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术后护理要点

2024-09-12

骨科术后护理要点(精选8篇)

1.骨科术后护理要点 篇一

骨科术后护理需要注意什么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增加骨质疏松症发病率处于上升趋势,在中国乃至全球都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健康问题,从而能引起一些骨科方面的问题,那么我们一般骨科术后护理需要注意什么?

骨科术后护理注意事项之一,骨折一般需要静养三个月以上,勤按摩,力量不要太大,捏,揉,按压,点按就可以了。只要每天进行了必要的按摩和护理工作,基本就可预防静脉血栓和褥疮形成。

骨科术后护理注意事项之二,根据病情的发展,配以不同的食物,以促进和加快身体的康复。糖尿病人,一定要注意血糖监测,控糖化学物质药一定要吃,少吃含糖高的东西,家属要照顾好患者的饮食起居,注意加强营养,常吃些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常喝些骨头汤,以补钙质,爱吃什么吃什么,注意补补钙,喝点牛奶,剩下就是加强营养 多休息,多晒太阳,可以吃吃盖尔奇D一类的,鲑鱼降钙素鼻喷剂,阿仑磷酸钠什么的,听专家医护人员的,尤其是在手术后恢复期进行的功能锻炼,如果锻炼不好会影响以后的关节功能,要尽早离床活动,一般两周为宜;

骨科术后护理注意事项之三,术后高蛋白和高能量的食物,对于骨折手术后注意食物应以高钙为主,进食一些易消化的食物。粗纤维含量高的蔬菜等等。大便可能排泄不畅。可以口服些小剂量的缓泻药,但是量不要太大,以免过量引起腹泻,骨折后病人心里比较烦燥,焦虑,要做好心理护理,要多给一些关心和爱护,对疾病恢复非常有益。

“青松康护,筑爱空巢”——中国老龄化公益大行动,由青松康护与人民日报社《健康时报》联合主办,活动将于9月16日正式开始,持续至2014年12月31日。关注“青松康复护理”微信公众账号或访问青松康护官方网站“青松康护,筑爱空巢”主题页了解活动进展,也可以通过《健康时报》“青松康护,筑爱空巢”专栏了解活动详情。

本次活动青松康护计划投入1560万元,采用向北京、上海公开招募和通过与社区、企业、机关合作的方式,与北京、上海两地1万个空巢家庭建立联系,为空巢老人提供公益性的无偿服务。

2.骨科术后护理要点 篇二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05例, 男78例, 女27例, 年龄16~78岁, 60岁以上的30例, 其中四肢骨折内固定65例, 例, 人工关节置换11例, 清创术后27例, 断肢再置2例, 术后需功能锻炼膝关节7例, 肘关节2例。所有镇痛泵和PCA泵。我们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 对镇痛效果进行评定, 评定<3分者镇痛优[3], 3~6分者镇痛良, 6~8分者为差, 105例并发症极少, 其中呕吐4例, 无1例并发呼吸抑制。

1.2 方法

(1) 对清创术病人术后镇痛一般不需按压自控键, 背景剂量即能达到良好的镇痛效果, 术后呕吐发生也较少见。

(2) 对断肢再植病人背景剂量相对较大, 一般也不需要按压自控键。

(3) 对需术后即行功能锻炼者, 一般背景剂量即可镇痛, 便在功能锻炼时, 需按压自控键, 此类病人的负荷量设定较大, 一般为锁定时间6min, 在开始锻炼前20min, 按压自控键, 每6分钟1次, 一般3~5次即可达到锻炼时痛疼减轻或无痛, 但个体有差异。

(4) 对相对年老的病人, 由于对痛沉相对不敏感, 一般背景剂量即可产生较多的镇痛效果。

(5) PCA的方法:一般根据术后要求分为静脉、硬膜外、臂丛留置管等。静脉镇痛一般用曲吗多+杜冷丁, 硬膜外一般用普鲁卡因+芬太尼。臂丛镇痛一般用普鲁卡因。

2 结果

105例病人PCA镇痛分析 (表1) 。

3 护理

3.1 术前宜教

(1) 由责任护士术前向病人展示操作PCA泵, 反复讲解应用方法, 向病人说明应用目的, 消除其用药顾虑, 加深其记忆, 有利术后PCA泵的正确使用。

(2) 患者间的信息交流:护士把使用过PCA的病人介绍给将使用的病人, 使病人从理性到感性都有充分认识, 使PCA泵的使用处于一个最佳状态[2]。

3.2 术后护理

使用PCA泵的病人术后返回病房时, 虽然麻醉师已将PCA泵的使用向病人说明, 但有时因交接病人往往病人记不清。护士应将手柄放在病人手里, 同时反复强调使病人知道镇痛期间应在感到疼痛时即按键给药, 不要等到剧烈疼痛再给药, 这样才能达到满意的镇痛效果。同时要让病人消除紧张情绪, 防止病人在不疼时还不停地自行给药。

3.3 不良反应的观察及处理

(1) 恶心、呕吐:术后呕吐可增加腹压, 引起伤口出血, 加剧疼痛。如有恶心、呕吐反应, 应让病人头偏向一侧, 以防呕吐物误吸入气管, 同时请示医生给予止吐剂。

(2) 呼吸抑制:呼吸功能损害表现为开始呼吸频率减慢而通气量减少, 呼吸运动不规则, 最后出现呼吸抑制, 每分钟少于10次, 甚至停止。一旦出现上述情况, 应立即报告医生, 吸氧, 加强监护, 并采取急救措施[3]。

(3) 尿潴留:由于本组病人术前留置导尿管, 使尿潴留发生率无法统计。

3.骨科老年患者的术后护理体会 篇三

【关键词】老年患者;骨科;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550-0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保健意识也在不断的增强,人们的平均寿命也在不断的延长,社会人口逐渐老龄化,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受到社会广泛的关注。由于骨科疾病的特点,大多影响人的自理能力,老年人本来体质就较弱,一旦罹患骨科疾病,如不能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则会导致生活自理能力的丧失,长期卧床,严重的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所以对骨科术后的老年人,根据所患者疾病的特点及老年人的心理、生理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回顾性的分析了76例骨科术后老年人临床资料,总结了护理经验,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骨科2013年1月-2014年10月76例老年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1例,女25例,年龄61-80岁,平均年龄67.3±5.24岁,所患疾病:股骨颈骨折21例,股骨粗隆間骨折12例,一侧髋关节置换术10例,股骨干骨折3例,腰椎压缩性骨折5例,肱骨外科颈骨折8例,双下肢多发性骨折15例,骨盆骨折2例。骨折原因:摔倒所致骨折36例,交通事故21例,其它原因19例。

1.2方法

76例老年骨折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根据所患疾病转入各病区进行后续治疗,并根据老年人的生理及心理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2结果

76例骨科老年术后患者经精心护理后,均痊愈出院,只有1例发生呼吸道感染,1例合并冠心病患者出现心绞痛发生,经相应治疗后,病情好转。护理并发症发生率为2.63%。

3讨论

3.1基础护理

骨科手术患者多需长期住院治疗及康复,特别是老年人的在院时间会更长,所以基础护理就显得很重要。做好基础护理,提高护理质量,可有效的促进老年患者的健康的恢复,这也是医院综合医疗水平高低的体现。首先要给患者创造一个温馨、安全的住院环境,病区要安静、整洁,光线要充足柔和,要把室内温度控制在25度左右,湿度应保持50%左右。病区的各功能区标识要明确,各防护措施要齐全,杜绝安全隐患。舒适、愉悦、安全的住院环境有利于消除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对患者病情的恢复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3.2生活护理

根据老年骨折患者的生活习惯,耐心做好各项生活护理,防止意外的发生,如跌倒、误吸、坠床等。特别是对长期卧床生活无法自理的老年手术后患者,要加强其生活上的护理,要保持其个人卫生,对皮肤、头发及口腔卫生要定期清洁,防止发生感染。老年患者本身体质较弱,而骨折患者对营养的需求较高,所以一定要加强老年患者的包含护理,要指导老年患者科学的进食,多食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并且易消化的食物,以保证患者必需的营养摄入,一定鼓励老年患者多饮水,保持大、小便通畅,避免便秘。

3.3病情的观察及护理

由于老年人多存在各系统的疾病,并且多个器官的功能都存在衰退的情况,老年人病情变化较大,且较容易被其它系统的症状所掩盖真实的病情,所以护理人员在进行病情观察时,一定要仔细,要及时、准备的记录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及意识)的变化以及各项监测指标的变化情况,必要时适当增加病情观察的频次,要及时发现异常变化,并及时报告医生,为进一步诊断和治疗争取时间。老年人由于记忆力减退,对医嘱的执行很多时间不到位,如不能按时服药,服药剂量不对等,所以护理人员一定看到老年患者把药服下后才能离开。由于需要长期住院治疗,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的次数较多,护理人员要保护好肌肉注射部位,防止硬结的产生,要注意保护穿刺血管,争取“一针见血”。还需要加强输液巡视,特别是合并其它系统疾病的老年患者,要注意输液的速度,以及药物的不良反应,防止发生意外情况。

3.4并发症的护理

3.4.1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压疮是长期卧床患者最常见并发症之一,老年患者由于全身的血液循环差,皮肤的营养和弹性都降低,如果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则更容易发生压疮。对骨科老年患者在入院时就应保持床铺的清洁、干燥、平整,对长期卧床的患者,对可能受压的部位要注意保护,对不能自己翻身的患者要,要每2-3小时辅助翻身一次,并对受压部位进行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必要时使用棉垫或者海绵垫对受压部位进行保护。对需要进行持续牵引的患者要用棉圈衬保护骨突处。对大小便失禁的患者要注意保持局部皮肤的干燥,防止压疮的发生。

3.4.2预防呼吸和泌尿系统感染

老年患者由于长期卧床加上骨折后疼痛的影响,呼吸道分泌物不易咳出,容易发生坠积性肺炎等呼吸道感染,护理人员要鼓励病人多做深呼吸、咳嗽,并协助病人翻身,轻拍患者背部,以利于痰液排出,必要性配合药物治疗。由于老年人肾功能减退、膀胱括约肌功能障碍和前列腺肥大,尿潴留成为骨科老年患者常见泌尿系统并发症,且容易发生感染,所以要鼓励老年患者多饮水,保持小便通畅,如发生尿潴留,则要及时导尿,并留置导尿管。

3.4.3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预防

老年患者的循环系统功能已减退,在应激状态下,容易发生心、脑血管的并发症,特别是术后患者,要特别注意预防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

3.5心理护理

老年人发生骨折后,由于担心预后不良,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担忧,容易出现烦躁、焦虑、恐惧、易激动等不良情绪,影响健康的恢复。护理人员要把握好患者这心理状态进行必要的沟通、疏导,以解除患者的思想负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6 康复指导

骨折后长期卧床,如不能及时进行必要的功能锻炼,则会发生肌肉萎缩、关节强直等症状,所以护理人员要根据不同情况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活动,在不影响骨折固定愈合的情况下,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要向老年患者和家属反复强调术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争取其最大程度的配合,以利于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

总之,骨科老年患者的术后护理,要根据患者所患者疾病及合并症的情况,并结合老年人的心理及生理特点来进行,才能真正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成功率,促进老年患者的健康早日恢复。

参考文献

[1] 杨虹.骨科整体护理体会[J].河北中医.2011.33(4):602-603.

4.骨科术后护理要点 篇四

1.1 重视术前患者的心理支持任何手术之前,患者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虽然已经做好了手术之前的准备,也提前进行了手术方面的各种讲解,但是任何手术都是存在危险和突发状况的,因此,患者都会有相应的心理抵触情绪。这就需要护士在手术之前,对整个手术的环节进行详细的讲述,使患者能够更加了解自己的手术,减少心理负担。护士的讲解要耐心,通俗,尽量的放松患者的心理。

1.2 完善的术前护理准备目前的新型的手术技巧改变了传统的手术定位,所以术前护理除常规准备外,还要对可能涉及到的部位进行系统的准备。确保手术的成功,将危险值降到最低的程度。

1.3 熟练的术中配合精细的内固定系统必然带来内固定系统的繁琐。所以,这就对护士的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手术之前要对护士的相关业务能力进行考核,并实行考核评比制度,对于不合格的护士进行奖金处罚等,对于合格的护士要进行奖金的鼓励,做到奖罚分明。考核的关键的督促护士熟练业务,对于相关的设备要反复的操作和拆卸,以便于了解内部结构,在手术的过程中能更好的配合医生的工作。这样既能提高手术的质量,还能缩短手术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因此,手术护士对器械的熟练程度是关系到手术配合和谐的关键。AO 对于常用的手术内固定系统,对手术室的护士进行定期培训,护士要对这种系统的线管设备的元件掌握精准,可以自行组装,也通过组装来让护士熟练掌握设备的名称和详细使用说明,在具体的手术中可以对设备的反应情况及时的采取措施处理。这对于确保手术顺利进行,缩短手术时间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4 周密的术后观察及护理任何的手术后期的观察期都不能够放松警惕,要对手术之前的血液流动情况以及手术之后的进行对比,分析是否术后存在问题,术前的病症是否解决完善。相应的不同的手术类型,需要观测的重点也不尽相同。微创骨科的发展对骨科护理的影响皮肤准备术前一般不进行刮除体毛的工作,因为内镜技术手术切口小,感染的机会少,大量的实践已经表明了,过早的或者过多的刮除体毛,更容易造成感染。必要的备皮可以在手术室进行。康复指导随着微创技术的运用,带来了患者的伤口小,恢复迅速等优点,患者不需要长时间的卧床,术后即可下床活动,所以术前以及

术后的康复锻炼就成为了重点,尤其要引起护士的注意和护理侧重。术后的康复锻炼主要是活动患者的关节和四肢,避免长时间的病患带来的萎缩,降低术后的后遗症风险。熟悉操作系统微创技术通常是在监视下完成的手术,大部分的手术都是借助机器完成的,而整个手术的过程中可能运用到光学照象系统和图象采集系统。所以,护士必须在传统的手术基础上,不断地培养自己对新设备的熟练操作和认识,保证手术过程的正常进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微创骨科的手术虽然是伤口小、恢复迅速,但不是绝对的没有并发症。也会不同程度的选择性的出现各种并发症。所以在术后要进行定期的观察,并填写观察记录,对于并发症及时发现,提早治疗,减少对患者的危害。支具的发展对骨科康复护理的影响有时候骨科的治疗是不采用手术的,而是进行保守治疗。保守治疗的重要手段就是支具治疗,它早就存在于医学的领域当中,但是运用的不是很广泛。比如先天性髋脱位的支具治疗,大多数时候是作为手术后的辅助治疗,以前由于各种原因,支具治疗一直未能引起重视。近几年,随着材料和技术的进步,支具治疗也越来越多。支具治疗使单纯的基础护理逐渐转向康复护理,对我们护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手外科治疗中,桡神经损伤的患者,为了提高关节的运动技能,常常使用特定的手部支具,这种设备的利用主要是提高术后手部的活动功能,避免长时间不活动造成的萎缩。支具的使用 随着骨科新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骨科护理工作将会出现越来越多的问题,需要相关的人员提高业务水平,提高工作效率。

5.骨科一般护理常规 篇五

骨科一般护理常规1、2、3、4、5、6、7、8、9、按外科一般护理常规护理。患者卧硬板床。给予患者高热量、高蛋白、高纤维素、富含维生素果胶成分的饮食。骨盆骨折等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四肢骨折的患者,应抬高患肢,观察肢端血液循环,保持功能位置。搬运患者时动作要稳、轻、准,防止扭转躯干和肢体,以免加重损伤。预防便秘,3日未解大便者遵医嘱给予通便处理。对患者进行入院、检查、治疗、术前、术后及出院等健康教育,尤其是应指导与协助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多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了解心理状态,做好心理护理。

6.骨科护理常规.. 篇六

一、骨科手术一般护理(一)术前准备

1.按一般外科护理常规。

2.皮肤准备:将准备范围内皮肤上的汗毛或毛发剃净再清洗擦干。

(二)术后护理

1.选用硬板床按照一般外科术后护理常规及麻醉后常规护理。2.卧位:

(1)四肢手术后抬高患肢,以利于血液回流。(2)对石膏外固定的肢体摆放,应以舒适、有利于静脉回流、不引起石膏断裂或压迫局部软组织为原则。3.严密观察患肢血液循环。

4.骨科手术后一般10天~14天拆线。

(三)健康指导

1.指导患者及时恢复功能锻炼,目的是恢复局部肢体功能和全身健康,防止并发症,使手术达到预期效果。一般术后锻炼可分为3期:

(1)初期:术后1周~2周,在医护人员的辅助下,活动量由轻到重,幅度由小到大。

(2)中期:从手术切口愈合、拆线到去除牵引或外固定用物一段时间,可根据病情需要,在初期锻炼的基础上及时增加运动量、强度、时间。(3)后期:加强对症锻炼,使肢体功能尽快恢复。2.鼓励患者早期床上运动,手拉吊环,抬高身体,增加肺活动量及促进循环,防止肺不张、肺部感染、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

二、石膏固定护理

(一)一般护理

1.凡行石膏固定患者应进行床头交接班,倾听患者主诉,并观察肢端皮肤颜色、温度、肿胀、感知觉及运动情况;遇有血液循环障碍,立即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

2.石膏未干固前需搬运患者时,须用手掌托住石膏,忌用手指捏压,预防变形与折断。

3.石膏包扎不宜过紧,以免产生压迫。将患肢抬高,预防肿胀出血。寒冷季节更需注意石膏固定部位的保暖,以保障患肢远端的血液循环。观察和判断石膏固定肢体的远端血液循环、感知觉和运动状况,密切注意患肢肿胀肿胀程度,以及皮肤温度、颜色、感知觉的改变等。

4.会阴及臀部周围的石膏易受大小便污染,故除保持局部清洁外,该部石膏开窗大小要适宜。有污染时,及时用软毛巾擦拭干净;换药时及时清除分泌物,严重污染时应更换石膏。

(二)预防压疮

经常观察和检查露于石膏外的皮肤,石膏边缘及足跟、肘部等未包石膏的骨突处,督促患者及患者家属进行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以防止压疮形成。

(三)出血观察

1.石膏内面切口出血时,应观察石膏表面、边缘及床单有无血迹

2.若石膏表面有血迹渗出,应观察出血时间及出血量,判断石膏表面血迹是否扩大,如发现血迹边缘不断扩大,应报告医生。

(四)功能锻炼

指导病人加强未固定部位的功能锻炼及固定部位的肌肉等长舒缩活动。定时翻身,患肢置功能位;病情允许时,适度下床活动。

三、牵引术护理

(一)牵引的定义

牵引术是利用适当的持续牵引力和对抗力达到整

复和维持复位,包括皮牵引和骨牵引。

(二)一般护理 1.骨科一般护理常规。

2.维持有效血液循环。加强肢端血液循环观察,重视病人的主诉;及时检查有无局部包扎过紧、牵引重量过大等所至的血液循环障碍,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处理。同时,严密观察有无血管、神经损伤症状。发现相应临床征象,及时汇报处理。

3.保持有效牵引。皮牵引时,注意防止牵引套松散、脱落。骨牵引时,注意定期拧紧牵引弓的螺母,防止脱落。牵引时,应保持牵引锤悬空,滑车灵活,保持牵引绳与患肢长轴平行。牵引治疗期间,必须保持正确的体位,明确告知病人及家属,不得擅自改变体位,达到有效牵引。牵引重量不得随意增减,不可随意放松牵引绳。

4.预防并发症。预防压疮:骨突部位经常按摩,并保持皮肤、床单位整洁、干燥。预防牵引针眼感染:钉孔处每日滴75%酒精两次,避免牵引针滑动。预防关节僵直:应鼓励病人进行主动和被动运动,包括肌肉等长收缩、关节活动和按摩等。预防足下垂:下肢牵引时,在膝外侧垫棉垫,防止压迫腓总神经,加强足部的主动和被动运动。预防坠积性肺炎:定期翻身、排背、促进排痰。预防便秘:适量食用水果,合理饮食,腹部环形按摩等。

(三)健康指导 1.坚持功能锻炼。2.保持牵引的有效性。3.做好出院指导。

四、小夹板固定护理

利用与肢体外形相适应的特殊夹板,配以薄软的衬垫,外侧给予绷带包扎形成2处-3处着力点,可以固定骨折部位,防止移位。

(一)一般护理

1.执行骨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2.做好心理护理,消除恐惧心理。3.选择合适的夹板及内衬。

(二)夹板固定后护理

1.夹板和内衬不可随意移动或消除。

2.绷带捆扎松紧合适,一般以围绕两周,上下活动1cm为宜。活结打在外侧或离开伤口。

3.复位外固定后搬运肢体,应充分给予支托,保持局部固定不移位。上肢要用前臂吊带托起,悬吊在胸前。

4.注意观察患肢血液循环。发现肢端皮肤苍白或青紫,温度下降,脉搏减弱或消失,剧烈疼痛或指、趾麻木,活动障碍时,应立即放松绷带,重新检查处理。5.复位后患肢肿胀,应每日调整放松绷带,复位4天后肿胀开始消退,须每日调整收紧绷带。

6.抬高患肢,以助静脉和淋巴回流,减轻肿胀及疼痛。7.注意倾听病人主诉,避免因纸垫移位或包扎过紧造成局部压迫性溃疡或坏死。

8.鼓励病人进行固定以外关节和固定以内肌肉的活动,避免关节强直和肌肉萎缩。

(三)健康教育

1.指导早期功能锻炼,即肌肉静止位收缩等,动作要轻柔,辅助按摩。

2.上肢夹板固定第1周,嘱病人握拳和进行背肌收缩;第2周握拳同时做腕关节及肘关节屈伸活动,第3周开始加做肩部的前屈、后伸活动。

3.下肢固定者,第1周做踝关节、足趾伸屈活动;第2周开始进行膝关节伸屈;第3周加做膝关节活动;第4周~6周,骨折基本稳定,可柱拐下地活动,但不可负重。

4.一般上肢固定6周~8周,下肢固定8周~10周,要及时复诊。

五、骨折护理

骨的连续性完全或部分中断称骨折。

(一)一般护理

1.心理护理:耐心倾听病人主诉,理解、同情病人感受,与病人一起分析焦虑产生的原因及不适,尽可能消除引起焦虑的因素,满足患者卧床期间生活需要。

2.饮食:给予骨质愈合所需的营养需要。

(二)专科护理

1.密切观察患肢感觉、活动、皮温、血运等情况。2.如有疼痛,查明原因及时给予处理。3.注意外固定处的松紧,应及时调整。4.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预防肿胀。5.外固定期间应注意未被固定关节的活动,解除外固定后再行整个肢体的活动。6.预防卧床引起的各种并发症。

(三)健康教育

1.环境应安静舒适并为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提供方便。

2.讲解疼痛的原因及解决的方法。3.说明外固定的意义,抬高患肢的目的。4.介绍功能锻炼的意义,以取得配合,并教其正确的方法。

5.做好饮食指导。

六、锁骨骨折护理

锁骨骨折多因间接暴力所致,好发于锁骨中外1/3处。成人多为短斜骨折,儿童多为青枝骨折。直接暴力可以引起粉碎性骨折,但较少见。

(一)保守疗法护理

1.执行骨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复位后保持有效固定,不能压迫太紧,尽量卧床休息。

3.去枕平卧于硬板床上,两肩胛骨间垫一窄枕以便两肩后伸、外展。

4.了解疼痛的性质,及时向医生汇报处理。5.观察有无神经损伤及压迫症状。6.给病人以精神安慰,减轻其焦虑心理。7.指导病人及家属掌握适时功能锻炼的方法。

(二)手术治疗 1.术前护理:

(1)执行骨科术前护理常规。(2)保持有效固定。2.术后护理:

(1)执行骨科术后护理常规。

(2)用“8”字带固定者,须注意保持有效固定,不

能压迫太紧,尽量卧床休息。(3)观察切口渗出情况。

(4)观察患侧上肢有无感觉、运动障碍,出现异常及时处理汇报。

(5)指导病人及家属掌握适时功能锻炼的方法。

(三)健康教育

1.局部固定后应保持挺胸提肩姿势,练习手部及腕、肘关节的各种活动,并叮嘱练习肩关节外展、后伸,如做挺胸、双手叉腰动作。除了必须以卧位保持复位和固定的病人外,均可下地活动,但要禁忌做肩前屈、内收等动作。

2.解除外固定后,开始全面练习肩关节活动。首先分别练习肩关节每个方向的动作,重点练习薄弱方面,如肩前屈。活动范围由小到大,次数由少到多。然后进行多个方面的综合练习,如肩关节环转活动,两臂做划船动作等。七、四肢骨折手术护理

常见的四肢骨折有肱骨干骨折,肱骨髁上骨折,肱骨外科颈骨折,尺、桡骨干骨折,桡骨下端骨折,股骨颈骨折,股骨干骨折,股骨粗隆区骨折,股骨髁骨折,胫腓骨骨折,胫骨平台骨折,髌骨骨折等。

(一)术前护理

1.执行骨科术前护理常规。

2.心理护理,向患者解释手术的目的,取得配合。

(二)术后护理

1.执行骨科术前护理常规。

2.采取合适的体位,适当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减轻患肢肿胀和疼痛。股骨颈骨折者,应保持肢体于外展中立位,防止因髋关节内收、外旋造成髋关节脱位,股骨干骨折者保持患肢外展、抬高位;长期肢体固定及关节内骨折,应置患肢于功能位。

3.若无禁忌症,应早期进行关节和肌肉的主动运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以利静脉血液和淋巴液回流。4.及时调整夹板、绷带或石膏的松紧度,对疑有骨筋膜室综合症者,应及时通知医师做减压处理。5.严密观察四肢骨折病人肢端有无剧痛、麻木、皮温降低、苍白或青紫等征象;有无肢端甲床血液充盈时间延长,脉搏减弱或消失等动脉血供受阻现象。对血液灌注不足的肢体,需防抬高患肢时过高加重缺血症状,严禁局部按摩、热敷、理疗,以免加重组织缺血损伤。

6.观察伤口的渗血情况。

7.对长期卧床者,定时排背,鼓励病人咳嗽排痰,防止坠积性肺炎。协助病人定时翻身和按摩骨突处,保

持床单位整洁、干燥,防止压疮发生。

8.根据骨折愈合过程,指导病人循序渐进地进行功能锻炼,防止关节僵硬,肌肉萎缩,废用综合征等的发生。

(三)健康教育

1.营养指导:调整膳食结构,保证营养素的供给。2.功能锻炼:指导病人有计划和正确地进行功能锻炼。(1)胫腓骨骨折:伤后早期进行髌骨的被动活动和趾间关节运动。外固定期练习膝、踝关节活动,禁止在膝关节伸直状态下旋转大腿,以免影响骨折的稳定。待除去外固定后,全面进行关节活动,逐步下地行走。(2)肱骨干骨折:复位固定后即开始手指主动伸屈活动。外固定或手术内固定者:2周~3周后进行腕、肘关节的主动活动和肩关节的外展、内收活动;4周~6周进行肩关节的旋转活动。

(3)肱骨髁上骨折:伤后一周内开始进行练习握拳、伸指、伸腕活动。

(4)尺、桡关节双骨折:进行功能锻炼时应避免骨折段再移位。

(5)Coles骨折:复位内固定后即开始握拳,运动手指、掌指、肘关节及前臂主动舒缩,并逐渐进行肩关节屈、伸、内收、外展、内旋、外旋、环转和屈伸活

动。至3周~4周解除固定后,两手掌相对练习腕背伸,两手背相对练习掌屈。

(6)股骨颈骨折;按康复进程进行功能锻炼,正确使用拐杖及其他助行器,以防跌倒。

(7)股骨干骨折:疼痛减轻后,即开始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以促进血液循环

3.定期复查,评估功能锻炼恢复情况。

八、关节脱位及损伤护理

在运动中关节面相互间的关系超出正常范围之外而不能自行复原时,即可形成关节脱位。

关节脱位多见有:肩锁关节脱位、肘关节脱位、桡骨小头脱位、髋关节脱位。髋关节脱位一般多为先天性的。

(一)病情观察

1.石膏固定者,观察末梢血液循环情况,若肢端出现肿胀、麻木、皮肤青紫、皮温降低及疼痛,说明有血液循环障碍,应报告医师及时处理。

2.牵引病人应观察是否牵引有效,有无压迫神经症状,保持患肢的功能位。

(二)常规护理

1.抬高患肢,以利于静脉回流,减轻肿胀。2.协助医生及时复位,并向病人讲述复位后固定的重

要性,防止习惯性脱位。

3.疼痛时遵医嘱给予止痛剂,局部早期可冷敷,超过24小时局部热敷,以减轻肌肉痉挛引起的疼痛。4.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功能锻炼。(1)肩关节:

①复位后用肩锁固定带患肢悬吊于胸前,疼痛肿胀减轻后,可指导患者用健侧手缓慢推动外展与内收活动,活动范围以不引起患肢疼痛为限。

②3周后指导病人进行弯腰、垂臂、甩肩锻炼。病人弯腰90°,患肢自然下垂,以肩为顶点做圆锥形环转运动,开始范围小逐渐扩大画环的范围。

③4周后指导病人做手指爬墙和高举摸顶锻炼,病人面对或侧身对墙而立,患手摸墙用手指交替向上爬直至肩关节上举完全正常。手高举摸顶,是指患侧手触摸对侧肩胛骨,使肩关节功能完全恢复正常。(3)肘关节:

①固定期间可以做伸指握拳等锻炼,同时在外固定保护下做肩、腕关节的活动。

②外固定去除后,练习肘关节的屈伸活动及肘关节的周围肌力。锻炼时应注意主动锻炼为主,被动活动时应轻柔,以不引起剧烈疼痛为度,禁忌粗暴,以免引起骨化性肌炎从而加重肘关节僵硬。

(4)髋关节:

①复位后在皮牵引固定下行上肢及患肢踝关节活动 ②3日后,进行抬臀练习。

③去除皮牵引后,指导病人用双拐练习步行。④由于髋关节脱位后有发生股骨头坏死的可能,因此患肢不能过早负重,最好观察3个月,经X线检查证实股骨头血运良好后方可弃拐步行。(5)膝关节: ①石膏固定当日,疼痛减轻后开始练习足趾的活动。②固定期间积极锻炼股四头肌舒缩。

③石膏去除后开始练习膝关节的主动伸屈活动。如主动屈伸有困难时应辅以外力锻炼,主要的方法有弓步压腿,扶床下蹲,负重伸膝等。

(四)健康教育

为了促进关节功能的早日恢复,防止关节功能障碍,避免发生再脱位,在关节复位数日后,就要开始适当的关节周围肌肉的收缩活动和其他关节的主动运动。

九、手外科一般护理

(一)术前准备

1.心理护理:向患者解释手术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了解患者对手术的要求,取得患者密切配合。2.根据医嘱备齐各项常规检查单,如血常规、尿常规、出凝血时间测定、肝肾功能、B超、血管造影、心电图、X线片等。

3.手术野皮肤准备:原则是超过手术部位上下两个关节以上。4.手术前1天:

(1)根据医嘱做血型测定、备血,完成常规药物的皮肤过敏试验。

(2)手术前晚10时后禁食,12时后禁水。5.手术日晨按医嘱给术前用药,并将病历及患肢X线片带入手术室。

(二)术后护理 1.按麻醉术后常规护理。

2.体位:平卧位,患肢抬高20°~30°,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肢体肿胀。显微外科手术患者需绝对卧床10天~14天。

3.严密观察指端皮肤颜色、温度、肿胀、感觉、运动及切口渗血情况,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与医生联系。4.按医嘱给予抗生素及扩血管药物,并观察药物反应。5.如用石膏固定或用外固定支架者,按石膏固定或外固定支架常规护理。

6.恢复期必须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尤其是肌腱损伤者,术后3天~4天后应立即进行伸屈指运动。

(三)健康指导

1.带石膏固定出院者应按期来院拆石膏。

2.带外固定支架出院者,遵医嘱随访,并注意保持钉孔的清洁和干燥。3.按医嘱定时服药。

4.加强主动和被动运动,并逐渐加大运动幅度和量,直至手的功能恢复为止(肌腱损伤手术后,以主动锻炼为主;周围神经损伤手术后,以被动锻炼为主)。

十、游离皮瓣移植术护理

(一)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手术后被动体位时间久,生活绝不能自理,要有心理准备。

2.协助做好各种检查,肝肾功能、心电图、出凝血时间测定等。

3.术前训练床上大小便,以适应术后卧床需要,劝 戒烟。

4.手术野皮肤准备:术前1天备皮,包括受区与供区皮肤。

5.术前1天,完成药物过敏试验及其它术前准备。6.手术日晨按医嘱使用术前用药。

(二)术后护理 1.麻醉术后常规护理。

2.卧位:平卧14小时左右,患侧抬高,略高于心脏水平。双下肢桥式交叉皮瓣应四周垫稳,搬动时,双下肢同时抬高,防止皮桥血管蒂撕脱。

3.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定期记录体温、脉搏、呼吸,必要时吸氧。

4.局部观察:遵医嘱局部使用烤灯照射,注意观察皮肤温度、颜色、毛细血管充盈,并与健侧对比。发现皮瓣血循环障碍,及时通知医生。

5.做好裸露部位的保暖,防止感冒及肺部感染发生。6.预防皮肤感染:保持创面清洁及床单干净。7.正确进行皮温测定,并与健侧皮温相比较。

骨科专科护理十大安全质量目标

发布日期:2009-9-16 17:27:00 点击次数:2362次 字体:[大 中 小]

目标一:能有效预防足下垂

1、有足下垂的护理指引、护理流程

2、能够准确评估发生足下垂高风险患者:截瘫、腓总神经损伤、牵引、下肢石膏固定患者

3、卧床休息时保持足背伸90度中立位,在足部置放一个软垫,避免足悬空。

4、教会病人及家属正确使用抗足下垂的辅助用具。

5、指导、督促牵引、下肢石膏固定患者主动踝泵运动,每日4次,每次5-10分钟。

6、指导、督促截瘫、腓总神经损伤患者被动作从足踝关节到趾间关节做屈曲和

伸展活动,每日4次,每次15-20分钟。

7、及时准确的记录护理过程。目标二:正确摆放病人技体功能位

1、肢体功能位符合病人病情需要,利于骨病康复。

2、病人感觉舒适,骨突处有合适衬垫,避免局部压疮发生。

3、肩关节:外展45度,前屈30度,外旋15度

4、肘关节:屈伸90度

5、腕关节:背屈20-30度,尺倾5-10度

6、髋关节:前屈15-20度,外展10-20度,外旋15度

7、膝关节:屈曲5度或伸直180度

8、踝关节:背屈90度

9、能在病情允许下有计划指导个体化关节功能锻炼,避免或减少关节僵硬及肌肉萎缩。目标三:防范和减少深静脉栓塞的发生

1、有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指引、护理流程。

2、能够准确采用AUTAR DVT风险评分表评估有深静脉血栓发生风险的患者。

3、术后患者抬高患肢时,不建议在腘窝或小腿下单独垫枕。

4、指导和鼓励患者进行踝泵运动,每日四次,每次5-10分钟。

5、病情许可时鼓励饮水2000ml/天,早期下床活动或离床坐位,有预防便秘的措施。

6、指导患者避免吸烟,避免下肢静脉穿刺,采取足底静脉泵、间歇充气加压装置及逐级加压弹性袜等机械预防措施。

7、运动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评估护理单准确观察记录临床观察各项指标及护

理措施。

目标四:严防髋关节置换术术后假体脱位

1、建立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指引、健康教育小册子。

2、按照《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假体脱位的评估及护理措施》中的内容,准确评估假体脱位的危险因素。

3、保持患肢15度外展中立位。

4、使用便盆时,患肢与便盆在同一水平线上。

5、教会患者离床时患肢先伸直离床,离床坐时患肢与身体的角度>90度。

6、指导患者不可蹲/不可交叉腿/不可弯腰拾物/不可坐矮凳或软沙发。

7、教会患者正确使用助行架/长杆辅助器/坐厕加高器。

8、按照《使用防跌到评估及措施单》中的内容,防跌到护理。

9、发现患者患髋突然出现弹响声、活动受限、双下肢不等长时及时报告医生,并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假体脱位的评估及护理措施单》中记录。目标五:保持有效的下肢骨牵引

1、建立骨牵引护理指引、健康教育单。

2、保证牵引绳在滑车内;防止牵引架向一侧倾斜。

3、下肢牵引床尾摇高20~25cm度。

4、保持牵引绳要与患肢长轴长一直线。

5、牵引重量不能随意增减;量要悬空,不能碰地上或床沿。

6、严防在转移体位时放松牵引。

7、严防棉被/衣物压放牵引绳。

8、发现牵引弓脱落、移开及时报告医生调整,并记录。

目标六:防止断肢再植/皮瓣转移组织循环不良

1、有观察断肢再植/皮瓣转移组织血运的护理指引、护理流程。

2、按照《断肢再植/皮瓣转移组织血运观察护理单》,准确评估断肢(指、趾)再植、皮瓣移植的患者。

3、保持室温24-28摄氏度。

4、患者术后绝对卧床休息,患肢制动。

5、正确使用床托架,避免患肢受压。

6、严禁按摩与热敷患肢。

7、指导患者术后避免吸烟、喝咖啡、茶和可乐。

8、正确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15-30cm。目标七:及时发现膝关节手术后腓总神经受压/损伤

1、评估患者手术肢体的体位。

2、观察膝部绷带包扎松紧情况,以能伸入一指为宜。

3、按《外周血循环观察评估护理单》评估标准评估患肢皮肤温度、皮肤颜色、足背动脉博动情况、毛细血管充盈情况及肢体肿胀情况并记录。

4、发现病人患肢足部不能背伸或背伸乏力,发现患肢小腿前外側伸肌及足背前、内側出现麻痹感等感觉障碍情况时马上报告手术医生。

5、准备好拆除伤口敷料及加压包扎绷带的准备。

6、组织护士学习腓总神经受压/损伤的临床观察及典型个案分享。目标八:保持颈椎损伤/手术后病人呼吸道通畅

1、收治颈椎损伤前及颈椎手术前常规准备吸氧、吸痰装置。

2、教会病人深呼吸及正确咳痰方法。

3、颈椎术后24小时内每30分钟巡视病人一次,严密观察引流液的量及颜色,如有以下异常情况,马上报告医生:引流量>100ml/h,呈血性,持续3小时,提示有活动性出血的可能;引流量术后12小时内突然减少,患者出现颈部肿胀,呼吸困难,提示有颈部切口血肿发生的可能。

4、在高级责任护士或专科护士指导下运用颈椎损伤/手术患者呼吸功能观察护理单。

5、痰液粘稠度3度伴排痰困难、颈椎骨折伴高位截瘫病人、颈椎手术后患者出现颈部肿胀,呼吸困难或颈围增粗、血氧饱和度〈90%的患者准备气管切开包、气管插管套管、呼吸气囊等急救准备。目标九:提高脊柱骨折病人翻身的安全性

1、有脊柱专科翻身的护理指引、护理流程。

2、能够准确评估患者病请、意识状态及配合能力。

3、翻身前有告知患者翻身的目的和方法,以取得患者的配合。

4、每2-4小时翻身一次或根据病人需要翻身。

5、有足够人力和使用正确的轴线翻身方法。

6、翻身前后放置好各种管道,保持管道通畅。

7、指导具有配合能力的病人全身放松,双手交叉放置胸前,双腿曲起。

8、翻身过程始终保持患者头、颈、肩、腰、髋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符合生理曲度。

9、翻身过程有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和询问舒适度。

10、翻身时为患者保暖,保护病人隐私并防止坠床。

11、翻身时为患者背部有翻身枕支持身体,两膝之间放有软枕并使双膝呈自然弯曲状。

12、准确记录翻身时间。目标十:正确使用助行器

1、根据《肘杖护理单》评估内容:使用前评估双上肢肌力需达到四级、双下肢

三级肌力以上。

2、正确调整助步器高度:患者仰卧,双手放身旁,测量自尺骨茎突到脚后跟的距离再加2、5cm。

3、协助并指导患者正确离床:关节置换患者从术側离床;下肢骨折后、截瘫、不完全截瘫、下肢单側无力患者从健側离床。

4、教会患者正确使用助行器:步行前站立在助行器中间,双足尖与扶手側脚架在同一水平线上;行走时先向前移动助行器20cm,健側先迈步患肢后移动助行器中间。

7.骨科患者术后谵妄的预防和护理 篇七

1 术后谵妄的相关因素

术后谵妄的病因尚无明确定论,其是一个多因素的综合征,是在患者易感的生理及心理素质的基础上,与住院和手术相关的多种促发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2]。这些因素有:高龄、缺氧、电解质紊乱、心脑血管病史、手术创伤、疼痛、睡眠紊乱、环境改变等。术后第1周是患者发生谵妄的高发期,有资料显示[3],术后1周精神障碍的发生率与年龄增加、麻醉时间延长、受教育程度低,术中、术后感染和呼吸系统并发症等因素有关。

2 术后谵妄的临床表现

2.1 兴奋型此类患者较多见,主要表现有幻觉、易激惹、好斗、攻击性行为增加、注意力下降、睡眠周期改变等症状。

2.2 抑制型

表现为行为迟缓、精神抑制、昏睡、困惑、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因为此类患者表现不明显,所以较兴奋型患者而言,易被忽视或延误诊断。

3 术后谵妄的术前预防

3.1 帮助患者尽快适应环境

多数老年患者入院后面对陌生的环境和周围人员,会产生一些焦虑情绪,此时,责任护士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每日至少3次。告知患者周围环境情况,责任护士和主管医生姓名;即将要做的各种治疗和检查是什么、为什么需要做以上治疗和检查,在这些治疗和检查中需要患者配合什么,怎么配合;术前注意事项,以及各种术前功能锻炼的具体方法。有老花眼的患者给予老花镜,有听力障碍的患者及时佩戴助听器,使老年患者及时地感受到医院的环境,并尽可能早的适应。此外允许家人定期探视和陪伴,使患者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并可从家属那里得到更多的鼓励和支持。

3.2 基础疾病的管理

高龄作为高危因素,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大部分高龄患者入住骨科前有高血压、高血脂、心脑血管疾病等病史,这些疾病既影响手术的过程和术后转归,也易导致术后谵妄。

3.2.1 高血压

术前把血压控制在理想范围内,一般老年患者在130~140/80~90 mmHg之间。入院后要持续观察血压情况,一般为1天测2次,以及时了解患者血压波动情况,如超出范围,及时通知主管医生,并根据医嘱改变药物或更改剂量,并继续观察用药后的血压情况。

3.2.2 高血脂

高胆固醇血症可引起动脉硬化,导致血压升高,影响各脑器供血,针对术后谵妄而言,脑部缺血不足是其危险因素;高甘油三脂血症易引起血管堵塞,也易诱发术后谵妄。所以血脂的控制对预防本病很重要。根据化验结果按医嘱服用降脂药物并持续观察是术前预防的重要手段。

3.2.3 心脑血管疾病

此类患者应加强各项监测,并按照原要求服用药物。必须特别指出的是:(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半年内不宜手术。(2)有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术前必须停服1周,以免增加出血倾向。

3.3 充分休息

多数患者来到医院以后会因骨折的痛苦、对手术的恐惧和环境的改变而引起睡眠障碍,这时要保证患者白天充分放松,根据个人爱好,多听些喜欢的音乐或戏曲曲目,也可以通过看书刊杂志来放松自己。焦虑倾向明显的可以与患者多沟通,让患者把焦虑倾诉出来,给予逐一的疏导和排解,使患者能尽早地做到心平气和;为避免打扰患者的睡眠,应在每晚22:00之前停止所有治疗,关闭病室和楼道灯光,保持病区安静,使患者能正常入睡。

4 术后谵妄的护理

4.1 保证氧气供给

谵妄患者要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以保证其大脑的供氧量,血氧饱和度应维持在95%以上,若患者身体条件限制,则至少要达到90%以上。视情况进行动脉血气分析,及时发现低氧血症,并及时纠正。

4.2 保持电解质平衡

电解质紊乱是术后谵妄的高危因素,所以术后电解质监测也是术后谵妄的重要护理内容。一般低血钾、低血钠的概率比较高。根据化验结果,用公式计算每日所应补给的电解质的量,均速地将电解质滴入。在补钾时要尤为注意速度不可过快,以免引起患者心脏骤停。在补电解质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患者的意识和精神状态改善情况。

4.3 睡眠周期的护理

术后切口疼痛、各种医疗限制会干扰患者睡眠周期。(1)术后做好疼痛护理,把疼痛程度控制在长海痛尺的4分以下[4]。(2)避免过度治疗,各种导管要尽可能早地拔除。(3)限制肢体活动的患者要增加身体的舒适度,加垫软枕或毛巾之类。(4)使用镇静剂时要避免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以免加重患者谵妄程度。

4.4 尽早进行功能锻炼

骨科术后患者在麻醉清醒后即可进行患肢肌肉锻炼和肺部功能锻炼。肌肉功能锻炼不仅可使患肢功能尽早恢复,也可促进血液回流。对于卧床患者而言,肺部呼吸功能锻炼尤为重要。鼓励患者深呼吸,努力咳嗽,不仅可以促进肺部通气,减少缺氧,而且还会减少术后肺部感染的概率。

4.5 保持大便通畅

术后因禁饮食和卧床会引发排便规律改变,指导患者多进食新鲜水果和富含纤维的蔬菜;每晚睡前可指导或协助患者进行腹部顺时针按摩以促进肠蠕动;3 d以上不排便者可根据医嘱使用开塞露10~20 mL或温肥皂水500~700 m L灌肠。

5 小结

医护人员对术后谵妄的认知度不够,大部分医护人员并没有受到相关内容的培训。有研究显示[5],医务人员在学生阶段所学的谵妄知识不能满足临床需要,而入职后又很少接受相关知识培训,影响了其对谵妄的认知程度。另外,我国目前还没有权威机构制定处理术后谵妄的临床实践指南,这也造成了术后谵妄易被漏诊和忽视。随着我科老年患者增多,术后谵妄的发生率也大大增加,通过一定的临床观察和知识经验的积累,医护人员对术后谵妄的重视度和认知度也在逐年提高。实践表明:有效地预防和护理措施可大大降低谵妄的发生率。患者入院至术后,根据其年龄、身体基础情况等进行术前护理评估,对相关高危因素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做好心理护理,减轻患者痛苦;术后密切观察、积极处理各种生理改变,对患者加强沟通和各种健康宣传,可明显降低谵妄发生率,减少发病时间。

参考文献

[1]刘胜中,杨双强.体外循环心脏术后精神障碍[J].中国体循环杂志,2007,5(1):54-57.

[2]范宇莹,吕冬梅,郭盈,等.术后病人突发精神障碍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5,29(5):1667-1669.

[3]BERGERO N,DUBOISM J,DUMONT M,et al.Intensive care delirium screening checklist:Evaluation of a new screening tool[J].Intensive Care Med,2001,27(5):859-866.

[4]张伟英,邱文娟,顾君君,等.谵妄护理干预方案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8):917-920.

8.老年骨科患者术前护理要点 篇八

术前检查

术前对老年患者的健康状况要全面了解,详细询问患者的既往史、用药史,认真测量生命体征并做好记录,完善各项常规辅助检查,包括三大常规、血糖、肝肾功能、心电图检查,这样能够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身体一些现存的、潜在的疾病,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如血糖的检查,老年人糖尿病的发病率高,若术前能够及时发现,并做好血糖的控制,就避免了术后切口不愈合的发生,心电图的检查,能够提前发现患者心功能方面存在的隐患,给予治疗,防止手术中意外的发生,高血压患者遵医嘱合理使用降压药,保持血压的平稳,为选择最佳手术时机提供必要的依据。

术前心理护理

做好老年手术患者心理护理,让他们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积极健康的情绪,对手术治疗和促进康复有不可估量的作用。①护士自身素质的好坏,是能否做好心理护理的基础,同时也是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环节。我们骨科护士必须具备高尚的医德医风,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精湛的护理专业技术和娴熟的心理学、伦理学和社会学知识,建立良好的朋友式的护患关系。②老年患者因突然的创伤致下肢(或上肢)骨折,生活不能自理,预想不到的打击使老年人不知所措,心理上失去平衡,加上肢体的疼痛,情绪波动很大。护士应主动热情、亲切地接待患者,细致介绍住院环境及主管医生护士,安慰患者,使患者很快地适应病房的环境,并尽快协助医生给患者进行处理,让老人有受重视的感觉。③术前医生护士应进病房进行访视,主动介绍自己,说明手术的过程和麻醉方式,使患者对手术和麻醉有初步的理性认识。结合患者的病情,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解和介绍疾病治疗的有关知识,在介绍病情时,医护人员的谈话内容应保持一致,以免因内容不一致引起老人的猜疑,加重老人的心理负担。

术前饮食指导

老年骨折病人由于生活不能自理,又怕给家人及护士增添麻烦,为减少大小便次数而控制饮食,而引起便秘等不良后果。耐心向老人说明足够的营养是疾病早日康复的根本,适量饮水有利于体内废物的排出,减少泌尿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由于老年人各组织器官均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变、唾液、胃液等消化液分泌减少,胃肠平滑肌萎缩。因此,在老年患者饮食指导方面应注意以下几点:①给予易消化、优质蛋白、富含维生素、纤维素的食物。②饮食要有规律,不可时饥时饱,应定时定量,切忌暴饮暴食。③为了促进老年人的排便能力,防止便秘,可多吃些新鲜蔬菜、水果等含纤维素高的食物。④老年骨折病人,由于钙的吸收利用减少,常发生骨质疏松、骨折愈合时间延长或不愈合。因此,宜给老年人服用钙剂或进食含钙高的食物。

术前生理机能的训练

术前指导患者练习床上大小便,以利术后尽快适应。由于老年人气管纤毛运动能力差,不易将分泌物咳出,再加上有的老年人长期吸烟,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因此术前要对患者进行深呼吸、咳嗽、咳痰的训练,并劝其戒烟,预防术后因长期卧床而导致的坠积性肺炎的发生。针对不同部位的骨部手术,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卧位及翻身方法,如腰椎骨折的患者要平卧硬板床,进行轴位翻身,翻身时要保持整个人体头、颈、肩、脊柱、臀在一条轴线上,以防脊柱扭曲,挫伤脊神经;股骨颈骨折的患者,要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翻身时两膝之间垫枕,以保持患肢正确的位置。

上一篇:召开政风行风暨机关效能建设评议座谈会下一篇:衡水中学学习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