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理解题及答案:海棠花

2024-08-21

阅读理解题及答案:海棠花(14篇)

1.阅读理解题及答案:海棠花 篇一

登山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下午两点钟,登山活动开始了。我来到山脚下,向上张望,只见玉峰山像一个高大的巨人,好像在说:“你们这些小不点儿,难道想征服我?”我想:我一定要到达目的地。

于是我迅速向上走去,只见青青的草晃动着叶子在和我们招手,还有些不知名的小虫在草丛里叫个不停,好像在说:“小朋友,快往上爬吧。”

没有多少时间,我们到了半山腰的柑桔林。柑桔已经成熟了,有的就像一个个怕羞的小姑娘藏在绿叶后面;有的像一群小孩子在捉迷藏;有的像一个个小胖子正望着我们傻笑,柑桔树上,果实累累压弯了树枝,如果躺在地上,一张口便会咬到。

不一会儿,我们到了山顶上。大家热烈地欢呼着:“到了,到了。”

我站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下俯视,真是一片美景:一条柏油公路穿过全城;一条大沟把城分成两半。在山脚,千里长江如一条玉带似地向东飘去。那飞庙和参天古树,这会儿看来像点缀盆景的工艺品。登山活动真有意思啊。

阅读题:

1、按要求填空

(1)“张”字具有________画,第三笔的.笔画名称叫做__________。用部首查字法要先查_________部,它的音序字母是____________。

(2)短文中的“张望”是属解释;“张口”是属()解释。

A、开B。扩大C。看D。表示数量

2、用“√”号选出加粗字的正确读音。

3、在短文中找出跟“看”意思相近的词,写在横线上。

4、选择题(在括号内写上答案的字母)

(1)短文中的“目的地”是指()

A、玉峰山B。玉峰山山顶C。柑桔园

(2)“你们这些小不点儿,难道也想征服我?”这句话的意思是()。

A、我们年纪小,害怕难走的山路。

B、你们年纪这么小,别想爬上山顶。

C、你们年纪虽小,要爬上山顶并不难。

(3)“千里长江如一条玉带似的向东飘去。”这句话是属()。

A、拟人句B。比喻句C。夸张句

5、短文可按______分成三段,并写出段意。

6、写出本文的中心思想:

参考答案:

1、

(1)七竖折折钩弓(Z)

(2)(C)(A)

[email protected]

3、张望俯视望

4、

(1)B

(2)B

(3)B

5、地点转移

第一段:(开头……一定要达到目的地)段意:写我们来到了玉峰山山脚下。

第二段:(于是……一张口便会咬到)段意:写我们来到半山,看到果实累累的柑桔园。

第三段:(不一会……真有意思啊)段意:写在玉峰山山顶,俯视家乡美景。

6、本文通过登玉峰山过程中所见的景物的描写,表达了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2.阅读理解题及答案:海棠花 篇二

关键词:阅读理解题;题型分析;解题技巧

纵观历年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简称CET)的试题,阅读理解题的题型在日益多样化,分值居高不下。毋庸置疑,阅读理解题是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的重头戏。那么,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卓有成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训练学生的阅读技巧、帮助他们提高四、六级考试中阅读理解题的解题效率是值得我们每一位英语教师探讨的课题。

一、题型分析

近些年来,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阅读理解题题材丰富, 文章难懂:考试题材以科技、社会、文化、经济为主,而经济和科技题材考生因平时接触较少,加上其领域特有的一些专业术语,大大增加了阅读难度。其次,题型变化很大,问题设计新颖,概括面广,答案难选,其变化具体体现在:强调应用,注重能力;阅读的词汇量增大,不超纲的“生词”(如:熟词新意)增多;句子结构复杂,文脉难抓;语篇理解(即主旨、深层含义、推理推测、猜测词义等)的份量加重等。要答好阅读理解题、提高正确率及做题效率,就必须理解其题型特点及测试要求。阅读理解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种题型:

1、直接解答题。这类问题的答案可以从阅读材料中直接找到,通常考查考生基本的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在阅读理解题中这类题属于较低档次,但却是其它题型的基础。

2、词句理解题。这类题通过同义转换的方式考查考生的构词法知识及对短文中一些关键词句的理解。考生必须理解题意,从短文中找到相关词句,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才能排除干扰,选对答案。

3、归纳概括题。这类题主要考查考生抓文章主旨大意的能力。命题方式主要有归纳某个段落的大意、抓文章的要点或者选择短文的标题等。这类题属于中上档次。

4、推理判断题。这类题实际上是考查考生在阅读中根据已知信息、通过合乎逻辑的推理判断、获取新信息的能力。这类题在阅读理解题中属于较高档次。

5、分析性问题。这类问题要求考生在理解短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析文章的结构特点,掌握全篇的逻辑关系。考生要具有较强的思辨能力,才能对全篇文章的脉络有全面的把握和准确的分析。

6、假设性问题。这类题是根据短文内容,通过合理的假设考查考生准确理解、灵活运用的能力。

另外,从答题方式上说,阅读理解题还可以是:细节理解题、计算理解题、图示理解题、正误判断题等,所有题型的问题都构思新颖、设疑巧妙,特别强调对学生的分析、综合、判断、推理能力的考查,以求引导学生挖掘学习语言的潜在能力、自觉养成思辨的习惯,从而不断提高语言运用和创新的能力。

二、解题技巧

不同的测试题型决定了不同的阅读目的,近些年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阅读理解题的上述题型决定了我们要通过阅读短文,达到这些目的:确认事实或情节;归纳中心思想或论点;选定语篇篇名或标题;确定词义或句意;识别作者态度或观点;预测上下文;分析结论或推论;锁定特定的细节等。

在做阅读理解题时,因题量大,时间紧,题目类型众多,要求多样化,考生必须采取合理有效的阅读方法、运用恰当娴熟的阅读技巧,才能事半功倍,做到又快又准。常用的阅读技巧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快速阅读,掌握大意。采取快速閱读的方法,灵活运用阅读技巧,通过文章的首尾句及主要信息,捕捉文章主旨大意。

2、粗读考题,明确重点。通过粗读考题,明确所要考查的重点,跳过与考题无关的内容,缩小复读范围,扣住解题关键,捕捉关键信息。

3、复读材料,初选答案。对于整篇阅读材料而言,复读是一种跳读,目的是按照考题的考查要求,有针对性地从阅读材料中找出每题的答案,以达到理解全篇的目的。

4、理解考题,确定答案。一般说来,试题的先后顺序与短文叙述的情节先后是一致的。因而,答题一般应按考题的顺序去做,答题的原则应该是先易后难。

5、通观全篇,核对答案。做完阅读理解题后,要立足整体,把全文再通读一遍,逐一校对各题的答案,注意各题的答案是否前后照应。做阅读理解题要特别注意的一点就是要善于利用各个题目之间的相互启示,往往短文后的四五个测试题中有一个是关键题,关键题答对了,则势如破竹,关键题答错了,则会引起连锁反应。

总而言之,阅读理解题的解题方法有很多,但面对近些年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阅读理解题阅读量大、信息量大、时间紧迫的鲜明特点,学生们必须在十分有限的时间内、运用各种阅读技巧、进行快速阅读:搜寻关键词、主题句、捕捉时空、顺序、情节、人物、观点等,并且理清文章脉络,把握语篇实质。因此,恰当的阅读技巧既可以节省时间,又能提高理解的准确率。

三、结语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在改革中不断前行, 阅读理解题的题型也会随之不断改变,但不变的是阅读理解部分对考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测试:测试考生对全文的理解和把握,测试考生对关键问题的分析和判断,测试考生对主旨要义的归纳概括能力等。总之,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阅读理解题的题型的变化及难度的增加给我们很好的启示:在课堂教学中死啃语法、死记词句、只进行呆板的、一成不变的应试训练是行不通的,我们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引导学生把英语阅读作为一个了解世界的窗口,指导学生在熟练掌握基本词汇、常用的固定搭配及各项语法知识外,平时要注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扩大阅读面,加大阅读训练量,灵活掌握阅读技巧,提高英语语感水平。这样一来,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将不再是难题,而只是学习过程中对我们学习成果的一次检测罢了。

参考文献:

[1]孙艳.大学英语阅读理解高分技巧[J].海外英语,2010,(6):59-60.

[2]于莹. 浅谈如何提高大学英语四级阅读能力[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5):365.

[3]谢启.大学英语四六级篇章阅读理解应试技巧[J].考试周刊,2012(51):4-5.

3.《孙权劝学》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篇三

(一)课内阅读理解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

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

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

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文学常识填空。

《孙权劝学》一文作者是,是时代的政治家、史学家。他主持

编攥的,是我国最大的一部史书。

2、找出《孙权劝学》一文中的成语并解释。(写一个)

3、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

(1)卿今当涂掌事()(2)但当涉猎()

(3)蒙辞以军中多务()(4)及鲁肃过寻阳()

4、根据语段内容回答。

(1)表现孙权对下属吕蒙爱护、器重和希望的一句话是:

(2)“刮目相待”后,鲁肃有何举动?说明了什么?

5、将下面的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6、从吕蒙的变化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请结合《伤仲永》一文简要谈谈自己的看法

(二)课外阅读理解

炳烛夜谈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①乎?”平公

“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②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

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③行乎?”平公

“善哉!”。

【注释】①炳烛:点烛。②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盲臣。③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7、解释下面句子中的黑体词。

A.恐已暮矣()B。盲臣安敢戏君乎()

C。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D。及鲁肅过寻阳()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9、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吕蒙不愿学的理由是(不超过五个字)

10、两文都是谈学习的,共涉及四个人,读完后你得到什么启发?

答:

《孙权劝学》答案

1、司马光北宋《资治通鉴》

2、刮目相待 :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意思是说人没有学问的意思。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语。

3、(1)当道、当权(2)粗略的阅读(3)推托(4)到

4、(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与吕蒙结友,说明鲁肃对吕蒙的赏识、认可。

5、①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以往的事情罢了。)②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

6、只要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就会寻找一切机会去学习,最终有所成就。再聪明的人,如果放弃学习,终将一事无成。

7、A。迟,晚B。怎么C。再次,重新D。到……的时候

8、(1)年少而学,就如同初升的太阳。

(2)我难道想要你研究佛家经典而成为博士吗?

9、年纪大事务多

4.人生与下棋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篇四

2.人生的“棋谱” 指前人的成功经验。作者说“这是没有的”,是因为作者认为 “世界每天都是新的,过去的话,别人的话,不可不听,也不能全听,一切全靠自己去向前探索行进。”

3.示例1:因为下棋不论输赢都须不伤和气,为人不论胜负也须“酿斯文气氛”。

示例2:因为下棋和人生一样都“忌恋战”,都须学会放弃。

示例3:因为下棋和人生一样都“须超脱,方能得享乐”,不宜“过于用心”。(意思对即可)

5.阅读理解题及答案:海棠花 篇五

【关键词】英语 阅读理解 错题类型 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3B-0153-02

阅读理解在英语听说读写技能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考查学生掌握英语水平的一种重要方式。但从平时练习来看,学生在阅读理解题上的得分并不尽如人意,他们经常抱怨看得懂文章但选不了正确答案。是什么原因让学生出现失分呢?有没有一些技巧帮助学生提高该题得分呢?

一、学生解答英语阅读理解题常出现的错题类型

在平时的练习和考试中,学生所出现的错误因人而异各不相同,但细分析这些错误,不难看出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一)粗心大意型。学生的这类错误经常出现在以下题目中,如:Whats not mentioned in the passage/ paragraph?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ture about…?Which statement is not ture according to the text?学生经常忽略题干中的“not”一词而选择错误选项,造成失分。

(二)答非所问型。学生在做题过程中由于个人习惯或时间限制等原因往往容易忽视考题的设置,一看到选项中的叙述与文章相符,就迫不及待地做出选择,却没仔细考虑这是否题目所要求回答的范围。如有一篇阅读文章讲述的是某个专家Evo Morales就环境污染问题提出他自己的看法,文中多处引用他的原话,其中一道考题是:What is implied in Evo Morales words in Paragraph 1?四个待选选项中有两个是Evo Morales所讲话中暗示的内容,但一个在Paragraph 1(D选项),另一个在Paragraph 3(A选项),学生并没有注意题目中的范围(Paragraph 1)而误选了A选项。

(三)半懂不懂型。经常有学生考后遗憾地说:“其实我知道文章大意说什么,题目及选项也能看懂,但就是选错。”犯这类错误的学生大多是一些成绩中等或中等稍偏上的学生。这类学生读懂了文章表层的文字叙述,但并没能读懂作者在字里行间所表达的意思,尤其不能把握作者想表达的感情色彩。严格来说,如果不能真正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就不能算真正读懂文章,所以说这类学生对文章只是半懂不懂。学生的这种半懂不懂让他们在推理判断题中经常失分。

上述错误类型只是学生常见错误类型中的几个主要方面,它们之间并不是绝对独立的个体,而是互相有联系的一个整体。教师如果能针对这些错误类型有意识和系统化地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的话,学生就会形成一定的策略,从而提高阅读题的得分。

二、对策

如果说高一高二阶段的阅读训练着重学生的阅读技能技巧“点拨”和“训练”的话,那么高三的阅读训练应该以“提高”为主,也就是教师帮助学生对练习进行归纳总结分析,让学生在分析中形成一定的做题策略,从而提高得分。

(一)针对每一类型的题目进行分析总结,找出阅读理解题目的共性。高中英语的阅读理解题可分为五类,即主旨大意类、事实细节类、推理判断类、猜测词义类和观点态度类。虽然考查不同体裁题材的文章,但每一类型的题目泛泛之中也有规律可循,掌握了这些规律,就会缩小选择的范围,学生就会赢得更多的时间及提高做题的正确率。以下是常见的每一类型题目的提问形式:

1.主旨大意题:The passage is mainly about…?Whats the title/topic of the passage?The purpose of the article(paragraph)is…?等。

2.事实细节类:以“who,what,where,when”等疑问词开头提问文章具体内容;或就文中具体内容进行简单计算、排序、识图等。

3.推理判断题:题干中常含有表示“推断、暗示”的词汇,如“imply, infer,conclude,suggest”等。

4.猜测词义题: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word/phrase mean?The underlined word/phrase can be best replaced by…?

5.观点态度题:The writers attitude towards … is…?What do you think of…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二)根据题目共性,进行针对性阅读训练。具体如下:

1.主旨大意题要找中心段、中心句。复习阶段要强化找中心段中心句的训练,因为中心段/句往往是这一题型的解题关键。但是每种体裁题材的文章中心段/句所处的位置都不一样,有的在句首,有的在句中,有的在句末,有的根本没有中心段/句,所以有必要指导学生从所做过的题目中归纳,做到心中有数。如议论文类的文章论点通常在首/末句;叙事类的中心在文中经常无体现,但往往在文章结尾会有一句抒发感情呼应主题的句子,这个句子不算文章的中心,但它却给读者指明了中心的方向;而广告类的文章主题常在题目或句中出现;对于没有中心段中心句的文章,要养成分析段落结构的习惯,归纳每一段的大意,再看它们主要围绕什么而展开叙述基本就可确定文章的中心了。

2.事实细节题要训练学生的细心和耐心。学生在做题中经常犯的“粗心大意型”和“答非所问型”错误根本原因在于缺乏细心和耐心。学生做题时普遍会“心急”,尤其是碰到生词较多或不熟悉的内容时。具体表现:一是不耐烦,只凭感觉做题,完全不理会选项是否与文中相符、是否在文中有支持的信息句。二是忽视题支中的干扰项或似是而非项。所以在指导学生做这类题型时,必须让学生明确一点:每一道题都可以在文中找到相关信息,他们要做的只是细心耐心地根据题目在文中找到相应的信息,然后再分析和理解。

3.推理判断类忌凭空想象或断章取义。这类题目是挖掘文章的深层含义,深层含义通常是隐藏在文字背后的延伸义,如作者的意图、倾向,人物的性格、情感,故事的结局,事情的因果关系等,而隐含信息也是以文章的语言为载体的。所以对于那些对文章似懂非懂的学生来说,此类题目可以在拓深词汇方面入手,如本意和引申义等,还要注意对文中的长难句进行分析和理解,再联系上下文内容来确定文中的真正含义,改掉主观臆断的毛病。此外,还要注意题目中一些字眼,如“infer”,“imply”等,对于这些题目,文中直接提到的事实选项往往不能选。

4.猜测词义类要注意语境和上下文联系。例如:如果出现that is,that is to say或破折号等,可以断定后面的内容是对前面内容的解释;如出现but,however,yet,on the contrary,on the other hand等,所给词汇或句子的意义就会与后面的相反;有时还要注意选项的词性。

5.观点态度类要让学生注意相关词汇。这类题目一般有两种观点,一种是作者或说话者对某一事物的观点、看法;另一种是作者或说话者对某一人物的评价,而议论文或记叙文往往考察态度倾向方面的问题。所以在文章中要注意一些词,如I think,in my opinion等,它们后面引出的是作者的观点;而文中的一些形容词、副词以及作者或说话者的语气往往会隐含作者或说话者的态度。此外,平时要让学生记忆一些表示观点态度类的词汇,如:支持类(support/supportive,approve,for,in favor of)、反对类(against,opposed; 悲观类(pessimistic,negative)、积极类(opimistic,positive)、客观类(objective,neutral)、批评怀疑类(critical,skeptical)等。当然同时要提醒学生切勿用自己的想法代替作者或文中人物的思想观点。

(三)重视考题的设计,细读题目。有时阅读理解题目的设计比文章本身还要复杂,它包括题干和四个题支,题支中必然要有干扰项、似是而非项、叙述上一半对一半错的选项,所以学生在做题目前必须仔细审题,圈定题干中的关键词、中心词,再根据中心词确定文中的信息句,再分析信息句和根据上下文理解。这样,就不会犯以上所述的“粗心大意型”和“答非所问型”错误了。

学生要提高英语阅读理解题的得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平时词汇的积累及量的训练。但对于高三学生来说,有了高一高二阶段知识量的积累,他们在备考阶段的训练中能注意应用以上所述的一些做题技巧,从而形成有效的做题策略的话,就可减少失误提高总分。

【参考文献】

[1]葛秀霞,陈慧轩.高中生英语阅读理解错误类型分析及对策[J].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2008(2)

[2]从容高考一本通专题突破2011最新版[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杨小媚(1978— ),广西灵山县灵山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教育教学。

6.阅读理解题及答案:论真性情 篇六

①我的人生观若要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真性情。我从来不把成功看作人生的主要目标,觉得只有活出真性情才是没有虚度了人生。所谓真性情,一面是对个性和内在精神价值的看重,另一面是对外在功利的看轻。

②一个人在衡量任何事物时,看重的是它们在自己生活中的意义,而不是它们能给自己带来多少实际利益,这样一种生活态度就是真性情。论真性情 我的人生观若要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真性情。我从来不把成功看作人生的主要目标,觉得只有活出真性情才是没有虚度了人生。所谓真性情,一面是对个性和内在精神价值的看重,另一面是对外在功利的看轻。一个人在衡量任何事物时,看重的是它们在自己生活中的意义,而不是它们能给自己带来多少实际利益,这样一种生活态度就是真性情。 一个人活在世上,必须有自己真正爱好的事情,才会活得有意思。这爱好完全是出于他的真性情的,而不是为了某种外在的利益,例如金钱、名声之类。他喜欢做这件事情,只是因为他觉得事情本身非常美好,他被事情的美好所吸引。这就好像一个园丁,他仅仅因为喜欢而开辟了一块自己的园地,他在其中培育了许多美丽的花木,为它们倾注了自己的心血。当他在自己的园地上耕作时,他心里非常踏实。无论他走到哪里,他也都会牵挂着那些花木,如同母亲牵挂着自己的孩子。这样一个人,他一定会活得很充实的。相反,一个人如果没有自己的园地,不管他当多大的官,做多大的买卖,他本质上始终是空虚的。

③一个人活在世上,必须有自己真正爱好的事情,才会活得有意思。这爱好完全是出于他的真性情的,而不是为了某种外在的利益,例如金钱、名声之类。他喜欢做这件事情,只是因为他觉得事情本身非常美好,他被事情的美好所吸引。这就好像一个园丁,他仅仅因为喜欢而开辟了一块自己的园地,他在其中培育了许多美丽的花木,为它们倾注了自己的心血。当他在自己的园地上耕作时,他心里非常踏实。无论他走到哪里,他也都会牵挂着那些花木,如同母亲牵挂着自己的孩子。这样一个人,他一定会活得很充实的。相反,一个人如果没有自己的园地,不管他当多大的官,做多大的买卖,他本质上始终是空虚的。这样的人一旦丢了官,破了产,他的空虚就暴露无遗了,会惶惶然不可终日,发现自己在世界上无事可做,也没有人需要他,成了一个多余的人。

④人做事情,或是出于利益,或是出于性情。出于利益做的事情,当然就不必太在乎是否愉快。我常常看见名利场上的健将一面叫苦不迭,一面依然奋斗不止,对此我完全能够理解。我并不认为他们的叫苦是假,因为我知道利益是一种强制力量,而就他们所做的事情的性质来说,利益的确比愉快更加重要。相反,凡是出于性情做的事情,亦即仅仅为了满足心灵而做的事情,愉快就都是基本的标准。如果不感到愉快,我们就必须怀疑是否有利益的强制在其中起着作用。这样的人一旦丢了官,破了产,他的空虚就暴露无遗了,会惶惶然不可终日,发现自己在世界上无事可做,也没有人需要他,成了一个多余的人。人做事情,或是出于利益,或是出于性情。出于利益做的事情,当然就不必太在乎是否愉快。我常常看见名利场上的健将一面叫苦不迭,一面依然奋斗不止,对此我完全能够理解。我并不认为他们的叫苦是假,因为我知道利益是一种强制力量,而就他们所做的事情的性质来说,利益的确比愉快更加重要。相反,凡是出于性情做的事情,亦即仅仅为了满足心灵而做的事情,愉快就都是基本的标准。如果不感到愉快,我们就必须怀疑是否有利益的强制在其中起着作用。你说,得活出个样儿来。我说,得活出个味儿来。名声地位是衣裳,不妨弄件穿穿。可是,对人对己都不要衣帽取人。衣裳换来换去,我还是我。脱尽衣裳,男人和女人更本色。 人生中一切美好的事情,报酬都在眼前。爱情的报酬就是相爱时的陶醉和满足,而不是有朝一日缔结良缘。创作的报酬就是创作时的陶醉和满足,而不是有朝一日名扬四海。如果

⑤你说,得活出个样儿来。我说,得活出个味儿来。名声地位是衣裳,不妨弄件穿穿。可是,对人对己都不要衣帽取人。衣裳换来换去,我还是我。脱尽衣裳,男人和女人更本色。这样的人一旦丢了官,破了产,他的空虚就暴露无遗了,会惶惶然不可终日,发现自己在世界上无事可做,也没有人需要他,成了一个多余的人。人做事情,或是出于利益,或是出于性情。出于利益做的事情,当然就不必太在乎是否愉快。我常常看见名利场上的健将一面叫苦不迭,一面依然奋斗不止,对此我完全能够理解。我并不认为他们的叫苦是假,因为我知道利益是一种强制力量,而就他们所做的事情的性质来说,利益的确比愉快更加重要。相反,凡是出于性情做的事情,亦即仅仅为了满足心灵而做的事情,愉快就都是基本的标准。如果不感到愉快,我们就必须怀疑是否有利益的强制在其中起着作用。你说,得活出个样儿来。我说,得活出个味儿来。名声地位是衣裳,不妨弄件穿穿。可是,对人对己都不要衣帽取人。衣裳换来换去,我还是我。脱尽衣裳,男人和女人更本色。 人生中一切美好的事情,报酬都在眼前。爱情的报酬就是相爱时的陶醉和满足,而不是有朝一日缔结良缘。创作的报酬就是创作时的陶醉和满足,而不是有朝一日名扬四海。如果事情本身不

⑥人生中一切美好的事情,报酬都在眼前。爱情的报酬就是相爱时的陶醉和满足,而不是有朝一日缔结良缘。创作的报酬就是创作时的陶醉和满足,而不是有朝一日名扬四海。如果事情本身不能给人以陶醉和满足,就不足以称为美好。

⑦此生此世,当不当思想家或散文家,写不写得出漂亮文章,真是不重要。我唯愿保持住一份生命的本色,一份能够安静聆听别的生命也使别的生命愿意安静聆听的纯真,此中的快乐远非浮华功名可比。

能给人以陶醉和满足,就不足以称为美好。此生此世,当不当思想家或散文家,写不写得出漂亮文章,真是不重要。我唯愿保持住一份生命的本色,一份能够安静聆听别的.生命也使别的生命愿意安静聆听的纯真,此中的快乐远非浮华功名可比。人不仅仅属于时代。无论时代怎样,没有人必须为了利益而放弃自己的趣味。人生之大趣,第一源自生命,第二源自灵魂。一个人只要热爱生命,善于品味生命固有的乐趣,同时又关注灵魂,善于同人类历史上伟大的灵魂交往,即使在一个无趣的时代,他仍然可以生活得有趣。 ⑧人不仅仅属于时代。无论时代怎样,没有人必须为了利益而放弃自己的趣味。人生之大趣,第一源自生命,第二源自灵魂。一个人只要热爱生命,善于品味生命固有的乐趣,同时又关注灵魂,善于同人类历史上伟大的灵魂交往,即使在一个无趣的时代,他仍然可以生活得有趣。

1.作者在这篇文章中表明了怎样的观点?(3分)

2.文中作者所说的真性情指的是什么?(2分)

3.第三四段主要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4.结合上下文,说说第五六段中的样儿味儿陶醉和满足等词语的含义。(3分)

样儿:

味儿:

陶醉和满足:

5.文章最后一个人只要热爱生命,善于品味生命固有的乐趣,同时又关注灵魂,善于同人类历史上伟大的灵魂交往,即使在一个无趣的时代,他仍然可以生活得有趣这句话富有哲理,你是怎样理解的?(3分)

参考答案:

1.一个人活在世上,必须有自己真正爱好的事情,才会活得有意思。(3分)

2.一面是对个性和内在精神价值的看重,另一面是对外在功利的看轻。(2分)

3.举例论证(事实论证);对比论证(正反论证);既生动地诠释了何为真性情,又有力地论证了自己提出的观点。(3分)

4.样儿指名声地位;味儿指真性情;陶醉和满足指很满意地沉浸在某种境界中。(3分)

7.桃花源记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篇七

读文答题。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①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②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B.①停数日,辞去②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C.①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②属予作文以记之

D.①设酒杀鸡作食②食之不能尽其材

2.翻译下面的句子。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其实并不存在,他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2.竟然不知道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

8.阅读理解题及其解题对策 篇八

一、阅读理解的命题设计

近年来,阅读理解在中考英语试题中的比分越来越大,不少省份的阅读理解占到了总分的30%。阅读理解的题材非常广泛,包括科普、生活、政治、经济、文学、史地、人物传记等;体裁多样,包括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等。一般来说,中考英语试卷至少包含三篇或以上的阅读文章,其文段长度一般为200-300单词。阅读量在1,000单词左右,生词率不超过3%,要求考生阅读速度为每分钟50-70个词。采用单项选择的考查形式,测试点集中,考查角度灵活。

阅读理解主要考查学生对不同体裁或不同题材语言材料的理解能力,以及通过材料的阅读,对材料中信息的捕获能力。命题人通常将阅读理解的问题设置为三类:

1.表层理解题。这类试题一般比较简单,考生只要看懂文章就能答题。

2.深层理解题。这类试题需要考生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归纳才能找到正确答案。考生首先要读懂全文,能对阅读材料的细节进行整合才能明白文章的中心思想。了解作者的意图、态度和倾向等。

3.词语释义题。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应能阅读生词量不超过3%的文章,因此,根据上下文对这3%的生词进行词义推测,就成了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

二、阅读理解的训练

为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英语教学中要注意一下几个方面:

1.积累词汇。

“万丈高楼平地起”。要想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首先得铺筑阅读的路一丰富的词汇量。增加词汇量靠的是日积月累。除了牢记考纲要求的词汇,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利用有限的时间多记些自己感兴趣的或觉得重要的单词和词组。平时训练时可准备词汇本,将高频词汇和重点词汇集中识记。

2.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考阅读理解从一个方面说,也是考查阅读速度。因此做阅读理解时,要注意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习惯。要避免朗读,不要逐词逐词地看,不要转动头部、用手指或铅笔逐个点词阅读。阅读时要用眼睛去扫描,同时把看到的东西迅速报告给大脑,对所看短文迅速进行理饵和判断。这样的视读既能提高速度又能整句理解。另外。平时自我训练时,也要刻意注意阅读速度。

3.抓好阅读课文的教学。

教材中的阅读课文是最基本的阅读理解的训练材料。课文教学时,应摆脱传统的逐词逐句分析、翻译课文、死扣语法的教学模式,着力以课文为中心,培养学生根据语言情境,既能理解字面意思,又能理解深层含义的综合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目的。可以先进行限时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把握中心思想和基本事实,然后进行多种形式操练,培养学生抓住主线、细节、理顺文中内涵的能力。

4.加强课外阅读训练,培养语感。

所谓语感是指人们对语言中词语搭配及句型结构的熟练程度。语感好的人,理解力就强,视读的速度就快。阅读能力的提高离不开课外阅读,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一方面可提高词汇量,另一方面可以提高阅读的技巧。阅读时要留心词语的搭配,即惯用法。必要时可用笔划一划或记下来。读完每一篇文章,都应总结归纳一下,积累了多少单词、惯用法和句型,这样语感自然就会好起来。

三、阅读理解的解题步骤

1.通读全文,领会大意。通读全文时,应采用快速阅读的方式,找出全文的关键词和中心句,准确理解全文的梗概大意获得整体印象。要特别注意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因为他们能够提供主要的信息。

2.逐项选择,答易留难。在掌握了文章大意后,可以带着问题做第二次细读题。对于知识清楚答案明确的直接选择,对似是而非不好确定的疑难题先留下来。应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还应注意文章的整体性、逻辑性,前后意思兼顾,不得将句子拿出来单独考虑。

3.复读全文,验证答案。第三次阅读时,携带成果去复查。考生应对各个被选答案进行分析对比,去伪存真。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阅读理解的题目要求选择“最佳答案”才是命题设计的终极目标,而不是有时的“正确答案”。另外,即使无从判断时,最终还可求助于合理的推理和猜测,千万不要空着不填。

四、阅读理解的解题技巧

中考阅读理解中的主要题型是主观性题型和客观性题型。前者主要包括主旨型、推理型、态度型和结论型等。后者主要包括事实型、推测词义型、指代关系型、常识题、是非题等。从问题设置上可以将问题总结为四种类型:归纳概括题。细节理解题,语句理解题和推理判断题。下面主要对这四种题型的解题技巧进行简要分析。

1.归纳概括题。

这类题目主要针对文章的主题、中心思想、文章的结构层次(主题句或主题段)、作者的写作目的等方面,要求考生在准确理解全文后,归纳短文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和归纳段落大意、重要情节、人物特征和环境特点等。这类问题的命题方式有:“What is the best title of the passage?”、“What's me main idea of this pas-sage?”等。回答这类问题时,要领会全文大意,灵活运用判断、归纳、推理等逻辑方法,真正理解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要善于抓关键句和主题句。文章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往往是文章或段落的关键句或主题句,对文章的理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也要注意,主题句也可能出现在段中或段末,不少文章的中心思想也常贯穿于全文之中。

2.细节理解题。

这类题通常出现在应用文中,一般针对某个特定细节而提出问题,难度小,属浅层理解,通读短文后一般能直接找出答题依据。这类问题的命题方式有:“Whichof tbe foRowing is mentioned.m the passage?”“The author mentions all of the follow.ing except…”等。回答这类问题时,要通读全文,领悟大意,理解文章结构层次及细节,特别注意数字、日期和时间、同位语、破折号、括号和省略号以及表示附加说明和加强语气的词。也可选用排除法排除不符合原文细节的选项,剩下的就是要选择的最佳答案。

3.语句理解题。

这类题要求正确理解短文中一些关键词、短语或句子的含义。常用的方法是利用多种表达法、习语释义、词的多义性、同近义语替换、句型转换等。这类问题的命题方式有:“The uDderlined word in the…paragraph meansu”、“What does“×”in paragraph,,,standfor?'’等。回答这类阅读问题时,需要透彻理解题意,找到相关的词、短语或句子,然后根据特定的语境判断理解,推敲斟酌,最后确定含义。阅读时难免会遇到生词,这就需要我们去猜测该词的词义。猜测词义要根据上下文之间意义的联系、同义和反义关系、词的定义、词的解释和举例及构词法的有关知识来进行。

4.推理判断题。

这类题主要对短文的结论、作者的倾向、隐含意义、文章的论调、写作的思路和目的等进行考查。纵观全文,在汇集短文提供的各项信息的基础上,严格按照短文陈述的观点或描述事实。进行正确的、合乎逻辑的推论和引申。有时还可能会假设一种情况要求考生对原文中没有提及的情况进行推理和想象,对题目中提出的各种可能性进行推敲,从而选出符合原文信息或作者意图的最佳答案。推理性问题往往出题分量大,难度大,如果对文章内容没有做到真正的理解和掌握,很容易出错。这类问题的命题方式有:“It can be concInded from the passage thatu”、“whatdo you thinkwould happen at the end 0fthe story?”等。回答这类阅读问题时。需要读懂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句子或段落,透彻理解文章内容。注意文章结构层次和逻辑关系,并结合阅读材料外的有关常识和经验进行分析判断,做出准确的推断和引申。

9.蜡烛初中的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篇九

①拂晓前,契柯拉耶夫所属的那一连红军,在猛烈的炮火掩护下,直奔方场,占领了那座桥。

②隔了一两个小时,天色已经大亮。红军的坦克紧跟着步兵过桥去了。战斗在河的对岸进行着,再没有炮弹落在方场上。

③这时候,连长派了几个士兵去找契柯拉耶夫的尸身,打算把他和今天早上战死的战士一同埋葬。

④那几个士兵到处找契柯拉耶夫的尸身——可是找不着。突然,有一个士兵吃惊地大声叫了起来。

⑤“看呀!”那红军说

⑥大家都朝他指点的方向看。

⑦在已经被破坏的铁栏杆附近,耸立着一个小小的坟堆。一支蜡烛,旁边还有生锈的洋铁片给它挡住了风,在坟堆上闪耀着柔和的火焰。蜡烛快点完了,烛芯快给蜡泪淹没了,但是那一朵小火花依然在闪烁。

⑧站在坟旁的红军士兵们立刻脱下了帽子。他们围着坟堆,静默地站着,看着这渐渐暗淡下去的烛光。

⑨这时候,一个披着黑色大围巾的高身材的老妇人走近来了。她默默地走过那些红军身边,在坟旁跪下,从黑色的大围巾底下取出又一支蜡烛来。这一支和坟上的快点完的那一支一模一样,显然是一对。老妇人蹲下身去拾起那蜡烛头,把那新的一支点着,插在那老地方。她站起来的时候,行动很困难,离她最近的红军士兵小心地把她扶了起来。

⑩即使在这个当儿,老妇人也没有说话,她不过抬起眼睛来,朝这些脱了帽的肃立着的人们看了一眼,十分庄严地对他们深深一jūgōng;然后,把她的黑色大围巾拉直了,颤巍巍地走了。没有再回过头来,看一下那蜡烛和那些士兵。

(11)红军士兵们目送着她走远了。他们小声地谈论着,似乎怕jīng rǎo那肃穆的空气,他们穿过方场,走过桥,赶上他们的连队,投入战斗。

(12)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

(13)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

蜡烛的初中阅读题目

1.在原文括号内为加粗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2.选文中两次出现“这时候”,请说出具体指什么时候。

3.文中多次提到老妇人的黑色围巾,这有什么特殊意味?

4.第⑦段对蜡烛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5.请找出第⑨段描写老妇人的动作的词语,并说说这些动词有什么作用。

6.画曲线的语句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7.为什么在第(12)段不点出人物的姓名,而只说“南斯拉夫的母亲”和“苏联青年”?

蜡烛的初中阅读答案

1.Bènmú鞠躬惊扰

2.第③段的“这时候”是指当那一连红军已经占领了那座桥,再没炮弹落在方场上的时候;第⑨段的“这时候”是指当红军战士围着坟堆静默的时候。

3.黑色,表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这一着色,渲染了肃穆的气氛,表达了老妇人的哀悼之情。

4.一方面是照应上文,对烛光进一步交代,另一方面这微弱的烛光也象征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

5.动词略。老妇人庄严而郑重的举动表现了她内心对烈士的哀思和敬意。

6.环境;勾勒出战争破坏后的景象,控诉法西斯强盗对人类文明的践踏。

10.救命恩人江岸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篇十

5.①形象上,凸显 ②情节上,展示侯一凡的认真热心与有关负责人麻痹冷漠的对比,造成矛盾冲突,突显 救人不易。

③效果上,运用延迟手法,使救人的情节一波三折,增强故事的吸引力。 (答对一点给1分,答对两点给3分,答对三点给5分)

6.①情节上,引出对救人原因的说明,解释悬念,使情节完整。

②人物上,侯一凡把救人的原因归为吕晓红,表现了他谦逊淳朴的形象特点。

11.阅读理解题 篇十一

常见的主要题型有:

(1) 判断概括型,即阅读所给的范例推出一般的结论;

(2) 模拟方法型,即通过阅读解题过程总结解题规律、方法;

(3) 知识迁移型,即阅读新知识,研究新问题,并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

例1 (2011贵州贵阳)[阅读]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任意两点P(x1,y1)、Q(x2,y2)为端点的线段中点坐标为x1+x22,y1+y22.

图1

[运用]

(1) 如图1,矩形ONEF的对角线相交于点M,ON、OF在x轴和y轴上,O为坐标原点,点E的坐标为(4,3),则点M的坐标为 ;

(2) 在直角坐标系中,有A(-1,2),B(3,1),C(1,4)三点,另有一点D与A、B、C构成平行四边形的顶点,求点D的坐标.

分析 (1) 根据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及点O、E的坐标,利用中点坐标公式,可以求出M点的坐标;(2) 点D与A、B、C构成平行四边形可分为ACBD′、ABCD″、ABDC三类.如图2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可求出AB中点的坐标,再由C点的坐标,利用中点坐标公式,便可求出点D′的坐标,同样的方法可求出其余两种情况下点D的坐标.

解析 (1) 如图1, ∵ x1+x22,y1+y22

图2

=4+02=2,y1+y22=3+02=1.5,∴ M点的坐标为(2,1.5).

(2) 如图2,线段AB的中点坐标为-1+32,2+12,即(1,1.5),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可知,CD′的中点坐标也为(1,1.5),设D′的坐标为(x,y),所以1=x+12,得x=1,1.5=y+42,得y=-1,故D′(1,-1);同理可得D″(-3,5),D(5,3).

点评 本题考查了矩形和平行四边形的一个性质——对角线互相平分,比较简单.解题关键是通过阅读熟练掌握已知两点求其中点坐标的方法及正确应用分类讨论的思想.

例2 (2011湖北十堰)请阅读下列材料:

问题:已知方程x2+x-1=0,求一个一元二次方程,使它的根分别是已知方程根的2倍.

解:设所求方程的根为y,则y=2x.所以x=y2.

把x=y2代入已知方程,得y22+y2-1=0.

化简,得y2+2y-4=0.

故所求方程为y2+2y-4=0.

这种利用方程根的代换求新方程的方法,我们称为“换根法”.

请用阅读材料提供的“换根法”求新方程(要求:把所求方程化为一般形式)

(1) 已知方程x2+x-2=0,求一个一元二次方程,使它的根分别是已知方程根的相反数,则所求方程为 .

(2) 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有两个不等于零的实数根,求一个一元二次方程,使它的根分别是已知方程根的倒数.

分析 (1) 根据所作方程的根与原方程的根互为相反数,可设y=-x,得x=-y,代入方程进行化简;(2) 根据所作方程的根与原方程的根互为例数,可设y=1x,得x=1y,代入整理化简.

解析 (1) 设所求方程的根为y,则y=-x.所以x=-y,将x=-y代入已知方程,得(-y)2+(-y)-2=0,即y2-y-2=0,故所求方程为y2-y-2=0.

(2) 设所求方程的根为y,则y=1x(x≠0),所以x=1y(y≠0),把x=1y代入ax2+bx+c=0(a≠0)中,整理,得cy2+by+a=0,由于ax2+bx+c=0(a≠0)有两个不等于零的实数根,所以c≠0,故所求一元二次方程为cy2+by+a=0(c≠0).

点评 此类题目不难,解决此类题的关键就是根据根的关系巧妙地进行换元,然后代入化简.

例3 (2011山东青岛)问题提出:

我们在分析解决某些数学问题时,经常要比较两个数或代数式的大小,而解决问题的策略一般是进行一定的转化,其中“作差法”就是常用的方法之一.所谓“作差法”,就是通过作差、变形,并利用差的符号确定它们的大小,即要比较代数式M、N的大小,只要作出它们的差M-N,若M-N>0,则M>N;若M-N=0,则M=N;若M-N<0,则M<N.

图3

问题解决:如图3,把边长为a+b(a≠b)的大正方形分割成两个边长分别是a、b的小正方形及两个矩形,试比较两个小正方形面积之和M与两个矩形面积之和N的大小.

解:由图3可知,M=a2+b2,N=2ab.∴ M-N=a2+b2-2ab=(a-b)2.∵ a≠b,∴ (a-b)2>0.∴ M-N>0,即M>N.

类比应用:(1) 已知小丽和小颖购买同一种商品的平均价格分别为a+b2元/千克和2aba+b元/千克(a、b是正数,且a≠b),试比较小丽和小颖所购买商品的平均价格的高低.

(2) 试比较图4和图5中两个矩形周长M1、N1的大小(b>c).

联系拓广:小刚在超市里买了一些物品,用一个长方体的箱子“打包”,这个箱子的尺寸如图6所示(其中b>a>c>0),售货员分别可按图7、图8、图9三种方法进行捆扎,问哪种方法用绳最短?哪种方法用绳最长?请说明理由.

分析 通过阅读得到启发.应用(1)首先求出两式之差,然后看差是大于零、等于零还是小于零.

a+b2-2aba+b=(a+b)2-4ab2(a+b)=(a-b)22(a+b),进而比较得出大小关系;(2) 由图形表示出M1=2(a+b+c+b)=2a+4b+2c,N1=2(a-c+b+3c)=2a+2b+4c,求出两者之差即可进行比较大小;对于联系拓广中的问题,可分别表示出图7的捆扎绳长、图8的捆扎绳长和图9的捆扎绳长,进而表示出它们之间的差,即可得出大小关系.

解析 (1) a+b2-2aba+b=(a+b)2-4ab2(a+b)=(a-b)22(a+b),∵ a、b是正数,且a≠b,∴ (a-b)2>0, 即(a-b)22(a+b)>0,∴ a+b2>2aba+b. ∴ 小丽所购买商品的平均价格比小颖的高.

(2) 由图4、图5可知,M1=2(a+b+c+b)=2a+4b+2c,N1=2(a-c+b+3c)=2a+2b+4c,∴ M1-N1=2a+4b+2c-(2a+2b+4c)=2(b-c),∵ b>c,∴ 2(b-c)>0,

即M1-N1>0,M1>N1,∴ 第一个矩形大于第二个矩形的周长.

设图7的捆扎绳长为L1,则L1=4(c+a)+4(c+b)=4a+4b+8c;

设图8的捆扎绳长为L2,则L2=2(c+a)+2(c+b)+2(a+b)=4a+4b+4c;

设图9的捆扎绳长为L3,则L3=4(a+c)+2(c+b)+2(a+b)=6a+4b+6c.

∵ L1-L2=4a+4b+8c-(4a+4b+4c)=4c>0,∴ L1>L2.

∵ L3-L2=6a+4b+6c-(4a+4b+4c)=2a+2c>0,∴ L3>L2.

∵ L3-L1=6a+4b+6c-(4a+4b+8c)=2(a-c),a>c,∴ 2(a-c)>0,∴ L3>L1.

故L3> L1>L2.∴ 第二种方法用绳最短,第三种方法用绳最长.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整式、分式的混合运算以及不等式的性质,根据已知表示出绳长,再利用绳长之差比较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例4 (2011北京)阅读下面材料:

小伟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如图10(1),在梯形ABCD中,AD∥BC,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若梯形ABCD的面积为1,试求以AC,BD,AD+BC的长度为三边长的三角形的面积.

小伟是这样思考的: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应想办法移动这些分散的线段,构造一个三角形,再计算其面积即可.他先后尝试了翻折,旋转,平移的方法,发现通过平移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他的方法是过点D作AC的平行线交BC的延长线于点E,得到的△BDE.即是以AC,BD,AD+BC的长度为三边长的三角形,如图10(2).

参考小伟同学的思考问题的方法,解决下列问题:

如图10(3),△ABC的三条中线分别为AD,BE,CF.

图10(1)

图10(2)

图10(3)

(1) 在图10(3)中利用图形变换画出并指明以AD,BE,CF的长度为三边长的一个三角形(保留画图痕迹);

(2) 若△ABC的面积为1,则以AD,BE,CF的长度为三边长的三角形的面积等于34.

图10(4)

分析 如图10(2),根据平移可知,△ADC≌△ECD,且由梯形的性质知△ADB与△ADC的面积相等,即△BDE的面积等于梯形ABCD的面积;也可根据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进行转化.如图10(4),(1) 作FP∥BE且FP=BE,连接PC,得到的△CFP即是以AD、BE、CF的长度为三边长的一个三角形.(2) 结合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及等底等高三角形面积相等,知以AD,BE,CF的长度为三边长的三角形的面积等于△ABC的面积的34.

解析 设梯形ABCD的高为h.如图10(2),由作图可知,四边形ACED为平行四边形,所以,AD=CE.

S梯形ABCD=(AD+BC)·h2=(CE+BC)·h2=BE·h2=S△BED=1,△BDE的面积等于1.

(1) 如图10(4),作FP∥BE且FP=BE,连接PC、PE、PA、EF,∴ 四边形BEPF为平行四边形,∴ PE∥AB,PE=BF=AF,∴ 四边形PEFA也为平行四边形,∴ PA∥EF∥BC,PA=EF=DC,故四边形PCDA为平行四边形,PC=AD,△CFP即是以AD、BE、CF的长度为三边长的一个三角形.

(2) 由E、F分别是AC、AB的中点,EF∥BC,EF=12BC,∴ △AEF∽△ACB,从而S△AEF=14S△ABC=14,∵ 四边形APEF为平行四边形,∴ S△AEF=S△AEP=14,又E是AC的中点,∴ S△PEC=S△AEP=14,同理S△PEF=S△CEF=14,所以,以AD、BE、CF的长度为三边长的三角形的面积等于S△PFC=14+14+14=34.

12.悼念玛丽·居里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篇十二

(一)悼念玛丽·居里

玛丽·居里,本名妮雅·斯可罗多芙斯卡,于1867年生于华沙。她是一位中学教师的女儿。她在地方学校接受了普通教育,并从父亲那里受到了一定的科学训练。她参加过学生的革命组织,并因此离开了当时属于帝俄管辖的华沙,去到当时在奥地利统治下的克拉科夫。1894年她认识了该校的物理学教授皮埃尔·居里,第二年他们结了婚。她接任她丈夫的巴黎大学物理实验室主任的职务、19获得博士学位。19皮埃尔·居里不幸逝世后,她继任了丈夫的理学院物理学教授的职位,这是第一次由妇女担任这种职务。她还被任命为巴黎大学镭研究所的居里实验室主任(该研究所成立于19)。

1. 这段文字的记叙顺序是 。

2. 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玛丽·居里,也就是1867年生于华沙的妮雅·斯可罗多芙斯卡。

B. 玛丽·居里取得了博士学位。

C.玛丽·居里是获得巴黎大学理学院物理学教授的职位的第一位女性。

D.1906年皮埃尔·居里不幸逝世,玛丽·居里继任了丈夫理学院物理学教授的职位并且被任命为巴黎大学镭研究所的居里实验室主任。

(二)阅读《悼念玛丽·居里》回答问题。

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作出的贡献。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即使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

她一生中最伟大的科学功绩--证明放射性元素的存在并把它们分离出来--甲能取得,乙是靠着大胆的直觉,丙也靠着在难以想象的`极端困难情况下工作的热忱和顽强,这样的困难,在实验科学的历史中是罕见的。

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

1. 下面对第一自然段中的这样一词的作用解释得正确的一项( )

A. 强调对居里夫人崇敬心情之深。

B. 对居里夫人一生所做出的重大贡献做出准确的判断。

C. 复指居里夫人的加强语气。

D. 为了更充分地表达对居里夫人逝世的哀悼之情。

2. 下面对第一自然段中的也许一词的作用解释得正确的一项是( )

A. 表示对论断不能做出肯定判断。

B. 用委婉的语气表示肯定的看法。

C. 用委婉的语气表示两种可能或许都存在。

D. 目的是让读者作出判断。

3. 下面对第一自然段的内容概括得正确的一项是( )

A. 高度赞扬居里夫人的崇高品德。

B. 高度赞扬居里夫人的智慧和才能。

C. 说明居里夫人的人品与才智的关系。

D. 阐明人品与才智的关系,赞扬居里夫人的人品比才智更出色。

4. 依次填入文中甲、乙、丙三处最恰当的一组关联词语是( )

A. 只要 虽然 但是 B. 所以 不仅 而且

C. 即使 一边 一边 D. 既然 或者 或者

5. 下面四种说法,与最后一段的内容无关的一项是( )

A. 高度评价居里夫人的品格和作风。

B. 指出居里夫人的品格和作风对欧洲未来的重要性。

C. 希望欧洲知识分子为了欧洲的未来向居里夫人学习。

D. 抨击当时欧洲社会的严酷和不平等。

阅读答案:

(一)1. 顺叙 2. D

13.雪莲花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篇十三

雪域高原的春天是美的。天空湛蓝,云彩恬淡,举头似乎能透至根;大地绿韵,星花摇曳,低头似乎能触至魂。大美,还数雪莲花。她鹤立于群山之巅,绽放于厚雪之隅。她与皑皑白雪相依偎,在阳光的照耀下,圣洁飘逸,好似哈达在苍穹舞动祝福。

初踏西藏,雪莲花的诱惑让人难以忘怀。她生长在海拔4500米左右的悬崖峭壁上,面对如此恶劣的生存环境,她决意与纯净的雪山为伍,默默守望盛开。

自古以来,西藏百姓从白云、雪山、乳汁、糌粑等认识了白色,形成了以白为基调且为至尊的审美理念。白色的雪山、冰雪意味着力量、智慧、博大,给人敬畏之意。从白色对神的形象,逐渐发展到象征纯洁、正义、善良等美好的情感。生长于白皙之域的雪莲花,自然成为西藏的“天之骄子”。一千多年前,唐代边塞诗人曾经这样吟唱:“耻与众草之为伍,何亭亭而独芳!何不为人之所赏兮,深山穷谷委严霜?”

在西藏时间长了,会时时被这种境界所熏染,震撼。

一次下乡到离大峡谷最近的一个村庄,沿途峡谷幽深空灵,阒无人迹,瀑布跌宕,植物繁密如织。左边的天空暗云翻滚,雨雾弥漫,宛如冥界;右边的天空却艳阳升腾,灼热笼罩,似如炉盆。旷垠的沙丘不着边际,时有牲畜、野兽的残骸散落。我们三天风餐露宿,是眼前的村景消除了身心的疲惫。村中双人合抱的核桃树丛,果硕叶茂,缠绕小村;黄酥酥的青稞遍满田野,把“选美中国”首峰的南迦巴瓦峰囊括怀中。土石夯筑的房屋,透出悠久藏文化醉人的气息;沟渠清水畅流,映出雪山、林卡、牦牛、羊群的倩影。进村没有平整的路面可寻,但见拖拉机、发电设施等“庞壮”之器,要耗很大的气力,方能引入村庄。

在西藏,言语中谈到十八军这个字眼,军人会蓦然举手敬礼,普通人也露出敬仰的神情。1949年2月,中原解放军改编为第二野战军,以中原一纵队20旅为主组建了第十八军。1950年3月4日,在四川乐山举行进军西藏誓师大会后,十八军挥师西进。据一位老战士介绍:当时入藏,是既战斗,又修路。这条路沿线陡壁峭崖,沟壑纵横,海拔入云,终年积雪。比如折多山、雀儿山,海拔分别为4298米、5050米。这些高山峻岭太多了,通俗点说,就是在玉帝头上“动土”。当时没像样的施工设备,路完全是一锤锤敲、一锨锨铲出来的。一位战友,用绳系悬在空中作业,不慎坠入深涧,与青山绿水共存。有的战士体能负荷过大,又缺氧,干着干着就窒息过去了,成为钢铸的丰碑立于山巅。若遇到敌情,即刻又投入战斗。我循着英雄路走了一趟,陡峭的山体、高挂的窄道,会令你眩晕或气短。为了这条入藏大动脉,平均每公里倒下了一位战士。我仿佛看到两千多公里的川藏线上十八军将士气吞山河的壮举。翠绿的高山松是他们的身躯,晶莹的白雪是他们的心灵,蜿蜒的路径是他们的血脉。十八军的后代,传承着父辈的精神,至今活跃在西藏各个领域。

我在西藏工作时,遇到一位县农牧局的技术员,他在内地就学过,问他为什么还回西藏,他说:“与生俱来的情感割舍不了,我的魂、灵都在西藏。我的孩子正在广东的一所大学读书,毕业了我也会叫他回藏工作。”献终生还要献子孙,这就是十八军的军魂。

一位在藏工作三十多年的老同志,组织上在家乡为他妥当安排了单位、房子、子女就业,可他回来后不适应,说:“见不到雪山,听不到雅鲁藏布江流淌的声响,心里难受。”又携妻带子返回西藏。

在边防哨所,我遇到一位刚入伍的四川籍年轻战士,稚嫩的脸蛋,笑容可掬。可高原缺氧,使其嘴唇发紫。攀谈中方知,他家中条件尚好,就他一个男孩,家人不让他从军,尤其是来西藏。可他钟情雪域。一年后,他在一次边境巡逻中,无常的雪崩夺去了他豆蔻的年华。我采了许多花草前往凭吊,茔碑周围盛开的雪莲花,晶莹剔透,展示了他的品格。

有人问我,到西藏就能看到雪莲花吗?我说,能啊!来自于祖国四面八方进藏的同志,立志高原,淳朴奉献,不就是一朵朵美丽的雪莲花吗?他们与高山的雪莲花,融会成雪域西藏不朽的圣洁花海。

《雪莲花》阅读题目

小题1:文章开头从描写雪域高原的雪莲花写起,有什么作用?(3分)

小题2:联系上下文思考:文章第四段中加线的“这种境界”是指什么?(3分)

小题3:文章题目为“雪莲花”,为什么用较大篇幅写“十八军”的动人事迹?(2分)

小题4:阅读全文,思考题目“雪莲花”的含义。(4分)

小题5:阅读下面链接文字,结合文章写作手法,说说它们在写法上的共同点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材料】白杨不是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以及力求上进的精神。 (茅盾《白杨礼赞》)

《雪莲花》阅读答案

小题1:突出了雪莲花的圣洁、纯净、美好。

小题2: 白色的雪山、冰雪意味着力量、智慧、博大,给人敬畏之意。从白色对神的形象,逐渐发展到象征纯洁、正义、善良等美好的情感。生长于白皙之域的雪莲花,自然成为西藏的“天之骄子”。

小题3:十八军的将士们曾在这里建设、战斗、生活过,他们用自己的躯体谱写了建设西藏的动人诗篇,晶莹的白雪是他们的心灵,他们的心灵就像雪莲花那样纯洁。

小题4:既是雪域高原鹤立于群山之巅的一种雪白的花,又代表了“立志高原,淳朴奉献的一颗颗心灵”和晶莹、剔透、圣洁的品格。

14.英语阅读理解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篇十四

1.如何获取段落的主旨和大意

获取段落的主旨和大意最有效的办法是找出主题句。一篇文章(或一个段落)通常都是围绕一个中心意思展开的,而这个中心意思往往由一个句子来概括。这个能概括文章或段落中心意思的句子叫做主题句。因此,理解一篇文章或一个段落的中心意思首先要学会寻找主题句。

主题句一般具有3个特点:(1)表述的意思比较概括,相对其他句子概括性更为明显。 (2)句子结构较简单,多数都不采用长、难句的形式。(3)段落中其他的句子必定是用来解释、支撑或发展主题句所表述的主题思想的。

在一篇文章或一个段落中,大部分主题句分为3种:

①主题句在篇首或段首

主题句在篇首或段首的情况相当普遍。一般新闻报道、说明文、议论文大都采用先总述,后分述的叙事方法。

例如陕西省英语中考试题阅读材料B的第一段:

All living things on the earth need other living things to live. Nothing lives alone. Most animals must live in a group, and even a plant grows close together with others of the same kind. Sometimes one living thing kills another, one eats and the other is eaten. Each kind of life eats another kind of life in order to live, and together they form a food chain(食物链).Some food chains become broken up if one of the links disappears.

第一句即是主题句。这个句子概括了本段的中心意思:“地球上所有的生物要生存都离不开其他的生物。”后面讲述了大量的事实:“大部分动物必须成群地生活,甚至一种植物也要和其他同类的植物靠在一起生长。有时一种生物杀死另一种生物,一种生物吃另一种生物,而另一种生物被吃。”在列举了大量的事实之后,作者指出:“如果这些食物链中的一个链环消失,所有的链环都会断掉。”所有这些事实都是用来支撑第一句的。

在这篇短文之后有一道考查主题的阅读理解题:

Which of the following do you think is the best title for this passage?

A. AnimalsB. Plants

C. Food ChainsD. Living Things

根据主题句的意思,我们很容易判断:此段最好的标题是Food Chains。

②主题句在篇末或段末

用归纳法写文章时,往往表述细节的句子在前,概述性的句子在后,并以此结尾。这种位于篇末或段末的主题句往往是对前面细节的总结、归纳或结论。

例如某省中考试题阅读材料A的最后一段:

If you buy some well-made clothes, you can save money because they can last longer. They look good even after they have been washed many times. Sometimes some clothes cost more money, but it does not mean that they are always better made, or they always fit better. In other words, some less expensive clothes look and fit better than more expensive clothes.

这段文章在前面列举了两个事实:“如果买一些制作精良的衣服,你会省钱,因为这些衣服能穿得时间长一些。即使他们洗了很多次,看起来仍然很好。有时有些衣服花的钱更多,但并不意味着这些衣服做得更好。”最后一句话是对这两个事实的概括:“有些价钱便宜的衣服比价钱贵的衣服更好看,更合身。”段末这个句子就是主题句。

③无主题句

有时,一篇文章里并没有明显的主题句。这时我们应该怎样来确定文章的主题或中心意思呢?其实这也不难。首先找出每一段的中心意思,各段的中心意思往往都是围绕一个中心来展开的,或是用来说明一个问题的。这个中心或这个问题就是这篇文章的主题或中心意思。

例如江西省中考试题阅读理解A:

Killer bees started in Brazil 1957. A scientist in Sao Paulo wanted bees to make more honey(蜂蜜). So he put forty-six African bees with some Brazilian bees. The bees bred(繁殖) and made a new kind of bees. But the new bees were a mistake. They didn’t want to make more honey. They wanted to attack. Then, by accident, twenty-six African bees escaped and bred with the Brazilian bees outside.

Scientists could not control(控制) the problem. The bees increased fast. They went from Brazil to Venezuela. Then they went to Central America. Now they are in North America. They travel about 390 miles a year. Each group of bees grows four times a year. This means one million new groups every five years.

Why are people afraid of killer bees? People are afraid for two reasons. First, the bees sting(叮) many more times than usual bees. Killer bees can sting sixty times a minute nonstop for two hours. Second, killer bees attack in groups. Four hundred bee stings can kill a person.

Already several hundred people are dead. Now killer bees are in Texas. In a few years they will reach all over the United States. People can do nothing but wait.

这篇短文表面看起来没有主题句,那么怎样来确定它的中心意思呢?按照上面的说明,我们先找出每一段的大意。第一段讲的是“killer bees”的产生。第二段讲的是“killer bees” 的急剧增加。第三段讲的是人们害怕“killer bees”的原因。第四段讲的是“killer bees”已经杀死的人数和将来的状况。从这几段的大意可以看出,这篇文章自始至终都是围绕“killer bees”这一中心展开的。换句话说,“killer bees”就是这篇文章的主题。

在这篇短文的后面有这样一道阅读理解题:

The best title of the passage is ____________.

A.How to make more honeyB.Killer bees

C.A foolish scientist D.How to feed killer bees

毫无疑问,答案应该是B。

2.如何确定细节和事实

在阅读理解题目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考查细节和事实的题目。这类题目相对容易一些。

这些题目有两个共同特点:(1)凡属针对特定细节的考题,其正确答案大都可以在阅读材料中找到对应的文字部分作为验证。这一部分可能是一个词或短语,也可能是一个句子或相关的若干句子,但句式、用词和表达方式不同。(2)干扰项往往是主题思想与细节混杂,正确答案的细节和非正确答案的细节混杂,甚至真假混杂。因此,要想做好阅读理解中确定细节和事实的题目,一要在文章中找出相应的信息点,二要排除干扰项。

3.如何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

猜测词义也是英语阅读的一种能力。英语阅读理解试题中有不少这样的题目:任何一个实词,只有在一定的上下文中才能表示一个确定的词义。所谓上下文,正如英语辞典所解释的,其作用就是帮助确定上下文中的词、短语或句子的意义。据此,我们可以尽可能地利用上下文来猜测词义,即从已知推求未知,也就是用我们所熟悉的词或短语来猜测我们不熟悉的词的词义。

猜测词义时,可以从3个方面来考虑:(1)根据上下文已知部分进行逻辑上的推理。(2)运用语法知识进行语法分析。(3)依靠常识和经验作出判断。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的方法有下列几种:

①根据定义或解释猜测词义

例如甘肃省中考英语试题阅读材料B:

A bag is useful and the word “bag” is useful. It gives us some interesting phrases(短语). One is “ to let the cat out of the bag.” It is the same as “to tell a secret”...

Now when someone lets out (泄漏)a secret, he “lets the cat out of the bag”.

短文后面有一道理解题:

John “lets the cat out of the bag” means he ____.

A. makes everyone know a secret

B. the woman bout a cat

C. buys a cat in the bag

D. sells the cat in the bag

在这篇文章里,let the cat out of the bag虽然是一个新出现的短语,但紧接着后面就给出解释It is the same as “to tell a secret”,根据这一解释,我们就可判断出正确答案应为A。

②根据情景和逻辑进行判断

例如北京市海淀区中考试题阅读材料A,其中第三段是这样的:

As they go around town, the police help people. Sometimes they find lost children. They take the children home. If the police see a fight, they put an end to it right away. Sometimes people will ask the police how to get to a place in town. The police can always tell the people which way to go. They know all the streets and roads well.

文章后面有这样一道题:

In the text, “put an end to” means “____”.

A. stop B. cut C. kill D. fly

根据文章所提供的情景,如果警察看到有人打架,他们肯定会去制止。因为制止打架斗殴是警察的职责。根据这一推理,答案应该是A。

③根据并列、同位关系猜测词义

例如福州市中考英语试题的阅读材料B:

There is a place on our earth where hot water and steam come up under the ground. It is on a large island in the Pacific Ocean. The island is North Island in New Zealand.

What does the word “steam” mean in Chinese?

A. 自来水B. 大气C. 冰川D. 蒸汽

从语法上看,steam和hot water是并列关系,我们就可以断定这两种东西是相关的,是同一类物质。在所给4个选项中只有“蒸汽”有这种可能。

④根据背景和常识判断

⑤根据同义、反义关系猜测词义。

⑥根据因果关系猜测词义。

4.依据短文内容和已掌握的常识进行推断

所谓推断,就是根据阅读材料中所提供的信息,推断出未知的信息,即把有关的文字作为已知部分,从中推断出未知部分。据以推断的有关文字可能是一个词或一个句子,也可能是若干句子,甚至是全文。

中考英语试题中的推断题很多,涉及的面也很大。其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事实推断:这种推断常常针对某一个或几个具体细节,是比较简单的推断。进行这种推断,首先要在文章中找出据以推断的有关文字,然后加以分析,尤其要悟出字里行间的意思。

例如南京市中考英语试题阅读理解中的一道题: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ich of the following can you most possibly watch on TV?

A.You often play football with your friends after school.

B.Your teacher has got a cold.

C.A tiger in the city zoo has run out and hasn’t been caught.

D.The bike in front of your house is lost.

在阅读材料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Secondly, a news story has to be interesting and unusual. People don’t want to read stories about everyday life. As a result, many stories are about some kind of danger and seem to be “bad” news.

根据这段文字,我们可以推断电视报道的新闻故事应是有趣的和不平常的。因此,正确答案应为C。

②指代推断:确定指代词的含义和指代对象是阅读理解题常见的题目。要确定指代词所指代的对象,关键在于对所在上下文的正确理解。指代名词的指代词,其单复数形式应与被指代的词一致,因此数的形式可作为识别指代对象的第一个辅助标志。

③逻辑推断:这类题目往往要求根据文章所提供的背景,人物的表情,动作和语言来推断出人物的态度或感觉。

上一篇:网管员培训心得下一篇:第一年阶段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