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读书心得(共8篇)
1.《背影》读书心得 篇一
俗话说“母爱如江,父爱如山”,自从读了朱自清写的《背影》之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息。最令我感动的是朱自清爸爸对朱自清无微不至的关爱。
这篇文章词藻并不华丽,在这篇文章中“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每当我读到这句总会感受到父亲朴质的爱,儿子虽然已经20岁了,但父亲总是为他做这做那,在父亲眼里,儿子始终是最重要的。
联系生活中,我们的父母也不是如此吗?从咿呀学语,蹒跚迈步,到走进校门……我成长的点点滴滴和每一点进步中,不都蕴涵着父母的哺育之恩吗?每天,当我还在睡梦当中,妈妈早已起床给我做好了早餐,为了让我多睡一会,总是在最后一刻才叫醒我。
记得有一次,我和爸爸经过一条毫无遮挡的大马路,走着走着,便天有不测风云,下起冰雹来了,爸爸看我那表情,便二话没说就把我搂在怀里,免得我被落下的冰雹所伤,自己却加快脚步向前走,我鼻子一酸,眼泪在眼眶上翻滚,我忍住没让它流下来,到达目的地之后,发现爸爸受伤了,自己却忘了问爸爸疼不疼。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自从我读了背影时候,对这句话又有了新的认识。
2.《背影》读书心得 篇二
倘没有三十年以上的 人事裹挟,终归会对朱自清笔下的背影视而不见,见而无感。而事实上,我们的人生,正是若干背影的叠加与消逝。当他出现时,我们多不以为意;当他消逝时,我们多心怀恻隐而不细究;只有当自己也渐成他人的背影时,才始知这其间的深创巨痛。无论仇怨,无论爱恨,无论寡淡,无论复杂单纯,我们每个人终归只是他人生命中的背影,直至成为自己的背影。只有当我们明白这一点时,我们才能对出现在我们生命中的他人背影心怀怆然,难以言说却又不能不有所言说。
人生总是如此:只有在历尽千山万水之后,我们才明悟了自己只是他人生命中的背影,而后才能经由他人的背影而抚慰开解自身的渺小存在,如此才庶几可堪直面自己的背影。明白这个道理,朱自清才能在父亲车站送别的背影消失两年之后,才能在父亲人生的背影即将永久消失之时,写下父亲的“背影”;明白这个道理,我们才能进入朱自清《背影》,才能明白,为什么是背影!
这不只是朱自清父亲的背影,也是朱自清本人日渐清晰的深刻但也终将如父亲一样淡褪消逝的背影。所以,必须是背影!而且,必须是回忆中的背影!只有经由回忆,我们的背影才能与他人的背影重合,才能明白他人与我们在彼此生命中的意义。而生命存在的一切内涵与况味则尽在其间。
其次,为什么朱自清说 自己“那时真是很聪明过分”,“自己那时真是太聪明了”?忏悔吗?经由自我的嘲讽通常会抵达忏悔。然而,朱自清做错了什么需要忏悔呢?首先,他对人性苦毒的观察与认识并没有错,他忏悔什么呢?其次,他和父亲之间多有龃龉,那是五四之子与末世遗民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他也不需要忏悔。然而,他终归还是自嘲了,从全文看也似乎的确深有忏悔,他莫非是在否定他作为五四之子的人格与思想追求?然而,他又怎么可能去做父亲一样的人呢?但,这的确是自嘲与忏悔,只不过他不是面向父亲的忏悔,而是面向生命本身的忏悔。
当生命历尽沧桑之后,一切观点之争其实都是可以自然放下的,尽管观念之间水火不容。一个人无论践行什么样的价值与道德,终归逃不过人情冷暖、世事无常,其间的喜怒哀乐、老而伤颓、死亡阴影,其实是一样的。所有的生命都笼罩在如此魔咒之下,那些争端与此相比,固然不能说无足轻重,但可不可以更缓和一些,更平淡一些,更豁达一些呢?为什么要让终有一死饱经苦难的生命还要如此窘急迫切紧张呢?当朱自清看到父亲“大去之期不远矣”的书信时,他已饱尝人事,时代的灰暗、理想的无着、责任的沉重,早已让他窥见了自身背影的落水狗形象,此时回看自己与父亲之间的矛盾与父亲逐渐下行的一生,生命本质的荒芜与无奈水落石出,穷形尽相,面对如此人生的真相,一切的争执与背叛、冲突与抗争,都不免显得苍白与无意义,人除了自嘲与忏悔还能做什么?然而,当人在自嘲时,他就在试图与自身和解,生命也因而泛起暖意吧!
其三,主题。这并不是一篇关于亲情的文字,更不是写父子情深,父爱如山;这实际上是一篇关于生命本身的文字,它只不过借亲情的瓷杯、父子二代的纠葛以装载存在的实像、生命的沉重与无奈。其间的人生况味,未经世事者,难以抵达。既如此,我如何向学生传达这样复杂的生命情绪,如何让学生抵达如此深沉幽隐的人生情怀呢?
第一,经验的补白,包括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
第二,诵读。反复的诵读,会将文字的音韵显象为生命的节奏。
第三,细节的体会与联想。经由细节,抵达自身的生命经验,以求通感同情。
第四,抓住“我”的 叙述视角,把“我”放在时间的流里,这流里,有“我”的人生历程,有父亲的音容与背影,有无数交叉而过的他人 , 力求学生 把握今日 之“我”,面对昔日之“我”时的情绪,让自己也分身于时间的流里,慢慢捕捉到自己的背影。人只有看到自己的背影,才能抵达真正的存在。
3.长长的背影 篇三
在这些日子,人们频频提到朱自清的《背影》:与朱先生合作了二十年的开明书店在挽联里写着“长向文坛瞻背影”。一位北大学生在悼文里说他仍然看见“一根手杖支持着那一个瘦矮的背影”。小说家沈从文写了《不毁灭的背影》,诗人唐则赋予“背影”以象征的意义,他说:“我更爱把朱先生看成这时代受难的到处给人蔑视的知识生活的代表,从他身上看出人类的受难里的更深重的知识的受难,他的‘背影’是很长的。”
许多人都谈到朱先生晚年“表现得十分年轻”,最有力的证明自然是一九四八年元旦的“扭秧歌”;但朱先生身边的余冠英却提到先生偶然写作的旧体诗里出现了这样的诗句:“圭角磨堪尽,襟怀惨不温”,“分明见出他心境的阴黯,沉重”。朱自清的至交叶圣陶也谈到“他近年来很有顾影亟亟的心情”。但他们都认为这种内在精神上的忧郁、沉重,怕不是为国事,也不见得是为生活,而是他因病而常常想到死。据说他曾谈到过这样的想法:“人生上寿百年也还嫌短,百年之内做不出多少事来”。凡事认真的朱自清对待“死亡”也是如此认真:他要抢在死神降临之前,思考与探索还能够为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与人类做什么。在这个意义上,诗人唐把朱自清看作是这个时代的人类的受难的知识者的代表,不失为一个深刻的观察:搅动着晚年朱自清内心的,正是在变动的大时代里他自己,以至同类知识者的命运、责任与选择。
其实,早在二十年代末,也即一九二八年二月七日,朱自清写过一篇题为《那里走》的文章,就已经思考过这个问题。在朱自清看来,一九二八年的中国正面临着由“思想的革命”向“政治革命”与“经济革命”的转折。如果前一阶段(也即人们通常说的“五四”时期)“要的是解放,有的是自由,做的是学理的研究”,新时期则是“一切权力属于(领导革命的)党”的时代,“党所要求个人的,是无条件的牺牲”。知识者于是面对着“那里走”的困惑:一面看清革命是“势所必至”,一面又深怕革命将“毁掉我们最好的东西——文化”,“促进自己的灭亡”——其实这也正是当年德国诗人海涅所面临的两难选择。在二十年代末,朱自清和他的朋友最后的选择是:“躲”到“学术,文学,艺术”里去,“做些自己爱做的事业;就是将来轮着灭亡,也总算有过舒心的日子,不白活了一生”。二十年过去了,一九四八年的朱自清发现他重又面对这个恼人的“那里走”的问题,而且在这个新、旧政权交替的时刻,“躲”进象牙塔已不再可能。这时,朱自清对问题的思考又有了一个新的方向:他更多的是从知识分子自身进行反省。于是,在一篇题为《论气节》的文章里,他对“五四”以来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道路与现实处境作了这样一番总结——
知识阶级开头凭着集团的力量勇猛直前,打倒种种传统,那时候是敢作敢为一股气。可是这个集团并不大,在中国尤其如此,力量到底有限,而与民众打成一片又不容易,于是碰到集中的武力,甚至加上外来的压力,就抵挡不住。而且一方面广大的民众抬头要饭吃,他们也没法满足这些饥饿的民众。他们于是失去了领导的地位,逗留在这夹缝中间,渐渐感觉不自由,闹了个“四大金刚悬空八只脚”。他们只能保守着自己,这也算是节吧。
与同时期一些夸大知识者作用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相比,朱自清的自我估价是冷静与客观的。他不仅看到了知识分子在拥有强大的物质力量的中外反动势力面前的软弱,更正视知识者不能满足广大民众基本生存要求的根本局限。他也因此有足够的勇气直面知识分子在现实中国已经失去了“五四”时期曾经有过的“领导的地位”的事实。在破除了对知识者自我的迷信与神话以后,朱自清强烈地感受到一种被“悬空”的危机。在另一篇文章里,他又提出了“自己是世界的时代的一环,别脱了节才算真好”的警告。——人们很容易要联想起哈姆雷特的那句名言:“时代整个儿脱节了;啊,真糟,天生我偏要我把它重新整好!”但此时朱自清这样的中国知识分子,已经失去了他们的英国精神兄弟重整乾坤的自信,他们更担心着被时代抛弃。这种缺乏自信与担心,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看作是朱自清这样的知识分子的软弱之处;在前述那篇《那里走》里,朱先生就有过这样的反省:“在性格上,我是一个因循的人,永远只能跟着而不能领着;我又是没有定见的人,只是东鳞西爪地渔猎一点儿;我是这样的爱变化,甚至说是学时髦,也是可以的,这种性格使我在许多情形里感着矛盾”。朱先生的宽容在另一面也使他易受时代风尚与他人(包括自己的学生)的影响。不能简单地把这仅仅归结为“谦虚”的美德,追求“进步”的表现;恐也不纯粹是攻击者所说的“趋时”:这其实是一种“非此即彼”的直线思维所不能把握的、相当复杂的精神现象。而其结果是“人民”进入了朱自清和他的朋友的视野,出现了被人们着意强调的所谓朱自清的“转变”。以下这段话是经常被引用的:“知识分子的既得利益虽然赶不上豪门,但生活到底比农民要高”,“要许多知识分子每人都丢开既得利益不是容易的事,现在我们过群众生活还过不来。这也不是理性上不愿意接受;理性上是知道该接受的,但习惯上变不过来。所以我对学生说,要教育我们得慢慢地来”。这里,要向“下层人民”靠拢,以寻求新的支撑点的趋向是明显的(以知识者的境遇与农民相比的思路显然与传统的“悯农”思想有关),但也仍然充满了矛盾,表现出既想改变知识分子“自己”,又害怕失去“自己”的困惑。于是又有了“调整”之说。朱先生在一篇文章里提到了在“动乱时代”三种人的选择,在作为社会的消费(浪费)者的“颓废者”与“时代的领导人”的“改造者”之外,还有一种“调整者”,他们“只是大时代的一些小人物”,“谨慎的调整着种种传统和原则,忠诚的保持着那些”,“可以与改造者相辅为用”。既“调整”又“保持”,正是这一时期朱自清先生的基本思想文化原则与选择,也许比前述“转变”之说更切合朱先生的思想实际。
朱先生在这一时期所写的一篇文章里,谈到他自己曾是新文学的“言志派”;在学术上,他是一直被视为“学院派”的一个代表的。用当前人们常用的概念,朱自清的基本文化取向是一种“精英文化”的立场。他正是从此出发,进行他的文化调整与坚守的。于是人们注意到,在《论标语口号》这篇文章里,朱自清先生一方面站在他固有的“爱平静爱自由的个人主义者”的“知识分子”立场上,批评代表集体力量的标语口号往往对“个人”构成“压力”,“足以妨碍自由”,是一种非理性的“起哄”与“叫嚣”;但他同时又“设身处地”地为之辩护:“人们要求生存,要求吃饭,怎么能单怪他们起哄或叫嚣呢?”他提醒人们,在反感仅“用来装点门面”、毫无诚意的标语口号时,不要将“有意义可解的”、真诚地表现着一种集体意志的、作为“战斗武器”的标语口号也一概否定,“这是不公道的”。他的结论是:“我们这些知识分子现在虽然还未必能够完全接受标语口号这办法,但是标语口号有它存在的理由,我们是该去求了解的。”这是一种跳出了“知识分子本位”的,更为宽容的文化态度:竭力去了解异己者的立场、处境,理解(并非认同)其“存在的理由”。正是基于这种“理解”的立场,他指出,曾经是“五四”新文学对立面的“鸳鸯蝴蝶派的小说意在供人们茶余饭后消遣,倒是中国小说的正宗”,在过于沉重的生活中,“文学带着消遣,似乎也是应该的”,他进而对文学史与现实创作中的“雅俗共赏”、“通俗化”倾向进行了学理的研究与充分的肯定。在《论朗诵诗》等文章里,他对具有强烈政治性、群众性、战斗性的作品,也表现出一种“理解”:他指出,坐在书斋里看,会觉得这些作品充满“野气,火气,教训气”,只是“宣传品”,而不是文学艺术;只有“参加集会,走进群众里去听,才能接受它”,承认它的“独立的地位”与价值。对赵树理等解放区作家所进行的“文艺大众化”的努力,他也给予了足够的理解与肯定。所有这一切,都可以看作是朱自清先生的一种自觉的努力:将他(及同类知识分子)所熟悉的“五四”个性主义话语与正在发展中的集体主义的革命话语沟通,将他(及同类知识分子)借以安身立命的精英文化与在他看来颇具生命活力的平民文化沟通,或者如吴晓铃先生在悼念文章中所说,他试图摸索出一条新的道路,使“学院和民间不再保存对立式的分野”。这种努力自然是反映了在中国颇有影响的学院派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重要动向,为时人所注目。冯友兰先生在朱自清先生逝世以后,曾沉重地表示:“对于中国文艺的过去与将来有一套整个看法底人,实在太少了。”朱先生的以上文艺(文化)思想、立场的“调整”,正是在总结“过去”的基础上,对中国文艺(文化)“将来”的发展提出某些设想。他作过这样的概括:“所谓现代的立场,按我的了解,可以说就是‘雅俗共赏’的立场,也可以说是偏重俗人或常人的立场,也可以说是近于人民的立场。”强调对“人民(俗人,常人)”的“偏重”,自然是表现了一种时代的倾向,但对“雅俗共赏”的注重,对文学“现代性”的坚持,仍然是“兼容并包”、多元发展的思路。因此,朱先生一再提醒人们,他强调“朗诵诗”、通俗化、大众化作品“应该有独立的地位”,绝不是主张它们应有“独占的地位”。朱自清先生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即使会有(罢黜百家)这一个时期,相信诗国终于不会那么狭小的。”这表明,他对“将来”中国文学、艺术、学术发展道路的设想是宽阔而非狭窄,多元而非一元的,而他对“将来”历史发展的另一种可能性,不是没有思想准备的。看来二十年前那个“新时代将导致文化毁灭”的阴影并没有完全从他心上拂去,只是较少涉及罢了。
朱自清的文化“调整”,具有明显的折衷色彩,在那个要求建立革命话语绝对权威的时代,自然是不合时宜的。因此,在悼念朱先生的文章中,当有人预言“如果他活到将来,在新的社会中,将更有他的大用”时,只能看作是与他同类的知识者的一个善良的愿望。但历史的戏剧性发展,却使朱自清先生的名字在新中国有了意想不到的“大用”:他成了一位“民族英雄”,一个知识分子的典范,一个高耸于云端的“历史巨人”,甚至“革命烈士”,这样的令人啼笑皆非的“结局”,是怎样产生的呢?
其实在朱先生逝世以后,就已见端倪。开始是自发的悼念,集中于对“人”的朱自清与“知识分子(学者、文人)”的朱自清的追思。人们赞扬他“蓄道德,能文章”(俞平伯),是“最有良心的好人与学者”(郑振铎),具有“最完整的人格”(李广田),近于“历史中所称许的纯粹君子”(沈从文),哀叹他活得“太累”(沈从文),“致命”于“太认真”(余冠英),等等。透过这一声声泣血的哀哭,人们看到了一代知识者的苦苦挣扎:在这混乱的时代,身处风雨飘摇之中,他们却始终渴望着坚守住自己的精神阵地,坚守住自己的道德、情操、人格与价值。朱自清的死,使他成为这种知识群体的意志与愿望的代表。
在这些回忆中,许多人都在不同程度上谈到了朱自清晚年思想、文化选择上的某些变化。但人们同时强调“他没有突变,他怕忽然落了空,他是一步步地变”。吴晗的文章最早公布了一个事实:朱先生曾签名拒绝接受美援物资,在临终前两天,他又重申此事,郑重嘱咐夫人“千万别忘记”;吴晗认为这可以视为朱先生的遗嘱,但他仍然强调朱自清“是独立的、自由的、进步的作家、学者、教授、人民的友人”。有的文章里也出现了关于朱自清是一个“斗士”的说法,这也是由朱先生曾称闻一多为“诗人、学者、斗士”而引发出来的,也有文章把朱自清(以及闻一多)晚年的选择提升为“知识分子的道路”问题。值得注意的是杨晦的文章,他尖锐地批评了二十年代中后期与三十年代“清华”时期的朱自清“退守”于“纯文学”,是背离“五四”的“一股逆流”,并因此而高度评价晚年朱自清向“人民立场”的“转变”。他认为,许多悼念朱先生的文章其实是在“称道”朱先生的“弱点”,因此,必须强调朱先生“转变”的意义,并明确“提出知识分子的改造问题”。——可以说,杨晦的文章第一次把革命话语的时代主题与阶级分析的观念、方法引入了对朱自清的悼念中。
于是,顺理成章地出现了冯雪峰的纪念文章。冯文有一个颇为特别的说明:“我得到了朱先生的逝世消息以后,就被有些沉重的悲哀的茫然之感和回忆的怅惘情绪所纷扰,几次想写一点更为私人的纪念文字都没有写成,使我觉得我们都很容易表露知识分子的软弱性,因为我越回忆就越感到怅惘的情绪”。那么,写出的这篇就是克服了知识分子的软弱性,非私人的,也即代表集体意志的了。文章以更鲜明的阶级观点,指明前期朱自清“所缺乏的”,“就是革命的阶级立场和思想”,但他终于克服了这一前进道路上的沉重包袱,“把爱从小资产阶级移向广大的工农大众”,“走向人民革命”,成为一个“民主战士”。作者的结论是:“对于知识分子,现在走向革命的道路是畅通的,在这一点上朱先生也还是个引路人”。——这显然是一次将晚年朱先生的思想文化选择纳入革命话语模式的自觉努力,径直说,冯雪峰用革命话语的观念、思维,以至语言,将朱自清彻底“改造(改塑,改写)”了。如果说在冯雪峰这里,还算是个人行为;那么,当《大众文艺丛刊》第四集以“同人”的名义,发表《敬悼朱自清先生》一文,就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的“改造”与“引导”了。文章强调的是作为“自由主义作家”的朱自清的转变的意义,把他的晚年思想概括为“有社会责任感,为大众服务,向群众学习”三点,显然也是要与革命话语“接轨”。而文章结尾将朱先生之死,归之于国民党“惨无人道的法西斯政策”的“迫害”,赞扬朱先生拒绝美援的遗言“将象炸弹一样震栗着马歇尔、司徒雷登和一切美帝国主义的反动头子”,以及“乞怜于美帝”的胡适“之流”,更是将朱自清彻底地政治化,并纳入国内与国际激烈的政治斗争之中。
悼念朱自清的最后一笔,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最高领导,未来的新中国的导师、统帅、舵手毛泽东来完成的。这确乎出人意料。时间是一九四九年八月,正是朱自清离世一周年。时机选在美国政府公布对华政策“白皮书”,毛泽东连发数篇评论,借以讨论“(中国)革命和内外各方面的关系”,以说服与争取对新中国持有疑虑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在这场为新中国成立作舆论准备的宣传战中,毛泽东注意到了朱自清与闻一多,挥笔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唐朝的韩愈写过《伯夷颂》,颂的是一个对自己国家的人民不负责任、开小差逃跑、又反对武王领导的当时的人民解放战争、颇有些“民主个人主义”思想的伯夷,那是颂错了。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这确实是大手笔!这是将革命话语与民族主义话语相统一的成功努力;正是通过对闻一多、朱自清的歌颂,毛泽东(及他所领导的中国共产党人)更高地举起了民族主义的大旗,并因此而争取了不少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比起冯雪峰、邵荃麟等文艺理论家,毛泽东显然更高一筹,掷地有声的二百余言,就将朱自清(和闻一多)“盖棺论定”了。
但是,在“论定”之外,是不是还有一个更为丰富、远为复杂的朱自清呢?
4.《背影》读书心得 篇四
我静静的坐在书桌前,想着本人爸爸妈妈的背影是如何的,却不那末了然。我很羞愧,在怙恃庇护下幸祸的生活的我彷佛无视了生活中很多的细节,觉得一切都是自然的该当的。小时分关于爸爸我竟然借有抱怨,不竭以来,大年夜多数时分我都是战妈妈在一同,果为爸爸经常出好,经常加班,他回来我经常已睡着了。我怨爸爸不克不及像其他小友人的爸爸一样带我四处游玩,我也恋慕幼儿园放学后有小友人的爸爸妈妈会一同来接。曲到长大年夜当前我才实正理解爸爸是为了国度的好处而捐躯了很多战我们家人在一同的时候,他实的很巨大年夜。
爸爸给我的关爱没有挂在嘴上,浓浓的,经常在不经意中流露。譬喻讲,我偶然分写功课到很晚,爸爸只要在家都会陪着我,感到一旁爸爸写对象的身影,我就会心里专程耐心,爸爸会在我犯困的时分倒一杯麦乳粗给我,代替咖啡给我提神,我心里实的很感谢。借有的时分我的奥数其实不会做了,就会就教爸爸,爸爸会抽出时候给我来做出讲解,做出提醒,哪怕是出好在外,他也会在德律风里给我阐明题目,很是耐烦。
5.背影读书心得体会 篇五
背影读书心得体会1
《背影》是朱自清写的作品。虽然朱自清已经离开人世了,但我仍能感觉到他们父子间那浓浓的感情。最使我感动的是父亲对儿子那质朴无私的爱。“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的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的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每次读到这里,我都会被父亲那深深的爱给感动。儿子虽然已经20岁了,但父亲总是为他做这做那,在父亲眼里,儿子始终是最重要的。
回想起我成长的点点滴滴和每一点进步中,不都蕴涵着父母的哺育之恩吗?每天,当我还在睡梦当中,妈妈早已起床给我做好了早餐,为了让我多睡一会,总是在最后一刻才叫醒我。晚上,又带着一天的工作疲惫准备好晚餐,吃完饭后,陪着我做作业,了解我的学习情况,无时无刻的关爱着我。而这不正是父爱和母爱的真谛吗?所以我们长大后,一定要孝顺父母,让他们可以安心的颐养天年。
背影读书心得体会2
是谁的背影?总穿梭于危急的地方,把我从苦恼中救出?是谁的背影?总守候在病床的旁边,熬红了双眼却不在乎?是谁?是父亲!
“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朱自清的眼泪如花从那一刻绽开了……祖母的辞世,父亲的下岗使他家风雪交加!在他的眼中,他父亲有点哆嗦,儿子那么大了,还不放心。家,是一个一直想挣脱的网,但风雨来了却成了避风港!父亲辛苦攀过石栏为儿子买下朱红的橘子,提着的`反是橘子吗?还有沉甸甸的父爱!离开的时候,走几步,回头看……舍不得。担心,期盼和关心,仿佛书写在他的背影上,清晰而又深刻,不能忘却!两年后,他的思念随着信向朱自清寄来。家景一日不如一日,父亲离大去之期不远。在这个贪病交加,凄惨冷落的季节。“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朱自清叹息着!悔恨,歉意与思念交织在晶莹的泪光中化开了……
爱,就是朴素中出高尚;爱,就是无声中响出歌曲;爱,就是透明中折出光彩。为儿子攀栏买橘是一件平常又特别的事情。在千千万万爱的付出中显得平常,在千万的平常背后显得特别!“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在生命的人海里,相信会一下子认出那个步履蹒跚的背影,那个正是当天为“自己”买橘子的父亲。“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的,我们又要如何报答父母的深恩呢?
父亲,在失败时鼓励,在成功时严厉,需要时帮助。没有华丽的语言去形容默默奉献的父亲,用上所有的语言也不够。但他为孩子付出的,一点一滴积起来是一个大海,一粒一颗堆起来是一座大山,一片一朵凑起来是一幕天空。
背影读书心得体会3
父亲老了,从前的一头乌发染上了白霜,几丝缠人地皱纹爬上了眼角,步伐没有从前矫健了。父亲真的老了。
《背影》中的父亲买橘子的场景仍牢记于心,肥胖的身躯,费力地扭动,笨拙地爬上月台,为了自己的儿子能吃上几个橘子,父亲不会在意自己的不易。
我的.父亲与朱自清先生的父亲不大一样,起码,他从未让我见到过他日益老去的的不背影。
我一直以为父亲生来就是个好脾气,生来长了一张笑脸,从不从小到大,父亲在我的世界里总是扮演着玩伴、倾诉对象的角色。父亲很忙,经常外出,但只要在家,便不会冷落我。小的时候,他便带着我我出去玩,烧烤、爬山、旅游……那时的我一直深信,父亲一定是天神下凡,他和我在一起时一定是带我去了天堂。后来升入高中,父亲没有了那么多精力陪我,我也没有了太多时间。但只要一见面,我便会像个树袋熊一样挂在他脖子上不撒手,父亲很高,每次都微微弯腰配合我。他会趴在床上听我细数学校里的鸡毛蒜皮,又是我能讲一个小时,他便一字不落地听着我发牢骚,时不时插上两句。许多人都说青春期的我们拥有了自己的心事,但在父亲面前,我毫无保会发火,不会情绪失控。但那一次,父亲哭了。
五年级的时候,我因为低血糖从主席台上摔了下来,胳膊骨折,要做手术。那一刻,这个消息宛若晴天霹雳般轰炸着我的内心,我死活不想接受现实。父母做了很多思想工作后,我才勉强答应。做完手术的那天晚上,当麻药没有了效果的时候,我疼哭了。七针的伤口张狂地刺激着我的痛觉神经,我哭了一个多小时。母亲当场就哭了,父亲在床边一声不吭,我也无暇顾忌周围。后来。母亲告诉我,父亲当场哭了,那也是母亲第一次见父亲哭。父亲一个人在过道里擦着眼泪。一个一米八几的大男人为了自己的女儿第一次哭了,当时的我震惊了。
说真的,在我的记忆里,我从未见过父亲的背影,他永远用笑容掩饰了自己的一切脆弱,总说“父爱如山”,一点也不夸张,父亲给予我的爱如山一般为我抵御住了一切的电闪雷鸣,仍将自己最坚强的一面展现给了我们。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就是意味着他们看着你的背影渐行渐远,而你告诉他们,不必追;也是你看着他们的背影渐行渐远,而他们告诉你,没事儿,你放心吧。
背影读书心得体会4
儿子上初二了,老师布置家庭作业为朱自清的散文《背影》画插图,并让爸爸写感受。看着儿子稚嫩的笔触勾画出他心目中父亲的背影,心中百感交集。
对我而言,《背影》这篇散文第一次接触是在初中时代。对文章的真情没有什么感受。仅仅是通过老师的讲解,懂得了父子之爱是伟大的、无私的、深沉的。如今已经是做了父亲的我,处在另一个角度来读这篇文章,才真正懂得了作者的用意和那种内疚的心情。
我十六岁就从家里出来上大学。学校在另外一个城市,那时上学都不讲究让家长送。我也不例外,但是父母觉得我还小,不放心。还是陪着来了。那个时候懵懂状态的少年,不经世事,一心向往自由,不受限制。恨不得赶紧摆脱家长的监督和束缚。还没到学校,就迫不及待地打发父母回去了。在校期间父亲也来看过我几次,但是不是因为我学业忙,就是要参加众多的活动,来不及和他说什么话就让他走了。随后毕业也到了别的城市工作,每年回家和他们团聚的时间越来越少。直到自己做了父亲,才真正体会到当年父亲一趟趟地来学校看我时的感情。回想起我对他的态度,一种愧疚的心情油然而生。我不禁回忆自己的父亲的背影,那种曾经面临分离的无奈和无可奈何的表情,那种永远也读不懂不可言状的矛盾心情。父母的`爱就是这样,只是默默付出,不需要回报,甚至不一定需要懂得。一直到现在离开家也有三十多年了,每年父母都来北京小住,看着他们日渐衰老的面容和佝偻的背影,我不禁感慨一定要好好报答他们,绝不让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剧发生。
现在的孩子更不会体会散文中作者的离愁别绪,我要用我的切身经历告诉他世上能无私付出不求回报的只有父母对儿女的爱。教会他要懂得感恩,不要直到自己成为父亲才会明白,那样就错过了很多体会世间美好感情的机会。
背影读书心得体会5
今天,我阅读了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代表作《背影》。
作为一位著名的散文家,诗人,朱自清的散文朴素缜密,语言冼练,文笔清丽,极富真情实感而著称。而《背影》似乎包含了朱自清这些写作特点。《背影》是一篇叙事散文。这篇文章就是作者去北京上学时,父亲到站台送他的事情。全文不过千百字,文笔简练朴实无华,却句句流露出一种深沉的父爱。作者在文章中并没有直接描写自己父亲的形象,而是通过描写父亲的背影,来体现父亲质朴的性格。通读全文,共有三处描写父亲的背影,首先是文章的开头,讲述父亲的背影在“我”心中不能忘怀。中段,父亲给“我”买橘子是的背影。最后,再次点明中心,父亲回去了,留给“我”的那个背影。而其中,最高潮的不肥是父亲给我买橘子是的背影,而这一部分,也是最能打动我的部分。
父亲原本因为忙不来的,但最终放心不下,还是来了,父亲在穿过月台时,他留给“我”的背影是蹒跚地,艰难地,努力地……是我不禁想到了这几年家中惨淡的光景,父亲为支撑家而付出的辛劳。父亲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想到这里,“我”竟流下了泪。父亲从那边抱橘子费劲地走过来时,反复叮嘱“我”照顾好自己,这才离去。
我想“作者此时的心情一定是内疚的并感动的`。他为自己起初嫌父亲唠叨而感到内疚,父亲给他人世间最质朴的爱,作者时幸福并感动的。读完《背影》给我最大的是感动。
我不禁想起母亲在我遇到挫折是给我带来的安慰,我亲给我讲题是的吐沫横飞,一遍又一遍,毫不厌烦……每当想到这里,我的心总是暖暖的,因为我感受到了一份爱,一份弄弄的真情。
其实,生活中处处渗透着爱,清晨母亲递过来的一杯牛奶,你与家人的一声问候,这都是爱。只要我们有一双发现的眼睛,爱无处不在。学会懂得爱的温暖,学会懂得感恩。我想,这也是文章所给与我的启示。文章从一件小事入手,描写父亲的背影,表现出作者与父亲之间虽不是荡气回肠,却依然感人的爱。阅读它,没有什么华丽的辞藻,只是字里行间流露真情,这也是《背影》的成功之处吧。
《背影》虽是一片小散文却隔了我许多感受和启示......
背影读书心得体会6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的,我们又要如何报答父母的深恩呢?父亲,在失败时鼓励,在成功时严厉,需要时帮助。没有华丽的语言去形容默默奉献的父亲,用上所有的语言也不够。
《背影》中,父亲送别儿子时亲自照看行李、和脚夫讲价钱、送儿子上车、选好坐位、嘱咐再三、托茶房照应等等,真是无微不至!这和我们的父母何其相似。吃饭时,生怕我们吃不饱、吃不好;天气变化,生怕我们热着、冻着;我们学习成绩的“脉搏”,他们巴不得比班主任掌握得还清楚;我们一旦犯错误,他们更是着急得说个不停……或许他们的言行确实有过不甚妥当的地方,但是可以这么说:他们之所以这么做,是基于“爱”。他们的关爱很大程度上就体现在被有些人认为的“关心过度”和“唠唠叨叨”之中的。
年轻气盛的朱自清,一开始也不理解父亲,曾在心里暗笑父亲的迂,认为父亲太不聪明,太唠叨。然而,父亲苍老、肥胖的背影打动了儿子的心,儿子终于理解了他那至纯至美、宽容、博大的`爱心。然而,现实生活中,不少少年朋友对父母的关爱却视而不见;甚至认为父母这也做得不对,那也说得不好,总是来烦自己,很是讨厌。更有甚者,完全以逆反心理对抗父母。要知道,父母往往是通过很琐碎的言谈举止表达着爱子之情的;即便有不妥之处,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像朱自清那样去理解父母此言此行的出发点?为什么不能平心静气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而却去伤害自己的父母?难道两代人之间非要设置一条鸿沟才好吗?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的,我们又要如何报答父母的深恩呢?父亲,在失败时鼓励,在成功时严厉,需要时帮助。没有华丽的语言去形容默默奉献的父亲,用上所有的语言也不够。但他为孩子付出的,一点一滴积起来是一个大海,一粒一颗堆起来是一座大山,一片一朵凑起来是一幕天空。翻开陈旧的相册。你记起了吗?心中那沉甸甸的关爱,就是父亲为你做的平常而又非凡的事。
背影读书心得体会7
《背影》,在作者心里是爸爸。
我与父亲已经不相见两年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在他的生活里,爸爸是伴着他走过的人。在车站,作者看到了他那个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次青布棉袄和胖胖的身材的爸爸。他看到爸爸努力的爬上月台,穿过铁道的身躯,眼睛里热泪滚烫。从这里我们感受到了他的感恩,也体会到了作者爸爸的辛苦。不论怎样也要给他的儿子买到橘子吃。
在这里,也让我明白了爸爸的辛苦。一件件衣服渐渐小了,镜子里的我在一天天长大,我在欣喜的同时却不曾留意爸爸的变化。我对他脸上渐渐出现的.皱纹,日渐驼下去的背,还有那一身的疲惫都视而不见,只是一味的任性,我觉得真不应该。
作者是那么的体谅爸爸:我读到这封信的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袄,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我们应该像作者一样,懂得感恩,懂得体谅父母。
父爱,就像一座山。很沉,但又温暖。
父爱,是一条看不见的河。爸爸从来不说对我的爱有多深,但是他的爱却无时无刻的在包围着我。
背影读书心得体会8
朱自清的文章《背影》,一直是颇负盛名,今,终有幸拜读,读后便深有感……
朱自清写背影那一年,是混乱而又群英毕出的时代,或许在历史上,军阀们光彩夺目,但是普通的老百姓,终是难以维持生计的流离失所。那一年冬天一定冷入骨髓,而此时,祖母又死去了!父亲失业了!
我感觉受到他的悲哀与无奈,短短四个字之下,他哭过多少遍呢?
他和父亲一同回家奔丧,而后回北京去读书,在浦口车站,父亲为他买橘子去了。那一年,20岁的朱自清望着父亲那肥胖的背影,忽而流泪满面。
不同于祖母,一个生命的溘然逝世固然残酷,却不曾带来望见父亲那颓唐肥胖不复往日意气风发的背影时,窜上心头那一抹悠长缠绵无法摆脱的无助与哀愁。
而那个时候,父子俩之间的恩愁远没有之后那么激烈而锋利。“聪明过分”的朱自清,那时看得见却不明白;好久之后,冷战,期中,他或许明白了父亲迂回的爱,却看不见了。父亲肥胖的背影,爬上了月台。他带回了朱红色的.橘子,是那样鲜艳。不管是否应该,他终要自己的孩子完全安稳妥帖。在他离去之后,少年的朱自清也会不舍害怕,与君一别终成永别,。
龙应台曾写过一段话,摘来一小部分与君同赏: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就是你站在小路这一边,看她的身影消失在拐角之处,而他却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写这一段话的龙应台,也写了两件事情,其中一件就是父亲开卡车送她,向她道歉说,这样的车不适合送大学教授。之后,卡车开走了,龙应台在烟灰尘土里,怔然望了许久,那时她的心情是否与朱自清感受一致呢?后来,又过了好久。朱自清接到了父亲的来信,顽固、固执的父亲,终于放下了自己那“绝对”的家长权威了。
朱自清又哭泣了,父亲啊,那一心关爱自己的父亲啊!两年不见,十年的冷战。他肥胖的身影却一直占据自己内心。不然,八年之后,怎么会记得一个外人看来再普通不过的冬?说了“大去之期不远矣的父亲”啊!朱自清无助又悲哀,他悔恨,为什么?何时能再见?天南水北各一方,何时再相逢?三年之后,父亲读到了这一篇文章,他与他之间终于结束了冷战。
是啊,我们该要怎么好好对待父母。古人曾云:“子欲养而亲不待,”珍惜吧,这一点一滴,这一日一月;不要做朱自清,八年之后再将爱镌写;不要做龙应台,在烟灰尘土里怔然而望,落笔成文——爱是世间最美的风景,是人间最好的礼物。
背影读书心得体会9
今天,我拿语文书来看,当我看到这篇文章《背影》时,不禁回想起儿子看着父亲买橘子的情景,我被父亲的巨大力量所感动。
《背影》是一篇感人的文章。这篇文章写道,父亲为儿子所做的一切表达他对儿子无微不至的爱。其中父亲送“我”上火车的过程,更是全文泪点。
带着悲喜交加的心情读着这篇文章。我又一次被这篇文章在伟大的父爱中感动了。都说父爱如山,此话不假。
文章中善良的父亲的形象再次在我的脑海中出现,他对儿子的爱是那么的细致,他把一切都给了儿子。作者在文章中对父亲背影深刻的描写显得文章感情色彩更浓重。
在这篇文章中最让我感动的是儿子让他爸爸买桔子的那一段。
在作者朱自清的描述中,我仿佛看到了那肥胖的,黑布大马褂,深青大棉袍的背影。
在父亲给儿子买橘子的过程中,寓意着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购买橘子是一个小的`事情,儿子也可以去做的,但父亲硬要去买,拖着笨重的身体去买,,父亲这样做是为了孩子,不让他劳累,可见父亲是关心爱护孩子的。
“可怜天下父母心”!世界上的每一位父母都非常爱他们的孩子。这种感情是无私的爱,是最纯洁的感情。他们以各种方式去爱他们的孩子。
他们忍受着各种各样的辛苦工作,把最好的东西留给他们的孩子,一切为了他们的孩子,整天为孩子奔波。
我父亲和《背影》的父亲很像。他对我充满了关心和爱,经常把最好的留给我,自己过的苦一点,累一点。
然而,我过去常常把父亲不珍惜的爱,经常讨厌父亲的罗嗦,甚至反驳他。
现在想想自己以前真的不该,不懂得珍惜父亲,辜负了父亲对我的爱,真的是很后悔。
现在我知道了,我知道我父亲为我做了什么。在未来,我会珍惜爸爸给我的爱,努力孝敬那勤奋的爸爸,因为这种亲情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感情。
背影读书心得体会10
我的爸爸就是一个慈爱的父亲。他已经年近五十,平时对我的管教很严厉,不管我做什么事,只要稍有不对就会说我,轻则唠叨几句,重则痛骂,所以我一向不喜欢他。但我读了《背影》这篇文章后,我才知道天下的父亲没有不疼爱自己的孩子的,爸爸这样做也是有他的苦衷的。如果我有毛病,他不说我,任我那样放肆,我将来就不会学会好好做人,就不会成为有用的人,我还明白了小树不剪不成材这句话的意思。
父爱是沉重的.,父爱是无声的。父爱是那拐弯处的回头,父爱是那危难中的呐喊,父爱是那黑暗中的一盏明灯,父爱是那迷失时的指南针;父亲是那大船的舵手,父亲是我们永远的老师,让我们感悟父爱,理解父亲,回报父亲吧!
背影读书心得体会11
通过读朱自清写的《背影》让我知道了父爱也同样伟大。
作者通过写外祖母去世,父亲为祖母奔丧,生意在这个时候亏了,父亲不得已去借钱,家中光景一日不如一日。后写父亲为安排“我”上车,与别人谈价。安排好后,父亲看到火车道的另一面有卖橘子,由于身体肥胖,下的时候要探下身去。作者禁不住的流泪了。在这篇文章中几乎没有华丽的语句,但是,我想流泪。虽然题目不是很特别,语句不是很华丽,但是,它却很煽情,煽出一种伟大的父爱。从父亲的形态、动作可以体会到父爱,正如朱自清所写:“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作者的.父亲为他买橘子的辛苦,足以证明,父爱是伟大的!当父亲已经年迈,离大去之期不远时,用颤抖的手为作者写平安信。父爱是伟大的!
背影读书心得体会12
做子女的怎样报答父母,要努力学习,要好好对待他们,不要辜负他们对我们殷切的期望。
而我们大气的父母,也不需要我们来偿还,他们尽最大能力来送给我们他们的`情,让无论做儿女的即使身在天涯海角,也能感受到。
而我们现在只需要好好学习,用自己的成绩来报答父母,这是一种最大的动力!让我们行动起来吧!
背影读书心得体会13
今天我读了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文中作者以朴实的文笔情真意切地描写了父亲的四次背影,每一次的描写都能与读者心灵上产生共鸣。最让我动容的是他父亲过铁道,爬月台给他买橘子时的背影。
“父亲是一个胖子,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这个特写镜头定格在作者的心中,祖母死了,父亲失业,颓唐的家境让父亲承载的生活压力可想而知,尽管这样的光景,父亲还是竭尽全力无微不至的爱自己的儿子。父子间深厚的感情,以至于让作者每每在晶莹的泪光中再现“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作者饱蘸深情的笔墨,让我潸然泪下,泪光中也不禁忆起父亲的那次背影。记得那是二十多年前,师范寒假我给父亲拍电报让他去火车站接我。因家搬迁,我第一次回家,路不熟悉,况且那的交通不便利,每天只有一班车往返,我只好让年迈的父亲来接我。那个年代通讯设施也不完善,通讯除了写信,就是电报。因假期临近,我只有拍了封加急电报,电报内容大致是:27号到,接我。26号晚我和同学坐车直接去了汤旺河她家,同学说:“今天先在我家住下,明天让我爸开车送你去乌伊岭。”的确是第一次出这么远的门儿,我就答应了在她家住下。27号吃过早饭,我同学的父亲开车把我送到火车站,我一进站里便看见一个头戴蓝色毡绒帽,身穿蓝色中山装,脚蹬毡底鞋,背微驼而且瘦高男人的背影,他正看着列车时刻表。等他转过身来,我惊讶居然是我老爹,我急忙跑上前喊他,他看到我安然无恙地站在他面前,一脸惊喜的和我们打招呼,并向同学的父亲及家人致谢。父亲盛情地邀请同学家人吃饭,她们因家里有事便返回了汤旺河。我和父亲也找旅店住下。到了旅店,我们放下行李,父亲摘下帽子,我才清楚地看到父亲的脸颊被风吹得通红,耳廓爆皮,耳垂红肿。我问父亲原委,父亲说:“坐车被风吹的,没事儿,回家擦点儿药就好了。”我听了心里酸酸的,眼泪止不住流下来。
父亲因为我差点冻坏,这件事却被他轻描淡写地一笑而过。后来的细节我是从母亲口中得知的。母亲告诉我,我拍的电报内容让父亲理解不准,猜不透我是27号到家,还是27号到乌伊岭。父亲怕耽误接不到我,我会着急,人生地不熟的担心我的安全。所以27号早,天刚蒙蒙亮就急着坐拉木柴的敞篷车来乌伊岭。数九寒冬的北方,父亲坐在车顶上,北风凌冽地吹着,加之车行驶过程又带着风。父亲没穿棉大衣,小棉袄早已抵挡不住寒风的的侵袭,难以想象缩作一团的父亲是怎样忍受这两个小时的车程。寒风差点冻坏父亲,下车时身体僵硬的不会走道儿,腿脚麻木,仿佛失去知觉,活动后感觉身体无大碍,可耳朵还是生了冻疮。每到冬天就奇痒无比,病根算是落下了,但父亲一句怨言都没有,因为他爱他的女儿。单身的时候,对于家的概念就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地方,父母对我们的关心更是认为天经地义。可如今我也为人母,才真切的理解父母的含辛茹苦,父母的包容、任劳任怨都是出于对子女的爱。那份爱沉淀的是朴实无华;蕴含的是崇高伟大,使爱得以延续!
父母的爱是人世间最无私、最伟大的爱。无论孩子富甲一方,还是一贫如洗;不管我们是权威显赫,还是浪迹街头;父母永远不会因我们的身份不同而改变态度。他们会把最好的都留给我们,父母的家永远是我们最温馨的港湾,有父母在的地方就有爱,就有那份浓浓的无人能替代的牵挂。如今,即便我父母都不在了,但那暖暖的关爱已深入骨髓,会时常在梦里再现。
背影读书心得体会14
父爱无痕,因为他要保护一个家。朱自清的父亲,失去了自己的父亲,又没有了工作,却还得维持一家生计。尽管他心中十分悲伤,但还是得安慰自己的儿子,鼓励儿子走出困境。难道这不是一种伟大的爱吗?
你注意过父亲的.背影吗?你发现这背影又多了几分沧桑了吗?珍惜这份无痕的爱,别让他随着时间悄然而逝。
6.个人背影读书心得笔记 篇六
父亲趁着等车的时间,执意要为儿子买些橘子带着。“蹒跚的走到铁道边,慢慢的探身下去……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读到这里,我的眼泪夺眶而出。年迈的父亲虽然家道中落,却凭着顽强的信念,支撑着支离破碎的家庭,支持儿子为了理想而奋斗。橘子虽然不值钱,但却是一位父亲对儿子无言的爱,这种爱看似平淡无奇,却胜似千言万语……
翻越铁道,对于年迈的父亲来说,是困难的、费力的。但当他把橘子放在儿子面前的时候,他却一下子变得轻松了。这不禁让我想起了自己的父亲来。一次,我到朋友家去玩,天黑的时候下起雨来。父亲打来电话,说要带着雨衣到朋友家来接我。而我,感觉自己长大了,再让父亲来接多丢人,于是要执意自己回家。当我冒雨赶回家时,才知道父亲还是出去迎我了。路口多,他和我走岔路了。
过了好久,我透过玻璃窗,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朝着家的方向赶过来。“爸爸”!我在心中喊道。我看见他在风雨中艰难地骑着车子……当他走进家门的时候,我看见他的裤脚和鞋子都湿了,雨水顺着他已有些发白的头发流淌了下来。看见我,他笑了,笑得那么开心,他没有因为我私自跑回来而发火,而是关心地说“安全回来就好,回来就好……”那一刻,他说的每一个字,都猛烈地撞击着我的心房;那一刻,我觉得好幸福!
7.《背影》一文线索分析 篇七
说“背影”是《背影》一文的明线, 是有道理的。“背影”在文中共出现四次, 开头设疑——点出背影, 望父买橘———刻画背影, 父子分手———惜别背影, 结尾思念———照应背影。只是这里有个问题:作品第七段回忆父亲一生, “少年出外谋生, 独立支持, 做了许多大事”, 而老境却十分颓唐, 还写父亲“触目伤怀, 自然情不能自已……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 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我们如何理解这些内容与“背影”的关系呢?它们又是怎样被“背影”贯穿的呢?这不太好解释。
说“父子情深”是《背影》一文的暗线, 是难以说通的。因为“父子情深”是作品的主题, 主题当然要统帅全篇了, 单从这一点看, 就说“父子情深”是线索, 那么所有散文的主旨不都是该散文的线索吗?显然, 这样说是草率的, 欠考虑的。
那么能不能找到更恰当的说法呢?这需要我们换个角度思考。“背影”线索说是从父亲一方看的, “父子情深”线索说是从父子双方看的, 那么能不能从“我”这一方来理出作品线索呢?答案是肯定的。如果我们着眼于这一角度, 就不难看出作品始终围绕着“‘我’是怎样理解了父爱的”来写的。所以笔者认为“我”对父爱感受、理解的过程应是作品的一条线索, 一条暗线, 作品中的“我”对父爱是从不理解到理解, 到深入理解的。
下面我们就来具体分析这条线索是如何贯穿全文的。
作品的首段是倒叙部分, 写的是理解父爱后的结果, 因为“最不能忘记”父亲的“背影”是以理解父爱为前提的。
作品二、三段写“我”家当时的家境, 渲染出悲凉的气氛。可理解为下文感悟、理解父爱设置了背景, 可谓“患难之中见真情”。我们还可以从另一角度来看这部分与“理解父爱”这一线索的关系。这一部分中“我”的心情是悲凉的, 这悲凉来自家道的败落, 来自父亲的赋闲。那么这悲凉中是否含有对父亲的一丝抱怨呢?即使没有, 至少“我”没感受到父爱的温暖, 没体现出“我”对父亲的理解与同情, 反而还需父亲来安慰“我”。
作品四、五段写父亲送行时对“我”的悉心关照。父亲细致入微的照顾为下文写“我”被父亲的“背影”感动、理解父爱作铺垫。这一部分还写了“我”在内心对父亲的关照不以为然, 不能理解其中包含的父爱, 甚至嫌弃父亲。这也为下文“我”理解父爱以后感情发生变化作了铺垫。
作品第六段写父亲过铁道、爬月台替“我”买橘子的经过。可理解为具体写“我”怎样理解了父爱。父亲买橘子的过程是十分艰难的, 而且大庭广众之下爬月台的形象是十分不雅的。父亲虽卸职赋闲, 但也曾有过一定的社会地位, 不管怎样, 父亲总还是一家之长吧。现在只是为了替儿子做一件很小的事, 竟然不怕劳累, 不怕丢面子, 不怕有失身份。这使做儿子的怎能不感动呢?就是天下最愚笨的脑子也会领悟其中的爱呀!
作品第七段回忆父亲的人生及对“我”态度的变化。这一部分是理解父爱后的自然延伸与深化, 由于感悟、理解了父爱, “我”从而能正确理解父亲的人生, 甚至能宽容父亲的缺点, 充分体现了“我”对父亲的理解、同情与爱怜。这里我们来看看父亲读儿子这篇作品时的情形:“父亲已行动不便, 挪到窗前, 依靠在小椅子上, 戴上了老花眼镜, 一字一句诵读着儿子的文章《背影》, 只见他的手不住地颤抖, 昏黄的眼珠, 好像猛然放射出光彩”。这是朱自清的弟弟朱国华描述的, 从中我们能看出父亲因儿子的理解而激动、欣慰, “我”与父亲的感情达到了息息相通的地步。
综上可知, “我”对父爱的理解过程确实贯穿着全文, 起到了线索的作用。明白了作品的这一线索, 我们就很容易解答前面提到的以“背影”为明线留下的问题。第七段对父亲人生的理解, 是感悟理解“背影”的结果, 是对“背影”描写的深化, 从侧面烘托了父爱, 强化了作者对父亲挚爱的情感。
8.一个“帝国”的背影 篇八
上午9:00,以德隆前掌门人唐万新为首的7名被告人在法警的押送下进入一号大法庭,对德隆主案的审理正式开始。
和唐万新同为被告的,有德隆的三家核心企业:上海友联管理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友联),德隆国际战略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隆国际),新疆德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新疆德隆),还有6名前德隆高管——杨利、李强、王恩奎、董公元、洪强、张龙。
今年42岁的被告人唐万新拥有三项头衔:新疆德隆总裁,德隆国际董事、总裁,上海友联总裁。
武汉市人民检察院指控:被告单位上海友联及被告人唐万新、杨利、李强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从2001年6月5日到2004年8月31日,变相吸收公共存款450.02亿余元,至今未兑付172.18亿余元);被告单位新疆德隆、德隆国际及被告人唐万新、王恩奎、董公元、洪强、张龙涉嫌操纵证券交易价格罪(从1997年3月至2004年4月14日,被告单位和被告人通过操纵证券交易价格,非法获利98.61亿余元);被告人杨利还涉嫌挪用资金3万美元。
据了解,该案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涉案金额最大的金融证券案,涉及20多个省市区的2500多家机构和32000多人。
在公诉人宣读长达12页的起诉书的过程中,唐万新等7名被告人表情平静。但毋庸置疑的是,“德隆帝国”从此崩溃,从1992年以来在中国金融证券市场上异军突起并盛极一时的“德隆神话”就此破灭。
从个体户到掌门人
作为德隆的发起人和“精神领袖”、战略设计者的唐万新,1964年4月3日出生于新疆乌鲁木齐市一个支边干部家庭。1983年,他从华东石油学院退学后考入新疆石油学院,1985年辍学经商,先后从事电脑、彩扩、服装、饲料添加剂、出国咨询等行业,7年的经商生涯,有起有落,但都未成“正果”,基本上处于“小打小闹”的个体户状态。他真正的事业起点,是1992年5月的西安之行。
那一年,唐万新在西安法人股交易市场以低价收购了精密合金、西安民生等10余家公司的法人股,转卖至新疆、深圳等地,不到一年即赚得“第一桶金”,积累下数千万元财富。同年,新疆德隆国际实业总公司、乌鲁木齐德隆房地产公司相继成立,唐氏德隆初见端倪。
1993年5月,新疆金融租赁有限公司筹建,德隆参股,并于1994年承包了该公司在武汉证券交易中心的席位,开始涉足金融业,并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以该公司的名义先后在北京、武汉等地融资3亿余元,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操作平台。
1996年年底,德隆骤然面临危机,资产总值3亿余元,负债却高达4亿余元。为渡过危机,唐万新不仅没有收缩,反而选择了扩张,他决定通过掌握更大的金融机构来控制更多的金融资产,于是通过其全面控股的新疆屯河集团,收购了金新信托30%的股份,随后以金新信托名义迅速融资近3.6亿元,使德隆安然脱险。
但这只是一种拆东墙补西墙的数字游戏,为了应付资不抵债的隐患和年增长过亿元的亏损,唐万新盯上了股市。而1996年至1997年的中国股市,正是人人眼热的“大牛市”,其间巨大的利润空间使他决定在股市坐庄,通过左右股价来获得巨额利润。
从1997年5月开始,唐万新率领德隆干将以各种手法全面控制湘火炬、新疆屯河、合金投资这3个股票,通过内部交易、市场操纵等方式,绝对控盘并持续推高股价,使得这3个股票的股价在1997年到2003年始终坚挺不倒,高峰时期的总市值竟达到了200多亿元。由此,德隆赢得了“股市第一庄”之名,“德隆神话”诞生了。
然而,这种神话只能意味着德隆今后的灾难,因为要维持居高不下的股价和各种开销,德隆的年成本已经高达数亿元乃至10亿元。但唐万新不这么想,这时的他有了更大的计划:1999年,他将总部从新疆迁至上海,并成立了德隆国际投资有限公司。次年8月,他将德隆体系进行整合,形成了产业以上述3个股票为核心,金融以金新信托为主、新疆金融租赁有限公司为辅的格局,陆续控制了数家金融机构,炒作多家上市公司的流通股,成为引领证券市场的风向标。
随着2001年中国证券市场首个“监管年”的到来,唐万新及其“德隆帝国”接近了地震的边缘:2001年金新信托发生挤兑风波三四起,到年底需要兑付的资金缺口高达41亿元。就在当年4月,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郎咸平在《新财富》杂志上发表《德隆模式——类家族敛财模式》一文,详尽分析了德隆系的结构及其运作模式的脆弱性,并预言投资德隆的股票者最后会“血本无归”。
这无疑点中了唐万新及其德隆体系的“死穴”,但唐万新的坚定“信念”和涛涛辩才最终说服了董事会,他坚持以不断秘密控制新金融机构来保证资金链不断,试图像1996年那样救德隆于水火之中。
2001年6月,作为取代金新信托的融资机构上海友联正式成立,唐万新亲任总裁。成为新的融资平台后,上海友联具体负责德隆对金融机构的收购、整合旗下金融机构的委托理财业务,通过控制金融机构,挪用其资金,维系德隆“捧高”的股票。在这一“战略思想”的指导下,上海友联将全国近1.9万家年销售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作为重点客户,按地域分配给7家证券金融机构负责。唐为德隆下达的2003年的融资计划达250亿元,并要求包括董事会在内的所有人到一线融资。这样,德隆的分崩离析在2004年年初便不可避免地到来了。
2004年1月,在德隆高层在海南召开的年度工作会议上,再也撑不住了的唐万新提出了股价“软着陆”的方案,即到当年6月把新疆屯河、合金投资、湘火炬这3个股票的价格先降三分之一,到年底再降一半,亏损约120亿元。他自己还做好了自己“18年全部白干”的准备。
然而,此时的形势已不是唐万新和德隆所能控制了,这3个股票持续下跌,接着掀起了疯狂抛售大潮,十几个交易日中,近200亿元市值灰飞烟灭,德隆资金链四分五裂。
2004年5月28日,焦头烂额的唐万新出走海外。7月18日,重新回到北京。8月3日,被北京市公安局监视居住。12月10日,唐万新被武汉市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
此后,从2005年6月开始,德隆体系中的数家企业——德恒证券公司、南京大江国投、南京国投、南京国信、中富证券公司、伊斯兰信托、金新信托及其相关高管先后走上了被告席,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2005年12月13日,武汉市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送达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唐万新及德隆主案面临着法律的裁决。
唐万新及德隆涉嫌两宗罪
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武汉市人民检察院起诉书称:1997年,新疆德隆通过新疆屯河等企业控股金新信托后,即组织金新信托采取承诺保底和固定收益率的方式对不特定社会公众开展委托理财业务。2000年年底,金新信托的委托理财业务开始出现兑付危机。为应付兑付危机,德隆国际在唐万新等人的决策下,决定收购新的金融机构,加大委托理财业务量,并决定在德隆国际金融管理部的基础上成立上海友联,由上海友联对其所属金融机构实行统一管理。
2001年6月5日,上海友联注册成立后,组织金新信托以开展委托理财的方式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同时,为扩大委托理财业务,上海友联、德隆国际先后重组、收购并控股了德恒证券、恒信证券、中富证券、大江国投、伊斯兰信托等金融机构,指挥这些金融机构继续扩大委托理财业务规模,向社会公众变相吸收存款。唐万新先后指派被告人李强担任上海友联副总裁,负责下达下属各金融机构的年度吸收存款计划;指派被告人杨利负责对各金融机构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后部分资金的管理使用。
从2001年6月5日起至2004年8月31日,上海友联组织金新信托、德恒证券、恒信证券、中富证券、大江国投、伊斯兰信托等公司,采取承诺保底和以22%至1.98%不等的固定收益率与不特定社会公众签订委托投资协议及补充协议35890份,变相吸收公众存款450.02亿余元,至今未兑付172.18亿余元。
起诉书指出,上海友联成立后,唐万新对上海友联执委会的决策起决定性作用。2002年1月,唐万新又亲自担任总裁,是被告单位上海友联实施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犯罪的决策者和指挥者。
涉嫌操纵证券交易价格罪。
武汉市人民检察院起诉书称:1997年3月,唐万新组织被告人洪强及唐万川等人,利用金新信托上海宁武路营业部作为操作平台,集中买卖新疆屯河股票。同年5月,唐万新又在北京达园饭店主持召开新疆德隆董事局会议,确定了集中持有上市公司二级市场股票的操作方案,并继续组织被告人洪强及唐万川等人,集中买卖已被他们收购的新疆屯河、合金投资、湘火炬这3个股票。
1998年8月,唐万新又在上海主持召开新疆德隆董事局扩大会议,进一步明确了“集中持股”的方案,并将操作上述3个股票的地点移至上海证券大厦16楼。
2000年1月,唐万新等人注册成立了德隆国际,通过控股新疆德隆,采取向新疆屯河、合金投资、湘火炬三家上市公司委派高管人员,继续对三家上市公司实施控制和管理。同年3月,德隆国际委派被告人洪强等人到德恒证券担任高管,被告人董公元担任金新信托投资部经理。6月,操作上述3个股票的平台由金新信托扩大到德恒证券。
2003年10月以后,金新信托投资部与中企东方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企东方”)的证券投资研究部合并,德隆国际安排中企东方统一负责操作上述3个股票。唐万川任中企东方证券投资部经理,负责总操盘;董公元任副经理,协助唐万川管理中企东方证券投资部买卖这3个股票;王恩奎协助唐万川管理统计人员,负责对这3个股票买卖数据的统计。
正是利用这种方式,在1997年3月以后的7年中,新疆德隆、德隆国际先后以金新信托、德恒证券、中企东方为操作平台,利用自有资金和部分委托理财资金,使用24705个股东账号,集中资金优势、持股优势,采取连续买卖、自买自卖等手法,长期大量买卖新疆屯河、合金投资、湘火炬,造成这三个股票的价格异常波动,至2004年4月14日,共非法获利98.61亿元。期间,这3个股票的最高持仓比列全部高达91.5%以上,持股优势明显;自买自卖量占总交易量的最高比例全部在99.83%以上;新疆屯河、合金投资、湘火炬的复权股价最高涨幅分别为984.02%、1941.21%、1736.16%,严重扰乱了证券市场的秩序。
起诉书认定,唐万新作为新疆德隆、德隆国际的总负责人,组织召开系列会议,在会上提出集中持股理念,确定进行操纵的这三个股票,对操作的总体运作模式作出决策,下达操作指令,因此,唐万新是上述犯罪行为的决策者和指挥者,其行为分别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76条、182条,应当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操纵证券交易价格罪追究刑事责任。上海友联、杨利、李强应当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追究刑事责任。新疆德隆、德隆国际、王恩奎、董公元、洪强、张龙(操盘手)应当以操纵证券交易价格罪追究刑事责任。杨利还应当以挪用资金罪(曾挪用3万美元供其女友留学)追究刑事责任。
德隆主案庭审实录
德隆主案,作为建国以来最大的金融证券案,公开审理工作相当庞大,案卷有800余本,涉及证人有300余名。为节省正式庭审时间,从2006年1月6日至9日,进行了每日6个小时的庭前交换证据工作。据有关人士透露,参与庭前交换证据的法官有3名,律师则多达20名。
1月19日,庭审时刻终于到来。虽然阴雨连绵,天气酷冷,但众多媒体记者仍然蜂拥而至,早早地等待在座落在武汉常青路上的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门外。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庭审没有允许任何一家新闻单位进入庭审现场,甚至于通往法庭的走道,也为防止记者的远距离偷拍照片而进行了相关处理。法院明显加强的警戒,入口处均有两名保安人士值勤,进入院内的车辆均需检查相关证件,大门前的常青路上还有交警维持秩序。即使是获得旁听证的人员,也要经过安保人员核对身份证姓名后方可进庭旁听。这使得整个庭审平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经上级机关依法指定,此案由武汉市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19日的庭审主要是举证。
上午9:00,以高勇审判长为首的3位合议庭成员端坐于审判席。有5名公诉人出庭支持公诉。另外,以“沪上名嘴”陶武平为首的被告德隆旗下三家单位的诉讼代表人、辩护人以及7名被告的辩护人共17人也参与了诉讼。
开庭后,公诉人用了40分钟左右的时间宣读了长达12页的起诉书,为方便旁听者,法庭还在公诉人宣读起诉书的同时,将起诉书影像通过电子幻灯片进行放映。
9:40左右,起诉书宣读完毕,审理进入调查阶段。
记者注意到,被告席上的唐万新没有了八字胡,戴着黑色宽边眼镜,身形略有消瘦,但神情平静,思路清晰。
对唐万新的提问一直持续了1个多小时,将近11:00时,法庭宣布休庭半小时。
11:30重新开庭之后,对唐万新的提问又进行了将近10分钟。随即,唐被暂时带离法庭。上海友联的诉讼代表人王世渝、原友联执委李强、德隆国际资产管理二部总经理杨利依次接受调查。
中午12:30左右,庭审结束。休庭1小时后于下午1:30继续进行。新疆德隆、德隆国际、王恩奎、董公元、洪强、张龙等被告单位的诉讼代表人和被告人依次接受了调查。
至下午6:20,审判长宣布首日庭审结束。
在20日上午开始的法庭辩论阶段,辩论的焦点是适用法律的问题和如何适用法律的问题。辩护律师对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指控作了无罪辩护,对操纵证券交易价格罪的指控作了轻罪辩护。所有的被告对事实都予以认可。
10:15,辩护律师开始就3家被告法人单位的罪名是否成立展开第一论辩护。德隆国际和新疆德隆被控操纵证券交易价格罪,上海友联被控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罪。但律师认为,这三家单位的罪名均不成立。德隆国际的辩护人武汉律师柳平、张剑认为,控方指证的德隆国际操纵新疆屯河、合金投资、湘火炬的一些数据事实不清,不足以支持所控罪名。新疆德隆的辩护人认为新疆德隆的作为未构成操纵证券交易价格罪。
由于双方观点阐述都较为充分,对3家法人单位的一轮辩护就持续了两个多小时。至11:45,上午的庭审结束。
下午1:15,法庭继续开庭,开始对唐万新的罪名进行辩论。
此后的1个半小时里,律师为李强、杨利等被告人依次辩护。其中,对李强、洪强、张龙等人做了有罪辩护,对杨利否认了挪用资金罪,对王恩奎、董公元做了无罪辩护。
又经过半个小时休庭之后,公诉人开始答辩。公诉人再次强调,只要委托理财许诺有固定收益、保底,就应当属于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下午5:10,辩论进入最后阶段,控辩双方在短短的45分钟时间里,又进行了两轮辩论,从不同角度对己方观点做了补充。由于辩护律师团为多位被告做了无罪辩护,公诉代表人提出,做无罪辩护后,唐万新等人的自首情节在量刑时应不再予以考虑。对此,辩护律师与公诉人进行了激烈的辩论,律师认为,做无罪辩护是律师的独立辩护观点,不应对当事人产生权益的损害。
综观两天的庭审,焦点集中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否成立上。由于委托理财究竟属于刑事范畴还是民事范畴,法律界一直存在争议,辩方由此着手,努力洗脱唐万新及德隆的此项罪名。
19日的庭审一开始,唐万新即表示,愿意服从法庭判决。“起诉书所指控的两项罪名的基本事实和我在德隆所起的作用都属实,我愿意服从法庭判决。”
即使到了法庭辩论阶段,唐万新在为自己辩护时态度也比较低调,他表示“只为自己做几个对情节的辩护”。称其集中持股是一个组合投资的方法,明显不同于庄家,并强调德隆的产业整合是成功的,而且德隆从来没有把收益放到自己的腰包里,全部给了客户。友联后期已经变成了危机处理机构,做委托理财是为了拯救金新信托,这样做的结果是延缓了危机,是“以毒解毒”。对于新疆屯河、合金投资、湘火炬的最后崩盘,唐表示“我个人非常痛惜”,并把责任归咎于投资者的挤兑,并感叹“如果不是挤兑,不至于此”……
他还特别强调,自己从海外归国,应当算作自首归案。
陶武平律师在1小时零5分的陈词中,对唐万新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做了无罪辩护,对其操纵股价的罪名做了罪轻辩护。陶武平说,指控唐万新犯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违反了“罪刑法定”原则,按照“法无明文不为罪”的原则,违规委托理财应当属于民事范畴。
20日下午在庭审结束前,唐万新等7名被告人在最后陈述中都表示“认罪服法”。下午5:40左右,原计划3天的庭审提前休庭。法庭宣布将择日宣判此案。
此后,身着武汉市第二看守所囚衣的唐万新,面带微笑,向上海友联、德隆国际、新疆德隆的诉讼代表,向其他被告人,招了招手。记者突然想起,就在12年前,正是武汉证券交易中心,在某种程度上成就了唐万新以后的辉煌。12年后的今天,唐万新似乎又回到了原点……
据法律专家分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刑期不高于10年,操纵证券交易价格罪刑期不高于5年。如果唐万新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名成立,将可能是10年左右的刑期,如果仅是操纵证券交易价格罪名成立,就只能是5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加上一个投案自首的情节,最低可能只判3年。
这是唐万新预测中的结局。但人们在追问,德隆非法吸收的至今未兑付的172.18亿余元资金,背后数量巨大的受害人,他们如何追讨自己的损失?在新疆屯河、合金投资、湘火炬的崩盘中遭受损失的投资者,如何索取赔偿?人们更在思索,为何对德隆的监管姗姗来迟,直至“黑洞”形成?
【《背影》读书心得】推荐阅读:
关于《背影》读书笔记800字09-20
初中生背影的读书笔记08-19
背影课文解读07-09
那个背影作文07-17
《背影》教学解读08-04
背影教学导入08-30
背影电视散文09-27
《背影》原文10-15
背影优质课教案07-23
外婆那背影作文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