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实一体化模式下教学程序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探讨

2024-06-27

理实一体化模式下教学程序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探讨(精选8篇)

1.理实一体化模式下教学程序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探讨 篇一

近年来,随着汽车行业的迅猛发展,汽车维修专业随之日益的壮大,对汽车维修人员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而当前汽车维修行业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则跟不上汽车行业的发展速度。中职学校最初的办学理论就是为社会培养更多实用性的人才。而当前从中职学校毕业的学生来看,其动手操作能力较差,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弱,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与当前中职学校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模式有着重要的关联。现今职校学生有以下特征:理论根基薄弱,同学们灵活多变的能力较差,欠缺自主学习的意识,对新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但以前的教学行为都是围绕书本进行的,课堂教学在教育培训中的所占比例较大,而同学们的实践操作所占比例很小,要么老师就选择以前的专业技术和设施来做培训,导致了教学与社会基本脱离,在社会进步中滞后。根据当前中职学校汽车维修专业教学的现状,中职学校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但是基础理论学习必不可少,否则教学就缺乏了活力。因此,传统的汽车教学模式无法满足现阶段中职学校教学的需求,开展一体化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我国中职汽车维修传统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

(一)中职学生缺乏文化基础,抽象能力不强

目前我国中职学校学生普遍缺乏文化基础和对知识的抽象能力,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尽管很注重教学的直观性,但是学生对于汽车零件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形体状态及其原理缺乏系统完整的认识。例如在进行汽车原理的学习时,过于死记硬背,并没有完全理解,缺乏思考,会出现学习困难容易忘记的情况,久而久之会产生厌倦心理。当学生进入现场实物教学阶段时,虽然会比学习理论知识兴趣更大,但是由于理论知识基础不够,学习起来难度也很大。

(二)理论学习的跨度较大

目前我国的中职汽车维修在理论教学上的安排跨度较大,通常来说,理论教学是分多个学期进行,这容易使学生对于理论知识整体上缺乏认识,缺乏逻辑性、系统性,学习深度不够。

(三)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由不同教师各负其责

目前,中职汽车维修教学在理论和实践教学上都是由不同的教师进行授课,往往教学方式不同,自成体系,对学生对于系统知识的形成很不利,容易出现脱节,在目标、方法上不同的教师很难做到完全融合,因此逻辑混乱,内容不统筹的现象普遍存在。

二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内涵

所谓理实一体化,顾名思义就是将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根据不同的职业技能培养目标对教学资源进行不同程度的整合。这种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理论与实践的脱节问题,使教学更加直观,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性,对于提高汽车维修教学质量,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2.理实一体化模式下教学程序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探讨 篇二

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即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通过设定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根据高职会展专业课程体系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的特点,突破以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教学环节相对集中,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强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课程实践教学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与参与实践,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

一、教学目标设定

根据《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中“高等职业学校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教学标准”,关于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以下简称“会展专业”)“课程体系与核心课程”的相关界定,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综合实践课程、选修课程四大类,其中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培养会展专业人才所需的核心专业知识和关键技能,对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起支撑作用。

根据高等院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依照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领域课程开发与教学改革的原则,参照国家“会展策划师”职业资格能力标准,通过细致的市场调查,系统分析会展职业岗位要求和能力导向,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通过情景模拟、实训操作等实践教学方法为主要形式,让学生在体验中增强认知,在认知中拓展能力,系统化的对会展专业进行教学方式改革,突出职业能力在课程中的主导地位,用岗位能力引导实践教学,理论认知服务实践技能,构建出会展专业课程工学结合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适应职业教育的教学规律和满足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二、专业核心课程开发技术路线

纵观目前的会展市场及其需求的专业人才,可以发现其所需的人力资源是呈金字塔状分布的。位于塔尖的高端人才相对比例较少,这些人才基本必需具有丰富的实务经验,并兼具战略型、国际化等优势,以目前刚刚兴起的中国会展教育的实际状况而言,即便是高校的学历教育也无法在短时间内满足这一需求,培养出这样的人才。

在专业核心课程开发与研究过程中,主要以实践性行为研究为主导,通过教学实践活动,研究适合会展职业能力要求的教学模式,同时辅以采用调查研究法、观察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实景教学法等。会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展示性”。从展会策划、展位营销、展品运输等都是一系列复杂而操作性较强的工作。因此,实操性教学成为专业教学的主要内容。例如:实景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法,能使学生增加“直接”体验,在体验中学习;能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的热情,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比如在会展市场调查能力的教学中,我们设计学习情境方案时,前期确定项目调查的总体目标、内容、对象;制定调查计划,将教学地点设在展会现场,分小组对整个展会不同对象进行调查,而后集中进行数据归纳分析,为制定会展立项策划情境的设计提供重要的依据。

三、课程体系实施设计

(一)职业性。

根据会展工作岗位能力要求,邀请行业企业专家组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召开“会展岗位群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会议”,与课程组教师一起,立足地方,分析会展工作岗位的能力要求,对完成工作任务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做出详细的描述,同时对工作任务、职业能力按逻辑关系进行排序,制定满足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课程标准。

(二)实践性。

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要求进行课程开发与设计,根据岗位能力的要求使教学内容模块化,将“教学方法——平台建设——实训模式——能力考核”的工学结合课程设计思路贯穿教学体系全过程,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先导,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的,改革课程体系,构建“基于会展岗位功能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要求进行课程开发与设计,实施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模式。

(三)开放性。

实现教学的“开放性”,主要表现在:一是授课内容的开放性;二是教材的开放性;三是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四是教学合作的开放性。

四、教学内容选定与学生可持续发展基础

高职会展专业在“厚专业”的教学理念下,有效地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实现“宽基础”的教学模式,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教学中我们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发展)”为指导,培养学生的认知、做事、共处、发展等基本素质,特别加强学生弹性素质的培养,着眼于职业适应能力的提高以及职业情商的养成,着眼于个人可持续发展,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岗位适应能力和转换能力的增强,从而实现就业岗位广、不容易失业且有良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专业特色。专业建设在结合国家会展策划师职业资格证培训大纲的基础上,结合本专业教学的特点,对应职业能力要求,拓展与本专业相关的可持续发展的职业能力和就业岗位:

五、实践教学体系形式设计

根据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的职业特点,实践教学体系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集中学习阶段。时间为两年。此阶段在第一二学年完成,以校内课程教学为主。在集中学习阶段推进课程教学与会展工作过程的有机结合,增强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每一门专业主干课都要设计课程实训项目,课程实训项目由课程负责人、授课教师和企业管理技术骨干共同开发,授课教师负责实施。实训项目设计达到生产性实训或仿真实训的要求。

第二阶段:岗前转换培训。在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转换时进行岗前转换培训,实现两个阶段的顺利过渡。岗前培训教育安排在第五学期1-4周,主要进行专项技能训练、综合素质训练、职场环境适应训练,实现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的角色转换和素质能力转换。岗前转换培训由学院和合作企业联合组织实施,培训内容主要学生职场适应性培训、职业素养培训和求职就业技巧培训。学生岗前培训考核合格者才能进入顶岗实习阶段。

第三阶段:集中实践阶段。此阶段在第三学年完成,以校外顶岗实习为主。在集中顶岗实习阶段加强顶岗实习组织和过程指导监控。

第三学年第五学期为学生顶岗实习阶段。实习方案与计划由教研室负责人和合作企业技术骨干共同制定实施。教研室专业老师、辅导员根据分工,全覆盖、全过程联系所有顶岗实习单位、顶岗实习企业指导老师和顶岗实习学生。第五学期期末,教研室及时收回学生的顶岗实习报告,学生顶岗实习成绩由校内专业教师与其实习企业指导老师共同评定。第三学年第六学期为学生撰写毕业总结阶段。此阶段仍是顶岗实习,是为零距离就业打基础阶段,将顶岗实习与预就业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继续加强顶岗实习指导和顶岗实习过程监控以及毕业总结的写作指导。顶岗实习结束时教研室及时收回顶岗实习报告,根据实习单位的考核鉴定意见综合评定顶岗实习成绩。

实践教学的形式可以多样化,一年级采取观摩教学的形式,让学生现场参观、了解各种大型的展览、会议、节事活动的举办,对会展有初步的感性认识。二年级通过参与到学校的各种大型活动中,比如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大型会议、校园文化艺术节等,让学生了解会展活动的策划、组织、宣传、推广、现场服务与管理等环节,指导学生参加各种专业技能竞赛,提高专业技能。三年级在教学过程中,安排一定的时间进入会展企业或者会展中心进行顶岗实习,让学生参与到会展活动从策划到组织到开展的全过程中,这样,学生对会展业有较全面的了解,具备会展岗位所需知识与能力结构。会展专业实践环节教学的加强,需要学校的大力支持,更需要与当地的会展协会、大型会展企业、会展中心建立深入的联系,需要相对稳定,有一定影响力的实习基地的支持。最终,通过实习基地建设,形成学校、企业、行业协会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形成可持续运行的机制。学生经过几个学期的实践教学后,能够真正将会展专业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六、结论

3.汽车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探讨 篇三

关键词:汽车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探讨

U472-4

我国作为汽车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巨大的汽车保有量急需大批既掌握一定汽车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汽车维护、保养、维修技能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传统教育由于采用理论课(在教室里)和实训课(在实训车间上)分别授课的模式,这样就使得学生在学理论时由于抽象而难以理解,而在实训课时,由于学生在上理论课时就没有听懂,加上过一段时间理论知识就忘了,实训老师又不得不花时间重新讲理论知识,再加上学生人数、实训设备及实训课时的限制,导致实训教学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笔者以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汽车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探讨。

一、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是为了克服理论课和实训课不衔接、不连贯、不相互支撑的缺点,将理论课和实训课组合教学,使他们有机结合、融为一体。

1.理实一体化教学的特点

实现五个“一体”,即教学场所教室和车间一体,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内容一体,教师知识、技能、教学能力一体,学生学和做一体,理论和实践考核评价一体。

2.理实一体化教学的优点

(1)解决传统教学理论和实践不衔接的问题;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

(2)使学生从实践中获得感性知识,便于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使教学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可以将实用技能融入课堂教学,让学生未来就业直接用到学校所学的技能。

(4)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学习新的教学方法,掌握新知识和新技术,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可以不断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二、湖南财工职院汽车专业理实一体教学的现状及分析

1.现状

(1)取得的成效

湖南财工职院2011年开始开办汽车专业,2013年校企合作建设汽车专业,引入了“华汽教育”教学体系,采取理实一体教学,学生普遍反映理论知识容易掌握,实践操作更容易上手,而且实际动手时间更多,学习兴趣高,学习效果好。汽车专业也得到了很大发展,2015年首次参加湖南省职业技能大赛获得获得单项二、三等奖各一个,2016年获得团体二等奖(第4名)的好成绩。

(2)存在的问题

虽然汽车专业理实一体教学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教师观念、师资水平、教学硬件、教学软件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2.分析

(1)观念的差距

由于对理实一体教学理念缺乏系统的学习和深入的理解,部分老师没有认识到理实一体教学就要做到五个“一体”,而简单的认为理论和实训课都在一个地方上就是理实一体课,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不很理想。

(2)师资的制约

理实一体教学对教师要求高,需要教师既具有较高的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也就是说需要实实在在的双师素质教师。而且汽车技术发展很快,需要教师具有接受新知识的能力,随时跟上汽车新技术的发展。而目前的师资还有一定的差距,动手能力强的教师一般年纪较大,理论知识和接受新技术方面欠缺些,年轻教师的动手能力又相对差些。

(3)软、硬件的不足

汽车工业日新月异,汽车新技术发展很快,学校花费资金购买的实训设备过两年就过时了,使学生不能接触汽车新技术。又因为受到设备经费的制约,学校也不可能全买最新的。为帮助学生学习,还需要大量教学软件作补充,而这也是欠缺的;同时适用的理实一体教材也很少。

三、汽车专业理实一体教学的思考和对策

1.切实提高师资水平

通过“外引内培”的方式一方面加紧引进高水平双师素质教师,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要加强对现有师资的培训,首先要改变他们的思想观念,让他们真正理解理实一体的含义,切实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尽快适应教学需要,而且还需要教师学习项目教学法等先进教学方式,对现有的理论、实训课教材进行再加工,编写实用的理实一体教案,这样才能搞好理实一体教学。

2.加大硬件投入

要想方设法加大汽车专业实训设备投入,购买急需的设备。当然全部由学校购买最新的设备这是不可能也是不必要的,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由企业提供设备,校企双方共同培养符合企业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这要作为加强硬件建设的主要途径。

3.加强软件建设

由于汽车结构复杂,直观可视性差,再加上教学环境的局限,教师讲解时,一般学生难以理解,如果通過动画、微视频等方式教学,可方便学生理解,又可弥补实训工位的不足,因此教师需要加强教学资源开发。要上好理实一体课,教材很重要,而现有的教材要么是偏重于理论讲解,要么是实训指导书,很少有合适的理实一体教材,要上好课就需要老师们自己组织编写适用的教材。

四、结束语

在汽车专业中采用理实一体教学突破了以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教学环节相对集中,使教学质量大大提高,可以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合格的汽车类技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杨代强.《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J].浅谈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2015,(21): 14-15.

4.理实一体化模式下教学程序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探讨 篇四

教学模式

摘要:传统《汽车构造》课程教学模式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离,教学效果较差。为此,将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应用于《汽车构造》课程教学中,举例分析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实施过程,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分析理实化一体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给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教学实施;问题;对策

《汽车构造》课程为高职汽车类相关专业主体、核心专业基础课程,在各专业课程中起着链条、纽带作用,对于学好专业课程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合理设置《汽车构造》课程教学模式对于提高汽车类专业学生的素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鉴于传统教学模式理论教学和实操教学分开的弊端,这里探讨将理论教学和实操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应用于《汽车构造》课程教学中。

1《汽车构造》课程传统教学模式弊端

传统的《汽车构造》课程分成了汽车构造的理论讲授和汽车拆装与调整两部分。在前一学期进行课堂理论授课,在接下来的学期内安排汽车构造拆装实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安排有时间间隔较长,导致理论上不理解,实践中不认识。

课堂教学中,学生看不到实物的具体结构,难以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教学的效果差,教学的效率低。现代汽车部件繁多,结构复杂,其中有大量复杂的结构、设计精巧的原理(如:差速器、同步器等)。尽管采用了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对于刚开始涉足汽车的学生来说,难以建立一个感性的认识,更不容易理解,易导致学生产生畏难和厌烦的情绪。课堂教学时,教师要花大量的时间反复描述汽车的具体结构及工作过程,难以将实际结构表述清楚。

进行实践教学时,多数学生对讲过的理论知识已经印象不多,见到具体实物时难以与学过的理论知识联系在一起,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分离,学生所学不能融会贯通,导致教学效果较差。

2《汽车构造》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实施

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理实分开的弊病,将理论与实践融合在一起。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没有固定的先实后理或先理后实,而理中有实,实中有理,理论教学以够用适度为主。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全程构建素质和技能培养框架,丰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充分调动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里以常用零部件活塞环的教学过程为例,说明理实一体化在《汽车构造》课程中的具体实施方法。

2.1课前准备

这阶段的工作主要是对上课过程的规划和课件、零件及工具的准备。

在教学规划上,要将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期望要达到的效果提前设定,并通过精心准备设定相关教学情境,并通过提问、讨论和动手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并激发学习兴趣。例如,在活塞环的教学中,我们将活塞环的教学划分为两大模块,理论模块和技能模块,理论模块主要针对活塞环的结构、功用、工作条件、材料、工作原理和使用等展开介绍,可以配合多媒体课件和动画等便于理解;技能模块包括活塞环的认识、装配和“三隙”的检验等内容进行实操。实际上课过程中,两大模块交替进行,以达到理论实践相结合的目的。

在教学工具的准备上,提前准备好需要的零件和工具,需要准备的零件有若干套配有活塞环的活塞,气缸体,需要准备的工具有活塞环拆装钳若干,厚薄规若干。

2.2教学实施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的方式,理论中穿插实践,实践中包含理论。采用实物演示法→多媒体教学法→操作演示法→实践强化法进行教学,逐级深入,提高学生的理解和操作能力。

实物演示法:在介绍活塞环的结构和功用的过程中,可以现场向学生展示活塞环的实物,结合活塞环的安装位置,分析它的工作条件和所需要的材料。

多媒体教学法:结合多媒体课件讲解活塞环的工作原理,同时结合动画演示活塞环工作过程,分析气环的密封作用和油环的刮油作用。并引申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各道活塞环能否互换,活塞环开口方向有无要求,活塞环在什么情况下需要更换?通过师生互动,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操作演示法:现场演示如何用工具拆装活塞环,并主动邀请学生参与操作,结合实际现场指出操作中的不规范做法,具体说明拆装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结合图片及动画讲解活塞环“三隙”,并用厚薄规演示如何测量活塞环“三隙”。

实践强化法:通过学生实际手动操作,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进行活塞环拆装和“三隙”的测量练习,教师从旁观察并指出存在的问题。

2.3分组考核

各小组学生都操作一遍之后按小组进行考核并打分,并将分数作为课程考核成绩的一部分,以此提高学生对平时考核的重视程度。考核采取随机方式,每个学生操作其中的一项,教师现场进行点评,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印象。这样既能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起到考核检验的作用,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能加强师生互动,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2.4教学评价

实际教学中得到的结论是,相比传统教学而言,在理实一体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性普遍提高,上课气氛比较活跃,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力和掌握情况也大有改善,提高了教学质量。这样既能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动手能力起到考核检验的作用,还能加强师生互动,使学生全面参与到课堂中来。

3《汽车构造》理实一体化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3.1存在的问题

(1)年轻教师的实践水平有待提高。目前,我系年轻教师居多,只有少部分来自企业,大部分都是从大学直接到现在的教师工作岗位,缺少动手实践能力,很多年轻教师对汽车的理解只停留在理论上的。在讲课的时候只能拿一些汽车构造的实物零件给学生看,或者干脆带着学生到实训室,走马观花地看看。在这样的背景下,要想把理实一体化课的上好,对于年轻教师,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2)理实一体化教室条件有待提高。首先理实一体化教室太少。我系2011级新生有12个班级,而我系汽车构造理实一体化教室只有一间,如果都上理实一体化课的话,一个一体化教室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每次上课最多容纳一个班30人左右,是无论怎么排都排不开的。第二,理实一体化教室内的设备很多已经破旧不堪了。无论是发动机,还是底盘的部件很多已经非常破旧,例如,一体化教室的那台日产发动机的外部的附属零件缺乏,凸轮轴严重损坏,活塞环损坏,甚至转动起来都非常吃力。还有一些底盘也非常破旧,零件丢失严重。虽然如此,同一型号的发动机的数目太少,都给教学带来诸多不便。

(3)教材与理实一体不配套。当前所采用的教材并非专门为理实一体化教学编写,教材内容与实际上课的内容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异,真正为理实一体而编写又符合我们上课实际的教材少之又少。

(4)缺乏专门为理实一体配套的多媒体资源库。构造中的有些结构比较容易理解,结合实物能清楚地让学生认识并了解其原理,也有一些结构即使有实物,学生也很难理解其工作原理,如差速器、活塞销的偏置等,如果能将实物和动画结合起来,对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点将大有帮助。当前在教学中虽然有些通过网络搜集的动画,但多数只针对个别零件的原理,缺乏系统性的归纳和整理。

3.2应采取的对策

(1)加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力度。理实一体化教师需要理论和实践并重的高素质,具备既要能从事专业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实践训练的双重能力。这就需要学校多提供进修培训的机会,定期安排教师到企业实习锻炼,也可以引进技能型人才,实行以老带新的策略,逐渐提升年轻教师的实践能力。为保证工作的落实,学校可以设立相应的考核制度,认真考核教师的理论教学水平和实践教学水平,真正达到提高教师水平的目的。

(2)加大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建设。理实一体化课程要顺利开设,其中一个必备的条件就是具备配套的实训室和相应实训设备。针对当前实训室过少的问题,应考虑在原来基础上多开设几间实训室,并配备上课所需要的汽车部件。适当引进配套全、较新式的发动机和底盘总成,以满足当前教学的需要,为学生毕业后与企业的顺利接轨打下基础。

(3)开发理实一体化配套教材。根据传统教材来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对教师来说困难很大。所以应在教材内容的取舍和安排上做相应调整,依据模块化、项目化的要求及课程标准和职业标准,按科学性、合理性、实用性、针对性,有效性原则编写出相关课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教材。

(4)建设理实一体化多媒体教学资源库。多媒体教育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可以实现教学的可视化,实现教学和教研的结合,使运用普通教学手段难于讲清楚、甚至无法讲清的知识重点、难点能够迎刃而解。通过多方资料收集,将发动机和底盘各个系统相对应的视频、音频、动画系统性的归纳整理,建立有针对性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库,对于汽车构造的教学会大有帮助,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力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5.理实一体化模式下教学程序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探讨 篇五

所谓“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简单来说就是一种以培养汽修使用专业人才为教学目标的理论课与实践课有机结合的新型教学方法。它可以说是教学主体和教学重心转变的一个重要契机,在教学中更注重汽修实践课程的教学和对学生汽修技能的培养,这样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实践参与度更高,学生也能够通过亲身实践更深刻的理解汽修专业的实际操作及难点知识。因此,从教学主题来看,教学活动的主体由教师为主导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而从教学重心来看,教学活动的重心更偏向于汽修实践技能的训练。在教学过程中将理论知识结合操作实践,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汽修专业的工作内容,这样学生的汽修技能也可以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培养。

6.理实一体化模式下教学程序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探讨 篇六

长沙汽车工业学校

李振湘

【摘 要】本文从理实一体化教学内涵、情境化教室建设、情境化专业教案设计、情境化学案设计、理实一体化教学考核评价机制建设、适应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理实一体化教学教学资料库建设、理实一体化教学管理机制建设等方面对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汽修专业

理实一体化教学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将教学过程比作教师的一桶水灌溉给学生一杯水的过程。而传统教学中总是认为教师只要具有一桶水就能给学生一杯水,如果教师具有一桶水且毫不保留的将这一桶水在课堂中“倒”出来了,但学生却不能得到一杯水的时候,那就是学生自己的问题了。其实不然,在早期就有著名的教育家提出:“教育不是灌溉,而是点燃火焰”。所以,作为一名教师,除了关注自己是否拥有了一桶水,还应该更多的关注学生是否能够得到一杯水。其实这也一直是我们在研究的问题,在许多教育工作者不断的探索中就出现了教学中存在的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是教师用水桶尽情尽量向学生杯中倒水的境界。这就是有的初为教师的人认为只要具有一桶水就是一名教师的理念。其实这仅仅只是做一名教师的一个基本条件而已,可以认为是首要条件,但绝对不是能够当好教师的唯一条件,因为可能我们一桶水尽管尽情的倒出来了,而学生不一定就得到了半点水,可能学生的“杯子盖”还没有拧开,学生的“杯子口”我们也没有了解到底有多大,最终导致教师辛辛苦苦所倒的“水”大部分或者全部流到学生“杯子”之外了。第二种境界就是很多教师不仅仅就是将自己桶中的水倒出来就了事,而是想了一些办法,首先就是想办法让学生将“杯子盖”拧开了再“灌溉”,有时还会考虑找一些“灌溉”的方法,让自己倒出来的“水”尽量多的流入学生的“杯中”,这时候教师突然发现想让自己倒出来的“水”尽量多的流入学生的“杯中”有时还只是一厢情愿的事情,甚至感觉到做一名尽职尽责的教师好难,好辛苦,不免就更多了几分埋怨,埋怨起自己的学生不好学,不配合老师的教学。然而不管我们怎么埋怨,辛苦就是难以从本质上改善教学的效果。随着教育教学的发展,各种现代教学体系演义了一场场伟大的教学革命,第三种特别适应职业教育的教学境界应运而生,即创设情境,理实一体,引导学生自己找水喝!那就是教师不再用“水桶”尽情尽量向学生“杯中”倒水“灌溉”。而是想办法激发出学生的“饥渴”感,让学生不得不渴望自己拿着“杯子”深入教师的“水桶”中掏水“喝”。这样的教学使教师不再感觉之前的一厢情愿带来的辛苦,而学生也开始因情愿的学习不再感觉有之前的难受。教师要达到这种教学境界,除了要备好“一桶水”之外,还应该更多的从学生的各个方面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心理,关注学生的需要,关注学生的差异等等。能够利用好广泛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学理论、现代教育教学技术以及与生活生产实践相关的综合科学知识,通过各种教学表达的艺术性,创造出勾起学生“饥渴”感的学习情境(我们称为情境教学)。我们通过努力,进行了理实一体情境化教学改革。1 理实一体教学方式的内涵

“理实一体教学”是由师生双方共同在“理实一体化”教学基地完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使理论与实践高度融合的一种教学方式。“一体化”教学模式体现了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一体化、教学情景与工作环境一体化、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一体化、学生与企业员工一体化。它有利于学生牢固掌握汽车基本知识和巩固汽车拆装、维修、调试、检测等基本技能,最终达到培养目标,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情景、教师队伍、学生培养与生产实践需要无缝对接。汽车维修理实一体化教学实施建设情况(1)情境化专业教室建设

通过专业教学和汽车生产、维修企业相结合,营造现代汽车服务企业第一线真实的职业环境。建设各实训教学基地应尽可能接近企业的工作条件及环境,使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与实际工作相整合。建成的结构类理实一体教室,硬件配置既有理论教学的条件,配置有多媒体教学设施,教师可利用课件教学,又配置有与教学项目相应的拆装工具、检测设备等实训操作所需的设备设施。

我校先后投资1000多万,引进先进的汽修实训设备,重点建设了理实一体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模块化专业教室3间、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模块化专业教室3间、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模块化专业教室3间、汽车维修综合技能实训室10间、电工电子实训室2间、汽车维修仿真教学实训室3间和1个汽车维修厂。我们建成的专业教室就是集维修车间、多媒体教室、资料室于一体的多功能专业教室。

建成非盈利一站式汽车服务中心,由本专业的学生和专业教师轮流顶岗,通过网络、汽车维修厂、上门服务三条渠道对外提供技术服务。

依托毗邻比亚迪公司的地理优势,以“嵌入”的运作方式建成“前厂后校”、“厂中有校”的校外实习基地。(2)情境化专业教案设计

教师按项目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充分运用行动导向法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具体做法是,引入“典型工作任务”,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将知识分解整合成“学习任务”。如:汽车底盘中“齿轮齿条转向器”项目学习中,典型工作任务是“齿轮齿条转向器的拆装、检修和调整”,分解成为六个循序渐进的学习任务:任务一“操作独立悬架配备的转向系台架,分析转向系作用、组成、原理”、任务二“制定方案,拆卸并分解齿轮齿条转向器”、任务三“结合图形与实物学习齿轮齿条转向器的作用、结构、原理”;任务四:“制定方案,装配齿轮齿条转向器”;任务五“结合图形与实物,分析齿轮齿条转向器的调整内容及调整方法”;任务六“结合图形与实物,分析齿轮齿条转向器的检修内容及方法”。所有学习任务都采用行动导向法,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讨学习(观察实物和图形、查阅资料、实践尝试等)完成。整个过程都让学生忙活起来,而教师“闲下来了”。教师“这桶水摆放在那儿”,随时等着学生来“讨水喝”(碰到学生实在难以解决的问题给予适当指导、纠正学生学习中的错误等等)。而将“典型工作任务”分解为若干个学习任务的目的就是为了引导学生更加容易完成“典型工作任务”,完成“工作任务”前先完成基础的“学习任务”。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分为3组,每组学生完成一个任务后都要进行学习成果的展示与分享,教师评价每组学生的学习情况。(3)情境化学案设计

学生学案由学生的学习工单和学习资料两部分组成。学习工单内有要求学生分栏目填写的学习任务,学习资料上有与学生操作一致的总成解剖图和三维图,并附有必要的图形说明。以方便学生查找资料完成学习任务。

(4)适应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中职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中等技术应用性人才,教师既要传授专业基本知识,还要能够进行诸如维修工厂的现场实践操作,并且还要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更重要的是能设计并组织好情境化教学过程。为了提高教师实践动手能力,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新教师第一年安排到实训室,由经验丰富的教师指导培养或派到企业进行培养;每年定期(一般在寒暑假时间)安排中青年教师到汽车生产或维修企业实习,鼓励有条件的教师到对口企业兼职,加大引进人才力度,招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技术人员充实教师队伍。在生产企业进行的教学项目,聘请企业专家与本校教师共同指导或管理学生实训,这样既优化了师资,也提高了整体教学水平。

理实一体化教学师资配备无论从质量上还是数量上都要求更高,课堂上要求有三名具备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都很丰富的专业教师,所以专业教师的消耗非常大。

我校34名汽修专业教师中,企业聘请的有丰富实践经验的9名,另外还有5名专业教师在企业一线兼职,每学期长期有1——2名青年教师驻企业锻炼。寒暑假时间要求每名教师累计在企业锻炼时间两个月以上,这样保证了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紧跟汽车新技术和企业管理新技术的更迭。(5)教学资料库建设

根据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和教学内容组织教师开发适合“理实一体教学”的教材、课件或教辅资料,使教学内容更具有实用性、针对性,使培养过程更符合中职学生认知和掌握技能的规律。汽车维修专业教研组组织专业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和企业技术骨干,成立“汽车理实一体教学资料开发小组”,经过几年努力,开发出了一批实用性强的“理实一体教学”指导书和课件,开发了“理实一体化教学设计模版”。现在“汽车理实一体教学资料开发小组”正准备编写出版汽修专业“理实一体教学”教材。(6)理实一体化教学管理机制建设

汽车理实一体化教学管理由汽车维修专业教研组负责,教研组成立了“理实一体化教学”研究项目组,下设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项目课程开发小组。“理实一体化教学”研究项目组负责理实一体化教学基地建设与改造规划,设备设施的管理与维护,以及教学项目开发与实施。每周定期召开“理实一体教学”研讨会,各课程开发小组根据基地使用的具体情况提出管理意见,完善管理制度及管理措施。在每学期期末将新学期实训项目及要求、学生人数和实训时间等报至学校实训处。学校实训处实行统一安排。对于服务性教学基地(汽车维修厂),实行统一管理,满足教学和社会服务两大需要。加强实训过程管理,强调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强化。通过理实一体的教学方式,学生的专业培养较方便,但学生的汽车维修基本技能仍存在强化的问题,这就要求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实训室建设中充分考虑学生基本能力强化的问题,实训基地建成的汽车综合技能实训室和汽车维修厂为强化学生的基本技能提供了条件。(7)理实一体化教学考核评价机制建设 在教学考核评价中,每学期对老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成果结合评价。教师的教学能力包括课堂教学设计及组织能力和专业实践技能操作能力。学生的学习成果分过程考核评价和终极考核评价相结合。过程考核评价中主要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合作意识、团队精神、交流能力、纪律观念和理解掌握知识技能水平等等。而终极考核评价是对学生掌握整个项目知识技能程度的考核。

“理实一体化”教学作为一种革新的教学方式,体现了“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的职业教育思想。将理论学习与实际训练紧密结合起来,将思维能力训练和动手能力训练结合起来。注重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探索能力,增强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全程构建素质和技能培养框架,兼顾了学生知识培养目标、能力培养目标和情感培养目标,丰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丰富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内涵,提高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

7.理实一体化模式下教学程序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探讨 篇七

一、模块化教学内容安排

以数控铣床编程与操作课程为例说明: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下, 为了摆脱单纯的专业理论教学和单调的实践操作, 让学生将专业知识和实践操作完美地结合起来, 在制定授课计划时, 应将编程和操作的所有内容有机地分割并聚合成若干个教学模块。在每一模块中, 根据所加工零件的教学需要来合理安排相关理论和操作任务。

二、一体化教学过程设计

以“模块三孔加工———课题一钻孔”中的钻孔循环加工教学任务为例说明。

第一步, 先现场观看、后用多媒体课件展现实际零件的钻孔加工过程, 让学生建立感性认识, 从而引出本课题教学任务。第二步, 教师先讲解钻孔加工使用的刀具长度补偿、钻孔循环指令;再由各教学小组讨论刀具长度补偿和钻孔循环指令的格式, 对该零件钻孔加工工艺进行分析、讨论, 得出共同结论;然后各组将结论向全班汇报, 教师引导全班进行比较并找出较优工艺。第三步, 分组进行程序编制:各人独立编写;组内研究讨论, 再各自修改;然后各组代表向全班讲解自己的加工程序, 教师与全班同学一道分析、比较, 解决编程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最后各人对所发现问题再进行修改、完善。第四步, 零件钻孔仿真模拟和实际加工。模拟、钻孔后均应找出问题, 分析原因, 修改程序。学生遇到需讨论的问题, 及时在组内或班内相互讨论, 协同解决;教师在此过程中亦应巡回检查, 发现共性问题后及时组织分组或全班分析、讨论, 引导学生解决好疑难。

上述过程的每一步, 都是在教师和全班学生共同参与下, 将理论知识学习与编程、加工训练有机地穿插进行, “理”“实”真正紧密地结合起来。

三、教学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下, 其教学过程应为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运用理论知识来摸索和掌握实践技能。教师起到主导作用, 而绝非包办者或搀扶者;学生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体, 应发挥主观能动性, 在钻研中产生兴趣, 在探究性实践训练中掌握操作技能。

那么, 教师应该怎样做呢?教师应组织学生通过独立思考、编程、操作和相互讨论, 分别初步完成理解指令、掌握工艺、编制程序、仿真模拟和加工工件的任务;再引导学生就讨论出来的结论、编制出的程序和模拟、实际加工出来的工件, 发现、分析并最终解决好问题。在此过程中, 师生互动是“导”与“学”“做”的关系。教师通过互动手段, 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引导和促使其在学中做、做中学, 将理论应用、融合于实践之中;同学之间互动, 即互相讨论、指正、启发、帮助和观摩, 则从另一角度助长学生的主体意识, 激发、带动每个同学以浓厚兴趣和饱满热情进行技能训练, 并让他们在付出探索的艰辛时, 能不时品尝到宝贵的成功感, 不断增强自信心。

四、若干保障措施

8.理实一体化模式下教学程序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探讨 篇八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 “双师型”教师 四步教学法 引导文教学法

一、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中等职业学校生源素质直线下降,学生文化基础很差。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困难、生源质量差,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是人们的思想观念问题。人们普遍认为上高中参加高考是孩子更好的出路,宁愿花大钱千军万马地去挤独木桥,也不愿把孩子送进中等职业学校,因为中等职业学校在他们眼中不是正规学校,学生毕业后没有好的出路。

二是学校教育效果问题。目前不少中等职业类学校,不能让学生学到应该学到的本领,达不到培养目标的要求。有些学校三年制的学生在校读一年多,最多读二年就送出去进行所谓的顶岗实习,适应不了企业岗位的需求。而且在校学习期间是重理论轻实践,教师是照本宣科,学生厌学现象普遍,因此,培养学生的质量难以保障,学生和家长感觉在这样的学校上学学不到要学的知识。由此造成职业学校招生困难,招到好的生源更困难。

面对这样的群体,只有探索研究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实现培养学生成为有用人才的教学目标。

1.学生渴望学到一技之长

不少学生表示,“有些课教师讲的太空洞了,我们想学也学不下去,也学不好。我们想掌握一技之长,用于今后的成长和就业”。

2.教师需要有效的教学方法

我们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体会到,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恰恰能适合这些学生的求知欲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充分调动这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能学到“实用”的技能和“够用”的理论知识,并能有效地将理论知识通过实习及时与实践结合,在实践中理解掌握理论知识和技能。

二、理想的理实一体化模式

1.基本要求

(1)对师资的要求。目前“双师型”教师,还没有一个相对权威的定义。笔者认为,“双师型”教师在学识水平上不仅要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更重要的是要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功底和扎实的技术实践能力,且能将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融会贯通,能胜任理实一体化教学,还要具备良好的师德修养和良好的行业职业道德。

(2)对教学场所和设备的要求。理实一体化教室。理实一体化教室是这样的:教室就是实习实训室,实习实训室就是教室。学生学习的理论和实践是在同一个地方完成的。如德国模式的理实一体教室是这样的:实训实验设备摆在教室内的两旁或四周,中间是黑板、多媒体、幻灯机、讲台、课桌。他们是小班化教学,每班不超过15人。

(3)对教材的要求。理实一体化教材,是以工作任务为主线,以项目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技术教材。它并不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而是遵循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将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融为一体。通俗地讲,就是学生为了完成某一个项目中的工作任务,用到了哪些知识,就学哪些知识,用不到的暂时就不去学习,这样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就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如果不学习,这项任务就难以完成。

(4)对课程安排形式上的要求。理论和实践教学相互交融、有机结合。教师在需要讲一些必要的理论的时候,就集中在理实一体化教室中间,用多媒体、挂图、实物边展示边讲解;需要示范的时候,教师就现场示范;需要实习实训时学生立刻就地实训,如在实训的过程中发现什么问题,教师就集中讲解,展示或示范。教师在“教中做,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这就是“理中有实,实中有理”。

2.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

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很多,比如引导文教学法、四步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模拟教学法、客户订单教学法、行动导向教学法等等。

笔者就德国最具有代表性的“引导文教学法”在教学中进行了尝试和探讨。

(1)引导文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引导文教学法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为教学最终目标的能力本位教学法,它属于行动导向法中的一种。所谓“关键能力”就是基本生存能力、基本发展能力,职业性和跨学科的能力,可归纳为组织能力、自主性和责任感、交往和合作能力、承受能力、学习能力等五个方面。欧盟委员认为每个关键能力包括:知识、技能和态度这几个因素。

这种教学法,就是借助专门教学文件即引导文,引导学生独立学习和工作的教学方法。它的实施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环境变化的心理承受能力(即关键能力)。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只是位咨询师,不主动干涉学生的学习活动。它是项目教学法在现代教学中的发展和完善。

(2)引导文教学法的六个步骤。引导文教学法的教学方法分为六个步骤,故又称为六级教学法。

第一步,收集信息。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文件,抓住材料提供的核心问题,明确项目任务的内容,及完成任务的相关要求,即明确了要“做什么”。明确了要“做什么”之后,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如上网、走访调研、查阅资料)广泛地收集与任务相关的信息,为下一步做充分的准备。

比如:电子班的教师,让学生设计一个电风扇的自然风控制器。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信息,通过各种渠道来收集市场已有各种自然风控制器资料。还要查阅单相交流电动机知识,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知识,计算机绘图知识。为下一步制订工作计划做准备。

第二步,制订计划。工作计划是工作前的思考。要考虑完成任务所有的相关工作步骤和所需的工具、设备和材料等物质条件。制订工作计划分这样几步。

①设计分析:根据设计要求找出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②方案构思:根据设计要求,大胆思考挖掘创造潜力,提出多种设想。

③方案呈现:在方案构思阶段,设想很可能在形象上是模糊的、零散的,所以还要对这些设想进行综合化、具体化,以呈现出多个具体的、完整的设计方案。

第三步,方案决策。小组成员共同对小组所做的工作计划进行可行性分析和重新修订的过程。教师此时也要参与进来,起一个咨询师的作用。比如:“让学生设计一个电风扇的自然风控制器”这个课题,根据一定设计要求和一定的设计原则,小组讨论,对方案进行筛选,选出一个最佳方案。这就是方案决策。

第四步,方案实施。小组成员各自开始进行准备工作,然后按照决策的工作计划,付诸实施。比如:“让学生设计一个电风扇的自然风控制器”这个课题,根据决策的方案,先要绘制原理图,应用电路仿真软件在电脑上仿真,仿真成功再进行实物制作。

第五步,检查成果。引导文中一般都设计有检查表,学生能在上面了解到,为了实现学习目标,要付出什么努力,达到什么标准。这将使他们学会独立评价自己的工作成果,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进行检查,并及时纠正错误和改善质量。

第六步,评估反馈。这是引导文教学的收尾阶段,评价形式主要包括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对小组的评价,评价内容可以包括参与态度,收集信息是否具有真实性、全面性和可行性,提出建议是否有新意。

(作者单位:王慎南,江苏工贸技师学院;

上一篇:领导干部的战略思维下一篇:想象二十年后的家乡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