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暴力毛概论文(精选7篇)
1.论网络暴力毛概论文 篇一
东北石油大学 2013 —2014学年
第3、4学期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课程实践报告
班级:信12-
1姓名:蒋道福
学号: 120602140130
成绩:
关于大学生就网络运用的调查
调查对象:在校大学生
调查时间:2014年5月4日至2014年5月18日
调查方式:拦截式访问,发出问卷253份,回收有效问卷206份
(注:因采用拦截式访问,此研究结果仅供参考,并不能据此完全准确推断在校学生手机控的具体因素,只能够代表大体的情况。)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二十一世纪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完善,网络时代已经来临。现在大学校园中“网络文化”已经成为新的文化现象。有些学者曾夸张的说“网络文化”人类文化发展即语言文字的产生和形成以及活字印刷的发明之后的第四里程碑。网络已经进入各个领域,无论在经济、政治、日常生活或者军事方面,都占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网络已成为这个世界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网络信息资源的丰富和交流的便捷,深得同学们的关注和喜爱。现在随着网络社交平台的快速发展,网络社交已经成为大学生们必不可少的应用工具。网络社交已经为大学校园中的一种新的文化现象,那么,网络交往究竟对大学生有什么样的影响呢?我以“大学生网络社交”为主题对在校大学生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研究大学生网络社交利与弊,以及大学生如何正确利用网络交往。
一、网龄情况
网龄2-5年和5-7年的大学生分别占45%和39%,占了大部分,由此推算,这时候的大学生基本都是在初中和高中才接触网络的。
根据这一结果显示,我们看出来大学生的网龄普遍很高,比起70后这一辈,我们更早的接触到了网络。在面临物质丰富的当今社会,当代大学生有更多了解社会的广泛面。
二、对上网的控制情况
60%选择了“没时间概念,顺其自然”,而29%的人选择“想控制时间,但一上网就忘了时间”。
可见,大学生自我提醒,自制能力还有待提高,如果没有改善的话,是很容易沉迷于网络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的多样性会让当代大学生很容易控制不好自己。所以,对上网的控制能力普遍较为低。
自我控制能力应该在大学时代表现出一种很成熟,才应该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如果出现这种现象就是给我们大学生一种警钟,我们应该提高自我控制能力,有很好的认识观和批判观。如果在网络上面不能自我控制,过于沉迷于网络,就会很堕落,美好的青春年华应该实现在追求理想上面。弱的自我控制能够使我们在很多时候犯大错误,它体现了我们大学生的基本能力。
三、上网的形式及对不良网站的访问情况
经统计,60.38%的大学生采用电脑上网,36.48%则采用手机上网。可见,电脑和手机已经成为他们获取信息,娱乐交友的一种便捷的工具。关于每周上网时间的分配为:基本的大学生每周上网时间都在5-18小时,而还有很大一部分人每周上网时间超过了18小时,也就意味着他们每天上网超过了3小时,这是很大的一个数字,体现了他们除了上课和上网之外,课外活动就很少了。
对于不良网站访问情况为:22%的曾经误入不良网站,35%偶尔接触,10%会经常接触,其余的表示没有接触过。
从这些数字,我们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分辨不良网站还存在些问题,以及对不良网站的抵制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在二十一世纪的大浪里面,各种物质形态的冲击。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他们的自控能力受到了很大的挑战。不良网站对当代大学生有着很大的负面影响,会影响大学生的价值
观和道德观。在网络常常会看见跟风的情况,很多人在没有分清楚事实的真相前,就一股子的向着别人吐槽。而发现之后,就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所以,通过对这方面的调查,我们应该提高警惕,认真学习思想教育,塑造强大的分辨事物观念和自我认识观。我们要抵制不良网站,发现之后就及时的举报,网络管理机构也应该及时的清理网络环境,为我们提供一个干净绿色的网络环境,及时的宣传正能量。
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起到传播正能量的使者,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能力,起到当头,带头的好作用,我们是社会的新源泉,必须为社会提供新的健康的活力。
四、上网用于学习和娱乐的情况
由调查可以看出,80%的当代大学生讲网络视为娱乐和消遣的方式,用于网络游戏和电视娱乐,来打法平时的无聊时间。而只有20%的当代大学生上网来学习。
通过这一条的调查,我们能够看出,当代大学生对于网络的认识普遍为消磨时光的方式。而没有能够充分的利用起网络这个丰富信息平台,用于提升自己的思想。同时,我们还从调查中看出,当代大学生随着年级的增大,这一趋势有很大的改变,从这20%中,其中大三大四的学生占了73%。这一数据用来说明了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大,渐渐的成熟,对自己的认识规划和认识有了很大的改变。
五、大学生对待网络事件的态度及网络道德
对于网络偏激粗俗用语,大多29%的人“反感,反驳”,39%的人表示“理解”,32%的人“旁观,不参与”,说明很多大学生对网络粗俗语言的看法不一;对于网络热点事件的态度,一半的人“先辨别真伪,再做决定”,还有23%的人“持怀疑态度”,说明了大学生对于网络热点事件还是比较理智的;对于大学生在辨别腐朽网络文化的问题上,他们主要存在“社会经验缺少,鉴别力、判断力不足”,“自律性差,自控力不足”,“好奇心以及逆反心理强”,“价值观不稳定”这四大问题,形势严峻,迫切需要大学生们的重视去改善这一现象。
对于网络道德方面,浏览不健康网页的有35%,12%的人在网络上撒谎,20%的大学生网络上习惯性的跟风,且这里面很多人的言论都是偏激的,存在脏话,30%的人曾在网络上抄袭他人的作品和文献等等。根据这一小条的调查,我们看到,网络道德习惯存在很大的标准歪曲,大学生对待这些问题,很多人都跟风这样的道德。
除此之外,我们还对大学生提问了“当前网络存在哪些问题”。其中70%的人认为网络道德低下(这里面包括了网络恶搞,已经网络虚假信息),20%的人认为网络不存在安全感(其中过半的人由于信息的泄露,经常受到垃圾短信和电话,还有部分人曾经被钓鱼网站欺骗),10%的大学生们认为当前网络监管力度不严是很严重的问题。
通过这两条对于网络道德方面的问题调查,我们能够看出来:
1、大学生在网络上存在浏览不健康信息、说脏话、随意发表发泄性言论、抄袭等不道德的行为,所以需要合理的网络道德管理制度和严厉的惩罚制度才能规范网络文化,提升大学生网络素质。
2、社会上网络存在虚假信息泛滥、信息泄露、网络诈骗及犯罪频繁、网络道德低下等等诸多严重的问题,这方面需要法制管理部门管理涉及网络,严重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给社会一个和谐的网络环境。
3、总的来讲、网络是不健全的,尚待与社会现实相适应的规范,这也需要大学生以至于全体社会共同努力,创造更好的网络文化。
4、大学生的自控能力在这里又再一次表现出来了很强的弱点,所以,当代大学生还需要提升自己思想道德观的确定,能够主动的抵制举报不良信息,对那些低俗,跟风说“不”。
六、小结
从本次调查结果看来,网络文化它是一把双刃剑,对大学生有着巨大的影响。同时,网络文化中也确实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问题,我们大学生不应该去回避它,应该合理 运用网络,避免受到它的负面影响,发挥它的正面功效,营造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建设和谐的网
络环境。我们更应注重和加强网络环境的进一步优化,共同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大学生应该合理利用网络,正确的接收网络文化,吸取其中的有益部分,保持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实事求是地趋利避害。在利用网络进行娱乐的同时要应注意利用网络进行充分学习。
网络像是无边的森林,里面藏着非常丰富的宝藏,但我们愿大学生们都能找到通向宝藏的路径,而不是陷在泥潭里,而我们应该做的是利用网络这个庞大的信息平台,为自己提供所需的资源。在面对不良信息和诱惑的时候,我们还缺乏说“不”的声音,因此,我们在这方面的自控能力和抵抗能力需要锻炼和提升。
同学们应合理安排时间,做到不通宵不影响学习,学校方面也应当宣传过度使用网络的危害,让同学们知道其中的恶果。对于沉迷网络的同学学校也应当做到不抛弃不放弃,积极劝导督促其转回正轨。社团适当的进行几次有关网络的使用的宣传或者辩论赛,让同学们了解网络的多面性。
建议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品质从心理角度分析,大学生沉迷网络主要是由于他们的好奇心、从众心理、逃避心理、自卑心理、依赖心理等导致的,因此要针对这种情况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他们应对挫折的能力,勇于面对现实生活。通过开设心理学课程和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普及心理卫生知识,提高大学生对自身心理特点的认识,使他们学会自我调节,提高自制力。通过团队训练的方式引导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培养自信心和包容力;也可以让网络成瘾的学生组成心理训练团队,就其沉迷的原因进行交流,寻找个体沉迷网络的症结,在相互鼓励中摆脱网瘾。丰富校园生活,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很多的学生认为网络的主要作用是娱乐生活,他们在网络上游戏、聊天、看电影,以此来填补自己的课余时间。这也从某种程度上说明学校的校园文化生活比较单调,形式单一,内容不丰富,参与面狭窄,有些活动没有迎合学生的心理、难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校园文化活动的吸引力欠缺。校园的亚文化环境对大学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丰富的校园生活为学生增加了各种参与机会,使他们扩大了人际交往的范围,也增加了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并且还可以扩大视野,提高学习兴趣。高校可以利用自己的文化资源,开办各种学术讲座,加深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并提高学习积极性;也可以开展各种文体活动,满足大学生们友谊社交、独立自由活动等的需要,调动他们的参与热情,减少对网络的痴迷;还可以创办各种社团组织,为他们发挥特长提供充分的空间和展示的舞台,使他们在现实生活中获得更多的成就感,减少对虚拟世界的依赖。
网络提供了大量信息,又提供了一个接触社会的个性化和国际化的空间,给了大学生一个展示自身能力的大舞台。就在大学生为传统教育那种求同过多、求异过少封闭式的弊端,埋没了个性而叫苦的时候,网络的出现无疑为推进素质教育提供了一块“试验田”。我们应该利用网络的好处,学习,提升自己,努力塑造自己,提高自己的自我控制能力。我们应该去除网络的弊端,及时的扬长避短!同时做一个网络责任人,担负起自己网络责任。这样,我们的网络一定会成为绿色的,健康的,积极的网络!
蒋道福2014年5月20日
2.论网络战的暴力性 篇二
关键词:网络战;暴力性;不彻底性
中图分类号:E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2-0123-03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军事战争的形态也由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转变,大量智能化、无人化的武器装备被运用到战场当中,无人机、机器人、网络攻防等的非流血作战手段在军事领域广泛应用,低成本的网络攻防也逐渐受到各国的重视。今年4月,奥巴马政府在减少军费的前提下将2014年美国网络安全预算增至130亿美元,比目前约增加10亿美元,更突显了网络战的重要地位[1]。低强度暴力和非暴力化战争作战手段逐渐受到重视,使人们对战争界限的认识变得模糊不清,探究网络战的暴力性有利于认清网络战能否在未来战争中起到主导的作用,准确把握网络战发展的基本趋势和进行战争准备重要问题。
一、网络战具有暴力性的逻辑必然
克劳塞维茨曾经给战争的定义做过经典的阐释:“战争是迫使敌人服从我们意志的一种暴力行为。”[2]指出了战争具有两个基本的特征:一是强迫敌人屈服的政治目的性,二是通过“流血”的暴力行为,二者紧密相连缺一不可。经济制裁、外交谈判等也能使敌人服从对方的政治目的,但这些不是以暴力为特征的战争行为,暴力性是战争的根本属性。战争的暴力可以分为物质暴力和精神暴力,为了削弱敌人的抵抗意志,战争一方面通过武器的物理暴力进行杀伤或威慑,另一方面运用舆论战法律战心理战的精神暴力,改变敌人的价值观念,降低士气,所以战争的暴力是物质暴力和精神暴力的统一。
从人类的战争史看,迫使对方屈服的现实物质力量是材料、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但不同的战争时期,战争的暴力通过不同的物质力量实现。在材料对抗的冷兵器时代,武器装备历经了石器、青铜器、铁器和百炼钢的更替,战争的残酷性和暴力性主要体现在人们围绕材料的对抗展开厮杀。在能量对抗的热兵器和机械化战争中,战争的暴力强度不断增强,战争双方通过能量释放的武器展开对抗,核武器使战争的暴力性达到了极致。在信息化战争中,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结合打破了战争依靠能量取胜的局面,使信息对抗更具有选择性。从材料对抗、能量对抗到信息对抗,战争的暴力性在不同战争时期实现的主要物质力量不同,并没有割裂物质力量是材料、能量和信息辩证统一的关系,只是在战争发展的某个阶段时期中,以某种或某几种物质力量起先导的作用,并不排除其他物质力量在战争中发挥的作用。因此,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基础的网络战具有暴力性,是由战争中材料对抗、能量对抗优先向信息对抗优先发展的必然结果。
人类战争总是要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进行,并且随着军事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扩大,“战争的时空,作为战争运动的根本存在形式,有其特殊的规定性,并随着战争形态的演变而不断演变”[3]。在造船技术运用军事之前,人类的战争主要局限在陆地上,战争的暴力性体现在战争双方列阵厮杀和城池的争夺;划桨战船和风帆的出现,使人类的战争空间由陆地拓展到海洋,在海洋战场中形成了统治长达80年的大炮巨舰主义;航空技术的发展导致了飞机的出现,杜黑的《制空权》理论使战场向空中立体化方向发展,天空成了战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1957年苏联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使人类进入了太空,军用侦察卫星、天基反导武器和天基反卫星武器相继部署在太空当中,太空日益成为重要的作战空间,战争的暴力空间从陆地扩展到海洋、天空和太空,达到了有形物理空间的极致。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和网络技术的应用,战争已经延伸到电磁空间和网络空间,电子对抗和网络攻防也使无形的物理空间充满战争的暴力。所以,发生在网络空间,以网络攻防为手段的网络战具有暴力性,是战争空间由传统有形的物理空间向无形的物理空间和精神空间发展的逻辑必然。
二、网络战暴力性的分类
2009年5月美国政府出台的《网络空间政策评估》对“网络空间”予以明确界定:“第54号国家安全总统令暨第23号国土安全总统令将网络空间定义为: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相互依存的网络,包括互联网、电信网、计算机系统以及重要行业中的处理器和控制器。常见的用法还指信息虚拟环境及人与人之间的互动。”[4]所以网络战的作战对象既包括网络系统中处理器和控制器的基础设施,也包括虚拟环境中人的认知。并且从信息产生的机制看来,信息可以分为物质信息和精神信息,其中物理信息只是物质信息的一部分,所以以物理信息对抗的网络攻防是网络战主要的作战方式,也不能忽视以网络传播的精神信息,主要包括事实信息、理念信息和情感信息[5]。网络战不仅能通过物理暴力摧毁敌方的信息系统,也能通过网络宣传等精神暴力蛊惑敌方民众,削弱抵抗意志,影响到人与人的互动。所以网络战的暴力既包括物理暴力也包括精神暴力。
网络战的物理暴力主要体现在作战双方物理信息的对抗和网络系统的破坏,主要包括物理实体等物理域的硬杀伤和对操作系统、协议和层次等信息域的软杀伤。网络空间的物理实体由计算机、传输介质、数据终端设备、数据线设备、网络设备和网络工作管理人员构成,一方面,物理实体的硬杀伤手段主要包括摧毁物理设备,收买或者消灭敌计算机网络工作管理人员。此外,在计算机等物理设施设计开始时有针对性的和无针对性设置硬件后门便于系统入侵时被利用,造成设备自身的缺陷也是物理实体硬杀伤的一种主要手段,网络战的硬杀伤旨在彻底摧毁或瘫痪对方的物理实体或网络系统。另一方面,网络战的软杀伤主要是指通过黑客攻击和计算机病毒等破坏和干扰敌信息网络使用的效能,降低网络系统工作效率,使网络系统暂时瘫痪。2010年9月,伊朗的布什尔核电站遭到“震网”病毒攻击,1/5的离心机报废并导致放射性物质泄漏。伊朗政府指责美国和以色列是幕后主使,名为“震网”(Stuxnet)的蠕虫病毒,侵入了伊朗工厂企业网络“物理隔离”的西门子工业控制系统,并夺取了该站核心生产设备尤其是核电设备的关键控制权,离心机在失控情况下不断加速而最终损毁[6]。endprint
网络战精神暴力表现在作战双方利用网络媒介进行大量宣传,使其陷于真假难辨的消息和令人绝望的纷乱气氛之中,大大丧失抵抗意志,从而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主要的作战形式是网络心理战,作战手段包括发送电子邮件和利用网站宣传。利用电子邮件快速便捷的特点,将文字、声音或者图片制作成多媒体的形式通过网络发送到相关作战人员及其亲属手中,进行心理宣传,实施精神暴力。例如2003年美军入侵伊拉克前,美军渗透到伊拉克的内部网并控制了国防部网站,数以千计的伊军军官收到了伊拉克国防部电子邮件系统发送的劝降邮件。利用网站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建立网站,二是入侵敌方网站。通过建立内容丰富的网站,进行有利于己方的广泛宣传,团结和动员己方的民众,争取战争的胜利,或者通过入侵敌方的网页,在网站上涂写反战口号,把反战的照片或标语安插在被攻击网站的网页上,借助敌方的网站作为宣传基地,控制舆论导向,争取主导地位。
三、网络战暴力的不彻底性
网络战主要发生在网络空间,以信息为主要的作战对象,与传统的物理战相比,对抗的暴力程度相对降低,具有不彻底性,主要表现在打击效果的有限性和作战行动的辅助性。
网络战暴力的不彻底性首先表现在打击目标的局限性,导致实施网络战打击的效果有限。一是打击目标选择的局限性。不是所有的网络系统都能受到网络攻击,网络攻击的前提是目标系统存在缺陷和漏洞,目前所有的黑客入侵都只能针对本身有漏洞的系统,有些由于系统管理员配置错误引起的系统漏洞可以进行修复,就能避免网络攻击,而且在对网络依赖较小甚至不依赖网络的武器系统,网络攻击几乎不会发生什么作用。二是目标性能的可恢复性。打击目标在遭受攻击之下,目标的性能会下降,甚至会处于瘫痪状态,但是目标性能的丧失是暂时,一旦系统的漏洞被发现并且得到修复,或者网络病毒的程序得到控制,打击目标的性能就会恢复。即使在短时间无法修复漏洞或者诊断病毒的类型,简单的物理隔离也能起到一定的效果。2007年,爱沙尼亚由于将苏联红军纪念碑迁至军人公墓,而遭到数千台被黑客控制的电脑发起的饱和式攻击,导致部分网络办公场所无法正常运行,为了应对这种情况,爱沙尼亚关闭了其通向外界互联网接口,允许国内用户接入网站而屏蔽了国外用户,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三是打击目标的手段不可重复性。打击手段的不可重复性是由于网络系统的可修复性和对“病毒”的免疫性造成的,一旦网络系统的漏洞被修复,针对此系统漏洞的攻击就会失效,而且识别原来病毒的防护软件也会自动查杀原有病毒,不得不使攻击者去寻找新的系统漏洞和研发新的“病毒”。
网络战只能作为作战行动的辅助手段,而不能脱离传统的物理战来实现最终的军事目的和政治目的,这也体现了网络战暴力的不彻底性。以信息为作战对象的网络战,能使敌方的信息指挥系统失灵甚至瘫痪,但这也只是为了下一步传统军事打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单纯的信息对抗并不能使敌人就范。2008年以色列非隐形战机F-15和F-16成功的避开了叙利亚放空雷达的探测后,对叙利亚的东北角一处疑似核设施进行了轰炸,并且安全返回,而且叙利亚的防控雷达没有任何反应。对此事件,美国航空航天工业部门和空军官员称以色列使用了Suter机载网络攻击系统,该系统能作为管理员接受传感器使其指向那些无法发现来袭飞机的方位,或者通过假信息数据渗透欺骗传感器,达到防控系统失灵的效果[7]。网络攻击虽然在信息化时代的战争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是还不能完全取代飞机、导弹等暴力手段,以色列在网络攻击的辅助下依靠战机完成轰炸任务,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在发动网络战之后也是依靠常规部队占领了首都巴格达。网络战的暴力不能彻底脱离传统的军事打击硬杀伤孤立的起到强制作用,至今为止,没有哪个国家或者军队仅仅依靠网络战而取得胜利的。
作为信息化条件下一种新的对抗方式,网络战具有物理暴力和精神暴力的双重属性,在信息化战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所以打赢信息化战争必须提高信息对抗的能力,尤其是以信息技术为主的网络攻防能力。然而,网络战暴力的不彻底性和战争本质的暴力属性,决定了现阶段战争的主要作战方式还是物理战,主要依靠就物质暴力对抗暴力,实现以暴制暴,不能单独地依靠网络战取得军事斗争的胜利。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像“震网”病毒一样摆脱传统的物理打击而单独达成作战目的,将会成为网络战一种新的发展趋势,网络战的地位和作用也会逐渐提高,围绕“制网权”进行的斗争将愈演愈烈,我们必须以高度的危机感和责任感来面对这种新的战争形式,以确保我国的国家安全。
参考文献:
〔1〕邱永峥.奥巴马欲为“网络战”投巨资[N].环球时报,2013-4-12.
〔2〕克劳塞维茨.战争论[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64.
〔3〕姚有志.战争战略论[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5.219.
〔4〕The White House,“Cyberspace Policy Review: Assuring a Trusted and Resilient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Infrastructure”,May 2009,http://www.whitehouse.gov/assets/documents/Cyberspace_Policy_Review_final.pdf.
〔5〕刘戟锋,曾华峰,石海明等.从物理战到心理战[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04.
〔6〕Mark Clayton. How Stuxnet Cyber Weapon Targeted Iran Nuclear Plant.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November 16,2010,http:// www. Csmonitor.com/USA/2010/1116/How-Stuxnet-cyber-weapon- targeted-Iran-nuclear-plant.
〔7〕姚红星,温柏华.美军网络战研究:从系统工学角度探讨美军网络战[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10.220.
3.论网络暴力毛概论文 篇三
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是在党的A.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B.十一届六中全会上
C.十一大上
D.十二大上 答案(1)
2.考查一个社会制度是否有优越性,从根本说是()
A.看其是否能促进生产力发展
B.看其公有制程度如何
C.看其市场化程度如何
D.看其国民素质如何 答案(1)
3.考查一个社会制度是否有优越性,从根本说是
A.看其是否能促进生产力发展
B.看其公有制程度如何
C.看其市场化程度如何
D.看其国民素质如何 答案(1)
4.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
A.解放思想
B.开拓创新
C.与时俱进
D.实事求是 答案(3)
5.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是
A.创新
B.改革
C.革命
D.发展 答案(1)
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
A.解放思想
B.实事求是
C.与时俱进
D.求真务实 答案(2)
7.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是实践基础上的()
A.制度创新
B.科技创新
C.理论创新
D.文化创新 答案(3)8.“实事求是”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是在 A.古田会议
B.延安整风时期
C.党的七届二中全会
D.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答案(2)
9.首先对“实事求是”做出马克思主义解释的是()
A.邓小平
B.毛泽东
C.马克思
D.列宁 答案(2)
10.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
A.解放思想
B.实事求是
C.开拓创新
D.与时俱进 答案(4)
11.下列关于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
B.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
C.解放思想就是实事求是
D.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有时是矛盾的 答案(4)
12.下列关于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
B.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
C.解放思想就是为了实事求是
D.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有时是矛盾的 答案(4)
13.1978年,邓小平支持和领导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具体针对的问题是
A.两个凡是
B.“以阶级斗争为纲”
C.苏联模式
D.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答案(1)
14.毛泽东在()对实事求是进行了科学的界定
A.《改造我们的学习》
B.《反对本本主义》
C.《古田会议决议》
D.《实践论》 答案(1)
15.我党历来十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江泽民把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提到
A.重大理论问题的高度
B.重大实践问题的高度
C.重大政治问题的高度
D.重大思想认识问题的高度 答案(3)
16.毛泽东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作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是在以下哪篇著作中
A.《矛盾论》
B.《实践论》
C.《反对本本主义》
D.《改造我们的学习》 答案(4)
17.对实事求是首先做出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并把它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的是
A.列宁
B.毛泽东
C.邓小平
D.江泽民 答案(2)
18.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是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密切联系群众
C.理论联系实际
D.批评与自我批评 答案(1)
19.江泽民对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贡献在于
A.提出实事求是
B.强调解放思想
C.提出理论联系实际
D.提出与时俱进 答案(4)
20.邓小平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是在A.1978年中央工作会议
B.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C.1982年党的十二大
D.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 答案(1)
21.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要大力弘扬()精神,推进理论创新,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A.坚持真理
B.与时俱进
C.解放思想
D.求真务实 答案(2)
22.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在于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
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答案(3)
23.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贡献在于
A.提出理论联系实际
B.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C.强调解放思想
D.强调与时俱进 答案(3)
24.胡锦涛进一步深化了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认识,提出必须大力弘扬
A.实事求是的精神
B.解放思想的精神
C.与时俱进的精神
D.求真务实的精神 答案(4)
25.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A.坚持改革开放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答案(4)
2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
A.唯物辩证法
B.科学社会主义
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答案(4)
27.实事求是当中的“是”是指
A.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
B.我们去研究
C.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
D.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 答案(3)
28.邓小平坚决反对“两个凡是”的观点,明确指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
A.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B.毛泽东思想
C.社会实践
D.社会经验 答案(3)
29.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开拓创新 答案(1)
30.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与时俱进
C.解放思想
D.实事求是 答案(4)
31.江泽民对新形势下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提出了新要求,强调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A.实事求是
B.解放思想
C.与时俱进
D.求真务实 答案(3)
32.党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是针对长期存在的A.经验主义、实用主义
B.自由主义、全盘西化
C.教条主义、思想僵化
D.宗派主义、分裂主义 答案(3)
33.解放思想意味着主观与客观的关系是()
A.从根本上不能统一
B.可以达到绝对的统一
C.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两者不相关 答案(3)
34.在全党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在党的A.七大上
B.八大上
C.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D.十二大上 答案(1)
35.毛泽东第一篇反对教条主义的主要文章是
A.《反对本本主义》
B.《矛盾论》
C.《实践论》
D.《整顿党的作风》 答案(1)
36.“三个有利于”标准中最基本的是
A.生产力标准
B.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C.提高综合国力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标准 答案(1)37.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表明()
A.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可以不断变化的B.马克思主义没有需要始终坚持的原则
C.马克思主义是向实践开放的不断发展的科学
D.马克思主义只能让理论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发展,而不能反过来推动实践的发展 答案(3)
38.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精髓是()
A.实事求是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主要思想 答案(1)
39.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贡献在于
A.提出实事求是
B.强调解放思想
C.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D.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答案(2)
40.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在同
A.党内教条主义的斗争中形成的
B.党内“左倾”机会主义的斗争中形成的 C.党内右倾机会主义的斗争中形成的
D.国际修正主义的斗争中形成的 答案(1)
4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中的“解放思想”是指()
A.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B.“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C.一切出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
D.排出姓“资”姓“社”的干扰 答案(1)
42.邓小平在重新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时特别强调的是要
A.实事求是
B.解放思想
C.与时俱进
D.求真务实 答案(2)
43.解放思想意味着主观与客观的关系是()
A.从根本上不能统一
B.可以达到绝对的统一
C.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两者不相关 答案(3)
44.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体现是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尊重实践、尊重群众
C.落实“三个代表”的思想
D.坚持科教兴国的方针 答案(2)
45.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穿于邓小平理论的A.形成阶段
B.发展阶段
C.成熟阶段
D.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 答案(4)
46.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统一的基础是()
A.社会实践
B.社会意识
C.马列主义
D.改革开放 答案(1)
47.解放思想意味着主观与客观的关系是
A.从根本上不能统一
B.可以达到绝对的统一
C.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两者不相关 答案(3)
48.“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A.政治路线
B.组织路线
C.思想路线
D.工作作风 答案(3)
49.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是
A.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B.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C.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D.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答案(1)
50.“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表明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
A.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情况相结合 B.可以照搬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经
C.没有必要学习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D.E.无需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 答案(1)
51.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它的前提和关键是()
A.理论创新
B.制度创新
C.科技创新
D.文化创新 答案(1)
52.解放思想就是()
A.超越前人
B.一切从实际出发
C.不受一切理论的拘束
D.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答案(4)
53.毛泽东最早阐述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对党的思想路线作了系统的哲学论证的哲学著作是
A.《反对本本主义》
B.《矛盾论》
C.《实践论》
D.《改造我们的学习》 答案(3)
54.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是在实践基础上的A.制度创新
B.理论创新
C.科技创新
D.文化创新 答案(2)
55.毛泽东精辟论证实事求是思想内涵的论著是()
A.《改造我们的学习》
B.《整顿党的作风》
C.《反对党八股》
D.《反对本本主义》 答案(1)
56.马克思主义最显著的特点是它的()
A.阶级性
B.实践性
C.科学性
D.革命性 答案(2)
57.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它的前提和关键是
A.理论创新
B.制度创新
C.科技创新
D.文化创新 答案(1)
58.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邓小平在拨乱反正过程中首先抓住的关键环节是
A.政治路线
B.组织路线
C.思想路线
D.行动路线 答案(3)
59.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是
A.创新
B.改革
C.革命
D.发展 答案(1)
60.邓小平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这段话,非常深刻地阐明了()
A.实事求是的重要性
B.解放思想的重要性
C.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D.破除迷信的重要性 答案(2)
第二题多选题(共 20 题,总分 20 分)1.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到与时俱进,就要做到自觉地把思想认识()
A.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B.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
C.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D.从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中解放出来
E.从轰轰烈烈的形式主义中解放出来 答案(1,2,3,)
2.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就要把现象当作入门的向导,通过()的科学分析,揭示事物的本质
A.由此及彼
B.由表及里
C.去伪存真
D.去粗取精
E.由浅入深 答案(1,2,3,4,)
3.在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上,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曾经存在过两种错误倾向()
A.教条主义
B.冒险主义
C.经验主义
D.保守主义 答案(1,3,)
4.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明确地提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的决定性因素
A.坚持先进性
B.坚持革命性
C.发扬民主
D.加强纪律性
E.增强创造力 答案(1,5,)
5.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贡献在于()
A.首先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在拨乱反正中重新恢复了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C.给党的思想路线增添了解放思想这一新内容
D.给党的思想路线增添了与时俱进这一新内容 答案(2,3,)
6.下列为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世界观前提的是()
A.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物
B.客观事物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C.世界由可变的和不可变的两类事物构成
D.事物的规律乃是事物内在的稳定的关系而不是事物外在的直接表现
E.规律是事物所固有的,但不是事物在任何时候都具有规律性
答案(1,2,4,)
7.江泽民提出的“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是指
A.坚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
B.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
C.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
D.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E.着眼于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 答案(1,2,3,4,)
8.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
A.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B.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基础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活的灵魂
D.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逻辑起点和前提条件
E.“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和邓小平理论的活的灵魂 答案(1,2,3,4,5,)
9.奠定了党的思想路线哲学基础的两篇文章是毛泽东著的()
A.《实践论》
B.《矛盾论》
C.《反对自由主义》
D.《<共产党人>发刊词》 答案(1,2,)
10.坚持党的思想路线,最重要的就是要尊重群众 而尊重群众就是要()
A.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B.尊重群众的利益和愿望
C.尊重群众在实践中的创造
D.把尊重群众和尊重生产力实践统一起来
E.把尊重群众与发扬民主、解放思想统一起来 答案(2,3,4,5,)
11.1978年以来的两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是指()
A.1978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
B.1982年邓小平在十二大提出的“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
D.十三大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E.1992年的邓小平“南方谈话” 答案(1,5,)
12.解放思想的内涵有()
A.前提是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
B.内容是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
C.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和基础
D.目的是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E.是为实事求是服务的 答案(1,2,4,)
13.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判断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是看是否有利于()
A.发展生产力
B.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
C.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E.维护社会稳定 答案(1,3,4,)
14.下列哪些观点是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丰富和发展()
A.解放思想
B.与时俱进
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求真务实
E.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答案(1,2,4,)
15.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着以下内容()
A.解放思想
B.与时俱进
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求真务实
E.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答案(1,2,3,4,5,)
16.下列表述与时俱进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关系的是
A.解放思想的过程就是思想认识与时俱进的过程
B.与时俱进和实事求是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
C.只有具备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才能真正做到实事求是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与时俱进的前提
E.解放思想”是对“与时俱进”内涵准确.全面的揭示 答案(1,3,4,)
17.胡锦涛指出,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要求是()
A.认识规律
B.遵循规律
C.把握规律
D.运用规律
E.改造规律 答案(1,2,3,4,)
18.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
A.体现时代性
B.把握规律性
C.富于创造性
D.尊重规律性 答案(1,2,3,)
19.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
A.体现时代性
B.忠于实践性
C.把握规律性
D.坚持群众性
E.富于创造性 答案(1,3,5,)
20.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出现了若干重要转变
A.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
B.从固守成规到各方面的改革
C.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
D.从“两个凡是”到否定一切社会主义原则
E.从基本上是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转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答案(1,2,3,5,)
第三题判断题(共 20 题,总分 20 分)1.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共同纲领是中共一大纲领
正确 错误 答案(0)
2.中国革命斗争的主要形式是武装斗争
正确 错误 答案(1)
3.《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
正确 错误 答案(0)
4.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是辛亥革命
正确 错误 答案(1)
5.民主革命时期,中华民族第一个也是最凶恶的敌人是封建主义
正确 错误 答案(0)
6.领导权问题是中国革命统一战线最根本的问题
正确 错误 答案(1)
7.毛泽东指出,解决中国一切革命问题的最基本的根据是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阶级状况
正确 错误 答案(1)
8.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指它本身要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正确 错误 答案(1)
9.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正确 错误 答案(1)
10.新民主主义革命前途是资本主义
正确 错误 答案(0)
11.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著名论断的领导人是刘少奇
正确 错误 答案(0)
12.毛泽东首次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
正确 错误 答案(0)
13.中共十六大通过的新党章明确指出,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正确 错误 答案(1)
14.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正确 错误 答案(1)
15.江泽民指出,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奥秘,就在于它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正确 错误 答案(1)
16.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根本体现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正确 错误 答案(0)
17.中共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著名的“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思想
正确 错误 答案(1)
18.四大家族是指以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果夫、陈立夫为代表的大资产阶级
正确 错误 答案(1)
19.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有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正确 错误 答案(1)
20.工农联盟是中国革命统一战线的基础
4.网络暴力感悟作文 篇四
网络,如今已遍布我们的生活,已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近几年有一股“洪流”在网络上盛行,几乎所到之处无人涉足,即使触碰,也会被怼的遍体鳞伤,体无完肤。那股“洪流”还有一个“响亮”的名字——键盘侠。他们凭借着手速和犀利著称,想必有人已经知道这是什么了吧?
暂且抛开正文,我先说一段前段时间我刚看到的视频。视频中,节目组随机招募了二十个路人,让他们戴上面具,模拟网络暴力施暴者,对嘉宾进行第一印象评论。出场的嘉宾有三个,且打扮个性十分鲜明。节目开始,让嘉宾先简单介绍自己,随后,二十个观众开始对嘉宾肆意评价,短短几分钟的时间,屏幕上出现了无数个嘲讽不屑甚至是侮辱性的词汇。
三个嘉宾转身看到评论,情绪都十分不稳,嘉宾三甚至直接崩溃,泪目离开现场。他们前期完全没想到别人会这样看待自己,虽然都已经做足了心理准备,但是看到这样的言论完全是懵的,已经严重超过了心理负荷。
后期这三名嘉宾在接受采访时,他们表示,当时很难受,就像刀子扎在心上一样,也许这些对别人来说,只是几个字,但当事人却需要用很长的时间去消化那些言论。
视频虽然简短,但是感悟颇深。网络暴力看似离得我们很远,但是我们错了,其实网络暴力就在我们身边,我姐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我姐之前玩微信遇到一个同城小哥哥,没想到那人却是披着羊皮的狼,看似优秀其实是一渣男,只会玩弄感情的渣。我姐的感情被他玩弄,被他甩,他却蹬鼻子上脸,各种恐吓和骚扰,本以为离他远远的就可以安宁,但他却越做越过分,把我姐的照片传至网络,还有各种变相的扭曲事实,才短短几分钟,下面就有几万条评论辱骂我姐,并且一条比一条犀利,全都是针对我姐的。我看着评论,不禁心头有一股怒火迟迟难平,但是有什么办法呢?下面几万个人,发一句评论半分钟就可以被淹没的无影无踪,只能忍气吞声的受着,那段时间我姐的情绪真的是差透了,可恶......
其实网络暴力的例子还有很多,在此就不一一列举。网络暴力就在我们身边,之所以网络暴力施暴者如此猖狂,就是利用了网络世界上最大的bug——未实名制登录。现在各大软件都有了第三方软件登录的功能,这更是给了网络暴力施暴者留有可乘之机。他们完全可以不绑定手机号,直接应用软件,然后怼的差不多了就注销账号,扬长而去。
这看似简单的一个动作,但对于网络暴力受害者来说无疑是用利刀深深地扎在心上,虽然时间冲淡一切,但是永远都冲不淡网络暴力受害者心中的疼痛,网络暴力留下的伤疤是永久的,这可能会让受害者疼痛一生,这可能会让受害者走上绝路......
5.网络暴力议论文 篇五
谁也没有料想到,电子世界可以杀人,也是谁也没想到,从前的刀杀人,到笔杀人,如今演变成了远隔万里就可以杀人,或许我们想要杀人,只差一个屏幕罢了。如今的网络让越来越多的人体会到了网上不用承担说话后果的快感,于是他们一个劲的血口喷人,在网上看戏,好像别人的苦痛建立的就是他们的快乐,实在是可恨。
世界上有太多的人我们无法知道他们的经历,无法知道网络暴力的威力,但出了名的明星是我们可以了解的,是我们可以去看见他们的生活的,于是我们也就这样看着他们被网络暴力,然后离开了人世。从乔任梁,到杨又颖,再到陈开心,甚至于网络暴力跨国形成,他们就这样,忍受不了网络上的言语,悲愤死去,他们不是第一个,但却也不可能是最后一个,实在是让我们惊叹人言可畏。
甚至于在网络,人们对于他们的死见怪不怪,认为这是他们心理承受能力不行,这实在是血口喷人,没有经历过网络暴力的人永远都不会知道网络暴力到底有多可怕,网上的言语直击心灵的深处,将我们最后的一层保护网也给击破,就这样,我们忍受不了世间的流言蜚语和谩骂,带着悲伤,怀着恨意离开了人世。
我们希望的是在虚拟世界可以共同感受温暖,而不是互相攻击。如今,敲敲键盘就可以杀人,实在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你怀揣恶意的看世界,却不要把你的恶意带给别人,世界对我们不公平的唯一办法是改变自己,而不是去期望世界改变。
6.网络暴力几时休 篇六
事情起因是姚安濂在某次采访中说在片场唐嫣没有跟自己打招呼,并称其演技需要提高。这番言论经过媒体加工,顿时引发轩然大波,更有众多打着唐嫣粉丝旗号的网友质疑他有意炒作,留言甚是不客气,因此姚安濂与唐嫣粉丝之间的口水战就此展开。姚安濂甚至连发多条微博指责“脑残粉”,并声称要还原事情真相,直接将炮火对准唐嫣。随后唐嫣工作室发声明向姚安濂致歉,并称此事唐嫣并不知情,将对“大肆诋毁”唐嫣的网络行为采取法律手段。而姚安濂最终也删除之前微博,写道:“我的愤怒是针对那些无良粉丝,并不想针对哪个演员!请大家冷静理性一点。当然我也有冲动的时候,我应该检讨!呼吁大家不要再火上浇油了!我非常痛恨网络暴力,恨之入骨!”
关于网络暴力这个词,相信大家并不陌生。在当下网络传播发达的时代,大家习惯于在网络阵地土发表观点。但也正困如此,貌似很多观点与说法脱口而出,更有很多人不分青红皂白,随意发泄情绪。例如《爸爸去哪儿》第二季播出时,电视台播出了多多与贝儿吵架的预告片,多多说了一句“她偷钱”,引发了大批网友到黄磊与妻子微博中开骂。节目播出后,情节反转,表现任性的贝儿又成为了被攻击对象。对这些尚处于童年阶段的孩子,网络暴民们也没有丝毫留情,肮脏字眼随处可见。在《爸爸2》播出期,类似网络暴力从未停止,因此也就不奇怪到节目后半段,为何几往老爸会联合发声明反对网络暴力。
而陈赫上演出轨事件后,有一位网友要求其退出《跑男》,陈赫在微博下回复这条言论,却引发了大批粉丝到这位网友微博中谩骂,甚至有人将其个人信息公布于网络,如此极端的处理方式令人不寒而栗。如今网络谣言与网络暴力随处可见,尤其是在娱乐圈。其中大批所谓娱乐八卦营销号的兴起,则成为了很多争议的起始点。为了满足大家追求八卦的心理,这些博主时常发布圈中秘闻,揭秘某个明星真实形象等等,其中有客观描述,也有大部分是为了吸引关注而有意为之,不仅引发粉丝骂战,更有甚者直接影响明星名声。
在一场场网络暴力中,不分是非随意发泄不满的字眼,不仅当事人生气又无奈,围观者也能感受其中戾气。还是那句话,因为网络,我们能更快地接受信息,也能更自由地阐明观点。但是在拥有话语权的同时,随意且不负责任地表达观点,那就不对了。
7.网络暴力产生的原因 篇七
目前,我国有关互联网的法律法规明显还不够完善,亟需制定一套成熟的法律法规,以实现对网络开放性的法律控制,使网络传播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另外,由于网络的高度开放性、技术性,仅仅借助于法律一种手段进行舆论管理已难以适应网络的发展,对网络言论的管理还要依靠高新科技。在法规层面、技术层面同时着手,双管齐下,才能更好地应对网络暴力。
(二)联合传统媒体监管,强化网上舆论引导
在面对网络暴力事件时,传统媒体要强化自律意识,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并迅速做出反应,调查事件真相,完整、全面地展示整个事件的发生过程,消除一些流言、谣言,把握议题的主动权,对网民的非理性、盲从情绪给予理性及时的引导。另外,在网络暴力发生时,做好舆论引导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网站的管理者必须承担起责任来,对错误、过激的言论加以引导,牢牢把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控制正确、健康、理性的舆论导向。
(三)加大网站监管力度,规范网上传播内容
一方面,网络传播者应自觉承担起信息传播过程中 “把关人”的角色,做好网络信息的搜集、取舍、过滤、整合、发布全过程的把关工作。另一方面,要推行网络实名制,实名制的推行,可以准确地查询到网民的真实身份,在责任主体明确的情况下,网民发表言论便会有所顾虑,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净化网络环境。
(四)推进社会民主进程,提升网民媒介素养
【论网络暴力毛概论文】推荐阅读:
网络暴力范文10-11
网络暴力话题作文06-19
免费预防校园暴力09-09
反暴力学习心得10-01
校园暴力教育教案10-11
反对校园暴力手抄报06-27
校园暴力模拟法庭剧本07-23
农村留守儿童校园暴力08-02
论网络舆情10-27
家庭暴力社会工作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