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全国教书育人十大楷模

2024-06-26

2024年度全国教书育人十大楷模(共9篇)

1.2024年度全国教书育人十大楷模 篇一

学习

料 教育部:2012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10名)姓名: 姜小鹰,女,汉族,1953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福建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教授。她被同行公认为国内护理学科和护理教育中最有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之一,为促进和发展高等护理教育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作为省高校教学名师,她秉承“精品、精致、精英”的专业教育理念,创建了“国家级护理学特色专业”,培养了一批具有人文护

理理念、创新和实践能力的护理人才。她培养和建立了一支具有特色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先后主持、参与教育部,福建省教育厅、科技厅、卫生厅等科研项目30多项,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其中SCI收入4篇。曾获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妇女创先争优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她也成为我国第一位获得国际南丁格尔奖章的护理教育工作者。

吕映红,女,1963年6月出生,山东省诸城市枳沟镇枳沟小学教师。她怀揣教育理想,扎根农村小学28年。她工作兢兢业业、不辞辛苦、任劳任怨,取得了优异的教学成绩。她爱生如子,坚持10年义务为农村学生理发达2400人次。她坚持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来看待,把爱的阳光洒向每一个学生,用爱心和智慧呵护每一位学生,被孩子们贴心地誉为“老师妈妈”。她勤于学习,勤于总结,撰写了38万字的教育札记和教学心得文章,形成书稿三部。她潜心教研、创新实践,所探索的“自主互动,赏评结合”习作教学法,效果显著,并荣获潍坊市教学成果一等奖,被作为县、市两级重大问题行动研究成果推介。曾荣获山东省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韩亚兰,男,汉族,1955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梁銶琚职业技术学校教师。他经常自豪地感言:“我就是为职业教育而生的。在职业学校当教师是我的缘分,选择职业教育,是我最大的享受和幸福。”他专业理论扎实,实践经验丰富,开展理论、实践一体化的“项目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有变化、有创新、有激情,成为全校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之一。他有着崇高的师德和忘我的奉献精神,在全国职业教育界有着较大的影响力。他坚持教育科研,大胆地开展职业教育探索与研究,主持开发了4门高新技术课程,并编写出教材。他自购设备进行研究,有三项技术获得国家专利。曾获2007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技能竞赛教师组第一名,辅导教师和学生参加全国技能竞赛并多次获奖。曾获南粤优秀教师、南粤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

黄希庭,男,汉族,1937年10月出生,西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我国著名心理学家。他五十年如一日,“凝心静气做学问,为人师表带学生”,年逾古稀的黄希庭至今仍活跃在心理学教学科研第一线。他开创了中国时间心理学和健全人格养成教育研究,已培养硕士生123名、博士生58名,为我国心理学人才培养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出版著、译作50余部(含合著、合译),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有4本教材获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一、二等奖,3项教学科研成果获国家和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一、二等奖,2项科研成果获教育部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曾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国家级教学名师奖、重庆市教书育人楷模等荣誉称号。

范妹锁,男,1965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长凝镇东长凝小学高级教师。1985年师范毕业后,他在榆次最偏远的寄宿制学校任教,把青春、爱心全部奉献给山区的教育事业,谱写了一首动人的奉献之歌。他利用课余和节假日,开荒、养猪,为学生盖起宿舍,让离家较远的56个孩子全部住校。他是孩子的“男保姆”,是学

1校的“土医生”。他挚爱教育,在最偏远的永红沟小学一呆就是20年,逢年过节家人都到学校和他团聚。他真情对待师生,把自己微薄的工资拿来办学、资助家庭有困难的同事和学生。他痴心教学研究,通过专家引领、课堂比武、联片教研、对接帮扶、师徒结对等活动,促进了教师们的专业成长。曾荣获省师德标兵、省模范教师、省十大道德模范人物等荣誉称号及省五一劳动奖章。

朴航瑛,女,朝鲜族,1967年11月出生,中学一级教师,吉林省汪清县天桥岭林业中学教师。她29岁时患癌症,彻底剥夺了她怀孕生子作母亲的权利,但两次大手术、8次化疗带来的身体创伤没有击垮她,相反她以惊人的毅力坚守着三尺讲台,把满腔母爱献给了无数她喜爱的学生。她信奉“把简单的事做好,把平凡的事做好,让每个孩子快乐成长”的育人理念,在学校紧缺班主任和数学老师的情况下,转教数学并担任班主任,带病一丝不苟地忘我工作,并取得了出色的成绩。她开创了主题家长会模式,与学生家长和科任教师一起形成教育合力,一起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和价值观。曾获得吉林省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张丽莉,女,汉族,1984年1月出生,中共预备党员,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教师。2012年5月8日,她在失控的汽车冲向学生时,一把推开了学生,自己却被车轮碾轧,造成全身多处骨折,双腿高位截肢。她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刻苦钻研业务,关心同事,得到了师生和家长的高度评价。她舍己救人的英雄行为,诠释了对学生的无私大爱,彰显了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被人民群众称为“最美女教师”。曾荣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黑龙江省模范教师、省中小学师德先进个人、省五一劳动奖章、省“三八”红旗手、省青年五四奖章、省见义勇为英雄等荣誉称号。

孙明霞,女,汉族,1968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安徽省淮南市直机关幼儿园园长。从事幼儿教育26年来,她以园为家,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她热爱幼教事业,对家长和幼儿满腔热情。她勇于拓宽教学思路,率先在全市进行了蒙特梭利和分享阅读课题实验,所带领的实验课题组被评为“全国学习型先进班组”。她创意编排的多个幼儿舞蹈连续10年在国内外荣获大奖,并先后赴新加坡、香港、美国等地演出。她指导的两位青年教师被教育部连续两年派往香港、澳门担任教学指导工作。她“走一点,红一块;走一线,红一片。”所带领的五所幼儿园有四所被评为省一类园,一所被评为市一类园。曾荣获全国十大杰出园长、安徽省江淮十大女杰、安徽省三八红旗手标兵、安徽省劳动模范、安徽省幼教先进个人、安徽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所在单位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家教工作先进单位。

代建荣,男,汉族,1974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新萌学校体育教师。他是中国西部唯一的特奥国家讲师、高级教练员。从事智障体育教学19年来,他不断钻研业务,成为云南特奥运动的具体实践者和项目推广人。他是教育部“十五”特教研究课题4名骨干成员之一,多篇论文在省市获奖。十多年来,他带领112人次智障学生参加全国及世界特奥会,摘得53金45银46铜,其中10名在校学生运动员入选国家队。作为中国智力残疾人国家篮球队主教练,他和学生共同参加了世界第十二届、第十三届特奥会,展示了云南特殊教育的成果和70万智力残疾人的精神风貌。曾荣获全国特奥工作先进个人、国家特奥讲师、云南省优秀教师、昆明市百优园丁、昆明市优秀工会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何桂琴,女,回族,1971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宁夏自治区固原市回民中学高级教师。她每天在平凡中行走,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却用自己严谨的工作和生活态度,带领学生不断成长成才。她严谨治学,先后承担校内外公开课上百次,发表教学论文十余篇。她积极奔走,广泛联系,在7年间使30余个单位和众多热心人士与固原回民中学542名贫困回汉学生结成帮扶对象,所获的38万余元助学资金保证了学校品学兼优的回汉贫困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并为民族团结和民族进步搭建了平台。曾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宁夏自治区师德先进个人、宁夏自治区民族团结先进个人、宁夏自治区先进工作者、宁夏自治区创先争优优秀党员等荣誉称号。

双庙一中学习“2012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心得体会

2.2024年度全国教书育人十大楷模 篇二

为了山城的孩子

—记河北省张家口市职教中心校长汪秀丽

站在河北省张家口市职教中心的校园,仰望校门,一排金色大字映入眼帘:“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高于一切”。

这是这所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的治校理念,也是这所学校校长从教42年来奋勇拼搏、无私奉献的动力源泉。“为了山城的孩子”,这一宗旨和信念已经融入了这所学校校长的办学的思想,融入了校长的一言一行当中,成为校长恒久的教育梦想。

这位校长,就是特级教师、河北省省管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张家口市职教中心校长汪秀丽。“当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1972年,年仅19岁的汪秀丽踏上了三尺讲台,当上了班主任。“当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是她初为人师的梦想。

为了这个朴素的梦想,汪秀丽倾注了全部的时间、心血和智慧,创造了最受学生欢迎的哲学课堂,教给了学生受益一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辩证思维方式,以春风般和煦的影响力带出了最具凝聚力的班集体。每个假期,汪秀丽带领学生深入农村劳动,进入工厂学工,进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寒来暑往,她和一届届学生度过了他们终生难忘的初中、高中时代。每一届的学生都在毕业照上留下了这样一句话:与老师在一起的日子。在教师、班主任这一平凡的岗位上,汪秀丽连续10年被评为张家口市劳动模范,还先后荣获市三八红旗手、省优秀教师等称号,年仅24岁就当选为河北省党代会代表,25岁的时候当选为第五届河北省人大代表。“当一名人民满意的校长”

1997年,44岁的汪秀丽被任命为张家口市职教中心校长。然而,汪秀丽是含着眼泪接任校长职务的。众所周知,1997年,中等职业教育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进入

了前所未有的低谷阶段。首先是大中专学生不包分配了,还有普高热持续升温,就业形势严峻等诸多因素汇聚在一起,使得全国许多职业学校不得不关、停、并、转,张家口市也随后相继撤并了三所职业学校。面对严峻的办学形势,“校长”这一职务意味更多的是重任和挑战。而作为一个女同志,她的一双儿女即将参加中考、高考,一直生活在一起的公公婆婆已经年近八旬,爱人的工作更是忙得不可开交,正是家人最需要陪伴和照料的时期。而“校长”这一职务,意味更多的是必须为工作付出更多的时间,做出更多的奉献。

领导的重托,教职工的信任,和一个省人大代表、党代表的使命感、责任感,驱使汪秀丽只有接受,不能退缩。在矛盾、担忧和含着眼泪的抉择中,“当一名人民满意的校长”这一新的理想又刻上了心头。“思路决定出路,思路有多宽,出路就有多广。”这是汪秀丽在接任校长后对全体教工讲的第一句话。上任伊始,汪秀丽以最短的时间带领12名中层干部深入到青岛、大连、天津等地区10所国家重点职业学校参观、学习,在学习中深化对职教形势的认识和分析:职业教育是跨界的教育,是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连接最直接最紧密的教育,德国的职业教育被称作是二战后德国创造经济奇迹的“秘密武器”,我们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汪秀丽以冷静的思辨为自己的学校准确定位:中等职业教育,不是没有出路,而是急待大力发展,我们必须正视困难,迎难而上,办好中职,造福百姓。

汪秀丽以清晰的思路提出了一系列办学指导思想:要站在经济的角度看教育,站在教育的角度看职业教育;要贴紧市场办学,坚定不移地走校企联合办学的路子;要提高质量求生存,办出特色求发展,打造品牌争一流,要把加快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当作必须解决的攻坚任务„„

汪秀丽以过人的胆识和魄力响亮地提出了“三年创建省级名牌,五年冲击国家级重点,十年建成全国一流中等职业学校”的奋斗目标。

汪秀丽以17年如一日的坚守和奋斗,倾尽全力为山城孩子的美好未来铺路奠基„„ “职业学校就要围着市场转” “学校围着市场办,专业跟着产业变,教学围着岗位转。”作为职业学校的校长,汪秀丽始终认为,自己的第一要

务就是研究市场,不断创新学校的专业设置,必须把专业办在企业的兴奋点上,办在职业技能的紧缺口上。

1997年,汪秀丽决心大力开发计算机专业。当时在张家口市,拥有计算机的单位还是凤毛麟角。但汪秀丽认准了信息技术必将飞速发展的前景。她在全校教工大会上说:办法总比困难多!以此来鼓励自己,也激励大家。当年,计算机专业一跃成为全校最大的骨干专业群。随后,她与国内知名企业紧密联办,与国内著名高校不断合作,与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合作交流,逐步形成了12个专业方向的专业群。毕业生迅速占领了全市各个计算机应用人才的领域,法院、银行、商业系统、建筑系统各单位争相到该校聘用学生,创出了学校计算机专业品牌,还为首都近百家知名企业输送了大量的人才,学生始终供不应求。2002年,学校计算机专业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示范专业;2005年,学校被教育部确定为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2000年的一个夜晚,汪秀丽随意地浏览报纸,一则短短的百字消息引起了她的注意:国家西部大开发将投资50个亿新建20个机场。一个想法迅速成形——开发航空乘务专业。汪秀丽派出四路人马,奔赴首都机场深入调研,赴海南、深圳航空公司探路,到哈尔滨摸底„„随后在张家口市三家媒体历史性地连续打出招收空姐的广告,从航空公司请来专业人士面试。面试当天,学校门前车水马龙,30个名额,吸引了2000多人报名„„两年后,学校打开了深圳、海南、厦门等五大航空公司的大门,56名“空姐”、“空少”飞上蓝天,成为了河北省第一代航空乘务员。

自1998年开办了首个对口高考班以来,汪秀丽就明确了“一手抓高考,一手抓就业,两个拳头都要硬”的办学思路,成为河北省内高等职业院校人才主要输送基地。16年来,汪秀丽先后拓展了计算机、建筑、财会等7个对口高考专业,还下大力开办了美术高考专业,与天津蓟县中专联办了天津春季高考班,在就业类专业增设了成人高考课程,努力延长学生受教育年限。2013年以来,学校又抢抓国家加快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机遇,大力推进与高职院校的融通,先后与北京及省内7所高职院校洽谈合作,努力为学生开通继续学习的绿色通道。在汪秀丽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果敢的决策下,学校创新设置了22个分支专业,形成了信息技术、航空乘务、动漫游戏、学前教育和餐旅服务五大专业群,为学校源源不断地注入了生机和活力。“要为孩子们搭建成才立交桥”

为了圆学生的就业梦、升学梦,这些年来,汪秀丽坚持立德为先、育人为本,坚持“成长、成人、成才、成功并重”的德育原则,全力推进“全纳教育”,使“我们的眼里没有差生”深植每一名教工心灵;创建了“课堂教学建构素质,文明养成规范素质,特色活动拓展素质,劳动训练强化素质,社会实践提升素质”的“五维”素质培养模式;组织开展的新生军训、技能大赛、成人仪式、为校服务、校园艺术节、体育节等积淀而成学校十大德育活动品牌,为学生留下终生难忘、受益一生的高中时代。

汪秀丽扭住教学中心、质量重心不放松,始终站在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沿,根据高考、就业的不同特点,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分级考核,依托校企合作的资源优势,全力推进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优化课程体系建设,强化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建设,不断提升实训基地建设水平,强化教育教学各环节的精细化管理,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的内涵式发展,促进了育人质量和整体办学水平的大幅提升。

目前,学校已为社会培养输送了近30000名毕业生。可以说,是职业教育成就了孩子们成人成才的梦想,是职业教育为这些孩子们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把砝码投向工作那一端”

“因为有爱,才有激情;因为激情,才有对事业的无比忠诚;因为忠诚,才会有献身事业的大无畏的勇气和魄力,才会有不到黄河不回头的坚韧和执著。”在河北省百名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报告当中,汪秀丽这样解析自己。

人到中年,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爬坡”年龄,身为女性,家庭和生活的担子也与日俱增。但职业学校办学,校长需要操心的事太多了。1998年5月,因为全市职业教育现场会在学校召开,而家中3位亲人相继离世,汪秀丽却没有请假一天;2003年非典期间,当年学校对口高考首次冲刺天津大学单招考试,女儿在家备战高考,她却没有时间陪女儿,学校5名学生考入天津大学,女儿却落榜了;2004年,正当她奔波在寻求实训楼建设资

金的路途中,90岁的公公独自在家摔伤了腿,她虽然心急如焚却赶不回来;2006年,原市第三中学(市艺术高中)并入学校,为了把艺术高考做大做强,她忍着腰椎病痛驱车1000多公里,远赴大连等地学校求取经验„„

对亲人的愧疚,时常噬咬着汪秀丽的心,但她一次次地对自己说: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一个人民满意的校长,应该知道,在个人和集体、在生活和工作的天平上,应该把砝码投向哪一端„„

2000年,启动校园改扩建工程,汪秀丽进行了激烈的思想斗争。上,筹钱太难;不上,将错失发展的机遇,学校可能就会在竞争中被淘汰。最终,她还是大胆决策:要坚定不移地发展学校,要敢于用明天的资金来办今天的事业。

征地、拆迁,面对上千万的资金,主管教育的副市长问她:“秀丽,行不行?”她立下了军令状:“只要我们几个班子成员还在,就一定将学校办好、建好。” 然而,一次开会当中,汪秀丽接了一个电话后,久久没有抬头,只见豆大的泪珠一颗颗落在桌面上,又是工程催款的电话。

看到校长为了学校建设如此为难,老师们纷纷要求把自己有限的薪水借给学校支援学校建设。就这样,在学校建设最困难的时期,大家三次慷慨解囊,共支援学校1850万元,许多教师甚至向亲朋好友借款支援学校。崭新的实验楼、办公楼、教学楼、实训楼、图书楼先后拔地而起,两个塑胶运动场相继落成,学校占地面积扩大了6倍,建筑面积翻了4番,专业实训室逐步达到了85个。2013年6月16日,总投资约6000万元的综合实训大楼又破土动工,预计2015年底交付使用。校园面貌日新月异、翻天覆地的变化,为学校跨越式发展抢占了先机,也奠定了坚实的硬件基础。

17年的校长历程,大事难事数不胜数,每一项工作她都亲力亲为,与全体干部教工干在一起,冲在一线。清晨,她迎接全校师生的亲切笑容;夜晚,校长室经久不息的灯光,已经成为激励全校师生辛勤工作、刻苦学习的不竭动力。在她的精神引领和感召下,学校人人都在为学校的发展出力献策,校园处处洋溢着奉献者奋斗者的激情,老师们虽然都很平凡,但正是这些平凡的人组成了不平凡的团队,大家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钻研,特别能奉献,爆发出了职教人巨大的力量,为中等职业教育事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做人民满意的教育家”

如今,张家口市职教中心已经从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学校,成为了国家重点、国家示范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集体,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单位,全国文明单位。

2008年3月,汪秀丽光荣当选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她抓住一切机遇宣传职业教育,连续五年提出的关于加大职业教育投入、理顺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严格就业准入制度等建议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和采纳。

几年来,汪秀丽多次在全国、省、市各级各类会议、论坛上介绍办学经验,成为了在全国职业教育系统享有较高声望和影响力的专家型校长。2012年6月28日和7月12日,她先后两次应邀参加了教育部职业教育专题座谈会,汇报了省市及学校办学情况,提出加大中西部地区职业教育投入、尽快建立职业教育生均经费标准等建议。

3.2024年度全国教书育人十大楷模 篇三

一、汪秀丽

为了山城的孩子

——记河北省张家口市职教中心校长汪秀丽

站在河北省张家口市职教中心的校园,仰望校门,一排金色大字映入眼帘:“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高于一切”。

这是这所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的治校理念,也是这所学校校长从教42年来奋勇拼搏、无私奉献的动力源泉。“为了山城的孩子”,这一宗旨和信念已经融入了这所学校校长的办学的思想,融入了校长的一言一行当中,成为校长恒久的教育梦想。

这位校长,就是特级教师、河北省省管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张家口市职教中心校长汪秀丽。

“当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1972年,年仅19岁的汪秀丽踏上了三尺讲台,当上了班主任。“当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是她初为人师的梦想。

为了这个朴素的梦想,汪秀丽倾注了全部的时间、心血和智慧,创造了最受学生欢迎的哲学课堂,教给了学生受益一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辩证思维方式,以春风般和煦的影响力带出了最具凝聚力的班集体。每个假期,汪秀丽带领学生深入农村劳动,进入工厂学工,进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寒来暑往,她和一届届学生度过了他们终生难忘的初中、高中时代。每一届的学生都在毕业照上留下了这样一句话:与老师在一起的日子。在教师、班主任这一平凡的岗位上,汪秀丽连续10年被评为张家口市劳动模范,还先后荣获市三八红旗手、省优秀教师等称号,年仅24岁就当选为河北省党代会代表,25岁的时候当选为第五届河北省人大代表。

“当一名人民满意的校长”

1997年,44岁的汪秀丽被任命为张家口市职教中心校长。

然而,汪秀丽是含着眼泪接任校长职务的。众所周知,1997年,中等职业教育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进入了前所未有的低谷阶段。首先是大中专学生不包分配了,还有普高热持续升温,就业形势严峻等诸多因素汇聚在一起,使得全国许多职业学校不得不关、停、并、转,张家口市也随后相继撤并了三所职业学校。面对严峻的办学形势,“校长”这一职务意味更多的是重任和挑战。而作为一个女同志,她的一双儿女即将参加中考、高考,一直生活在一起的公公婆婆已经年近八旬,爱人的工作更是忙得不可开交,正是家人最需要陪伴和照料的时期。而“校长”这一职务,意味更多的是必须为工作付出更多的时间,做出更多的奉献。领导的重托,教职工的信任,和一个省人大代表、党代表的使命感、责任感,驱使汪秀丽只有接受,不能退缩。在矛盾、担忧和含着眼泪的抉择中,“当一名人民满意的校长”这一新的理想又刻上了心头。

“思路决定出路,思路有多宽,出路就有多广。”这是汪秀丽在接任校长后对全体教工讲的第一句话。上任伊始,汪秀丽以最短的时间带领12名中层干部深入到青岛、大连、天津等地区10所国家重点职业学校参观、学习,在学习中深化对职教形势的认识和分析:职业教育是跨界的教育,是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连接最直接最紧密的教育,德国的职业教育被称作是二战后德国创造经济奇迹的“秘密武器”,我们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汪秀丽以冷静的思辨为自己的学校准确定位:中等职业教育,不是没有出路,而是急待大力发展,我们必须正视困难,迎难而上,办好中职,造福百姓。

汪秀丽以清晰的思路提出了一系列办学指导思想:要站在经济的角度看教育,站在教育的角度看职业教育;要贴紧市场办学,坚定不移地走校企联合办学的路子;要提高质量求生存,办出特色求发展,打造品牌争一流,要把加快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当作必须解决的攻坚任务„„

汪秀丽以过人的胆识和魄力响亮地提出了“三年创建省级名牌,五年冲击国家级重点,十年建成全国一流中等职业学校”的奋斗目标。

汪秀丽以17年如一日的坚守和奋斗,倾尽全力为山城孩子的美好未来铺路奠基„„ “职业学校就要围着市场转”

“学校围着市场办,专业跟着产业变,教学围着岗位转。”作为职业学校的校长,汪秀丽始终认为,自己的第一要务就是研究市场,不断创新学校的专业设置,必须把专业办在企业的兴奋点上,办在职业技能的紧缺口上。

1997年,汪秀丽决心大力开发计算机专业。当时在张家口市,拥有计算机的单位还是凤毛麟角。但汪秀丽认准了信息技术必将飞速发展的前景。她在全校教工大会上说:办法总比困难多!以此来鼓励自己,也激励大家。当年,计算机专业一跃成为全校最大的骨干专业群。随后,她与国内知名企业紧密联办,与国内著名高校不断合作,与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合作交流,逐步形成了12个专业方向的专业群。毕业生迅速占领了全市各个计算机应用人才的领域,法院、银行、商业系统、建筑系统各单位争相到该校聘用学生,创出了学校计算机专业品牌,还为首都近百家知名企业输送了大量的人才,学生始终供不应求。2002年,学校计算机专业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示范专业;2005年,学校被教育部确定为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2000年的一个夜晚,汪秀丽随意地浏览报纸,一则短短的百字消息引起了她的注意:国家西部大开发将投资50个亿新建20个机场。一个想法迅速成形——开发航空乘务专业。汪秀丽派出四路人马,奔赴首都机场深入调研,赴海南、深圳航空公司探路,到哈尔滨摸底„„随后在张家口市三家媒体历史性地连续打出招收空姐的广告,从航空公司请来专业人士面试。面试当天,学校门前车水马龙,30个名额,吸引了2000多人报名„„两年后,学校打开了深圳、海南、厦门等五大航空公司的大门,56名“空姐”、“空少”飞上蓝天,成为了河北省第一代航空乘务员。

自1998年开办了首个对口高考班以来,汪秀丽就明确了“一手抓高考,一手抓就业,两个拳头都要硬”的办学思路,成为河北省内高等职业院校人才主要输送基地。16年来,汪秀丽先后拓展了计算机、建筑、财会等7个对口高考专业,还下大力开办了美术高考专业,3 与天津蓟县中专联办了天津春季高考班,在就业类专业增设了成人高考课程,努力延长学生受教育年限。2013年以来,学校又抢抓国家加快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机遇,大力推进与高职院校的融通,先后与北京及省内7所高职院校洽谈合作,努力为学生开通继续学习的绿色通道。

在汪秀丽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果敢的决策下,学校创新设置了22个分支专业,形成了信息技术、航空乘务、动漫游戏、学前教育和餐旅服务五大专业群,为学校源源不断地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要为孩子们搭建成才立交桥”

汪秀丽扭住教学中心、质量重心不放松,始终站在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沿,根据高考、就业的不同特点,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分级考核,依托校企合作的资源优势,全力推进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优化课程体系建设,强化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建设,不断提升实训基地建设水平,强化教育教学各环节的精细化管理,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的内涵式发展,促进了育人质量和整体办学水平的大幅提升。目前,学校已为社会培养输送了近30000名毕业生。可以说,是职业教育成就了孩子们成人成才的梦想,是职业教育为这些孩子们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把砝码投向工作那一端”

“因为有爱,才有激情;因为激情,才有对事业的无比忠诚;因为忠诚,才会有献身事业的大无畏的勇气和魄力,才会有不到黄河不回头的坚韧和执著。”在河北省百名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报告当中,汪秀丽这样解析自己。

人到中年,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爬坡”年龄,身为女性,家庭和生活的担子也与日俱增。但职业学校办学,校长需要操心的事太多了。1998年5月,因为全市职业教育现场会在学校召开,而家中3位亲人相继离世,汪秀丽却没有请假一天;2003年非典期间,当年学校对口高考首次冲刺天津大学单招考试,女儿在家备战高考,她却没有时间陪女儿,学校5名学生考入天津大学,女儿却落榜了;2004年,正当她奔波在寻求实训楼建设资金的路途中,90岁的公公独自在家摔伤了腿,她虽然心急如焚却赶不回来;2006年,原市第三中学(市艺术高中)并入学校,为了把艺术高考做大做强,她忍着腰椎病痛驱车1000多公里,远赴大连等地学校求取经验„„

对亲人的愧疚,时常噬咬着汪秀丽的心,但她一次次地对自己说: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一个人民满意的校长,应该知道,在个人和集体、在生活和工作的天平上,应该把砝码投向哪一端„„

2000年,启动校园改扩建工程,汪秀丽进行了激烈的思想斗争。上,筹钱太难;不上,将错失发展的机遇,学校可能就会在竞争中被淘汰。最终,她还是大胆决策:要坚定不移地发展学校,要敢于用明天的资金来办今天的事业。

征地、拆迁,面对上千万的资金,主管教育的副市长问她:“秀丽,行不行?”她立下了军令状:“只要我们几个班子成员还在,就一定将学校办好、建好。”

然而,一次开会当中,汪秀丽接了一个电话后,久久没有抬头,只见豆大的泪珠一颗颗落在桌面上,又是工程催款的电话。

看到校长为了学校建设如此为难,老师们纷纷要求把自己有限的薪水借给学校支援学校建设。就这样,在学校建设最困难的时期,大家三次慷慨解囊,共支援学校1850万元,许多教师甚至向亲朋好友借款支援学校。

崭新的实验楼、办公楼、教学楼、实训楼、图书楼先后拔地而起,两个塑胶运动场相继落成,学校占地面积扩大了6倍,建筑面积翻了4番,专业实训室逐步达到了85个。2013年6月16日,总投资约6000万元的综合实训大楼又破土动工,预计2015年底交付使用。校园面貌日新月异、翻天覆地的变化,为学校跨越式发展抢占了先机,也奠定了坚实的硬件基础。

5篇二:2015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简介

2015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简介 01 李银环

02 向军 03 尹贻林04 高歌今

05 魏凤明06 周庆

07 陈红灿08 原子朝

09 马庆 10 李立生篇三:2013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先进事迹

2013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先进事迹

一、汪秀丽

为了山城的孩子

——记河北省张家口市职教中心校长汪秀丽

站在河北省张家口市职教中心的校园,仰望校门,一排金色大字映入眼帘:“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高于一切”。

这是这所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的治校理念,也是这所学校校长从教42年来奋勇拼搏、无私奉献的动力源泉。“为了山城的孩子”,这一宗旨和信念已经融入了这所学校校长的办学的思想,融入了校长的一言一行当中,成为校长恒久的教育梦想。

这位校长,就是特级教师、河北省省管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张家口市职教中心校长汪秀丽。

“当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1972年,年仅19岁的汪秀丽踏上了三尺讲台,当上了班主任。“当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是她初为人师的梦想。

为了这个朴素的梦想,汪秀丽倾注了全部的时间、心血和智慧,创造了最受学生欢迎的哲学课堂,教给了学生受益一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辩证思维方式,以春风般和煦的影响力带出了最具凝聚力的班

集体。每个假期,汪秀丽带领学生深入农村劳动,进入工厂学工,进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寒来暑往,她和一届届学生度过了他们终生难忘的初中、高中时代。每一届的学生都在毕业照上留下了这样一句话:与老师在一起的日子。

在教师、班主任这一平凡的岗位上,汪秀丽连续10年被评为张家口市劳动模范,还先后荣获市三八红旗手、省优秀教师等称号,年仅24岁就当选为河北省党代会代表,25岁的时候当选为第五届河北省人大代表。

“当一名人民满意的校长”

1997年,44岁的汪秀丽被任命为张家口市职教中心校长。

然而,汪秀丽是含着眼泪接任校长职务的。众所周知,1997年,中等职业教育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进入了前所未有的低谷阶段。首先是大中专学生不包分配了,还有普高热持续升温,就业形势严峻等诸多因素汇聚在一起,使得全国许多职业学校不得不关、停、并、转,张家口市也随后相继撤并了三所职业学校。面对严峻的办学形势,“校长”这一职务意味更多的是重任和挑战。而作为一个女同志,她的一双儿女即将参加中考、高考,一直生活在一起的公公婆婆已经年近八旬,爱人的工作更是忙得不可开交,正是家人最需要陪伴和照料的时期。而“校长”这一职务,意味更多的是必须为工作付出更多的时间,做出更多的奉献。

领导的重托,教职工的信任,和一个省人大代表、党代表的使命感、责任感,驱使汪秀丽只有接受,不能退缩。在矛盾、担忧和含着眼泪的抉择中,“当一名人民满意的校长”这一新的理想又刻上了心头。

“思路决定出路,思路有多宽,出路就有多广。”这是汪秀丽在接任校长后对全体教工讲的第一句话。上任伊始,汪秀丽以最短的时间带领12名中层干部深入到青岛、大连、天津等地区10所国家重点职业学校参观、学习,在学习中深化对职教形势的认识和分析:职业教育是跨界的教育,是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连

接最直接最紧密的教育,德国的职业教育被称作是二战后德国创造经济奇迹的“秘密武器”,我们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汪秀丽以冷静的思辨为自己的学校准确定位:中等职业教育,不是没有出路,而是急待大力发展,我们必须正视困难,迎难而上,办好中职,造福百姓。

汪秀丽以清晰的思路提出了一系列办学指导思想:要站在经济的角度看教育,站在教育的角度看职业教育;要贴紧市场办学,坚定不移地走校企联合办学的路子;要提高质量求生存,办出特色求发展,打造品牌争一流,要把加快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当作必须解决的攻坚任务„„

汪秀丽以过人的胆识和魄力响亮地提出了“三年创建省级名牌,五年冲击国家级重点,十年建成全国一流中等职业学校”的奋斗目标。

汪秀丽以17年如一日的坚守和奋斗,倾尽全力为山城孩子的美好未来铺路奠基„„

“职业学校就要围着市场转”

“学校围着市场办,专业跟着产业变,教学围着岗位转。”作为职业学校的校长,汪秀丽始终认为,自己的第一要务就是研究市场,不断创新学校的专业设置,必须把专业办在企业的兴奋点上,办在职业技能的紧缺口上。

1997年,汪秀丽决心大力开发计算机专业。当时在张家口市,拥有计算机的单位还是凤毛麟角。但汪秀丽认准了信息技术必将飞速发展的前景。她在全校教工大会上说:办法总比困难多!以此来鼓励自己,也激励大家。当年,计算机专业一跃成为全校最大的骨干专业群。随后,她与国内知名企业紧密联办,与国内著名高校不断合作,与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合作交流,逐步形成了12个专业方向的专业群。毕业生迅速占领

了全市各个计算机应用人才的领域,法院、银行、商业系统、建筑系统各单位争相到该校聘用学生,创出了学校计算机专业品牌,还为首都近百家知名企业输送了大量的人才,学生始终供不应求。2002年,学校计算机专业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示范专业;2005年,学校被教育部确定为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2000年的一个夜晚,汪秀丽随意地浏览报纸,一则短短的百字消息引起了她的注意:国家西部大开发将投资50个亿新建20个机场。一个想法迅速成形——开发航空乘务专业。汪秀丽派出四路人马,奔赴首都机场深入调研,赴海南、深圳航空公司探路,到哈尔滨摸底„„随后在张家口市三家媒体历史性地连续打出招收空姐的广告,从航空公司请来专业人士面试。面试当天,学校门前车水马龙,30个名额,吸引了2000多人报名„„两年后,学校打开了深圳、海南、厦门等五大航空公司的大门,56名“空姐”、“空少”飞上蓝天,成为了河北省第一代航空乘务员。

自1998年开办了首个对口高考班以来,汪秀丽就明确了“一手抓高考,一手抓就业,两个拳头都要硬”的办学思路,成为河北省内高等职业院校人才主要输送基地。16年来,汪秀丽先后拓展了计算机、建筑、财会等7个对口高考专业,还下大力开办了美术高考专业,与天津蓟县中专联办了天津春季高考班,在就业类专业增设了成人高考课程,努力延长学生受教育年限。2013年以来,学校又抢抓国家加快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机遇,大力推进与高职院校的融通,先后与北京及省内7所高职院校洽谈合作,努力为学生开通继续学习的绿色通道。

在汪秀丽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果敢的决策下,学校创新设置了22个分支专业,形成了信息技术、航空乘务、动漫游戏、学前教育和餐旅服务五大专业群,为学校源源不断地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要为孩子们搭建成才立交桥”

为了圆学生的就业梦、升学梦,这些年来,汪秀丽坚持立德为先、育人为本,坚持“成长、成人、成才、成功并重”的德育原则,全力推进“全纳教育”,使“我们的眼里没有差生”深植每一名教工心灵;创建了“课堂教学建构素质,文明养成规范素质,特色活动拓展素质,劳动训练强化素质,社会实践提升素质”的“五维”素质培养模式;组织开展的新生军训、技能大赛、成人仪式、为校服务、校园艺术节、体育节等积淀而成学校十大德育活动品牌,为学生留下终生难忘、受益一生的高中时代。

汪秀丽扭住教学中心、质量重心不放松,始终站在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沿,根据高考、就业的不同特点,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分级考核,依托校企合作的资源优势,全力推进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优化课程体系建设,强化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建设,不断提升实训基地建设水平,强化教育教学各环节的精细化管理,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的内涵式发展,促进了育人质量和整体办学水平的大幅提升。

目前,学校已为社会培养输送了近30000名毕业生。可以说,是职业教育成就了孩子们成人成才的梦想,是职业教育为这些孩子们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把砝码投向工作那一端”

“因为有爱,才有激情;因为激情,才有对事业的无比忠诚;因为忠诚,才会有献身事业的大无畏的勇气和魄力,才会有不到黄河不回头的坚韧和执著。”在河北省百名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报告当中,汪秀丽这样解析自己。

4.学习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篇四

任维鼎,男,汉族,40岁,中共党员,四川省平武县南坝中学一级教师。从教20年来,严格要求自己,教书育人,甘于奉献。“5•12”地震发生时,他冒着生命危险紧急疏散和抢救师生,而顾不上抢救埋在学校废墟下的女儿。当我看到这则简短的个人简介时,我的内心有很多的疑问,任老师真的在平凡的岗位上一呆就是20年,并且20年如一日的认真教学?还在地震中不顾女儿的生命危险也要保护师生的安全?怀着这些疑问,我进一步的了解了任老师的先进事迹,也把心中的疑问一一解答了。

任老师初中毕业考入了四川省江油师范学校,从这所中师毕业时,他刚刚19岁。此后的21年,他一直在农村学校任教。一所村小、一所完小、两所乡镇中学,他的青春岁月牢牢地扎根在乡土之中。如今,任老师是平武县南坝中学语文教师,中共党员,全国模范教师。他在工作上兢兢业业,处处用党员的高标准要求自己,起到了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特别是去年大地震发生以来,他不顾个人安危,不计个人得失,冒着生命危险紧急疏散和抢救师生,积极投身到灾后复课和重建工作中,在极度困难的条件下,努力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取得了优良的成绩。

“既然干了这一行,就要认认真真工作,对得起每位学生及家长。”怀揣着这样朴素的想法,任老师格外努力地尽最大能力教好每一个学生。他经常挑灯备课到深夜,翻阅各种教学理论资料、书籍,做好每个教学环节。妻子心疼地嗔怨道,年年都是那些课程,偷点懒用往年的教案不就行了,咋还用天天备课。“做老师要对得起学生,对得起良心。虽然每年的教材都差不多,但年年教的学生不同,各届学生的接受能力、特点也都不一样。这些都需要老师根据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地调整教学方案和进度。”此外,他还“啃”下了本科学历。任老师长期担任班主任,是南坝中学语文骨干教师,并主持语文教研组的工作。尽管工作量很大,工作头绪多,任维鼎却没有怨言,认认真真做好每一项本职工作。在教学上,任老师格外努力。为了教好每一个学生,他注重做好每个教学环节。夜深了,别人都休息后,他还在翻阅资料,细致备课,常常熬红了眼睛。上课时,他特别有激情,每一课都讲得很精彩,即使个别厌学的学生,也喜欢听他的课。他教的两个班级班额大,学生多达一百二十个,作业批改量很大,但是,他照样全批全改。特别是对弱差生,他从不歧视,常常把他们叫到身边,给他们讲作业。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他除了仔细讲课外,还坚持写“下水作文”,给学生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样板。

任老师对学生充满爱心。在班主任工作中,他认真学习班级管理理论,用在实践中。他运用民主管理理念,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使班级充满活力。他特别关心地震伤残学生,爱护家庭贫困的学生,在生活上给了他们许多照顾。

“说实在的,教书这么多年,我越来越喜欢当老师了。”任维鼎老师说。

从前,如果学生同样的错误犯到第四次,任维鼎就会揪学生的手,或者用竹片子打学生屁股。一边打,一边问:“错了吗?为什么错?”

2008年之后,任维鼎舍不得打学生了。“地震后,我的心变软了。在家里我都舍不得打女儿,也就舍不得打学生了。”

“我做的仅仅是本职工作,很平凡,很普通。”被评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后,任维鼎一再强调,“既然当了‘楷模’,就要做得更好,要起到带头作用。这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

这就是任维鼎老师,平凡而普通,却和坚守在山区教育的同事们一道,支撑起山区教育的一方蓝天。

5.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刘佳芬 篇五

申龙教育|上海家教网

http:/// 整理上传

让迟开的花朵也有春天

为了找回流失的聋哑学生,她背着女儿走遍浙江宁波象山的小渔村;为了让智障学生能融入社会,她不怕吃闭门羹,“厚着脸皮”四处求人;为了兑现“让每一个孩子有变化”的承诺,她不断创新教学方法。

在从事特殊教育工作的20年里,宁波达敏学校的校长刘佳芬凭着女性特有的慈爱和一名共产党员的情怀,用爱浇灌迟开的花朵。在她的呵护下,聋哑学生实现了100%就业,智障学生重新扬起了生活的风帆„„她先后获得了“浙江省青少年维权岗先进个人”、“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工作者”、“2010浙江教育年度影响力人物”等荣誉称号。

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变化

1991年8月,刘佳芬从一所农村中心小学调往象山县聋哑学校。经过半年培训,她成了象山聋哑学校的一名副校长。

当时,很多山区海岛经济困难家庭因为供不起学校的伙食费,不让孩子上学。为了解决学生吃饭难、读书难的问题,刘佳芬东奔西走,争取到了15万元补助金。钱拿到了,接下来就是把流失的学生一个个找回来。刘佳芬背着自己年幼的女儿,走遍了象山县的小渔村,终于让孩子们都回到了课堂。

1997,刘佳芬接受了另外一项挑战,担任宁波市唯一的全日制弱智儿童学校——达敏学校的校长。为了教好智障孩子,她提出了分层教学与单元教育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新模式,针对重度、中度、轻度三个层次的学生,分别提出了生活自理、适应社会、自食其力的目标。

分层教学一度让一些学生的家长很担心,刘佳芬耐心地向每位家长作了解释并保证:“给我时间,我一定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变化!”

为了履行承诺,刘佳芬和任课老师一起认真研究个案,反复商讨教学方法和策略,为学生制定个性化教育计划,提供单独的教学辅导,还自编了以生活为核心的校本教材。学生们渐渐有了变化,以前分不清花和草的中度班的学生在课堂上认识了蔷薇、月季、菊花,还有学生捧回全国和省、市各类特殊学生比赛的奖牌。

千方百计让智障学生融入社会

有一次,在上完“过红绿灯”的课后,刘佳芬突然想带学生到马路上去实践一次。到了斑马线前,学生们嘴里熟练地背着“红灯停,绿灯行”,脚却一动不动。刘佳芬意识到,特殊学生的学习、生活经验的积累,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最好的途径就是直接接触生活中的实物。但如何越过封闭式的校园围墙,让智障孩子走进社会呢?

很快,刘佳芬找到了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院长许家成教授,在许教授的帮助下,刘佳芬找到了适合达敏学校的“生涯教育”。所谓“生涯”,就是要关注学生的一生,教学结合社区的内容,让学生认识社区,帮助他们在毕业后学会融入社区。刘佳芬开始构建“教育协作理事会”,以实现教育教学资源整合。

“教育协作理事会”2005年成立,当时虽然只有6个成员单位,但也让她的心里充满了希望。从此,刘佳芬多了一项工作,只要有空她便带着学生去街道、宾馆、饭店说服人们参加达敏学校的“教育协作理事会”。渐渐地,越来越多的人认同并喜欢上了达敏学校的学生。“教育协作理事会”的规模越来越大,成员单位总数达到了200余个。从大学生到满头白发的老年人,从大企业的老总到普通的酒店服务员都是“教育协作理事会”的爱心编外教师。现在全校各班学生每周都有半天的时间,在教师带领下走进超市学习购物,到医院学习挂号看病,走进快餐店学习买快餐。

经过学习,达敏学校的学生学会了基本的生活自理,其中残疾程度较轻的学生,经过职业班的培训实现了100%就业。

用阳光和爱给孩子们勇气和希望

在从事特殊教育的20年里,刘佳芬一直享受着“爱与被爱”的快乐,在接受政府、社会帮助和关怀的同时,她倡导奉献,致力于特殊教育的深入推进工作。

2008年,在刘佳芬的倡导推动下,宁波市海曙区成立了支持性教育资源中心,由达敏学校指导推动区域内各中小学开设“支持性教育资源教室”,为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特殊学生开展诊断评估、心理测试、康复训练。几年下来,达敏学校的老师每周风雨无阻地到各普通中小学送教,为“随班就读”的学生制定个性化教育计划。

刘佳芬的爱也在影响学校的老师,大家拧成了一股绳。多年来,这支教师队伍不仅稳定,还主动承担教材编写任务,其中不少教材已成为省内外许多特殊学校的通用教材。学校智障教育服务热线加盟了宁波市81890服务平台,面向省内外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和家长,全体教师除了每天轮流值班接受咨询外,还主动为病重不能上学的孩子送教上门。

“月虽残,亮如雪,高挂天空谁笑缺。”是刘佳芬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20年来她用爱呵护一群特殊的孩子,把阳光和爱播撒在这些孩子身上,给予他们走向未来的勇气,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拥有属于自己的春天。

达敏学校校长刘佳芬:让特殊孩子学会自立

宁波海曙鼓楼社区三江超市文具区来了一批特殊的孩子,他们都是宁波达敏学校低年级的学生。“这是铅笔盒,这是铅笔,这是橡皮,这是„„”校长刘佳芬和班主任老师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教孩子们认识这些文具。

校长刘佳芬说,“像这样在现实生活中进行情景教学,达敏学校每天都在进行。”在达敏学校这块特殊教育领域,刘佳芬经过20多年探索,成功地总结出一套独特的经验,被誉为“中国样本”。

教孩子生存本领

在刘佳芬的记忆深处,有一件事永生难忘:1997年9月1日,她到达敏学校担任校长。开学第一天,中午,100来个学生正在学校礼堂吃午饭。刘佳芬惊呆了:满桌满地的菜汤、饭粒,孩子们的脸上、衣服上全部是汤汤水水„„由于孩子们先天障碍,很多人上了9年级,还是不懂1+1=2,而且连简单的吃饭、穿衣服都不会。

“这种情形必须改变!对这些孩子来说,学会生活自理、学会生活最重要!”此后,刘佳芬提出了教学创新的计划,目标是让“重度智障学生学会自理生活,中度智障学生学会适应社会,轻度智障学生学会自食其力。”

没有教材,刘佳芬带着教师自己编。为了教会学生吃饭,每天中午的饭菜搬进了各个教室;为了教会学生过马路,老师们自制了红绿灯、斑马线;学校开设起了模拟超市、邮局、公用电话亭。

生活化教学模式

有了学校里的模拟教学,对这些智障孩子来说,他们在现实生活中还是不行。刘佳芬觉得,必须让学生到真实的生活环境中去学习。

2005年6月1日,刘佳芬建立起鼓楼街道孝闻社区教育协作理事会。至今,理事会单位已扩大到海曙区8个街道73个社区,有100多家单位、机构、企事业成员单位加入。理事单位纷纷为学校提供教学基地,学校至今已有200多个教学基地。酒店、旅馆、车行、面包房等纷纷为学生们提供实践的机会。

在刘佳芬的电脑里,有一张学校精心制作的“社区资源图”。点开这张图,海曙区各个街道社区智障孩子的情况和他们所处的周边环境一目了然。如这张图上,可以看到,达敏学校一位家住江厦街道天封社区的徐同学,步行8分钟可到城隍庙,步行10分钟可到天一乐购,步行10分钟可到月湖公园。这三个地方是这位孩子最喜欢去的地方。

刘佳芬说:“这是根据对孩子的调查后,作出的标注。既然孩子最喜欢到这些地方去,老师们就先要去熟悉这些地方,然后教会她怎么去,去了怎么购物,怎么玩。”

刘佳芬要求每一位教师,像这样一张图,不但要放在自己的电脑里,还要存放在自己的大脑里。

不少孩子能自立

“我最开心的事是,我的学生们有出息了,能自立了,生活有保障了!”刘佳芬说:“我有一个学生,毕业后在一家银行里做保安,如今每月工资有3000多元。每次加工资后,他都会来学校告诉我这个好消息。还有三位学生在宁波香格里拉酒店上班,他们的班组长都夸他们做得好。这让我很放心。”

说起自己的学生,刘佳芬动情地流下眼泪,她说:“现在社会上对智障人的保障体系正在日益完善。我的学生将来能有好的去处,我就很欣慰了。”

刘佳芬我们为你写诗

教育部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每月一星”的评选活动于近日揭晓,2012年度1月之星是宁波达敏学校校长刘佳芬。1月6日下午,宁波市教育局德育宣传处、宁波市作家协会诗歌创委会组织我市20余位诗人赴达敏学校采风,深入采访刘佳芬先进事迹,重点挖掘刘佳芬精神内涵。诗人们还为达敏师生们送去了新年礼物和祝福。

据了解,诗人们将在此次采风活动的基础上,收集素材创作诗歌,优秀作品将编辑成册。同时,还将于年后主办一场“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宁波特殊教育礼赞”大型诗歌朗诵会。(周 浩)

“我坚决不掉眼泪”

采访座谈会上,诗人们认真聆听了刘佳芬校长对于达敏学校情况的介绍以及她和她的团队十几年来奋战在特殊教育一线的酸甜苦辣。

刘佳芬说:“这几年达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总是会有媒体慕名前来采访,但是因为我们的孩子情况比较特殊,需要保护他们以及家长的隐私,如果要接受采访,我都要征求家长的同意并签字。”

刘佳芬说到这里,特地举了一个很生动的例子,“前不久某电视台来达敏拍摄视频,他们的负责人和我沟通的时候特别提到,希望老师和家长对着镜头的时候,一定要掉眼泪,哭得越伤心对观众感染力就越强,但是我说我坚决不掉眼泪,达敏的老师在照顾孩子的时候确实很辛苦,私底下也流过泪,但是我不会故意对着镜头哭哭啼啼,去博取同情。”

刘校长朴素的话让在座的每个人都为之动容,虽然面对镜头她很坚强,但是她也有眼泪止不住的时候。

刘校长说前几年经常会有家长来找她哭诉自己孩子的症状,每次看到家长在她前面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时候,刘校长都会陪着他们一起哭,每次她送家长离开的时候,两个人的眼圈都是一样红的,“这几年有所好转,来找我的家长也少了,因为他们在达敏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孩子具备独立生活的能力。”

为刘校长和达敏鼓掌

一聊起诗歌朗诵,诗人们强烈建议达敏的学生也能露一手,原本以为刘校长会有难处,但是她欣然同意,并请来一位女生小红。

只见小红从容地拿起本子,站在了大家面前,全场安静得出奇,听着小红朗诵《心灵之歌》。虽然小红的语速稍显缓慢,但吐字清晰,感情饱满,诗歌中一句句对老师的感谢以及对新年的期望深深打动了在场的“听众”。

在2个多小时的座谈会上,刘校长以及达敏学校的几位老师向在座的诗人讲述了很多工作中的细节:刘校长开创了特殊教育的先河,创造性地将孩子带到社区进行实训,这个做法受到了国际专家的肯定。

当听到刘校长应邀参加日本方面组织的国际融合教育论坛,大会组委会将原先预留给刘校长的发言时间从起初的15分钟增加到25分钟,再破例增加到50分钟时,在座的诗人纷纷起立拍手叫好,“刘校长,你的教育理念不仅帮助了这么多的特殊孩子,也为我们国人争光啊。”“是啊,这一段,一定要浓墨重彩地写进诗里。”诗人们的创作激情也被刘佳芬的事迹所点燃。

市作家协会主席荣荣听过刘校长的介绍后,真诚呼吁社会各界,尤其是民间力量要给予这些孩子更多的关爱,宁波诗人也将做好表率,在本次慰问和采风活动的基础上,创作出一批高质量的诗歌作品,讴歌刘佳芬同志的先进事迹,同时展现出我市特殊教育的闪亮风采。

■新闻链接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每月一星”

商报讯(周 浩)从2010年开始,教育部连续举办了两届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评选和首届“每月一星”学习宣传活动,在全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营造了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为大力弘扬优秀教师高尚师德,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激励广大教师积极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教育部决定从2011年11月到2012年8月,开展第二届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每月一星”学习宣传活动。全国有十位教育工作者被评为2011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刘佳芬作为浙江省唯一的代表,被列为2012年1月份的“每月一星”。

感动

荣荣

母亲摸着自己的胸口说着感动:

雪中的炭 暗夜的星光 沙漠里的甘泉

她爱将这些不相干的物质归拢合并

挡在漫长的人生面前 使苦难不再那么露骨

很久之后 我才想到它们的共通之处:

这些温暖的事物 都会闪光

像我眼前这张带泪的笑脸

或者就是一颗奔走的热泪

“如果你无法支撑,我就是你的肩膀。”

“如果我帮不了你,我会陪你一起哭。”

一位大嫂快撑不住了 她漫长的煎熬无从说起

等一等 一滴泪正紧紧地抱住了另一滴

一个孩子在恐惧害怕 别着急

一双温暖的手正引领安慰着他

一位女孩 蜷缩在自己的角落里

没关系 她小小的爱已被唤醒被接纳……

一颗心在东奔西走 许多颗心在东奔西走

她们在派送一个共同的叫做希望的东西

给黑暗中的孤独 给重门紧锁的眼睛

她们在派送炭火 星光和甘泉

一颗心闪闪发光 许多颗心闪闪发光

这些温暖的发光体 扶住了倾斜的天空

让世界在人心里有了别一番模样

让孩子们有尊严地生活

2010年9月,日本长崎,第四十八次特殊教育国际交流会上,一名来自中国的女校长,代表中国特殊教育者在2000多位来自各国的特教专家面前作了以“中国特殊教育社区化”为主题的报告,报告被破例从20分钟延长至50分钟,世界各地的专家惊叹:“在很多发达国家做不到的事情,在中国,做到了!”

她,就是浙江省宁波市达敏学校校长刘佳芬,一位在特殊教育战线躬耕20载的女教师。

从陌生,到了解,再到热爱。从“一切为了孩子的生存”到“一切为了孩子的生存和发展”,再到“一切为了孩子的生存与发展,并让他们有尊严地生活”,刘佳芬经历了一位特殊教育工作者的成长与成熟,艰难创出一份特殊教育的“中国样本”。“那是只有我能读懂的眼神”

“成为特殊教育战线的一员,纯属偶然。”1991年8月,已经在当地颇富盛誉的刘佳芬从普通学校调到县城的一所聋哑学校,开始了改变她一生轨迹的特殊教育生涯。经过3个月的手语培训,1992年1月,刘佳芬接任聋哑学校校长,开始了一系列艰难的探索和改革。

“那个时候,我根本就不懂得什么叫做融合教育,只知道不能让这些学生封闭在学校里,应该让他们尽可能地融入社会。”刘佳芬带着孩子们到乡镇、山区、部队、海岛„„去演出,去交流,去找工作,让公众了解这些孩子、理解这些孩子,增强孩子们的自信和融入社会的勇气。

为了给孩子们联系更多的锻炼机会、工作机会,刘佳芬一趟趟跑到市里,在炎炎酷暑的一天,由于过于劳累,刘佳芬晕倒在街上。“那个时候,外面的人经常这么说,一个‘老要饭的’带着一群‘小要饭的’。真的很难。”但刘佳芬挺住了,“孩子们围拢着我,用眼睛默默地看着我,用小手摸我的脸,那是一种只有我能读懂的眼神。这,就足够了。”

“学会穿衣吃饭,比学会1+1=2更重要”

1997年秋,刘佳芬成为浙江省宁波市唯一一所智障儿童教育学校——浙江省宁波市达敏学校的校长。如果说之前聋哑学校的工作经历让她初步了解了特殊教育,那么,走进达敏,刘佳芬经历了一次更为彻底的理解和感悟。

1997年9月1日,开学第一天,中午,100来个学生正在学校礼堂吃午饭。刘佳芬惊呆了:满桌满地的菜汤、饭粒,孩子们的脸上、衣服上全部是汤汤水水„„ 不仅孩子们吃饭的状况令人心焦,教学情况也不尽如人意。那时,学校授课方式按照普通学校的授课方式进行,可是由于孩子们先天障碍,很多孩子上了9年级,还是不懂1+1=2,而且连简单的吃饭、穿衣服都不会。

“必须改!这种情形必须改!对这些孩子来说,生活自理都无法保证,何谈学习文化知识?学会穿衣吃饭,比学会1+1=2更重要!”经过几个月思考,刘佳芬向全校教师传达了实施“生活核心教育”的改革计划,并提出了三大教学目标——重度智障学生学会自理生活,中度智障学生学会适应社会,轻度智障学生学会自食其力。无疑,刘佳芬的“生活教育”理念给长期处于迷惘之中的老师们拨开了云雾。

可是惊喜了没几天的老师们再一次陷入迷惘:教学改革需要配套的教材,没教材怎么教学生?刘佳芬再一次果断决定:“没教材,我们自己编!”

自编教材又谈何容易?老师们唯一可参考的就是1994年教育部印发的《中度智力残疾学生教育训练纲要(试行)》。刘佳芬和老师们几经努力,决定将这套教材的内容确定为生活、语文、算术,其他部分由社会实践课、少先队活动、兴趣小组活动等课程来补充。就这样,一边教学实践一边编写教材,直到1999年第一学期,老师们自己刻字、印刷的6本教材终于面世了。

与此同时,教学活动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教会学生吃饭,每天中午的饭菜搬进了各个教室;为了教会学生过马路,老师们自制了红绿灯、斑马线;学校开设起了模拟超市、邮局、公用电话亭。老师们惊喜地发现,在这个模拟的教学环境中,以往一年都教不会的,学生们现在很快就接受了。

融入社会,让课堂“无处不在”

一天早上,学校的老师发现了这样的一幕:一名女生过马路时,看着来来往往的自行车、汽车和行人,吓得停在了马路中间,嘴里一边念叨着老师教的“红灯亮,停一停,绿灯亮,向前行”,可是,脚就是不敢迈步。这样一幕,让刘佳芬再次陷入思考:“在学校里的生活教育,毕竟是虚拟的场景,要让孩子在真实的场景中学习,才能真正帮助孩子融入生活,融入社会。”

走出学校!走出围墙!刘佳芬做了大胆的决定。

然而,老师们很快哭着回来了。在超市里,学生看到好吃的,拿到手里就吃;在游乐场,学生们一边玩滑梯,一边在滑梯上大小便;在小吃城,学生们遭到了谩骂、驱赶,“哪里来的傻子,快走!”„„

走向社会的初衷是良好的,但现实的残酷却不得不让刘佳芬暂时停下了脚步。经过痛苦的思考之后,不服输的刘佳芬有了一个大胆而明智的决定——“变一个人的力量为众人的力量”。她走进社区、街道寻求帮助,没想到,一个人的力量真的可以汇聚起很多人的力量。很快,在街道和社区的帮助下,周边的饭店、商店、超市、医院、农贸市场,都成了孩子们学习、实践的基地。从厌恶到理解再到接纳,周围的社区居民们开始慢慢接受孩子们的存在,并伸出了关爱的双手。见到这些孩子,起初,居民们会说:“傻子出来干什么?老师肯定也有毛病!”慢慢地,居民们会说:“看,他们来了!”再后来,居民们会说:“你们来了!”

如今的刘佳芬,一切已得心应手了。对她来说,特殊教育的过程,已经不再困难,因为“我们学校不需要建太多的教学设施。因为社区就是我们的课堂和校园,设施齐备且有着丰富教育资源的社区就是学生最好的直接学习之地。”“我们学校老师大大多于学生,因为社区里的每一位居民都是孩子们的老师!”

孩子们的表现也让刘佳芬的付出收获回报。几乎是百分之百的就业率,孩子们在保安、宾馆后勤、针织手工等领域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和用武之地,最高的月收入达到3000多元。“刘校长,是您让我的孩子活出了人的尊严,是您让我们家再一次燃起希望。”一位学生家长满含热泪向刘佳芬道谢。“月虽残,亮如雪,高挂天空谁笑缺。”刘佳芬深情而坚定地说,“恒爱如春,恒爱每一天,恒爱每一个残疾孩子,是我对特殊教育事业和特殊学生永远的承诺!”

时间:2011-09-15

6.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学习心得 篇六

说实话,在报告开始之前我对这类报告并无兴趣;

说实话,在报告开始之后我从未有一分钟开小差;

说实话,在报告开始之后我对这个前辈充满敬意。

如果说,桂老师的报告给我什么启示?我想那就是做一个高情商的老师。

一、学会“哄”孩子。桂老师经常挂在嘴边的就是“乖!宝贝,桂老师爱你”“乖!宝贝听话”,看似幼稚,却饱含老师的真情,这样的语言极具感染力,让孩子充满自信,让孩子感受被爱,让孩子不忍犯错,让孩子自愿纠错。作为一个初中教师,也许面对大孩子我们无法向桂老师一样煽情,但是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哄哄孩子。针对不同的孩子可以选择不同大方式,有的孩子一个眼神就好,有的孩子一块糖果就好,有的孩子一句肯定就好;有的孩子一次就好,有的孩子则需要经常哄。其实,每一个人的内心都有一块柔软之地,都愿意聆听和风细雨般的语言。所以,像桂老师一样做一个高情商的老师就要学会“哄”孩子。

二、学会“逗”孩子。桂老师在发现有的孩子不交作业时,没有怒气冲冲,没有怒目相视,没有恶语相向,没有气急败坏,而是乱发作业本。拿到作业认真写的本子会激发孩子内心的自尊,拿到作业未写的本子则会激发主人内心的羞耻感,无论哪种结果都在无形之中发挥了教育本真的作用。记得一次课上,32班的鲁加炬同学在课堂上画画玩,我没有发火,没有惩罚他,只是下课要求他画两张玫瑰花送给我。尽管孩子说不会画,尽管孩子不情愿画,但是第二天我还是收到了两张漂亮的玫瑰花。“老师,以后上课不画了”没有批评,没有火药味,却多了一些温情。也许,我们不一定可以照搬照抄这样的方式,但是偶尔换掉生气的面孔,逗一逗那些本性可爱的孩子们,或许第二天你的桌子上就多了一些惊喜与意外。

三、学会“骗”孩子。桂老师为了帮助一个学生改姓可谓是用心良苦,惊喜策划了一场“骗局”。在这场“骗局”中让其他的孩子们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姓氏魅力,更让他们学会正确对待别人的姓名权利,在这种循循善诱中让需要改姓的孩子发自内心的接纳变化,让其他的孩子发自内心的接受变化,一切似演戏又非演戏。我想每一个老师都有过“骗孩子”的经历,有些骗将孩子们引向懂事,有些骗将孩子们推向成功,有些骗带孩子们走向成熟,有些骗帮孩子们度过难关。是的,生活中也好,教育过程中也好,都需要一些善意的“欺骗”,因为这些“骗”中满含深情。

毫无疑问,桂老师是一个高情商的人,所以赢得孩子们的喜欢;

毫无疑问,桂老师是一个高情商的人,所以深得家人们的关爱;

毫无疑问,桂老师是一个高情商的人,所以获得同行们的认同。

学习桂老师,做一个高情商的教师!

学习桂老师,做一个满幸福的女人!

学习桂老师,收获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

学习桂老师,经营一个充满爱意的家庭!

7.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姜伯驹 篇七

“育人是我的第一职责”

——记“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北京大学教授姜伯驹

姜伯驹

【相关专题: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姜伯驹】

“我就是一个普通的数学老师,在过去这是很正常的情况。”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姜伯驹说。去年教师节,全国10位教师获得“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荣誉称号,姜伯驹教授就是其中之一。近日,北京大学举办“姜伯驹院士教育教学思想研讨会”,让人们有机会感受这位楷模的人格魅力。

坚持50年,学生作业亲自批改

1957年毕业留校后,姜伯驹就一直奋斗在教学第一线。在他看来,教书育人比自己出成果更重要。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段海豹介绍,现在数学教学中很多老师认为把逻辑讲清楚了最重要,“但是姜老师不仅把数学看作自然科学,还把它看成一种文化,因此,他除了讲数学中的逻辑外,还注重传达数学中的精神,比如独立思维能力等”。

对此,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2009级硕士生林剑锋深有感触。

“第一次听姜老师的报告是大三时,姜老师的报告有两个小时,是我第一次能听下来的专业报告。”林剑锋说,北大经常有讨论课和讲座,不少老师上来以后只作简单的讲解思路就出现大跨越,很多学生完全不知其意。但是,姜老师的报告从最基本的概念一个一个讲起,再深奥的理论也能深入浅出地讲解清楚。

在很多学生眼中,姜伯驹是学院中最受欢迎的老师之一。最令他们感动的是,姜老师身为中科院院士,仍坚持亲自批改学生作业。“只有这样,才能从中找出共性问题,真正了解学生的弱项究竟在什么地方,再来调整改进教学内容。”姜伯驹说,亲自批改学生作业,这个习惯他坚持了50年。

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杨河说,这些年我们的师德建设遇到了很大压力,在社会转型、网络信息建设发展非常快的情况下,教师队伍出现浮躁之风。因为科研成果与职称评定有关,一些老师重科研不重教学,出现了教学质量下降的现象。但是,姜伯驹一直把教学放在极为重要的位置,坚持给本科生上课,在当今更是难得。

最大成就感是看着年轻人成长

姜伯驹把教育学生看得很重,但他在科研上的态度更加谨慎和科学。

姜伯驹长期从事拓扑学研究。上世纪60年代,他在不动点理论中Nielsen数的计算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所创的方法在国外被称为“姜子群”、“姜空间”。1978年以后,他将不动点理论与低维拓扑学结合起来,全面解答了已有50年之久的“尼尔森不动点猜测”。1983年,姜伯驹成为当时北大最年轻的教授。

取得如此突出的成绩后,姜伯驹并没有急于出书立传。“姜老师的关于《同调论》的论述早在1994年就已经非常完整了,但是,这么多年来他一直在修改、完善,直到近两年才发表出来。”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副教授包志强说。

“我首先是一名教师,其次才搞一些研究”。这是姜伯驹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始终强调,他的职业是教师,“育人是我的第一职责”。他站在数学讲台前,最大的成就感就是看着年轻人成长。北大数学科学学院集体完成的《数学基础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建设》,获得国家教学成果特等奖,他为有自己的一份贡献而自豪。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姜伯驹培养了数十名硕士和博士。在他的影响和帮助下,一批学生在低维流形方面已取得好成绩,有的已开始崭露头角,成为我国低维流形研究的骨干力量。姜伯驹为此所作的努力,得到国际上许多数学家的赞赏。

“数学系不应只培养数学家”

段海豹说,过去数学界有个误区:数学系就是培养数学家的,但在姜伯驹看来,数学系不应只培养数学的专门人才,还要为学生将来的去向、个人的成长考虑,要培养一大批“有数学修养,并且将数学用于国民经济各行各业中去的人才”。

为了促进数学的发展和应用,姜伯驹曾牵头联合14个院校参加原国家教委“面向21世纪数学类专业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项目,主持了北大数学科学学院的教改工作,把数学系和概率统计系整合起来,组建了科学与工程计算系和信息科学系,成立了数学科学学院。

后来,鉴于数学和金融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姜伯驹又牵头在北大数学科学学院成立金融数学系。姜伯驹希望中国的数学能够达到这样一个境界:自然科学界、工程技术界、生物医学界,以至社会科学界的人都能比较多地了解数学。另外,很多在数学系受过很好数学训练的人也能进入其他领域。

姜伯驹同样关心中小学的数学教育。他说:“中学阶段是人发展最快的时候,在这段时间里限定孩子这个不准、那个不准,学生的智力发展会受到限制。其实,学生的智力发展是框不住的。”

8.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心得体会 篇八

“备课不是让字躺在纸面,而是钻研到让它站起来跟你对话”。多么生动的一句话,但要真正做到实属不易。对照自己,惭愧的很,自己在备课方面花的时间、花的精力还太少,目前备课仅仅只是让字躺在纸里。

“做老师的一定要教在今天,想到明天,孩子是有未来的,一定要为孩子的未来着想”。读完这句话,我的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为国家培养各色有用人才的。自己在工作中难免会碰到一些学习习惯差,不爱念书的顽皮孩子,对这些孩子啊自己还缺乏足够的耐心,在生气时甚至还会有不想再管的可怕念头。“一定要为孩子的未来着想”。于漪老师的这句话时刻在我耳边回响,促使我不抛弃、不放弃任何一位学生,做一名合格的教师。

9.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先进事迹 篇九

林崇德,男,汉族,1941年2月生,中共党员,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教书育人是他毕生的事业,“培养出超越自己、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是他的教育理念。他培养出了88名博士,为中国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学术梯队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坚持“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的育人观,在科研上对学生严格要求,在生活中对学生关心无微不至。他是师德教育的研究者,也是高尚师德的践行者,2021年被教育部聘为全国师德师风建设专家委员会总顾问。曾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十佳师德标兵、北京市人民教师等荣誉。

02 田树林

田树林,女,满族,1958年2月生,中共党员,北京市第八十中学校长、教师。她扎根基础教育38年,将“一人一天地,一木一自然——让生命因教育而精彩”作为教育理念,坚持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优质而个性地发展。她建立教师高质量发展机制,实现了教师队伍的六大转变,激励教师用心灵教育,为深刻而教,为有效而教。她致力于教育脱贫攻坚,积极承担西藏班培养任务,与贵州、云南、河南等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建立友好学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她组织学校为国家教育云平台提供了751节课,为各地“停课不停学”作出积极贡献。曾获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北京市特级教师等荣誉。

03 许京军

许京军,男,汉族,1966年4月生,无党派人士,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教授。他从教28年来,潜心于光学与光子学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积极推动中国物理学教育和科学普及,发起了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对大学物理教育改革起到了示范作用。他以育人为根本任务,言传身教,培养出一批光学和光子学领域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他指导研究生在拓扑光子学、弱光非线性与光场调控、铌酸锂光电器件等领域取得多项原始创新成果,引领相关领域创新发展,部分成果应用于载人航天、航母等重大工程。曾获宝钢优秀教师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

04 林 茂

林茂,男,汉族,1985年6月生,中共党员,天津市北辰区双口镇上河头村河头学校教师。作为一名85后青年,他远离家乡,放弃了在城镇学校工作的机会,扎根乡村教育,默默奉献。他潜心钻研教育教学规律,探索出四段励志法的育人方法,_了乡村孩子基础薄弱和不自信的困境,教学质量大幅度提升。作为北辰区高层次人才林茂工作室主持人,多次作市级以上示范课、培训、宣讲,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带动乡村青年教师发展。曾获全国优秀教师、天津市劳动模范等荣誉。

05 刘少坤

刘少坤,男,汉族,1978年8月生,中共党员,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计算机技术系教授。他辛勤耕耘在职教一线19年,强专业,带队伍,育人才,带领计算机系由弱变强。他以做强项目为抓手,大力提升教师应用技术研发能力,为职教教师强“根”。他设计了“五个一致”的实训基地建设思路,探索基于现代学徒制的“2+1”人才培养模式,得到了业界广泛认可。他带领团队获得国家级赛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20项以及省级技能大赛一等奖40项,成绩斐然。曾获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教师奖等荣誉。

06 李红霞

李红霞,女,汉族,1972年10月生,中共党员,河北省石家庄外国语学校党总支副书记、教师。从教27年来,她始终坚守在思政课堂第一线,创新思政教学方式,以党建带团建、带队建,打造了幼小初高“四阶梯”育人理念、课程体系、活动体系衔接的“三衔接”思政教育模式。她实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形成了“四自主·四环节”新模式。她倾情教育扶贫,7年来坚持深入山区送教,带领团队累计送教送培17.75万课时,惠及6县31乡镇5万多个家庭,学校因此获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她热心慈善,将第三届明远教育奖的10万元奖金全部捐给山区学校。曾获河北省五一劳动奖章、河北省三八红旗手、河北省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工作者等荣誉。

07 张 靖

张靖,男,汉族,1974年1月生,中共党员,山西大学光电研究所教授。他始终牢记人民教师的光荣职责,坚持扎根于中西部,突出因材施教,注重培养学生科研兴趣,鼓励他们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培养出一批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优秀青年人才。他坚守科技教育工作使命,瞄准国际科学前沿、国家战略需求以及地方转型发展需要,围绕“卡脖子”技术,矢志打造一流团队、完成一流成果,在国际上率先实验实现一维和两维自旋轨道耦合的简并费米气体。他坚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学相长,打造有力教师团队,入选教育部“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山西省特级劳动模范等荣誉。

08 张 梅

张梅,女,汉族,1971年11月生,中共党员,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兴华礼仪幼儿园教师。她扎根幼教31年,积极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育儿童以主动发展为根,育同伴以生命成长为基,育家长以明明德为本,以优秀中华文化润泽心田。她通过园际联动教研、名师指导乡村教师,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她注重学前教育改革创新,两项个人教学成果获山西省基础教育改革成果奖。她是省幼教指导专家,立足特级教师工作室和教师成长学院,引领幼儿园教师提升保教能力。曾获山西省特级教师、山西省优秀幼儿教师等荣誉。

09 杨联贵

杨联贵,男,汉族,1961年11月生,民盟盟员,内蒙古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他扎根边疆,耕耘不辍,从教37年来始终不忘立德树人初心与使命,坚持教研并重,培养了一大批勇担当、业务强的数学专业人才。他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强调教学上的返璞归真,将思政引入课堂,培养学生坚定的政治信仰和家国情怀。他坚持守正创新,在地球物理流体研究上取得大量原创性成果,成果得到同行的高度评价。他注重团队建设,带领团队获得“数学分析系列课程”国家级教学团队。曾获内蒙古自治区教学成果一等奖等荣誉。

10 高延安

高延安,男,汉族,1970年4月生,中共党员,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城县头道营子实验小学校长、教师。执教32年来,他一直坚守在大山深处,致力于办一所孩子们喜欢的乡村小学,用自己的辛勤和努力为教师幸福工作、孩子幸福成长架起了一道桥梁。他以“办好乡村教育、奠基幸福人生”为主旨,坚持立德树人,培育孩子习惯,改革课堂教学,鼓励师生读书,发展社团活动,为他们提供了成长的舞台。他大力推动学校足球运动,带领孩子们走出大山、奔跑在绿茵场上。曾获内蒙古赤峰市教育系统行风建设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

11 陈温福

陈温福,男,汉族,1955年12月生,民盟盟员,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他扎根高等农业教育42年,先后为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现代农业科技进展》等8门课程,培养硕士52名、博士47名。他敬业爱生,言传身教,悉心教导学生修德修身、自强自立、团结协作。他致力于教学改革,上课内容直面科研前沿,深入浅出、绘声绘色、诙谐生动,赢得了学生的普遍认可。他治学严谨,对学生的研究论文和毕业论文,大到试验设计,小到格式标点,均亲自指导、批阅、修改,让学生受益匪浅。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辽宁省本科教学名师等多项荣誉。

12 张万波

张万波,男,满族,1973年2月生,中共党员,辽宁省本溪市本溪满族自治县第五中学教师。他扎根乡村教育24年,在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教书育人,用耐心和爱心教会农村孩子学习知识、学会做人。2009年晋升高级职称后,一直从事着毕业班的数学教学和教务主任的工作,多年担任班主任工作。他热爱学生,视生如子,潜心钻研业务,课堂上关注每一个学生,不放弃每一个学生,深受学生和家长的喜爱和尊敬。他多次担任师德报告团、专家型班主任论坛主讲人,积极分享扎根乡村的教育教学做法。曾获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

13 李 玉

李玉,男,汉族,1944年1月生,中共党员,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作为菌物学学科的拓荒者,他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系统做好人才培养工作,经过30余年努力,他为学校建立了从专科到博士的菌物科学与食用菌工程人才培养体系和学科发展体系,培养了100多名农业技术和经营管理人才。他始终秉持教书育人初心,几十年如一日潜心教学,古稀之年仍坚持为本科生授课。他治学严谨、甘为人梯,以卓越学识和崇高品格,凝聚和培养了一代又一代教师,推动教育事业青蓝相续、薪火相传。曾获国家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等荣誉。

14 王丹丹

王丹丹,女,汉族,1978年2月生,中共党员,吉林省长春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她努力钻研,以身作则带领老师们不断提升,带出一支勤劳肯干、服务奉献、专业进取的康复团队。她质朴无华,与同事真诚相处,竭尽全力解决特殊儿童实际困难,用真才实干和真诚服务赢得师生及家长的尊重和信赖。她仁爱担当,不管是哪种类型、何种程度的残疾孩子,她从不嫌弃、不抛弃、不放弃,用温暖的怀抱感化他们。她经常走出校门,通过各种途径让社会了解和关注特殊教育。曾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劳动模范、吉林省教书育人楷模等荣誉。

15 王丹凤

王丹凤,女,汉族,1966年10月生,中共党员,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教师。工作31年来,她始终扎根在教育教学第一线,致力于教学改革,承担了现代学徒制改革、校企合作基地、实训室建设等大量工作。近10年,她担任酒店专业省级技能大赛指导教师,经常辅导学生到深夜,不计报酬,培养的学生多次获得省市奖励。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她创新开展线上教学,课例获学生点赞1万多次,获评省级优秀课例。她注重培养年轻教师,在全省职教活动周、中小学职业启蒙、劳动实践教育、礼仪操的创编等工作中,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年轻教师。曾获黑龙江省模范教师、黑龙江省教学名师等荣誉。

16 袁艳敏

袁艳敏,女,汉族,1979年12月生,中共党员,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桦川县横头山镇中心校教师。她扎根乡村教育15年,坚持走村入户,始终关心关注留守儿童生活。为让贫困家庭孩子更好地学习和成长,她自掏腰包、多方联络,先后为孩子们募集物资5万多元。她注重教育教学创新,让乡村孩子第一次体验到了远程多媒体课堂,第一次玩上了呼啦圈,第一次走进了大学博物馆,第一次有了科技节、上了科技课。她曾两次作为全国优秀特岗教师报告团成员赴各地各高校开展宣讲。曾获黑龙江省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

17 樊 嘉

樊嘉,男,汉族,1958年3月生,中共党员,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从教30多年来,他坚持躬耕在教学一线,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悉心引导学生在科研领域攻坚克难,为医学事业培养了大量人才。在教学工作中,他以大先生为追求,强调德才兼备,坚持以身作则,将大医情怀传递给学生,以师德培养医德,让每位学生在行医生涯中为患者带去生命之光。作为医院管理者,他忠实履行附属医院在医学教育中的责任和使命,推动建设一流医学教育,为健康中国添砖加瓦。作为医学专家,立足临床,以病人为中心,创新治疗手段,勇斗“癌王”,为病人带来希望。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宝钢优秀教师奖等荣誉。

18 吴蓉瑾

吴蓉瑾,女,汉族,1974年8月生,中共党员,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校长、教师。她扎根基础教育27年,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小学生讲解员社团,服务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16年里培养了千名小讲解员童音讲党史。她倡导情感教育,通过多年实践探索研发了情感教育课程,惠及学生近10万人次。她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通过大数据采集帮助教师了解学生,致力于探索实现大规模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空间,学校被评为上海市首批教育信息化标杆培育校。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上海市教书育人楷模等荣誉。

19 唐江澎

唐江澎,男,汉族,1963年5月生,无党派人士,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锡山高中校长、教师。他41年坚守教育一线默默探索,形成了“语文体悟教学法”,参编语文教材在20余省市使用。他担任校长15年,积极探索五育并举,推动学生每天上一节体育课或艺术课,将学生培养成为“终身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优雅生活者”。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他提出了“建立班主任国家表彰荣誉体系”“加强学生实验能力考核”“振兴县域教育”等反映基层呼声的建议,为教育改革积极建言献策。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江苏省特级教师等荣誉。

20 邱海波

邱海波,男,汉族,1966年10月生,中共党员,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教授。他扎根教学一线30年,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243人,很多毕业生成为重症医学骨干力量。他在重症医学教育教学改革中做出了重要探索,修订重症医学质控指标,率先在江苏省试点重症医学专项规范技能培训和资格认证。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中,他秉持“重症病人在哪里,我就应该在哪里”作风,持续战斗在救治一线。作为一名医生,他以高尚医德、精湛医术维护人民生命安全;作为一名老师,他在课堂上和病房里以身垂范,体现了一名优秀教师的教书育人价值。曾获得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21 吕 帆

吕帆,女,汉族,1962年2月生,中共党员,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学院教授。她从事眼视光医学高等教育事业近30年,坚持以雅博理念全面育人,因材施教,努力培养学生成为“有情怀有自信、能做事能创新”的人才。她坚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建立了面向农村基层的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她用9年时间坚持带学生赴藏区高原做扶贫医疗,促成首家“特殊奥林匹克运动医学健康中心”落户中国。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等荣誉。

22 叶海辉

叶海辉,男,汉族,1971年11月生,中共党员,浙江省玉环市坎门海都小学体育教师。他扎根海岛教育27年,爱教乐学,勇于创新,为边远海岛教育默默奉献。他创编体育游戏近2000例,制作80余种4200多件体育器材,让学生爱上体育课。他主持省市两级名师工作室,开设公开课及讲座300余场,受益1.5万余人。他多次赴西藏、青海等地参与乡村支教,助力西部地区教师发展。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制作40多节中小学生居家体育锻炼指南课程,打造6节“居家锻炼、战疫必胜”课程,其课程在学习强国上推广,点击量高达700多万次。曾获全国优秀教师、浙江省特级教师等荣誉。

23 杨善林

杨善林,男,汉族,1948年10月生,中共党员,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从教30多年来,他坚持“至诚至善、务实求真”理念,长期奋斗在科研教学一线,培育出了一代代信息管理人才。他创设“专业导论”课程,帮助学生掌握大学时代的基本要求和学习规律,陆续推广到全国。他带领科研团队在智能制造工程管理、医疗健康管理等领域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并将其转化为产业资源,为实践育人提供广阔的平台。他注重青年人才培养,率领的团队入选教育部“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模范教师等荣誉。

24 周玲丽

周玲丽,女,汉族,1974年11月生,中共党员,安徽省马鞍山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她扎根特殊教育28年,用爱心和耐心撑起特殊儿童成长的蓝天。她建立的学前康复中心,填补了马鞍山市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的空白,聋儿康复率达到85%以上,使200多名残疾儿童走进普通小学随班就读。她积极探索义务教育阶段儿童孤独症教育,形成了科学评估、动态管理、分层教育、单独成班的教学模式,解决适龄孤独症儿童无法上学难题。她开发的孤独症教育校本教材,被全国30多家特教学校使用。曾获全国残疾人康复工作先进个人、安徽省最美教师等荣誉。

25 孙绍振

孙绍振,男,汉族,1936年6月生,无党派人士,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从教61年来,他始终坚守在一线课堂,每年为近500名学生授课。从他的课堂走出了军旅作家、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教师。他主编的初中语文课标实验教材,在7省市使用15年。他以文本细读为核心,发表论文多篇,出版12部解读专著,成为很多中小学教师案头书。耄耋之年,他牵头开展两岸合编教材项目,历时5年完成34本1000多万字合编教材的编写、出版、推广工作。所在团队入选教育部“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26 庄桂淦

庄桂淦,男,汉族,1957年7月生,中共党员,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县西津畲族小学教师。他放弃出国继承家业的优越条件,47年来始终坚守在农村教育教学第一线,倾毕生心力,收留照顾了1000多名农村留守儿童和贫困生,为他们筑起温暖的家。从2004年西津畲族寄宿制学校创办至今,他十几年如一日和留守儿童同吃同住,退休后依然陪伴在留守儿童的身边,被称为“保姆校长”。他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和社会捐助,筹集资金400多万元,极大地改善了学校办学条件。曾获福建省最美乡村教师、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27 蒙 芳

蒙芳,女,汉族,1978年11月生,中共党员,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特殊教育学校校长、教师。她秉持“一个都不能少”教育理念,扎根一线从教24年,努力当好山沟里特殊儿童的引路人。她积极争取捐资捐物180多万元,努力改善特教学校办学条件。她在全市率先开办智力残疾幼儿康复部,免费为智力残疾儿童提供早期康复治疗教育。她探索在初中阶段开展职业教育,让孩子们学到一技之长,能够自食其力。她热心教育扶贫,带领教师奔赴全县14个乡镇,开展4800多人次送教上门活动。曾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等荣誉。

28 周义朋

周义朋,男,汉族,1974年9月生,中共党员,东华理工大学核资源与环境工程技术中心教授。他坚持把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离家万里扎根新疆戈壁荒漠十五载,克服40摄氏度以上高温和零下30摄氏度严寒,每年在野外工作9个月以上,默默奉献核军工教育科研事业。他和团队攻坚克难,建成我国首个生物地浸采铀基地,为铀矿绿色开发做出重要贡献。他把课堂搬进矿山一线,培养了一大批本科生、研究生和企业技术人才,很多毕业生已经成为核能领域的技术骨干。曾获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江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感动江西教育年度人物等荣誉。

29 孔令让

孔令让,男,汉族,1963年4月生,中共党员,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从教30多年来,他始终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育人理念,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人民教师职业准则。他教导学生学农爱农、立志为农,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多名毕业生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成为行业优秀人才。他历经20年,成功克隆抗赤霉病基因Fhb7并探明其遗传和分子机理,实现了重要科技突破。他培育的多个小麦新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超过3000万亩,促进小麦产业高质高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所在团队入选教育部“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曾获山东省齐鲁最美教师等荣誉。

30 单美华

单美华,女,汉族,1973年5月生,山东省潍坊市高密经济开发区冯家庄小学教师。从教24年来,她扎根乡村教育,默默耕耘,关爱每一个孩子,用尽全力为贫困家庭点燃希望之光。作为教师,她结合乡村生活,开发了系列乡土田园课程,让学生学习乡贤事迹,立志成为家乡骄傲。她示范着乡贤的为民情怀,自2013年起腾出自己的婚房,举债十几万元,购置2万册图书,设立宝德书院,取“人间至宝是有德”之意,成为留守儿童的阅读天地,成为学生发展兴趣的教育场所,成为以爱换爱的精神家园。其事迹被拍摄为电影《孝义传家风 别样中国年》,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曾获全国示范农家书屋、山东省齐鲁最美教师等荣誉。

31 董晶晶

董晶晶,女,汉族,1982年5月生,中共党员,郑州师范学院特殊教育学院教师。她扎根教育18年,秉承教育平等、共享阳光、报效国家的理念,培养2000多名残疾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她坚持教书育人并重,引导残疾学生寻找生命的意义,引领每个特殊孩子自立自强、成长成才、感恩祖国、回馈社会。她搭建平台组建残疾人艺术团,学生的艺术作品多次获得国家级奖励。她坚持实践育人,组建残疾学生志愿服务团队,带领聋人学生志愿者,深入一线和基层,开展各类扶贫扶志志愿活动近百场,以残助残,传递文明与力量。曾获河南省最美教师、感动中原年度教育人物等荣誉。

32 郭文艳

郭文艳,女,汉族,1983年5月生,中共党员,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西平罗乡中心幼儿园园长、教师。她积极探索自然教育理念,带领团队开荒建立生态种植园,让孩子们亲近大自然,构建出适合孩子发展的园本课程。她注重保教课程创新,带领团队开发乡土课程资源,实施生态教育,引领乡村学前教育发展。她成立了以幼儿园为依托的乡村社区大学——川中社区大学,为村民提供社区教育空间,为助力乡村振兴贡献教育人的力量。曾获河南省李芳式的好老师、河南省最美教师等荣誉。

33 马 丹

马丹,女,汉族,1973年4月生,中共党员,湖北省武汉市旅游学校教师。1993年,她拒绝省歌舞剧团的工作,毅然成为一名中职教师,20年来将“尚礼、塑形、弘礼、塑人”作为教育目标,以美化学生形体美化了一批又一批学生的心灵。她以满腔热血奉献藏区教育,2016年成为首批国家教育人才“组团式”援藏教师,2019年到期后又申请继续援藏。她用无私的爱关心藏族孩子发展,坚持前往海拔4000多米的农牧民学生家里进行家访,先后资助多名藏族学生完成学业。她发挥西藏文化优势,创建了舞蹈啦啦操队,代表西藏自治区参加全国第十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获银奖。曾获全国模范教师、西藏自治区援藏先锋、湖北省荆楚好教师等荣誉。

34 张祖勋

张祖勋,男,汉族,1937年6月生,中共党员,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他以大先生为追求,61年坚守教学一线,无论是当副校长期间还是当院士后,都从未间断亲自上讲台授课,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遥感测绘之才。他不遗余力提携后学,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创造平台让他们施展特长,凝聚起遥感测绘研究的强大团队。他向学院捐赠100万元设立“教书育人奖”,奖励教书育人方面表现突出的优秀教师。他首次提出了数字摄影测量网格思想,研制出我国首套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航空航天遥感影像数字摄影测量网格处理系统,打破了国际软件的垄断,极大推动了我国摄影测量技术的进步与产业化发展。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湖北省荆楚楷模年度人物等荣誉。

35 何继善

何继善,男,汉族,1934年9月生,中共党员,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他从事高等教育及科学研究60多年,是我国电磁勘探领域的开拓者,领衔建立的电磁探测中国学派,引领国际地球物理学前沿。他为人师表,在耄耋之年仍奔波在教学科研一线,为我国深地探测战略和新能源战略的实施贡献力量。他注重教学科研创新,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中青年人才,很多毕业生成为电磁勘探领域的中坚力量。他积极推动科普教育,成立何继善基金会,资助有益于国家建设的科研项目、社会公益活动、优秀学生,累计近1000名学生获得资助。曾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模范教师等荣誉。

36 石灵芝

石灵芝,女,汉族,1971年12月生,中共党员,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金庭学校教师。她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从教30多年来,一直坚守在语文教学第一线。她深入研究教育教学,秉持着“培养主动、健康发展的人”的教育理念,在日常课堂教育教学中以文化人、以文化道、以意动人,坚持追求有情境、有情感、有意思、有意义的课堂。她潜心钻研心理学,为学生心灵成长护航,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援助。她热心于社会公益活动,多次开展志愿者岗前培训和乡村义务授课。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国家级教学名师、湖南省特级教师等荣誉。

37 吴硕贤

吴硕贤,男,汉族,1947年5月生,中共党员,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他以大先生为追求,做建筑环境声学研究与教学领域的拓荒人与推动者,培养了众多优秀的硕士、博士毕业生,为该学科在我国的发展培养了重要的学术力量。他热爱教育事业,秉持着“熟能生巧”“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文理兼修”等教育理念,潜心教书育人,力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他努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教学之余坚持诗词与书法创作,以诗词阐发治学理念及立人之本,潜移默化影响滋养学生。曾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师德标兵等荣誉。

38 张忠德

张忠德,男,汉族,1964年9月生,中共党员,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教授。他坚守临床第一线,从事中医急诊教学33年,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50多名。他曾四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开展支援,以言传身教引导学生践行医者使命。他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从抗疫一线获得的宝贵资料和经验,开发成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实践课程,积极引导学生做到科研服务于临床、服务于实际。他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提出“急救思路引导教学法”,把临床诊治思路推前至课堂,以急救主体思路为纲,强化急诊临床思维的培养。曾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等荣誉。

39 石兰松

石兰松,男,瑶族,1965年9月生,中共党员,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上林县西燕镇中心学校刁望教学点教师。他扎根偏僻石山库区35年,用坚守书写着乡村教师的初心使命。他每天4趟往返,义务摆渡接送学生上下学,把“一个都不能少”作为使命担当,圆孩子们的上学梦。他师德高尚,用心用情关注孩子们成长成才,不仅担任语文、数学、美术、体育等多个学科的教师,还为孩子们做饭、照顾孩子们生活,被当地百姓亲切地称为扎根山区教育事业的“不老松”。曾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最美乡村教师等荣誉。

40 孙杰远

孙杰远,男,汉族,1966年7月生,中共党员,广西师范大学教授。他在高校辛勤耕耘30年,持教书育人之责、因材施教之重,长期担任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研究方法”“教育学原理”教学任务。他致力乡村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实施“双师教学”模式,推进民族地区、偏远地区课堂教学改革,推动教育精准扶贫。他主持多项国家级、省部级项目,潜心学术研究,在教育学原理、民族教育、教育人类学、基础教育改革等领域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曾获广西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广西优秀共产党员、广西八桂学者等荣誉。

41 颜业岸

颜业岸,男,汉族,1973年6月生,中共党员,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教师。他投身基层舞蹈教育30年,用源源不断的创意和永不磨灭的热情,言传身教、传道授艺,带领一批批普通的农村学生走进了国家乃至国际舞蹈艺术殿堂。他编排并指导学生们表演的舞蹈作品,曾70多次荣获国内外舞蹈比赛一等奖或金奖。他为全国艺术院校培养输送了300多名舞蹈艺术特长生。如今他虽然已成为荣誉等身的名师,仍站在舞蹈教学一线,并把舞蹈教学的对象从特长生延伸到了基层舞蹈教师,让更多中小学生能够接受到高水平的舞蹈艺术教育。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最美教师等荣誉。

42 陈晓明

陈晓明,女,汉族,1972年10月生,中共党员,海南省农林科技学校教师。她扎根山区从事农业职业教育27年来,足迹遍布海南省民族地区,把“爱、责任、幸福”传递到千家万户,展现了当代教师的高尚品德。她以高度的责任感,努力克服办学困难,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她始终坚守教书育人的职责,为农业职业教育发展和民族地区产业发展输送了一批又一批优秀毕业生。她以满腔热忱投入扶贫工作,主动承担帮扶任务,促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曾获海南省优秀教师、海南省先进工作者、海南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43 蒋兴良

蒋兴良,男,汉族,1961年6月生,中共党员,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他从业39年、从教20年,始终坚持奋战在极端环境电气外绝缘、覆冰与防冰减灾教学研究中,为我国电力行业培养了120余名硕士和博士毕业生。他始终以身作则,事事敢为人先,为学生树立为人为事的榜样。他带领学生深入青藏高原,攻克2800米至5100米高海拔电气外绝缘难题,为青藏铁路建设节省巨额开支。他在雪峰山历经13年建成能源安全领域国家级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为创造性开发我国首套电网覆冰预报预警系统提供了有力支持。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重庆市教书育人楷模等荣誉。

44 李龙梅

李龙梅,女,汉族,1964年12月生,中共党员,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校长、教师。她扎根特殊教育20年,勤奋钻研,开拓创新,无私奉献,打造出一支团结协作、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帮助一批又一批视障孩子用知识立志,以技能自强,获得了有尊严的生活,320多名视障学生升入高等院校深造。她带着全校教师坚持家访10年,累计行程3万多公里,受访学生近300人次,覆盖重庆30多个区县。她注重特殊儿童全面发展,先后组建“扬帆”师生管乐团、盲人跳绳队、啦啦操队等,促进学生身心健康,陶冶他们的情操。曾获全国三八红旗手、重庆市教书育人楷模、重庆市道德模范等荣誉。

45 黄廷祝

黄廷祝,男,汉族,1964年10月生,中共党员,电子科技大学英才实验学院教授。他坚守教书育人初心使命,任教35年始终坚持每年完整主讲本科数学核心基础课,指导本科生研究训练、毕业设计。他积极推动新工科教育,开展全国大学数学课程与教材改革,大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形成了“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的格局。他注重教学创新,主持的课程入选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他全力组织开展在线教学,实现“停课不停学”。曾获国家教学名师等荣誉。

46 高维荣

高维荣,女,汉族,1979年9月生,中共预备党员,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民族中学教师。她扎根贫困地区23年,爱生如子,爱校如家,长期资助贫困孩子,为彝区培育出一批又一批的新人,为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出重要贡献。她坚持以学生为本,创新教育教学方式,用人格魅力引领孩子的成长,形成了独特的教学风格。她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大胆创新,注重对学生德育及综合素养的培养,注重做好寄宿制学生生活习惯养成,在全州起到引领示范作用。她在“控辍保学”工作中,扎实开展学生结对帮扶,没落下一个孩子。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四川省优秀教师等荣誉。

47 李红波

李红波,女,汉族,1972年4月生,群众,贵州护理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因为一个扶贫的梦想,她放弃在贵阳工作的优渥环境,在癌症术后恢复的艰难时期,主动请缨到偏远的台江县中等职业学校扶贫。她倾注了热血与青春,取得职教脱贫攻坚的突出成绩。在她扶贫两年时间里,台江职校的护理专业从无到有,从有到精。她积极推进职业教育改革,16名教师和18名学生获得全国、全省及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各类奖项。她提出了“三进三查三帮”的学生管理制度,即辅导学困生,帮助贫困生,关爱留守生,学生从厌学到主动学习,实现了困难学生零辍学。曾获全国五一巾帼标兵等荣誉。

48 刘秀祥

刘秀祥,男,汉族,1986年3月生,中共党员,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望谟县实验高中教师。他幼年丧父,从初一到大学,一直带着母亲上学,感动全社会。2012年大学毕业,他放弃外面优厚待遇的工作,回到贵州大山深处从教,将全部精力奉献给山区教育。为了实现控辍保学,9年里他骑着摩托车跑遍了望谟县10余个乡镇的每一个村寨,骑坏了8辆摩托车,使1800多个孩子重返校园。他发起“助学走乡村行动”,牵线一对一资助贫困学生2700多人。他组建名师工作室,培训乡村教师近10万人,用自己的行动带动更多乡村教师发展。曾获全国最美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

49 毕首金

毕首金,男,汉族,1964年11月生,中共党员,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白汉场中心学校教师。他扎根山区小学,从事体育教育工作38年,默默奉献,无怨无悔。他利用节假日、双休日自制体育器材100多种,共计1万多件,开辟运动场地1000多平方米,为山区孩子开展体育活动创造了条件,被誉为学校体育发明家。他积极推进体育教育改革创新,推动体育“大课间”实验活动,所在学校获得云南省优秀实验学校称号,体育课堂教学竞赛获国家级和省级奖励。他勤于思考,不断总结教育教学经验,发表了多篇体育教育论文,产生广泛社会影响。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先进工作者、云南省特级教师等荣誉。

50 周红杰

周红杰,男,哈尼族,1962年11月生,中共党员,云南农业大学普洱茶学院教授。他三十七年如一日,坚守在茶学教育和科研的第一线,在国内率先开设多门茶学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传道授业育人,做好莘莘学子的茶学领路人。他积极投身学科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开设的首门茶学网络慕课,辐射全国170所高校,学习人数达5万人次。他积极推进育人方式改革,将教学从课堂搬到山间茶园,让学生在夯实技能的同时,也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他作为产业技术领军人才,以科研成果助农兴农、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引领推动了当地茶产业发展。曾获全国优秀教师、云南省教学名师等荣誉。

51 强巴次仁

强巴次仁,男,藏族,1978年9月生,中共党员,西藏自治区萨嘎县昌果乡完全小学校长、教师。他从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后,21年来扎根边疆教书育人岗位,不计得失、任劳任怨、默默奉献。他坚持以仁爱育人,对学习困难学生,进行无条件耐心细致的辅导;对家庭困难学生,送医送鞋送衣,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呵护每一个学生,把爱传递给每一个学生。他高度重视教职工思想政治素质提升,坚持每周进行集体学习,不断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推进全校教师争做敬业、业精、爱生、自律的优秀教师。曾获全国模范教师、西藏自治区优秀教师等荣誉。

52 美郎宗贞

美郎宗贞,男,藏族,1971年3月生,中共党员,西藏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他从教27年来,将立德树人作为目标,用爱心和耐心教育各族学生爱党爱国、学好知识、学会做人,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他坚持教书育人与科学研究相结合,因材施教,推进融合教育,将北京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的优质课程带入西藏大学,帮助学生开拓视野、提升能力。他带领学生积极参与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社会实践,在生动的实践中增长见识,加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打牢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曾获宝钢优秀教师奖等荣誉。

53 郝 跃

郝跃,男,汉族,1958年3月生,九三学社社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他扎根祖国西部四十年如一日,深耕讲坛、潜心育人,先后培养硕士、博士毕业生370多名。他创新教育教学理念,构建了“理论课程—实践能力—创新素质”三位一体集成电路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全国多所高校推广应用,为我国关键技术领域突破培养了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他先后资助多名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将获得的200万元奖金全部捐出,用于设立奖助基金。他注重科研育人,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带领团队推动我国在氮化物第三代半导体电子器件领域步入国际领先行列。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陕西省最高科学技术奖等荣誉。

54 孙志成

孙志成,男,汉族,1972年12月生,群众,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蔡川镇两岔口教学点教师。他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扎根边远高寒山区一干就是29年,为贫困山区孩子铺就了一条通向未来的平坦大路。一所学校、一个教师,“校长勤杂工、扫地兼打钟、教师又厨师、保姆是护工”是他最真实的写照。他遍访了学区的每个学生家庭,全面掌握孩子们家庭生活状况,努力做山区家长和孩子们的知心人。他通过有效组织课堂教学,探索出上好三级复式课的好方法,将教学点办成了百姓心中“家门口的好学校”。曾获陕西省德育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

55 董彩云

董彩云,女,保安族,1971年9月生,中共党员,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吹麻滩小学教师。她三十年如一日坚守在“三区三州”乡村教育一线,不忘从教初心,牢记育人使命,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她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深入研究教材、探讨方法,帮助学生学会学好,成长成才。她坚持以仁爱之心,认真对待每一名学生,努力帮助每一名学生。她注重团队建设,通过参与式教学带动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为薄弱学校送去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助力推动教育脱贫。曾获全国模范教师、甘肃省陇原名师等荣誉。

56 李江红

李江红,女,汉族,1974年10月生,中共党员,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东江幼儿园园长、教师。她扎根幼儿教育27年,坚持“灵动教育,生动成长”的办园理念,把幼儿教育融进了自己的生命历程,打造高品质园所。她积极致力于教学改革,潜心于园本课题研究,做学科上的带头人,保教工作中的骨干。她严格要求,躬身垂范,在平凡岗位上坚守和传承,做师德上的模范标兵。作为教育部幼儿园园长培训中心特聘实践教学指导专家和陇南师专特聘教师,通过结对帮扶、送教下乡等多种方式,先后培训教师3万人次,甘做他人成长阶梯。曾获甘肃省陇原名师、甘肃省特级教师等荣誉。

57 周全中

周全中,男,汉族,1973年3月生,中共党员,青海省海东市第一中学教师。他在语文教学中践行“到生活中学习语文,在体验中感悟语文”的大语文学习理念,力促课内课外学习深度结合。面对当地学生阅读资源不足问题,他曾用铁笔蜡纸刻写阅读资料,编辑印刷《阅读芳草地》达103期270万字,让孩子们阅读不再困难。他以身作则,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在爱护“三江源”母亲河等行动中培养学生社会责任和奉献精神。他关爱学生,连续为7届高三班级寄宿生每人每天早晨煮两个鸡蛋,被学生称为“鸡蛋老师”。曾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青海省劳动模范、青海省特级教师等荣誉。

58 王 刚

王刚,男,汉族,1966年4月生,中共党员,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民族中学教师。他从事民族教育事业30多年,把最大的爱心献给学生,用最好的教育方式引导学生,把最透彻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他心系桃李,始终把学生的成长放在第一位,专心教导学生,细心照顾学生,在教学上他是严师,在生活上他是慈父,用爱心和耐心去感化学生。他寓教于乐,推进启发式、讨论式教育,最大程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他急学生之所急,尽教学之所能,数十年如一日,无偿为学生提供大量学习资料。曾获全国优秀教师、青海省优秀教师等荣誉。

59 李新华

李新华,男,汉族,1971年10月生,中共党员,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中学分校校长、教师。从教25年来,他始终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扎实的教学功底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作为班主任,他以“厚德”为先,以“关爱”为本,以“上进”为实,鼓励学生厚德载物,自强不息。作为校长,他勤勉敬业,以校为家,坚持改革创新,实施“进步体验”教学改革,让学生在自信中快乐学习。他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创造性地将音体美课程进行整合,开设了足球、篮球、羽毛球、书法、素描、声乐、器乐、舞蹈等综合课程,让学生掌握1—2项终身受益的运动技能和艺术爱好。曾获宁夏教书育人楷模等荣誉。

60 李平

李平,女,汉族,1974年2月生,中共党员,宁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她扎根西部二十五载,坚守教书育人一线,在构建化工专业本科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方面不断探索,取得扎实育人成效。她注重创新创业教育,先后指导200多名学生参加各种创新创业项目,获得各级奖励30余项,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负责人,她勇挑重担、锐意创新,将本专业建成自治区优势特色专业,主编的制图教材被全国60多所高校广泛使用。曾获宁夏教学名师、宁夏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61 陈 丽

陈丽,女,汉族,1972年7月生,中共党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沙湾市第三中学党总支书记、教师。她扎根教学一线30年,结合地域实际,开设感恩课程、红色课程、雷锋课程等德育课程,强化师生对党、对祖国的认同。她爱生如子,多年来倾情帮扶残疾学生,耐心帮助家庭困难学生、单亲家庭学生以及有心理障碍的特殊学生学习成长。她注重语文教学改革,创新探索351智慧课堂教学五步模式,为全县培养了一大批语文学科骨干教师。她用责任和奉献谱写着教育脱贫之歌,所在学校获得新疆脱贫攻坚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曾获新疆优秀教育工作者、新疆德育先进工作者等荣誉。

62 祖力亚提·司马义

祖力亚提·司马义,女,维吾尔族,1977年9月生,中共党员,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她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立足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实际,注重引领和促进各民族学生交流交往交融,实现教学育人、科研育人和实践育人的有效衔接和统一。她带领教学团队深入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形成了具有多民族地区高校特色的“4+1+1”课程体系,帮助师生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她坚持科研育人,用格物致知的科学精神全方位影响学生,培养出了一批政治立场坚定、专业素质过硬的高层次优秀人才。曾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等荣誉。

63 辜 薪

辜薪,男,汉族,1979年1月生,中共党员,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教学研究和师资培训中心教师。他扎根民族地区教育事业20年,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学生养成教育,影响了一批又一批的民族地区学生。他坚持以爱育爱教育理念,在学习、思想、生活上全面关心学生,使希望与梦想之花在戈壁上绽放。他积极投身全面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质量工作,组织实施分层教学,进行点对点精准帮扶,有效提升了学生学习实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他立足岗位、发挥特长,组织协调全师学生“停课不停学”线上教学。曾获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兵团优秀教研员等荣誉。

64 周 岭

上一篇:上海公司年会策划流程下一篇:机关干部个人学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