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养老院采访问题

2024-08-28

社会实践养老院采访问题(精选8篇)

1.社会实践养老院采访问题 篇一

一、课题调查总结

在此次调查活动过程中,为了获得更多信息,我们第五组在指定任务外还另外走访了两个村,完成了预期的调查报告表。我们调查的课题是关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实施状况。被调查者的年龄基本在45岁以上,而农村的青壮年大多都因为维持生计外出务工了。对于农村养老保险这个国家政策,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农民通过村委会宣传、村民的相互信息传递、以及媒体等途径,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有了一定的了解。他们绝大多参加了新农保,为自己的养老做准备,将自己未来的养老保障寄托在新农保上。对于这种养老方式,他们觉得非常放心,充分信任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不过,虽然现在农村生活状况有所提高,但消费水平也在日益增长,他们支付日常开支后剩余的钱已屈指可数。通过调查发现,我们所调查的区域——平江县三市镇所有农村人口,他们的养老保险金一般都是每年交一百元。

农民非常感谢政府对他们的关心,认为有国家政策作保障,对自己日后的养老非常放心。但调查中也发现,随着现有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物价的飞速上涨,尽管由前几年的每月55元的养老金提高到去年的65元的补贴,但也只能略微解决一点点养老问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现有物价生活水平下的贫困状况。农民认为政府不差钱,还是希望国家能加大补贴力度。

调查中也发现,还有极少数的农民没有参加养老保险,原因是他们对政策根本不了解或不甚了解,这说明基层政府对国家养老保险政策的宣传力度还是不够。但经过我们一番宣传过后,他们还是表示非常愿意参加新农保。

几经辗转调查过后,我们发现新农保在农村已经基本普遍,人们对这种养老方式非常满意,对国家政策十分感激,但还是希望国家能加大补贴力度,大大解决养老问题。

作为青少年的我们,非常看好这种新农保的前景,同时也希望农民的养老问题能尽早得到解决!

二、感 想

这几天的体验,真可谓是痛并快乐着。虽然很累,很辛苦,喂饱了很多蚊子,但却很有收获,很有成就感,体会了农民伯伯的艰辛。这几天天气确实很热,但更热的是乡村人民那颗淳朴热情的心。我们耽误了他们休息的时间,他们却毫不介意,反而笑意盈盈的给我们搬来椅子,泡好茶水,还有的农民伯伯更是端来洗好的水果请我们品尝。这不禁让我们感到一丝惭愧,因为我们平时的冷漠,因为我们平时对农村的歧视,因为我们的不懂事。除调查的成果外,其实更大的收获是心灵上的收获,这是课堂上所学不到的东西,但乡村人民却教给了我们。

我们的户外体验就这样就结束了。虽然很苦,但我还是觉得很幸福,我觉得我们当代青少年正是缺少了这样的锻炼机会,我很感谢学校能为我们提供这个平台。我认为今后不仅要注重学习,更要学会与人交流的方式与方法,在最短的时间内让人信任你,对你说出真话。这也是我们日后步入社会所必须掌握的基本要求。总之,这次活动真的让我受益匪浅!

这几天,我们有辛酸,有感动,但不管怎么样,都是幸福。我们把握不住明天,也改变不了昨天,但是今天,我们要狠狠的抓紧!

“纸上得来终觉浅,投身实践觅真知”。我们可以肯定,经过社会实践的磨练,同学们会变得更加成熟、更加自信,从而促进良好学习氛围的形成。我们有理由相信,当代高中生有能力承担起未来建设国家的重任。追求进步,刻苦求知,勤于实践,全面成才,必将成为广大高中同学的共同心声和行动!社会实践活动将为进一步服务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花絮

我们付出,我们收获

绿油油的田地,充满了生机和希望。满眼的绿色充盈着我们的视线,清新之感涌上心头。这些都是农民伯伯们辛苦劳动的结晶,在炎炎烈日下辛勤劳作的成果,这片饱含汗水的土地却被无私的奉献给我们这群从没下过田,没干过农活的孩子来尝试除草,不怕我们毁坏他们的禾苗,农民伯伯的这种朴实无私着实令我们感动。

不够熟练的我们,手拉着手,互相搀扶,一深一浅地在泥泞中前进着拔草,每次失误都会心生愧疚,自责不已。上岸后的我们,看着被我们劳作后的田地,和旁边农民伯伯的成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们终于体会到农民种田是多么的不容易了。汗流浃背的我们虽然很累,但是很充实。我们虽然做的不够完美,但是我们尽力了。

在这片希望的土地上,我们这群莘莘学子付出了我们的汗水,收获了我们的果实。喜悦,汗水,哀怨,劳累,杂陈在一起,酿造了我们一生的美好。

发现美

其实仔细回想,最难忘的,最值得纪念的,往往是那些细节。

我们冒着蒙蒙的细雨,来到种田大户徐大伯的家。他们听说我们此行的目的之后,始终微笑着。我们很高兴,马上就收拾纸笔开始记录。

徐大伯很耐心地回答了我们提出的问题,而且还给我们讲了很多对我们的调查有用的信息。此时的我们已经调查了一天,又累又渴,眼冒金星。但我们还是尽量地保持着活力,努力的完成工作。或许是徐大伯看出了我们的疲惫,从房里拿出了许多梨子,洗完之后亲手送到我们手里,霎时感动在我们心底蔓延

很多人总抱怨这个世界的人性都已泯灭了,到处充满“阴暗”。但其实不然,阴暗的背后隐藏着更多的曙光。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礼让上车

下乡实践调查活动结束了,但其中有许多小小的瞬间,令人感动。

长郡中学的老师和同学们来的第一天,一中的师生夹道欢迎,热情的帮助他们拿行李,还帮他们打扫了寝室,带他们参观我们的校园。这充分体现了一中学生的热情好客,乐于助人。

这两天乘坐汽车往返于学校与三市镇之间的,平江一中的学生先让远道而来的长郡学生先上车,这是一种礼让,尽管都是学生,尽管通过了一天的社会实践活动之后都有些劳累,但平江一中的学生始终站在车下,让所有长郡中学的同学先上车,这种礼让,是好样的,尽管我们都知道那车子里很拥挤,因为一个19座的车,要坐上近40个人,显然后上的没有座位,但一中的学生还是做到了。

对此,我感触良多。我们是一中的学子,应该努力地做好每一件小事。而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恰恰能体现一中学生的良好素质。我们会继续努力,关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一名优秀的一中人!

四、感谢

时间过得真快,长郡中学与平江一中《“走进新农村”社会实践活动》现在就要结束了,几天的时间下来,我们心中充满感激。一是感谢长郡中学和平江一中的领导、老师能给我们这个很好的社会实践机会,让我们有机会溶入到社会这个大家庭中去实践、学习、锻炼和成长,让我们在这种社会实践活动中增长了不少的见识,提升了我们的人生感悟。二是感谢长郡中学的同学们,是他们给我们带来了名校的风采。三是感谢我们的`团队成员,在这几天的合作中,能团结一致,团结互助,并团结合作,圆满地完成了这次调查任务。最后,我更要感谢给我们带队的张从军老师,在这几天中,他始终与我们坚守在一起。张老师是我们这次调查活动中年纪最大的一位老师,可他却从不因为自己年龄大就不跟随队伍,也不因为年龄大就不与我们合作,倒是在活动过程中教给我们很多做人的道理,教给我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如何与人交流,如何来获得农民伯伯的信任从而获得宝贵的调查资料。

感谢一切帮助过我们的农民朋友,是他们的热心与淳朴的感情,才让我们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2.社会实践养老院采访问题 篇二

我国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起步较晚, 20世纪80年代中期, 我国政府才开始进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探索。1995年10月, 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会议上明确了在有条件的地区积极稳妥地发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 分类指导, 规范管理, 目标为到2005年基本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从现在来看, 我国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已经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部分地区已经根据当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 按照个人缴费为主, 集体补助为辅, 政府政策扶持的原则建立了积累式的个人农村养老保险帐户。但是, 由于尚处于起步阶段, 经验不足, 保障层次低, 范围小, 资金筹集困难等原因, 所以取得的效果并未显著, 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逐步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任务紧迫而艰巨。

一、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面临的主要问题 (1) 覆盖面窄, 参保率低, 保障水平有限

据统计, 目前未纳入社会保障的农村人口还很多, 何况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其覆盖面可谓更窄。以2008年为例, 该年我国有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近1900多个县 (市、区) 开展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 但参加保险的农村人口只有约5000万人, 参保人数甚少。就覆盖区域来说, 也是相当不平衡, 未能做到广泛覆盖。主要集中在东部发达省份, 如山东、江苏、浙江等省。此外, 由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 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 由此导致农民缴纳保费能力低, 从而影响到了农民年老时得到的保费给付水平, 无法满足农民在年老时的基本生活需要, 保障水平十分有限。

目前,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加之城市和农村长期存在着贫富差距, 使得家庭收入较低或无家庭收入的农村青壮年人口纷纷离开家乡去争取劳动, 争取技能, 大量农村劳动力输出, 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进入城市, 农民工群体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发展不可忽视的力量。他们同城里人一起工作、生活, 但是社会养老保险对于他们来说是同城里人无法比拟的。农民工参与社会养老保险情况令人担忧。据调查, 有百分之八十左右的农民工因为所在单位没有为其缴纳保险费而未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从这一数据可以清晰地看出农民工参与社会养老保险的整体水平很低。目前, 农民工的数量已由改革开放之初的不到200万人增至过两亿人, 所以, 在社会养老保险方面非常有必要考虑到这个特殊的群体。

(2) 执行管理不到位, 水平低, 存在缺陷

为了加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管理, 各县 (市) 普遍建立了相应的管理机构, 制定了相关的规章制度和办法, 一些地区的管理已经走向正规化。但是各地的发展还很不平衡, 有些地区的管理规章制度仍不够健全, 制度执行上不够严格, 甚至出现管理混乱现象。缺乏较强的管理能力是产生这些现象的一个重要的原因。至今, 仍未理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管理体制, 管理机构业务能力有待加强。信息管理系统建设落后。同时, 管理人员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管理知识、业务技能。这都影响到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正常运行。由此,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仍属于低水平运行状态。从管理常态上来看, 未能做到恒久坚持。一些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成绩突出而受到表扬的地区难以承受住时间的考验, 走向了滑坡。

(3)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困难, 运行缺乏有效监督

基金以县为单位, 统一管理, 主要以购买国家财政发行的高利率债券和存入银行实现保值增值。但由于我国资本市场还很不完善, 缺乏适合的投资渠道, 保险基金很难入市。目前主要的运行方式仍是存入银行。受国际金融危机等经济环境影响, 银行利率不断下调, 使得基金的保值增值面临严重困难。同时, 我国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运行缺乏必要的行政监督及群众监督。由于基金是由当地民政部门统一征缴、使用, 独立管理的, 而当地民政部门受当地政府管理, 所以, 政府擅自挪用、挤占、贪污基金的情况时有发生。上海陈良宇案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因此, 加大监督力度, 推动政务公开, 使基金在阳光下运行任务依然艰巨。

(4) 宣传不到位, 农民参保积极性不高

保障贫困, 毋庸置疑, 尤其是那些贫困地区的农村贫困人口养老保障问题则更需要重点关注。自改革开放以来, 农民对国情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增强了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 对自身的养老问题同时也更加关心。他们当然知道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政府为他们做的一件实实在在的好事, 但是, 由于政府宣传、引导力度十分有限, 导致信息传播不畅, 大多农民未能真正的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有一个全面地了解, 缺乏科学的认识。加之受到千年来封建残余意识影响, “养儿防老”观念仍然较重, 由此导致了农民的参保积极性不高, 参保率低。

由以上可以看出, 我国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确存在着诸多问题, 改革完善发展任务刻不容缓, 建立健全一个适合本地区发展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仍是各级政府的一个重要工作。

二、完善发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对策

由于当前我国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仍处于探索阶段, 还有许多不足之处, 所以, 需要继续加强改革和完善。重点应坚持以下原则:第一, 自愿与强制相结合原则。这就要求在经济社会较发达, 组织管理较好地区的农民必须参加养老保险, 经济社会欠发达地区农民自愿参加。第二, 保障水平适度原则。各地应根据自身经济发展程度适度确定保障水平, 不应搞全国“一刀切”。第三, 法治化原则。这要求我们尽快建立健全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律体系, 保证该项事业在法制的框架内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正是基于这条原则而颁布实施的。根据上述总的原则, 应当在以下几个方面着重加强工作:

(1) 努力做到广覆盖, 提高保险服务水平

我国幅员辽阔, 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人民思维构成存在较大差异。在短时期内让全国农民普遍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不可能实现的。应当按照“因地制宜, 分类指导。”的方法正确解决农民养老问题, 才会收到预期效果。目前我国已经开始在东部发达地区进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简称“新农保”) 试点, 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积极正确地实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鹿泉市是河北省石家庄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 作为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首批试点单位之一, 率先实行了“新农保”制度。据了解, 该市60岁以上的农村老年人口总共有4.3万余人, 其中有1.3万人左右参加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自2009年12月开始, 凡是参加“新农保”的老年人除可继续享受老农保的同时还可享受标准为每人每月55元的“新农保”养老金。目前, 该市农民争相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热情高涨。这项新制度的实施使农民得到了应有的实惠。然而, 我国广大中西部地区由于经济社会条件所限, 还不具备建立养老保险条件。针对这种情况, 政府可以鼓励农民参加商业性储蓄或在银行设立农民养老个人账户, 通过优惠利率鼓励农民参加银行养老储蓄。

(2) 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机构, 加强管理及监督

针对目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政出多门”的现象, 各级政府尤其是县 (市) 政府应建立专门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经办机构, 进一步明确部门各自职能范围, 理清工作思路及各部门间的衔接关系, 防止工作出现混乱。各部门人员应加强学习, 科学认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真正意义, 防止在工作中由于自身行为不当, 挫伤农民的参保积极性。除此之外, 还应加强监督体系建设。把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体现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各个环节之中。建立专门的监督机构, 加强审计和巡视力度。各级政府部门之间应经常性的进行上级对下级的监督, 下级对上级的监督及平级间的相互监督。推行阳光政务, 定期在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上公布政务决策信息, 接受群众的监督及意见建议, 努力做到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3) 促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

提高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能力从而解决保险金给付问题是一项非常重要但又十分复杂的问题。因为, 投资是促使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的一个重要途径, 然而投资问题本身就需要诸多技巧, 一旦投资出现问题, 保险基金就会面临损失风险。针对这些, 首先, 是健全投资制度。一个合理的制度是保证基金保值增值的关键, 才能使保值增值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其次, 可以将基金进行组合投资, 通过法律程序, 在基金运营安全的条件下, 可投放到资本市场, 购买股票, 商业基金等, 这样可以保证基金的安全, 同时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此外, 购买国债可以说是一个比较不错的选择, 由于国债到期返还本金, 从而保证了基金的安全性。再次, 基金管理经办机构要注重引进一批头脑灵活、信息通畅, 具有投资专业技能的人才来进行基金的合理投资, 保障其保值增值。最后, 本级经办机构如不能实现基金保值增值的, 可以将基金交由上级经办机构代为运作管理。以上值得注意的是在基金进行保值增值时应坚持“安全性、收益性、流动性”三大原则, 确保基金的科学合理运营。

(4) 加大政府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资金的投入

政府应在个人及集体缴纳养老保险费的同时拿出一部分财政资金, 增加基金款额, 也可制定相关的补助和补偿制度。例如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个人补贴制度, 对农民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给予一定的补贴。不仅提高了农民的参保率, 而且还提高了农民的参保积极性。同时建立各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信息管理系统及预警机制, 做到信息和资金双畅通, 保障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快速发展。

(5) 加大宣传力度

农民群众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受益主体, 广大社会保险事业工作者应多下基层, 深入农村, 为农民群众讲解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有关政策知识, 积极广泛宣传, 使农民群众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才能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促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扎实推进。

新世纪,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的蓝图已经绘就, 我们要更加明确定位, 把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作为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举措来抓, 坚持分类指导, 分步开展工作, 争取在2020年基本建立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使农村老年人口真正享受到老有所养。

摘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近些年来, 我国加快了农村社会保障建设的步伐。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国家的基本社会制度之一。目前, 由于覆盖面窄、投保率低、基金保值增值困难等问题的存在, 成为了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健康发展的阻碍因素。因此, 要从千方百计扩大保险覆盖面、努力提高基金保值增值能力等方面着手解决问题, 从而促进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陈佳贵, 王延中.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1]陈佳贵, 王延中.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2]刘雄.社会保险通论.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6.[2]刘雄.社会保险通论.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6.

3.养老问题是社会问题也是经济问题 篇三

他表示,我国国情决定了仅依靠政府解决养老问题是不现实的,激活社会力量进入养老领域,构建多种形式的养老体系才是出路。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也指出,要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主体作用,健全养老服务体系,满足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但商业机构进来后,必须要有创新和突破,否则不能持久。”向运华说,只有更多的机构进入养老业,才会有更多新型的养老形式涌现出来。

目前,社会上主要的养老模式有传统养老院、公寓养老、家庭养老,以及新近起步的社区养老。然而,由于投资和运营主体不同,常出现高端养老住不起,低端养老又排不上的问题。

对此,武汉大学风险管理中心博士李毅认为,中国养老产业的经营模式存在两种可能,一是“纯粹投资型”的经营模式,二是“投资+运营管理型”的经营模式。第一种模式的障碍来自于现行政策,养老社区的建设用地不同于商业地产的开发用地,不得随意市场交易。第二种经营模式的障碍来自于养老管理机构与开发商的对接。尽管有些养老社区开始聘请国际知名养老管理机构从事养老社区管理,但远不能满足社会需要。

4.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问题研讨 篇四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现状和问题。现在,我国农村社会养老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是农村经济发展不快,生产水平较低,是导致农村养老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二是贫困老年人多,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不健全,也是导致农村养老问题存在的直接原因;三是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滞后,农村缺医少药的状况没有从根本上得到的改善;四是农村少数子女传统观念缺失,对赡养老人观念发生变化,靠传统的道德、亲情维系的家庭式养老遇到了冲击;五是农村费改税后,原有的优惠老年人的政策失去作用,新的配套政策又没有出台。六是从事服务农村养老社会工作队伍建设没有形成完整体系,从事者素质不高,福利待遇差,社会地位不高等都不能调动从业者的工作积极性。这些都是导致农村养老存在问题不可忽视的主要原因。

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构想和对策。首先,要解决好认识问题。农村老年人占我国老年人口的大多数,他们的经济收入和医疗水平相对城镇比较低,解决好这部分人的养老问题对于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建设和谐社会主义的新农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各级党委、政府要提高对人口老龄化给社会带来深刻影响的认识,把关心农村老年人的生活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摆到突出位置。面对新形势,妥善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

第二,加快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首先在继续巩固家庭养老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支撑能力相适应、以切实可行的以土地保障、家庭赡养和社会扶持相结合的“三位一体”农民养老保障体系。其次,国家和地方政府要制定相关的政策规定,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妥善解决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养老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出台对农村老年人的各项优惠政策,解决农村“三无”老人和因病、因残等其他因丧失劳动能力的特殊困难老年人的生活问题。三是继续支持和鼓励低龄、健康的农村老年人从事各种正当的经营活动,提高自养能力,确保基本生活。建立健全城乡特困老年人的社会救助制度。对农村“三无”老人和其他特困老年人,启动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程,让农村贫困老年人也享受低保。四是按照国家政策扶持,农民自我保护为主,集体补助为辅的原则,建立低水平、广复盖、适度保障的新型的农民社会化养老保险制度,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老年人的基本养老问题。五是总结推广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奖励扶持制度经验,研究完善奖励扶持措施,真正让每位老人老有所养,安享晚年。

第三、加快推行农村医疗助制度,解决农村老人的就医难问题。大力推行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完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是解决农村老年人看病难、看病贵的有效途径。做好这项工作,一是采取国家、地方政府和个人负担的办法,在农村逐步建立推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二是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对农村特困老年人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缴纳个人负担医疗基金确有困难的,县(市、区)、乡(镇)人民政府要筹措资金加以解决;三是各级医疗保健服务,为农村老年人看病挂号、就诊、取药、住院提供方便。通过建立健全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真正让困难的农村老人看得起病。

第四、加强农村乡(镇)社会福利院的建设,提高“五保”老人的集中供养比例。一是继续全面实施省政府提出的“福星”工程,用几年或更长一点的时间,使农村“五保户”除自愿投亲靠友供养外,基本上实现以乡镇福利院为主的集中供养,让农村这部分最困难的群众真正成为福利之星。二是将乡镇、村福利院、敬老院硬件设施建设和环境建设纳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统一规划,以保证供养对象有一个安全舒适、优美的休养环境。三是免征、减征农业税及其附加后,原从农业附加中列支的五保供养资金,列入县乡财政预算。地方在安排使用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时,确保五保供养资金的落实,不允许截留、挪用,使“五保”老人做到应保尽保。

5.社会实践养老院采访问题 篇五

一、16-59周岁居民,现在不参保缴费,年满60周岁时,可不可以领取养老金?

答:不能领取养老金。根据国务院、省、市、县文件规定,16-59周岁城乡居民必须参保、按年缴费并符合相关条件的,年满60周岁后才能领取养老金。也就是说,16-59周岁未参保居民,年满60周岁后,要想领取养老金,不但要补清2011年以来的历年欠费,还享受不到每年30元的缴费补贴,同时领取的养老金还会低于同龄按时缴费人员的养老金。

二、领取养老金的老年居民,其子女是否应参保缴费? 《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第四条规定:“政府对符合领取条件的参保人全额支付新农保基础养老金”。第五条规定,政府为每个参保人建立终身记录的个人账户,个人缴的保险费和每年30元的缴费补贴,都将全部记入个人账户,用于本人将来的养老待遇。

第七条规定:“新农保制度实施时,已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不需缴费,可以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但其符合参保条件的子女应当参保。因此,希望广大居民消除子女缴费是在为父母缴,拿子女的钱给父母发养老金的认识误解,按照谁缴费谁享受、多缴费多享受、缴费年限越长享受待遇越高的原则,积极参保缴费、多缴费、长期缴费。

三、如何提高参保人员养老金待遇?

答:根据文件规定,养老金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构成。目前,我县城乡居民月基础养老金为60元,个人账户养老金为个人账户资金总额除以139。因此,参保人员月养老金标准与缴费档次、缴费年限关系密切、直接挂钩,成正比,参保人选择的缴费档次越高、缴费年限越长,月养老金标准就越高。举个例子,在基础养老金和缴费补贴标准不变,不计利息的情况下,一人每年缴费100元,另一人每年缴费2000元,同是连续缴费15年,那么领取时,两人月养老金相差205元。我县还规定,连续缴费15年以上的,每多缴一年,领取时加发1元的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选择档次缴费,多缴多得、长缴多得。

同时,基础养老金也不是一成不变的,2012年10月份,我县基础养老金标准由每人每月55元提高到60元,今后,根据国家规定和我县经济发展情况,基础养老金待遇等都会进行调整。

四、参保人在缴费或领取养老金期间死亡的如何处理? 答:主要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参保人在缴费期间死亡的,其个人缴费的全部本息,一次性支付给其法定继承人或指定受益人。二是参保人在领取养老金期间死亡的,除政府补贴外的个人账户资金余额,一次性支付给其法定继承人或指定受益人。

五、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之间是否可以衔接?

答: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之间可以相互衔接。目前人社部正在制定两项保险衔接办法,预计年底前可以办理衔接手续。

终止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关系补充说明 对一人多户户籍注销人员社会保险问题,局已有意见,企保咨询3398017,机关事业保险咨询3398069。除该意见外,补充如下:

一、提供材料

1、户籍所在地公安部门出具的两个及以上户口系同一人的证明。

2、户籍所在地公安部门出具的户籍注销证明。

以上两项证明,农保处留存原件或加盖出具证明单位公章的复印件。

3、本人申请(情况说明)。

4、保留户籍身份证复印件(正反面)。

5、填写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注销登记表。(填表说明:注销原因一栏,其他说明填写一人多户口、户籍注销;以下由指定受益人或法定继承人填写栏中,姓名、身份证号

码为本人保留户籍姓名、身份证号码,与参保人关系为本人)

二、办理手续

本人向村或镇申请,村或镇初审并将相关材料送农保处,农保处审核,符合规定的,终止养老保险关系,除政府补贴外的个人账户资金余额支付给参保人员本人。

身份证号码变更手续办理

一、填写信息变更表。

6.社会实践养老院采访问题 篇六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问题研究 作者:张平

来源:《法制博览》2012年第07期

【摘要】我国的农村养老保险事业起步晚,目前仍处于试验发展阶段,自2009年我国10%的县开始实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以来,对全国开展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主要是从调查的试点的做法和成效中进行分析,发现了试点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些许建议。

【关键词】新农保;养老金;农民

一、安徽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的做法及成效

(一)做法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重视。试点县和乡镇成立或完善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机构,配给编制和非编制的专门管理人员,村里配有协办员协助乡镇对养老保险的基础信息登记、缴费记录等具体事务。新农保试点工作全面启动。[1]各个领导干部都深入到家户进行宣传,解决村民的疑虑,加大村民参保的积极性。尤其是深入到家庭关系较复杂的家户中,询问情况,帮他们解决参保疑难问题。

(二)成效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在试点得到了初步的成果。首先,初步建立了相关的规章制度,使得新农保可以依章进行实施。其次,使村民对新农保有了初步的认识了解,有助于他们积极参保。最后,确立了相关的部门对新农保进行单独的管理监督,有利于新农保顺利的开展。

二、安徽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存在的问题

(一)村民对政府政策认识不清

村民对政府政策的理解度不高是导致参保率不高的原因之一。对政策认识不清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新农保与银行储蓄、保险没有差别。由于村干部等在宣传新农保时并没有把具体细节一一向农民作解释,使得农民有了误解,以为新农保与将积蓄存入银行没多大差别,实际上新农保除了个人账户还有政府和集体对农民的补贴,这部分补贴也是很丰厚的。第二,早交与一次性交没有差别。很多农民都认为每年都要交比较麻烦,还不如在快要领要老金时一次性交清,这也是对政策认识不清的一个表现。每年都交会按照当年货币的价值进行计算,不存在贬值还有利息,而一次性缴清不存在给予利息之说,更不承担贬值风险。第三,新农保只要交够15年就可以了。第四,养老金领取数额不清。当人们领取养老金时,对具体每月领取的养老金数额不清楚,这也是对政策不清楚的表现。

(二)新农保养老金捆绑式不合理

在调查中了解到的新农保捆绑式的缴费,这一制度的合理性也令人质疑。捆绑式存在另种表现:一种是如果不参加新农保,家中就不能参加或享有其他保障待遇,如合作医疗待遇、社会救助甚至各项农业补贴。另一种是如果其中有一个家庭成员不参加新农保,那么等家中老人达到领取养老金的年龄时仍不能领取养老金,即使老人已经按照规定缴清了15年的新农保的保险费。前者不仅不利于新农保的实施,还不利于其他保障村民利益制度的实施,侵犯了村民享受物质保障的权利。后者是一种连带责任制度,但是在出于保护农民养老难的目的下实施连带责任制度这一强制性的制度是否与新农保的初衷相抵,这是值得思考的。

(三)集体补贴难以实现

在《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新农保基金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构成”,“有条件的村集体应当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助,补助标准由村民委员会召开村民会议民主确定。鼓励其他经济组织、社会公益组织、个人为参保人缴费提供资助”。根据调查,目前新农保资金的主要来源是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补贴再加上农民的参保,农村集体补贴是空白。在实践操作中,按照相关规定,集体是要对新农保进行补贴的,但怎样补贴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都存在着空白。

(四)缺乏相关法律制度的衔接

在实施新农保的实践中缺乏相关制度的衔接问题,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衔接缺陷:一是新老农保之间的衔接。在实现新农保的同时,原本参加老农保的村民如何转入新农保,转入后会不会比原本所享受的少。另一个是新农保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的衔接。除了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以外,目前农村老人还享有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五保制度、计划生育保障和社会救济制度。新农保的政策要与已经实施的其他社会保障制度相统一,避免冲突,各自只在自己的领域发挥作用而影响其他领域作用的发挥。最后是相关制度衔接不完善使得人们对政策的稳定性产生怀疑,害怕参加的保障制度相互交叉。

三、完善新型农村保险制度的建议

(一)加强新农保的宣传力度

加强宣传力度,不仅要体现在宣传的范围上,还要体现在宣传内容的详尽性上。在宣传范围上,要落实到每家每户,将新农保政策传送到每个人脑中,使得人们了解有新农保这一种养老机制,有参加新农保的意识。在宣传时还要做到将新农保的具体措施耐心地讲解给村民听,往往村民参保积极性不高是因为对政策存有疑虑,对政策的具体内容不清楚,从而产生了误解,总以为政策强制参加的对自己未必有好处,只不过是为了大局而采取的,实际上这是为了村民自己的养老问题而制定的。最后,在宣传方式上也应采用多样化。随着网络的普及化,可以通过互联网的形式对新农保进行宣传,还有利于详实生动的介绍新农保的各个方面。充分利

用村里的广播,每天利用清早或傍晚村民闲暇的时间普及新农保知识,也便于村民之间对新农保政策进行评价、讨论。此外还可以通过发宣传册、挂宣传广告等方式进行宣传,也可以编顺口溜,既娱乐也达到了使村民了解新农保的目的。宣传过程中要坚持长期做,注意特殊人群,比如,在外务工农民,要利用他们在家时间对他们讲解新农保。对于年纪较轻的应该耐下心来,不厌其烦的为他们解释,毕竟他们都认为自己年轻,现在考虑养老太早,应为他们说明早参保的好处。

(二)完善新农保基金的筹资制度

1966年,亨利•艾隆在萨缪尔森“生物收益率”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艾隆条件”:当一个经济的人口增长率与工资增长率之和大于或等于市场息率时,现收现付制养老保险体制是有效率和可行的,否则应考虑选择基金积累式养老保险制度。[2]当下,我国实行的是基金积累式的新农保,政府、集体、农民三方投资建立的基金制度。但政府、集体、农民三方的出资比例如何分配仍需要仔细地考虑,有些地方认为实行2:2:1是比较合适的,农民也乐意接收,可以扩大新农保的覆盖率。由于各个地区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各地政府应根据自身的财政承受能力进行分配,做到财政补贴方面各级财政合理分工。该政策在中东部富裕地区可以实施起来,但在西部贫困地区可能就无法实现。针对特殊地区可以通过慈善事业等社会公益组织和商业保险来作为补充,增加新农保养老基金,对农民进行补贴,总之,在新农保基金的筹措上社会公益组织要发挥其重要作用,商业保险要发挥其补充作用。

(三)健全与新农保相关的法律制度保障及机构设置

制度的运行和经办机构的科学设置是新农保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新农保要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的有序衔接。首先要与老农保之间做好衔接工作,保证制度之间平稳过渡,保证不损害农民的利益。其次要协调新农保与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之间的转移问题,切实保护参保人的合法权益,更有利于新农保制度的推广。这样也可以保证从各个方面对农民生活进行保障。而且还要保证各项制度间可以互相协调,防止相互抵触,影响制度原本效能的发挥。对各项制度的边界作一清晰的认识,使得各个边界相互吻合,协调发展,避免出现重叠或矛盾的现象。

健全新农保机构的设置也是至关重要的。不仅是指单纯的机构设置,还包括经办机构工作人员的培训,以及工作管理等方面。机构的设置应该合理化、科学化,重点加强县、乡、村三级经办机构的建设,各级间做好互通工作。而且还要合理设定各级经办机构的编制,确定与其工作机构相配套的工作人员。最后应建立网络信息服务。各级间建立网络链接,以便做好统筹工作,同时建立网络信息平台,农民对新农保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疑惑或是自己的利益受到侵犯的,可以通过信息网络平台进行反映,这样既方便有快捷,可以及时解决农民的问题。

(四)完善养老金的缴纳措施

捆绑式的养老金缴纳方式的有不合理之处,采用捆绑式有碍于养老金的领取,老人达到年龄仍不能领取养老金,仅仅因为子女没有缴纳保费就扣留老人的养老金,虽然是出于扩大新农保的覆盖面的考量,但这将影响到老人的养老,影响到他们的基本生活。这种连带责任势必会影响新农保在农民心中的形象。

在养老保险缴费办理和养老金发放环节,实行社会化管理方式,需要一些金融机构加入进来。参保主体主要是针对上了年纪的老人,他们腿脚、身体等各方面都不适宜长时间行走,如果在农村多建立营业网点,方便他们更积极的参加新农保。最重要的是,一般应该向国有商业银行缴纳,尽量避免向农村信用社缴纳,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地方保护主义。在农村考量各方面的因素,尽可能地建立多一些金融机构来方便参保农民,但也要适当的向信用社缴纳。总之,做好社会化的管理与服务工作也十分必要,在参保农民缴费和领取养老金环节推出满足便民的服务。

参考文献:

7.社会实践养老院采访问题 篇七

关键词:农村老人,养老,政府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 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 比2000年上升2.93个百分点, 并且大约60%生活在农村。可见, 中国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 中国老人尤其是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正在凸显。并且,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必将变得越来越突出, 变得越来越敏感:一是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推进, 进入城市的劳动力会越来越多, 农村老人的家庭养老方式日益解体;二是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农村中生育水平明显下降, 独生子女的家庭越来越多, 老人需要赡养与赡养老人的物力、财力和人力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三是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 老弱病残留守农村。而如何解决农村老人养老问题, 也日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事实上, 正如人人都有孩提时代一样, 人人都会步入老年阶段。所以, 我国历来就倡导尊老爱幼, 社会上历来就有儿童的养育问题和老人的赡养问题。不过, 在现实生活中, 似乎有这样一个规律:儿童的养育一般不成问题, 即使有问题也相对容易解决, 而对老人的赡养比起对儿童的养育问题来说, 那就严重得多, 解决起来也复杂得多。这是什么原因呢?本人认为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 从情感上来讲, 人们更愿意接受儿童。儿童处于生命的初始阶段, 往往能给人以活泼可爱的感觉, 老人处于生命的垂暮之年, 往往给人以老气横秋的感觉。其次, 人老了, 劳动能力逐步丧失, 为他人所作的贡献必将越来越少, 给家人和社会带来的负担必将逐步加重。儿童则不然, 许多父母把孩子看成是自己生命的延续, 在孩子身上寄托自己的希望, 所以愿意在子女身上奉献自己的一切。同样的道理, 社会对老人的关注往往会少于对儿童的关注, 更加少于对青壮年的关注。尤其是在生产力还不够发达的国家和社会, 这种关注更是显而易见的。我国就经历过甚至还正在经历这样一种阶段。

目前, 我国农村老人的生活状况不容乐观。大多数农村老人几乎生活在“真空”中, 一部分农村老人甚至处于自生自灭的生存状态, 主要体现在:一是农村老年人较少得到政治上的关心。虽然国家有老年人权益保护法, 但是老年人权益受到侵犯的现象时有发生, 同时侵权事件发生之后很少能够得到有效处理。二是农村老年人很少得到生活上的关心。照理来说, 人到老年, 应该好好休息休息了, 但是在农村, 老年人却成了种田耕地的主力军, 年轻人不是进城务工, 就是不愿也不会下地干农活。并且, 相对于自己的子女和其他年轻人, 农村老年人的衣食住行条件都差得多, 农村中“儿女住楼房, 老人守茅房”的现象并不少见。这一方面是老年人节俭的生活习惯使然, 另一方面也是老年人在加重社会地位偏低所致。三是很少得到情感上的关心。农村老年人一般常年与子女分离, 几乎没有娱乐活动, 只有孤独和寂寞常常与他们作伴。四是很少有医疗上的保障。农村老人最怕的是伤风感冒。一方面是由于医疗费用昂贵, 农村老人难以独立支付。另一方面是就近很难有令老年病人信得过的医院和诊所。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 农村家庭对老年人疾病关心不够。一般来说, 如果是小孩得病, 一般比较重视, 如果是老人, 则认为花那么多钱不值得。所以感冒病痛来袭, 他们要么强忍病痛外出医问药, 要么徒手与病魔做斗争。从理论上来讲, 这是与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相背离的, 也是与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相背离的。

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角度来看, 解决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已经到了十分关键和紧迫的时期。2011年6月20日, 温家宝总理在全国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部署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经验交流会议上指出, 我国将在全国范围启动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 并加快新农保试点进度, 本届政府任期内基本实现制度全覆盖。这是党和政府的重大惠民政策, 是健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大制度建设, 也是解决农村老人养老问题的一个重要举措。解决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看起来简单实际上是一项系统工程, 它需要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 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第一, 政府在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方面应主动担当。政府是人民的政府, 因此政府一定要坚持做到以人为本, 真正有一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心。要主动把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作为自己工作的重要内容。如果说发展一方经济是为了人民, 那么解决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更是为了人民。解决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 政府都必须发挥主导作用。这中主动作用, 主要体现在从法律上加以规定, 从资金上加以支持, 从行动上加以组织, 从理论上加以宣传, 等等。

第二, 要转变农村的养老观念。依靠家庭和子女养老是我国的传统。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 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生育水平下降, 独生子女在客观上很难独自完成赡养父母的任务。所以农村老人的养老观念也要进行转变。要从主观上减少对子女的期待, 从思想上变“依靠子女”养老为“依靠自己”养老, 从“依靠家庭”养老转变为“依靠社会”养老, 只要政府和社会能够给自己提供养老方面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帮助, 自己就应该乐于接受, 并积极配合。同时, 全社会要努力创造条件为老年人安度晚年提供各种制度的、物质的和精神的社会化服务。

第三, 从空间上建立覆盖乡村组的养老网络。要解决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 除了家庭和老人自身的努力之外, 基层党支部、村委会、妇联的作用就更加直接和重要。乡镇委员会、村委会以及各级村民小组都应当成立“关爱老年人”工作领导组, 由专人专门负责这项工作。同时, 乡一级要建立敬老院, 重点负责解决五保老人的养老问题;村一级要建立幸福院, 重点负责解决本村特别困难的老人养老问题;组一级要建立互助组, 重点负责解决家庭条件较好, 生活基本能够自理的老人的养老问题。有的村子中还可以组建流动看护组, 根据每名老人的实际要求, 上门服务, 每日流动地对老人进行看护。

第四, 要建立国家、集体和个人相结合的融资渠道。从全世界来看, 凡事有农民的地区, 农民收入都普遍较低。所以, 没有公共财政的大量投入, 没有政府的支持、参与和主导, 任何国家的农民养老保障制度都不可能顺利建立并正常运行。因此许多国家在建立农民社会保障时, 大都采取工业反哺农业的办法, 对农民养老保险给予大量的财政补贴, 或直接由财政出资给予养老保障。就我们国家目前经济发展状况而言, 现在应该已经基本具备解决农村老人养老资金的能力。中央政府与省、市、县、乡级政府应该联动, 主动承担农民老人养老费用的至少50%;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由村集体负担一部分养老费用, 不足的部分由老人自己或者子女承担。此外, 还可以发动社会力量建立农村特困老人救助基金, 通过社会捐助或发行彩票的形式筹集资金, 多渠道解决农村特困老人养老困难。也只有在政府主导之下, 实行多管齐下, 才能解决农村老人养老中最重要的瓶颈———资金问题。

第五, 从实际出发解决农村老人养老的人手问题和场地问题。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 解决了资金问题, 还需要解决人手和场地问题。从降低成本这个角度出发, 乡和村一级可以租赁闲置的校舍、厂房、民房等房产资源, 进行改造和维修整理, 作为老人养老场所。这是目前解决农村老人养老场地问题最有效的办法。至于人手问题, 就乡一级的敬老院, 应该以向社会招聘有一定工作技能的人员为主, 工作人员的工资主要由政府负担。对于村一级和组一级的养老人手, 可以在本村聘请那些年龄60岁左右, 身体状况较好的老人来承担照料任务。因为在农村, 60岁~70岁的健康老人仍然存在一定的劳动能力, 可以从事基本的劳动, 进行日常的生活照料。在本村聘请年龄60岁左右, 身体状况较好的老人来承担照料任务, 给予他们适当的报酬, 这样既可以增加从业老人的经济收入, 又可以降低受助人员的成本支出。有些地方在养老院内部实行以老养老方式的看护, 让身体状况相对较好的老人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照顾身边的老龄同伴, 这种方式既促进了老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也可以消除生活习惯等日常差异带来的影响。还有的地方采取储蓄养老时间的形式, 即对看护人员提供的服务, 养老机构不支付现金报酬, 而是对其所承担的工作进行考核和计时, 并以存折的形式加以储蓄登记, 待其进入养老院后凭存折上储蓄的时间, 免费享受看护和养老, 这样做可以大大地降低养老院的开支和入住老人的经济负担。这些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行之有效的方式都值得借鉴。

第六, 要重视农村老人的医疗问题, 使得农村老人病有所医。农村老人由于年轻时迫于生计, 透支体力, 很少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 到了老年时期一般患病率较高。大部分老人都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关节炎等一些疾病。加之农村普遍收入都比较低, 农村老年人居住比较分散, 缺医少药、看病就医难的问题比较突出。大多数老人都是自己去找草药或找土医生。这样势必影响他们的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政府和社会要重视解决农村老人的医疗问题, 尤其是要重视孤寡、贫困、失能老年人的医疗保障问题, 以满足他们基本的生存要求。比如, 乡一级卫生院应该建立农村老人与医护人员的联系卡, 使老人能够真正做到“病有所医”。要在农村老人中加大卫生健康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 大力开展健康知识教育, 使农民尽早告别不良的生活卫生习惯, 采取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有条件的地区要定期对农村老人开展健康检查, 使他们无病早预防, 有病早治疗。

第七, 要加强孝德文化教育, 营造有利于农村老人养老的良好氛围。解决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 不是说有政府的主导, 有了社会的努力, 就不需要老人的子女后代出力了。事实上, 老年人对于子女后代在情感上的依恋是其他任何方式都无法代替的。所以,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 要继续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养老的传统美德, 使老人的子女后代主动地积极地关心、理解和照顾老人, 报答他们对父母的养育之恩。同时, 农村基层组织要重视留守老人与子女的亲情联系工作, 让外出务工的子女认识到他们有义务对不在一起生活的父母提供物质上和精神上的赡养扶助, 包括日常生活中的关心帮助、体贴安慰, 甚至可以采用农村养老赡养协议书形式, 以强制性发挥家庭成员的重要作用。此外, 农村基层组织可以牵头组织农村老年协会, 倡导建立低龄老人照顾高龄老人的互助互济组织;还可以牵头组织青年志愿者队伍, 多方面解决农村老人的生病照料问题, 使老年人能感受到天伦之乐, 从而安度晚年。

注释

8.社会实践养老院采访问题 篇八

摘 要:在国家老龄化越来越严重的状况中,养老问题迫在眉睫。解决好中国的养老问题不仅是政府的责任,更是整个社会的责任。企业应该担负起其应有的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到老年产业中,建立民办养老机构,解决公办养老院“一床难求”的局面;投身老年教育事业,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企业责任;养老机构;老年教育事业

一、非公有资本的介入是解决养老困境的必要条件

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成为制约我国长远发展的焦点问题,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在2013年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为解决社会老龄化问题特别是养老问题建言献策。其中,提出老龄化社会真正的未来应该处在养老机构养老和家庭养老的中间状态。机构养老中,公办养老院数量远远满足不了社会总体需求,积极鼓励、引导和规范个体私营、民营企业等非公有资本参与到养老产业的发展中,彻底改变机构养老的困境。

我国传统养老模式主要以居家养老为主,养儿防老成为中国人心目中不争的事实。但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出台,对于大部分独生子女的家庭来说,居家养老越来越无法实现。目前,我国的机构养老中,主要涉及民办和国办两种形式的养老院。首先,从数量上我国目前已建立的养老院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这就需要更多资本的介入来解决养老院的数量问题。国家的投入是主导因素,但全面的解决则需要民间资本的介入。[1]另一方面,无论是民办养老院还是国办养老院,都存在着参差不齐,质量难以保障的困境。并且越来越多的企业不愿涉足这个领域,更多的是来自于这个领域所带来的企业效益不可观。针对目前企业所面临的这些问题,国家的干预与政策上的保障势在必行。当然,也需要企业树立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企业精神、企业理念。

二、南山集团投入老年事业对当地老年事业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第一,老有所养

在上世纪90年代,南山集团便兴建了国内一流水准的老年公寓,配套了宾馆化服务设施。在众多企业注重企业效益的趋势下,南山集团却投入到这个不盈利的行业。从注重老年人的居住条件、饮食条件、护理保障到注重老年人的精神生活,从点滴做起,建立起一个老年人的天堂。

传统观念影响下,众多的人不愿将老人送入养老院,当然也来自于部分养老院服务质量的缺失。但在南山的老年公寓中我们却看到了另一番情景。老年人生活安逸、舒适,业余生活丰富多彩。同时,为了保证老年人健康,南山建起了三级甲等的南山医院,并对在籍居民实行医疗福利补助:凡在南山医院住院治疗的在籍居民,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按规报销后,剩余的医疗费用南山集团再给予报销50%,解决了老年人看病的后顾之忧。

第二,老有所学

“从南山做起,让老年人活得更有质量,更有尊严,更有空间,更有乐趣。”这句刻在南山老年大学一楼大厅寄语,彰显了南山人发展老年事业的初衷和愿景。

为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南山集团投资创办了国内一流的南山老年大学。目前社会上的老年大学一般都是国有企业或者政府财政拨款性质,民营企业独立投资办学的几乎没有。从企业追求经济效益的角度来说,办老年大学是亏本买卖,但南山集团考虑的更多是社会效益,目的是为了满足南山居民和南山业主的精神文化需求,带有社会福利性质。南山老年大学开设了书画、摄影、合唱、舞蹈等各种课程和老年艺术团,建立起一所老年人的精神家园。老年人在这里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学、学有所得,老有所乐、乐在其中。

三、企业在社会发展中应有的责任与担当

企业的目标不单纯是为了生产商品,获取利润。企业的社会责任与企业经营者满足产业内外人类需要的各种责任联系起来,企业所产生的社会利益应远远高于企业赢利。 企业应当承担社会责任已经达成共识,但是,企业应当承担什么样的社会责任,承担多少社会责任?成为国内外企业界、理论界长期争论的问题。中南民族大学陈韶华在其《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社会责任观初探》一文中指出,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包括三个层面:企业对企业自身的利益承担责任,企业对“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承担责任,企业对社会公益事业和国家利益承担责任。 企业对社会公益事业和国家利益承担的责任,是企业奉献、回报社会的道德责任,是企业社会责任的最高境界。 本篇文章中所提到的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主要指企业对社会公益事业和国家利益承担的责任。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中,涌现出许多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民族企业家,他们创办的企业所体现出的“企业精神”或“企业文化”包含了我们今天所提到的 “企业社会责任”的理念,这些观念都集中体现在他们的企业管理思想方面。张謇、卢作孚等都是杰出的近代民族工业的杰出贡献者。在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矛盾不断激化的时代背景下,张謇提出实业救国的理念,将企业发展与国家、民族利益联系在一起。卢作孚的民生公司创办时提出了“服务社会,便利群众,开发产业,富强国家”的宗旨。近代的中国,这些勇于承担起社会责任的企业在成就企业辉煌的过程中,对于社会、国家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2]

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处于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下,老龄化问题显得极为严峻。解决好中国的养老问题不仅是政府的责任,更是整个社会的责任。南山集团自创立以来,秉承社会发展的需要,积极投入到老年事业中,建立民办养老机构,解决公办养老院“一床难求”的局面;同时,建立南山老年大学,投身于教育事业,体现了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需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辛勤工作的南山人,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参考文献:

[1]《中国老龄化问题》,郭兰英,青年与社会,2014年7月。

上一篇:实验室管理条例下一篇:浅谈团队精神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