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文献综述

2024-09-24

生态文明文献综述(共6篇)

1.生态文明文献综述 篇一

《文献信息检索与图书馆利用》

结课作业

题目:关于居住区生态设计的文献综述

学院:建筑学院

居住区生态设计研究

摘要:

随着国内房地产的大力发展,各类打着“生态居住区”旗号的设计层出不穷。什么是真正的生态居住区?如今的生态居住区发展如何?真正的生态居住区是什么样的?这是本文将要探讨的话题。

关键词:居住区 生态 规划设计

前言:

居住区是城市居民生活的载体,在城市化日益加剧的潮流之中,人们对于居住条件的要求日益增长。我们通过先进的技术条件不断地满足人们的需求。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付出的代价是消耗掉大量的不可再生资源。据初步测算,城市建成区用地的30%用于住宅建设,住宅建设用钢量占全国用钢总量的20%,水泥用量占全国总用量的17.6%,城市水资源的32%在住宅使用过程中消耗,住宅使用能耗占全国总能耗的20%左右,若加上建材生产和建造的能耗,住宅的总能耗就将达到我国总能耗的37%左右。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应该引入到居住区的设计之中。通过对资源的循环利用,打造一个生态型的居住区,立足于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在一定的时间、空间体系内建立起人和自然和谐共处的聚居环境。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生态居住区最新研究的探讨,研究生态居住区建设的最新成果。

国内居住区生态设计

国内目前在居住区生态设计方面主要集中体现在绿化景观、节能环保两方面的措施。

1.绿化是让人亲近自然的最好方式,在我国的居住区设计规范中,对于绿化率的要求十分明确,各地方政府也通过各类条文对于居住区的绿化率有各自的要求。总的来说居住区的绿化主要有丰富市民生活、美化环境、改善小气候、保护环境卫生、防灾避灾、保持坡地的稳定性等作用。在具体设计上,注重绿化布局的层次、风格与建筑物要相互辉映:注重不同植物各方面的相互补充融合,例如,除普通草本植物外,注重观赏花木、阔叶乔木、食用果树、药用植物和芳香植物等的种植;同时注重发挥绿化在整个小区生态中其他更深层次的作用,如隔热、防风、防尘、防噪音、消除毒害物质、杀灭细菌病毒等,甚至从视觉感官和心理上消除精神疲劳等作用。一般意义上的绿化已经不能充分满足人的需求,目前更多的设计侧重于对立体绿化的研究,建筑屋面、墙面绿化、立体种植等。这些方面的绿化措施可起到保温、遮阳、截水、净化空气等效果。屋顶花园是目前居住区绿化大力发展的方向,通过绿化、配置必要的游憩设施(坐椅、茶座等),使屋顶成为仪次于地面的一种新型的积极户外活动空间,如果建筑间通过连接廊相连,将进一步激活屋面的活力,一改灰色、消极屋面空间为绿色、有活力的空间。

在我国的居住区绿化规划中不注重地域性。由于各种原因,崇洋现象十分普遍,很多位于不同地区、拥有不同自然条件、社会背景和不同使用者的住区,其绿地景观环境的设计却大同小异,以致很难看出地域性的差异。同时,外来植物往往不太容易适应当地的气候和土壤环境,对于植物的养护要花费较大的代价。我国当代城市设计有很多是借鉴了西方工业化国家的理念,强调标志性建设,对于城市规划的思考欠缺,缺乏主流意识。在生态型居住区绿地景观环境建设中要充分考虑中国的文化处境,把握好未来走向,最重要的在于我们要加强对传统人文主义文化艺术的解读和转型创作,在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世界文化艺术的多元格局,用我们特有的文化感觉方式和艺术思维方式构建住区文化价值。让居民在感官上,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甚至在味觉上,通过生理的感受上升到精神的感悟,从而创造出一个具有文化艺术特色的住区绿地景观系统。

2.居住区设计中的节能环保主要体现在太阳能利用、建筑节能、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方面。

2.1太阳能利用:在我国目前的很多小区内,许多住宅都装上了太阳能热水器,这种单的装置有效的利用了太阳能,为家庭提供热水。考虑到住宅能源的消耗占总能耗的1/5-1/4的比例,所以利用太阳能来解决小区的能源具有很大的可行性。目前,我国对于这方面的应用还在探索之中,在许多小区,太阳能能够提供一些基本的照明,但是让太阳能完全满足居民的基本用电还有待探索。

2.2建筑节能:建筑节能主要从建筑的水、电、气、热出发,以及各类建材、制品的节约出发。新型材料的利用能有效的调节建筑室内的温度,夏天能够很好的散热、冬天能够很好的保温。所谓生态的住宅就是要满足“舒适、健康、环保、高效、美观”的要求。

2.3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水资源的循环发展纯净水入户、分质供水、中水回用。目前,主要有两种途径,首先是水的高效利用,其次是对于雨水、污水的循环利用。

2.3.1高效利用水:

(1)各有所用的原则。就生活用水来说,饮用水当首属一类消耗用水,而清洁用水则属可循环利用的二类再生水,而冲洗用水就属于三类消耗用水。(2)积极采用节水系统、节水器具、设备和措施。

我国目前的小区规划中,节能环保这一方面还有很多欠缺,因为往往节能环保所投入的代价可能会比较大,所以更多的开发商会选择价格便宜的材料替代价格昂贵的节能环保材料。其实,这对于节能环保的实施,需要多方面的配合,政府需要拿出一定的资金,研发机构要尽快研制出成本低的产品。

国外居住区生态设计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欧美发达国家就致力于生态居住区的建设。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可以看出,这些生态居住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环境方面,种植粮食作物,不仅可以绿化还有真正的经济效益;使用清洁能源系统;鼓励生态型商业;通过合理的能源和废弃物处理,保护洁净的土壤、水和空气;保护自然,维护原生环境。

第二,社会方面,社区居民互相认识、互相联系;共享公共资源,提供互相帮助;强调整体和预防性的卫生措施;提供有意义的工作,使每个居民得以维持生计;促进终身教育;促进边缘群体的融合,鼓励不同种族、文化、职业和收入者的团结。

第三,文化方面,尊重不同方式、不同文化和不同地方的言行;通过例行的仪式和庆典,促进社区归属感的形成;强调创造性,把艺术作为社区与外界交流的方式。

国外的居住区设计主要有一下的一些特点:1.公用设施:社区居民可以共享几万平方英尺的室内空间。还有一些共享的设施,如洗衣房、儿童娱乐室、青少年娱乐室等。各居民家中不再设有洗衣房和车库,大多数居民家中没有多余的房间。社区每周聚餐,由各家主妇轮流主持,只需付少许的费用即可参加。2.邻里设计:门廊、小路、院子等半私密的社区空间促进了非正式的社会交往,居民在家中就可以看到院子中玩耍的儿童。3.居民参与发展:社区整个工程建设的构思、设计是居民们与设计师、政府部门等共同协商的结果。4.居住者自我管理:居民都致力于管理社区的能源、上下水、废弃物处理、交通等事务,关注整个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下面把位于澳大利亚阿德雷德市中心城区的哈利法克斯生态城作为一个生态居住区的案例来分析。

哈利法克斯生态城规划是一个有 800~1000居民的居住、商业、文化混合功能开发案,它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现其改良生态环境的目标:

1.在原本被污染的场地上种植植物改善土壤环境,把原来工厂留下的烟囱作为地下车库的排风口。

2.住在用节能的连立式为主,用太阳能满足室内的供电要求。

3.通过收集雨水和灰色水阻止水的流失,把屋面排放下的雨水和生活用水通过管道排入地下收集池,经过处理之后利用。几年之后,管道的输入水为零。4.提供公共交通代替私人交通,减少废气的排放,节约能源。

国外对于生态居住区的研究有很多已经落到实处,他们更注重于切实的人文关怀和细节。把人的生活融入到设计之中,让居住在里面的居民与设计师更多的互动。但是,他们也有不足之处,很多太切实的设计需要大量的后期费用去维护。太多的人为参与让居住区的自然氛围不足。太过于智能化的设计让居住在里面的人的一些本能意识退化。

总结

在我国目前的形势之下,生态居住区还处于一个探索的阶段,但是生态居住区的发展是大势所趋。从国内外的对比来看,我们还欠缺很多。在国内大部分开发商和居民认为生态居住区就是绿化多的小区,所以,经常会出现的生态小区都片面地强调绿化率。虽然这样的小区建成后可能是绿意盎然,但实质上生态效果却不好。我们对于生态居住区的认识还过于简单,仅停留在“绿色”上,事实上真正的生态居住区不仅仅靠绿化就能解决的,它需要从多个方面出发,从小区的规划、建筑的设计、绿地的建设上都要从各种技术层面来考虑。,其技术策略是对建筑设计规划、住宅声、光、热以及风场等诸多技术整合后的结果。在具体的项目操作过程中,国外的先进经验也给我们很多启示,例如,国内一些生态居住区项目停留在概念阶段未能付诸实施,就是因为缺乏利益的参与,纯粹的理念目标往往难以实现。如果能吸引各方利益团体加入生态型社区的建设,形成多方合作的机制,生态居住区将越来越具有现实意义。最为重要的是,国外的生态小区更多的考虑到了人参与的要素,设计为人服务,让人真正生活在其中。而国内的小区对于人的考虑还很欠缺,很多设计完全不符合人的心理需求。在这样的情势之下,我们应该借鉴外国的先进经验,结合自己的实际,而不是照搬别人的方法,做出有我们地区特色的生态居住小区。

参考文献 [1]李建华、任彬彬.我国城市居住区的发展模式研究[A].山西建筑2005(09):34 [2]余源鹏.精品住区规划设计300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3]秦坤.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住宅[J].上海住宅,2004(10).[4]周剑.城市住宅区规划原理[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5]夏云,夏葵,施燕.生态与可持续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6]成阳.后小康绿色住宅模式研讨[J].中国房地产,2004(12). [7]杨士弘 等.城市生态环境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8]王涛.景观设计助推绿色建筑发展[N].经济参考报2010-11-5.007 [9]宗合.建筑不能再乱贴“绿色”标签[N].中国建筑报2010-12-7.002 [10] 郑强、卢圣.城市园林绿地规划[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1 [11] 夏海山.城市建筑的生态转型与整体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2.生态文明文献综述 篇二

一、生态补偿政策理论依据的文献综述

国内外生态补偿或生态修复论文主要是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再生产理论、环境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公共经济学、市场经济学等角度研究的。国内的研究偏向于政治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等角度;国外的研究偏向于市场经济学维度,认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再生产学说中基本规律的程度不同、方式不同地被广泛应用于各主要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生态环境经济补偿制度的普遍实践之中,因此也应当成为我国煤炭产业生态环境经济补偿机制中创新实践的基本依据。

王辉等(2011)、魏晓平(2002)等均运用社会公平、生态公平思想分析生态补偿的内涵和补偿的内容;魏晓平(2002)重点阐述了矿产资源代际公平配置理念,认为真实储蓄是从净储蓄中减去资源损耗和环境退化的价值。党晋华(2007)等按照环境经济学理论,认为生态补偿是一种经济的内在化工具,建议促进煤炭生产外部成本内部化为依据,实施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朱学义(2007)提出在煤炭矿区建立环境成本会计,让煤炭企业承担起应尽的责任,还能为绿色GDP提供直接依据。根据市场价值理论和生态功能价值理论对湿地生态补偿损失进行了初步的资金配置,并进行了计算。运用公共环境理论探讨了尼日利亚过去治理的作用和最近政府环境管制政策计划。

二、政策制定方法的文献综述

从总体上来看,国内对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政策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是偏重于描述性的“问题———对策”研究、破坏严重的产煤区案例分析,缺乏规范性理论方面或者创新理论方面的研究;缺乏模型或指标实证方面研究,特别是在尚未面临“矿竭城衰”威胁的资源型城市以及它的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的研究上,理论构建和机制探讨远远滞后于实践需要。

(一)创新理论,提出补偿对策。

这部分学者认为传统经济学理论、生态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等理论具有广泛适用性,可以为中国的生态补偿实践提供指导,确保中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生态文明的实现。生态补偿要坚持两个基本的原则:一是谁利用资源谁补偿,谁从中受益或者谁损害谁付费原则。二是生态环境保护要和经济发展并举原则。生态资源开发补偿的主体是与生态环境损害有关联的各经济主体,参与生态活动的各种利益相关者。如王辉、汪应宏、卞正富(2011)结合煤炭资源开采的生态环境问题,基于生态公平、社会公平的思想分析了生态补偿的内涵和补偿的内容构成。在开采沉陷预计和动态规划理论技术的支持下,提出基于补偿成本最小化的动态补偿思想,分析动态补偿的机理和准则。

(二)分析现存问题提出对策的方法。

这部分学者均认为市场补偿占生态补偿制度的比例并不大,市场机制在生态环境资源保护领域并没有充分展现该有的作用,这部分学者通过分析我国生态市场补偿制度的现状,提出完善生态市场补偿制度的对策和建议。另外,中国建立生态补偿法律机制非常必要,我国还存在着缺乏生态补偿专门立法和相关法律规定中补偿主体不明确、补偿方式较单一、补偿管理不够规范以及补偿标准不够明确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这部分学者提出了建立生态补偿法律机制的建议。

王承武、朱英、张可心(2014)认为现有的煤炭资源开发生态补偿制度存在法律体系和政策设计不完备,缺乏利益相关者的充分参与,部门化利益倾向,政策手段较为单一,生态补偿资金没有来源保障,缺乏统一的补偿标准等问题。为此,要不断健全生态补偿法律法规体系,将矿区开发的生态环境补偿纳入到法制化和市场化轨道,完善煤炭资源税费制度,建立健全公众参与机制,实现矿区的可持续发展。

(三)构建政策建立的基本框架,提出政策建议的方法。

如杨赛明(2013)构建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设计框架,即从明确主体、补偿的方式、补偿的资金来源和补偿的标准确定依据四个方面提出了实施补偿的若干政策建议。

(四)构建模型,提出决策建议。

张倩(2013)构建了基于环境管制的煤炭企业竞争力模型,以期提升煤炭企业的长期竞争力,并为煤炭企业的环境战略管理决策提供参考,实现经济效率和社会效益的平衡。

(五)运用统计分析方法,确定生态补偿标准。

张思锋、杨潇(2010)把煤炭开采区生态补偿指标体系划分为生物补偿指标和环境补偿指标两部分,在目标因素结构复杂且缺乏必要数据支持的情况下,采用主观赋权法确定指标,将评价者的经验判断给予定量化;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煤炭开采区生态补偿各指标的权重。

李国平、郭江(2003)通过对CVM研究结论的比较讨论,认为基于条件价值评估法CVM测算出的煤炭资源开采中的生态环境经济损失值偏小。为了全面计算煤炭资源开采中的生态环境经济损失值,提出将CVM与直接市场法和间接市场法联合使用,并计算出2010年榆林市煤炭资源开采的生态环境经济损失量额,在此基础上,对煤炭资源开采中的生态环境损失补偿问题进行研究。

(六)案例分析,提出对策建议。

王宏英、曹海霞(2011)通过国家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试点———山西试点工作的探索和实践,介绍了已经取得的成绩和实践经验,对完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提出了建议。

张斌成、张健(2010)通过探索建立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生态补偿机制,提出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相协调发展的经验模式,认为该模式的应用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三、政策建议比较分析的文献综述

国内生态补偿政策主要采用政治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也有一些论文建议采用市场手段;国外的政策更倾向于市场手段和经济手段。

(一)政治制度手段。

这部分学者建议构建煤炭产业生态环境损耗破坏监管制度,尽快完成煤炭产业生态环境损耗破坏与经济损失的全国性普查,尽快展开关于煤炭产业生态环境基金的立法程序,对基金运作实施全方位的法制化管理。建议煤炭资源富集区环境治理工作要尽快建立部门联动综合治理制度。提出建立与绿色GDP相适应的生态环境资源经济核算机制、建立规范有序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建立生态补偿保证金制度、建立生态环境建设的融资机制。提出建立生态补偿融资机制,生态补偿约束机制,生态补偿激励机制。

(二)经济手段。

为避免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空心化现象,要确保真实储蓄大于零。当资源利用的贴现率低于利率时,这会使得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矿权人加速开采资源,随后将所获利润转移到其他投资以获取平均利率的报酬,进而加速资源耗竭资源利用,针对这种情况政府可以利用宏观控制手段协调各种贴现率之间的相对水平,避免资源利用贴现率严重脱离社会贴现率并控制它绝对水平的高低,最大限度地降低自然资源赤字情况,对那些目前不具备开采价值的贫矿或者是在目前技术水平下尚难开发的资源,要先做好战略上的保护,根据需求和科技水平安排资源的开采顺序。

(三)法律手段。

生态补偿机制应走法制化轨道,应该全方位多角度的补偿,设立专门的生态补偿协调管理机构,加大矿区环境监管力度。白珩、封晓帆、李海波(2012)建议省里组织有关专家,对榆林市资源开发所造成的环境资源问题进行普查,作出权威的评估鉴定,然后研究修复方案并制定相应的法规规章。

(四)市场手段。

认为煤矿区生态补偿既包括对损毁生态环境的恢复治理,还应包括对因生态环境服务水平下降造成的居民有形无形损失的赔偿,二者之间的联系在于生态功能恢复的时间滞后性和治理资金的时间成本。建议在推进矿产资源有偿使用的进程中,将储存的资源价值以“折耗费用”的方式纳入成本会计范畴,彻底改变长期以来矿产资源不计价值的问题。LIU Shun-guo、ZHOU Xiao-hua、YANG Xiu-tai(2006)建议如果矿产生态问题要解决,应清除矿产开采产权问题。

(五)技术手段。

耿殿明、姜福兴(2002)提出要技术革新,大力推广应用清洁开采和洁净煤技术。通过制定行之有效的政策手段,加大资金投入的力度,并加快清洁开采和洁净煤技术的研究开发以及推广应用。

四、我国生态补偿政策研究的方向

我国生态补偿政策的研究尚不充分。对补偿对象确定、补偿主体区分、补偿原则、补偿标准等体系还没有一个清晰的框定,而且因为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和历史遗留问题较多,要考虑时间和空间上的因素,很难将一个案例应用到全国煤矿区的生态恢复建设上。为此,鉴于国外的经验和我国的实际情况,我国相关研究方向为:一是确定补偿的框架。对补偿对象、补偿主体区分、补偿原则、补偿标准尽快有一个明晰的判定。二是确定转移支付或者税费基金的经济补偿形式。三是借鉴国外经验,用成本内在化等市场手段给予补偿。四是允许区域特点明显的地方适用新的经济补偿或成本内在化的阙值。五是建立政策实施的法律制度保障,尽快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

参考文献

[1]王利,都红刚,丁静.一份来自陕西神木县的报告[J].西部论丛,2004,6

[2]杨燕,王云,连璞.创新煤炭产业生态环境经济补偿机制[J].中国能源,2007,7:39~42

[3]王辉,应宏,卞正富.煤矿区生态环境动态补偿机理与准则[J].生态经济,2011,11:156~161

[4]党晋华.采煤生态环境破坏及生态补偿机制研究[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7,3:42~44

[5]魏晓平.矿产资源代际配置的若干问题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74~79

[6]朱学义.论煤炭矿区环境成本会计[J].生态经济,2007,10:220~221,230

[7]耿海清,陈帆,赵玲等.淮南潘谢矿区煤炭开发环境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煤矿开采,2011,2:52~55

[8]白珩,封晓帆,李海波.煤炭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12,15:106~108

[9]王承武,朱英,张可心.煤炭资源开发生态保护补偿政策回顾与评析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4,4:13~16

3.生态文明文献综述 篇三

文献综述简称综述,是对某一学科、专业或专题的大量文献进行整理、分析研究,做出综合性介绍和阐述的一种学术论文。所谓“综”,是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炼明确、更有逻辑层次;所谓“述”,是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专门、全面、深入的论述。文献综述格式一般包括:

一、文献综述的引言:

包括撰写文献综述的原因、意义、文献的范围、正文的标题及基本内容提要;

二、文献综述的正文:

是文献综述的主要内容,包括某一课题研究的历史(寻求研究问题的发展历程)、现状、基本内容(寻求认识的进步),研究方法的分析(寻求研究方法的借鉴),已解决的问题和尚存的问题,重点、详尽地阐述对当前的影响及发展趋势,这样不但可以使研究者确定研究方向,而且便于他人了解该课题研究的起点和切入点,是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三、文献综述的结论:

文献研究的结论,概括指出自己对该课题的研究意见,存在的不同意见和有待解决的问题等;

四、文献综述的附录:

列出参考文献,说明文献综述所依据的资料,增加综述的可信度,便于读者进一步检索。

五、文献综述范文11、文献综述(论文标题,小二号,黑体,居中)

2、摘要:

(“摘要:”两个字要求是黑体小四,顶格写;摘要的内容要求是楷体小四。字数要求200-300.)

3、关键词:;;;(关键词要顶格写,有3-5个,格式要求黑体小四,词与词间用分号隔开)

4、正文(要求:正文的标题是宋体小四,要加粗,顶格写;正文内容是首行空两格,字体小四,不加粗;标题之间的标号统一)

一、前言

说明写作目的意义

介绍有关的概念

提供必要的背景材料

描述课题的研究现状

有关主题争论的焦点及发展趋势(核心主题)

交待综述讨论的范围(引用文献起止年份学科范围)

二、正文

理论发展阶段性成果

理论意义

实践意义

成熟可靠新近的权威可信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一)历史发展:采用纵向对比的方法,要按时间顺序,简要说明某一课题的提出及各历史阶段的发展状况,体现各阶段的研究水平,说明目前达到的水平。

(二)现状分析:介绍国外研究现状、国内研究现状,对比研究差距,来阐述国内研究与国外研究相比还有哪些空白点没有涉及,找到未来发展趋势,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首先将整理和归纳出来的资料进行排列和必要的分析;

其次讲解有创造性和发展前途的理论或假说,并引出论据;

第三介绍有争议的相关专家观点或学说,对其进行分析比较,指出各种的发展趋势和问题焦点,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第四,简要的介绍陈旧、过时的或被否定的观点,这样使文章更系统全面,而且这些资料也可以起到对比反衬的作用。

(三)趋向预测:在纵横对比中肯定所综述课题的研究水平、存在问题和不同意见、提出展望性意见。

这一部分主要是给读者以启示,使从事这一课题的工作者能看到未来课题研究的发展方向。这部分的内容要客观,不仅要指明方向,而且要指出捷径,为有志于攀登新高峰者指明方向,搭梯铺路。

三、总结与展望

高度概括主题内容提出观点意见主张展望发展前景

简明扼要地指出目前研究中尚需解决的问题及研究成果的意义和价值,在写作中应注意给出一个较为明确的阶段性结论。一篇好的综述总结,可以发人深思,具有导向意义。

参考文献(格式要求:黑体小四)

[1]作者,作者.文献名称[J].期刊名称,年份,卷号,起止页码.(宋体五号)

(附录:学术论文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

1.专著:[序号]作者.书名[M].版本(第1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2.期刊:[序号]作者.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3.会议论文集(或汇编):[序号]作者.题名[A].编者.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4.学位论文:[序号]作者.题名[D].学位授予地址:学位授予单位,年份.5.专利:[序号]专利申请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或地区):专利号,出版日期.6.科技报告:[序号]著者.报告题名[R].编号,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7.标准:[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颁布日期.8.报纸文章:[序号]作者.题名[N].报纸名,年-月-日(版次).9.电子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10.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七、文献综述范文2:

“问题——探索——交流”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研究

......我们在网上浏览了数百种教学模式,下载了二百余篇有关教学模式的文章,研读了五十余篇。概括起来,我国的课堂教学模式可分三类:

(1)

传统教学模式——“教师中心论”。这类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根据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是我国长期以来学校教学的主流模式。它的优点是......,它的缺陷是......(2)

现代教学模式——“学生中心论”。这类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张从教学思想、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管理等方面均以学生为中心,20世纪

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得到迅速发展。它的优点是......,它的缺陷是......(3)

优势互补教学模式——“主导——主体论”。这类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兼取行为主义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之长并弃其之短,是对“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的扬弃。“主导——主体论”教学模式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但在教学实践中还没有行之有效的可以操作的教学方法和模式。

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可表述为“复习导入——传授新知——总结归纳——巩固练习——布置作业”。这种教学模式无疑束缚了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发挥。当今较为先进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可表述为“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讨论问题,提出方案——交流方案,解决问题——模拟练习,运用问题——归纳总结,完善认识”。这种教学模式力求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广大教师所接受,并在教学实践中加以运用。但这种教学模式将学生的学习局限于课堂,学习方式是为数学而数学,没有把数学和生活结合起来,没有把学生学习数学置于广阔的生活时空中去,学生多角度多途径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受到限制,尤其是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能力发展受到限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此,我们提出“‘问题——探索——交流

4.智能公交文献综述 篇四

文献综述

院(系)名称

专业名称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7年03月16日

黄河科技学院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第1页

智能公交文献综述

摘 要

随着城市建设和发展不断扩大,公交数量急剧增加,有关公交的各种信息量也成倍增长,传统的人工记忆方式管理也慢慢的无法适应形势的变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已被广泛的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技术动力。而在计算机应用中,软件的作用十分突出,软件已经发展成为信息技术的核心,主导着信息产品的开发和信息技术市场的进一步的开拓。软件产业已成为社会信息化进程中的一个战略性产业。不断开发适应用户需求、市场需要的新型软件产品已成重中之重。随着社会的发展,软件也在不断的更新换代。由于有些公交公司现在还没有将公交管理系统化,这给管理者以及乘客带来极大的不便。乘客需要及时查询公交的相关信息以及对公交进行投诉,如果没有相关的平台解决此类问题将会很不方便。另一方面,管理者如果没有一个完整的管理系统将会给数据的查找、统计、更新、和维护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也会大大 降低工作效率。

鉴于公交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我在此次毕业设计中以智能公交系统为研究课题,通过实地考察等对此进行全面的设计。

关键词:管理系统,智能公交终端,静态信息,GPS,动态信息

1.前言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智能已是大势所趋,而智能公交小车作为智能车中一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最近几年在全球的地位飙升,各个国家更是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资金,对其重视程度不亚于任何其他领域的研究。它广泛作用于人工智能、自动控制、传感器和信息等一连串学科的创新研究,其研究成果可应用于工业、医药、军事、航空、信息技术等实际领域,集中反映出一个国家的高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是国家综合国力强大的标志,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2.智能公交系统设计背景及目的

目前部分城市已经将公交管理系统化,但是还有不少城市依然没有系统化他们的公交管理,这给管理者以及乘客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乘客难以及时地查询公交信息,也无法对不平等对待进行投诉,缺少一个相关的平台来解决此类问题。另一方面,管理部

黄河科技学院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第2页

门也难以对公交信息进行查找、修改、更新和维护,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这些都是缺少一个完整而又系统化的公交管理软件平台所造成的。

为了提供高质量服务,公交管理系统必定随着乘客的需求而不断改进与完善。及时共享公交的路线信息,给乘客提供人性化的便捷服务已成为公交管理的目标与方向。未来的公交管理系统必定更加系统化、一体化与个性化,每个城市的公交公司的管理会更加系统化,各城市之间的公交能实现一体化联网查询,公交系统也会增加新闻发布、同城交友、公交投诉等个性化服务,而不仅仅是公交线路查询这个基本功能。在不远的将来公交系统的刷卡方式也会更加多样化,指纹识别刷卡也不再是梦想。在信息爆炸、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竞争全球化、市场细分化、信息即时化、科技大众化给包括公交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带来了空前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未来公交管理系统将向着高度集成化与个性化的方向发展。智能公交系统一体化的过程将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而展现出它绚丽的风采。3.国内外研究成果及现状

国外在公交智能化方面的研究要追溯到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带动,在一些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日本以及欧洲的部分国家,居民小汽车的拥有量飞速增长,伴随着城市交通状况不断的恶化,许多国家将交通运输发展的重点放在了公共交通行业,为了吸引居民乘坐公交出行,许多国家大力的提高城市公交的运营服务水平,因此,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被应用到公交领域中,公交智能化方面的研究也就因此开始[1]。

在公交智能化方面的研究中,日本的起步较早,日本对于公交智能化的研究起始于二十世纪的70年代,日本在70年代研制出了公共汽车定位系统,这一系统的问世标志着日本公交智能化研究的正式起步。该系统安装在公交车上,能够在公交车运行到达调度站的前一站时,通过无线通讯,将车辆信息传回调度站,这是智能化公交系统的雏形;这一系统的研制,使得公共交通调度管理进入了智能化的管理时代。随后,在80年代,日本在公交智能化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进一步的研究成果,一种叫做乘客自动计数器的设备被安装在了城市公交车上面,这一设备的主体功能是记录公交车上下车的客流量,公交管理部门通过这一设备能够实时的掌握公交站点的客流情况,通过对公交站点客流的分析,能够为公交企业制定调度计划提供决策支持。到了20世纪的90年代,由于日本城市交通拥堵十分的严重,公交的运营服务水平急剧下降,为了扭转公交行业竞争力日

黄河科技学院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第3页

渐下降的趋势,重新赢得乘客对于公交的信息,日本的东京都交通规划院开发设计了一套城市公交车综合运输控制系统,这就是人们耳熟能详的CTCS系统,该系统的问世,大大的改善了日本公交运营的面貌,日本原本日渐萎缩的公交行业又重新焕发了生机。

美国从事公交智能化方面的研究相对日本较晚,美国从事智能公交方面的研究起源于二十世纪80年代美国城市公共交通管理局(UTMS)启动的智能公共交通系统的项目,UTMS基于现场试验得出了通过实时智能化的公共交通系统能够很好的改善城市的交通状况。基于此,美国开始从事智能化公共交通系统的研究,美国在公共交通系统的研究方面主要侧重于对出行者信息,电子收费,车队管理以及交通需求管理等方面的研究[2],其中车队管理方面,主要研究以下几个方面:GIS系统、乘客自动计数系统、通讯系统以及自动车辆定位系统等。

欧洲国家开始从事智能公交方面的研究可追溯到20世纪的80年代,欧洲由于其历史原因,大部分国家的城市的历史比较悠久,城市街道普遍比较狭窄,所以,欧洲国家在从事公交方面的研究中结合了本地区道路比较狭窄的特点,将公交发展的方向放在了建设公交专用道和公交信号优先上,并已经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

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从事公交智能化方面的研究相对较晚,城市公共交通运营方面发展一直比较落后,公交车在城市交通运输中的重要作用一直没有被政府给予充分的重视。截止到1990年,我国公交车的保有量仅仅为13万辆,到2000年,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公交车保有量为23万两,公交车的平均拥有量仅为0.7/千人,而在发达国家公交车的人均保有量已经达到1.25辆/千人。在车辆保有量方面,就可以看出,我国存在的严重不足;另外,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管理水平上面也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但随着近几年城市交通问题的逐渐恶化,交通拥挤、堵塞问题的持续增加,政府加大了对公交运营方面的投入力度,在许多城市,对公交车辆进行了更新,增加了公交企业的补贴,鼓励公交的发展,在理论研究方面,国内的许多学者也开始对公交调度问题进行大量的研究,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有吉林大学的杨兆升、北京航空航空航天大学的张飞舟等学者。吉林大学的杨兆升首先提出了我国智能公交调度系统实施的框架体系,并对智能化公交调度系统的关键理论作了系统的研究。对公交智能化调度系统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了智能公交系统的评价理论和方法。北京航空航空航天大学的张飞舟在其博士论文中对智能公交调度的相关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和混合遗传算法的车辆调度优化方法。另外东南大学的李海峰提出了我

黄河科技学院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第4页

国智能公交调度系统的结构框架,吴海荣和何素敏通过对公交车实时调度系统的研制和开发,对智能公交车辆综合调度系统的功能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套公交车综合调度的总体解决方案;吉林大学的胡坚明、宋靖雁等人就我国公交系统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公交车智能化调度系统实时调度形式的确定方法,并利用广义神经网络的方法确定车辆实时调度形式[3];北方交通大学的张国武在论文北京市公共交通智能化调度管理系统的建设与开发中,阐述了智能化公交调度系统的综合集成的模式[4],并且对各个子系统功能以及结构做了详细的分析和介绍;长安大学的陈俊、陈红根据对我国公交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中等城市智能公交系统的结构框架[5];江苏科技大学的赵厚宝和苏勇通过利用混合遗传算法的方法,对公交运营调度进行了优化研究[6];河南科技大学的李志强、周建立、张毅等通过利用GPS定位原理,在基于乘客满意度和企业效益的基础上,建立了智能公交动态调度模型[7];北京理工大学的李宁、徐宝云、王武宏等提出了我国智能公交调度系统建设的基本结构,并对其中的关键技术和理论进行了研究[8]。通过国内这些学者的研究开发,我国在公交智能化方面的研究已经初见端倪。在一些大城市里已经开始应用智能化的公交系统。在上海,先进的UNGEL自动检票机已被成功安装在了线路上,该系统能够实现自动记录地铁线路上面的乘客上下车流量;

在杭州、大连、北京等一些大城市,一些先进的车辆定位系统和车载设备被安装在了移动的公交车辆上面,并且电子站牌也被安装在了公交站点,这些城市的部分线路已经实现了对公交车辆的跟踪定位,极大的提高了公交运营的效率。从而吸引了更多出行者选择公交车作为出行的工具。4.我国当前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和汽车保有量的激增,交通拥挤、交通事故频发等造成了越来越巨大的时间浪费、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交通问题已成为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政府共同面临的重要难题之一。据中安顾问《2012-2016年我国智能交通行业运行态势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中内容显示:我国大多数城市的平均行车速度已降至20km/h以下,有些路段甚至只有7~8km/h;同时,由于车辆速度过慢、尾气排放增加,使得城市的空气质量进一步恶化[9]。为了缓解经济发展给交通运输带来的压力,使现有资源发挥出最大的作用,我国政府加大了对智能交通系统的研究和建设力度。智能交通是将信息、通信、控制、计算机网络等高新技术有效地综合运用于地面交通管理体系,从而建立起一种大范围、全方位发挥作用、实时、准确、高效的交通运输管理系统。

黄河科技学院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第5页

在我国智能交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虽然有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但由于我国智能交通起步较晚,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中安顾问行业分析师根据分析指出我国智能交通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包括:

1.产业链条发育不健全

智能交通在国内的发展一直强调交通管理手段的智能化,忽视了交通信息的服务功能。国外成功经验表明,当智能交通发展到一定阶段,高层次的交通信息服务就应成为智能交通的主要部分。国内目前在利用现有信息资源进行高层次交通信息服务的开发方面,还比较落后,没有形成包括供应商、运营商、政府和消费者间的完善的智能交通产业链。交通信息收集,开发和消费的市场机制还没有形成。高层次的交通信息服务相关的产业环节还非常不建全,运营商和交通信息消费者还没有融入智能交通体系之中。造成国内智能交通产业链条不完善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各主要交通部门之间缺乏信息共享,没有形成一个能够同时掌握足够全面的交通信息搜集和发布的机构或平台,因此,无法从现有资源中产业能够提供辅助决策的信息。

2、核心技术被国外企业垄断

我国的智能交通发展较晚,在应用方面更显得落后。在中国智能交通的市场所蕴含的巨大商机下,大量的国外公司加入到我国的交通技术领域和咨询领域。就目前状况而言,国内企业在竞争机制、竞争策略、技术水平、人员素质等许多方面尚不如行业内的国外企业。目前,国内智能交通高端市场70%以上被国外企业抢占。比如,在自适应交通信号系统方面国内市场基本被国外公司所掌握。监控产品与国外仍有不少差距,行业的恶性竞争现象时有发生[10]。

3、统一标准和技术规范建设处于滞后状态

国内市场基本被国外公司所掌握。监控产品与国外仍有不少差距,行业的恶性竞争现象时有发生。

3、统一标准和技术规范建设处于滞后状态 国内智能交通系统项目的建设先于行业统一标准的推出。在缺乏标准的条件下,许多地区的智能交通系统自成体系,缺乏应有的衔接和配合,标准互不统一。即便在城市内部,道路上的传感器标准也非常混乱,因为传感器设备生产企业缺乏统一的接口标准。标准和规范的混乱妨碍了交通数据的获取,从而无法进行交通流的分析和预测。在高速公路收费系统方面,各省或地区内建设的网络一卡通或不停车收费系统,也没有统一指导和标准,为将来的全国联网造成了困难。

黄河科技学院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第6

4、资源整合不够,难以发挥系统功能优势

层面上有全国智能交通协调小组在推进系统建设,但在城市层面上,缺乏一个有力的机构进行协调。道路交通的信息分属于公安、交通、规划、铁道、民航等不同部门。各个部门都掌握有一定的交通信息资源,但出于部门利益,彼此间的信息交换存在很大困难。各个部门目前进行信息交换的主要渠道是网上留言、电子邮件或人工拷贝等。这些方法存在实效性差等问题,使得部门之间信息共享比较困难。

5、严重缺乏智能交通人才

智能交通技术本质上来说,是传统的交通技术和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因此智能交通人才应该是即懂交通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目前我国十分缺乏这种人才,这对继续深入开展智能交通研究是不利的。智能交通的在研究领域跟不上,那在其产业链过程中也会制约着其发展。

6.智能公交系统设计方法和研究内容

基于改善公交调度手段、提高公交运营效率,提高公交吸引力和分担率目的,采用了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公交系统设计方法.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公交系统具有车辆监控调度、车载终端、电子站牌和通信网络等功能模块.系统通过 RFID技术对公交车辆进行跟踪、定位、监控和调度,站台的触摸屏统计各路次候车乘客数,及电子站牌实时发布各车次到站时间等信息,利用Zigbee无线 网络技术实现车载终端、站台系统和调度监控中心之间的通信.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公交系统可以提高公交服务质量和效率,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黄河科技学院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第7

参考文献

[1] 汪光焘, 陈小鸿.中国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内涵、目标与路径[M].科学出版社, 2015.[2]https:///s?ie=utf-8&f=8&rsv_bp=1&srcqid=***426&tn=9269250 [3] Al-Kanhal T, Abbod M.Multi-agent System for Dynamic Manufacturing System Optimization[M]// Computational Science – ICCS 2008.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 2008:634-643.[4] Study on the usage of UHF RFID for Passengers’ Detection in Public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 [5] 葛新北京公共交通控股有限公司.城市公共交通行车安全管理[M].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2014.[6] 赵光辉, 朱谷生.互联网+交通:智能交通新革命时代来临[M].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6.[7]宋瑞.城市公共交通管理概论[M].人民交通出版社, 2011.[8] 谢振东.城市交通一卡通大数据应用[M].人民交通出版社, 2016.[9] 黄建中, 王新哲.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规划手册[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10] 过秀成, 严亚丹.地面公共交通运行:可靠性分析与调度控制[M].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3.[11] 袁建华, 姚丹亚, 张雷元,等.新一代智能化交通控制系统理论及技术[M].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4.[12] 关伟.区域交通网络化智能诱导控制技术[M].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5.[13] 郭戈, 岳伟.智能交通系统中的车辆协作控制[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6.[14] 薛兴海.城市公共交通服务与管理[M].人民交通出版社, 2012.[15]杨琪.智能交通系统标准体系原理与方法[M].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3.[16]邓卫.城市常规公共交通系统的优化模型与评价方法[M].科学出版社, 2009.黄河科技学院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第8

5.企业文化文献综述 篇五

浅析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管理 的影响

姓名:关雪飞 学号:124981063 专业班级:12级人力资源管理1班 摘要

现如今,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我国逐渐被世界所认可,在国际上的地位也越来越高。国内企业众多,但如何在其中脱颖而出,加强自身管理能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对企业未来的发展也有着重要影响,企业文化是企业自身影响的一种体现,对企业管理起着不可小视的作用,它影响着企业绩效管理的制定,员工情绪以及员工工作态度的考量。本文通过简述企业文化的概念、影响来阐明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告知企业管理者,制定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理念是企业成长的基础。关键字

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管理者 1 企业文化及其研究 1.1概念

企业文化,或称组织文化(Corporate Culture或Organizational Culture),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该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它包括文化观念、价值观念、企业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历史传统、企业制度、文化环境、企业产品等。其中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它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其核心是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这里的价值观不是泛指企业管理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而是企业或企业中的员工在从事商品生产与经营中所持有的价值观念。

威廉・大内认为:“传统和气氛构成了一个公司的文化。同时文化意味着一家公司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构成了公司员工活动、意见和行为规范。”

沃特曼・彼得斯在《成功之路》中指出:“企业将其基本信念、基本坐标观灌输给员工,形成上下一致的企业文化,促使广大员工为自己的信仰在工作,就是产生强烈的使命感,激发最大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迈克尔・茨威尔在《创造基于能力的企业文化》一书中这样写到:“企业文化被定义为在组织的各个层次得到体现和传播,并被传递至下一代员工的组织运作方式,其中包括组织成员共同拥有的一整套信念、行为方式、价值观、目标、技术和实践”。

Edgar.H.Schein认为:“组织文化是一个给定的组织在其应对外部适应性和内部一体化问题的过程中,创造、发现和发展的,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并用来教育新成员正确地认识、思考和感觉上述问题的基本假定”。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魏杰先生在《企业文化再造—企业生命常青藤》中的定义:“所谓企业文化就是企业信奉并付诸于实践的价值理念,也就是说,企业信奉和倡导并在实践中真正实行的价值理念”。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研究

美国管理学家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加里·哈默(Gary Hamel)于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企业的核心能力》中提出的。

汪凤桂(2009)对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一致性机理分析表明,企业文化通过内部化为员工的行为理念,进而影响企业管理者和一般员工的行为能力,进而对竞争力的形成产生作用,降低企业交易成本。

王德胜、辛杰(2009)认为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较强的内在关联性,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特征之间存在着较强的契合度。陈光(2010)《陈光.浅谈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提升》的实证研究证明我们企业的平均寿命是八年,民营企业平均寿命是3.5年,造成我们企业寿命如此之短的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绝大多数企业还没有形成核心竞争力。3 企业文化对绩效影响的研究

朱瑜等人(2007)以198家企业为研究对象,对企业文化、智力资本及组织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官僚型文化对结构资本具有显著正面影响,创新型文化和支持型文化对人力资本具有正面影响,而关系资本仅受到支持型文化影响。

Niki Hynes(2009)用新的复杂关系建模方法研究企业文化、战略定位与企业绩效,这种复杂的生化模型作为管理结构建模的替代方法,可将其纳入到组织内部结构改变中。

刘志雄、张其仔(2009)从公司层面、员工层面、社会层面界定文化强度,发现企业文化对公司盈利水平均有显著的正影响,即与文化弱势企业相比,文化强势企业通常拥有较高资产回报率;企业规模、资产负债率与成长性指标与公司盈利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朱兵等人(2010)选择江苏、安徽、浙江三省182家高新科技企业作为实证研究对象,研究企业文化、组织学习与创新绩效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官僚型企业文化对企业创新绩效没有直接显著影响,也不通过利用式学习间接对创新绩效产生显著影响;支持型企业文化不仅对企业创新绩效有直接显著影响,而且还通过利用式学习和探索式学习分别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创新型企业文化对企业创新绩效有直接显著影响,同时还通过探索式学习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显著正向间接影响;组织学习包含的利用式学习和探索式学习均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显著正向直接影响。4 企业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

梅强,孙旭雅(2010)对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在前人对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相互影响的理论研究指导下,从三方面探讨了如何通过企业文化提升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路径,提出了凭借企业文化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的相应对策,即:(1)从观念上提高员工企业文化意识,树立正确人才观;(2)从制度上完善中小企业管理体系,建立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3)从实践中培养中小企业特色文化。

闫庆收,孙福田(2010)分析了企业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引导和企业安全生产运营的作用、对员工日常行为的约束和引导及对职工凝聚激励的作用,以及企业文化在企业人员招聘、人才培养与开发、职工职业生涯规划和留人方面的作用,强调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是不可分割的,人力资源管理要靠企业文化来指导,而人力资源管理反过来又丰富了企业文化的内涵。国内企业文化研究现状

企业文化在我国引起关注和兴趣,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较早出现在《管理世界》权威杂志上的一篇名为“组织文化”的译文(Wilkins&Ochi)揭开了企业文化在我国研究的新乐章。它系统地总结了20世纪80年代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企业文化的基础理论、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类文化学及其关系,并对企业文化的研究传统和方法作了较全面的介绍,十分有助于我们对企业文化的理解。

陈正南、黄文宏的《成功企业之企业文化类型》,刊载在“中国文化与企业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徐联恩、赖国茂的《企业文化属性与企业绩效———权变观点》、占德干、张炳林的《企业文化构建的实证性研究———对四个不同类型企业的调查与分析》刊载在“管理世界”等等。

陈春花的《企业文化的改造与创新》,刊载于北京大学学报。占德干、张炳林采用《中国价值倾向调查表》进行了关于中国企业文化构建的一项实证性研究,发现这些变量的综合作用对企业文化实践产生很大的影响。

李琪在《欧洲管理学者看中西企业文化的差异》中指出,中西人士对Msnagment一词的理解存在很大的不同,对中国人来说重在“掌管”;而对西方人来说重在“授权”,因此,在权力距离、思维方式、沟通习惯、法制观念、企业组织与员工关系、领导方式上存在着广泛的差异。林娜的《中日美三国企业管理差异的社会文化渊源》在管理思想、管理主体、管理客体以及管理行为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差异分析,重点分析了东西方文化对群体和个体、人际关系、物质利益的不同看法以及不同的时间哲学。

胡晓清在《中国建设现代化企业制度的社会文化困扰》(1998)一文中指出,资本主义“这种独特的新式运转模式牵涉着一套独特文化和一种品格构造”,在文化上,资本主义企业的特征是自我实现,而我国的企业正是缺乏这种“自我实现,追求个人既定目标的自我意识”。他认为当代中国社会缺乏主流文化,是一种过渡性文化,这种没有主流文化的过渡性文化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整个外部文化环境方面遇到较大的困扰。

王利平(2000年)在宏观意义上对中国管理的文化特征进行了总结,指出中国传统的管理模式是一种儒法互补、兼兵家权谋的管理文化,并对中国的“单位”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黎红雷(1999年)指出,适应“知识社会”管理的需要,取代以往的“政治人”、“经济人”假设,必须确立“人是文化动物”的认识,并在管理历史、管理文化、管理精神整合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管理理念的更新,以“变化”为管理的前提,以“创新”为管理的动力,以“整体”为管理的模式,以“和谐”为管理的形态,从而推进人类管理的进步。

仲伟周等(2000年)认为,“企业文化是一种内在化的企业人格体现,是整个社会文化在企业中的影像,企业文化建设正是运用满足人们多方面需求的办法,在企业内产生一种最为完全的激励和认同机制,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经济手段的补充和替代,是减少企业内部交易成本的最好途径。因为企业的归属感、荣誉感等是一种全体员工可以共同拥有的非排他的公共产品,这种激励可以遍及企业的每一个员工而不需要太高的成本,这就是企业文化最深刻的经济学底蕴”。6 总结

6.生态文明文献综述 篇六

1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依据

1.1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哲学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环境等方面有着丰富的论述, 学者通过分析、梳理他们的思想, 来指导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张凤翠认为,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哲学中, 人既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同时又是自然界组成的重要部分, 所以人是由自然产生的, 人离不开自然。”“我党提出的‘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 就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理论、生态哲学的具体应用和发展。”

郭学军和张红海认为, “尽管马克思恩格斯没有明确提出生态文明概念, 但他们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和论断都包含了生态文明的理念, 显露了生态文明思想的萌芽。”

廖志丹和陈墀成认为,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为中国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中国建设生态文明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恩生态哲学思想的继承和弘扬。”

刘希刚认为,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是一个由人与自然和社会有机统一的生态要素论、人与自然界物质变换的生态经济论、生态问题与本质的制度批判论、协调人类主体性与自然优先性的生态价值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社会论等理论单元构成的思想体系, 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提供了根本的理论指南。”

1.2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刘静认为, “中华民族五千年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中, 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这些思想不仅为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延续发展提供了道德基础, 更为现代生态学的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前提。”并分析了儒家、道家、佛家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思想, 认为“天人合一”是中华文化中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

张剑认为, “我国传统文化中关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众生平等’等思想中蕴含着不少生态意识。”

范颖认为, “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 无论是主张人与天合的自然生态观, 还是主张尊重自然的生态伦理观等, 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良好基石。 都对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王丹认为, “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理论之所以能够中国化, 源于中国传统‘天人合一’自然观与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相关性。”“我们只有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为根基, 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理论为指导, 树立人和自然共生共荣、和谐发展的现代生态自然观, 才能正确处理好资源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才能推进中国资源环境、 经济社会等的可持续发展。”

1.3生态现代化理论

吴兴智认为, “如何在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同时, 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发展, 这个生态现代化理论所试图解决的核心议题, 也正是我国当前生态文明建设中迫切需要回答的根本性问题。因此, 生态现代化理论对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王宏斌认为, “伴随着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以及众多发展中国家的民主政治转型与市场机制的发展, 生态现代化在更大的范围内具有了适用性, 正在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世界潮流。 可喜的是, 在这次席卷全球的世界潮流面前, 中国不仅选择了融入, 而且以自己的巨大决心和对宏伟愿景的描绘而表现得格外突出。”

陈胤认为, “生态现代化理论表明经济现代化与生态现代化的正向结合不仅是可研究的, 也是可行的, 这对于我国实现 ‘科学发展’‘和谐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目标, 按照要求建设生态文明, 获得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现状

学者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生态文明的概况基本概况梳理, 如生态文明的概念界定、前提、基本要求以及重要意义。何青《生态文明建设研究》;范颖《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研究》;谷树忠, 胡咏君, 周洪《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与基本路径》等。

(2) 以农村为例, 将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 黄巧云, 田雪指出, “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部分”, 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 提高农民环境保护及维权意识, 加快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环保技术的创新与研究”的解决对策。 朱国庆, 刘娜, 刘露以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为例关注少数民族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3) 以城市为例, 将生态文明建设与城镇化相结合。邵光学提出,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 面对传统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生态问题, 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以促进新型城镇化的生态可持续发展。”包双叶, “在综合考察不同城镇化区域生态承载能力、开发强度和开发潜力的基础上, 统筹谋划人口、经济、生态资源的合理布局, 才能形成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发展的美好前景。”

杨伟民提出,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 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对此, 首先应该在推进城镇化中贯彻落实。”

(4) 我国省际、区际生态文明建设差异研究。张欢, 成金华, 陈军, 倪琳“基于生态系统视角, 引入‘压力—状态 —响应’模型 (PSR) , 构建了包括生态系统压力、生态系统健康状态和生态环境管理水平的3个子系统, 27个指标的省域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30个样本省份2012年生态文明建设状态及生态文明协调度进行了实证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分析了中西部生态文明建设的区域差异, 提出了可行的对策。刘某承, 苏宁, 伦飞, 曹智, 李文华, 闵庆文,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 (ES) 、生态足迹 (EF) 和人均GDP3个指标, 以及这3个指标所代表的资源禀赋、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占用、经济增长之间的线性逻辑关系, 构建综合性相对指数;并以此对2010年中国大陆各省 (市、直辖市) 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估”得出海南省的生态文明建设综合评估指数最大, 北京市的指数最小并分析原因, 总结经验。

(5) 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政府职责以及制度建设。周晓燕 “梳理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政府的职能作用, 分别从价值引领、制度建设和行政监管三个方面来定位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应发挥的主导作用。”肖文涛, 谢淑珍在文章中“揭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意蕴, 阐明了政府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基本职责, 剖析了在生态文明建设中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培育生态责任意识、 加大生态公共服务、发挥生态管理职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健全参与机制等政府履行生态文明建设职责的若干途径。” 郇庆治认为, “在制度层面上, 我们需要同时依照生态文明所彰显的新理念和总体目标, 全面反思与审视当前的经济、政治、社会与文化制度及其组合架构。其最终指向则是, 在经过一个漫长的不断创新和演进过程之后, 我们能够建立起一整套崭新的或合乎生态文明的生态、社会与经济制度体系, 从而构成一个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制度 (组织) 结构基础。”

(6) 与其他学科相结合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如: 樊杰, 周侃, 孙威, 陈东《人文-经济地理学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学科价值与学术创新》。董锁成, 李泽红, 石广义, 李宇, 李岱《资源经济学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学术贡献与创新方向 ——纪念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成立30周年》。樊杰, 周侃, 陈东《生态文明建设中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经济地理学研究创新与应用实践》等。

综合以上梳理, 笔者认为国内的学术界在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中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和喜人的成绩。可以看出国内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更加深入和全面。从研究内容来看, 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较为广泛, 涉及到比较多的方面, 如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城镇生态文明建设、企业生态文明建设等;从与其他学科的结合来讲, 理论界的研究能够更好地进行跨学科的结合与比较;从研究的实践意义来看, 多数学者的研究建立在实地的调研考察以及对数据的专业分析之上, 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 从实践中来且能回到实践中去, 能够更好地指导实践。但是, 学术界的研究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在与其他学科的结合时, 学者往往采用某一学科为切入点, 而忽略了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综合性较高的体系, 应该全面的选取所涉及的学科来进行整理与归纳, 从而得到更为全面的研究结果。

3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法治建设研究

在中国知网CNKI高级检索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以及“法治”共得出从2006年至今451篇文章, 其中2011年至今有383篇文章。现选取较为具有代表性的文章进行梳理。

张福刚以环境行政执法约谈制度为切入点, 提出“为进一步实现制度绩效, 我们应从不断完善其法律依据、准确定位功能、扩展启动条件、创新内容、强化制度保障等方面完善这一新型的制度。”

吕忠梅认为, “要在对现行生态环境法治建设经验与教训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完善生态环境立法体系, 提升生态治理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水平, 建立生态环境诉讼与纠纷解决替代方式相结合的损害救济机制。”

孙佑海指出, “我国生态文明的法治建设已经取得很大成绩, 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运用法治的力量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必须进一步提高法治意识, 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 加强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

陈文认为, “生态保护离不开法治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与法治文明建设具有高度的同步性。”

竺效从宪法确权、立法目的、社会动员、预防管制、应急救援、求偿修复六个方面阐述了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的重点, 得出“在生态文明法治的系统工程中, 可以《宪法》对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国家意志的确立为前提, 进而以确立建设生态文明的立法目的、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动员和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行政预防管制、生态环境风险管理和应急救援、生态损害的求偿修复等重点环节为主要切入点”的结论。

从上述总结可以看出, 学者认识到了对于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来说, 法治是十分重要的因素, 且从法律制度的设置上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以期望通过对法治的完善更好的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但是, 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大部分的学者虽然认识到了法治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对理论支撑以及制度设计梳理的十分到位, 但是却没有提出在执行的过程中如何保障这些法律制度发挥最大效能, 如何使这些法律制度更好的为生态文明建设服务, 这仍是努力的方向。

摘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 党的十八大又从新的历史高度出发, 提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即成为学界的研究热点。经过文献阅读和整理, 梳理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法治建设研究成果, 厘清相关的研究内容、现状以及不足, 以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法治建设为切入点, 从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生态文明的现状和实现路径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法治建设研究三个方面搜集整理资料, 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上一篇:初入职场礼仪必修课下一篇:体积和体积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