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折射教学设计详稿

2024-09-28

光的折射教学设计详稿(精选8篇)

1.光的折射教学设计详稿 篇一

八年级物理第二章第四节光的折射教学设计

花城中学初二物理备课组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光的折射现象2.探究并了解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时的偏折规律3.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

(二)过程与方法:1.能在学习光的传播和反射的基础上提出新的问题,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 2.通过实验观察、认识折射现象,培养学生初步观察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科学探究活动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究能力

(三)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1.有与他人交流和合作的精神、敢于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

2.逐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获得对自然现象的热爱、亲近的感觉 二:教学重点:1.探究并了解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的偏折规律

2.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科学探究活动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究能力

三:教学难点:1.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2.解释有关光的折射现象

四:教具和媒体:玻璃砖、激光手电筒、水槽、白纸、碗、筷子、三种颜色的导线、铅笔、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计算机等 五:新课教学:

(一)引入:活动一:展示图片:水中的筷子弯折:你发现了什么?

活动二:展示图片:光通过玻璃砖改变

活动三:演示实验:演示光从空气进入水;从空气进入玻璃中的传播情况,得出的结论是:1:光的折射的定义: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活动三:插入例题一,巩固知识点

例题1:在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可以用光的折射来解释的是

A.日食 B.踩影子 C.照镜子 D.铅笔断了

(二)探究折射规律:

活动一演示:把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观察光束在空气和水中的路径.如果有一束光斜射入水面,你认为进入水中的光线会射向哪里? 活动二:根据实验画出折射光路图:(介绍折射光路六要素:一点(入射点)

两角(入射角,折射角)三线(入射线,折射线,法线)活动三: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得出光的折射规律: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1)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۰法线在同一平面上(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3)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4)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

(5)当光线垂直射到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6)在折射中光路也是可逆的

活动四:为加强记忆,编一个顺口溜,并要全班同学大声朗读: 三线共面,法线居中,空气角大,垂直不变,光路可逆,活动五:插入例题二,加强对规律的理解:

例题2:下图中画出了光线射到空气与水的界面处发生折射和反射的四幅光路图,其中正确的光路图是

3.身边光的折射的事例: 活动一:观看视频:硬币上升

提问:硬币看起来上升的原因是什么? 回答:是因为硬币的光从水中进入空气后发生了折射.活动二:请同学们做一做:将你的铅笔放在玻璃砖后,从前面看你的笔有什么变化吗? 回答:玻璃砖后的铅笔好象错位了,这也是因为光的折射.活动三:观看:水中射鱼动画

提问:你在岸上看到的鱼是鱼的真实位置吗? 回答:不是,是变浅了虚像

活动四:展示海市蜃楼的图片,问它是怎么样形成的吗 回答: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活动五:展示彩虹图片,问成因: 回答:也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结论:(1)池水变浅(2)水中的筷子弯折(3)钢笔错位(4)彩虹(5)海市蜃楼,(6)眼睛为什么受骗等,都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六:课后练习: 1.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要_________,这是由于光从________射入________时发生的________造成的,看到的是实际池底的________像.

2.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路线,其中________是入射光线________是反射光线,________是 折射光线,反射角为________,折射角为________。

3.当光从_______斜射入______时折射光线将偏离法线,这时折射角_______于入射角.

4.一束光从空气中射向某一透明介质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入射光与分界面的夹角为30°,若折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垂直,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________度,折射角为______度. 5.古诗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潭清疑水浅”说的就是光的 现象。6.我们常说的“海市蜃楼”是_______________产生的一种现象。7.用汽枪射击池水中的鱼,为提高命中率,在射击时应瞄准()

A.看到的鱼 B.看到的鱼再偏上 C.看到的鱼再偏下 D.看到的鱼再偏右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是由于光的反射造成的

B.人在河岸边看到河水中的鱼是升高了

 C.插入水中的筷子,在水中的部分看起来向下弯折  D.游泳时,人潜入水中看到岸边的树木是矮了

9.如下图所示,哪一幅正确地表示了一束光从空气射入水中的情况?()

10.如图11所示,是4位同学分别画出的空气中的一束光线穿过一块玻璃砖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七:板书设计: 光的折射

1:折射现象: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 2:折射规律:三线共面,法线居中,空气角大,垂直不变,光路可逆,3: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2.光的折射教学设计详稿 篇二

案例描述:

实验目的: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实验器材:一张可以折叠的塑料板(可以将两张塑料光屏平铺,中间用透明胶带连接),长方形玻璃砖、激光笔、铅笔、刻度尺、白纸.

活动一:探究光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的位置关系

实验方法:

将玻璃砖按如图1所示位置放在塑料板上,作出法线和界面,让一束激光从玻璃砖斜射入空气,观察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位于法线两侧,且是否位于同一平面内,接下来将塑料板的另一半向后翻折,看不到折射光线,说明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结论:光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位于法线两侧.

活动二:探究“光折射时,折射角与入射角大小关系”及“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

实验方法:

通过实验分别画出光从空气射入玻璃砖的入射光线及从玻璃砖的另一侧射出时的出射光线.

具体做法:将玻璃砖平放在白纸上并描出形状,然后在白纸上画出一条入射光线,如图2,再用一束激光沿入射光线从空气射入玻璃砖,用笔标出光从另一侧射出时的出射点和出射光线上的另一点,最后连接这两点就是出射光线.

接下来老师引导学生共同分析以下几个问题:

(1)本实验中,光发生了几次折射?

方法与结论:如图3,首先作出法线,一目了然,光发生了两次折射,一次是光从空气射入到玻璃,另一次是光从玻璃射入到空气..

(2)本实验中,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图3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方法与结论:将原来的入射光线虚线延长,然后用几何上的平移法判断出: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平行.

(3)光从空气射入玻璃,折射角______入射角

方法与结论:分析左边的界面,根据几何上对顶角相等,分析得出结论:光从空气射入到玻璃,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4)光从玻璃射入到空气,折射角______入射角

方法与结论:分析右边的界面,根据几何上对顶角相等,分析得出:光从空气射入到玻璃,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5)改变入射角的大小,观察折射角如何改变?

方法与结论:用一束激光从空气射入玻璃砖,保持入射点0不变,改变入射角的大小,观察折射角的大小变化.

由实验得出结论: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增大;入射角减小时,折射角也减小;当入射光线垂直射向界面时,入射角为零,折射角为零.

活动三:探究光路的可逆性

方法与结论:将光线沿出射光线的反方向射入,观察折射光线将怎样射出,如图4,发现折射光线将逆着原来的入射光线射出,结论:光路是可逆的.

说明:问题(1)、(2)不是光的折射规律要探究的内容,是为后面的问题做铺垫,也是以往同学们作图题中的易错题,在这里教学先入为主,可大大降低错误率.

最后归纳总结“光的折射规律”

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

3.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

4.光垂直射入时,传播方向不变.

5.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反之,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6.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案例反思:

1.磨刀不误砍柴工,这种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实验一步步得出实验结论的学习过程,虽然耗时多一点,但是学生印象深刻,便于记忆理解,为后续教学铺平了道路.作为物理教师理应开动脑筋创造条件让学生通过实验获取知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及学生动手能力.

2.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当学生总结出一些规律时,教师因势利导,层层追问,引出新的问题,并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这种探究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想法后,让学生用实验对自己的猜想进行检验,创造性地解决了问题,使学生不仅发展了智能,而且获得了深层次的情感体验,整个教学环节充分体现了科学探究的过程.

3.《光的折射》教学设计与反思 篇三

1教学目标

1.1知识和技能

(1)认识光的折射现象.

(2)知道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的折射规律.

(3)了解光在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

(4)初步利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生活中有关现象.

1.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培养学生实验操作、归纳、总结能力.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获得对自然现象的热爱,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2)尊重科学,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浓厚的学科知识.

2教学重点

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中的折射规律.

3教学难点

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中的折射规律,利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生活的有关现象.

4设计理念

(1)重视演示实验、分组实验的教学.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引导学生分析、归纳与总结.

(2)重视学生的协作和会话过程,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合作;加强“师生”,“生生”交流.

(3)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潜能;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发表各自的想法,为学生提供展示个人思想的空间.

(4)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先易后难展开教学.注重运用本节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5器材准备

激光笔、水、水槽、牛奶、烧杯、折射演示器、水槽、硬纸片、蚊香等.

6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小组探究.

7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给学生演示两个小魔术:硬币在水中上升、筷子在水中弯折.

2.提出问题:为什么会产生这些现象?

学生认真分析、思考.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体验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求知欲.

二、新课教学

(一)介绍光的折射现象

1.做一个小实验,光线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光线的传播方向是否会发生变化?

器材:激光笔、水、水槽、蚊香、牛奶、火柴.

学生认真观察教师所演示的实验.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领悟光线发生偏折是真实的现象.

2.提出问题:你看到什么现象?(引导学生分析,从而引出光的折射现象定义)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学生踊跃回答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光线的传播方向发生了偏折.

设计意图:初步领悟光的折射现象及光折射的定义.

3.介绍实验光路图

(1)在黑板画出光折射的光路图.

(2)介绍光折射的一些名词术语.

学生认真听讲.

设计意图: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及难点内容,分小组做实验,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提出问题:光在折射时遵循什么规律?

器材∶激光笔、牛奶水、光折射演示器.

学生猜想.

探究1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光线发生怎样的变化?

小组派代表上讲台展示、交流得到的实验光路图及结论.

学生动手操作实验,观察实验现象,绘制实验光路图,得出结论.

教师总结实验结论,并提出疑问:在实验过程中是否观察到其他光线.

学生认真观察和自己小组得到的结论是否一致.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学习物理的自信心.

探究2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折射光线发生怎样的变化?

找小组派代表上讲台展示、交流得到的实验光路图及结论.

学生认真听讲并积极思考回答:实验中出现了反射光线.

教师总结实验结论.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探究3光线垂直入射到界面,折射光线发生怎样的变化?

请小组派代表上讲台展示、交流得到的实验光路图及结论.

学生动手操作实验,观察实验现象,绘制实验光路图,得出结论.

教师总结实验结论.

学生认真观察和自己小组得到的结论是否一致.

设计意图:画光的折射光路.

(三)光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提出问题: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依然是可逆的吗?请两名学生上前给大家演示如何验证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学生动手操作实验,观察实验现象,绘制实验光路图,得出结论.

认真观察和自己小组得到的结论是否一致.

教师总结实验结论:通过以上几组探究实验,对光的反射规律进行总结.

学生认真听讲.

设计意图:也是本节的重点,通过作图可以帮助同学们建立起物理模型,使抽象问题变得更加形象,有利于加深对物理现象的理解.

(四)简单解释折射现象

解释在课前所做的两个魔术的原理——光的折射现象.

学生进行小组交流讨论.其他同学注意观察.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知道学习物理非常有用,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光的折射现象,知道光在折射中遵循的规律,并学会了用光的折射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学生认真听讲、记录.

(六)布置作业

1.用一束光向玻璃砖入射,将会看到哪几种折射现象?试试看并画出光路来.

2.请你设想一下,如果没有光的折射,生活中会出现什么样情景?请写出两个合理的场景.

学生认真听讲、整理、总结.学生课后完成.

设计意图:锻炼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联系实际,获得对自然现象的热爱.

8板书设计

一、光的折射

二、光的折射规律

三、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9教学反思

老师在课堂上充当的是一个“导”的角色,“导”的结果取决于你对学生了解的多少,你对本课难易程度的把握.在本节课中有一些做得比较好的地方:

1.在调动学生积极性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功,整堂课学生积极参与、积极思考、师生配合、学生合作较好.

2.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引发思考,通过实验探究规律.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物理学习的实验特色,从而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让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的一个良好时机.

3.学生对于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两角的大小关系理解较好,并能总结出在空气中的角始终是大角.

4.实验和媒体相结合,在学校器材不足的情况下自制教具可折叠的光屏,加深了学生对折射规律的印象.

当然本节课也有一些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1.整堂课虽然气氛较活跃,但语气语调较快,没有把握好时间.应加强学习时间控制,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须设定时间,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使学生在有效时间内,获得最大收获,让本节课显得更完整.

2.对本次课的准备不够充分,有些实验现象来不及调整实物展台的效果.“光的折射现象”演示实验还有待改进.

4.《光的折射》教学设计 篇四

⑴通过学生自己做实验,了解光的折射现象;

⑵了解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的偏折规律;

⑶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二)过程与方法

⑴通过观察,认识折射现象,体验由折射引起的错觉;

⑵经历科学探究过程,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获得对自然现象的热爱、亲近的情感,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

教学流程

1、问题大拍卖

我是这样来设计的:“同学们,今天我要来开个拍卖会”,学生们很奇怪:“拍卖什么呢?”“我今天要拍卖的是问题。是什么问题呢,请先用你带来的器材做几个小实验。”学生们一听做实验,兴趣就来了,教室里活跃起来。让学生做铅笔变弯实验、硬币再现实验、铅笔错位实验。然后我在大屏幕上展示铅笔变弯、铅笔错位实验以及彩虹、海市蜃楼等的图片。“同学们,这些现象是怎样产生的呢?这就是我今天要拍卖的问题。

看看哪个小组能竞标?”各小组学生争先恐后“购买”问题。我接着说:“问题‘买’走就得负责解释清楚,要想弄清楚,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吧!”我这样的设计可以让学生从实践参与中出发,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挑战无极限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学要重体验轻讲授,重过程轻结果,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发展,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由于光的折射实验现象比较明显,实验器材也容易采集,所以我把学生自主探究光的折射规律作为本节课的重点。为了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活动,对光的折射规律产生直观、深刻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操作能力,我设计了如下探究过程,分为四个环节:

(1)打开探究之门

猜想和想象是学习物理的重要方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就积极鼓励学生猜想。首先引导学生回忆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然后提出光射入不同介质中时还会沿直线传播吗?让学生进行猜想。学生可能会提出:仍沿直线传播;全部反射回去;全部入射;一部分反射,一部分入射等等。“同学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就需要大家自己动手去探究去验证。”这样的设计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假设或猜想的方法解决问题,并在猜想的同时进行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使他们真正成为善于学习的人。

(2)探究与发现

我先让学生做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实验,验证上面的猜想。学生们先讨论要使实验效果明显应该怎样设计实验。经过讨论后得出在热水中滴几滴牛奶的方法比较好。这时我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自己已经给他们准备了几袋牛奶。学生们用激光灯斜射入水中可以看到: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传播方向发生了偏折,在水面处还同时发生了反射。这样既验证了上面的猜想是否正确,又引出了本节课题:《光的折射》,同时板书课题。由于学生对光的反射规律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并且避免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盲目性,我让学生对比着光的反射规律来进行探究。探究的问题有:

⑴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的位置关系:

⑵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关系:

⑶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要发生什么变化:

⑷光线垂直入射时光线的方向是否发生变化:

⑸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否是可逆:

首先我让学生五个人有机地组合为一个小组,自行分工,通过角色、责任的划分和组内合作,培养学生与他人交往合作的能力。

先让学生先在水槽中装入适量水,然后把纸板贴着水槽壁插入。这样光沿着不同的方向入射,会清楚的看到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这样的器材选择可以使实验现象更为明显,学生更容易理解。

接下来小组自行设计实验方案,让光线以不同的角度沿纸板入射进行观察。这时有的小组可能会因为在水槽中倒入的水量不合适造成观察不方便。这时我指导学生应把水加到纸板插入后水面和纸板上的水平线重合为止,这样才便于操作与观察。也有的小组会因为激光灯放置的位置不合适出现光线看不清楚,这时我及时到学生中间去引导学生如何调整激光灯的位置才能清楚地看到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学生首先让光线沿着纸板上的某一角度入射,可以观察到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纸板上。

然后把纸板对折一定的角度再让光线以原来的角度入射,结果这时在纸板的另一侧就看不到折射光线。这样对比起来研究自然得出三线共面和两线居两侧。然后学生利用手中的激光灯让光沿着纸板上的不同方向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按照要求进行观察并填写实验报告、试着画出光路图。然后我再让学生猜测如果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是不是也会发生折射呢?射到空气中的光线将向哪个方向偏折呢?由于学生在光的反射学习中已经知道光路是可逆的,就比较容易猜想到折射光线将向远离法线方向偏折,并试着画出光路图。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各小组学生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形成一种良好的实验探究习惯和与他人合作的探究精神,享受了设计成功的喜悦。通过这个探究环节让学生亲身体验到折射现象,使学生的认识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不仅培养了探究能力,同时学生的情感也得到升华,很好的体现了新课程的三维目标。

(3)分析与论证

让学生根据观察到的实验现象、画出的光路图,并结合大屏幕上展示的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垂直射入水中、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的光路图进行比较、分析,在小组内进行讨论、总结规律。我深入到小组中参与学生的讨论,提出自己的看法,帮助学生进行总结。

(4)交流与评估

我设计了交流与评估环节是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光的折射规律。可能有些学生没有总结出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这时我引导学生对比光的反射规律来进行分析,并在大屏幕上展示出光路图。可能有些学生对不同介质中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分不清楚,我帮助学生把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总结为空水折小,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总结为水空折大。这样设计可以方便学生进行记忆。然后在大屏幕上展示出学生总结的折射规律。这样可以使学生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阶段,既充分体现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又在最大程度上发挥了学生的个体优势、群体优势和主观能动性,并且突破了本节课的重点。

3、竞标发布会

用光的折射规律来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是本节课的难点。所以我设计了竞标发布会这个环节。主要通过学生应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来加深对折射规律的理解。首先让学生自荐来当发布会的主持人。在学生的主持下,由课前竞标的小组对“购买”到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后选派一名中心发言人来进行解答。

5.光的折射教学反思 篇五

我所讲授的是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四节《光的折射》的教学内容,光的折射是重要的光学现象,是理解透镜成像的基础,同时又是解释日常生活中许多光现象的基础。

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物理是一门新开设的课程,考虑到初中学生的好奇、好动和对形象直观的东西接受能力较强的特点,在教学中,我设计了两段很有趣的视频海市蜃楼和硬币重新(同时适当地加入文字和声音),在学生刚进入兴趣的时候接着就展示了一组真是而又罕见的的图片三日同辉,在不知不觉中给学生创设一个疑问情景,这时再启发学生:这些现象是怎么形成的?带着这些疑问走进今天的教学光的折射,紧接着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筷子变弯让学生得出当光线从空气进入水中时会偏折?经过这样巧妙、合理的设置情景,又用符合学生认识水平的问题,有层次、有梯度的把学生引向要探究的知识,以实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一. 课堂亮点

1:本节课以的海市蜃楼短片开篇,引起学生集中注意,顺势引入折射现象,然后以教学中先进的仪器激光演示仪中加水偏折后让学生自己观察得出三线两角的关系,在探究中得出结论,最后进入探究生活之旅,最后以美丽的海市蜃楼和和语言故事青蛙坐井观天收篇。整个流程处处衔接很自然有乐趣,给学生以亲近,充满趣味的感觉,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

2:本节课安排了学生实验,用激光摄入玻璃时让学生自己观察什么是光的折射,由于条件的时间的关系,学生自主探究折射规律改为老师自己用激光演示仪让学生观察总结光的折射规律和光路可逆,引导学生在探究中获取知识,训练学生科学实践的能力和精神,培养学生乐于实践,善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科学意识和习惯。

3讲练结合,各个击破,例题的选择恰到好处,本节两个重要知识点,折射现象和折射规律都有配有例题,很好的巩固了知识点

4:概括精当,方便同学们理解记忆:书本和许多多资料上对光的折射规律总结得繁琐,不方便学生记忆,我在上课时,大胆改革,把规律概括成20个字,三线共面,法线居中,空气角大,垂直不变,光路可逆,学生读来朗朗上口,很快就记住了

5:重点难点都很好的进行了突破,时间把握比较准,有主次之分。

二:不足之处:

我本人不满意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在进行探究两角的大小关系和光路可逆时不够精炼,由于是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空气中角度大就行了,我在这地方进行了角度的准确读数并且三次,显得有点啰嗦又耽搁了一两分钟的时间。

2:条件允许的前提下,让学生自己做实验来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学生自己亲自动手才能掉的他们的兴趣和课堂气氛。

6.《光的折射》教学反思 篇六

1、利用玻璃砖做实验时看到的光线很多,借助明确要找哪条如何记录下。

2、光路可逆不好做。

3、分析实验证据时借助,学生不能很全面的总结,需要老师有规律的引导。

4、为了及时巩固光的折射规律,练习画简单的光的折射光路图,同时也为了让学生利用光路图更好的去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7.光的折射教学设计详稿 篇七

关键词:激光线状光源;光的反射;光的折射

一、物理演示实验的作用

物理演示实验在物理教学中起着积极的作用,成为物理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物理演示实验可以将日常生活或生产实践中不易观察到的或人们习以为常而未引起注意的物理现象突出地显现出来;将实际中表现得较为复杂的现象,在课堂演示的条件下分解出有意义的部分,并把它集中地显示出来。因此,物理演示实验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

光学的基本实验定律包括:光在均匀介质中的直线传播定律,光通过两种介质分界面时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

二、光学演示实验存在的问题

1.效果不明显

光学演示实验,大多以普通激光笔作为光源,按照教材中的操作,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光在空气和水中传播时,光路不可见,无法完成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定律等实验的演示,那么教师所讲的一些光学知识就会成为纸上谈兵。

2.仪器昂贵

如以He-Ne激光器作为光源,可以将一些光学实验很清楚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但是这些仪器往往价格比较昂贵,很多学校没有这样的仪器设备。利用常见的一些材料来代替这些高端的仪器是现阶段教学中迫切需要的。

三、改进光源,实现理想的实验效果

1.自制激光线光源

材料:普通激光电筒,直径约为5mm细玻璃棒,单孔橡皮塞如图1所示。

制作方法:用锉刀将细玻璃棒锯下一小段,利用橡皮塞固定在激光手电筒前端,如图2所示。当按下激光手电筒的开关通电后,原来的激光由点光源变成线光源。改进后的激光有很多优点:(1)光束强,可见度大;(2)是红色单色光,如图3所示,上方红点是未改进的普通激光,下方是改进后的激光线光源;(3)价格便宜,制作方法简单,可用初中几何光学的所有实验。

2.利用激光线光源完成光的反射实验

按照教材中的操作,在完成光的反射定律探究实验的过程中,最大的问题是光路不可见,当采用了这种激光线光源后会清晰地看到光的反射现象。学生会清楚地看到光在放射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如图4所示。如果在光屏上标上角度后,就可以让学生准确地读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如图5所示。同时转动显示反射光线的光屏,那么在光屏上将无法观察到反射光线,说明了光反射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如图6所示。

3.利用激光线光源完成光在玻璃砖中的折射实验

光在玻璃砖中的折射,这个实验是比较难以完成的,当我们改用激光线光源后,由于光束强,当它进入玻璃砖后,仍然可以在玻璃砖中看到清晰的折射光线,除此之外还可以看到最终射出玻璃砖后的光线会发生一小段的平移,如图7所示。但是在做该实验时,要注意不能让激光线光源离玻璃砖过远,否则在玻璃砖中的折射光线将会变暗,不利于后排同学的观察。

光在玻璃砖中的折射现象的光路图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难点,如果没有一个能让学生直观看清楚的演示实验,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是很难做出正确的光路图的。这个改进后的演示实验,能让学生清楚地看到光在玻璃砖中的折射情况,不仅能帮助学生作出正确的光路图,也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光的折射原理。

四、利用丁达尔效应完美演示光学实验

1.丁达尔效应

当一束光线透过胶体,从入射光的垂直方向可以观察到胶体里出现的一条光亮的“通路”,这种现象叫丁达尔现象,也叫丁达尔效应。实际证明:光通过悬浊液或者含有大量灰尘、雾气的空气时,也会发生丁达尔效应。

2.“制作”丁达尔现象(以下用到的光源为未经改装过的激光笔)

(1)往尺寸为60cm*20cm*30cm的带盖玻璃箱中注入适量的水(半箱)。

(2)往水中滴入少量牛奶,略显浑浊即可。(多次尝试后,认为发现水和牛奶的比例为1L:1ml左右时,现象最为明显)

(3)请一位抽烟的男士,往水箱中喷入一口烟,然后迅速将水箱盖合上。(这里实验用的烟也可以由熏香、蚊香制取:将玻璃盖打开一条缝,用手将燃着的香伸入水箱,当水箱内部有明显的烟雾时,将香抽出,并迅速将水箱盖合上。蚊香在水箱里面放置的时间不宜过长,内部氧气含量有限,恐会产生一氧化碳。多方面考虑,还是喷入一口烟,最为安全、方便、快捷。)

3.利用丁达尔效应演示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传播路线是怎样的?这是学习光学知识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如果我们能观察到光沿直线传播的路径,学生会很容易地总结出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看似一个简单的原理,但是要把这个现象呈现在学生面前并不容易,而丁达尔效应恰能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利用上面已经“制作”好的玻璃箱,从水箱侧面,将光沿平行水面方向,打入水箱下半部分的水中如图8所示。从水箱侧面,将光沿平行水面方向,打入水箱上半部分的空气中,如图9所示。

在这个实验现象的基础上,学生得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这个结论就显得水到渠成了。

4.利用丁达尔效应完成光在水中的折射

在演示教材中光从空气进入水中的折射实验时,如果按照教材中的操作,学生根本无法看到光路,巧妙利用丁达尔效应就可以让学生清楚地看到这个光的折射现象。利用上面已经“制作”好的玻璃箱,在鱼缸的上方用普通的激光笔照射,学生会清楚地看到光从空气进入水中时,光线的改变情况,如图10所示。同样的,也可以从鱼缸底部用普通的激光笔照射,学生也可以清楚看到光线从水中进入空气中的现象,如图11所示。

在以上演示实验的基础上,学生就可以自然地归纳出光的折射定律的相关内容,从而帮助他们利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自然界的一些常见现象。

5.利用丁达尔效应演示光的全反射现象

当光线从水中进入空气时,由于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入射角达到某个值时(还未到90°),折射角就已经达到90°,这时就没有折射光,光全部都反射回水里了。这就是全反射现象。这个光的全反射实验在初中的教材中时不做要求的,但是在试题中,我们也会碰到这样的题目,题干会对光的全反射知识做一定的介绍,然后再提出相应的问题。我们做光的折射时用到的器材也完全可以完成光的全反射现象,那么我们也可以把这个实验作为一个课外扩展实验,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光学学习的兴趣。完成该实验时,只要在刚才完成的光从水中进入空气的实验基础上,调整入射角,即可实现光的全反射现象,操作简单,实验效果明显,如图12所示。

五、总结和收获

光学演示实验是帮助学生学习光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光学演示实验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光学教学的效果,所以想突破光学教学的难点,教师必须加强光学实验的可视性,确保让每位同学能清楚地观察到光学现象。光学演示实验的改进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教师在实验中不断发现问题,针对问题做有效的调整,从而使实验现象更清晰。将普通的点光源改为激光线状光源或者利用丁达尔效应,都是为了解决光学演示实验中光路不可见的的问题。当解决的关键问题后,也需要教师对改进后的光学演示仪器做不断的调式和改进,抓住实验中操作的关键点,确保光学演示实验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熙谋.物理演示实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2.

[2]陈雪.四个物理实验仪器的制作与改进[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7(8).

摘 要:实际光学教学中,光学的很多知识理论及结论都是在观察实验现象后得出的,所以光学演示实验非常重要。通过改变光源或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使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等实验现象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突破光学教学难点,最终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激光线状光源;光的反射;光的折射

一、物理演示实验的作用

物理演示实验在物理教学中起着积极的作用,成为物理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物理演示实验可以将日常生活或生产实践中不易观察到的或人们习以为常而未引起注意的物理现象突出地显现出来;将实际中表现得较为复杂的现象,在课堂演示的条件下分解出有意义的部分,并把它集中地显示出来。因此,物理演示实验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

光学的基本实验定律包括:光在均匀介质中的直线传播定律,光通过两种介质分界面时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

二、光学演示实验存在的问题

1.效果不明显

光学演示实验,大多以普通激光笔作为光源,按照教材中的操作,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光在空气和水中传播时,光路不可见,无法完成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定律等实验的演示,那么教师所讲的一些光学知识就会成为纸上谈兵。

2.仪器昂贵

如以He-Ne激光器作为光源,可以将一些光学实验很清楚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但是这些仪器往往价格比较昂贵,很多学校没有这样的仪器设备。利用常见的一些材料来代替这些高端的仪器是现阶段教学中迫切需要的。

三、改进光源,实现理想的实验效果

1.自制激光线光源

材料:普通激光电筒,直径约为5mm细玻璃棒,单孔橡皮塞如图1所示。

制作方法:用锉刀将细玻璃棒锯下一小段,利用橡皮塞固定在激光手电筒前端,如图2所示。当按下激光手电筒的开关通电后,原来的激光由点光源变成线光源。改进后的激光有很多优点:(1)光束强,可见度大;(2)是红色单色光,如图3所示,上方红点是未改进的普通激光,下方是改进后的激光线光源;(3)价格便宜,制作方法简单,可用初中几何光学的所有实验。

2.利用激光线光源完成光的反射实验

按照教材中的操作,在完成光的反射定律探究实验的过程中,最大的问题是光路不可见,当采用了这种激光线光源后会清晰地看到光的反射现象。学生会清楚地看到光在放射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如图4所示。如果在光屏上标上角度后,就可以让学生准确地读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如图5所示。同时转动显示反射光线的光屏,那么在光屏上将无法观察到反射光线,说明了光反射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如图6所示。

3.利用激光线光源完成光在玻璃砖中的折射实验

光在玻璃砖中的折射,这个实验是比较难以完成的,当我们改用激光线光源后,由于光束强,当它进入玻璃砖后,仍然可以在玻璃砖中看到清晰的折射光线,除此之外还可以看到最终射出玻璃砖后的光线会发生一小段的平移,如图7所示。但是在做该实验时,要注意不能让激光线光源离玻璃砖过远,否则在玻璃砖中的折射光线将会变暗,不利于后排同学的观察。

光在玻璃砖中的折射现象的光路图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难点,如果没有一个能让学生直观看清楚的演示实验,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是很难做出正确的光路图的。这个改进后的演示实验,能让学生清楚地看到光在玻璃砖中的折射情况,不仅能帮助学生作出正确的光路图,也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光的折射原理。

四、利用丁达尔效应完美演示光学实验

1.丁达尔效应

当一束光线透过胶体,从入射光的垂直方向可以观察到胶体里出现的一条光亮的“通路”,这种现象叫丁达尔现象,也叫丁达尔效应。实际证明:光通过悬浊液或者含有大量灰尘、雾气的空气时,也会发生丁达尔效应。

2.“制作”丁达尔现象(以下用到的光源为未经改装过的激光笔)

(1)往尺寸为60cm*20cm*30cm的带盖玻璃箱中注入适量的水(半箱)。

(2)往水中滴入少量牛奶,略显浑浊即可。(多次尝试后,认为发现水和牛奶的比例为1L:1ml左右时,现象最为明显)

(3)请一位抽烟的男士,往水箱中喷入一口烟,然后迅速将水箱盖合上。(这里实验用的烟也可以由熏香、蚊香制取:将玻璃盖打开一条缝,用手将燃着的香伸入水箱,当水箱内部有明显的烟雾时,将香抽出,并迅速将水箱盖合上。蚊香在水箱里面放置的时间不宜过长,内部氧气含量有限,恐会产生一氧化碳。多方面考虑,还是喷入一口烟,最为安全、方便、快捷。)

3.利用丁达尔效应演示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传播路线是怎样的?这是学习光学知识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如果我们能观察到光沿直线传播的路径,学生会很容易地总结出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看似一个简单的原理,但是要把这个现象呈现在学生面前并不容易,而丁达尔效应恰能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利用上面已经“制作”好的玻璃箱,从水箱侧面,将光沿平行水面方向,打入水箱下半部分的水中如图8所示。从水箱侧面,将光沿平行水面方向,打入水箱上半部分的空气中,如图9所示。

在这个实验现象的基础上,学生得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这个结论就显得水到渠成了。

4.利用丁达尔效应完成光在水中的折射

在演示教材中光从空气进入水中的折射实验时,如果按照教材中的操作,学生根本无法看到光路,巧妙利用丁达尔效应就可以让学生清楚地看到这个光的折射现象。利用上面已经“制作”好的玻璃箱,在鱼缸的上方用普通的激光笔照射,学生会清楚地看到光从空气进入水中时,光线的改变情况,如图10所示。同样的,也可以从鱼缸底部用普通的激光笔照射,学生也可以清楚看到光线从水中进入空气中的现象,如图11所示。

在以上演示实验的基础上,学生就可以自然地归纳出光的折射定律的相关内容,从而帮助他们利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自然界的一些常见现象。

5.利用丁达尔效应演示光的全反射现象

当光线从水中进入空气时,由于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入射角达到某个值时(还未到90°),折射角就已经达到90°,这时就没有折射光,光全部都反射回水里了。这就是全反射现象。这个光的全反射实验在初中的教材中时不做要求的,但是在试题中,我们也会碰到这样的题目,题干会对光的全反射知识做一定的介绍,然后再提出相应的问题。我们做光的折射时用到的器材也完全可以完成光的全反射现象,那么我们也可以把这个实验作为一个课外扩展实验,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光学学习的兴趣。完成该实验时,只要在刚才完成的光从水中进入空气的实验基础上,调整入射角,即可实现光的全反射现象,操作简单,实验效果明显,如图12所示。

五、总结和收获

光学演示实验是帮助学生学习光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光学演示实验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光学教学的效果,所以想突破光学教学的难点,教师必须加强光学实验的可视性,确保让每位同学能清楚地观察到光学现象。光学演示实验的改进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教师在实验中不断发现问题,针对问题做有效的调整,从而使实验现象更清晰。将普通的点光源改为激光线状光源或者利用丁达尔效应,都是为了解决光学演示实验中光路不可见的的问题。当解决的关键问题后,也需要教师对改进后的光学演示仪器做不断的调式和改进,抓住实验中操作的关键点,确保光学演示实验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熙谋.物理演示实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2.

[2]陈雪.四个物理实验仪器的制作与改进[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7(8).

摘 要:实际光学教学中,光学的很多知识理论及结论都是在观察实验现象后得出的,所以光学演示实验非常重要。通过改变光源或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使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等实验现象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突破光学教学难点,最终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激光线状光源;光的反射;光的折射

一、物理演示实验的作用

物理演示实验在物理教学中起着积极的作用,成为物理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物理演示实验可以将日常生活或生产实践中不易观察到的或人们习以为常而未引起注意的物理现象突出地显现出来;将实际中表现得较为复杂的现象,在课堂演示的条件下分解出有意义的部分,并把它集中地显示出来。因此,物理演示实验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

光学的基本实验定律包括:光在均匀介质中的直线传播定律,光通过两种介质分界面时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

二、光学演示实验存在的问题

1.效果不明显

光学演示实验,大多以普通激光笔作为光源,按照教材中的操作,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光在空气和水中传播时,光路不可见,无法完成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定律等实验的演示,那么教师所讲的一些光学知识就会成为纸上谈兵。

2.仪器昂贵

如以He-Ne激光器作为光源,可以将一些光学实验很清楚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但是这些仪器往往价格比较昂贵,很多学校没有这样的仪器设备。利用常见的一些材料来代替这些高端的仪器是现阶段教学中迫切需要的。

三、改进光源,实现理想的实验效果

1.自制激光线光源

材料:普通激光电筒,直径约为5mm细玻璃棒,单孔橡皮塞如图1所示。

制作方法:用锉刀将细玻璃棒锯下一小段,利用橡皮塞固定在激光手电筒前端,如图2所示。当按下激光手电筒的开关通电后,原来的激光由点光源变成线光源。改进后的激光有很多优点:(1)光束强,可见度大;(2)是红色单色光,如图3所示,上方红点是未改进的普通激光,下方是改进后的激光线光源;(3)价格便宜,制作方法简单,可用初中几何光学的所有实验。

2.利用激光线光源完成光的反射实验

按照教材中的操作,在完成光的反射定律探究实验的过程中,最大的问题是光路不可见,当采用了这种激光线光源后会清晰地看到光的反射现象。学生会清楚地看到光在放射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如图4所示。如果在光屏上标上角度后,就可以让学生准确地读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如图5所示。同时转动显示反射光线的光屏,那么在光屏上将无法观察到反射光线,说明了光反射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如图6所示。

3.利用激光线光源完成光在玻璃砖中的折射实验

光在玻璃砖中的折射,这个实验是比较难以完成的,当我们改用激光线光源后,由于光束强,当它进入玻璃砖后,仍然可以在玻璃砖中看到清晰的折射光线,除此之外还可以看到最终射出玻璃砖后的光线会发生一小段的平移,如图7所示。但是在做该实验时,要注意不能让激光线光源离玻璃砖过远,否则在玻璃砖中的折射光线将会变暗,不利于后排同学的观察。

光在玻璃砖中的折射现象的光路图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难点,如果没有一个能让学生直观看清楚的演示实验,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是很难做出正确的光路图的。这个改进后的演示实验,能让学生清楚地看到光在玻璃砖中的折射情况,不仅能帮助学生作出正确的光路图,也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光的折射原理。

四、利用丁达尔效应完美演示光学实验

1.丁达尔效应

当一束光线透过胶体,从入射光的垂直方向可以观察到胶体里出现的一条光亮的“通路”,这种现象叫丁达尔现象,也叫丁达尔效应。实际证明:光通过悬浊液或者含有大量灰尘、雾气的空气时,也会发生丁达尔效应。

2.“制作”丁达尔现象(以下用到的光源为未经改装过的激光笔)

(1)往尺寸为60cm*20cm*30cm的带盖玻璃箱中注入适量的水(半箱)。

(2)往水中滴入少量牛奶,略显浑浊即可。(多次尝试后,认为发现水和牛奶的比例为1L:1ml左右时,现象最为明显)

(3)请一位抽烟的男士,往水箱中喷入一口烟,然后迅速将水箱盖合上。(这里实验用的烟也可以由熏香、蚊香制取:将玻璃盖打开一条缝,用手将燃着的香伸入水箱,当水箱内部有明显的烟雾时,将香抽出,并迅速将水箱盖合上。蚊香在水箱里面放置的时间不宜过长,内部氧气含量有限,恐会产生一氧化碳。多方面考虑,还是喷入一口烟,最为安全、方便、快捷。)

3.利用丁达尔效应演示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传播路线是怎样的?这是学习光学知识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如果我们能观察到光沿直线传播的路径,学生会很容易地总结出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看似一个简单的原理,但是要把这个现象呈现在学生面前并不容易,而丁达尔效应恰能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利用上面已经“制作”好的玻璃箱,从水箱侧面,将光沿平行水面方向,打入水箱下半部分的水中如图8所示。从水箱侧面,将光沿平行水面方向,打入水箱上半部分的空气中,如图9所示。

在这个实验现象的基础上,学生得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这个结论就显得水到渠成了。

4.利用丁达尔效应完成光在水中的折射

在演示教材中光从空气进入水中的折射实验时,如果按照教材中的操作,学生根本无法看到光路,巧妙利用丁达尔效应就可以让学生清楚地看到这个光的折射现象。利用上面已经“制作”好的玻璃箱,在鱼缸的上方用普通的激光笔照射,学生会清楚地看到光从空气进入水中时,光线的改变情况,如图10所示。同样的,也可以从鱼缸底部用普通的激光笔照射,学生也可以清楚看到光线从水中进入空气中的现象,如图11所示。

在以上演示实验的基础上,学生就可以自然地归纳出光的折射定律的相关内容,从而帮助他们利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自然界的一些常见现象。

5.利用丁达尔效应演示光的全反射现象

当光线从水中进入空气时,由于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入射角达到某个值时(还未到90°),折射角就已经达到90°,这时就没有折射光,光全部都反射回水里了。这就是全反射现象。这个光的全反射实验在初中的教材中时不做要求的,但是在试题中,我们也会碰到这样的题目,题干会对光的全反射知识做一定的介绍,然后再提出相应的问题。我们做光的折射时用到的器材也完全可以完成光的全反射现象,那么我们也可以把这个实验作为一个课外扩展实验,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光学学习的兴趣。完成该实验时,只要在刚才完成的光从水中进入空气的实验基础上,调整入射角,即可实现光的全反射现象,操作简单,实验效果明显,如图12所示。

五、总结和收获

光学演示实验是帮助学生学习光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光学演示实验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光学教学的效果,所以想突破光学教学的难点,教师必须加强光学实验的可视性,确保让每位同学能清楚地观察到光学现象。光学演示实验的改进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教师在实验中不断发现问题,针对问题做有效的调整,从而使实验现象更清晰。将普通的点光源改为激光线状光源或者利用丁达尔效应,都是为了解决光学演示实验中光路不可见的的问题。当解决的关键问题后,也需要教师对改进后的光学演示仪器做不断的调式和改进,抓住实验中操作的关键点,确保光学演示实验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熙谋.物理演示实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2.

8.光的折射教学反思1 篇八

花城中学 张广兰

《光的折射》这一节是人教版物理实验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四节的教学内容,光的折射是重要的光学现象,是理解透镜成像的基础,同时又是解释日常生活中许多光现象的基础。光的折射现象学生比较熟悉,也比较感兴趣,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密切联系实际,运用科学知识来解释一些自然现象的习惯和能力,教育心理学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节课牢牢把握“兴趣”这个学习的原始动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乐于学习,乐于探究。以鱼民插鱼眼睛受骗,演示铅笔在水中弯折、错位引起学生集中注意,顺势引入折射现象,然后激光演示仪演示光的折射路径,在感受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进入探究之旅,最后以美丽的海市蜃楼和神奇的传说收篇。整个流程处处有乐趣,彻底甩掉了传统物理课堂生硬枯燥的面孔,给学生以亲近,充满趣味的感觉,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

本课也有其独特的难点:

1、插在水中的铅笔不同的位置观察有不同的现象。很难解释清楚

2、光路可逆不好做

3、分析实验证据时借助课件,学生不能很全面的总结,需要老师有规律的引导。

4、画光的折射光路图解释水中的物体看起来升高了,一部分学生很难理解。

上一篇:农民工论文: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与对策研究下一篇:党风廉政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