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现状的利与弊

2024-08-07

中国教育现状的利与弊(精选8篇)

1.中国教育现状的利与弊 篇一

资源学院2010级本朱南华诺娃201011191012

浅析中国城镇化的利与弊

引言

所谓城镇化,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它主要表现为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农村人口居住地点向城镇的迁移和农村劳动力从事职业向城镇二、三产业的转移。城镇化的过程也是各个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所经历社会变迁的一种反映。

经过课堂上一番激烈的辩论,不论正反两方,都不遑多让。中国城镇化利弊重生,再次印证事物存在两面性。我认为中国城镇化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利大于弊,不然的话,各个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也不会选择这条发展的道路。当然,中国的城镇化又有着自己的特殊性,人多、资源少等制约着中国的发展。

中国的城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城镇化取得了快速的发展,2009年城镇化水平提高到46.4%,据统计,进入21世纪,我国的建制镇已超过2万个,比1978年增长了近10倍,大约2亿多人口生活在小城镇,小城镇30年来的快速发展对解决“三农”问题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因此,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城镇化进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中国城镇化进程的主要成就

(一)小城镇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

中国的小城镇建设与农村的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小城镇的发展,可以直接吸纳农村劳动力,从而推动农村从小规模均田制向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可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第二、三产业上去。

(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使城乡差别逐渐缩小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中提出,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改革开放30年来,特别是近年来,加快推进城镇化的进程,城乡分割的体制逐渐改变和创新,城乡之间劳动力、人口、资本、人才和技术的流动日益增加,城乡的市场结构和商品流通关系不断发生变化,城乡经济发展出现了可喜的融合态势,城市户籍制度的改革有所突破。

(三)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了条件

就业问题,是人们议论的一热门话题,更是党中央国务院关注的一重大课题。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为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和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了条件。通过30 年的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年来,我国的小城镇发展较快,已出现数量多、分布广和推动经济发展及人口聚集的功能等特点,具有一定的基础设施建设,有的还有较高水平的服务设施。

(四)都市圈的形成和发展加快了中国城市化的进程

都市圈是一种新的城镇地域空间组织形式,一些学者又称之为“大都市连绵带”。改革开放30 年来,中国的城市连绵区也在形成。这些都市圈的形成和发展,对发展国民经济,加快城市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重大作用。

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粮食安全问题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过快的城镇化使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耕地荒废,粮食减产,使本就严重的粮食安全问题雪上加霜。

(二)生态环境问题

城镇化建房修路使生态环境遭受毁灭性打击,难以再恢复。

(三)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

中国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的主要表现是:许多城镇供水紧张,供电不足,交通不畅,道路短缺,公共绿地普遍减少。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认识上存在偏差,许多人把服务经济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看作是消费性的,只有投入没有产出,这样就形成了“先生产,后生活”的指导思想,由于在认识上存在偏差,城镇政府计划部门不愿投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而是把大多数资金投向能直接增加产值和财政收入的生产项目上。这就必然形成一种后果,全国城镇基础设施的投资很少,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

中国城镇化的总体趋势

今后10年,中国城镇化率还将继续快速上升。根据城镇化演变的一般规律,中国城镇化正处于人口向城镇地区迅速集聚的中期阶段。2008年中国人均GDP为3263美元,已接近上中等收入国家的下限阀值;根据樊纲(2009)的研究,在2008~2020年期间,通过推进体制改革、改善公共服务、健全社会保障以及优化收入分配等举措,中国经济将保持9%以上的增长率,长期、持续、稳定的经济增长为未来较长时期城镇化加速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根据联合国的预测数据,2020年中国城镇化率将达到53.2%,城镇人口达到7.6亿左右;根据韩俊的研究,2020年中国城镇化率将达到56%,城镇人口为8亿左右;有专家估计,未来5~10年城镇化率有望提高10个百分点,如果城乡一体化的体制改革与政策调整取得重大突破,城镇化率可能提高15个百分点,达到60%~65%。无论何种预测,未来10年中国城镇化进程将得到加速发展。

今后10年,中国城镇化将从局部突破过渡到全面推进阶段。未来,随着城乡二元制度与城市行政体制全面改革的有序推进,城乡一体化将取得突破性进程,农民向城镇转移落户的制度藩篱将被打破,城乡居民公共服务均等化初步实现,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将率先成为实现农民工市民化的突破口,城市群、大城市区的发展成为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制度变迁的全面推进将推动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模式发生大的转型,新时期中国城镇化模式将实现规划目标从物的增长到人的发展的转变、主导力量从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的转变、资源利用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城乡关系从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转变、空间结构从基于行政区划的藩篱式城市格局向以城市群为主体的“无拥挤集中”格局转变。

2.中国教育现状的利与弊 篇二

起源于二十年代末的武术题材电影,上海电影制片厂的电影“火烧红莲寺”,是这类电影的代表作。三十年代末,制作武术电影的公司转移到香港,并且从最初的功夫喜剧片、拳脚打斗片、古装刀剑片以及英雄片,到发展至今的现代惊险动作片,已经有八十余年的历史。中国武侠电影不仅弘扬了自强不息的侠义精神、流露出了厚重的文化关怀与历史责任、印证了“千古文人侠客梦”的追求,更将中国武术的博大精深、深厚文化底蕴通过电影呈现在世人面前,成为展现国家形象、增强国家“软实力” 的有利平台。[2]有效地拓宽了武术的传播方式和空间,掀起了中国武术热。然而,随着武术影视作品的发展,为了追求完美的视觉冲击力以及影视特效,当代武术题材电影在一定程度上使人们对武术的本质、武术的意识形态、动作形态产生曲解和误导。 可以说武术题材电影的产生与,对于武术的发展是把“双刃剑”, 既有积极影响,同时也存在一定的消极影响,这些问题也是值得我们反思的。

1武术题材电影的界定

武术题材电影又被称之为功夫片,在这个多如繁星的电影市场中,人们有时会混淆概念,错将动作片当作功夫片。动作片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警匪、枪战、格斗之类的电影都可以归为动作电影。例如,成龙的惩恶扬善,诙谐幽默的精彩电影,他是京剧出身,电影主要彰显惊人的特技和巧妙配合,结合传统的香港武术电影和好莱坞电影的特点。经典影片如《飞鹰计划》《一个好人》《新警察故事》《红番区》等,这些电影作品无疑是动作片中的经典与典范,但是这些并不是真正的功夫片。

笔者认为,所谓武术题材电影,是指以中国武术为主体或核心元素,以宣扬中国武术内容与形式,弘扬中国武术文化,展示中国武术精神为目的和宗旨的影视作品。比如《黄飞鸿》系列电影、《方世玉》系列电影、《霍元甲》、《叶问Ⅰ》、《叶问Ⅱ》、《咏春》 等等。

2武术题材电影的发展概述

2.1《少林寺》:武术题材电影的“影响之最”

提到武术题材电影,不得不说的一部经典电影《少林寺》。 1982年,李连杰被导演张鑫炎相中,出演香港中原电影公司的影片《少林寺》中的主角觉远和尚,此片在中国造成万人空巷的效果,影片在香港及亚洲、澳洲和美洲一些国家上映后,也立刻轰动影坛。接着,又推出了《少林小子》《南北少林》等以少林为题材的电影作品。在《少林寺》这部电影中,不乏有武术家出演,李连杰、于海、于承惠等等,无一例外是中国知名的武术家。因为他们的演出也使得《少林寺》这部电影如虎添翼。这部电影在国内的影响是空前绝后的,电影一经上映,当时一毛钱的票价,累计票房高达一亿。《少林寺》辐射全球,卖座奇佳,在拍摄期间,已被外国发行商抢购版权。公映时更是前所未有的,更是盛况空前。 在香港、台湾、韩国、日本、甚至欧美都备受推崇,好评如潮。少林寺从此也热闹非凡,来参观、游览、朝圣的人络绎不绝。电影《少林寺》使少林寺空前繁荣。[3]

“天下武功出少林,少林武功盖天下”。《少林寺》是中国技击武侠电影中的一部经典之作,它最大的特点是由过去的演员学武打发展为武术运动员直接上银幕。功夫题材电影在表演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它不像其他类型的武术电影神奇而多变,但电影本身创造了中国武侠电影史的辉煌篇章。

2.2李小龙:武术题材电影的“先行者”

提到李小龙这个名字,我想全世界都有所熟知,李小龙对现代技击术和电影表演艺术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主演的功夫电影,在世界上得到公认。许多外文字典和词典里都出现了一个新词:“功夫”(kung fu)。李小龙是中国武术的代表,许多国外武术拳师,空手道,泰拳高手都被李小龙出演的功夫电影深深折服,并对其做出了较高的评价:“李小龙确实是真功夫。”

一定特定历史条件下,李小龙打开中国功夫进军世界的大门,在国际电影中闪耀,让高傲自大的西方人睁大了眼睛。我们仍不敢说,李小龙是中国功夫第一人,但他是第一位赢得国际声誉的中国功夫大师,也是使中华武术在世界范围内得到真正广泛传播的第一人,李小龙获得了空前的辉煌,为中国功夫的传承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有人比喻生动:“中国功夫电影像潜伏很久貌不惊人的虫蛹破茧而出,一度飙升,展现惊人的美丽和发人深省过程。”深沉内敛,后发制人的中国功夫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影视题材,经典盛传。

李小龙系列电影让世界人们深刻了解和感受到了中国功夫的深厚内涵,电影中他动作潇洒飘逸,干净利落,一招一式,每一个节奏都体现了扎实的基本功和中国功夫的精髓,只可惜巨星陨落。“世界最强综合格斗组织UFC主席达纳.怀特赞美李小龙为“MMA之父”,他明确指出“李小龙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所宣扬的每一件事情,在MMA大赛从九十年代初期以来的发展中都一一得到验证,他是武术发展到现在和为什么今天MMA大赛能够存在的原因”。[4]拳王穆罕默德.阿里说:“李小龙是个伟大的人,他在那一领域中最为杰出。我希望我能遇到他, 因为我的确喜欢他的武术,他超越了他的时代。”十届搏击冠军、 美国自由搏击始祖乔.刘易斯说李小龙是一位最好的老师,他的哲学与 武功水平 举世无双 。 世界著名MMA教练PAT-MILETICH说几乎所有练武的人都是听着他的故事长大的。他是MMA的先驱,远远超于他所在的时代。”[5]

2.3香港功夫电影:武术题材电影的“推动者”

近20年来,香港影坛领导武术电影的新潮流,那么它的武术功夫电影的制作路线有什么发展趋势呢?从电影拍摄的过程来看,它们的拍摄费用是昂贵的,并且追求正统的武术表演,讲究真打实斗。可以说,香港武术电影的发展前景广阔。功夫名导刘家良也这样说:“功夫片中的动作是重要的商业元素,因此我相信功夫片永远不会没落。”[6]另一功夫片导演袁和平也认为: “香港的功夫片仍有一定的市场前景,比起其它种类的影片,功夫片仍占有很大优势。”[7]因为其他类型的外国电影,不会有太大的兴趣,在这类电影,但他们可以发展的更好。香港唯一能制胜的就是功夫片。因为武术(功夫)动作片是一种国际语言,谁都看得懂,但在质量方面,一定要创新。著名导演王家卫认为:功夫 (武术)未来的电影是电脑科技的特效结合传统武术,为观众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另一个是武侠题材和现代人的精神融合。而去年底上映的《风云2》则展现出了魔幻武侠风格,特别是影片中步惊云和聂风人魔大战的特技场面和创意,非常过瘾。一些人甚至提出了“第三代”武术,中国武侠电影进入了杂技魔术的时代。因为中国武侠片第一代玩的是刀枪剑戟、斧钺钩叉;第二代讲究的是拳拳到肉,刀刀见血;第三代则展现惊人的特技和魔法的颜色。

在香港功夫电影的发展中,成龙和李连杰作为功夫电影的代表人物,对于武术题材电影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成龙是纯粹的功夫演员,梨园出身。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承载李小龙功夫电影的国内外盛名,成为最被看好的功夫电影接班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期以一部《醉拳》成名,随后进军内地市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迅速占领亚洲市场,九十年代后期进军国际市场, 凭借独树一帜的电影风格征服世界观众,功夫喜剧成为成龙电影独有的风格。受当时香港社会环境和成龙本身武术功底的影响,成龙的功夫电影展现出鲜明的喜剧色彩,由于他是个纯粹的演员,把武术的娱乐性表现的酣畅淋漓,将激烈的打斗场面变得乐趣横生。

成龙的功夫电影是为占有电影市场,以创造经济价值为目的,为个人的成功,吸引观众是他电影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在观众的欣赏随着社会潮流而会改变的情况下,他功夫电影的风格特点也随着时代而不断变化,以时代发展为风格变化之标准是成龙的创新之处,亦是他的成功之处。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 结合传统拳种演绎顽皮小子的形象;八十年来,随着人们生活和娱乐的需求变化的改善,成龙结合社会环境开始他的警察故事, 进行武术在高楼大厦的精彩,英雄形象占据屏幕。90年代至今, 他的电影风格开始统领社会娱乐方向,在其电影中总有让人惊叹的冒险镜头,啼笑皆非的场面依然总能如期出现,熟悉的街道因为成龙的身影而变的不一样。当人们看腻熟悉的城市,成龙的电影开始异域风情的功夫演绎,他的功夫出现在世界各地,在不同的国度演绎武术的神奇,并一直延续到现在。九十年代中期之后,他的电影用欢乐和独特的标志性冒险动作占领世界市场。

八十年代初李连杰的少林寺类型电影展示的一招一式都是真功夫;到九十年代的《黄飞鸿》和《方世玉》系列开始演绎功夫禅学,他的武术最具传统韵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禅学。九十年代末进军好莱坞,《轰天炮4》展现唯美的技击,十五分钟征服西方观众,他神话般的功夫被西方评价如仙女散花般绝美;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其电影中人物形象游走于武学大师与现代功夫高手之间,如《霍元甲》、《轰天炮4》等等。武术的技击美被他的电影如诗如画般地表现出来,他的每个动作都充满韵味,体现中国人的儒雅气质,使观众如痴如醉的享受其中。《时代周刊》报道:没有谁能够像李连杰那样打得那么漂亮,他的一个扫腿动作所表现出的丰富感情让人惊讶。从影三十多年,至今三十多部作品,每部作品都展现不同的人物风格,但是其大师风范从未改变。李连杰电影风格以正宗的东方武术为底版,是古典东方武术文化的现代呈现,他的电影把人们梦寐以求的大师风范的武者形象变成现实,是正宗东方武术与电影的结合。

3武术题材电影对中国武术发展的推动

3.1武术题材电影成为中国武术走向世界的重要途径

提到中国的电影,多数外国人都会对中国武术题材电影竖起大拇指,其在一定层度上已成为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武术题材电影中所表现的江湖儿女豪情、精彩纷呈的打斗场面以及中国武术所包含的传统文化倍受世界人民的喜爱。 例如在影片《少林寺》中,李连杰所展现的各种器械:练刀时犹如下山猛虎、练剑时的手眼身法步、枪如出海游龙、棍有横扫千军的气势,在外国人眼中犹如一门艺术。这些器械在李连杰身上仿佛被赋予了生命,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甄子丹在《叶问》中将“咏春拳”的特点展现的淋漓尽致。咏春拳具有拳快而防守紧密,马步灵活和上落快,攻守兼备与攻守同期,注重刚柔并济等特点。这个拳法与李小龙早期带入世界电影的寸劲同理,使得一些外国的拳师也相继研究模仿。因《叶问》 这部电影,许多外国友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佛山,前来一睹武术之乡的风采。不仅如此,不少外国人也纷纷加入学习咏春拳的行列中。

2013年,由王家卫导演的《一代宗师》在中国上映。并在行业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这部电影的筹备期长达八年之久,汇集了梁朝伟、章子怡、张晋,宋慧乔等两岸三地的明星出演。《一代宗师》荣获了美国国家评论协会五佳外语片,奥斯卡最佳摄影 / 服装设计2项提名,金像奖等等,共计12奖项。《一代宗师》主要包含了咏春拳、八卦拳、形意拳三大拳法,其成功的向世界展示出中国武术的魅力所在。

3.2武术题材电影成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窗口

近年来,随着武术题材电影的快速发展,除了使更多武术拳种、武术拳技被吸纳入到了武术题材电影之中,通过电影这一平台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此外,还有更多的武术文化、乃至中国文化的内容也在通过电影这一途径被人们所知晓。例如,在甄子丹的功夫电影《叶问》中,一袭长衫,儒雅有度的叶问,虽武功高强,自己却韬光养晦。在他看来,习武并不是要恃强凌弱、出人头地,只不过是强身健体,陶冶情操的方式而已。有时,一些习武青年向他请教武学真谛,他也只是象征性的露两手,点到为止即可。通过电影中的情节,我们不难发现,叶问此时的生活淡雅而又波澜不惊,这些无不昭示叶问的生活态度:谦逊退让。

影片《叶问2》中,甄子丹饰演的叶问说了这样一句发人深省的话:中国武术是包含了儒家的哲理,你们日本人不配学我们中国人的武术。由此可见,武术既不是一种用于暴力的手段,也不是崇尚打斗的运动,更多的是修养身心,净化人格之道,是建立在朴素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以儒家文学及“中庸”之道为指导思想,具有典型的整体观。将人与自然看作一个整体,强调“天人合一”,将“神”与“形”视为一个整体,强调神形合一。

李连杰出演的电影《霍元甲》,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武术并不是一种杀人手段,比武切磋讲究的是不战而屈人之兵,而所谓的 “杀戮”、“残暴”,并非是中国武术所倡导和追求的。

4武术题材电影对中国武术发展的负面影响

4.1对武术技术形态的虚构

电影,是追求视觉效应的感官艺术。电影中的武功大多是经过快镜头与慢镜头的利用和处理,加上电脑特技效果制作而成的。可以使人有上天入地之本领,具有出神入化之能力。影片《卧虎藏龙》中,周润发和章子怡的打斗场面,二位高手在竹枝上比武争斗,飘逸优美、身轻似燕、落地无声,让人回味无穷。《英雄》 中,高人一亮相,地动山摇、电闪雷鸣,李连杰和梁朝伟在湖面的打斗之戏,你追我赶,将两位武林高手的轻功展现得淋漓尽致。 李连杰刺杀秦王时,身上散发出来的杀气使面前的烛光摇曳欲灭,可见其内力之深厚,让人叹为观止、拍案叫绝。[8]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现实生活中的武术与电影中的武术是截然不同的,这仅仅是影视艺术的一种表现手法,影片中武术飞檐走壁、空中打斗的场面是对武术技术形态进行的艺术化的、夸大化的表现,在现实生活中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实现的。

4.2对武术技击效果的夸大

当人们看惯了武术题材电影中充满奇幻色彩武功后,会迷恋其中的特技动作,更是有一些青年幻想着像电影里主角一样得到武功秘籍,一夜之间武功盖世,但这些都是不可能的。武术的修行并非一朝一夕可以速成,需要的是习武者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与坚持不懈、水滴石穿的毅力并且不间断的刻苦训练才能有所突破。

有些人看过这样的电影之后,迷恋其中的超绝表演,而真正观看现实中的武术后,继而否定现实生活中的武术,认为它们是花拳绣腿,没有一点功力。许多外国人在观看了功夫片后,来学习武术,但所学到的与电影中华丽的特效动作完全不同,便从此开始否定中国武术。例如,李连杰曾经在美国一个节目中曾被质疑,他们认为中国的太极拳动作缓慢,没有任何的攻防含义,完全是老年人的健身操。而李连杰没有说什么,用太极的力道将节目现场的桌子踢坏。那时的质疑就如同那张桌子一样被瞬间摧毁。事实上,武术确实具有技击的功效,但是,电影为了追求视觉的冲击和震撼,对于武术的技击效果往往会做出夸大式的处理和表达。

5结语

武术题材电影是对武术动作的真实还原和解析,将武术文化和电影文化相结合,二者融会贯通、相辅相成,为人们呈现出一场完美视听盛宴的同时也为中国武术走向世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电影作为武术文化传播发展的载体,其表现形式与武术不尽相同。通过电影来展示传统武术文化,不仅仅包含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更是对既往的民族感情和民族意识的积淀。

参考文献

[1]张震宇,刘韬光.浅析武侠电影对武术发展的影响[J].搏击·武术科学,2011(11):15-17.

[2]张震宇,刘韬光.浅析武侠电影对武术发展的影响[J].搏击·武术科学,2011(11):15-17.

[3]王淑芝.从传播学的角度探讨少林功夫的传播形式[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8(04):108-110.

[4]约翰里特.李小龙的生活智慧:醒思录[M].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09.

[5]约翰里特.李小龙不朽.MMA中国[M].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09.

[6]赵峻艺.李小龙、成龙、李连杰功夫电影对武术发展的作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7]陈超.香港功夫电影“广东意象”的叙述特征及负载意义[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1(6):7-10.

3.中国式诚信的利与弊 篇三

中国传统文化以诚信为本,强调诚信做人、诚信经商。历史上的各个商帮无不把诚信作为自己的企业文化。晋商讲“以义制利”,讲“重信义,贵忠诚”。徽商讲“唯诚待人,人自怀服”,“人宁贸诈,吾宁贸信”。甬商讲“信誉招千金”。鲁商则“讲究诚信,规范行为”。这些商人都以诚信成就了事业。

“见票即付”是诚信生命线

当年,许多晋商在包头一带从事贸易活动,那些不讲诚信者在食用油中掺假,卖面缺斤短两,最后无一成事者。但乔家坚持油不掺假,买一斤面给顾客十七两(十六两一斤),结果发展成“复字号”商业连锁体系。乔家的第一代创始人乔贵发曾从事“买树梢”(即买青苗)的投机活动,结果亏损,就是因为他的诚信有问题。最后,债权人同意缓收债款,他才有了以后的翻身机会,使乔家成为晋商中的优异者。

晋商最辉煌的是票号业。当时并没有对票号的立法,政府对票号也没有任何限制,自由创办、经营,甚至连税收也没有。这就是说,客户把真金白银交给票号换取一张银票,能否再换回真金白银并没有制度保证,完全取决于票号是否守信。在票号发展初期,有一个无儿无女无亲无故的孤老太太,从去世丈夫的衣服中找出一张银票。许多人都认为,这张银票恐怕难以兑现,但票号不仅兑付了银子,还支付了利息。“见票即付”成为各票号诚信的底线,无论票号自身有什么困难,也要兑现这个诺言。

最大的考验是1900年爆发的那场义和团运动。当时,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天津等地,当地的票号分号被毁,账本被烧,银子被抢,票号处于危机之中。当时,北京的达官贵人随慈禧逃跑,到了山西就想到总号取出自己的存款或把银票换成银子,这让票号遇到了“挤兑危机”。但他们明白,无论有什么困难,坚持“见票即付”的诚信是生命线。票号的东家挖出自己祖辈埋在地下的银子,甚至变卖家产来向客户无条件支付。山西作家成一在小说《白银谷》的“惊天动地赔得起”一章再现了当时的真实情景。也正是这种诚信精神感动了客户,迎来了1900~1910年间票号业的极度辉煌。

万两银子一句话

晋商讲诚信有两重含义。对外是对客户的诚信,货真价实,童叟无欺,宁可人欠我,决不我欠人。对内是员工对企业,掌柜对东家的诚信。我们知道,晋商的商号和票号实行两权分离,大事由东家(所有者)做主,但这种经营制度在设计上有一个严重的缺陷,即大掌柜的权责利并不一致。大掌柜有权决定经营管理的一切事务,不仅拿高薪,而且有身股可以参与分红。但经营中的一切损失由东家承担无限责任,大掌柜有权有利而无责。然而,这种重大的制度缺陷并没有带来什么不良后果。在晋商中,从来未出现大掌柜贪污、卷款逃跑、以公谋私等现代企业中屡见不鲜的败德现象。晋商中职业经理人的职业道德和业务能力至今令我们敬佩。其原因在于东家对大掌柜“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大掌柜对东家“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双方是一种完全信任的关系。

诚信是经济活动的基础,但为什么中国封建社会商帮的诚信都无法避免它们最后的灭亡呢?为什么这种诚信不能使他们从封建社会商人成功转型为现代企业家呢?这就在于封建社会中的中国式诚信与现代社会的诚信有本质的差别。

中国式诚信的基础是文化理念和人与人之间有限的了解。中国商人都推崇关公,关公身上体现出来的是“诚与义”的精神。儒家思想也成为维系诚信的精神支柱。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中国的商人是以地域和血缘为纽带形成的商帮,这种关系的产生源于这些人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共同的利益。晋商坚持“用人用乡”,即非老乡不用,而且,清代晋商用人就是晋中平遥、祁县、太谷这些地方的人。徽商坚持“用人用亲”,即非家族成员不用。其他商帮也由一地或一个家族成员所组成。原因也在于这些人之间的了解与信任关系。

中国式诚信不以一种制度为基础,从而限制了商业和经济的发展。各个商帮在用人上有限制,贸易范围也限于熟人之间。比如晋商的票号在未汇总政府官银之间,无论是存贷款还是汇总,主要是为本地或熟悉的商人服务。决定经济行为的不是制度而是对人的了解程度。所谓“万两银子一句话”就是贷款时只取决于对借贷者的信任度,并没有制度保证。如果债务人破产还不上钱,票号也只好自认倒霉,一笔勾销。当商业关系还不复杂,贸易活动处于低级状态时,欠钱还不上债的毕竟是极少数,票号仍可以经营下去。但当贸易发达、商业关系复杂起来后,这种任凭口头信任的关系就无法作为经济活动的基础。

有限信任并不可靠

美国社会学家弗兰西斯·福山把中国式诚信称为“低层次的”或“有限的”信任,而把现代社会的诚信称为“高层次的”或整个社会的“无限信任”。这两种信任的差别在于所依赖的基础不同。

现代社会的诚信当然也会依托宗教等文化基础,但关键还是制度,是制度让不认识的人相互信任,从事经济活动,从而是一种无限的信任。例如,现代银行不是只向熟人放贷款,而是实行抵押贷款及其他相关的制度(如根据还款记录评信贷级别等),从而业务就可以无限做大。晋商的失败,正在于有限信任的票号与无限信任的银行进行竞争,最后失败的只能是前者。

在传统社会中,仅靠地域或血缘的有限信任并不可靠,会由于条件的变化而失信。在晋商兴盛时期,像乔致庸这样的东家往往具有至高的权威,可以维系建立在地域关系上的内部诚信。但当晋商衰落,东家不再有这种权威,尤其不少东家吸食鸦片,无力也无心掌管企业大事时,这种信任就会迅速瓦解。缺乏制度约束,诚信又不存在,职业经理人就出现了种种败德行为。例如,辛亥革命后,日升昌票号北京分号掌柜赵邦彦见局势困难,托病而寓一去不返。继承人侯垣又逃跑。就连大掌柜郭斗南又逃跑。这种职业经理人的不忠行为导致中国第一家票号日升昌破产。“疾风知劲草”,辛亥革命的疾风吹走了晋商建立在乡情之上的诚信,票号和整个晋商的灭亡就来临了。这种情况不仅发生在晋商中,徽商、陕商等各个商帮都在灭亡前夕出现过这种诚信尽失、分崩离析的情况。

4.隔代教育的利与弊 篇四

关于隔代教育问题,就像1000个读哈姆雷特有1000个不同的观点一样,各有不同,那么,我们该如何对待这个问题呢?来看看这些关于隔代教育问题的观点,逐一分析这些问题。

观点一:时间充裕,利>弊

和张女士住同一个小区的李大爷向记者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如果祖辈家长能够对孙辈的疼爱掌握好度,祖辈家长带孩子是非常有利的。

优势一:

不少祖辈家长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而且愿意花时间与孩子在一起生活。能够耐心地倾听孩子的叙述。一般说,祖辈与孙辈之间容易建立融洽、和谐的关系。

优势二:

祖辈家长具有抚养和教育孩子的实践经验,对孩子在不同的年龄容易出现什么问题,应该怎样处理,他们知道的要比孩子的父母多得多。

优势三:

祖辈家长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的社会阅历和人生感悟,是促进儿童发展和有效处理孩子教育问题的有利条件。

优势四:

祖辈家长自身有一种童心,极易与孙子孙女建立融洽的感情,为教育孩子创造了良好的感情基础,利于祖孙两辈身心健康。

观点二:容易溺爱,弊>利

张女士认为由祖辈带孩子虽然腾出了一些必要的时间去工作,同时也增进了孩子与长辈的感情,但长期来看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她总结以下几个原因:

一、容易形成溺爱,产生“隔代惯”的现象。

祖辈家长对孙辈疼爱过度,处处迁就孩子,容易造成孩子任性、依赖性强和生活自理能力低下。还有一些祖辈家长因过度疼爱孩子而“护短”,致使孩子的弱点长期得不到纠正。

二、思想观念陈旧。

许多祖辈家长仍用老观点要求孩子,教给孩子过多的老经验。还有一些祖辈家长因文化低,思想旧,无意识地给孩子传授不少封建迷信的东西,无形中增加了孩子接受新思想、新知识的难度

三,造成孩子与其父母的感情隔阂。

祖辈家长对孙辈的溺爱和护短,造成孩子很难接受父母的严格要求和批评,还容易形成感情隔阂和情绪对立,使正常和必要的教育难以进行。这在我儿子身上尤为突出。

因此,张女士还是认为年轻父母不管怎么忙,也要抽时间与孩子在一起。把孩子的教育权、抚养权完全交给祖辈家长,孩子容易出问题。“不是对长辈不信任,而是站在他们那个角度很难对孩子严起来。

专家建议:年轻父母为主,老人为辅。

5.中国教育现状的利与弊 篇五

一、教育系统会计集中核算主要优点

(一)强化了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性和统一性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各学校的会计业务纳入教委核算中心统一核算,会计核算中心各核算柜组,严格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范账务处理,从原始凭证的收集,记账凭证的填制,账簿的登记,报表的编报,以至于会计档案的整理归档,进行逐一要求,在会计科目设置和使用上,严格按预算规定的科目统一设置,会计核算中心人员在账务处理上认识统一,做法统一,同一类业务做到会计处理一致,避免了十个会计九种做法的现象,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性、完整性和统一性得到了强化。

(二)节约了人力资源

各学校财务人员由以前的会计和出纳改为现在的报账会计,负责单位的资金收支活动,多数财务人员是从教学岗位上的教师抽调过来的,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精减下来的财务人员,又重新扩充到了教学岗位,大大缓解了学校教师缺乏现象。

(三)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

会计核算中心从制度上和运作程序上严格规范了各学校财务行为,有效遏制了学校

违规开户、坐支、截留、挪用财政资金等问题,取消了各学校在银行开设的账户,使分散在学校的财务资金全部集中到会计核算中心的统一账户上,达到科学安排、统一调控、监督使用的目的,有利于学校资金的统一管理,统一调度,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四)财务报表基本做到了“准、全、快”

各级政府部门要求各学校上报的报表基本做到“准、全、快”。“准”指数字真实,计算正确,帐实、帐表相符。“全”指内容完整,各种会计报表是一个完整的指标体系,各项指标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漏报、漏填、漏列都无法了解学校的的全貌,难以作出恰如其份的评价。“快”指报送及时,在上级规定的期限之前尽快填好报出,否则时过境迁,即使做到“准、全”,也不能及时利用而发挥应有的作用。会计集中核算后各单位不再出具财务报表,而是统一由会计核算中心出具并打印交由单位上报,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全面性和及时性得到了极大提高。

(五)会计业务运作过程由“暗箱操作”变为“阳光作业”

在集中核算形式下,一项会计业务处理,至少要经过学校的经手人、主管领导、分管领导、报账员、会计核算中心的记账会计和审核会计六个环节,对数额较大的还要经过会计核算中心的分管领导和上级主管领导等审批,报账业务处理过程在“一厅式办公,柜组式作业”的运作方式下进行,会计业务运作过程由“暗箱操作”变为“阳光作业”,从运作机制上对舞弊行为进行了有效的遏制。

二﹑实际工作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一)会计主体及责任不明确,引起思想上认识偏差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核算中心和学校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协作机制,造成双方财务管理上的脱节,导致思想上认识出现偏差,集中核算前,单位支出只须单位领导“一枝笔”就可以报销,集中核算后,单位领导签字后还需要中心会计审核后才能报销。超标的、不规范及不合法的票据一律不予报销,致使个别单位负责人对核算中心产生抵触情绪,从而放松财务管理,出现规避会计监督行为。

(二)监督职能流于形式

核算中心会计人员都是从学校抽调上来的,核算会计人员分管含原学校在内的多处学校的会计业务,由于在原学校多年,怕得罪人,在执行财经制度、规定方面,降低了工作标准,造成会计核算工作的不严谨,即便分管不含原学校在内的多处学校的会计业务,长期分管固定的单位,同样容易出现人情帐,会计监督职能也难以真正实现,监督职能流于形式。

(三)产生支付风险

每个核算柜组都承担了多套帐务,核算中心人员忙于报账、记账和结账,由于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在时间、空间的分离,从而失去了实地实施监督的优势,对统管学校各项业务细节难以实施全过程的会计监督,对报账员送来原始凭证的真实性,核算中心人员难以进行审查,基本上都是按照单位报账会计填写的报账内容入账,对支出的合理性,发票的真实性难以把握,无论反映经济内容是否真实,只要手续完备,票据合法有效,都必须报销,从而产生支付风险。

(四)降低了学校财务管理的内部牵制与监督机制

随着学校会计岗位被取消,一方面,有些学校领导认为报账会计是跑跑路,传递一下原始票据的,只要是领导签了字的原始票据就可以报销,有无资格证、有无财务工作能力无关紧要,报账会计随意任命,导致报账会计专业能力参差不齐,多数报账会计是“半路出家”,没有受过系统的会计理论知识的正规训练,搞不清科目、账簿和会计报表之间的对应关系,学校所有资金收支往来的核算,都由会计核算中心完成,导致学校财务管理工作弱化。另一方面,由于学校内部的会计与出纳牵制机制消失,报账会

计实际上履行了会计出纳双重职责,这样为报账员作bi提供了便利,学校财务管理的内部牵制、监督机制被削弱。

(五)学校收费监管存在盲点,会计核算与财产物资管理严重脱节

由于会计核算与学校收费活动存在时空上的分离,加上会计与出纳牵制机制的消失,收费时间的长短,收费金额的多少,取决于学校报账员,无形之中,给个别单位瞒报,少报,错报,漏报,隔月报,和私设小金库,坐收坐支,公款私存,滥用现金提供了生存的空间。虽然学校的会计核算工作移至核算中心,但财产物资仍由学校进行管理,这种资产管理与会计核算相分离的情况,就会出现学校认为记账是核算中心的责任,和学校无关,而核算中心则认为管理使用是学校的事,和核算中心无关,存在着实物和账面管理相互脱节,对新购置资产、上级部门调拨或配置的资产,及清理报废的资产,不能对其进行及时的账务处理,尤其是捐赠形成的资产,有相当一部分形成账外资产。

(六)加大了学校被审计监督的难度

由于审计、财政部门与学校之间增加了──核算中心,核算中心与被审计学校之间可能就一些会计责任问题出现相互推诿,会出现资料提供不及时,使得审计及财政部门对具体事项问询、问题责任认定难度加大。

纵观历史,人们不难发现,从古到今,新生事物在发展过程中不可能是完美的,肯定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事物存在就有问题存在,解决问题的本身就是事物的发展,没有了问题,事物也就停止了前进,但只要得民心,只要符合趋势,只要顺天意,这个事物早晚都要成功!会计集中核算制度也不例外.我们应该在实际工作中总结经验、扬长避短,不断加以完善,最终使得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得以健康发展,从源头上为建立公开、高效、廉洁、务实的财务管理机制,为遏制会计信息失真和打击贪污腐败发挥应

6.中国教育现状的利与弊 篇六

当今世界,哪个不是科技创新的国家?说到科技,就肯定要说到“网络”这个家喻户晓的科技成果了。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我国是第一个使用纸币的国家,又是第一个抛开纸币利用手机支付宝微信来进行金额支付。有人说这是网络的好处。确实,网络的好处还不止这些。当学生遇到不懂的课题的时候,就可以上百度搜一下答案,还可以在网络上了解各国趣事,各个地方的风景特征。

可问题来了,网络就只有好处吗?

网络,对于网瘾少年来说,那可更是“好东西”。可以玩各种网游游戏:王者荣耀、英雄联盟等等。这些网瘾少年通常玩了这些游戏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学习成绩下降,作息不规律,眼睛还会近视,身体出现各种毛病。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沉迷于网游、游戏。

有一些人,他虽然不玩游戏,但是手机却下载了一大堆的.软件:QQ、微信、微博、美图、快手、小说、音乐。没有几个软件和学习工作相关的。在几年前,有一则新闻上说:有一个青少年,因为沉迷于网络。父母看不下去了,便把手机从七八楼扔下去,孩子也随着手机跳楼了。

多么可笑,因为沉迷于网络,以至于最后造成悲剧!

所以说,网络的坏处还是挺多的。那么,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这个问题,在不同人的身上有不同的答案。相信大家都知道,对于正确使用网络的人,他们可以利用网络的一切好的资源帮助自己;但是,对于不会正确使用网络的人那可真是“网络尽是坏东西!”使沉迷于网络的人越来越颓废,无所事事,不懂上进。

总之,网络的利与弊我们现在也知道了。怎么选择就看大家的了,要利用网络成为自己的仆人,而不是做网络的仆人!为了自己的人生前途,请各位明智之士做出自己正确的选择。

7.中国教育现状的利与弊 篇七

关键词:混合型,巨灾,利,弊

在高速发展的经济背景下, 城市地区人口越来越密集, 财产总值越来越大, 社会财富集中度也变得越来越高, 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大。巨灾不仅给中国造成了非常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也阻碍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们生活的安定。

一、中国巨灾损失补偿的现状

中国作为一个经济还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 政府的财政收人总量是很有限的。由财政预算安排的灾害救济支出只是财政支出计划中的一小部分。在巨灾发生时, 财政预算安排的救灾基金相对于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只是杯水车薪。

1. 人民对巨灾风险的保险意识差。

中国保险业尽管每在灾害面前都积极赔付, 但适合保险赔付金额尚不及损失总额的百分之一。2010年4月14日发生的青海玉树地震, 该次地震与海地地震、智利地震、巴基斯坦水灾、俄罗斯热浪一起被联合国确定为2010年五大最大灾难之一。最终仅有智利地震获得了较高的赔付。事实表明, 中国国民的巨灾保险意识还非常薄弱。究其原因, 不是保险标的没有获赔, 而是人们没有投保。

2. 缺乏应对巨灾保险的专项基金。

由于巨灾风险一旦发生, 损失巨大, 因此, 设立巨灾风险专项基金是很有必要的。然而, 中国目前巨灾风险损失专项基金的来源渠道比较单一, 主要还是政府财政拨款, 慈善基金以及巨灾保险的保费收入。

3. 直接保险市场分散巨灾风险的能力有限。

由于巨灾保险业务风险较高, 完全商业化的运作使得经营巨灾风险保险的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受到巨大挑战。

4. 再保险市场发展滞后。

再保险市场是原保险市场的风险转移市场, 其承保的一般是巨灾风险或劣质风险。中国再保险市场起步较晚, 市场主体少, 资金不足, 承保能力有限。

根据风险管理理论, 人们对风险的应对措施主要包括风险自留、风险回避、风险控制和风险转移。而对于巨灾风险这类发生频率小, 但损失极大的风险我们应该进行风险转移。其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建立混合型巨灾补偿机制。

二、混合型的巨灾补偿机制概况

面对日益严重的巨灾损失, 中国在面临巨灾损失时主要是由国家财政来进行补偿的。毫无疑问, 财政支出因此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也导致财政预算的紊乱和吃紧。因此在2003年3月全国的“两会”上, 全国政协委员戴凤举呼吁必须尽快建立起中国的巨灾保障制度, 而不能仅仅依赖政府的财政补偿。2006年7月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也提出, 要“建立国家支持的农业和巨灾再保险体系”。2006年1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郑秉文提出, 在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发展中国家, 我们应建立一个混合型的巨灾补偿机制。

混合型的巨灾补偿机制, 即同时发挥国家与市场、政府与机构的双重作用的风险补偿机制架, 发挥保险业的综合作用和国家的信用, 避免以往单方面主要靠国家财政补助。解决恢复生产的单方补偿局面。具体思路是, 或可以先从建立行业性的强制巨灾再保险机制起步 (例如煤矿) , 以应对可能出现的行业巨灾危机事件引发的巨额损失;或可以先行试点建立区域或社区性质的巨灾保险制度 (如沿海台风) , 在理算出合理保险费率的基础上, 强制性要求该区域居民参保, 并将汇集的再保险基金运作于国内外的资本市场;或中央政府可发行政府巨灾债券, 通过联合商业保险机构的市场主体形式, 将风险损失在国内外市场的更大范围内进行转移。混合型灾后补偿机制包括政府补偿、巨灾保险、巨灾债券以及慈善救助, 有效协调各方面的关系、比重, 降低政府面临的责任和风险, 增大保险、债券及慈善的责任, 让新体系可以在灾后重建工作中发挥最大的作用。

三、建立混合型巨灾补偿机制的利端

近年来, 保险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对巨灾风险进行了数据及相关信息资料的储备和积累, 可以为中国混合型巨灾补偿机制的建立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同时, 政府有关门对巨灾风险的认识逐步深化, 人民群众的风险和保险意识也普遍增强。近年来中国大型自然灾害频发, 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因灾受到巨大影响。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日益认识到, 需要充分发挥政策的调控作用, 调动更多的社会资源参与巨灾风险补偿机制, 使巨灾风险能够在更广更大的范围内分散和承担, 从而使得建立混合型巨灾补偿机制在政策方面更容易沟通与协调。随着中国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 居民的风险意识逐渐提高, 尤其是目前住房日益成为家庭财产主要表现形式, 居民寻求家庭财产安全, 转移地震等巨灾风险的需求将日益扩大, 这为扩大巨灾保险覆盖面、建立混合型巨灾补偿机制奠定了基础。

巨灾再保险是一种证券化的再保险产品, 通过发行巨灾债券、巨灾期权、巨灾期货等金融手段, 实现风险在资本市场的分散, 由保险人、再保险人、投资者共担风险。分出人须有相当份额的风险自留, 分入人仅承担有限责任。在各类巨灾风险证券化交易中, 最为活跃和最具代表性的巨灾债券是迄今为止运用最为广泛和成熟的非传统风险转移 (ART) 工具之一。它是由独立于保险公司的特殊目的机构 (SPV) 发行的收益率直接取决于该公司或整个行业巨灾损失状况的特殊债券。与普通债券不同的是, 巨灾风险债券本金的返还与否取决于特定事件的发生。若预先规定的触发事件 (Triggering Event) 不发生, 投资者将得到比普通债券高的收益;若发生债券预先规定的触发事件, 债券发行人向投资者偿付本金或利息的义务将部分乃至全部被免除。由SPV向保险公司支付赔款, 保险公司再根据合同约定向投保人进行理赔。相对于传统的以再保险转移巨灾风险的方法, 巨灾债券明显存在一些源自制度设计的内生优势, 这些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 有效分散巨灾风险。将主要由政府和保险公司承担的风险专家到了整个资本市场, 进一步扩大了保险公司承担巨灾的能力。其二, 改善投资机会, 稳定投资收益。其三, 降底信用风险。

通过加强慈善救助机构的监督管理, 实现捐助资金使用的科学、透明和高效性。使得更多的企业和个人捐款者愿意相信政府慈善组织和民间慈善机构, 提高对受灾人民的捐款力度。使得慈善救助成为巨灾补偿机制的一个部分, 而不是在灾难发生后按着职务高低进行捐款。

综上所诉, 混合型巨灾补偿机制设计的利端是取消现在政府在应对巨灾风险上“事后”补救的消极模式, 慢慢建立一种“事前”机制, 把巨灾风险转移到一个更大的保险系统中, 甚至整个资本市场中。

四、建立混合型巨灾补偿机制的弊端

巨灾债券的发行可能会影响到中国证券资本市场的稳定。一是由于来自巨灾风险属性和保险费率确定两方面的技术障碍。目前国内缺乏完备的关于巨灾发生频率和损失的历史统计资料, 无法准确测算风险损失和概率, 这将是保险业介入此项风险的基础性障碍。此外, 国内保险业务一般采取综合投保方式, 即使存在巨灾风险保险, 其价格也无法从保费中直接剥离出来。在此种情况下, SPV难以确定巨灾风险的价格, 因而难以确定拟发行债券的金额和利率。二是从目前看, 中国尚不具备巨灾债券正常运作所需的制度条件。为确保巨灾债券运作的有序性, 必须建立规范的制度。中国正处于经济转轨阶段, 存在许多法律障碍。要克服这些法律障碍, 将涉及到许多相关法律的完善, 如公司法、信托法、证券法、税法等。巨灾风险证券化法制环境的完善就意味着对法律有关条款的突破, 而修订相关法律无疑将是一项复杂而浩大的工程。三是由于金融环境障碍。作为成熟的西方国家的保险品种, 巨灾债券在中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环境不配套所形成的障碍。

五、建立混合巨灾补偿机制的建议

1. 推动国内保险市场发展。

政府应该为巨灾保险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给予巨灾保险一些优惠政策, 同时保险公司具有风险管理的专业优势, 能够也应当在巨灾保险方面有所作为。从保险的社会管理功能来看,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下, 保险公司在巨灾保险制度建设过程中应当承担起责任。

2. 推动国内再保险市场发展。

首先, 可以引进国外再保公司。增强国内再保险市场的竞争力度, 增强国内保险市场的风险承担能力。其次, 培育国内再保公司。在引进国外再保险公司和组织时, 积极培育发展国内再保险公司, 争取把中国财产再保险公司上市, 以扩大其资本规模和承保能力。

3. 增强慈善救助的作用。

政府要推出一系列实际可行的鼓励监管政策, 对相关个人和组织进行宏观指导。引导富裕阶层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鼓励富人积极参与慈善公益事业, 扩大捐赠资金量对借慈善之名进行违法行为的捐赠人受赠人进行惩处等。对慈善组织来讲, 除了在税收及财政政策上对其有所照顾外, 还要对其加强监督管理。可以在民政部门设立专门的捐赠管理监督机构, 保证善款善用, 杜绝腐败挪用现象。另外, 还需要培育慈善文化, 增强全民的慈善意识, 在社会上营造一种慈善的氛围, 激发、引导人们潜在的慈爱之心。最后, 全社会要积极提倡正确的财富观, 积极引导人们, 特别是富裕阶层热心于慈善捐赠。

从各个角度来说, 探讨建立混合型巨灾补偿机制, 对于推动巨灾发生之后的经济重建, 提高灾害造成的今年估计损失的补偿程度以及灾害补偿基金的使用效率, 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政府的额外负担、构建和谐社会都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霍栋, 赵立力.建立中国多层次巨灾风险补偿机制的思考[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6) .

[2]吕思颖.中国巨灾风险转移的思路与对策[J].经济纵横, 2008, (3) .

[3]周道许.关于建立中国巨灾保险制度的思考[EB/OL].http://www.doc88.com/p-5370184621.html, 2008-06.

[4]郑秉文.从“9.11”五周年看社会保障体系的巨灾风险补偿功能[EB/OL].http://www.aisixiang.com/data/10975.html, 2007.

[5]陈圆圆.从汶川地震看中国巨灾风险补偿机制[J].长三角, 2010, (1) .

8.浅析幼儿识字教育的利与弊 篇八

关键词:幼儿;识字;利与弊

一、幼儿的形状知觉发展决定了幼儿在四岁左右能识别图形,因而幼儿在四岁左右能识别字符

发展心理学家罗伯特·范茨做过几个实验。他给1~15周的婴儿看几对模型图,每对模型图在形状和复杂程度上都有不同:线条图和靶心图、棋盘图和正方形图、交叉十字和圆形。实验证明,1~15周的婴儿对靶心图和线条图注意时间最长,而对简单的图形注视的时间较短。婴儿最喜欢看靶心图,对棋盘图的注视时间又超过了正方形。由此可见,婴儿是带着观察复杂模式超过简单模式而出生的。

幼儿的形状知觉逐步发展,一般在小班的时候就能辨别圆形、方形和三角形;中班时就能把两个小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把两个半圆拼成一个圆形;大班能认识圆形、菱形、五星、六角形、圆柱体等。

汉字是一种特殊的有规则的图形,而4岁就是图形知觉的一个敏感期,所以幼儿在四岁左右能认识汉字这种有规则的图形。

二、幼儿的理解力取决于幼儿的经验水平及思维水平

幼儿一般从对个别事物的理解进而过渡到对事物之间关系的理解。例如,给幼儿看一盆花,问幼儿看到什么时,幼儿一般都会说我看到了花,或者某某颜色的花,在成人的引导下,幼儿才会看到整体,不仅有花,而且那些花还种在花盆里,从而逐步认识到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幼儿从主要依靠具体形象来理解进而到主要依靠词的说明来理解。幼儿主要依靠具体性、形象性來理解事物。词虽然有一定的指引和调节作用,但不能单独起作用,随着幼儿年龄、经验的发展,幼儿就有可能主要依靠词来理解事物。例如,小班幼儿理解故事,很大程度上依靠图画或幼儿熟知的事物的形象。

幼儿从对事物的比较简单的、表面的评价进而到对事物复杂的、深刻的评价。小班幼儿对事物的评价往往是很表面的。

三、幼儿虽有识字能力,但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过早识字对幼儿而言有一定的危害性及局限性

如今社会,幼儿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有些父母认为识字就是打开智慧大门的钥匙。那过早识字到底对幼儿有帮助吗?

发展心理学家范茨的实验及幼儿感知形状的规律让我们知道了幼儿有识字的能力,但即便这样,幼儿理解力的发展又证明了只有幼儿的经验与理解力才是成正比的。

其实不然,幼儿过早识字的危害性和局限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幼儿的世界里,文字能否说明和保存其意义,主要依赖于幼儿是否有过与这种意义相关的事物的接触。例如“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正因为幼儿没有在大太阳下锄草汗水直流的经验,所以对于此类情况没有接触过的幼儿来说是不大理解的。即使知道意思,也没有深切的体验而记忆深刻,只是像念顺口溜一样念过去就算了。在这种情况下,幼儿只有一条路可走,即死记硬背。

2.尽管没有实际事物的介入,文字新的组合也有可能提供一些新的观念。例如,幼儿读《灰姑娘》这一故事时,识字教育只会让幼儿看到一系列对“继母”反面的评价,从而可能就会让幼儿形成对事物缺乏探究精神和一定的思辨能力。这将不利于幼儿行为、智慧和社会性情感等方面的健康发展。

3.语言与智慧的发展是相互依存的,但单纯的发展语言并不影响其智慧的发展。加拿大心理学家凯斯研究训练非守恒者适当地使用守恒者的语言,对守恒运算不产生任何影响。显然,幼儿概念的发展不只是使用语言符号的结果,而是幼儿智慧的一定发展水平。

四、幼儿识字教育的建议

1.在识字的过程中要着力于发展幼儿的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对于幼儿日后的发展来说,这些能力的获得,要比识字本身更有意义。

2.幼儿期最重要的培养目标应该是求得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识字教育应是全面教育中有机的一环,应对各项教育起积极的交互作用。

我们深信,识字教育只要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就一定会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晓东,卢乐珍.学前教育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2]刘金华.儿童发展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上一篇:工作服押金凭证下一篇:经典的工程部文员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