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肝胆

2024-09-29

中医内科学肝胆(精选9篇)

1.中医内科学肝胆 篇一

第五章肝胆病证

一、单项选择题

1.诊断黄疽必具的症状是()。

a.尿黄b.面黄c.目黄d.身黄

2.患者身面黄无泽诊为()。

a.阴黄b.黄胖c.萎黄d.黄疸

3.引起黄疽最主要的病邪是()。

a.痰湿之邪b.湿浊之邪

c.痰浊之邪d.寒饮之邪

4.阴黄的致病因素是()。

a.寒邪b.湿热c.水湿d。寒湿

5.首先提出阴黄阳黄辨证论治的著作是()。

a.《外台秘要》b.《诸病源候论》

c.《丹溪心法》d.〈卫生宝鉴》

6.“黄家所得,从湿得之”出自()。;

a.《伤寒论〉b.〈金匮要略》

c.《丹溪心法》d.《景岳全书》.

7.《金匮要略》提出“黄疽”治法可用()。

a.利小便法b.汗法

c.吐法;d.泻法

8.黄疽由湿邪所致,若湿从热化其治疗原则是()。

a.清热利湿b.清热退黄

c.清热利胆d.清热燥湿

9.阳黄热重于湿宜用的方剂是()。

a.茵陈蒿汤b.茵陈五苓散

c.茵陈术附汤d.尤胆泻肝汤

10.急黄的致病因素是()。

a.湿热挟时邪疫毒d.湿热内蕴、蒙闭心包

c.肝胆郁热阻滞d.湿热熏蒸、湿遏热伏

11.阳黄的致病因素是()。

a.寒湿b.湿浊c.湿热d.痰湿

12.患者身目发黄鲜明,右胁剧痛、发热、口苦咽干,舌红苔黄,脉弦滑数,辨证为()。

a.胆腑郁热型阳黄b.湿重于热型阳黄

c、热重于湿型阳黄d.寒湿阻遏型阴黄

13.黄疽由湿邪所致,若湿从寒化其治则是()。

a.温中燥湿d.湿通中焦

c.温中化湿d,温中健脾

2.中医内科学肝胆 篇二

1 临床资料

本组25例病人, 男15例, 女10例, 年龄25岁~65岁, 平均41岁;住院时间7d~15d, 平均10d;临床表现为急性上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 血淀粉酶升高, B超、CT检查发现胰腺有炎症及胆道有结石、胆管扩张等;中医辨证为肝胆湿热证, 即胁肋胀痛, 胸脘阻满, 发热身黄, 倦怠乏力, 肢体困重, 恶心、呕吐, 可吐黄苦水, 舌红, 苔黄腻, 脉弦滑数。西医诊断标准符合《外科学》[1]的诊断, 中医辨证标准符合《中西结合护理学》[2]的标准。25例病人经给予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营养支持、抑制胰腺分泌、抗感染对症、使用清胰汤合龙胆泻肝汤、针刺等中西结合治疗, 均痊愈, 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和死亡。

2 护理

2.1 情志护理

病人因禁食时间较长、输液量多和腹痛而产生厌烦、焦虑感。护理人员应该主动与病人交流, 使其了解疾病发生的原因、病理特点、临床表现、中西医结合治疗和护理方法, 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 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使病人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2.2 一般护理

病室环境应安静、整洁、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加强生活护理, 保持口腔、皮肤清洁;监测病人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舌苔、脉象的变化, 并详细记录, 严密观察病情, 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给予处理。

2.3 对症护理

2.3.1 禁食和胃肠减压护理

通过禁食和持续胃肠减压可抑制胰腺分泌, 防止呕吐和减轻腹胀等。禁食期间补液、抗生素及抑制胰腺分泌药物应用、营养支持等需通过静脉通道, 因此除保持胃管通畅外, 还应保持静脉通道通畅。对周围静脉穿刺输液困难者行深静脉置管输液, 加强护理, 控制输液速度, 防止空气栓塞和穿刺部位感染等。

2.3.2 腹痛护理

注意观察病人腹痛部位、性质、程度及持续时间。有效止痛可防止休克, 减少胰腺分泌, 使用止痛药和针刺足三里、内关、合谷、天枢等穴位有较好的止痛效果。针刺手法:得针感后强刺激, 留针30min~60min, 每隔15min捻转1次, 每隔4h~6h针刺1次。

2.3.3 恶心、呕吐护理

呕吐时将病人头偏向一侧, 防止误吸致窒息和吸入性肺炎;观察呕吐物的性质及量, 注意口腔清洁;针刺上脘、公孙等穴位有良好的止吐效果。

2.3.4 发热护理

观察发热持续时间, 根据发热的类型给予物理降温, 使用退热药及针刺曲池、合谷等穴位。病人出汗时及时用毛巾擦干, 必要时更换衣服和被褥, 避免受凉。

2.3.5 中药注入护理

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肝胆湿热证病人宜清肝胆、利湿热, 清胰汤合龙胆泻肝汤加减有一定疗效, 茵陈30g, 栀子9g, 龙胆草9g, 木通6g, 柴胡9g, 黄芩6g, 黄连9g, 白芍12g, 广木香9g, 元胡9g, 芒硝6g, 生大黄6g (后下) 等药水煎, 经胃管注入, 每天3次~6次, 注入后夹管1h~2h, 呕吐者行药物灌肠。

2.4 出院指导

嘱病人保持良好的心态, 正确对待疾病[3];饮食宜清淡、有节, 宜寒凉性类食物, 忌辛辣、酒等热性食物;积极治疗胆道疾病, 防止复发。

参考文献

[1]吴在德, 吴肇汉.外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579-580.

[2]张莉荣, 何世银.中西医结合护理学[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 1996:255-258.

3.中医内科学肝胆 篇三

关键词:卫校;教学质量;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是以中医理论阐述内科疾病的病因、病机、证候特征、辨证论治及预防、康复、调摄规律的一门临床学科。它既是一门临床学科,又是学习和研究中医其他临床学科的基础,为中医学的一门主干学科,具有很重要的学科地位。对于目前学校中医内科学的教学情况,笔者曾做过问卷调查,发现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中医内科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校教学安排不适应课程需要

(1)中医内科学内容繁多,涉及临床多科室、多病种,而教学时间安排较少。依据实施性教学计划,中医内科学共96学时,理论76学时,实践20学时。学校采用的教材是肖振辉主编的中医内科学(第2版),全书按脏腑系统分章,共介绍了46个常见病和多发病的病证概述、病因病机、诊断要点、鉴别诊断、辨证要点、分证论治、预防护理、其他疗法和小结等。除去绪论和病历书写所占课时外,每个病种理论和实践加起来不到2学时。(2)在第一学年中基础课程如中医基础学、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等安排的课程时间不够甚至没有开设,这不利于中医内科这门临床课程的学习。中医讲究“理法方药”,这在中医内科学每个病中都是融会贯通的。(3)中医内科实训室不够完善。如,中医临床的望、闻、问、切需要在实训室中进行强化,实训室尚缺乏切脉需要的模拟脉象仪,光靠学生相互切脉难以体会涩脉、芤脉、结代脉等较病脉的感觉;没有望诊中面色望诊和舌色望诊的相关的挂图和模型;在学生进行病历书写时,没有病历书写的现实样本和练习用的病案题库以供参考。

2.教师教学方法单一,缺乏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中医内科学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教学方法、形式单一;考试主要考查教师上课强调的重点。这种教学方法虽能满足一定教学内容的需要,考试也能达到一定要求,但学生学习比较被动,很难真正理解、消化所学知识。以应付考试为学习目的,不可能培养出学生临床思维的方法,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不到发挥,以致出现理论与实践脱离的教条主义现象。教师反映学生上课缺乏热情,不能主动提出问题,这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很大关系。

3.学生感觉教材内容不容易理解

如,对眩晕中的肝阳上亢和肝火上炎两个证的比较,有些学生就不能进行区分;有的学生对为什么肝肾阴虚用左归丸、气血亏虚用归脾丸不理解。对此笔者调查发现学生中对中医很感兴趣的学生不到20%,如果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必然会导致学习不够认真,这会影响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其次,中职卫校的学生普遍文化基础较差,对本来就比较深奥的医学课程的理解必然存在一定的困难。再者学校第一学年的课程设置不够科学,中医学基础和中医诊断学合在一起上课,学生理论基础没有打好,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对后续临床课程的不理解。

二、如何提高中医内科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和相关文献研究,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来提高中医内科学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

1.学校应努力改善教学条件

(1)学校应组织中医教研组的专业课教师对现行的实施性教学计划进行改进,适当调整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衔接,对专业课和非专业课的课时进行增减,以适应教学的需要。(2)努力完善中医内科学实训室建设,每年应保证一定的资金用于实训室物品的购置,提高实验实训课的开出率,切实落实“科研引领、技能见长”的办学思想。(3)努力争取创办学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这不仅是教师发挥自身职业技能的平台,同时也是锻炼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平台,真正实现“教中学、学中做、做中学”,对提高中医内科学的教学质量有很大帮助。

2.教师需努力提高业务水平

打铁还需自身硬。要培养出临床能力强的学生。首先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只有自己真正信中医、懂中医、用中医,才能用心去教学。在生活中,学生生病了,首先想到的是请教师看病,教师在学生身上去讲解中医内科学的理法方药,让书本的东西变得鲜活起来,而且开方用药后学生感觉病好了。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在课堂上,教师自己临床经验丰富,一讲到某个病马上能想到几个病例,结合课本绘声绘色讲述一番,学生听了就如同身临其境。毕竟理论是苍白的,而病人的表现是生动的。这样学生就能认真听讲,教学质量自然提高了。除了提高临床水平,教师还要掌握更多的教学方法。比如,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PBL教学法等一些先进的教学法,针对不同的病种和教学进度,选择恰当的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更有助于把握重点,突破难点。

3.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中医的兴趣,一方面靠教师的激发;另一方面还要靠自己的培养。虽然学校存在着一些客观的问题,但是只要学生自己愿意学,通过借阅一些中医学相关的书籍或者在网上搜索资料,学习中医内科学遇到的问题都可以得到较好的解决。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应当教会学生如何自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以使教学事半功倍。曾见到一个农村医学专业的学生,因为对中医兴趣浓厚,自学了中医课程,后被选为针灸推拿协会的会长,其中医理论水平比中医专业的学生还要高。

4.积极发展校院合作的办学模式

学校近年来大力创建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提出了很多新的办学思路,其中有发展“校院合作”的办学模式一条。结合到中医内科学的教学上,可以请医院的各科医生到学校进行授课,给予相应课酬。比如,心悸、胸痹可以請心内科的中医生代课,淋证、遗精可以请泌尿科的中医生代课。这样可以既可以让学生接触到最新的临床进展,又可以促进学校教师和医院医生的交流,缩短学和做的距离。这对于一些没有条件开设附属医院的学校来说确实是一个迅速提高临床课程教学质量的好办法。

4.中医内科学肝胆 篇四

退后的

34阴水

肺热津伤 湿热浸淫 49 痿 证 脾胃虚弱 肝肾亏损 发病急,病起发热,或热后突然出现肢体软弱无力,可较 快发生肌肉瘦削,皮肤干燥,心烦口渴,咳呛少痰,咽干 不利,小便黄赤或热痛,大便干燥。舌质红,苔黄,脉细 数。起病较缓,逐渐出现肢体困重,痿软无力,尤以下肢或两 足痿弱为甚,兼见微肿,手足麻木,扪及微热,喜凉恶 热,或有发热,胸脘痞闷,小便赤涩热痛。舌质红,舌苔 黄腻,脉濡数或滑数。起病缓慢,肢体软弱无力逐渐加重,神疲肢倦,肌肉萎 缩,少气懒言,纳呆便溏,面色晄白或萎黄无华,面浮。舌淡苔薄白,脉细弱。起病缓慢,渐见肢体痿软无力,尤以下肢明显,腰膝酸 软,不能久立,甚至步履全废,腿胫大肉渐脱,或伴有眩 晕耳鸣,舌咽干燥,遗精或遗尿,或妇女月经不调。舌红 少苔,脉细数。久病体虚,四肢痿弱,肌肉瘦削,手足麻木不仁,四肢青 筋显露,可伴有肌肉活动时隐痛不适。舌痿不能伸缩,舌 质暗淡或有瘀点、瘀斑,脉细涩。肢体颤动粗大,程度较重,不能自制,眩晕耳鸣,面赤烦 躁,易激动,心情紧张时颤动加重,伴有肢体麻木,口苦 而干,语言迟缓不清,流涎,尿赤,大便干。舌质红,苔 黄,脉弦。头摇不止,肢麻震颤,重则手不能持物,头晕目眩,胸脘 痞闷,口苦口黏,甚则口吐痰涎。舌体胖大,有齿痕,舌 质红,舌

5.中医内科学肝胆 篇五

A.血性

B.脓性

C.清亮

D.毛玻璃混浊

E.深黄色

以下哪项可出现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升高

A.伤寒

B.过敏性鼻炎

C.急性大失血

D.脾功能亢进

E.系统性红斑狼疮

对于前列腺、精囊腺、直肠前部检查应采取的体位是

A.仰卧位

B.左侧卧位

C.左侧卧位

D.膝胸位

E.端坐位

出现急性腹膜炎体征提示

A.腹膜壁层受刺激

B.腹膜脏层受刺激

C.内脏神经受刺激

D.胃肠痉挛

E.脏器肿大

下列哪项可出现奇脉

A.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B.二尖瓣狭窄

C.扩张型心肌病

D.左心功能不全

E.重症哮喘

肺动脉瓣区收缩期杂音的病因一般不考虑

A.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

B.风湿性肺动脉瓣狭窄

C.房间隔缺损

D.二尖瓣狭窄继发肺动脉高压

E.功能性杂音

下列心脏疾病中,哪种一般无震颤

A.室间隔缺损

B.动脉导管未闭

C.二尖瓣狭窄 D.肺动脉瓣狭窄

E.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下列哪项不是干啰音的特征

A.吸气和呼气均可闻及,但常吸气最明显

B.性质、数量、部位易变

C.音调高亢

D.可以同时有几种不同的干啰音存在E.有时不用听诊器也能昕到

气管右偏,左胸叩诊为实音,应考虑

A.右侧胸腔积液

B.左侧胸腔积液

C.左肺肺炎

D.肺气肿

E.左侧肺不张 10 下列哪项语颤增强

A.肺气肿

B.支气管炎

C.肺炎

D.气胸

6.中医内科学肝胆 篇六

急症的病因以风、火、痰、瘀、毒为主导,多内外合邪。病机特点:大实大虚、邪正消长多变、多脏同病、多病同证。

第一节外感高热

1、邪毒炽盛,正邪相搏是发生高热的基本病机。

2、体温在39℃以上,但应与内伤发热相鉴别。

3、常见证候,表热证:风寒袭表、风热犯表、湿困卫表、热郁卫气;里热证:肺胃热盛、燥热内结、湿热郁蒸、热入心营、热入营血、热伤真阴。指出各证之间的联系、转化。

5、治法方药:解表法,银翘散、荆防败毒散;宣表化湿法,藿朴夏苓汤、香薷饮;和解清热法,小柴胡汤、蒿芩清胆汤、达原饮;清气泄热法,白虎汤;通腑泻热法,大承气汤、调胃承气汤、大柴胡汤;清热化湿法,王氏连朴饮、甘露消毒丹;清营泄热法,清营汤、清宫汤;凉血解毒法,清瘟败毒饮、犀角地黄汤;养阴透邪法,青蒿鳖甲汤。

附:抽搐

1、抽搐以项背强急、口噤、四肢拘急抽动,甚则角弓反张为主症。

2、常见证候:热盛动风,肝阳化风、阴虚风动。

3、以止痉治标为先。治法方药:清热熄风法,白虎承气汤、安宫牛黄丸、至宝丹;潜阳熄风法,羚角钩藤汤;滋阴熄风法,大定风珠。

第二节疫斑热

1、疫斑热即西医之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2、病因为外感瘟疫热毒,内因为一时性卫外功能低下。典型病人可见五期:发热期、低血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

3、证候分类,发热期:卫气同病证、气分证、气营两燔证、营分证、营血热盛证。低血压期:热毒内陷证、气阴耗竭证、正虚阳亡证。少尿期:瘀热水结证、热郁津伤证、湿热壅滞证。多尿期:肾气不固证、阴虚热郁证。恢复期:气阴两伤证、脾虚湿蕴证、肾阴亏虚证。

4、以清瘟解毒为原则,结合各期特点辨证施治的原则。

5、治法:清气凉营法,清瘟败毒饮;开闭固脱法,四逆散或白虎承气汤、生脉散、解毒活血汤;泻下通瘀法,桃仁承气汤、增液承气汤;凉血散血法,犀角地黄汤;滋阴生津法,沙参麦冬汤、增液汤;补肾固摄法,固肾缩泉汤。

第三节肺炎

1、肺炎是由多种致病因素引起的肺实质性病变,以寒战、高热、咳嗽、胸痛、咯浓痰或铁锈色痰为主要特征。

2、病因为风温(热)之邪从鼻入侵。痰热蕴肺、肺失清宣为基本病理特点。

3、常见证候:邪犯肺卫证、痰热壅肺证、热入心营证、邪陷正虚证。

4、以清热宣肺化痰为大法。治法方药:辛凉解表、轻宣肺气法,银翘散;清热宣肺化痰法,麻杏甘膏汤;清营解毒,化痰开窍法,清营汤;救阴回阳、开闭固脱法,生脉散、参附汤。

第四节暴喘

1、暴喘是突发暴急的一类喘证,可以暴起,亦可为久病突变而生,表现为高度呼吸困难,全身症状明显,甚者出现喘脱。病在肺及心肾,有虚有实。与西医学急性呼衰、慢性呼衰失代偿阶段相似。

2、常见证候:热毒闭肺证、肺热腑结证、痰(饮)瘀阻肺证、上盛下虚证、正虚喘脱证。

3、治疗总以利肺、祛痰、救脱为则。

4、治法方药:清热宣肺法,三黄石膏汤;泻肺通腑法,宣白承气汤、陷胸承气汤、牛黄承气汤;祛痰化瘀法,六安煎、三子养亲汤、加味旋复花汤;化痰降逆、补肾纳气法,平喘固

本汤、苏子降气汤、金匮肾气丸;补肺纳肾、益气固脱法,参附龙牡汤、黑锡丹。

第五节昏迷

1、主要表现为神识不清。病在心、脑。

2、常见证候:热入心包(营)证、风痰内闭证、腑热上冲证、浊阴上逆证、瘀热阻窍证、湿热(浊)蒙心证、寒痰内闭证、内闭外脱证。

3、开窍醒脑为治疗原则。

4、治法方药:清心凉营解毒法,清营汤、清宫汤、清瘟败毒饮、“三宝”,神犀丹;凉肝熄风豁痰法,羚角钩藤汤、黄连温胆汤、礞石滚痰丸、猴枣散、回春丹;通腑泄热法,三承气汤、牛黄承气汤、犀连承气汤;温通泄浊法,温脾汤;清热化瘀通络法,犀地清络饮,桃仁承气汤、犀珀至宝丹;清热化湿泄浊法,菖阳泻心汤、芳香辟秽汤、玉枢丹;辛温宣郁涤痰法,导痰汤、苏合香丸;开闭固脱法,亡阳用四逆加人参汤、参附龙牡汤、苏合香丸;亡阴用生脉散加味、至宝丹。

第六节真心痛

1、真心痛是因心脉骤然瘀塞所致的心胸剧痛。

2、常见气滞血瘀证、阴寒凝滞证、阳虚气脱证的临床表现。

3、治法方药:理气活血、化瘀通络法,血府逐瘀汤、冠心Ⅱ号方、失笑散;温通祛寒、活血通络法,乌头赤石脂丸、苏合香丸;扶正固脱法,参附汤、四逆汤,生脉散。

第七节心力衰竭

1、多虚中夹实,虚以阳气亏虚为主,实多血瘀、水饮为患。

2、常见证候:痰瘀饮停证、气虚血瘀证、气阴两虚证、阳虚水泛证、阳气衰竭证。

3、治法方药:化痰祛瘀利水法,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己椒苈黄丸;益气活血法,养心汤、血府逐瘀汤;益气养阴法,生脉散、炙甘草汤;温阳行水法,苓桂术甘汤、真武汤;温阳益气固脱法,参附龙牡汤、参蛤散。

第八节厥脱

1、厥脱是厥与脱的综合征,相似于西医学之休克。

2、厥脱基本病机-阴阳之气不相顺接,进而阴阳离决。多脏同病,整体衰竭,但以心肾为主。虚实夹杂,而以虚为主。

3、热毒内陷证、气阴耗伤证、寒厥阳亡证、血厥(溢)气脱证、肝厥气脱证、血瘀气脱证。

4、理气活血是大法。治法方药:清泄热毒法,白虎承气汤、黄连解毒汤、犀角地黄汤;益气养阴法,生脉散、加减复脉汤;回阳救逆法,四逆汤、参附龙牡汤;益气摄血法,独参汤、当归补血汤;理气宣郁法,四逆散;活血通脉法,血府逐瘀汤、急救回阳汤、解毒活血汤。

第九节急性腹痛

1、总属“不通则痛”,病理性质以实为主,且常易从热化;病变涉及多个脏腑,而以腑病为多,剧痛可致厥脱。

2、常见证候:寒邪内盛、湿热蕴结、气机郁滞、瘀血内积、食滞停积、虫积内攻。

3、治法方药:温中散寒法,正气天香散、乌头桂技汤;通里攻下、清热化湿法,大承气汤、大柴胡汤、三黄泻心汤;理气止痛法,柴胡疏肝散、木香顺气散;化瘀活血法,膈下逐瘀汤,少腹逐瘀汤;消导积滞法,枳实导滞丸;祛虫止痛法,乌梅丸。

附:胆绞痛

1、胆绞痛是指急骤起病的右侧胁肋部位的剧烈疼痛,常见于胆石症。

2、常见证候:肝郁气滞证、湿热蕴结证、热毒化火证。常用治法方药:疏肝利胆、理气止痛法,柴胡疏肝散;清肝利胆、清热化湿法,大柴胡汤、茵陈蒿汤;泻火解毒、利胆通腑法,龙胆泻肝汤、大柴胡汤。

附:肾绞痛

1、肾绞痛是指腰肾区的剧然疼痛,呈阵发性和放射性,常见于泌尿系结石。

2、临床常见证候:湿热蕴结证、气滞血瘀证。讲解常用治法方药:清热利湿、排石止痛法,八正散、三金汤;行气活血、排石止痛法,沉香散。

第十节急性吐泻

1、突然吐泻交作,属于中医广义“霍乱”,类似西医所称急性胃肠炎、细菌性食物中毒,亦包括霍乱(副霍乱)在内。

2、极少数出现闭证者,称为“干霍乱”,亦称“绞肠痧”。

3、以芳香泄浊化湿为原则,若吐下伤阴脱液者则应重视补液。

4、治法方药:清热化湿法,葛根芩连汤、蚕矢汤;温中化湿法,藿香正气散、附子理苓汤;消食导滞法,保和丸、枳实导滞丸。变证当分闭、脱,亡阴者益气生津,生脉散、竹叶石膏汤;亡阳者温中回阳,通脉四逆汤、附子理中汤,极少见之闭证则可予探吐、导泻。第十一节中暑

1、中西同义。感受暑热,易内陷心、肝。

2、常见证候:暑湿遏表证、暑热内燔证、暑热动风证、气阴耗竭证。

3、方药:清暑解表、芳香化湿法,藿香正气散;清暑泄热、凉营开窍法,白虎汤、清营汤;清暑泄热、熄风止痉法,白虎汤、羚角钩藤汤;益气养阴、扶正固脱法,王氏清暑益气汤。第十二节急 黄

1、急黄,急、重、危的特点而有别于一般黄疸。

2、急黄是皮肤、目睛、尿液骤然发黄,迅速加深,可伴高热、肿胀、昏谵、衄血等严重证候。主要见于急性和亚急性肝坏死及急性化脓性胆管炎。

3、常见证候:湿热壅盛证、热毒内陷证、水湿内停证。

4、治法方药:清热通腑、泻火解毒法,茵陈蒿汤、黄连解毒汤、五味消毒饮;清热解毒、凉营开窍法,《千金》犀角散、犀角地黄汤;清热利水法,茵陈四苓汤、中满分消丸。第十三节血证

1、血证是指血不循经,自九窍排出体外,或渗溢于肌肤的病证。

2、血证基本病机为气火逆乱,血不循经,络伤血溢。实为气火亢盛,虚为阴虚火旺,气不摄血。出血量多不止可致厥脱,阻塞气道亦可见窒息。

3、血证总以血热妄行为多,故清热泻火、凉血止血法为基本治疗大法。应急处理以止血、救脱防变为原则,治疗以治血、治火、治气为原则。

6、治血:收涩止血法:炭剂,十炭散;酸收,倍矾散;固涩,震灵丹;胶粘,独圣散、白芨枇杷丸。凉血止血法,犀角地黄汤。祛瘀止血法,失笑散、花蕊石散。养血止血法,四物汤。

7、治火:清热泻火法,泻心汤、黄连解毒汤。滋阴降火法,六味阿胶饮、茜根散。

8、治气:清气法,白虎汤;降气法,泻白散、黛蛤散;补气(摄血)法,归脾汤、补中益气汤、参附汤、六味回阳饮。温气(温经止血)法,柏叶汤、桂附八味丸。

第十四节、上消化道出血

1、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指食管、胃、十二指肠、空肠上段、以及来自胰腺、胆道等部位的出血,且以发病急和/或出血量大为特点。临床主要表现为呕血与黑粪。常见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癌,肝硬化合并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等引起的呕血和便血。

2、总以火盛气逆为主,且与气、瘀有关。

3、辨证原则:火盛者辨别心火、肝火、胃火,气逆者辨别胃气、肝气,辨瘀血。

4、常见证候:胃热伤络证、肝火犯胃证、血瘀络损。

5、治法方药:清胃泻火、凉血止血法,泻心汤、十灰散;泻肝清胃、降逆止血法,龙胆泻肝汤、化肝煎;泻火凉血、祛瘀止血法,犀角地黄汤合失笑散。

第十五节急性肾功能衰竭

1、急性肾衰以少尿为主要表现,属于“癃闭”、“关格”、“小便不通”范围。

2、本病属标实本虚之证,但以实为主。常见瘀热水结证、水热互结证、湿热壅滞证、津伤水停证。

3、本病应以清解热毒、凉血化瘀、通腑导泻、滋阴利水为原则。

4、治法方药:泻下通瘀、清热利水法,桃仁承气汤、增液承气汤;泻下逐水法,大陷胸汤、十枣汤;宣清导浊、淡渗利水法,宣清导浊汤、茯苓皮汤;滋阴利水法,猪苓汤。附篇 急性中毒、心脏骤停

1、蛇毒的主要成分有神经毒、心脏毒、凝血和抗凝血成分等,不同成分的发病机理和临床特征。中医治疗主要介绍蛇药中成药的使用,西医治疗介绍防止毒素扩散或吸收,抗蛇毒血清的应用。

2、巴比妥类药物中毒临床表现为神志恍惚,言语不清,嗜睡,昏迷,瞳孔缩小,眼、舌、手震颤。严重者血压下降、呼吸浅慢、紫绀、潮式呼吸等。可通过胃内容物、尿和血液中巴比妥类药物定性来确诊。

3、急性酒精中毒临床分兴奋期、共济失调期、昏迷期三期。

4、心脏骤停辨证分型治疗方法。气阴两虚证,用益气养阴法,方用生脉散;心阳虚衰证,用温补心阳、回阳固脱法,方用四逆加人参汤;气虚血瘀证,用益气活血法,方用六味回阳饮。

7.谈内科中医护理 篇七

关键词:内科护理手段

护理标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254-01

中医的整体观念理论、辨证施护原则是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的基础理论;传统疗法是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的技术手段。中医护理是遵循中医药理论体系,体现中医辨证施护特点的护理理论和护理技术。中医护理已成为医疗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1中医护理在医学中的治疗效果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是中医护理的核心,中医传统的护理技术操作在护理工作中应用广泛,例如,针灸、点穴、穴位注射、按摩中医热敷等多种技术操作解除尿潴留;耳穴压豆法、推拿按摩、中药离子透入等多种方法调整人体内外环境,治疗失眠;拔罐、外敷等处理疼痛、便秘、褥疮等。护理人员已将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适应症不断扩展,随着医学的发展,现有的一些中医护理技术操作仍需进一步改进,如无痛针灸、无烟艾灸方法的研究刮痧器具的改进;即相关操作指标的量化研究。因此在传承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同时吸收现代护理操作中先进的实用的内容来充实和完善中医护理技术操作。中医护理和现代护理相结合,使中医护理规范化、科学化已成为中医护理发展的趋势。

2各种情形下内科护理的具体手段

2.1特需内科的护理。特需内科护理是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部分特殊需求患者在进入特需病房时进行的护理。是患者的特殊需要。这些患者一般经济状况较好,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或职务。对这些病人的护理充分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①多元化护理:语言沟通和文化沟通这就要求护理人员掌握护理对象所在地区的语言及当地的文化习俗,尽量使用他们能理解和接受的语言与其交流。②护理人员应灵活多变,根据患者的性格特点和需求提供多样化服务,还要加强理论和技术学习,各种技术操作应稳、准、轻。

2.2心内科患者护理特点和安全风险。主要表现猝死,跌伤以及内出血等。对这些患者入院后进行评估应从患者的年龄、病史、情绪、认知情况、有无眩晕、有无诱因等方面进行评估,对各类患者采取不同的护理对策。对有可能发生的情况加以防范,警示。根据中医基础理论辨证,提出护理的法则再按照因时、因地、因人的原则制定出护理方案和具体措施。

3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

3.1辨证施护流于形式。辨证施护是中医护理最具特色的护理模式,但在临床实施时往往因症候难辨,护理措施单一而流于形式。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由:中医基础知识不扎实不能正确辨证施护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没有充分领会中医护理的内涵,只是将中医诊断、护理加上中医技术操作;健康宣教比较套路,同种疾病的建康宣教千篇一律;大部分护士能够对患者进行辨证下的中医护理干预,但患者具体的实施和效果如何没有相应的评价机制。

3.2中医护理操作临床应用率相对不高,尽管中医护理操作简单,设备要求不高,取材容易,疗效可靠,但在科室使用率不是很高,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局限性:中医护理操作时间长,疗效难以立竿见影,因此科室只是在中医科和内科应用较多;②护理性质:护士要进行中医护理操作必须有医嘱才能进行,临床上医生很少开中医护理医嘱。

3.3护理记录的缺陷。护士一般重操作,忽视记录或不记录时间、方法、效果等。中医操作记录还需记录选择的穴位、皮肤情况等。整个整体护理体系、中医护理病历格式没有统一规范,记录流于形式。

参考文献

[1]刘蓉蓉.论科学内科护理的具体手段及重要意义HEALTH WORLD2010,04(8)

[2]付庆华,谢晗飞,江雪琴.内科住院患者意外事件的原因分析和护理对策,2008(4)

[3]伊文波,佟丽华,韩凤珍,方秀娟.期刊论文,脑出血微创术后内科护理新进展-中国医学创新,2009,6(17)

[4]刘萍,潘光明.护理程序在内科护理教学中应用.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9(7)

[5]刘文紅.中医护理的发展研究,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2(6):96-97

[6]朱水华.运用护理程序进行内科护理教学探讨,2001,(2)

8.中医内科学-中风病教案 篇八

课程名称

中医内科学

授课教师

李史清

职称

主治医师

授课对象

专业:中医内科学

2007年级中医班(组)

授课时间

2013

11月 日

4-6

计划学时

3授课课题:中风病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中风病的病因病机,掌握中风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掌握中风病的辨证分型、治则方案。

教学重点、难点:中风病的诊断、辨证以及中风病的治疗

教学法:

课堂讲述和讲解为主,结合图片演示

教学手段、用具:幻灯

教学内容提要、步骤及时间分配:

一、定义和概念(5分钟)

指由于气血逆乱,产生风、火、痰、瘀,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临床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等,相当现代医学的脑血管病相似。

二、病因病机(10分钟)

其病因病机与年老体衰、阳气不足、五志所伤、气滞血瘀、劳倦伤脾、痰浊化生、血脉凝滞等因素相关。本病其位在脑,与心、肾、肝、脾有关,病性多为本虚标实,上盛下虚。基本病机为气血逆乱,上犯于脑。

三、临床表现(5分钟)

临床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症,多急性起病,好发年龄以40岁以上多见。

四、辅助检查(10分钟)

脑脊液检查、眼底检查、颅脑CT、MRI等检查

五、诊断(5分钟)

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眼底检查、颅脑CT、MRI等检查,一般可确立诊断。

五、鉴别诊断(5分钟)中风病与口僻 中风病与痫病 中风病与厥病

五、辨证论治(25分钟)

治则:急则治其标,治疗以祛邪为主。闭、脱二证当分别治以祛邪开窍醒神和扶正固脱、救阴固阳。

各型中风病的辨证特点及治疗。熟记各型的代表方药。

六、西医治疗(5分钟)

及早治疗,及早住院,并加强住院前的急救处理,治疗重点是防止梗死扩大,急性期的治疗首先应尽早恢复缺血区的血液供应,使脑血流达到缺血阈值以上,阻止缺血性损害的发展;三项基本原则即管理血压、适当处理脑水肿、积极处理各种并发症,防止猝死。

七、病例分析(5分钟)

1、本病中医诊断和辨证治疗是什么?

2、需要与哪些病证相鉴别?

3、现代医学诊断与治疗是什么?

八、小结(5分钟)

课堂教学内容简要小结。

思考题:

一、中风病急性期的主要病机及其证候特征是什么?

二、临床上如何正确运用化痰通腑法?

参考书:《黄帝内经》、《金匮要略》、《景岳全书》

执 行 教 案 的 自 我 分 析

教或 研观 室摩 指教 导学 教意 师见

教案 教案内容

备注

[定义]

中风病是由于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逆乱,产生风、火、痰、瘀,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而引起的,临床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偏身麻木为主症的一种疾病。本病好发于中老年人。四季皆可发病,以冬春两季最为多见。[历史沿革]

●中风一病,始见于《内经》。其病名有大厥、薄厥、仆击、偏枯、痱风等,描述了中风病不同 阶段的主要临床表现。▲在病因病机方面,《内经》记载较多。提出“内虚邪中”的外因论。认识到中风的发生与个人的体质、饮食、精神刺激等有关。认识到病变部位在头部。●历代医家对中风病因病机的认识,大体上可分为两个阶段。① 唐宋以前多以“内虚邪中”立论。《金匮要略》认为中风之病因为络脉空虚,风邪入中,并创立了在络、在经、入腑、入脏的分证方法。在治疗上主张驱散风邪,补益正气。② 唐宋以后,尤其是金元时代,多以“内风”立论。③ 金元时代:

──刘河间提出“心火暴甚”; ──李东垣认为“正气自虚”; ──朱丹溪强调“湿痰生热”;

──王履将中风病分为“真中”、“类中”。④ 明代:

──张景岳倡“非风”说,提出内伤积损是中风的病因。⑤ 清代及近代:

──叶天士、沈金鳌、尤在泾、王清任等丰富了中风病的治法方药,形成了比较完 整的证治理论。

──张伯龙、张山雷、张锡纯认识到中风的发生主要是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直冲犯脑。──近年来对中风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康复、护理等方面逐步形成了较为统一的标准与规范,治疗方法多样化,临床疗效有了较大的提高。[范围] 中风病大体上相当于西医的急性脑血管病,主要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两大类型,均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证候特征]

一、主症:神昏、半身不遂、言语蹇涩或不语、口舌歪斜、偏身麻木。

二、次症:头痛、眩晕、呕吐、二便失禁或不通、烦躁、抽搐、痰多、呃逆。

三、常见舌象:舌体:舌强、舌歪、舌卷。舌质:暗红带紫,或红绛、有瘀斑。舌苔:薄白、白腻、黄或黄腻。

四、常见脉象:弦或弦滑、弦细、或结或代等。

五、主症的临床特征: ① 神昏:初起即可见,也有起病时神清,数日后渐见神昏者。轻者:神思恍惚,迷蒙,嗜睡,或昏睡。重者:昏迷或昏愦。多数神昏病 人伴有瞻妄、躁扰不宁等症。

② 半身不遂:轻者:肢体力弱或活动不利;重者:肢体完全瘫痪。

③ 口舌歪斜:伸舌时多歪向瘫痪侧肢体,可见病侧口角下垂,常伴流涎。

④ 言语蹇涩或不语:言语迟缓不利,吐字不清,患者自觉舌体发僵,重者不语。

六、先兆症状:可见眩晕、头痛、耳鸣,或突然出现一过性言语不利或肢体麻木,视物昏花,甚则晕厥,一日内发作数次,或几日内多次复发。

七、变证:病情重者急性期可出现呕血、便血,壮热,喘促,顽固性呃逆,瞳神异常,四肢厥冷等变证,多难救治。[病因病机]

病因:积损正衰,劳倦内伤,饮食不节,五志过极。病位:在脑,与心、肝、脾、肾有关。病性:本虚标实,急性期以风、火、痰、瘀等标实证为主,恢复期多虚实夹杂,气虚、阴虚证候逐渐明显。

本病的基本病机为气血逆乱,上犯于脑。多在脏腑功能失调,气血素虚的基础上,加之劳倦内伤、忧思恼怒、饮食不节、用力过度或气候骤变等诱因,而致痰浊、瘀血内生,或阳化风动,血随气逆,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而发为中风病。其病因病机示意图如下:

[诊断]

① 以神志恍惚、迷蒙,甚至昏迷或昏愦,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症。

② 多急性起病。

③ 病发多有诱因,病前常有头晕、头痛、肢体麻木、力弱等先兆症状。④ 好发年龄以40岁以上为多见。

⑤ 脑脊液检查、眼底检查、颅脑CT、MRI等检查,有助于诊断。● 临床按有无神识昏蒙可分为中经络、中脏腑。

中 风

轻 症 重 症 中经络(神清)中 络 中 经 中脏腑(神识昏蒙)

中 腑

中 脏

● 中风病临床分期

急性期:发病后两周以内,中脏腑最长至1个月。恢复期:发病两周或1个月至半年以内。后遗症期:发病半年以上。[鉴别诊断]

中风病应与口僻、痫病、厥证、痉病、痿病相鉴别。病名 主要证候特征

基本病机

中风病 突然昏仆,半身不遂,言语蹇涩,口舌歪斜,偏身麻木 气血逆乱,直冲犯脑,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 口僻 口眼歪斜,多伴有耳后疼痛 正虚邪中,经络痹阻 痫病 发作性神昏、肢体抽搐

脏腑失调,肝风内动

厥证 突然神昏,四肢逆冷,移时苏醒,醒后无半身不遂等症 气机逆乱,阴阳失调 痉病 四肢抽搐,项背强直,甚至角弓反张 邪壅经络,伤津耗液,筋脉挛急 痿病 肢体痿软无力,肌肉萎缩 筋脉失于濡养,弛缓不收 辨证要点]

① 细访病史,多有征兆中老年人,有中风先兆症状,急性起病,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为主症者,一般诊断不难。若突发神昏,需进一步了解既往病史,以防延误病情。② 明辨病性应根据病人的症状、舌象、脉象,辨明虚实寒热。如半身不遂者,肢体强痉拘急多为实,松懈瘫软则为虚。舌红苔黄腻属痰热,舌红无苔则属邪热伤阴。面红目赤,为邪热炽盛,畏寒肢冷,为阳气虚衰。

③ 辨病势顺逆应注意观察病人神志及瞳神的变化,根据“神”的变化判断病势的顺逆。

④ 辨闭证、脱证闭证:邪气内闭清窍,属实证──神昏、牙关紧闭、口噤不开、肢体强痉。阳闭──面赤身热,气粗口臭,躁扰不宁,舌苔黄腻,脉弦滑而数。

阴闭──面白唇暗,静卧不烦,四肢不温,痰涎壅盛,舌苔白腻,脉沉滑或缓。

脱证:五脏阳气外脱,属危候──昏愦不知,目合口开,四肢松懈瘫软,肢冷汗多,二便自遗。[治疗原则]

① 急性期:标实症状突出,急则治其标,当以祛邪为主。常用平肝熄风、清化痰热、化痰通腑、活血通络、醒神开窍等治疗方法。闭证当以祛邪开窍醒神法治疗;脱证则以扶正固脱为法;“内闭外脱”者,醒神开窍与扶正固脱可以兼用。

② 恢复期与后遗症期:多为虚实夹杂,治宜扶正祛邪,常用育阴熄风、益气活血等法。分型论治]

中风急性期多以标实证候突出,轻症以风火痰瘀痹阻脉络为主,不伴神识昏蒙;重症则因风火痰热上扰清窍而出现意识障碍。恢复期以气阴不足,瘀血阻络为主。其分证论治如下: 风痰瘀血,痹阻脉络

主要症状: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蹇或不语,偏身麻木,头晕目眩。舌象: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象:弦滑。

治法:活血化瘀,化痰通络。基本方药:化痰通络汤。肝阳暴亢,风火上扰

主要症状: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蹇或不语,偏身麻木,眩晕头痛,面红目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

舌象:舌质红或红绛,舌苔黄。脉象:弦而有力。治法:平肝泻火通络。基本方药:天麻钩藤饮。痰热腑实,风痰上扰

主要症状: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蹇或不语,偏身麻木,腹胀便干便秘。舌象:舌质暗红,舌苔黄或黄腻。脉象:弦滑。

治法:化痰通腑。

基本方药:星蒌承气汤。气虚血瘀

主要症状: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蹇或不语,偏身麻木,面色白,气短乏力,自汗心悸,手足肿胀。

舌象: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象:沉细、细缓或细弦。治法:益气活血,扶正祛邪。基本方药:补阳还五汤。阴虚风动

主要症状: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蹇或不语,偏身麻木,烦躁失眠,眩晕耳鸣,手足心热。

舌象:舌质红绛或暗红,少苔或无苔。脉象:细弦或细弦数。

治法:滋养肝肾,潜阳熄风。基本方药:镇肝熄风汤。痰热内闭清窍

主要症状:神昏或昏愦,半身不遂,鼻鼾痰鸣,项强身热,躁扰不宁。舌象:舌质红绛,舌苔黄腻或干腻。脉象:弦滑数。

治法:清热化痰,醒神开窍。

基本方药:羚羊角汤合安宫牛黄丸。痰湿蒙塞心神

主要症状:神昏,半身不遂,肢体松懈,瘫软不温,甚则四肢逆冷,痰涎壅盛。舌象:舌质暗淡,舌苔白腻。脉象:沉滑或沉缓。

治法:温阳化痰,醒神开窍。基本方药:涤痰汤合苏合香丸。元气败脱,神明散乱

主要症状:神昏或昏愦,肢体瘫软,肢冷汗多,二便失禁。舌象:舌痿,舌质紫暗,苔白腻。脉象:沉缓、沉微。治法:益气回阳固脱。基本方药:参附汤。转归预后] 中风病的转归取决于患者体质的强弱,正气的盛衰,病情的轻重以及诊疗的正确及时与否等多种因素。

▲起病时神清,属中经络者,病位浅,病情轻,若及时治疗,半身不遂等症可获得较好的恢复;若邪恋经脉,气血运行不利,日久耗伤正气,则半身不遂诸症难以恢复而留有后遗症。少数病人虽发病时神清,但因正虚邪盛,数日内病情恶化,出现神识昏蒙而转化为中脏腑,如治疗得当可获转机,若正不胜邪,邪盛正衰,则难以救治。

▲病初即神昏,属中脏腑者,病位深,病情重,若正气不衰,治疗及时得当,可望清窍得开而转化为中经络;若邪盛正衰,阴阳离绝,则难以救治;若出现呕血、便血、呃逆、高热等变证,多属危候。一般缺血性中风,多病情轻,预后相对较好,少数病情危重者,相当于大面积脑梗塞的病人,预后较差;出血性中风,多病情重,急性期常伴有意识障碍,出血量大者预后不良。

预防与调摄]

① 重视先兆症状的观察和治疗,预防中风病的发生。

② 急性期病人宜卧床休息,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神志、瞳孔、呼吸、脉搏的情况。

③ 保持呼吸道通畅,勤给病人翻身拍背,防止肺部、口腔、皮肤及 泌尿系感染。

④ 出现高热、呃逆、呕血、抽搐等变证时要及时对症治疗。

⑤ 病人神志转清或病情稳定后,即尽早进行言语及肢体功能的康复 训练,可配合针灸、推拿等中医传统方法,以循序渐进为原则。教学参考] ●病因病机的探讨

关于中风病的病因病机,历代医家论述颇多,经历了从外因论到内因论的发展过程。近代学者多认为,中风病皆由内因所致,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任氏认为中风病是由于邪气上犯脑髓血脉,下侵脏腑经络,引起脑髓神经与脏腑经络功能失调,阴阳气血偏盛偏衰 医药1983;(4):12]。王氏提出,“气血逆乱犯脑”是中风病的基本病机,“痰瘀互阻,气机出入升降失常”是中风病急症的主要发病机理,认为“风”指病势而言,说明起病急骤,而痰热瘀血为生风之源[辽宁中医杂志1984:9];1]。全国中风病科研协作组通过对大量临床资料的分析,认为中风病是在气血阴阳亏虚的基础上,风、火、痰、瘀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于人体,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逆乱于脑而产生的。●辨证论治的研究 1.辨证规范化、定量化研究 从近10年的文献资料看,国内学者多采用不同的分证方法进行辨证论治。这些方法虽各有所长,但不利于协作攻关进行大宗病例的前瞻性有对比的临床观察总结。为此,1986年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学会制订了《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提出了病名、病类及证类诊断标准,对中风病的规范化研究起到了推动作用,为科研观察病例创造了条件,也为临床治疗、疗效评定、科研及学术交流、中药新药开发、临床药理研究指导原则的制订等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表明我国中风病中医诊断已达到新的水平。近几年,有学者开始把计量学的内容渗透到中风病的量化诊断研究中,如王氏等引用国际量表学设计的原则,遵循中医学理论,并吸收了部分专家的经验,将中风病分为风证、火热证、痰湿证、血瘀证、气虚证及阴虚阳亢证六大证候,选择有特征性的症、舌、脉作为辨证项目,经过临床验证及统计学处理,制订了《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并于1993年在全国急症脑病协作组第二次会议上讨论通过,从而使中风病辨证诊断向客观化、定量化方向又迈进了一步[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4;(3):64]。

2.通腑化痰法治疗中风病 王氏等运用化痰通腑饮(栝蒌、胆南星、大黄、芒硝)治疗缺血性中风病痰热腑实证158例,总有效率85.4%。便干便秘、舌苔黄腻、脉弦滑为应用通腑法的三大指征。中风病急性期常由脏腑功能失调,中焦气机紊乱,痰热互结,消灼津液,而出现便干便秘症状。若腑气不通,浊邪上犯,蒙闭清窍则可见神识昏蒙,病情加重。临证需及时通腑泄热,腑气畅通则气血得以敷布,利于神志及半身不遂等症的好转[中国医药学报1986;(2):22]。目前。这方面报道甚多,通腑化痰法,来自于临床疗效总结,针对中风病急性期,由风、火、痰、瘀导致的腑实、窍闭证。古代虽有记载,但临床广泛应用此法还是近10年的事。

9.中医内科学肝胆 篇九

供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专业(五年制)使用

【目的要求】

(一)目的

通过中医内科教学实习,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巩固和掌握中医内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具备处理中医内科常见疾病的能力。

(二)要求

1、熟练掌握运用中医辨证诊断知识与技能。

2、掌握中医内科常见疾病的诊断、类证鉴别和辨证论治。

3、了解中医内科急、危、重症的辨证辨病诊断和处理原则。

4、掌握内科常用方剂及常用中药,并能正确应用。

5、掌握病房、门诊常规医疗文件书写方法。

6、了解著名中医专家诊疗内科疾病的经验。【实习内容】

(1)肺系病证:感冒、咳嗽、哮病、喘证、肺胀。(2)心系病证:心悸、胸痹、不寐。

(3)脾胃系病证:胃痛、呕吐、噎膈、腹痛、泄泻。(4)肝胆系病证:胁痛、黄疸、鼓胀、头痛、眩晕、中风。(5)肾系病证:水肿、淋证、癃闭。

(6)气血津液病证:郁证、血证、痰饮、消渴、癌病。(7)肢体经络病证:痹证、腰痛。【基本技能操作】

(一)各系病证

1、掌握感冒、咳嗽、哮病、喘证、肺胀心悸、胸痹、不寐、胃痛、呕吐、噎膈、腹痛、泄泻、胁痛、黄疸、鼓胀、头痛、眩晕、中风。水肿、淋证、癃闭、郁证、血证、痰饮、消渴、癌病。痹证、腰痛的病因病机、诊断、类证鉴别和辨证论治。

2、熟悉肺痨、肺痈、痴呆、痫病、痢疾、便秘、积聚、瘿病、内伤发热、虚劳、痿证的病因病机和辨证论治。

(二)临床基本技能

1、掌握中医四诊诊查方法和八纲、脏腑、气血津液辨证方法,并能熟练运用,正确辨病识证。

2、掌握内科常见方剂的组成、功效、主治范围和临床加减应用。

3、掌握常用中药的功效、配伍、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

4、掌握内科住院病历和门诊病历、医嘱、处方和理化检查申请单的书写方法。掌握新病人和危重病人的交接方法及内容。

5、掌握剧毒和峻烈中药的使用指征及注意事项,熟悉中药中毒的救治原则。

6、熟悉常用中成药的功效、主治范围和注意事项。

附:

【实习讲座】

1.必讲内容

(1)中医内科常用辨证方法和治疗原则。

(2)各系统常见病中医诊疗常规。(3)疑难重证病案讨论(选择典型病例集中讨论1~2次)。(4)著名中医临床诊疗经验介绍。2.参考内容

(1)怎样书写医疗文件(住院病历、门诊病历、病程记录、医嘱、交接班记录)。

(2)如何撰写医学论文。

(3)常见内科疾病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必须掌握的常用中药、方剂】

1、常用中药

麻黄 桂枝 荆芥 防风 羌活 生姜 紫苏 苏梗 柴胡 葛根 薄荷 豆豉 升麻 细辛 银花 连翘 桑叶 菊花 石膏 知母 黄芩 黄连 黄柏 山栀 龙胆草 瓜蒌 青蒿 地骨皮 香薷 蒲公英 生地 水牛角 蚤休 大黄 芒硝 番泻叶 柏子仁 苍术 厚朴 佩兰 泽泻 茯苓 猪苓 车前子 木通 滑石 茵陈 金钱草 附子 肉桂 干姜 炮姜 吴萸 高良姜 人参 党参 太子参 白术 甘草 黄芪 山药 沙参 麦冬 玉竹 熟地 当归 女贞子 枸杞子 墨旱莲 石斛 阿胶 首乌 鳖甲 山萸肉 仙 茅 仙灵脾 补骨脂 菟丝子 杜仲 川断 紫河车 鹿角片 白芍 陈皮 半夏 桔梗 南星 竹茹 远志 石菖蒲 藿香 苡仁 砂仁 木香 蛇舌草 石见穿 虎杖 半枝莲 仙鹤草 青皮 枳壳 枳实 郁金 香附 苏子 紫菀 前胡 牛蒡子 玄胡 川楝子 杏仁 旋覆花 代赭石 桃仁 红花 川芎 丹参 赤芍 丹皮 牛膝 地龙 僵蚕 大蓟 小蓟 侧柏叶 白茅根 茜草 地榆 紫草 白及 参三七 艾叶 酸枣仁 夜交藤 五味子 龙骨 牡蛎 金樱子 桑螵蛸 潼蒺利 诃子 赤石脂 肉豆蔻 牛黄 麝香 山楂 六曲 鸡内金 菜菔子 槟榔 贝母 白蒺藜 乌药 射干 瞿麦 石苇 防已 萆薢 独活 秦艽 威灵仙 桑寄生 乌梢蛇 全蝎 蜈蚣 天麻 钩藤 羚羊角 蝉衣 磁石 玄参 百合 乌梅 南瓜子 使君子 板蓝根 黄精 肉苁蓉 巴戟天 天门冬 益母草 桑枝 五加皮 莪术 昆布 白芥子 黑白丑 百部 夏枯草 白头翁 大枣 沉香 白檀香 石决明 薤白 桑白皮青黛 麦芽 木瓜 益智仁 礞石 地肤子 枇杷叶

2、常用方剂

上一篇:招聘心得体会下一篇:版画课堂教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