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如何建设本科人才培养信息系统论文

2024-09-17

新形势下如何建设本科人才培养信息系统论文(共10篇)

1.新形势下如何建设本科人才培养信息系统论文 篇一

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党风建设

党风建设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好的党风从哪里来,是我们当前学习和思考的主要内容。政风、民风好不好,关键看党风;党风好不好,关键在干部。人民群众看社会是否和谐,不仅看党的方针政策是否代表他们的根本利益,更直观的是看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作风是否端正,是否真正在为他们办实事、办好事。时下,全国上下正处于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重要时期,作为先锋战士的共产党员、党的干部理应给人民群众作出样子,率先学习,深刻领会党的精神,加强党风建设,以良好形象来维护党和政府的形象,以优良的作风带动党风,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

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决定了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既十分重要又十分紧迫。党的十七大强调,党要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始终成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这是党深刻把握时代条件变化、我国经济发展要求、党的建设状况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的根本要求。这其中的关键,就是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

一、从勤奋好学、学以致用中提高修养。学习是工作之基、能力之本、水平之源。对领导干部来说,学习是增长才干、提高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基础。学风透视着作风,作风折射出党风。我们党是一个勤奋学习、善于学习的党,在学习问题上,历来是非常重视的。近期建立学习型党组、学习型政府、学习型机关、学习型社会、学习型企业的提出,足以证明全党、全社会已形成了一个崇尚学习、热爱学习的良好风气。广大领导干部也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到在改革开放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后,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改革、开放带来的诸多新问题,如果不抓紧学习、不抓好学习,不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就难以完成肩负的历史责任,甚至难以在这个时代立足。只有勤奋好学、学以致用,才能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才能坚持与时俱进,创造性地工作,才能在建设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社会中走在前列。但勤奋好学、学以致用不是一句口号,更不是一种形式,它要求领导干部一定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既要从书本知识中学习,又要从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中学习,尤其要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努力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坚定性和有效性。

二、从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中落实责任抓好落实是一切事情成败的关键。一名优秀的领导干部的优良作风,表现在工作上,就是要求真务实、雷厉风行、一抓到底。其中务实是关键。领导干部的作风扎实不扎实,责任意识强不强,干劲足不足,直接关系到一个系统、一个部门、一个单位工作的推进。当前,我们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党的十七大给我们描绘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确定了未来五年的发展任务。责任非常明确,任务也非常艰巨。能不能顺利实现党的十七大确定的战略目标,关键一点就在于我们全国上下能否齐心合力,奋力拼搏,尤其是看各级党员干部能否真抓实干,将所确定的工作目标逐一落实,变为现实。因此,领导干部必须克服那种漂浮在上,摆花架子,甚至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的不良作风,牢固树立群众观点,不图虚名说实话,心系群众办实事,在具体工作实践中,重实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做到说一句,是一句,句句算数;干一件,成一件,件件落实。

三、从联系群众、亲民富民中赢得支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把“十一五”规划变成现实,根本在于把全国各族人民群众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形成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如何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首先要赢得

人民群众的支持。是心系群众、服务人民,还是高高在上、脱离群众,这是衡量每一个领导干部作风是否扎实的试金石,也是体现一个政党是否先进的鲜明标志。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我们手中的权利是人民赋予的。只有心中有人民,才会受到人民的拥戴。如果对人民群众的疾苦不闻不问、避而远之,甚至群众找上门来还要互相推诿、能拖就拖,这样是不可能得到群众拥护和支持的。领导干部要真正一心为民,就必须坚持相信群众、尊重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密切联系群众,不论是作决策、谋发展,还是抓工作、促落实,都要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政治上代表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为了群众,只有这样才能在亲民爱民中赢得尊重,在助民富民中赢得拥护,在亲历亲为中树立形象,在苦干实干中创造业绩。

四、从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中体现本色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从根本上讲是一种精神状态,是一种思想理念。一直以来,我党都把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作为我们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精神财富。凭着这种精神,我们党也涌现出了孔繁森、牛玉儒、宋鱼水等许多优秀人物,他们廉洁奉公,勤政爱民,在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上做好了表率,充分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优秀本色。但也不可否认,在新时期党内滋生了享乐主义,领导干部队伍中滋长了奢侈之风,少数领导干部甚至走上了贪污受贿等违法犯罪道路。但这就像人人都可能接触病毒,病者往往都是抵抗力弱的一样,领导干部也很难保证不受腐败行为的影响和攻击,而会不会受到腐蚀,受到腐蚀后会不会恶性发展,关键在党风。也就是要看领导干部能不能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能不能保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从这点上讲,各级党员干部不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时刻牢记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认真遵守各级党委、政府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在每一项工作中都做到精打细算、严格把关,大力营造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良好社会风气。

五、从弘扬正气、廉洁自律中永葆先进性党员的先进性,首先体现在党性上,体现在党员的思想、工作、作风、形象等各个方面。永葆先进性是每一名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终生的追求。弘扬正气、廉洁自律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重要体现和时代特征,是党员干部必须具备的优良品格,也是我们党一贯倡导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领导干部能否坚持弘扬正气、廉洁自律,对保持党的先进性,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推动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发展至关重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党肩负的历史任务发生了深刻变化,党员队伍状况也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些都对保持党员干部先进性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保持先进性的重要举措,加强廉洁自律,弘扬正气,自觉做到为民、务实、清廉,是对每个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人民群众看党员干部是否先进,就是看党员干部能否自觉遵守党的纪律,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线;能否按照党的先进性要求,发挥出先锋模范作用的素质、能力和实际行动;能否把党员的先进性落实到推进各项事业的发展上,加快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

六、从倡导民主、团结协作中增强观念坚持民主集中制,就是要发展党内民主,团结协作。这是广大领导干部是干事业、干成事业的基础,是衡量领导干部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准,也是领导作风建设的生命线。一份工作一份责任,干好这份工作需要所有人凝心聚力、精诚团结、共谋发展。当前,能不能迎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阔步前进,领导干部的民主团结意识是关键。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主要领导干部工作中一定要讲民主,勤商量,多沟通,常讨论,相互交换意见,充分发挥集体智慧,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一定要善于团结同志、合作共事,形成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互相理解的良好风气;一定要做到从大局出发,以高度的责任感对待本职工作,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群策群力,互相补台;一定要进一步落实好民主议事、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各项制度,努力形成和谐统一的良好的工作局面。

再看看俄国的经验,从列宁开始,是一位民主,富有激情的革命家,因此带领俄国人们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斯大林时期,他是一位简朴的领导人,却开始脱离群众。赫鲁晓夫时期,他鲁莽自大,独断专行,随心所欲。勃涅日列夫时期,他贪财,阿谀奉承。戈尔巴乔夫时期,他能言善辩,却脱离实际,并严重脱离群众。最终由于不民主,列宁一手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国家一步步地走向腐败,走向深渊,最后无以挽救。

因此,在新形势下,加强党风建设,需要党的不断努力与探索,才能把我过建设成为一个真正的社会主义国家。

参考文献:[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10年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

社,2010.[2]

2.新形势下如何建设本科人才培养信息系统论文 篇二

1 新建本科院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1.1 缺乏整体规划, 多头建设, 形不成合力

随着各个新建本科院校近年来新校区建设、升本建设的不断发展, 各学校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已有了一定的基础。除了校园网和学校核心机房的各项硬件建设外, 各部门的应用软件系统建设也已经有了初步成效。但大多缺乏整体规划, 各部门各自为政, 没有注意数据融合的问题, 没有统一的数据标准。各个应用系统中的数据难以共享, 给系统的实施和应用造成了困难, 应用效果大打折扣的同时也造成了一些硬件的浪费。

1.2 对信息化建设重视程度不高, 管理人员队伍相对薄弱

大部分管理人员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高, 甚至对信息化建设工作抱有抵触情绪, 使得工作难以向前推进。另外, 信息化管理人员队伍相对薄弱, 除信息技术部门外, 各部门少有专门负责信息化工作的人员, 多是兼职负责该项工作, 人员变换随意, 相关人员对该项工作的重视程度也不高, 缺乏经验, 也很少学习。

2 新建本科院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工作思路

2.1 整体规划, 分步实施

首先要制定接下来一个时期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规划。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建成智慧校园。但建设过程是有规律性的, 我们要学习先进学校的建设经验, 分阶段分步骤的开展工作, 避免一蹴而就。同时, 配合国家整体信息化建设规划, 各省教育厅多已经制定了高校信息化建设标准、今后一个时期的行动计划、数据融合指导意见、年度工作要点等工作要求或计划。我们要结合上级部门的工作要求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有计划的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

在制定规划的过程中要把握好几个原则。第一, 要立足服务, 注重实效。学校信息化建设要围绕着为师生服务, 以人为本的精神。抓住师生使用度高的日常应用, 重点建设。例如与师生日常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一卡通系统、教务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网络教学平台等, 这些应用系统要先建设, 重点建设, 并且在建设使用过程中重视收集用户体验反馈, 不断完善系统服务, 让师生真正体会到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实效。第二, 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降低建设成本。目前基于互联网的可被教学利用的社会资源很多, 慕课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在学校在建设各类应用服务系统的过程中, 在保证信息安全的基础上可以大胆利用社会资源, 尽量避免购买大量硬件设备, 将经费由昂贵的硬件设备建设向应用软件建设倾斜。节省建设成本的同时也有利于优质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在国家大力推动信息化建设的大背景下, 上级相关部门和一些企业陆续为高校信息化建设提供了许多优惠条件, 政府牵头与一些大型数据中心签订了服务协议, 我们要利用好上级部门为我们搭建的公共平台, 降低信息化建设成本。第三, 要重视管理数据融合应用, 搭建好数据交换平台, 推动学校管理规范化和公共服务精细化, 在方便应用服务系统推广建设的同时也为日后数据提取和大数据分析打好基础。

在建设的初期阶段我们首先要在立足服务的指导思想下推动各类应用系统的建设, 包括教学应用、管理应用和服务应用。优先服务教学生活, 越是与师生学习生活相关的应用系统越是要优先建、重点建。充分重视教学应用与服务应用, 切实提高校园学习生活的便利化水平, 推动管理应用。要重视搭建好网络教学平台, 完善教务管理系统, 一卡通系统和学生管理系统。优先在教学楼和图书馆覆盖无线网络, 逐步实现全校的无线网络覆盖, 方便师生的学习生活。

进一步完成人事、学籍、财务、资产、后勤、科研等各类管理系统的建设和整合, 形成学校数据最全、质量最高的通用型共享基础数据库, 并且运用大数据服务科学管理、科学决策。将来做任何决策都可以有数据作为依据, 让数据说话、用数据评价, 综合分析、动态管理, 掌握规律、把握趋势, 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为校领导和各部门领导的决策提供依据, 提高决策的前瞻性和精准性。为实现高校间和高校与省级数据中心的实时互通共享打好基础, 为上级领导对高校的教育工作决策提供依据。

通过一个时期的信息化建设, 理想的目标是实现学校无处不在的网络学习、融合创新的网络科研、透明高效的校务治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方便周到的校园生活。

2.2 重视组织机构, 管理人员队伍建设

想要实现上述目标就必须重视信息化工作组织机构和管理人员队伍建设。这只队伍应该由信息化领导小组、专业技术人员和应用系统管理人员这三类人员组成建设梯队。在信息化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形势下, 信息化领导小组成员要多出去学习交流, 多开会碰头统一思想认识。随着学校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向前推进, 要根据实际需要壮大专业技术人员队伍。要保持应用系统管理人员队伍的稳定, 定期开展培训, 加强管理人员间的交流, 使得这支队伍更有战斗力、执行力。

只有具备了严谨的组织机构, 有力的管理队伍, 才能保证信息化建设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2.3 制度建设

要确保信息化建设规划顺利实施, 光靠嘴上说重视是不够的, 还要有制度保障。要建立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绩效的评估考核制度, 分解任务、明确责任, 将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要将信息化工作纳入各部门的绩效考核体系, 强化考核激励, 确保工作落实。

3 结语

总之, 信息化建设是新建本科院校当前必须做好的一项艰巨而紧迫的任务。各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 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建设实施过程中要依照工作计划, 落实责任、强化措施, 不能走哪算哪, 最后推行不下去就不了了之。

推动新建本科院校教育信息化, 基础是建设、核心在于应用实施。首先要在思想上自上而下的重视信息化建设工作, 要认识到没有高水平的信息化就谈不上建设高水平的大学。建设过程中由于涉及到部门职能转变、利益调整和工作方法的变化, 一定会遇到很多困难和阻力。但一定要克服困难, 按照工作计划分任务分阶段的开展工作, 将信息化建设工作全力推进。

摘要:随着社会的信息化发展, 信息化建设水平将标志着一所高校的整体办学实力和水平。信息化建设将是各新建本科院校一项长期重要的工作任务。本文分析了新建本科院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提出了符合新建本科院校特点的信息化建设工作思路。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高校管理,应用系统

参考文献

[1]于伦, 薛滨瑞.需求为导向, 应用促发展—陕西师范大学大力推进校园信息化建设[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 (21) :5-7

[2]万里鹏, 陈雅, 郑建明.中国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与思考[J].情报科学.2004 (03) :356-362

3.新形势下如何建设本科人才培养信息系统论文 篇三

关键词:电子团务;信息系统;SSH;信息化办公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2-0108-01

一、电子团务系统背景与概述

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中学校园作为一个培育高素质人才的基地,应进一步扎实推进共青团的各项工作。团务管理是各校团委组织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目前,随着团务工作量的不断增加,传统的团务管理工作逐渐暴露出不足。仅仅依赖办公软件,甚乃至采用传统的手工纸质材料管理模式,已越来越难以适应时代的要求。学生毕业时,采用传统的转籍方式,不仅浪费时间也加大了工作成本,难以实现信息化办公,不符合信息化社会的要求。新形势下迫切要求“传统团务”向“电子团务”转型。

因此,一个完善、简洁的电子团员信息管理系统能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在建立一个团员管理的信息库系统的同时,把所有团员的信息,包括流动团员的信息全部保存在信息库存中,以便于管理、查询、交接、统计等。

电子团务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来实现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界面友好,容易操作,旨在加强团员、团务管理,实现团员基本信息、成绩信息、奖惩信息、团费管理信息、其他信息的管理以及统计、报表输出、毕业高校对接等功能,提高工作效率,和团学工作中的透明度。实现了对团组织日常工作的信息化管理。

二、电子团务系统的功能和实现

系统针对当前Web应用程序开发面临的问题,结合目前比较流行的开源框架SSH,即基于MVC模式的Struts框架和基于IOC模式的Spring框架以及对象/关系映射框架Hibernate等,提出一种开发 Web应用的轻量级解决方案。能实现的功能分为如下六大模块,分别为:

1.团务新闻信息管理,实现实时通知和新闻发布,与上下级组织交接。并实现实时在线文件下载、新闻信息查询等功能。

2.电子团籍管理,团员信息电子化,全面实现电子团籍。实现信息录入、修改、查询、分析、统计、导出、导入、打印等一系列功能。

3.奖惩信息查询管理与查询,实现多种奖惩信息查询。在团工作中需要大量

的信息查询,用电子方式进行快速、准确的查询。并实现获奖信息录入、修改、查询、分析、统计、打印等功能。

4.支部组织生活管理。实现支部上级的沟通,实现活动方案、总结、通

讯稿及思想汇报的上交、修改、删除,向上提交建议,上级回馈等功能。

5.毕业信息管理。由于毕业信息在团工作中占有大量比例,所以毕业信息

管理显得非常必要,本系统将实现与高校团务系统信息对接:电子团籍直接转移、excel表格导出、excel表格导入,成绩提交、导出、导入等功能。

6.校园生活管理。实现校园活动发布,以及团员对校园活动报名的电子化

处理,实现网上报名、网上评选、网络投票、网上公开选票、选举结果、互动交流区等一系列功能,打造一个电子化校园生活平台。

系统提供了各级别权限的账户类型,针对不同的用户实现各级管理。共设有四级权限,第一级有团组织总管理功能,第二级有团总支部管理功能,第三级有团支部管理功能,第四级有团员个人管理功能。

系统采用目前流行的SSH框架进行开发,采用Struct2+Spring2+ Hibernate3.1的结合方案。该方案架构成熟,运用了MVC分层设计思想。

其中表示层由Struts2充当,其主要职责为管理用户的请求,做出相应的响应。提供个一个控制器,将页面的请求委派给其它层进行处理。持久层采用Hibemate3.1充当,其主要职责为建立持久化类及其属性与数据库中表及其字段的对应关系。提供简化SQL语句的机制。实现数据的创建,读取,更新及删除操作。业务层使用Spring2框架,通过依赖注入、AOP应用、面向切面编程,来降低业务组件之间的藕合度,增强系统扩展性。

在表示层中,首先通过JSP页面实现交互界面,负责传送请求和接收响应,然后Struts根据配置文件将SERVLET接收到的Request委派给相应的Action处理。在业务层中,管理服务组件的Spring容器负责向Action提供业务模型组件和该组件的协作对象数据处理组件完成业务逻辑,并提供事务处理、缓冲池等容器组件以提升系统性能和保证数据的完整性。而在持久层中,则依赖于Hibernate的对象化映射和数据库交互,处理DAO组件请求的数据,并返回处理结果。

该系统即实现了视图、控制器与模型的彻底分离,还实现了业务逻辑层与持久层的分离,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可复用性。

三、电子团务系统工作现状及展望

电子团务工作系统已经在华南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投入使用,拥有4级权限,为高校版,中小学版亦在有条不紊地开发中。目前该系统运作流畅,占用服务器空间小,已能实现将1200多名学生的基本信息全部录入,并在实际工作中顺利进行查询、统计等功能,实现电子团籍无纸化办公,丰富的校园生活管理、透明的网上活动报名及智能的查询分析功能,获得广泛好评。在实际工作中,能够高速地进行大量数据的统计、分析并进行打印输出,还可以实现了功能多样性的组合型查询,能查询出大量准确的信息进行组合,形成报表进行输出。并可以将数据转换成excel表格进行导出、导入,实现了异地办公,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该系统将在全校投入使用,积极争取推广。

于未来,中学版将及时推出并实现无缝链接,形成一套全电子化办公的电子团务工作系统。中学版电子团务系统针对中学团务工作的特点,设立信息对接功能,安全将各地信息传送至进行对接工作的高校中,免去了现实中传统团务转移的大量繁琐工作,强化统计、分析功能,增强奖惩信息查询管理与查询模块的稳定性和通用性,实现多种奖惩信息查询、综合能力测评概括、分析、成绩趋向分析等一系列功能,实现了对中学团工作的信息化、系统化管理。将“传统团务”全面向“电子团务”转型,跟上新形势的潮流,实现了对团工作的信息化、一体化的高效、安全、稳定的网上管理。

参考文献:

[1]符光宝,邵定宏,李兰友,基于Struts框架的档案管理系统应用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8,29-18,3249-3250

[2]迟艳艳.基于.NET技术的高校网上党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M].数字技术与应用,2010,12-1369,1007-9416

4.在新形势下如何培养青年民警 篇四

十四监区

目前,监狱民警队伍总体上呈年轻化的趋势,青年民警的培养工作直接影响到监狱监管改造工作的情况。在实际工作中,青年民警普遍表现出工作热情高、善于思考、求知欲强、知识面广等优点,但同时也显露出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专业知识薄弱,业务能力欠缺

1.法律知识储备不够。监狱人民警察是代表国家履行职责、行使职权的执法人员,只有具备了较高的法律知识,才能保证执法活动的公正性、准确性。青年民警中,所学专业比较宽泛,与法律或监所管理专业对口的不多。作为职业需要所应具有的社会主义法律意识、所应掌握的法律知识和执法活动所应具备的技能相对欠缺。即使是警官学院毕业的民警,他们的理论知识丰富,但实际操作能力相对较弱。大多数非专业青年民警在实际运用《刑法》、《刑事诉讼法》、《监狱法》等法律的过程中,不能做到信手拈来,“半桶水”现象比较普遍。

2.管理教育能力不强。大多数青年民警工作时间不长,缺乏社会阅历、经验。在管理罪犯的过程中,不能树立起自己的威信,不注重细节,不能及时发现犯群中的思想动态并

做出正确的判断,教育方式方法缺乏针对性。随着高学历、智能型罪犯和惯累犯的增多,单一的工作方式已经不能适应严峻的改造形势。

3.应急处置能力不高。近几年,各地监狱相继发生恶性事件,监管改造形势不容乐观。青年民警虽然头脑灵活,但在处置一些突发事件时,如罪犯突发疾病、突然死亡、警囚冲突时,就显得手足无措、慌张忙乱,不能认真分析事件起因,进而采取有效措施缓解矛盾、防止事态的蔓延。

4.开拓创新能力较差。创新是一个人成熟的不竭动力,部分青年民警虽然是科班出身,但书卷气比较浓厚,管理注重“放羊式”的看管型,不愿动脑筋,在监狱体制的改革过程中,不能发挥自己的长处积极出谋划策。

5.安全防范意识偏弱。青年民警的安全防范能力不仅表现在加强自身的保护上,还表现在监管上的安全意识。在实际工作中,掌握狱情不深、不细、不广,以致于在青年民警手中发生罪犯自伤、自残、自杀和脱逃事件。

二、自我要求不严,自身定位不准

部分青年民警在选择这个职业时就不能给自己以准确的角色定位,对工作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值,久而久之现实与理想的差距使得他们不能严格要求自已,有的纪律意识差,警容风纪不严;有的以个人利益为中心,缺乏团队意识,不能从大局出发,在工作中出现不配合现象,甚至给罪犯以

可乘之机;有的自我松懈、得过且过;有的看问题缺乏理性的思考,心浮气燥,处理问题不冷静;有的自以为是,认为领导文化水平不如自己,能力不强,不服从管理安排;有的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拈轻怕重,缺乏拼搏精神;有的奉献意识差,安于现状、不思进取。

如何针对青年民警的特点,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培养,是做好监狱队伍建设工作的重要部分之一。监狱在这项工作上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抓住青年民警工作热情高的特点,注意调动他们的积极因素,激励他们奋发向上。青年民警参加工作后,既要信任他们,又要放手大胆使用他们,让他们承担相应的或本人期望值以上的工作。在实践中发挥他们的智慧和才能,提高他们的素质,并不断关心他们的成长。从爱护他们的角度出发,对他们出现的错误予以谅解并及时给予帮助和纠正,鼓励他们的进步,发现和培养青年民警中的人才委以重任。

第二,抓住青年民警善于思考的特点,引导他们探索真理,自我促进、自我发展。青年民警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在思想上的独立性与主动性较前有显著发展,视野宽了,思想也会逐步趋于成熟,要注意引导他们多参加监狱组织的政治学习,参加监狱和社会上的各种健康向上的活动。要创造条件,尽可能多地提供一些锻炼的机会,使他们从理论和实践的结

合上,正确认识和理解党和国家对监狱的各项政策,增长他们的工作经验。

第三,抓住青年民警求知欲强的特点,鼓励他们钻研业务知识,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加强引导,注重灌输先进思想。要教育青年民警认识到学习对工作的帮助,进一步激发其学习欲望,进而调动其创新意识。努力为青年民警创造条件去吸取丰富的知识营养,知识多了,一些偏见和错误思想就会在潜移默化中被自觉抛弃。要创造一种求知好学的氛围,一种健康活泼的氛围,采取多种教育形式,向青年民警灌输政治理论和先进思想,针对青年民警的特点和需要,由浅入深,防止生搬硬套书本和空洞无物的大话说教,达到提高觉悟、开阔思路的目的。

第四,抓住青年民警可塑性强的特点,倡导奉献精神,提高爱岗敬业意识,注重发挥榜样引路的作用。在青年民警身边的先进典型以及社会上的模范榜样对他们有很大的感染力和示范作用,对青年民警既要讲道理,又要运用看得见,摸得着的典型给他们树立榜样,从而使青年民警受到深刻教育,树立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理念,自觉形成健康有位、团结向上的工作氛围。

第五,针对青年民警工作经验不足的特点,积极鼓励中老年民警对青年民警的工作展开一对一帮助,特别是当青年民警刚分配到基层时,一定要为他们选派政治素质高、业务

能力强、肯传授经验的老民警。这一时期的青年民警对工作环境还没有形成思维定式,老民警的言传身教相当重要。监区要在这项环节上把好关,尽量避免老民警在工作中的负面经验如简单粗暴的管理方法、推诿等靠的工作思想等影响青年民警。努力把青年民警培养成为有头脑、有信心、有勇气、有经验的监狱管理人才。

5.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廉政建设工作 篇五

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发表讲话强调,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坚定不移把反腐倡廉建设引向深入。总书记的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和战略高度强调反腐败斗争的重大意义,体现了中央反腐倡廉的决心之大,态度之强硬,措施之有力。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努力做一个清正、清廉、清明的干部,争做xx建设的排头兵。

首先要加强纪律建设。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到“决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决不允许在贯彻执行中央决策部署上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这是对党的纪律建设提出要求,领导干部要带头深入要学习党章、党的各项纪律以及其他党内法规。自觉遵守廉洁从政各项规定,切实把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经济工作纪律、群众工作纪律和廉政纪律的各项规定转化为自己的行为规范。二是严格执行纪律,深入开展对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各种违反纪律的行为和倾向,及时整改。

二是加强作风建设。习总书记强调,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狠抓作风建设,善始善终、善做善成,防止虎头蛇尾,让全党全体人民来监督,让人民群众不断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因此要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严守中央八项规定、六个严禁。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通过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密切群众关系,保持同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

三是加强制度建设。总书记关于“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论述,对正确行使权力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提出建立“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三项机制,对预防腐败制度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健全机制。机制只有真正健全了,笼子真正牢固了,才能关住权力,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要强化监督。笼子做好了,还要有个真正的看笼人。如果看笼人玩忽职守,权力还会从笼子里出来。因此,要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纪检、组织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做一个合格的看笼人。还要听好群众呼声。做牢笼子,看好权力,都是为笼子的主人,就是为了民生,为了人民大众的利益。人民群众才是真正的权力评判者。因此,要时刻倾听民声,了解民情,实现民意。

四是加强执法建设。总书记提出“老虎”、“苍蝇”一起打,强调对待腐败,对待贪官不分大小一律打击。通过打击大贪官和普遍存在的小贪官来带动整个反腐败。所谓“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意思全面理解就是,对任何腐败现象都要一律打击不放过,不能分大小,不能分轻重。处理贪官们当然要按法律、按规定、按党纪可以分轻重、讲事实,依法依规,有轻有重。但打击不能因轻而放,因小而让,因影响不大任其泛滥。所以,凡是腐败分子应该同等打击,露头就打,不露头也打,坚决打击绝不放过,但重点一定先抓住两头。彰显了中央注重防微杜渐、从严治吏的坚强决心。必须始终保持查办案件强劲势头和高压态势。要不断拓宽案源线索,充分利用网络信息,主动发现线索。严肃查处以权谋私、贪污贿赂等严重违纪违法案件,着重查处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案件。坚决纠正发生在党员干部中的不正之风,以纠风正气取信于民。

6.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党的建设 篇六

在当今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下赋予了党的建设新的内容,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既给党的建设带来了许多有利因素,同时也使党的建设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新形势下,每个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肩负的任务更为繁重,必须认真落实好党的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以更加有力的措施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

一、加强思想建设,切实增强做好党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毫不放松地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就必须不断加强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这是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的需要,也是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兴衰成败的一个根本问题。大力加强党的建设,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更好地担负起加快发展的组织领导责任的需要。强化党的各级组织、提升干部队伍素质,打好加快发展的组织基础。

二、加强理论学习,提升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

坚持把“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作为我们观察世界、发展自己的强大思想武器,作为统领全局、贯穿各项工作的灵魂。这就要求全党继续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把理论学习提高到一个新水平。通过学习,促使各级领导班子的思想理论素质、管理水平、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及其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等进一步增强或提高。

深入学习理论,要着眼于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实实在在地运用理论武器解决我们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使全党的理论学习深入、扎实、持久地开展下去。

三、加强基层建设,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上下功夫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础牢靠,江山不倒。坚持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出发点,把“建班子、带队伍”作为着力点,把“促发展、奔小康”作为落脚点,多层次、多渠道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深入开展基层组织创先争优活动,更加注重基层组织建设,在更大程度上支持基层,加强基层的战斗力。最大限度让机关党的建设走在基层组织建设的前列;最大限度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好、发展好,既注重解决农村老党员老干部的后顾之忧,也注重大学生村官的前途选择;最大限度地把基层党的组织建设好、发展好,把更多的社会优秀人才凝聚和团结到党组织的周围。

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党的执政能力同党肩负的重任和使命总体上是适应的。但是,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土壤和条件还存在,一些腐败现象仍然比较突出,严重损害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严重影响了党的执政基础。因此,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必须把反腐倡廉作为重要内容,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持之以恒地加

7.新形势下如何建设本科人才培养信息系统论文 篇七

( 一) 高等教育已经从“ 精英教育 ”转向“ 大众教育 ”

自2003年开始,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就超过了15%,高等教育正式步入“大众教育”阶段。教育部《201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国共有各类高等学校2 788所,在校学生总人数为3 460万人,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为34.5%。“大众教育”阶段,高校本科大学生已经逐步从精英人才成为一般应用型人才,精英人才的培养主要通过硕士、博士研究生教育来完成。与此相适应,税收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也应该从培养“高级税务人才”转为培养“应用型税务人才”。

( 二) 税务专业人才社会需求多元化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转型、发展和各项改革的逐步深入,社会对税务专业人才的需求呈现多样化的特征。一是受机构调整、定编定岗、公务员统一考试等因素的影响,财政、税务、海关等政府部门对税务专门人才的需求逐渐减少。二是随着税制改革的深入和税收法律法规的渐趋复杂,作为市场主体的各类企业迫切需要大量的税务专门人才来处理各项涉税业务,防范税务风险,进行税收筹划,以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三是税务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组织,特别是税务师事务所,对税务专门人才的需求呈扩大趋势。

( 三) 社会经济领域改革的全面深化为高校税收学本科专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挑战与机遇

一是税制改革的逐步深入为高校税收学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我国目前有18个税种,除18个税种的税收法律法规外,每年仅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的政策性文件和公告就有200多份,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税法体系较为复杂的国家之一,仅凭纳税人自身难以正确理解和掌握。目前,我国企业纳税人已突破4 000万,自然人纳税人随着个人所得税改革和房产税立法的推进也将大幅增加。按照美国3.1亿人口有1.4亿个人所得税纳税人、100万税务代理人员的比例计算,我国仅7亿城市人口就将有3.1亿个人所得税纳税人,需要超过200万税务代理人员。当前我国的税务代理行业仅有11万多从业人员,税务专门人才的发展需求空间巨大。二是国家取消注册税务师职业资格许可对高校税务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挑战。为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精神,进一步简政放权,减少行政审批,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取消和调整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 国发[2014]50号) ,明确取消了11项准入类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 其中包括注册税务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也颁发了《关于做好国务院取 消部分准 入类职业 资格相关 后续工作 的通知》( 人社部函[2014]144号) ,决定将注册税务师等5个准入类职业资格调整为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这5个职业资格不再实行执业准入控制。注册税务师职业资格从准入类调整到水平评价类,使得税务代理与鉴证行业更加市场化了。市场竞争和社会需求环境的变化,自然也会对高校税务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

( 四) 税收法治化进程的加快对高校税收学本科专业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的决定》 ,明确提出要加快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具体到税收领域,就是要全面推进依法治税。依法治税就是要依照税收法律来管理税收,达到依法征税、依法纳税和依法管税。进入2015年,依法治税进程明显加快,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已经于2015年1月1日颁布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修订草案( 征求意见稿)》也已经开始向社会各界广泛征求意见,预计2016年就会正式颁布实施。增值税、消费税、房产税等主要税种的立法工作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将于2015年5月1日实施。税收法治化进程的加快对广大税务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能力素质提出了新要求,这也必将倒逼高校对税务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进行相应的改革与调整,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对税务专业人才需求的变化。

二、高校税收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与问题

截至2013年底,全国开设税收学本科专业的普通高等学校有43所( 其中大部分为财经类院校) ,按每所学校平均在校学生400人计算,税收学专业本科在校生人数已经超过了17 000人,每年向社会输送税收学本科专业人才4 000多人。各高校一般还会在税收学专业下设置“税收筹划”、“注册税务师”等专业方向。

( 一) 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相左

课程设置是大学教育的基础和起点,集中反映 了时代和社会对所需专业人才在知识结构和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尽管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绝大部分高校都将人才培养目标从培养“高级税务人才”转为培养“应用型税务人才”,但从课程体系设置看,大部分高校的课程设置依然重在培养学生的研究与创新能力,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主,与培养“应用型税务人才”的培养目标相去甚远。目前国内高校基本上都本着“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的人才培养思路设置课程,不论是研究型、教学研究型,还是教学型大学, 税收学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大都包括公共基础课( 35%~40%) 、学科基础课( 15%~20%) 、专业课( 30%~35%)和实践课( 10%~15%) 四大部分,具体课程设置也大同小异,总体上差异不大。公共基础课与学科基础课课时、学分较多,二者合计占比约为总课时的50%~60%,基础课程重在为学生的研究能力与创新能力奠定基础,培养研究型人才。这样的课程设置与课时分配,对于那些研究型大学或少数教学研究型大学来说,应该是无可厚非。但对于绝大部分教学型地方财经类本科高校而言,这些高校主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应用型税务专门人才的培养重在专业主干课,但当前税收学专业课( 包括实践课) 占比仅为总课时的40%~50%,比例偏低,难以满足培养应用型税务专门人才的需要。

( 二) 课程设置同质化严重

课程设置同质化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各高校间税收学专业课程设置基本相同,缺乏有特色的、独创性的课程。二是税收学各专业方向的课程设置也基本雷同。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各高校的税收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一般分为税务、税收筹划、注册税务师等专业培养方向,旨在分别为政府部门、企业事业单位、中介组织等培养税务专门人才。但从各专业培养方向的课程设置看,同质化严重,未能充分体现专业方向培养目标要求。即使是一些设置“注册税务师”方向的高校,按照注册税务师考试的要求设置专业主干课程,从形式上看课程设置与其他两个专业方向不同,但实质上差别不大,仅仅是出于满足注册税务师考试的需要,加大了个别课程的课时而已,实际上根本不能满足培养注册税务师这类应用型人才的知识与技能的需求。

( 三) 课程设置偏向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类课程相对较少

从学科属性看,税收学属于应用经济学范畴,国内高校税收学专业的学科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重在经济学,管理学次之,旨在培养学生的经济分析、经济管理能力与思维方法。相对而言,法学类课程较少,大部分学校仅开设《经济法》课程,“注册税务师”专业方向还开设《税收相关法律》课程,只有少数几个学校开设《财税法》、《行政诉讼法》 等课程。但税收的本质属性决定了税收应该与法学紧密结合,税收法治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国外高校税收学专业的发展实践看,欧美发达国家高校单独设置税收学专业的较少,在商科下设置税收学方向的较多,从学科归属看大都在管理学或法学之下,这些国家的法学院一般都设有税法方向。

( 四) 教学方法与教学过程不能满足培养应用型人才需求

首先,传统的教育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强调教师在人才培养中的主体地位,教学管理上强调教学活动的计划性,注重教师讲授和知识体系的完整性,通过教师“一言堂”、“满堂灌”来实现教学目的,忽视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主动性的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该将学生置于人才培养的主体地位,强调对学生能力培养过程的管理,重视知识的时效性和应用性,通过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现实的情况是,在绝大部分高校,传统的教学模式仍然大行其道,只不过是通过采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将从黑板作为载体的“填鸭式”教学转变为以计算机多媒体为载体的“填鸭式”教学。尽管计算机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够增加课堂的知识量、信息量,对学生有益。但实际上,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仍然处于被动地位,更难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不利于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其次,将实践教学等同于实验教学、软件教学。为了培养应用型税务专业人才,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高校的税务实践教学一般通过以下三个途径完成:一是各高校一般会组建税收( 财税) 模拟实验室,购置专门的税收教学软件,在教学方案中通过开设1~2门如税收征管模拟实验、税务会计模拟实验等专门的税收实验实训课程,或者在中国税制、税务会计、税务代理、税收筹划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中分出一定比例的实验课时,以此来进行税务实验教学;二是通过与当地的税务机关、大中型企业、税务师实务所等联合建立税务实训实习基地,让学生“走出去”,实际参与纳税、征税实践活动;三是通过聘请税务机关、大中型企业、税务师事务所等实务部门的人员担任兼职教授、兼职导师,将这些专家“请进来”,亲自为学生授课,提高课堂实验、实践教学的效果与质量。但从实际效果看,实验室软件教学这方面做得相对较好,受教学条件、场地、经费等诸多因素制约,“走出去”、“请进来”方面的实践教学开展得并不理想,很多都流于形式。

( 五) 培养应用型税务人才的师资力量有待进一步加强

现阶段高校税收学专业教师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知识结构都较为合理,但从教师的经历分析,大部分教师是从高校到高校,即博士、硕士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学工作,这些教师大都擅长理论教学,相对缺乏税务实践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即使是一些“双师型”教师,也仅仅是取得了“注册税务师”、“注册会计师”的资格证书,大都没有税务实践部门的从业经历。因此,在教学实践中,相当一部分教师很难将一些技术性、实操性强的税收业务讲清楚、分析透彻,而这些恰恰是应用型税务人才培养所必需的。

三、提高税收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政策建议

( 一) 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满足培养应用型税务人才需求

税收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主力军是地方财经类高校,这些学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其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的设置也应该有别于那些研究型大学。应用型税务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设置应进行以下三方面调整:一是要调整基础课与专业课( 包括实践课程) 的比例结构,适当压缩基础课程,特别是公共基础课的学分,相应增加专业课程的学分。各高校可逐步将基础课程的学分压缩5%左右,相应增加专业课程的学分,按照人才培养方案的总学分160计算,可以为专业课程增加8学分。这样既可以增加现有专业课程的教学课时与实验课时,也能为一些新增特色专业课程预留一定的课时空间。二是新增一些应用性、实务性较强的特色课程。各高校可根据税收学的专业方向和就业渠道特点,新增一些应用性、实务性较强的特色课程,如关税学、税源分析与纳税评估、企业税收风险分析、税收筹划案例分析、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实务、土地增值税汇算清缴实务等专业选修课程,并相应增加这些课程的实验实训课时比例,不同专业方和就业渠道的学生通过选修相应的课程,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实践能力,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对应用型税务人才的需求。三是要适当增加一些法学类课程。要通过积极引导学生选修法理学、经济法学、行政诉讼法、财税法学等法学类课程,使学生跳出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小圈子”,从法学权利与义务关系的角度认识税收,适应税收法治化的需要,培养出既懂经济又懂法律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 二) 倡导教师开展启发式 、探究式 、讨论式教学 ,注重能力培养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注重传授知识,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现代信息社会,知识“大爆炸”,知识更新速度加快,教会学生如何获取知识比传授知识更为重要。要大力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教学,通过精心编写教案、设计案例和组织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预留一定的自主选择和发挥的空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增强学生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是主体,能力培养是目标,教学组织是重点,教学方法是手段,但教师是关键。为此,在学校的管理与考核中,必须强调教学的中心地位,在职称评聘、人才选拔等过程中要向教学倾斜,引导教师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学组织、教学方法研究和教学方法运用上。

( 三) 加强重点税务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各学校应该在确保校外税务实训实习基地数量的前提下,选择几个税务机关、大中型企业、规模较大的税务师、会计师事务所作为重点实训实习基地,加强与这些单位进行深度交流与合作,通过“校税共建”、“校企共建”等模式,使这些单位具备进行规模化税务实训实践教学的条件,拓展实践教学的空间,为教师、学生“走出实验室、走出校园、走进企业、走进税务机关”进行实地实践教学提供场所。

( 四) 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提高教师的税收业务实践能力

师资队伍是提高应用型税务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税收学专业教师不仅应该具备扎实的税收理论知识,而且要拥有扎实熟练的税收业务实际操作技能。税收学专业教师队伍建设要坚持理论水平与业务能力并重、学历与经验并重,努力建设一支 理论功底 深、政策水 平高、业务 能力强的 师资队伍。就当前的实际情况分析,税收业务实际操作能力不足是师资队伍最大的短板。为此,一方面要引导中青年教师加强对税收实际操作业务知识的学习,选派中青年教师定期参加税务部门、行业协会组织的税收业务培训,鼓励中青年教师参加注册税收师、注册会计师等职业资格考试,多渠道获取税收实际业务知识。另一方面要鼓励中青年教师积极到税务机关 、大中型企 业、税务中 介机构等 部门挂职 锻炼或学习,并将其与教师职称评聘、年度考核挂钩。同时,改变过去“重学历 ,轻能力”的教师引进思路 ,大胆引进一些有税收相关业务岗位工作经验、业务能力强、有志于从事教师职业的人士进入教师队伍,从事税收实验实训教学,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另外,还应该加大开放办学的力度,多聘请税务部门或税务中介机构的专业人士担任兼职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多渠道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弥补专任教师税收实践能力不足的短板。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各项改革的逐步深入,高校税收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面临一些新的机遇与挑战。基于这些机遇与挑战,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师资结构、实践教学等方面提出新形势下提高税收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政策建议。

8.新形势下如何深化信息化应用 篇八

[关键词]信息化;数据库;软件应用;管控

随着信息技术的集成化和信息网络化的不断发展,企业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日益与企业信息化程度密切相关。信息技术、信息系统和信息作为一种资源已不再仅仅支撑企业战略,而且还有助于决定企业战略,信息战略成为企业战略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以效益为中心,以创新为动力,优化生产经营,优化投资发展,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共同推进信息化健康发展,是企业领导对信息化今后的发展要求。

一、目前状况

根据中石化“坚持‘集中集成,创新提升,共享服务,协同智能’的工作方针,以信息化助推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要求,信息化工作进入了全面提升阶段。作为采油厂如何抓住信息化大发展的机遇,不断推动数字化油田建设,推进信息化与生产开发深度融合是目前的主要任务。目前我中心根据生产需要不断开发各种管理软件,数据库建设也在不断推进。使用范围不断扩宽。基层单位也充分认可信息化应用取得的效果。但是随着各专业数据的大量入库,对其综合应用、深层次应用的要求也就显现出来,同时实时数据跟踪的必要性也逐渐显现。

二、方法与对策

基层采油厂搞信息化建设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解决实际问题,软件的应用不仅停留在管理上,而且要不断的为地质开发、生产管控提供支撑。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复杂性与艰巨性,避免华而不实、切实发挥好每个数据的作用。充分激发每名职工参与信息化建设的热情。

(一)重视数据库建设,夯实信息基础

目前数据库建设点多面广,基本上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如何将这些数据全面、准确的保存到数据库,并根据用户的要求,进行加工处理,更好地服务于基层,为生产决策提供支持,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建设数据库是一项长期艰苦的工作,需要一个字符、一个字符的录入,一条记录、一条记录的保存。凝结着建库人员的心血与汗水。同时数据管理人员要对录入的数据、尤其是补录的历史数据进行严格的检查,不符合要求的要进行修改、整理。要想保证数据库建设高效运行,一是强化管理体系,进一步明确各级的工作职责和职能,重点要将建库工作和日常的生产运行相结合。尤其是对一些非日常生产数据,做到及时录入。二是要进一步完善组织架构、落实人员、完善制度、规范标准、细化流程、实现自上而下的一体化运行机制。三是要定期考核,采用多种方式对每日或者阶段性的数据全准率状况进行通报,及时修正数据采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四是要加强培训,尤其是基层数据库建设人员的技术培训,采用灵活多变的形式培训数据库专业知识、采集规范、采集标准及软件使用等知识。

(二)深化信息应用,不断掌握专业软件的运用

信息应用是最终的信息化目标,针对点多广的数据库建设,要及时开发出相应的管理软件,满足油藏经营管理区等单位的报表需要。分析处理数据,进而辅助生产决策。如编制的《产量预测评价系统》是通过对上月的系统进油及排除了措施井、新井、躺井、不正常井的影响之后,利用己制定的完善的产量预测计算体系,对各油藏区的下月产量做出科学预测,从而对我厂及各油藏区下月的生产运行给出了指导依据,也使我厂产量的分配更加科学、合理,最终为各油藏区产量的月度考核提供了重要的考核指标。程序采用系统计算与人为修正的双保险工作模式,解决了某些因程序定式而出现的错误;提供了措施选值、修正数据上传、躺井数据上传功能,从而使产量预测工作更加科学、合理。

深层次推广专业地质软件可以有效的提高地质开发水平。作为信息管理人员,不但要建好数据库,开发好程序,而且大力推广高性能软件更能推动企业的发展。目前专用地质软件如:油藏描述软件Geofram,是schlumber公司针对解决测井、地震、油藏、地质以及综合研究等问题开发的较为完整的集成软件。具有分井眼地质岩石物理、油藏描述、可视化地震等功能。功能强大的建模软件Petrel是一套基于Windows 平台的三维可视化建模软件,它集地震解释、构造建模、岩相建模、油藏属性建模和油藏数值模拟显示及虚拟现实于一体,为地质学及油藏工程人员提供了一个共享的信息平台。其强大功能可以使用户提高对油藏内部细节的认识、精确描述透视油藏属性的空间分布、计算其储量和误差、比较各风险开发模型、设计井位和钻井轨迹、无缝集成油井生产数据和油藏数模数值模拟器、发现剩余油藏和隐蔽油藏,从而极大地降低开发成本。Eclipse是一款功能强大的油藏数模软件,油藏数值模拟对于搞清剩余油分布、措施的合理配置、方案的综合设计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想较好的掌握这些软件的使用,需要增大培训力度与应用力度。方法可采用,一是和上级信息中心联系,聘请软件公司技术服务人员给予讲解,培训要分阶段、分层次逐步开展。二是组织分公司水平较高者进行技术交流,增强实战性。三是单位内部培训,并进行评比。对掌握较好的进行奖励。四是各单位有计划有目标的开展项目。把项目的实施情况分阶段进行讲评、考核,年终作为科技进步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进行评审,进而激发广大技术人员的积极性。这些软件如果能让采油厂三分之一的地质工程技术人员掌握,那么对整个采油厂的生产开发将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三)增强生产管控能力,实现生产数据实时计量

目前电力系统实现了采集点数据实时采集,为全厂的节电降耗、保障生产正常运行提供了保证,个别采油区已经采用示功图实时采集系统,可以采集每口抽油机的瞬时功图,为第一时间掌握抽油機动态运行状况提供了参考。而油气产量数据现在还没有实现实时采集,不利于生产运行的高效管控。目前数据采集的现状是一线工作人员按时读取仪表,并将数据传回基地,由资料员通过编制的数据库录入程序将数据录入到数据库中。导致数据不能及时反映该井的生产状况,开展生产数据实时采集可以分两步进行,第一可以在联合站实现数据实时采集,这样可以减少成本的支出,因为联合站需要安装的采集设备较少,并且每个联合站都有完善的局域网络,实现起来比较方便,但是不能监控到单井的变化情况,只能对主要线路的数据波动情况进行监控。第二就是在每口井或者在每个计量站上安装采集设备。生产信息实时传入到工控机,通过软件处理相应的采集模拟信号,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然后将处理后的数据保存到数据库。通过客户端软件可以实现监控每口井的运行的目的,对产量波动情况设置报警值,当波动值大于设定值时,系统进行报警,使生产管理人员可以第一时间发现异常,及时对问题进行解决。

参考文献

[1]萨师煊.《数据库系统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闪四清.《数据库系统原理与应用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9.新形势下如何建设本科人才培养信息系统论文 篇九

摘 要:社区是社会的细胞,文明社区建设是国家繁荣稳定的一个基石。在建设文明和谐社区实践中,我们以“促进和谐,维护稳定,服务企业”为工作目标,在职工中广泛开展“比学赶帮超”,发扬“见红旗就抗、有第一就争”的亮剑精神,树立“四精五细”的管理服务理念,力求在服务上做精、做优、做特色。在实践中以“六比、六促进”作为主线,通过建标、对标、追标、创标,比管理、赛服务、上水平、促和谐,促进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努力提升管理与服务质量,有效促进了文明和谐社区的建设。

关键词:文明 和谐 社区建设

企业的后勤服务,有别于物业公司的甲乙方服务,是社区管理中的一个类别。在实践中,我们以“促进和谐,维护稳定,服务企业”为工作目标,在职工中广泛开展“比学赶帮超”,努力提升管理与服务质量,有效促进了文明和谐社区的建设。

近几年来,由于改革形势变化、各方利益调整、社区设施老化、居民需求提高等诸多原因,后勤管理和服务的难度进一步加大,潜在的问题日益增多,保障生产、服务生活、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的任务更加艰巨。创建活动正是后勤系统担负的重要职责和光荣使命,要逐步转变工作重心,努力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和后勤保障能力,促进协调发展、是造福广大职工群众的一项重要举措。

一、比服务,促进提升服务满意度

在创建过程中,我们将提升服务满意度作为服务工作的目标,将居民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服务工作的标准,着力提升服务质量。今年初,在职代会上明确提出了“四精五细”的管理服务理念,力求服务在以往的基础上做精、做优、做出特色。“四精”就是在服务意识上体现精心,在服务标准上体现精准,在服务态度上体现精到,在服务效果上体现精品;“五细”就是在管理服务环节上做到细在规范、细在流程、细在环节、细在考核、细在监督。

一是更加注重服务观念的转变,面对职工居民利益诉求多样化、思想观念多样化,在服务过程中,我们树立“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理念,引导职工由“要我服务”向“我要服务”转变,紧跟居民的需求,把居民的关注点、工作的薄弱点、关键点作为服务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二是更加注重服务规范的多样,坚持按照江苏省住宅物业管理三级标准和集团公司文明和谐社区创建评分标准规范职工的服务行为。结合不同岗位工作特点提出“六个一”、“四一”等行为规范要求。不断改进一站式便捷服务、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等便民措施,减少办事环节,提高办事效率。三是更加注重服务细节的完善,通过电话、走访被服务对象,询问和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二、比管理,促进夯实发展根基

深化精细管理,紧紧围绕“纵比创纪录、横比争一流”的工作要求,根据文明和谐社区创建标准,查找工作存在差距,拾遗补缺予以完善,分别制订完善了10多项管理制度,完善了精细管理体系。

一是强化精细内涵发展,将日常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细致分析,并对问题进行专题督办整改;加强生产环节中节水、节电、节汽措施,合理调整设备运行参数,努力在过程控制和技术操作上做到节能降耗,进一步促进了精细管理、内涵发展。二是优化工作生活秩序,我们相继制定和完善了新村车辆管理、宠物管理、出租户管理和二次装修管理等制度,保障居民的工作生活井然有序。三是重点加强车辆管理。加强车辆管理,将小区人防工程进行改造,用于公用车辆停车场,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基地所在单位公用车辆停车难的问题。

三、比稳定,促进维护小区一方平安

安居才能乐业,乐业才能建业。我们按照“综合各方力量,利用多方资源,以社区为载体,以家庭为抓手”的工作思路,加强治安防范,加强居民利益保护,及时处置基地内各种不和谐、不稳定的现象。

一是塑造和睦邻里关系。积极搭建与群众的沟通桥梁,组织召开楼栋长会议,调解员做到串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定时给予困难家庭关心和帮助。二是打造平安稳定社区。以零事故零案件为目标,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理念,以“创建平安社区”建设为抓手,定期开展安全检查,查找隐患,落实措施。三是强化流动人口管理,重点加强了对小区空置房、出租房、重点人口和暂住人口的检查,将暂住人员的基本信息登记造册,实行动态管理。

四、比环境,促进提升宜居品质

小区的居住环境,是衡量居民生活品质的重要因素。今年以来,我们对小区进行了环境、房屋、设施、管线等方面的集中整治,小区宜居品质得到了提升。一是扎实做好环境整治工作。环卫人员在做好路面、楼道保洁的同时,定期对邮报箱、垃圾箱、排涝管井等公共设施进行清理维护。对小区的私搭乱种、架空层杂物等进行了全面整治。二是努力打造花园式小区。加强绿化工作,对绿化进行补栽补种,绿化率扩大,小区环境得到进一步美化。

五、比氛围,促进打造文明家园

今年以来,石油新村管理部从油田基地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率先提出创建“和谐社区、平安社区、绿色社区和文化社区”的奋斗目标,积极推进社区文化建设。

一是通过在居民中开展“文明和谐社区创建活动标语”征集活动,提高居民参与创建活动的热情,先后收到应征作品110件。二是通过邀请教育专家来小区举办讲座,从学生的思想品德、道德修养以及心理疏导等方面与家长、孩子进行交流。三是充分发挥社区老年活动组织的“夕阳红”作用,我们联合举办“共创文明和谐社区纳凉晚会”、“迎中秋社区音乐节”、“重阳节活动”等多场居民喜爱的广场活动,活跃了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六、比温情,促进丰富人文关怀

多一点人文关怀,就多一点和谐的气息。我们竭力通过为居民送人文关怀,建温情社区。石油新村老同志多,部分老同志岁数大,子女不在身边,经常需要帮忙。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通过开展志愿者服务、组织文艺演出等,深入小区困难家庭和空巢老人家庭,广泛开展“青年文明号”、“一对一帮扶”、“敬老助残”等活动。对生活有困难的老同志,经常去帮助他们修理水电、打扫卫生、生活慰问等,尽可能地给以他们温情的关心和帮助。爱心帮扶活动的开展,在小区里营造了浓厚的温馨氛围。

10.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篇十

金昌市永昌县红山窑乡党委书记

二O一一年十二月

围绕新农村建设如何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

永昌县红山窑乡党委书记 朱中智

2011年12月10日

永昌县红山窑乡位于永昌县西南部40公里处,西与山丹县接壤,总行政区域面积1540平方公里,辖12个行政村,115个社,6384户,26762人。红山窑乡党委下设2个党总支,17个党支部,91个党小组,其中红山窑中心村党总支1个、非公有制经济党总支1个,机关党支部1个、中心小学党支部1个、“两新”党支部3个、农村党支部12个。现有党员815名,其中男党员709名,女党员106名,农村党员744名。我乡基层党支部绝大多数能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群众中口碑较好,且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先锋模范作用发挥较好,但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现状

(一)农村党员队伍年龄老化、文化偏低、活力不足,难以发挥应有作用。在我乡的744名农村党员中,35岁以下124人,占16.7%,36—45岁183人,占24.6%,46—59岁189人,占25.4%,60岁以上248人,占33.3%;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279人,占37.5%,初中文化程度314人,占42.2%,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117人,占15.6%,大专以上文化程度34人,占4.7%,60岁以上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党员所占比重偏高。近年来,农村大多数青年外出务工,发展年轻党员难度加大,无法为基层党组织及时补充鲜血液。同时,村干部待遇偏低,难以留住农村年轻能人,致使农村基层组织领导班子和整个党员队伍年龄老化,生机和活力不足。

(二)外出流动党员多,党内组织生活制度不健全,党员管理难度大。随着城乡经济的发展,劳动力转移步伐越来越快,农村党员是村民中素质较高、经济活动能力较强的群体,因此他们的流转更加频繁。农村党员大量外出,他们有的在外打工经商,有的长年在外务工,流动性很大,增加了党员常规教育管理的难度。

(三)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无钱办事,服务功能弱化,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威信。经济是基础,是村级组织发挥作用、凝聚民心的依托。我乡12个村全部为“空壳村”,没有固定的集体经济收入,大部分村还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村社干部工资等方面留下许多债务。无钱办事,让部分村干部变得无所事事,村里的公共设施建设举步艰难,久而久之,就会影响村党组织在群众心中的威信。

(四)工作理念不新、工作方式陈旧、作风不民主,领导发展的能力不强,影响了党在群众中的形象。部分村干部眼界不够宽广、信息渠道单一,缺乏机遇意识,领导发展和创新能力不强,增加农民收入思路不清,点子不多,错失了许多发展良机。部分村干部习惯于发号施令实施领导,没有让农民群众真正成为农村事务管理的主人,村民对于集体事务的热情和积极性受到影响。

二、新农村建设对基层党组织的内在要求

新农村建设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要求内涵深刻,涉及到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和政治文明四个方面的建设,是一个四位一体的系统工程。基层党组织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战斗保垒,作为各项工作任务的承接载体,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新农村建设对基层党组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概括而言,基层党组织亟需提升以下三方面的能力:

(一)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能力。新农村建设,首先是要发展农村经济,只有物质基础坚实了,才有条件实现其它的目标。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就是要求基层党组织要把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作为工作中心,把强村富民作为第一职责。

(二)对村民自治的领导能力。进一步健全村党组织领导下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管理民主,就是要培养农民的民主参与意识,形成农民合理有序地参与村务决策、村务监督的机制。

(三)提升引领农村文明新风尚的能力。农村的落后不仅表现在经济上,更体现在观念和文化上,事实表明,越贫穷的农村,封建迷信越盛行。实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就是要在农村大力倡导文明新风尚。

三、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工作的几点思考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我认为,应着手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选好配强农村党支部领导班子和一个“领头雁”。“农村要进步,关键在支部”。一个村建设的好与坏,关键要有一个一心为公,甘于奉献,开拓进取,团结战斗的领导班子,特别要注重选配好一个党性强、作风正、懂经营、善管理、热爱集体、立志创业、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好支书。选配好一个带头人,就能够兴一方经济,富一方群众,保一方平安。因此,必须改进选人办法,更新用人观念,拓宽村党支部班子选配渠道,让有能力的中青年出来挑大梁,为村干部队伍补充新的血液。

(二)加强村干部的规范化管理。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村级干部队伍,以适应农村新形势下农村工作的要求,建立起现任、后备、离任于一体,选、育、管相结合,绩、奖、惩相统一的农村干部规范化管理新机制。

(三)加强村级阵地建设。要把村级阵地建设列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之中,力争每个村都要有一个活动阵地,要采取多种形式,拓宽筹资渠道,督促、指导村级组织新建、改建一批层次较高、功能较全的村支部活动室,达到建筑要求标准化,装饰内容规范化、组织活动制度化的目标要求,确保村级组织“阵地不丢”、“有处议事”、“有处活动”。同时,要加大投资力度,各级都要配套一些资金用于村级阵地建设,减轻村级组织经济负担。

(三)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制度是开展工作的前提保证,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实现农村基层党组织活动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通过完善制度并严格执行,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增强支部一班人的事业心、进取心及责任感,以便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把党支部真正建成政治坚定、富民有方、团结战斗、务实创新的坚强战斗堡垒。

(四)加大发展党员工作的力度。党员是党的建设中的实践主体,要把发展党员工作作为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来抓。要深化“双培双带”力度,着力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进而把优秀的农村党员培养成村干部。要严格按照“五步工作法”及时吸收政治素质好、能力强的优秀青年入党,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不断增加新鲜血液,逐步解决农村党员队伍老化、党的力量薄弱的问题。

(五)强化村级基层组织的服务功能。农村基层组织要在提供致富信息、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和劳务输转等方面更好地发挥作用,在服务中加强管理,在管理中促进服务,不断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要注重为党员提供服务,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努力创新服务党员、服务群众的方式方法。村党支部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因村制宜、多措并举、多业兴村的方针,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推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收入的稳步提高。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要带领农村党员创办致富项目,通过项目带动、技术示范、市场服务等方式,带领和帮助群众共同致富。

(六)提高农村党员特别是支部成员政治思想素质和发展经济的能力。要以提高素质,增强党性为目标,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来丰富头脑,用先进的经验启发思路,用党章约束言行,增强他们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和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本领,不断提高农村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七)不断推进民主管理,提高构建和谐农村的能力。建设文明乡风,努力形成农民群众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良好局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建立健全党组织与村委会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定期召开支委会、党员大会和村民会议,凡属村里的重大事项以及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都应先召集党员大会讨论,再分别提交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坚决防止不顾群众意愿而由几个干部自行其是的做法。要完善村务公开制度,规范村务公开的内容、形式、时间和程序,落实群众对重大事项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八)创新农村党员干部的激励保障机制。要把关心爱护农村党员干部作为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重点在建立健全激励保障机制上下功夫,激发农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要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任职多年的村干部,积极探索办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离任补贴等多种形式,并逐步提高村干部的待遇,解决好他们的保障问题,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要坚持以人为本,在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爱护党员,加强对普通党员权利的保护;在政治待遇、工作收入、社会保障等方面给予适当照顾,注意体现组织温暖,增加党组织的凝聚力。

(九)加强村级组织配套建设。在着重抓好村党支部建设的同时,还应当注重加强对村民自治组织和其他配套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共青团、妇女等群团组织,抓好文化、文体设施和活动载体的建设,积极支持他们充分发挥作用,做到同步推进、协调发展。

上一篇:2022年9月份考试工程建设合同管理第一次作业.doc下一篇:校园不文明现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