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统计方法(共10篇)
1.教育统计方法 篇一
统计检验方法在教育信息处理中的应用
教育信息中包含大量的信息,当抽取部分样本进行比较分析相关因素的.关系的时候,需要用统计检验的方法进行分析验证或者对比.根据统计检验的结论,可以指导教学过程,调整方法,促进教学,对教育信息化有积极的指导作用.论述统计检验的基本原理,运用t-检验和Z-检验的方法对相关教育信息进行分析.
作 者:孙路路 作者单位:南京邮电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南京,210003刊 名:中国教育技术装备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AL TECHNIQUE & EQUIPMENT年,卷(期):“”(12)分类号:G40-051关键词:统计检验 t-检验 Z-检验 教育信息处理
2.教育统计方法 篇二
当然, 也有许多教育研究者在这一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教育研究者们通过实验、调查等方式, 运用统计、测量、量化、数学建模等数学方法, 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进行研究, 使教育研究带上了一些科学的色彩, 努力推动了教育的“科学化”。在量化研究中, 将统计学运用于教育研究是教育量化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统计学与教育心理学的任务就是向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者提供分析心理现象和教育现象的数量规律的统计分析工具。”为了考察近年来教育研究者运用统计方法研究教育的情况, 笔者对此进行了调查研究。
一、样本选择
选用2001年~2007年的《教育研究》作为研究样本。之所以选择《教育研究》, 是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一) 《教育研究》是国内有代表性的教育期刊, 代表着国内教育研究领先水平; (二) 《教育研究》所发表的文章涉及教育的各个领域, 而本文旨在调查统计方法在教育中的运用, 理应包含各领域; (三) 《教育研究》不分专题, 故在研究中可较少受到刊物分类的影响。
二、研究方法
通过对2001年~2007年《教育研究》的查阅, 从所有文章中将运用了统计技术的文章抽出来, 进行了多方面多角度的分析, 主要包括:作者区域、作者类型、统计在文章中的地位、应用领域、应用类型和统计技术几部分, 力求将统计方法在教育中运用的状况描述出来。
三、研究结果
(一) 总体情况分析。2001年~2007年, 《教育研究》共发表文章1665篇, 其中运用统计方法的文章164篇, 占文章总数的9.85%。各月份发表此类文章篇数见表1:
经x2检验 (k=84, df=80, xundefined=101.8, xundefined=112.3, x2=84.93) 。从总体上看, 运用统计技术的文章普遍不多。从月份篇数上看, 每一期发表此类文章大多为1~3篇, 有时甚至没有一篇。
分析显示, 运用统计技术研究教育的作者群分布很不平衡。北京有55篇, 占绝对优势, 这显示了北京在我国教育中的核心地位。此外, 浙江、江苏、湖北、上海较多。其他大多在2~5篇, 部分省份完全没有。
(三) 作者类型 (按第一作者统计) 。参考王文宏的分类方法。将作者类型分为博士生导师、教授、副教授、讲师、博士、硕士五类。这种分类是切合实际的, 因为这五类作者是教育研究中的中坚力量, 并且各有特色, 较能反映教育研究的状况。但这种分类也有不足之处, 各类之间有交叉之嫌, 如教授同时也可能是博士。为便于考察各作者群的状况, 作如下处理:分类按从高至低的顺序 (如下表所列) 排列, 第一作者属于前一类则不再计入后一类;“博士”、“硕士”两类仅就研究生而言。已工作者, 同时是在读博士或在读硕士, 按其相应职称归入其他类, 以便识别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的成果。研究员归入教授一类, 副研究员归入副教授一类。分析结果见表3:
表3反映了在应用统计方法研究教育的作者群的特点。从表中看出, 在高层次的研究中, 博士生导师、教授、副教授是主力军, 其中教授是中坚力量。讲师、博士、硕士作为第一作者的文章极少。
(四) 统计技术在文章中的地位。用“以统计为主”和“以统计为辅”来表示统计在文章中的作用和地位。所谓“以统计为主”的文章, 是指在文章中, 作者有意识地运用了统计方法, 或文章围绕统计展开, 或统计数据在文章中占较高地位, 构成重要论据, 或该数据必须进行实际调查才能获得的文章。“以统计为辅”的文章是指虽然运用了统计技术, 但在文章中所占篇幅较小, 亦不构成重要部分, 所运用的统计技术也较为简单的文章。作这样的区分有助于考察运用统计方法的水平。
经x2检验 ( (k=2, df=1, xundefined=3.84, x2=1.2) , 两者并不显著。这说明即使运用了统计方法, 但在这一群体中较多地运用统计方法研究教育的作者也不占多数, 一般是用来作为教育研究的一种辅助方法。
(五) 应用类型。统计学应用于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就是应用于教育实验和调查。为了考察统计方法应用于教育实验和调查的份额, 特别是164篇文章中“教育实验”和“教育调查”的篇数。结果见表5:
几乎可以确定, 进行实验和调查必然要用到统计。但从表5数据表明, 实验、调查所占的比重较小。依分析, “其他”一栏中大多为引用统计的文章, 且大多为以统计为辅。这反映了我国教育实验、教育调查很少, 教育研究科学化程度较低。
(六) 应用领域。根据实际研究需要和统计实际情况, 将应用领域分为“政策法规”、“教育管理”、“课程教学”、“教师”、“学生”五类, 其余均归入“其他”一栏。统计结果见表6:
将这五类进行x2检验 (k=5, df=4, xundefined=9.49, xundefined=13.28, x2=25.15) 表明, 在运用统计方法研究教育时, 人们明显倾向于政策法规和教育管理两方面, 对教师与学生的研究相对较少。这说明数量化研究的重点尚在离教育实践较远的、政策性较强的领域, 统计学似乎没能很好地用来研究与教育实践密切相关的课程与教学、教师、学生等领域。
(七) 统计技术。为较好地反映统计技术的应用, 在“统计技术”的调查中作以下处理:参考邵志芳《心理与教育统计学》, 将统计技术分为“统计方法一”和“统计方法二”两类。“统计方法一”主要是一些常用特征量, 并根据调查实际归纳为次数、百分数、集中量、差异量四项。“统计方法二”为邵志芳《心理与教育统计学》中列专章介绍的统计方法, 主要是推断统计的方法, 较能反映运用统计方法的水平。一篇文章中所运用的统计技术可能有多项, 并且有些统计方法之间有包含关系, 比如进行t检验, 就必须进行平均数和方差的计算。为防止极端统计量的出现, 在统计时作如下处理:“方法二”中运用了“方法一”的技术, 则“方法一”原则上不再记录, 但作者单独列表中运用了“方法一”, 并且作为重要论据或论点, 则相应的统计方法仍作记录。“次数”一栏若不构成重要论据或论点, 亦不作记录。
表7中, 百分数的应用比例非常大, 占总篇数的71.95%。次数的应用也较大, 达到40.24%。这表明百分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是研究者们最习惯用的一种统计技术。百分数因其计算简单并且意义明确、容易理解而被广泛应用。但百分数只是一种初级的统计技术, 它并不全代表统计学在教育中的应用水平。能代表应用水平的是“方法二”中的统计技术。可依表分析, 我们发现研究者对这类统计技术的应用很不充分, 最高不过14.63%。此外, 对“统计方法二”栏的x2检验: (k=6, df=5, xundefined=11.07, xundefined=15.09, x2=17.42) 。这表明, 研究者们普遍倾向于使用t/z检验技术, 回归分析技术。
四、结论和建议
3.教育统计方法 篇三
【关键词】统计分析;问题;统计方法
一、医院统计分析的重要性
医院统计分析有效地保证了医院的管理,对医院的管理运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重要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医院管理质量的考核
医院统计分析的数据是医院管理质量的重要参考标准。通过考核医院各个部门的能力以及管理水平,能够及时发现各部门内部存在的问题,做出相应的改正措施。通过考核员工的工作表现,能够了解各员工的素质与服务能力,从而改善医患关系。
2.对医院管理的决策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强,医院管理者对于医院往后的持续发展做出重要的决策是至关重要的。管理者通过医院统计的数据来了解医院实力,对市场发展动向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能够提升医院的竞争力。
3.对医院资源的整合
通过医院的信息统计,将医院资源分为人力与物力两个部分,能够客观地反映医院资源的利用效率,经过对数据的分析,方便管理者对资源的合理配置,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损耗,实现医院内部的优化管理。
4.对医疗体系的建设
对医院统计数据的分析,能够比较直观地发现医院发展中的不足,从而设計具有针对性的改进方案,完善医院的医疗体系,使医院更好地服务于人民大众。
二、医院统计分析中的缺陷
1.基础薄弱
在许多大中型医院中都广泛应用了统计分析制度,但是目前许多医院的统计基础设施依旧相当薄弱,还存在许多不够健全与规范的制度,这体现在各部门的权责不明晰、分工不明确、统计工作的流程复杂繁乱、统计工作的方法不够科学、各项资源投入不够等方面,从而导致医院统计系统的作用没能全面发挥出来,大大降低了统计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2.程序落后
计算机在各项领域都被广泛应用,但是目前我国的计算机依旧不能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趋势,其统计程序不够先进,这体现在部分程序必须依靠手工操作、信息不便于直接提取等,这样传统的统计方法降低了工作的效率,不符合信息时代发展潮流。
3.检验方法缺乏
医院许多信息存在着虚假、不准确等问题,由于对数据检验方法的缺乏,使得医院的运作不能够真实地反映出来,从而不便于管理者了解医院情况,正确做出进一步的决策。
三、医院统计分析完善的相关对策
1.提高统计质量
在信息化时代下,对医院的数据进行分类处理和提取是医院信息统计面对的迫切所在。保证医院信息的准确性是医院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这要求规范医院信息评价标准,信息的处理要遵循数据的及时、准确与适用性这三个特性。
(1)及时性。信息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变化,因此,在采集和统计数据时,要参考最新的数据,不断刷新数据信息,增强其信息的有效性。及时性要求医护工作者要及时交流信息,只有这样,信息才能够保证被信息沟通机制及时利用。
(2)准确性。有效的信息来自于准确的信息,信息的准确性要求医疗工作者对于真伪信息数据进行准确判断,如若进行了错误的判断就会产生不良的后果,带给医院不良的影响。
(3)适用性。医院管理过程中,时常需要提取有效的目标信息。这就需要对相关信息制定一定的标准,避免信息的张冠李戴。不同的医院其信息产生不同,适用性必须要以服务医院自身信息采集为原则。
2.坚持科学管理
医院信息统计的目的在于利用数据来保证科学地管理医院。这主要需要满足以下目标:
(1)对信息进行评测。医院信息的评测能够针对人员、设备等,也能够针对患者病因治疗,统计医院各项数据能够了解医院的强弱项,从而扬长避短,调整部分病例治疗方案,提升医院的整体实力。
(2)对信息进行决策。随着医疗体制的不断改革与完善,相关人员对各项数据的合理统计分析,能够为管理者的准确决策提供依据,使得管理者更好地决定医院今后的发展方向。同时,通过进一步地分析,方便管理者找寻管理中的薄弱环节,从而为医院的管理改革提供合理的参考。
3.对信息进行监督
医院良好的服务质量与医疗水平能够增加人们对医院的信任。医院的统计系统能够对每位医护工作者的工作状态与工作能力进行定期的统计与分析,通过数据更加直观地反映出不同部门医护工作者的服务质量与水平,增强患者对医疗人员的了解,增强医疗人员的工作干劲,提高专业化治疗的效率。通过各项监督手段,能够保持良好融洽的医患关系,通过奖惩制度的建立,能够调动医疗工作者的积极性,作为对医护人员工作表现的参考,信息统计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结语
在社会主义新时期,医院作出的信息统计分析是顺应信息化时代潮流的,也是医疗建设过程的一个重要改革点。新的问题只有用新的手段去解决,只有不断刷新统计方法,才能更好地反映医院发展状况,才有利于对医院的建设作出合理准确的分析与决策,使得信息统计更好地服务于医院建设与人民大众。
参考文献:
[1] 胡华安. 统计方法在医院统计分析中的应用探讨[J]. 经管视线,2014.06(31)
[2] 关金芝. 医疗统计信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管理创新,2015.14(247)
4.统计方法总结 篇四
1.连续性资料
1.1 两组独立样本比较
1.1.1 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且两组方差齐性,直接采用t检验。
1.1.2 资料不符合正态分布,(1)可进行数据转换,如对数转换等,使之服从正态分布,然后对转换后的数据采用t检验;(2)采用非参数检验,如Wilcoxon检验。
1.1.3 资料方差不齐,(1)采用Satterthwate 的t’检验;(2)采用非参数检验,如Wilcoxon检验。
1.2 两组配对样本的比较
1.2.1 两组差值服从正态分布,采用配对t检验。
1.2.2 两组差值不服从正态分布,采用wilcoxon的符号配对秩和检验。
1.3 多组完全随机样本比较
1.3.1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且各组方差齐性,直接采用完全随机的方差分析。如果检验结果为有统计学意义,则进一步作两两比较,两两比较的方法有LSD检验,Bonferroni法,tukey法,Scheffe法,SNK法等。
1.3.2资料不符合正态分布,或各组方差不齐,则采用非参数检验的Kruscal-Wallis法。如果检验结果为有统计学意义,则进一步作两两比较,一般采用Bonferroni法校正P值,然后用成组的Wilcoxon检验。
1.4 多组随机区组样本比较
1.4.1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且各组方差齐性,直接采用随机区组的方差分析。如果检验结果为有统计学意义,则进一步作两两比较,两两比较的方法有LSD检验,Bonferroni法,tukey法,Scheffe法,SNK法等。
1.4.2资料不符合正态分布,或各组方差不齐,则采用非参数检验的Fridman检验法。如果检验结果为有统计学意义,则进一步作两两比较,一般采用Bonferroni法校正P值,然后用符号配对的Wilcoxon检验。
****需要注意的问题:
(1)一般来说,如果是大样本,比如各组例数大于50,可以不作正态性检验,直接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因为统计学上有中心极限定理,假定大样本是服从正态分布的。
(2)当进行多组比较时,最容易犯的错误是仅比较其中的两组,而不顾其他组,这样作容易增大犯假阳性错误的概率。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作总的各组间的比较,如果总的来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然后才能作其中任意两组的比较,这些两两比较有特定的统计方法,如上面提到的LSD检验,Bonferroni法,tukey法,Scheffe法,SNK法等。**绝不能对其中的两组直接采用t检验,这样即使得出结果也未必正确**
(3)关于常用的设计方法:多组资料尽管最终分析都是采用方差分析,但不同设计会有差别。常用的设计如完全随即设计,随机区组设计,析因设计,裂区设计,嵌套设计等。
2.分类资料
2.1 四格表资料
2.1.1 例数大于40,且所有理论数大于5,则用普通的Pearson 检验。
2.1.2 例数大于40,所有理论数大于1,且至少一个理论数小于5,则用校正的 检验或Fisher’s确切概率法检验。
2.1.3 例数小于40,或有理论数小于2,则用Fisher’s确切概率法检验。
2.2 2×C表或R×2表资料的统计分析
2.2.1 列变量&行变量均为无序分类变量,则(1)例数大于40,且理论数小于5的格子数目<总格子数目的25%,则用普通的Pearson 检验。(2)例数小于40,或理论数小于5的格子数目>总格子数目的25%,则用Fisher’s确切概率法检验。
2.2.2列变量为效应指标,且为有序多分类变量,行变量为分组变量,用普通的Pearson 检验只说明组间构成比不同,如要说明疗效,则可用行平均分差检验或成组的Wilcoxon秩和检验。
2.2.3 列变量为效应指标,且为二分类变量,行变量为有序多分类变量,则可采用普通的Pearson 检验比较各组之间有无差别,如果总的来说有差别,还可进一步作两两比较,以说明是否任意两组之间的差别都有统计学意义。
2.3 R×C表资料的统计分析
2.2.1 列变量&行变量均为无序分类变量,则(1)例数大于40,且理论数小于5的格子数目<总格子数目的25%,则用普通的Pearson 检验。(2)例数小于40,或理论数小于5的格子数目>总格子数目的25%,则用Fisher’s确切概率法检验。(3)如果要作相关性分析,可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
2.2.2列变量为效应指标,且为有序多分类变量,行变量为分组变量,用普通的Pearson 检验只说明组间构成比不同,如要说明疗效或强弱程度的不同,则可用行平均分差检验或成组的Wilcoxon秩和检验或Ridit分析。
2.2.3 列变量为效应指标,且为无序多分类变量,行变量为有序多分类变量,则可采用普通的Pearson 检验比较各组之间有无差别,如果有差别,还可进一步作两两比较,以说明是否任意两组之间的差别都有统计学意义。
2.2.4 列变量&行变量均为有序多分类变量,(1)如要做组间差别分析,则可用行平均分差检验或成组的Wilcoxon秩和检验或Ridit分析。如果总的来说有差别,还可进一步作两两比较,以说明是否任意两组之间的差别都有统计学意义。(2)如果要做两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可采用Spearson相关分析。
2.4 配对分类资料的统计分析
2.4.1 四格表配对资料,(1)b+c>40,则用McNemar配对 检验。(2)b+c<40,则用校正的配对 检验。
2.4.1 C×C资料,(1)配对比较:用McNemar配对 检验。(2)一致性检验,用Kappa检验。
二、医学科研程序
⑴科研选题——⑵研究设计——⑶实施方法——⑷统计分析——⑸总结归纳
其中科研选题和研究设计最关键。科研设计分为⑴专业设计⑵统计设计
统计设计的内容:研究对象数量的确定、对照组的选定、随机化分组原则、控制误差及统计分析方法的选定等。
一、科研选题:⑴、查阅文献;⑵、选题原则:创新性、先进性、科学性、可行性;⑶、研究条件和优势
二、实施方法:⑴、调查;⑵、实验⑶、临床观察。
三、统计分析:⑴、正确搜集资料;⑵、描述资料统计特征⑶、统计推断并得出结论统计资料的要求:准确、完整、及时
描述资料:统计表、统计图、统计指标
统计推断:参数估计、假设检验
医学科研设计基本内容(临床实验设计参考用)
(社区干预试验设计可参照)
临床科研是以病人为研究对象,因此,在进行临床科研设计时应注意:①人有社会属性,受精神因素、心理因素影响,要注意临床科研要符合医学伦理要求;②必须设立对照(设立对照的注意问题附后);③随访的起点和止点应有明确的定义;④注意影响实验研究结果的因素,并适当控制(具体内容附后)。
1.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发展趋势(简要介绍与本课题有关研究的国内外现状、水平、发展趋势等,写明本课题提出的依据及本课题研究目的;简要介绍预试验内容及结果。)。
2.研究对象:
(1)具体诊断标准(用公认的或统一的,并阐明出处;如没有统一的标准也应写明是自定标准。)、制定入选(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2)研究对象选择范围(包括对照组)及选样和分组方法(使用正确的随机方法选样和分组;在实验对象的分组和施加因素分配实验组、对照组上,都要随机化);
(3)样本含量。(说明确定样本含量的依据)3.处理因素:(详细写)
处理因素设置要求:①抓住主要因素;②找出非处理因素(混杂因素);③处理因素标准化。
(1)设备(或试剂或药物)生产厂家(来源)及型号(剂量);(2)治疗方法及操作程序(包括对照组);(3)操作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包括方法、人员、设备三统一及实验质控手段等);(4)技术关键。4.研究结果:
确定研究效应的测量指标及测定方法,要考虑与待评价的结果有关联性、客观性、灵敏性、特异性及实用性等。
(1)疗效判断标准(用公认的或统一的,并阐明出处;如没有统一的标准也应写明是自定标准。);
(2)(近期、远期)观察指标(各组观察指标应一致)及观察方法;(3)科研记录表格及汇总表格式样;(4)统计方法及指标确定,预计结果;(5)科研质量控制措施(包括科研全过程的各环节,如预试验工作、分组、施加处理因素、临床观察及随访、原始资料的记录及收集、资料整理等方面质量控制措施)。
5.创新设想(本研究的):
6.工作时间安排(包括调研、设计、研究、统计分析、总结鉴定等): 7.研究人员分工(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称、工作单位及在本研究中的详细分工):
8.经费的筹措及使用计划:
9.存在(可能出现)的问题、困难及解决办法: 临床科研的对照问题
为保证临床科研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具有可比性,对照组中的观察对象除了实验因素不同以外,实验过程中的实验条件和辅助措施,都应与实验组相同。常用对照方式如下:
1、空白对照:对照组不施加任何处理因素。这种对照仅用在某些病情较轻或长期稳定无任何危险的疾病,如:慢性关节炎、HbsAg携带者、近视等。
2、安慰剂对照:对照组采用无药理作用且无害的“药“,如:淀粉、生理盐水等经加工后其外形、味道等与试验药相似,不被受试者识别。这种对照仅用在研究的疾病尚无有效治疗方法,或使用安慰剂后该病的病情、临床经过、预后等影响小或无影响时。
3、实验对照:对照组不施加处理因素,但施加某种与处理因素有关的实验因素。
4、标准对照:用现有标准方法或常规方法做对照,注意以一种低疗效的方法作对照来提高试验的疗效是毫无意义的,甚至是有害的。
5、历史对照:以过去的研究结果作对照,这是一种非随机和非同期的对照,容易产生偏倚(可能因为疾病自然病程会随时间而变化,或医生的收治病人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法或水平因时间而变化等,使两组失去可比性)。这种对照可用于狂犬病、骨折愈合等疗效对照。
6、自身对照:对照和实验在同一受试对象进行,这种对照简单易行,但应注意该方法的两个缺陷:一是实验总是把处理前作对照,这不符合随机分配原则;二是实验前后某些环境因素或自身因素发生了改变,可能影响实验结果。可考虑用交叉实验解决。
7、相互对照:多种待研究观察因素相互对照。
目前常用的设计方案有:随机对照实验、配对实验、交叉实验(适于病程较长的实验研究),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适合的方法进行实验研究。
10、影响实验研究结果的因素及其控制
一、误差:
1、随机误差:通过增加样本含量,可减小随机误差,但不能消除。
2、非随机误差:
非系统误差:偶然失误造成的。
系统误差:误差值遵循一定的规律而存在或变化,增加样本量,不能纠正。
二、编倚:(可以看成是一种系统误差)
1、选择性偏倚:防止选择性偏倚的措施:①正确拟定观察对象的纳入和排除标准;②采用分层抽样方法;③正确设立对照;④遵守随机化原则。
2、测量偏倚(或称观察偏倚或信息偏倚):
产生原因:①沾染(对照组也接受了处理措施);②干扰;③依从与非依从;④失访(>20%);⑤检查与诊断结果不一致;⑥观察记录有误;⑦心理因素的干扰。
防止措施:①用盲法试验;②签定实验合同;③检查实验对象的依从情况;④注意医德问题;⑤定期检查研究记录;⑥对实验方法、诊断标准的一致性在实验前应做出估计。
3、混杂偏倚:
产生原因:多在总结分析阶段,评价被研究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时,如果存在外来因素与该病和研究因素均有联系,使研究因素效应与外来因素效应混
在一起,从而掩盖或夸大研究因素与疾病的真实联系。
防止措施:①设计时,用配对设计或采用分层抽样方法;②分析阶段,用分层分析技术或多变量回归分析技术。其目的是平衡混杂因素的作用。
医学科研设计基本内容(调查设计参考用)
1、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发展趋势(简要介绍与本课题有关研究的国内外现状、水平、发展趋势等,写明本课题提出的依据及研究目的。注意:研究目的应很明确,且围绕一个中心;简要介绍预试验内容及结果。)。
2、调查计划:
⑴、确定观察对象(所要研究的总体)和观察单位(总体中的个体统计对象)⑵、选定调查指标(调查指标是调查目的的具体体现):指标选择要求:①精选、重点突出,不要贪多求全,分散精力。②计量指标比计数指标敏感。③客观指标优于主观指标。④选用灵敏度高,特异度高的检查方法作为诊断依据。
⑶、调查方法(普查、抽样调查等)
⑷、样本含量(说明确定样本含量的依据)
⑸、收集原始资料的调查方式(直接观察、直接采访(访问调查、自填调查)、间接采访(信访、电话))
⑹、设计调查表和问卷(调查表和问卷设计相关问题附后)
⑺、调查阶段的组织工作(包括组织领导、关系协调、调查员培训等)
⑻、设计阶段质量控制:①正确划分调查范围;②尽量选择客观、明确的指标;③对调查问题进行精选,避免问题过于繁杂;④对于可能引起混淆的调查项目给出明确的定义。
⑼、调查阶段质量控制:①通过预试验工作完善调查设计;②抓好调查员的选拔和培训,避免因调查员工作态度不好或业务水平不足而影响调查结果;③对被调查者可能存在的拒绝、躲避、隐瞒、等问题,采取相应措施,如:开展宣传、摸清被调查者在家的时间规律、对敏感问题做好解释和保密工作,对记忆不清者,可请知情人帮助回忆;④在问卷中设置相反问题,以了解应答的可靠性;⑤选择调查方式时应考虑年龄和文化水平因素;⑥对检测项目的调查应注明检测设备、试剂等生产厂家、型号、批号;操作过程应注意操作方法(包括诊断标准)、人员、设备(应有明确的校正灵敏度及准确度的方法及时间)三统一;⑦注意调查的效度(真实性)与信度(可靠性)问题,常采用现场抽样复查来评价调查信度等。
3、整理计划:(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⑴、计算机录入与整理工作:应提出确保录入质量的措施:①在建立数据库时,编写逻辑查错程序;②同一资料用两个录入员输入并用计算机核对;③资料录入完成后,做频数表或散点图,发现异常值;④正确选择合适的指标和分析方法等。
⑵、资料分组:(按数值大小分组、按类型分组等)⑶、分组组数确定:
4、统计分析计划:(包括:①说明指标的内涵和计算方法及预期进行统计描述和推断内容;②拟进行的探索性分析;③控制混杂因素的措施;④列出统计分析表,并通过统计分析表检查调查、整理计划有否遗漏。)
5、创新设想(本研究的):
6、工作时间安排(包括调研、设计、研究、统计分析、总结鉴定等):
7、研究人员分工(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称、单位及在本研究中的详细分工):
8、经费的筹措及使用计划:
9、存在(可能出现)的问题、困难及解决办法:
10、调查表及问卷设计相关问题 一、一般结构:
1、前言:用于说明调查目的、重要性、回答问题的必要性以及对调查内容保密等,以取得调查对象的合作。
2、填写说明:为保证所有调查员和调查对象均能对调查项目和填写方法正确理解,统一认识而编写。
3、核(备)查项目:该部分与调查目的无关,作核查核对用。内容包括调查员姓名、调查日期、复核结果、未调查原因等。
4、调查(分析)项目:为直接用于调查指标所必须以及排除混杂因素所必须的项目,包括调查对象的①背景资料,如:姓名、住址、单位、电话等;②人口学项目,如:年龄、性别、民族、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等;③研究项目(该部分是调查表的核心内容,依不同调查目的而定,分问题项目和检测项目)。
二、问题的形式:问题的基本形式有提问式和陈述式两种;根据问题答案的形式分开放式问题(无统一答案)和封闭式问题(有固定答案)。
封闭式问题设计注意:
1、答案应包括所有可能的答案,还应有“其它”一栏;
2、各选择答案不应相互包含,不应有重叠情况。
三、问题设计的一般原则:
1、尽量避免用专业术语(提问一般就低不就高);
2、避免混淆,对语义较模糊的词(如:经常、偶尔、普通、大概等)应给出本次调查的定义或标准。
3、避免双重问题,避免一个问题中实际提出两个问题。
4、提问避免诱导或强制性(否定形式的提问有诱导之嫌);对有社会期望偏倚的问题应注意。
5、问题应适合全部调查对象并符合逻辑。
6、敏感问题的处理:对国家政策、伦理道德、经济收入、生活行为、其它个人隐私等敏感问题,可以采用对象转移法或假定法提问;关于敏感问题调查的随机应答技术问题,须参考有关统计学专著。
7、调查项目的安排顺序(注意问题顺序的逻辑性)①、一般问题在前,特殊问题在后; ②、易答问题在前,难答问题在后;
③、敏感问题一般在最后;如敏感问题较多,可分散在问卷中,以降低其敏感性;
5.统计学习方法 篇五
统计学习的对象是数据,它从数据出发,提取数据的特征,抽象出数据的模型,发现数据中的知识,又回到对数据的分析与预测中去。统计学习关于数据的基本假设是同类数据具有一定的统计规律性,这是统计学习的前提。
统计学习的目的就是考虑学习什么样的模型和如何学习模型。
统计学习方法包括模型的假设空间、模型选择的准则以及模型学习的算法。实现统计学习的步骤如下:
(1) 得到一个有限的训练数据集合;
(2) 确定包含所有可能的模型的假设空间,即学习模型的集合;
(3) 确定模型选择的准则,即学习的策略;
(4) 实现求解最优模型的算法,即学习的算法;
(5) 通过学习方法选择最优模型;
6.统计学习方法 篇六
前面提到过,输入变量和输出变量均为连续变量的预测问题称为回归问题;输出变量为有限个离散变量的预测问题称为分类问题;输入变量与输出变量均为变量序列的预测问题称为标注问题。
对于二分类问题,常用的评价指标是精确率和召回率。通常以关注的类为正类,其他类为负类,分类器在测试数据集上的预测或正确或不正确,4中情况出现的总数分别记为:
TP——将正类预测为正类数;
FN——将正类预测为负类数;
FP——将负类预测为正类数;
TN——将负类预测为负类数。
则,精确率定义为:
许多统计方法可以用于分类,包括k近邻法、感知机、朴素贝叶斯法、决策树、决策列表、逻辑斯谛回归模型、支持向量机、提升方法、贝叶斯网络、神经网络、Winnow等。
标注问题的输入是一个观测序列,输出是一个标记序列。标注问题在信息抽取、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被广泛采用。例如,自然语言处理中的词性标注就是一个典型的标注问题:给定一个由单词组成的句子,对这个句子中的每一个单词进行词性标注,即对一个单词序列预测其对应的词性标记序列。标注常用的统计学习方法有:隐马尔科夫模型、条件随机场。
7.县乡统计方法制度改革研究 篇七
关键词:县乡,统计,方法,制度,改革,研究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持续发展, 信息和数据的统计工作日渐显示出其有效的作用, 信息的统计工作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 随着统计工作的重要性逐渐增强, 传统的信息统计工作难以满足企业的经济的发展。随着统计工作的重要性逐渐增加, 统计方法的改革也应建立适应县乡经济发展现状, 从而发挥出统计方法的重要作用。通过县乡统计方法的逐步改善, 从而实现了有效的县乡经济的发展, 最终建立科学合理的县乡经济发展模式。
一、县乡统计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 统计方法单一, 适应性不足
当前, 县乡的统计方法制度落后于市场经济的发展, 随着市场经济向多元化、多样化、复杂化的方向发展, 县乡统计工作的对象、统计指标、调查方法、工作方式等各方面的统计工作都发生了较深刻的变化, 而传统的信息统计制度和统计方法难以建立准确、及时而全面获取各方面的政策和市场经济中的各种统计信息, 从而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
(二) 统计法制建设落后
县乡统计方法制度改革中, 法制建设是重点, 关系着县乡统计工作的发展和工作实施的重要性。统计工作相关法制和规定的缺乏影响到了统计信息的可信程度, 法制和规章制度的松弛造成了统计信息和数据的失真状况, 并且随着各级党政部门、相关事业单位的统计工作的目标管理方式展开后, 信息的统计工作与个人的绩效和奖励等利益密切相关, 人为干扰数据上报的现象时有发生, 这在一定层面上反映了统计工作法制建设落后的现状。
二、统计方法制度改革的措施
(一) 改革统计调查方法制度, 建立科学适用的统计调查方法体系
改革县乡的统计调查方法制度还应建立恰当的统计周期, 降低统计的频率。由于人口的统计将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各种工作的相互冲突给地方的基层统计部门带来了一定的障碍, 由此应将普查归口合并后, 间隔两年或是两年以上进行一次普查, 实现普查、年报、抽样调查的良好结合, 从而发挥出普查的检查、校正统计数据的作用, 避免虚报、瞒报。还应精简全面统计报表指标, 充分发挥重点调查的作用。应基于减轻基层统计工作负担的原则, 删除过时的、用处不大的指标。能抽样调查取得的指标就不再进行全面报表。
(二) 改革统计报表制度, 优化统计指标体系
目前, 统计报表及指标各级层层加码, 增设指标和表种, 基层报表数量较多, 统计工作负担沉重, 然而在一定条件下, 统计报表制度难以建立统一的统计管理制度, 各种报表之间难以形成兼容的统一发展趋势, 庞大的数据统计资源却难以得到有效利用。因此需要大量精简指标, 设定统计调查的指标。精简使用程度不高的和在基层难以取得可靠数据的指标, 强化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统计, 充实和完善反映节能、环保等约束性指标。做好统计报表分流工作, 国家统计局应着重抓宏观调控所需要的统计指标, 把大量属于部门、地方的统计指标从国家统计指标体系中精简下来, 部门统计也是统计工作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积极利用有关部门的统计资料开展科学推算。
(三) 改革统计管理体制, 建立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县乡统计工作管理现状是以政府统计机构为主要领导, 并在行政上受到同级的人民政府的领导和管理, 双重的管理体制在很大程度上只实现了同级的人民政府的管理方式, 难免造成人为干扰数字现象, 造成统计工作难以发挥实效。若能实现统计机构的设置和隶属关系的垂直管理, 则能进一步提高统计管理的效率。在统计工作的管理和运行中, 应在统计过程中实现对相应机构的分类, 从而反映出各种层次的经济成分在整个国国民经济运行中的作用及变化情况。并且应根据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 建立社会、自然资源和环境核算框架。
(四) 加强统计法制建设, 强化统计监督职能
县乡统计工作的方法改革必须建立在规范的体制和规定建设之上, 实现统计工作的科学有序、持续发展, 法制建设实际上为统计工作的规范建立了有效的管理基础。建立赏罚分明的统计工作的管理, 保障相关法律的执行力度。要加强统计法制建设, 首先, 加大《统计法》的宣传力度。宣传工作是获得社会支持与配合、搞好统计执法的前提, 特别要提高各级领导和广大统计人员的法律意识。其次, 加大处罚力度。做到违法必究, 执法必严, 要综合运用行政手段, 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加大处罚力度, 提高《统计法》的震慑力, 县级统计局要配备经常性的执法人员, 开展经常性的统计执法监督工作, 对违反统计法的单位和个人要坚决依法处理, 特别是对参与统计违法的领导, 一经查实, 必须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从重、从快、从严处理, 决不手软。
参考文献
[1]、陈强.快县乡统计方法制度改革的建议[J].青海统计, 2011 (3) .
[2]、文奎.以创新精神促统计方法制度改革[J].中国统计, 2007 (1) .
[3]、黄登渭.对县级统计方法制度改革的思考[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09 (9) .
8.金融稳健统计方法浅议 篇八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发展,进而促进了我国金融体制也在不断发生深刻变化。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们所面临的金融风险也越来越大,这是金融风险相互传递带来的结果。因此,我们不能不应对挑战,构建一种稳健的金融体系。
第一,正确认识金融稳健统计的价值。
上个世界90年代以来,金融风暴极大的危害了全球经济体系,这是有目共睹的。随之而来的,是金融业的全球化以及不断金融市场之间的相互联系与融合,而且金融风险也在不同的国家之间相互转移和扩散。这就是国际化的大背景,为金融稳健统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必须为新时期国家经济稳定和高金融体系稳定保驾护航。
那么,什么是金融的稳定性?对其的分析包括哪些内容?这是货币和金融统计的课题,对它的分析也需要一个逐渐的过程。从微观的角度看,金融统计是对单个金融机构以及风险进行计量,以个体风险为重点;而从宏观的角度看,则是对整个金融机构行为的分析,它包括对经济运行所产生的影响进行统计。这种说法,可以叫做系统风险,是用来对各个金融体系进行测估。
不容忽视的是,金融稳健统计,在一个国家的金融事业中起到测估宏观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的巨大作用,看不清这一点,统计工作就不可能做到位做到底。《国民经济核算》、《巴塞尔协议》和《国际会计准则》等文件,是核算测估金融情况的重要理论与法理依据,它规定了金融稳健统计所应遵循的原则,可以对金融业务经营状况和信用实际进行测控。其中有五项核算指标必须明确,即一是资产资本的充足程度,二是资产资本的质量情况,三是经济收获与利润情况,四是金融资本的流动性,五是市场经济的浮动性及程度。金融稳健统计的对象比较多,但其功用各自相异,如存款机构,非银行金融部门,一些企业和储户,另外还有房地产市场。当然,其中唯有存款机构对金融的稳定影响作用最大,因而应该特别重视。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国际金融业的经营环境和风险状况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使得银行抵御风险的手段变成了银行资本,也是抵御风险的基础。这种思路也符合巴塞尔协议的核心。但是无论如何,国际金融存在的信贷风险不会消除,只能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或降低。这是业内和关心金融业动态的有识之士所密切关注的。
人们注意到,金融机构稳健运营,不仅仅是传统的货币稳定,还有金融机构、金融市场以及金融的基础设施三个方面的内容。这三个方面协调发展,即可充分发挥资本的配置功能,实现金融稳定。我们的目标就是金融稳定,它是金融体系的功能得以正常发挥的重要标志,更加有利于金融功能的发挥。如果金融不稳定将会导致金融功能的降低或者缺失,最终将会制约经济的发展。实践和经验证明,金融产品的经营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金融稳定,因而处理好金融产品经营状况与金融稳定之间的关系是目前必须解决的问题。
第二,认真研究国际金融稳健统计的特点。
要充分估计资本的充足率,而对于商业银行损失准备的计划必须周到。至于银行如果资本充足率较低,且缺少明确的措施,那就需要在各个方面放宽标准。我们必须明确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低的原因,借鉴外国对于金融统计的做法,且使之符合国情,使金融稳健发展。我国的金融稳健统计机制现在仍然不健全,有必须做出一些调整,加强和改进有关政策。
(1)要完善金融稳健统计机制,保证金融统计的质量。金融稳健统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多个部门之间的分工与合作,而且学需要不同业务系统之间的协调配合。因此,需要建立和完善金融稳健统计的制度,以保证金融稳健统计的质量。另外,还要注重金融稳健统计的功能、效率。尤其是在风险责任共担的情况下,必须形成由政府相关部门负责、多个金融监管部门共同参与的格局。其中的利益链条要均衡,部门之间的联动、协调要紧密,不能出现金融稳健统计的疏漏,始终把握金融稳健统计的主动权。
保证金融产品创新的制度空间,协调金融产品创新与金融稳定的关系
(2)金融稳健统计制度对于金融行为做出许多严格要求,避免盲目性与随意性发展。但是,相关金融稳健统计准则又限制了统计本身的创新与发展,也就是说,现有机制下的金融稳健创新非常不适合金融事业的稳定发展,因而金融制度的改革也势在必行。而改革的核心内容是金融制度的调整,因为这是金融稳健统计创新的直接影响因素。此外,构建金融稳健统计创新的激励机制也非常重要,如此才能稳妥调整金融稳健创新的规则,使金融稳健统计制度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
(3)促进金融稳健统计的创新的良性互动。在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过程中,而我们对待金融稳健统计创新要采取进取态度。考虑到金融稳健统计对金融稳定有一定的限制作用,因而它的两面性必须考虑周到。金融稳健统计必须与金融稳定发展保持良性互动,以使金融稳健统计创新来促进金融结构的优化升级,且给实体经济和金融结构的协调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只有通过金融稳健统计和金融稳定的互相适应,才能为更新的金融稳健统计提供坚实的基础,进而使整个金融机会产生创新动力,满足广大消费者对金融稳健统计的信任与依赖。当然,也要防止统计出现疏漏,更不能存在严重缺陷,避免危及金融系统乃至社会的稳定。
近些年来,我国金融业也越来越多地与国际惯例接轨,加强金融稳健统计和风险管理,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完善金融稳健统计,尤其是对安全能力保障方面是非常有力的。因此,新时期的金融稳健统计业务,必须与时俱进,以我国的货币金融稳健统计工作来加强金融稳健统计基础,这对提高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防范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9.数学统计方法有哪些 篇九
2统计分析方法特征
直观性:现实世界是复杂多样的,其本质和规律难以直接把握,统计分析方法从现实情境中收集数据,通过次序、频数等直观、浅显的量化数字及简明的图表表现出来,这些数据的处理,将我们的调研与客观世界紧密相连,从而提示和洞悉现实世界的本质及其规律。
科学性:统计分析方法以数学为基础,具有严密的结构,需要遵循特定的程序和规范,从确立选题、提出假设、进行抽样、具体实施,一直到分析解释数据,得出结论,都须符合一定的逻辑和标准。
可重复性:可重复性是衡量研究质量与水平高低的一个客观尺度,用统计分析方法进行的研究皆是可重复的。从课题的选取、抽样的设计,到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皆可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重复,并能对研究所得的结果进行验证。
3数学统计图介绍
条形统计图: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然后把这些直线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优点: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注意:画条形统计图时,直条的宽窄必须相同。取一个单位长度表示数量的多少要根据具体情况而确定; 复式条形统计图中表示不同项目的直条,要用不同的线条或颜色区别开,并在制图日期下面注明图例。制作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
(1)根据图纸的大小,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
(2)在水平射线上,适当分配条形的位置,确定直线的宽度和间隔。
(3)在与水平射线垂直的深线上根据数据大小的具体情况,确定单位长度表示多少。
(4)按照数据的大小画出长短不同的直条,并注明数量。
折线统计图“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优点:不但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注意:折线统计图的横轴表示不同的年份、月份等时间时,不同时间之间的距离要根据年份或月份的间隔来确定。制作折线统计图的一般步骤:
(1)根据图纸的大小,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
(2)在水平射线上,适当分配折线的位置,确定直线的宽度和间隔。
(3)在与水平射线垂直的深线上根据数据大小的具体情况,确定单位长度表示多少。
(4)按照数据的大小描出各点,再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并注明数量。
扇形统计图:用整个圆的面积表示总数,用扇形面积表示各部分所占总数的百分数。优点:很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同总数之间的关系。制扇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
1)先算出各部分数量占总量的百分之几。
2)再算出表示各部分数量的扇形的圆心角度数。
3)取适当的半径画一个圆,并按照上面算出的圆心角的度数,在圆里画出各个扇形。
10.护理工作量统计方法 篇十
简单计数法适用于门诊输液室和手术室,该法通过记录护理操作数量(人次),可以准确测量护理工作量。由于病房护理工作相对繁琐,用简单的计数法无法对其进行量化,因此该法不适合病房护理工作量的统计。
工时测定法
护理工时测定法是目前国内最常用的一种工作量测量方法,采用此法所测得的工作量数据较客观、准确,它是在界定护理工作项目范围的基础上,采用观察法、自我记录法或两者结合的方法来对临床护理工作所花费的时间进行测量,最后通过公式来计算护理工作量,并依此进行护理人力的配置。
邢琳琳采用观察法,测量了住院病人24h所需的基础护理项目,得出不同职称护士同一操作项目所花时间不同,不同级别的病人所需基础护理时间也不同,这为护理管理者科学配置人力、满足病人基础护理需求提供了客观依据。
江会等通过护理工作流程再造,结合病人直接护理工时的测量,设计了神经内科病人分类标准,通过该标准最终构建的护理人力配置模型较客观、全面。
工时测量法为合理配置临床护理人力资源提供了重要依据,但不能完全体现护理工作的内涵,因为该方法无法体现护理操作的技术性和风险性,且用此法计算护理工作量相对耗时、耗力。目前,我国护理工时测量的研究样本往往局限于一家医院,且测量方法缺乏统一标准,造成研究结果差异较大,数据的可比性和推广性不强,因此,多中心的医院间合作性护理工时测算研究亟待开展。
负荷权重法
负荷权重法是主要的护理工作量测量方法之一,与赋分法实质相同。它通过专家会议法或德尔菲法,综合考虑护理项目所需投入的时间、风险度、技术难度等因素,最终确定每项护理项目的分值或权重,加权后的护理工作量称为护理工作量当量。
张莹等通过 Delphi法,赋予各项共性护理项目和专科护理项目权重值,从而计算各病区的护理工作量当量,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负荷权重法能够客观、准确地反映科室的护理工作量,从而为病区的分类、护理人力的配置及绩效考核提供科学依据。
依据负荷权重法统计护理工作量综合考虑了多种影响因素,避免了工时测量中由于各项护理操作负荷强度不同而造成工作量统计的不合理,但护理项目的赋值是由临床护理专家打分而形成的,依赖其自身的临床经验,存在一定的主观性。
分类计算法
即把病人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划分,并加以归类量化,以此作为依据来评估病人所需的护理工作量。
1、根据护理级别计算护理工作量:
护理等级即分级护理制度,是国内目前临床护理开展工作的基本依据,它能较好地满足不同病情级别病人的护理需求。
蔡学联研究表明,在不同护理级别病人间某些直接护理项目的工时存在差异,但将所有直接护理项目频数加权后,受影响项目的比例则很小,由此可以看出在普通病区依据护理级别来进行护理工作量的统计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但张玲娟等通过对临床护理工作时间进行定量分析,发现等级护理操作的实际时间与标准时间存在较大差异,且相同等级护理病人因操作项目不同,其所需直接护理时间的差异也较显著,此外一级护理和二级护理相比,其护理总工时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分级护理制度并不能真实反映实际护理工作量 ,也不能准确地进行护理人力成本的核算。
2、根据病人自理能力计算护理工作量
Barthel指数是目前最常用的评定病人日常生活自理能 力的量表,以病人对护理的依赖程度为依据也是最常用的测量护理工作量的方法之一。
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依据病人的自理能力分为重度依赖、中度依赖、轻度依赖和无需依赖4个等级。
江会等通过测量病区内病人的直接护理工时来评估每日工作量,结果表明病人自理能力等级不同所需直接护理工作量也不同,指出病人自理能力是反映护理工作量的重要因素,给护理工作量的评估提供了一个客观的评价工具,但同时文献也指出自理能力不是影响工作量的唯一因素。有研究发现依据自理能力等级并不能完全准确、敏感地反映护理工作量,尤其是在重症监护病房,病人的自理能力趋于一致,此时自理能力就不是影响工作量的最主要因素。
3、根据病人的疾病严重度和 ADL 分级计算护理工作量
蔡虻等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评价病人自理能力,采用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疾病状况评估系统评价病人的疾病严重程度,运用这两个量表对某综合医院428例成年住院病人进行直接护理时间的比较,结果表明不同疾病严重程度和自理能力等级组合的病人24h所需直接护理时间是有差异的。
研究提示依据此法可将病人进行分类并计算工作量,同时也为护理人力资源合理配置及相关成本核算提供依据。但是 APACHEⅡ评分量表在国内外主要应用于ICU 病人的病情评估,将之用于普通成人病房的病情判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完全反映护理工作量。因此,研制出一套适用于普通成人病房病情评估的量表需要护理同仁不断的探索。
应用医院信息系统统计工作量
目前,我国文献报道应用医院信息系统计算护理工作量的方法大多是结合负荷权重法进行的。
王蓉等在 HIS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入移动护理信息系统,通过对收费与不收费护理项目的确定、各护理项目权重的确定以及各项目数据获取方式的确定,研制出一套利用该院 HIS 为 基 础 的 科学、简便的工作量测量方法,研究显示运用移动护理信息系统进行护理工作量的统计具有全面、高效、快速、便捷等优势。
王保中等基于 HIS后台数据库,设计了护理工作量统计与报表生成系统,该系统利用不同的指标生成计算法,实现了护理工作量自动分析计算、数据查询及报表生成等功能,不但极大地减轻了临床护理人员的 工作量,而且统计所得 数据更加客观、准确,为护理管理者的决 策提供有力依据。
我国基于HIS进行工作量统计的研究不断增多,但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研究方法较单一,创新性不强,且由于利用HIS计算工作量方法的开展多只局限于研究者一家医院,目前还未见多中心的研究报道,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应用信息化方法进行工作量测量的快速发展。
【教育统计方法】推荐阅读:
教育统计论文11-15
加强统计职业道德教育_提高统计人员素质09-17
教育统计管理案例08-24
教育事业统计核查方案09-24
教育统计学的意义09-13
2018教育统计工作计划11-08
2023年教育事业统计安装步骤08-30
各类教育培训统计表10-01
2011年全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07-14
留坝县中学生美术教育调查统计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