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共11篇)
1.浅谈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 篇一
垃圾通过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后为垃圾地分类运输、分类处理提供了可能。例如对垃圾中的有机成分可以进行堆肥发酵处理, 制成有机肥用于城市绿化建设;对餐馆厨余垃圾进行单独收集可以提炼生产油脂, 用于工业生产, 其残余部分进行堆肥发酵处理再利用;对热值较高的可燃垃圾进行焚烧发电, 对没有回收价值的无机垃圾进行填埋处置。垃圾分类回收利用处理, 可以减少污染, 节省资源, 有利于清洁生产和排废减量化[1]。
1 垃圾分类方法
从各城市对生活垃圾分类的方法来看, 大致都是根据垃圾的成分构成、产生量, 结合本地垃圾资源化利用和处理的方式来进行分类。中国的生活垃圾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尝试, 存在多种的分类方式。有的分为两大类即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 在城市街道上可看到许多这类垃圾桶。有的分为三大类即可回收物、有害垃圾以及其他垃圾。目前比较普遍的分类方式是把垃圾分为四类, 分别是可回收垃圾, 厨余垃圾, 有害垃圾和其它垃圾。 (1) 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废纸 (不包括卫生间废纸) , 塑料, 玻璃, 金属和布料五大类。 (2) 厨余垃圾主要包括剩菜剩饭, 骨头, 菜根菜叶, 果皮等食品废物。 (3) 有害垃圾主要包括废电池, 废灯管, 过期药品, 医院垃圾等。 (4) 其它垃圾主要包括砖瓦, 陶瓷, 渣土, 卫生间废纸, 纸巾等难以回收的垃圾。
2 垃圾分类现状
生活垃圾是否分类收集及如何分类跟一个国家的经济生产水平, 人的素质及政府的推广力度密不可分。发达国家的垃圾分类主要经历不分类, 简单分类, 精细分类三个阶段。而这个过程是相当漫长地, 有的发达国家从提出垃圾分类到最终实现精细分类竟然花了数十年的时间, 经历一两代人的努力才达到精细分类的目标[2]。
多年来, 我国许多城市在垃圾分类这一领域做了各类尝试和努力, 例如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渠道进行垃圾分类知识和意义的宣传教育, 环卫、街道、社区等部门走进居民进行直接性的号召, 在学校、单位等团体进行专题教育活动, 以及政府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等, 但至今收效甚微。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 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 居民在思想上缺乏垃圾分类的意识, 在行动上缺乏垃圾分类投放的自觉性。据调查, 近八成的居民表示, 平日扔垃圾时没有分类的意识和想法, 居民对于可回收, 不可回收垃圾, 有害垃圾的概念仍然比较模糊。仅仅认为可用的, 能够用来卖钱的就是可回收垃圾, 而对于电池类知道是有害垃圾但却很少将其单独分出来投放, 或想分出来却不知道该投放在哪里, 在扔垃圾时也很少关注垃圾桶的分类标识, 仅仅是寻求方便, 甚至有部分人认为将垃圾放入垃圾桶就已经很环保了, 以至于形成了垃圾桶有分类但垃圾桶内的垃圾几乎都是混装的结果。 (2) 垃圾分类仍然以宣传、教育、引导为主要手段, 缺乏相应的奖惩措施及监督机制来保证垃圾分类工作的落实。我国的垃圾分类工作在法律法规方面没有相应的约束机制, 也没有相应的鼓励机制, 虽然社会上经常会举行一些宣传性质的活动, 也会对参加人员实行适当的奖励, 但这仅仅是一个短期的、局部的行为, 难以形成长期的、广泛的社会统一行动。 (3) 用于垃圾分类的资金投入匮乏。由于人力物力所限, 环卫部门都是采用的单一的垃圾车收集垃圾。受此情况的影响, 居民则产生了即使分类投放垃圾环卫部门也是混合收集垃圾的想法, 导致垃圾分类工作的恶性循环。
3 垃圾分类应对措施
在现阶段我国要做好垃圾分类的宣传, 普及工作, 制定一些垃圾分类的法规政策, 标准, 因为对很多市民来讲不但没有垃圾分类意识, 而且没有垃圾分类知识, 做好垃圾分类宣传, 普及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3,4]。
3.1
号召社区, 志愿者和社会团体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的宣传, 普及事业中, 充分调动社会各种人力, 物力, 财力等资源, 以营造一个人人参与垃圾分类宣传工作的氛围。
3.2 注重从国民教育入手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宣传。
尽快将生活垃圾分类的意义, 知识普及到学校中, 将垃圾分类知识纳入中小学教材和课外读物, 在大学也开设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培训讲座, 把这项工作逐渐渗透推广至是市民家庭, 引导市民树立“垃圾分类从我做起, 人人有责”的观念。
3.3 结合日常管理工作进行分类宣传。
(1) 很多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于起步阶段, 管理还很薄弱, 可以发动所有城管工作者当好宣传队, 做好指导员, 帮市民逐步养成生活垃圾分类习惯。 (2) 垃圾分类的执行需要持之以恒, 不能半途而废。 (3) 垃圾分类是一项长期的环保举措。要求市民垃圾分类, 是要全体市民放弃旧生活习惯, 养成新生活习惯, 这绝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实现的。只是在街头摆几个分类垃圾桶, 或在小区里发几份宣传材料就认为万事大吉, 这种想法和做法是不可取的。其实, 要真正实现一个城市的垃圾分类, 需要从立法立规到宣传教育, 从物质和精神准备到分类垃圾出路安排, 经历长期艰苦的努力, 才有可能真正实现。 (4) 做好一些必要的科研工作, 为垃圾分类工作立下坚实的基础。比如做好垃圾物理成份分析, 通过做垃圾物理成分分析, 可以了解城市生活垃圾的特点为:垃圾成份复杂, 含水率高, 厨余垃圾比重大, 低回收价值的可回收垃圾多, 高回收价值的可回收垃圾少。 (5) 总之, 实行垃圾分类绝不是小事一桩, 对广大市民和各级领导来说, 更不是举手之劳。这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只有认真规划, 认真实施, 垃圾分类才可能真正在城市立根, 成为市民自觉遵守的一项工作。
4 结语
实行垃圾分类是必要的, 更重要的是后面应该有相应的处理设施, 不能只讲分类收集垃圾, 不讲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垃圾, 因为收集上来的垃圾, 最终是要被处理的。同时垃圾分类是一项长期艰苦的工作, 不可能一朝一夕就可完成。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多, 生活垃圾也随着增多, 对垃圾的管理变成了一个重要课题, 要做到可持续发展, 传统的垃圾收集、处理方式显然是不行的, 本文探讨了垃圾分类收集方式及我国采取的垃圾分类应对措施。
关键词:垃圾,分类,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1]曹腾元.谈如何做好垃圾的分类收集与集中处理.才智, 2011, (31) :20-24.
[2]李晶, 华珞, 王学江.国内外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分析与比较.2009, 5.
[3]卢英方, 孙向军, 等.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对策探讨[J].环境卫生, 2004, 28.
2.生活垃圾分类与垃圾焚烧关系研究 篇二
一、垃圾分类与垃圾焚烧的概念
(一)垃圾分类的概念
《市容环境卫生术语标准》(CJJ/T65-2004)把垃圾分类收集定义为“将垃圾中的各类物质按一定要求分类投弃和收集的行为。”我国行业标准《生活垃圾分类及其评价标准》(修订送审稿)把垃圾分类定义为“按垃圾的不同成分、属性、回收利用价值以及对环境的影响,并根据不同处理方式的要求,分成属性不同的若干种类。”
正确理解垃圾分类的概念,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垃圾分类是垃圾产生之后的归类、收集、投递行为,不包括垃圾分类之后的分类处理过程,否则垃圾分类与垃圾分类处理就没有界限了。垃圾分类处理是另一个概念,包括重复利用、再生利用、能量利用(焚烧处理)、安全填埋等方面,这里的每个方面又都是一个十分复杂和庞大的处理技术体系。
2.垃圾分类的主体是城市公民。垃圾分类是公民在家庭私环境下自觉的、重复的、持续性的微行为。政府和机械设备无法替代主体。政府是推动者,机械设备是辅助手段。垃圾分类是一项社会性的工作。
3.垃圾分类是因地制宜的分类行为。垃圾分类没有绝对固定的标准,可以搞多种分法,关键是要有利于后续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
4.垃圾分类不等同于垃圾减量。垃圾分类本身并不直接减量(有些人把可回收物部分视作是垃圾分类的减量成效),而是为垃圾减量创造一定的条件。垃圾减量的途径只有两种,一是预防产生。二是分类处理。
(二)垃圾焚烧的概念
目前,《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等国家标准没有明确垃圾焚烧的概念。垃圾处理行业所指的垃圾焚烧是一种废物处理的方法,通过焚烧废物中的有机物质,使垃圾变成稳定的、无害的灰渣类物质。焚烧与其他高温垃圾处理系统,皆被称为“热处理”。
1.垃圾焚烧是一种古老的垃圾处理方式,并非当前应对“垃圾围城”而出现的新事物。早在1876年,世界上就建成了第一个城市垃圾焚烧炉,位于英国的曼彻斯特市。德国第一个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炉建于1892年的汉堡市。经过100多年的发展,现代化的垃圾焚烧技术非常先进。
2.垃圾焚烧是一种可以同时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目标的处理技术。通过焚烧处理,一般生活垃圾的体积和重量可分别缩减90%和80%。垃圾焚烧是一种能源回收技术,可以发电,也可以提供热能。焚烧时的高温可以消灭各种病原体。
3.垃圾焚烧与垃圾减量、垃圾分类、垃圾填埋是多元互补关系,不是替代和对立关系。垃圾焚烧不是作为一个孤立事物而存在。垃圾减量和垃圾分类侧重于管理,是垃圾管理的前端环节;垃圾焚烧侧重于技术,是垃圾管理的后端环节。垃圾焚烧和垃圾填埋都是垃圾处置的必要方面。
目前世界上使用较广的垃圾焚烧处理技术主要有机械炉排式、回转式、流化床、热解气化等4种。焚化垃圾时会将垃圾转化为灰烬、废气和热力。灰烬大多由废物中的无机物质组成,通常以固体和废气中的微粒等形式呈现。废气在排放到大气之前,需要去除其中的污染气体和微粒。其余残余物则用于堆填或资源化利用。
二、垃圾分类对垃圾焚烧的重要性分析
(一)垃圾分类有利于提高垃圾热值
生活垃圾的低位热值决定了生活垃圾是否适宜焚烧。垃圾焚烧设计热值的确定,关系到整个焚烧厂寿命期间的运行效率与成本。若设计点定得过低,当垃圾热值较高时,为满足焚烧炉的热负荷要求,垃圾处理量将下降;若设计点定得过高,导致炉膛容积热负荷长期处于低水平运行,将会造成运行困难,运行成本提高。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规定焚烧适用于进炉垃圾平均热值高于5000kJ/kg。一般认为,低位发热量小于3300kJ/kg的垃圾不易采用焚烧处理,介于3300~5000kJ/kg的垃圾可以采用焚烧处理,大于5000kJ/kg的垃圾适宜焚烧处理。为了确保垃圾的彻底燃烧和控制二噁英的产生,《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要求生活垃圾的焚烧温度要大于850℃,停留时间要大于2S。根据热量衡算,垃圾进炉低位发热量应达到6280kJ/kg,考虑到整个焚烧工艺系统的经济性,业内人士提出7000kJ/kg经济热值的观点。
我国生活垃圾含水量大、热值低,加强垃圾分类,分离生物质垃圾,对于降低剩余垃圾的水分、提高其低位热值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以杭州为例,在推行生活垃圾分类之前,生活垃圾的含水率约为55%,平均低位热值约为5020kJ/kg(1200kcal/kg)。在推行垃圾分类3年之后,剩余垃圾的含水量比分类前下降了20%以上,热值提高近1倍,垃圾焚烧效率和发电量显著提升。
李爱民等研究表明:剩余垃圾的水分含量会随着生物质垃圾分类率的提高而降低,当生物质垃圾分类率为20%时,剩余垃圾的低位热值将由4419kJ/kg升高到5465kJ/kg,当生物质垃圾分类率为28.6%时,剩余垃圾的低位热值将达到6002kJ/kg。如果生物质垃圾分类率达到39%,剩余垃圾的低位热值将达到7000kJ/kg,这一热值可以很经济地实现自行焚烧。可以看出,垃圾分类是提高垃圾热值的有效途径。政府部门应当坚定不移地推行垃圾分类,市民更应当积极参与垃圾分类,仔细分离出生物质垃圾(厨余垃圾),提高垃圾热值。
(二)垃圾分类有利于改善垃圾焚烧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高发电效益
nlc202309051531
在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热能资源回收过程中,既要努力提高焚烧厂的发电效益,又要保证设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垃圾所含的盐分、塑料成分较高,与其他燃料相比,焚烧所产生的烟气中含有大量的氯化氢等腐蚀性气体和灰分,是严重腐蚀余热锅炉系统中各换热部件的主要因素,也是制约焚烧发电效益的主要因素。
余热锅炉过热蒸汽参数是影响焚烧发电效益的主要因素。在国际上,较多应用的生活垃圾焚烧厂主蒸汽参数有两种,一种是中温中压蒸汽参数,温度400℃,压力4.0MPa;另一种为中温次高压参数,温度450℃,压力6.5MPa。这两种技术均已成熟,在国内进行制造和设计不存在问题,这两种参数的主要区别在于过热器的材质。中温次高压的发电效益高于中温中压,但制造成本大大高于中温中压,增加了锅炉设备的投资。
过热器的工作烟温较高,管内工质为蒸汽,它是最容易发生高温腐蚀的部件。而且过热器的腐蚀是一个连续进行的过程,致腐质源源不断地补充到腐蚀前沿进行化学反应。主蒸汽参数的提高,必将带来锅炉烟气侧受热面温度增加,从而使锅炉受热面受到来自HCl和SOX等腐蚀性化学成分的威胁,其结果是加速过热器的腐蚀,带来管道的安全问题。2010年李坑垃圾厂发生的管道爆炸事故,就是因为长期进行垃圾混烧,没有去除其中的有害物质,特别是废塑料。塑料燃烧后产生的HCl,腐蚀损坏管道,导致事故发生。
垃圾中的塑料和厨余垃圾中的盐分是烟气中氯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来源。在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下,想要更好地维护垃圾焚烧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高焚烧发电效益,最好的办法就是坚定不移推行垃圾分类,减少垃圾中的氯、硫源。垃圾分类是提高垃圾焚烧安全性和资源化利用效率的最好的预处理措施。
(三)垃圾分类有利于烟气污染控制,减少二噁英产生
垃圾焚烧厂周边居民反对垃圾焚烧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担忧垃圾焚烧产生的二噁英等污染物影响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虽然现代化的烟气污染控制技术完全可以防控二噁英、重金属等污染物,但是我们不能否认烟气污染控制的复杂性。
生活垃圾在焚烧过程中,二噁英的生成机理相当复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生活垃圾中本身含有微量的二噁英,由于二噁英具有热稳定性,尽管大部分在高温燃烧时得以分解,但仍会有一部分在燃烧以后排放出来。
2.含氯前体物在燃烧中生成二噁英,前体物包括聚氯乙烯、氯代苯、五氯苯酚等,在燃烧中前体物分子通过重排、自由基缩合、脱氯或其他分子反应等过程生成二噁英,这部分二噁英在高温燃烧条件下大部分也会被分解。
3.当燃烧不充分时,烟气中产生过多的未燃烬物质,在300-500℃的温度条件下遇到适量的触媒物质(主要为重金属,特别是铜等),那么在高温燃烧中已经分解的二噁英将重新生成。
针对以上二噁英的生成条件,加强垃圾分类,较大程度上能控制二噁英的排放:垃圾分类提高了垃圾热值,使垃圾焚烧更加充分,有利于二噁英的高温分解;垃圾分类减少了塑料和厨余垃圾等氯源,阻止二噁英前体物的合成;垃圾分类去除了电池、油漆、灯管等有害垃圾,减少了垃圾重金属来源,如铜等触媒物质;垃圾分类去除了玻璃等熔融物质,炉排不会发生粘结飞灰的问题,使垃圾焚烧更加充分,从而控制烟气中的一氧化碳的含量及二噁英的生成量。
三、垃圾焚烧对于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分析
垃圾焚烧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分类处理方式之一。现今被广泛采用的生活垃圾处理方法主要有三种,即填埋、堆肥和焚烧,其中填埋处理作为传统垃圾处理方法占了较大比例。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人们逐渐认识到垃圾也是一种可利用的能源,尤其是认识到能源终将枯竭,土地资源越来越宝贵以后,许多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城市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和能源化,大力推行垃圾分类收集,成功运用了垃圾焚烧发电技术,逐步形成了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这门新兴产业,并取得了可观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欧洲可谓垃圾焚烧处理技术的发源地。目前欧洲共有19个国家采用焚烧方式处理生活垃圾,共有470多座垃圾焚烧利用设施。
美国和日本也是垃圾焚烧大国。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美国垃圾处理以卫生填埋为主(约占一半),生活垃圾管理以可再生资源回收为主,在垃圾焚烧厂方面注重运营,而不是建设新的设施。但近几年,美国又重新开始认识到垃圾焚烧建设的必要性。2012年,美国共有85座垃圾焚烧利用设施,其中77座由私有企业运营,8座由公共部门运营。此外,美国有20个新建和扩建项目。
日本是世界上使用焚烧处理生活垃圾比例最高的国家。不但大城市的生活垃圾采用焚烧进行处理,市、町、村的生活垃圾也基本上采用此方法。日本全国现有1200多座垃圾焚烧厂,平均规模从10吨/日到300吨/日不等。另外,日本是世界上推行垃圾分类做得最好的国家之一,很多人认为日本的垃圾焚烧能力在减小,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尽管日本垃圾焚烧厂的总数在减少,但是连续式垃圾焚烧厂的数量仍然呈增加趋势,与2000年相比,2009年日本连续式焚烧厂数量增加了20%,总的焚烧处理能力并没有减少。
日本、德国是世界上垃圾分类管理水平最先进的国家,也是采用垃圾焚烧为主的处理方式。两国在循环经济立法中确定了固体废物处理的技术等级顺序:首先是预防产生,少产生;其次是重复利用;再次是回收利用(包括堆肥);第四是焚烧回收能源;最终是填埋处置。垃圾分类包含于前三个技术等级之中,垃圾焚烧是垃圾分类后的第四个技术等级,垃圾分类与垃圾焚烧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根据《城市建设统计年报(2011年)》,我国垃圾焚烧厂数量为109座,焚烧处理能力规模达到9万吨/日,焚烧处理能力所占比例达到23%,是2001年焚烧处理能力6520吨/日的13.8倍。这说明焚烧技术在我国垃圾处理中分量越来越重。从地区分布来看,2/3以上垃圾焚烧厂集中在东部地区,其中,广东、浙江、江苏位居前三。但我国生活垃圾含水率高、热值低、成分复杂,其原料品质没有西方国家的好,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的难度更大,更加需要依靠垃圾焚烧方式。
参考文献:
[1]徐海云.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发展与挑战,2012,第3页.
[2]城市建设研究院.杭州九峰垃圾焚烧厂建设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第19页.
[3]昝文安.生活垃圾焚烧技术现状思考及展望[J].环境卫生工程,2011,4(19):18-20.
[4]阿世孺、张洪波.国内生活垃圾焚烧技术进展概况[J].特种设备安全技术,2008(6):10-12.
[5]刘波.提高生活垃圾热值的几种途径,2012,第2页.
[6]李爱民、李东风、徐晓霞.城市垃圾预处理改善焚烧特性的探讨[J].环境工程学报,2008(6):830-834.
[7]徐文龙.国内外垃圾焚烧处理与发展状况,2013,第21页、第23页.
[8]国家环保部.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二次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责任编辑:赵静)
3.生活垃圾的分类标语 篇三
垃圾分类,从小做起。
回收废弃电池,创造美好家园。
地球是我家,垃圾分类靠大家。
垃圾分类益处多,环境保护靠你我。
走过我的窗前,留下您不要的东西。
乱放是垃圾,分类是资源。
要是垃圾变为宝,分类回收不可少。
养成礼貌餐饮习惯,减少餐厨垃圾。
请为你手中的垃圾,找一个适宜的家。
垃圾分类,举手之劳。变废为宝,美化家园。
人以群分,物以类聚。
为垃圾分家,给城市减负。
分类有道,垃圾成宝。
我虽渺小,但意义重大。
循环,让地球生生不息。
干湿垃圾分类装,有害垃圾定点放。
红橙蓝绿,垃圾也可添美丽。
环境是大事,扔垃圾是小事,大事要从小事做起。
文明餐饮,洁净家园。
垃圾分类投,也能救地球。
你们的舍弃却是我的最爱,它们在这里找到了归宿。
垃圾也有家,不要走错门。
垃圾处理有法宝,分门别类利环保。
实施垃圾分类,贡献礼貌广东。
4.生活垃圾垃圾分类倡议书 篇四
垃圾也是隐身之物。今天,是你花钱购置的商品,明日,就可能成为你厌弃的垃圾,物品的极大丰富预示着垃圾的过度增长。垃圾是多一点,还是少一点,这是个问题。
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共筑生命,善待环境就是爱惜生命,过度消费自然资源就是废弃生命。垃圾多一点,健康的危险就多一分;垃圾多一分,后代的粮食就少一口。人类漫长的历史告诉我们:生命之歌,绿色之梦,无需垃圾伴舞!
我们如何走向未来,像我们的祖先那样,把青山、绿水、清新的空气传承给我们的后代,而不是留下巨大的垃圾堆、巨额的生态赤字,这既是代际公平问题,也是当代人的良心问题,更是历史性的责任。有否勇气有否智慧有否担当答案在行动中!
要绿色家园,不要“垃圾社会”。
我们倡议:
继承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天人合一的生存理念,生活的每一天都尽量少生产垃圾。
坚持适度生活方式,少一点物品的消费,多一点精神文化的`享受,拒绝购买包装过度的商品。做好日常生活中的垃圾分类,让更多的垃圾回归商品生产流程,循环利用(让垃圾各走各的路,各回各的家——生态循环)。
设立垃圾减量日,让每年的这一天提示我们,过好绿色的生活。
“少吃、少用、少丢弃”,减少财富的浪费,降低环境的负荷,减轻生活的压力,避免生命的损失。
做好自己就是帮助别人,只有做好自己才能帮助别人,垃圾减量先从自己做起。
每个人心中有绿色,世界才会有绿色。垃圾减量,这是解决垃圾污染的根本。
让我们行动起来,士农工商社会各方面从衣、食、住、行着手,从头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倡导舌尖上的减量、手上的减量、脚上的减量,还地球一个洁净的未来,给子孙后代一个生态文明的社会!
以此实际行动支持利国、利民、利己的垃圾处理事业!
xxx
5.小班生活垃圾分类 篇五
活动目标
1、能将日常生活中的垃圾按纸制品和塑料制品按标记进行分类放置。
2、在做客的过程中感受洁美家庭的良好氛围,有讲卫生的良好习惯和初步的环保意识。活动准备
1、幼儿已有纸与塑料的初步概念。
2、创设猫妈妈家的情境:垃圾桶(上面贴幼儿分别代表纸制品和塑料制品的标记)、两种不同包装的食品(纸包装、塑料包装)、糖果盘一个、各种纸制品和塑料制品等。
3、各种小动物头饰人手一个、猫猫妈妈头饰一个。
4、音乐磁带、录音机。活动过程
一、教师扮演猫妈妈,以请小动物去作客的情境导入。
1、今天我要举行一个盛大的舞会,森林里的许多小动物都来参加了,我真高兴!小动物们好!(对幼儿进行礼貌教育)
2、猫妈妈招待小动物,小动物品尝食物。
3、引导幼儿将垃圾放进垃圾桶,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吃完的包装纸、包装盒应该放在哪里呢?
二、引导幼儿在作客的过程中将垃圾按纸制品和塑料制品按标记分别放置。
1、认识猫妈妈家的垃圾桶,引导幼儿发现垃圾桶上不同的标记。我家的垃圾桶上有标记,请你们猜一猜这两个标记是什么意思呀?(分别出示纸制品和塑料制品,帮助幼儿理解标记的含义:一个是纸制品的标记,放纸垃圾;另一个是塑料制品的标记,放塑料垃圾。)
2、老师提出放垃圾的要求,幼儿第一次尝试收拾垃圾。
(1)请你们看一看自己手里的包装纸和包装盒是用什么做的?应该放进哪一个垃圾桶里去?(个别幼儿讲述)
(2)请你们把纸垃圾放进代表纸制品的垃圾桶里去,把塑料垃圾放进代表塑料制品的垃圾桶里去。
3、幼儿分类,教师指导。
4、集体检查对错。
放对了吗?我们一起来检查一下。
三、巩固练习分类放垃圾的技能。
1、创设以帮猫妈妈收拾院子的情境,让幼儿进行第二次垃圾分类。(1)我准备在院子里开舞会,可是院子里还没有来得及打扫、整理呢,该怎么办呢?(引导幼儿帮助猫妈妈收拾院子)
(2)请每一位小动物都捡一样的垃圾,看一看你捡的垃圾是纸做的还是用塑料做的,想一想应该放在哪一个垃圾桶里。
2、幼儿分类,教师指导。
3、幼儿讨论收拾情况。
你捡到了什么?它是用什么做的?你把它放进哪一个垃圾桶里去了?
四、教育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垃圾分类。
1、教师引导幼儿掌握垃圾分类的技能。
猫妈妈:我家的垃圾这样一分,就把一些可以利用的东西分出来了,真方便!我们每个小动物家里也可以把垃圾分一分,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
2、幼儿舞蹈庆祝,活动结束。
舞会开始了,让我们一起尽情地跳舞吧!(放欢快的音乐,幼儿随音乐自由地跳舞。)
活动反思:通过这节垃圾要分类的课,幼儿更加意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通过游戏的方式,渗透性教育,幼儿从小做起,从我做起,知道要保护环境,不乱扔垃圾,有意识地将垃圾分类。
6.浅谈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 篇六
近年来, 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量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 已经开始制约城市经济及人们生活的发展。在此种背景下,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通过垃圾分类处理, 可以降低垃圾所带来的危害, 促进经济的发展。但当前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中还存在比较多的问题, 需要制定科学的改进措施, 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 由此, 本文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城市生活垃圾概述
(一) 定义及来源
所谓城市生活垃圾, 是指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产生的垃圾, 归属于固体废弃物类别中, 包含餐厨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可回收物等, 与工业废弃物、建筑垃圾、医疗垃圾等相区别。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日常办公等均会产生一定的废弃物, 这些均是城市生活垃圾的来源, 这其中, 居民居住环境中的垃圾是城市生活垃圾的主要来源。
(二) 产生的危害
城市生活垃圾对环境及人们的生活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占地过多, 生活垃圾多堆放在市郊地区, 不仅占据了比较多的土地, 甚至还占据了部分农田;第二, 污染空气, 生活垃圾多为露天堆放, 垃圾中的有机物分解之后, 会产生刺鼻的气味, 同时, 还会将大量的氨、硫等化学物质释放到空气中, 严重影响空气质量[1];第三, 污染水体, 垃圾中包含大量的有害物质, 经雨水冲刷之后, 部分有害物质会随雨水一起进入地下, 污染地下的水体;第四, 火灾隐患, 生活垃圾中的可燃物质比较多, 堆放过程中, 会产生可燃气, 比如甲烷, 遇到明火时, 会引发火灾, 甚至有些垃圾会产生自燃, 引发爆炸, 危害社会及人身安全;第五, 滋生有害病菌, 病原微生物是生活垃圾本身含有的, 加之老鼠、蚊蝇等在垃圾堆中栖息、繁殖, 导致大量的病原菌产生, 造成传染性疾病发生, 危害人身健康;因此, 城市生活垃圾如果不经过无害化处理, 随意填埋和堆放, 会产生严重的污染, 不仅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而且会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三) 影响垃圾产生量的因素
人口数量是影响垃圾产生量的重要因素, 城市的人口数量随着城市的发展不断地增多, 由此导致生活垃圾的产生量逐渐升高, 而且短时间内生活垃圾产生量上升的趋势将会一直持续[2]。除了人口数量因素之外, 经济发展水平、消费结构等也是主要得益影响因素。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 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的提升, 进入到人们生活中的物品种类逐渐的增多, 由此也导致垃圾产生量不断提升。
二、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现状
(一) 取得的成效
现阶段, 分类处理是有效降低生活垃圾危害, 提升处理效果的方法。张家港隶属于江苏省, 陆域面积为777 平方公里, 截止2014 年末, 常住人口125 万, 其中, 城镇人口达66%[3]。张家港市是我国首批对外开放的国家一类口岸, 近年来, 其经济发展非常迅速, 但与此同时, 张家港市每年的产生的生活垃圾量也非常多, 给张家港的发展及人们的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
2011 年7 月, 张家港市正式启动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试点工作, 首批试点单位为市区108 个党政机关, 43 所学校, 东方明珠锦苑、世纪华庭、湖滨国际等8 个物业管理较为规范的小区[4]。通过垃圾分类的实行, 现已经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 在试点单位周围已经形成了比较好的垃圾分类氛围, 市民也逐步的形成了垃圾分类的意识, 具有比较好的参与积极性。在试点单位中, 均积极的开展各种垃圾分类宣传活动, 比如万红小学, 策划了垃圾分类知识竞赛、垃圾分类宣传标语书法比赛等, 强化了学生垃圾分类的意识, 并能够争取的区分各类垃圾。
2012 年7 月份之后, 张家港市在第一批试点单位的基础上逐渐的扩大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实施范围, 逐渐的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及无害化的目标。从源头开始, 张家港市在收集生活垃圾时, 直接进行分类收集, 并根据具体的类别运输至专门的处理地点, 实施分类处理, 取得良好的成效。
(二) 存在的问题
张家港市自2011 年7 月开始实施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以来, 已经开展4 年多的时间, 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也应该注意到, 张家港市的生活垃圾分类中依然存在比较多的问题,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垃圾分类收集效果还有待提高, 尽管张家港市的首批试点单位垃圾分类收集取得一定的效果, 但仍有大部分范围的生活垃圾尚未实现分类收集, 依然采取混合收集的方式, 无论何种类型的垃圾, 无论垃圾是否可再利用, 均全部混在一起运输到垃圾点, 导致可利用回收垃圾具备的价值降低或消失, 同时, 后期再进行分类处理时难度非常大;第二, 垃圾分类收集车辆及设施比较少, 通过张家港市的宣传与强调, 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显著提升, 能够较好的实现垃圾分类投放, 但在收集垃圾时, 采用了混合收集, 导致居民的分类变为无用功, 造成居民分类投放垃圾的积极性降低, 失去群众基础, 同时, 垃圾分类处理的配套设施还比较少, 限制了垃圾分类处理工作的有效开展;第三, 部分市民垃圾分类概念模糊, 生活垃圾的分类方法具有非常强的专业性, 市民比较难以理解, 比如塑料垃圾, 部分可回收, 部分不可回收, 市民在投放垃圾之前, 需要先对塑料垃圾的污染程度进行判断, 实际上, 这是难以实现的, 很多市民无法准确的分清, 从而导致垃圾分类处理的实施受到影响[5];第四, 配套政策不完善, 垃圾分类处理的开展需要配套的政策来支持, 但当前张家港市政府制定的配套政策还不完善, 且在实施配套政策时, 执行力度比较差, 进而对垃圾分类的实施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
三、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改善策略
(一) 加强宣传的力度, 提升市民生活垃圾分类意识
张家港市在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时, 将此项工作作为文明工程, 大力的进行宣传, 提升市民的垃圾分类意识, 在整个市区范围内形成良好的垃圾分类氛围。宣传工作应充分的利用各种形式, 通过新闻媒体, 宣传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有益之处, 提升市民正确认识, 采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并重的宣传方式, 扩大宣传范围, 逐渐的提升市民的生活垃圾分类意识;让宣传走进校园, 与教育部门共同合作, 在校园中广泛的开展宣传工作, 并组建“小手拉大手”的活动, 由学生来带动其家庭成员的垃圾分类举动, 促使整个市区有效的开展垃圾分类工作[6]。同时, 张家港市还可以举办大型的宣传活动, 以竞赛、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提升市民的分类意识。
(二) 成立专门的组织, 提升组织人员的综合素质
专门组织的建设可促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深入发展, 对此, 张家港市应建立专门的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小组, 工作小组中的成员要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与工作能力。小组成立之后, 结合当前张家港市垃圾分类处理的实际情况, 制定完善的工作计划, 对各个职能部门的职责和义务进行明确, 从而保证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并取得预想中的效果[7]。张家港市还应加强对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经费支持, 保证垃圾分类处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 贯彻分类的思想, 提升生活垃圾处理的效果
生活垃圾处理的总共包含四个步骤, 一是投放, 二是收集, 三是运输, 四是处置, 要将分类思想融入进每个处理环节中, 提升分类的有效性。具体说来, 主要包含以下环节:第一, 源头分类, 投放之前的垃圾属于源头垃圾, 所谓源头分类, 就是在市民家中或市民单位中对垃圾进行分类, 依据不同的类别投放至对应类别的垃圾点, 这就需要市民具有良好的分类意识及分类能力, 张家港市应加强对市民的垃圾分类知识宣传, 促使市民能够正确的进行垃圾分类;第二, 收集分类, 工作人员在进行垃圾收集时, 不应直接进行混合收集, 而是在现场进行二次分类, 由此一来, 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大量的增加, 张家港市可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适当的增加工作人员数量, 提升二次分拣的有效性[8];第三, 转运站分类, 垃圾运送至转运站之后, 需要再次进行分类, 张家港市可引进先进的垃圾分拣设备, 实现机械化分类, 提升分拣的效率;第四, 处置前分类, 在对垃圾处置之前, 最后一次分类, 之后再将垃圾送至对应的终端处置场, 实施科学处理, 张家港市在进行此环节的分类时, 应十分注意垃圾二次污染的问题。
(四) 完善配套的政策, 提升政策的支持力度
张家港市在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时, 政府应加强政策支持, 建立完善的配套政策, 鼓励和保障垃圾分类处理工作的开展, 创设良好的生存环境。同时, 政府还应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 提升垃圾分类处理工作人员及市民的积极性, 促进垃圾分类处理工作顺利的开展。
结论
在城市运转的过程中, 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 如果处理不当, 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 甚至会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通过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实施, 提升生活垃圾处理的科学性, 降低生活垃圾的危害, 促进城市经济及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胡一蓉.从国外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看我国城市垃圾处理发展方向[J].天津科技, 2011, (01) :48-50.
[2]付杰, 韩相奎, 李广.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与有机垃圾处理方法探究[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15, (02) :30-33.
[3]张宏艳, 刘晓淳.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与处理的调查问卷分析[J].生态经济 (学术版) , 2013, (01) :395-398.
[4]张宏.浅谈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J].科技创新导报, 2013, (23) :110-111.
[5]褚明兴, 王汉逸.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现状及推进对策[J].山西建筑, 2014, (18) :226-227.
[6]曾霞.市民参与视角下的广州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实施探析[J].科技创业月刊, 2014, (07) :93-95.
[7]石文伟.促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财政政策研究——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J].财政研究, 2014, (08) :30-32.
7.浅谈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 篇七
一、定时定点分类投放模式由来
1994年,广州市开始实行新的垃圾收费标准,规定每户15元(含卫生保洁费10元和垃圾处理费5元),并率先在全国实行生活垃圾上门收集模式,成为当时全国城管系统和媒体关注的焦点。但是,随着居民们对居住环境需求的不断提升(比如,居民楼走廊通道狭窄,不能满足消防要求等),使上门收集的这种模式越来越受到挑战。在此情况下,广州市城管部门尝试撤掉楼层里的垃圾桶,改在楼门口集中设置,但是随之又带来了新问题:居住在低层的居民不愿意将垃圾桶放置在楼门口。最终,城管部门通过走访研究后,决定以200-300户为一个单元,集中设置垃圾投放点,便于居民们投放垃圾。越秀区六榕街是最早推行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的街道,定时定点分类投放的模式也源于该街道及越秀区的探索实践。
二、定时定点分类投放流程
(一)明确定时定点
定时定点分类投放是指在固定的时间(上午7时-9时、晚上6时-8时30分两个时段),在楼宇空地设置垃圾分类桶(一般200-300户设立一处),供居民们投放分类好的厨余垃圾和其它垃圾。环卫人员不再上门收垃圾,改为定时定点接收居民们投放的垃圾,现场对厨余垃圾进行二次精细分类,确保垃圾分类质量。
(二)明确投放要求
为使定时定点投放模式有序推进,广州市固体废弃物处理工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街道和社区居委会落实垃圾分类相关规定措施的指导意见》的通知,要求推广社区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模式,因地制宜、有条件地逐步推行“定时定点+误时定点”的垃圾分类投放模式,做到有计划、有动员、有操作、有配套、有监督。2015年,广州市60%的社区人口实现了定时定点分类投放,今年底力争完成80%的社区人口实现定时定点分类投放。
三、定时定点模式取得的成效
(一)减少财政投入
在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的初期,每个楼层要放置2个垃圾桶,环卫工人上楼收集,人力物力投入大。定时定点分类投放经费投入少(单是购置和配备垃圾桶的经费就大为减少),无需增加环卫工人,也不再向居民们发放分类桶和垃圾袋,实现了“既省钱又节省空间”的双赢。
(二)现场监督,分类准确率高
实行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后,各试点街道和社区居委会普遍成立了督导员队伍。人员构成有物业招聘的保洁人员和环卫工人,还有居委会推荐的社区骨干和积极分子。督导员每天定时定点上岗,指导居民们正确分类和投放,进行监督管理,做到了“教育在桶边、检查在桶边”,对提高垃圾分类的准确率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改善楼层环境
以往,每个楼层放置垃圾桶后,不仅气味难闻,而且老鼠、苍蝇、蚊子、蟑螂较多,容易滋生病媒,传染疾病,卫生环境较差。推行定点定时分类投放后,居民们在指定的时间和地点投放垃圾,减少了大量分散的垃圾收集点(污染源),楼层的环境卫生大为改善。环卫工人不再上门收取垃圾,把节省下来的时间用于社区公共环境卫生保洁,从整体上改善了社区环境。通过调查走访,定时定点模式在老旧小区推广起来相对容易。因为这些老旧小区原有的垃圾投放就是“定点”,改变的只是多了个“定时”,因此居民们的知晓率和参与率较高。
四、多管齐下,措施得力
(一)宣传教育形成常态
推行定时定点分类投放模式后,广州市的各区(街)相继成立了生活垃圾分类宣讲团,结合每个月周六的“垃圾分类全民活动宣传日”,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主管部门定期举办垃圾分类培训班,对街道机关、环卫站的管理人员和社区居民进行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目前,全市的每个街道都有2-3名教员。他们充分利用社区宣传栏、活动站,为居民群众讲解垃圾分类知识。
为提高居民们参与垃圾分类的自觉意识,管理部门坚持开展一块牌、四幅图、四张纸宣传活动。“一块牌”指实行垃圾分类定时定点投放收集开始时间倒计时牌,在各社区巡回提醒;“四幅图”指垃圾分类倡议书、工作答疑、分类方法、桶点分布图,并广泛张贴在各桶点和街巷醒目处;“四张纸”指生活垃圾分类倡议书、生活垃圾分类温馨提示、生活垃圾分类桶点分布图、生活垃圾分类指引小册子进楼入户指引,加深居民们对垃圾分类收集模式的认识。
(二)现场指导二次分拣
在开展定时定点分类投放模式的社区,居民们能够做到分类投放与督导员的作用密不可分。督导员每天坚持“站桶”,集检查、督促、教育和指导于一身,使垃圾分类的准确率不断提高。除了督导员“站桶”,环卫工人的二次分拣至关重要。通过调查走访,很多社区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奖励活动,有奖励环卫工人的也有奖励居民的,如分出1桶240升的厨余垃圾给予环卫工人10-15元的奖励,起到了明显的激励和示范作用。在推行定时定点分类收集投放的同时,各街道普遍加强了保洁管理,及时做好投放站点的垃圾清运和卫生,提升保洁服务质量。居民们是社区环境改善最直接的受益者。通过事实教育,无形中提升了大家的认同感和幸福感。全民齐参与,努力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成为居民们的共识,也由此推动了垃圾分类工作。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处理费收取呈下降趋势
推行定时定点分类投放模式后,大多数社区的垃圾处理费收取出现了下降趋势,普遍下降了15%-20%。通过调查走访,主要问题是居民群众不理解,认为既然取消了上门收取垃圾,各家到指定地点投放,为什么还要收取垃圾处理费?从中反映出居民们对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对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在认识和理解上尚有偏差。还有的社区因为垃圾处理费收取困难,造成推行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工作时续时断,主要原因是担心推行定时定点后,收取垃圾处理费更加困难。
nlc202309082347
(二)居民参与有待提高
垃圾分类、投放涉及千家万户,每个人的生活习惯不同,原有的投放习惯一时难以改变,导致居民们的参与率不高。
定时定点要求上午和晚上两个时段进行投放,居委会把垃圾桶放置在投放点内,到时间后再把垃圾桶撤走。但是有些社区到时间后没有及时把垃圾桶撤走,定时投放点变成了误时投放点;有的社区囿于人手不够,监管不到位,造成居民们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投放,影响了环境卫生。再有,物业公司的支持配合也很重要。调查发现,有的物业公司对定时定点投放工作不太支持,主要原因一是虽然收取的物业费包括了保洁费和垃圾处理费,但是物业公司毕竟还有人力和物力投入,导致物业公司的积极性不高;二是有些物业公司的“管理办法”有“上门收垃圾收取一定费用”的规定,并声称“有法律依据”,反之认为“定时定点投放缺乏法律依据”。
从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取得的成效来看,基本上以人力投入和奖励为主,虽然各楼层配桶的经费减少了,但是二次分拣和督导员的费用增加了。以单个街道为例,推行定时定点分类投放以来,平均每个月大约投入5万元。广州市固体废弃物处理工作办公室印发的《关于街道和社区居委会落实垃圾分类相关规定措施的指导意见》规定了定时定点分类投放的工作流程,但在落实上不够到位,主要表现在有的督导员不够尽责,守点、站桶出现空岗,造成前期垃圾分类和二次精细分类率低。此外,通过调查各区的推进情况,发现定时定点分类投放不够均衡,一是老旧小区的推进情况要明显好于有物业管理的小区;二是低层住户上下楼方便,更容易接受定时定点;三是相比普通小区,机关大院推进难度较大。机关大院的住户收入相对较高,对积分和奖励不在乎。以某公务员集中居住的小区为例,在3476份征询意见表中,表示自愿参与定时定点的仅有670户,表示不参与的有1151户,干脆弃权的有1655户。
六、建议与对策
(一)坚定定时定点分类投放模式不动摇
2012年,广州市打响生活垃圾分类战役后,先后尝试推进了垃圾分类定时定点、按袋计量等多种模式。从目前推进的情况来看,定时定点分类投放比较符合广州市的实际情况,不需要增加过多的财政投入,而且这种模式也是国内大多数城市普遍选择的模式。有鉴于此,广州市要坚定不移地推进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模式,在其基本原则和大方向确定后,核心就是不断创新定时定点分类投放的形式和内容。
(二)深入持久开展宣传活动
倡导和推行垃圾分类既是政府部门的工作,也是市民的责任和义务,要让公众接受定时定点分类投放模式并能自觉践行,必须坚持开展宣传推广工作。垃圾分类的源头在社区,在每一个家庭,只有抓住了源头才能实现垃圾减量。这就需要管理部门与基层互动,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宣传引导活动。当然,习惯的养成和改变需要一个过程,但是只要坚持不懈,就会引导市民养成与定时定点分类投放要求相适应的“绿色文明”生活习惯。
(三)调整处理费收取标准
广州市居民生活垃圾费的收取标准是1994年制定的,20多年来一直没有调整。垃圾处理费是各区环卫站运作的主要经费来源,目前主要靠环卫工人上门收取,显然不适应市容环卫保洁和垃圾分类工作的需要。为此,建议尽快出台《广州市市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收费管理暂行办法》,适当提高垃圾费收取标准,创新收取模式(比如,可以借鉴中山、海口、三亚等城市垃圾收费的经验,尝试将垃圾处理费与水费捆绑),提高收缴率和覆盖率,确保垃圾处理费能够足额收取。
(四)拓展循环利用渠道
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应将废玻璃、废木材、废塑料、废布料等低值废弃物回收利用,既增加了居民和环卫工人的收入,实现了垃圾减量,管理部门又减少了垃圾填埋和焚烧的处理量,可以取得一举多赢、多方共赢的效果。政府部门要改变“大包大揽”的做法,利用市场机制,引进回收企业,延伸回收链条,拓展垃圾分类资源循环利用的新途径,提高居民们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五)固化长效机制
定时定点分类投放是广州市推进垃圾分类投放模式、垃圾处理的大方向,必须建立长效机制予以保障。长效机制应重点考虑两个问题:一是经费制度化;二是人员固定化。要培养一批集垃圾分类指导、巡查、督导于一身的队伍,更好地推进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工作。
(六)修订完善物业管理办法
针对目前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小区物业管理公司不配合的实际,建议建立定时定点分类投放部门协调联动机制。特别是要与规划国土部门进行沟通协调,使物业管理公司的相关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与定时定点的要求相适应。建议根据定时定点分类投放的要求,修订完善《普通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服务等级标准》,取消上门收取垃圾以及每层楼设置垃圾桶的相关条文规定,为定时定点分类投放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
(七)推广考核不搞“一刀切”
从调研和座谈的实际情况来看,政府管理部门和舆论可能高估了定时定点分类投放推进的难易程度。据统计,截至2015年7月,政府部门要求推进定时定点分类投放达到50%,虽然在扩大层面上能够达到,但是推进效果难以保障。因此建议定时定点分类投放推广、考核不搞一刀切,不能急于求成。一是对新型社区可以要求“既定时又定点”,对于老城区,“定时”、定点”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更为灵活一些;二是对“城中村”要坚持“定点”,对“定时”可暂时不予要求;三是在考核方面,对新型社区、老城区和“城中村”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考核标准和要求。
定时定点分类投放是现阶段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的主攻方向,在坚定不移全力推进的同时,要积极鼓励和探索定时定点分类投放的不同做法,使这种模式更加科学合理完善。一是要灵活设计“定时”和“定点”。社区应根据居民群众的生活和工作习惯,灵活设置“定时”和“定点”,不必强求统一,集中在早晚两个时段肯定会对环卫收运带来压力;二是在户数较少的单体楼没有必要设置垃圾分类站桶员,完全可以采取垃圾下楼或是由环卫工人上门收取的办法。总之,只要有利于推进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工作,就应该鼓励各街道和社区大胆探索,实践创新。
(责任编辑:李静敏)
8.关于广州实行生活垃圾分类的报告 篇八
中文摘要:本文结合近期试行的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阐述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集中处理的必要性及其环境管理现状和问题,分别提出了分类收集、集中处理的环境管理对策,最后整合分类收集和集中处理环境管理原则以及提出了各个国家的参考案例。
中文关键字:生活垃圾 分类收集 集中处理 环境管理
广州实行垃圾分类首日举步维艰
中国国内首部有关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规定--《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暂行规定》4月1日起实施,这标志着广州市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同时也标志着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垃圾分类工作在中国大中城市的正式展开。但是,实行首日的效果却不甚理想,由于配套设施不足、市民意识不深刻、宣传不到位等原因,广州的垃圾分类之路举步维艰。
城市生活垃圾
城市生活垃圾(以下称垃圾)是指城市人口在日常生活中产生或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务而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城市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包括建筑垃圾和渣土,但不包括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我国垃圾产生量逐年上升,2001年清运量1.18亿吨,仅有60%得到不同程度的处理处置,无害化处理的不到六分之一。废旧家用电器、建筑废弃材料、报废汽车和废旧轮胎等回收和安全处置的问题日益突出。露天堆放垃圾会产生硫化物、氨、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滋生病源微生物、蚊蝇和老鼠,污染大气、水体和土壤,严重危及人类和动植物的健康。垃圾围城、垃圾爆炸也严重危害了居民生命健康、生活和工业生产。垃圾污染和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噪声污染已成为我国城市急需解决的四大环境问题。
垃圾分类收集中的环境管理
试点城市(广州)实行垃圾分类收集是提高垃圾环境管理水平的重大举措。垃圾大致可分为三类,即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和填埋垃圾。我国对垃圾环境管理实行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的原则。垃圾分类收集既提高废品回收率又便于危险废物单独处置。垃圾混合收集,增大了垃圾资源化、无害化的难度。首先垃圾混合收集,容易混入危险废物如废电池、日光灯管和废油等,不利于我国对危险废物的特别环境管理,并增大了垃圾无害化处理的难度。其次,我国人均资源和能源并不十分丰富,垃圾混合收集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和能源浪费。垃圾混合收集不利于垃圾中可利用物质的回收和循环利用,降低了可用于堆肥和焚烧的有机物资源化和能源化价值。混合收集后再利用(分选)又浪费人、财、物力。再次,垃圾混合收集可能造成严重的交叉污染和二次污染。垃圾混合收集具有一次性投入和运行成本低,以及对人员素质和技术数量程度的要求低的特点。
与之相对,垃圾分类收集具有有利于垃圾资源化、无害化[6]的优点,但具有投入人、财、物多的劣势。垃圾分类收集增加了垃圾收集设施和垃圾运输车辆的数量,要求更多的单位和个人参与垃圾收集,同时增大了环境管理的难度。国家实行了垃圾分类收集先试点再推广的政策,试点城市在法律政策、工程技术和管理方法等方面进行探索和总结,实行分类收集规范管理。在条件成熟时,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垃圾分类收集。
环境管理存在的问题
第一,市民的分类收集意识并不高,管理部门采取的宣传教育措施也是短期的、急功近利和运动式的。第二,分收集处理费用靠政府全额财政拨款,配套资金缺乏,缺乏融资渠道,尤其是利用外资方面。第三,垃圾收集主体间衔接不合理,缺乏中间环节,尤其是在没有物业管理公司的小区。第四,公众参与不够,公益性环保组织参与停留在宣传教育的阶段,缺乏参与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及其环境管理的途径,环境保护志愿者发挥作用的渠道也不畅通。第五,环卫部门和保洁单位习惯于传统垃圾收集方式,不适应垃圾分类收集的要求,如工作人员对垃圾分类方法和收集方式掌握不准。第六,垃圾分类收集处理效率低而技术含量少,垃圾分类收集处理业仍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缺乏足够数量和适宜素质的工作人员。第七,垃圾分类收集处理设备不能适应有地方特色的垃圾分类收集处理方式的需要。
垃圾分类收集环境管理对策
垃圾分类收集要坚持“无害化、资源化”的原则[6],鼓励废物回收和综合利用。生活垃圾环境管理应从源头抓起,逐步过渡到垃圾收集企业负责社区、小区、居民住宅等源头的生产垃圾收集工作,避免多头管理,多头收费。垃圾收集和运输应密闭化,防止暴露、散落和滴漏。鼓励采用压缩式收集和运输方式。尽快淘汰敞开式收集和运输方式。结合资源回收和利用,加强对大件垃圾的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理。应当以各地经济能力、社会条件、分类收集现状和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为基础,合理安排垃圾分类收集环境行政管理、企业环境管理和公众参与管理措施。
垃圾集中处理中的环境管理
分类收集和混合收集后的垃圾都应集中处理。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发展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产业,采用无害化和资源化 [1] 的处置方法集中处置城市生活垃圾。垃圾集中处理设施建设得到较快发展,关键在于国债资金的有力支持。垃圾集中处理环境管理面临着众多的问题,重视卫生管理,忽视环境保护。除了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监测外,很少有适宜的环境管理方法。
城市生活垃圾集中处置设施、场所的选址和构造,必须符合环境保护标准和城市环境卫生标准。禁止擅自关闭、闲置或者拆除城市生活垃圾处置设施、场所;确需关闭、闲置或拆除的,必须经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核准;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接到核准申请之日起30日内做出批复。垃圾集中处理还应与垃圾减量化、家庭自身无害化处理以及资源化相结合。如广州垃圾集中处理和分类收集、净菜进城、包装容器循环利用以及垃圾发电相结合。
垃圾集中处理的方法
填埋:填埋是现阶段我国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大多数垃圾填埋方式都是简易填埋,忽视了处理中的环境管理。填埋导致的大气污染、水污染等二次污染严重。卫生填埋是垃圾处理必不可少的最终处理手段。兴建填埋场应当实施三同时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环境监测制度。
堆肥:食物垃圾约占生活总量的 1/3。食物垃圾和其他一些有机垃圾具有分散、量大、处理困难、容易污染环境等特点,对其集中处理,如堆肥,不仅减少了垃圾污染,而且使之与其它垃圾成分分离,加快了垃圾分类,有利于城市生活垃圾的全面处理。堆肥易造成地下水污染,发酵不成熟堆肥效果不理想。堆肥产生大量甲烷,处理不好可能引发爆炸。堆肥场所应远离地下水源地,易通风。
焚烧:焚烧的成本很大,在我国应有并不普遍。焚烧易产生局部大气污染。垃圾焚烧场的建立应严格遵守三同时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境标准制度和环境监测制度。
分类收集和集中处理环境管理原则
盲目追求对垃圾良好环境管理的一蹴而就,既不可能也不可行,但我们可以借实行垃圾处理收费和分类收集试点的契机,对有经济和能力条件的城市尝试对垃圾实施从“摇篮”到“坟墓”的全过程环境管理。垃圾分类处理和集中处理是一种末端控制措施,应该和源头控制和产生控制相结合。
由于垃圾分类收集和集中处理具有不经济性,单位和个人一般不会主动承担垃圾分类收集和集中处理义务。在具备条件的城市,要强化环境管理,严厉处罚不执行分类收集和集中处理制度的单位和个人。对于居民生活垃圾,通过实行居民分类收集付出成本2~3倍的罚款并责令其限期分类收集或代履行收取相应费用的方式,实施垃圾分类收集制度。对于工业区、街道等公共场所的垃圾,场所设置单位或主管部门必须设置垃圾分类收集设施,任何人投掷垃圾必须投入且必须按分类标准或方法将垃圾投入垃圾分类收集设施。对违反规定的单位处以罚款,对违反规定的个人予以行政处罚或行政处分。
垃圾的环境行政管理要与企业管理、公众参与管理结合,以形成结构互补、功能配套的垃圾分类收集处理环境管理体系。市人民政府制定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办法,居住小区、大厦和工业区具体实施,大类粗分,厨余垃圾就地绿化。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和集中处理应实行面向社会、公开发包、平等竞争、有偿服务的原则,鼓励单位或个人举办分类收集和集中处理的专业化服务企业。
各国试行生活垃圾分类参考 日本
初到日本的外国人,都会对其叹为观止的垃圾分类所折服。瞥其一斑,日本的垃圾分类有以下几大特点。
一是分类精细,回收及时。最大分类有可燃物、不可燃物、资源类、粗大类,有害类,这几类再细分为若干子项目,每个子项目又可分为孙项目,以此类推。
在回收方面,有的社区摆放着一排分类垃圾箱,有的没有垃圾箱而是规定在每周特定时间把特定垃圾袋放在特定地点,由专人及时拉走。如在东京都港区,每周三、六上午收可燃垃圾,周一上午收不可燃垃圾,周二上午收资源垃圾。很多社区规定早8点之前扔垃圾,有的则放宽到中午,但都是当天就拉走,不致污染环境或引来害虫和乌鸦。
二是管理到位,措施得当。
外国人到日本后,要到居住地政府进行登记,这时往往就会领到当地有关扔垃圾的规定。当你入住出租房时,房东也许在交付钥匙的同时就一并交予扔垃圾规定。有的行政区年底会给居民送上来年的日历,上面一些日期上标有黄、绿、蓝等颜色,下方说明每一颜色代表哪天可以扔何种垃圾。在一些公共场所,也往往会看到一排垃圾箱,分别写着:纸杯、可燃物、塑料类,每个垃圾箱上还写有日文、英文、中文和韩文。
三是人人自觉,认真细致。
养成良好习惯,非一日之功。日本的儿童打小就从家长和学校那里受到正确处理垃圾的教育。如果不按规定扔垃圾,就可能受到政府人员的说服和周围舆论的压力。日本居民扔垃圾真可谓一丝不苟,非常严格:废旧报纸和书本要捆得非常整齐,有水分的垃圾要控干水分,锋利的物品要用纸包好,用过的喷雾罐要扎一个孔以防出现爆炸。
四是废物利用,节能环保。
分类垃圾被专人回收后,报纸被送到造纸厂,用以生产再生纸,很多日本人以名片上印有“使用再生纸”为荣;饮料容器被分别送到相关工厂,成为再生资源;废弃电器被送到专门公司分解处理;可燃垃圾燃烧后可作为肥料;不可燃垃圾经过压缩无毒化处理后可作为填海造田的原料。日本商品的包装盒上就已注明了其属于哪类垃圾,牛奶盒上甚至还有这样的提示:要洗净、拆开、晾干、折叠以后再扔。
美国[4] 垃圾回收作为一种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在许多发达国家,回收产业正在全国产业结构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以美国3个城市巴尔的摩、华盛顿和里奇蒙为例,过去回收垃圾每处理1吨需要花40美圆,分类处理以后,这些回收的垃圾在1995年就创造了5100个就业机会。在美国这3个城市只是很小的一个地区,其垃圾回收不仅节约了处理垃圾的费用,而且创造了5亿美元的财富。被称为垃圾生产大国的美国,垃圾分类逐渐深入公民的生活,走在大街上,各式各样色彩缤纷的分类垃圾桶随处可见。政府为垃圾分类提供了各种便利的条件,除了在街道两旁设立分类垃圾桶以外,每个社区都定期派专人负责清运各户分类出的垃圾。居民对政府的垃圾分类工作也表示了极大的支持。这不仅表现在他们每个人对垃圾分类的知识耳熟能详;而且,在这里为垃圾分类处理出钱,就像为能饮用到洁净的自来水付费一样天经地义。
其他国家
垃圾分类不仅是美国那样的发达国家的时尚,也是不少发展中国家的趋势。在巴西,许多社区都实行的垃圾分类,这位市长把市政大厅正门口的分类垃圾箱作为该市的荣耀。而附近的二十多个海滩,分类垃圾箱更像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在菲律宾的一些地方,村民自发组织起来为清洁自己的生活环境而努力,垃圾分类是这个运动中的主要内容。
后记
如今我们的生活好了起来,于是我们便不再吝啬卖破烂换回的那几毛钱。勤俭节约,废物利用,这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现在却在逐渐丢失。我们每个人都是垃圾的制造者,又是垃圾的受害者,但我们更应是垃圾公害的治理者,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垃圾分类来战胜垃圾公害。
参考文献:
[1]郑连勇;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目标[J].城市规划会刊 2001年04期
[2] 唐鸿寿、王如松等编著;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和管理[M].气象出版社.2002 [3] 王灿发;我国综合资源利用立法所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J].环境保护 1998年08期
[4]张小平;美国城市居民住宅垃圾回收系统[J].环境导报 1996年05期 [5]郝天文;珠三角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法的探讨[J].环境工程 1998年04期 [6]赵由才主编;生活垃圾资源化原理与技术[M].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2 [7]王中民主编;城市垃圾处理与处置[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1 [8]广州市建设委员会、广州市市容环境卫生局[编];广州市环境卫生总体规划[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9]刘喆;垃圾分类工作任重道远[J].广西城镇建设 2010年05期
[10]姜朝阳、周育红;论城市垃圾分类收集中的公众参与[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年12期
9.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情况调查问卷 篇九
1、您是通过何种途径了解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的?(可多选)--------
A.电视、广播B.报纸、书籍C.网络D.朋友或家人E.社区居委F.从未了解或听说过
2、您所在的社区是否见过垃圾分类的垃圾桶?-------------
A.见过,且人们都是按照分类仍垃圾
B.见过,但人们没有按照分类扔垃圾
C.见过,但只有极少数人按照分类扔垃圾
D.没见过
3、您认为现在投入使用的分类垃圾箱有起到垃圾分类的作用吗?---------------
A.有,作用很大B.有,作用很小C.没有作用
4、在您日常生活中,垃圾一般是如何处理的?------------
A.未出售也未处理,全部投放到垃圾箱
B.除废品出售外,再分类后投放垃圾箱
C.除废品出售外,其余全部投放到垃圾箱
5、您平时处理可回收垃圾的途径(可多选)---------------
A.收集起来卖给废品回收人员B.倒入垃圾回收站
C.与其他垃圾混在一起倒入垃圾桶D.到时候看情况而定
6、您认为在小区倡导垃圾科学分类回收采取怎样的方式居民会更加容易接受?(可多选)---------
A.举办废品科学回收相关的讲座以及纳凉晚会
B.海报图片宣传等
C.与其他组织(如大学生志愿者服务队)合作宣传
D.电视台、网络宣传
7、您认为在小区中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的困难有哪些?(可多选)----------------
A.居民环保意识淡薄B.设施不够完善C.宣传力度不够
D.居民对垃圾回收分类知之甚少E.职能部门规划不力
8、您认为垃圾分类回收中,哪个群体应该发挥最大作用?
A.垃圾排放者B.环卫工人C.相关职能部门D.宣传媒体E.社区宣传员
9、您认为在小区中,垃圾可以按照哪种方式重新分类?-----------------------
A.“可燃烧垃圾”和“不可燃烧垃圾”B.“厨房垃圾”和“非厨房垃圾”C.“湿垃圾”和“干垃圾”D.其他-------
10、对于生活垃圾分类,您的态度是---------------------
A.垃圾分类是环保行为,贯彻可持续发展道路,有无规定我都会遵守
B.如果市政府出台相应政策,应该会遵守
C.垃圾分类相关配套还未成熟,目前很难做到垃圾分类
10.大连市生活垃圾分类全景调研报告 篇十
(一)高速发展中的中国城市正在遭遇“垃圾围城”之痛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活环境不断恶化,人们饱受 “垃圾围城”困扰。
人民日报海外版《城市垃圾治理的中国探索》指出,2013年全国设市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已达到17300万吨,如果堆在一起,可以堆出500多座百层高楼。广州产生的生活垃圾两天不处理就能堆到香港;北京每天产生的垃圾,如果用2.5吨卡车装载,能从天安门一直排到河北廊坊,将近60公里。
中国产业信息网“2015年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大数据分析”显示,2015年全国设市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已达到 1.92亿吨,比1979年增加了6.6倍。
(二)什么是“垃圾围城”病痛的治病良方
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末端处理方式主要有填埋、焚烧、堆肥等方式,这些处理方式都对环境有一定污染。那么,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呢?
1996年以前,西欧国家、日本、美国和新加坡等一些国家的生活垃圾处理方法以填埋为主。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对生活垃圾实行分类收集和回收利用,也就是将垃圾分门别类地投放,并通过分类清运和回收使其重新变成资源。垃圾减量(Reduce)、再利用(Reuse)、回收(Recycle)的“3R”原则被不少国家奉为垃圾处理的核心理念。
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的好处主要有:1.促进垃圾减量。生活垃圾在源头、中转、运输等环节经过分类回收后,不同类型的垃圾被分离出来。垃圾分流后进入环卫系统的垃圾处理量会相应减少。2.减少占地。对垃圾进行分类,去掉可以回收的、不易降解的物质,减少垃圾数量达60%以上,可以大大减少占用土地的面积。3.减少环境污染。将有害垃圾分类出来,减少了垃圾中的重金属、有机污染物、致病菌的含量,有利于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减少了垃圾对水、土壤、大气的污染风险。
由此可见,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管理是实现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解决垃圾围城问题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二、大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现状
(一)大连市与生活垃圾分类有关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和规划计划。大连市制定出台了《大连市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条例》(2010年2月1日起施行)、《 大连市城市废弃物管理办法》(2003年修正),规定了城市生活垃圾应当进行分类投放、收集、合理利用的条款,但是也存在过于原则性、缺乏可操作性的问题。后来又制定出台了《大连市餐厨垃圾管理办法》(2014年3月1日起施行),规定除居民家庭生活以外的餐厨垃圾要单独存放和收运。
2016年,大连市政府把“启动中心城区垃圾分类前期工作”做为2016年全市18个重点民生工程项目之一。
(二)大连市中心城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现状
大连市中心城区包括中山区、西岗区、沙河口区、甘井子区、高新区,共有人口235万人。2015年中心城区生活垃圾日收集处理量2226吨,人均生活垃圾产生量约0.95千克/人.日。
1.生活垃圾分类现状。大连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总体来说是刚刚起步,全面实施任重道远。
----2015年10月起,中山区51个社区的2500个垃圾桶实行垃圾分类,倡导市民将金属、瓶罐、废纸、塑料、织物五类可回收垃圾独立分装投放到可回收垃圾桶,其他垃圾投放到不可回收垃圾桶。
----西岗区日新街道东关社区开展“垃圾分类我先行”主题宣传活动。
----八一路街道八一社区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
d.废品回收也是城市垃圾分类收集处理的一个重要途径。
2.生活垃圾收集运输现状。大连市中心城区生活垃圾收运采用“垃圾箱桶收集+转运站转运”和“垃圾箱桶收集+压缩车直运”的模式。前端收集容器主要有垃圾桶、废物箱、敞口垃圾箱、地埋式垃圾桶等。运输车辆主要有压缩式垃圾车、小型机动收集车、钩臂车等,目前中心城区共有480辆运输车辆。转运站包括大中型和小型水平压缩式转运站,目前,中心城区现投入运行的转运站共37座。
其中,大型转运站1座,为梭鱼湾生活垃圾压缩转运站。位于沙河口区春光街200号梭鱼湾公园内,设计转运能力为1000吨/日,是全国唯一一座全地下生活垃圾压缩转运站,也是全国日处理能力最大、全地下、垂直式、BOT运营的生活垃圾压缩转运站,于2011年7月投入使用。另有两座大中型转运站正在建设中,其中南松路生活垃圾转运站占地约2400平方米,建成后日转运垃圾200吨;泉水生活垃圾转运站占地面积6900平方米,建成后日转运垃圾500吨。
(三)大連市民对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认识
为了解掌握大连市民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认识和建议,大连市环保志愿者协会我爱我家环保小组设计了“大连生活垃圾分类调查问卷”,问卷共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年龄、性别、职业)、生活所在区域、获取垃圾分类知识的途径、垃圾分类的好处、扔垃圾时面对分类垃圾桶如何选择、生活垃圾分几类收集比较合适、实施垃圾分类处理有什么困难、什么样的情况会促使居民主动进行垃圾分类等8个问题,从2月18日至4月9日,通过互联网、微信、QQ以及发放纸质版等方式展开调查,共回收调查问卷1717份。调查问卷结果简要分析如下:
参与填写问卷的市民中,18岁以下占28.47%,19-30岁占18.16%,31-60岁占53.05%,60岁以上占3.33%;男性占41.9%,女性占58.1%。学生、教师、企业职员、公务员、其他占比分别为32.04%、6.84%、32.41%、10.35%、18.36%。
三、思考和建议
(一)存在问题
纵观大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现状和普通市民对生活垃圾分类的认识,我认为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现有关于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法律法规不健全、不完善,缺乏可操作性,缺少配套的监管和奖惩机制。
2.垃圾分类缺乏统一标准。除了餐厨垃圾(不包含居民家庭产生的餐厨垃圾)、大件垃圾和装修垃圾已经开展分类处理以外,其他生活垃圾如何分类、如何投放没有统一标准,生活垃圾分类设施的形状、大小、颜色以及分类标志等也没有统一。
3.生活垃圾分类和收运系统建设相对滞后。垃圾分类设施配置不足,绝大部分居民小区未配备分类垃圾桶等垃圾分类设施;即使部分小区开展了垃圾分类投放试点,但收运单位基本上采取混合收运模式。
11.德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方法研究 篇十一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 保证分类有效的关键程序是人工手选, 在垃圾产生的源头就进行分类收集是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的最佳方法。德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实行垃圾分类收集后, 到90年代, 玻璃的回收量已达到其产生量的50%, 纸张的回收量达到其产生量的41%, 塑料的回收量达到其产生量的5%, 纸板的回收量达到其产生量的三分之一[2]。
1 垃圾分类的实施
垃圾分类主要依靠居民的配合, 在生活垃圾的发源地——居民家里实现。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 居民根据不同成分垃圾的利用及处理途径, 对其进行科学分类、收集。利用“三桶系统”和储藏容器, 实现垃圾分类收集、分开处理。
“三桶系统”指的是:灰色垃圾桶 (或垃圾袋) , 黄色垃圾桶 (或垃圾袋) 和棕色有机垃圾桶。储藏容器主要用于存放废纸、纸箱、衣物和玻璃瓶。
1.1 灰色垃圾桶 (或垃圾袋)
用于存放不能回收利用的剩余垃圾, 如:煤渣、女士长统袜、白炽灯泡、橡皮、扫集物、残余蜡烛、复写纸、蜡纸、圆珠笔、皮革, 无“绿点”标识的塑料桶、小量的瓷器、陶器、玩具、吸尘器袋子、污染过的聚氯乙烯塑料 (发泡塑料) 、墙壁纸、烟头、地毯残余物等。因卫生方面的原因, 以下垃圾必须用纸包好再放进灰色垃圾桶内:妇女用卫生巾、宠物草垫、膏药、绷带、止血塞、动物粪便、药棉和药棉棉杆、尿布。
1.2 黄色垃圾桶 (或垃圾袋)
用于存放带“绿点”标志的包装废弃物:铝薄包装废弃物, 如酸奶杯盖、巧克力包装膜、软管等;塑料包装废弃物, 如酸奶杯子、塑料桶、塑料袋、洗发水瓶、洗涤用品和护理用品包装容器、聚氯乙烯塑料 (发泡塑料) 、包装盒等;金属容器, 如饮料罐、罐头盒、瓶盖等;复合包装材料, 如真空咖啡包装袋、牛奶袋、果汁盒、糖果包装盒等[1]。
1.3 棕色有机垃圾桶
用于存放有机垃圾, 如蔬菜、果皮、树枝、生物垃圾收集袋 (纸制品) 、花土、蛋壳、咖啡残渣及过滤袋、鱼骨头 (用纸包裹好) 、树叶、坚果果皮、杂草、热带和亚热带水果果皮 (如柠檬、橙子皮等) 、未经处理的锯末和木材纤维、花枝、剩菜剩饭 (用纸包好) 、袋泡茶叶、变质的食物 (用纸包好) 、一次性纸杯、头发等。其中, 剩菜剩饭、袋泡茶叶、变质的食物、一次性纸杯、头发等不能用作堆肥。
1.4 贮存容器
1.4.1 玻璃贮存容器
按不同颜色玻璃分开存放, 分为棕色玻璃、绿色玻璃 (蓝色、红色和黑色) 及白色玻璃。眼镜片、耐火玻璃 (钢化玻璃) 、白炽灯泡、玻璃镜子不能放入玻璃贮存容器内, 需放进灰色垃圾桶。
1.4.2 纸或厚纸板贮存容器
用于存放以下垃圾, 如信封、各种宣传册、印刷品、纸箱、杂志、目录、大包装纸袋、洗涤用品包装箱、报纸。
带滤膜的纸、复写纸、带软垫的信封、蜡纸、墙壁纸、复合材料 (如饮料盒) 、尿布等不能放入此贮存容器内。
1.4.3 衣服和鞋子贮存容器
用于存放旧衣服、旧鞋、床上用品、桌布、窗帘等。
2 分类垃圾的处理及利用
消费者将产生的垃圾分类存放, 由垃圾处理公司收集运输, 按不同类别进行处理、回收利用。
图1表示分类垃圾的去向及利用途径。
3 结论
在我国很多地方, 尤其是一些中小城市, 生活垃圾没有分类, 所有垃圾混合存放, 最终全部进入垃圾填埋场, 不仅污染环境, 而且浪费资源, 给垃圾填埋场带来巨大的压力。为了缓解这一矛盾, 对生活垃圾进行科学的分类收集、分开处理, 利用垃圾中的有效成分变废为宝, 是减少垃圾量 (垃圾填埋、焚烧量) 、实现垃圾减量化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罗仁才, 姚晓军.德国包装废弃物循环利用研究[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06 (2) :39-40.
【浅谈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推荐阅读:
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暂行规定07-28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建设方法10-31
学校生活垃圾分类班会06-19
垃圾分类低碳生活标语10-19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规范09-11
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总结08-23
天津市人民政府批转市市容委关于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管理工作实08-29
“世界城市”北京:与垃圾的战争07-27
城市垃圾处理问题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