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家庭消费的内容》教案

2024-09-25

高一政治《家庭消费的内容》教案(精选4篇)

1.高一政治《家庭消费的内容》教案 篇一

《消费及其类型》教案

丰南一中

毕子金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识记消费的基本类型,贷款消费的含义及适用情况;理解我们的日常消费受哪些主要因素的影响。

能力目标:深化对消费的认识,提高理解日常经济生活的能力,培养从生活中归纳出经济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正确认识和看待我国的消费水平的现状以及变化。

教学重点: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

教学难点:贷款消费与传统的消费方式相比,是不是一种更加适合我国国情的消费方式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根据有关资料参与探究、讨论 教具准备:多媒体、小黑板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唐山市场消费现象面面观(多媒体)导入(包括火爆的唐山市场食品消费,服装消费,旅游消费,汽车消费,住房消费),引出话题:消费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新课教学流程:

师:同学们,我们每一个人都与消费息息相关,请同学们从身边的事看起,看看我们都有哪些消费行为,哪些消费现象。

生:围绕日常消费行为举例。

师:同学们说了很多日常的消费行为以及消费现象,有吃,穿,住,行各个方面,接下来我们就来给这些消费现象以及消费行为分分类,请同学们结合课文P17—P19三种不同的分类标准,把我们刚刚所例举的现象进行不同的分类。

生:根据课文的三种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教师在同学们分类的基础上,查缺补漏,进行有选择的指导)

(一)消费的类型

(1)、按照产品类型,可以分为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

(2)、按照交易方式,可以分为钱货两清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3)、按照消费的目的,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师:在我们的消费中,有两种比较时髦的消费方式,分别是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接下来我们重点来看一下贷款消费。请看课文P18漫画,请问,在生活中,你会采用哪一种消费方式,并说明理由。

生:在已经课前预习准备的基础上,开展一次小辩论。时间控制为5分钟。师:通过大家的讨论,我们要明确的一点就是无论是传统的消费方式,还是贷款消费都有其使用的前提,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是我们采用不同消费方式的原则。下面检测一下大家的学习效果:

1、我国大力开发红色旅游资源,革命老区接待了大量的游客。这里的“旅游”消费按照消费对象划分属于()

A劳务消费 B钱货两清的消费 C发展资料消费 D享受资料消费 2、2006年开始,全部免除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2007年扩大到中部和东部地区,但教育消费仍将是许多家庭较为深重的负担。教育消费属于()

A、生存资料消费 B、享受资料消费 C、脑力劳动消费 D、发展资料消费

师:(课堂活动)消费现象纷繁复杂,消费水平也参差不齐,同学们的消费水平也是有高有低,我这里有一个你心仪已久的MP3,你会选择买还是不买?为什么?在买与不买中你会考虑哪些因素呢?根据这个课堂活动,引出

(二)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

(1)收入水平,包括预期收入和预期支出;这是影响消费的基础和前提(2)物价水平;

(3)商品的性能,质量,外观,包装,广告,购买方式,商店位置,服务态度,售后维修与保养情况等。并指出在不同类型的商品消费中这些主要因素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4)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这是影响消费水平的最根本因素。

师: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消费将逐渐增加,消费结构改善,那么怎样考察消费结构的变化呢?就是我们接下来要说的恩格尔系数。什么是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与我们的消费结构存在怎样的关系?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了解下这些内容:

(三)消费结构(1)什么是消费结构:

消费结构,反映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消费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1857年,世界著名的德国统计学家恩思特(恩格尔阐明了一个定律:随着家庭和个人收入增加,收入中用于食品方面的支出比例将逐渐减小,这一定律被称为恩格尔定律,反映这一定律的系数被称为恩格尔系数。其公式表示为:

恩格尔系数(%)= 食品支出总额 /家庭或个人消费支出总额×100%(2)恩格尔系数的含义:

恩格尔定律主要表述的是食品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随收入变化而变化的一定趋势。揭示了居民收入和食品支出之间的相关关系,用食品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例来说明经济发展、收入增加对生活消费的影响程度。众所周知,吃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在收入水平较低时,其在消费支出中必然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收入的增加,在食物需求基本满足的情况下,消费的重心才会开始向穿、用等其他方面转移。因此,一个国家或家庭生活越贫困,恩格尔系数就越大;反之,生活越富裕,恩格尔系数就越小。

国际上关于恩格尔系数的统一规定:

国际上常常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状况。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

师:解放前,我国的恩格尔系数估计可能要达到80%--90%。歌剧《白毛女》中有这样一段:杨白劳出外躲债七天(有歌词为证:“漫天风雪一片白,躲债七天回家来”),却把二斤白面总带在身上。杨白劳唱道:“卖豆腐挣下了几个钱,集上称回了二斤面,怕叫东家看见了,揣在怀里四五天。”如此珍惜二斤面,说明杨白劳家真是太穷了。解放后我国居民的恩格尔系数情况有所好转,但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还是居高不下的。1978年,我国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为57.5%和67.7%,也就是说城镇居民只属于勉强温饱,农村居民则仍属于绝对贫困。然而到1995年,这个比值发生了较大变化: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降至50%以下,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也降至58.6%。更大的变化,出现在1995年以后的这短短的六七年。到2001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降至47.8%,而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则降至37.9%!到2004年我国城乡的恩格尔系数更下降至37.7%和47.2%。

这是一种历史性的巨变!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能够感受到人民生活的这种巨变。谁谁家买新房了,谁谁家买汽车了,谁谁家孩子自费出国留学了,谁谁家两口子到哪儿旅游去了。这样的消息,在十几年前对中国老百姓来说还是十分遥远的新闻,如今在许多地方都已是身边的家常话题了。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到2020年,我国人均GDP将超过3000美元,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到那时,中国家庭的恩格尔系数还会下降!人民的生活水平还将不断提高。

四、课堂练习:

1、我国大力开发红色旅游资源,革命老区接待了大量的游客。这里的“旅游”消费按照消费对象划分属于()

A劳务消费 B钱货两清的消费 C发展资料消费 D享受资料消费 2、2006年开始,全部免除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2007年扩大到中部和东部地区,但教育消费仍将是许多家庭较为深重的负担。

教育消费属于()

A、生存资料消费 B、享受资料消费 C、脑力劳动消费 D、发展资料消费

3、人们选购电脑总是愿意买品牌机,这主要是因为()A、人们收入水平高

B、商品的性能、质量、包装、售后服务等都能影响人们的消费活动 C、人们希望买质优价高的商品 D、品牌机质优价廉

4、论述题:材料一:我国近年来的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和人均收入情况

表1 1:

表 2:材料二:由于2004年,食品类消元,增长年高7个算,受粮

食品价格上涨,城镇居民人均费支出达271012.1%,比2003多百分点。据测食、油、肉、禽、蛋、鱼、鲜菜等价格上涨的影响,收入最低的10%的家庭购买这7类食品人均支出需增加144元,户均支出需增加484元(平均每月增加40元),占全部食品类支出的10.2%,给低收入户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大困难。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表

1、表2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表

1、表2共同反映了什么问题?(2)表1和表2有什么内在联系?

(3)结合材料二,分析2004年我国城乡恩格尔系数为什么均有所上升?

2.高一政治《家庭消费的内容》教案 篇二

人教版必修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恩格尔系数变化的意义;怎样看待、评价各种消费心理;为什么要坚持四大消费原则;艰苦奋斗精神在今天并不过时。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采取“讨论式”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可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对消费进行社会调查。理解知识通过合作释疑加深理解,通过典例解析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向学生进行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思想政治教育,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使学生树立环保和绿色消费的观念。[教学重点] 做理智的消费者。[教学难点]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学时数] 1-2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复习导入)

通过上一节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很多的经济现象,而消费又是最常见的经济现象,它和我们的生活密切联系。我们在了解了消费与当前收入之间的关系之后,我们再来看一下,对未来收入的预期又是如何影响居民消费的? 新课教学

第一目:消费心理面面观 思考:

1.影响人们消费的心理因素有哪些?如何看待这些消费心理? 2.如何区分从众心理与攀比心理? 3.商家利用明星做广告,是利用了消费者的什么消费心理? 4.如何对待中学生的求异心理? 人们的消费行为还受消费心理的影响。1.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思考:为什么会出现从众心理?这种行为好不好?怎样对待这种心理? 结论:消费是否应该从众,要做具体分析。盲目从众是不可取的。2.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思考:怎样对待“异”?

课本“探究活动”中学生着奇装异服为切入点来分析求异心理在消费中的表现。肯定张扬个性的必要,但不是流于穿着打扮。要考虑社会的认可,要考虑代价。另外也要强调人们寻求差异的心理在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出现上的作用。结论:标新立异要适度,不能过分。3.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课本“探究活动”从手机、电脑等高科技产品在校园中流行入手,引导学生分析许多消费并非根据有无实用价值,而是基于人无我有的夸耀性心理。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这种消费心理的危害。结论:这种消费心理是不健康的,是不可取的。进一步思考从众心理与攀比心理如何区别? 4.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

引导学生分析这种消费心理的特点,从而引出这种消费心理的理智性。结论:讲究实惠,根据自己需要选择商品,是一种理智的消费。第二目:做理智的消费者 思考:

1.量入为出是否就是根据当前的收入进行消费?

2.有人认为:绿色消费对社会发展是有利的,与个人利益无关。如何认识?

3.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就是提倡人们过穷日子,是一种落后的价值取向,已经过时。你的观点呢?

4.怎样才能做一个理性的消费者? 正确的原则: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首先,要保证消费与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消费者要把过去、当前和未来的收入综合考虑,做出合乎自身状况的消费计划。【要求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费,既不抑制消费,也不超前消费。】【适度消费就是提倡生活消费与国情和家庭收入相适应,反对铺张浪费。】

必须反对铺张浪费的过度消费,也必须反对过于节俭。

过分抑制消费虽然是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但并不可取。为什么?使人们的消费需求得不到满足,也不利于推动社会生产规模的扩大。与提倡贷款消费矛盾吗?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

结合课本“探究活动”分析:从学生容易随大流买东西的现状说明从众、攀比心理造成的浪费,让学生在消费中有自己的主见,不盲从。另外,针对中学生容易凭一时冲动购物进行分析,教育学生尽量避免情绪化消费。

结合课本“插图”引导学生要避免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使消费结构合理化。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核心问题是实现人与环境、资源的和谐,并做到可持续发展。【节能降耗】

绿色消费使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

课本“探究活动”使用了一次性塑胶餐盒的例子,教育学生从自身做起,树立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观念。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课本“探究活动”中的“打包”获得多数人认同这一事例来反映社会主流对勤俭的认识。思考:为什么必须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作风? 小结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1.消费心理面面观(1)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2)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3)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4)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 2.做理智的消费者(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练习:

1、某大学一女生认为“修养学识是重要,但是如今的社会就是先敬衣冠后敬人,再有修养,如果穿着不上档次,出门吃饭买东西连服务员都不热情,退一步讲,别的同学都有,我要是没有,怎么抬得起头?”该女生的观点反映了部分学生在消费过程中存在着(A)⑴攀比心理和从众心理 ⑵重视物质享受,忽视精神追求 ⑶追求标新立异和与众不同 ⑷盲目追求时尚与流行

A ⑴ ⑵ B ⑴ ⑷ C ⑵ ⑶ D ⑶ ⑷

2、目前,我国大中城市中的孩子高消费现象比较严重,许多孩子的消费已经超出了家庭支付能力。对此我们认为(B)⑴家庭消费是个人行为,与社会无关 ⑵家庭消费要量入为出,提倡适度消费 ⑶必须培养健康、合理、文明的消费习惯 ⑷家庭消费要不断向较高层次飞跃 A⑴⑶ B⑵⑶ C⑶⑷ D⑴⑷

3、买房可以自行设计,旅游可以自定路线,穿衣服可以自行设计,使用手机可以自定铃声„„如今,在人们生活中“定制”正在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消费模式,这种消费现象的出现(D)⑴说明体现求异心理的个性化消费成为消费的主导 ⑵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具体体现

⑶说明生产者要针对客户的个性需求,生产出不同的产品 ⑷有利于避免生产的盲目性,节约社会资源

A ⑴ ⑵ ⑶ B ⑴ ⑵ ⑷ C ⑴ ⑶ ⑷ D ⑵ ⑶ ⑷

4、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必须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这意味着(D)A、不论条件如何,都要尽量少花钱,多储蓄,支援国家建设 B、国家出台的有关信贷消费的政策是不恰当的 C、精神生活和发展资料的消费高于物质生活的消费

D、家庭生活消费必须与国情及家庭收入相适应,提倡适度消费,反对铺张浪费

3.高一政治《消费及其类型》说课稿 篇三

《消费及其类型》是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Ⅰ《经济与生活》第一单元第三课《多彩的消费》中的第一框,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影响消费的因素、了解消费的类型,使学生通过学习明白提高对消费现象的认识。

本框题主要包括两个目: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消费类型。本框既是对前一课《影响价格的因素》的承接又是下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得以展开的基础,在本模块学习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说学生

进入高一之后,在这一年龄段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发展是值得肯定的,这将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同时,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有了一定的发展,对于身边的消费生活和现象也有了一定的体会,但是他们对于其中包含的理论知识如:恩格尔系数、消费类型的划分等缺乏一个全面的认识。

三、说教法和学法

教师课堂教学的引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课堂的气氛。

基于上面对教材分析和学生分析,为了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采用讲授法、情境探究法、讨论法、问答法、案例教学等方法相结合。

高一学生研究和分析的能力、动手能力强,思维活跃,对经济现象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了解,但是缺乏自控性以及对问题的理性分析。因此,我将采用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

四、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和结构,结合着高一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理解和掌握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的类型、恩格尔系数。

2.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由对消费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参与现代经济生活的必要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断提高自身的实践水平。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引导学生对教学案例以及框题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消费观,正确的认识我国的消费现状,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五、说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需要突出的重点是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恩格尔系数大小与消费结构、生活水平的关系。

依据: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学生只有了解了影响消费的因素,才能更好的掌握有关于消费的问题,提高我们的消费水平,由浅入深,引导学生深刻的理解本课的内容。

本节课需要学生突破的难点是:消费的类型、恩格尔系数和消费结构的关系。

依据:由于借贷消费以及恩格尔系数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讲属于比较抽象和比较陌生的内容,学生比较缺乏相应的基础知识。

六、说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我会向学生展示几组图片,让学生通过直观的体验来分析这几组图片,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影响消费的因素都有哪些,为什么会造成这些现象的出现?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将进入教学的第二个部分――新课教学。

讲授新课:

通过情景设置以及学生探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培养他们的团结协作精神,更活跃了课堂气氛。

探究活动一:

我将设置三个情境让学生讨论并分析,来讲述影响消费的因素有哪些。

设置情境一:将学生分成AB两组,让学生当一次小当家,模拟管理家庭的收入。经过讨论,提问在这里影响消费的因素是什么?(家庭收入)

设置情景二:AB两组的本月收入不变,但是由于种种原因B组的夜市摊生意不好,下个月的收入会降低。他们将怎么进行消费,还可以和这个月一样吗?提问在这里影响消费的因素是什么?(预期收入)

设置情景三:比较两个贫富差距不同的国家,他们的总体消费水平哪个更高?针对情境提问:社会的总体消费水平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收入差距的大小)

设置情境四:超市促销、双十一淘宝、京东等搞活动,商品降价。(物价水平)

通过总结上述情境的因素,我将进一步提问学生除了以上的因素还有哪些因素在影响我们的消费。

探究活动二:

我将通过日常生活中人们通过什么方式买车,来对按交易方式分类的消费的类型,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正确的选择消费方式,认识到每种消费方式的优缺点。

我将向同学们展示人们假日旅游、电子产品消费、教育经费支出的改变,来引出按照消费的目的分类的消费类型,并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这些消费的发展趋势。

探究活动三:我将通过提出疑问:买得起房子的家庭是不是一定比租房子住的那家人消费水平更高呢?是否买得起房子能不能作为衡量一个家庭消费水平高低的标准呢?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引起消费结构变化的原因,从而引出有关于恩格尔系数的含义,并使学生理解恩格尔系数和消费结构、家庭生活水平间的关系。

七、课堂小结

我会先让学生自主总结,然后我结合学生的总结,补充完善总结本节课的知识,并进行感情升华。通过这样设计课堂小结,可以让学生学会自主总结知识,加深印象,教师总结帮助学生理清本课知识结构,并起到升华本节课的感情基调,落实教学目标。

八、课堂练习

我将通过两道练习题来巩固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加深理解。

本课题板书设计我主要采用关系图的形式展现,让学生一目了然,便于识记和理解主干知识。

九、说教学预测

4.高一政治教研集备内容 篇四

教学内容分析:本课从学生最熟悉的国家入手,分析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揭示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让学生懂得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享有广泛而真实的权利,同时履行义务。作为公民,要正确地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自觉树立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本课是思想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第一单元第一课的内容,是学习政治生活的入口课,是贯穿全教材的核心内容,涉及的概念、原理有较大的抽象性,学生理解起来有比较大的难度,教学时应结合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具体材料、事实数据等,引导学生学习、理解、运用所学原理。

学情分析:从知识的角度看,刚学完的《经济生活》离学生的生活较近,教学相对容易些。《政治生活》的内容离学生的生活较远,特别是咱们的学生知识面较窄,教学时会遇到枯燥、难懂的问题。好在学生刚学完政治史,对政治制度有一定的了解,再加上两会刚刚闭幕,学生对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的知识有所接触,但仅仅处于自发状态,不能从理论的高度进行分析。从能力方面看,高一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不断增强,开始留意、关心身边的社会生活,因此要充分调动学生这种分析问题的主动性、积极性,逐渐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学时不能太急,先要进行兴趣培养、技巧和方法的渗透。

教学重点

1、人民民主的广泛性、真实性。

2、理解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教学难点

1、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2、理解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和情景探究相结合。

重点、难点分析

1、人民民主的广泛性、真实性。

(1)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一是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我国现阶段享有人民享有的民主权利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二是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我国现阶段享有民主权利的主体包括,工、农、知、干、军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2)、人民民主的真实性,一是表现在人民享有的民主权利有制度(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政治制度、法律(立法机关制定相应法律,法律体系越来越完善)和物质的保障,二是表现在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实现(即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

上一篇:公益性公墓建设实施方案下一篇:餐饮部经营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