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47微机组装与维护

2024-10-10

5347微机组装与维护(精选7篇)

1.5347微机组装与维护 篇一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大纲

1.课程的性质、任务与目的

(1)课程性质

微机组装与维护是****学院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也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门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要求能够对计算机进行组装、维护和维修,并能够掌握计算机系统维护中一些常用软件的操作。

(2)课程任务

微机组装与维护是计算机应用等相关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的技能。因此该课程在计算机应用等相关专业的学习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本课程以实践为主体,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开展教学。主要介绍了最新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各个组成部件的组成、工作原理、常见型号、选购及硬件组装,多媒体计算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安装调试和常见故障的检测与维修技巧等内容。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微机的组成部件及其工作原理,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组装,计算机系统故障的判断,系统维护和维修的方法以及一些常用的计算机系统维护的软件的使用。

(3)先行课程与参考教材

微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是一门相当综合的课程,需要开设较多的先行理论课程。

本课程的先行课程为:《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组成原理》、《汇编语言》、《计算机网络》等。

2.课程的目标与基本要求

课程目标:本课程学习结束后,学生应该掌握计算机系统的组装方法,能进行计算机的维护、熟练使用计算机外设、诊断计算机系统的故障、对常见故障进行排除和维修。

本课程对学生在知识、素质和能力方面的基本要求如下:

(1)知识要求

掌握计算机系统的组装方法

掌握计算机系统的故障诊断方法

掌握计算机系统故障排除的一般方法

掌握计算机维护过程中一些常用软件的操作

理解计算机系统及其部件的工作原理

了解最新的科技发展动态和方向

(2)素质要求

本课程将培养学生以下几个方面的职业素质:

细致、耐心与吃苦耐劳的意识(工作中要细致、耐心,要有较好的观察与判断能力并且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较强的自我知识、技术更新能力

快速跟踪计算机发展的新技术及市场动态

(3)能力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

计算机系统的组装

计算机系统的维护

计算机系统的故障诊断方法

计算机系统故障排除的一般方法

计算机维护过程中一些常用软件的操作

3.课程的学时分配与考核

(1)学时分配

本课程共54学时,3学分。面授和实验各占27和27学时。

(2)考核及成绩

本课程考核成绩包括笔试成绩和平时成绩两部分。相关事宜具体说明如下:

1. 1. 笔试由省电大统一命题及组织考试。

2. 2.平时成绩主要包含实验和市场调查等两个实践性环节,不能完成者成绩以0分处理。

3. 3. 实践环节由各办学点组织考查,并在笔试前将平时成绩上报省电大教务处。4. 4. 总成绩:笔试成绩占80%,平时成绩占20%。

4.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 计算机系统简介

(一)教学内容

1.计算机系统概述及基本组成 2.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3.计算机工作原理和性能评价

(二)教学要求

了解计算机系统的构成、计算机维护的基本概念和硬件与软件故障分析查找方法,掌握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及其相关主要功能部件的工作原理。

第二章

计算机主板

(一)教学内容

1.主板的组成

2.主板的分类

3.主板中的新技术

4.主板的选购

(二)教学要求

了解主板的组成,掌握主要部件的构造及功能;掌握主板的分类;了解主板中使用的新技术及、整体设计技术、主板结构及布局的改进;掌握选购主板时应考虑的主要性能,了解选购主板的一般步骤。

第三章

中央处理器

(一)教学内容

1.CPU的概述及主要性能指标

2.CPU的发展历程

3.CPU主流产品介绍及产品展望

4.CPU的主要技术

5.CPU的接口标准

6.CPU的散热及选购方法

(二)教学要求

了解CPU的发展历程和主流的CPU产品;了解CPU的接口标准;掌握CPU的主要性能指标及选购方法;了解处理器的发展方向。

第四章

计算机存储器

(一)教学内容

1.内存储器

2.软盘存储器

3.硬盘驱动器

4.光盘及光盘驱动器

5.移动驱动器

(二)教学要求

掌握存储器的分类、内存的分类和内存的性能指标及内存的选购;了解硬盘驱动器的结构、工作原理、接口技术、工作方式、数据保护技术及主要参数和技术指标;掌握硬盘驱动器的选购;掌握光盘驱动器的分类和光盘的类型及规格;掌握光盘的容量、结构、记录原理及数据的存放格式。

第五章

常用输入设备

(一)教学内容

1.键盘

2.鼠标

3.扫描仪

4.条码阅读器

5.数码相机

6.摄像头

7.数字化仪

(二)教学要求

掌握几种常用输入设备的功能、分类以及在计算机整体性能中的作用;了解常用输入设备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常用输入设备的性能指标及选购方法。

第六章 常用输出设备

(一)教学内容

1.显示器

2.显示卡

3.打印机

(二)教学要求

掌握几种常用输出设备的功能、分类以及在计算机整体性能中的作用;了解常用输出设备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常用输出设备的性能指标及选购方法。

第七章

其他常用设备

(一)教学内容

1.计算机机箱

2.计算机电源

3.调制解调器Modem

(二)教学要求

掌握电源、机箱、MODEM等设备的分类、功能、基本技术指标及其选购方法。

第八章

多媒体设备

(一)教学内容

1.多媒体的基本概念

2.声卡

3.视频卡

4.VCD解压卡

5.音箱

6.触摸屏技术

7.立体声耳机简介

(二)教学要求

掌握多媒体、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其相关的基本知识。掌握声卡、视频卡、VCD解压卡、音箱等多媒体设备的功能、分类、技术指标及其选购方法。了解多媒体设备的基本工作原理;了解触摸屏的分类及其技术的应用。

第九章

自己组装计算机(DIY)

(一)教学内容

1.多媒体计算机的组装

2.CMOS设置

3.硬盘驱动器的初始化

4.系统硬件优化

5.超频设置

6.系统测试

(二)教学要求

了解多媒体计算机组装前的准备工作;掌握装机的基本步骤;掌握CMOS 设置的意义及其常用选项的设置方法;掌握硬盘的分区和格式化;了解超频设置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和具体方法。

第十章

计算机故障的检测与维修

(一)教学内容

1.故障产生的原因和分类

2.计算机故障的处理原则

3.计算机故障的常用检测方法

4.计算机故障检测技巧

(二)教学要求

掌握故障产生的原因与分类;掌握计算机故障的常用检测方法;掌握常用故障的检测技巧。

5.课程的教学环节

本课程的教学环节分为课堂讲解与演示、课内实验和市场调查三部分。课堂讲解部分重点介绍实验的方法和注意点以及相关部件的特性和原理,同时补充相关的理论知识,实验部分和市场调查部分由学生独立完成。

(1)课堂讲解

课堂讲解部分的知识点部分主要包括:

1.硬盘的低级格式化、高级格式化、硬盘的分区(使用Fdisk和Sfdisk)。

2.GHOST软件的使用、双硬盘的安装、硬盘对拷。

3.CMOS设置的讲解和实验。

4.操作系统的安装和驱动程序的安装。

5.操作系统的优化(使用软件进行优化)。

6.Windows注册表介绍和操作。

7.多媒体操作练习和常用媒体软件练习。

8.计算机的部件介绍和计算机的组装。

9.CPU的超频实验和CPU降温。

10.BIOS的刷新和升级。

11.合理升级计算机。

12.常见计算机故障的判断与检修(硬件)。

13.常见软件故障的解决与分析。

14.网络常见故障的分析与解决(客户端)。

15.计算机外设的常见故障和排除。

(2)课内实验

本课程的实验是根据课堂教学中的演示和讲解来进行实验的,要求在完成教师上课演示的基础上,适当进行一些改动,让学生更进一步的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实验内容主要有:

1.硬盘的低级格式化、高级格式化、硬盘的分区(使用Fdisk和Sfdisk)。

2.GHOST软件的使用、双硬盘的安装、硬盘对拷。

3.CMOS设置的讲解和实验。

4.操作系统的安装和驱动程序的安装。

5.操作系统的优化(使用软件进行优化)。

6.Windows注册表介绍和操作。

7.多媒体操作练习和常用媒体软件练习。

8.计算机的部件介绍和计算机的组装。

9.CPU的超频实验和CPU降温。

10.BIOS的刷新和升级。

11.合理升级计算机。

12.常见计算机故障的判断与检修(硬件)。

13.常见软件故障的解决与分析。

14.网络常见故障的分析与解决(客户端)。

(3)市场调查

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其教学内容要紧密联系实际,了解市场最新动态和最新的技术与产品。所以各位学员在具备一定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要深入实际,进行市场调查,通过市场动态、最新产品展示和相关技术资料,进一步加深对计算机相关硬件知识的掌握,同时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次较好机会。最后要写一份不少于5000字的市场调查报告。

6.课程的集中实践环节

课程集中实践环节的主要内容是:系统维护岗位技能训练。岗位技能训练的内容包括所有的实验内容。

课程集中实践环节的时间是:1周,安排在第2学期中进行。

课程集中实践环节的能力(技能)目标是:

1.能够对硬盘进行熟练的分区、低级和高级格式化,并了解在什么情况下使用这种操作以及该操作可以达到的效果。

2.熟练掌握GHOST软件的使用,包括从不同硬盘上拷贝数据的能力。

3.掌握从裸机到WINDOWS操作系统的安装和驱动程序的安装过程。

4.掌握CMOS的作用,以及CMOS操作对于计算机的重要作用、掌握常用的CMOS操作的方法。

5.能够用一些优化软件来优化操作系统和计算机。

6.了解注册表的结构,能对注册表进行常规的备份,恢复和检测。

7.掌握常用的多媒体工具的使用、安装,掌握多媒体软件的设置和使用。

8.能组装计算机。

9.熟悉计算机的性能与机器配置的要求,然后根据计算机使用要求合理的升级原来的计算机。

10.掌握CPU的超频技能,了解CPU超频的方法,并将CPU超频使用,下载和安装CPU制冷软件。

11.掌握BIOS的刷新方法,对计算机进行合理的升级。

12.掌握常见的计算机故障的诊断和检修方法并能排除计算机系统出现的常见的故障。

2.5347微机组装与维护 篇二

1 实训教学系统的创建

基于实际工作过程的微机组装与维护实训教学系统,需要借助微机实训室微机上安装的硬盘保护系统来完成创建工作。硬盘保护系统将硬盘分成若干个相互独立的系统盘,对系统盘的保护方式有立即复原型和备份复原型。实训教学系统需要安装在备份复原型的系统盘上。

1.1 建立备份复原型系统盘

实训教学系统需建立在备份复原型系统盘上,这是因为当完成了某一个实训项目后,磁盘中原有的实训教学系统文件将会被其他文件所覆盖,此时可以采用手动还原的方式立即恢复实训教学系统,从而可以开始下一个项目或下一个班的实训。创建实训教学系统,需要两个备份复原型系统盘,所需系统盘的具体建立方法和步骤如下:

1)使用带GHSOT软件的可引导工具盘,将微机实训室原有的软件系统备份至移动硬盘或U盘。

2)进入硬盘保护系统的管理界面,选择重新分割,对硬盘空间重新进行划分。在原硬盘规划的基础上多划分出两个备份复原型系统盘,可以分别命名为DISK-1和DISK-2,容量大小分别使用5G即可,分割类型选择FAT32,还原方式选择手动。另外还要给这两个系统盘划分出一个共用资料盘,用来存放常用软件的安装程序、硬件驱动程序等。如将一块硬盘划分为三个系统盘,DISK-1、DISK-2和DISK-3。DISK-1为备份复原型系统盘,用来进行标准安装的实训,可称之为标准安装盘。DISK-2为备份复原型系统盘,用来进行GHOST安装和其他项目的实训,可称之为GHOST安装盘。DISK-3为立即复原型系统盘,用来还原微机实训室原有的软件系统,可将其改名为所装的操作系统名,如WINDOWS XP。重新启动计算机后会看到如下开机选单:

1.2 DISK-1(标准安装盘)的初始化安装

DISK-1是用来进行标准安装实训的系统盘。所谓标准安装,是指采用微软发行的操作系统安装盘(光盘),进行微机操作系统的安装。通过对DISK-1进行初始化安装后,可以用DISK-1来取代微软发行的操作系统安装光盘。学生在实训过程中,所有操作与实际工作过程中的标准安装过程相同。DISK-1初始化安装的具体方法和步骤如下:

1)将计算机的第一引导设置为CD-ROM,在光驱中放入工具光盘,重新启动计算机进入硬盘保护卡的开机选单界面。接着选择DISK-1并回车,当显示出光盘的启动菜单后,再选择工具光盘中的WINDOWS PE启动计算机。在WINDOWS PE系统中打开“我的电脑”窗口,可以看到在系统中分别有一个C盘和D盘。在光驱中放入微软发行的操作系统安装盘,如WINDOWS XP安装盘。将该安装盘中的i386文件夹整个复制到D盘(初始化安装完成后将其删除)。

2)制作自应答文件。启动另外一台微机,进入WINDOWS操作系统,运行从WINDOWS XP系统安装盘SUPPORTTOOLSDE-PLOY.CAB中解压出来的setupmgr.exe,创建一个新自应答文件。在创建过程中,安装类型选择无人参予安装,交互类型选择隐藏页,分布共享方式选择创建新的分布共享,复制WINDOWS安装文件的位置选择从CD,分布共享的位置选择默认,在以后的选项中什么都不要填写直接点击下一步就行,只是到了选择工作组或域时将工作组的默认名WORKGROUP删除后再点击下一步按钮,直至完成。此时计算机会自动复制系统文件至C盘的windist文件夹,可点取消。接下来打开C盘中的windist文件夹,会看到我们需要的自应答文件unattend.txt。这样得到的自应答文件在安装WINDOWS系统时,除了自动选择将操作系统安装到C盘并屏蔽选择安装目录外,其余的选项都需要学生手动参与选择,以便于学生了解操作系统安装的整个过程。屏蔽选择安装目录是为了保护由硬盘保护卡划分出的暂存区,防止学生将其格式化而破坏里面存储的数据。

3)将自应答文件复制到在第一步中已经启动到WINDOWS PE系统的D盘下的i386文件夹中,然后重新启动微机。微机重启后,选择DISK-1并回车,继续用工具光盘引导进入光盘的启动菜单选择界面,选择DOS工具,进入DOS提示符,输入smartdrv回车,然后进入D盘的i386目录,输入winnt/s:./u:unattend.txt回车,这时系统会将安装用的临时文件复制到C盘,等文件复制完成后,计算机会自动重启,进入保护卡的开机选单界面。

4)完成第三步,微机重启进入保护卡开机选单界面后,用方向键选中DISK-1,执行备份操作,即按组合键Ctrl+B,在弹出的输入备份密码对话框中输入硬盘保护卡的管理员密码,将DISK-1备份至其暂存区。至此,DISK-1的初始化安装完成。

1.3 DISK-2(GHOST安装盘)的初始化安装

DISK-2是用来进行GHOST安装实训的系统盘。所谓GHOST安装,是指采用现在流行的GHOST版操作系统安装光盘,进行微机操作系统的安装。通过对DISK-2进行初始化安装后,可使其取代GHOST版操作系统安装光盘。学生在实训过程中使用DISK-2,如同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使用GHOST版操作系统安装光盘,来完成微机操作系统的安装或系统的维护工作。DISK-2初始化安装方法与步骤如下:

1)在DISK-2中安装中文DOS操作系统。用一张带有中文DOS的工具光盘启动计算机,在硬盘保护卡的系统选择界面选择DISK-2,回车后再选择光盘中的DOS工具引导计算机至DOS提示符,用format c:/s命令格式化C盘并传送DOS系统文件至C盘。

2)将一些必要的DOS程序文件复制到C盘,如TW.EXE(中文DOS),HIMEM.SYS,MOUSE.COM,RAMDREVE.SYS,DOS版的GHOST.EXE等。

3)在C盘创建CONFIG.SYS和AUTOEXEC.BAT文件。

CONFIG.SYS文件内容如下:

AUTOEXEC.BAT文件内容如下:

4)在C盘创建DISK-2启动后的操作说明文件help.txt,内容如下:

-------【操作说明】------------

请输入相应的数字进行选择:

1:自动安装ghost_xp到C盘

2:手动运行ghost.exe进行备份或还原

3:还原D盘至初始状态

----【按H键打开本帮助】--------

5)在C盘创建1.bat文件,对应操作说明中的选项1,内容如下:

6)在C盘创建2.bat文件,对应操作说明中的选项2,内容如下:

7)在C盘创建3.bat文件,对应操作说明中的选项3,内容如下:

8)在C盘创建H.bat文件,其功能是输入H并回车键后可再次显示操作说明。H.bat文件内容如下:

9)重新启动计算机,在保护卡的系统盘选择界面选择DISK-2,由工具光盘中的WINDOWS PE引导系统。在D盘中新建一个ghost文件夹,将GHOST版的操作系统安装盘里的系统镜像文件ghostxp.gho复制到ghost文件夹内,这是执行操作说明中选项1所需要的系统镜像文件。另在D盘中新建“常用软件”和“硬件驱动”文件夹将一些常用的应用软件和硬件驱动及硬件检测程序分别放入其中。

以上步骤完成后,用ghost.exe为D盘作一个镜像备份,取名为dbf并保存到C盘的根目录。因为DISK-1和DISK-2采用的是备份还原方式,这种还原方式只能保护C盘。对于D盘的保护,有了dbf.gho文件,就可以选择DISK-2操作说明中的选项3,自动将C盘中的D盘镜像文件还原至D盘,恢复D盘的初始状态。

10)重新启动计算机,在硬盘保护卡开机选单界面用方向键选中DISK-2,执行备份操作,即按组合键Ctrl+B,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备份密码,将DISK-2备份至DISK-2的暂存区。至此,DISK-2的初始化安装完成。

1.4 恢复微机实训室原有软件系统

重新启动计算机,在硬盘保护卡开机选单界面选择DISK-3(WINDOWS XP),使用工具盘引导并运行GHOST.EXE,将先前备份出来的微机实训室原有软件系统还原至DISK-3。至此,整个创建工作完成。

2 实训教学系统的使用

2.1 DISK-1(标准安装盘)的使用

在完成微机硬件系统组装与维护的实训后,在微机硬件组装实训室内,利用学生组装好的计算机裸机,先完成硬盘分区和格式化的实训教学内容。其他微机软件系统的安装与维护的实训项目则都可以在实训教学系统下完成。

在开机选单界面下,选择DISK-1即可进行WINDOWS操作系统的标准安装实训,整个安装过程与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使用光驱并利用微软发行的安装光盘安装系统的过程相同。系统安装完成进入WINDOWS桌面后,打开“我的电脑”窗口,可以看到C、D两个磁盘,在D盘内,有预先放入的计算机硬件驱动程序,常用的应用软件等,接下来就可以进行计算机硬件的驱动和常用软件的安装等实训内容的操作。完成标准安装的操作后,或者下一个班进行标准安装实训时,则可在硬盘保护卡的开机选单界面下,使用方向键选中DISK-1,执行还原操作,即按下组合键Ctrl+R,输入硬盘保护卡的还原密码后按回车键就可以将DISK-1还原至初始状态。

2.2 DISK-2(GHOST安装盘)的使用

选择DISK-2按回车键后会自动打开help.txt操作说明文件,此操作说明相当于GHOST版的系统安装光盘上的启动菜单。操作说明文件中有三个选项,分别对应1、2、3这三个数字。输入数字1并按回车键,可自动安装GHOST版的操作系统到C盘。输入数字2并按回车键,可启动备份还原软件GHOST.EXE,学生可进行系统备份和还原的操作练习。选择“1”或者“2”都要使用到共享资料盘即D盘中的相关文件,如果相关文件在实训过程中发生损坏,或D盘空间被占用过多,则会出现“缺少文件”或“磁盘空间不够”等错误提示。此时可输入数字3并按回车键,可自动将保存在C盘中的D盘镜像文件还原至D盘,从而修复选项“1”或“2”运行时可能会出现的错误。如果想再次显示操作说明,可输入字母H并按回车键。

与DISK-1相同,当需要重复进行GHOST安装的操作或下一个班要进行GHOST安装实训时,可在硬盘保护卡的开机选单界面下,用方向键选中DISK-2,执行还原操作,即按组合键Ctrl+R,输入还原密码后按回车键即可将DISK-2还原至初始状态。

3 结束语

以微机组装与维护实训教学系统为平台,进行微机组装与维护的实训,这种模式更加贴近微机组装与维护的实际工作过程,有利于学生掌握职业技能,有利于统一组织教学和提高学习效率,可得到更好地实训教学效果。该平台可以在任何一个安装有硬盘保护系统的微机实训室里创建,创建完成后,该微机实训室可作为微机组装与维护专用实训室使用,同时仍保留原有的教学功能用于其他方面的教学。

摘要:阐述了一种基于工作过程的微机组装与维护实训模式及平台的实现,该实训模式以微机组装与维护实训教学系统为平台来组织教学,具有与实际工作过程相一致、效率高、有利于组织教学等特点,为学校组织微机组装与维护实训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关键词:微机组装,实训模式,实训教学系统

参考文献

[1]黄富佳.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郭玉红.计算机组装与维护[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3.5347微机组装与维护 篇三

关键词:合作学习 问题 时机 个人责任 角色

新一轮国家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大力倡导的三种主要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动性学习。本文将以合作学习的内涵和基本要素为切入点,分析它作为一种有效学习的策略应用于《微机组装与维修》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以提高学生合作学习效果。

一、精心设计讨论问题是合作学习的基础

合作学习是围绕某些问题来进行的,学生要学习和掌握的内容通常是以讨论问题的形式出现的,因而精心设计讨论问题是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基础。一般地,教师设计讨论问题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适度性原则

讨论问题应当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一般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无法完成或无法较好地完成,而合作学习小组通过相互配合、相互帮助、相互讨论、相互交流能够完成或更好地完成。问题不能太难,不能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但也不能过于简单,过于简单学生不加思索就能解决,会使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2、阶梯性原则

教师在设置《微机组装与维修》讨论题时,要尽可能多角度设问,设问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环环相扣,具有阶梯性,不断拓宽学生的思维广度和深度,同时也要考虑到满足异质小组内不同水平学生的需要,充分发挥互助合作的功能。

3、开放性原则

在小组合作学习前,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所要体现的新理念;还要吃透学生,精心设计既有联系性又有开放性的计算机问题,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基础上产生合作学习愿望,把学生的自主学习引向深入。

此外,问题设计要围绕教学重点,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问题数量要适度,各问题之间要有一定的逻辑性;还要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设计问题中的作用。

二、把握合作学习时机是合作学习的前提

合作学习具有其他学习方式无法替代的优势,但不可滥用。教师应当根据《微机组装与维修》教学的具体内容和学生实际,把握好合作学习的最佳时机,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它的功能,促进学生有效地合作学习。

1、当一定数量的学生在学习上遇到疑难问题,而通过个人努力无法解决的时候

将不同能力、性别、个性和智力特征的学生分成一组,形成一个异质的学习团体,有的口头表达能力强,有的观察能力强,有的思维比较深刻。由于各成员表现出不同的智力优势,对同一主题会用不同的方式学习,最后得出的结果必定会侧重于各个不同角度,会产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力量,即“1+1>2”的效果。通过欣赏他人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可以使小组成员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2、当学生的意见出现较大分歧,需要共同探讨的时候

例如,在学习“组装计算机的步骤”时,教材中列出了组装微机的步骤,并强调组装步骤不是一成不变的,可根据具体情况调整,以安装方便、可靠为安装顺序的准则。则在组装时究竟是先将主板固定到机箱内,然后再安装CPU和内存条。还是先将CPU和内存条安装在主板上,再固定主板。对此问题,学生中存在以上两种不同的观点。双方争论激烈,教师没有简单地下结论,而是抓住时机,安排合作学习。在人员分配上,持相同观点的人分在同一小组,这样就形成了像辩论赛中的正方和反方,通过实际组装操作,并要求各组讲出道理证明本组的观点是正确的。最后达成共识,由于考虑到安装方便、可靠还是认为后一种安装方法比较好。

3、当学习任务较多,需要分工协作的时候

例如, 学习“外设的选购”时,课前将学生分组,每个小组分到一种外设的相应问题,这些讨论题分别围绕下列内容展开:(1)该外设的发展现状如何?应用了哪些新技术?(3)外设当前主流品牌有哪些?性价比最高的是哪种品牌?(4)购买时注意事项有哪些?应怎样识别假冒伪劣产品?教师要求各小组通过亲自调查、课外阅读教材、教参及其他科普读物和上网找资料等途径完成问题,课上各小组推荐,一人上台演讲,时间不超过5分钟,有的小组把演讲稿做成多媒体课件,让全班学生共同享受本组的学习成果。

最后教师根据学生演讲情况补充完善,总结提高。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真正体现“1+1>2”的效果。

4、当学生的思路不开阔,需要相互启发的时候

例如,在学完“计算机启动过程”后,让学生归纳总结“BIOS中程序、CMOS参数、硬盘主分区引导程序、分区表、分区引导程序”这五者之间关系。我认为可对此知识点挖掘拓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检修微机故障能力。我先布置如下讨论题:(1)BIOS芯片有哪些程序?各有何作用?(2)CMOS中保存了哪些参数?这些参数如果设置不正确会出现什么故障?(3)硬盘主分区引导程序、分区表、分区引导程序有何作用?(4)在系统启动过程中使用到的先后顺序为何?通过学习小组内相互讨论、启发,互为补充,可进一步加深对这些概念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深度。

三、明确个人责任是合作学习的关键

个人责任是指每个学生都必须承担一定的学习任务,并同时掌握所分配的任务。在当前计算机课堂教学的合作学习中,常出现个人责任不明确,小组中个别成员承担大部分甚至所有的讨论题,而某些小组成员无所事事,产生“学习霸权”现象,所谓的合作学习最后被归结为少数人的智慧和努力。这与实施合作学习策略时,没有明确的任务分工和责任到人有直接联系。上述现象会损坏合作学习效果。清除这种现象有如下方法:

1、改革问题设计方式

在设计讨论题时不要只设计一个问题或完成一项作业,即使完成一项作业,也要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回答,实现一题多解,要尽量设计有联系性、阶梯性的一系列问题,使每个学生在小组中都负责承担独特的一部分任务。

2、改进评价方法 ,使学生各自为他们的学习负责

例如,以每个小组成员的个人测验得分的总和为依据对小组奖励,使学生形成“组荣我荣”的观念,提高小组凝聚力,强化小组成员间的交流、合作、促进小组成员共同进步。这样,对于任何一个小组来说,忽视小组中的任何一个成员,都会影响小组成绩,就不会有逃避责任的人。

3、角色互换

合作学习强调小组成员要承担不同的角色,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任务。当然在合作学习中,这种分工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要试着让学生轮流担任不同的角色,在不同的学习任务中,角色互换,如组长、资料员、报告员、记录员等由每个成员轮流做。角色互换既保证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明确分工,又使每位学生积极参与,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

四、转变教师角色是合作学习的保障

由于合作学习将教学视为动态因素多边互动的复合活动过程,而且特别强调生生互动的重要性,因而使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与角色较传统教学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一理论要求教师必须对自己的角色重新认识、重新定位,以多重角度身份出现在计算机课堂教学中。计算机教师应成为学生合作学习情感体验的培育者,学生合作学习的合作者,学生合作学习的组织者。

4.微机组装教案 篇四

第一节 认识计算机

一.微机发展 电子元件 1.电子管 2.晶体管 3.集成电路

4.大规模集成电路

二.计算机的分类

1.按信息表示和处理方式分类 2.按计算机的用途分类 3.按计算机的性能分类 4.按计算机的制造来源分类

第二节 计算机的系统组成

●习题

1.试述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2.什么是硬件和软件?

3.简述微处理器的发展历程 第二章 中央处理器(CPU)

第一节 认识CPU

CPU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的缩写,它可以被简称做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CPU是计算机的核心,其重要性好比大脑对于人一样,因为它负责处理、运算计算机内部的所有数据,而主板芯片组则更像是心脏,它控制着数据的交换。CPU的种类决定了操作系统和相应的软件。CPU主要由运算器、控制器、寄存器组和内部总线等构成,是PC的核心,再配上储存器、输入/输出接口和系统总线组成为完整的PC(个人电脑)。

第二节 CPU的主要技术指标

1、主频,也就是CPU的时钟频率,简单地说也就是CPU的工作频率。

2、内存总线速度或者叫系统总线速度,一般等同于CPU的外频。

3、L1高速缓存,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一级高速缓存。

4、L2高速缓存,指CPU第二层的高速缓存。

5、工作电压。工作电压指的也就是CPU正常工作所需的电压。

6、制造工艺,制造工艺虽然不会直接影响CPU的性能,但它可以可以极大地影响CPU的集成度和工作频率,制造工艺越精细,CPU可以达到的频率越高,集成的晶体管就可以更多。

第三节 CPU的主流和编号 1.Intel公司的产品 2.AMD公司的产品 3.Cyrix公司的产品 4.国产CPU简介

第四节 CPU的选购

一.按计算机的用途选择CPU 二.根据实用性原则选择CPU 三.CPU挑选方法 1.看CPU外包装

2.检查CPU外壳及包装盒 3.触摸表面

4.确保价格合理 5.实测

●习题

1.目前市场上有那些主流CPU,价格大概是多少? 2.使用软件检查CPU的类型和性能。

第三章 存储器

第一节 内存储器

存储器分为内存储器与外存储器,简称内存与外存。内存储器又常称为主存储器(简称主存),属于主机的组成部分;外存储器又常称为辅助存储器(简称辅存),属于外部设备。

一.内存储器的分类 1.随机读写存储器 RAM 2.只读存储器 ROM

二.内存的主要技术指标

内存的性能直接影响到系统的性能。1.时钟频率

2.TCK时钟周期 3.TAC存取时间 4.内存宽带 5.内存容量 6.内存速率

7.CAS延迟时间 8.ECC奇偶校验

第二节 硬盘 一.认识硬盘

硬盘驱动器通常又称为硬盘,它是计算机中最重要的外部存储器,计算机中大部分软件和数据都存储在硬盘上。由于大部分的数据存储于硬盘,所以硬盘的读写速度可直接影响整台计算机的运行速度。

二.硬盘的分类

按其使用的接口类型主要分为:IDE、CSI、SATA三种类型。

三.硬盘的主要技术指标 1.主轴转速 2.单碟容量 3.硬盘容量

硬盘容量=磁头数×柱面数×扇区数×512字节 4.数据传输率(DTR)5.平均寻道时间 6.数据缓存 7.柱面数 8.磁头数 9.扇区数

四.主流硬盘介绍

常见的硬盘厂家的产品有:迈拓(Mactor)、希捷(Seagate)、西部数据(Western Digital)和三星(Samsung)等。

第三节 光盘与驱动器

一.认识光盘与光盘驱动器

光盘是光存储器设备的信息载体。

二.光存储器的分类

光盘可分为:CD光盘和DVD光盘两大类。

三.主流光存储器设备介绍 1.CD-ROM驱动器

CD-ROM是一种只读驱动器,通常被称为光盘驱动器或光驱。

2.CD-R/RW驱动器 3.DVD驱动器

四.光盘驱动器的主要技术指标(1).数据传输速率(2).平均寻道时间(3).CPU占用时间(4).数据缓冲区(5).接口方式

常见的接口方式有IDE和SCSI两种。IDE接口由于安装方便、价格便宜,故目前普遍使用。

第四节 移动存储器 一.认识移动存储器

传统的移动存储器----1.44MB的软盘 U盘

移动硬盘

二.常见的两种移动存储器 1.USB闪存盘 2.USB移动硬盘

三.移动硬盘的技术特点: 1.硬盘的容量大 2.传输速率较高 3.安全可靠

第四章 主板

第一节 主板的分类

从表面上看,主板是一块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印刷电路,在电路上分布着各种元器件,包括BIOS芯片、I/O控制芯片、各类扩展插槽、键盘接口、面板控制开关、电源接口、CPU插槽等,还有的主板上集成了音效芯片或显示芯片。

一.按主板结构分类

可分AT主板和ATX主板。

1.AT结构的主板。它是一种最基本板型,特点是结果简单、价格低廉。2.ATX结构的主板

它针对AT主板的缺点,对板上元件布局进行了优化,配合ATX电源,还可以实现软关机和Modem远程遥控关机等先进的功能。ATX结构中具有标准的I/O面板插座,提供两个串行口、一个PS/2鼠标接口和一个PS/2键盘接口。

二.按CPU架构的分类

1.支持Intel公司的CPU使用插座 2.支持AMD公司CPU使用的插座

在此CPU插座上有一个挤压杆,使处理器与插座的结合更加紧密,从而使CPU可以更加稳固地安装在主板上。

第二节 主板的组成

一.主板上主要的集成电路芯片 1.BIOS芯片

BIOS中文意思就是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IOS是微机中最基础而又最重要的程序,它一般固定在一片EEPROM或Flash ROM 等电可擦除只读存储器芯片中,这块芯片简称BIOS芯片。2.主板芯片组

如华硕P5P800主板是基于Intel 865+ICH5芯片组设计的。支持最高800MHz前端总线和双通道DDR内存。3.网络芯片

大多数主板都集成了网络接口,为用户提供10/100MB/S 网卡,并且有部分新主板开始有集成千兆网卡控制芯片。4.声卡控制芯片

声卡控制片由于信号干扰的原因无法集成到南桥芯片中,主板通过板载声卡控制芯片来提供音频支持。

二.主板插槽介绍 1.内存插槽 2.AGP插槽

AGP图形加速端口是专供3D加速卡(3D)使用的接口插槽。AGP接口只要可分为AGP1X/2X/4X/8X等类型。

主板只有一个AGP插槽,其颜色多为棕褐色。3.PCI插槽 PCI插槽是现在微机主板上最常见、最常用的主板插槽,呈白色,长度为85mm,用于连接PCI设备。PCI接口为显示卡、声卡、网卡、电视卡、Modem卡、SCSI卡、IDE卡等设备提供了连接接口。

三.主板接口介绍

ATX主板一般将接口集成在主板上,如华硕P5P800主板背部I/O接口提供了一组PS/2接口、一个并行口、一个串行口、四个USB接口、一个千兆网络接口、一组音频接口和一个S/PDIF数字音频输出接口.1.PS/2接口

PS/2接口的功能比较单一,仅用于连接键盘和鼠标。PS/2接口的传输速率比COM(串行)接口要快一些。2.COM(串行)接口

串行传输数据,即一次只能传送一位数据,ATX主板采用9针串行接口。3.LPT(并行)接口

LPT(并行)接口一般用于连接打印机或扫描仪。4.USB接口

USB的中文名称是“通用串行总线”。

按照速度的不同可划分为USB1.0和USB2.0两种标准。实现了热插拔,即在开机状态下的即插即用。5.硬盘/软驱接口

6.串行ATA接口(SATA)

新一代硬盘接口,传输速率快且支持热插拔。7.IEEE 1394接口 分为四针和六针两种。

目前许多主板上均采用了IEEE 1934控制芯片,并在主板上提供了IEEE 1394接口,许多数码相机也采用IEEE 1394 接口。它也可以支持热插拔。8.主板电源接口

ATX主板上都有一个20针或24针的ATX电源插座,并采用防插反设计,避免插反而烧坏主板。除了有一个20针或24针的ATX电源插座之外,还有一个4针的辅助电源插座,以便为主板提供更充足的电源 主板上的4针辅助供电插座

9.声卡接口和S/PDIF数字音频接口

主板通过板载声卡控制芯片来提供音频的支持,声卡接口分为Line IN、Line OUT、MIC和SPK OUT、S/PDIF数字音频接口和光纤接口。10.RJ45网络连接端口

大多数主板都集成了RJ45网络接口,该接口为8针,利用该端口将微机通过双绞线等网络电缆连接到区域网中。

11.CUP风扇(FAN)接口

风扇接口为三针插座,分别是地(GND)、+12V电源和风扇转速检测端。12.面板插针

面板插针也称机箱接口,在机箱面板上有电源开关和复位开关,面部内部有电源指示灯、硬盘指示灯和机箱喇叭。均通过机箱接口与主板连接。

四.主板的跳线

跳线主要用于设定硬件的工作状态,或运用某些功能。如今,跳线已经由键帽式发展到软跳线。

1.键帽式跳线

因为带键帽只表示接通,所以没有插反的问题。键帽式跳线分为两针和三针。短接就表示具有某个功能,断开就表示禁止某个功能。2.软跳线

通过CMOS setup 程序进行设置。优点是不需要打开机箱即可方便地进行参数设置。

第三节 主板的选购

一.主板选购的基本原则 1.考虑实际需求和应用环境 2.考虑CPU与、主板的匹配 3.考虑系统性能 4.考虑各项附加功能 5.考虑主板的兼容性 6.考虑主板的升级能力

二.主板选购的检查方法 1.仔细检查主板 2.查看主板用料

3.查看主板的焊接工艺 4.查看主板布线 5.注意主板的手感 6.注意各插槽位置

第五章 输入设备

输入设备是把程序、数据和命令输入到计算机中的设备,它是连接用户与计算机的桥梁,它将用户所输入的信息转换成计算机能识别的代码,然后通过输出设备显示或通过打印设备打印出来。

第一节 键盘 一. 认识键盘

二. 键盘的结构和简单的工作原理

键盘主要是由电路板、键盘体、按键和弹性硅胶四部分组成的。

三. 键盘的分类

主要有机械式和电容式两种。目前主要都是电容式键盘。

键盘接口可分为AT接口、PS/2接口和USB接口三种。

现在比较新的有利用红外线或无线信号传送数据的无线键盘,还有带多媒体功能的键盘,具有手写功能的键盘等。

四. 键盘选购要点

1. 键盘接口 2. 键盘结构 首选电容式键盘

五. 键盘的日常维护

1. 操作键盘时不可用太大力

2. 安装非USB接口键盘前,应先切断电源,因带电插拔键盘容易烧坏主板。3. 定期对键盘进行清洁工作。

第二节.鼠标 一. 认识鼠标

二. 鼠标的简单工作原理和分类 1. 简单工作原理

通过感应器把鼠标经过的距离传送给控制电路,然后再把信息传送给主机,再经相应的驱动程序,最终控制显示屏上的鼠标箭头移动,从而达到利用鼠标i进行应用程序操作的目的 2. 鼠标的分类(1)机械式鼠标(2)光电式鼠标

无线鼠标属于光电式鼠标的一种,可分为红外无线型鼠标和电波无线型鼠标。

3. 鼠标的接口

串行接口、PS/2接口和USB接口三种。

USB接口具有热插拔功能,连接方便,因此USB接口鼠标的使用越来越普遍。

第三节。扫描仪 一.认识扫描仪

扫描仪是一种捕获图像,并将其转化成计算机可以显示、编辑、存储和输出格式的一种数字输入设备。

二.扫描仪的分类

1. 按用途分类

各种文稿输入的通用型和专门用于特殊图像输入的专用型(如超市使用的商品条码读入器)

2. 按摆放方式分类平面式和曲面式。

3. 按扫描原理分类

可分为电荷耦合器件CCD、光电倍增管和接触式感光器件三种。4. 按接口方式分类

EPP接口、SCSI接口、USB接口和火线接口四种。

第六章 输出设备

第一节 显示器 一.认识显示器 二.显示器的分类 1.CRT显示器 2.液晶显示器

三.CRT显示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1.分辨率 2.刷新率 3.宽带 4.点距

四.LCD显示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1.点距和可视面积 2.可视角度 3.响应时间

4.最大显示色彩度 5.亮度和对比度

五.CRT显示器的选购建议 1.根据用途选择屏幕尺寸 2.注意分辨率 3.注意刷新率 4.注意点距

第二节 显示卡

一.认识显示卡

显卡全称显示接口卡(Video card,Graphics card),又称为显示适配器(Video adapter),显示器配置卡简称为显卡,是个人电脑最基本组成部分之一。二.显示卡的分类

根据外部总线接口,可以分为ISA显示卡,PCI显示卡和AGP显示卡。三.显示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1.显示卡的基本结构 2.显示卡的工作原理

四.显示卡的主要技术指标 1.分辨率 2.刷新率 3.色彩深度 4.显存容量 5.显示带宽

五.主流显示卡的介绍 1.华硕显示卡 2.七彩虹显示卡 3.斯巴达克显示卡 第三节 声卡和音响

一。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 1.工作原理

声卡的工作原理:声卡的工作原理其实很简单,我们知道,麦克风和喇叭所用的都是模拟信号,而电脑所能处理的都是数字信号,声卡的作用就是实现两者的转换。从结构上分,声卡可分为模数转换电路和数模转换电路两部分,模数转换电路负责将麦克风等声音输入设备采到的模拟声音信号转换为电脑能处理的数字信号;而数模转换电路负责将电脑使用的数字声音信号转换为喇叭等设备能使用的模拟信号。2.声卡的基本结构

声卡主要有音频处理芯片、功率放大芯片、总线接口、输入/输出接口等部分组成。

二。声卡的主要技术指标 1.声音采样(1)采样位数(2)采样频率

2.声道数(1)单声道(2)立体声

(3)四声道环绕(4)5.1声道 3.MIDI 4.合成技术 5.复音数 6.DLS技术 7.三维音效 8.频率响应 9.总谐波失真 三。声卡的选购 四。音箱的基本结构

通常由箱体、电源部分、功率放大部分和扬声器组成。五。音箱的主要技术指标 1.功率

2.频率范围和频率响应 3.失真 4.阻抗

5.信噪比和灵敏度 6.音效技术

第四节

打印机

一.打印机的分类 1.击打式打印机 2.非击打式打印机(1)喷墨打印机(2)激光打印机

二.打印机的主要技术指标 1.分辨率 2.打印速度 3.打印幅面 4.接口方式

大多数使用:并行接口、USB接口和IEEE接口。5.数据缓冲区

三.喷墨打印机 1.喷墨打印机的构成(1)机械部分(2)电器结构

2.喷墨打印机的工作原理

四.激光打印机 1.激光打印机的构成(1)机械部分(2)激光扫描系统(3)电路部分

2.激光打印机的工作原理 3.激光打印机的日常维护(1)电极丝的维护

(2)激光扫描系统的维护(3)定影加热辊的维护(4)光电传感器的维护(5)硒鼓的维护

(6)传感器条板及传输器锁盘的维护

(7)输纸导向板的维护

第七章

其实常用设备

第一节 机箱和电源

一.机箱的分类 二.机箱的基本结构

设计机箱时要考虑的几个因素: 1.拆装设计 2.散热设计 3.导电性

4.电磁屏蔽性 5.坚固性 6.可宽展性 7.兼容性

三.机箱选购建议 1.外观 2.用料 3.工艺 4.散热

5.电磁屏蔽 四.电源的分类 1.AT电源

AT电源供应器主要应用在早期的主板上(如AT主板和Baby AT主板),如今,AT电源供应器已被淘汰。AT电源供应器功率一般为150W~220W,共有四路输出(+5V、-5V、+12V、-12V),另向主板提供一个P.G.信号

2.ATX电源

ATX电源是近年来在电脑中广泛采用的新型电源,它配合ATX主板,除了可以手动开关电源外,还支持软件开 关电源以实现远程控制功能。

3.Micro ATX电源

五.电源的基本结构 电源的内部结构

六.电源的主要技术指标 1.电源功率 2.电磁干扰 3.过压保护 4.噪音和滤波 5.电源寿命

6.Power Good 信号 7.认证标记

七.电源的选购建议

第二节 网卡

一.网卡的分类 二.网卡的基本结构

目前常见的网卡都采用PCI接口,主要由主控制编码芯片、调控元件、ROM插槽、网卡接口及显示灯组成。三.网卡的选购建议 1.制造工艺

2.是否支持网络唤醒功能 3.是否支持远程启动 4.是否支持全双工模式

第八章

硬件的组装流程

第一节 组机前的准备工作

在进行计算机的组装操作之前,必须准备好所配置的各种部件以及所需要的工具。组装计算机系统,应按下列步骤做好准备工作。

(1)按事先拟定的配置方案购买好所有的配件。通常,要预先撰定好配置方案,根据配置的方案进行采购部件。(2)从外观上检查各配件是否有损,特别是盒装产品一定要查看是否已拆过封。(3)准备好安装场地。安装场地要宽敞、明亮,桌面要平整,电源电压要稳定。(4)装机注意事项

① 消除静电。②看说明书。③注意防插错设计。④最小系统测试。

▲微型计算机组装步骤

在安装之前,首先消除身体所带的静电,避免将主板或板卡上的电子器件损坏;其次注意爱护微型计算机的各个部件,轻拿轻放,切忌猛烈碰撞,尤其是对硬盘要特别注意这些。微型计算机的组装步骤如下。1.打开机箱 2.安装电源

把电源放在电源固定架上,使电源后的螺丝孔和机箱上的螺丝孔一一对应,然后拧上螺丝。3.内存条的安装

主板还没安装到机箱上时,内存条先安装在主板上。目前微型计算机使用的内存条有二种:DIMM内存条(如DDR)和RIMM内存条。

DIMM内存条的安装:将内存条垂直放入内存插槽。4.CPU的安装

Socket 478接口的Pentium 4因为能够找到明显的芯片引脚缺口了,只要将CPU上的缺针处与插座上的缺孔处对齐,就能保证不会发生错误安装的情况。

安装风扇时,需先将风扇上的四个卡钩与散热器固定装置上的卡孔对齐,然后将风扇向下压,直到四个卡钩完全扣住卡孔。5.主板的安装

(1)在机箱的底部有许多固定孔,相应地在主板上通常也有5~7个固定孔, 主板的安装方向可以通过键盘口、鼠标口、串并行口和USB接口与机箱背面挡片的孔对齐,主板要与底板平行。要确定主板和机箱底板对应固定孔的位置。(2)在确定了固定孔的位置后,将铜质固定螺柱的下面部分固定到机箱底板上。(3)设置主板跳线。6.显卡的安装

在安装显卡之前,先将机箱后面的挡片取下。取下挡片后,将显卡垂直插入扩展槽中。目前比较常用的是AGP显卡,所以一般是插入AGP扩展槽中。

7.显示器的安装

显示器背面有两条线,一条是电源线,一条是信号线。8.电源线的安装

ATX电源盒放入机箱的固定架上,在机箱背面能看到电源盒的插口,拧上螺丝。将主板电源插头插入主板上的接口中。9.硬盘的安装

轻轻将硬盘放入固定槽,并用螺丝固定好。

固定好硬盘驱动器后,将80芯扁平电缆线连接硬盘,一端插头插入硬盘后部的插座,请注意方向。10.光驱的安装

光驱的安装与硬盘安装类似。

首先,取下机箱前面的挡板,放入光驱,调整光驱的位置,拧上固定螺丝。将40芯扁平电缆线的插头插入光驱后面的插座,注意扁平电缆线的红线端与插座的1号脚相对应。11.软驱的安装

首先,取下机箱前面的挡板,放入软驱,调整软驱的位置,拧上固定螺丝,将34芯扁平电缆线的一端接在主板的软驱接口上,另外一端接在软驱的数据接口上。

12.鼠标的安装 13.键盘的安装

14.声卡及音箱的安装 15.机箱面板控制线的安装

在主板上的接线插针位于主板边缘,它配合计算机面板上的插头来达到控制计算机、指示计算机工作状态的目的,每组插头与插针均有相同的英文标识,二者相对应插入。图8-29上方标有英文含意如下: RESET插头是个两针插头,它的作用是使计算机复位,RESET插头没有方向性,插上即可。

SPEAKER是个四针插头。但是只用两个针,一般中间两针是空的,其作用是接通扬声器,它有方向性,插上后扬声器就能正常工作。

PWR.LED 是个三针插头,一般中间一针是空的。系统电源指示灯插头,有方向性。

PWR.SW是个二针插头,即ATX电源开关/软开机开关插头。一般插在主板上。

IDE.LED是个二针插头。它连接硬盘指示灯,可以随时告诉硬盘的使用情况。它有方向性,若接好后硬盘工作时指示灯不亮,反接后就没问题了。主板上硬盘指示灯接脚的位置根据不同的主板有所不同,请读者参考主板说明书。

▲组装完后的初步检查

计算机各部件安装完后,要进行调试,测试安装是否正确。先检查以下几方面安装是否正确。

1.主板上CPU电压跳线,CPU频率跳线,内存条频率跳线是否设置合理。2.CPU缺口标记和插座上的缺口标记是否对应。3.CPU风扇是否接上电源。

4.机箱面板引出线是否插接正确。

5.软驱上的数据线的红色线是否对着“1”标记。

6.硬盘、光驱的数据线的红色线是否对着电路板的“1”标记。

当确定一切无误后,按下机箱上的电源开关。

在开机前先不要上机箱盖,通电后要注意是否有异常现象,如异味或冒烟等,一旦出现异常现象立即关机检查。

第九章 BIOS设置程序

BIOS设置程序的功能

一.CMOS和BIOS的基本概念

CMOS是计算机主板上的一块可读写的RAM芯片,用来保存当前系统的硬件配置和用户对某些参数的设定。CMOS由主板的电池供电,即使关机,信息也不会丢失。

二.常见的CMOS设置方法(1)开机启动时的快捷键。

(2)可以读写CMOS的应用软件

(3)进入Setup程序之后,第一个屏幕就是主菜单。

主菜单显示了BIOS所提供的设定项目类别。使用方向键(↑↓)选择不同的条目。对选定项目的提示信息显示在屏幕的底部。

三.AWARD BIOS CMOS设定

进入了AWARD BIOS CMOS设定工具, 屏幕上会显示主菜单。主菜单共提供了十二种设定功能和两种退出选择。用户可通过方向键选择功能项目, 按键可进入子菜单。

(1)Standard CMOS Features(标准CMOS特征)

使用此菜单可对基本的系统配置进行设定,例如时间,日期。(2)Advanced BIOS Features(高级BIOS特征)使用此菜单可对系统的高级特性进行设定。

(3)Advanced Chipset Features(高级芯片组特征)

使用此菜单可以修改芯片组寄存器的值,优化系统的性能表现。(4)Integrated Peripherals(整合周边)使用此菜单可对周边设备进行特别的设定。(5)Power Management Setup(电源管理设定)

使用此菜单可以对系统电源管理进行特别的设定。(6)PNP/PCI Configurations(PNP/PCI 配置)此项仅在系统支持PnP/PCI时才有效。

(7)PC Health Status(PC当前状态)此项显示了PC 的当前状态

(8)Frequency/Voltage Control(频率/电压控制)此项可以规定频率和电压设置。

(9)Load Fail-Safe Defaults(载入故障安全缺省值)使用此菜单载入工厂默认值作为稳定的系统使用。(10)Load Optimized Defaults(载入高性能缺省值)

使用此菜单载入最好的性能但有可能影响稳定的默认值。(11)Set Supervisor Password(设置管理员密码)使用此菜单可以设置管理员的密码。(12)Set User Password(设置用户密码)使用此菜单可以设置用户密码。

(13)Save & Exit Setup(保存后退出)

保存对CMOS的修改,然后退出Setup程序。(14)Exit Without Saving(不保存退出)

放弃对CMOS的修改,然后退出Setup程序。

计算机故障常规检测方法

▲机房的环境要求

1.温度

温度对器件可靠性的影响:器件的工作性能和可靠性是由器件的功耗、环境温度和散热状态决定的。2.湿度

高湿度对计算机设备的危害是明显的,而低湿度的危害有时更大。3.灰尘

灰尘对计算机设备,特别是对精密机械和接插件影响较大。不论机房采取何种结构形式,由于下述原因,机房内存在大量灰尘仍是不可避免的。

4.静电 静电对计算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静电对半导体器件的影响上。

▲微型机故障的基本检查步骤

微机故障的基本检查步骤可归纳为:由系统到设备、由设备到部件、由部件到器件、由器件到故障点。

1.由系统到设备是指一台微机系统出现故障,应先确定是系统中的哪一部分出了问题,如是硬件问题还是软件问题,硬件中问题有主板、电源、磁盘驱动器、硬盘驱动器、光驱、显示器、键盘、打印机等。先确定了故障的大致范围后,再做进一步的检测

2.由设备到部件是指在确定是微机的哪一部分出了问题后,再对该部分的部件进行检查。例如,如果判断是一台微机的主板出了故障,则进一步检测是主板中哪一个部件的问题,如CPU、内存、Cache、接口部件等。

3.由部件到器件是指判断某一部件出问题后,再对该部件中的各个具体元器件或集成块芯片进行检查,以找出有故障的器件。例如,若已知是内存条故障,还需要检查出是哪一个内存条或哪一块RAM芯片损坏。

4.由器件到故障点是指确定故障器件后,应进一步确认是器件的内部损坏或是外部故障,是否器件引脚、引线的接点或插点的接触不良,焊点、焊头的虚焊,以及导线、引线的断开或短接等问题。

▲微型机故障处理基本原则

1.先静后动。

(1)维修人员要保持冷静,考虑好维修方案才动手。

(2)不能在带电状态下进行静态检查,以保证安全,避免再损坏别的部件。处理好发现的问题再通电进行动态检查。

(3)电路先处于直流静态检查,处理好发现的问题,再接通脉冲信号进行动态检查。

2.先外后内。先检查各设备的外表情况,如机械是否损坏、插头接触是否良好、各开关旋钮位置是否合适等。然后,再检查部件内部。

3.先辅后主。一般来说,主机可靠性高于外部设备。先检修外部设备,然后再检修主机。

4.先源后载。电源故障是比较多的。电源不正常,影响系统板和外部设备。因此,先要检修电源,如交流电压是否正常、电源保险丝是否烧断、直流电压±5V、±12V是否正常,然后再检修负载(系统板、各外部设备)。

5.从简到繁。先解决简单的、难度小的故障,如接触不良、保险丝发热熔断等。再解决复杂的故障。6.先共用后专用。一根信号线连接了二台设备,一个适配卡连接了二台以上设备,一个接口连接多台设备,这样的信号线、适配卡和接口的故障先排除。也可以通过分析连接的多台设备故障情况来确定共用部分的故障。

▲微型机检修中的安全措施

在微机检修过程中,无论是微机系统本身或是所使用的维修设备,它们既有强电系统,又有弱电系统,注意维修中的安全是十分重要的问题。

1.注意机内高压系统。

2.不要带电插拔各插卡和插头。

3.防止烧坏系统板及其他插卡。烧坏系统板是非常严重的故障,应尽量避免。各种部件的电源插头,要认准正负级的正确方向插入插座。

5.《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报告 篇五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报告

指导教师:蔡兴旺 完成日期:2009年6月

班级: 08211102 学号: 18 姓名: 张慧玲

第一部分 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安装过程

(要求:详细描述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安装过程,必要的地方插入安装过程的图片)

答:

(一)准备光盘

(二)安装过程I——设置BIOS从光驱启动

1、开机时按Del键进入BIOS。

2、按方向键移动光标至Advanced BIOS Features项,回车。

3、按方向键移动光标至First boot Device的[Floppy]项,回车。

4、按方向键移动光标至CDROM项,回车。

5、按F10,选择OK项,保存并退出。BIOS设置结束。

(三)安装过程Ⅱ-分区并格式化硬盘

1、以重装系统为例,需要格式化C盘。

2、将XP系统盘放入光驱并重启计算机,出现下面画面时按任意键从光驱启动计算机。

3、计算机将自动进入安装界面,如下图。此时回车,安装系统。若放弃安装请按F3。

4、接下来是微软的许可协议,按F8同意。

5、出现下面画面,移动光标选择C盘,回车,确定在C盘下安装系统。在这里可以依据提示进行分区的操作,可删除分区和创建分区。

6、出现格式化界面,移动光标选择格式化形式。建议将磁盘格式化成NTFS格式,特别是,160G以上的大硬盘。若对此处不太懂,可以选择最后一项:保持现有文件系统(无变化)。

7、进入确定格式化界面,按F确定格式化。

8、进入到下一界面,回车开始格式化。

计算机将自动进行格式化。

格式化完成。

(四)安装过程Ⅲ-拷贝文件并安装系统

1.复制文件并重启系统,这里是不需要人工干预的。

2、区域和语言的选择,一般都是“下一步”。

3、输入产品密钥。

4、计算机名和管理员密码。建议设置Administrator账户密码,最好是英文大小写以及阿拉伯数字无序混合排列,并且在8位以上,位数越多,保密性越强。

5、日期和时间设置。

6、接下来是漫长的安装过程,其间会对网络进行设置。

一般来说,网络设置可以设成默认,所以直接“下一步”。

在安装过程中,基本不需要人为干预,您可以坐下来慢慢品茶等候了。当进度条走完后,计算机将重启一次,结束安装的过程。

(五)安装过程IV——设置

1、重启后,将会进入设置激活部分,点击“下一步”。

2、下面是对Internet连接的设置,一般直接跳过,我们都是在进入系统时设置的Internet连接的。

3、接下来是对Windows XP的激活,使用整版XP的用户请连接Internet进行激活,以获得Microsoft的各项服务。

4、接下来是创建用户,其实此时计算机已经有一个用户了,就是Administrator,这里再建立一个,以方面使用,Administrator一般用于维护系统。输入用户名,点击“下一步”。

5、接下来进入完成界面,点击“完成”结束设置。

6、完成设置后,就可以进入蓝天白云的系统桌面了。

7、此时桌面仅有“回收站”图标,下面我们调出“我的文档”、“我的电脑”、“网上邻居”和“Internet Explorer ”。将鼠标移动到桌面空白处,点击右键,弹出菜单,点击“属性”。弹出“显示 属性”对话框。

8、点击“桌面”选项卡,点击对话框下部的“自定义桌面(D)…”按钮。

9、弹出“桌面项目”对话框。选中上面“我的文档”、“网上邻居”、“我的电脑”、“Internet Explorer ”四个选项。点击“确定”,再点击“显示 属性”对话框的“确定”按钮。我的文档”、“我的电脑”、“网上邻居”和“Internet Explorer ”的图标就出现在桌面上了。

第二部分 windows xp驱动程序的安装过程

(要求:以安装声卡驱动为例,详细描述windows xp驱动程序的安装过程,必要的地方插入安装过程的图片)

答:声卡驱动程序安装:

1、将驱动程序光盘放入光盘驱动器;、运行“e:winxpaudiosetup.exe”;

3、在“soundfusion setup”窗口点击“下一步”,在“许可证协议”页面中,仔细阅读许可证协议条款,然后选择“我接受许可证协议中的条款”,点击“下一步”,在“安装类型”页面选择“安装”,然后点击下一步。

4、在“installshield wizard 完成”页面点击“完成”,完成安装。

第三部分 office2003办公软件的安装过程

(要求:详细描述office2003办公软件的安装过程,必要的地方插入安装过程的图片)

答:将office 2003安装盘直接放入光驱,打开“我的电脑”,双击“光盘”,则出现下图,双击SETUP这个安装文件,开始安装。

开始安装Office 2003

出现上图后,我们找到安装产品包装上或光盘盒背面的口令,在上述框中输入25个字符的口令,点击下一步,继续执行安装。

出现上图后,在对话框中输入你自己的用户名,缩写和单位,各项资料顺你写,都可以,然后点击下一步。

出现上图后,根据《软件许可协议》,我们都只能无条件接受其条款才能继续安装,所以记住一定要在单选框中点击打勾,再点击下一步。

出现安装选项,根据自己硬盘大小和要求,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安装类型。需要将Office 2003安装到其它分区中,则点击浏览,出现下图,点击查找范围后面的向下箭头,选取其它分区就可以了,然后点击确定。

为了节省空间,或工作原因,有时不需要安装其它office软件,则选自定义安装,则如下图,在不需要安装的软件前点击,只留自己需要的就行,点下一步。

接着安装系统会出现下图,因为前面选项不一样,可能稍有不同,不用理它,点安装继续下去。

安装进程出现拷贝文件进度对话框。

最后,就会出现安装完成对话框。当然点击完成就可。为了节省硬盘空间,我们也可选“删除安装文件”,那只是将刚才安装时拷贝到硬盘的临时文件删掉,不会影响系统运行。

然后就可以使用了。

第四部分 常用杀毒软件的安装

(要求:以安装瑞星杀毒软件为例,详细描述杀毒软件的安装过程,必要的地方插入安装过程的图片)

1: 请点击表格中 “ 安装包 ” 所在行的 “ 下载 ” 项目中 “ 下载 ” 按钮;

2: 在打开的窗口中点击“保存”按钮;

3: 选择将该程序保存到硬盘的位置后,点击“保存”按钮;

4: 请耐心等待直到下载完成。

安装过程:

1.双击运行安装包,选择安装语言后点击“确定”。

2.进入欢迎界面,点击“下一步”。

3.阅读最终用户许可协议,选择“我接受”,点击“下一步”。

4.进入产品序列号输入界面。

5.输入用户使用手册上的产品序列号及用户 ID 号,点击“下一步”。

6.安装前进行内存扫描,保证在干净的系统中安装,扫描完成后点击“下一步”。

7.选择安装方式,点击“下一步”。

8.选择安装路径,点击“下一步”。

9.选择程序组,点击“下一步”。

10.检查安装配置信息后,点击“下一步”。

11.安装过程中,请稍候 ……

12.安装结束,点击“完成”。

13.瑞星杀毒软件运行的主界面。

第五部分 描述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要求: 列举计算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并且描述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及作用,必要的地方插入图片)

答:

1、运算器

运算器又称算术逻辑单元(Arithmetic Logic Unit简称ALU)。它是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的部件,包括算术运算(加、减、乘、除等)和逻辑运算(与、或、非、异或、比较等)。

2、控制器 控制器负责从存储器中取出指令,并对指令进行译码。控制器主要由指令寄存器、译码器、程序计数器、操作控制器等组成。

硬件系统的核心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 CPU)。它主要由控制器、运算器等组成,并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工艺制成的芯片,又称微处理器芯片。

3、存储器 存储器是计算机记忆或暂存数据的部件。计算机中的全部信息,包括原始的输入数据。存储器分为内存储器(内存)和外存储器(外存)两种。

4、输入设备 输入设备是给计算机输入信息的设备。它是重要的人机接口,负责将输入的信息(包括数据和指令)转换成计算机能识别的二进制代码,送入存储器保存。包括键盘、鼠标等。

5、输出设备 输出设备是输出计算机处理结果的设备。在大多数情况下,它将这些结果转换成便于人们识别的形式。包括显示器、打印机等。

第六部分 心得体会

(要求: 书写学习《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验》的心得与体会)

6.浅谈单机组装与维护 篇六

关键词:兼容,CPU,BIOS报警音

一、如何组装一台适合自己的电脑

1. 组装前的准备

首先要清楚你所需要的这台电脑的用途。是用来学习, 或是办公, 还是上网, 玩游戏等等。要根据你的电脑所需安装的软件来决定你的电脑的硬盘的大小以及是否需要独立显卡。

2. 电脑各硬件的选择

一台完整的电脑是由CPU、主板、内存、声卡、网卡、显卡、硬盘、光驱、电源、机箱、键盘、鼠标、音箱、显示器等组成。其中声卡、网卡、显卡都可以由主板集成, 机箱也有带电源的。

我们在选择各硬件的时候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是各硬件的兼容性, 这其中包括硬件兼容和软件兼容。硬件兼容主要是指连接两个部件插口的类型必须相配。这其中又包括CPU和主板, 要求CPU的针脚和主板的针孔必须一样。其次是内存和主板的接口。还有是硬盘的接口类型, 看是并口还是串口。另外如果是独立显卡, 就要注意主板的插槽类型是否能和显卡相配。而软件的兼容就是要让自己所配的电脑各个部件都能够充分的利用起来, 在这里我给大家一个网上模拟装机平台的网站, 可以自己去试着练习装机和查看一些具体的参数。

3. 硬件的组装

硬件的组装就是按一定的顺序把各部件组装在一起。这当中要特别注意的几个问题是:1) 在安装CPU时要注意方向正确, 看CPU上的针角小缺口和主板上针角小缺口相对应即可。2) 插内存条、显卡时要注意方向正确。3) 硬盘数据线的连接正确, 一般是看数据线上的红色线条和电源线的红色一边相对或相反。

所有都装好后, 就能开机测试了。这时最好把手放在电源开关上, 如出现问题, 立即关掉电源。如一切正常, 就可以安装操作系统。然后就是安装各种驱动程序了。当一切驱动程序也都安装好后, 则一台电脑的组装就基本完成。

二、电脑最常见故障的解决方法

1. 硬件故障---死机

造成死机的硬件故障最常见就是CPU散热器出问题, CPU过热所致。检测方法, 将电脑平放在地上, 打开电脑, 观察CPU散热器扇叶是否在旋转, 如果扇叶完全不转, 故障确认。有时候, CPU风扇出现故障, 但却没有完全停止转动, 只是转的很慢。由于转数过小, 所以同样起不到良好的散热作用。检测这种情况常用的一个方法是将食指轻轻的放在CPU风扇上如果有那种打手的感觉, 证明风扇运行良好;如果手指放上去, 风扇就不转了, 风扇故障确认。解决办法就是更换CPU散热器。

2. 硬件故障——黑屏

遇到这种故障最好的方法就是先听BIOS报警音, 如果有报警音。可根据下面来判断, 我遇到的最常见的两种情况就是内存条和显卡没有插好, 不断地响 (长声) 是内存条没有插好或损坏;一长两短是显卡没有插好或损坏。这种情况只要把它取下来重新插好就行了。如果坏掉了只要买同种型号的换上就可以了。另外BIOS报警音还有:

2短常规错误, 进入CMOS SETUP重新设置不正确的选项

1长1短RAM或主板出错

1长3短键盘控制器错误

1长9短BIOS损坏

不停地响电源, 显示器未和显示卡连接好

重复地短声响电源

出现在黑屏的原因还有电源故障, 如果开机连CPU风扇一点反映都没有, 除了考虑CPU风扇坏了, 还有可能是电源出现在了问题。解决方法就是换一个电源。

3. 软件故障

通常是由硬件驱动程序安装不当或是病毒破坏引起的。驱动程序或驱动程序之间产生冲突, 则在Windows XP下的资源管理中可以发现一些标记, 其中“?”表示未知设备, 通常是设备没有正确安装, “!”表示设备间有冲突, “×”表示所安装的设备驱动程序不正确。

病毒对电脑的危害是众所周知的, 轻则影响机器速度, 重则破坏文件或造成死机。为方便随时对电脑进行保养和维护, 必须准备工具如干净的DOS启动盘或Windows XP启动盘, 以及杀毒软件和磁盘工具软件等, 以应付系统感染病毒或硬盘不能启动等情况。此外还应准备各种配件的驱动程序, 如光驱、声卡、显示卡、MODEM等。软驱和光驱的清洗盘及其清洗液等也应常备。

以上这些是我在工作中学到的一点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对于计算机专业人士来说, 个人认为, 买电脑还是自己动手组装比较好一点, 经济实惠, 并且方便以后升级。最重要的是能根据自己使用电脑的需要来对一些个别硬件选取好的配置。这就大大的提高了各配置的使用率, 没有造成资源的浪费。而品牌电脑在这些方面是不能很好的满足这一点的。其次要说明的是电脑的故障还有很多, 只是有些要借助于某些专业工具才能检测到, 所以没有列举出来。上面我列举的故障都是一些最常见也是自己动手就能解决的问题,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陈智荣.计算机组装与维修[J]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9

[2]王皖陵, 陈小平.计算机组装实习的教学与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5

7.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实践思考 篇七

一、发挥现代教学手段优势,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计算机辅助教学以它直观、形象、生动的演示功能,给学生带来多感官、多种类型的刺激,而且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是一种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信息化教育教学模式。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改革中,制作交互性强、操作性强、生动活泼的多媒体课件,结合展示台、VCD、录像机等设备进行知识和技术的讲解和示范,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又加大了传递信息容量;通过图文并茂、视频动画以直观教学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精神状态;利用人机交互,可以即时获得信息反馈,灵活控制教学内容,使其更加直观形象,更易于理解,提高讲课的效率和教学效果;弥补传统教学中语言、文字描述、实验器材的局限性,打破单一的教学模式,实现教与学的多元化。其核心是通过媒体的作用,实现教学信息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动和互动;通过学习环境的创设和利用,实现教学相长。

二、引入先进的教学策略,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教师运用建构主义的抛锚式教学法,尝试进行建构性的教学设计,效果十分理想。这种抛锚式教学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如在“软件系统安装前的准备及硬件系统检查”这一章节中,笔者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1.创设情境

在开机启动中常遇到的故障:如插头插座、配件接触、致命性的硬件故障、非致命性的硬件故障。

2.确定问题

引导学生遵循“由表及里、由简到繁、先软后硬”的原则,通过“看一看”(计算机显示的错误信息判断致命性的故障)“听一听”(计算机发出的声音判断非致命性故障)的方法来确定故障的存在。

3.自主学习

学生通过掌握的故障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和信息资料,运用技术设备判断故障存在的原因,与同学或教师确诊并着手解决问题。

4.协作学习

将“安装准备及系统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汇总,展开讨论、交流,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

5.效果评价

教师针对学生解决故障的方法给予检测、评价和记录,然后归纳出最简单易行的方法,总结本次实验的学习效果。

三、加强教材建设,增强教学内容的先进性

计算机硬件技术发展很快,而我们所使用教材的更新周期往往需要3~5年甚至更长时间,与计算机技术发展相比严重滞后。因此,必须及时增补最新的硬件知识和装机技术,来提高学生职业技术能力和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在选择教材上,首先应选择适合培养目标、教学现状和发展方向,在内容上突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教材。其次,对于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材内容明显滞后,与现实脱节的问题,应尽量选择最新出版,内容最前沿、最实用、最贴近现实生活的教材。另外,任课老师必须经常通过上网查询、翻阅其他最新文献等方式自行编写新教材,以计算机硬件和技术的发展为依据,确保教材内容的知识性、新颖性和开发性。

四、加强实践教学,增强教学的实用性

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完成计算机硬件的组装、软件的安装和处理各种微机故障,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只能通过大量的实践教学才能实现。因此,学校必须建立专门的计算机硬件实验室,制定实验单元的目标、内容和能力测评标准,使学生在专业理论、专业技能方面真正受到职业化的、全方位的培养和锻炼,为最终具备计算机维修技术员的职业核心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课程学习中,我们用一定的时间让学生顶岗实习,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用十分明显。

五、改革考核方式,增强教学目标的职业性

在考核时,教师应侧重采用职业技能鉴定、完成课程项目、编写项目计划等形式代替课程的考核。这样做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又有利于学生适应不同的需求、增加工作经验。考核内容必须结合最新的计算机技术发展和职业岗位能力的新要求,涉及该职业岗位技术所必需的核心能力、关键能力、基础能力,可进行专项技术或综合技术要求考核,为学生观念的更新、继续学习的方向、职业定位和选择提供保障。

上一篇:榜样党员教师学习心得下一篇:和差的变化规律 《举一反三》四年级奥数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