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谈诗教案(4篇)
1.诗人谈诗教案 篇一
《诗人谈诗》教案方案
教学目标
.了解新诗的特点,理解诗歌中的思想感情。通过朗读《一个深夜的记忆》,能理解诗文蕴含的内涵及意境,说出作者抒发的感情.。
2.理解《宁静而深沉的意境》的内容,学习作者评论的方法。
3.谈谈自己对这首诗歌的独特感受和见解,学会欣赏新诗。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短小精悍的诗歌评论,在理解前首先要研读《一个深夜的记忆》这首诗。如何在诗歌的教学中引导学生体会理解这首诗的意境,这是教学本文的重点,也是教学中的难点,尝试通过朗诵,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用形象的语言引导学生去体会诗歌的意境。
引导学生学会在赏析中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展开联想和想象,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品味诗歌中体现的诗意,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
教学设想教案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阶段研读鲁藜的《宁静而深沉的意境》,第二阶段对评论进行讨论,循序渐进,便于学生理解记忆.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诗歌讲析
.简介作者
鲁藜(1914-1999)原名徐图地,笔名流痕、怒隶、鲁加、许怀榕等。他的诗富于哲理,诗风纯真清丽,是我国“七月诗派”的卓越代表。因所谓“胡风反革命案”而蒙难二十多年,平反后,历任天津市文联副主席、作协主席,中国作协第四届理事。从1932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诗集《醒来的时候》、《儿时的歌》《鹅毛集》《鲁藜诗选》等。
2.解题:这是一首现代诗,诗歌诗人通过对月光产生的错觉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对黎明的渴望,对光明的殷切期待(写此诗是中国还处在抗日战争时期的艰苦阶段)。
3.学生反复朗诵原诗,把自己对诗的理解在书上标注一下。
4.分析诗歌结构:第一节:盼望长夜结束新课标第一网
第二节:渴望黎明到来
第三节:回到现实中来
5.赏析第一节
诗的第一节只有三行,十八个字,第一句是客观叙述,“月光流进门槛”,一个“流”字,富有动感,使得一幅静止的画面变得生动有趣了。第二句“我以为是阳光”是一种错觉,这里的阳光一语双关,既指现实中的阳光,又表示诗人内心对光明的追求。第三句“开门还是黑夜”,是对错觉的纠正,但又颇含深意。因为诗人写此诗是中国还处在抗日战争时期的艰苦阶段,他此时虽在延安,但是整个中国还在黑暗之中,因此这一句也是诗人真实的感受。
这一节的十八个字里,诗人却蕴藏着多么丰富的内涵。这就是语言精练所具有的艺术魅力。
6.赏析第二节
在第二节诗中的“仿佛”一词,它不是一种明确的概念,只是一种“好像是”的感觉,但是用在这里正是地方。“好像是”风吹动月亮的弓弦,于是他听见了黎明的音响。这是诗人的想象。如果是写实,反而令人难以置信,因为“仿佛”,就是把想象合情合理的表现出来了。可见准确的使用词语对增强使诗的艺术表现力之重要。
7.赏析第三节
诗的最后一节中,“河岸被山影压着,”有“星”流过旷野去,中的“流”字,都是精练与准确的高度结合。
这首诗的寄寓也是非常丰富而深刻,诗歌通过精练准确的语言,营造了特定的意境,使读者感受到了诗人丰富而敏感的内心世界,难以言述的思想内涵。
8.体味诗“宁静而深沉的意境”。
(1)读完这首诗,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些句子?为什么?
(2)“月光流进门槛/我以为是阳光/开门,还是深夜。”第一节诗写月光引发的错觉,你觉得哪个词语用得好?说说你的理解。
明确:诗的第一节只有三行,十八个字。第一句是客观叙述,“月光流进门槛”,一个“流”字,是诗人的主观感受。用了这个“流”字,使画面富有动感,让月光照在大地上的一幅静的画面变得生动有趣了。诗的第二句,“我以为是阳光”,这可能是诗人在瞬间产生的错觉,月光从字面上看是现实中的“阳光”,实际上表达了作者对光明殷切期待的心情。诗的第三句,“开门,还是深夜”,这是对错觉的纠正,但又是颇含深意的(因为诗人写此诗时还在抗日战争的艰苦阶段),这句话是在另一层次上对现实的真实感受。
(3)第三节诗写月光下眺望所见景物,你能用准确优美的语言描述出其中的意境吗?试试看。
河岸被山影压着
有星流过旷野去
我感觉到,万物还在沉睡
只有我是最初醒来的人
明确:诗人独自面对大地,感到自己是最初醒来的人。这里用了“感觉到”这个词,就使这句诗有了更深一层的含意:诗人是对于时代最敏感的人,是盼望黎明最迫切的人,这里的诗人不是指他自己,至少不仅是指他自己。当时还处在抗日战争的艰苦阶段,诗人生活在自由的土地上,经受过战斗的洗礼,但是整个中国还处在黑暗之中。最后两句诗,作者盼望黎明以后发现夜还正深,这是冷静和成熟的理智。
二、关于评论《宁静而深沉的意境》
.简介作者
曾卓(1922—XX),原名曾庆冠,当代诗人,其诗富于感情,有较深的内涵,诗风朴实、醇厚,虽然长期遭受不公正待遇,但热情却未因生活的艰辛而退却。出版的诗集有《门》、《悬崖边的树》、《老水手的歌》
2.解题
这是一篇精悍的评论诗歌的,作者对鲁藜的诗《一个深夜的记忆》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那就是“宁静而又深沉的意境,这句话也是作者对诗歌的概括性的评价,这在一般新诗中是少有的。它反映了生活在自由的土地上,经受过战斗洗礼的诗人的纯净、乐观的心。”
所谓意象,既指叙事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或物。所谓意境,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事物或画面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意”是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所描绘的事物或画面。
3.浏览全文,明确大意。
第一部分,表达自己对这首诗的“偏爱”,表现了眼光、感受和理解的独特之处。
第二部分,作者对诗歌的意境进行阐发,对诗人内在的情感世界进行探索。
第三部分,写作者对这首诗的总体评价,“宁静而深沉”的概括简练而准确。
体现作者主要观点的句子:“我欢喜这首小诗的宁静而又深沉的意境,这在一般新诗中是少有的。”
4.赏析指导:曾卓对此诗的评价有什么独到的体会和见解?首先,他指出“划破夜空的流星,被风吹响的月亮的弓弦,既反衬了夜的沉静,又使夜有了动态感”,这里对“夜的沉静”和“动态感”的评说,就是他的独到的见解和体会。
流星和风声,一有形无声,一有声无形,但曾卓用自己的联想丰富了诗的意境,使动者成为反衬夜的沉静的参照物,而夜则因它们的存在而变得有动态感。
其次,在曾卓的笔下,“夜在沉静中行进,黎明即将到来”,这是原诗在字面上没有出现的意蕴,是曾卓对它的发挥想象。这个发挥可以说恰到好处,使诗的主题意蕴进一步深化了。
5.评论特点
⑴篇幅短小、结构严谨
这是一篇短小精悍的诗歌评论。的开头,作者就表达出自己对《一个深夜的记忆》这首诗的“偏爱”,表现了自己独特的眼光、独特的感受,以及独特的理解。最后一段,表达了对这首诗的总体评价,简练而准确地概括出这首诗的特点,同时也表明了作者的见解“宁静而深沉的意境”。的中间几段,都对诗歌的意境进行了阐发,探索了诗文内在的情感世界,同时又进行了合理的想像和分析,为最后得出结论打下坚实的基础。
⑵见解独到、新颖
这是一篇读后感式的评论,对读者有一定的启迪作用,因为它是有所感悟、有所发现而写的。“人们谈论鲁藜的诗,一般都没有提到这一首”,因此作者才因“偏爱”而把它作为议论的话题。这是所提到的偏爱,也许是出于他个人的兴趣、爱好、审美品味等,也许还包含了这首好诗被人忽略了的意味。从古到今,好诗被忽略的很多,问题是诗的本身是否真是好诗。从作者对《一个深夜的记忆》这首诗的评论来看,诗人那种因“错觉”而产生的联想,受到了他的重视。所以阐述自己独到的见解和主张,说出自己与众不同的观点和见解,才是文学评论所追求的境界。
6.课后阅读诵读篇章中《乡愁》一诗,学写诗歌评论
参考:《乡愁》首先呈现给读者的是四幅鲜明而又具体的生活画面。第一小节:幼年求学,母子分离,借书信以慰别情;第二小节:成年后,告别新婚妻子,离乡背井,天各一方;第三小节:生离死别,母子不得相见;第四小节:同胞难得相聚,国家不能统一。诗人的乡思之愁不是直白地说出来的,而是通过联想、想象,塑造了四幅生活艺术形象,使之呈现在读者眼前。作者把对母亲、妻子、祖国的思念、眷念之情熔于一炉,表达出渴望亲人团聚、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
阅读此诗,使我们感到回味无穷。本诗集单纯美与丰富美于一体,物象集中明朗,如邮票、船票、坟墓等,不枝不蔓,意境幽远深邃,内容丰富含蓄,能诱发读者多方面的联想。
诗的结构:以时间为顺序(即小时候、长大后、后来、而现在),以感情为线索,以大体相同的诗句和格式,反复咏叹,使情感逐层加深,由思乡、思亲升华达到思念祖国。诗歌的结构寓变化于统一之中,既有各小节的均衡、匀称,又有小节内长短句的变化,使诗的外形整齐中有参差之美。
诗歌有回环往复,一唱一叹的旋律。在同一位置上,有重复,即“我在这头……”有叠词:小小、窄窄、矮矮、浅浅;有变换的量词:枚、张、方、湾。作者采用这些艺术手段加强了此诗的音韵之美。
总之,本诗以朴素、简明、隽永的语言,高超的艺术技巧,表达了台湾人民盼望海峡两岸统一的愿望,抒发了作者浓郁的乡思之情。
三、板书设计:
宁静——月光
沉睡
动中有静
意境
深沉——深夜
流
静中有动
四、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探究练习一、二
五、附相关资料
关于古诗意境的阅读比较:
首先是意境。何为意境?如何创设意境?创设意境需要哪些手法?如王之涣在《登鹳雀楼》一诗中,用粗线条勾画了落日、晚山、黄河、大海等景物,显示出登高远眺的特点。同时通过“依”、“流”等几个动词使自然景物活了起来,赋予自然景物以活泼的生命和神态。“依”字且得很好,勾画出了落日近山的奇异风光。“流”字也用得很好,象是注入这幅图画的一条动脉,使读者看到了千里黄河归大海的壮丽景象,甚至使读者仿佛听到了滔滔黄河水的声响。加上“白日”、“黄河”等不同色调的对比,使人们想象中的“山”、“河”也染上了不同的颜色。诗的后两句,貌似说明一种哲理,实则显示出:如果要看到更广阔更奇丽的情景,那就得“更上一层楼”。由于前两句作了很好的铺垫,所以后两句一点也不干枯,相反地与前面的景象衔接得很好,气脉一贯,浑然一体,构成了一幅新颖而又完整的登楼远眺图。诗人主观的思想感情也表现得很好,仅从登高望远的情景,就可看出诗人的思想情绪是积极向上的情绪。这首诗不仅可以使人们看到一幅登楼远眺的无限广阔的艺术图画,而且能够有力地激发人们“更上一层楼”的思想愿望,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
其次是象征。象征是诗歌创作中常用的手法,他会使表达的情感变的委婉,含蓄,曲折。如“阳光”“风”“黎明的音响”象征光明,温暖,希望和自由等生活中最美好的事物。第三是想象与错觉,如“仿佛”,“以为”。仿佛是一种想象,如果是真实的,写实的,反而令人难以置信,因为是仿佛就把想象合情合理的表现出来了。以为是一种错觉,诗人有可能在瞬间会产生错觉,但是如果从科学的观点看,他马上会改正这种瞬间的错觉,而不必把它诉诸文字。但是因为是诗句,所以他不必改正,而且还有意的强调并固定成文字。而这里的文字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就是诗人内心对光明的追求。写出这种“错觉”,更显示他对光明的殷切期待的心情。最后是个别词语的运用,如“流”“压”等都是精练与准确的高度结合,值得仔细品尝和学习。
《诗人谈诗宁静而深沉的意境》教学方案之二
教学目标:、能自主赏读,体会诗人在《一个深夜的记忆》中抒发的感情。
2、能理解诗文蕴涵的内涵及意境,炼字体会感情.教材分析:
本文是诗人曾卓为鲁藜诗作《一个深夜的记忆》所作的评论,这是一篇精悍的诗歌评论,篇幅短小,却结构严谨,见解独到。作者以简练明晰的文字、深刻独到的眼光对诗歌作了精辟的评论:宁静而深沉的意境。诗作蕴涵了丰厚、深刻的内涵。抒发了诗人对光明的挚热追求。古语有画龙点睛之说,曾卓的评论就是画龙点睛之笔.诗文精致含蓄,评论简练严谨,都值得我们仔细品味和学习。
教学设想:
鉴赏诗歌的时候要注意一写要点,一是分清类别,不同类别的诗歌在表情达意、节奏韵律等方面各有特点。按表达方式,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和说理诗;按形式,可分为古风、格律诗、自由诗、散文诗与民歌。二是要体味意境,因为诗歌的主题通常是借助意境来表现的。通过学习本文,最终应该在欣赏文本的基础上,初步掌握诗歌评论的一般写法。要做到这一点,必须理清曾卓的诗歌评论的行文思路和他对鲁诗的独到的见解。这又必须以熟悉鲁藜诗歌的思想内容为前提。因此,本课学习的起点应从反复朗读《一个深夜的记忆》开始。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中国抗日战争已经过去很多年了,而我们依然难忘那段沉重的历史。在历史课上,大家已经了解了不少,今天,我们再通过诵读诗歌《一个深夜的记忆》来缅怀那些战斗在黑暗中的勇士们。
二、走近诗人:
.鲁藜(1914—),福建省同安县人。三岁随家到越南侨居,1932年回国,同年参加革命,开始写诗。1938年去延安。解放前出版的诗集有《醒来的时候》《锻炼》等,解放后出版的诗集有《红旗手》《星之歌》《时间之哥》《鹅毛集》《天青集》等,还发表过小说、寓言等作品。为中国作家协会第四届理事。
2.曾卓(1902—XX),湖北黄陂人。1936年参加革命。当代诗人。其诗富于感情,有较深的内涵,诗风朴实、醇厚,作者思考生活,视野开阔。虽然长期遭受不公正待遇,饱受忧患,但是热情却未因生活的艰辛而退却,而是充满激情,充满对生活的热爱。代表作有《门》《悬崖边的树》《老水手的歌》等,尤其《老水手的歌》为作者的扛鼎之作。
3.七月诗派
七月诗派是以文艺理论家胡风主编的《七月》(1937年9月创刊)和《希望》(1945年1月创刊)等刊物为主要阵地而形成的一个现实主义抒情诗流派。它因《七月》杂志而得名。主要代表诗人有:鲁藜、绿原、阿垅、曾卓、牛汉等。该诗派以胡风的文艺理论为依据,在创作上坚持现实主义原则,主张发扬“主观战斗精神”,要求作者“突进”到现实生活中去,并要表现出主观的密切融合;他们强调艺术性而不作唯美的追求,要求诗人在生活中、斗争中去发现诗意,创造美。这是七月诗人创作的共同出发点和美学标准。
三、诵读品味
、音读:朗读释义
掌握字词:1.读分析评论,掌握下列字词。
曾卓zēngzhuó
鲁藜lí
门槛kăn
曙光shŭ
乍然zhà
眺望tiào
笼罩lŏngzhào
山峦luán
旷野kuàng
弓弦xián
反衬chèn
洗礼
习惯
偏爱
敏感
纯净
先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然后边朗读边尝试分析诗句的含义,把行与行、节与节之间跳跃的空隙填补起来。
2.生动描绘
先请一位同学在理解诗歌含义的基础上朗读诗歌。
然后请同学们用生动的语言,把诗歌中描绘的形象、图景表述出来。
(温馨指津:从刚才的描述中我们发现,同学们用的语言很生动,也竭力将诗中的形象、图景描绘出来了。不过,从大家刚才的评价中我们也发现,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描述虽生动,但似乎少了灵性,难以引起听众的共鸣。那么,原因何在呢?我想,这或许与同学们没有考虑到诗歌的意境有关。)
一首好诗问世,往往会不胫而走,万口争传,洛阳纸贵。中国是诗的国度,诗的奥秘历来为人所乐道。而诗的艺术真谛往往在可谈与不可谈之间,有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妙处。那么,妙处是什么呢?这就应探索诗歌背后的艺术色彩。如何去探索诗歌背后的艺术色彩呢?这就得从诗歌语言上如手,从诗歌语言中找寻意象,去体会它给读者带来的某种境界或意境,从而在一种或几种意境的基础上形成心灵的空灵世界。
3、情读:
联系作者的思想、生平和创作背景,融入作者情感世界中。追求“意境”——这诗歌的灵魂,同学们的“再造想象”较之前动情多了。所谓“意境”的“意”就是指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诗言志”,“诗缘情”,这首小诗宁静而深沉,既有理,又有情。请同学们结合诗歌相关内容以及“再造想象”时的感受一起来体情悟理。
(参考答案:1.在诗的第一节中,诗人这样写道“月光流进门槛/我以为是阳光”。诗人看到月光,以为是阳光,这是一个“美丽的错误”,写出这种“错觉”,更显示他对光明的殷切期待的心情。这充分看出诗人内心对光明的追求;看出了诗人对黎明的渴望。2.诗的最后一节中,“河岸被山影压着”中的“压”字,给人一种很沉重的感觉,让人喘不过气来。既写出了现实的黑暗,又表现出诗人盼望黎明不到的压抑心情。3.“我感觉到,万物还在沉睡/只有我是最初醒来的人”这两行诗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强烈地盼望黎明以后发现夜还正深(河岸被山影压着/有星流过旷野去)以后的失望,但只是失望而不是绝望,这是看清现实以后的一种冷静和成熟,从“只有我是最初醒来的人”也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执着。)
⑴归纳诗歌各个小节的意思
四、归纳大意:
(1)概括段落
第一节,通过对月光的误解写盼望长夜的结束。
第二节,通过由风声引起的联想表达对黎明的渴望。
第三节,写又回到“万物还在沉睡”的现实的夜中。
⑵理清诗人诗情流动的轨迹
归纳:现实→想像出的诗境→回到现实
(3)概述诗歌的中心
该诗通过对月光产生错觉的描写,表达诗人内心对黎明的渴望,对光明的殷切期待。
(4)推测诗歌创作背景
诗人写此诗时还在抗日战争的艰苦阶段,他身处的延安虽是解放区,但整个中国大地还处在黑暗之中。
(5)推敲字词
①人们谈论鲁藜的诗,一般都没有提到这一首。而我对他却很有偏爱。
讨论:表达自己对这首诗的“偏爱”,表现了眼光、感受和理解的独特。
②月光流进门槛,我以为是阳光。
讨论:“流”字带有诗人强烈的主观感受,它使一幅静态的画面变得生动有趣了。一个“流”字改变了一种场景,使人的感受变得丰富多彩。
五、探析特点: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各种文学体裁都不能脱离语言而存在。小说、戏曲还有故事和人物,但诗歌(抒情诗)甚至连故事和人物也没有,它唯一给读者的就是语言。我们已经体悟到了《一个深夜的记忆》这首诗歌的意境,触摸到了诗歌艺术深处的灵魂。那么,这首诗中作为构建诗歌材料、诗歌意境的物质外壳的语言有何特点呢?请同学们结合诗歌探讨一下。
(参考答案:1.精练:第一节的十八个字里,诗人却蕴藏着多么丰富的内涵。这就是语言精练所具有的艺术魅力。2.准确:第二节中的“仿佛”,就是把想象合情合理的表现出来了。可见准确的使用词语对增强使诗的艺术表现力之重要。3.寄寓深刻:这首诗的寄寓也是非常丰富而深刻,诗歌通过精练准确的语言,营造了特定的意境,使读者感受到了诗人丰富而敏感的内心世界,难以言述的思想内涵。)
六.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的背诵全诗。
学习《宁静而深沉的意境》
一、概括段落
第一部分(1)表达自己对这首诗的“偏爱”,表现了眼光、感受和理解的独特;
第二部分(2—5)对诗歌的意境进行阐发,对诗人内在的情感世界进行探索,合理的想像和分析,为最后结论的得出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部分(6)表达了对这首诗的总体评价,“宁静而深沉”的概括,简练而准确。
二、从曾卓对鲁藜的这首诗的评说看,他最重视的是什么?
讨论:他最重视的是诗人那种因“错觉”而产生的联想。错觉是把月光误认为是曙光的来临。
㈣曾卓对《一个深夜的记忆》的评论有什么独到的体会和见解呢?
讨论:首先,他指出“划破夜空的流星,被风吹响的月亮的弓弦,既反衬了夜的沉静,又使夜有了动态感”,这里对“夜的沉静”和“动态感”的评说,就是他的独到的见解和体会。流星和风声,一有形无声,一有声无形,但是曾卓用自己的联想丰富了诗的意境,使动者成为反衬夜的沉静的参照物,而夜则因它们的存在而变得有动态感。其次,在曾卓的笔下,“夜在沉静中行进,黎明即将到来”,这是原诗在字面上没有出现的意蕴,是曾卓对它的发挥。这个发挥可以说恰到好处,使诗的主题意蕴进一步深化了。
三、课堂总结
领略了诗的意境之美,今后在赏析的过程中就可以与作者近距离接触,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也许是宁静深沉的、也许是冷清肃杀的、也许是喧闹盎然的,我们要通过品析诗歌的语言,欣赏诗歌的优美意境。感受诗人丰富而细腻敏感的内心世界。
四、作业:
选择你喜欢的一首小诗,写一则简评,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体悟。
板书设计:
一个深夜的记忆
鲁藜
宁静——月光境静
以动衬静
深沉——深夜意
对于时代最敏感的人盼望黎明最迫切的人
2.诗人谈诗教案 篇二
活动一:阅读课文, 根据提示进行基本积累。
1.在课文中给下列加点的字注上拼音。
鲁藜 () 门槛 () 曙光 () 乍然 () 眺望 ()
旷野 () 山峦 () 笼罩 () 弓弦 ()
2.结合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乍然:忽然, 突然。
山峦:连绵的山。
眺望:从高处往远处看。
笼罩:像笼子似的罩在上面。
曙光: (1) 清晨的日光; (2) 比喻已经在望的美好前景。
洗礼:比喻重大斗争的锻炼和考验。
活动二:诗歌是通过事物、形象来传情达意的。自己默读一遍全诗, 用笔在诗中圈出所写的意象, 并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意境, 然后在小组内跟同学交流你的阅读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助学提醒】阅读理解是同学们自己跟课文进行交流对话的过程。根据活动提示静静地研读想象, 并将自己的学习成果与同学分享, 这可是提高语文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哦。
活动三:结合《一个深夜的记忆》, 再次研读《宁静而深沉的意境》, 说说作者为什么会对这首诗如此“偏爱”, 并具体谈谈这首诗是如何体现宁静和深沉的意境的。 (先个体研读思考, 梳理发言要点, 然后向全班同学展示你的学习成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助学提醒】将曾卓的评价文字与鲁藜的原作结合起来比照研读, 边读边想, 并适当地做一些批注和梳理, 这样, 参加全班交流的时候, 可以大大提高你的发言质量和人气指数。
活动四:结合曾卓的评论以及自己的阅读经验, 谈一谈鉴赏现代诗歌要从哪些方面入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人谈诗 教学反思 篇三
教学反思
为了减低课堂难度,我首先引进新的概念——①意象。②意境,在扫除这两个诗歌最关键的组成部分后,我把我的课堂设计为以下几个环节:
一:反复诵读,自我欣赏。要求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诗歌,边朗读边尝试分析句子含义。因为事先要求学生熟读了《一个深夜的记忆》,并要求尽量背诵,于是有学生就背了出来,但是很明显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于是我给出小诗背景,要求学生讨论完成句子意思的释疑。学生表现很踊跃,但是总有说不透的地方,我再在旁边做一点拨,总结了这一首诗的语言特点。这就完成了学生自我的阅读,接着我开始进入我教学的第二个环节,二:对比阅读,学习方法。首先介绍了曾卓的生平事迹,然后学习曾卓的评论方法。学生在我一步步的引导下,总结出了鉴赏诗歌的4个方面。分别可从①诗歌的语言;②诗歌的形象;③诗歌的情感;④诗歌的艺术特色入手去分析鉴赏小诗,总结要靠实践检验成效,随即我进入我的第三个环节——
三:拓展训练,诗歌鉴赏。我选择了鲁藜另一首极有丰富内涵的短诗《泥土》。让学生进行当堂点评,出示诗歌鉴赏的四个方面,任选一个面进行点评。
由于时间安排不是太充分,只能让学生匆匆思考,但很多学生思索之后的点评已经初具规模,慢慢的知道应该在那些角度入手赏析诗歌,而不是毫无头绪,乱说一气。说明这种训练是有一定的效果的。最后布置作业。尝试赏析,学写评论《乡愁》并提出具体要求,作为本周周记,进行专项训练,希望做到学以致用,触类旁通。
4.谈诗说词之含蓄 篇四
谈诗说词之含蓄(1)
含蓄是中国古典诗词的一种风格。唐末司空图在《诗品》中说:“不著一字,尽得风流。”此二句形象地道出含蓄之义。清人沈祥龙也说过:“含蓄者,意不浅露,语不穷尽,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其妙不外寄言而已。”也就是说,含蓄的风格是不把作者的意思明白说出,而是含在所写的形象里,含而不露,耐人寻味。诗贵含蓄,忌直贵曲。中国古典诗词中尤以含蓄蕴藉者为上。下面,谈谈诗词中表现含蓄美的十种手法。
之一:借景抒情
借景抒情,即在描写景物中抒发感情,达到寓情于景的目的,从而使诗意含蓄,耐人寻味。例如《诗经-采薇》末章;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悲伤,莫知我哀!
这首诗的末章写戍边士兵归途雨雪饥渴和痛定思痛的心情。
一、二句回忆出征时的风光,“杨柳依依”写出杨柳枝条柔弱随风不定之貌,蕴含着征人和家室依依不舍的情感。
三、四句是写归还时的景物,“雨雪霏霏”写出大雪纷飞之貌,流露出征人归途遇雪而心中悲苦的情感。两种截然不同的季节特征,蕴含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悲喜情感。正如方玉润《诗经原始》所说:“此诗之佳,全在末章,真情实景,感时伤事,别有深情。” 又如王维《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首五律是王维山水诗的代表作。诗人着力描写了秋夜雨后山中的自然景色,抒发了悠然自得,迷恋山林的情怀。全诗写景生动,以景寄情,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之二:托物言情
托物言情就是借咏物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用托物取喻的方法寄托深远。咏物诗词所吟咏的对象是“物”,但如果只是停留在咏物上,无论写得怎样曲尽妙处,总是境界不高。只有在咏物的同时,写出人物的情感,才会含蕴深邃。例如骆宾王《在狱咏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这首诗作于唐高宗仪凤三年。当时诗人任侍御史,因上书论事触忤武后,遭诬陷而下狱。这首诗寄托遥深,通过咏唱蝉的高洁,写出自己遭谗被诬的悲愤心情。首联用起兴手法,以蝉声引起客思。颔联运用典故,写秋蝉正对自己的白头哀吟。颈联物我合一,写秋蝉的遭遇,也是写自己的不幸。尾联以蝉的品性比喻自己的情操,表达了自己不为时人所了解的愤慨。这首诗由物及人,由人及物,于咏物中寄情寓兴,感情充沛而含蓄。又如陆游《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这首词为托物言情之作,既是咏梅,也是写人。词人孤芳自赏,以梅花象征自己的孤傲和劲节。词旨深沉含蓄,从头至尾,处处写梅花,又处处不止写梅花;不见直接写作者的感情,却句句蕴含着作者的感情。
诗云:
寓情于景表诗心,雪月风花细咏吟。
托物言情生蕴藉,辞中寄托旨尤深。
谈诗说词之含蓄(2)
之三:理趣入诗
理趣入诗是指用诗来说理,诗意含蓄,别具韵味。诗是要用形象思维的,否则就要违背诗词创作的艺术规律。宋人多以议论为诗,如宋代理学家邵雍的诗:“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这二句则是理语成诗,实质上只是理学家的空泛议论而已。毛主席在《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中曾指出:“宋人多数不懂得诗是要形象思维的,一反唐人规律,所以味同嚼蜡。”那么怎样用诗说理呢?就是要在诗词创作中运用形象思维,做到理趣入诗。例如杜甫《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是一首凭吊古迹、歌颂蜀相的咏史诗。其中后四句是议论,评价诸葛亮一生德才和功绩,并指出其精神昭示后人。这些议论不同于一般的抽象议论,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使读者联想到三顾茅庐隆中决策、扶植阿斗六出祁山、五丈原头积劳病死的许多故事,感情强烈,蕴含理趣,韵味悠长。又如苏轼《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七绝是说理诗,是通过庐山形象来写的,却包含着一个深邃的哲理:陷于某种事情之中,往往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而看不到其真相。苏轼的好友黄庭坚曾高度评价此诗说:“非其笔端有舌,安能吐出不传之妙。”从中足见理趣入诗的艺术魅力。
之四:用事入诗
用事也叫用典,是诗词创作中常用的一种手法。诗词中引经据典往往是借古喻今,通过某种寄托,含蓄的表达思想感情。一般说来,以写景为主的诗词是不使用典故的,否则就写不出景物的特征。而以抒情为主的诗词,或因字数所限,或话不便明说,往往借助典故,以表达比较复杂深厚的思想感情。例如李商隐《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首七律是李商隐的代表作之一。金代文学家元好问《论诗绝句》中曾说:“一篇《锦瑟》解人难。”近代学者张采田《玉溪生年谱会笺》中解为李商隐晚年追述生平,自伤身世之辞,较为合理。诗人在这首诗中多处用事,艺术地总结自己的一生。颈联连用两个典故。上句典出《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俄而觉,则遽遽然周也”。诗人借用这个典故,取迷离梦幻的意思,隐喻岁月如梦,往事如烟,理想幻灭。下句典出传说:望帝是周朝末年蜀君杜宇,死后化鸟,暮春啼鸣,乃至泣血。诗人以望帝自比,说一生壮志难酬,只能将无限哀怨托于缠绵的诗句。颈联也连用两个典故。上句典出传说:一说海里蚌珠与月相应,随之圆缺。还出自《博物志》:“南海外有鲛人”,“其眼能泣珠”。诗人以此感叹自己才华不为所用,只能对月惆怅,空垂珠泪。下句出自中唐诗人戴叔伦一段话:“诗家美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见南宋王应麟《困学纪闻》卷十八)诗人以玉沉埋为喻,自伤虽有才华而冷落不遇。又如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下阕: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倩何人、换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这首词是世代传诵的登临怀古名篇。词中曲折迂回地表达出词人功业未就的抑郁心情。下阕三处用典,极其灵活,写出词人报国忘家的趣向。“休说”三句典出《晋书-张翰传》,表示词人不愿学张翰因思吴中鲈脍,而忘记时事,弃官还乡。“求田”三句典出《三国志-陈登传》,表示词人要向刘备那样忧国忘家,不做求田问舍的富翁。“可惜”三句典出《世说新语》,表示词人自惜年华在国势飘摇中逝去,如同愁风愁雨的树木。总之,这首词用事深曲含蓄,遣词藏而不露。
诗云:
理趣成诗意境深,笔端有舌吐玄音。
引经据典含诗魄,玉液琼浆细酌斟。
谈诗说词之含蓄(3)
之五:委婉曲折
委婉曲折是诗人表达含蓄的一种手法之一。司空图《诗品》说“委曲”品为:“登彼太行,翠绕羊肠。”意思是诗的委曲风格,犹如太行山路细微曲折,百转千回。在诗词创作中,人们往往不直截了当的说出自己的本意,而是以委婉曲折的方式暗示读者,以求曲径通幽的效果。清人王夫之《姜斋诗话》说:“情语能以转折为含蓄者,唯杜陵居胜。”例如杜甫《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依虚幌,双照泪痕干?
这是一首抒情诗,表达了诗人月夜思妻的真挚感情。安史之乱时,杜甫被叛军所俘,身陷长安。他在诗中不说自己如何怀念远在鄜州的妻子,而是反客为主,设想妻子对自己的怀念。首联开门见山,设想妻子的月夜独自怀念。颔联设想自己女儿太小,不懂怀念父亲,反衬妻子“独看”的凄楚。颈联设想妻子因怀念而不眠,乃至鬟湿臂寒,突显对妻子的怜惜之情。尾联设想重逢之日与妻子共同赏月,不再思泪留痕,同时反衬“独看”的苦痛。这首诗借望月抒离情,婉转曲折,含蓄深切,为千古传诵的名篇。又如李清照《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卷帘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首词是描写闺情的名篇。女词人通过描写自己南渡之前的少妇生活,含蓄地表达了闺中的寂寞和离情。上阕写清秋季节的感受,表现孤寂的情怀。下阕写重阳赏菊的情景,表现思亲的愁绪。从字面上看,词中并没有直接写离别之苦、相思之情,但字字句句无不渗透着这一点。这首词写的委婉曲折,耐人寻味。连攻击过李清照的王灼也评价说:“若本朝妇人,当推词采第一”,“作长短句能曲折尽人意。”
之六:层深浑成
层递的修辞法就是使诗文层层深入,以显含蓄深沉。清代毛先舒曾说过:“词家意欲层深,语欲浑成。”在诗词创作中,作者常用“层深浑成”的手法,用精炼的语言,层层深入地写出事物的许多层次,既含意深沉,又语言浑成。这样才能含蓄而不浅露,如剥焦心,愈剥愈出。例如金昌绪《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几回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诗人从小事写起,表面上写少妇无比怀念出征丈夫的缠绵情愫,实质上反映出当时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给妇女带来的痛苦。这首诗通篇只说一事,却不一语道破。诗中写打起黄莺是不教莺啼,不教莺啼是怕惊梦,怕惊梦是想梦见丈夫。层层重叠,含蓄深沉。又如欧阳修《蝶恋花》下阕: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这首词是欧词以含蓄蕴藉为特色的代表作。下阕写暮春天气无常,表达了深闺女子绵邈的情思和沉沉的悲伤。毛先舒曾评此词末两句说:“因花而有泪,此一层意也;因泪而問花,此一层意也;花竟不语,此一层意也;不但不语,且又乱飞,飞过秋千,此一层意也。”两句四层,层深浑成,意味无穷。
诗云:
羊肠绕翠步幽深,委曲为诗抵万金。
语意浑成藏不露,层层深入见蕉心。
谈诗说词之含蓄(4)
之七:兴之托谕 《诗经》六义为风、雅、颂和赋、比、兴。宋代朱熹《诗经集传》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兴,即兴起,是中国古典诗词常用的手法之一。兴是一种暗比,“兴之托谕,婉而成章”,(刘勰语)所以兴表达的诗意比较含蓄,初看时不易体会。例如《诗经-关雎》首章;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的开头以雎鸠和鸣起兴,引出一位悠闲的好姑娘,正是君子适宜的配偶。这里也有暗比的意思,相传雎鸠也有一定配偶,用来暗比淑女,使诗意含蓄。
又如乐府《焦仲卿妻》,是一首长篇叙事诗。诗中通过焦仲卿和刘兰芝的爱情悲剧,对封建礼教的罪恶作了深刻接露,对男女主人公的遭遇给予了无比同情。诗的开头写:“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这是全诗的起兴,为爱情悲剧渲染了一种缠绵悱恻的气氛,使诗意含蓄。
之八:烘云托月
衬托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正反两方面的事物作映衬,起到烘云托月的作用。烘云托月本来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淡彩点染轮廓外部,使要表现的物象鲜明。诗画多相通之处,古今作诗填词也多用此法。例如李白《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这是一首送别名篇,诗人与友人策马辞行,情意绵绵。尾联处,诗人笔锋一转,运用烘云托月手法,由写人转到写马。班马即离群之马。两匹坐骑在主人挥手作别时,因分离而萧萧嘶鸣,衬托出主人的难舍难分的情谊,使诗意婉约含蓄。又如南宋词人吴文英《风入松》下阕:
西园日日归林亭,依旧赏新晴。
黄蜂频探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这首词是作者缠绵爱情生活的一个缩影。下阕写明知伊人已去,秋千已空,却仍感到手香如初。表现了对伊人的怀恋之情。在“黄蜂频探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两句中,词人巧妙的运用烘云托月的手法:用频探的黄蜂衬托留在秋千上的香气,是用景物衬托事物;用留在秋千上的香气衬托对打秋千女子的怀念,是用事物烘托感情。这样写来,更显得缠绵含蓄。
诗云:
兴源六义见诗经,婉约成章别有情。拖月烘云通画法,诗中物象得鲜明。
谈诗说词之含蓄(5)
之九:以景结情
一篇之妙往往在于结句,诗词尤为如此。南宋沈义父《乐府指迷》说:“结句须放开,含有余不尽之意,以景结情最好。”这话是很有道理的,以景结情,情不说出,含蓄深沉,余音绕梁,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例如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这首送别诗写的是唐开元盛世,两位满腹诗情、风流倜傥的诗人的离别。短短四句,蕴含深邃,诗情无限。特别是结句以景写情,更具特色。诗人不说自己对友人远去的难舍难分,而是写眼中所见大江东去,水天相接的景象。在诗人的极目远望中,深蕴着同友人分别的怅惘和别后的眷恋。从而产生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效果。又如晏殊《踏莎行》下阕:
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
一场愁梦酒醒后,斜阳却照深深院。
这是一首写暮春闲愁的诗,在晚春景物的铺写中透出伤春的情味。词的下阕从“藏莺”、“隔燕”写起,表现暮春深院的幽谧。然后写“炉香”、“游丝”,映衬词人心绪的飘忽。接着转到写人的“愁梦”、“酒醒”,但春愁依旧。结句以景结情,景中见情,烘托出词人孤独索寞的心情。这样写,使词旨含蓄隽永,余韵悠长。
之十;弦外之音
弦外之音就是言外之意,即没有明说,而使人能体会出来的意思。宋代司马光《续诗话》说:“古人为诗,贵在意在言外”。近代梁启超也说:“向来写情感,多半是以含蓄蕴藉为原则,像那弹琴的弦外之音。”古今诗人抒发情感,往往在意境上下功夫,力求言外之味,弦外之响。例如唐代朱庆余《近试上张水部》;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这首诗表面看是一首优美的闺意诗。但是,这并非诗人本意,而有弦外之音。原来朱庆余为参加科举考试,曾向水部郎中张籍求教,并得到赏识。临试前,他怕自己作品不合主考官要求,于是写此诗征求张籍意见。诗中以新妇自比,以新郎比张藉,以姑舅比主考。表面看无一字言及正题,却无一句离开本意,语意双关,含蓄准确。又如刘禹锡《元和十年自朗丹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唐诗人刘禹锡因参加王叔文政治革新失败,被贬朗州。这首诗是他返回长安时所作,诗意含蓄,有弦外之音。诗中表面上描写人们去玄都观看桃花的情景,实质上讽刺了自己去国十年来,朝廷中出现的投机取巧的新贵和攀高结贵之徒。
诗云:
三日余音尚绕梁,结情于景好诗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