整个身子都紧紧地贴在草坪上,一动不动。我知道,它已经根本没有力气站立起来了,此时的它,就像一块破旧的抹布似的,无声无息地趴在原地。阳光很明媚,洒在它那枯瘦的身子上,它的眼睛迷离着、吃力地开合着。它需要休息,需要养精神。
回家后,女儿一直站在走廊上,眼睛死死地注视着那只被解救下来却无法行走的野猫。她轻声地对我说:“爸爸,它肯定是饿了,渴了,所以没有力气站起来,我要去给它送点水和食物。”“好啊,你去吧,没有问题,不过你要注意安全,猫会挠人的哦!”我装出一副很轻松的样子对女儿说。说实话,对于女儿的这一举动,我是完全赞同的。从她的这个决定可以看出,她有一颗善良的心,她对生命已经有了新的认知,因此,我必须全力支持。
从这只猫的事情上,我想到了教育。孩子在成长的、路上会经历许许多多的事情。这些事情,或大或小,或轻或重。不管它属于哪种形式,只要对孩子的性格、品行有帮助,我们都应该重视。
2.中小学生家庭教育讲座心得体会 篇二
1 对象与方法
1. 1 对象在开展“健康教育好讲师进校园”活动健康教育讲座主体课程学校中,根据不同的讲座主题随机抽取至少1 所学校进行效果评估。在抽取的2 所中学和7 所小学中,分别随机抽取听课的1 个班的学生进行课前课后的效果评价。共发放问卷1 098 份,其中课前556 份,课后542 份,回收问卷1 098 份,有效问卷率为100% 。
1. 2 方法根据不同讲座主题,拟定课前课后问卷内容,主题包括运动卫生、合理膳食、视力保健、青春期保健和急救知识5 个方面。课前由经过培训的学校教师对抽样班级进行问卷调; 课后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对同一抽样班级进行问卷调查,完成后回收。回收的课前和课后问卷由社区中心人员进行现场检查和录入核实二次质控。
1. 3 课程介绍健康教育讲座主体课程由区卫生局和区教育局联合举办,历时2 个月,以专题讲座和互动教学为主,由8 名区级健康教育讲师团成员主讲,内容涵盖青春期保健、疾病预防、保护视力、自救急救常识、运动健康和合理膳食等方面,通过活动前期的学校讲座需求征集、工作方案制定和讲师统筹安排、讲师演讲技能集中培训和课程现场质量控制评估。
1. 4统计处理数据通过Epi Data 3. 1 录入,采用SPSS 13. 0 进行 χ2检验。检验水准 α = 0. 01。
2 结果
2. 1 教育前后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比较健康教育前学生健康知识总知晓率为52. 5% ,健康教育后为87. 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501. 510,P < 0. 01 ) 。见表1。
2. 2 教育前后学生运动卫生知晓率比较学生运动卫生知识知晓率健康教育后均有较大水平提高,其中扭伤后的处理知晓率提高幅度最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1) 。见表1。
2. 3 教育前后学生合理膳食知晓率比较合理膳食知识知晓率健康教育后明显提高,其中每天食物的种类、垃圾食品的选择和人体必需营养素的种类3 道题目的知晓率提高最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 0. 01) 。见表1。
注: ( ) 内数字为知晓率/% 。
2. 4 教育前后学生视力保健知晓率比较健康教育前学生视力保健知识学生的知晓率均在85% 以上,但对于用眼习惯方面的题目,只有40% 的学生表示感觉眼睛很累的时候不做眼保健操放松。健康教育后学生对视力保健的知识理解度更加深入,其中做眼保健操是眼睛疲劳的放松方法知晓率提高最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 0. 01) 。见表1。
2. 5 教育前后学生青春期保健知晓率比较青春期保健知晓率健康教育后均有明显提高,所有项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 0. 01) 。见表1。
2. 6 教育前后学生急救知识知晓率比较健康教育前急救知识知晓率普遍较低,平均仅为51% 左右。健康教育后急救常识知晓率有明显提高,尤其是受伤出血的处理方法和火灾的自救方法提高最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 0. 01) 。见表1。
3 讨论
当前学校健康教育工作存在很多不足,其中师资力量薄弱和健康教育课程课时不落实的现状尤为突出。目前海珠区学校健康教育小学主要由体育教师和其他学科教师兼职负责,教育手段和方法较好,但卫生专业知识缺乏,而且学科教学任务繁重,所授的内容与学生需求现状不相符; 而高中主要由校医负责,具有一定的卫生专业知识,但由于缺少教学培训,教育手段和方法枯燥乏味,较难引起学生兴趣。有调查显示,79% 的学校有不懂卫生知识的专职教师任教健康教育课,导致学生的健康教育课程形同虚设[2]。因此,以体育课代替健康教育课程和健康教育课程较少开展成为该区学校健康教育的突出困难[3]。
与传统的健康教育课程相比[4],“健康教育好讲师进校园”活动健康教育主体课程效果显著,学生各主题讲座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均有明显的提高。从活动前的学校健康需求意见征集到课前的讲师团老师培训,既满足了学生对卫生知识的需求,也为健康教育好讲师队伍提供了平台。整个活动充分利用了卫生与教育优势,形式符合学校需求、讲座内容趣味性和知识性、授课老师表达能力清晰方面的要求,最大程度地解决了学校教师健康教育知识贫乏的问题,提高了学校开展健康教育课的积极性,与近年对学校健康教育问题的相关研究对策相适应[5 - 8]
根据教育前后健康知识知晓率变化来看,讲座主体课程在中学和小学的效果一致,均能较大程度提高学生对各主题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其中有关急救自救知识的主题课程健康教育效果最为明显,分析原因主要是该主题教学主要以互动式教学方式为主,以急救模具辅助现场演示和学生体验,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大大加深,对解决中小学校健康教育现状中的部分问题提供参考[9 - 12]。
授课场地条件对授课效果有较大影响作用。多媒体室由于场地限制,只能选择部分学生听课,不能做到学校学生的全覆盖; 如果多媒体室能具备各科室间的视频网控共享功能[13],授课教师就能通过多媒体形象直观地讲述课程内容,学生可以更形象的去理解和掌握相应教学内容,容易进行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覆盖面广。
讲座主体课程的实施与推广具有一些问题与困难: 一是承担主体课程的讲师团师资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为主,部分学校对师资力量不信任,参与率有待提高。二是学校领导对学校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有研究显示[14],教育行政部门领导认为,学校健康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包括学校领导重视程度不够、师资配备不足、教学时间不能保证、教学设备短缺等,与本次讲座主体课程健康教育效果的影响因素相符。三是区级健康教育好讲师资源有限,并不能全面覆盖全区中小学校,课程的安排需要较多的时间去协调组织。
广东省高中生健康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显示,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为12. 3%[15],健康素养水平偏低,而中学生健康知识的积累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小学的健康教育情况。“健康教育好讲师进校园”活动健康教育讲座主体课程的开展与推广,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校健康教育的需求,减轻了教师的教学压力,并且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开展重点健康知识的普及,使知识知晓率提高显著。因此,要做好课程的普及推广工作,可从以下方面加强: 一是加强卫生与教育联手,在活动的开展中加强与各学校领导的沟通交流,强化学校健康教育意识,增强学校对课程的了解与重视程度,增加学校参与率; 二是采取系列活动形式,坚持每年开展需求调研与讲座活动,以点带面,最终达到全覆盖; 三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加强基层健康教育人员的科普讲座技巧培训,提高沟通和演讲水平,与辖内学校加强沟通交流,提高信任感和知名度,共同做好学校健康教育工作。
摘要:目的 评价海珠区“健康教育好讲师进校园”活动健康教育讲座主体课程效果,为探索学校健康教育新形式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随机抽取海珠区9所学校,评估学生健康教育讲座主体课程前后健康知识知晓率,对健康教育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开展健康教育主体课程前学生总健康知识知晓率为52.5%,课程后总知晓率为87.5%,总体提高了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1.510,P<0.01)。其中,运动知识、合理膳食知识、视力保健知识、青春期保健知识、急救知识分别从干预前的80.1%,37.6%,71.9%,51.3%,46.3%提高到干预后的92.0%,67.0%,96.4%,93.6%,9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7.623,72.810,30.931,383.956,69.925)。结论 海珠区“健康教育好讲师进校园“活动效果明显,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校对健康教育课的需求。
3.看中小学生专题教育讲座心得体会 篇三
张悠可同学家长:刘继鸿
2011年4月30日
4月30日,孩子“五一“放假的第一天,和孩子起早看了一个专题教育讲座,虽然围绕的是学生考试方面的问题,但从这一问题入手,反应了许多孩子的行为习惯,以及我们大人的教育习惯。记得有一位女士,同时也是一位成功的妈妈,她说: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我想这样简单的一句话,很值得我们深思。
4.中小学生家庭教育讲座心得体会 篇四
周末,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项家庭作业。那就是让我们观看《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开学第一课》,一开始我很不以为然,认为那些灾害根本不可能发生在我的身边。
今天早上,当我还在睡懒觉的时候,妈妈就把我从梦中扯了出来,让我坐在电视机前等这个节目,当时我很不情愿,但当节目开始的时候,我被深深的触动了。
在节目中,通过案例分析以及专家的讲解,让我了解了在灾难来临的时候应该怎样自救。比如火灾来临的时候,我们应该迅速找到安全通道,尽量是身体贴近地面;有浓烟时,应用湿物捂住口鼻;若身上着火了应在地上打滚,将火扑灭。在农村,许多孩子的父母都外出打工,把自己的孩子交给年迈的父母照看。所以许多小伙伴都在没有父母照看的情况下私自结伴去河边游泳。在这时,溺水的情况就常常发生。由于溺水者缺乏自救知识,不知道应该把自己的口鼻露出水面,因此导致悲剧的发生。所以,当溺水情况发生的时候,我们不应该盲目的下水营救,应该呼喊大人相救。
随着节目的深入,也更加让我了解了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如在马路上行走的时候应靠右边行走;在过马路的时候应走人行横道;“红灯停,绿灯行”,“宁让三分,不争一秒”。
我们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安全教育对我们非常重要。通过这次节目,使我们树立了安全意识,了解了很多的安全常识,学会了自我保护,提高了应变能力。这次节目也更加让我明白了生活是美好的,生命是值得珍惜的。生命只有一次,让我们珍爱生命吧!
收看《中小学春季安全教育第一课》讲座心得体会
周六上午,我观看了河北电视台公共频道播出的《中小学生安全教育》片,片中从避震、溺水救人、交通事故、火灾、水灾等各个方面对同学们都进行了安全教育,让我懂得了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难与安全事件时,我们应如何应急避险,学会自救与助人是我们必修的功课。
当发生地震时,我们要赶快逃到操场的空地上,但不能乘坐电梯。如果是在高楼或室内来不及向外跑,我们应该注意保护头部,尽快躲到洗手间,或者上面没有悬挂物的墙角。
在夏天,溺水是孩子们的头等杀手,当碰到有人溺水时,如果自己水性不好、不会游泳,千万不要跳下水去救人,要赶紧找大人来救助,否则会弄巧成拙,救人不成连自己都会失去生命。
当发生火灾时,我们同样不能乘坐电梯,要赶紧拨打119报警,尽快从安全出口逃生。如果火势太大、楼层太高,我们无法逃离,应该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退到洗手间作短暂避难。如果有浴缸还可以躲进,向浴缸中不断放水,隔断火源,1
等待就救援。
通过对这些知识的了解,我也知道了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花谢了可以再开,春去了可以再来,而我们的生命无法轮回!希望同学们都能够重视和学习安全知识,因为多学一次安全知识,平时多进行安全知识的演练,当灾难来临时我们就多了一次逃生的机会。
收看《中小学春季安全教育第一课》讲座心得体会
今天,我们在教室观看了《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开学第一课》。这个节目包括地震及重大灾害的自救自护、交通事故和家庭火灾的预防等内容。观看时,我偷偷的看了一眼,有几个女生都哭了,我也想哭但忍住了。观看后,这一课给了我深深的教育,深深的启发,使我懂得了什么是自然灾害,学会了自我保护的意识。
收看《中小学春季安全教育第一课》讲座心得体会
开学第一课》作为一节中小学的必修课,无疑具有警世作用。“知识守护生命”开学第一课对中小学而言,开宗明义地诠释了珍惜生命的意义所在。安全教育当前的确是每个学校的大事,但现在学生安全教育以学校老师灌输式为主,学生对安全事件的应对能力极差。要提高学生应对安全事件的能力,就要多开展宣传活动,尤其要开展校外宣传,但现在学校开展校外宣传严重不足,无疑这就产生了矛盾。这也是目前学生安全教育的一个“瓶颈”。
这次教育部要求中小学校组织学生和家长上好《开学第一课》,将学生的安全教育放大到整个社会,较好地弥补了校内宣传安全教育的不足之处。学生的安全教育问题,其实并不单纯是一个学校教育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学生的“安全教育”需要学校、家庭、全社会来共同完成,缺少了任何一个环节,学生的安全问题都会存在隐患。任何一个学生意外安全事故的发生,宣传教育的缺失都难逃其责。《开学第一课》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不仅要立足于学校,更要时刻处处警钟长鸣。生命本身既不是祸,也不是福,而是盛载祸福的大容器,就看你将它变成什么。
我期待,《开学第一课》能成为中小学安全教育的“催化剂”,成为安全教育的常态,迅速扭转只注重校内安全而罔顾校外安全的错误观念,让每一个学生都加倍地珍爱自己宝贵的生命
开学第一课 学习安全知识很重要
一、交通安全
1、在马路上行走或骑车,都必须自[1]觉遵守交通规则。走路要走人行道,骑自行车要走非机动车道,横穿马路要看清信号灯,绿灯行、红灯停,黄灯亮时,不准车辆、行人通行,但已超过停止线的车辆和行人,可以继续通行。
2、不要在马路上追逐打闹,不要追车、扒车、强行拦车。
3、12岁以下的小学生不准骑自行车上路。自行车的车铃、车闸必须齐全有效。骑车不要带人,不要三五成群并肩而行,也不要聊天、勾肩搭背,更不能追逐或曲线骑行。
4、不乘坐无牌、无营运证、超载的车辆。
5、乘坐校车或其他车辆听从安排,行驶中,不要将头、手、身体伸出窗外。
二、学校安全
1、手工课、美术课要求使用刀、剪、针、锤等工具时,才能将其带到学校,否则,这些工具不能随身带进学校。若使用,须经老师同意方可拿取,并在老师的监督下使用,用完后立即放回原处。在课堂上使用这些工具时要小心谨慎,防止划伤、刺伤自己或前后的同学。
2、一旦被划伤,伤口容易发生感染,应视伤口的污染、深浅程度仔细处理,必要时要注射破伤风抗毒素针。
3、参加集体劳动,一定要遵守纪律、服从管理、听从指挥。要事先了解该项劳动的安全常识,未经老师允许不得进入危险部位。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如硫酸、农药等,不随便触摸、玩弄电器及开关等。
4、化学药品溅入眼睛时,应用专用冲洗眼睛的水及时冲洗,并要采取其他的急救措施。
5、课间活动不要做危险的游戏,观看别人进行体育活动,要注意自己的位置是否安全,避免飞来的篮球、足球等伤及自己。
三、防火安全
1、不要将火柴、打火机当作玩具,也不要烧东西玩。
2、夏天点蚊香时,注意不要靠近窗帘、蚊帐、床单等可燃物,以免夜晚风吹动时,使这些可燃物飘到蚊香火头上。
3、现代家庭中,家用电器种类很多,少年儿童必须在家长的指导下正确使用。低年级学生应避免单独使用这些电器,家庭中不能超负荷用电,不能乱接电线,以免引起电线短路甚至火灾。
4、常见的灭火方法:用水灭火 用东西盖住灭火 用沙灭火。
四、用电安全
1、不要用手、金属物或铅笔芯等东西去拨弄开关,也不要把它们插到插座孔里。喝水或饮料时不要在插座附近喝,以免水或饮料洒到插孔里,造成电器短路,着火。
2、在户外玩耍时,要远离高压输电设备及配电室之类的地方。不要在高压线附近放风筝,不要到配电室中去玩。
3、房子周围有许多电线,不要在电线上面搭挂、晾晒衣物,以免发生危险。
4、发现有人触电,在救助触电者时,首先要切断电源。在切断电源之前,千万不要用手去拉触电者,否则救助者也会触电。
5、如果无法切断电源,救助者要穿上绝缘胶鞋,或带上绝缘手套,或站在干燥的木板上,用干燥的木棍、竹竿等去挑开触电者身上的电线。
6、小学生因为人小,无法对触电实施救护,应该及早地叫大人来处理,并打“120”急救电话,让医生来救护。
7、校内,不要进入写有“闲人勿进”的总电房,不要用手触摸总开关。
五、游泳活动中的安全
1、游泳应在有安全保障的游泳区内进行。严禁在非游泳区内游泳。非游泳区或水流湍急,或水下杂草丛生,或水底地形复杂,是非常危险的。
2、参加游泳的人必须身体健康,有下列疾病的同学不能参加游泳:心脏病、高血压、癫痫、严重关节炎等。
3、小学生参加游泳应结伴集体活动,由大人带领,不可单独游泳。游泳时间不宜过长,每20-30分钟应上岸休息一会儿,每一次游泳的时间不应超过2小时。
4、小学生不宜在太凉的水中游泳,如感觉水温与体温相差较大,应慢慢入水,边走边搓身体,慢慢适应。
5、下水前应做全身运动,充分活动关节,放松肌肉,以免下水后发生抽筋、扭伤等事故。
六、法制教育
1、在家遇生人,不要轻易开门。如不速之客来访时,要先查明身份再开门。如果不能确定身份,就打电话向父母询问,或求助邻居。
2、没有家长或老师的安排,不要接受陌生人的邀请去看展览、拍电影、做广告等,更不能到陌生人家里去玩。
3、如果在路上遭坏人抢劫,不要冒失地与他硬拼,可先把随身带的钱物给他,并尽量记清坏人的身材、面貌、口音和衣着特征,争取安全脱身,然后迅速报案。
4、如果遭坏人绑架,要沉着冷静。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先保护自己不受伤害,再想办法给家人或警方报信,还可以在沿途抛下书包里的文具,书籍以及随身所穿的鞋、帽等,给家人或警方留下线索。
5、游泳时或不小心溺水的预防。为了杜绝因游泳造成溺水,学校规定小学生不准下河、下塘、下溪等游泳。即使在进行游泳活动,都必须要由懂水性的家长带领,选择合适的时间、地点、采取正确的措施才能游泳。但学生由于小,不小心溺水的可能性还是有的。发现青少年溺水,首先抓紧时间进行救护,不会游泳的,迅速取浮物抛入溺水者最近的水中,会游泳的,在确保安全下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施救。上岸后,就及时倒水,及时进行人工呼吸及心脏按摩。有运输条件的地方,可以在运输条件的地方,可以在运输工具上施行胸外心脏挤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同时将病人送往就近的医疗急救单位。为了防止低年级孩子溺水,要注意以下几方面教育孩子:(1)要教育孩子不单独到井边、塘边等有水的地方玩耍,告诉其危险性;(2)有水缸的学校要在学校加盖。
七、教室内外活动应怎样注意安全
1.防磕碰。目前大多数教室空间比较狭小,又置放了许多桌椅、饮水机等用品,所以不应在教室中追逐、打闹,做剧烈的运动和游戏,防止磕碰受伤。
2.防滑、防摔。教室地板比较光滑的,要注意防止滑倒受伤;需要登高打扫卫生、取放物品时,要请他人加以保护,注意防止摔伤。
3.禁止在楼道内游戏、追逐打闹防止发生意外。
3.防坠落。无论教室是否处于高层,都不要将身体探出阳台或者窗外,谨防不慎发生
坠楼的危险。
4.防挤压。教室的门、窗户在开关时容易压到手,也应当处处小心,要轻轻地开关门窗,还先留意会不会夹到他人的手。
5.防火灾。不带打火机、火柴、烟花爆竹、小鞭炮等危险物品进校园,杜绝玩火等行为。
5.家庭教育讲座心得体会 篇五
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多么重要,同时也使我更加亲切地感受到,当教师难,做家长也难,做一个合格的家长更难。现将粗浅体会陈述如下:
第一掌握了培养良好的习惯比分数更重要。通过学习,明白了家长应该怎样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首先要家长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能做到;其次呢就是坚持啊,很多时候,不能坚持就前功尽弃了;再者是培养孩子的习惯这句话比较空,你要落实,针对自己的孩子要培养什么习惯,首要的是哪个方面,再来慢慢实施啊,否则也是空谈而已。
第二是教育观念的改变。通过授课老师的讲座,使我了解了学校对孩子的要求,知道了如何配合学校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因为我感觉孩子最听老师的话,以前,我甚至这样认为,我将孩子送进学校,学好学坏就靠学校老师了,形成了一种依赖心理。通过学习,我明白了家长要积极投入到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之中,要和老师多沟通、多交流,从而在学校和家庭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能够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取得教育的最好效果。通过授课老师的讲座,使我明白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孩子的健康人格,培养孩子的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第三提高自身的素质。家庭作为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就时刻充当着“老师”的角色,因此必须提高自身的教育素质。通过听老师的讲座,让我掌握了一些亲子沟通方面的知识。知道了如何给孩子布置任务,如何处理孩子的要求和拒绝,如何处理孩子的愤怒等。要教育好孩子首先要从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入手,与孩子交朋友,尊重孩子。作为一名合格的家长,同样要为人师表,这就要求我们家长必须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给孩子限定时间可以帮助他专心地做事情,提高学习效率。
第四关于孩子成才的看法。通过学习,明确了要将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时代要求社会造就复合型的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我们就要把孩子培养成为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在日常生活中不能单纯追求高分、高学历,而忽视孩子个性、意志、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要教会孩子与不同的人共同相处,培养孩子的交往、独立生活能力,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及与人合作精神,让孩子将来能够成为一个健康发展的人。
6.开设文学讲座,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篇六
文学讲座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有益补充,属于语文活动课的一种形式。因此,在开设文学讲座时必须明确两个目标,遵循三项原则,以四个基本内容为活动内容,有效地利用文学讲座来营造一种浓厚的文学氛围,让学生从中学有所得,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一、两个目标
增长文学知识,促进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教给一些文学鉴赏的方法,提高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这是开设文学讲座的两个目标。
不同的文学体裁有其各自不同的特点:小说以语言、行为、心理描写等刻画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诗歌的语言精练,寓抒情、说理于丰富的想象和独特意境当中……这些知识都可以在讲座里系统地讲授,并结合作品进行讲解,让学生增长文学知识,促进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在鉴赏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教给学生一些文学鉴赏的方法,如再创造、共鸣现象等,使学生自觉地在文学鉴赏中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文化修养等对作品进行想象、联想并加工、补充,把作品中的形象转化为自己头脑中的形象。
二、三项原则
传统的语文教学习惯把文学欣赏纳入阅读教学的范畴,通常对课本中出现的文学作品不分文体、不管内容,一律按阅读段来分析归纳段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把本来十分优美动人的文学作品肢解得支离破碎,毫无美感可言。开设文学讲座就是要还文学的本来面目,让学生去欣赏、体味文学的柔媚之光。这样,在开设文学讲座时必须遵循人文性原则、新颖性原则和专题性原则。
1.人文性
文学就是人学。除小部分文学作品反映的是某些历史事件(如高尔基的《母亲》反映的是1906年的俄国工农运动)外,大部分作品反映的是人性的弱点或优点(如《项链》反映人的虚荣心,《一碗阳春面》反映人的同情心和给人的帮助)。这就决定了文学欣赏就应以人为本,通过对主人公命运的关注和分析,自然地引发人文思考,自然地将人和社会有机地联系起来,因为“蕴含在一部小说中的作家对人和人的生活的感受、发现和认识,是这部小说的灵魂。一部伟大的小说,总是以作家对人生和对人的处境和命运的独特而深刻的感受、认识和发现去震撼读者的心灵。”如,在分析《项链》中的主人公玛蒂尔德的悲剧根源时,可以从玛蒂尔德的虚荣心入手,推而广之分析:只要是人都可能有虚荣心,若不能很好地摆正自己的需求和现实条件差异的关系,都可能会出现玛蒂尔德式的悲剧。这样,以人为本进行分析,学生便可以从分析人物中体会到文学作品的魅力,领悟到作者对人性的深入思考和深刻剖析,自觉培育出高尚的人文品质来。
2.新颖性
新颖性是指在开设文学讲座时要注意内容和形式的新颖。
当代中学生思维活跃,独立意识增强,他们更容易从影视中接触文学,在音像世界里感受文学。他们渴望通过文学去感受正在跳动的时代脉搏,吮吸世纪之交的现实乳汁。而教材中所选的许多文学作品所呈现的时代背景与他们生活的现实相去甚远。这样,在文学讲座中要注意紧扣学生所关注的热点现象,并作为讲座内容进行阐释。如,前段时间电视剧《人间四月天》的播出,引起了学生对徐志摩的极大兴趣,但他们只纠缠于徐志摩与廖幼仪、林徽音和陆小曼之间的情感纠葛,不清楚徐志摩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甚至认为他整天只知道谈恋爱、追女人,无所事事。针对这个情况,我开设了一节徐志摩诗作鉴赏的文学讲座,以诗歌《再别康桥》、散文《巴黎的鳞爪》来分析徐志摩作品特点,结合新文化运动背景让学生了解这么多人重视他的原因,消除了学生对徐志摩的误解。
形式的新颖可使文学讲座充满活力。在讲座中以教师介绍知识、学生阅读作品、师生讨论等多种方式开展活动,使学生主动、愉快地吸取文学知识。
3.专题性
文学讲座切忌内容零散,毫无目的性。这就要求教师备好课,以广博的知识来吸引学生,在活动中成为学生的朋友,让文学讲座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有益补充。
三、四个基本内容
1.以介绍作家生平为主
在开设以介绍作家生平为主的文学讲座里,可以选取教材中出现其作品较多、在文坛上影响较大的作家来讲授。如提起唐诗,大家首先想到的是“诗仙李白”,但学生也只了解他的诗作想象丰富而已。对他的作品分析,在课堂上教师一般是具体篇目具体分析。那么,李白诗作中大胆奇特的想象、飘逸空灵的诗歌风格从何而来,绝大多数学生无从得知。在文学讲座中,就可以从他的家庭出身、经历讲起,讲他“谪仙”意识的形成过程,讲他蔑视权贵、孤高自许的性格……这些,都反映在他的诗作里。李白生活的唐代是个集前代文学之大成的时代,要了解李白,必须从他生活的时代背景入手,结合学生熟知的作品进行讲授。你看,江东最美的剡中,是道教徒李白最热衷的漫游地。李白数至越中,宣城的敬亭山是他多次盘桓处。在《独坐敬亭山》中,他写道:“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是什么原因使诗人一而再、再而三地游敬亭山并且相看两不厌?“敬亭一回首,目尽天南端。仙者四五人,常闻此游盘。”(《登敬亭山南望怀古赠窦主簿》)诗人数次游敬亭,原因就在于此山的神仙传说。李白的许多诗作中都反映了他的游仙意识。这样,在文学讲座上,学生可以对“作为一个天才诗人,又兼有游侠、隐士、道人、策士、酒徒等类人的气质或行径”的李白有更深刻的了解,帮助他们更好地鉴赏李白的诗歌。
2.对文学作品的鉴赏理解为主要内容
学生对知识的渴望是无限的,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也是常会出乎教师的意料的,这就要求教师有正确地引导。如,在学习《孔雀东南飞》时,有学生提出:本文所宣扬的是一种女子应该从一而终的封建思想意识。既然焦仲卿屈服于他母亲的意愿不能保全他和刘兰芝之间的爱情,那么刘兰芝为什么还一定要非焦仲卿不嫁?而当太守的儿子前来求婚时,既然他是真心诚意的,那刘兰芝为什么还严词拒绝并且选择死呢?对于这些疑问,教师就应当引导学生在鉴赏作品时要注意它产生的时代和社会背景,正确理解作品中反对封建婚姻这一主题。因此,在对文学作品鉴赏为主的讲座里,要注意作品产生的时代性,引导学生正确鉴赏作品,提高他们的分析判断能力。
3.以文学流派和文学形式的阐释为主要内容
文学发展到繁荣期必产生大量的优秀作品,若能选取同流派或同题材作品进行归类鉴赏,可以加深学生对文学常识的认识。如现代派诗歌是青年人热衷的内容,在讲座中,可以对现代诗歌的发展溯源求本,让学生了解现代派诗歌的形成和发展。
4.以介绍文学鉴赏知识为主要内容
掌握一定的鉴赏知识对学生更好地鉴赏作品是有很大帮助的。如卞之琳先生的名作《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梦。”此诗并不容易感受和理解,但若能抓住关键词语“风景”,教给学生联想、再创造等知识,学生便会自觉地把作品形象转化为自己头脑中的形象。理解了作品以后,学生对它的喜爱程度和理解状况都大出我的意料。
7.听家庭教育讲座心得体会 篇七
首先很感谢学校为我们家长精心安排的这次家庭教育讲座。
听了李校长的讲话,让我们体会到老师队伍的不容易,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而听了段校长的讲座,受益匪浅。段校长用深入浅出的语言,理论与具体实例相结合的方法向我们大家讲了父母与孩子“爱”的偏差,孩子的“优情绪”,接纳性语言的表达,最后总结先处理情绪,再解决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的认识到作为家长要做到以下几点:
1.要以身作则,孩子需要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这些受父母的影响最大。最好的方式就是陪着孩子一起写作业,或者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家长看看书,读读报,轻声地做些家务,让孩子感觉到他(她)写作业时父母也没有清闲,这样孩子的心里会有一种平衡感,也愿意写作业了。
2.家长要多与孩子交流和沟通,哪怕再忙,家长也要抽出一定的时间陪孩子一起说说话,聊聊天,给孩子讲讲故事。家长与孩子的沟通,要注意讲究科学方法:首先要善于倾听。只有倾听孩子的心里话,知道孩子想什么、关注什么和需要什么,才能有针对性地给予孩子关心和帮助,也会使以后的沟通变得更加轻松。孩子向您诉说高兴的事,您应该表示高兴;孩子向您诉说不高兴的事,您应该让他尽情地宣泄,并表示同情;当孩子向您诉说您不感兴趣的话题,您应该耐着性子听,表示您关注他的谈话内容。
这样,孩子便乐意向您倾诉,父母也可以更多地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赏识导致成功,抱怨走向失败。对孩子要多鼓励、多赞赏,不断培养孩子的自信、自强、自尊和自立。赏识是对孩子的爱,如果我们家长都能用爱的眼睛去发现孩子的优点,用正确的方式指出和改正孩子的缺点,“你能行”,“你真棒”,在家长的鼓励下,许许多多的孩子在快乐中改变,在快乐中成长。有人说:孩子的大脑是一片肥沃的土地,不种庄稼就会长出荒草。由此可以看出环境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夫妻恩爱、家庭和睦,才会使孩子感受到爱的存在,家的温暖。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情是任何感情都无法代替的,做父母的要好好珍惜这种亲情。和睦的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积极的,向上的,孩子只有生活在充满爱的家庭里才会有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才会懂得去爱别人、爱社会。家长要常读书、常读报,让孩子感觉到读书看报是件很快乐的事情,时间久了,孩子自然就会喜欢学习的。
孩子是父母的唯一,做父母的有责任、有义务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培养好,不侈求孩子将来取得多么伟大的成就,只愿孩子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地成长,拥有自信自强的心态,拥有独立的人格,对学习充满兴趣,对生活充满热情,对他人和社会充满爱。
8.教育讲座心得体会 篇八
教育讲座心得体会1
首先很感谢学校为我们家长精心安排的这次家庭教育讲座。
听了张英稳局长的讲座,受益匪浅。张局长用深入浅出的语言、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法、自己的亲身经历,向我们家长传授了孩子在教育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及教育方法,让我感慨颇深,深刻领悟到了言传身教,一朝为父母,终身为老师,家长所承载的责任与重要意义。教育的关键就在于养成好习惯、与孩子更好的沟通、增加阅读方法等几个方面。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我们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中都在深刻地影响着孩子,家庭的和睦、浓郁的亲情氛围等都是一个孩子健康成长的客观条件。从小让就孩子树立独立的人格,其次就是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孩子虽然很小,但却有着强烈地自尊心,大人的言行他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特别是当着外人的面不留情面的指责或是埋怨都会给孩子带来心灵上的伤害。通过收听这次讲座,还有几点体会与大家分享:
一、能有一个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的养成是非常必要的,它应该体现在生活的细节中。
要有好的习惯,首先要让孩子在思维上习惯,要给孩子足够的自由,不能管太死,否则精神上就会有叛逆,我们就要从孩子小时候起,从小事做起,仔细观察,及时发现孩子生活中的不良行为,加以纠正和引导;对孩子生活中好的行为给予肯定和鼓励,使之成为习惯,让孩子在好习惯的陪伴下学习、生活。
二、做好与孩子的沟通。
家长与孩子的沟通,要注意讲究科学方法:首先要善于倾听。只有倾听孩子的心里话,知道孩子想什么,关注什么和需要什么,才能有针对性地给予孩子关心和帮助,也会使以后的沟通变得更加轻易。孩子向您诉说高兴的事,您应该表示高兴;孩子向您诉说不高兴的事,您应该让他尽情地宣泄,并表示同情;当孩子向您诉说您不感兴趣的话题,您应该耐着性子听,表示您关注他的谈话内容。这样,不仅使孩子更乐意向您倾诉,也可以提高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其次,家长要学会和孩子做朋友。家长如果总是高高在上,就很难和孩子交知心朋友,也就谈不上真正的沟通。这就要求家长和孩子谈话时,要以孩子的心态和孩子能理解的语言进行。再者要有耐心。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年龄、心理和思想感情等各方面都存在着巨大差异,理解需要一个过程。如果过于急躁,沟通就会成为泡影。
三,要培养孩子大量的阅读。
读书是开阔孩子的视野,获得知识的一种学习方法。也是一种给孩子带来无限乐趣的娱乐活动。所以首先要给孩子营造一个浓厚的阅读氛围。使阅读成为他的一种生活方式,让孩子认为阅读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所以,在家里,每天晚上总是会有一个固定的时间去看书,不管是何种书籍,给他带一个头,营造一个学习的氛围。慢慢地,孩子也就喜欢了上阅读,阅读不仅成了一种生活习惯,而且它也成了我们的良师益友。
通过聆听这次讲座,使我受益匪浅,也让我深刻领会到了教育孩子这个大课题,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尤其在孩子性格上的培养,做的很不到位,在家里,控制孩子的行为,每做一件事都要经过我的同意或认可才敢放心去做,严重地阻了他思维的想像力。再者就是脾气的急躁,因为脾气的急躁、没有足够的耐心,不仅一次又一次对孩子恶言相向,更甚是动手打他,当看到孩子那双无助委屈的眼神时,才回过神来,他也只是,仅仅只是一个孩子。专家说得真好:一朝为父母,终身为老师,所以,从此刻起,从自身做起,从每件小事做起,让孩子有着独立的人格,有着一个良好的习惯,与孩子公平地交流,让他快乐、健康的成长,让他成为一个有知识的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教育讲座心得体会2
昨天下午2:30我园召开全园家长会。会场上坐满了各班的家长,有的家长还拿着笔记本认真地坐着笔记。家长会的主讲人时从北京来的家庭教育专家——常海教授。
风趣的常教授做了题为“阳光教育xx和孩子一同成长”的演讲。他结合典型事例以及自身教育女儿的亲身经历,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教育孩子。
一、期望教育xx激励孩子
以贵州孩子壮壮妈妈育儿的故事,诠释了美国权威心理专家罗森塔尔的期望效应。点到了两个核心: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成长中的孩子是需要鼓励的。
二、养成教育xx成就孩子
从以下四点入手:自己的事自己做。家务事放手做。幼儿园的事抢着做。不会做的事学着做。并特别提出了看电视上网每天不能超过30分钟,防止养成网瘾或电视瘾的恶习,怀习惯好养难改啊。
三、挫折教育xx磨练孩子
核心是6个字“教孩子吃点苦”。
四、惩罚教育xx管束孩子
重点讲了如何改掉孩子的坏习惯,并提出了教育孩子的四心“决心耐心恒心狠心”。
常教授有句话对我触动很大:“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好父母是学出来的。”深感在这方面我对自己的女儿做得不好,以后要努力啊。他要求家长每周每月都看点教育孩子的文章,这也正是我们的欠缺之处。
谢谢苏园长组织的这次家长会!
教育讲座心得体会3
5月13日下午,在青园阳春厅参加了以“提高家庭教育水平、更好地关注孩子健康成长”为主题的家庭教育座谈会后,我深有感触。
学校能为我们构建这样一个好的家长与学校交流与学习的平台,作为学生的家长,非常感谢学校!对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作为家长的我有很多的时候都是只能用无奈两个字来总结,孩子就是只听老师的,在家和学校就是不一样,为什么?因为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神圣地位,老师是最爱他们的,老师是无所不能的,老师说一不二.....老师是最会激励孩子的,孩子什么时候须要表扬,什么时候须要帮助,作为孩子的第一位老师的父母,我们就没有学校老师那么有经验,那么有耐心。我觉得当孩子入校的时候,我们的家长也应当入学,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毕业……
根据这次报告精神,结合我们家庭教育中好的做法和存在的不足,经过认真的反思,在今后的家庭教育中我会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心爱护,让孩子在幸福的环境中成长
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由于我们双方从事的工作性质,不能抽出很多时间陪伴孩子,孩子从上托儿所开始就在学校全托,现在一年级了也几乎都是由孩子的奶奶照顾。更为严重的是,双方不注意各自的情绪控制,在家里是典型的慈父严母型经常出现一些不必要的争吵、冲突,给孩子一种爸爸在家就可以放肆地感觉,也导致学习成绩上不去,这一教训是极为深刻的,也是无法弥补的。教育最大的特点是不可逆转性。对此,现在我们得做到及时的纠正,首先,双方做了沟通,彼此理解对方,解除相互间的误解,多抽出时间陪伴孩子,要想孩子茁壮成长,必须创造一个幸福的环境,让孩子感到家的温暖,和父母在一起的幸福。
二、以身作则,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行
首先是双亲一致。夫妻二人在教育原则和思想上要高度一致,不能各自为战,使孩子无所适从。其次,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好的习惯使人终身受益。
三、尊重孩子,健全孩子的良好人格
在对待孩子的教育上,要把孩子看作具有独立人格的主体,尊重孩子,不能一切包办,更不能溺爱。遇事要和孩子商量,让孩子参与家庭管理,学会处理一些基本的事务,不要因为孩子小,就认为他的意见可以不重视,这是不可取的。人的心理健康的核心是自尊、自信。只要做到了自尊、自信,很少会出现心理问题。不把孩子当回事,就根本谈不上培养孩子的自尊。要帮助孩子处理好人际关系。在现阶段,孩子的人际关系主要是伙伴关系。良好的同伴关系,可以使孩子在同伴中受到尊重,有爱的归属感,对培养孩子的自尊、自信至关重要。同时要培养孩子谦虚的品格,把自已放低,学会宽容和。
四、锲而不舍,强化孩子的素质教育
要强化自立教育。让孩子学会自已的事情自已做,从小树立“吃苦”的精神,学会生活自理,懂得生活的艰辛,因此,我们要从小刻意地培养孩子应对挫折的能力。可以从一些小事做起,比如,对孩子的要求先不要急于答应,要让孩子在“逆境”中成长。要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和爱好。这本身就是热爱生活的表现,可以促进孩子积极向上的心理发展,也是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要提供各种条件培养孩子的兴趣,特别是读书的兴趣,要选取一些有思想深度的书,培养孩子“深读”的习惯。
由于我的专业知识有限,以上这些体会非常浮浅,本人建议,由学校通过家长学校这个平台,定期组织开展系统的家庭教育专题讲座,从整体上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配合好学校的教学工作实现协调持续发展。
教育讲座心得体会4
20xx年10月12日,我参加了xx市东站小学组织的“让孩子脱颖而出”的学习教育。通过专家的讲解,使我对如何教育好孩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受益匪浅。结合自己的实践经历,谈几点体会:
一、教育孩子是一个系统的、长期的过程。
孩子在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需要正确的培养和引导,但是每一个孩子都有他的特点,不一定能按我们大人的思维行事,不可能按家长的框架成长。比如,同样是伟人,圣人孟子,却经历了“三迁”。这就说明,个体存在差异,教育也有区别。不是每一个孩子以后都可以成为孟子,但望子成龙,是每一个家长的共同期盼。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影响,也会经受各种的诱惑和磨练。在他们的成长历程中,就需要家长的教育,老师的辅导,还有亲戚朋友的影响,环境的熏陶。有的孩子,小时就表现超越别人的一面,有的孩子,却是必须历经时光的洗礼。这也是我们所说,有的“小时了了”,而有的“大器晚成”。所以,对孩子的教育和引导,要贯穿到他成长的全过程中去,直到他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过程,需要我们付出很多的`汗水和努力。
二、让孩子充满活力和激情更重要。
教育家说,要鼓励孩子,让孩子在鼓励中成长。姜教授说,要给孩子梦想,让孩子的心飞翔。其实都是一个道理。中国有一个古老的故事:清朝有个京官要到外地去任职,离京前去和他的老师告别。他的老师说:“外面的官不容易做,你要谨慎小心些。”那人说:“我准备了一百顶高帽,逢人就送他一顶,应当不至于有关系不融洽的人。”老师生气的说:“我们以正直的原则侍奉上级,给别人做事,为什么需要这样呢?”那人说:“天下像老师您这样不喜欢戴高帽的人,能有几个呢?”老师点了点头表示赞同他说:“你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
那个人出来后对别人说:“我原有一百顶高帽子,现在只剩九十九顶了。”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了一个非常正直的老师的形象,但正是这样的一个人,也会喜欢听好话,更何况孩子?如今的孩子,学习压力大,独生子女多,一放学就被家庭作业压住了,几乎没有喘息的机会。到了双休日,家长受“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思想的影响,安排了很多的课外学习任务,孩子没有输在起跑线上,却倒在了起跑线上。我们常看到有的孩子,小时候又聪明,又听话,讨人喜爱。到了青春期,有了个人的意识和想法后,突然象变了一个人,非常的叛逆,让人很不理解。
家长更是伤心生气。其实,都是弹簧式的压力过后的反弹,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孩子在重压过后,失去了学习的激情,甚至对家庭的关爱都产生了反感。学习有压力,我们就要跟他们排解,给他们疏导,让他们充满活力。舒袖在背乘法表时,他妈妈叫他全部背下来,他说背不了。他妈妈告诉他,背不了就不准睡觉。当时他就耍赖了。我听了后问他怎么了,然后告诉他:你背书一直很厉害,现在是不是背不了呢?他说是。我说,那好,现在我们一起背,你背单,我背双,看哪个背得好些,然后再交换一遍。结果,他很自然的就背完了。
其实不是他不会背,而是感到到量大了,有了压力。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用巧妙的方法给他注入活力,让他学习起来,压力减到最低。有人说,给孩子一个梦想,鼓励他在这个梦想的驱动下,不断努力,就能取得好的成果。我认为这样的说法,不太切合实际。
试想,我们哪一个人,从小只有一个梦想呢?每一个人的梦想,都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阅历的增加,不断的变化。我小的时候,有人问我,你长大了想当什么?我的回答是,外交部长。又问,为什么想当外交部长?我说,因为他每天都有好吃的,接待外国人。当时的日子,是因为很穷,一周连吃一次肉都吃不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年龄的增长,自己也觉得这个梦想实现的可能太小,知道了填饱肚子才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梦想就慢慢的变得现实,想有一个工作,能够拿到“购粮证”。所以,不要给孩子强加一个梦想,也不要让他为一个梦想而苦苦拼搏。给他鼓励,让他轻松的学习和生活,培养健全的人格和开朗的个性,才是我们最应该做而且必须去做好的。
教育讲座心得体会5
上周四,儿子所在的小学组织了一场家庭教育讲座,邀请了北京关工委的专家讲课,虽然讲座时间并不长,但我受益匪浅,有几点体会:
一、要充分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
好家长胜过好老师。家长应该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孩子最容易模仿家长的言行,只有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收到最好的教育效果。只有家长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主动去做好家庭教育,孩子才能健康茁壮地成长,才能成长为可以遮风挡雨的参天大树,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益的栋梁之才!所以,每个家长都要认识到这一点,并不是给孩子足够的自由就可以,并不只是创造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就是称职的,放养也需要一定的度,还需要家长收放自如地加以教育、规划,促使其更加健康地成长!
二、几种行之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
1、言传身教法
孩子需要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这些受父母的影响最大。你让孩子不乱扔衣服,自己回到家后却随手把衣服扔在沙发上,还口口声声地教育孩子,这种效果明显不会有效。你不让孩子看电视、上网玩游戏,在孩子做作业的时候,自己却惬意地看着烂俗的电视剧,玩着网游,这让孩子情何以堪呢?所以,以身作则,比千言万语都更管用。
2、教孩子好的学习方法
比如预习功课,上课认真听讲,和老师同步思考、加强互动,等等。只是一味的要求孩子提高学习成绩,却不懂得帮助孩子总结好的学习方法,也许并不能及时收到想要的效果。尤其是寒暑假,借来下学期的书本,让孩子抽时间预习功课,对孩子下学期的学习是有益的。
3、学会赏识教育
都说孩子还是自己的好。所以说,从内心赏识自己的孩子,应该不是一件多难的事情。只是,家长要做到教育孩子的方法得当,不要因为孩子一次考试成绩的不如意就苛责孩子,更不要因为工作压力等原因而迁怒孩子。孩子身上有很多优点,比如孩子的诚实、善良、守信,这些都是很多大人所不具备的。能一口气说出孩子10条以上优点的家长,才是合格的家长。平等地对待自己的孩子,尊重孩子,让孩子从小树立自信,积极乐观地面对学习和生活。
4、营造温馨幸福的家庭氛围
家长要互相尊重,文明礼貌待人,营造一种温馨幸福的家庭氛围,这也是孩子健康成长必须的良好环境。让孩子体验到家庭的温暖,最好能把家长当成朋友,和你分享成长中的困惑,这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呀!
9.中小学教师应如何参与讲座式培训 篇九
一、有备而听是前提
1. 态度准备是参与学习的兴奋剂
以本市两类教师培训为例, 一例是全市所有教师必须参加的普训, 每到周末, 数百人陆陆续续走进会场, 目的是拿到一份继续教育的课时证明, 认真听课者寥寥;另一例是市中青年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的培训, 参训的五十余人多能专心听讲、积极思考、踊跃提问。
形成这种巨大反差的原因除了与培训规模、参训者素质、培训内容等因素有关外, 教师参与培训的态度影响巨大。前一类培训中, 教师们视之为一种任务和义务, 多数人抱着被动应付的态度;后一类培训中, 老师们则将其当成一种荣誉和福利, 组织者明确提出培养“名师”的办班目标, 更是大大地刺激了参与者高层次的内在发展需求。因此, 每次培训前, 组织者要了解教师的学习需要, 选择合理的培训内容, 制订科学的激励机制, 以激发教师参与学习的热情;教师更要养成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良好意识, 自觉制订明确的学习目标, 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以积极的心态主动参与培训。
2. 知识准备是透彻理解的催化剂
组织者一般会提前下发培训计划, 其中包括主讲人的姓名和培训主题。主讲人多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被培训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搜索他们的相关信息, 预先了解其研究方向、已有成就、主要观点、讲课风格等等;不同人对同一话题所持的观点往往不尽相同, 教师可以以培训标题为关键词, 通过网络搜索多元化的观点和素材。这样, 可以使听课更有针对性, 思考更具全面性, 有助于教师透彻理解专家的观点。
例如:笔者在参加昆山市中青年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前, 发现培训计划中有上海市教科院胡兴宏先生主讲的《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 而2009年第8期《人民教育》刊发过胡先生的《中小学教师科研选题策略》一文, 感觉两者会具有很大的相关性, 便再次研读该文, 了解其主要观点;同时阅读该期杂志中谢翌的《教师应该研究什么样的问题》等同类论文。听报告时, 既能很顺畅地理解讲授者的思路和观点, 还能不断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 自由畅想将来开展教科研的方法。
3. 问题准备是观念更新的促进剂
教师在预先了解讲座内容时, 时常会遇到不懂之处, 或者“发现”讲座内容与教学实践、自身经验的冲突之处。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指出, 教师观念的转变不是一个告知和被告知的过程, 教育观念的真正转变必须来自于个体在遇到问题时所产生的主动的思考和需求, 来自于个体在遇到问题时进行积极思维和寻求解决问题办法时所采取的行动。
因此, 教师在“预习”阶段, 要有意识地比照专家观点与自己的教学实践, 并尝试运用它们去解释一些现实的教育教学问题, 在此过程中, 自然会产生一些自己难以理解、无法解决的疑问, 教师可以将这些问题整理好, 有准备地走进会场、走向专家。这样, 教师就会形成探求答案的迫切愿望, 更积极地听讲、思考和探究, 更主动地与同行讨论、向专家请教, 最终使自己豁然开朗, 有时还会产生一些属于自己的新观点。
二、建构地听是关键
教师听讲座并不是为了记住专家讲的所有内容, 而要设法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并能灵活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因此, 教师要边“听”边建构, 力求初步形成“源于专家, 适于自己”的观点、方法和思想。
1. 注重理解
透彻理解是自主建构的基点, 教师在听讲座时首先要处理好倾听、思考和记录之间的关系。
一是用心倾听。倾听是理解的前提, 受训教师先要搁置自己的观点和其他不同的说法, 立足讲授者的角度, 循着讲授者的思路, 仔细倾听、体会、消化和理解讲授者的观点。
二是潜心思考。思考是理解的关键, 教师要深入思考讲座内容和前期准备的问题, 潜心体会讲授者主要的观点和方法。教师还要用心思索专家观点的“来龙去脉”, 如专家是运用何种方法推出一些结论的?自己以前有没有听过、见过类似的观点?新学的理论适合指导自己哪些方面的教育教学实践?如何运用这些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实践和研究?这种思考指向于实践、指向于方法、指向于未来, 因而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思考和理解。
三是合理记录。记录是理解的双刃剑。过多的记录会挤占思考的时间, 由于讲课人多备有讲稿或PPT, 教师不必将主要精力用在对原话的记录上;必要的记录能强化理解和促进创新, 教师要注重对结构性、实用性、启发性内容和自己心得体会的记录。例如:本人在参加培训时, 会简约记录专家报告的结构体系和核心内涵, 淡化细节性知识;记录自己尚不了解的“新理论”, 简化大众化的内容;记录令自己豁然开朗的启发性语言、课例或事件, 压缩冗长的表述。同时, 会详细记载听课时的心得体会, 它们可能是对讲座内容的延伸、质疑和自我诠释, 也可能是对自己某些行为的肯定、批评、强调和改进等等, 这些内容是自己对讲座内容的个性化重构, 是自己的一种创新, 因而是记录的重点。
2. 善于联想
自由、充分地联想, 可以将正在进行的学习与自己的已有经验联系起来, 有助于理解的深入、思路的拓展和运用的创新。
一要联想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教育教学实践永远是中小学教师需要关注的焦点, 教师在听讲座过程中, 既要不断运用新学的理论来重审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 又要尝试运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去验证专家观点, 进而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发现自身的优点和问题, 探索具有实用价值的新方法。
二要联系其他相关的理论和观点。教师在“听”的过程中, 可以有意识地联系其他专家的不同观点、自己的已有观念, 以及同行的“草根化”议论, 将这些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甄别和融合, 进而不断优化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 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
三要联接自己正在研究的问题。多数教师有自己研究的课题或者关心的教育教学问题, 听课过程中, 教师要有意识地联系自己正在研究的课题或撰写的论文, 将每个专家的相关观点和方法, 分解并汇集到一起, 对自己当下的研究再次进行更全面、更深入的思考, 进而借鉴和运用新学的理论和方法, 指导自己的研究活动, 丰富自己的研究内容, 常常会产生一些新的灵感和研究生长点。
联想着听, 不再是坐着听, 而是“跑着听”、“飞着听”, 教师在课堂上浮想联翩、反应敏捷, 使专家观点与自己已有的经验和观念不断产生碰撞, 形成一些超越“我”与“他”的新想法。联想着听, 教师会发现自己的许多教育教学行为与一些理论不谋而合, 感觉理论不再高深和遥远, 而是自己身边实实在在的教育教学实践, 进而产生成就感和参与研究的信心。
3. 大胆质疑
教育教学实践千差万别、千变万化, 并不是每位教师所经历的教育教学事件都能用一般性的理论来诠释, 教师不仅会在准备阶段产生一些困惑, 听讲座过程中也会形成各种各样的疑问。质疑是教师与专家思想火花碰撞的结果, 是教师积极思考后的创造性思维。因此, 教师听讲座时要进一步质疑, 设法让自己的思维激荡起来, 思路拓展出去。
教师的质疑可以包括很多方面, 如质疑自己已有的观念、经验和行为, 质疑约定俗成的大众化教育教学行为, 质疑专家的观点, 质疑教材或其他书籍的内容等等。在理论众多但说法不一、行为多元而褒贬不一的今天, 教师更不能迷信权威, 人云亦云, 不能跟着感觉走, 或者完全跟着他人走;而要借助质疑, 通过自主思考、同行探讨和求助专家,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和实践智慧。
三、听后反思是升华
专家所讲的内容理论层次较高, 教师即使当时已能理解, 并能结合自己的直接和间接经验进行反思, 但由于时间的限制, 课堂上的反思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和随意性, 教师有必要进行再次整理和反思。
1. 对学习心得进行再整理
教师听课过程记录下来的内容, 多属灵光乍现, 因而零零星星、条理混乱, 有些可能比较粗浅、不切实际, 甚至是错误的。因此, 教师有必要对自己的学习心得进行去虚存实、去伪存真、去粗存精式的取舍, 并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这样, 教师通过对自己听课时的“新发现”进行进一步的思考、选择和整理, 可以形成精练、新颖、实用、系统的新认识, 为将来的运用和研究奠定基础。
例如:本人在每次培训后, 都会结合专家讲稿, 收集相关文献资料, 精心整理课堂笔记, 这样, 既可以“温故而知新”, 将所学知识真正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又能提炼、生成一些有价值的材料, 本文就是对多次培训记录中相关内容的思考和整理。
2. 对教学实践进行再反思
中小学教师继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改进教育教学行为, 他们的学习与反思都要反复回归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教师在听讲座过程中已然联想到自己的教学实际, 但当时的有些想法可能是片面的、零散的、感性的、理想化的。因此, 每次培训后, 教师还要结合所学理论, 再次比照、反观和重审自己以往的教育教学行为, 对那些习以为常的教学事件和教育生活进行重新思考、质疑, 从中寻找自身问题, 探索改进方法, 从而完成对自己、对教育教学活动的再认识。当然, 教师在反思时切不可生搬硬挂, 完全按理论要求改造自己, 而要立足特定的教学对象, 探寻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
3. 对突出问题进行专题反思
教师在培训过程中, 受专家观点、思想和方法的启迪, 时常会对教育教学的某些方面产生强烈的体验, 而教师感触最深之处, 往往是他们自己教育教学的薄弱环节, 是他们最关心、最困惑的教育教学问题, 思考、探究它们对教师发展的作用举足轻重。因此, 教师在每次培训后, 有必要撷取一个或几个亟需解决的话题, 有所侧重地进行专题反思。
10.教育讲座心得体会 篇十
每个家长都对自己的孩子无限的爱护,珍视孩子超过自己的生命,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她健康快乐的成长,成为一个在生活中乐观向上态度积极的孩子,有着健康的体魄,高尚的灵魂,优异的成绩,完美的一生。作为一个妈妈,我和每个家长都一样,爱自己的女儿,希望她做个“好”孩子,甚至要完成我自己没有完成的每个心愿。有时这样的心态会过于急迫,压制孩子自由发展,强制她向着我所谓的“好”去发展。听完教授的讲座,我首先要批评自己:自己是不是一个“好”妈妈?自己会教育孩子吗?自己是否做到了正常、正确的要求孩子?那些要求对于一个7、8岁的女孩合理吗?可行吗?
教授讲到的周弘著的《赏识你的孩子》这部书我也看过,朦胧的感觉有些迷惑,这种新的思路是不是教育的全部?因为这种提法对传统的教育模式做出了大胆的否定。作为一个70年代的人,我们接受的是传统的教育,更多的是应该谦虚的做人、谨慎的做事。教育孩子也是同样的思路,而新的思维方式带给我们新的启示,其中有些理论也许需要一些时间来适应和思考。我觉得教授说的很好,掌握一个“度”的概念,要辨证的看待和运用,从这个角度上来看,我觉得凡事都有一个“度”的掌握,有时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困难,这就需要我们做家长的更加认真的正视“教育”这个大事,同时自己也要提高认识,总结得失,不能一概而论,更不能极左极右。遇到问题不能回避,更不能对问题全盘否定。
针对教授的侃侃而谈的话语,我觉得句句都是精华,针对自己的孩子,我觉得应该就她的情况,有的放矢的总结问题,改正问题。教授讲的非常全面,她在有些事情上有错误,有些事情上做的还算比较好,对于存在问题的,有很多可能是由于家长没有认识到其严重性,所以没有正视;或者本身就对某些问题有着不正确的认识和理解,这就造成不能带给孩子正确的指导和榜样作用。比如说:教授说过“养成教育的关键期”,对这一点我原来所拥有的认识不够,对孩子的年龄和应培养的某种习惯没有联系起来,这样也许事倍功半,还会埋怨孩子“不听话”;再比如:教授说的“培养和教育孩子应该运用许多的方法和技巧”,而自己在这件事的理解和掌握上非常不到位:许多事只是批评她:“你这么做不对”,却没有告诉她应该怎么做;有些事强制她必须要按我的要求做,却没有耐心告诉她为什么要这样做,让孩子没有愉快的接受我的要求。现在这样也许她还能听,将来孩子必将和我拉开距离,不再把我当成自己的朋友,等她再长大了就很难听取我给她的意见,而这是多么可悲的一件事!等等……
性格,从今后,我应让她学会多一点付出:多做一点家务、多自己完成自己的事,在日常生活中锻炼和磨砺她的意志;学习上,她很毛躁,这次数学考试非常不理想,错的全部都是简单的加减法,这不单单是因为所谓的“疏忽大意”,这是因为学习能力上有着很大的问题:不够专心、注意力不集中、高估了自己的水平,认为加减法属于基础知识,没有难度,不必用心计算,我觉得首先应该让她改变对加减运算不难的认识,提高对这种题的警惕心和认真度,其次加强平时对基础运算的练习,作为家长严格监督,每次做完练习要求她检查,在培养独立学习能力的同时不放纵、不放松。
11.听家庭教育讲座的心得体会 篇十一
上周日,儿子所在的小学组织了一场明阳天下国际教育培训家庭教育讲座,邀请了教育专家讲课,虽然讲座时间并不长,但我受益匪浅,有几点体会:
一、走进孩子的心灵。
孩子就是一本书,从童年到少年,从少年到青年,我们都在一页一页往下翻,但要真正读懂它却十分不容易。有一个比喻说得好,对于孩子的教育,学校好比是白天,而家庭就是夜晚。白天的变化固然重要,但夜晚所发生的很多看不见的变化更不可小觑。只要我们细心观察一下就会发现,种子总是在夜晚发芽,人总是在夜晚长高的。那么,家庭应当如何发挥作用呢?专家的讲座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首先,要善于发现孩子的潜质。家长的作用应是发现孩子的潜质,而不是改变孩子。要以“幸福、快乐”为本,做好孩子的引路人。其次,家长要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特别是在学习,家长应做好引导,克服教条主义,否则,非但起不到正面作用,甚至会起反面作用。第三、要教会孩子学会宽容。专家讲得好,“宽容别人,就是善待自己”。现实中,绝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这一点的教育上显得尤为重要。第四、身教言教统一。俗话说: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孩子需要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这些受父母的影响最大。你让孩子不乱扔衣服,自己回到家后却随手把衣服扔在沙发上,还口口声声地教育孩子,这种效果明显不会有效。你不让孩子看电视、上网玩游戏,在孩子做作业的时候,自己却惬意地看着烂俗的电视剧,玩着网游,这让孩子情何以堪呢?所以,以身作则,比千言万语都更管用。
二、学会善良的能力。
学习成绩不是最重要的,“品德”教育应放在第一位,否则,就会造成“知识越多越反动”的后果。专家讲到 “厚德载物”和“德不配物”的问题。古今中外,没有良好的品德修养者,其本身担负不起受人敬仰的 “东西”-----包括金钱、官位、寿命„„.。所以,一定要重视孩子品德的教育。
三、成长中面对挫折。
现在的孩子生活条件非常优越,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必须要面对社会,凡事不可能一帆风顺,甚至要面对很多的挫折,这个时候家长应当如何引导呢?从现在做起,正确对待孩子的哭、发脾气,这是成长的部分。平时的生活中,家长应多让孩子有机会体会成功感受,让他们学会检测自己。
四、健康、美好、和协的家庭环境很重要。
家长要互相尊重,文明礼貌待人,营造一种温馨幸福的家庭氛围,这也是孩子健康成长必须的良好环境。让孩子体验到家庭的温暖,最好能把家长当成朋友,和你分享成长中的困惑,这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呀!通过聆听这次讲座,使我受益匪浅,也让我深刻领会到了教育孩子这个大课题,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专家说得好:一朝为父母,终身为老师,所以,从此刻起,从自身做起,从每件小事做起,让孩子有着独立的人格,有着一个良好的习惯,与孩子公平地交流,让他快乐、健康的成长,让他成为一个有知识的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12.中小学生家庭教育讲座心得体会 篇十二
当我们经过反思,有了新的启发时,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好的心得体会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观看家庭教育讲座视频心得体会(通用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观看家庭教育讲座视频心得体会11.首先是要让孩子快乐
每天要问孩子是否快乐,对快乐观的培养,注重过程而不是结果,比如不要把考高分作为是否快乐的标准,要让孩子看到进步的快乐
2.诚信的培养
诚信助你成功,与别人分享自己的东西,会得到友谊及反分享,列举了自己及其他成功人士如胡雪岩等都是诚信的,俞从父母那学到了勤劳诚信的优良传统
3.想像力、创造力的培养
业余时间带孩子参加活动,比如到公园收集树叶标本,借机让孩子了解植物进而了解更深刻的知识,捉个小虫观察成蛹的过程也是快乐而有意义的,国外的教育让小学生写论文,他女儿的第一篇论文好像是山羊,自己查资料,现在论文像模像样,个人认为有可借鉴的地方,我们可以找一个孩子特别喜欢的话题或者事物,引导孩子多方面多角度的描述能力。
4.再就是吃苦耐受挫的能力
让孩子没得到一个东西都要付出努力,太容易得到的孩子不知道珍惜,俞敏洪举例:在国外是需要的用电脑完成作业,他女儿特别想得到一个笔记本,俞就让女儿背诵30篇文章,为了鼓励女儿,他跟女儿一起背诵,女儿对通过三周努力背诵的成果十分珍惜。
5.鼓励孩子努力永远不晚
俞敏洪高考考了三次,生在农村,但父母一直支持他复读,俞在北大毕业的成绩是倒数第五,但现在的成绩要超过了那些当时比他成绩好的人,要告诉孩子努力永远不晚,现在与别人有差距不能决定将来也有差距,当然情商的培养也很重要。
6.赏识与鼓励
不管你是否满意孩子的成绩,你都要鼓励孩子,举例:一个很成功的人曾经考过8分,老师没有嘲笑他,而是告诉他如果能考到9分就算他及格了,下一次他考了28分,老师把最近两次的考试成绩差列出来,他则成了班里进步最大的,俞敏洪告诉家长,表扬孩子一定要用心,切忌伤害孩子的自尊。
观看家庭教育讲座视频心得体会21、重视家庭教育
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孩子最容易模仿家长的言行,只有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收到最好的教育效果。
在校每周五天的教育,老师都是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学习、性格、品行、意志和兴趣等等,孩子也易于接受和成长。
可是周末假期以及寒暑假,孩子在家容易受到家长的溺爱,没有规律的学习和生活,把在学校培养出来的好习惯给忘掉。
只有家长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切实为孩子着想,把教育孩子放在重要位置,运用适当的方法主动去做好家庭教育,孩子才能一步步健康茁壮地成长,才能成长为可以遮风挡雨的参天大树。
2、给孩子做好表率
在家庭中,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
所以,在父母向孩子提出某项要求时,首先要想想自己是否能够按照要求做到。
不让孩子看电视、玩游戏,可在孩子做作业的时候,如果家长坐在一旁看电视或玩手机,孩子的心里会怎么想,肯定会感觉到不平衡,也不会专心学习的。
所以,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谨言慎行,要求孩子不做的,首先自己不做。
通过言传身教,这样才能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才能更好地对孩子进行教育。
3、培养孩子健全人格
在教育孩子时,要把孩子看作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主体,尊重孩子,不能一切包办,更不能溺爱。
和孩子沟通时不能高高在上,遇事要和孩子多商量,让孩子参与家庭管理,学会处理一些基本的事务,不要因为孩子小,就认为他的意见可以不重视,这是不可取的。
人的心理健康的核心是自尊、自信,只要做到了自尊、自信,很少会出现心理问题。
不把孩子当回事,就根本谈不上培养孩子的自尊。要帮助孩子处理好人际关系,良好的同伴关系,可以使孩子在同伴中受到尊重,有爱的归属感,对培养孩子的自尊、自信至关重要。
同时要培养孩子谦虚的品格,把自已放低,学会宽容和理解。
4、学会赏识孩子
赏识导致成功,抱怨走向失败。对孩子要多鼓励、多赞赏,循循善诱,不断培养孩子的自信、自强、自尊和自立。
赏识是对孩子的爱,如果我们家长都能用爱的眼睛去发现孩子的优点,多用“你能行”、“你真棒”等赞扬语句,用正确的方式指出和改正孩子的缺点,孩子一定会在快乐中改变,在快乐中成长。
不要因为孩子一次考试成绩未得高分就苛责孩子,而要鼓励他说“考得不错”、“继续努力”,并帮助孩子分析某些题做错的原因,找到做题的正确方法,下次遇到这样的问题就不会束手无策了。
赏识孩子会给孩子带来快乐的动力和向上的自信,有助于发掘孩子巨大的潜能,使其能更好地发展。
5、营造良好家庭环境
环境很容易改变一个人,尤其是对孩子很言。
有人说:孩子的大脑是一片肥沃的土地,不种庄稼就会长出荒草。由此可以看出环境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家庭的和睦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家人之间的相亲相爱会让孩子学会宽容,学会理解,学会爱,爱别人和爱自己。
如果缺少家庭的关爱,会让孩子变得越来越冷漠,越来越自私。太多的例子证明,孩子的堕落、麻木等问题,大多是因为家庭缺少爱造成的。
试想一个孩子连自己的父母和家人都不爱,他还会去关心体贴陌生人吗?
因此,父母要加强沟通,尽可能多陪伴孩子,多倾听孩子的心声,共同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并形成良好的家风,使孩子能够快乐无忧地成长。
观看家庭教育讲座视频心得体会3我从最初受到父母的启蒙教育,到现在教育自己的女儿,人生的经历告诫我,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一样对孩子十分重要,甚至决定着他们的发展方向,影响到终生。现就家庭教育问题,谈谈我的一点体会。
成人是目标。
学会做人,是孩子的立身之本,孩子终身受益。教育孩子要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决不能让孩子成为知识丰富而性格古怪,对父母没有感情,对他人、社会漠不关心的人。要把孩子看成一个独立的人,充分尊重和理解孩子,无论犯有多大的错误,要和他讲道理。我对孩子一直是坚持这个教育原则,让他们在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下,从小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最起码应该成为有益于社会的合格公民而适应现代社会。
家长是镜子。
“天才”不能创造,但家长只要不失时机地去发现、培养,开发孩子天赋中的特长,以自己的勤奋努力去走自己所追求的人生道路,孩子就很有可能获得成功。家长不仅是孩子的天然教师,也是监护人,同时是伙伴、朋友和榜样。孩子的言行举止无不体现着家长们的思想意识形态。“当父母不容易,当好父母更不容易”。事实确实如此。如何当好家长,我认为,首先,努力“学会关心”。家长应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地关爱社会、国家、他人、朋友、同事等等,使之尊老爱幼,相帮谦让,宽容大度,待人和气。其次,要加强自身修养。家长应坚持以德育人,奉公守法,依照社会主义道德原则、规范,自觉地将完善自己道德品质的实践活动示范于孩子。再次,要创造和谐环境。教育环境的优劣是孩子成长的寒暑表,要建立和谐的家庭和社会,那么家庭生活气氛的默化熏陶不可忽视,家庭长辈品行道德的心灵潜在不可低估,孩子在适当表扬和鼓励中生活,他将学会自尊和自信;在羞辱中生活,他将学会自卑;在平等中生活,他将学会公道;在争吵、埋怨、偏爱和缺乏温暖中生活,他将学会诡辩、责怪、妒忌和冷漠……,这种现实是“无言之教”。不是危言耸听。
孩子是老师。
家长应善于学习孩子们的优点和长处。孩子们有很多“可爱的缺点”值得大人们学习。如蓬勃向上的朝气,好问好学的学习态度;不保守,善于接受新生事物的特点;少世故,对人对事的真诚直率;对新科技和新型玩具等未知知识一学就通、一玩就会的本领等等,他们在这些方面的优点都是值得家长学习的。孩子的这种优势,作为家长应充分的给予肯定、鼓励和赞扬,不可忽视、指责、抑制,以至于扼杀。
尊师是关键。
老师是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系统教育的主体,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更是孩子们幸福的缔造者,心灵的抚慰者和医治者。对于我来讲体会很深,我的孩子处在单亲家庭中,尊师敬亲的感情较薄弱,学业基础不够稳定,但是他的老师注入了大量的真诚爱心,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千方百计、苦口婆心地强化学校教育,使我的孩子在品德、智力、身体都得到了较全面的发展,弥补了我们家庭教育的不足,这样的老师倍受我、孩子和社会的尊敬,那么这样的“园丁”培养出来的花朵无疑会更加鲜艳。
今后,我决心积极配合学校教育好我的孩子,使之成为能适应现代社会的有用人才,以上心得体会,只是我一管之见。
观看家庭教育讲座视频心得体会4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心中的宝贝。我们都期望他们能够平安、健康、快乐地成长。对于孩子的教育,我也一直处在 不断的学习、探索和反思中,希望自己能够与孩子一起成长,一起磨炼,一起成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的言谈举止、道德品 质以及家庭的温馨、和睦对孩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一、德育
个人品德是一切道德行为的基础。教育孩子讲道德要从自身、身边做起,使她从小尊敬长辈,友爱他人,不欺负弱小。孩子做对了要赞赏,做错了要恰当批评,让她树立起一个正确的判别事物对错的观念。内心善良、懂礼貌、讲文明、辨是非、懂得换位思考,这一切应该从小就抓起。
二、独立性,有主见,培养孩子的能力
孩子不可能一辈子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下,父母想一代要比一代强,就必须让孩子做自己的主人。作为父母我们要尊重孩子的选择,赋予孩子行使选择的权利,不要用自己心中的.选择去评价孩子。
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孩子是父母的体现,父母是孩子的榜 样。所以,我们要求孩子做到什么,我们自己首先要做到,身教重于言传。而且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我们要帮助孩子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慢慢养成习惯。告 诉她每天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次重要的。对于医生,时间就是生命;对于商人,时间就是金钱;对于你,时间就是知识与成长。利用安排好了时间,你可能长的枝 繁叶茂,但如果浪费了时间,那你可能弱小干枯。但劳逸要结合,该学习的时候认认真真学习,该玩的时候就痛痛快快地玩。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分数,而是让孩子 有能力去创造幸福生活并享受生活。
四、多赞赏,多鼓励,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有一句教育名言是这样说的:“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 走路。”孩子的自信源于父母对她的爱。不要吝啬“我爱你”这三个字,也不要羞于表达。爱孩子,爱伴侣,爱父母就应该大声说出口。不仅是这样,我们还要充分 信任她,尊重她,多挖掘她身上的优点。少一些责骂,多一些宽容,但不要纵容;少一些攀比,多一些鼓励;少一些包办,多一些引导;少一些灰心,多一些欣赏。也许孩子会笑着去面对她的人生。
五、加强安全意识教育
现代社会到处都存在着安全隐患,所以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培养孩子自己的安全意识。唯有孩子的安康,才会有家庭的幸福。教孩子认各种安全标识、交通标 识、食品标识以及其他标识是很有必要的。也非常感谢幼儿园在适当的时候以恰当的方式给孩子培养安全意识,并根据不同的成长阶段以及面临的不同环境,而教他 们一些遇到危险时求安求生之道。
观看家庭教育讲座视频心得体会5家庭教育实际上是一门学问,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教育水平。刚刚听了陈教授的报告,感觉有很多收获。在座的老师也都是教育专家,你们关于教育的理论以及教育的实践都比我丰富得多,生动得多。我深知在孩子教育方面,我也就是小学生水平,但我很愿意在专家面前谈谈有关孩子教育的感受,希望得到你们的批评指正。
一、创造温馨环境
(一)达成教育共识。
尽管我和她爸爸工作很忙,但是我们对教育都很重视。我们购买或借阅过有关教育的书籍,在一起交流对教育的认识。当出现教育上的分歧后,我们能坐下来坦诚交谈,直到达成共识,这样使得我们对孩子的言行都有较为一致的看法,对她的不足有近似的解决办法,不至于今天告诉她这样做,明天告诉她那样做,让她无所适从。(二)营造学习氛围。
知识改变命运,这是一条真理。活到我学到老,也是我的座右铭。在我家,可以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爸爸妈妈和孩子都在灯下看书学习。女儿很小的时候,看到我们在学习,她也就很习惯地捧一本书,小的时候她就缠着我读给她听,后来我就鼓励她自己阅读。慢慢地,她的读书习惯就养成了,认识的字越来越多。因为我经常让她读些散文诗歌,她有时还会写出一些小诗歌,充满童趣。我和她爸爸会细心地帮她收集起来,有时静下来与她一起重温她写出来的小文章,彼此都感觉是一种享受。现在每天午饭后,她都会静静地坐在那儿,读自己感兴趣的书。二、培养良好习惯
有一条谚语说:行为培养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但培养孩子的习惯,不可能通过简单的一通批评或在训斥就能实现,必须要从孩子的行为入手,引导孩把决心、口号落实到行动上。
(一)鼓励少说多做。
经常教育孩子应把空想、说空话的时间用在实事上,告诉她一次行动抵得上一打纲领,一次行动的价值要超过一百句口号,一千次决心。(二)注重循序渐进。
比如:培养孩子背英语单词的习惯,一开始只能要求背2~3个,以后习惯养成后,可以慢慢增加量。女儿4周岁就开始学钢琴,前2年都是我陪着学,但我工作越来越忙,经常不能陪她,于是她渐渐放松了学习。我想,必须培养她独立学琴,否则极有可能半途而废。我把独立看谱、练琴的想法与她以及钢琴老师进行了沟通。一开始,可想而知,回课的质量非常差,不是节奏不对,就是乐谱看错,但我没有慌张,她愿意自己练琴,已经是很大的进步。我和钢琴老师不断鼓励她,并且有意识地放慢教学速度,使她渐渐适应了自己联琴。半年之后,我们已经把教育速度提高到原有的水平。从此,她进步非常快,而且在烦恼的时候她会用弹琴去放松心情、舒缓情绪。我偶尔也会站在她旁边听她练琴,但已经是带着欣赏的心情去听琴,再不用愁没有陪练时间而内疚万分了。现在我开始动员她写日记,也不是每天都要求她写,而是告诉她把每天感兴趣的事情写下来,长短不限,她坚持得也不错。三、勤于沟通,多加鼓励
(一)平等沟通。
没有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也不会有孩子去拒绝父母宽广的胸怀和炽热的爱心。女儿上幼儿园大班、稍微懂事时,我就告诉她:“你和妈妈是平等的,我不会骂你,更不会打你,但你必须把你遇到的或是高兴、或是委屈事情统统告诉妈妈,这样就等于妈妈陪着你又长大一次,我会很开心的!”的确,我非常乐意与她谈天,我会把我对事情的看法尽量用她能听懂的方式告诉她,与她无所不及的交流使我们之间的感情更加亲密,她也就非常愿意听我的评价,很能听得进去我们的观点。【中小学生家庭教育讲座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中小学生感恩教育心得体会08-23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培训心得体会10-03
观看中小学生家庭教育与网络安全心得感悟07-07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心得体会10-09
2022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心得感悟10-22
中小学生公共安全教育08-25
中小学生安全教育知识09-29
中小学课外辅导教育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