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反思

2024-08-06

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反思(精选15篇)

1.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反思 篇一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反思

尤溪县实验小学吴启横

数学教学是一种数学活动的教学,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力求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是依赖教师的讲解获得知识,而是通过自己操作、思考和讨论交流,在学习过程中主动获得面积的概念。认识面积单位,并建立它们的实际大小的空间观念。课堂上学生通过同桌合作动手拼摆等一系列活动,充分经历面积和面积单位概念的形成过程,亲身体验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并进一步探索用正方形表示面积单位的合理性。、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数学、做数学。

从涂色游戏开始,让学生感到数学离我们并不遥远,它们就在我们身边。接着课堂中摸一摸书封面、桌面、文具盒面,感受“物体的面”随处可见,初步建立面的表象。使学习成为一种自然生发与日常生活点点滴滴的亲历经验的积累,从而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内驱力。、强化数学的体验学习

学习的过程是一个认知过程,又是一个探索过程,为了使学生体验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真正感受到数学的真谛与价值。在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时,将学生引入重重矛盾之中,使他们经历了从观察——重叠——拼剪——拼摆——用统一的标准来摆——面积单位的建立这一过程,学生始终在兴奋中思考、探索,知识的学习成为了自我需要,学习不再枯燥乏味,而是充满了挑战和乐趣。、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线索

在实践活动中提升数学素养,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关心身边的数学,善于用数学的眼光审视客观世界中丰富多彩的现象,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实用性和应用性。为孩子们提供一些符合他们年龄特征与生活经验,具有一定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活动,让学生经历应用数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享受成功的乐趣。

不足之处

1、对这个班学生的基础缺乏足够的了解,启发性问题仍设计不够到位,比如学生对面积单位的叙述仍不够完整时,老师存在启发不足,补充回答现象。、新课程标准下的新课堂,释放了学生,考验着老师。这节课缺少更加有效的课堂组织,小组活动,出现了一些“混乱”场面,在测量地板活动中,有的学生寻开心当游戏进行,有的学生参与感不强,有的学生在交流时没有认真听别人发言„„,这方面的组织与调控我还要继续努力。、在评价方面也很值得反思,评价语言单调,缺乏数学思想、方法等实质性评价,比如在各个小组选用不同的方法摆时,对小组合作的评价不够到位。小组合作的成果只由个别学生参与了汇报,忽视了其他成员的参与,只注重对汇报的同学评价,却将其他同学的功劳一笔勾销,势必使小组活动演变成为个人展示,这些都值得我去反思、努力。

“录像课”能进一步引发我的反思,充分认识自我,我将定期利用学校录播系统设备授课来了解自已,促进专业成长。

2.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反思 篇二

面积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 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及其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学生的知识水平来看, 这部分内容是从直线到平面, 从长度到面积, 由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转化的开始, 知识跨度大、难度高。

二、教学目标

1. 通过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等体验活动, 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

2.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使学生感受建立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初步理解面积单位的建立规则。

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 并在活动中形成关于他们实际大小的空间观念, 形成正确的表象。

在学习活动中,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锻炼数学思维能力, 发展空间观念, 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三、教学设计

1.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比较数学书和练习本的大小, 直观感受面积的含义。

师:数学书和练习本比, 哪个大?你是怎样比较的?比较它们哪一部分的大小呢?

(学生拿出数学书和练习本进行实际的比较, 并观察、触摸所比较的部分。学生意识到数学书比练习本大, 实际上是指数学书的表面比练习本的表面大。)

(板书:物体的表面)

师:谁大谁小?

(学生观察、比较平面图形的大小, 为“面积”概念的引入创造条件。)

师:大家刚才比较的这些表面的大小在数学里有一个名字叫做面积。

(板书:面积)

师:根据我们刚才比较的过程, 谁来说说面积指的是什么呢?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对面积的理解, 教师帮助学生逐步理解和完善概念。)

(板书: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在此基础上, 引入关于面积概念的描述, 然后让学生用“面积”这一概念说一说上面两项比较的结果。还可以让学生看看周围的物体, 举例比一比, 某两个面面积的大小。如比较黑板面与课桌面、课桌面与椅子面的大小。

2. 探究新知, 认识面积

通过摸物体的表面, 感知面积。

(1) 学生观察数学书与铅笔盒的表面。你发现了什么?大小有什么不同?

(2) 观察练习本的面, 课桌的面, 它们的大小有什么不同吗?

(3) 再看一看黑板的面, 和我们刚才观察的这些面相比, 怎么样?

(4) 小结:这些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板书: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

3. 认识面积单位

在比较两个物体表面面积的时候, 必须用统一的标准, 这个统一的标准, 就表示面积单位。

教师出示1平方厘米和1平方分米的纸片, 在黑板上画出1平方米的正方形, 让同学们对单位面积有直观的认识, 然后让同学们进行如下活动:

(1) 各自比一比, 哪个手指甲的面积最接近1平方厘米?

(2) 同桌两人互相比划1平方分米的大小。

(3) 在黑板上贴一张1平方米的纸, 先估计能放下几本练习本, 翻出反面 (已画好练习本大小的格子) , 数一数实际能放下几本。

(4) 生活中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米?

(5) 估计一下, 黑板的面积大约是几平方米。

(6) 估计一下, 1平方米的面积上能站多少个人。 (在地上量出1平方米, 让学生尽量地站进去)

在常用的面积单位中, 以平方厘米为突破口, 让学生通过看媒体演示、量边长、比一比、记一记等活动理解1平方厘米。在认识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时, 让学生思考当测量的图形较大时怎么办, 猜一猜比平方厘米大的单位有哪些, 培养学生的迁移和推理能力。

四、总结内容, 拓展思路

师:刚才,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是面积, 还认识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主要内容:面积和面积单位。 (师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可以回家量一量家里自己房间的面积、自己的小床面积、电视屏幕的面积、茶几的面积等, 下节课请同学们说一说。

五、教学反思

面积的概念是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板块中一个相当重要的部分, 对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节课是学生从线过渡到面, 从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过渡, 是认识上的一个飞跃。因此, 在教学中我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 如数学书的封面、文具盒盖面、课桌面、操场的面等出发, 引导学生感知身边随处可见的物体面积, 初步建立面的表象, 从而帮助学生理解面积这一概念。

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是由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在教学中我鼓励学生主动参与, 动手实践, 让学生进行摸一摸、看一看、摆一摆、数一数、比一比、测一测等一系列的操作活动。在面积单位的教学中, 为了给学生建立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 我让学生找找自己身边哪个物体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 身体哪个部位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 这些材料都是生活中显而易见的, 学生的反馈热情空前高涨, 学习、探索知识主动积极, 答案层出不穷。在教学中应尽量把“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大小联系实际生活, 通过直观形象的实物表面的大小的认识, 加深学生的形象记忆, 使学生对各个面积单位形成表象认识。也可以让学生估计一下生活中物体面积的大小, 拓展学生的思维, 加深学生对面积单位的理解。学生在脑海里建立了面积单位的表象, 再一次巩固了面积的概念。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然后让学生动手剪出一个1平方分米的纸片, 把头脑中的表象和生活中的实物联系起来, 再现面积单位, 进而建构出面积单位的概念。把学生推到主体的位置, 解决了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形象性之间的矛盾, 促进学生思维的不断突破和发展。介绍常用面积单位时, 除了教材安排的活动外, 还可以设计一些类似的其他感知活动。如用纸折出1平方分米大小的一块, 在1平方米的正方形内试一试能摆下多少本练习本等。

3.“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片段赏析 篇三

片段一:

师:(举着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请大家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去测量课本第74页“做一做”中的长方形的面积。

生测量后得出书中小正方形的面积为18平方厘米。

师:请大家再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去测量课桌面的面积。

(有人在拼摆,有人在犹豫,若有所思)

师:你们觉得怎样?

生:1平方厘米太小,课桌面太大。

师:怎么办呢?

生:用较大一点的面积单位。

师:这个较大的面积单位是……

生:(迫不及待)平方分米,刚才我们自学了课本。

(进入“认识平方分米”的教学环节)

片段二:

师:(举着1平方分米的小纸片)请大家用1平方分米去量课本封面的面积。

生:测量后得出课本封面大约为3平方分米。

师:如果让大家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去量教室地面的面积,你们觉得怎样?

生:1平方分米太小,而教室地面很大。

师:你们一定在想……

生:有没有更大的面积单位?

师:这个更大的面积单位是……

生:平方米。

(进入认识“平方米”的教学环节)

片段三:(面积单位与长度单位的对比练习)

白天,我们坐在高约4()的椅子上,每节课都能认真听讲,并不时举起面积约1()的小手积极要求发言,得到老师的表扬时,还不时露出可爱甜美的笑容和几颗面积约为1()的门牙。到了晚上,睡在面积约为3()的床上,做着各种离奇古怪的梦。

【赏析】

1.在矛盾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获取知识时,总是基于原有的认识水平而发生、延伸和发展的,当原有知识无法或者不能有效地解决面临的新问题时,认知就发生了矛盾。我们就要善于抓住这个矛盾,在矛盾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达到新的认知水平。在片段一中,学生认识了平方厘米后,教师让学生用平方厘米去量书上一个小长方形的面积,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接着教师再杀个回马枪,不露痕迹地要求学生再利用平方厘米去量课桌面的面积,这时学生心里疑云密布,矛盾丛生,平方厘米与课桌面的面积相差太大,操作起来既费时又费力,而且准确度不高。此时,学生真是欲说还休。而教师可能正在暗自窃喜,喜的是舞台已搭建好,就等“平方分米”登台亮相了。这个舞台就是在学生原有的知识不能解决新问题时,产生认知矛盾,从而激发他们内心深处强烈的求知欲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平方米”也正是在这样的舞台上闪亮登场的。

2.在联想中拓展知识的新领域。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极强的学科,当学生把知识间的联系化为自己的认知结构时,也就轻松地掌握了知识。在教学片段一和教学片段二中,有个共同点:教师善于抓准知识的连接点,在制造矛盾的基础上,侧重学生联想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得到完善。“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是紧密联系着的面积单位,学生学习了平方厘米后,教师让学生用平方厘米去量课桌面的面积,认识平方分米后,用平方分米去量教室地面的面积。问题虽然简单,却有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学生执行任务的过程其实就是使学生在原有知识与眼前任务之间形成一系列的矛盾。当学生亲身体验到用平方厘米测量桌面面积和用平方分米测量教室地面面积的不便时,他们的大脑中已经是浮想联翩,这时教师的适当点拨给学生的浮想插上了理性的翅膀,较大的面积单位“平方分米”“平方米”的出现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3.在快乐中体现教学的和谐性。教学片段三中的练习题是在教学片段一和教学片段二的基础上,用一篇很优美的散文形式,记录了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瞬间,而又恰到好处地把本课的知识点融入其中,这种融入并不是花架子,真正达到学以致用,把知识的基础性、综合性和生活性有机地结合起来,这种充满诗意与情趣的情境把课堂又一次推向高潮,使学生在欢笑中思辨,在思辨中提升。具体地说,通过练习,学生巩固了对三个常用面积单位的准确认识,切身感悟了长度单位与面积单位的区别,从而领悟了准确运用各种单位的意义,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细品这三个教学片段,字里行间透出款款师生情谊;字里行间荡漾着学习的乐趣与生活的美好。在这样的情感熏陶中,学生怎能不“学并快乐着”呢?(作者单位:吉安市青原区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孙恭伟

4.《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反思 篇四

《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度和长度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和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也是学生在后面学习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从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转化的过程,是“由线到面”的一次飞跃。

二、教学设计

在本课的设计时,我分成四个步骤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获得学习的成功感和快乐体验,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三、达到的目的

1.活用教材,体现生活化。

“面积”是什么?说不清、道不明,我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动手“摸一摸”“比一比”“找一找”“猜一猜”,让学生在大量的直观、实践、体验活动中感受到 “面积”的意义。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感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让学生了解到数学的生活味和严谨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在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

(20xx版)《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来吸引他们参与学习,本节课的组织活动主要有“感知面积、建立表象”“动手操作、明确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和“尝试操作、学习面积单位”。让学生经历探索性学习过程,丰富了对面积和面积单位知识的体验。

3.在比较中,发展数学思维

在实破引出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这一难点时,借助之前学生得出的利用“观察法”“重叠法”“剪拼法”还是无法比较两个长方形的面积?适时地让学生运用学龄、直观操作、合作探究。进而通过汇报交流,让学生在比较中,真正感受和理解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从而引出面积单位的认识。凸显出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

4.在操作中,渗透思想方法。

《20xx版小学数学新课标》倡导学生通过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从而体会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它更关注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比较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通过一系列的比较操作活动,让学生感知体会到如“观察法”“重叠法”“剪拼法”等常用的基本的数学的学习方法,比较关注学习过程的探索与数学思想的渗透,彰显了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

5.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反思 篇五

三年级《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反思篇1

有人曾经说,“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今天自己教《面积和面积单位》这节内容,在这门“遗憾的艺术”中获得一点点的成功。兴奋中我不忘反思自己教学中所得、所失、所悟。

《面积和面积单位》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这个单元中的第一课时,是后面学习内容的基础。本节内容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三点:

1、使学生认识面积的含义和常用的面积单位。

2、使学生初步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空间概念。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等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

在过往的教学中,发现学生对“面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理解只是停留在“知其言,不知起所言”的层次,不会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自己也感觉这节内容比较多而杂,不容易上“活”。这个学期再次实施此教材,我改变了以往陈旧的教学方法、理顺设计了以下几个主要教学环节。

一、导入——在比赛中引入。

这节课的导入,我设计了一个比赛——“比比谁喝得快”。我和学生比赛用吸管喝水。

比赛时,为了营造气氛,我故意摆出胸有成竹的样子,让学生先喝。参赛的学生无论怎样用力,就是吸不了一滴水,比赛当然是我赢啦。学生心里感到纳闷,都不服输,都想知道其中的原因。此时我揭开取胜之谜,把吸管一头用透明胶封起来,形成一个“面”,这个“面”起到阻隔作用,使水不能通过吸管。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调动起来,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此时我及时引导学生思考下面的问题:

“面”有什么作用?生活中有哪些“面”?他们有大小之分吗?

关于“面积和面积单位“你已经知道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结合学生回答,我在掌握学生的知识起点的基础上,师生共同揭示本课学习目标,共同投入到新课学习中。

二、探究——在活动中理解

(一)“面积”的教学

“物体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学生要理解,就必须明晰“物体表面”、“大小”、“围成”等几个词的含意,再把它们综合概括,得到“面积”的整体概念。其中“围成”是理解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往往把它与“组成”混淆。怎样避免概念不清?我设计了“看看”、“摸摸”、“辨辨”“讲讲”四个小环节,让学生在丰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自己悟出“面积”的定义。

1.看看——引导学生观察黑板、桌子、课本等实物的表面,初步感知“物体表面”。

2.摸摸——引导学生用手摸摸萝卜的表面,用小刀剖开萝卜观察它的截面,通过多种感官的协同活动,使“物体表面”的具体形象在学生头脑中得到全面清晰的反映。

3.辨辨——设计系列活动,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围成”。

动态课件显示,帮助学生理解。

利用电脑的画图软件显示两个长方形,分别给它们涂色,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围成的长方形的涂色范围是固定,反之,颜色则扩散到整个版面。具体情况如下图:

用自己的语言说“围成”。

生:围成就是一个接一个、生:围成就是没有缺口……,老师在尊重肯定学生回答的基础指出“围成”就是“首尾相接”。

用自己的身体做“围成”。

学生思维非常活跃,有的用4根指头紧紧相连,围成一个“◇”形,有的4人小组合作,手拉着手围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

4.讲讲——学生从前面三个环节中获取经验,结合自己的理解,在小组内说说把自己对“面积”的理解,师生在共同总结出“面积”的定义。

(二)“面积单位”的教学

本课的另一个重点就是面积单位的教学,它也是本课的`难点。教学的主要环节设计如下:

1.自学——提出疑问。

2.在画画、剪剪、找找、估算中掌握“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画1平方厘米;找找身上的1平方厘米;估算邮票的面积约是多少平方厘米?

剪1平方分米,找找身上的1平方分米;估算课桌桌面积约是多少平方分米?

3.小组合作造1平方米。

以小组为单位,用彩带、旧报纸、边长是1分米的春联、边长是25厘米的春联等材料拼出1平方米。其中一个小组没有给任何工具,让他们想法子围出1平方米。

4.估算在1平方米大的正方形内,能站多少人?再让学生现场站一站,帮助他们在脑海中正确构建“1平方米”真正大小。

5.估算教室地面面积大约有多少平方米。

三、应用——在游戏中进行。

学习的关键是把静态的书本知识转到动态的生活实际中。这节课的巩固应用部分,我参考了电视上智力竞赛的形式,把练习题设计成竞赛题,分成男女两组进行比赛,哪一组回答正确,就可以揭起一幅画,看哪组最快猜出画的内容,得分最高。学生在快乐的气氛中完成了练习,效果比较理想。

这节课的成功,确实让我高兴了一阵子。高兴之后,我静下来反思课中的所得、所失、所悟。

一、我的成功

1.能较好把握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课的引入设计了一个师生比赛的环节,让学生在紧张的比赛气氛中收起没进课室的心,也将“面”在生活中的应用有趣化,贴近了学生的生活。“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本课的引入是比较成功的。另外,在教学中我关注到学生的情绪状态,想法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维持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注意力,环节设计松紧有度。看来,要上好一节课,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是不可缺少的。

2.教学环节层次分明,条理性强。这节课的概念比较多,比较散,备课时,我基本能抓住教材的逻辑关系,理顺了教学内容间的关系,从大处上做文章,在小处中润色。

3.本课成功的关键是自己在教学理念上的转变。以前自上课总不放心让学生自主探索,总希望在有限的时间内多灌输一点,提高课堂“效率”。课堂中,我成了“职业灌输器”,学生充当了“专业接收站”,造成了老师累,学生烦的局面。这次我思想开放了,让学生“活”学“面积和面积单位”。课堂上做到了“三活”——“学生活中的”,“在活动中学”,“灵活地学”,总之“活”贯穿于整个课堂。整节课,学生是在老师的引导下,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探索、自主总结归纳。想不到教学效果那么理想,比以前的满堂灌强多了。所以说,放心让学生探索,精心引导学生是成功的关键。

二、我的失败

1.新课程标准下的新课堂,释放了学生,考验着老师。这节课的小组活动,出现了一些“混乱”场面,有的学生不知所措,有的学生参与感不强,有的学生在交流时没有认真听别人发言……,这方面的组织与调控我还要继续努力。

2.课中某些环节的处理不够细化。在估算桌面大约有几平方分米这个环节中,学生基本上是瞎猜,我也只是在等待比较接近的答案出现,有一个学生报出了比较准确的答案,我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似的,匆匆把这个环节一带而过。没有充分发挥这个环节地作用,要改进。这个教学环节可以细化为如下几点:

第一次估算,找出差距最远的答案。

根据这个学生的答案,每位同学拿着自己剪的1平方分米上台在桌面上摆一摆。

根据摆的情况进行第二次估算,力求一次估算正确。

交流总结估算的方法。

三、我的感悟

结合新课标,如何上好数学课,当中还有许多值得自己思考的问题。通过这个课例,感觉要上“活”概念课,就要适时给概念下定义。定义下得过早,等于是索然无味的简单灌输;下得太迟,则又怕学生的思维呈现零乱状态,不能及时地整理和总结。

本课的反思可以概括为以几句:

蹲,用儿童的眼光理解教材;

活,用新课标理念处理教法;

灵,灵活调节控制每个环节;

个,凸现自己个性展现风格;

每节课,教师不应该只留下一个句号,应该给自己留下一个“?”、“!”、“……”

三年级《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反思篇2

《面积和面积单位》是一节典型的概念型课题,小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本节课重点是让学生理解掌握面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观念。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有成功的喜悦,也有不足的遗憾。

一、创设情境,以情激趣。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创造的机会。”由于面积的概念具有较强的抽象性,所以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为了使学生较好的理解和掌握面积这一概念,课一开始,我就创设了一个互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为模拟的两块大小差异较大的校园草坪涂色,巧妙地创设了矛盾冲突,这样就自然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很顺利地引入“面积”的教学。在进行面积单位的教学时,我创设了一个“猜一猜”游戏,把两张画有不同数目不同大小的长方形格纸藏起来,告诉他们一张有4个格,一张有8个格,让他们猜哪个面积大?学生的回答不一:有的说4个格的大,有的说8个格的大,还有的孩子认为格子一样大的,有8个格的面积就大。如果格子不一样的话,哪一张大就不一定了。这样,引发学生内部认知矛盾的冲突,使学生在疑中生奇,疑中生趣,不断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学生会主动分析矛盾,主动探索解决矛盾,从而认识到学习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二、动手操作,强化感知。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应采用实践活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面积”的感知比较弱,不像对时间、长度等有很多的感性认识。因此,我在教学设计时充分考虑为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创造条件。在教学中,我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数学书的封面,黑板的表面、桌子的表面等出发,引导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物体的表面,感知“物体的表面”随处可见,初步建立“面”的表象。

通过让学生动手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等活动,使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将感性知识逐步化为理性知识,即在具体的活动中感悟面积的第一层含义: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又通过比较平面图形的大小,画一画、涂一涂、说一说等活动引导学生感悟平面图形也是有大小的。还通过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比较两个物体的面和两个图形的面的大小,进一步强化学生对“面积”这个概念的认识。

三年级《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反思篇3

在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主要是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到数学课堂上,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激情、智慧与个性的大舞台,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获得多方面发展。

新课标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造作的机会”。这节课是学生从线过渡到面,在教学中我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数学书的封面、文具盒盖面、课桌面、操场的面等出发,引导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物体的表面,感知“物体的表面”随处可见,初步建立面的表象,从而帮助学生理解面积这一概念。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认知过程,又是一个探究的过程。任务驱动的设置,可以使学生迅速的由抑制到兴奋,而且还会使学生把知识的学习当作一种自我需要,引发学生内部认知矛盾的冲突,使学生在疑中生奇,疑中生趣,不断激起学生的欲望。

但是学生在学习过面积单位后,在做填上合适的的单位时,孩子们会出现该填面积单位时,填成了长度单位,该填长度单位时,填成了面积单位。说明孩子们虽然在课堂上明白了面积单位和长度单位的不同,但在实际的做题中,往往忽略了题目所描述的是物体的长度还是面积,在选择单位时出了错。

我反思了整节课,其主要原因是这节课只顾关注学生认识面积单位,以及面积单位和长度单位的区别,而相对应的填上合适的单位题目练习较少,导致学生在选择单位时出错。在以后的教学中还需讲练结合。


【三年级《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反思3篇】相关文章:

1.关于《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反思

2.《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反思范文

3.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反思

4.《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反思

5.三年级《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反思

6.《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设计

7.《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反思4篇

8.三年级《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反思

6.《面积和面积单位》数学教学反思 篇六

1、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数学学习的活动。

“面积和面积单位”一课,概念比较抽象,只有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到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形成概念的正确表象,借助表象才能进行正确判断和推理。为此,我为学生创设了一系列的数学活动,如摸数学课本封面、桌面、手掌心的面,感知物体的表面,体验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

2、学中应尽量把“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大小联系生活实际通过直观形象的实物表面的大小的认识,增加学生的形象记忆,使学生对各个面积单位形成表象认识。

3、让学生在反思中体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一个小笑话不仅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三个常用面积单位大小的表象,也让学生在反思中体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不足之处

1、如何在开放的课堂中进行良好的组织与调控是我面临的一大考验。

2、重点的知识点没有讲细、讲透,让学生带着很多疑问。只教授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内容太过单薄,应加强联系,多估一估。

3、在评价方面也很值得反思,评价语言单调,缺乏数学思想、方法等实质性评价。

7.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反思 篇七

“面积单位”这部分内容属于课程标准“空间与图形”领域中的“测量”, 苏教版教材把这一内容编排在三年级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第二课时。在学习此内容之前, 学生已在二年级上册认识了“厘米和米”、在二年级下册认识了“分米和毫米”, 建立了长度单位的表象。在此期间, 学生已经经历、体验了“采用统一的长度单位”的探究过程;在三年级上册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第一课时, 学生已探究掌握了“面积”的含义, 会用观察、重叠、数方格等多种策略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知识和经验储备。

从知识系统层面而言, “面积单位”的学习是学生从一维空间到二维空间, 走向三维空间的重要一环。学生已有的长度概念、长度度量单位的表象, 现在学习的面积概念、面积单位, 以及到高年级学习的体积概念、体积度量单位, 这些知识虽然分布在不同的年级, 但它们是一类纵向的、具有内在联系的知识, 体现的是线、面、体三维空间概念和度量单位的一类课。如果教师把这一类课进行关联思考和整体设计, 帮助学生整体建构知识体系, 形成知识的整体性、关联性, 对于学生有意义地掌握知识、形成能力、达到“四基”要求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设计】

一、实际测量, 感知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1. 比较两个长方形面积的大小。

(1) 问:两个长方形哪个面积大? (一个长方形长7分米、宽3分米;另一个长方形长5分米、宽4分米)

(2) 启发:通过观察、重叠均无法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 那怎么办? (引导学生寻找标准量进行比较)

(3) 追问:现在你能确定哪个长方形的面积大?为什么?

2. 追问:那是不是含有21个方格的图形面积一定比含有20个方格的图形面积大?出示下图:

3. 问: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图略)

4. 问:面对大小不同的图形, 怎样才能正确判断图形面积的大小?

启发:用相同大小的图形去测量。

5. 问:用来测量面积同样大小的图形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面积单位。联系长度单位, 猜一猜, 会有哪些面积单位?

(设计意图:测量长度需要一把“长度尺”。测量面积同样需要一把统一标准的“面积尺”, 那就是“面积单位”。教师提供给学生大小不同的两种长方形, 在学生无法用观察法、重叠法比较两个长方形的面积大小时, 自然会产生寻找测量图形面积的标准量的心理需求。上述教学环节, 通过两次追问, 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必须要统一格子大小才好比较图形面积, 从而自然地引出“面积单位”。同时, 学生还知道了思考问题要全面细致, 不能墨守成规。)

二、多方探究, 建立面积单位表象

1. 师生合作认识1平方分米。

(1) 看一看。

教师出示1平方分米的模型, 并板书:平方分米。

(2) 量一量。

用直尺量正方形的边长, 用数学语言描述1平方分米的大小。

说明:平方分米还可以用符号dm2表示 (板书) 。

(3) 记一记。

看清楚1平方分米的大小, 闭上眼睛记一记。

(4) 画一画。

不用直尺动手画出一个面积是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 再用直尺量一量来验证。

(5) 找一找。

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大约是1平方分米?身上哪个地方的面积接近1平方分米?

(6) 比一比。

用平方分米分别测量之前提供的两个长方形面积, 比较两个图形的大小。

启发:如果只摆一行一列, 能知道长方形的面积吗?一个图形的面积与所含的面积单位的个数有什么关系?

(设计意图:平方分米是常用的面积单位, 从平方分米入手进行教学, 易于操作、展示。通过看一看、量一量、记一记、画一画、找一找、比一比等六个环节的活动, 帮助学生建构正确的面积单位表象。学生对图形面积大小表象的建立要经历浅表到深刻、粗放到精准的过程, 只有在活动中, 表象才会得到不断调整与明晰。最后一个环节安排学生再次测量两个长方形面积的大小, 一方面让学生感受统一面积单位的价值所在, 加深对平方分米的表象建构, 另一方面让学生感悟一个图形面积的大小是指该图形含有面积单位的个数, 同时通过启发学生减少铺设的面积单位, 孕育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可谓一石三鸟。)

问:谁能用平方分米来测量一下橡皮一个面的面积大小? (引发冲突, 促使学生创造新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

2. 同桌合作认识1平方厘米。

(1) 合作学习1平方厘米。

(1) 想一想:多大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2) 记一记:找出1个1平方厘米, 闭上眼睛记一记它的大小。

(3) 找一找:哪些物体的面大约是1平方厘米?

谈话:自己的哪个指甲盖最接近1平方厘米?

(2) 拼图游戏。

谈话:用8个1平方厘米拼出有趣的图形。提醒学生每粘贴一个1平方厘米大小的图形, 就记一记1平方厘米的大小。

启发:观察这几位学生拼出的图形, 你发现了什么? (形状不同、周长不等、面积相等)

(设计意图:认识平方厘米是在师生合作探究1平方分米的基础上展开的, 学生对面积单位表象的建立有了一定的探究基础, 因此这一环节安排学生同桌合作学习, 通过想一想、记一记、找一找、拼一拼等活动, 丰富学生对1平方厘米的感知, 特别是拼图环节, 让学生边拼边记, “固化”1平方厘米的表象, 启发学生观察所拼出的不同图形, 厘清周长与面积的区别, 深化对面积意义的认知。)

3. 自主认识1平方米。

自学要求:

(1) 想一想:多大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2) 辨一辨:测量哪些物体的面需要用平方米作计量单位?

(3) 估一估:教室墙壁几块瓷砖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米?教室地面几块地砖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米?黑板面积大约是几平方米?

(4) 摆一摆:分组体验1平方米的地板上能平铺着放多少本数学书?能放多少张数学试卷?能放多少个文具盒?能放多少张1平方分米大的纸片?

(5) 站一站:1平方米最多能站多少个人?

(设计意图:有了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基础, 认识平方米这一面积单位, 让学生自主探究, 体现由扶到放的教学策略, 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感觉, 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如何“固化”学生头脑中1平方米的表象, 让学生估一估教室里几块瓷砖、几块地砖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米, 再用熟悉的物体去摆一摆, 小朋友来站一站, 让学生获得深刻的体验, 帮助学生的表象建构不断走向深层。)

三、深化思维, 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1. 我当猜谜师。

(1) 问:根据所给数据, 猜猜谁的大小最接近这个数据?

第一组:6平方厘米:橡皮上面的面积、教室地面的面积、指甲盖的面积。

第二组:15平方米:文具盒上面面积、厨房面积、小闹钟钟面的面积。

第三组:4平方米:邮票的面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多媒体幕布的面积。

(2) 启发:邮票的面积更接近4平方厘米、多媒体幕布的面积接近4平方米。

(设计意图:学生形成的空间观念应该是“整体的、深刻的、概括的”, 即一旦需要提取这一观念就应该是鲜明的形象, 而且是以总体的、简约的形式出现。猜谜游戏, 学生可能根据数据构建出一个长方形模型, 也可能先在脑海里再现三个选项的简约表象, 如第三组填写三个不同物体面的面积单位, 让学生学会用头脑中固有的面积单位去拼出4个面积单位, 再与生活中物体表面实际大小在头脑中的表象进行比较, 这样的练习使得学生在脑海中不断加深对面积单位表象的感受和认识, 有效培养学生对物体表面大小的直观判断能力。)

2. 我当估量师。

一张电话卡的面积大约50 () , 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约 () 平方厘米。

3. 我当计量师。 (每小格表示1平方厘米)

(1) 问:这些图形的形状分别是什么?面积分别是多少?你发现了什么?

(2) 启发:用简练的数学语言概括“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 面积 (一定) 是1平方厘米;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图形 (不一定) 是正方形”。

(3) 问:下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每小格表示1平方厘米)

(设计意图:通过“我当计量师”活动, 澄清学生头脑中可能存有的错误认识——1平方厘米的图形只能是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 同时为计量非长方形的面积作铺垫, 为将来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作埋伏, 可谓“走一步, 看两步, 想到第三步”, 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4. 课堂总结。

问:通过今天的学习, 大家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一、立足儿童经验, 降低体验难度

充分把握、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 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 才利于学生建构清晰而稳定的表象, 有利于知识的“生长”。通过设计比较两个长方形面积的大小, 让学生在“逼迫”中自然产生对面积单位的需求。长度单位学习中获得的学习方法以及积累的经验, 都是学生学习面积单位可资借鉴和运用的知识经验、认知基础。

二、建立清晰表象, 厚实体验基础

为了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 教师通过预设多个层次的活动, 让学生看一看、量一量、记一记等主动参与活动中, 帮助学生初步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学生在参与实践中, 较为充分地感知、理解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1平方米的实际大小;设计画一画活动的目的是, 让学生对面积单位的表象不断修正、固化;通过找一找、量一量、拼一拼等活动, 让学生对面积单位的表象不断明晰深刻。

三、精心选择素材, 引发体验共鸣

指甲盖、手掌面、瓷砖、地砖等是学生身边经常看到的并都切身感受过的事物, 体验熟悉的事物所带来的感受自然也就更深刻些。因此, 体验活动中选择的参照物必须是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 必须是学生在其他情境中已经获得的相关经验, 以这种已有经验为支撑的数学感觉才能触及其心智, 引起其共鸣。

四、创设变式情境, 提升体验感悟

8.面积和面积单位 篇八

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三年级下册第70至74页的《面积和面积单位》。

二、教材简析

《面积和面积单位》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是三下第六单元《面积》的教学内容。作为单元的第一课时,面积和面积单位是在学生初步掌握长度和长度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其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空间形式上经历了“从线到面”的飞跃、是从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转化的开始,更是后面学习面积计算的基础,是小学阶段几何教学的基础知识。

面积概念是本单元的一个重要起始概念。为了帮助学生建立面积概念,教材非常重视展现面积概念的形成过程、注重常用面积单位表象的形成、注重在直观操作及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验,进而形成表象。从教材内容的整体安排看,其顺序是先认识面积,包括物体表面的大小和封闭图形的大小,再归纳面积的概念。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包含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为什么用边长是“1”的正方形作面积单位及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指一指、摸一摸、涂一涂等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体验建立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初步理解面积单位的建立规则;(3)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在活动中获得关于它们实际大小的空间观念,形成正确的表象;(4)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能力,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教学难点:(1)使学生建立面积的概念,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2)在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五、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景,初步感知春天到了,小兔和小猫来到郊外看到了美丽的花田和青草地

他们可高兴啦,小兔沿着青草地走了一周,小猫沿着花田走了一周。课件演示春游情境图小兔和小猫所走的路程,谁的比较长呢——小猫走的比较长。他们走的一样长。

能说说你的想法吗——他们都走了一条长、一条宽和一段弧线。(师演示课件)

小兔绕着青草地走了一周,小猫绕着花田走了一周,比较谁走的路程长实际上是比较这两块地周长。我們已经学习了周长的有关知识,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两块地的大小。这两块地的大小是一样的吗?哪块地大——不一样,花田的大。师用课件标出两块地的面积。青草地和花田的表面大小叫做这两块地的面积。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和面积有关的知识。(板书“面积”)【学生通过具体情景深化了“周长”的意义,并体会到面积与周长的区别,为构建“面积”概念做好铺垫】

(二)充分感知,引导建构

1、通过操作表面感知面积

(1)摸一摸。刚才我们知道了花田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像这样,还有很多物体的表面的大小也是它们的面积。请你们拿出数学书摸一摸数学书封面的大小。(演示和提醒摸的方法。)

你所摸的书的封面的大小叫做什么?接着摸一摸文具盒上表面的大小、桌面的大小……引导学生概括的说:说说你刚才摸到了什么?通过摸一摸,我们感觉到了物体表面的大小。

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板书“物体表面的大小”)你还能说说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

(2)凃一涂。刚才通过摸一摸,我们了解了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还有些图形也有大小呢!请你们拿出手中的作业纸,用涂色的方法把它们的面积涂出来。请生上台展示结果,为什么你有的图形没有涂色——因为它没有封口……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的图形都有大小,只有像这样首尾相连的图形才有大小,我们把这样的图形叫做封闭图形。(板书:封闭图形。)封闭图形的大小也叫做它的面积。

(3)学生小结面积的定义刚才我们通过摸一摸、凃一涂体会了面积,谁再来说一说,什么是面积?(总结完后,全班齐读。)【在摸一摸、涂一涂的过程中,学生理解了面积的含义,知道了不仅物体的表面有大小,图形也有大小。认识了什么样的图形是封闭图形,并理解只有封闭图形才有面积。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对“面积”的构建是全面的、系统的,清晰的,有助于学生对今后知识的 学习。】

2、体验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1)用观察法比较一组面积大小明显的图形面积是有大小的,下面请同学们来比一比这2个图形面积的大小——长方形的面积大一些。 你们一眼就能看出来啊,当两个图形的大小差异明显时,可以观察比较谁大谁小。(板书:观察。)

(2)用重叠法比较两个面积接近的三角形。现在你还能一眼看出这两个图形的面积谁大谁小吗——不能那谁能想一个好办法——把它们重叠在一起当2个图形大小相差不大难以观察时,还可以用重叠的方法比较大小。(板书:重叠)

(3)选用测量标准比较两个面积接近但形状不同的图形。现在请大家看看这一组图形,通过观察和重叠你能比较出它们的面积谁大谁小吗——不能

有什么好办法来比较一下吗?现在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借助老师给你们准备的学具(介绍工具),来帮助我们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学生小组合作。老师巡视,及时予以指导帮助。

3、汇报

9.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反思 篇九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从线过渡到面,从一维空间过渡到二维空间,是认识上的一个飞跃,因此“面积”含义的理解、“面积单位”的认识,都要通过学生观察实物、操作测量,在具体感知的基础上实现。

一、创设情境,联系生活,感悟知识。

在教学中我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数学书的封面、文具盒盖面、课桌面、操场的面等出发,引导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物体的表面,感知“物体的表面”,初步建立面的.表象,从而帮助学生理解面积这一概念。在感知面积的内涵之后,让学生通过“观察、重叠、数格子”等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又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摆学具说面积大小,体验到没有统一的面积单位不便于交流,从而自然地导出面积单位。学生始终在兴奋中思考、探索,知识的学习成为了自我需要。在面积单位教学过程中,为了给学生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我让学生找找自己身边哪个物体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身体哪个部位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用1平方米的正方形量一量黑板面,这些材料都是生活中显而易见,学生的反馈热情空前高涨,答案层出不穷。通过这样的比较、测量,使学生建立了各个面积单位的表象,形成正确的感性认识,而且再一次巩固了面积的概念。

二、注重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强化感知。

10.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反思 篇十

环节

(一)充分感知,理解面积的意义:

1、摸一摸:数学书的封面与课桌的桌面,并比较它们的大小。(指名回答)

2、比一比:看看我们布置一新的教室,哪个物体的表面大,哪些物体的表面小。(指名回答,同桌互说)

3、师:物体的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例如: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叫做数学书封面的面积。

示意生说一说:黑板表面的大小叫做黑板的面积&&

4、幻灯片出示一组图形,说一说谁最大,谁最小?(指名说)

师:这些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例如,长方形的大小叫做长方形的面积。

示意生说一说:正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

5、通过摸一摸、比一比、说一说等活动,谁能总结一下什么是它们的面积?(指名说,师板书,生练说)

反思

(一)强化感知,主动参与

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是由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在教学中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实践,再说面积这一概念比较抽象,学生较难理解,学生的思维从一维向二维过度,必须借助直观、形象的物体来理解。因此,采用学生熟悉的物体(桌面、黑板面等)和课件演示图形,让学生摸一摸,看一看,说一说,比一比等一系列的操作活动,在摸一摸中初步体会面是一大片;在看一看课件演示中感受平面图形的大小就是几条线段围成的一大片;在比一比中感知面有大小。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把学生推到主体的位置,解决了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形象性之间的矛盾,促进学生思维的不断突破和发展。

环节

(二)动手操作,突破难点:

1、师:出示三张大小、颜色不同的长方形,比较:谁的面积最小?(指名回答)

师:指出(观察法一眼就能比较出物体的面积的大小。)

师:再继续比较,不能直接观察的两个长方形怎样比较?(指名演示)

师:指出(用重叠法比较,不能完全重合,无法确定它们面积的大小。

2、生借助手中的学具,拼一拼、摆一摆,比较出它们的面积的大小。

指名演示汇报:

①面积相等。18个

②面积相等。12个

③不相等。18个,12个

预设:如果只有①、②个同学汇报,师出示第③种情况。

质疑学生:18个 和12个,数字不相同,面积就不一样大,为什么?(指名汇报)

3、师:出示用圆拼摆的图形,质疑学生(能说12个圆片的面积就是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吗?为什么?(指名汇报)

提问:通过拼摆,用哪种形状的学具更合适?

生:正方形。

4、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动手操作,我们发现,选用不相同的单位面积,测量的数字结果不同,容易造成错误的测量结果。因此,要正确测量物体的面积必须选用统一的面积单位。

反思

(二)矛盾激趣,引导探究:

学生第一次学习有关面积单位,对于为什么要有统一的面积单位是这节课的教学难点。因此本课注重揭示和呈现矛盾,巧设悬念,以激趣为基点,层层深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在揭示面积的概念之后,学生已初步通过观察法感知物体、平面图形的面积都有大小之分,接着引导学生得出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重叠------数方格,逐步揭示矛盾,并个个击破,最终引出面积单位,符合学生的认知特征,也使学生理解了要比较物体表面的大小,必须有统一的标准-----面积单位。有利于学生把握概念的产生和发展的来龙去脉,从而使学生参与获得概念的过程。

环节

(三)合作交流,构建面积单位:

师: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1、认识1平方厘米

①量一量:它的边长。

②比一比:我们的哪一个手指甲的面积最接近1平方厘米。

③画一画:画一个接近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

2、认识1平方分米

①找出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猜一猜它的面积。

②用白纸折一个面积大约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

③用手摆一个面积大约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

④说一说,周围那些物体的面积接近1平方分米。

3、认识1平方米

①猜一猜,1平方米的正方形,边长多大?

②站一站,1平方米的面积可以站几名同学?

③估一估,黑板的面积大约多大?

④说一说,我们家的居住面积?

反思

(三)学习过程,重视体验

曾经听过这样一句话:听了,忘了,看了,记住了,动手了,理解了。在教学感知面积单位时,设计教学活动,我尽可能地给他们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量一量、比一比、说一说、画一画,摆一摆、折一折、站一站、估一估等活动,让学生深切体会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有多大,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再联系生活中的实际,再现面积单位。在认识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时,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迁移和推导的形成来认识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培养他们的迁移和推理能力。可以说整个过程都非常关注学生的体验。

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这节课也有很多不足:这节课概念性知识点较多,需要给学生大量的体验,由于时间关系感觉给学生的体验还不够,导致知识点落实得不够扎实。还有在小组活动过程中,教师对组员的合作学习,全员参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监督的还不够,有的学生不知所措,还有的学生孤军奋战&&

11.教学多边形面积的反思 篇十一

一、正视教学教育效果,对学生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评价

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他们学完多边形的考查结果要有乐观的态度。学生认识图形面积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长方形、正方形、到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组合图形的面积,学生认识水平在不断提高,思维过程在不断的深入,解决问题的情境在复杂化。教师应把握好这一关键的过渡期,特别是处理学生计算三角形、梯形的面积时更应让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操作,从具体到本质,循序渐进、做好个别辅导,突破性的发展学生的思维。在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中,做好具体教学的同时,更多的做好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过渡,特别要注意各层次学生的分层提高,重视反复性。教师应予一种发展积极的态度评价每一个学生的成绩,对他们客观存在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

二、在教学方法上,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从具体、大家熟悉的经验材料上下手

首先,老师应不惜花时间,搜集学生日常生活熟悉的图形,倾听他们的诉说,感受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在教学组合图形,让每一个学生把自己独特的想法告诉大家,即使他们想法具有幼稚性、错误性的存在,也要让学生真正感受生活中数学。老师要充分应用现代化的手段,把那些陌生的教学内容通过这些手段加以展示。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老师在教学中应以一种朋友式谈论让他们活跃在课堂中,不要对学生的错误加以过多的批评

指责。

其次,老师和学生一起整理工作,进行自主研究性学习的培养,引导每一个学生树立科学思维,掌握解决一般问题的方法。把学生搜集的有关信息以统计表的形式呈现给每一个学生,对有价值的信息加以应用、说明,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解决问题的每一个环节。

最后,老师通过全体学生共同努力,共同参与、共同交流高度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优点。根据教学过程的出现积极因素,增进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在交流过程中,教师从与学生交流中,老师更能了解每个学生思维的特点,解决问题的采用的方式等,老师更能对准确地了解学生各个方面发展的真实水平。为在教育、教学中有针对性的因材施教,在个性发展过程更尊重他们的特殊性奠定基础真正实现学生、教师的共同发展,做到教学相长。

三、老师在知识深广度上,控制其度

首先,老师要稳步推进各层次学生的全面发展,体现各个学生学到有价值的数学知识促进全体学生个体的和谐发展。

其次,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过程全方位的反馈,针对各层次的学生,老师应采取灵活的策略,坚持面向全体抓好后进生的前提下,对有余力的学生,向纵深拓展。

最后,老师高度重视学生的思维训练。组合图形中应用割补法是解决图形面积的基础,老师教学时,保证充足的思维时间,在解决问题的每一个环节都要细化,展示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最大限度的让学生理解每一步,。在学生掌握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的灵活性,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尊重每一个学生,平等、公正的对待每一个学生

老师要放下威严,倾听学生的交流发言,哪怕是错误的陈述,不离开学习主题,只有这样真正才了解学生的真实水平。宽容才能博得学生的尊重,才能听你教育,才能积极把精力集中课堂。赞许目光、鼓励的语言、融洽的环境,更有利于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打造良好的班级氛围,老师必须是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教学过程更应体现这一要求。老师在搜集材料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每一个学生的聪明才智,重视他们的参与性;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师生的互动性;教学结果的多样性、发展性。

五、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学生的发展是全方位的,知识、技能、态度价值体系多方面的协调进步,老师不仅重视知识技能,还要注意情感、世界观的发展。只有后者得到了发展,才能更加积极调动学生自身的积极性,这样又促进了学生的和谐、全面、健康、活泼发展。老师发现基礎差,先补一补基础,再进行新课教学,事半功倍;学生积极性高,老师教学进行顺利。同时,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也近了,师生互动就增强,老师的教学效果更好。

六、搭建平台,解开留守儿童的心结

由于留守儿童大多存在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又无法得到家长的关注和引导,而现在的监护人往往都只关心生活,不关心心理的需求,因此容易发生心理障碍。为及时了解、排除这些心理障碍,教师在班级开设了“悄悄话信箱”,建起“心灵的驿站”,帮助留守儿童解决无人倾诉,无处倾诉的问题,与学生“结对子”,帮助解开心灵的疙瘩,还定期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和关爱留守学生的主题班队会,为提高心理素养搭建了良好的平台。教学过程中,老师给予他们更多的展示机会,相信他们,发展他们,使他们快乐成长。

12.《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教学设计 篇十二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之间的进率。

2.利用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正确地进行面积单位的换算。

3.培养学生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推导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引导猜测

1.出示问题:小明家卫生间有一块长5分米、宽5分米的地面损坏了, 需要多少块面积是25平方厘米的方砖来修补?

2.学生讨论:

(1) 需要一块就可以了 (这种想法的估计占得比较多)

(2) 损坏的地面是25平方分米, 而方砖是25平方厘米, 面积单位不一样。

……

3.师:请大家想一想解决此题的关键在哪里?

生:面积单位间进行换算……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 由帮助修补小明家卫生间地板切入, 充分体现现实问题的需要, 使学生理解学习面积单位换算的必要性。只有赋予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 学生才会觉得数学是有用、有生命的。

4.师:大家能不能猜猜, 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也就是1平方分米等于多少1平方厘米呢?

(1) 刚才只不过是大家的猜测, 如何来验证你这种猜测是否正确呢?

(2) 分小组进行探究, 拿出一个方案。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并选择出比较好的方法。

5.集体交流, 学生大致想出如下方法。

生1:在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上面摆1平方厘米小纸片, 看能摆多少个。

生2:把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划分成很多的1平方厘米, 看能分成多少个。

生3:1分米=10厘米, 面积可以分别算出来, 从而知道1平方分米等于多少平方厘米。

二、大胆猜测, 活动感知

1. 以“摆一摆”的实际操作为主, 推算为辅。

师:1平方分米与1平方厘米有什么关系?“谁要和我交流?”

生1:1分米=10厘米, 一横行摆10个1平方厘米的小纸片, 摆了10行, 一共摆了100张小纸片。所以1平方分米是100平方厘米。

生2:1分米=10厘米, 所以10厘米×10厘米就是100平方厘米。

小结:通过验证, 你能说说平方分米和平方厘米有什么关系吗?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2. 解决问题。

(1) 师:刚才提到的小明家卫生间的问题我们可以怎么解决了?

(2) 生:25平方分米=2500平方厘米, 2500÷25=100 (块)

3. 巩固练习, 让学生独立完成:

1平方分米= ( ) 平方厘米

25平方分米= ( ) 平方厘米

100平方厘米 ( ) 平方分米

5000平方厘米= ( ) 平方分米

设计意图:这一实践活动, 通过学生量一量、摆一摆、算一算, 以“动”促“思”, 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找到平方分米和平方厘米之间的进率;接着要求学生根据已有的认知和经验对平方分米和平方米之间的进率进行猜想, 并能想办法进行验证;最后使学生对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有一个完整的了解, 初步体会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0, 帮助学生丰富对面积单位的感性认识,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活动体验, 知识迁移

研究平方米与平方分米之间的关系。

1.师:想一想平方米与平方分米之间的关系?

2.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

3.集体交流:学生可能有的答案

(1) 先测量它的边长, 再计算面积10分米×10分米=100平方分米;

(2) 用面积是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摆一摆, 里面有100个正方形;

……

4.师小结板书: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5.方法指导。

请回顾我们刚才所用的方法, 都用到了哪些方法呢?

板书:猜测验证归纳

小结:这是一种常用到的学习方法, 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我们要大胆猜测、小心验证、认真归纳, 得出结论。如果以后我们忘了他们之间的进率, 可以用刚才的方法回忆。

6.全面感知, 概括抽象:仔细观察两个关系式, 你有什么发现?由此你还想到什么? (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

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设计意图:知识间是相互联系的。设计学生猜测平方米和平方分米之间的进率, 实现知识间的迁移。培养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 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四、练习应用, 深化理解

1. 换算。

(1) 3平方米= ( ) 平方分米

9平方分米= ( ) 平方厘米

15平方米= ( ) 平方分米

(2) 600平方厘米= ( ) 平方分米

400平方分米= ( ) 平方米

2300平方厘米= ( ) 平方分米

2. 选择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 ( ) 里。

(1) 正方形边长40厘米, 它的面积是 ( ) 。

A、160平方厘米

B、1600平方厘米

C、16平方分米

(2) 长方形长2米, 宽4分米, 面积是 ( )

A、48平方米B、80米

C、80平方分米

3. 生活中的数学。

教学设计

(1) 你能根据图中广告牌的长和宽, 算出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吗?合多少平方分米?

(2) 学校内有一块长方形花坛, 长5米, 宽4米。这块花坛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合多少平方分米?

五、需求延伸, 适当引申

1.师:从我们学习过的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中选择一个适当的单位。表示数学课本的面积, 用什么单位?量教室地面的面积, 用什么单位?那么量学校的面积, 用什么单位?

设计意图:学生在讨论用什么面积单位时, 觉得像学校这么大的面积, 再用平方米这个面积单位来表示, 似乎又太小了, 但又说不上用什么单位。这正是教师的意图所在, 有新的需求, 学生的学习才会有动力。

2.教师适时指出:这时要是有一个更大的面积单位, 就方便多了。那么这个更大的面积单位是多少呢?这个问题希望大家课后进一步去学习和研究。

13.土地面积单位的教学反思 篇十三

2、让“情境教学”走进课堂。

这部分知识相对枯燥,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更能心因学生生动高效的参与学习。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学生必然从中获得丰富的学习体验。他们体验到生活中存在着数学知识和数学问题。体验到合作学习的乐趣和成果,体验到自己成为学习主人的乐趣。

14.《面积单位》课后教学反思 篇十四

1、吴老师通过让学生与学生比一比手掌来引入较好的激发了学生的习兴趣,并通过摸身边物体学的一些面,感受到面的存在,通过摸与看,懂得物体的面有大有小,并得出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然后,通过2组平面封闭和1组不封闭图形的比较、让学生体验封闭图形也有大小,它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充分感知和理解面积并且有大,让已经存在于学生头脑中的那些不那么正规的数学知识和数学体验上升发展为科学的结论,从中感受数学发现的乐趣,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

2、让学生动手操作,注重知识的生成的过程。这一教学过程,巧设悬念,层层深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自己探索、解决矛盾,把知识和能力溶为一体,锻炼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而且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主动。

15.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反思 篇十五

在汇报交流的过程中, 学生很快用观察和重叠的方法比较出1号面积最小, 3号比2号面积大。在比较3号和4号的面积时, 有一组学生在底下“自信”地说:一样大, 一样大, 我们量到是一样的大。面对他们的自信, 其他学生都不做声了, 于是我只有把他们请上台说说他们的想法。他们谨慎地边演示边讲解:3号长方形的长是9厘米, 宽是8厘米, 9加8再乘2是34厘米。4号的长是10厘米, 宽是7厘米, 它们加起来再乘2也是34厘米, 所以他们的面积是一样的 (虽然在这之前已经安排过区分周长和面积的环节, 但显然这组学生还是把面积和周长混淆了) 。听完他们的讲解后, 我马上追问:你们算得的34厘米是指这个图形的什么?学生很快发现是周长, 于是我再顺水推舟:我们要比较的是它们的面积, 也就是它们的大小……其他学生见状纷纷举手发表自己小组的比较结果。

课毕, 我静下心来反思。

一、看似突如其来其实早有隐患

兵法云:“不打无准备之仗”, 教学赛场的同场竞技同样如此, 对自己的教学设计必须有充分的研究和准备。这场看似突如其来的汇报其实在一次试教的环节中就已经出现过, 只是我没放在心上, 一直认为自己的适时引导是合理的, 现在细细想来这分明就是在设计图形时埋下的“隐患”。在最初设计图形时我只是想设计两个长宽都不相等的图形, 为了让学生用重叠剪拼的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但“巧合”的是这两个图形的周长确实是相等的, 又让学生“意外”地发现了。

细思:其实每一节课我们都有一个自认为良好的教学设计, 只是我们一直期待用“计”达成我们传授知识的目的。如果我们能以学生为本, 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多预想些课堂上可能生成的问题, 多预测些可能出现的状况, 那么教学自然就会得心应手。

二、与其绕道而行不如充分利用

课堂竞技就如同春节晚会的现场直播, 具有很强的现场性, 尽管有时我们已经作了充分的预设, 课堂还是会出现很多“巧合”和“意外”。面对这些不在预设之内的生成, 我采取了引导, 把学生的思维再次引入我所设定的路径上。

一思:每个学生都是活生生的个体, 面对非预设的生成, 一味地将其揪入预设轨道虽然能化解现场的“危机”, 但学生的思维却被人为地破坏了。就如同他在一条还未开通的路上走着, 突然你跳出来告诫他此路不通, 然后将他强行带走一样, 固然他能随着你到达目的地, 但他必然还会想“那条路真的不通吗?你会不会骗我啊?”因为毕竟他没看到道路不通的事实。

再思:面对这场“危机”, 如何才能更好地化解呢?虽然学生测量了图形的周长, 但这恰好是一个有价值的生成, 面对有价值的生成, 如果不能及时把握, 那课堂就如同机械生产一样了无生趣, 更不能产生精彩的师生共鸣。学生的这条生成信息恰恰是巧妙地为我的课堂提供了一个研究的大舞台, 在这组学生汇报之后我可以不忙纠正, 提问:“其他同学有不同的意见吗?”等其他同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后, 再通过追问:“为什么他们组的研究结果和你们不同呢?”引发小组讨论, 让学生去思考, 在学生的思维碰撞中, 让第一组学生明白自己的错误, 这样一来不仅让错误的学生明白了错误的原因, 同时也让其他学生经过讨论交流, 从别人的错误中再次深刻体会了周长和面积这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当然正因为我设计时的疏忽还成就了一个“副产品”:周长相等的图形面积不一定是相等的。如果在最后能将此总结升华, 那才是一个“活”的课堂。我想这样的处理方式会让整个课堂呈现别样的“动感”, 学生的求知旅程也会变得更加的快乐, 这不是就是我要追求的灵动课堂吗?

上一篇:开学读书励志名言下一篇:巡视整改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