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世界公开课教案

2024-07-13

海底世界公开课教案(精选11篇)

1.海底世界公开课教案 篇一

《中班美术公开课教案《海底世界》含反思》这是优秀的中班美术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活动设计背景:

海底世界是一个绚丽多彩的世界,生活着许多新奇的生物,也是一个神秘的国度。鱼是儿童喜爱表现的对象之一,海底世界深蓝色的海水里生长着各种各样的鱼类,还有许多的海洋生物,是一个一个充满了神秘色彩的水下世界。孩子们往往会被这些吸引,对海底世界充满了好奇和向往。我根据我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制定了这个活动,通过绘画,剪贴的形式来实施教学活动,引导幼儿认识鱼的形状特征,色彩变化,促进幼儿的形象思维和创造思维的能力,通过这次活动,来抒发幼儿对海底世界美好感情。

推荐课件:中班美术课件《海底世界》PPT课件

下载地址:

活动目标

1、画出形状、大小不同种类的鱼,尝试用线条变化来装饰小鱼。

2、幼儿对画的造型、上色、线条来发展小肌肉。

3、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准备:

水粉颜料、水粉纸、蜡笔、多媒体课件《海底世界》、活动过程:

一、导入教师:小朋友们,早上好!。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今天呀,老师带来了一段视频,请你们来欣赏一下,看看视频里面有什么,待会来告诉老师,小眼睛要仔细看喔!(教师播放“海底总动员”视频)(2分钟)

二、认识鱼的形状 感受鱼的色彩(2分钟)教师:刚刚小朋友们在视频里看到了什么?(提问小朋友)你们想到一次海底旅游吗?(想)今天让我们坐着潜水艇去海底探险吧!来,准备好了吗?(准备好了)我们出发吧!(教师出示ppt)教师:海底世界里生长着各种各样的鱼类,种类非常多,每种鱼的身体形状和颜色花纹都不一样。有的鱼身体形状和花纹是对称的,有的鱼身体形状和花纹是不对称。(教师带领幼儿进行观察每一条鱼的不同特征)

三、小朋友看海底世界鱼的图片(10分钟)教师:我们看到了各式各样的鱼,它们身上有的有彩色教.案来,源:qu,老,师教案.网的条纹;有的长着五颜六色的斑点;有的嘴长得像把剑;有的鱼长着翅膀,还有的鱼还床上漂亮的裙子呢。那么你喜欢的鱼是什么样子的?

(1)提问幼儿教师:让我们继续欣赏其他小朋友的画吧!小朋友们画了一条大鱼,还有它的小伙伴,大鱼和它小伙伴的身体上都有不同的花纹,还有鱼的周围有些海草石头等等来陪着小鱼们。

四、幼儿创意绘画(20分钟)教师:刚刚小朋友们都欣赏过漂亮的海底世界,现在,就让小朋友们把你们心目中的海底世界画出来吧!在绘画的之前,老师有2个小要求:

1、老师为小朋友们准备了一首音乐,这首音乐完了,你就要停下。

2、我们不要把底色图上,待会老师请小朋友们用水粉颜料涂,我们只画海底里面的小生物,除了小生物,我们还可以画海草,石头装饰。现在,老师来示范一下如何刷底色,首先,我们用刷子沾一下颜料,在盘子里扫一扫,不然会太多颜料的,再用刷子在纸上从左往右刷,这里刷完了,就在下面跟着刷,刷了一次还要不要刷呀?(不要)不然纸就会烂喔!知道了吗?请小朋友来.源:qulao.shi教,案.网轻轻的下火车,安静的绘画。

(1)幼儿进行绘画

(2)教师巡回指导,鼓励能力弱的幼儿大胆想象。

五、活动结束教师:小朋友们,音乐停下来了,请小朋友你们画完了吗?

活动的延伸:

教师:今天,我们当了一名小画家,把漂亮的海底世界画了出来,现在呢,我们进行绘画大赛,我们邀请老师们来当评判员,看看哪位小朋友能得到评判员的奖品,好吗?现在,请小朋友拿起你们的画过来老师这里排队,一个跟着一个喔!(请小朋友排队,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欣赏)

教学反思:

通过画《海底世界》让我从中发现了以下几点

1、孩子对线条的绘画能力有些欠缺

2、涂色均匀和颜色搭配不够完善

3、孩子对作品的展示和自我介绍很大胆很自信,而且本节课我也做到了尊重幼儿的表现及表达

4、在下次绘画中我会注意以上失误,多方面培养幼儿绘画的能力。

中班美术公开课教案《海底世界》含反思这篇文章共4409字。

2.海底世界公开课教案 篇二

启示一:走向开放是大学教育的大势所趋。2001年的4月4日,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院长查尔斯韦斯特宣布, 该校网络课件开放工程正式启动, 时至今日, 美国已经有20多所大学加入这个行列;在欧洲, 自2006年开始启动了英国开放大学的“开放学习”计划等三个开放教育资源项目;在日本, 已经有16所大学公开了部分课程;在台湾, 已经有14所大学公开了其课程。此外, 阿富汗、澳大利亚、奥地利、巴西、加拿大……也都不同程度的推出了相应的开放式课程。[1]据诸多相关文章披露, 开放课程在全球已是燎原之势, 我认为这是教育发展的必然。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院长查尔斯韦斯特曾说:“我们也必须下决心利用我们的新科技, 利用它们来对全世界的人类赋予知识和力量, 让教育更为平民化……因为我们认为这是我们的使命:协助提升全世界每个角落的高等教育。这个计划基于两个价值观:机会与开放性。这两个价值观让我们的大学与国家强盛, 这两个价值观也会让我们的世界变得安全与繁荣”。[1]这段话明确阐明了网络公开课的意义, 一是让教育平民化, 二是它的机会与开放性, 将会让我们的大学与国家强盛、让世界更加安全与繁荣。我认为我国的高等教育也理应有这样的担当———在让全世界变得安全与繁荣的同时发展壮大自己, 提升我们的教育水平, 使高等教育平民化, 以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2010年7月29日, 国家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纲要中制定了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 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 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依据我国教育现状, 发展高等教育, 使之不断走向开放, 对于这一目标的实现来说至关重要。而高校的网络公开课是高等教育不断平民化的一个不错选择。其原因有二:一是网络公开课受众广。有数据显示, 麻省理工开放课程的使用者中, 42%是在校注册学生, 43%是校外自学人士。耶鲁大学的情况也类似, 校外的资源使用者占到了69%。英国公开大学的开放课程经常出现在i Tunes U下载排行榜前五位中, 课程依难度分为“导论、中级、进阶、研究”四个等级。[2]2010年7月9日, Very CD U正式上线, 中国网民的热情被一下子激发了, 从浏览量看, Very CD U上各热门课程的浏览量都突破了百万。其二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当年从哈佛大学辍学的比尔·盖茨曾说, 未来最好的大学就是互联网。在看了麻省理工的开放课《固态化学导论》后他留言, “我从这些讲座和课程资料中学到了很多, 谢谢你们把它放到网上。”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 外国名校课程之所以在我国社会引起如此大的反响, 除了课程本身的魅力之外, 没有时间和空间的束缚也是重要一点。它为我们建立学习型社会, 真正实现终身学习提供了有效而便捷的途径。

启示二:培育人文精神是大学教育的基石。在追捧网络公开课的热潮中, 据说人文类课程最受欢迎, 大家不仅想从里面学知识, 更主要是学西方的思维方法, 网络名人和菜头也曾经在博客里推荐开放式课程时写道:“单看西方思想家的思辨过程, 就已经足够性感。”甚至有人惊呼, “原来人文也可以性感”, 教育者传授的不单单是知识, 还有道德、审美、智慧、伦理。2011年3月19日, 复旦大学邀请哈佛大学的人文艺术与科学院院士迈克尔·桑德尔来讲《什么是正义》, 结果据到场的学生讲, “场面从来没有这么火爆过”, 能挤进讲堂站着旁听的同学已经是极其幸运的了。[3]桑德尔教授在中国的突然走红, 全仰仗于网络公开课的流行。他在哈佛教授的那门课程《公正:该如何做是好》算得上是网络公开课的里程碑, 这个道德与政治哲学的入门课程, 是最受哈佛新生欢迎的公开课。每周超过1000位学生坐在哈佛的大礼堂里, 听桑德尔侃侃而谈, 学生们同时还将接触过去一些伟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康德、密尔、洛克, 然后师生们一起评判性思考关于公正、平等、民主与公民权利的一些基本问题, 从这里我们感受到世界一流大学人文教育的卓越成果。世界一流大学的教育理念、课程设置都充分体现了对人文教育的重视。[4]斯坦福大学在其通识教育中拟定了9类课程———文化、理念与价值, 世界文化, 美国文化, 数学, 自然科学, 技术与应用科学, 文学与艺术, 哲学、社会与宗教思想, 社会与行为科学, 要求学生从这些类别中至少选修11门课, 其总学分不得少于60个, 占规定学分的33%。而且选修课的要求一点也不亚于专业课。[4]由此可以看出他们的课程设置和他们的教育思想就是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而在这个目标之下人文教育举足轻重。

启示三:我国的高校公开课建设应理性认识差距。我国的大学也有公开课, 教育部于2003年4月提出了建设“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的规划, 明确提出了建设国家精品课程项目, 教育部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内提出启动精品课程, 将精品课程的相关内容上网并免费开放, 但是却没有多少学生追着看。这主要是因为许多高校的网络公开课多以教纲为主, 视频十分少见, 而在一些知名高校的“课程中心”中虽有视频一栏, 但点击后却显示“找不到”。有视频的, 不是老师在黑板上写板书, 就是没有学生, 老师对着PPT讲授, 视频乏味呆板。更有甚者只摘录教学过程的部分片段作为视频, 课程被肢解的面目全非, 根本无法体验一门课程的全部教学过程。精品不精, 而有残品之嫌。况且这类课程“重申报、轻建设、难共享”, 却是不争的事实, 根本就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尤其是2011年3月26日, 中央电视台推出了《关注网络公开课:国家精品课养在高校人未识》的视频报道, 再次深刻传达了我国公众对中国大学网络公开课的渴望。2011年10月12日, 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 其中明确指出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包括精品视频公开课与精品资源共享课。于是2011年11月9日, 由教育部推出的首批20门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通过网易、新浪公共网络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它标志着国内一流高校的课程, 已经通过网络这个开放的平台惠及普通公众。通过各种媒体的报道显示, 目前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虽然还存在很多不尽人意之处, 今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但是挑战也是机遇, 有挑战才有价值。今后, 我国还将在高校精品课程、视频公开课程后, 推出资源共享课程, 作为开放教育资源的一部分。按照教育部的工作思路, 建设资源共享课程是要实现全程教学录像、演示文稿、试题库、素材库等课程资源的网络共享, 它的意义与目标在于带动教师在课程设计理念、模块构成、知识点讲授、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 是对课程的全方位考量, 实现学生在线学习、跨校选修, 使学生享受到更多的优质课程资源。[5]推进网络公开课, 还涉及许多问题, 比如学校办学自主权、办学理念、知识产权、教师教育自主权等, 可以说一堂课所接受的挑战是多方面的。在这个过程中, 应该清醒认识到我们的教育理念、教育机制存在差距。因此, 我们应理性的分析自身, 认识中国教育的积弊、中国教育在世界的位置, 对我们的国家与世界的责任, 朝着我们的办学方向迈出我们坚实的步伐, 并期待我们的教学成果能与世界共享。

人人影视的内容负责人夏弘毅在“让我们重塑教育理念”的公告贴中这样写道“2010年7月9日, 我们回望1919年5月4日, 会不会与有荣焉?”把网络公开课的意义提升到五四运动的高度, 我还真不敢苟同, 但是它至少让我们感到了触动, 触发了我们的思考, 就像桑德拉教授《公正课》的结尾语:学习的本质, 不在于记住了哪些知识, 而在于触发了你的思考。

摘要:2010年以来, 世界著名大学的网络公开课在我国受到了在校大学生、白领等阶层的追捧, 这对我们的大学教育有三点启示。一是走向开放是大学教育的必然趋势, 对我国教育目标的实现具有积极意义。二是培育人文精神是大学教育的基石, 要注重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培养具有独立精神的完整的人。三是我们要在这种公开教育资源共享的潮流中, 理性认识差距, 从而迈出坚实的步伐。

关键词:网络公开课,大学教育,启示

参考文献

[1]黄艾禾, 陈薇.中国志愿者助力网络公开课[J].中国新闻周刊, 2010, (46) .

[2]季天琴.国外名校网络公开课走红, 学者称我国高校存硬伤[J].新民周刊, 2010, (47) .

[3]中国信息大学新闻网.国外名校网络公开课如此走红为哪般?[DB/OL].http://www.ciu.gov.cn/News/2010-12-22/101222021318663.html.

[4]别敦荣, 张征.世界一流大学的教育理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0, (4) :88.

3.海底世界公开课教案 篇三

关键词:通识教育;教学反思;世界名校网络公开课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23-0009-02

《大学英语教学课程要求》提出,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这就要求大学英语教学要逐步实现通识教育,拓展教学内容,改变单一的语法教学模式,将语言教学与社会、文化相结合,培养具有语言技能和素养的人才。为此,广大教师要勇于探索通识教育的最佳素材和教学方式。笔者有幸参与了“网络学习环境建设的”的课题研究,担任具体的授课任务。以名校公开课作为主要的教学材料,开设实验班,进行了为期10周的实验教学。在具体的教学设计和实际授课的过程中,笔者坚持进行教学反思,并归纳总结了实施这种新型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经验。

一、教学内容

大学英语通识教育要求以英语为载体,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备受大众欢迎的网易世界名校公开课具有内容丰富,知识广博,英文授课等特点,并且能够体现英语国家的文化,是进行通识教育的良好素材。选取什么样的课程作为通识教育的上课素材,直接关系到教学实验的成败。因此,笔者在充分考虑了学生的理解程度和兴趣的基础上选用了哈佛大学的《积极心理学》作为实验班的授课内容,专题涉及了爱情、成功、幽默等与同学们日常生活相关的内容。

二、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教学观察和实践为基础,对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思考、评估和改进的内省行为,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手段。为了能够使网络名校公开课成为很好的英语学习材料,笔者在实验班授课的过程中,通过对比国外名师和自己的授课方式,反思自己的教学,仔细分析授课材料,力求寻求能够充分利用这一良好素材的授课方式。

在研究名校公开课视频的过程中,作为一线英语教师,笔者颇受启发。观摩名师授课,帮助笔者发现了自身不足,学习到优秀教师所具备的素质以及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解决了笔者在教学中的诸多困惑。

1.信息比信息传递者更为重要

虽然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学设施被应用于课堂英语教学,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大学英语教学越来越难以吸引学生们自愿走进课堂,课堂缺勤现象愈演愈烈。究其原因,无非是英语课堂授课趣味性的缺失。学生普遍认为课堂教学形式单一,气氛沉闷,无法保持或激发他们英语学习的兴趣。

然而,教师们似乎也有自己难以逾越的障碍:授课班级过于庞大,每班都在80人左右,课堂互动难以开展。面对这种困境,很多教师在寻求解决办法的同时陷入误区。他们过分追求课堂形式的表面光鲜。一个毫不相关的笑话,一次粗糙的戏剧表演活动,夸张的肢体动作似乎暂时使课堂一下子活跃了起来,然而热闹过后,一涉及到实质内容的讲解,课堂又瞬间陷入沉寂,学生也并没有接收到有价值的信息。这样的课堂一味追求表面形式,牺牲的却是实际授课和学习效果。笔者也曾走入这样的误区。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笔者在制作课件时有意大量使用色彩光鲜的图片和闪图,当这样的素材展现在同学们眼前时,确实能够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然而大家注意的只是图片,反而忽视了应该接收的英语知识。这些方法只是暂时吸引学生的注意,一旦进入正常的教学,课堂便又失去吸引力。

观看名校公开课,笔者惊奇地发现,名校教师的课件并没有想象中那样复杂或被精心修饰,但却能引人入胜。比如,哈佛大学讲授《积极心理学》的教授Tal,他讲话语调低沉,没有夸张的肢体语言和搞怪的表情,只是安静地坐在那里讲课。他的课件十分简单,没有众多花哨的修饰。然而他的课却是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课之一。偌大的礼堂座无虚席,每个学生都在津津有味地体会他所讲授的内容,听课学生众多,然而却不乏精彩的互动。这到底是为什么?Tal在授课中提到:信息是最重要的,课堂上真正吸引学生的是老师传递给学生的信息,而不是传递信息的人——老师。笔者恍然大悟:成功的课堂不是只有光鲜的形式和老师的表演,更重要的是传递给学生的内容。

2.赋予教学内容鲜活的生命

信息比传递信息的人更为重要。笔者不禁思考,什么样的信息能够将学生牢牢地吸引到课堂并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呢?观看了众多名校教授的公开课之后,笔者发现,他们的授课风格虽各不相同,或者是激情洋溢或是娓娓道来,但是他们的身上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在授课中引用大量的实验、类比以及相关的案例,使得原本枯燥的理论变得鲜活而富有生命。学生被一个又一个的故事所吸引,情不自禁地融入其中,陷入思考,参与了问答,又在教授的引导下,从一个又一个实例中走出来,进行归纳和总结。启发式教学被运用灵活而又恰到好处。思考自己的授课,讲解课文时,篇章分析和词汇的积累不可避免地被当做重中之重,课件制作得相当细致,对于主旨和关键的信息词标注清晰。然而问题就在于,自己的讲解太过于赤裸和枯燥,只是简单进行导入、抓主旨、分析写作方法,归纳总结词汇和句式。整个过程机械而没有趣味,加之学生缺少学习主动性,课前对生词和课文的预习环节不重视,因此很多学生无法跟上课堂的节奏来理解和接受。

观摩名校公开课让笔者发现,外语教学并不是一定得局限于课本的知识而上得索然无味,教师自身也必须开阔视野,丰富教学内容。笔者尝试着对自己的授课方式和内容进行调整。比如讲解《新视野大学英语第四册》第三单元Longing for a New Welfare System时,笔者向学生介绍美国福利制度的历史,以及长久以来暴露的弊端和相关的新闻故事。这是学生十分感兴趣的内容。同时在课前推荐了两部相关的电影,《当幸福来敲门》和《迫在眉睫》。这两部经典的电影从父爱的角度反映了美国福利制度的弊端,学生也乐于观看且深受触动。与此同时,要求同学们在观看电影的时候,积累有关福利制度的词汇并自己归纳福利制度所存在的问题。在对课文主题的相关材料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之后,学生在读课文的时候便更加容易理解且抓住主旨。再比如,《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册》第七单元Bill Gates。文中对于比尔成功的几个品质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然而对于这位世界首富到底有多么的富有,作者只在文章第一段用了一个“richest”一带而过。而这恰恰是同学们十分感兴趣的地方。第七段中提到了“his parents sent him to psychologist”,还有22岁时,比尔“dropped out of school”。这两件事情的原因和具体的经过,文中也没有提及。本文写于比尔退休之前,作者描述了比尔对退休之后的生活的憧憬,现在他已经在享受自己曾憧憬的生活。那比尔现在的生活到底是怎样的呢?因此,笔者布置三组同学,分头搜索相关材料,对这几处内容进行补充,并上台讲解。同学们的积极性马上被调动起来,准备了很多精彩的视频和文字材料。下面的同学也听得津津有味,乐在其中,就这样,原本枯燥的课堂变得活泼有趣。

3.丰富课堂教学用语

教学用语匮乏也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原因之一。名校公开课展现英语国家实际课堂授课情况,因此在观看名校公开课时,笔者注意收集了教授们所使用的正规的教学用语,感觉获益匪浅,比如:just quick recap,快速回顾一下;Let’s go into them. 让我们了解一下。

三、结束语

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授课模式关系到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成败,因此,大学英语教师要坚持在大学英语改革的探索中对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方式不断进行反思。在内省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教师的成长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前行。

参考文献:

[1]高磊.浅谈英语课堂教学反思的意义及其途径[J].安徽文学,

2011,(5).

[2]刘艳君.大学英语通识教育之路探索[J].海外英语,2013,(23).

[3]申继亮,刘加霞.论教师的教学反思[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3).

4.海底世界公开课教案 篇四

活动目标:

1、欣赏不同鱼的图片,观察鱼的形态和花纹,激发幼儿绘画的兴趣。

2、尝试用数字符号联想法绘画3—4种鱼,表现不同形态的鱼。

3、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4、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活动准备:

1、海底世界鱼的图片欣赏

2、记号笔,油画棒蓝色水粉等。

活动过程:

谈话活动,引起兴趣。

教师:“小朋友,你们去过海底世界吗?

海底世界里都有什么?

观察图片,了解鱼的不同形态和花纹。

师:这些图片中的鱼,你认识吗?你可以用什么办法把他们画下来?

观察它们长的什么样?分析鱼的结构

三、尝试运用数字联想法绘画不同形态的鱼。

观察含有数字“2”的不同形态的鱼图片。

师:老师把这些鱼画了出来,一起来看看吧。

示范数字“2”联想,画不同形态的鱼。

出示情景画《鲨鱼来了小鱼慌》

师:大海底小故事,今天杨老师带来了故事,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师:小朋友还听过那些有关鱼的绘本故事呢?

(如《小丑鱼》、《大头鱼和小头鱼》、《小黑鱼》)

师:你觉得海底世界还会发生什么故事?。屈,老师.教案.网出处。我们一起来画吧

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教师:小朋友的可以用记号笔来画海底里的各种鱼,大胆尝试数字联想绘画。

画的鱼可以有大有小,有的游向左边,有的游向右边,有的在上,有的在下,海底还可以画些什么呢?想想你在电视或书上看的海底世界,让我们一起画出海底世界的故事!

1、教师适当指导能力差的幼儿画鲨鱼、章鱼。

2、提醒幼儿安排好画面;鼓励幼儿大胆尝试。

五、总结评价,结束活动。

挑选出画的好的作品进行评价,引导幼儿欣赏,并说说自己海底的故事。

教学反思: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均对幼儿园美术教育做了全面具体的阐述,既要求幼儿园通过各种手段,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美的体验,丰富幼儿对美的想象、美的创造,引导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表现美、创造美。

5.海底世界公开课教案 篇五

活动目标:

1.在感受河南蔚县剪纸的美的基础上,能对此制作感兴趣。

2.学习用点染的方法,模仿蔚县剪纸,制作形态各异的鱼,组成美丽的海底世界。

3.能与同伴合作,用已制作好的鱼组成海底世界。并初步学会互评作品。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课前知识准备:欣赏电影《海底总动员》,感知美丽的海底世界,能画出形态各异的鱼。

2.环境准备:把活动室布置成一个海底世界。

3.材料准备:磁带、录音机、小丑鱼毛绒玩具一个、已经画好各种形态的鱼形宣纸、剪刀、油画棒、油性双头笔、水彩笔、水粉颜料、水粉笔、棉花棒、透明垫板等。

活动过程:

㈠与幼儿小鱼游进场。

“小朋友,你们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海浪声)“对了,我们今天来到了美丽的大海里,让我们一起学小鱼游吧!”“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与幼儿一起小鱼游进场。

㈡出示小丑鱼,引出话题,欣赏课件,感受蔚县剪纸的美,并对此制作产生兴趣。

“小鱼游得真好看,你们瞧,这是谁?”(小丑鱼)教师扮演小丑鱼与幼儿对话“小朋友,你们好!”(尼莫,你好!)“你们刚才表演得真好看,我有一些好朋友想和你们做朋友,你们想认识他们吗?”(想!)“那,请你们一起过来,认识一下我的好朋友吧。”

欣赏课件,请幼儿说出这些鱼和平常见到的鱼有什么不同。(是用纸剪出来的)再请幼儿说出,这些用纸剪出来的鱼和平常用纸剪出来的鱼有什么不同。(这些鱼的身体上面有颜色)引出――这些就是河北省蔚县剪纸,是我国剪纸作品的其中一个代表。

㈢出示幼儿已经画好的各种形态的鱼形宣纸,让幼儿自己尝试染一下,看看应该怎么做才能做出这么美丽的蔚县剪纸。

“小朋友,我这里也有一些你们以前画好的小鱼,如果跟蔚县剪纸比起来,你觉得那种鱼好看呢?”(蔚县剪纸好看)“你有办法把这些小鱼也做得跟蔚县剪纸一样好看吗?我桌面上有各种材料,请小朋友尝试一下,应该怎样才能做得像蔚县剪纸一样好看呢?”

教师观察幼儿完成的情况,让幼儿说说在制作过程中的情况,比较一下每一种材料制作出来的效果,那一种最接近蔚县剪纸。

㈣小结幼儿完成的情况,并从中引出:蔚县剪纸的特色,请幼儿继续欣赏蔚县剪纸的作品,知道蔚县剪纸是面多线少,以方便人们点染颜色,一般常用红、黄、蓝、绿、紫几种鲜艳的颜色。引发幼儿再制作的兴趣。再出示宣纸画好的小鱼,请幼儿比较,除了颜色不同,还有什么不同?(身上没有镂空花纹)

请幼儿再模仿蔚县剪纸完成作品,教师在旁观察指导。

㈤评价,并请幼儿把做好的成品贴在活动室的海底世界的墙上,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兴趣浓浓。在孩子们的自由作画时间了,老师巡回指导,发现较好或有自己创意的孩子就进行及时表扬,孩子们互相学习,很好的完成了作品。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设计了有趣的教学用具和游戏设计,整个活动,幼儿在愉快的气氛中获得初浅的社会经验,体验了解他人的快乐。效果好。

6.海底世界公开课教案 篇六

教案

指导思想:

语文来自于生活,生活处处有语文。让学生在品味生活的快乐中学习语文,提高语文素养。

一.活动目标

①通过此次活动,沟通课堂内外,引导学生注意生活中的语文。使学生分认识语文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②引导学生探讨人名、街头巷尾店名、广告语和社会生活中的最新鲜、最活泼的语言现象。形成从生活中学语文的习惯。培养语言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③通过写作练习,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语文世界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写出自己对社会生活中语文运用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二.活动重点

①搜集资料、归类整理并展示。

②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三.课前准备

①布置任务,学生分组。学生可自由组合,以小组为单位,也可以以个人为单位进行。

②搜集调查资料,分组筛选、梳理,把同属于一类型的资料编在一起。

③将同一类型的资料整理成PowerPoin讲稿。并将小组资料编成小册子或手抄报在班上黑板报上展示。

四.活动过程

1.导入语

2.学生活动

①探讨“名字里的学问”。

②街头巷尾:

将店名、招牌、标语的用语分类,阐明自己观点。欣赏优秀的店名。

③个性广告小品趣味无穷。

④网络新语言、新流行语等。

五.教师总结

①充分肯定同学们的实践,对于同学的思考给予高度赞誉。

7.海底世界公开课教案 篇七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绿色的世界

语言活动:绿色的世界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画面内容,体验诗歌展示的大自然的美和快乐的情绪。

2、引导幼儿用诗的眼光观察周围生活,在理解的基础上,大胆进行想象,仿编新的诗歌。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诗歌的画面一幅。

2、绿色眼镜一副。

活动组织:

1、教师出示画面,朗诵诗歌一遍,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诗歌。

(1)这首诗说了什么?

(2)绿色的世界都有些什么?让幼儿讨论。

2、幼儿轮流戴着绿色眼镜看周围的世界,对“绿色的世界”有个感性印象。

3、教师再次朗诵诗歌,进一步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

(1)为什么一切都变成绿色的呢?

(2)你戴上绿色眼镜后看到什么东西变绿了?幼儿自由讨论,教师参与。

4、学念诗歌。

5、再熟悉诗歌基础上,引导幼儿仿编诗歌。

美工活动:做眼镜

活动目标:

1、学习用简单的方法装饰眼镜。

2、培养幼儿对美工的兴趣及认真细致的良好品质。

活动准备:

1、镜架及各种颜色的圆形玻璃纸

2、范例眼镜

3、油画棒或彩笔

活动组织:

1、出示范例眼镜,引起幼儿兴趣。

2、示范讲解装饰方法及粘帖方法。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帮助幼儿完成作品。

活动延伸:

让幼儿戴上自制的眼镜,去外面走走,看看周围世界有什么变化,互换眼镜,看看透过不同的眼镜,周围世界又变成了什么样,从而更深地理解、体会作品在描绘的“绿色世界”。

教学反思:

《绿色世界》是小班下学期的语言活动,是一篇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诗歌,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难度非常大!由于孩子缺乏生活经验,而且语言发展也很不完善,所以理解和朗诵诗歌,既是本次活动的重点也是难点!在活动开始时,我先通过课件来展示其优美、风趣的意境,让孩子对诗歌有一个大概的、整体的认识;接着引导幼儿戴上绿色眼镜亲身体验颜色的变化,帮助他们分段理解诗歌内容;然后再通过课件的引导,搭建了一个学习朗诵的平台!最后,通过让孩子到户外去找一找世界还会变成什么颜色,来进一步拓展孩子的思维!

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绿色的世界》两篇含反思这篇文章共2677字。

相关文章

《大班绘本阅读教案《大脚丫跳芭蕾》》:大班绘本阅读教案《大脚丫跳芭蕾》适用于大班的绘本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通过集体和自主阅读,进一步理解绘本中蕴含的道理:做自己喜欢的事,萌发坚持梦想不放弃的信念,在听听、看看、猜猜中初步感知故事情节,尝试用优美的语句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绘本阅读《大脚丫跳芭蕾》教案吧。

8.海底世界公开课教案 篇八

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视角去观察,会看到不同的景象。

2.启发幼儿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记录纸、笔与幼儿人数相同。

2.放大镜、镜子、望眼镜、纸筒。

活动过程:

一、欣赏故事,引出课题。

1.教师讲述故事内容,提问:高老鼠和矮老鼠各自看见了什么?高老鼠和矮老鼠看到的东西一样吗?为什么?

2.小结:原来站在高处和低处看到的事物是不一样的,站的地方不同看到的事物是不同的,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看事物呢?

二、幼儿探索看的不同方式:

1.幼儿自由探索看的方法,并用自己看得清楚的图形、标记或图案进行记录。

2.相互交流探索的结果。

3.运用材料探索看的方法,并进行记录。

4.幼儿交流探索的方法。

三、小结:

原来看有这么多种方法,可以倒着看,眯着眼看……还可以借助工具来看,用这么多的方法来看事物都相同吗?

让我们用这些方法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教学反思:

“看”是人的天性,只要用心去看,平常生活之中,处处有意义,事事显新奇。近日,曹幼大班年级组亲身体验了眼睛越看越“明亮”,越看惊喜的“亮眼看世界”主题活动。

在主题活动中,通过各种各样的看:《站在高处看一看》、《小洞洞里看世界》、《高老鼠和矮老鼠》。看看我的家,看看我生活的地方:《我看我家》、《小闹种》、《我居住的地方》等一系列教学活动,帮助幼儿有目的、有意识的观察:在高处看是一个摸样,在低处看又是一个摸样;从小洞洞看出来又是很新奇;从我家到社区,到周围的生活;从社区走到大街上看看,认识一些常见的交通标志。这些都是围绕幼儿生活的地方来开展,使幼儿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感悟到:哦,只要仔细地看,我的身边、我的生活中有那么多有趣的事儿。从而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长大建设家乡、祖国的美好愿望。

主题活动虽然是短短的三周,但孩子们观察力、动手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绘画能力、表现力等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从而为他们今后的发展奠定一个非常必要的基础。

9.《海底世界》优秀说课设计 篇九

一、说教材

二、说教法、学法

1、激发兴趣

《海底世界》一课着重描写了海底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的特点。教材虽配有插图,但却是静止的,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我们精心制作了一套动画,为学生创设了形象、直观的和谐情境。

2、突破重点

《海底世界》一课,教学重点之一是让学生了解海底世界景色的奇异之处,但这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海底那静中有声,动静结合的奇异景色。为了便于学生充分了解海底世界的景色,我创设了和谐情境,即通过CAI让每位学生亲自去领略一番。

①进行海面和海底的对比:利用动画先后演示海面上波涛澎湃(伴有海浪拍打岩石的声音)和海底悄然无声的对比情境,并分别提问:这样的景象可以用个什么词来形容它?学生不仅理解了“波涛澎湃”和“宁静”这两个词的意思,更体会到了大海动中有静的奇异之处。

②整体感知,加深印象:通过CAI欣赏海底美丽的景色,再次整体感受“海底是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从而激发学生从小立下大志,长大探究海洋奥秘的情感。

这样通过多媒体计算机创设和谐情境,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外显为直观形象的动态画面,让学生充分感受了语言文字所描述的意境,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的重点,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3、强化训练

加强语言文字训练,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一环。

我在教学《海底世界》时,是这样进行训练的:

(1)观察训练。在教学第2自然段时,根据课文内容设计CAI,把文字介绍转化成动态画面。要求学生在观看画面时,用一个词来概括其内容,这促使学生在观察时抓住事物特点,积极进行思考。

(2)说话训练。观察解决了言之有物的问题,而说话应该是培养学生表现事物的能力。在进行说话训练时,我是这样做的:

①看画面,说图意。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把第2自然段的语言描述用对比的动态情境形象地表现出来。让学生用学过的观察方法仔细地看了画面以后,用自己的话说说画面的意思。由于说话训练是在认真观察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学生在表达观察时都能做到有条有理。

②看画面,练复述。在学完课文后,出示总起句“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通过电脑把海底美丽奇异的景象呈现于学生面前,要求学生看着画面,用上总起句和板书上的重点词语说一说海底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表现在哪些方面。这样,学生对课文的主要内容加深了理解,同时又锻炼了运用语言的能力。

总之,通过CAI创设和谐情境进行强化训练,学生在自我参与中兴趣盎然,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发展。

三、教学程序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24课,你们能否用一句话概括一下海底是怎样的世界?那么,海底景色的奇异表现在哪里?物产丰富又表现在哪里?这一节课,我们再一次去探索一下。

(二)创设情境,讲读课文第2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这一段共几句话?每句讲的是什么?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什么?

2、细读交流

①讲读第一、二句(板书:宁静)(相机出示)

②讲读第三句(板书:有声音)(相机出示)

③讲读第四句(相机出示)

④讲读第五句(相机出示)

⑤引读第六句

3、齐读第二自然段。

小结:海底的景象就是这么光怪陆离,这么千奇百怪。

(三)讲读第三自然段。

1、小组讨论:第三自然段共有几句话?是围绕哪句话写的?这句话中的关键词是什么?

2、请同学们自由读,看看你对哪种动物的活动方式最感兴趣,说说它的活动特点。(相机出示)

3、选择读。

小结过渡:为了写动物活动方式的多种多样,作者选取了五种动物来具体说明,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是由于这些动物不同的活动方式,也使海底世界奇异无比。海底植物的风采又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接着学习第四自然段。

(四)讲读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这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2、学生再自由读这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板书:色彩多样,形态各异)

3、欣赏美丽的海藻。

小结过渡:海底植物真是千姿百态,奇观异彩,不仅丰富了海底的物产,使海底的景色也如此奇异。海底除了我们所看到的动植物,还有什么?

(五)讲读第五自然段。

1、自由读,你读懂了什么?(板书:矿物、丰富)

2、齐读。

(六)总结课文。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是一个生气勃勃的世界;是一个神秘的世界;是一个令人向往的世界。

1、欣赏海底的美丽和富饶。

2、齐读课文,出示练习。

3、已经有不少探险家、研究海洋的科学家到过海洋,还把奇异的景色拍成电影、电视,但是,人类对海底还没有完全认识,我们还要想办法打开这座神秘的宝库,这就需要科学知识,需要勇气。

(七)作业。

1、继续阅读有关海洋的书,准备交流。

2、运用本课已学过的先总后分的写法,写一片断:课间活动真是丰富多彩。

附:板书

景色 奇异 宁静

有声音

海底世界 动物 活动 有特点

物产丰富 植物 色彩 多样

形态 各异

矿物 丰富

总之,本课的教学设计首先遵循整体性教学原则,无论是全文的教材处理,还是一个自然段读的训练,都采取了整体―部分―整体的教学方法。其次,遵循了实践性与主体性教学原则,让学生在和谐情境中去理解与体会,从而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再次,加强了语言文字的训练,使学生各方面能力得到了发展。

★ 《俗世奇人》优秀说课设计

★ 《俗世奇人》 设计

★ 《海底宴会》教学设计

★ 海底世界教学设计

★ 《海底世界》的说课教案

★ 课文俗世奇人教学设计

★ 小学说课设计范文

★ 《汉语拼音》复习课设计

★ 隆中对说课设计

10.海底世界教案2 篇十

温沫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写景的课文。课文生动具体的介绍了海底世界奇异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抒发了作者对海底世界的赞美之情。

课文结构清楚,全文七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用设问句开头,引起读者兴趣,点明这篇课文要讲的是海底深处的情况。

第二部分(2-6自然段)紧扣第一段提出的问题,具体而生动的描写了海底的景象。从五个方面具体介绍了海底世界。(1)海底是宁静的、黑暗的。有趣的是在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却有许多闪烁的光点,那是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在游动。(2)海底是有声音的。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用水中听音器就能听到各种声音。(3)海底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文中列举了海参、身子象梭子的鱼、乌贼和章鱼、贝类这几种典型的动物,说明他们活动的方式的确不同。(4)海底有山,有峡谷,也有森林和草地。(5)海底有丰富的物产。第2、3自然段侧重介绍海底景色奇异,第4-6自然段分别从动物、植物、矿物三方面介绍海底丰富的物产。

第三部分(第七自然段)总结全文,概括出“海底是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对海底世界的有关知识知道得不多,但求知欲强,他们对《海底世界》这篇课文充满了浓厚的兴趣。为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本课采用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获取知识。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

3、培养学生写一段话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

1、流利正确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通过第三自然段的教学,进行句与句联系的训练。

3、抓关键词句理解课文,体会海底是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了解海底是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地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2、引导学生发现自然界的神奇之美。

〖教学重点〗:了解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是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指导学生理解第三自然段中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并仿写是教学难点。〖教学准备〗:老师:课件 词卡

学生:预习生字词

收集了解海洋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趣探奇。

大海,相信很多同学都看过,但大海深处会是怎样的呢?我们今天就一起去海底世界去探索一番。(板书课题,提示“底”字下有点。)

现在,让我们一起跟着潜水员叔叔到海底去看一看。(播放课件)

你们觉得海底世界怎么样?谁来说说你们对海底世界的第一印象?

二、检查学生课前预习生字词情况。

看到同学们的学习热情这么高,海底的小动物们也忍不住跑上来了,要和同学们交个朋友,你们愿意和它们交朋友吗?谁能把它们身后的词语读出来,它就和谁成为了好朋友。(指名当小老师领读)相机正音

三、品读课文。

海底动物和我们成了朋友,它们说要带大家到它们的家-------海底世界去看一看,你们想去吗?

生:齐读课文。

师:这篇课文用七个自然段写出了海底世界的美,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可知道,大海深处是怎样的吗?”你能不能从课文中找出一句话来回答这个问题?请同学们快速的浏览课文,找出这句话。

生答: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师:能不能再简单些,用两个词语概括海底世界的特点?

生答。

师:对,找的真准,请大家把这句话勾下来,用方框把这两个词语框起来。

师:课文从哪儿可以看出海底世界景色奇异、物产丰富呢?请同学们围绕这个问题,自己仔细读书,将自己的发现作上标记。

刚才孩子们自己独自去神秘的海底世界去探求了一番,发现了好多有趣的地方,现在赶快邀请你的同桌和你一起再次到海底世界去游览。一起读读课文,找找哪些自然段在写景色奇异,哪些自然段在写物产丰富?

师:谁能回答这个问题?

生答

师:下面,我们一起学习课文的二、三自然段。

四、学习课文的二、三自然段

师:海底的景色奇异具体表现在哪儿呢?我们先来读读第二自然段,读完后,说说你的看法。

学生读课文

生:海底虽然很深,但也有亮光,那是深水鱼身上发出的。

生:„„

生:我知道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为什么依然很宁静,因为最大的风浪也只能影响到海面以下几十米深。

师:你们找到了吗?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景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件演示)现在大家看到的是海面上----------(出示词卡)而海底却-----------(出示词卡)同学们能不能用手势来表达一下波涛澎湃是怎样的?太棒了,再摇下去整个教室就要变成一片海洋了。那你们能不能换个词语呢?

师:海面和海底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反差呢?(出示课件)请用“因为•••••••所以••••••”把这两句话连起来说说。

师:说得真好!你们能试着有感情地读一读?(生练读)谁愿意来试一试?(抽生读)

(师指导、示范读)、(生练读后再抽生读)、(生齐读)

师:(出示课件)能不能把带点的词语换成另外一个词语,但不改变句子的意思。

生:(依旧、仍然、照旧)师:用换的词把句子说完整。

同学们简直太聪明了,现在,让我们再来美美的读一读课文中这一句话,把海面的“波涛澎湃”和海底的“宁静”读出来。(学生品读句子)

2、师:继续汇报,(你还知道什么?)

生:我还知道阳光射不到海底,水越深光线越暗,五百米以下就全黑了。(板:黑暗)

师:而且是最什么的阳光也照射不到海底? 生:强烈

师:出示词卡,生齐读。怎么感觉光线不够呢?再读

生:我还知道在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有许多光亮闪烁的星星,那是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在游动。(板书:有光点)

师:你们在大海里潜过水吗?潜到过500米的海底吗?你们想亲眼看看500米的海底是什么样的吗?那今天我们就跟随潜水员叔叔一起潜到深海里去见识一番吧!(出示课件)

师:同学们看,这就是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发出的光点,这些小小的光点黑暗的海底动摇不定、忽明忽暗的,就像什么?

生:闪烁的星星(板书闪烁)

师:在500米的海底原来还藏着这么神奇的景象,多么奇妙呀!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句话!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仔细读书,发现了深海下原来是“黑中有亮”的奇异景象。你们可真了不起,让我们一起自豪地把我们的发现读给在座的所有人听!

B品读第三自然段

师:好,现在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三自然段,然后汇报你有什么新发现? 生:我知道海底为什么有声音,是海底的动物在窃窃私语。(板书:有声音)师:有哪些声音?(勾画)

学生自由读有关段落文字。

师:我们一起去深海通过水中听音器听一听,好吗?

(看课件听声音)

师:听到声音了吗?能不能听得很清楚?为什么?

生:听到了,但听不清楚。因为动物们在窃窃私语。

师:“窃窃私语”是什么意思?(板书)

生:(争着说)就是小声地说话。

师:你们四个人凑在一起“窃窃私语”。

(学生表演)

师:再请大家做做海里的动物,轻轻发出各种声音,读读有关文字。

大家刚才的表演就是在模仿海底的动物在干什么?(窃窃私语)对,同学们读的这几句就是围绕本段中“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这句话进行具体描写的,作者就用这样的方式把我们从未听过的海底动物的声音写的如此熟悉、形象!我们平时作文就应学习这种围绕中心句展开描述的写法。来,让我们再来回顾学习下作者的这种写法!(生齐读)

师:哦,除了课文里写到的声音,海底还会有其他的声音吗?

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能不能也象课文里一样,用“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把它们连成一句话呢?(出示课件课堂练习2)

(4)美读感悟:你能把自己对海底声音的感悟读出来吗?

学生自己练习读。

(5)想像说话:如果你用水中听音器听到海底发出的各种声音,你会怎样称赞呢?

生:海底简直在演奏一首奇妙的乐曲。

生:海底实在是太有趣,太神奇了!

师:海底世界的确是一个景色奇异的地方。(出示课件)进行说话练习(课堂练习3)

五、教学反馈 说的多好呀,孩子们通过细心的读书了解到了海底是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瞧,可爱的鱼儿们又向我们游来了,让我们看看它们来干嘛的?(出示课件,检查学习效果)

板书:

海底世界

波涛澎湃

宁静

强烈

黑暗

有光点

闪烁

景色奇异

有声音

窃窃私语

11.海底世界-教案 篇十一

《海底世界》教学设计

西冲小学

江信燕

《海底世界》教学设计

西冲小学

江信燕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第三、四自然段的教学,进行句与句之间联系的训练,体会打比方、作比较、列数据等说明方法的作用。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理解三、四自然段中句与句之间的联系,体会打比方、作比较、列数据等说明方法的作用。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趣探奇

同学们,不久前我们学过一篇关于海的文章——《赶海》,还记得吗?《赶海》这篇课文讲述了小作者童年时跟随舅舅去赶海的趣事,向我们展示了退潮时的大海:海面上有不时回头的浪花、自由飞翔的海鸥,海滩上有不甘束手就擒的螃蟹、活像武将的大虾„„这一切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学们,看着这样的海面、海滩,你可知道大海深处又是什么样的呢?(不知道)好,这节课就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去海底游览一番,我们一起来看第22课《海底世界》。(学生打开课本)

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课文一开始就给我们提出了刚才老师提过的问题:你可知道,大海深处是什么样的吗?(课件出示)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中哪句话回答了这个问题?(第6自然段)

2、学生回答后课件出示:“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学习第二自然段:

1、那么海底景色究竟奇异在哪儿,物产又有多丰富呢?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解决,好吗?请大家自由读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想:当海面上波涛汹涌的时候(课件出示),海底又是什么样的?(学生自由读)

2、学生交流:

(1)课件:“海面上波涛汹涌时,海底依然宁静。” 板书:动中有静 体味句子,你能给“依然”换个词吗?但要意思不变。(依旧、仍旧、仍然)(2)指导朗读句子,把景色的奇异读出来。

3、海底是否一点声音也没有呢?(也不是)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能表演一下什么叫窃窃私语吗?(中间一大组表演,旁边同学看,看过以后说意思。)

4、指导朗读:海底动物发出的声音原来这么轻啊,就像人们在窃窃私语一样。谁再来读读这一句。(很轻很轻)

5、海底的动物窃窃私语在说些什么呢?让我们带上特制的水中听音器,到海底去仔细地听一听。(课件播放海底声音)

6、你们都听到了什么?(学生畅所欲言后课件出示象声词)你们说得真好。除了这些声音,还会有别的声音吗?你从哪看出来的?(讲解省略号的用法)

7、海底怎么会有这么多的声音呢?(动物多)这么多有趣的声音交织在一起,真像是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会,原来看似宁静的海底还真热闹,这可真是静中有声啊!(板书:静中有声)

8、这些声音让海底变得多么神秘有趣呀!现在让我们一同再来奏响这美妙的海底乐章。(学生齐读本自然段)

过渡:海底动物又是怎么活动的呢?我们来学习第三自然段。

学习第三自然段:

1、课件出示要求:

(1)这段写了几种海底动物?默读后画出它们的名字。

(2)选自己最喜欢的一种海底动物,弄清它的活动特点,并想想作者是怎样把它的活动特点写具体的?

2、交流

(1)这段写了几种海底动物?(指名回答,并课件出示动物图片认知)

(2)你最喜欢的哪种海底动物,说说它的活动特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把它的活动特点写具体的?(适机指导朗读)

①海参: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

特点:慢。一小时我们可以上一节半课,而海参只能从这张桌子爬到那张桌子。他的活动非常缓慢。(谁能读一读,体现出海参的慢。列数据的说明方法)

②梭子鱼:梭子鱼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要快。

特点:快,与火车相比较。(读出梭子鱼的快。列数据、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小结写法:我们学语文,不仅要知道作者写了什么,更重要的是关注作者是怎样写的。这里,作者通过列数据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板书:列数据、作比较),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海参行动速度的慢和梭子鱼行动速度的快。这种介绍事物的方法值得我们学习。

③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

解释反推力。

④贝类:能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解释:巴)

⑤深水鱼:它们自身就有发光器官,游动起来像闪烁的星星。(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板书:暗中有光)

3、作者介绍海底动物的各有各的活动特点时(板书:动物各有各的活动特点),先总说“海底动物各有各的活动特点”,然后举了六种海底动物的例子具体介绍了它们不同的活动方式,这种说明方法叫做:举例子(课件出示)。这一段都是围绕第一句话写的,第一句话是这一段的中心句,这样的写法叫做“先总后分”(课件出示)。让我们再次感情朗读海底动物的活动特点吧!

过渡:海底动物真奇异!其实海底的植物也很奇异,下面我们一起去看看海底的植物。

学习第四自然段:

1、这是摄影师在海底拍摄的海底植物的照片,它们可真是来之不易呀,请你们仔细观察。(课件出示海底景色的相关图片。)

2、请同学们按照老师给的自学要求自学第四自然段(课件出示)。自学要求:

(1)自由读第四自然段,找出中心句用横线勾画出来。(2)想一想:海底植物的“差异”在什么地方?

3、全班交流,汇报自学成果。(板书:植物差异很大

色彩、形态)

4、哪些同学愿意再来读读海底的植物给老师听听?让老师通过你们的读加深对海底植物的了解。(愿读的同学起立读)

学习第五自然段:

过渡:同学们,海底除了有大量的动物、植物,还有(生齐答:山峰和峡谷),可见海底的地形和陆地的地形是一样的,也是很复杂的(板书:地形复杂)。

海底不但地形复杂,还是一个巨大的蓝色宝库,谁来给我们读读第五自然段,告诉我们海底还藏着哪些宝贝?(生读后回答,板书:富含矿藏)

四、总结课文

1、海底是一个动中有静、静中有声、暗中有光的世界,这个世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特点,植物也在色彩、形态上有很大的差异,这的地形还很复杂,这真是个“景色奇异“的世界。海底不但生活着各种动物、植物,还蕴藏着无穷无尽的矿藏,这真是个”物产丰富“的世界。(板书:景色奇异

物产丰富)

2、学了《赶海》和《海底世界》,你想对大海说些什么?

3、海底是神秘的,海底是诱人的,海底还有许许多多的奥秘和宝藏等在等着你们这些未来的科学家、海洋学家去探索,去发现,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4、朗读课文。

五、拓展整合,延伸知识(课件出示此拓展题,课后完成)

仿照课文第三自然的写法(先总后分),写一段话

(1)天上的云彩千变万化,……

(2)下课了,操场上真热闹!……

(3)公园的景色真美!„„

板书设计:

22、海 底 世 界

动中有静、静中有声、暗中有光

景色奇异 动物 各有各的活动特点

植物 差异也很大 物产丰富 地形复杂 富含矿藏

去探索、去发现

反思:

《海底世界》是一篇常识性课文,主要说明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如何让学生认识“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呢?我认为可以采用“比较法”进行教学。“比较”是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海底世界》正是运用比较等方法介绍海底的景和物的。

海底的“宁静”和“黑暗”,学生不易体会到,更不易认识深刻。课文把海面和海底作比较,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由已知到未知,清楚地介绍了海底的“静”和“暗”。在教学时,我引导学生认真读描绘海面的句子,想自己见过的情景,对比想像大海的深邃,海底的沉积和漆黑。

海底的“各种声音”是一个谜团,学生难以想象、猜解和区分。课文用“有的„„有的„„有的”句式列举出来,每句又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对声音进行了描摹。这样,海底各种动物发出的不同声音就介绍得一清二楚。我在教学时,抓住这四个句子,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情感体验,让学生倾听课件中蜜蜂“嗡嗡”、小鸟“啾啾”、小狗“汪汪”和打鼾的声音,比较它们的不同,从而想象出海底动物发出的各种奇异的声音。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使学生深刻地了解了文章所描写的内容。

课文第四段介绍海底动物的活动方式。其中介绍海底动物的行进时,用速度很慢的“海参”和速度很快的“梭子鱼”作比较。到底梭子鱼的速度快到什么程度?课文又用火车和它作比较。

课文第五段介绍海底植物,用“最小的单细胞海藻”与最大的海藻长度作比较,具体说明了海底植物大小长短的比较。

由此可见,通过比较可以帮助学生认识海底世界的景物。教师要牢牢把握住每段内容中的可比较之处,启发引导学生在比较中想象海底的景色,了解海底的物产,体会这样写的好处,获得“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这样一个认识,进而使学生产生开发海底物产、造福人类的理想和志愿。

上一篇:建筑资料顶岗实习报告总结下一篇:《短文》 教案教学设计(九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