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行业投资策略

2024-07-14

医药行业投资策略(共10篇)

1.医药行业投资策略 篇一

●旅游行业投资策略

转型业态龙头+主题性投资两条线+经济型酒店行业。

1、投资主线一:战略性持有业态转型龙头企业。寻找领先于行业的公司。随着消费升级和新兴消费的出现,部分子行业的龙头企业,其核心竞争力正在迅速增强,形成了可以快速复制的商业模式,将使其未来获得远快于行业平均的速度增长,预计在形成一定的规模和品牌后,将享受品牌溢价。

高端市场:中国国旅、首旅股份、海峡股份;

中端市场:桂林旅游、宋城股份、丽江旅游、中青旅;低端市场:黄山旅游、锦江股份、峨眉山A。

2、投资主线二:主题性投资。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投资主题和海南国际旅游岛投资主题将贯穿2011 年。

海南板块:中国国旅、首旅股份、三特索道;

迪士尼板块:锦江股份;

西安园博会板块:西安饮食、西安旅游。

3、投资主线三:通胀背景下拥有自主定价权的公司。经济型酒店、餐饮和景区行业或能够通过规模效应减缓成本的上升或受益于行业本身的特殊性具有一定程度的价格转嫁能力,因此可以规避通胀对行业经营带来的风险,使行业内的上市公司可以充分分享行业增长带来的公司业绩的快速增长。上市公司有:中青旅、首旅股份(600258)、峨眉山A(000888)、锦江股份等。●重点上市公司

“云南桥头堡”规划:云南旅游;

主题性投资机会与持续高增长兼备:西藏旅游、西安饮食、ST长信、首旅股份。

2.医药行业投资策略 篇二

关键词:我国,房地产,投资,策略

对我国房地产投资信托进行再审显然已成当务之急, 房地产企业在城中村改造项目上面对比普通房地产开发项目更为漫长的开发周期以及更多的资金投入量。对于房地产投资信托资金的管理可以说是重要的, 因为房地产信托资金可以有效的活跃和刺激金融市场对于当地产行业的投资。房地产信托资金作为一种有效的金融手段可以从各个方面去刺激和推动房地产行业的有利发展, 可以说这样一种便民的金融手段是很有意义的。但是我国由于发展进程过于快速, 各种法律和规章制度还是不成熟, 这导致了房地产信托这一金融手段还处于发展阶段很不成熟。但相对而言, 房地产企业有土地是现实基础, 而有强大的资金作为后盾才是生存的根本, 国家希望房地产企业参与城市的改造, 老城区改造, 新城建设, 这都需要这些房地产企业, 他们可以通过建设来置换土地, 参与房地产的建设这样可以有利解决各方面的不足。现在这个和阶段对于老城区改造项目的失败基本上都是因为政府的招投标及土地的拍卖等环节出现问题。房地产信托资金的不完善也导致了这一块的缺失, 房地产企业拿不到地, 这就无法进行土地的综合利用, 城市的改造。由于各种信息的不对称性。还有就是我国还没有形成对于信托资金受托人的有效法律监管体系, 这就会极易导致信托公司的利益受损失。

3.医药行业投资策略 篇三

我们比较了各类中国公司历史市净率,以此来探讨在考虑业绩风险的情况下,这些公司目前的估值是否合理。之所以选择市净率,是因为该指标与市盈率相比,受业绩下降影响的波动不大。

电信类股

中国电信类股目前的价位无疑正处在历史市净率的低位。考虑到中国电信类股周期性下行的风险不大,此类股票目前的价格应该非常安全。我们认为,将导致这类股票在目前价位出现估值结构性下调的惟一风险,在于3G服务竞争态势的结构性变化,比如会发放几张牌照等因素。不过,我们认为这种风险在未来6个月至9个月中不会来临。

“周期性”股票

我们选择了行业不同但是同中国投资需求相关的5支股票。这些股票均在1994年之前上市,因此,我们可以评估经济下行周期中这些股票的表现,并且判断它们目前的市净率是否合理。这5支股票是华能电力(600011.SH,0902.HK,电力)、上海石化(600688.SH,0338.HK,化工)、東方电机(600875.SH,1072.HK,电力设备)、马钢(600808.SH,0323.HK,钢铁)、洛阳玻璃(600876.SH,1108.HK,建筑材料)。明显的结论是,电力股票同其他“周期类”股票走势有很大的不同,华能电力在市净率的历史高点交易,在始于今年的高点上并未经历大的调整。相比之下,其他4支股票的市净率已经降至1995年的水平,脱离了周期中的顶部,不过依然远高于90年代晚期的水平。90年代晚期,大宗商品曾经遭受着很大的降价压力。

这暗示市场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因为中国经济放缓会给大宗商品生产行业带来负面冲击而给这些股票的股价一些折扣,但是这些折扣尚不足以引发投资者再次买入。相比之下,市场预计尽管经济下行周期已经来临,但是电力短缺将持续存在。虽然目前的电力紧缺似乎短期内不会很快结束,但是有两个变数值得投资者再反思一下中国经济放缓情况下电力的供需平衡问题:

——中国的电力需求从2001年之后开始迅速加速,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边际增速并不能解释这一现象。电力需求的加速造成电力需求弹性(等于需求增长除以GDP增长)的大幅提高。相比之下,看上去电力需求的增长同投资需求更有关联。从直觉上判断,这很有意义。中国的发电量几乎有75%出售给工业用户,其中主要的用户又身处重工业——它们对电力的需求同全国的投资支出密不可分。因此,中国经济的下行周期中,如果GDP增长减缓主要受累于投资增长的大刹车,那么,电力需求面临的风险是需求减少的步伐可能远快于GDP增长减缓的速度。用术语来讲,中国电力的需求弹性可能在GDP增长减速的时候收缩。

——另一个问题在供给方面。市场通常根据通过电网销售的新增发电量来作出电力供给预期。但是这时不能完全考虑到那些小型的附属燃油发电厂,这些电厂不通过电网出售电力。过去缺电的两年中,很多工业企业有很强的动力兴建自有的附属电厂,这不仅仅是从成本角度考虑,更重要是为了确保自己有充足的电力供应。关于这类新增小型附属电厂发电量的数据目前基本没有。但是,就我们所知,在整体石油产品2003年的需求较上年仅增加12.4%的情况下,工业领域对石油产品的需求却增加了22.4%,几乎占了新增需求的70%。2004年第一季度,工业领域对石油产品的需求依然很旺盛。估计工业领域消费的石油产品中很大一部分被用来发电了。由于此类小型燃油发电厂中的绝大部分由工业企业自己投资新建,所以一旦建成,即便新建的大型发电厂(这些电厂的建设周期较长)开始发电,也很难想像那些小型附属电厂会被弃置不用——不过,这些小型电厂并不太经济。

石油类股

中国三大石油公司均在2000年之后上市,因此,我们无法将其同上轮周期进行比较。这三家公司从2003年年初起上扬,可能是因为沃伦-巴菲特在2003年购入大量中石油之后出现的“巴菲特效应”。三家公司未来的前景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油价的走势——同钢铁这样的大宗商品不同,中国对全球油价的影响力微乎其微。在所有中国股票中,石油类股可能受到中国经济基本面的影响最小,它们的走势更多受全球性因素的左右。

其他H股和红筹股

此类股票中我们挑选了4支:青岛啤酒(600600.SH,0168.HK)、招商局国际(0144.HK)、骏威汽车(0203.HK)和中海发展(600026.SH,1138.HK)。这些公司处于不同行业,但是它们同投资需求的关联被证明较上文所述类股要小。这些公司是1997年红筹热潮中的主要受益者。它们近期的市净率依然高于90年代的平均水平,这显示人们可能认为,这些公司受经济放缓的影响要低于“周期性”股票。

对于这些“非周期性”股票而言,它们收益降低的风险可能要一家家逐一分析,而非根据整体行业以及宏观经济形势进行分析。可是,尽管我们看多中国消费领域的前景,如果投资活动的放缓严重地影响了居民收入的增长,高价消费行业依然存有风险。例如,2003年和2004年第一季度,汽车用油品的需求分别同比增加了5.4%和24.1%,远低于汽车销量(包括私家轿车和其他汽车)创下的36.2%和31.0%的增幅。从直觉上看,过去两年私家轿车销售量增长迅猛,可是很多购车者是“周末驾驶员”——他们以购车为满足,而不是必需品。风险正在于此,这类需求很容易受到经济放缓和收入增长减速预期的影响。

香港工业企业

考虑到香港工业出口商在中国拥有较大的生产基地,他们也可以被视为中国的出口企业。这种提法近年来越来越被市场认同。我们选择了3支香港工业股票,这些公司处于不同行业,上市时间已经很长,多年来一直没有转变自己的业务。从这些股票最近的表现看,中国经济放缓的情况下,市场不认为这些公司利润存在下降的风险,从而对它们的股价给予一定的折扣。

把鸡蛋放进哪些篮子

基于上文的讨论,我们认为公司收益的下降风险将是2005年股市的最大问题。如果以1995年的情况(这年市场强烈感受到了上轮中国经济放缓带来的影响)为参考,明年可能面临熊市,伴随着交投清淡。1994年H股和红筹股指数显著下跌之后,H股的成交量和市值在1995年大幅下降,为典型的熊市。但是投资者也要明白,在当时那种市场环境下,一种新的主题(综合类红筹公司的资产收购)开始展开,并且在1997年年中香港回归中国时创下令人惊异的高点。类似的主题可能会在2005年展开——这一年经营环境惨淡,同时中国市场也将在2007年进一步开放,可能触发相当大量的并购及产业整合活动。

从目前到2005年年底这段时间内,公司收益降低的风险和中国经济更加快速的放缓会限制市场出现大的上扬走势。因此,在大盘股中,投资者应该选择那些天然防御性股票,最重要的是,这些股票要同中国的投资周期关联不大。鉴于此,我们建议增持电信、工业出口及交通基础设施类股票。消费类股票也应得到投资者的关注,但是考虑到中国市场缺乏很强的消费品连锁店,以及市场分裂、竞争激烈的现实,挑选消费类股票可不是件易事。由于高价消费品同个人收入预期息息相关,投资者要多加关注此类消费品是否会出现销售额令人失望的可能。互联网股票可被视为消费类股票的替代品,但是单个公司的风险很高,所以,我们推荐投资者在投资此类股票是采取“一篮子”策略。

4.保险行业2014年投资策略报告 篇四

保险板块2013年运行回顾

基本面:保费增速平稳、略有回暖,投资收益率改善,利润同比大增。2013年前10月产险和人身险保费分别同比增长16.13%和

9.29%,分别较上年同期提升1.04和5.51个百分点。从投资来看,由于今年资产减值损失大幅降低,保险公司总投资收益率显著改善,根据测算,国寿、平安、太保、新华前三季度总投资收益率分别达4.97%、4.94%、4.69%和4.5%,分别较上年同期提升2.8、2.33、1.74和1.6个百分点。在去年减值大幅计提造成利润低基数背景下,2013年季度上市保险公司利润合计同比增10.3.8%。

股价:受寿险费率市场化改革压制,板块显著跑输大盘。年初至今保险行业累计下跌22%,跑输沪深300指数13.3个百分点,国寿、平安、太保、新华分别累计下跌35.8%、18.9%、24.3%和23.1%。在基本面总体向好背景下,保险股大跌主要是寿险费率市场化改革带来悲观预期影响。

2014年展望之承保篇:市场化推升负债成本,互联网保险兴起。在利率市场化大浪潮下,寿险负债成本加速市场化进程,一方面监管部门放开传统险预定利率由2.5%到3.5%;另一方面,资管保险等高收益率理财保险大量涌现,推升整体负债成本。在险企加大互联网金融投入背景下,2014年仍将是互联网保险较快发展的一年。互联网保险业务量基数小、发展快,未来将成为重要的保险销售渠道,甚至可能颠覆行业经营模式。

5.第四季化学药行业投资策略报告 篇五

维生素实际上是年化学原料药行业的最大亮点。虽然药品降价、环保危机、反垄断诉讼、人民币升值等种种利空给整个化学药行业带来种种忧虑,但即使在如此恶劣的宏观环境下,仍然有一部分化学药产品正在表现出超强的增长势头。

维生素市场增长来自于三大推动力。国内维生素原料药的增长来自于需求扩大、产品升级和产业转移三大推动力,其中技术的进步在维生素产品的扩大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大维生素支柱产品中的最后机会。维生素中市场规模最大的三个产品依次是、和,其中和已经进入微利时代,只有的产业转移仍然在进行中。国内厂家中新和成占据了出口的的`份额,通过对产业链的打造,公司今后在这一产业中仍将保持优势。

类胡萝卜素:待挖掘的金矿。××年类胡萝卜素产品的全球销售额已经达到亿美元,其中销售额居前的依次是β-胡萝卜素、虾青素、叶黄素和番茄红素,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生产刚刚起步,潜力十分巨大。

辅酶硫辛酸快速增长的细分市场。辅酶是年的明星产品,目前仍然供不应求。年预计随着众多厂家陆续投产,价格将下降,最终成本将是决定谁是赢家。硫辛酸目前主要是由于产品升级带来的增长,预计年产品升级将逐步完成,但产业转移仍将继续。

6.房地产行业中期投资策略.doc 篇六

回顾历史,总结规律

为探寻地产股波动之谜,我们回顾了房改以来的行情史,并总结出五大规律:第一,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双重属性共同决定股价走势;第二,经济周期决定地产政策周期,地产政策周期平滑经济周期;第三,地产政策周期具有明显的内生性与滞后性;第四,板块机会大于个股机会,把握趋势重于研判价值;第五,地产股同步大盘且更富弹性。

路径依赖决定板块走势

2013年上半年地产股的波动再次印证了以上五大规律,而中国经济也依然走在“经济下行——政策微调——房地产反弹——经济上行——房价上涨——调控趋紧——经济下行”的老路上。尽管市场对中国经济走内生增长新路的预期愈来愈强,我们依然坚定的认为今年经济无法彻底摆脱对老路的依赖。这既是因为经济转型和制度变革很难一蹴而就,也是因为政府必须兼顾短期经济的增长。

基于以上逻辑,下半年政策托底和地产调控加码的可能性依然很大,也将最终改变地产板块的走势。

地产股将从绝地走向反击

我们坚持自3月以来就反复重申的观点:房地产二、三季度将低位震荡,而在四季度会迎来趋势性行情。展望未来,尽管三季度地产销售可能环比改善,但是以下四大因素将从根本上制约估值中枢的提升:宏观经济恶化、流动性趋紧、中报业绩低于预期和政策风险累积。在三季度利空充分释放的预判下,低估值的地产股将在四季度迎来新一轮的行情,其催化剂有三个:

1、政策托底可能带来的流动性改善和调控政策松动;

2、推盘量的大幅增长会推动销售环比提升,并抑制房价的过快上涨;

3、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城镇化会议可能释放诸多利好信号,从而改变市场对大盘和地产股的悲观预期。

投资建议

7.机构投资者投资行为行业比较分析 篇七

一、文献回顾

发达国家的机构投资者起步较早,其投资理念和行为特点己经较为成熟,关于机构投资者的行为特征,国外学者曾对其进行了系统分析,Grinblatt and Keloharju (2000)用1994年~1996年FCSD的交易数据,分析了不同类型投资者的交易行为,研究了过去收益在多大程度上决定买入和卖出,考察了不同的交易方式对机构投资者投资行为的影响。Gompers and Metrick (2001)分析了机构投资者持股特征以及对股价和股票回报的影响,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特征对于股价影响是显著的。Pound (1988), Prowse (1990), Black (1997), Conference Board (1998), Romano (2000)等,从心理学、行为金融学、管理学的角度来考察投资者行为,基本结论认为机构投资者市场影响力显著,行为特征明显不同于个体投资者,但关于机构投资者市场作用的发挥并没有达成一致意见。国内相关研究包括,张伟(2003)指出我国证券市场机构投资者表现出较强的投机性,如高换手率、高市盈率、羊群行为。万俊毅(2003)对机构投资者的持股特征进行了研究,指出机构投资者具有限理性的特征。李俊英(2008)指出机构投资者投资行为的异化典型地表现为:短视行为、羊群行为、处置效应和违法违规行为,我国证券市场的非理性波动正是由行为相对更为“理性”的机构投资者所引起。杨墨竹(2008)指出通过实证研究进一步发现,我国证券市场的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行为趋于价值化、长期化,而且上市公司质量、政府监管、机构投资者数量和中小投资者的学习能力对机构投资者的行为均有重要影响。可以说,研究结论基本认为机构投资者具有显著的市场影响力,但是否在稳定市场、价格发现方面具有正面作用并没有达成共识。

二、我国机构投资者发展及现状

在我国,机构投资者类型主要包括证券公司、保险公司、证券投资基金、社会保险基金和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而大量的其他法人机构虽然也持有大量的上市公司股份,却不是机构投资者的主体。李维安(2008)提出机构投资者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机构投资者不仅包括各种证券中介机构、证券投资基金(投资公司)、养老基金、社会保险基金、保险公司,还包括各种私人捐款的基金会、社会慈善机构甚至教堂宗教组织等。而狭义的机构投资者则主要指各种证券中介机构、证券投资基金、养老基金、社会保险基金及保险公司等。本文重点研究的机构投资者是指狭义的机构投资者,主要包括证券投资基金、保险资金、社保基金。

其一,证券投资基金。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基本类型包括封闭式和开放式,2001年以前的投资基金都是封闭式基金,我国开放式基金自2001年推出以来,取得了飞速的发展,目前已成为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主体部分。我国证券投资基金2008年行业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12月31日,473只证券投资基金资产净值合计19380.68亿元,份额规模合计25731.71亿份。其中31只封闭式基金资产净值合计685.52亿元,占全部基金资产净值的3.54%,份额规模合计768.10亿份,占全部基金份额规模的2.99%。其中442只开放式基金资产净值合计18695.15亿元,占全部基金资产净值的96.46%,份额规模合计24963.61亿份,占全部基金份额规模的97.01%。

其二,保险资金。保险资金是专门从事风险经营的保险机构,根据法律或合同规定,以收取保险费的办法建立的、专门用于保险事故所致经济损失的补偿或人身伤亡的给付的一项专用基金。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保险经营机制是一种资信融通机制,保险人具有风险经营者和货币经营者的双重身份。充分运用保险基金是世界各国保险业的通常做法,是保险业求得自我完善、自我平衡、自我发展的主要手段。我国保险业近几年发展迅猛,2005、2006年度保险业资产总额分别为152259680.59万元、197313218.11万元,投资总额分别为88944099.59万元、117962902.38万元。“十五”期间,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保险业全面贯彻党中央关于“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发展战略,坚持科学发展观,稳步推进保险核心运营系统平台的改造、数据大集中、客户服务系统平台建设、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等工作,保险业务自动化的处理水平和管理能力进一步提高,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2007年我国保险业投资总额达202056853.78万元,资产总额达290039208.73万元,2008年投资总额达224652161.10万元,资产总额达334184386.70万元。

其三,社保基金。社保基金,也称“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是由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负责管理的,由国有股减持划入资金及股权资产、中央财政拨入资金、经国务院批准以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及其投资收益形成的由中央政府集中的社会保障基金。社保基金投资运作的基本原则是,在保证基金资产安全性、流动性的前提下,实现基金资产的增值。2007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各地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建立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要求,努力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加强社会保险基金征缴和管理,提高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水平,社会保险事业取得了新进展。2007年,全国养老保险基金收入7834亿元,比上年增长24.2%;基金支出5965亿元,比上年增长21.8%;年末基金累计结存7391亿元。截至2009年6月30日,全国社保基金资产总额超过6600亿元,境内国有股实施转持后将超过7400亿元,社保基金累计实现投资收益2110亿元,年均投资收益率为9.63%。

三、机构投资者投资行为比较分析

表1列示了深市A股主板机构投资者各行业成交金额占该行业总成交金额比例情况:

数据来源深交所信息统计专题数据经作者整理

从表1来看,从2007年数据分析来看,保险资金成交金额占该行业总成交金额比例前五位的行业为:房地产业、信息技术、食品饮料、金融保险、采掘和社会服务业;社保基金成交金额占该行业总成交金额比例前五位的行业为:传播文化、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信息技术、金属非金属;投资基金成交金额占该行业总成交金额比例前五位的行业为:房地产业、采掘业、金融保险、金属非金属、食品饮料。从行业分布来看三类机构投资者共同关注的行业为房地产业。其次,从2008年数据分析来看,保险资金成交金额占该行业总成交金额比例前五位的行业为:信息技术、金融保险、采掘业、房地产业、批发零售;社保基金成交金额占该行业总成交金额比例前五位的行业为:传播文化、采掘业、房地产业、信息技术、社会服务;投资基金成交金额占该行业总成交金额比例前五位的行业为:采掘业、房地产业、信息技术、传播文化、金融保险。从行业分布来看三类机构投资者共同关注的行业有信息技术、采掘业、房地产业。再次,从成交金额占该行业总成交金额比例的年度比较来看,保险资金2007年平均行业总成交金额比例为0.17%;社保基金2007年平均行业总成交金额比例为0.27%;投资基金2007年平均行业总成交金额比例为6.60%。相比较,保险资金2008年平均行业总成交金额比例为0.31%,高于2007年;社保基金2008年平均行业总成交金额比例为0.26%,基本持平;投资基金2008年平均行业总成交金额比例为6.13%,略低于2007年。

通过三类机构投资者的比较分析(见图1),笔者发现,三类机构投资者都具有持股分散兼集中的特点。按照马科维茨经典投资组合原理,投资组合应适度分散以降低市场风险,各类机构投资者按照行业经营特点选择适度投资,充分体现了分散化原则,但同时在分散的基础上还具有某些行业相对集中的特点,投资相对集中有利于资金集中调度,实现行业效益最大化。

在此基础之上,笔者结合三类机构投资者持股相关性分析(见表2)发现机构投资者投资行为还具有以下相似的方面:首先,共同关注规模较大,国民经济重点发展的行业。其中房地产业属国民经济支柱型产业,我国房地产业已走过十个年头,在政府的扶持下,我国房产行业得以快速成长和发展,成为2007年三者唯一共同关注的产业,这一趋同性2008年较2007年更加明显,笔者认为这一点与机构投资者重视产业协动性有关。其次,共同关注平均收益较高且波动较小的行业。其中采掘业、房地产业平均收益是整个市场行业平均水平的1.5倍,追求收益是各类机构投资者的共同目标,为保证资金稳定、增值,在风险收益权衡的基础之上形成了这一格局。万俊毅(2003)认为,20世纪以来机构投资者整体的投资组合经历了一个由寻求高度稳定的风险规避型到偏好高收益的风险中性型的转变。当机构投资者投资于某特定类别资产后,如果这类资产的投资收益低于购买资金的机会成本,那么机构投资者很有可能将投资于这类资产的资金转投向经风险调整后的收益更高的其他类资产。再次,关注流动性较强的行业。流动性体现了现实收益的理念,也成为抵御金融风险、套利风险、期限风险的基本保证,经济周期特征及流动性状况成为决定投资者行业配置的“风向标”,而金融保险、房地产、信息技术、食品饮料业以其较强的流动性成为机构投资者关注的行业。根据2009年第一季度基金季报行业配置报告显示,扣除股价上涨因素,以2008年末持仓为参照,2009年一季度基金主动增仓幅度最大的行业为其他制造业、金融服务、电子、金属非金属、公用事业;主动减仓幅度最大的是文化传播、建筑业、食品饮料、木材家具、农林渔牧业。被减持的行业远多于被增持的行业,整体投资风格再度向少数行业集中。

经以上分析,本文发现机构投资者具有明显的投资行为趋同的特点。关于这种投资行为的趋同性的研究,较早的Scharfstein and Stein (1990)指出,在一些情况中,经营者简单地模仿其他经营者的投资决策,忽略独立的私人信息,虽然从社会角度看这种行为是无效的,但对于关心其在劳动市场声誉的经营者而言却是合理的。Thomas Lux (1995)指出投资者在交易过程中出现的信息和行动相互影响而导致资产价格的动态变化即“羊群行为”,投机者将倾向于采取同主流一致的买卖决策。这种联动投资行为,使市场成为了一个封闭式的投资网,在这个网状结构中,投资者的信息传递决定着系统的稳定性,也使得投资者根据投资经验制定下一步的投资方案,在市场有效的情况下这种协同效应是有利于投资者调整投资组合免受风险冲击的。然而,在系统性风险较大、信息不对称严重的情况下,这种协同投资会加剧市场的风险,进一步加重资产的泡沫程度,即在现代资本市场环境下的机构化通过机构的规模和共同行为,有可能放大市场动能。为考察机构投资者交易稳定性我们结合基金股票投资平均换手率进行分析,2007年A股市场平均的换手率为841.24%,而219只积极投资偏股开放式基金的股票整体平均换手率为311.25%,封闭式基金的整体换手率为209.24%,明显低于A股市场平均水平,截至2008年12月31日,有年报公布的股票型基金全年平均股票换手率为143.46%,低于2007年平均股票换手率,换手率的下降说明2008年较2007年证券投资基金投资更加趋于稳健。

通过对不同类别机构投资者持股特征的差异分析,笔者发现各类机构投资者投资策略趋于稳健,投资行为趋于价值化、长期化,但利益目标、投资行为差异不十分明显,虽然投资协同程度2008年较2007年有所缓解,但仍然具有明显的协同效应。虽然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国机构投资者的市场影响力不断增强,自我发展意识不断提高,但因为缺乏投资实践经验、自我保护能力较差,投资理念及风格尚未形成。随着我国融入世界步伐的加快,对我国机构投资者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其做出资产配置策略的重大调整。尤其在我国证券市场这样一个发展之初的特殊时期,规范发展、积极创新对于这样一个具有雄厚资金实力的市场主体是十分必要而且紧迫的。我们期待在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中,机构投资者通过不断的自我调整与完善,发挥并实现更大的市场作用与市场价值。

参考文献

[1]Scharfstein, David and Jeremy Stein, Herd Behavior and Investment,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0 (80) :465-479.

[2]Thomas Lux.Herd Behaviour, Bubbles and Crashes, The Economic Journal, 1995, 105 (431) :881-896.

[3]Eakins, S.R.Stanley.and E.Paul.Institutional portfolio composition:an examination of the prudent investment hypothesis.The Quarterly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1998 (38) :93-109.

[4]Grinblatt, Mark and Keloharju, Matti, The Investment Behavior and Performance of Various Investor Types:A Study of Finland's Unique Data Set.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00 (55) :43-67.

[5]Gompers, P., and A.Metrick.Institutional investors and equity prices.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2001 (116) :229-259.

[6]E·菲利普·戴维斯、贝恩·斯泰尔, 唐巧琪、周为群译:《机构投资者》, 我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7]耿志民:《我国机构投资者研究》, 我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8]杨墨竹:《证券市场机构投资者投资行为分析》, 《金融研究》2008年第8期。

[9]万俊毅、王伯成:《机构投资者的决策人属性及其决策特征》,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8.医药行业投资策略 篇八

关键词:私募股权投资 医药行业 科技创新 融资

学术界将私募股权投资(简称PE)称为“非公开权益资本”、“私人权益资本”等,定义其是为获得高收益而承受高风险,投资于极具前景的非上市企业,通过为其提供长期的资本支持,并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促进其上市募集资金,谋求股权增值的资本活动。

一、国内外私募股权投资发展现状

21世纪以来,国际私募股权投资募集资金不断扩大,涉及的行业种类也持续增加,并且不再局限于发达国家,已经突破地域限制,加入了全球化浪潮。私募股权投资的活跃不单单是活跃资本市场,促进二级股票市场的流通,而且也为全球范围内企业的转型升级、技术创新、中小企业融资做出了巨大贡献。金融危机之后,依托于发达国家健全的制度体系、发达的资本市场、完善的退出渠道、充裕的资金支持,私募股权投资转而关注于提高运作资本效率、增加对资产负债结构的管理以及证券化等举措,通过这一系列行为再创PE行业的辉煌。

我国的私募股权市场是在国际PE行业的经验和教训上发展起来的。我国的PE募集金额在2006—2008年进入高速增长期。2012年新募PE的发行定位更加精确,兴起了一批专门投资公共设施、房地产等的专职私募股权投资。

从投资总量来看,2006—2010年PE投资总量和投资案例数量相对平稳,在2011年私募股权投资业开始结束观望,快速介入。投资数量和金额也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而在2012年则相对平稳,投资金额减少8000万人民币,案例数量则基本持平。从投资行业上来看,私募股权投资分散投资在众多行业,传统的互联网、房地产、矿产及能源、生物医药仍占据前四位。

二、医药行业发展中的私募股权投资

受2008年次贷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跌入谷底,私募股权投资也一改往年大笔花钱的态势,投资趋于谨慎。在私募股权投资的众多行业中,医药行业由于其刚性需求,对经济周期不敏感,使其成为私募股权投资的热点投资对象。2009年毕马威统计分析指出:私募股权投资对医药行业的投资量从2008年的第五位跃升至第二位,第一位和第三位分别是消费品和能源矿产行业。毕马威认为医疗行业受私募股权投资的青睐,主要是因为政府对于养老医疗的支出增加,公众对自身身体健康状况的关注以及中国越来越严重的老龄化问题。清科数据中心对近五年私募股权投资的统计也显示,自2005年,先后有30多家私募股权投资医疗行业。

三、融资难问题严重制约医药行业创新发展

近年来,我国生物医药行业发展迅猛,但在高速增长的背后也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医药行业的研发时间较长。一个创新药物从研发到最终被批准上市,整个过程通常需要约15年时间,高投入、长周期、高风险特征明显。据统计,1990—2011年期间,国内医药行业累计投入研发资金360亿元人民币,获得一类新药14个,平均研发成本高达26亿元人民币,该投入水平是全球平均新药研发成本的8—9倍。而创新型企业既难以从银行获得贷款,也无法在产品成功上市之前通过IPO募集大量资金,即使对风险投资而言,也因专业壁垒高而导致专业VC数量少、金额小。这导致医药行业创新面临融资难题。

其次,融资难导致R&D经费投入不足,创新难以为继。以河南为例,2009年,河南医药企业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达13亿多元,科技活动经费的支出总额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上升到4.92%,其中R&D经费支出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也达到3.30%。而企业R & D经费支出占产品销售收人比重是衡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发达国家经验表明,这一比例低于2%,企业创新将难以维持,只有高于6%,企业创新才能形成良性循环,全国的“科技进步监测标准”将这一指标定为6%。因此,河南省的医药行业应当继续提高R & D的投入强度。

第三,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的医药行业竞争力明显不足。国内医药行业虽然数量庞大,但是大多数为小型企业(占比74.64%),大型企业仅占5.53%。大而不强的问题除了反映在医药企业的规模上,也体现在国内市场上药品生产质量和技术含量上,在众多的药品中,只有不足5%的药品通过了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在我国7000多家医药企业中,有超过13.5%的企业未盈利。这客观上对医药企业突破融资难题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获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最后,国内7000家医药企业的应收账款大多处于较高水平,严重制约了医药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未来减轻负债,调整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压力较大。

四、私募股权投资推动医药行业创新发展的举措

医药行业作为国家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日渐显著,私募股权投资的介入,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推动我国医药行业创新发展:

(一)通过私募股权投资建立外部董事会制度

外部董事会制度是整个公司关键性、支撑性的制度安排。它的重要性体现在:首先可以确保企业经营权和管理权的分离,确保董事会能够从宏观层面独立做出判断,防止董事层和管理层重叠所引起的冲突;其次有利于充分发挥激励和监督作用。一个企业的激励监督不能光靠制度,更要依赖于奖惩、考核以及升迁,如果不建立独立于管理层的董事会制度,无法进行有效的考核和奖惩,将不利于管控风险。从经营层角度来说,风险总会存在,单依靠经营层去发现风险是不够的,因为一旦风险的发现会威胁经营层的利益时,往往会选择自保,因此就需要董事会管控风险,尤其在内部审计上及时发现、处理风险。

(二)私募股权投资通过并购推动产业资源整合、合理布局产业链

由于我国医药产业的市场结构不够合理,导致医药产业的市场集中度长期处在较低的水平,始终在15%徘徊,使医药企业间存在非常激烈的市场竞争,从而降低市场资源配置率。长此以往,必然会影响我国医药产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国家鼓励具有完善管理经验、先进技术优势、市场竞争力强的药企兼并、重组、收购规模小、市场竞争力小的企业。私募股权投资通过并购可以实现我国医药行业的规模化生产和经营,提高我国医药产业的市场集中程度,优化市场结构,提高产业资源的资源利用率。

(三)私募股权投资以完善公司治理为目的

私募股权投资以完善公司治理为目的,是否应当绝对控股,要依据企业特点综合分析考虑:

一是企业性质。对于国有企业,私募要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必须保证绝对控股;对于民营企业则不一定要绝对控股,因为首先相对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股权结构相对清晰,而且民营企业受非市场的因素影响较小,其本身就是市场化的参与主体。

二是行业特点。医药企业有其自身特性,医药企业的管理和运行更为复杂,私募股权投资绝对控股的前提是比原有的管理层更加专业。

三是企业经营状况。对于高速发展、经历过市场考验的企业,其经营状况是有所保证的,因此如果一味追求对企业的绝对控股,那么医药行业的后续发展是否能够持续健康、快速地运行还有待考证。

(四)私募股权投资解决融资难问题,利于医药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

私募股权投资的介入,丰富了医药企业融资渠道,解决了融资难题,有利于医药行业加大科技研发资金的投入,加速企业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从而提高企业业绩。在私募基金进入后,通过投入资金支持其研究开发,应把重点放在打响企业品牌,改变原有药物类别可替代性高、技术含量低、利润率低的现状,进军研发科技含量高、技术先进、前景可观、未来利润丰厚的药物和技术市场,从而占领未来医药行业的顶端。

参考文献:

[1]唐运舒,谈毅.风险投资、IPO 时机与经营绩效,来自香港创业板的经验证据[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8(7):17—26

[2]袁立,张新梅.私募股权投资与上市公司股价相关性探讨[J].财务监督,2011(5):11—12

[3]王碧华,华猛.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资本特性研究[J].经济纵横,2009(9):41—42

〔本文系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提升河南企业科技创新能力途径研究”(项目编号:132400410821)阶段性成果〕

9.医药行业投资策略 篇九

建筑材料行业2014年投资策略

建筑材料行业在2014年这个战略意义比较重大的一年应该严重关注相关的投资策略,广发证券给出的建议是:布局水泥,精选成长!

改革转型期建材行业的投资思路

改革转型,建材行业需求增速走弱,但并不意味着行业已经无所作为了;基于ROE驱动要素,明年两条投资思路:一是价格(利润率)驱动,二是周转驱动。

水泥行业:供需关系有望继续变好,具备配置价值

今年下半年以来价格和盈利超预期改善,不过资本市场并不认可,核心原因在于

从自上而下角度来看,行业需求增速后续将下滑,目前盈利的改善没有持续性。我们认为明年需求增速确实存在回落风险(定量测算明年需求增速应在6%以上),但是行业供给端也有望大幅改善,这种改善足以带来供需关系继续向好,供给改善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明年的新增供给很少,约3-4%的增长,二是大企业的自律将更加有效,三是政策有可能带来供给超预期收缩(环保约束、取消32.5复合水泥等);而且从过去经验来看,边际供需向好会带来价格和盈利的改善。具体到择时角度,我们认为明年上半年行业存在预期和盈利双重改善的机会,标的上两条思路,一是看好明年改善确定的海螺水泥、华新水泥、江西水泥、金隅股份,二是建议关注可能存在拐点的冀东水泥、同力水泥、四川双马。

玻璃玻纤行业:观察新增供给及库存去化进度

玻璃价格4季度出现超预期下滑,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行业提前步入淡季,二是玻璃价格和水泥价格分化明显;造成这种分化的原因主要来自供给端的差异,玻

璃行业今年的新增供给创历史新高,随着供给的持续释放,供需天平向另外一端下滑;明年行业仍有一定的新增产能等待投产,目前时点建议等待,观察未来产能投放节奏。

玻纤价格自2012年以来一直在低位徘徊,行业内企业位于微利状态,玻纤行业仍在底部;不过预期未来,行业开始出现一些积极因素,一方面欧美发达国家经济在缓慢复苏,二是持续两年多的低迷期,行业产能处于低速增长,供给压力在减小,明年行业可能存在底部回升的机会,目前时点建议重点观察中国玻纤的库存去化情况。

新型建材:两种思路寻找成长公司

行业整体需求步入低速增长阶段,并不意味着所有公司都失去了成长性;我们认

为有核心竞争力的公司在新产品放量、市占率提升的阶段仍将保持较快增长。我们看好新产品放量逻辑的方兴科技和长海股份、市占率提升逻辑的东方雨虹和伟星新材。建议关注建研集团和北新建材。

风险提示

10.医药行业投资策略 篇十

【企业网址】(点击看正文)

正文目录

第一章遮阳用品行业概述1第一节遮阳用品定义1第二节遮阳用品行业发展历程第三节遮阳用品行业分类情况第四节遮阳用品产业链分析

一、产业链模型介绍23 4

4二、遮阳用品产业链模型分析6第五节遮阳用品行业地位分析10

一、遮阳用品行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10

二、遮阳用品行业对人民生活的影响1

3三、遮阳用品行业关联度情况15 第二章中国遮阳用品行业运行环境分析18第一节2014-2018年国际宏观经济分析18

一、2014年国际宏观经济运行概况18

二、2014-2018年国际宏观经济趋势预测21 第二节2014-2018年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2

4一、2014年中国宏观经济发展情况2

4二、2014-2018年中国宏观经济趋势预测26第三节中国遮阳用品行业相关政策、标准分析30 第三章2010-2018年我国遮阳用品行业发展分析及预测32第一节中国遮阳用品行业市场分析

32一、中国遮阳用品行业品牌发展现状

32二、中国遮阳用品行业消费市场现状3

4三、中国遮阳用品行业相关政策现状37第二节2010-2014年遮阳用品行业主要原材料价格及供应情况40第三节2010-2014年中国遮阳用品行业供需分析

41一、2010-2014年中国遮阳用品行业供给分析

41二、2010-2014年中国遮阳用品行业需求分析

43三、2010-2014年中国遮阳用品行业供需平衡分析44第四节2014-2018年遮阳用品行业主要原材料价格及供应情况预测47第五节2014-2018年中国遮阳用品行业供需预测48

一、2014-2018年中国遮阳用品行业供给预测48

二、2014-2018年中国遮阳用品行业需求预测50 第四章中国遮阳用品行业市场价格走势及影响因素分析55第一节2012-2014年中国遮阳用品行业市场价格回顾55第二节中国遮阳用品行业当前市场价格及评述56第三节中国遮阳用品行业市场价格影响因素分析57

第四节2014-2018年中国遮阳用品行业未来市场价格走势预测58

第五章2012-2014年中国遮阳用品行业发展状况分析60

第一节中国遮阳用品行业规模情况分析60

一、遮阳用品行业单位规模情况分析60

二、遮阳用品行业人员规模状况分析62

三、遮阳用品行业资产规模状况分析65

四、遮阳用品行业市场规模状况分析67

五、遮阳用品行业敏感性分析68

第二节中国遮阳用品行业产销情况分析71

一、遮阳用品行业生产情况分析71

二、遮阳用品行业销售情况分析72

三、遮阳用品行业产销情况分析74

第三节中国遮阳用品行业财务能力分析78

一、遮阳用品行业盈利能力分析与预测78

二、遮阳用品行业偿债能力分析与预测81

三、遮阳用品行业营运能力分析与预测83

四、遮阳用品行业发展能力分析与预测84

第六章2010-2018年中国遮阳用品行业进出口分析及预测88

第一节中国遮阳用品行业进出口格局分析88

一、遮阳用品行业进口格局分析88

二、遮阳用品行业出口格局分析90

第二节2010-2014年中国遮阳用品行业进出口数据统计

一、遮阳用品行业进口数据统计分析94

二、遮阳用品行业出口数据统计分析97

第三节进出口因素分析100

一、殴债危机特别是后危机时代主要影响因素

二、人民币升值对进出口影响分析102

三、行业高端产品进出口市场分析105

四、营销模式对产品进出口影响分析107

第三节2014-2018年中国遮阳用品的进口预测109

第四节2014-2018年中国遮阳用品的出口预测110

第七章遮阳用品行业市场竞争策略分析112

第一节行业竞争结构分析112

一、现有企业间竞争112

二、潜在进入者分析114

三、替代品威胁分析117

四、供应商议价能力119

五、客户议价能力120

第二节遮阳用品市场竞争策略分析123

一、遮阳用品市场增长潜力分析123

二、遮阳用品产品竞争策略分析124

三、典型企业产品竞争策略分析126

第三节遮阳用品企业竞争策略分析130 94100

二、2014-2018年遮阳用品行业竞争格局展望13

3三、2014-2018年遮阳用品行业竞争策略分析135 第四节遮阳用品产品竞争力评价及构建分析137

一、整体产品竞争力评价137

二、竞争优势评价及构建建议139 第八章中国遮阳用品行业重点企业发展分析142第一节遮阳用品重点企业一1

42一、企业概况1

42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14

5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147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148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150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1

53七、企业未来战略分析155 第二节遮阳用品重点企业二157

一、企业概况157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159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160 162 165 167

七、企业未来战略分析168 第三节遮阳用品重点企业三17

1一、企业概况17

1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17

2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17

4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177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179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180

七、企业未来战略分析182 第四节遮阳用品重点企业四186

一、企业概况186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189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19

1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19

2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19

4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197

七、企业未来战略分析199 第五节遮阳用品重点企业五20

1一、企业概况20

1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20

3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20

4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七、企业未来战略分析 第六节遮阳用品重点企业五

一、企业概况2*** 215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216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218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221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22

3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22

4七、企业未来战略分析226 第九章遮阳用品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231第一节2014-2018年中国遮阳用品市场趋势分析2

31一、2012-2014年中国遮阳用品市场趋势总结2

31二、2014-2018年中国遮阳用品发展趋势预测232第二节2014-2018年中国遮阳用品行业技术趋势23

5一、遮阳用品行业发展新动态23

5二、遮阳用品行业技术新动态236

三、遮阳用品行业技术发展趋势预测238 第三节2014-2018年中国遮阳用品行业风险分析2

42一、市场竞争风险2

42二、原材料压力风险分析24

5三、技术风险分析247

四、政策和体制风险248

五、外资进入现状及对未来市场的威胁250第四节遮阳用品行业的发展战略研究2

54一、战略综合规划2

54二、技术开发战略257

三、区域战略规划259

四、产业战略规划260

五、营销品牌战略26

2六、竞争战略规划265 第十章遮阳用品行业前景分析及对策269第一节遮阳用品行业发展前景分析269

一、遮阳用品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分析269

二、遮阳用品行业市场蕴藏的商机分析27

1三、遮阳用品行业“十二五”规划解读272 第二节遮阳用品行业发展对策27

5一、把握国家投资的契机27

5二、竞争性战略联盟的实施276

三、市场的重点客户战略实施278 第三节遮阳用品行业专家结论及建议282

上一篇:《大自然的语言》学案 (八年级上册)下一篇:四川省历年造价员土建考试试题(2005-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