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材性(共9篇)
1.题材性 篇一
写作题材
(一)记叙文
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1.记叙文的分类
(1)从内容及表达方式分:
①简单记叙文。
②复杂记叙文。
2.从写作对象的不同分: ①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②以叙事为主的记叙文。③以写景为主的记叙文。
④以状物为主的记叙文。
(二)说明文
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介绍或解释事物的状态、性质、构造、功能、制作方法、发展过程和事理的成因、功过的一种文体。
说明阅读训练
1、说明文的分类
从说明对象(内容)分:
①实体事物说明文。
②事理说明文。③科学小品文。
从语言表达方式分: ①平实说明文。②文艺性说明文。2.说明文的特点:
(1)内容上具有高度的科学性。(2)结构上具有清晰的条理性。
(3)语言上具有严密的准确性。
3.说明顺序:
(1)时间顺序
(2)空间顺序
(3)逻辑顺序
4.说明方法:
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解释、画图表、摹状貌、引言论
(三)应用文
应用文是一种切合日常生活、工作及学习的实际需要,具有一定格式、篇幅短小、简明通俗的实用文体。
现代应用文
1、应用文的种类:
(1)书信类:
一般书信、专用书信(感谢信、表扬信、慰问信、介绍信、公开信、证明信、申请书、建议书、倡议书、聘请书)、电报、汇款。
(2)笔记类:
日记、读书笔记。
(3)公文类:
命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等十三种。
(4)宣传类:
广告稿、演讲稿、板报、新闻、通信、产品说明书。(5)告示类: 启示、海报。(6)礼仪类:
请柬、祝辞(贺信、贺电)、唁电、唁函。(7)契据类:
条据(收条、借条、领条、欠条、请假条、留言条等)、合同(协议书)、公约。
(8)传志类:
传记、地方志、家史(校史、村史)。
(四)议论文
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方式,通过事实、摆道理,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
论点论据论证
(1)、议论文的分类:
按内容目的分:
①一般性议论文。
②评论。
③杂文(随笔、杂谈、笔记)。
④读后感。
按论证方式分: ①立论文。②驳论文。
编辑本段要素 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多为记叙文)作文六要素歌
你拍一,我拍一,写清时间记在心; 你拍二,我拍二,要写地点莫忘记; 你拍三,我拍三,写活人物是关键; 你拍四,我拍四,事情经过写具体; 你拍五,我拍五,开头原因要写清; 你拍六,我拍六,结果一定不能丢;
描写语言多积累,好好学习天天上;
用好作文六要素,阳光作文快快长!记叙文的真正要素
故事主题点
素材侧重面
情节串联线(含起因,经过,结局事件)说明文要素
客观 清晰鲜活
议论文要素
论点、论据、论证的堆砌原则。编辑本段分类
从作文的写作时限来分
从作文的写作时限来分,作文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限时作文又可以分为课堂作文和考试作文两类。从作文的写作字数来分
从作文的写作字数来分,作文可以分为限字作文和非限字作文。教育部的新课程标准在学生作文的字数上有了一定的要求,要想让学生在有限的文字中写出非同寻常的好作文,必须要在“想”上下功夫。从作文的写作命题来分
从作文的写作命题来分,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命题作文,一般是指出题者给出一个既定的题目,要求应试者根据这个给定题目进行写作。
2.题材性 篇二
关键词:戏曲题材,国画,人物造型,写意性
在当今社会, 西方文化不断向国人袭来, 在青年一代中影响深刻, 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西方素描画、油画、舞台剧等艺术表现形式, 但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却慢慢变少。此种情况的不断深化, 使得当代艺术家更为迫切得想为中国艺术走向世界做出一份力量, 将戏曲人物融合于画纸之上的国画是其中的经典创作, 笔者在文章中对其艺术境界进行分析研究, 以期能更好的使其表达中国文化精粹。
一、戏曲艺术的写意性
写意性是与写实性相对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是艺术的创作者在尊重事实规律的基础上, 对其所想表达的事物突出其描绘事物的某一方面特征, 使用较为夸张的表现手法进行表达, 将创作者的情感、意志以及理念等抽象思维蕴含在其中, 注重其作品所体现的精神体会, 是一种将实际生活艺术化的表现手法。
戏曲艺术是集合了我国传统音乐氛围、舞蹈姿势、杂技表演等多种文化精粹所开创出的经典, 它分为许多种类, 如京剧、越剧、秦腔、昆曲等, 其从舞台布置到戏曲歌唱语言到表演者的衣着妆容等都在体现着其独特的文化气息。在戏曲舞台人物中, 人物的整体造型有着其自身的艺术特点, 且在表演时, 戏曲中使用唱、打等表现手法, 对其饰演的人物从方方面面进行细致的刻画, 使得观众在观看戏曲表演的过程中, 可以深深感受到其中所蕴含的写意性气息1。
二、国画艺术的写意性
在传统中国画的的表现手法中, 讲究天人合一, 气息祥和, 将心中所想随笔而动, 跃然纸上。在此种情况下, 出现了国画人物的写意性画法, 此种画法在塑造人物的过程中, 同样将创作者自身的情感等精神寓于人物画作中, 是画家所想表达的精神的承载。且国画中的人物注重其神韵的表达, 古语言:形似神似, 国画人物的刻画就是神似的具体体现。如任伯年 (清代画家) 的画作堪称是写意的意境较高的作品, 其画作中不仅人物形象刻画与实体相近, 在画作中可以体现出人物的形, 而且其画作对于人物的姿态、表情、气质等情况刻画得也十分详细, 生动传神2。
三、戏曲表演与国画人物的相似之处
由前文所述, 戏曲艺术舞台表现与国画中人物的写意性刻画高度相似, 都是创作者精神及意志与世纪作品的融合。其相似之处具体体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 表现手法, 戏曲艺术表演中人物的塑造突出其人物的个性特点, 如关羽的扮演者是将其刚正、义薄云天的品质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 在戏曲中为其塑造此种形象。在国画中, 对于人物及景物的写意性也体现在其神上, 如表现桂林山水的画作中, 较多的去体现其景色的秀丽, 进而让观看者从中感受到“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旖旎;第二, 戏曲以及国画的写意性也体现在其中的格局搭配上。戏曲的舞台表现不仅在于人物的表演, 而且在于其服饰、造型、舞台摆设、语言动作等协调搭配, 通过整体布局表现其戏曲中所蕴含的真意, 国画同样是如此表现, 其内部画作中景物与景物之间的远近格局、色彩搭配、其画作中人物与其他景物的融合程度都是其画作写意的重要组成部分, 整体布局的合理可以使得其画作更加传神生动3。
四、国画对戏曲人物的表现能力
以国画的形式表现戏曲艺术, 是一种文化的衔接、协调表现的方式, 此两者均存在写意性这一共同的特点, 在具体表达上便更加轻松。在戏曲题材中, 国画人物的塑造仍然主要在于其对戏曲艺术文化以及戏曲人物气质形象的体现, 采用戏曲中夸张的表现手法, 对其舞台角色进行描写塑造。如对于《牡丹亭》中杜丽娘这一人物进行刻画时, 要着重对其人物背景进行画作上的刻画, 杜丽娘出身于封建官宦之家, 其穿着较为华丽, 神态也经过其礼教的熏陶, 不会太过张扬, 但其仍是少女, 虽有贵族小姐的温顺之态, 但对在游园梦中主动追求爱情, 对其刻画时可以在其约束的姿态中带有少女活泼之感, 外加对其周边景物进行绘画, 以求整体布局可体现出杜丽娘对自由爱情的向往之意。
五、结语
戏曲人物以及国画绘画都存在写意性色彩, 但不同的绘画方向使得不同的画作体现出的意境也不同。以戏曲为题材的国画, 其人物的表现更加传神, 不仅吸取了戏曲艺术舞台表演的感觉, 而且通过国画创作手法生动的显示了其人物的动作、神态, 将此两种艺术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使得观看者可以透过国画体会到戏曲的舞台艺术表现。
注释
11.陈奕.寓意于象寄心传情--浅析中国传统动画中的写意性审美追求[J].0金陵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03 04:49-54.
22.汤雪村.戏笔丹青--中国戏画美学渊联[J].中国美术, 2014, 06:104-109.
3.题材性 篇三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的戏剧单元节选取了关汉卿的《窦娥冤》、曹禺的《雷雨》和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三篇经典剧目。在本单元学完后,笔者布置了有关中外戏剧异同比较的探究性学习课题。许多同学在通过比较后,对中国戏曲颇有微词,他们的观点归纳起来有二:一是曲词艰涩难懂,中国戏曲叙事节奏缓慢,难以引起阅读兴趣;二是题材互相抄袭,缺乏原创精神,并煞有介事地搜集了一系列戏曲题材因袭的例子。对前一观点笔者并不感到意外,而对于中国戏曲题材缺乏原创精神的论断,笔者也陷入了深思。
从中国戏曲发展史来看,创作题材确实存在大量相互沿用、相互借鉴的特点。著名学者周贻白在《中国戏曲史选编》中称之为“因袭性”。主要指大部分已经成剧的题材,在不同时期、不同作者手中蹈袭沿用,作而又作。虽然许多作者选择的切入点不同,提炼的主题有异,艺术风格也有程度不等的变迁,但众多的剧作均由一个“母体”嬗变而来,剧作之间是裔派传承的血缘关系。即便是同一时期的作品,也会因雷同而有相互蹈袭之嫌。其实,本事的继承和改编,是任何艺术作品无可厚非的,莎士比亚有30多部剧作,除《暴风雨》外皆有本事可查。而中国古代戏曲作品题材所存在的问题症结在于周贻白先生所说的“不惜蹈袭前人,作而又作”,这就使得故事甚至情节本身也毫无新鲜可言。叔本华说:“万事开头难,在戏剧却恰恰相反,他的难关永远在结尾。” 难以理解的是,中国戏曲的结尾往往在观众所料之中。
首先,不得不说文学戏剧意识的匮乏是影响中国戏曲题材创作的一个重要原因。就以元杂剧这一颇具个性的艺术样式为例,一方面,从文学的一般意义考虑,元杂剧为中国诗歌翻开了新的篇章,将中国戏剧引向了戏曲这种新的模式。另一方面,从戏剧文学和戏剧艺术特殊意义考虑,作者对戏剧题材漫不经心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于元杂剧及中国传统戏曲戏剧精神的缺乏。多数元杂剧作品只注重戏剧性的故事,却忽略了戏剧性的展示方式。关汉卿在众多元杂剧作家中是最看重故事和情节的,他的杂剧作品,最能体现杂剧在故事和情节安排方面所获得的高度。但纵然是关汉卿,也未能摆脱当时的艺术局限,以《单刀会》为例,这段历史故事之所以脍炙人口,为无数人津津乐道,恐怕得益于那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的敌我力量的冲突变化与此消彼长的戏剧张力,但作者竟大大忽略(或是刻意回避)了故事中的戏剧因素。他只是凭借“曲”这一艺术手段着重去刻画了关羽这个人物,而忽略了戏剧冲突。作者描写关鲁交锋的场面用的笔墨较少,以至于本该极具戏剧张力的画面却没有给读者留下什么印象,反而是交锋前关羽抒发情怀的几段曲子得到极高评价,受到后人大力赞赏。至此,戏剧家失败了,诗人却胜利了。
显然,关汉卿写《单刀会》并不是像莎士比亚那样重释旧题材去重新描述一个老故事。他只是想以“曲”的形式深入刻画他心目中的英雄,致使关羽在《单刀会》中的身份更像一个抒情主人公。旧题材这一故事背景使得读者更容易进入情节,所以关汉卿放弃了对于故事的大幅描述,而是直接深入人物,展开抒情。这不仅是元杂剧,也是中国古代整部戏曲史的典型模式,是作者常常在题材创作上较为不屑的原因之一,是曲之所以被唤作“剧诗”的关键。从唐诗宋词中走出来的抒情文人写元曲,其骨子里是“诗”而非“剧”是毫不奇怪的。以上看来,古代剧作家既然对情节发展漫不经心,对题材的创新自然也不必枉费心机,只要能刻画好心目中的人物,能做出优美的曲词,就是作家的成功。因而或从本事中信手拈来,或不惜蹈袭他人。需要补充的是,并非所有的剧作都缺乏戏剧性,《窦娥冤》、《赵氏孤儿》这几部重要的作品之所以轰动西方世界,可见它们是不乏戏剧精神的。这些剧作中,你很难分出作者是为了把故事讲得更精彩,还是为了把人物刻画得更细腻,把词曲做得更美妙,它们往往完美地融合在整部戏中,而这些往往是天才之作。
中国传统审美心理习惯也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戏曲作者的选材。中国戏曲艺术以松散自然的方式来感知,西方戏剧靠的是严肃深沉的思想和判断来感知,中国戏曲注重情感的满足,而西方戏剧注重理性地把握。拿京剧《将相和》同奥尔尼《悲悼》相比,前者主要是以形式——优美的唱功来吸引观众,在舒展缓慢的戏剧流程中,观众甚至可以喝喝茶、嗑嗑瓜子来慢慢体味,求得心理的平衡和灵魂的安宁。相反,后者一开始就以内容取胜,把观众置放在剧烈的命运冲突中,经受灵魂的煎熬与挣扎,经受全身心的震撼。
余秋雨先生在《戏剧审美心理学》中谈及中国戏曲艺术审美定势时,指出“中国戏曲艺术的审美定势是戏曲审美过程中心理预先的准备状态……他表现为一种框定了的思维倾向并规定和制约着思维的内容……这种心理定势是观众审美经验的内化和泛化。”这大约是讲,观众主观心理定势最初由作品缔造而成,并形成了长期的内向积淀,那么同时必定又反过来缔造作品的本身,使得戏剧作品成为“外化泛化了的审美心理定势”。正因如此,古典爱情戏长久的基本命题是:落难公子遇小姐,私定终身后花园,有朝一日中状元,夫妻相和大团圆。这种以《西厢记》为代表的“才子佳人”爱情模式,在长期流传过程中,已逐渐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成为一种先入为主的观念,深深地渗透在民族文化心理的深层结构中。
那些已成为老幼熟知的故事和人物,仍被作者和演员不厌其烦地以戏剧形象再塑于舞台,是观众与作家双向选择的结果。由此我们想到,在当下的艺术创作界,唯有创新是让人不曾怀疑甚至是无条件相信的,而模仿与改编却受到大多数人的苛责与嗤之以鼻。大多数人都认为改编不过是对前人艺术成果的加工,是一种缺少自己思想的简单劳动,而创新才是异于常规的新思想,才是真正具有原创性的。但是我们的艺术理论却忽视了另一个视角,在某种意义上,继承与改编是相当难得。谁都可以高喊“创新”,因为创新只要异于他人,皆可称之为创新;而继承则需要在前人艺术成果的基础上再加之自己的所思所想与艰辛劳动才可完成,因为前面有一座高高的山峰矗立在面前作为参照。然而,绝大多数伟大的艺术家们就是在一次次的模仿与重复中成长起来的。每一部艺术史都是对历史的重复与思考,人们需要在不断的重复中,理解一种情感,接受一种艺术,学会一种生活。正是在因袭中改编,一部《十五贯》救活了一个昆剧种;正是由于因袭性,田汉的《白蛇传》才会如此倍受青睐。在当今懒惰与平庸日益滋生的艺术界,文化很大意义上需要认真继承,在此基础上才能谈到创新,这是戏曲这门世代累积型创作艺术给予我们的启示。
4.演讲题材 篇四
为什么说偶然呢,因为,学校是个人才济济的地方,9班是一个优秀的集体。个人认为,班级前二十几名的同学,时机适宜,谁考班上第一名都有可能。妈妈对我说:考了第一名,不要有压力,这一次已证明了你有考第一名的实力。以后,出现名次上下浮动都很正常,以平常心对待。先说明一下,因为时间紧,这份发言稿是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写的,下面就学习和家庭教育的几个观点和大家探讨一下。
1、关于分数
从小学开始,爸爸妈妈对我就是这样要求的,只要学习态度好,考试考多少分都不会怪我,所以,我考试对分数没什么压力,所以很少有发挥失常的时候,成绩也差不到哪去。我的经验就是:像考试一样认真做作业,像做作业一样地轻松考试。
初中了,妈妈重新告诉我:考试,只要考出你的真实水平,就可以。比如,某次考试,你的真实水平是90分,你考了90分,就很好。如果,因为某种原因,你只考了70分,那爸爸妈妈就会为你遗憾,因为你的努力付出没有得到对等的回报。
在我们家,分数引起的反应基本上是波澜不惊的,考100分也好,80分也好,没什么太大的反响。人生处处是考场,从容面对,考出自己真实水平就好。在我们家,物质也不与分数、成绩挂钩。
物质上的东西,能给生活带来便利,而爸爸妈妈的经济能承受的,就会给我买,与成绩没关系。爸爸妈妈认为,那种挂钩很容易培养孩子的功利思想,而偏离了学习和生活的本质。
我身上不缺零用钱,钱包里有一张银行卡备用,家里的小盒子里,爸爸妈妈也常放了几百元零钱备用。
爸爸妈妈的理念是,在当今充满诱惑的时代,孩子不缺钱、不缺爱,到外面走弯路的概率就要小很多。
2、享受生活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有能力创造幸福生活,享受生活。
我们觉得,享受生活,不要说等你长大以后,而是从今天开始,从现在开始。
有一次,一位奶奶对我说,你父母对你这么好,你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报答你的父母。妈妈更正了这种说法,对我说:对父母的报答不是很高的分数,而是从现在开始,好好活着,每一天。
所以,学习只是我生活重要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交朋友、看电影、打扮漂亮、和小狗狗玩、适当上网玩游戏、放松去乡下陪伴疼爱我的奶奶、外婆外公、聊有好感的男生等等这些让我的生活很丰富,也让我的生活充满了爱,生命之火激情燃烧。
妈妈说,她从我的每一篇作文中,都感觉到了我对爱的理解。
3、阅读经典
阅读经典,是学好语文的关键。也是理解人生的重要途径。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必定有它的卓越之处。从去年开始,我开始阅读外国经典名着。我强烈地感觉到,我的作文、考试做阅读题目都上了一个台阶。
在阅读的时候,并不一定感觉到明显效果,但写起作文来,笔下的文采仿佛不是自己的,涓涓流出。这就是文化的熏陶,在不知不觉中融入到了阅读者的生命。
建议大家不要让孩子读那种快餐书籍,比如各种杂志、童话故事、如何成功速成等等,要读经典的的世界名着。可能刚开始读,会找不着感觉,但读上两三本,就会找到节奏。
有一次,妈妈问我:你阅读名着时,感受到愉悦了吗?我说,感受到了!那一刻,妈妈很欣慰。因为,愉悦,是最高层次的享受。
从阶段性的作用上讲,阅读经典可以使语文成绩提高十分左右,这十分左右对于中考来说,是多么重要。
5、润物细无声
现在的孩子叛逆心极重,我也不例外。
比如阅读,听音乐这些事情,我妈妈做得很随意,不露痕迹,根据我的情绪来,在我想休息或者做其他事的时候,她会尊重我的意见,不强行摊派。
6、训练独立性
从小,爸爸妈妈就有意识地培养我的独立性。因为,孩子不可能一辈子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下。
尊重孩子的选择,这是最重要的。因为,人生很多事情不是只有一个选择,可以有很多选择,每一种选择都有一定的道理。不要用家长心中的选择去评价孩子。
比如:我五岁的时候,天气很热,从幼儿园出来,很渴,想要喝饮料。妈妈给钱给我,让我自己去买。我害羞,因为从未尝试过,害怕,就不肯自己去。
妈妈告诉我,现在你有两个选择,一是自己去买,然后喝。一是自己不去买,那就忍着,回家再喝水。我犹豫了一下,选择了不去买,忍着。妈妈觉得这也是一种选择,就尊重我,也不评价我。
小学时,放学下雨了,妈妈也不会主动送伞。她知道,我总会想办法的,比如,和同学共用,比如在教室里先做作业,比如去超市里避雨,顺便逛一逛超市。因为,我曾对妈妈说过,你女儿没你想象的那么蠢,总会想到办法。
再比如:现在我买衣服,妈妈只负责出钱。上次,和同学一起去买地摊货,25元买了一件衬衣,穿到学校来了,妈妈说也还漂亮,但建议我把那些线头剪一下,别让人一眼就看出地摊货。第二次,我又去买了一件,拿回来就觉得小了。妈妈也没评价我,建议我送给一个比我矮一点的朋友了。
这都是我的选择,爸爸妈妈都尊重我。不作负面评价。就是这样,我一路思考,爸爸妈妈一路尊重,我渐渐长大了,遇事不逃避,学会思考,有自己的主见。
7、关于粗心
经常听见有家长这样说自己的孩子,我家孩子这次错的题目好多都知道做,就是粗心啊。
在这里,我想谈一谈我们家的观点。从五年级起,妈妈就告诉我:粗心,就是能力差,学得不扎实的表现!
任何时候,都不要说是因为粗心没考好。也请家长不要再为孩子找这个推脱责任的借口。
细心、沉稳、脚踏实地是必备的能力,如果具备了这些能力,偶尔丢一两分,可以理解,超过两分,就是能力还欠缺,学得不扎实。
这个观点,妈妈五年级开始和我交流,我也渐渐认同。所以,我正常情况下能考高分,成绩稳定,这个观点应该起了很大的作用。
8、培养孩子的能力
家长要放手,在可控的范围下尽量放手。
5.作文 环保题材[范文] 篇五
我是这个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拥有超能力的人。
有一次,家乡很久没有下雨了,农田里的麦子枯死了;小河里没有水了;小动物们都渴死了;水龙头拧开也不见不滴水跑出来,人们已经无水可喝了。一个个都垂头丧气地样子。整个地球的马路上灰尘到处飞扬。天空灰蒙蒙的毫无生气,乌鸦呱呱地叫着,这个世界变得一点也不可爱。
看着这个世界,我决定使用我的超能力了。我使出全身力气对着天空说:“老天,老天,请快下雨吧!”突然乌云密布,黑压压的云层聚拢起来,整片天空都翻滚着乌云,人间陷入了一片黑暗。就在这时,黑色的云层之上出现了一道亮光,接着马上响起一声惊雷,象一把利箭一样,劈开了乌黑的云层。轰隆隆的雷声一阵响过一阵„„天空中骤然下起了大雨,豆大的雨点密密匝匝地砸下来,砸在小河里,砸在田野上,砸在人们的心尖上。麦子活过来,河里涨满国水,小动物们都苏醒过来了,世界又恢复了往日的美好。
6.革命历史题材影片 篇六
影片《张思德》没有曲折的情节,也没有热闹的场面,黑白胶片折射平实的瞬间,带着一种久违的纯粹,慢慢地印入我的心里。
张思德是一个平凡的人。他1933年参军入伍,当过勤务员、通信兵、警卫员,最高职务是个班长。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搞过生产,烧过木炭。生命历程中,他没有惊人的事迹,也没有动听的话语,“普通、平常,像清凉山上的草一样,我们不注意到他们,往往也听不到他们的声音”。
张思德是不平凡的。毛泽东评价他“有思想,有道德,就是缺张嘴。” 他纯净而不肤浅,憨厚连着忠诚。寡言的他一旦开口,让人再难忘记:“不管干啥子工作,都想着前线就在脚底下。”“硬不成一块铁,想当马掌还当不上哩!”“走进革命队伍是为了吃饱肚子,吃饱肚子长了觉悟,就该让更多的人吃饱肚子……”。别人不愿干的活,他干得有滋有味;最不起眼的工作,他也求尽善尽美。艰苦的日子,平凡的岗位,出头露面时他那么笨拙,功名职位前却那样淡泊。别人看不到的角落,被他收入眼底;最普通的人和事,悄悄装在心中。从不声不响的举止和点点滴滴的真情中,我们看到了一颗高尚的灵魂。张思德的可贵之处就是在平凡的生活工作中做着不平凡的贡献,在他牺牲后回想起来才能用“伟大”来形容他的一生。银幕上的他,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动人心魄的震撼力,是不计个人得失,乐于造福他人的奉献精神,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牺牲精神,这种震撼力来自心灵深处的向往和追求。张思德,以他的行动诠释了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用他的生命谱写了一曲为人民服务的诗歌。
伟大生于平凡,平凡成就伟大,而将两者紧紧相连、融为一体的,正是那五个字——为人民服务。张思德29岁的短暂人生,13年艰苦卓绝的延安岁月,正是对这五个字的生动诠释。他朴实得像延河边的一粒砂,千万粒细砂聚在一起,就是砥柱中流的礁石。他微小如清凉山上一株草,千万棵小草共同摇曳,也能伸展勃勃生机。于是,窑洞里出了马列主义,黄土地哺育着一个政党,世界上最小的司令部里,指挥着世界上最大的人民战争……。张思德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在他身上聚集了许多普通中国人身上的美德——朴实、善良、助人为乐,他就是这样一个既平凡又伟大的英雄。从他身上可以看到很多东西:集体主义者的道德感,儒家传统的光芒,信徒的献身精神……。当年延安物质并不富裕,但人们精神世界是充实的,张思德就是那个年代的代表,民族的生命力也恰恰就在这个地方。但张思德不过是这伟大队伍中的一名代表,他的身前身后,一串长长的名字:雷锋、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从打江山到掌政权,从改革攻坚到加快发展,一个个平凡的生命延长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光华,我们的事业也由此一天天壮大。今天,时代发生了很大变化。然而,无论形势和任务有多么不同,都不能忘记这个本,丢了这个根。求真务实,艰苦奋斗。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曾经成就我们事业的精神动力,还将辉映着我们漫长而辉煌的征程。
向张思德同志学习!
向张思德同志致敬!
当然,这部电影带给一个从教18年的教师,绝不止这些。党的十六大报告表述党的教育方针是:“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所谓“教育为人民服务”,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涵:第一,培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代新人,是教育为人民服务的集中体现。教育要为这一伟大理想服务,就要培育一代信念坚定、艰苦奋斗、有能力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人才。第二,让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是教育为人民服务的前进方向。要努力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实现高等教育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积极发展高中教育,大力发展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加快建设学习型社区,发展和完善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满足人民丰富多样的教育需求。第三,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教育为人民服务的最高宗旨。
总之,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教师职业道德总是代表着最优秀的传统,最可贵的品质,随着教育事业蓬发展,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越来越丰富,但不变的是教师为人民服务的本质,教师永远是一支蜡烛,蜡烛的火焰永远指引着前进的方向。
我们要学习张思德同志坚决服从组织安排,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的好作风。要以张思德同志为榜样,大力弘扬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立足本职工作,踏实敬业,切实把各项工作做好。
《张思德》以全新的视角,刻画了张思德这个革命队伍中的普通一兵的不平凡的革命历程。打过仗,负过伤,在大生产运动中纺过线、烧过炭;从战士到班长,再从班长到战士,一切从人民利益和党的需要出发,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尽管一切是那么平凡,平凡的人物,平凡的故事,平凡的语言。然而,正是在这种平凡中产生了伟大。他诠释着崇高的做人标准:“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张思德,用质朴和纯粹折服了周围的人,也让60年后银幕下的我们肃然起敬,久久回味。我们生活的社会,绝大多数是平凡的人,干着平凡的事,平凡成了许多人平庸的借口。的确,我们也应清醒看到,随着形式的发展,党员的思想观念和构成发生了变化,也存在着与新形式需要不相适应和与党员先进性要求不相符合的问题,工作中,有的不思进取,因循守旧,工作得过且过,有的办事拖拉,不讲效率,事业心和责任感不强,思想作风不端正,工作作风不扎实。这些问题的存在,说明我们一些党员在党的宗旨、党员意识等方面淡漠,党的组织观念不强,先锋模范作风弱化,不能客观的审视自己自身的能力。我们要向张思德学习,不管做什么工作,都要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时刻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时刻以一个共产党员的实际行动来鼓舞和感染周围的群众。
通过观看影片,我感性、直观的体会到了一名普通共产党员默默的无私奉献精神,以及《为人民服务》诞生的缘由和深刻意义。张思德同志虽然已经牺牲60年了,历史时代和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仍然熠熠生辉。当今改革开放的年代和绚丽多彩的人文环境,更需要伟大的为人民服务精神。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新阶段,面对人们的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的现状,尤其在当前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作为一名党员,要进一步增强使命感,激发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学习张思德同志为人民服务精神,牢固树立党员意识,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税收业务水平,自觉地把党员先进性体现到本职工作中。要把聚财为国、***为民作为税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保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上作表率,在提高工作效率上作表率,在作风、廉洁自律上作表率。
7.赵藩楹联题材研究 篇七
关键词:赵藩,楹联,文本研究
赵藩①的楹联数量丰富,题材广泛,现存549联,辑录于《介庵楹句正续合抄》之中,因原书难以找存,故本文所选楹联均出自《介庵楹句正续合抄选注》,该书辑录赵藩联语542联。其楹联的总体特征是赵藩深厚的国学功底和极强概括性。而他楹联内部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也可以有不同的楹联类别。总结分析《介庵楹句正续合抄选注》的联语内容,可大致将其联语按应用范围分为名胜题词、写人述事和按创作方式分为集句联三个大的类型。
一、名胜题词
所谓名胜题词,多是为处在风景秀丽的山川之众的庙宇庵阁题镌,以描写自然和人文的秀丽和壮美,抒发作者内心对这些自然人文景观的热爱。自古以来文人雅士都钟情于山水,寄情于胜迹。赵藩文学才华颇为出众,常进京赴考,1875年至1893年间,赵藩“十九年中六往返”于北京云南,长途跋涉,每遇古迹便诗赞联颂。②
(一)题寺庙联
《介庵楹句正续合抄》一书中,为庙宇庵阁题镌的最多,共46则。赵藩是一位有才学、有思想的国学大师。幼年时期,由其父赵联元授书,因此对国学感悟很深刻。
如写赵藩敬题的剑川金华寺的联语二则描绘了剑川金华寺的美景。
绕涧松阴盘一径;
入门岚翠合双峰。
此联写的是金华寺周边的怡人景色,将葱郁的山涧林木,诗意般的绕山轻雾写得画意绵绵。
云栈摄衣登,大好岩峦,留人是处安吟榻;
湖天凭槛见,无边风月,悔我当年掷钓竿。
金华山晓云成栈,岩峦巍峨,是眺望整个剑川县城的大好所在。也是留人闲时驻足,修身养性的好地方。
(二)题祠堂联
祠堂是族人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在赵藩撰写的祠堂联语,主要包含宗族源流、缅怀先辈、宗功祖德、传承家风、激励后生等几个方面,也常与描绘宗祠所在地的景色、风物相结合。尤以赵藩家乡剑川向湖村赵氏宗祠楹联为最。
田园为衣食命根,勤俭可久;
儿孙是祖宗影象,孝友则兴。
此联为剑川向湖村赵氏堂联,联语中赵藩把稼穑之弓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的同时,也把勤俭持家的思想传谕给后人。而下联的“孝友”之理,也能从简单的教导之中成就传承的真谛。
勿矜门阀,勿侈才能,惟孝友端方,始成人格;
需读诗书,需知稼穑,从勤俭忠厚,自立家规。
此联为赵藩为段训明题写的堂联,表达孝于父母,友于兄弟,勤俭家风,忠厚为人,强调不应夸耀家世,炫耀才能。
(三)题书院联
古代书院多处于风景怡人,幽静空明的山川之中,多为名山。因而在题写名胜古迹的对联之中,往往牵扯到书院,而书院自然也就成为名胜。书院题联,注重教化后辈,应严谨治学,当虚心求道。在赵藩的联语创作中,关于题写书院的有其独到的特点。如剑川金华书院楹联。
其一:
金玉其躬,得门而入;
华藻之笔,载道乃尊。
金华书院始建于明隆庆年间,近代重建时赵藩为其所撰的联语,反映出赵藩深谙治学之道,修学之心。以文载道,表里如一的儒学思想。其次联语嵌入“金华”二字,既突出了赵藩遣词造句的能力,体现大家风范,又能以“金华”二字续写出他所寄寓的期望。
其二:
千间广厦,一席名山,贤刺史遗爱在人,鹅湖宗旨今重塑;
万卷藏书,十年树木,乡先生雅怀课士,鹿洞规条待细参。
联语所述,金华书院精舍数量甚广,地处名山之中。又有高贤大德在此,即雍正年间剑川州牧高为阜的遗风在此。此外,金华书院还效仿白鹿洞书院的院规,精心治学。
二、写人述事
赵藩为人正直,狂傲不羁,敢说实话,不避讳言。系国之大计、民之大生。因此在题赠答人、贺寿庆贺、挽人功过的楹联中既不避嫌,又敢写实。
(一)题赠联
题赠联是题写联语以赠送亲朋好友,亦或是应和联友之作,有着社会交际的功能,赵藩的联语所写内容也是如此,题赠之余,传达的更多的是他宽厚、谦虚、谨慎的处世哲学。
如:赠吴栘香学使
观乐列邦吴季子;
持衡一代大宗师。
赵藩在酉阳为官时,结识四川学政吴栘,并且特别欣赏吴栘的才华。吴栘请赵藩喝酒,赵藩便以此联语为礼送他。
有一则如赠赵星海。
是韩所学孟所学;
与古为徒天为徒;
此联语是赵藩为门徒赵式铭写的,赵式铭字星海,赵藩此则联语写赵式铭才学渊博,学贯古今。联语是赵藩所撰所书,联语现今悬于赵式铭故居正堂。
(二)贺寿联
贺寿联在对联中是很常见的,联语所表达的无非是祝愿寿者长寿,福缘长久。在赵藩的联语之中,贺寿联很少。但不乏出类拔萃之言。
“寿南海罗意园主政(度)”联语,罗意园的一生被38字言简意赅地描述出来。
退不终否,进亦避荣,大隐金门,媲东方一流人物;
风籍春温,云挟贷润,条陈石画,起西川万亿疲氓。
联语旨在为罗意园祝寿,内容写罗意园谦虚避退,激进奋发不求富贵,且心系蜀地万亿疲困之民。
又一则“寿舒翰才亲家良弼六十”。
龙占勿用为潜,与时消息;
鹤寿不知其纪,任天逍遥。
联语引用《易经•乾》语:“潜龙勿用,阳气潜藏。”《易经•丰》语“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而况于人乎?况于鬼乎?”《淮南子•说林训》语:“鹤寿千岁,以极其游,蜉蝣朝生而暮死,而尽其乐。”《庄子•逍遥游》语:“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以贺寿为先,用道家哲学说明了万事万物都处于变化之中,强求只会自得其反。
(三)挽人联
挽人联即挽联,多以表达哀思悼念之情,也评述逝者功过是非。赵藩联语之中,挽联非常多,多数是表达自己对逝者的哀思之情,也有少数则是评人功过。如:“挽西林岑襄勤③公”联语二则。
知己感恩,容我疏狂称我直;
通神示梦,草公章奏写公心。
赵藩早年为岑毓英门下幕僚,二人交情甚深,岑毓英对赵藩有知遇之恩。联语上写感恩之情,下述思念之意。在写挽联的时候,一般而言忌讳谈论逝者的过失。但在赵藩楹联中,从不避讳人情是非。
如:赵藩挽唐继尧联:
功罪分明,野史稗官,吾能直书十六年事;
冤亲平等,夜台孽镜,君应怆对百数万人。
上下联字字珠玑,没有敷衍之语,道破唐继尧的功与过,未将唐继尧的弊政抹去。丝毫不留情面地评述了唐继尧在滇为政时的过,避而不谈功。
三、集句联
集句联能体现一个文学大家、国学大师的基本功底,化前贤佳句为己用,赋予自己对上下联更新的思想。在赵藩的集句联中,主要可以分为《文选》④集句、集韩昌黎句、集唐句及其他,《介庵楹句正续合抄选注》中共78则,另有15则未收录,共计93则。
(一)《文选》集句
在25则《文选》集句中,赵藩更多的是找寻一种脱俗的精神境界和宣扬一种高洁儒雅的修心方式。赵藩之所以用《文选》里的文章化成自己的联语。与其幼年时的儒学启蒙和儒家强调的忠孝礼仪是分不开的,使其在化用众多的文艺观点上有一个精致的拼接点。而且赵藩的文艺思想并不脱离高洁的性情和儒雅的情操,颇有“建安风骨”的遗韵。
其一:
松柏有本性;
丝桐感人情。
“松柏有本性”诗句出自“建安七子”刘桢的赠答诗《赠从弟》。诗句赞美其弟“挺立自持”“高风跨俗”的高尚人格。“丝桐感人情”则是出自同样是“建安七子”王粲的诗作《七哀诗》。联语对仗工整,耐人寻味。
其二:
逍遥有能事;
慷慨怀古人。
上联“逍遥有能事”出自杜甫的《遣兴五首》,下联“慷慨怀古人”出自陆机的《吴王郎中时从梁陈作诗》,联语阐释着修身修心的大气与逍遥。作品促成了两个不同朝代的,不同韵味之间的共鸣。
(二)集唐人句
集唐人句是赵藩集句联的最多的一部分,在唐代诗人之中,赵藩喜欢化用韩愈的诗句,有45则之多。另有集陆龟蒙、杜甫诗句等等。可见赵藩博览群书,通晓甚广。
此日足可惜;
吾道当大行。
上联出自韩愈歌行《此日足可惜赠张籍》,与下联形成新的意义。
至宝不雕琢;
朱丹在磨研。
“至宝不雕琢”出自韩愈《醉赠张秘书》,下联“朱丹在磨研”则出自韩愈的《送灵师》。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赵藩在这则联语中更多地传达了一种拼搏的精神和不断进取的毅力。集李白句及杜甫句:
野竹分青霭;
晴天养片云。
上联“野竹分青霭”是唐代诗仙李白的诗句,下联“晴天养片云”则是诗圣杜甫的诗句,两大圣者灵魂的交汇更让人有一种明心见性和虚静的状态。
(三)其他
除了集《文选》句和集唐人句,还有少部分其他内容的集句联语。如集陶渊明句、集《兰亭序》句等。
好声相和远之八表;
欢心孔恰挥兹一觞。
语出陶潜题写“小停云馆”,而从赵藩的集句中可以看出他对陶潜的文句的深刻理解,那种闲适恬淡的“乐夫天命”。
脩短随化,终期于尽;
少长咸集,所以兴怀。
此联为赵藩“挽会泽唐兰赓”。虽是挽联,但由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化得。“脩短随化,终期于尽”,赵藩认为人寿的长短随着造化而定,最后终将以生命的结束为最终结局。
四、小结
赵藩楹联的题材类型囊括了联语创作形式大部分内容。这些题材形式对说明其个人的语言魅力和才学渊博是很有说服力的。题材形式广泛说明他对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结合有着不可估量的粘合力。这也是赵藩楹联独具魅力与地位的集中体现。
注释
1赵藩(1851-1927),字樾村,一字介庵,别号•仙,晚号石禅老人,云南剑川人,白族。
2王明达.关于赵藩政治生涯的几个问题[A].张勇.云南历史文化丛书.赵藩纪念文集.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0年4月第一版.第102-103页,第107页.
3岑襄勤,即岑毓英(1829-1889年),字颜卿,号匡国,广西西林人,中国清末大臣,谥“襄勤”,故称。
8.生活处处有题材 篇八
周玉华,女,江西省金溪县实验小学教导主任,小学语文高级教师,抚州市小语学会成员,县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从教以来,参与国家、省、市、学校多个课题实验。辅导青年教师参加县、市优质课竞赛分获一、二等获。撰写的论文多篇在国家、省、市评比中获奖。《寓环保教育于语文教学中》《别低估了孩子》等论文在省级刊物中发表。
叶圣陶老先生说:“生活就如泉源,文章就如溪水,泉流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停。”的确如此,没有生活,写的文章也只能是空洞无物,毫无可读性,一篇好的文章肯定来源于生活。
《教室里的“不速之客”》这篇习作就是小作者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素材,用心感悟,让不经意的事变成了他笔下的习作。本篇习作值得赞赏的有以下两点:
一、心到眼到细观察
教室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对于蜘蛛的无意闯入,小作者充满了好奇之心,用他敏锐的双眼观察着蜘蛛。“只见它身穿褐色的衣服,像歌唱家的燕尾服一样,圆滚滚的大肚子上长着又细又长的脚,很可爱哦。”这是作者看到的蜘蛛的样子。
“可能议论声使蜘蛛感到害怕了,它快速地爬到了高高的墙角上一动不动”“慢慢地,蜘蛛离我们班的‘学习园地’越来越近了”“咦,蜘蛛怎么不爬了?看来这个小家伙真的是累了”。蜘蛛的一举一动作者是那样尽心地关注。由此,作者把留心观察到的情景写下来,读后使人感到真实可信,如同亲眼看到一样。
二、童真童趣露真情
在成年人的眼中,蜘蛛这种小动物别说喜欢,就是不讨厌也已经够意思了。可在小作者的眼中,却是那么的可爱。首先从文章的题目“教室里的‘不速之客’”中的“不速之客”就不难发现,作者称蜘蛛为“客”。其二在对蜘蛛外形描写中也尽显其可爱之处。其三文中小作者对蜘蛛的“担心”、“加油”、“悬着的心放下来”等一系列心理描写也让我们感受到小作者对蜘蛛的喜爱之情。特别是写当蜘蛛快爬到贴红花的地方时,小作者将自己和同学特有的真情流露出来,充满了童真童趣,不用技法,没有华丽的词藻,然而其中缓缓流溢着对蜘蛛的喜爱之情。
9.中考作文题材 篇九
1.2010年山东枣庄中考作文题:
我们身边最平凡琐碎的生活场景里,总有一些弥足珍贵或让人心仪的因素,这个因素可以称为诗意。诗意也许是最亲近的人给予你的爱意,也许是不经意间心灵受到的触动,也许是蓦然回首时记忆里的一缕温情………
请以“发现诗意”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2.2010年吉林长春中考作文题目:
文题(1)题目:未曾说出的感谢
文题(2)阅读下面的材料,选择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有一个年轻人到一家杂志社实习,拜一位方正、严格的资深编辑为师。这位编辑经常说的一句是:“如果你对某一个词写法没把握,就查字典”,并规定年轻人每天写一篇千字文章。若哪天没写,就敲着桌子催要说“文章呢?”在日复一日繁荣“就查字典”、“每日一文”中,年轻人在写作、编辑、治学方面脱颖而出。
后来,他参与了在历史上影响至深的美国《独立宣言》的起草工作。已不再年轻的他,扔牢记着恩施“如果你对某一个词写法没把握,就查字典”的富有深意的教诲,他就是我们“认识”的富兰克林
3.2010年广西桂林中考作文题目:
题目: 误会
要求:① 请以“误会”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不少于600字。
4.2010年黑龙江鸡西中考作文题目:
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40分)
文题一:将题目“请让我”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
文题二:十五六岁的你,刚刚走过最美好的花季年华,因为走过,也许你会明白亲情的可贵;因为走过,也许你会懂得友谊的难得;因为走过,也许你会知道成功的不易;因为走过,也许你会……
请以“走过”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5.2010年天津市中考作文题
2010年5月31日,《光明日报》发表时评《不要让“儿童节”变成“消费节”》。文章指出,时下许多儿童想在“六一”实现的愿望多于吃喝玩乐有关。一些家长也带着孩子到商场里买这买那,消费起来毫不手软。对此,专家呼吁:不要让“儿童节”变成单一的“儿童消费节”,要让儿童节变得更有意义。
回眸刚刚走过的童年,对于怎样过一个有意义的儿童节,你一定有自己的看法,请就此写一篇文章,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或见闻来谈,也可以自选一个角度发表见解。
6.2010年陕西省中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
这里,跃动着鲜活的生命;这里,演绎着动人的故事;这里,展示着多彩的生活……
请以“在这里”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7.2010北京中考作文题目:凝聚亲情才会有幸福的家庭,凝聚友情才会有温馨的集体,凝聚爱心才会有和谐的社会,凝聚智慧和力量才能战胜困难、实现理想……请以“凝聚”为题写一篇作 文,不少于600字,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8.2010年重庆中考作文题目:爱是______vs因为有了期盼
以下两题选做一题。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500字;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④不得抄袭。
(1)爱是爱心,爱是美好的语言,爱是无私的奉献,爱会带给你无限温暖,爱会带给你快乐和健康……(改自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主题曲)
请你以“爱是_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写作时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在按要求作文。
(2)一个孩子,因为有了期盼,就变成一朵金色花,让妈妈生活得更加温馨;一只丑小鸭,因为有了期盼,就蜕变成一只白天鹅,绽放出生命的美丽;一场春雨,因为有了期盼,就化作春的使者,满怀深情的祝福儿童……
9.浙江金华(二选一)
(1)题目:灯(中考版1-2月号,热点题库,“心中的明灯”)
(2)生活的长河,流过岁月的原野,春阳和煦,夏风清凉,秋色绚丽,冬雨凄冷。蓦然
回首,总会发现,有过许多的人和事,成就了两岸迷人的风景。体验感动、欣喜、自豪……
固然美好;品味愧疚、遗憾、愤怒……也不失纯真。
请你以“那一天,我了”为题,写一篇作文。
10.浙江宁波中考作文:看图作文
阅读下面图文,然后作文。
图片分别是地震废墟中一个坚强的微笑,病床上一个乐观的微笑,植物园里一个充满童趣的微笑,夕阳下一个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微笑是人类最美的表情,能传达关爱、喜悦、温暖、鼓励、感恩........微笑,标志着自信、雅量和大度,这是一种胸怀,一种境界........我们都曾微笑过,我们都曾看到过........请以“一个的微笑”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11.根据要求作文。
古人云“知行合一”、“知易行难”,“知者”可贵,“行者”更可贵。“行者”,用行动诠释生活的意义,用行动抒写生命的美丽。鲁迅以直面人生的呐喊唤起民众的觉醒,“我”以满腔的热情帮助迪龙实现生命的蜕变,而面临危机的美丽汉语需要我们用行动去拯救。当我们抱怨环境脏乱时,我们为什么不俯下身去?当我们接受善意的微笑时,为什么不报以同样的微笑?当我们自怨自艾时,为什么不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行动,就在举手之间。
做一个“行者”,行动着,感悟着,收获着……
请以“做一个„行者‟”为题写一篇文章。
12.根据要求作文。
当你带着羡慕欣赏别人时,当你怀着责备批评别人时……朋友,你意识到没有?我们常常忽略的是对自我的欣赏与批评……其实,对行走在人生路上的你我而言,他视与自视都不可或缺。
请你以“自视”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成都高中招生考试语文试卷(模拟):
一、基础知识(16分)
1、给下面词语注音,选择完全正确的一项。(2分)
赡养 精神矍铄 雨后春笋
A、shàngyǎng jīngshén-juéshuò yǔhòu-chūnsǔn.B、xiānyǎng jīngshén-juéshuò yǔhòu-chūnsǔn.C、zhànyǎng jīngshén-juésuò yǔhòu-chūnshǔn.D、jiàngyǎng jīngshén-juésuò yǔhòu-chūnshǔn.2、指出下面形声字形旁和声旁结合方式完全相同的一项。(2分)
A、油 蛉 领 鸥 B、芳 草 界 膏
C、璧 袋 露 警 D、园 阁 裹 衷
3、给下面句中的空格选择一项确切的词。(2分)
海终于愤怒了。它着,猛烈地冲向岸边,又拨剌着岩石的。
A、沉吟 罅隙 B、呼喊 堡垒 C、咆哮 壁垒 D、颤动 峭壁
4、理解句中加点词的意义,选择确切的一项。(2分)
(1)就是这样,西方资产阶级文明,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一齐破了产。
(2)中国人民在驱逐日本帝国主义之后,进行了三年人民解放战争,取得了基本的胜利。
(1)一齐(2)基本
A、表示程度上彻底破产,加重语气。表示全部范围,有强调作用。
B、表示全部范围,起强调作用。表示初步胜利,程度上还不彻底。
C、强调事件的全部范围。表示全面胜利,范围上强调全面彻底。
D、程度牙强调彻底破产。表示全面胜利,程试上强调全面彻底。
5、将3个短句合成1个长句:(1)荔枝树一棵连一棵。(2)荔枝树就像小山似的。(3)荔枝树每棵的叶子都密得不透缝。(2分)
答:
6、给下面句中的方格依次填上关联词语,选择确切的一项。(2分)
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谁 要鉴赏我国园林,苏州园林 不该错过。
A、因此 只要 就 B、所以 既然 就
C、但是 只要 就 D、因此 如果 就
7、给下面句中的方格依次填上标点符号,选择正确的一项。(2分)
这些帝国主义强盗凭什么到中国来胡作非为呢 凭他们的洋枪洋炮 也因为中国的清朝政府腐败无能
A、??。B、?。C、,?? D、?,?
8、理解下面古诗怎样押韵,选择完全正确的一项。(2分)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A、押相同的韵母,韵母先后都是“in” B、押相近的韵母,韵母先后是“en”“in”
C、押相近的韵母,韵母先后是“in”“ing” D、押相同的韵母,韵母先后都是“ing”
二、现代文阅读(40分)
逐段阅读下面各段文字,依次回答后面的问题。
(一)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贴;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坐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9、指出这段文字的记叙要素。(2分)
(1)时间:(2)地点:(3)主要人物:
(4)事件:
10、“父亲”为什么一定要送“我”上车,并且嘱咐了那么多话?选择分析确切的一项。(1分)
A、因为“我”不聪明 B、因为他有点“迂”
C、因为他爱子情深 D、因为外人不可信
11、用横线在文段中画出插叙的语句。(1分)
12、在南京“勾留一日”,为什么南京的见闻一句也没有写?(2分)
13、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2分)
(二)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大丈夫的这种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叫做骨气。
我国经过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漫长时期,每个时代都有很多这样的有骨气的人,我们就是这些有骨气的人的子孙,我们是有着优良革命传统的民族。
当然,社会不同,阶级不同,骨气的具本含义也不同。这一点必须认识清楚。但是,就坚定不移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这一原则来说,我们祖先的许多有骨气的动人事迹,还有它积极的教育意义,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
另一个故事是古代有一个穷人,饿得快死了,有人丢给他一碗饭,说:“嗟,来食!”(喂,来吃!)饿人拒绝了“嗟来”的施舍,不吃这碗饭,后来就饿死了。不食嗟来之食这个故事很有名,传说了千百年,也是有积极意义的。那人摆着一副慈善家的面礼,吆喝一声“喂,来吃!”这个味道是不好受的。吃了这碗饭,第二步怎样呢?显然,他不会白白施舍,吃他的饭就要替他办事。那们穷人是有骨气的:看你那副脸孔、那个神气,宁可饿死,也不吃你的饭。不食嗟来之食,表现了中国人民的骨气。
14、本文段提出论点后是如何展开论述的?选出分析不确切的一项。(2分)
A、引有古人的话解释论点。
B、逐层深入的阐述自己的看法。
C、提出两种不同观点,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述。
D、举出古代的事例,用事实证明论点。
15、解释孟子的三句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意思。(2分)
16、“不食嗟来之食”这一事例着重说明文中孟子的哪一句话?(1分)
17、文段中哪些语句能对下文举事例起提示作用?用横线在文中画出来。(1分)
18、在叙述“嗟来”的施舍这件事情时,作者说“这个味道是不好受的”,为什么“不好受”?选择确切的一项。(2分)
A、因为“饿人”太饿了,反而吃不下。
B、因为“那人”的话有损“饿人”的人格。
C、因为“那人”的面孔难看,吆喝声难听。
D、因为“饿人”担心“吃他的饭要替他办事”。
(三)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①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很颓唐的仰面答道,“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②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③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拒,不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④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手慢慢走去了。
19、小说的情节可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部分,本文段在《孔乙己》这篇小说的情节中属于哪一部分?(1分)
20、分析文中画有横线语句的描写方法和作用,选择完全正确的一项。(2分)
A、①句:外貌描写;说明孔乙己悲惨的遭遇和“四体不勤”的性格。
B、②句:语言描写;说明孔乙己以谎言来维持自己的“尊严”,精神麻木可悲。
C、③句:行动描写;说明孔乙己深怕旁人揭他的丑处,想在瞒和骗中偷生。
【题材性】推荐阅读:
小学作文题材11-11
题材新11-14
工地题材的相声10-09
幸福话题作文题材11-05
廉政题材小品剧本11-07
英语高二作文题材事例07-05
语文高二抒情题材作文09-01
古诗鉴赏题材分类解说08-27
大学英语写作题材08-28
初中作文关于失望题材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