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美龄演讲

2024-07-03

宋美龄演讲(共5篇)

1.宋美龄演讲 篇一

宋美龄简历

宋美龄简历(1897~)

18生于上海。幼年在家学英文。

19去美国,后在威斯理女子大学就读。

19回国后,参加基督教女子青年会活动。曾在电影审查委员会、童工委员会任职。1927年12月在上海同蒋介石结婚,后广泛参加社交、政治活动,并担任一些妇女团体、儿童福利团体的领导职务。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后,亲赴西安,支持和平解决。抗日战争时期,曾任航空委员会秘书长。1943年随蒋介石参加开罗会议,任翻译。1948年代表蒋介石去美国求援。1950年从美国去台湾。

1974年,国民党十届五中全会授予她“中山奖章”。1975年蒋介石病逝后不久即去美国就医、定居。1976年曾回台湾小住。

曾任中国国民党评议会主席团主席,中国国民党妇女工作会指导长等职。1986年10月,回台湾参加蒋介石百年冥寿纪念活动。宋美龄著有《西安事变》、《中国的和平与战争》等。

美国各主流媒体都在醒目位置报道了宋美龄在纽约逝世的消息。各主要电视台也在要闻时间播出这一消息。按照美国新闻界人士的说法,美国主流媒体对宋美龄逝世消息的报道规格不亚于美国前第一夫人的逝世。

“蒋介石夫人去世”

CNN电视台以“蒋介石夫人去世”为题播出5分钟左右的专题报道,在导语中对宋美龄的评价是,中华民国总统蒋介石的遗孀,曾经用自己的魅力和流利的英语游说华盛顿。《洛杉矶时报》则在头版下方刊登消息《蒋夫人去世》,并配发美联社记者拍摄的宋美龄与蒋介石生前的合影照片,在A8版刊登比较详细的宋美龄生平介绍,并预告将在周六推出长篇报道。《世界日报》、《侨报》等美国主要华文媒体更是以整版篇幅报道此事。

在睡梦中自然过世

据当地媒体报道,当时在宋美龄身边有她的`外甥女孔令仪(孔祥熙、宋蔼龄之女)、外甥女婿黄雄盛、曾孙蒋友常及跟随她逾40年的武官宋亨霖。媒体援引宋亨霖的话说,宋美龄是在睡梦中自然过世,十分平和安详,没有一点痛苦。他说,宋美龄遗体23日晚仍留在纽约寓所,24日家属再商量如何处理后事。他还表示,宋美龄的遗嘱内容是否公布以及遗体如何安葬等问题仍待家属会商后确定。

死后想葬在纽约

而孔令仪在位于纽约中央公园旁的寓所接受当地媒体专访时则透露,宋美龄生前多次表示,死后想葬在纽约,遗体不会运回台湾。据透露,孔令仪已经在纽约上州芬克里芙墓园买好了宋美龄的墓地。这一室内墓园建成于1927年,装修华丽,一个古色古香的楼梯置于正中,有大量铜器和四季长青的植物作为装饰,天顶是一个六角形的玻璃天幕,光线充足。

回味往事不愿多提

孔令仪透露,宋美龄的至亲和同辈好友近年相继过世,对她打击较大。可能是受到基督教的影响,宋美龄对自己的往事不愿多提。孔令仪夫妇曾多次请宋美龄将往事书写或口述整理出版自传,但都被谢绝了。宋美龄今年2月一度因感冒引发轻微肺炎住院,后痊愈出院,但是身体从此一直比较虚弱。3月她106岁大寿时首次未公开会见宾客,在过去这是她最喜欢的日子,因为可以见到许多朋友。最近她的话很少,喜欢一个人静静欣赏以前画的国画,回味往事。和她谈天要精心选择话题才能引起她的兴趣,台湾政情等话题完全不能提。连为她祝寿的事大家也不敢早说,怕她会操心,所以先准备好后在前一两天再告诉她,她就不会一直挂在心上。孔令仪说,宋美龄身体和精神都还好,头脑也清楚。

“征服”美国之旅

美国媒体评价说,美国人对宋美龄最深刻的印象是她1943年“征服”美国之旅。是年2月17日,她抵达华盛顿,受到白宫国宾之礼欢迎。2月18日,她在罗斯福总统夫人的陪同下在国会众议院发表演说,把中国人民奋力抗战的情况生动地介绍给美国人民,唤起美国对中国的同情与更进一步支持。演说引起全场多次热烈的掌声,她的演说由收音机转播全美后,每天有数百封来自全美各地的信件寄至白宫,收件人是宋美龄女士。2月19日,在白宫总统办公室的记者招待会上,她与罗斯福总统夫妇共同接受172名记者采访。穿着一袭黑色旗袍,胸前别着中国空军军徽的宋美龄以一流的口才赢得了大牌记者的好评。此后,她还在好莱坞发表演说,会见200多位支持中国抗日的世界大牌影星,劳勃・泰勒、贾利・古柏、英格丽・褒曼、凯瑟琳・赫本、亨利・方达、丽泰・海华丝、秀兰・邓波儿等都捐出巨款支持中国抗战。

2.宋美龄简介 篇二

宋美龄是蒋介石的第3任妻子(亦说第4任,包括妾姚冶诚),“中华民国”时期的第一夫人,凭借孔宋家族的强力支援与美国留学背景,活跃于政治、外交等领域,对近代中国历史与中美关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曾任“中华妇女反共联合会”主席,中国国民党评议会主席团主席,中国国民党妇女工作会指导长等职。1986年10月,回台湾参加蒋介石百年冥寿纪念活动。宋美龄着有《西安事变》、《中国的和平与战争》等。

家庭背景

宋美龄的父亲宋嘉澍是中国海南文昌县人,以前担任美南监理会(今卫理公会)的牧师,之后离开传教职务经营出版业致富。

母亲倪桂珍则出身上海本地的富裕家庭,其母系祖先能够追溯到明末大学士徐光启。

宋美龄是兄弟姐妹六人中第四个出生的,两个姐姐宋霭龄、宋庆龄分别比她年长八岁和四岁,哥哥宋子文比她年长三岁,两个弟弟宋子良、宋子安则分别比她年幼二岁和九岁。

她的2位姐夫分别是孔祥熙和孙中山。

她的丈夫是“中华民国”第一总统蒋中正(即:蒋介石)早年生活1897年3月5日(农历二月十二),宋美龄出生于中国上海虹口朱家木桥(今东余杭路)。

19,6岁的宋美龄进入上海三一堂女塾就读。

19,11岁的宋美龄与二姐宋庆龄同时赴美国留学,先后在新泽西州萨米特镇以及乔治亚州梅肯市的皮德蒙特学校、威斯里安女子学院就读,19进入马萨诸塞州的威尔斯利学院,19回到中国。这时,她务必努力学习汉语,并重新融入华人社会。回国前,宋美龄已经与哥哥宋子文的好友刘纪文秘密订婚(这一点没有历史史实的根据,还有待历史考证)。

19,蒋介石与宋美龄在上海初次见面,立刻展开了热烈的追求。由于蒋介石已经结婚,并且信仰佛教,倪桂珍强烈地反对他们的交往,要求蒋介石先行与所有妻子、侍妾解除婚约,并答应研读基督教教义才答应他的追求。

婚前经历

195月,宋嘉树病逝,宋美龄到上海基督教女青年会担任英语教师职务。

193月,进入全国电影审查委员会担任英文翻译。

1919年秋天,宋美龄出任上海参议会下设的上海儿童劳工工作委员会执行秘书。

1920年夏天,辞去职务,前往广州。

第一夫人(1927-1949)

1927年12月1日,蒋宋两人于上海西摩路(今陕西北路)369号的宋家和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的大华饭店举行结婚仪式,此一结合曾被一语双关的称为“(蒋)中(正)(宋)美(龄)合作”。

1927年12月蒋介石与宋美龄结婚后,1928年宋美龄怀孕,他极为欣喜;然而却意外因刺客行刺而流产。

1930年,在宋美龄的促使下,蒋中正在上海虹口昆山路景林堂正式理解洗礼,成为基督教徒。

1932年,宋美龄担任中国航空委员会秘会长,并以前负责当时中国空军之组建,并把空军经费存到香港银行,造成了抗战时空军飞机数量严重不足的恶果。

宋美龄与蒋介石在一齐

1934年,国民政府在蒋中正与宋美龄的主导下开始推行“新生活运动”,宣传新政资料,在全国范围推广喝开水,不吐痰,多识字,讲究礼貌卫生;秋天,随蒋中正作了1个月的西北考察。

1935年,在宋美龄的促成下,中国成了美国武器和飞机的最大进口国。

西安事变

1936年12月12日凌晨,杨虎城与张学良扣押蒋中正,实行“兵谏”,发生了举世闻名的西安事变。蒋中正在西安被扣押的消息传出后,宋美龄大为震惊。她当时正在上海养病,没有随行。闻讯后,顾不得身体不适,急忙赶回南京同政府有关人员,商议解救办法。宋美龄竭力陈说用和平方法解决西安事变营救蒋中正的重要性,要求各方面“检束与忍耐,勿使和平绝望”,“推进军事之前,先尽力求委员长出险”。随后,宋美龄、宋子文等于12月15日飞往西安,代表蒋中正同张学良、杨虎城、周恩来正式进行谈判,进展顺利。最后达成协议。12月25日下午,蒋中正偕宋美龄等人飞离西安,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空军之母

1937年,蒋介石授权宋美龄掌握空军;宋美龄邀请陈纳德将军整顿中国空军,并且成为名义上中国空军的总司令。

抗战时期

1938年,宋美龄的《战争与和平通讯》出版;组织妇女工厂和战时学校,以“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妇女工作指导委员会”为全国妇运最高指导机关。

1938年影响十分大的美国《时代》周刊把蒋中正和宋美龄作为一九三八年第一期的封面人物,评选他俩为一九三七年“世界风云人物”,指出“一九三七年,世界上最引人注目的国家是中国。在陆地,在海洋,在天空,中国人同入侵的日本人展开了殊死搏斗。尤其是在上海,中国军队连续十三周阻止了日本人的前进。在这个关键时刻,领导这个国家的.是一位最能干的领导人蒋中正和他的杰出夫人宋美龄。

1943年为了取得美国对中国抗战的更多支持和同情,宋美龄作为蒋中正的特使,于该年二月访问美国。她成为美国罗斯福总统的夫人的贵宾,在白宫住了十一天。她那优美的仪态、高雅的风度和适度的言谈,赢得了罗斯福夫妇的敬佩。在此期间并完成对美国募款的任务,并于二月十八日在国会发表演说,成为第一位在美国国会发表演说的中国人,也是第二位女性(第一位是荷兰女王),劝说美国将注意力从欧洲战场转移到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为中国赢得了美国的同情,随后,宋美龄又去美国各地发表演说,所到之处无不引起轰动,总计有超过25万人听过她的演说。

1943年宋美龄再次被美国《时代杂志》选为封面人物和年度风云人物。

1943年11月,宋美龄随蒋中正出席中、美、英三国首脑开罗会议,穿梭于蒋中正和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邱吉尔之间,充分显示了外交才干。

国共内战时期

1946年,为调停国共冲突,美国派遣特使马歇尔来华,理解蒋中正夫妇招待,由于理解西方美国教育,宋美龄与马歇尔在各方面的交流反应,引起民情不同的中国人及部分美国人批评。

1946年10月,蒋中正夫妇首次造访台湾,参加“台湾光复一周年纪念”活动,两人皆对台湾留下深刻的印象。

战后,宋美龄姐夫孔家与宋家所构成的孔宋集团在政治力的默许下,在贸易特许权、金融等等方面上下其手,被许多近代史研究者认为是导致当时中国国民党形象败坏的主因之一。

1948年底,国民政府在国共内战一路失守,蒋中正为了争取美国对他再次的支持,再度派遣宋美龄前往美国打算卖掉美龄买美援,然而被当时的美国总统杜鲁门冷冻处理,在美国无可为力。

第一夫人(1950-1975)

1950年宋美龄来到台湾与夫蒋中正会合,开始了在台湾的生活。

1967年担任在台复校的天主教辅仁大学董事长。

3.《宋美龄传》读后感 篇三

正像我们经常说的一样,遇见什么都不新鲜,但是对于时代和世界而言,如果遇见了“了解”,就极其稀罕了。如果说其他的传记都是引证历史,拼粘起历史的碎片的话,这本书其实有着还原性,就好像是对一个时代的整体素描,并不是从某一个角度入手来讲述一段过往,或者过于深入的探究,而是从宏观的角度来临摹这个形象,真实的反应了她的生活背景和历史原貌,从幼时的成长空间到人格塑造的历史环境,都交代的很清楚,人物的性格也有了比较鲜明且没有造饰的描述,毫无顾忌的讲述和旁征博引,让人看清了面目的本真,在了解真实的宋美龄生平和影响力的同时,她个人的定位在历史中也更多了几分公正性。没有国人的偏见,也不具有外人的偏颇,完全是以“真实局外人”的口吻借助别人之口,以自己之笔来将这段历史进行了纵深方向的拉伸。在对时局和当局环境进行铺垫的过程中来凸显人物的重要性和所为的必然性。

这本书的信息量是很大的,而且易于阅读,基于传记的写作特性,并没有历史研读中的艰涩。在帮助人们重新或者说更深入的了解宋美龄生平的同时,也能够对这段历史及当时复杂的人物有更深刻的认识,尽管其中的一些内容可考性并不十分确凿,但令人惊诧的是,作者能够如此煞费苦心的将这段有很多空白的中国历史时期进行如此详实的叙述,将第一夫人形象放在显微镜下展现出来家常化的一面,也能将她推向一个女人无法企及的高度去观瞻,这种收放自如的把握令人称赞,宋美玲的一生是丰富的,可供后人提笔的方面也很多,这本书的涵盖比较全面,最主要的是,在宋美龄之外,还有一些延伸性的阅读,也能满足人们不同的关注侧面。

4.宋美龄演讲 篇四

——浅谈教育对人生的影响

汇华学院2008级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张轩 摘要:

宋美龄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追寻其原因,我认为有如下几点:

一、是家庭的影响,家庭的教育和宗教的信仰对她的少年成长、对她的性格、对她的一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她“直率、坚强、有活。喜欢权力,爱抛头露面”。

二、是在美国的留学生活,小宋美龄11岁就和姐姐庆龄一起去美国留学。她在美国度过了美好、快乐的少年时代,深受美国文化的熏陶,思想开放,讲一口流利的英语,能说四国语言,弹一手好钢琴,写得一手好字,在绘画界也有一席之地,并且毕业时获得“杜兰学者”最高荣誉。

三、是和蒋介石的结合,1927年,宋美龄和蒋介石在上海举行盛大婚礼,轰动世界,备受瞩目。当时曾被戏称(蒋)中(正)(宋)美(龄)合作。从此她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为蒋介石那个与上层社会的现实格格不入的政权装饰了门面”,开始施展自己的外交才能,为国民政府争取美援,提高国民政府在国际上的地位。在美国尽情享受中华民国第一夫人的外交风光,掀起了“宋美龄旋风”,创造了美龄神化。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完美结合造就了宋美龄传奇的人生。关键词:

教育 家庭 留学 美国 宋美龄 宋嘉树 倪桂珍 蒋介石 正文

(一)家庭的影响

1、父亲的影响

(1)父亲,宋嘉树,1863年出生于海南岛文昌县,原姓韩,是宋代名将韩琦的后代。宋嘉树的生父是商人,因为施舍救济穷人,导致家境贫困。宋耀如后来跟随堂舅去美国做生意,并认其作养父,所以改姓宋。宋耀如在美国经历了漫长、艰苦的求学之路,结识了不少朋友,得到了很多热心人的帮助,深受美国文化影响,被美国文化所鼓舞、激励,最终成为了一位颇有资格的牧师。他在中国传教时也历尽坎坷,他一直很坚强、勇敢,从不向困难低头,愈挫愈勇,一手创下了宋氏家族的基业。他的成长经历对于他对子女的教育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父亲对子女的教育

宋嘉树有自己的教育方式,他思想开放、先进,他的六个子女中有四个是中国近代史上很有影响的人物,他的教育方式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他用符合孩子天性的方式去教育子女,尊重孩子的兴趣,注重知识教育、精神教育、艺术教育,培养孩子不向困难低头的乐观精神,并且让孩子到社会中去磨砺。宋霭龄在十多岁时就去了寄宿学校上学,而小宋美龄在11岁时就去美国留学了,她在美国一待就是十年,她是宋家孩子中在美国留学时间最长的一个。宋家的六个子女先后都上过寄宿学校,都去了美国留学。

宋嘉树非常注重子女的教育,他在充分发展孩子美好天性的过程中,培养了他们乐于融入大自然的人生境界,训练他们成为具有基督教精神的斯巴达式勇士。充满着民主气氛、宗教色彩、艺术精神和田园牧歌式宁静的家庭教育造就了宋美龄非凡的气质和良好的教养。

2、母亲的影响

(1)母亲,倪桂珍,1869年出生于浙江,她是徐光启的第十七代孙女,是清未民国之初余姚县最杰出的女性人物之一和贤妻良母。父亲倪韫山也是牧师,母亲姓徐,是中国最早皈依基督教的明朝著名科学家徐光启的后裔。17岁毕业于上海培文女子高等中学,擅长数学,喜爱弹钢琴,曾留校任教员。倪桂珍嫁给宋耀如后,先后生有6个孩子,他们是3个女孩,3个男孩。倪桂珍是一个善持家务、又具有先进思想、乐于助人的家庭主妇。据她儿女的回忆:那时“母亲料理家务,设法量入为出。凡是省吃俭用节余下的钱,她即捐赠给革命事业。她也接济穷人,并且是学校和教堂的赞助人。”“虽然,父母并不十分富裕,但母亲仍然让全家人都生活得快活和舒适,在最困难的日子里,她也始终保持这样。”

(2)母亲对子女的教育

她对6个子女都视为掌上明珠,细心照料,传授知识。倪桂珍对子女的教育,有两个与众不同的特点:一是管教甚严,俗话说“养不教父之过”,倪桂珍却常说“养不教父之过,也是母之过”,她一反“严父慈母”的习俗惯例,对子女始终严加管教,严禁孩子们做有失体统的事情,宋氏三姐妹始终盘着发,即是谨守母训———女孩永不剪发的典型例子;二是重视女孩的教育,古语说“女子无才便是德”,接受过西学的倪桂珍不相信封建的孔孟之道,她认为女子与男子一样,都可以成为有作为的公民,为国家作贡献,她与丈夫共同决定要把子女都送到美国去读书。

有如此先进思想的父母,实在是宋氏三姐妹的造化与幸福。宋耀如夫妇的“男女平等”思想及他们对中国慈善事业的贡献,更使他们的3个女儿感受至深。日后,性格迥异、立场不同的三姐妹皆热心于中国的妇女运动,并程度不同地从事中国的慈善事业,不能不说受她们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出国留学,深受美国文化的影响

(1)1908年,宋美龄和姐姐庆龄一起乘油轮“满洲号”赴美求学,美龄入读波特文学校。虽然在异国他乡,小美龄依然没有改变它那顽皮的性格,不过,她偶尔也会思念家乡,想念家人的。美龄也是非常爱学习的,她经常和二姐一起去图书馆如饥似渴地看书。当然了,现在的她还是以看童话类的书为主,在天真浪漫的童话世界里小美玲一天天长大。在波特文学校的生活是快乐的,在这里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在自由、民主、开放的氛围中,培养了美龄积极进取的精神。

(2)1909年,庆龄考入卫斯里安女子学院,美龄居住在莫斯夫人家里,进入皮德蒙学校读八年级。这时,她已经12岁了,不再对童话和图画书感兴趣,开始读狄更斯的大部头著作,不管她读懂了多少,她开始懂得些人情世故。她体会到那些家境贫困的孩子为了能够上学读书,不得不含辛茹苦地奋斗,她体会到了他们的艰辛,同时,她也真正体会到自己条件的优越,她开始认真学习文化知识。在这个南方小镇上,在皮德蒙特学校里,美龄生活了9个月。这9个月中,她不仅对美国产生了深厚的感情,而且对这个美国南方小镇充满了乡土之恋,从此她的英语发音带着浓郁的南方乡情。

(3)1910年,宋美龄就读卫斯里安女子学院特别班,因为年龄小,学校派专人对美龄进行个别辅导。在卫斯里安学校,美龄是快乐的。她没有学业的负担,也没有考试的担忧。她同她的两个小伙伴无拘无束地戏耍,而且成立了一个组织,叫“三个小家伙”。有意思的是,美龄还为这个组织主编了一份报纸,用学校普通纸抄写。美龄是文学编辑,另外两个小妹妹一个担任美术编辑,一个做记者。这可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报纸。虽然它每天只发行5份,但每份各不相同。每份售价5美分,而且总是销售一空。

(4)1912年,美龄终于成了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她就读的是距离哈佛大学不远的韦尔斯利女子大学。在这里,她主修英国文学课程。同时,她热情地选修了哲学。这不但从外观上优化了她,更从心智上锻炼了她。不仅如此,她还有更广泛的爱好。她拼命地学习法语和音乐――不只是进行理论的修养,而且疯狂地练习小提琴和钢琴――在不断进行心灵磨炼的同时,进行心灵的净化。她还如饥似渴地选修了天文学、历史、植物学、圣经史和讲演技巧。几乎涉足了所有专业。这时的宋美龄,似乎一天之中长大了,似乎几天中就想把天下的知识学到手。为此,她几近神经质。有朋友说:“虽然她通常是心情舒畅的,但她的脾气难以捉摸,变化无常。”他们记得,这个时期的宋美龄,一时快活,一时忧郁。就在她追求这个学校她感兴趣的课程时,她又到佛蒙特大学选修了教育学。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4年的学习,宋美龄获得了这所大学的最高荣誉称号:“杜兰学者”。1917年6月,宋美龄毕业于韦尔斯利女子大学。10年的美式教育,不仅使她走完了少年进入青年期的黄金时代,更使她在生活习惯、举止言谈等等各个方面都美国化了。这时的宋美龄,她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都打上了深刻的美国烙印。

(5)1917年7月,宋美龄回国,定居上海。宋嘉树坚持自己的子女教育方针,他要女儿补课,补中国文化课。美龄也是这样想的,她决心要掌握流利的汉语,精通祖国的古典文化。她开始读《大学》《中庸》《孔子》《孟子》《史记》等等。这对她日后起草文稿和演讲起了很大的帮助,她完全成了中西文化交点上的人物,成为了一个中西合璧的左右历史的重要人物。

宋美龄在美国的求学经历对她以后的人生有很大的影响。她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完全西化了,连她自己都说“只有我的脸像个中国人”。她喜欢穿洋装(回国后很久她才习惯穿中国的传统服装),吃西餐,习惯欧美人的作息时间(她是个十足的夜猫子)。她在美国的求学经历,在美国结识的人际关系对她人生的辉煌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和蒋介石结合

在婚姻问题上,美龄深受二姐的影响,她有自己的想法,那就是非英雄不嫁。同时,她也深受西方观念的影响,反对父母包办式的婚姻。他不喜欢文弱的书生,她不想成为平庸的阔太太,她要在中国的舞台上施展自己的才华,她要成就多彩的人生。虽然和刘纪文私下定了婚约,但刘不是她心中理想的人物。她迟迟没有结婚,她在等待着、寻找着,一个偶然的机会她遇见了蒋介石,那一年她25岁。可是蒋介石既有妻室又大她10岁,其实这在她眼里都没什莫。在将介石长达5年的马拉松式的追求后,她答应嫁给他。

有人说蒋介石和宋美龄的婚姻是一场政治婚姻,我不赞同这个观点。因为她和他是有感情的,他们生活中的很多事件可以证明这一点。撇开这个问题不谈,宋美龄和蒋介石的结合,无疑是最正确的选择。在当时的中国只有他能给与她施展才华的舞台,而她为蒋介石政权装饰了门面,打开了国民政府通往美国的门户。1927年12月1日,一场世纪婚礼在上海大华饭店举行,世界瞩目,影响海内外。

从此,宋美龄的人生开始步入辉煌,她协助蒋介石进行革命事业,争取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战的支持,在国际舞台上尽情施展自己的才华。她周旋于多位世界巨人之间,她涉足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她的一生是中国近代史的缩影。

宋美龄漫长的一生,有三分之一是在美国度过的,她的一生和美国有着深刻情缘。少年时留学美国,中年时数次辗转美国,老年时定居美国。可以说,美国是她的第二故乡。她人生最美好的童年回忆,她一生最辉煌的时期都和美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由此可以看出,一个人少年时的教育对人的一生有着深刻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成功的教育应该是教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完美结合,二者缺一不可。宋美龄的两个弟弟在中国近代的历史舞台上没有什莫影响,也很少被提及。他们和宋美龄一样也去过美国留学,同样接受了西方的先进教育,为什莫会有如此的差距呢?宋嘉树对前四个子女的家庭教育投入要多于两个小儿子,对于两个小儿子宋耀如投入的经历、时间很少,因为当时他没有多余的时间去关注两个孩子的成长,他真的太忙了,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操心。所以说,二者缺一不可,成功的教育是二者完美的结合。成功的人生始于成功的教育。

教育对一个人的一生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宋美龄的成长经历对我们现在的教育体制,我们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都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我们的教育应该以培养孩子的能力为主,应该注重孩子的天性发展,应该让孩子到社会中去锻炼,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社会中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能源。只有接受社会的教育,到社会中去锻炼,才能经受住生活的考验,获得人格的全面发展。其实,中国的传统教育和西方的民主教育各有利弊,我们应该吸取二者的优点,并发扬光大,创造一种先进的、更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新式教育体制。参考文献

《宋美龄的外交生涯》 作者 阳雨 张小舟

《宋美龄在美国》 作者 洪亮 姚岚

《桃花映面宋美龄》 作者 阳武

《美丽与哀愁——一个真实的宋美龄》 作者 王丰

《在蒋介石和宋美龄身边的日子(侍卫官回忆录)》 汪日章等著 附:各界对宋美龄的评价

纽约时报:

宋美龄,一个耀眼然而专横的政治家。

西格雷夫:

蒋宋美龄成了历史上最著名最有权势的女人之一。她影晌了两代美国人,美国人多年来一直把她列为世界上最受欢迎最受尊敬的十个妇女之一。她影响了美国领导人做出的决定,并通过这些决定影响全世界整整三十年。

美国将军史迪威:

一位聪明、有头脑的女人。持有西方的观点。(我这句话的意思是,中国人在政治和斗争上往往采用拐弯抹角、间接、隐晦的方式,而她能够理解一个外国人对此做出的反应。)她直爽,坚强,精力充沛,喜欢权力,重名誉,喜奉承,对于她的过去满不在乎。在与外国人打交道时,她从不向西方观点让步。中国人永远是正确的;外国人永远是错误的。文笔引人入胜,但也失于肤浅,对西方的缺陷极尽讽刺,但从来不提中国任何一个微小的缺点。能够随心所欲地施展魅力。她知道该怎么做。对蒋介石有很大影响力,主要是好的影响。有几次帮了大忙。

丘吉尔曾对罗斯福:

“这个中国女人可不是弱者!”丘吉尔这个骄傲有名的英国首相,曾不止一次公开表示,宋美龄是他在世上最欣赏的少数女性之一,她的骄矜和妩媚,都让人极为心动。

张学良

宋美龄绝顶聪明,是“近代中国找不出第二个来”的人物。西安事变之后,我之所以没

有被杀,是因为蒋夫人保护了我。

陈纳德:

他激情地说:“宋美龄对于我,永远是一位公主。”

蒋介石:

“夫人的能力,抵得上20个陆军师。”

尼克松《改变亚洲历史的人物》:

蒋夫人除了担任她丈夫的议员,还具有其他意义,一般人认为:一位领袖的妻子系因夫而贵,与个人在历史上的表现无关重要。这种看法,不但忽视一位领袖妻子在幕后所担任的任务,且玷污了领袖妻子所具有的特质与性格。我相信蒋夫人的智慧、说服力和道德力量,已使她自己成为一位重要的领袖。蒋夫人是一位文明、美丽、整洁、女性化及坚强的女性。

冰心《我所见到的蒋夫人》:

1924年我在美国韦尔斯利女子学院留学时,我的美国老师经常自豪地和我说,本校有一位中国学生,即1 917年毕业的宋美龄小姐,她非常聪明、漂亮。在我至今为止见过的妇女中,确实从未有过像夫人那样敏锐聪颖的人。她身材苗条、精神饱满,特别是那双澄清的眼睛非常美丽。宋美龄并不是一个政治的符号,一个令人生庆的达官贵妇,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女人,是一个极有中国传统美德又受西方现代文明熏陶、善于交际的夫人。

蒋介石的侍从秘书汪日章:

宋美龄有较高的文化教养。她头后梳一个小发髻,旗袍贴身,大衣适体,穿高跟鞋,在甬道上都是轻步走过,我每次碰到,她总是面带微笑,平易近人,每每不觉得有骄矜盛气,和她谈话不觉得拘谨。她言谈委婉适度,声音从不放重,6年中,我从未见闻过她和蒋有过口角。她和别人谈话,总是只让对方可以听清楚就是,从不大声,颐指气使。

《生活》周刊 :

5.宋美龄演讲 篇五

位于南京中山陵园内的美龄宫,是曾久负“远东第一别墅”美誉的国民政府主席官邸旧址。解放后由于管理方多次变更,造成美龄宫年久失修,破败不堪。

近年来,南京市政府和陵园管理部门斥资2000余万元人民币先后几次对其进行整修,甚至找出1931年的设计平面图原图复制,直到去年,才让整栋别墅内外均完整重现其80年前的旧观。

为了让游客在此更能感受到历史的变迁和民国风情,此次陵园管理部门特意将美龄宫二楼露天大阳台和旁边的内室划为“第一夫人”咖啡茶馆,让游客能够像当年蒋介石和宋美龄一样,在大露台上一边喝着咖啡茶饮、一边眺望中山陵郁郁葱葱的风景。

为了配合这座别墅的历史,咖啡馆店主王晨艳特意从台湾找来了宋美龄爱喝的“美龄茶”配方,“这款茉莉花和绿茶调配的茶饮,是客人最爱点的。”

除了美龄宫,位于中山陵陵园路上、也有80多年历史的永丰社,也在原址重建20年后首次开放,变身“文艺范儿”十足的书店咖啡馆。

这座1931年春动工、1933年春落成的精致建筑,是由当时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捐建,用于出售陵园花木的场所。在抗日战争中这座建筑遗憾被毁,1993年在原址重建,但一直未曾向社会开放使用。南京中山陵园管理局局长黄辉表示,“这次就是要把这里打造成公共文化平台,变成游客的文化驿站。”

“大家都说‘一座中山陵,半部民国史’,中山陵内的民国建筑资源非常丰富,不仅深具历史文化底蕴,同时建筑本身也有人文欣赏价值。但过去只是单板的作为参观旅游景点,如今希望通过这些符合建筑本身气质的公众服务和休闲体验,让它们从历史的旧照片中‘活’起来。”中山陵园管理局宣传教育处梅宁告诉记者。(完)

九块九特卖

http:///

上一篇:七律长征(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下一篇:物业公司项目经理转正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