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的古诗

2024-08-20

元稹的古诗(精选10篇)

1.元稹的古诗 篇一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赏析

菊花,不象牡丹那样富丽,也没有兰花那样名贵,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受人偏爱。有人赞美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高洁的气质,而元稹的这首咏菊诗,则别出新意地道出了他爱菊的原因。 咏菊,一般要说说菊花的可爱。但诗人既没列举“金钩挂月”之类的形容词,也未描绘争芳斗艳的景象。而是用了一个比喻——“秋丝绕舍似陶家”。一丛丛菊花围绕着房屋开放,好似到了陶渊明的家。秋丛,即丛丛的秋菊。东晋陶渊明最爱菊,家中遍植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是他的名句。这里将植菊的地方比作“陶家”,秋菊满院盛开的景象便不难想象。如此美好的菊景怎能不令人陶醉?故诗人“遍绕篱边日渐斜”,完全被眼前的菊花所吸引,专心致志地绕篱观赏,以至于太阳西斜都不知道。“遍绕”、“日斜”,把诗人赏菊入迷,留连忘返的情景真切地表现出来,渲染了爱菊的气氛。 诗人为什么如此着迷地偏爱菊花呢?三、四两句说明喜爱菊花的原因:“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菊花在百花之中是最后凋谢的,一旦菊花谢尽,便无花景可赏,人们爱花之情自然都集中到菊花上来。因此,作为后凋者,它得天独厚地受人珍爱。诗人从菊花在四季中谢得最晚这一自然现象,引出深微的道理,回答了爱菊的原因,表达了诗人特殊的爱菊之情。这其中当然也含有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这首诗从咏菊这一平常的题材,发掘出不平常的诗意,给人以新的启发,显得新颖自然,不落俗套。在写作上,笔法也很巧妙。前两句写赏菊的实景,渲染爱菊的气氛作为铺垫;第三句是过渡,笔锋一顿,迭宕有致,最后吟出生花妙句,进一步开拓美的境界,增强了这首小诗的艺术感染力。

2.元稹的古诗 篇二

晚清著名学者沈增植在《与金蓉镜太守论诗书》一文中提出:“吾尝谓诗有元祐、元和、元嘉三关。”在这以前, 同是同光体诗派闽派的代表人物陈衍亦曾提出过影响很大的诗之“三元说”:“三元者, 开元、元和、元祐也。”就元和之所处年代来说, 是唐王朝由盛转衰之时;就诗文创作来说, 是求新求变之机, 是中国文学史变化之关键枢纽。明代许学夷在《诗源辩体》中说:“元和诸公所长正在变。”而作为与韩孟诗派相对的元和诗派的领军人物, 元稹的诗歌创作, 尤其是他的诗歌理论, 都为这种新变作了准备, 或者曰, 吹响了这个变革时代的号角。

元稹诗歌创作理论的一大特色, 就是主张尊杜学杜, 从而确立了杜甫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在《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一文中, 元稹给杜甫以很高的评价, 认为其诗歌是集大成的:“予读诗至杜子美, 而知大小之有所总萃焉。”杜甫之所以所取得这样的成就, 是因为他很好地继承了前人的优秀成果, “至於子美, 盖所谓上薄风骚, 下该沈宋, 古傍苏李, 气夺曹刘, 掩颜谢之孤高, 杂徐庾之流丽, 尽得古今之体势, 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 进而认为杜甫的成就超越了李白。在诗歌史上, 这是第一次提出了李杜优劣论。“使仲尼考锻其旨要尚不知贵, 其多乎哉!苟以为能所不能, 无可无不可, 则诗人以来, 未有如子美者。时山东人李白, 亦以奇文取称, 时人谓之‘李杜’。予观其壮浪纵恣, 摆去拘束, 模写物象及乐府歌诗, 诚亦差肩於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 排比声韵, 大或千言, 次犹数百, 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 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 则李尚不能历其藩翰, 况堂奥乎?”元稹认为杜甫取得这样的成就, 一在于他的才华, “杜甫天材颇绝伦”;二在于杜绝模仿沿袭, 自己有所独创, “怜渠直道当时语, 不着心源傍古人”。

通过尊杜学杜, 元稹提出了自己的理论。他反对那种无病呻吟、没有实际意义的作品。尤其在乐府诗歌的创作上, 他认为自魏晋以来的诗歌“沿袭古题, 唱和重复, 于文或有短长, 于义咸为赘剩”。他极为推崇杜甫所作的乐府诗歌, 认为诗歌创作的创作应当如是。“近代唯诗人杜甫《悲陈陶》、《哀江头》、《兵车》、《丽人》等, 凡所歌行, 率皆即事名篇, 无复倚傍。余少时与友人乐天、李公垂辈, 谓是为当, 说不复拟赋古题” (《乐府古题序》) 。就是说, 诗歌要反映实际的人生, 反映实际的生活。主旨就是“唯歌生民病, 愿得天子知” (白居易《寄唐生》) 。

在理论上, 元稹主张为现实的文学, 也就是汉儒所讲的“刺美见事”。元稹的这种文学观是积极为人生的文学。这固然和中国诗歌的传统诗言志有关, 其实这种新变不是关乎一个人, 而是一个时代, 和当时的社会形势极有关系:藩镇割据, 宦官专政, 朋党排揎, 边患连连。“元和诗之变, 首先表现在内容上突破了大历、贞元轻浮柔弱的诗风, 而使诗歌逐渐贴近现实生活, 以反映社会的弊端”。[1]但更重要的是和他的出身出生于破落的地主家庭有关。元稹自幼家境贫寒。“稹八岁丧父。其母郑夫人, 贤明妇人也;家贫, 为稹自授书, 教之书学” (《旧唐书元稹传》) , “又自悲家贫多故, 年二十七, 方从乡赋”。他走的是学而优则仕的道路:“既第之后, 虽专于科试, 亦不废诗。及授校书郎时, 已盈三四百首。或出示交友如足下辈, 见皆谓之工, 其实未窥作者之域耳。自登朝来, 年齿渐长, 阅事渐多。每与人言, 多询时务;每读书史, 多求理道”。起于寒门, 决定了他的政治选择, 就是加强中央集权, 为士人参政议政而服务。上升到诗歌创作, 必然以诗歌为武器表达自己的政治见解, “始知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合为事而作”。

而作为当时的统治者, 面对江河日下的政治形势, 也在积极寻求一条富国强兵的道路:“是时皇帝初即位, 宰府有正人, 屡降玺书, 访人急病”。现实的政治需求, 加上庶族出身的知识分子对参与政治活动的积极要求, 一代世风在短时间内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大抵天宝之风尚党, 大历之风尚浮, 贞元之风尚荡, 元和之风尚怪也”, [2]“士风的变化与社会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 而造成社会环境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政治的动荡反复。安史之乱、建中之难、永贞革新则是士风突变的重要关节, 对文风与诗风的影响也就尤其重大”。[1]P199

可以说, 关心政治, 关心社会, 是对传统的诗教诗言志说的继承, 是现实社会的必然要求。

在艺术追求上, 元稹追求的是的是形势上合格律, 讲对仗, “唯杯酒光景间, 屡为小碎篇章, 以自吟畅。然以为律体卑下, 格力不扬, 苟无姿态, 则陷流俗”;意境上讲求含混深远, 韵味含蓄, “常欲得思深语近, 韵律调新, 属对无差, 而风情宛然, 而病未能也” (《上令狐相公诗启》) 。

其实, 追求风致宛然, 重视诗歌情感的抒发, 这样的诗歌理论渊源有之, 也就是刘勰所说的“诗缘情而绮靡”, 这是与言志说并立的诗歌理论。同时, 另一个因素是士风的转变。“长安风俗, 自贞元侈于游宴, 其后或侈于书法图画, 或侈于博弈, 或侈于卜祝, 或侈于服食”。[2]P60由于整个社会的普遍风气如此, 影响到元稹的诗歌创作上, 就有追求“韵律调新, 属对无差, 而风情宛然”的一面。

二、元稹诗歌理论与创作思想的合

当创作与理论一致的时候, 元稹的诗歌几乎就是对自己理论的图解。据台湾学者范淑芬分析:“元稹的乐府诗, 或写时事, 或写战争, 或写民生疾苦, 或写官吏贪渎, 或写仕途失意。总之, 在这些诗篇中, 他抒发了内心对于政治及社会的关心。就其内容分为讽刺宫廷奢淫失道、苛征厌战、边将骄佚以及感怀寄情、托物讽喻等五类。”[3]P28

对杜甫的学习, 元稹特别推崇他的长篇排律。“予始与乐天同校秘书, 前后多以诗章相赠答。会予谴掾江陵, 乐天犹在翰林, 寄予百韵律诗及杂体, 前后数十章” (《白氏长庆集》序) 。如《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 就达一百韵, 两百句, 一千多字。就现存元稹的文集中, 这种逞才使气的酬唱诗歌为数不少。

元稹所标榜的风致宛然的杯酒间小碎篇章在他的文集中也为数不少。如“旦夕天气爽, 风飘叶渐轻。星繁河汉白, 露逼衾枕清。丹鸟月中灭, 莎鸡床下鸣。悠悠此怀抱, 况复多远情” (《秋夕远怀》) ,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菊花》) 。这样的诗篇在文集中比比皆是。其艺术特点一是词藻的华丽, 二是对景物描写的细腻。三是对真挚情感的执着追求。这类诗篇应该包括他的悼亡诗。“朝从空屋里, 骑马入空台。尽日推闲事, 还归空屋来。月明穿暗隙, 灯烬落残灰。更想咸阳道, 魂车昨夜回” (《空屋题》) , 元稹的这种艺术追求, 使得他的诗歌中有一种追求诗歌用词的华丽, 意境的深远的自觉, 这也是他的诗歌与白居易的诗歌通俗风格的区别。

总之, 元稹的诗歌创作与理论有和谐一致的地方。在他的部分诗歌中, 很好地体现了他的诗学观念。

三、元稹诗歌理论与创作思想的悖离

元稹的诗歌理论也存在着对立与相悖。美刺、教化与风致宛然本身就是殊途。欲达到美刺、教化的目的, 语言就要尽要露, 语言就要通俗;而风致宛然就要语言典雅、意境深远。这两种标准与要求本是南辕北辙, 体现在诗歌创作上, 就必然是诗歌风格的多样化。

诗歌是情感的艺术, 正如鲁迅所说:“但文艺之所以为文艺, 并不贵在教训, 若把小说变成修身教科书, 还说什么文艺。”[1]P324就元白自己极为看重的乐府诗歌来说 (文学史中一度认为由他们发起了新乐府运动) , “其辞质而径, 欲见之者易谕也;其言直而切, 欲闻之者深诫也;其事核而实, 使采之者传信也;其体顺而肆, 可以播于乐章歌曲也” (白居易《新乐府序》) 。这是他们创作乐府诗歌的目标与追求。然而, 正因为过直过露, 也就往往会损害诗歌的艺术特色, 失去风致宛然的情调;等而下之, 叫嚣怒号, 失去诗的艺术特色。

李调元在《雨村诗话》中就曾指出:“白乐天《新乐府》, 夭矫变化, 用笔不测, 而起承转收并然, 其规讽劝戒, 直是理学中古文, 不可作词章读。”李调元看到了元白乐府诗的非诗歌艺术特色。但他忽视了, 诗歌毕竟是诗歌, 倘若诗歌成了句读不齐之古文, 还谈什么诗歌。其实, 就连元白自己都认为这种诗歌创作是有问题的。如白居易就认为, 自己的诗歌创作, “意太切而理太周。故理太周则辞繁, 意太切则言激。然与足下为文, 所长在于此, 所病亦在于此。足下来序, 果有词犯文繁之说。今仆所和者, 犹前病也” (白居易《和答诗十首并序》) , “其间感物寓意, 可备曚瞽之讽达者有之, 词直气粗, 罪戾是惧, 固不敢陈露於人” (元稹《上令狐相公诗启》) 。“词直气粗”, 与风致宛然是异途, 就诗歌的艺术特质角度来说, 不能不说是创作上的失败。

当然, 诗歌创作的至境是意境与主体的完美结合, 这也是元白自己的自觉追求, 如白居易就认为:“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 莫始乎言, 莫切乎声, 莫深乎义。诗者, 根情, 苗言, 华声, 实义。” (《与元九书》) 一旦诗歌创作达到这个要求, 就往往是千古传颂的名作。如白居易的《长恨歌》、元稹的《连昌宫词》等, 但这样的佳作毕竟太少。

而与理论相悖, 走得最远的就是元稹的艳情诗歌了。关于元稹的艳体诗歌, 有两个经常被论文学史者常常提及的论述。一是杜牧在《平卢军节度巡官李戡墓志》的一段话:“尝痛自元和以来, 有元、白诗者, 纤艳不逞。非庄士雅人, 多为其所破坏。流於民间, 疏於屏壁。子父女母, 交口教授。淫言媟语, 冬寒夏热, 入人肌骨, 不可除去。吾无位, 不得用法以治之。”二是李肇在《唐国史补》谈到的:“元和以后, 为文笔则学奇诡于韩愈, 学苦涩于樊宗师;歌行则学流荡于张籍;诗章则学矫激于孟郊, 学浅切于白居易, 学淫靡于元稹, 俱名为元和体。”

元稹的诗歌有淫靡的一面, 这已是定论。如《梦游春》对闺房的铺陈描写, 极得六朝余韵:“鹦鹉饥乱鸣, 娇娃睡犹怒。帘开侍儿起, 见我遥相谕。铺设绣红茵, 施张钿妆具。潜褰翡翠帷, 瞥见珊瑚树。不辨花貌人, 空惊香若雾。身回夜合偏, 态敛晨霞聚。睡脸桃破风, 汗妆莲委露。丛梳百叶髻, 金蹙重台屦。纰软钿头裙, 玲珑合欢袴。鲜妍脂粉薄, 暗淡衣裳故。最似红牡丹, 雨来春欲暮。”

而《会真诗三十韵》一首, 不但与美刺风教无关, 而且远远超越了风致宛然。尤其对男女交欢过程的细腻描写:“戏调初微拒, 柔情已暗通。低鬟蝉影动, 回步玉尘蒙。转面流花雪, 登床抱绮丛。鸳鸯交颈舞, 翡翠合欢笼。眉黛羞频聚, 朱唇暖更融。气清兰蕊馥, 肤润玉肌丰。无力慵移腕, 多娇爱敛躬。汗光珠点点, 发乱绿松松。方喜千年会, 俄闻五夜穷。留连时有限, 缱绻意难终。慢脸含愁态, 芳词誓素衷。赠环明运合, 留结表心同。啼粉流清镜, 残灯绕暗虫。华光犹冉冉, 旭日渐曈曈。”

元白所创作艳体诗, 尽管现在所存不多, 但从记载来看, 他们的创作是有意识的行为。如元稹的一首诗歌的制题目就是:“为乐天自勘诗集, 因思顷年城南醉归, 马上递唱艳曲, 十余里不绝。长庆初, 俱以制诰侍宿南郊斋宫, 夜后偶吟数十篇, 两掖诸公洎翰林学士三十余人, 惊起就听, 逮至卒吏, 莫不众观, 群公直至侍从, 行礼之时, 不复聚寐。予与乐天吟哦竟亦不绝。因书于乐天卷后。越中冬夜风雨, 不觉将晓, 诸门互启关锁, 即事成篇。”元稹对自己艳情诗创作之津津乐道, 可见一斑。关于自己诗歌的分类, 元稹曰:“近世妇人, 晕淡眉目, 绾约头鬓, 衣服修广之度, 及匹配色泽, 尤剧怪艳, 因为艳诗百余首。” (《叙诗寄乐天书》) 所以作艳体诗, 也是元稹自己所认同的。

而淫靡的诗风又是元白所反对的。如白居易曰:“臣又闻稂莠秕稗生於谷, 反害谷者也;淫辞丽藻生於文, 反伤文者也。故农者耘稂莠, 簸秕稗, 所以养谷也;王者删淫辞, 削丽藻, 所以养文也。伏惟陛下诏主文之司, 谕养文之旨, 俾辞赋合炯戒讽谕者, 虽质虽野, 采而奖之, 碑诔有虚美愧辞者, 虽华虽丽, 禁而绝之。若然, 则为文者必当尚质抑淫, 著诚去伪, 忻小弊, 荡然无遗矣。则何虑乎皇家之文章, 不与三代同风者欤?” (白居易六十八卷《议文章, 碑碣词赋》)

因此, 元稹诗歌理论的矛盾, 引起了诗歌理论与创作思想的悖离, 这种悖离, 一方面与他们所处的时代有关系, 一方面和前代诗歌理论以及创作的影响有关。

参考文献

[1]胡可先.中唐政治与文学[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 2000:175.

[2]李肇.唐国史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57.

[3]范淑芬.元稹及其乐府诗研究.[M].台湾:文津出版社.中华民国73年.

3.元稹的两段情史 篇三

与“莺莺”小姐的花前月下

“崔莺莺”是元稹所写小说《莺莺传》里的人物。《莺莺传》影响很大,后代不断有人以此改编,元代剧作家王实甫写的《西厢记》尤其出名。其实,崔莺莺与张生的故事真的在历史上发生过。元稹就是那个“张生”。只不过,与《西厢记》里才子佳人终结良缘的欢喜结局不同,元稹是个负心的“张生”。而“崔莺莺”的真实名字,已经没有人知道了。

遇见“崔莺莺”的那一年,元稹22岁,正处于对生活充满激情和向往的年纪。

那一年,“崔莺莺”一家孤儿寡母路过山西永济,碰上当地的军变。有军人看中了崔家的钱财,想要抢劫。元稹当时在山西当一名九品芝麻官,出于善意,他出面和军人交涉,保护了崔家人的性命和钱财。崔家为了感谢元稹,设宴答谢。宴席上,元稹认识了崔家的“莺莺”小姐。一来二往,二人产生了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终于有一天,“莺莺”小姐半夜来到元稹的房间——这就是后来元稹自己所说的“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这样每天半夜幽会,持续了近一个月。后来,元稹索性住到了崔家,一待数月。

这时,吏部的选拔考试即将进行,元稹要离开山西奔赴长安。莺莺小姐似乎知道这次分离就意味着分手,在元稹远行的前一天,她强颜欢笑地对元稹说:“即便你对我始乱之,终弃之,我也不敢怨恨你。”随后又弹了一曲《霓裳羽衣序》,听到的人都伤心地哭了。元稹不顾爱人的眼泪,决然离开。

接下来的两年里,元稹和“莺莺”的关系剪不断、理还乱,直到吏部考试元稹顺利地通过,却也跟“莺莺”小姐正式分手。无奈之下,“莺莺”小姐嫁给了别人。

奇怪的是,元稹在得知“莺莺”嫁人之后,竟然跑到她的夫家,以表哥的身份,希望骗“莺莺”出来和他见面。但她并未出现,因为她知道,那个千里来寻她的“表哥”,已经不是自己的“真命天子”了。

“除却巫山不是云”的爱恋

在抛弃“莺莺”后,元稹转头就和韦丛结婚了。韦丛是朝廷显贵韦夏卿的小女儿,下嫁元稹的时候刚刚20岁,而此时的元稹,仅仅是秘书省的小官。

元稹十分珍惜这门婚事。当时元稹的薪俸不高,家里比较贫困。难能可贵的是,出身豪门的韦丛非常贤惠,面对贫苦的生活坦然处之,对于元稹也从无半分怨言。元稹对她十分感激,两个人的感情非常和睦。

然而,贫穷的生活和多次生育,极大地影响了韦丛的身体健康。在元稹31岁的时候,年仅27岁的韦丛去世了。

悲恸之下,元稹开始长白头发。他邀请大文人韩愈为妻子撰写了墓志铭,自己则写下了感人至极的诗歌《遣悲怀》三首,其中最出名的是其中的第二首:“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最后一句“贫贱夫妻百事哀”更成为中国文学中对家庭生活最有概括力的名言之一。

元稹還有一首著名的诗,也是怀念韦丛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其中“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两句深刻地表达了他对爱人无限的眷恋和思念,千百年来为人传诵。

4.元稹的经典名言 篇四

1、莲池旧是无波水,莫逐狂风起浪心。

2、修身不言命,谋道不择时。

3、年年渐觉老人稀,欲别孙翁泪满衣。未死不知何处去,此身终向此原归。

4、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5、美人醉灯下,左右流横波。王孙醉床上,颠倒眠绮罗。

6、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7、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8、去年江上识君面,爱君风貌情已敦。

9、不为旁人羞不起,为郎憔悴却羞郎。

10、半欲天明半未明,醉闻花气睡闻莺。

11、春来爱有归乡梦,一半犹疑梦里行。

12、一杯颜色好,十盏胆气加。半酣得自恣,酩酊归太和。

13、门前本是虚空界,何事栽花误世人。

14、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15、不是眼前无外物,不关心事不经心。

16、天下风光数会稽,灵汜桥前百里镜。

5.元稹的诗词 篇五

忆在开元馆,食柏练玉颜。疏慵日高卧,自谓轻人寰。

李生隔墙住,隔墙如隔山。怪我久不识,先来问骄顽。

十过乃一往,遂成相往还。以我文章卷,文章甚斒斓。

因言辛庾辈,亦愿放羸孱。既回数子顾,展转相连攀。

驱令选科目,若在闠与闤。学随尘土坠,漫数公卿关。

唯恐坏情性,安能惧谤讪。还招辛庾李,静处杯巡环。

进取果由命,不由趋险艰。穿杨二三子,弓矢次第弯。

推我亦上道,再联朝士班。二月除御史,三月使巴蛮。

蛮民詀諵诉,啮指明痛癏。怜蛮不解语,为发昏帅奸。

归来五六月,旱色天地殷。分司别兄弟,各各泪潸潸。

哀哉剧部职,唯数赃罪锾。死款依稀取,斗辞方便删。

道心常自愧,柔发难久黫。折支望车乘,支痛谁置患。

奇哉乳臭儿,绯紫绷被间。渐大官渐贵,渐富心渐悭。

闹装辔头觼,静拭腰带斑。鹞子绣线, 狗儿金油环。

香汤洗骢马,翠篾笼白鹇。月请公王封,冰受天子颁。

开筵试歌舞,别宅宠妖娴。坐卧摩绵褥,捧拥綟丝鬟。

旦夕不相离,比翼若飞鸾。而我亦何苦,三十身已鳏。

愁吟心骨颤,寒卧支体。居处虽幽静,尤悔少愉嬾。

不如周道士,鹤岭临钟湾。绕院松瑟瑟,通畦水潺潺。

6.元稹的古诗 篇六

白居易 (772~846年) , 字乐天, 唐朝中叶大诗人, 晚居洛阳香山, 自号香山居士。原籍太原, 后迁居下邦 (今陕西渭南东南) 。其始祖据称乃楚国白胜, 传之秦朝有名将白起, 后来日见式微。白居易祖上数代, 俱为下层官吏。祖父白锽做过巩县令, 父白季庚做过彭泽县令、襄州别驾等小官。因其祖父两代俱在河南做官, 所以居家河南。

白居易出生后不久, 河南一带发生战乱, 藩镇割据势力与中央政府兵戎相见, 导致中原大地百姓流离失所。由彭城县令升任徐州别驾的白季庚, 眼见战火越烧越旺, 便让妻子带着年幼的小居易到江南投亲靠友, 以避战祸。江南苏州、杭州一带的优美风景, 绚丽多彩, 迷离了小居易的双眼;但少年漂泊, 颠沛流离, 寄人篱下, “衣食不充, 冻馁并至”, 给他留下了痛苦的回忆。

思乡与眼泪, 是少年白居易当时寄旅江南的真实写照。

16岁那年, 白居易已经写出了不少传世之作, 其中的五言律诗《赋得古原草送别》, 更是千古绝唱——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 萋萋满别情。

据宋人吴曾《复斋漫录》记载, 白居易带着诗卷来到长安, 拜见著名诗人顾况。那时正是朱泚叛乱之后, 长安城里一片萧瑟, 到处闹粮荒, 米价飞涨。顾况时任著作郎, 《旧唐书》说他“能文, 而性浮薄, 后进文章无可意者”。他看见诗稿上署名“居易”, 咧嘴笑道:“长安米贵, 居大不易。”等读罢“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一联, 老顾大为惊讶, 马上站起身来拉住白居易的手, 说道:“能做这样的诗句在长安居住, 当然不难啊!”

从此, 老顾到处夸说白居易乃天纵奇才。一传十, 十传百, 白居易的诗名, 迅速传遍京城。

唐德宗贞元十四年 (798年) , 白居易进士及第。在此期间, 他结识了元稹。元稹比他小七岁, 没能成为进士, 以明经科考试及第。两人随后同登书判拔萃科, 俱授秘书省校书郎。

唐宪宗元和元年 (806年) 四月, 宪宗策试制举人, 白居易和元稹同时参加了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考试。登第者十八人, 元稹为第一, 官拜右拾遗, 成为朝官;白居易名列第四, 授陕西周至县尉。

唐代的周至县, 贫瘠荒凉, 到处是黄土高坡。一天, 白居易和好友陈鸿、王质夫一起来到仙游谷, 登高望远, 指点江山。谈到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故事与传说, 感叹不已。王质夫说, 帝王与后妃之间的生死恋情, 世上罕有, 这是多么可贵的题材啊!他吁请白居易写一首长诗, 陈鸿写一篇传记, 珠联璧合, 以传后世。

白居易默然。他胸中的波涛, 却巨浪滔天。于是, 中国文学史上一篇感人肺腑的长篇歌行, 应运而生, 这就是白居易最著名的代表作——《长恨歌》;而陈鸿所著的《长恨歌传》, 却始终默默无闻。

《长恨歌》以唐玄宗与杨玉环的感情经历为主线, 由“汉皇重色思倾国, 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 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 一朝选在君王侧”起笔, 经“骊宫高处入青云, 仙乐风飘处处闻。缓歌曼舞凝丝竹, 尽日君王看不足。渔阳鼙鼓动地来, 惊破霓裳羽衣曲”转折, 最后以“在天愿作比翼鸟, 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 此恨绵绵无绝期”结束, 跌宕起伏, 摇曳生姿, 赚尽了世上许多痴男怨女的眼泪……

此作一出, 风行天下, 万口传诵, 自古至今, 盛况依旧, 解家纷纭。有人说是“讥明皇迷于色而不悟也” (唐汝询《唐诗解》) , 有人说是“述明皇追抢贵妃始末, 无他激扬” (洪迈《容斋随笔》) , 也有人说此诗主题乃讽喻与爱情的“二重奏”。其实呢, 诗, 只不过是诗, 是作者彼时彼地内心深处矛盾冲突形成的感情迸发之表达。主题云云, 猜测而已。第二年, 声名卓著的白居易应召回京, 授翰林学士, 次年五月, 拜左拾遗。拾遗乃朝廷言官, 他从此可以直接对皇帝陈述自己的主张了!他在《初授左拾遗献书》中, 表达了自己的激动心情——“食不知味, 寝不遑安, 唯思粉身, 以答殊宠”。

此时的白居易, 风华正茂, 激情满怀, 以天下为己任, 欲通过向皇帝进言, 革除弊政, 振兴大唐, 实现救国救民的理想。面对政坛风雨, 白居易频频上谏, 或反对宦官参政, 或鞭挞藩镇割据, 或批评宰相失职。朝政和诏令稍有遗缺, 他都直陈所见, 弹纠其弊。元和四年 (809年) 九月, 成德节度使王承宗起兵反叛, 宪宗任命毫无军事才能的宦官吐突承璀为招讨军总指挥, 群臣哗然, 白居易态度激烈, 《新唐书·白居易传》记载了他与皇帝激烈廷争的事实:皇帝固执己见, 白居易当场指出:“陛下错矣!”宪宗勃然变色, 随即罢朝, 群臣震恐。宪宗私下对监察御史李绛说:“是子我自拔擢, 乃敢尔!”要把他撤职查办。李绛赶紧劝解, 许久, 皇帝的脸色才由阴转晴, “待之如初”。

与此同时, 白居易的诗歌创作, 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启奏之间, 有可以救济人病, 裨补时阙, 而难于指言者, 辄歌咏之, 欲稍稍进闻于上” (《与元九书》) 。这就是元和初年所写的《新乐府》《秦中吟》等讽喻诗。讽喻诗是白居易最重视的作品, 共计170余首, 其中《新乐府》50首, 《秦中吟》10首, 具有高度的思想性与批判精神, 是诗人前期诗歌的巅峰之作。

这些讽喻诗, 旗帜鲜明, 锋芒犀利, 流露着诗人的勃勃朝气, 还有一点敢把皇帝拉下马的傻气。他“不惧权豪怒, 亦任亲朋讥”, 用生动的语言和白描手法, 愤怒地揭露了权贵的奢淫腐朽、宦官的专权霸道, 真实地反映了老百姓遭受的摧残。

7.元稹近体诗用韵系统考 篇七

关键词:唐代  洛阳  近体诗  诗韵

元稹(779~831),字微之,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诗人。25岁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其集与白居易同名“长庆”,今编诗二十八卷。本文以其近体诗诗歌用韵为研究对象,旨在归纳元稹诗歌的韵部系统,进而揭示中唐通语与洛阳方音在元稹诗韵中流露出的某些信息。本文的工作底本为《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和《全唐诗补编》(中华书局,1992),韵书依《广韵》,必要时参以《集韵》。

根据统计,今存于世的元稹近体诗551首,共有551个韵段。本文归纳出近体诗用韵27部,其中阴声韵12部,阳声韵15部。下文对元稹所作近体诗的用韵系统进行分析,每部均以《广韵》为参照,指出各韵之间的分合疏密关系,并酌举典型诗例证之;对不合官韵规定的出韵、借韵现象,则将其韵例专门列出;另外,我们还根据各韵的独用同用情况分析其押韵部类,必要时对特殊韵例和韵字加以说明。

一、阴声韵12部

(一)歌戈部

本部包括《广韵》歌戈二韵,共13个韵段。《广韵》歌戈同用,元稹近体诗歌韵独押1次,歌戈互叶12次,二韵通押占92.31%,亦同用。

歌戈同用:《和乐天早春见寄》叶“和戈歌多歌波戈何歌”。

(二)家麻部

本部包括《广韵》麻韵,《广韵》麻独用。在本部全部13个韵段中,麻韵独押10次,占76.92%,基本符合唐代功令。

麻韵独用:《虫豸诗·巴蛇·一》叶“蛇花沙麻麻”。

麻韵与佳韵的“涯”字混叶3次,1次为首句借佳韵:《奉和严司空重阳日同崔常侍崔郎中及诸公登龙山落帽台佳宴》叶“涯佳花纱芽车麻”。另有两例为出韵:《酬乐天见忆兼伤仲远》叶“赊家花麻涯佳斜沙麻”;《放言五首·二》叶“沙家鸦斜麻涯佳”。

“涯”字,《广韵》佳韵五佳切,又支韵鱼羁切,《集韵》新增麻韵牛加切。关于“涯”字的中古音韵属,黄炳辉的《中古“涯”字韵属证》曾专门讨论,他认为中古“涯”字有麻韵一读。此字与麻韵混叶,应当是时音的表现。

(三)居鱼部

本部包括《广韵》鱼韵,《广韵》鱼独用。元稹近体诗鱼韵独押15次,鱼虞混叶(仅为去声御遇通押)1次,鱼韵独押占此部16个韵段的93.75%,亦独用。

鱼韵独用:《贻蜀五首·张校书元夫》叶“书于如徐鱼鱼”。

去声御遇通押1次:《西还》(五言仄绝)叶“树遇去御”。

(四)虞模部

本部包括《广韵》虞模二韵,《广韵》虞模同用。元稹近体诗虞模通押21次,占本部26个韵段的80.77%,二韵同用无疑。

虞模通押:《奉和权相公行次临阙驿逢郑仆射相公归朝俄顷分途因以奉赠诗十四韵》叶“符虞炉都模趋驱繻蹰夫虞途模珠虞壶模诛虞谟图模儒虞”。

(五)尤侯部

本部包括《广韵》尤侯幽三韵。《广韵》尤侯幽同用,此三韵于元稹所作近体诗中共出现39次,两两通押24次,占61.54%,亦同用。

尤侯同用:《酬许五康佐》叶“俦尤鞴侯州愁流牛舟秋游求尤”。

尤幽通押:《酬孝甫见赠十首·十》叶“璆幽浮愁尤”。

(六)豪刀部

本部包括《广韵》豪韵,《广韵》豪独用。豪韵于元稹近体诗中共出现5次,皆独押,不与效摄其他三韵发生纠葛,自是独用。

豪韵独用:《送东川马逢侍御使回十韵》叶“豪高刀涛袍骚槽糟毛劳豪”。

(七)萧宵部

本部包括《广韵》萧宵二韵,《广韵》萧宵同用。元稹近体诗中此二韵共见13次,通押9次,占69.23%。其中萧韵共见9次,皆与宵通押,萧宵同用无疑。

萧宵通押:《和友封题开善寺十韵》叶“遥椒销朝娇桥宵跳萧苗宵条萧招宵”。

(八)齐西部

本部包括《广韵》齐韵,《广韵》齐独用。齐韵在元稹所作近体诗中共见13例,皆独用,不与他韵相混。

齐韵独押:《送王协律游杭越十韵》叶“凄稽溪题栖低齐提迷泥携齐”。

(九)佳皆部

本部包括《广韵》佳皆二韵,《广韵》佳皆同用。佳皆均属险韵④,在元稹近体诗中仅入韵2次,其中佳皆二韵通押1次,占本部韵段的50%,与官韵规定大体相同。

佳皆同用:《襄阳为卢窦纪事·二》叶“怀皆钗佳”。

佳皆灰混叶1次:《遣悲怀三首·一》叶“乖皆钗佳槐灰斋皆”。“槐”字出韵,原句作“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十)灰咍部

本部包括《广韵》灰咍二韵,《广韵》灰咍同用。元稹所著近体诗以灰咍为韵者共计22首,其中同用不分者18首,占81.82%,二韵同用无疑。

灰咍同用:《酬卢秘书》叶“才开台裁咍回颓灰来咍雷灰埃咍梅陪灰猜材咍堆媒灰灰灾咍杯灰莱苔咍”。

(十一)支之部

本部包括《广韵》支脂之三韵,《广韵》支脂之同用。在本部54个韵段中,支脂之两两相叶或三韵通押共38例,占70.37%,三韵同用无别。

支脂之通押:《酬李六醉后见寄口号》叶“诗棋之篱支饥脂奇支龟脂”。

(十二)衣微部

本部包括《广韵》微韵,《广韵》微独用,元稹近体诗用韵也基本符合这一功令。本部共14个韵段,微韵独押13次,占92.86%,独用无疑。

微韵独用:《酬友封话旧叙怀十二韵》叶“稀非违归微依威机衣肥飞闱微”。

微之混叶1次:《月三十韵》叶“辉微威依飞帏几巍闱菲衣圻徽霏扉蝛矶归围微旗之讥畿违晞机稀妃希非玑微”,“旗”字出韵,原句作“从星作风雨,配日丽旌旗”。

二、阳声韵15部

(一)东宫部

本部包括《广韵》东韵,《广韵》东独用。元稹所作近体诗以东韵字为主要韵脚⑤的诗作共42首,其中东韵独押39首,占92.86%,基本符合功令要求。

东韵独押:《酬乐天春寄微之》叶“蒙笼中同风东”。

钟韵字混入东韵1次:《会真诗三十韵》叶“栊空茏桐风童蒙栊虹宫东通蒙丛笼融丰躬东松钟穷终衷同虫曈嵩红蓬鸿冲中东”,“松”字出韵,原句作“汗光珠点点,发乱绿松松”。

冬韵字混入东韵1次:《行宫》叶“宫红东宗冬”,“宗”字出韵,原句作“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拢”,《广韵》上声董韵力董切,“拢略,又拗拢,筹也,谓酒律。”“愡”,《广韵》去声送韵千弄切,“愡恫”。此两字于元稹近体诗中皆入韵1次,押入平声。东钟董送相叶:《春六十韵》叶“中风隆东衷宫栊融终忡弓同戎峒洪枫翁鸿酆蒙空东愡送红笼崇虹忠功丰芃雄铜通公聋工烘东拢董葱瞳充茏虫蓬騘昽聪懜躬僮穷童桐濛东冲钟筒熊穹东冲钟丛东”。

(二)龙钟部

本部包括《广韵》钟韵,《广韵》冬钟同用。元稹近体诗以钟韵字为主要韵脚的诗作共有8首,其中钟韵独押7首,占87.5%,另与东韵混叶1次。

钟韵独用:《度门寺》叶“松重浓墉峰封冲容从锋喁茸踪蓉壅龙钟憧舂逢钟”。

钟东混押:《虫豸诗·蛒蜂·一》叶“蜂东踪胸逢钟”,“蜂”字出韵,原句作“巴蛇蟠窟穴,穴下有巢蜂”。

(三)庚清部

本部包括《广韵》庚耕清三韵,《广韵》庚耕清同用。元稹近体诗庚耕清两两相叶或三韵通押共计54次,占本部64个韵段的84.38%,另与青韵混叶1次。

庚耕清通押:《病减逢春期白二十二辛大不至十韵》叶“生庚盈清行庚轻声名清萌耕情清兵庚营清”。

庚清青混押:《虫豸诗·蚁子·一》叶“生庚咛青鸣庚声清”,“咛”字出韵。

(四)青星部

本部包括《广韵》青韵,《广韵》青独用。元稹近体诗青韵共出现3次,皆独押,不与他韵相混,自是独用。

青韵独用:《赋得数蓂》叶“蓂星零青形龄青”;《琵琶》叶“玲星听青”。

(五)蒸登部

本部包括《广韵》蒸登二韵,《广韵》蒸登同用。元稹近体诗蒸登韵共见5例,其中二韵通押3例,占60%,与功令要求基本相符。

蒸登通押:《赋得鱼登龙门(用登字)》叶“登鹏登凭凌澄升蒸”。

另附入声韵近体诗一首:《南家桃》(七言仄律)“南家桃树深红色(职),日照露光看不得(德)。树小花狂风易吹,一夜风吹满墙北(德)。离人自有经时别,眼前落花心叹息(职)。更待明年花满枝,一年迢递空相忆(职)。”此诗职德同用,与阳声韵蒸登通叶相合。

蒸登与庚混押1次:《虫豸诗·蝱·三》叶“兴蒸澄庚棱登登”,“澄”字出韵。

蒸登与耕冬混叶1次:《纪怀赠李六户曹崔二十功曹五十韵》叶“徵称蒸弘藤肱登冰乘蒸鹏登胜蒸崩能登陵绳蒸层登兢鹰蒸曾朋登升蒸□⑦蒸蒸灯登蝇仍凭升蒸矰登矜蒸憎登渑蒸增恒登症蒸簦登弸耕罾僧登僜菱应膺凌惩蒸稜登凝蒸縆登兴蒸鼕冬澄蒸登登”,“弸”“鼕”两字出韵。

(六)江窗部

本部包括《广韵》江韵,《广韵》江独用。元稹所作近体诗以江入韵者共见4首,皆独用,符合功令要求。

江韵独用:《泛江玩月十二韵》叶“邦厖双江幢釭窗泷缸摐降撞江”;《岳阳楼》叶“窗幢江江”。

(七)阳唐部

本部包括《广韵》阳唐二韵,《广韵》阳唐同用。元稹近体诗阳唐韵共出现31次,同用23次,占74.19%,阳唐同用无别。

阳唐通押:《虫豸诗·蟆子·三》叶“量香阳光茫唐”;《赠吕三校书》叶“郎唐狂娘床伤阳”。

另附入声韵近体诗一首:《三月二十四日宿曾峰馆夜对桐花寄乐天》(五言仄律)“微月照桐花,月微花漠漠铎。怨澹不胜情,低回拂帘幕铎。叶新阴影细,露重枝条弱药。夜久春恨多,风清暗香薄铎。是夕远思君,思君瘦如削药。但感事睽违,非言官好恶铎。奏书金銮殿,步屣青龙阁铎。我在山馆中,满地桐花落铎。”此诗药铎同用,与阳声韵阳唐通叶相合。

(八)真谆部

本部包括《广韵》真谆二韵,《广韵》真谆臻同用。在本部49例韵段中,真谆通押31次,占63.27%,真谆同用无疑。

真谆同用:《酬乐天寄蕲州簟》叶“春筠谆人珍鳞尘身真”。

另附入声韵近体诗一首:《闺晚》(五言仄律)“红裙委砖阶,玉爪剺朱橘术。素臆光如砑,明瞳艳凝溢质。调弦不成曲,学书徒弄笔质。夜色侵洞房,春烟透帘出术。”此诗质术同用,与阳声韵真谆通叶相合。

(九)文云部

本部包括《广韵》文韵,《广韵》文独用。元稹近体诗以文入韵者共见16例,皆独用,与官韵规定相合。

文韵独押:《早春寻李校书》叶“云裙纹分君文”。

(十)魂痕部

本部包括《广韵》元魂痕三韵,《广韵》元魂痕同用。元稹近体诗以元魂痕入韵者共计15首,其中三韵通押或两两混叶者共13首,占86.67%,三韵同用无别。

元魂痕通押:《东台去》叶“言元浑魂园元恩痕”。

(十一)寒桓部

本部包括《广韵》寒桓二韵,《广韵》寒桓同用。元稹近体诗以寒桓入韵者共见16次,其中寒桓二韵通押9次,占56.25%,基本符合功令要求。

寒桓通押:《放言五首·四》叶“安寒峦桓乾寒端欢桓”。

(十二)删山部

本部包括《广韵》删山二韵,《广韵》删山同用。元稹近体诗以删山为韵者共计17首,其中同用不分者13首,占76.47%,二韵同用无别。

删山通押:《酬乐天待漏入合见赠》叶“关班镮删山山颜删闲山攀删殷间山还删”。

(十三)先仙部

本部包括《广韵》先仙二韵,《广韵》先仙同用。元稹所作近体诗以先仙韵字为主要韵脚的诗作共计32首,二韵通押20首,占62.5%,先仙同用无别。

先仙通押:《虫豸诗·巴蛇·三》叶“天年烟先船仙”。

先仙与山混押1次:《宿石矶》叶“湲山鹃先船仙”,首句借山韵。

“膻”,《广韵》上声旱韵徒旱切,“肉膻也”,于元稹近体诗中入韵两次,皆押入平声。先仙旱相叶:《酬窦校书二十韵》叶“传圆全连仙怜先钱权仙弦先然禅仙田先偏鞭仙膻旱专仙前先迁仙天牵悬先”;《献荥阳公诗五十韵》叶“翩仙贤年先延仙肩先宣筵仙天千先先联传仙笺先旋全仙悬先鞭篇穿仙仙烟先鲜川仙前怜弦先甄偏铅蝉仙玄边先旃仙膻旱煎捐娟专鋋褰仙燕编田研先圆然涟仙坚先泉痊仙妍先”。

近体诗异调相押有违法度,平上相叶尤为罕见,以上两例说明“膻”字在唐代洛阳方音中可能有平声一读。

另附入声韵近体诗一首:《曹十九舞绿钿》“急管清弄频,舞衣才揽结屑。含情独摇手,双袖参差列薛。騕袅柳牵丝,炫转风回雪薛。凝眄娇不移,往往度繁节屑。”此诗屑薛同用,与阳声韵先仙通叶相合。

(十四)侵寻部

本部包括《广韵》侵韵,《广韵》侵独用。元稹近体诗以侵入韵共11次,皆独用,符合功令要求。

侵韵独用:《秋相望》叶“衾阴深岑侵”;《西归绝句十二首·六》叶“襟沈心侵”。

另附入声韵近体诗一首:《月暗》“月暗灯残面墙泣缉,罗缨斗重知啼湿缉。真珠帘断蝙蝠飞,燕子巢空萤火入缉。深殿门重夜漏严,柔□□□□年急缉。君王掌上容一人,更有轻身何处立缉。”此诗缉韵独用,与阳声韵侵韵独用相合。

(十五)覃盐部

本部包括《广韵》覃谈盐添四韵,《广韵》覃谈同用、盐添同用。元稹近体诗押咸摄此四韵的诗作较少,共计4首,因韵例较少,权且归为一部。

覃谈通押:《寄浙西李大夫四首·四》叶“南覃甘谈潭覃”;《除夜酬乐天》叶“毿堪南谙覃三谈”。

盐添同用:《杂忆五首·四》叶“兼添檐帘盐”。

“厌”,《广韵》艳韵于豔切,“嫌弃、厌恶”义;琰韵于琰切,“厌魅”;又叶韵于叶切,“厌伏,亦恶梦”。《集韵》新增平声盐韵于盐切,“安静、安适”义。入韵一次,《开元观闲居酬吴士矩侍御三十韵》叶“添添签淹髯奁铦詹廉占盐缣添枮盐嫌恬添阎尖檐帘纤盐甜添炎盐拈添镰厌潜瞻黔盐盐谦兼添箝盐”。原句作“野鸟终难絷,鹪鹩本易厌”,依义当取《集韵》平声一音,《广韵》未收。

另附入声韵近体诗一首:《志坚师》“嵩山老僧披破衲合,七十八年三十腊盍。灵武朝天辽海征,宇宙曾行三四匝合。初因怏怏薙却头,便绕嵩山寂师塔盍。淮西未返半年前,已见淮西阵云合合。”此诗合盍同用,与阳声韵覃谈通叶相合。

通过上文我们系联出元稹近体诗用韵27部系统,总结如下:

阴声韵12部:歌戈、家麻、居鱼、虞模、尤侯、豪刀、萧宵、齐西、佳皆、灰咍、支之、衣微;

阳声韵15部:东宫、龙钟、庚清、青星、蒸登、江窗、阳唐、真谆、文云、魂痕、寒桓、删山、先仙、侵寻、覃盐。

注释:

①韵目以小字列出,附于相应韵字后。若某韵字下未注韵目,则表

示其与后字韵目相同。如此例“歌”“多”二字俱属歌韵,故于“多”字下标注韵目“歌”一并示之。以下所举韵例皆与此同。

②参看黄炳辉《中古“涯”字韵属证》,《语文研究》1982年第2

期,第116-118页。

③对于包括仄声韵例的近体诗韵部,我们在统计用韵情况时,只列

出其相应的平声韵目,举平以赅上去入。

④有的韵,可选用的字很少,叫做“险韵”。见张岳琦、张昕《诗

词格律简捷入门》上册第46页,中国文史出版社,2010。

⑤所谓以东韵字为主要韵脚,是指全诗中有一半以上的韵脚字隶属

东韵,下同。

⑥元稹近体诗冬韵仅见两次,其中一次与东韵混押,归入东宫部,

参见东宫部东冬混押例。另一例见蒸登部。

⑦“□”代表缺字。下同。

⑧元稹近体诗未见臻韵用例。

参考文献:

[1][宋]丁度.宋刻集韵[M].北京:中华书局,1989.

[2]郭芹纳.诗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3]黄炳辉.中古“涯”字韵属证[J].语文研究,1981,(2).

[4]刘根辉,尉迟治平.中唐诗韵系略说[J].语言研究,1999,(1).

[5]孙捷,尉迟治平.盛唐诗韵系略说[J].语言研究,2001,(3).

[6]王力.汉语语音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7]王力.汉语诗律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45.

[8]余乃永.新校互注宋本广韵[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

[9]赵蓉,尉迟治平.晚唐诗韵系略说[J].语言研究,1999,(2).

[10]张岳琦,张昕.诗词格律简捷入门(上)[M].北京:中国文史

出版社,2010.

8.元稹的感情诗欣赏 篇八

元稹,唐代著名诗人。人们说起唐诗,往往李杜并举,元白对称,其中元指的就是元稹。

据说元稹的人品不好,可是许多人还是很喜欢他的诗作。毕竟作品与人品并不完全是一回事。又据说他在处理与女人的关系时作风尤其恶劣,可是他写男女情感的诗作偏偏格外出众。看来人的言行不一,自古以来便是常例。且不论他的为人,只读他的诗罢。说到元稹的诗,一首是《遣悲怀》(之一),一首叫《无思》。先说《遣悲怀》(之一)。这是一组悼亡七律中的一首。悼亡,追思亡人,这里指怀念他的妻子。全诗如下:

昔日戏言身后事,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诗的大意是:两人当年的玩笑话、如今妻子身后未竟之事,现在一下涌上了心头。她留下的衣物送人已经送得差不多了,而她缝缝补补用的.工具还是不忍心去碰。想到她对下人的宽厚,不禁同样地对待他们;仅仅由于梦中她的意思,就当真地从经济上资助别人。唉,如今是切身体会到人人难免的痛苦了:穷苦夫妻一辈子,事事回想起来都令人感伤不已!诗写得明白如话,感情真挚动人,怎么看怎么不象个花花太岁式的高官的手笔。

另一首,有这样几句:

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

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大意是:妻子本是王公贵族家庭中最受宠的幺女,自从嫁给我这个背时的人就没过上好日子。……我磨着要酒喝时,她会用头上的金钗去换。……家中缺乏柴火,害得她盼庭院中的老槐树多落些叶子。……

人与人的关系之亲密,除了父母跟子女,就得数夫妻之间的了。特别是对于共过患难的夫妻,就更是如此。人在病床上时,会深深领略到自己与家人的感情,那是以血缘的联系为背景的,血浓于水,其他任何情感与之相比都不免缺乏厚重——虽然有的时候,有些关系,对于有些人几乎同样令人动情……

再说《无思》。这首绝句非常出名,很少有人不知道:

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首,

半缘修道半缘君。

大意是:领略过大海的涵浑汪洋,再看河流湖泊都觉得气势不够;经历了巫山云雨,天下的云霞统统黯然失色。春日的路旁花团锦簇,我走过时却不屑一顾,这一半是出于修身养性,一半却是由于你啊。

这首诗之所以能够众口传诵,原因不外乎是它表达了许多男性的一种共同感受,它为作者发出的深深的感慨,那种无数男人胸中的千年浩叹!

9.元稹最著名的诗 篇九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西还》

悠悠洛阳梦,郁郁灞陵树。

落日正西归,逢君又东去。

《象人》

被色空成象,观空色异真。

自悲人是假,那复假为人。

《初除浙东》

今日双旌上越州,会稽旁带六诸侯。

海楼翡翠闲相逐,镜水鸳鸯暖共游。

《重夸州宅旦暮景色》

仙都难画亦难书,暂合登临不合居。

绕郭烟岚新雨后,满山楼阁上灯初。

《以州宅夸于乐天》

州城迥绕拂云堆,镜水稽山满眼来。

我是玉皇香案吏,谪居犹得住蓬莱。

《送王十一郎游剡中》

越州都在浙河湾,尘土消沉景象闲。

想得玉郎乘画舸,几回明月坠云间。

《叹卧龙》

拨乱扶危主,殷勤受托孤。英才过管乐,妙策胜孙吴。

凛凛出师表,堂堂八阵图。如公全盛德,应叹古今无。

《分流水》

古时愁别泪,滴作分流水。日夜东西流,分流几千里。

通塞两不见,波澜各自起。与君相背飞,去去心如此。

《春鸠》

春鸠与百舌,音响讵同年。如何一时语,俱得春风怜。

犹知化工意,当春不生蝉。免教争叫噪,沸渭桃花前。

《芳树》

芳树已寥落,孤英尤可嘉。可怜团团叶,盖覆深深花。

游蜂竞钻刺,斗雀亦纷拏。天生细碎物,不爱好光华。

非无歼殄法,念尔有生涯。春雷一声发,惊燕亦惊蛇。

清池养神蔡,已复长虾蟆。雨露贵平施,吾其春草芽。

《兔丝》

人生莫依倚,依倚事不成。君看兔丝蔓,依倚榛与荆。

荆榛易蒙密,百鸟撩乱鸣。下有狐兔穴,奔走亦纵横。

樵童斫将去,柔蔓与之并。翳荟生可耻,束缚死无名。

桂树月中出,珊瑚石上生。俊鹘度海食,应龙升天行。

灵物本特达,不复相缠萦。缠萦竟何者,荆棘与飞茎。

《种竹》

昔公怜我直,比之秋竹竿。秋来苦相忆,种竹厅前看。

失地颜色改,伤根枝叶残。清风犹淅淅,高节空团团。

鸣蝉聒暮景,跳蛙集幽阑。尘土复昼夜,梢云良独难。

丹丘信云远,安得临仙坛。瘴江冬草绿,何人惊岁寒。

10.元稹的文与人 篇十

初读元稹“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似觉一道亮丽天光,横空掠过,让我颇感金碧辉煌。

如此锦绣诗句,惊为天人之作,窃以为在爱情诗中,此诗有着足够的资格,屹立泰山绝顶,睥睨天下群雄,一览而众山小。

诗歌知识的过度贫乏,让我欲死欲活、如醉如痴的爱上了这句诗,后来我终于全面求知了其作者元稹与其诗作。

诗出《离思五首(其四)》,全诗如下:“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诗歌大意是:经历过浩瀚大海之汹涌澎湃、浪拍云天,就不会再被潺潺小溪之蜿蜒悠悠所吸引,经历过飘渺巫山之云雨缠绵、绮丽秀色,别处的芳草流水、绿树红颜,就不配称之为云雨了……信步花丛,我毫无心思观赏那百花斗艳,众卉竟奇,这半是因为笃佛修道,半是因为忘不了你啊,我的心上爱人……

此诗乃是元稹为悼念亡妻韦丛所作,诗人把二人情爱比作浩淼沧海和巫山云雨,用以表达对亡妻之无限怀念,且以此起兴,赞美了夫妻之间的旖旎之爱和对亡妻的忠贞不二。

随后,怀着渴望之情,我查阅了元稹的诸多诗歌,其《菊花》、《闻乐天授江州司马》、《行宫》、《离思》、《明月三五夜》等,尤让我意兴盎然,兴味十足。

且说《菊花》诗。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读完《菊花》一诗,顿感小诗淡雅质朴,不尚修饰,了无雕琢,脱尽尘寰俗气,且最后一句满含怅然,尤让我难抑心波之隐隐漾动,颇有举手依依之感。

于是,就记起了宋代的周敦颐,他在其《爱莲说》中谈到,晋代陶渊明独爱菊,因为菊乃花之隐逸者也;而元稹的这首咏菊诗,则别出新意地道出了其爱菊之因。

诗首句写的是,丛丛秋菊绕宅生,似是来到陶令家,这让我一下想到了陶渊明之《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时的“陶家”,金菊盖地,满院灿然,千般旖妮,万种娇娆,令人盎然而醉;而次句则是诗人为菊吸引,绕篱观赏,以至连“日渐斜”都不知道,这当然是侧写秋菊之美了,就为我们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窃以为时值暮秋,气象萧索,万木凋零,百草枯黄,而陶宅中则是另一幅景象,松墙竹径,曲水方池,落叶斗彩,黄菊舒金。其菊花也,花瓣皱缬,疏条交映,飘逸拖曳,袅袅娜娜,犹如淡抹素装的小家碧玉,这是大自然挥之不去的缕缕情丝啊。

三、四句则写尽诗人爱菊之因,时百花凋谢,唯有菊花傲霜欺雪,争奇斗艳,倘菊花凋尽,便无花可赏,作为后凋者,菊花当之无愧的受到了爱花人的千般呵护、万般珍爱,这是诗人爱菊之因,更是诗人对菊花坚贞品格的无尽赞美。

另外,此诗可作为嵌字诗来欣赏,你看在诗中,作者就有意无意嵌入了如下字眼“陶家”、“篱边”、“菊”,让人一眼瞥来,就感受到此诗与陶渊明之瓜葛万千。

感于此,笔者东施效颦,嵌字入诗,仿作一首,取名《陶令吟》。

东篱已空人亦去,唯余五柳雨中泣。

归去来兮今不唱,蟋蟀抚弦叹秋菊。

小诗也亦步亦趋的嵌入了如下字眼,“东篱”、“五柳”、“归去来兮”、“秋菊”,些个字眼也,无不与题目眉来眼去,暗送秋波,且一抹《菊花》诗之淡然神韵,而罩以日之将夕、悲风骤至、漫天凄雨、野老吞声之感,颇具黯淡凄恻之韵致也。

在文学艺术上,大丑乃是大美,窃以为小诗可称此评。

史载,元稹、白居易同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相同的文学观点,相近的作品风格,蜜昵的酒食征逐,频繁的往来酬唱,似胶的相处交游,使二人在生活中建立了深厚友谊,并终成肝胆道义之交。

后来,元稹因弹劾、惩治不法官吏,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后改授通州司马;而白居易则因上书请求抓捕刺杀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同是天涯沦落人,让二人更加情逾手足,心心相印。

公元8,元稹在通州听到了白居易被贬的消息,他陡然而惊,哀彻肺腑。

是夜也,更深人静,万籁俱寂,贬谪他乡又身患重病的`元稹面对昏灯,潸然泪下,于是他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泣血绝唱《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今天,让我们穿过历史的尘烟,再次咀嚼感受他当时的极度震惊、万般凄苦和满腹愁思。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首句乃是纪实写景句也,然心境的悲凉,使得眼前之景都变得阴沉昏暗了,于是“灯”是失去光焰的“残灯”,灯影也变得昏暗而摇曳不定了(幢幢);而尾句的“风”、“窗”,本是客观事物,也因了情的浸入,而变成“暗风”和“寒窗”了。

此二句也,既是景语,又是情语,乃是以哀景正衬哀情、情景交融之无上妙品也。

而“垂死病中惊坐起”一语,乃是个细节描写,它十分传神的描述了元稹当时的震惊之情,既然“垂死病中”,则已病入膏肓,摇摇欲坠,竟然还“坐起”,这一细节,就十分传神的表明了诗人震惊之巨。

细微末节,更见真情,情谊之笃,竟至如斯,令千古知音,浩叹不已。

其末句也,不仅情景交融,且满含含蓄之妙,元稹对朋友被贬一事,不说透道破,不直抒胸臆,而是留下余味,任尔遐思,让读者自己去领悟想象,玩味琢磨,然诗境之乾坤昏荡、日月暗沉、风雨晦暝、寒意森森,早把诗人的胸臆展露无遗了。

白居易读了这首诗,顿时惨然神伤,感怆不已,他随即回信一封《与微之书》,信中说:“此句他人尚不可闻,况仆心哉!至今每吟,犹恻恻耳。”

是啊,风雨凄凄的肃杀,如泣如诉的悲哀,一唱三叠的感叹,愁肠百结的情思,着实令天下失路之人,为之回肠荡气,为之扼腕泫然啊。

而《行宫》呢,则是以含蓄、白描、反衬之妙而取胜,令我辈碌碌书虫,为之五体投地,为之啧啧不已啊。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这是一座空虚寥落的古行宫,时东风送暖,催引生机,李梅争色,桃红似锦,满树绮红,一片花海。然这漫天春色,均被寂寞所笼罩,几位白发宫女,闲坐无主,冷清无聊,只得“闲坐说玄宗”了。

“说玄宗”什么呢,这就为我们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说:“诗无言外之意,便同嚼蜡。诗要含蓄,必寓言外之意,寓有言外、象外之意的诗,便叫含蓄。”旨哉此言。

于是,我们可作如下推想,几位宫女为闺女之时,也曾闭月羞花,倾国倾城,也曾柔情似水,风月情浓,于是颇得玄宗之宠幸,赤绳系足,鸾凤和鸣,月上柳梢,浅笑盈盈,枕上绸缪,被里恩情,喁喁私语,伉俪情重。

而今,人老珠黄,鹊桥早拆,念天地之悠悠,知我其谁?叹美人之迟暮,凤泊鸳飘,伤浮生之易逝,我谁与随?

对红颜易逝的人生悲哀,对玄宗无情的爱恨交织,对宫女禁闭的哀怨之情,对风烛残年的无奈无聊,从而寄托了诗人深沉的盛衰之感。

不仅如此,且此诗也,不尚华丽,不尚修饰,冗繁削尽,绝无繁复,只有朴素单纯和自然真切,深得白描之妙趣;另外,此诗以漫天春色来反衬宫女之苦闷无聊,反衬宫女之垂眉落目、悴色丛生,就更加重了白头宫女之漠漠哀情。

清代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一倍增其哀乐。”此言深得反衬之妙啊。

上一篇:生殖崇拜思想的论文下一篇:体育器材销售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