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教学”(精选13篇)
1.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教学” 篇一
当代著名美国数学家哈尔斯说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在当今的小学数学教学中, 大多数的练习题是不能够称为问题的, 因为这些题目只需学生照着老师教的方法机械地模仿, 实际上学生用到的只是一种技能, 一种操作, 不需要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过程。长期这样训练, 难免会导致“熟能生笨”的后果。因此数学问题解决教学中问题的设计将直接影响“问题的解决”。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 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因此, 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提出好的问题, 这样才能使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 帮助学生实现创新与发展, 有效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从而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目的。
一、问题的设计要有探究性
小学生的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地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除了接受学习外,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 因此, 为了鼓励小学生自己去探索, 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一定要提出一些具有探究性的数学问题。
例如, 我在教学中曾举过这样一个例子:“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信念是“万物皆数”。他们用小石子排列成各种形状表示数, 可以排成三角形的小石子称为三角形数。如图:
如果我们把1看做是第1个三角形数, 根据三角形数的排列规律, 求出第100个三角形数。
分析:让学生认真地观察图形, 探索发现三角形数的排列规律:
1, 1+2, 1+2+3, 1+2+3+4
学生之间合作交流便可得出第100个三角形数是
1+2+3+…+100
从而
1+2+3+…+100
= (1+100) + (2+99) + (3+98) +…+ (50+51)
=101×50
=5050
这种问题的设计远比让学生直接计算1+2+3+…+100的值更有探索价值, 也更容易将学生引入主动参与探索的过程。
二、问题的设计要有生活性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数学就在学生碰到的所有现象中, 在他们遇到的所有问题中, 在他们采取的所有行为方式中。倡导数学学习回归生活, 这已经成为当今转变小学数学教育观念的一个重大命题。因此, 数学问题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生活经验, 贴近儿童的生活, 源于他们的数学现实。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强调数学的应用, 真正让数学学习回归儿童的生活现实。
比如, 在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及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之后, 老师可以让学生运用所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作为学生的实践作业:自己亲自动手量一量、算一算自己家的房子实际居住面积有多大。学生要计算自己所居住房子的面积, 首先要测量出相关的数据, 然后利用所学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在这样的实际测算过程中, 既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又培养了动手操作、计算的能力, 从而达到了让学生在生活中学, 在生活中用的教学目的。
三、问题的设计要有层次性
教学过程中, 有时要围绕新知识的“生长点”, 促进并完成知识的迁移, 而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 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 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问题设计一定要有层次, 不能过于笼统, 要有层次性和梯度性, 使优等生从问题的设计中感到挑战, 中等学生受到激励, 学习困难的学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 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例如, 小学生学习过直线部分的内容后, 老师可以这样设计问题:
(1) 在平面内画2条直线 , 且两条直线不重合。那么最多有多少个交点?
(2) 在平面内画3条直线 , 且每两条直线都不重合。那么最多有多少个交点?
(3) 在平面内画4条直线 , 且每两条直线都不重合。那么最多有多少个交点?
(4) 在平面内画10条直线 , 且每两条直线都不重合。那么最多有多少个交点?
如果老师直接给出第 (4) 个问题, 那么对于缺乏数学经验的小学生来说, 通常都是在纸上尝试画出10条直线, 而后试图数出交点的个数, 这样很难得到正确的答案, 原因就是要数的交点太多。而通过前3个问题的给出, 使得该问题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和梯度性, 容易让学生参与到问题解决的过程中。
四、问题的设计要有开放性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 (修改稿) 》明确指出 ,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最终目标是: 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能得到不同的发展。开放性的数学问题有条件不完备或答案不确定、解决策略具有发散性和创新性等特征, 能够让不同的学生在同一问题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使学生乐于参与, 主动探索, 从而让每个人都有体验成功的机会。
例如, 我在教学中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实验小学五年级 (1) 班共有46名学生 , 在“读书月”的活动中班委决定每人购买一本单价为12元的故事书。新华书店对购买50本及50本以上者给予八折优惠。利用以上信息, 请同学们制定购书方案。
对上述问题, 启发学生充分利用以上信息进行分析探究和交流, 自行制定最佳购买方案,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数学的能力。有如下三种方案:
方案1:学生单独购买, 全班合计付款:
12×46=552 (元 )
方案2:班级统一购买, 并且多买4本, 全班共付:
12×80%×50=480 (元 )
方案3:与其他班一起购买, 全班共付:
12×80%×46=441.6 (元 )
上述三种购买方案, 策略不同, 结果也不一样, 从中可发现后两种方案比第一种方案好, 最佳方案是第三种。此类应用题比传统的一题多解的应用题更有趣味性, 更能吸引学生。
总之, 一个好的数学问题可以鼓励学生主动探究, 善于思考, 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在解决小学数学问题的过程中, 设计问题不是目的, 而是一种重要的手段。学生通过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 能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发展数理思维, 提高数学素养。
摘要: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问题的设计直接影响到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效果。本文考虑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实情况, 从探究性、生活性、层次性、开放性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设计数学问题, 从而更好地转变小学生的学习方式, 将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素养落到实处。
关键词:数学问题解决教学,探究性,生活性,层次性开放性
参考文献
[1]杨庆余.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7.
[2]郜舒竹.问题解决与数学实践.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6.
2.“问题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篇二
一、营造“问题教学”的氛围
学生学习数学实际上是了解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的出现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从教学内容引出,精心设计,事先准备的导学性问题:一种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由学生提出和反映的有较强“疑”色彩的问题。一个数学问题的解决,往往需要两次、三次甚至多次的反复,每次反复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提炼和升华。在教学中,教师只有把问题带进课堂,才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苏联心理学家鲁宾什坦认为,人的思维过程始于“问题情境”。“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求知欲是从问题开始的。学生对新知识的需要是创设问题情境的基本条件。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善于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征,有意识地营造“问题解决”的氛围,培养学生质疑的兴趣,以趣生疑,由疑点燃他们的思维火花,使之产生好奇,由好奇引发需要,因需要而进行积极思考,促使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自觉地在学中问,在问中学。例如,教师在讲“解直角三角形”知识时,可提出这样的问题:“你能在地面上测量出大楼的高度吗?”“你能不过河就测量出河宽吗?”等等。这样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
二、提供“问题解决”的空间
学生自行探索和应用知识是有一个过程的。这个过程从准备到实施到结束,除了教师指导外,更为重要的是要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时间与探索空间,教师要摒弃滔滔不绝地讲,而把精力使用在创设情境、设计阶梯性问题。学生要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以尽可能大的兴趣和热情,自己去操作,自己去探讨推论,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途径,消除“等结论”的惰性习惯,始终以积极的思维状态,全身心地参与知识获得过程,较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和创造才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对称”的教学设计:①画一条直线,将正方形分成两个相同的部分,这样的直线你可以画多少条?②将正方形改为正三角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结论怎样?③将正方形改为矩形、菱形、平行四边形,结论怎样?学生通过独立解决问题,能从解决问题本身体会到学习与创造的乐趣,促使学生形成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化。
三、教给学生“解決问题”的方法
1.教给学生寻找问题的方法
如从新旧知识的比较、联系上找问题,从新知识的意义、性质、特征、法则、定律和公式上找问题,从自己不明白、不理解、认识不清楚的地方找问题。使学生认识到要多问“为什么”、“怎么办”,就会发现处处有数学问题。具体地说:
(1)概念:为什么这样表述,能否增加或删改一些字词?
(2)计算: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
(3)应用题:列式的根据是什么?有没有更好的解法?
2.教给学生解答问题的方法
教师教会学生提问的方法仅仅是手段,而引导学生学会解答问题才是目的。教学中如何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锻炼和提高思维能力要比讲授“证题术”、“归纳题目类型”、“解题技巧”甚至是“题海战术”重要得多。教师教学中若一味讲题目类型和解题技巧,让学生死记一些孤立的解法,将精力用在训练模仿力和记忆力上,不仅会僵化学生的思维,而且还会加重学生的负担。在教学中,可教给学生以下几种解题的方法:
(1)可以应用知识间的转化和联系。
(2)认真观察、比较,有序地思考问题,可以顺利地解决问题。
(3)一题多解(多角度思考问题)。
通过一题多解的讨论,加深了学生对解题方法的理解,拓宽了解题思路,使学生在各种方法的选用过程中找出最佳方法,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解题能力。教学中教师还要努力帮助学生建立“问题”的模型。建立数学模型,是属于创造性思维的范畴。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模型,使学生的思维达到一个较高的层次。
四、对“问题教学”的几点思考
教师在课堂上什么时候提出问题?怎样提出问题?问题的难易程度如何等,都会对问题解决的成功与否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提高提问艺术
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与教师的提问艺术关系很大,它主要表现在问题本身的科学性、问题的数量要求、问题提出的时间、问题的可接受程度等方面。问题本身的科学性要求主要是指教师课堂教学提出的问题:第一,必须言之有理,逻辑严密;第二,目的性、针对性强,简明扼要;第三,问题所含的潜在信息量丰富有效,即能将问题信息和学生的认知结构中的已知信息“联系起来”,使学生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去解决未知的问题。课堂中教师的提问是一门艺术,有时需要教师的教学机智,即课堂的随机应变能力,但更需要教师在课外付出辛勤的汗水,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课前认真、细致地备课,做到有备而来。
2.运用延迟评价
3.《数学中的搭配问题》教学反思 篇三
教学内容:P50-51
目标预设:
1、经历对两种事物搭配的过程,初步发现简单搭配现象中的规律,能运用发现的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抽象、合作、交流等活动中,体会解决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初步的符号感和数学思考。
3、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操作能掌握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
教学难点:在具体情境中能表述简单搭配中的规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师谈话:星期天老师去商店,看到商店的货架上摆放着两顶帽子和三个木偶,老师想买一顶帽子和一个木偶,可以怎么买?(学生回答:帽子和木偶搭配或木偶和帽子搭配)
师:是的,如果买一顶帽子和一个木偶可以有很多种不同的搭配方法。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数学中的搭配问题(出示课题)
二、自主探究感知规律
1、师:一共有多少种搭配?同学们可以在自己的随练本上画一画、选一选、连一连
2、学生自主操作并要求向同桌说说自己的想法
(1)、学生动手操作
(2)、教师巡视
教师找出典型的例子有正确的、有错误的(遗漏的、重复的),或者有图形的.、文字的、字母的……
(3)、交流比较
进行交流、评价:让学生表达出自己的看法,即时板书(遗漏、重复)
(评讲时要求一类事物用同一种符号,两类事物用两种符号)
比较:哪种方法比较好?好在哪里?
教师适时板书方法,并让学生说说怎样连线,(彩色粉笔连线)
师:按照一定的顺序去连,这样比较“有序”。(板书)
追问:有序地连线有什么好处呢?
(5)、错误的要求订正。
3、抽象规律
师:一共有几种方法?
如果出现2×3、3×2这两道算式与一共有6种搭配方法之间是什么关系?
如果没有,那么2顶帽子和3个木偶和一共有6种搭配方法之间是什么关系?
△再增加一顶帽子,现在一共有几种搭配方法?(让学生回答,并追问你是怎样得到的?)
△再增加一个木偶,现在一共有几种搭配方法?(让学生回答,并追问你是怎样得到的?)
4、教师小结(结合实例加以说明)
三、拓展延伸,巩固新知
1、小华在吃早餐时,也碰到了这样的搭配问题。边出示黑板,边说:妈妈为小华准备了以下几样点心和几种饮料:
点心饮料
饼干果汁
蛋糕
包子牛奶
年糕
如果点心和饮料只能各选一种,早餐有多少种搭配方法?
允许直接说出种数,也可以再一次借助连线来帮忙。
2、小华吃过早餐来到学校,听说学校今天组织学生去少年宫,请看书上P51第一题,这就是去少年宫的路线图,你认为有
几条路可以走?说说你的想法。
3、想想做做第三题
(1)衣服和裤子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
(2)衣服和裙子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
(3)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
重点说说第三小题,一共有15种穿法你是怎么想的。
四、课堂总结
五、课堂作业
补充习题:1、2
完成后集体订正。
(挑战题)李叔叔有一些领带和一些衬衣,领带和衬衣一共有12种搭配方法,你知道李叔叔可能有几条领带和几件衬衣吗?
教后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提倡数学教学要生活化、情境化、活动化、具体化,指的是数学教学要在联系生活创设情境中,通过操作、活动等具体直观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来获取知识,发展能力,体现直观性原则,遵循学生的思维特点。但最终要摆脱直观的外壳,进行抽象,上升到理性思考,体现数学味。本节课我从日常生活中的购物引入课题,搭配的方法和搭配的种类都是让学生自主去探索寻求解决的策略。没有让学生机械照搬老师的方法进行练习,在一次又一次的重复练习中慢慢地终于学会本节课的内容。学生是在探索、比较、判断中感悟、理解搭配中隐藏着的乘法规律,这里既有模仿性学习,更是主动性学习。这样做,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使学生逐步从直观走向抽象,轻松掌握知识,发展能力。
4.初探小学数学中的问题解决教学 篇四
内容摘要:小学数学中的“问题解决”教学倍受中外教师的关注。笔者也对“问题解决”教学进行了实践,认为首先要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然后激励学生自主探索,要教给学生必要的解题过程和方法,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允许学生在合理的前提下有多种答案,并注重学生对解决问题的反思来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最后要自觉地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一些实践性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
随着数学的发展,数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一个学生学习了数学知识,而不会用它来解决问题,将很难适应社会。因此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对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就把解决问题列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总体目标之一,并明确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的能力。”可见,问题解决教学不容忽视。几年来,我结合小学数学学科特点,进行了“问题解决”教学的探索与研究,现阐述如下:
一、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学起于思,思起于问,提出问题是思维活动的出发点。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的或实验的技巧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待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现实背景,引导他们结合具体情境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
例如:在解决圆柱的体积如何计算时,教师通过演示使学生看到把圆柱16等分后,先分成两部分,再将两部分组合在一起,正好成了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学生看了兴趣很大。老师这时问:“看了演示,你们可以提出什么问题?”这时学生踊跃发言:这个长方体和圆柱体的体积是否相等?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怎样求?它的长相当于圆柱的什么?宽在圆柱中叫什么?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又如:在解决圆柱的侧面积的计算时,先让学生将自己拿来的圆柱的侧面剪下来,看看是什么形状,再问:“通过操作,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看着自己剪下的图形,争先恐后地说:剪下的图形有的是长方形,有的是平行四边形,为什么会剪出不同的图形?它们的面积一样吗?剪下的图形的长(底)相当于圆柱的什么?宽(高)相当于圆柱的什么?圆柱的侧面积该怎样求? 经常这样训练,学生慢慢有了提问题的兴趣和习惯,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同时教师要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提问题的方法如:1.在知识的“来龙”上找。如果对某个知识是在什么旧知识的基础上发展或派生出来的,或者与什么旧知识有相关又搞不清的,那就在此提问。2.在知识的“怎么样”上找。如果对某一事物究竟有哪些特征,说不出或不能说完整的,那就在此提问。3.在知识的“为什么”上找。如果对某个问题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不那样做搞不清或说不出来就可据此提问。4.在知识的“归纳或分类”’上找。如果对知识不会归纳整理、分不清类型,而把知识看成一盘散沙似的孤立个体、可在此提问。5.在知识的“去脉”上找。如果学习某个知识不了解它的发展趋向,也一样可以提问。
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出问题是手段,而不是目的。“问题解决”教学的核心内容就是要让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学生能够自己解决的问题,教师决不代替;学生自己能够思考的问题、教师决不暗示。那么、如何恰到好处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呢?
1.建立学习小组。由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如何让不同发展水平学生都能解决问题呢?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小组中学习水平上、中、下的学生合理搭配,推荐一个学习水平较高、责任心强的学生为组长,让不同层次学生的反馈信息在多层次、多方位上展开。教师一方面巡视并聆听学生对问题的解决情况,另一方面注意收集学生在讨论中不能理解的知识以及学生的思维活动、学习态度、学习精神等信息,以便确定讲解的切入点。
2.激励自主探索。既然“问题解决”是学生自己对数学知识的再创造过程,那么在解决问题时就得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更新观念,还学生自主权,激励学生自主探索,自行解决。例如:解决“20元钱可以买多少千克的苹果?”这一问题按传统观点是无法解的。但是通过教师的激励,有的学生想:我去学校附近的卖水果的地方问一问苹果的价格就可以解决了;有的学生想:我要挑选价格最便宜的和最贵的,再算出买苹果的千克数的范围„„只要学生自主探索,就能发挥出极大的创造力!
3.注重学具操作。“认识一个客体,必须动之以手(皮亚杰语)”。事实证明,学生提出的问题,很多可以让学生自己操作学具来解决。如在解决圆锥体积怎样计算时,学生有的用泥团捏圆柱和圆椎,看到圆锥只用圆柱的泥团量的三分之一;有的往容器里装沙子进行测试;还有在圆锥体里装满沙子封口后放入装着水的长方形水槽里,看水上升的体积„„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动眼,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4.教必要的过程和方法。要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给一些比较完整的解决问题过程和常用方法是十分必要的。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是:对问题有一个比较准确、清楚的认识;拟定解决问题的计划;实施计划并随时调整补充;回顾与总结。问题解决的常用方法有:画图;分类;转化;类比,联想;猜测;寻找不同解法;检验。这样,学生解决问题就有章可循,有道可走。
5.鼓励学生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问题解决的方法往往并不是唯一的。在解决问题时应尝试从不同角度、不同的思路去考虑并尝试评价不同方法之间的差异,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这也是思维灵活性、开放性的一种表现。
例如:在解决“一根铁丝,正好可围成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形,如果用它围成长为15厘米的长方形,宽应是多少?”时,有的学生按一般思路分析,列出(10×4-15×2)÷2、10×4÷2-15等算式。还有的学生有特殊的解题思路,如有的学生想:正方形两条边的和恰好是围成长方形的一条长和一条宽的和,去掉一条长就得一条宽,列式为10×2-15;还有的学生想:围成的长方形的长比正方形的边长长多少,那么长方形的宽就比正方形的边长短多少,用正方形的边长,剪去宽比正方形边长短的部分就得长方形的宽,列式为10-(15-10)。最后让学生对这几种方法进行评价,找出适合自己的最佳方法。
6.允许学生在合理的前提下有多种答案。事实上现实生活中的许多问题的解决方式是不唯一的,答案也并不唯一,现实生活是这样,解决问题更应该这样。因此,在解决问题中,教师除了提倡解法多样化,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外,还要鼓励学生大胆尝试、猜测,允许学生给出不同的答案,只要学生能解释其合理性就行。
例如:在解决“小明有30多枝蜡笔,妈妈又买回24枝。现在小明大约有多少枝蜡笔?”有的学生说:“大约有50多枝,因为小明原来可能有31、32、33、34、35枝。”有的学生说:“大约有60多枝,因为小明原来还可能有36、37、38、39枝。”学生说的合情合理,答案也就不是唯一的了。
7.注重反思,让学生在反思中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
反思是通过从一个新的角度,多层次、多角度地对问题的思维过程进行全面的考察、分析和思考。它是发现的源泉,是训练思维、优化思维品质、促进知识同化和迁移的极好途径。通过对解决问题的反思,可以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并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在教学中,教师要经常引导学生在解题后去反思:这类问题的解题规律是什么?运用了哪些知识和解题技巧?你思考时错在哪里?你是怎样判断答案是否正确的?„„使学生在反思中前进,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应用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小学学习数学,不仅要弄请课堂所提的问题,掌握现成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要知道如何运用课堂所想的问题,所学的方法自觉地、有意识地去认识和理解周围的事物,处理有关的问题,使所学的知识成为与生活和社会实践有密切联系的内容。因此,在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践性的问题。
1.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小学数学中的知识,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价格与购物计算,长度、面积、体积和容积的测定等。教学时,我们要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用所学知识到社会实践中应用的机会。如学习了人民币的认识后,让学生回家数数爸爸妈妈钱包中的人民币有多少,是怎么数的;帮妈妈去购一次物,记下你买了什么,用了多少钱,你给营业员多少,找还多少,你一共用了多少钱。这样,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让学生从中品尝到学以致用的乐趣。同时鼓励学生把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的数学问题说出来,写下来,通过交流、评比,提高他们到实践中去学数学的自觉性。
2.应用到其他学科中。新课标明确提出各学科之间要进行整合。通过整合,许多数学知识在其他学科中得到广泛应用,而其他学科知识也为学习数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使学生在这种相辅相成的学习活动中得到应用能力的培养。例如:学了有关垂线的知识后,学生能运用到体育课上来测量跳远;学了有关对策论的小知识后,学生能够理解语文课《田忌赛马》中田忌的对策是唯一能够取胜的方法„„这样,学生的应用意识得到培养,应用能力得到锻炼。
通过几年来的实验,我已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果。主要有:学生的学习成绩得以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发挥;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培养;我的业务能力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5.包装中的数学问题教学设计 篇五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属于五年级数学下册(教育部审定2013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第三单元内容。教材中没有例题呈现,但在教材及配套练习册上均涉及到此类问题。它本质是长方体表面积及棱长的应用,于是我设计了这样的课堂,通过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长方体等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实践、操作、探索中感受优化思想、形成数学思考,增强空间观念,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表面积的计算,对一些组合图形有一定的表象,能根据要求合并、分割简单的正方体和长方体,具备初步的猜测归纳能力。但是,对于较复杂立体图形的组合问题接受还可能存在困难,要借助实物操作、观察比较,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解决包装问题,进一步熟练掌握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能力目标:探索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或分割后表面积变化的状况,优化表面积最小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观察分析能力,能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包装方法。
情感目标:通过解决包装问题,体验策略的多样化,发展优化思想,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索多个长方体叠放的多种方法以及最节约包装纸的策略。教学难点: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能灵活解决包装中的问题。
五、教学准备
长方体纸盒、包装纸(师用),长方体木块(生用),磁扣,课件,A3打印的三类包装纸等
六、教学过程
(一)谈话复习,引入课题
师:孩子们,老师这里有一个长方体的礼品盒,我想用一张纸对它进行包装(师包装„„),你觉得这种包装会涉及到哪些数学知识呢?
【设计意图】用实物长方体盒和包装纸进行包装,开门见山,引入课题,既吸引学生的注意,也为后面的话题引入伏笔。
师:这儿有一盒长方体的糖果,长5分米,宽3分米,高1分米,你会计算它的表面积吗?(PPT呈现)
(5×3+5×1+3×1)×2 =46(平方分米)
【设计意图】教师以一个基本的长方体糖果盒表面积计算来复习巩固旧知,引出下一题且后面的分析和计算会用到这组数据,注意了题目设计的连贯性。
今天,我们就用这些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包装问题。(板书:包装中的数学问题)
(二)自主探究,合作解决
“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在外地工作的妈妈要把2盒与上面尺寸相同的糖果(如图)包装成一个长方体包裹(不计粘贴处),然后寄给她女儿小红,已知每盒巧克力长5分米,宽3分米,高1分米,请问有几种不同的包装方案?怎样包装才最省纸张呢?(PPT呈现图片与问题)
师:题目中你认为哪些信息很重要?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长方体包裹、不计粘贴处、几种方案、最省纸)
师:你们有几种包装方案,用学具快速摆一摆,找到不同的包装方法。师:哪种方案最省纸呢?
(PPT)小组分工合作:要努力找出省纸的依据;或者说明省纸的理由。
【设计意图】直接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动手、动脑,通过分析、思考,小组讨论、合作,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问题中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课堂教学的主体性,同时,能较好体现“在教学活动中,鼓励和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也让孩子们“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小组合作„„ 师:孩子们热烈的讨论,用心的分析和思考,看得出你们很会学习,老师特别欣赏你们!有结果了吗? 生展示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分工合作,通过师生质疑、生生质疑,尤其是借学生的表达、分析、解释,详细阐述学生各自的想法,让孩子们在解释中获得知识,分享别人的智慧,借鉴别人的方法,提高孩子的分析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师:孩子们的分析非常具有数学思想,了不起!
师:刚才,我们通过动手操作、计算、推理验证了方案1最省纸!并且知道了,两个相同的长方体,重合面积越大,剩下的包装面积就越小,就越省纸!
【设计意图】知识学习是生成的,动态的,必要的知识梳理和总结,总会带给孩子们系统的想法,容易形成知识系统和体系,能较好体现“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
(三)巩固训练,我来试试
六一儿童节,老师要把3盒这样的糖果装成一个长方体包裹,寄给灾区的小朋友,请问哪种包装方法节省包装纸? 师:题目信息明白吗?问题是什么? 师:独立完成。
生展示汇报
师:孩子们分析非常准确,语言简洁,老师非常喜欢!师:看来你们真是一群肯开动脑经的孩子,很不错!
【设计意图】练习题的设计应当以务实巧妙为本。本题的设计告诉学生:只要知道重合面积的大小,就能知晓谁最省包装纸。通过练习,构建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也能促进其空间意识的形成,发展学生的基本的空间观念,同时也能起到巩固提升的训练目的,同时,兼有优化算法的作用。
(四)知识梳理,形成系统
师:孩子们,在今天的学习中,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生:„„
师: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你又掌握了哪些方法?哪些经验呢? 生:„„ 师:今后遇到类似的问题,你又有哪些方法和策略呢? 生:„„
师小结:没错,怎样包装最省纸,还要看重合面积的大小,重合面积越大,则剩下的表面积越小,越省包装纸;而且,生活中,我们应当选择合理的包装方式,甚至还会考虑包装的美观,牢固,节约成本等等!要当一个合格的包装师还真不容易!
【设计意图】有效的数学课堂,能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体现数学的本质。在学生获取数学结果的同时,使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获得基本数学活动经验,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这才能较好体现新课程数学教学的理念。
(五)拓展提高,思维成长
已知一个长方体物品长6dm,宽4dm,高5dm,要把四个这样的物品包装成一个长方体,怎样包装最省纸?说出你们的想法。
师:这道题有一个关键信息,你看到了吗?(长方体)
师:有了前面的分析,你认为四个物品该怎样包装最省纸? 生1:„„生2:„„
师:小组用长方体学具摆一摆,合作探究究竟哪种方案更省纸。小组汇报展示
【设计意图】巧妙的练习设计,是学生知识形成,模型建构的基础。而从练习中加以提炼和升华,找到练习的着力点,找准学生思维的着力点和成长点,这是学生形成数学思维、数学分析和数学应用的良好方式,同时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孩子们的思维层次,促进包装中“各种方案的构建以及优化方案的数学思想的形成”。
(五)课堂小结,师生交流
这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呢?
七、板书设计
(主板书)三类包装方案贴纸+学生算法或者留空
(副板书)一盒的包装纸:
(5×3+5×1+3×1)×2=46(平方分米)
观察、计算、推理、分析
数学方法
6.问题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篇六
问题教学法, 就是以问题为载体贯穿教学过程, 使学生在设问和释问的过程中萌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和欲望, 进而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自主学习的方法, 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然而问题教学法师要求学习者不是空着脑袋进行学习。在各种形式的学习中, 人们已经形成对各种事物学习和认识的方法, 当问题呈现的时候, 都是借鉴以前的经验, 依靠自己的认知能力, 形成对问题的解释, 提出自己的假设。在教学中不能抛弃学习者已经有的知识经验, 进行简单的知识灌输, 而是应该引导学习者从原来的知识和经验中发现新的知识经验。这样也就提出, 教学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传递知识, 而是将知识先进行一定的处理, 然后让学习者对知识进行自我的转化, 变成真正意义上的自己的东西。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重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情况, 了解学生的思维模式, 搞清楚学生的各种看法, 考虑学生想法的由来。我认为, 问题教学就可以将这些所有的问题, 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指导, 这样一来, 在教学中摸清学生的思想情况就成为我们进行知识处理和转换的强有力的依据。
一、问题教学的特征
(一) 创设问题情境, 激活学生思维。
实践证明, 疑问、矛盾、问题是思维的“启发剂”, 它能使学生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 有力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是开启学生思维器官的钥匙。有经验的教师都很注意通过质疑问难, 创设问题情境, 让学生在这些问题面前自求自得, 探索思悟。他们或用提问法, 直接将问题摆到学生面前;或用激情法, 间接激发学生探求问题的热情;或用演示法, 使学生因惊叹结果的微妙而去推论其原因所在;或用故错法, 让学生在笑过之后再反思其中的乖谬, 等等。
(二) 讲究“布白”艺术, 追求启发思维的实效。
“布白”艺术, 即指在教学中要留有余地, 让学生在利用想象填补空白的过程中, 追求启发思维的艺术效果。因此, 这种“布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提高学生探究并解决问题的兴趣。一般说来, 教学中过于“实”, 往往只能使学生记住条条框框, 囫囵吞枣地生搬硬套。惟有化实为虚, 使教学中有问题可供学生思考、探索, 才能形成无穷的意味、幽远的意境。
“问题教学法”是以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和主动性行为为特征的, 这是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观点的。马克思说过:人是主体, 自然是客体, 主观性便是从客观世界的角度揭示人由被动变为主动、能动的特征。新兴的“问题教学”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 培养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主动提问题的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问题教学”是以学生提出问题为前提的。问题式教学法改变了教师“以讲为主, 以讲居先”的格局, 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注重了学生自学能力和积极探索精神的培养和锻炼, 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水平。
二、初等数学、高等数学课程问题教学法案例
下面以“导数”知识为例来说明“问题式”教学在高等数学课程中的应用。
(一) 教学的总体设计。
问题式教学法的实施步骤、组织形式和学习结果分析。
(二) 组织实施步骤。
第一步,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案例1:比如在讲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时候, 先给学生讲一个故事, 在古时候有一个国王需要解决一个问题, 于是他在全国悬赏:谁能解决问题, 国王可以奖励他任何的东西。有一个数学家轻松地解决了。国王问他需要什么奖励。数学家说:我需要你在象棋盘的第一个格子里放一粒米、第二个放两粒、第三个放四粒, 依此类推一直到最后一个格子, 国王听后笑答没有问题。这个时候教师提出问题:如果你是国王你会答应数学家的奖励要求吗?为什么?
案例2:讲解倒数定义问题。已知物体的运动规律及路程与时间的函数关系S=S (t) , 求物体运动的瞬时速度。
第二步, 自主学习探究问题:
案例1:学生自己计算一下, 看看最后一个格子需要多少粒米。
案例2:解决问题时需要那些知识点, 在运用知识点时要注意那些问题, 先观察一个区间然后再将区间趋于一个点。
第三步, 共同合作解决问题:
案例1:有没有一个好的方法来求格子中米粒的和, 如果只是单纯地相加会使运算相当复杂。总结出前n项和公式。
案例2:函数在一点导数的定义、导数的数量意义、几何意义、经济意义、物理意义。
第四步, 反思小节深化问题:
案例1:总结在运用公式时是不是所有的等比数列都可以。
案例2:导数计算的题型及方法, 可以利用导数解决问题的常见案例及解决方法。
三、问题教学法结果分析
“问题式”教学法的精髓在于, 教师通过不断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使他们带着问题去学习, 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新知识;同时, 这种教学法也能提高同学们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问题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 创造从问题开始。 (2) 问题教学在理念上, 不要为问题而问题, 要从创造性教学培养问题意识、科学精神和构建创新素质的宗旨出发, 注意问题的层次性;不能只限于“呈现型”问题, 要注重“发现型”问题与“创造性”问题。 (3) 问题教学为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 无疑要大力进行发散性思维, 多角度思考问题, 但同时也要注意归纳、综合, 进行集中性思维, 使二者结合。 (4) 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双主体”关系与作用。问题教学, 要以学生主体主动参与学习为前提, 但是学生主体性能否在参与中极大地发挥出来, 还有赖于教师的正确指导。
问题教学法比较适用于数学课程的教学。因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习数学的首要问题, 只要学生对课程的学习产生了兴趣, 根据已有的知识, 通过参加课程的多种学习形式, 就一定可以达到学习目的, 掌握教学要求。
摘要:问题教学是一种以问题为主导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要充分发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将以往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导模式, 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衡量学习数学的成效。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数学教学,问题情境,“布白”艺术
参考文献
[1]朱桂华.问题式教学方法及实践[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2, (4) .
7.略谈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教学 篇七
关键词:高中数学 问题教学 问题情境 问题设置
一、问题教学的必要性
学始于思,思源于疑。就知识而言,问题的不断提出与解决,推动了知识的生成与发展。就教学而言,问题教学是为实践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是建设高效课堂的重要举措。
探索未知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乃人之天然本性,且年龄越小越为旺盛。科学恰当的问题教学具有多方面的积极作用:第一,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求知欲、调动积极性,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第二,能够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创新意识;第三,引起学生回忆、想象、判断、推理等思维活动,培养其思维能力;第四,学生通过参与问题提出与解决的过程,使其体悟到探究的乐趣,并获得成功后的肯定的情感体验,而这种乐趣与体验又会转化成推动学生进一步学习的重要力量;第五,最终极大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问题教学应给予充分重视。但是,不少教师对此重视不够,仍然固守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效果差强人意,教与学脱节的“两张皮”现象还一定程度存在。
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以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为着眼点和落脚点,就问题教学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二、问题情境创设的原则和途径
“新课标”指出:“教师要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发现数学的规律和问题解决的方法,使他们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问题教学离不开一定的问题情境,问题情境是问题教学的载体。
(一)问题情境创设的原则
1.问题情境的创设应尊重教学目标和教材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也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所要达到的标准和要求。教学目标是教学的目的和归宿,在教学中起到统领作用。教材是教学的依托,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展开,是完成教学目标的载体。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应有目的性,应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教材为基础,切忌随意性。
2.问题情境的创设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活动是师生交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学生则是主体;教师是导演,学生才是演员。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依然具有相当的影响,其结果是将师生置于不平等的地位,扼杀了学生的主体精神。问题教学实质为启发式教学,目的是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教师主导下的自主思考与探索得出问题的结论。由此可见,问题教学强调的是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因此,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切不可只从自身出发,而应以学生的主体地位作为情境创设的原点。如,问题设置应符合学生实际、应具有开放性,等等,下文将对此展开讨论,在此不予赘述。
(二)问题情境创设的途径
问题教学离不开一定的问题情境。笔者以为,问题情境的创设应以生活化为途径,避免从书本到书本,其原因主要有二:
1.数学的特点决定了问题情境创设的生活化
数学是一门高度概括、抽象的学科,表现为一系列的符号和公式,相较于其他学科更为枯燥,理解和接受的难度也更大。但数学并非玄学,而是来自于生活的沃土,是对生活的升华和抽象。其实,世界本质上是数学世界。另一方面,也只有在生活化的过程中数学的价值才能体现出来。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对数学的应用有着精彩的描述:“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等各个方面,无处不有数学的重要贡献。”数学的上述特点决定了问题情境创设生活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2.教学对象的特点决定了问题情境创设的生活化
高中生虽然在生理上趋于成人,但思维发展并未成熟。总体而言,高中生的思维处于从形象、具体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过程中。虽然抽象、逻辑思维占据了主导地位,但形象、具体思维仍占有一定的比重,感性认识在他们的学习生活中仍然扮演着重要角色。前文已述,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符号化的特点,学生理解、接受具有一定难度。将生活引入教学,用教学还原生活,能够使抽象的数学知识还原为或体现为活生生的现实,实现了化抽象为具体,符合了学生的思维特点,这显然有利于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
三、问题设置应做到“四要”
(一)问题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
这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要求和表现。教师在设置问题时既要从一般的生活实际出发,更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根据教育学的“最近原则”,问题离学生生活实际越近,学生感知和参与程度越高,教学效果也越好。教师在设置问题时切忌脱离实际,不符合常理。否则对教学不仅起不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反而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二)问题要具有趣味性、实用性
趣味性与实用性的统一是教学效果提升的生命所在。前文已述,高中生的思维虽然已经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但形象思维、感性认识仍然占有很大比重。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注意问题的趣味性。另一方面,问题还应具有实用性,能够满足学生现实的生活需要。只有让学生深切体会到数学是有价值的,才可能产生持久而强烈的兴趣和动力。
(三)问题要难易适度、疏密得当
学习是从已知到未知再到已知的动态的思维过程,已知和未知的矛盾构成学习的驱动力。因此,问题应构成对学生现有知识基础的超越,过易的问题不具有意义。但问题也不宜过难,否则会挫伤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使其不愿意继续思考。问题应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其跳一跳能够摘到桃子。
问题设置不应过密,不要错误的认为问题越多越好,否则会造成学生思维疲劳,反而不利于教学。问题应主要设置在重难点上,可以设置一系列坡度递升的问题,但这与问题过密并非同一概念。
(四)问题要具有开放性
8.浅谈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情境 篇八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它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义。”“数学应使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这便告诉我们,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学好数学的目的便是为了服务于生活。离开生活的数学只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于是,要求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素材,积极创设问题情境,营造一个激励、探索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自由发展的学习空间。
一、数学教学中应重视问题的设置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教师精心组织学生提问,进而学生解决问题是数学教学的常用手法。
首先,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数学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内容安排上要尽可能地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从中抽象出数学问题。
其实,教师可以在课堂练习中设置开放性的习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面对开放性的习题,学生会思考:“怎么条件不够?是不是有多种答案,是不是还有不同的方法?„„”,这样,数学问题就来了,学生就会发展意见,从而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再次,教师在设置问题时,可以有意识地拓展学生思维,启迪学生智慧。利用新知识,新问题与学生已有认知结构的矛盾,提出学生力所能及,而且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也就是“跳一跳,摘桃子”,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状态,让他们在积极主动中集中智慧和意志,通过充分的思维活动去发现、获取知识,发挥、拓展能力。
总之,课堂教学中要灵活设置问题,善于引导学生提问,并且还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从而让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数学教师中应注重情境教学
情境,即情感或心境的氛围,情境理论认为,学习不可能脱离具体的情境。情境不同所产生的情趣也不同,课堂上,教师应有意识地给学生创造一种和谐、融洽、宽松的教学情境,以情育人,以情动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我认为,数学教学中的情境教学应该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增加教师的情感投入,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优秀的数学教师在课堂上呈现给学生的是他的亲切、和谐的笑容。课堂上,探寻、鼓励、肯定、赞许的目光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奇效。
第二、提供感性的、探究性的并且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联的数学素材。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需要为学生提供具有典型意义的,数量丰富的直观背景材料,这样有利于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辨别、抽象,从而获取新知识。同时,教师还可以有目的地向学生提供一些研究素材,让学生自己进行实验、思考,通过观察、分析、类比、归纳、作图等程序,探索规律,建立猜想,并进行逻辑验证,从而得到法则、公式等新知识,并且获得一定的探究能力。
第三、鼓励学生进行社会调查。
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社会调查要求学生从自身的生活背景中发现数学、运用数学、创造数学,并在这一系列过程中获得自信,充分发挥自己解决问题的潜能。
9.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有哪些 篇九
2.1教师要了解课改、适应课改
教师要更新传统观念,走近课改。新课标中更注重对学生主导地位的确立,并且不同于以往只偏向于知识方面的要求,而是在认知、情感和能力三个领域都有要求。提高学生的数学科学素养,尤其是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促进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在课程理念上,明确提出“提高数学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理念。
2.2采取对话式互动教学,反对师对生单向传输
以前,有些学生习惯于指望教师“满堂灌”,对老师产生依赖心理,不主动积极思考问题。还有些学生表面上静坐在那儿,到底有没有听讲,听了多少,理解了多少,对其听课效果教师并不知道。这都是传统教学教师对学生单向传输知识带来的弊端。
2.2.1不断对学生进行智力激励
课堂上,教师不断鼓励学生,每位同学都能学好;不断地激励他们,哪怕点滴的进步。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后,就会更加自信,从而争取到更好的成绩,超越自己。
2.2.2从自身错误中学习来得最快
从平时作业和考试反映出的问题来看,有许多学生概念模糊不清。因此,课堂上有必要把此作为重点。这些误区的来源一般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客观的错误观念,教师根据经验提出来让学生分析;另一方面是学生头脑中的主观误解。教师可以随机提问,找出学生头脑中的错误观念,取出来剖析、讨论,最大面积地澄清并扫除学生头脑中的错误观念。
2.2.3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反对片面强调知识讲授
现代教育强调以人为本,教学要注重学生的自身发展和个性化需要,要训练学生一生中不断创新,建立自我发展的机制,而非单纯掌握眼前的信息和技术。当然,学生的知识和教育背景、兴趣爱好不同,培养目标也必须有弹性。对于能力的培养,教师提出统一的比较高的要求和规格,并不意味着人人要达到统一思维水平。教师不能挑选学生,但应该因材施教。在统一要求的同时,也能体现个体发展的目标,体现不同水平层次的差异性。
学以致用,通过运用把学到的知识变成自己的东西,这是素质教育的精髓之一。现代教学观认为:我们不能把数学教学搞得那么死,不要什么问题都要书上写了、教师讲过,才能要求学生去解决,可以进一步考虑让学生自己提出一些实际问题,自己想办法解决。联系实际的范围不要只限于联系工农业生产实际。生产实际当然是先要联系最重要的方面,但除此以外,在日常生活中,科学实验中、社会生活中也有许多有关数学的问题,联系的面宽广了,学生的视野就开拓些,思想也活泼些,对数学知识的广泛应用以及如何应用就知道得更多些。
10.关于问题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思考 篇十
为了更好地运用问题教学这一教学方式,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认真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与本质,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只有充分认识和了解问题教学的实质,才能正确把握教学方向,提高教学效果。近年来,我在课堂教学中围绕问题教学进行了大量的思考和探索。
一、问题要有层次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简单地提出问题,因为没有内在联系的问题是没有生命力的。有疑才有思,问题教学的关键在于在准确掌握学情的前提下精心设疑。因此,教师要结合教学目标,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从而促进课堂教学的高效开展。
在解决问题时,教师要先解决简单的问题,再解决中等难度的问题,最后解决高难度的问题。这种解决问题的顺序严格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知识、获得发展。对此,教师在问题的提出上要层层推进、环环相扣,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解决教学重点和难点,构建波浪式、递进式、开放式的课堂教学结构。
例如,在教学“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雅典的民主制是什么?它是怎样演变而来的?雅典民主制的意义与局限性分别是什么?雅典民主制有哪些深远的影响?这样学生就能根据认知规律,由现象探寻本质,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积极思考、探索,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情感。
二、 问题要有探索性
问题教学是一种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的教学方式。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应该利用学习者先前的知识和经验来营造有意义的学习氛围,把问题当作教学设计的重心,从而使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地探索和解决问题,构建知识体系。卢梭认为,问题不在于告诉一个真理,而在于怎样去发现真理。由此可见,重要的不是教给学生某一具体知识,而是教给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
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历史教学要有助于学生认识和理解历史现象,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历史教学中的问题要有探索性。
例如,在教学“抗日战争”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是什么?这个问题在史学界存在争议,你认为哪种观点更合理?为什么?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学生的历史探究能力,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三、 问题要有针对性
历史教学中的问题要有针对性,不可游离于知识、能力、价值观之外,不可游离于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之外,不可游离于学生之外。因此,教师一定要正确把握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
在历史教学中,基础知识的教学是极为重要的,教师要围绕教学目标提出问题,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
例如,在教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从汉代到元代都实行了哪些政治制度?这些制度起到了怎样的历史作用?这样就能培养学生的概括分析能力。
另外,课堂如同战场,情况千变万化,教师不能完全按照教学计划进行教学,否则就会脱离学情,脱离课堂实际,无法取得实效。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一方面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另一方面要根据学生在课堂中出现的问题,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11.感悟数学教学中的细节问题 篇十一
挖掘数学基础知识的细节问题, 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
数学知识中的基本概念、基本性质定理、基本思想方法, 看似基本, 其内容实则博大精深, 不易全面的、透切的掌握, 这就要求教师深入地钻研教材.如我们在学习普遍认为较为“简单”的实数的绝对值问题时, 很多学生的认识仅局限于绝对值的代数意义:如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 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0的绝对值是0, 互为相反数的绝对值相等等, 却忽视绝对值的几何意义:一个数的绝对值就是这个数到原点的距离, 绝对值的意义更多地表现在几何意义上, 如读出的几何意义时, 很多学生仅表述为“-5到0的距离”, 但|-5|=|0-5|=|5-0|=|-5-0|还可读为“数0到数5的距离或数5到数0的距离或实数-5到实数0的距离”等, 出现这种情况, 就是忽视细节之一数与原点的关系.又如很少学生读为“数2到数5或数5到数2的距离”, 更不能叙述为“数x到数y或数y到数x的距离”, 细节之二就是学生不理解绝对值是两个数的距离, 又如|x+y|=|x- (-y) |=|y- (-x) |也不能叙述为“实数x到实数-y或实数-y到实数x的距离”等, 细节之三就是有些学生不理解绝对值与实数的差, 实数x与其相反数-x在数轴位置的表示与联系等, 这样难以对它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因此我们应注重基本概念的细节问题, 但是我们也不要总担心某些知识点讲不透或讲不到位, 片面追求“面面俱到”往往就会破坏课堂的整体性.我们可以通过设置问题在课后作业反映出来, 课堂里把握“主干知识”, 去掉一些“细枝末节”也是必要的.
在课堂目标教学的预设中, 应重视“节外生枝”的细节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 往往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 特别是随着学生课堂自主性、主体性的增强, 学生的质疑、反驳、争论的机会大大增多, 这些意外或许会扰乱教学预设的节奏, 当教学活动不能按照预设开展时, 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灵活选择调整, 或顺势利导, 或放弃自己的教学预设, 因为新课程认为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发展的生命历程, 是激情与智慧综合交融的过程, 如, 一次教研活动中, 某教师在讲授“概率”内容时, 讲到这样一个问题, 一个人把5枚硬币同时向上抛, 硬币出现的正面向上分别0枚、1枚、2枚、3枚、4枚和5枚的概率各是多少?其本意是让初中生用实验的方法得出结论, 可是一些学生想当然的回答说“都是六分之一”, 别的同学也随着附和并停止实验, 如果教师想利用高中数学知识“n次独立重复实验, 事件发生k次的问题的概率公式p (ξ=k) =, 或用独立重复事件的概率公式p (A·B) =p (A) p (B) , 问题很快得到答案分别是, 可是这样的解释显然很难驳倒的错误答案, 如果教师因为困难放弃解析, 长期积累悬而未决的问题教师形象会受影响, 课堂里学生也会因对该问题搁置而影响教学预设目标的实现.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心理需求、个性化发展, 并把出现的问题作为创设教学情景的契机, 及时调整或改变课堂的预设, 引发学生深入思考, 从而达成或拓展教学目标.因此, 该教师要求学生把跑硬币实验继续下去, 把实验出现的频数进行累计, 让学生在互动、互助、互问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同学们发现实验的频数与, 那么的接近, 无意中给学生制造了问题悬念, 最后, 该教师要求每个学生把各自的5个硬币都帖上不同的标签, 再做实验……学生把情况分得更细, 加深学生对概率基础知识的感知, 这不仅纠正学生“想当然”导致的错误, 也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情感目标.
课堂教学时, 教师应注意民主的细节
新课程理念倡导的是教师引导的学生为主体的主动参与、自主探索、亲身经历体验知识的产生形成过程的教学方式, 就应当给予学生充分的权利, 更应给予他们民主、平等的权利, 正确看待“师道尊严”, 有时学生提出的问题让教师防不胜防, 这是正常的, 教师有不懂的问题, 不必东拉西扯为自己的不足辩护或用自圆其说来维护自己的自尊心, 更不能因此而对学生生气, 否则会抹杀学生质疑的权利和培养其敢于向权威挑战的品质.在民主的课堂气氛中师生是平等的, 让学生敢问、敢疑、敢答, 营造一个轻松愉悦、情感交流融合的求实、求真的课堂环境, 充分体现教师民主、平等的意识,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尊重学生每一个结论, 消除学生“我怕讲错”、“我怕批评”等思想顾虑.
教师的教学语言、行为看似细小, 有时对学生的心理影响巨大
12.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教学” 篇十二
在新科技和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劳动者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采取“问题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问题教学”的应用
问题教学是以学生对问题的探索和研究为主的教学方法,它通过学生对教师设计的问题的分析、研究、探索、总结,最后获得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发现并提出新的未知。知识是经由学生研究获得的,理解掌握起来较为方便,不易遗忘,并能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各种能力。
笔者在《细胞膜的成分和结构》一书教学时采用此种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在讲解细胞膜的化学组成时,设计了下述问题,要求学生用已有知识分析讨论:
(1)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脂溶性物质极易通过细胞膜,并且细胞膜很容易被脂溶性溶剂所溶解。你认为,这一事实说明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中应有物质。
(2)科学研究发现:细胞膜易被蛋白酶水解,说明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中有物质。
第一个问题学生用已有的“相似相溶”的化学知识,可以很方便地推出细胞膜的组分中应有脂类物质这一结论;学生在分析第二个问题时因不懂蛋白酶的具体功能,探究时遇到了困难,教师及时讲解“蛋白酶是专门水解蛋白质的酶”,学生利用该知识很快就得出了细胞膜中有蛋白质的结论。接着我又设计了第三个问题:
(3)细胞膜中只有蛋白质和脂类这两种物质吗?
然后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和小资料的相关内容。学生立即形成了细胞膜上有蛋白质、脂类和糖这三种物质的科学结论。在课堂上学生讨论热烈、气发活跃,学得很轻松。教师讲的也很少,应该说是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了相对枯燥的教学内容。从课后的检测结果看效果很好。
在接下来讲述细胞膜的空间结构时,首先向学生发问:组成细胞膜的三种物质在其上是如何排布的?学生一时无法结出答案,激发了学生更为强烈的探索欲望,紧接着我又提供如下事实要求学生分析并给出答案。
(4)1925年GorterGrendel用丙酮提取了红细胞膜的磷脂,并将它在空气、水界面上展开,发现这片油脂层的面积相当于原来红细胞膜表面积的2佰.可以得出什么结论?为什么?
通过对问题4的分析讨论,学生形成了磷脂分子在膜上成双层排布的结论。学生在这一探究过程中既获得了知识,又学会了对某些具体问题的分析研究的方式方法,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接着我又向学生提出第5个问题:
(5)蛋白质和糖类物质在膜上又是如何分布的?
问题提出的同时出示细胞膜的模型和结构模式图,让学生对照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①蛋白质有的排在磷脂双分子层的表面,有的嵌入其中,有的`则贯穿其中。
②糖与蛋白质或脂类分子结合,形成糖被位于细胞膜的外侧。然后引导学生总结细胞膜的空间结构,解决三类化合物在膜上的分布问题,显得顺理成章,学生回答起来得心应手,从容自如。
当讲到《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时,我用闭路电视放了人鼠细胞融合的过程,同时讲述了如下内容;在人的细胞表面标记上红色的荧光物质,在鼠的细胞表面标记上绿色荧光物质,然后让两细胞融合,融合后的细胞膜上具有两种荧光,且分别位于细胞膜的两侧互不干涉,一段时间后,红色、绿色荧光交互排列布于整个细胞膜的表面。根据这一事实,要求学生讨论回答:被标记的物质在膜上可以,说明构成细胞膜的成分不是的,而是可以的。
学生通过对图形的观察分析,很快得出这种被标记的物质在膜上不是静止的,而是可以运动的,到此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由于构成膜的各部分都可以运动,所以整个细胞膜是可以流动的,最后得出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
13.中职数学分层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篇十三
分层教学是职业学校数学教学改革中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具有实施难度大、涉及问题多等多方面的困难。在分层教学的管理上也头绪较多,不少学校甚至不堪重负。因此,提高分层教学的实施效果迫在眉睫。本文对分层教学法在中职数学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探讨,并结合实践经验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数学分层教学的内涵
数学分层教学是依据教学大纲要求,根据学生的智能差异和不同的数学学习基础,对各类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实行“因人施教、因材施教”的一种教学方式。分层教学在课堂上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进行问题提问、例题讲解、课堂训练;在学业评价上组织不同层次的检测;在课后辅导中施行有计划的补习;在知识掌握时间上允许学生有先有后;在知识掌握程度上允许学生水平有高有低。职业学校的学生数学基础差异较大,他们数学学习兴趣普遍不高,实施分层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二、数学分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分层教学法在教学中广泛运用,并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学科知识的掌握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但实施的效果并不理想。
1.分层简单学生不快
许多教师在分层时没有做深入细致的工作,往往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学生的智力、能力,注重目前状况而忽视学生自身的一些因素以及学生的动态发展。有些学习比较差的学生其实很有潜力,他们学习虽不认真但人很聪明,教师稍加引导,他们就会奋起直追;有些学生成绩虽然差但很有上进心,学习刻苦,教师却把他们归到比较低的层次,没有顾及学生自身的选择,把学生“一棍子打死”。简单的分层教学只能适得其反。教师在分层前要做细致的工作,避免出现明显的偏差。
2.实施水平参差不齐
在分层教学实施过程中,不少教师方法单调,缺乏创新,分层教学流于形式。比如有的教师虽然将学生分成了几个层次,但没能按分层教学的要求进行教学,分层教学目标不合理,课时把握不准,分层训练区分度不够,没有做到好、中、差三个层次有机协调统一;有的教师在分层教学中对课程标准的把握不够精准,降低了教学的要求;有的教师上课缺乏教学艺术,课堂上少数学习困难的学生无所事事、无精打采,缺乏学习兴趣。加之,分层教学工作量大,教师课前的分层准备不充分,导致分层教学难以开展。
3.师生参与兴趣不高
对教师而言,由于分层教学增加了工作量,教师有一种自讨苦吃的感觉;中职生的数学基础较差,教师中存在埋怨情绪,实施分层教学的积极性下降;有的教师参与热情不高,最后搞得虎头蛇尾。对学生而言,层次的差异也导致一些学生产生自卑心理,具体表现在部分学生不愿与他人交流,上课时情绪低落;有的学生表现为“无所谓”,不爱学习,有的甚至有抵触情绪。
4.分层评价不够科学
对学生进行分层评价,是分层教学的重要一环。如果考核还采取统一标准,采用相同的命题,必然导致两极分化。分层后应该让一些学习比较差的学生掌握他们所学的内容,在考核中体现出来,否则就会失去分层教学的意义。但如果按照各层次分别进行评价,采用不同的命题,又不利于横向比较。因此,在分层教学中如何评价是值得探讨的问题,需要大家共同思考。
三、采取对策,全面优化分层教学
1.深入了解学生,进行合理分层
中职生的智力、能力不同,学习基础也不同。因此在分层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合理地对学生进行分层。(1)开展问卷调查。可设计较为科学的问卷调查表,对学生的数学基础、兴趣爱好和家长的意愿等进行认真调查与分析。(2)充分考虑学生的意愿,让学生先给自己分层。(3)对有上升潜能的学生,应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在分层时适当提高对他们的要求。(4)实施动态分层。实施一段分层教学后,对已经取得进步的学生,要及时给他们重新定位,提高分层层次。(5)照顾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对个别自尊心较强的学生应考虑到他们的“面子”,不宜分到较低的层次。
2.加强校本培训,搞活分层教学
(1)校本培训经常化。教师应做好培训计划,有步骤地参加一些业务进修和业务培训活动,拓宽自己的视野。(2)理论学习制度化。鼓励教师自主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如教育学、心理学、探究式学习理论、分层教学理论、成功教育理论等,不断给自己充电。(3)合作交流深入化。定期开展听评课活动,解决分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加强心理疏导,矫正不良心理
在分层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明确分层的意义、目的,激发学生对分层教学的兴趣和美好向往;要经常了解学生,特别是学困生的学习情况、困难、要求与想法,并及时加以疏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困难,做好情绪安抚工作;对进步较快和表现突出的学生要及时表扬与肯定,使他们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4.关心支持激励,点燃分层热情
中职学校领导对实施分层教学要给予充分的关心和支持,建立有效的激励和保障机制。(1)学校要加大投入,对实施分层教学进行人员及资金上的支持,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及时帮助解决。(2)制定实施分层教学课时津贴办法,体现出对教师辛劳的肯定。(3)完善教师的绩效考核体系。对教师的考核,不仅要在备课、上课及批改作业等方面增加考核的权重,而且要关注学生成绩的提高率、优秀率和及格率,做到优劳优酬、优质优酬。同时对学生也要建立激励机制。如对在分层教学中进步较快、表现突出的学生要及时表扬与肯定,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
5.科学合理评价,增强学习信心
在分层教学中实施科学合理的评价能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因此,在学习评价中,要坚持以人为本、表扬鼓励,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促进学生学业水平的提高,同时又兼顾全面公平和有差异地评价学生。
(1)实施激励性评价。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分等次,而是更多地考查学生达到本层教学的目标及递进情况。教师在课堂上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对于学生的点滴进步,要及时加以肯定、表扬,对学习层次上升的学生要经常给予关注;在课堂提问、练习、讨论等教学环节中要尽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2)实施全面性评价。对学生的评价要多角度、多形式,进行全方位评价,使评价激发学生活力。在全方位评价时,可把学生的平时提问、课堂表现、完成作业等情况计入平时成绩,把学生参与小组讨论情况、小组合作学习情况计入学习成绩。改变计算学生学期总评成绩的方法,如平时表现占30%,小组成绩占20%,期中、期末成绩占50%等。
(3)实施差异性评价。指平时单元测试、期中、期末考试要摒弃同卷同题的方式,在同一试卷上分基础题、选做题两种。基础题主要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要求所有学生全部完成。选做题分三个层次,有不同分值的题型。成绩较好的学生可选择分值高、难度大的题目,基础差的学生选择分值低、难度小的题目,让学生各尽其能,自由选择。总之,只有公平合理的评价,才能更好地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定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教学”】推荐阅读:
初探小学数学中的问题解决教学08-19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学设计09-28
大班教学中的问题解决11-19
数学美在数学教学中的11-05
音乐教学中的问题论文07-07
分层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09-02
数学教学中的反思06-19
数学猜想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