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研究性学习作业(精选9篇)
1.小学研究性学习作业 篇一
2013年云浮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全员培训
小学英语作业题
一、作业题目(任选一题)
1.您觉得课改和国家《英语课程标准》试行10年来对您个人作为一名教师发生了什么影响?
2.您怎样理解英语课程的双重属性——人文性和工具性?
3.请根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教学建议,谈谈如何开展英语语法教学。
4.请基于课程视频中的教学案例,设计一个词汇教学活动。
5.请谈谈如何进行听说读写的整合教学。
6.您在日常教学中注意贯彻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教育吗?能举些例子吗?
7.您觉得对小学生的英语教学也应体现文化意识教育吗?能举两、三个例子吗?
8.请谈谈小学阶段学习策略教学的方法。
9.请根据专家讲解,设计一个学习策略班级讨论活动。
10.怎样认识评价的教育功能让小学阶段英语教学评价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11.怎样设计跨技能听说活动,帮助提高学生在语境下的英语英语交流能力?
12.评价改革与落实素质教育思想的关系?
二、作业要求
1.答题时写明选择题目,在题目下面写明作者和单位名称。
2.字数要求不少于500字。
3.内容充实,杜绝抄袭,如有雷同,均视为无效作业,成绩为“不合格”。
三、答题内容
1.您觉得课改和国家《英语课程标准》试行10年来对您个人作为一名教师发生了什么影响?
一、以人为本,走出应试误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在实施新课标之前,英语教学大多数是体现应试英语,因为他是评价学生和老师的唯一标准。从本质上来说,应试英语与“以人为本”的思想背道而驰,学生在这里,不是被看作学习主体,二十被训练成应付考试的机器,谈不上对学生思维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无法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有效的学习策略。然而新课标强调英语教学应该是对人的品格、思想、语言能力、健全人格、文化知识与意识的全面教育,把情感、文化作为课程与目标。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和自信心放在英语教学的首位。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良好的习惯作为学习的重要部分。注重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培养学生的智能,以培养学生为主体的地位,只有学生对英语感到有兴趣,而实用,学习积极性提高,考试成绩也会有相应的进步。
二、变封闭式教学为开放式教学,丰富英语课内外知识。
和以前的旧教学大纲相比,开放式教学与新课标准的一个个显著的特点,它不但体现了英语教学随着现代的科技发展与时俱进,而且,也是对
应试英语的重大挑战,以前我把教学活动限制在课堂之内,也不需要和学生开展和利用教科书以外的其他教学资源,以拓展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现在布置课后任务给学生,以至于学生能利用工具书,网络在网上获得更多的新知识,有利于学生的拓展知识,有利于学生的良好的方法的培养,从而终身受益。其次,在课堂上学生各抒自见、百花争鸣。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
三、重视个体差异,让学生在课堂上都有发展和表现的机会。
我认为新课标的宗旨在于老师创设合理的任务,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任务中担任角色,学生在快乐、宽松的环境中能够积极的参与,高质量的完成任务,从而得到老师和同学的欣赏,让学生在任务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增强自信心。改变以前的状况,变成主动的求学,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出色地完成任务。
四、增进师生关系,加强学生合作精神。
由于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主动、共同发展。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再是传授知识与被动接受知识的关系,而是变成合作者。师生之间增加沟通的机会,学生得到教师的欣赏,关系更加和谐。实施新课标,课程上学生合作机会增多了,很多活动不是个人能完成,需要集体的力量。即让学生为了集体和个人荣誉就会自觉地帮助差一点的同学,这样一来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同学之间多一份爱心,少了份自私。
以上就是新课标对我教学里面的影响
2.小学研究性学习作业 篇二
一、语文作业的规范设计流程
规范的语文作业设计流程包括如下四点:第一, 明确作业设计的主要目的。这一流程的中心就是要解答“为什么要设计作业”这一问题, 主要包括弄清楚作业设计的目的, 完成作业的具体要求和设计的特点等。第二, 明确作业中的内容指向。由于语文学科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学习内容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 这就决定了语文作业设计的内容要有明确的指向性, 主要内容包括技能训练、过程体验等。而且, 作业中内容的指向往往同时包含了多种内容, 并不是单一的, 会侧重于某一方面知识的考查。第三, 确定作业的主要类型。小学语文的作业设计主要包括记忆、运用、活动和综合等四种类型, 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选择作业设计的类型。第四, 对作业设计进行评价。这一流程的主要内容就是, 语文教师要对已经完成设计的作业进行评价, 评价的主要指标包括设计意图、有效度和难易程度等内容。
二、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 坚持开放性原则
小学语文的作业设计不能只停留在生字、词语、句子、课文朗读和课后作业训练手册等层面, 而是应该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 灵活地布置作业, 并在其中融入开放性的理念, 从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出发, 对他们的语文学习进行有效引导, 除了利用现有的资源之外, 还可以积极引入国学、外国文学、童话、寓言等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文本, 拓展他们的阅读范围, 增加知识的宽度。
(二) 坚持适量性原则
目前, 很多学校并没有认真贯彻给学生减负的政策, 老师会给学生布置很多作业, 语文也不例外, 导致学生身心俱疲, 容易打消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 所以在设计作业时, 应该坚持适量的原则, 根据他们的学习情况, 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例题, 改变过去的题海战术, 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现作业的补充巩固效果。
三、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主要策略
(一) 增强作业的趣味性, 积极创新
受到小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的影响, 语文作业设计应该增强趣味性, 充分调动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语文教师可以在作业中设计一些游戏, 让学生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
例如, 在学习《李时珍》之后, 可以让学生和自己的父母一起, 查找一些和李时珍相关的资料, 做成知识卡片。同时还可以采用表演课本剧的方式, 组织学生自己制作道具, 在表演的过程中仔细揣摩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变化, 也有助于培养他们团结协作的精神。
(二) 增强作业设计的灵活性
每个小学生都是独立的, 所以兴趣、爱好以及特长都存在较大的差异, 语文教师在设计作业时, 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一因素, 在作业设计中尽可能地融入更丰富的内容, 让学生的个性和特色体现出来, 让学生有更多表现自己的空间, 增强他们的成就感。
例如, 在学习《桂林山水》之后,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类型, 布置这样的作业:喜欢朗诵的同学, 可以自己选择优美的音乐进行配乐朗诵;喜欢绘画的同学, 可以用自己的画笔画出一幅秀丽的桂林山水画;喜欢写作的, 可以帮助导游写一篇导游词, 帮助导游介绍桂林山水等等。这种作业综合了音乐、美术、诗歌、朗诵等元素, 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 可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满足学生不同的个性需求。
摘要:小学语文的作业设计是课堂活动的延伸和拓展, 具有巩固课堂教学和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作用, 而且作业完成的质量和语文教学的质量密切联系, 所以有必要对作业进行科学设计, 充分发挥作业设计对提高学生语文兴趣和提高语文成绩的作用。从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现状来看,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 对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主要流程和基本原则进行了简单阐述, 然后对设计的主要策略展开了具体分析。
关键词:学生学习,作业设计,主要策略
参考文献
[1]姜自凤, 吕学超.以作业改革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之我见[J].当代教育科学, 2011 (19) :23-24.
[2]曹越.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J].教育教学论坛, 2012 (10) :39-41.
3.小学研究性学习作业 篇三
关键词:小学生;学习分心;作业习惯;微生态系统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成功和人格发展的重要基础[1],许多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学习分心等不良学习习惯,这不仅会影响学习效能和成绩的提高,而且会诱发其他不良行为习惯乃至形成不良个性。
国外学者对学习分心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生理机能等方面,国内学者则从教育的角度对学习分心现象进行了探讨,例如,从作业习惯、课堂行为等方面研究学生分心现象的行为表现,从生理因素、心理因素(主要包括学习动机、注意稳定性等)和学习环境等因素研究学习分心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教育干预的策略[2]。从心理咨询和干预的角度,较少有学者利用具体可操作的技术对个案开展系统研究和干预,张英萍 [3]、王春玲 [4]等采用认知行为训练、行为契约法等对学习分心问题进行干预,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傅根跃 [5]曾采用强化原理针对一名作业习惯不良儿童的回家作业时间进行矫正,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由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更容易受家长、教师等微生态系统因素的影响,很多心理与行为问题的产生均与微生态系统因素密切相关,因此,仅对学生个人进行干预,很难取得长期效果。自Bronfenbrenner [6]提出个体发展的生态模型以来,从生态系统角度,尤其是从微生态系统因素开展心理咨询和干预,已经成为一种趋势[7]。
本研究选择了一名存在学习分心现象的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行为契约法,并结合微生态系统因素干预,对个案的作业习惯进行研究和干预。根据已有文献[8,9]和研究者的观察,本研究把作业习惯界定为: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可观察或可测量的行为表现,具体包括六个观察维度,即复习和预习的习惯、检查和订正的习惯、及时做作业的习惯、专注做作业的习惯、作业正确率的情况、作业工整性的情况。
本研究不仅采用行为契约法等干预学生本身,也同时对教师、家长等重要的微生态系统因素进行干预,以期取得持久的效果。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小路(化名),8岁,男孩,就读于南通市某小学一年级。个案做作业时,分心现象非常明显,容易因无关刺激而分散注意,坐不住,一直晃腿、翘腿、咬衣领、玩笔,动个不停,还时常不自觉地站起来;作业拖拉,没有复习、预习的习惯,作业常有缺漏,从不检查作业。
个案的父亲是自由职业者,母亲是幼儿园老师。一方面,父母对个案过度宠爱,使个案养成了很多不好的习惯;另一方面,如果个案犯错误、闹脾气,母亲就会打他嘴巴。从访谈和观察的情况看,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属于非理性的教育模式。父母每天晚上也会检查孩子作业是否完成,但很少过问作业的正确率、更正情况及不懂的问题等,父母对孩子学习属于浅层关注。
(二)方法
本研究依据ABAB单个样本研究范式[10],采用行为契约法,结合微生态系统干预,对个案进行研究与干预。从2012年3月15日开始到6月3日结束,课题组成员轮流在每周一、周三、周四和周六下午15:30到17:00对个案进行观察记录及干预,历时近三个月,经历了四个阶段
(见表1)。
表1.ABAB单个样本研究范式阶段表
时间段
3.15-3.25
3.26-4.16(一至三周)
4.17-4.28(四至五周)
4.29-6.3
(六至十周)
阶段
准备阶段
首次干预阶段
撤销干预阶段
二次干预阶段
水平
测试基线水平A1
测试效果水平B1
测试第二个基线水平A2
测试效果水平B2
行为契约法是直接对个案的干预,目的是使个案减少不良的作业习惯行为,增加良好的作业习惯行为。本研究采用行为契约法对个案的作业习惯进行干预,即研究者与个案、父母和教师共同商量,制定作业习惯表现契约,根据相关标准对个案的作业习惯表现进行打分,每星期算一次总得分,并进行相应的奖励或惩罚。
本研究也采取措施干预个案的微生态系统影响因素,主要措施是与个案的父母、教师进行会谈。会谈探讨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父母教育方式的改进,比如,采取规则与民主相结合的教育、耐心引导与鼓励、有适当的要求等;探讨教师如何有效引导个案矫正作业习惯表现,提高教师干预作业习惯的能力。与父母和教师的会谈一共进行了三次。
1.准备阶段(2012年3月15日至3月25日)
此阶段有三个主要任务:一是与个案及其微生态系统影响因素(包括父母、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等)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二是根据研究目的及事先准备好的观察内容对个案的作业习惯进行观察记录,采用半结构化的访谈题目对教师、父母进行访谈,并在此基础上确立个案作业习惯各个指标的基线水平(A1);三是制定行为契约,为首次干预的实施做好准备工作。
2.首次干预阶段(2012年3月26日至4月16日)
此阶段采用行为契约法,并干预个案的微生态系统因素,对个案进行首次干预。一方面,根据契约,就作业完成时间、做作业态度、作业准确率、作业工整性、注意力持续时间等方面的表现进行打分,每星期算一次总得分,并进行相应的奖励或惩罚,如增减看电视的时间、玩游戏次数等。另一方面,对个案的微生态系统因素进行干预,帮助父母在教育方式上得以改进,在个案完成作业期间不进行干扰,减少过度宠溺的言行,不仅关注作业是否完成,也关注孩子的学习习惯和作业质量等;教师要对个案提出合理的作业完成要求,并对个案及时进行必要的鼓励。
观察记录并统计得出首次干预的效果,即个案作业习惯各个指标的数据(B1)。
3.撤消干预阶段(2012年4月17日至4月28日)
此阶段撤消对个案的所有干预措施,并观察记录从4月22日到28日(第五周)个案作业习惯各个指标的数值,作为撤消干预后作业习惯各个指标新的基线水平(A2)。
4.二次干预阶段(2012年4月29日至6月3日)
此阶段恢复所有的干预措施,持续五周的时间,最后得到正式干预后作业习惯各个指标的水平(B2)。
二、结果
(一)作业习惯改善总体情况
结合干预者的观察、记录及家长、教师、同伴们的反馈,将作业习惯的改变总结如表2。
表2.作业习惯改善总体情况表
作业习惯观测指标
干预前总体表现
干预后总体表现
复习和预习
一般只完成书写作业,若没有监督就不会认真完成预习、复习、读书等其他作业。
对于复习语文默写词语欣然答应,并且正确率高。考试前主动提出要求复习,但预习意识仍旧不强。
检查和订正
没有检查作业的习惯,从不主动更正错题。
能意识到做完作业要检查,但很难把错误检查出来。
及时做作业
一般情况下,老师每天会布置15至20分钟的书面练习,绝大多数学生能在学校完成,个案经常要拖到放学回家后才做,而且回家后要先吃东西,先玩拼图,之后才会做,磨磨蹭蹭至少要50分钟到1个小时才能完成。
作业能基本控制在半小时以内完成。有时也会在学校就完成作业,回家后的作业负担少了很多。就算肚子饿,也会快速吃完东西然后专心做作业。
专注做作业
做作业过程中,注意专注度很差,不到2分钟就要东张西望,玩铅笔橡皮、擦鼻涕、上厕所、咬手指、喝水,只要房间外面有动静,他的注意力就立马被吸引过去。
做作业时的小动作少了许多,有时忍不住会玩笔,经提醒会马上停止,注意力集中时间比以前有所增加,每次能坚持到4分钟以上。
作业正确率情况
不记录作业要求,作业缺漏较多,不按顺序做题,常会漏写题目,常写错字,考试时因此扣很多分。
每天的作业都有记录,少有缺漏,能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正确率明显提高。
作业工整性情况
写错字的时候经常会用手擦字,导致作业本以及卷面不干净,作业本很脏。
基本不用手擦字,没有乱写、乱画、乱涂改的现象。
(二)专注做作业习惯的变化分析
做作业过程中,个案小动作频繁,每两次小动作之间间隔时间也较短,注意很不集中,不能专注地完成作业。因此,每次做作业时,研究者观察记录下个案前20分钟的小动作情况,以每两次小动作的间隔时间作为观察指标,考察个案专注做作业的习惯变化情况,见表3。
表3.两次小动作的间隔时间Wilcoxon符号平均秩检验
配对形式
Z值
p值
A1- B1
-2.366*
0.018
A1- A2
-1.461
0.144
A2- B2
-1.826
0.068
A1- B2
-2.366*
0.018
注:*p<0.05,下同。
由表3得知,干预对于控制个案作业过程中的小动作行为,提高注意稳定性能起到明显效果。从数据来看,两次小动作之间的间隔时间逐渐增加,最长可达4分钟,小动作频率降低,表明注意力集中时间呈现逐渐增长的趋势,个案专注做作业的习惯得到改善。
(三)及时做作业习惯的变化分析
干预期间,记录个案每天平均作业时间(以周为单位计算平均值),考察个案及时做作业习惯的变化情况,见表4。
表4.每日完成作业时间的Wilcoxon符号平均秩检验
配对形式
Z值
p值
A1- B1
2.032*
0.042
A1- A2
1.841
0.066
A2- B2
1.826
0.068
A1- B2
2.201*
0.028
由表4得知,经过干预,个案每日完成作业所需的时间出现了显著变化,作业时间明显减少。从数据来看,个案的作业时间总体呈下降趋势,个案写字速度变快,小动作减少,基本上能控制在30分钟内完成作业。
(四)作业正确率得分的变化分析
根据行为契约,每次干预辅导时,都要将个案作业正确率水平进行评分、记录,以考察个案作业正确率的变化情况,见表5。
表5.作业正确率得分的Wilcoxon符号平均秩检验
配对形式
Z值
p值
A1- B1
2.146*
0.032
A1- A2
1.614
0.086
A2- B2
1.766
0.078
A1- B2
2.312*
0.022
由表5得知,经过干预,个案作业的正确率显著提高,错误率有效降低。
(五)作业工整性得分的变化分析
根据行为契约,每次干预辅导时,都要将个案作业工整性情况进行评分、记录,以考察个案作业工整性的变化情况,见表6。
表6.作业工整性得分的Wilcoxon符号平均秩检验
配对形式
Z值
p值
A1- B1
2.218*
0.026
A1- A2
1.441
0.156
A2- B2
1.626
0.066
A1- B2
2.381*
0.017
由表6得知,经过干预,个案作业的工整性出现了显著变化,个案的作业本比较整洁,乱图乱画的行为明显减少,作业工整性评分明显提高。
三、讨论
从研究结果来看,通过行为契约法,结合个案的微生态系统因素进行干预之后,个案的不良作业习惯得到较好的矫正,完成作业的态度变得积极,拖拉作业的行为减少,完成作业所需的时间缩短,小动作明显减少,注意集中性得以提高,作业时缺漏现象变少,作业正确率和工整性显著提高。
本研究对专注做作业、及时做作业、作业正确率和作业工整性四个方面进行量化,并采用Wilcoxon符号平均秩进行检验。总体来说,检验结果符合预期,所有四个维度的A1-B1、A1-B2检验均呈现显著差异,这说明,干预对这四个维度已经产生了较好的效果。但是,所有四个维度的A2-B2数据差异检验都没有出现预期的显著差异。分析原因,有可能是二次干预的时间还不够长,或者是因为首次干预的效果已经很好,已经达到干预效果的临界极值。总而言之,后续的研究需要更认真分析并做好预防处理。
本研究一开始的个案并不是小路,而是另一名学生洋洋,由于洋洋家长相当不配合,致使干预措施无法持续开展,于2012年3月更换小路为研究对象。这也得到一个启发,对小学生等年龄较小的研究对象进行心理干预,要获得良好和持续的效果,就必须要取得教师、家长等重要微生态系统影响因素的支持,并对教师、家长等进行积极干预,否则,干预措施难以开展,很难得到预期的结果。
四、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行为契约法对学习分心小学生的作业习惯进行训练,对于矫正小学生不良的作业习惯、减少学习分心现象有良好的作用。研究也表明,对于年龄较小、对微生态因素依赖度高的孩子来说,不仅需要利用心理干预的理论与技术对孩子进行干预训练,还需要对家长、教师等直接影响孩子发展的微生态系统因素进行有效的干预,使家长或教师能在家庭教育的方式、对学生的评价与关注等方面进行调整,只有这样,对孩子的心理干预与行为干预才能更加有效,效果也才能更持久。
注:本文通讯作者为沈永江。
基金项目:南通大学人文课题(12W39)、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C-b/2013/01/001)、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DBA130213)。
[1]田澜.城镇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实证分析——对5省市17所学校5600名学生的调查[J].上海教育科研,2010,9:46-47.
[2]赵永芝.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成因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
[3]张英萍,刘宣文.用认知行为训练改进一小学生课堂注意行为的个案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12):835-838.
[4]王春玲.一例小学生学习分心问题的个案干预[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0(10):26-28.
[5]傅根跃.一例学习困难儿童不良作业习惯的行为矫正[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3,1(2):110-111.
[6]Bronfenbrenner U. The ecology of developmental processes[M]. IN: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Damon W, Lerner R M (eds.).John Wiley & Sons, Inc., 1998,(1):993-1028.
[7]张拥军,沈永江.微生态系统视野下的中小学生心理干预个案分析[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1(11):26-27.
[8]陈倩.城乡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差异与策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
[9]莫国平.不良作业习惯:基于教师视角的归因与矫正[J].江苏教育研究,2009,12(c):37-39.
[10]王爱民,金洪源等.心理干预实验中的单个或少量被试单个样本实验设计[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31(1):107-110.
4.小学研究性学习作业 篇四
虞怡玲老师执教的“植树问题”一课突出了数学思想方法这条主线,从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原有知识基础入手,通过学生实践体验、寻找规律、主动探究,归纳总结数量关系,拓展了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使学生在合作交流探究过程中体验、感悟了数学思想方法,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教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突破传统,立意精准。
植树问题走进课堂,作为数学拓展内容如果处理不好往往会走进传统的解题训练上,学生如果没有得到充分的体验往往不能充分理解“棵数”与“段数”以及“总长、段数、段长”之间的关系,导致学生死记硬背“棵数=段数+1”、“棵数=段数-1”“棵数=段数”的结论,而不知其中缘由。这堂课虞老师避开了就题解题,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学生搭建探究的“脚手架”,在剪绳子过程中,“生成画图、找规律、推算的方法框架”,这样设计的目的让学生感悟到方法比单一解题更重要的思想,为学生的后继学习起到桥梁作用。
2.引导得法,学得主动。
虞老师精确简练的数学语言表现了一名优秀数学教师所必须具备的内在素质,表述准确、重点突出,引导得法,教学有序才能使学生学得有效。课一开始虞老师由游戏“剪绳子”、成语“一刀两断”引入,然后又巧妙地替换其中的一个字,变成了“一刀两段”,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而且为学生自主解决植树问题提供了探究问题的“脚手架”。接着,虞老师揭示不同的情境,提出了开放性的植树问题,让学生在小组讨论实践中,通过“画”、“找”、“推”的方法,发现其中各种不同植树的规律,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另外,虞老师注重逆向思维的训练。教师合理应用教学资源,通过求天地广场上6根盘龙柱之间的距离,在学生知道“总长÷段长=段数”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解决逆向思考“段长×段数=总长”的问题,针对不同的问题,加以分析,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数学知识模型,达到举一反三,灵活应用的目的。
3.设计新颖,印象深刻。
一节课,给学生留下什么记忆往往是这节课成效的反映。虞老师的这节课设计新颖,利用“俗语”凸现主题,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一些数学知识,更重要的使学生对“一刀两断”、“五指四空”来一“以小见大”推算一般的数学问题的方法留下深刻的印象。一堂成功的课需要设计者围绕三维教学目标、确立一个主题,贯穿一条主线——
关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才能使数学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给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小学数学作业评价改革经验交流》的报告,数学评语字里行间让每个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体验着理解、信任、友爱、尊重等美好的人类情感,从而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
一、针对不同孩子的性格差异特点写评语。
面对一个个各方面都存在差异的学生,老师除了对作业的数量和内容实行分层外,更注重对学生的作业实施分层评价。对作业的评改不是只停留在判断正误的基础上,更注重对学生人格的尊重,体现了人文化的教育。对待性格外向的孩子,在批语上老师除了直接指出错误外,还有针对性的提出问题,让学生再读评语的过程中认识自己的错误;对于性格内向,心理承受力差的学生,老师则区别对待,评语则委婉而且带有鼓励性的。老师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用发展的眼光来评价每一位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成功欲望,让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品尝学习数学的乐趣。真正实现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健康发展的教学理念。老师的做法让我一下子豁然开朗,认识到数学评语的真正目的不是让学生知道“我做得不错,而是我会做得更好”。
二、针对不同孩子的学习特点写评语
老师在批改作业时,不但留意学生解题正误同时,更注意发现学生思维的盲点。针对不同的错误、习惯给予适时的精妙之语,给学生以点拨。在教师的温馨的评语提示中,学生学会了反思自己的习题,学会客观分析错题的得失,也学会了改变自己的不良习惯,一天天走上了发展的正轨。对作业正确率高的学生批语,老师的批语除了让他们享受成功的乐趣,更重要的是激发他们的成就感,让他们有“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对于由于粗心而引起的错误,老师首先要肯定其长处,增强自信,再提出殷切的希望,改正缺点;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老师就借助评语不断地给学生以暗示、引导,促使其养成良好的习惯。如:“作业首先是正确,其次才是速度”,“一个人的书写如同一个人的脸面,一定要注意整洁”。这样短短的几句话,则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曹老师的评语带给学生的,是一份温馨、冷静、思索和激励。
三、关注学习方法的指导
老师针对学习习惯、方法、能力、成绩不同的学生,发挥评语的作用,引导学生回归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迸发出知识的火花,使学生体验和享受学习的成功。有学生解题时因注意力也不集中出现的错误,老师就写上“想一想,验证一下,查一下题目计算顺序正确吗”等批语,让学生找出错误原因,并订正错误。对上课时经常开小差,而影响学习的学生,老师是这样写道:“老师知道你的聪慧和心灵手巧,所以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把数学学好。不懂的地方可以请教老师和同学,我们共同努力吧,好吗!”老师能将作业的批改与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相结合,带有指导性的评语,使学生感到了老师对他的关心。从而让他们都愉悦地参与到学习中去。
5.小学研究性学习作业 篇五
关注小学数学困难生
通元小学
董沈平
学习困难生的界说众说纷纭。小学数学学习困难生(以下简称学困生)指的是因身心的某些障碍而未能充分发挥自己数学方面的潜能的学生(如获取数学信息、加工和运用数学信息、保持数学信息等)。他们的数学成绩与潜能发挥之间存在着差距而导致学业的暂时“落伍”,不能适应常态学习,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等措施给予补偿和矫治。
小学数学学困生的类型和特点:
在一个班级集体中,小学数学学困生的个性特点,思想等表现不同的类型,具体有以下几种。
1、学习不得法型。拙劣的学习方法导致很差的学习效果。这类学生智力正常,记忆力较好,学习比较努力。往往死记硬背数学中的一些定义、计算法则,学习知识不求甚解,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而学到的知识处于零散的无序状态,无法掌握知识的纵向结构和横向联系,从而造成理解能力、迁移能力差,缺乏概括、归纳、举一反三的能力,学起新知识费时,“解”起题来费力。
2、贪玩懒惰型。这类学生生性好动,十分爱玩;智力正常,但缺乏学习的动力,经教育有悔过自新的决心,但一遇到玩,就无法自制,他们依赖性强,独立性差,不善于用理智支配自己行动,;一坐下来学习解题就浑身上下不舒服,心情烦躁,急于求成,巴不得一下子把老师布置的所有题目一口气做完。这类儿童喜欢动口“说”题,而不喜欢动笔“解”题,很难形成技能。
3、知识断层型。有的儿童低年级时由于体质弱,容易疲劳,有的儿童由于个人的疾病,家庭的变化,社会的不良影响等都可影响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技能的提高。数学知识点缺陷,基础不扎实,新旧数学知识难以连接,知识就会出现断层,对于系统性特别强的数学来说,后继的新知识学习就无法进行。
4、情感中断型。数学学科的严密逻辑性与儿童思维的具体形象性,这一矛盾会造成有的儿童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屡屡失败,遇不到学习成功的体验,常常以失败者的心态迎接新知识的学习,久而久之,使之缺乏自信心.在上述不同类型的学困生中,他们的学习又表现其不同心理特点:
1、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为教师,做作业为家长,教师追一追,催一催,他们就动一动,勉强应付,被动对待。
2、学习情绪差。课堂学习情绪低落,被动听课,不参与思维过程,学习与教师、同学很难配合。
3、学习品质差。学习不提问、不思考,做作业寻找现成的答案,遇到一些难题,赖于教师或者抄袭同学的作业,往往找寻“捷径”。
4、学习迁移能力差。有的学困生接受知识的信息有限,知识的储存不足,智力品质差,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很难形成知识迁移。
教学中转变数学学困生,必须要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创设有利于学困生的教育氛围,同时要根据学困生的不同类型和特点,因材施教,从根本上消除导致学困生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从而使他们走出困境。
1、“小目标”训练法。学困生一般的情况都由于知识系统某项残缺,造成学习新知识的障碍,因而教师必需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从补缺补差着手,有效的进行个别学习指导和适当补课。采取“小目标、快反馈、速矫正”的方法,具体做法:(1)要求放低,适当补“差”。掌握学困生的最近发展区,创设一个“小目标”,使学困生能一次一得。(2)实施单元达标教学,对学习本单元仍未达标的及时反馈,出现问题及时补救,不留“夹生饭”进入下单元的学习。(3)实行分组教学,分层次提要求,分类指导,分层评价,快速反馈,使不同类型学生都能得到最优发展。(4)采取课堂教学、小组学习与小组指导相结合教学方式,提供学困生表现的机会,使他们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
2、成功激励法。学困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出现情感障碍,一方面由于学生每次以失败者的心态去学习,学习无兴趣,消极对待。另一方面,由于带上无形的学困生帽子,班级里的事都不能沾边,失去参与的机会。学困生与教师与班集体自然而然的形成了鸿沟,从而导致情感交流的中断,因而要改变学困生的学习状态,首先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给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教师要发现学困生的特长、优点和潜能。一旦发现就要创造条件,积极扶持,使其发展,激发学习兴趣,进而萌发获得成功的欲望。其次,教师要把爱生和知生结合起来,“用爱浇灌迟开的花蕾”,以真诚的爱去唤醒他们“沉睡的心”,只有这样,学困生才能敞开心扉,接受教育,去争取成功。
3、学习习惯矫正法。培养学困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改变他们学习数学困难的比较关键的环节。如有位同学,人机灵豪爽,办事说话大大咧咧,不拘小节,做数学作业丢三落四,学习静不下心来,被同学戏称为“猴子屁股”、“马虎大王”,由于这种习惯导致他解数学题精确率很低。因此,通过班级活动来加以刺激,在班级数学竞赛“百题无错奖”中,我有意识地请这位同学作为此项活动的负责人,使他认识到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数学成绩有很大的关系。以后通过数学活动不断地矫正这位同学的学习习惯,同时进行逐步强化,此后,他做数学作业认真多了,参加数学趣味竞赛也有他的份了。
4、学法指导。学困生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提高学习效率,课堂上学法指导的主要内容有两种。(1)学习观点的指导。主要包括主动学习观点,认真求实观点,能做到不耻下问。(2)掌握知识方法指导。主要包括在知识输入阶段,指导学生如何思维,如何想象,如何集中注意力等。在知识储存阶段,指导学生如何记忆,如何理解,如何强化知识等。在知识输出阶段,指导学生如何分析,如何概括与综合,如何解决问题等。
6.小学研究性学习作业 篇六
少数民族预科学生汉语学习作业问题调查研究
本文就少数民族预科学生汉语作业中存在的.问题、作业的布置、批改、讲评及评语等诸多方面加以调查研究.强调汉语教师应认真对待与作业相关的各个环节的工作,以期通过作业提高学生的汉语实践能力.
作 者:闫丽萍 郭新爱 YAN Li-ping GUO Xin-ai 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汉语教育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4刊 名:语言与翻译(汉文版) PKU英文刊名:LANGUAGE AND TRANSLATION年,卷(期):“”(1)分类号:H195.3关键词:预科学生 汉语学习作业
7.小学英语周末亲子实践作业研究 篇七
关键词:小学英语,周末,亲子,实践作业
在寄宿制学校中, 学生一周才能与父母团圆一次, 因而大家很珍惜与家人相聚的时光。每周一次的英语亲子实践作业, 学生们很感兴趣, 家长也不知不觉走进了孩子学习与情感的世界, 与孩子思绪共舞。何谓英语亲子实践作业呢?所谓亲子作业就是老师根据下一单元的教学内容或教学中出现的一些情况设计一些父母儿女共同参与的英语实践性作业。比如搞调查、画家谱、画家庭平面图、听父母讲述或共同查找传统节日的来历和故事、装帧书本、制作拓展小词典、邮发E-mail、制作亲子实践作业的徽标等。亲子们可充分利用一周回家一次的特点, 母子相教, 父女同学, 在做做、画画、玩玩、听听、写写、唱唱、逛逛、制制等活动中以做促学, 以学致用, 增强亲子感情, 提高实践能力。
一、实践作业的具体做法
每到周五上午我便利用英语课下课前的五分钟时间布置亲子作业, 每次布置作业时我都对本次亲子作业进行讲解、说明, 提出要求, 便于孩子回家清晰地表达, 与父母有效地进行操作。老师则利用每周一课前十钟时间评比亲子作业, 鼓励学生利用Daily report时间表述或表演亲子作业内容, 以提高其语用能力, 增强其审美情趣。
比如在教“favourite food and drinks”这一单元《做三明治》一课时, 我布置了周末亲子实践作业:让孩子们跟爸爸妈妈学做一样食品 (色拉、比萨饼、饺子等) , 并用英语表达出来。周日晚许多同学将亲手做的食品带到班级来与大家共同分享品尝;周一, 蔡倩同学利用daily report时间表演了她的绝活——做烧卖。没曾想到在2010年2月份举办的星星火炬英语风采全国总决赛上, 蔡倩因“做烧卖”的演讲获得了英语口语比赛金奖的桂冠。
再如, 在教学“my favourite…”一课时, 我让学生以“My favourite…”为题在父母的帮助下写一分钟演讲稿, 结果我最喜爱的颜色、我最喜爱的食品、我最喜爱的故事、我最喜爱的老师、我最喜爱的宠物、我最喜爱的书/运动/节日等让我思维顿活。2010年5月份, 我班继去年七人获得市演讲竞赛一、二、三等奖后, 又有多人因My favourite…的演讲进入英语风采大赛南京赛区的决赛, 徐怡然以My favourite colour—blue再度获山城杯英语竞赛市级一等奖, 2006年暑期代表南京市参加在北京的总决赛。
成绩的取得固然与平时打下的扎实的英语基本功有极大的关系, 但不可否认“亲子实践作业”为其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孩子、家长更关注亲子作业的实践、实效与创新, 我也更尽心研究、实践与发展英语周末亲子实践作业的方方面面。
二、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对策
周末亲子作业开始实施于2005年下半年, 那时我所教学的班级刚由五年级升入六年级。有的家长认为六年级毕业班学生学习紧、任务重、压力大, 哪有时间做什么亲子实践作业, 再说考试只考书面又不考实际操作, 周末没时间做“实践作业”, 委婉地向我提出能否予以减免。针对这种情况我即时邀请家长到校,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并告知我们国家的教育方向及孩子综合素养与将来成材的关系, 并相约为孩子们上一堂以时间 (musical clock) 为题的公开课。
上公开课前, 我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时钟模具, 上课时学生们根据指令或具体场景调拨各具特色的时钟指针。由他们自己设计制作的时钟不仅起到了很好的“操作”作用, 还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说话素材, 同时还充分展示了他们良好的科技和艺术潜质, 令在座的家长们兴奋吃惊。其中陈潇蓉同学制作的音乐钟在拨到整点时会自动播放“Happy birthday to you!”这面钟是由她绘制的卡通图钟面加上音乐贺卡的电子配件组合而成的。家长们看在眼里, 喜在心里, 乐在嘴上。一位外语很好的家长忍不住对她说:“Wo, wonderful!It’s a perfect musical clock!”并热情地邀请她合影留念。
8.小学研究性学习作业 篇八
关键词:学生学习;作业设计;主要策略
在语文教学中,作业设计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和主要目标都可以在作业设计中表现出来,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在小学语文的作业设计中,我们应该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关注学生的学习导向,基于其学习特点和需求,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结合长期的教学实践,对小学语文的作业设计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进行了具体讨论。
一、语文作业的规范设计流程
规范的语文作业设计流程包括如下四点:第一,明确作业设计的主要目的。这一流程的中心就是要解答“为什么要设计作业”这一问题,主要包括弄清楚作业设计的目的,完成作业的具体要求和设计的特点等。第二,明确作业中的内容指向。由于语文学科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学习内容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这就决定了语文作业设计的内容要有明确的指向性,主要内容包括技能训练、过程体验等。而且,作业中内容的指向往往同时包含了多种内容,并不是单一的,会侧重于某一方面知识的考查。第三,确定作业的主要类型。小学语文的作业设计主要包括记忆、运用、活动和综合等四种类型,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选择作业设计的类型。第四,对作业设计进行评价。这一流程的主要内容就是,语文教师要对已经完成设计的作业进行评价,评价的主要指标包括设计意图、有效度和难易程度等内容。
二、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开放性原则
小学语文的作业设计不能只停留在生字、词语、句子、课文朗读和课后作业训练手册等层面,而是应该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灵活地布置作业,并在其中融入开放性的理念,从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出发,对他们的语文学习进行有效引导,除了利用现有的资源之外,还可以积极引入国学、外国文学、童话、寓言等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文本,拓展他们的阅读范围,增加知识的宽度。
(二)坚持适量性原则
目前,很多学校并没有认真贯彻给学生减负的政策,老师会给学生布置很多作业,语文也不例外,导致学生身心俱疲,容易打消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所以在设计作业时,应该坚持适量的原则,根据他们的学习情况,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例题,改变过去的题海战术,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作业的补充巩固效果。
三、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主要策略
(一)增强作业的趣味性,积极创新
受到小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的影响,语文作业设计应该增强趣味性,充分调动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语文教师可以在作业中设计一些游戏,让学生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
例如,在学习《李时珍》之后,可以让学生和自己的父母一起,查找一些和李时珍相关的资料,做成知识卡片。同时还可以采用表演课本剧的方式,组织学生自己制作道具,在表演的过程中仔细揣摩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变化,也有助于培养他们团结协作的精神。
(二)增强作业设计的灵活性
每个小学生都是独立的,所以兴趣、爱好以及特长都存在较大的差异,语文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一因素,在作业设计中尽可能地融入更丰富的内容,让学生的个性和特色体现出来,让学生有更多表现自己的空间,增强他们的成就感。
例如,在学习《桂林山水》之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类型,布置这样的作业:喜欢朗诵的同学,可以自己选择优美的音乐进行配乐朗诵;喜欢绘画的同学,可以用自己的画笔画出一幅秀丽的桂林山水画;喜欢写作的,可以帮助导游写一篇导游词,帮助导游介绍桂林山水等等。这种作业综合了音乐、美术、诗歌、朗诵等元素,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可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满足学生不同的个性需求。
参考文献:
[1]姜自凤,吕学超.以作业改革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之我见[J].当代教育科学,2011(19):23-24.
[2]曹越.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J].教育教学论坛,2012(10):39-41.
[3]陆勤超,陈群波,袁晓东.教师学科教学知识调查:以S市H区小学语文教师为例[J].教育发展研究,2015(29):77-84.
作者简介:董丽(1980—),职称:二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教育教学。
9.小学数学优化作业设计的研究 篇九
上会中心小学 张秀良
一、学习、研究、反思,不断提高科研素质,推进课题研究。
1、以理论学习为指导,把握教改现状,明确教改方向。
课题小组成员认真学习了“新课程标准”、“课题方案”以及有关优化课堂作业设计的多篇文章。除了各自研读以外,课题组还每半个月聚到一起进行交流,记录心得体会,以求融会贯通,对课题研究有所帮助。
2、对照课题方案,开展课题研究与常规课相结合。
研究之初,课题组老师在教学中紧密结合课题来认真设计好每堂常规课。要求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的认知水平等来优化课堂作业设计,最终促进学生的发展。
3、注重反思,不断积累。
依据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研究过程,让老师对照课堂、对照问题、对照案例进行反思、揣摩、比较,提高课堂作业设计能力。教师们定期围绕课题在实践中的成功或失败以及教学前后的初衷、感悟、设想等进行反思和交流,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记录教学过程中的点滴体会,撰写教后记,为今后参与教学的老师提供了一份宝贵的参考资料。
二、研究成果。
1、优化练习设计,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研究。
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无论是学习的准备,知识的获得,技能的形成、拓展,都需要借助数学习题和组织数学练习来完成。随着新课程改革的纵深发展,我们不断对“练习”重新进行审视、思考、定位。在教学中如何改进课堂教学,优化教学过程,充分发挥练习的功能,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减少学生的无效和低效劳动,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⑴增强趣味因素。
趣味因素涉及的面非常广泛,它不单单指给学生创设一个什么样的情境,设计一道有趣的题目,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等,实际上,教师恰到好处的一句妙语,幽默的教态,风趣的评价,优美的板书等也都能体现出趣味性来,就拿我们练习中经常看到的填空、判断、选择、应用题等来说,如果给这些“老面孔”加以“美容”,把呆板枯燥的题目名称改写为体现人文关怀的导语,如选择题改为“反复比较,慎重选择”;连线题改为“手拉手”或“最佳搭档”;应用题改为“活用知识,解决问题”,增加问题表述的亲和力,学生自然就会感到轻松、有趣、充满自信。
⑵体现生活数学。
新课程理念认为,生活是一个大课堂,蕴含着丰富鲜活的课程资源,远离生活就意味着让学生们失去课程的另一半世界。学习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它源于生活,寓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我们要让他们在来自生活的鲜活的数学事例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当然,我们老师在寻找体现生活数学事例的同时,要特别注意,生活化只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千万不能为生活化而生活化,避免牵强附会,忽视生活化为学生发展服务,为教学内容服务的宗旨。
⑶注重实践活动。
创新不仅需要丰富的书本知识,更需要进行广泛的实践活动。因为它本身具有的直观性往往可以使人在“动”中恍然大悟,在“动”中产生联想。
⑷设计开放情境。一提到“开放”,很多人认为就是设计一两道难题,让学生发散思维。其实不然,它可以课前开放,让学生搜集数学信息,为准备性练习做好铺垫,也可以课中开放,针对形成性练习和巩固性练习从条件不完整,问题不完备,答案不唯一,解题策略不统一等方面来设计。还可以课后开放,迁移拓展。传统的封闭式教学是把所有问题解决在课内,而开放式教学则提倡把问题带出课外,带向生活,带向家庭,带向社会,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
⑸点拨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数学方法是数学的行为,它们是数学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纵观整个小学阶段的教材,可以找到一明一暗两条主线,一条是数学知识,这是写在教材上的明线,另一条就是数学思想方法,它是一条暗线。前者容易理解,后者不宜看明。在练习环节上,如果我们能有效的引导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让他们看到知识背后负载的方法、蕴含的思想,并注意结合具体环节点拨学生领悟这些思想,那么他们的素质将会达到质的飞跃。小学阶段普遍应用的思想方法有很多,如:数形结合的思想、分类的思想、化归的思想、方程的思想、整体代入的思想、类比的思想和函数的思想等等。
2、改革作业评价。
根据学生的差异,以“成功体验”为依据,以各层学生“最近发展区”为标准,确定不同的评分标准进行分层评价,要求差异性、及时性和鼓励性。分层评价因层而异,重在激励,不用一把尺子,去丈量一个班的学生。分层评价表现在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同一题目上,采用不同的等级标准,使学困生达到较低标准时也有得优的机会。使优等生在较高要求的标准下,追求更高质量的作业。比如,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中,对于学困生如果算错,及时订正到全对,可以给一个优,而对于优等生则要求一次或最多两次成功才能得优。这样可以大大的提高他们完成作业并积极完成作业的兴趣。
3、其他成果。
⑴通过一个阶段地实验和研究,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通过课题组所以成员的努力,每位教师将各自的研究成果在课题组内与大家交流分享,使全体课题组教师受益匪浅。大家找到了一条改革课堂教学结构,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途径和方法。
⑵通过一阶段的实验和研究,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本课题研究将教师们引领到了教学实践与科学理论的学习研究探索中。通过学习实践,教师掌握了基本的教科研方法。数学教研组围绕课题研究目标开展活动,教师们研究热情高涨。老师们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养成了勤学习、勤实践、勤反思、勤总结的习惯,变得会教、善教,教学能力、科研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三、下阶段研究方向。
1、提倡学生进行数学小课题研究,走出教室、走出学校、走向社会,让学生深切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设计探索性的作业,让学生成为问题的探索者。探究性的作业,可以培养学习者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成为一个问题的探索者,放手让学生去探究,着眼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小学研究性学习作业】推荐阅读: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作业09-13
小学研究性活动学习计划08-10
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研究工作总结08-31
小学生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06-25
“小学数学实践作业的研究”课题阶段性总结07-23
优化农村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的研究开题报告09-07
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解决与学习方式的研究08-21
体验性学习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