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草房子有感小学(共16篇)
1.读草房子有感小学 篇一
读《草房子》有感
物探六分校四一班张靖敔
我最近信读了一本书《草房子》。
《草房子》共有九章,我喜欢第四章艾地和第九章药寮。“他们终于用几十年的心血换来这片土地。”秦大奶奶和秦大费尽心血才换来这片土地,可是后面却写着“秦大奶奶被硬关到了那间为她新砌的屋里。她在屋里乱撞门窗,破口大骂。”几个民兵在门外说“你再闹,就把你捆起来送走!”然后就丢下她走了。油麻地的人们为了给孩子们上学,竟然可以如此对待一位老奶奶,还吓唬他!秦大奶奶也真是的,双方都往后退一步,也不会闹出这样的事啊!地方政府要是坚持下去,或是把她感动,或许不会出这样的乱子!后来,秦大奶奶为了学校不惜牺牲生命,两次帮助了学校。学校被她的精神感动了,为她在学校旁边搭了间草屋,后来秦大奶奶自己为了不给学校添乱,自己决定搬家了。看完这样的故事,我们才会知道秦大奶奶是一个心地善良,做事还这样执著的一个人呢!
第九章药寮写的是桑乔为了儿子桑桑,“拿”起让他认为非常丢脸的打猎的职业,这只不过是为了让桑桑开心。为什么桑乔为了桑桑能有那么大的变化呢?这只是因为桑桑脖子上的肿块,也就是鼠疮。在所有人的关注下桑桑勇敢的活了下去。
有一次路过一个卖菱角的小摊,父亲问:“想吃菱角吗?”桑桑摇摇头。这和桑乔之前对桑桑的做法一点也不一样。“桑桑回来之后,立即遭到了一顿毒打。”后面又写着:“桑乔走出门去,站在院子里;脸色苍白;神情沮丧,仿佛几十年用心血换来的荣誉,真的被儿子一下子毁掉了。”桑乔只为了印在本子上地印章,就把桑桑打了一顿,这和前面他的做法可是不一样的啊!后来,桑桑在温幼菊地药寮中度过,在所有人同情,像对待一件珍宝的目光中坚强的活了下去。桑桑勇敢、善良、坚持,他才活了下来。而温幼菊她善良,懂得让别人增强自信心。他们两位都值得我们去学习。
当然,《草房子》中不光是这些,其他文章也非常好看,如:秃鹤、纸月、白雀(一、二)、红门
(一)、细马等。
这就是我爱看的《草房子》,推荐给大家,大家一定要细细的品味其中的奥秘哦!
2.读草房子有感小学 篇二
李海林教授出版的新著《美国中小学课堂观察》一书, 正是基于作者对美国教育的理性观察所写出的教育笔记。正如李教授书中所写的那样“:这本小册子是记录了我个人对美国中小学课堂的一些观察与思考, 我的目的, 是想透过‘课堂’这个节点, 对美国教育做深入的分析,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不管是美国课堂还是中国课堂都要面对的那些问题。”
书中作者呈现了大量的美国课堂案例, 李教授用纪实的手法记叙了课堂的真实状态, 并附加了课堂中教师所提供的最真实的材料。这样的课堂是李教授随机听到的, 也是最真实、最自然、最原生态的课堂。不似国内一些经过精雕细刻形成的公开课与示范课那样完美, 更不似国内诸多学科专业杂志所刊登的教学实录那样缜密, 但正是这种最真实的课堂教学, 才让我们真实地领略到了美国教室里的风景, 让我们感受到了两国教师不同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活动以及教学取向。
在书中的诸多教学案例中,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节有关“政体”的“不同类型政府的优势与劣势”的课。美国教师并没有像中国教师那样, 通过概念讲授, 让学生明白专制、民主制、寡头政治和无政府主义四种政治体制形态的差异, 而是设计了一项“搭纸塔”的游戏活动。在“搭纸塔”活动中, 教师将学生分成四组, 并提出了不同的要求。第一组决策由组长进行, 其他组员不得发表意见。第二组决策实行表决制, 所有决策都必须通过半数以上组员同意后方可执行。第三组决策由两名最年长的学生做出, 两人都有决策权。第四组的任何决策都需要获得全体组员的一致通过。整节课, 学生的活动就是“搭纸塔”, 在游戏结束后, 教师让学生说出组内的决策方式以及优点与缺点, 并将之与四类政治体制一一对应。
有关“不同类型政府的优势与劣势”的这节活动课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 也鲜明地彰显了中美教育的差异。中国教师喜欢通过讲授的方法, 将系统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让学生形成完善的知识结构, 而美国的课堂却重视知识概念的“内部结构”, 通过活动的设计, 让学生去获得概念背后的所指。李海林教授总结这节课学生的学习是“由内而外”的, 所谓的“内”是学生对事物的观察、体验, “外”是学生对自己的观察、体验的反思和总结。它是一种模拟, 模拟科学家把知识“生产”出来、创造出来。或许, 美国课堂的教学效率不似中国课堂那样高效, 在应对考试层面上不及中国学生, 但是这样的学习却锻炼了学生的思维, 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富有趣味。而这也着实应当引起中国教师的反思。
作为教育学教授, 李海林先生在书中对于美国课堂并非一味地称赞, 而是带着一位教育学者的使命与职责, 透过现象看本质, 从教育学层面予以了深刻的分析, 并理性地鉴别其利与弊, 如对于美国课堂中的小组学习, 李教授提出了诸多问题:个别学生游离交流活动之外;习惯独自学习的学生受益不多;活动指向知识不明确;单位时间内知识被碎片化等等。
3.读《小学科学》有感 篇三
刚翻开这本杂志,我就被它所吸引。这里面有许多有趣的新闻和故事,如《日本沉没》,《斯芬克斯的谜题》,《漂移死亡谷》和《地球降温有奇招》等等。像《日本沉没》这篇文章讲的是日本发生了9级大地震,让人们由此联想到《日本沉没》这部电影,电影中因地震而引起的火山爆发、海啸等恐怖灾难性的场面,让人在感叹大自然的不可战胜的力量的同时,也应深刻反思人类在有意或无意中对大自然的破坏。而地震的深刻影响,以前我并不了解,但从《小学科学》中,我慢慢地理解了大自然的力量,知道了地震会使地球每天的自转时间减少,就如这次日本大地震使地球的自转时间减少了1.6微秒(1微秒=1/1000000秒)。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的危害。大家想想,大自然这么多的灾害与我们人类到底有多大的关系?《小学科学》告诉了我们,大自然赋予我们有限的资源,不是给我们浪费和破坏的,不善加利用,就会受到惩罚。所以节约资源,热爱环保,从我做起,让我们一起去保护地球妈妈吧!
《小学科学》中有许多道理还需要我去慢慢理解,但我已从中知道了要多多去观察生活中的种种事物,多思考,多接近大自然,探索大自然,大自然中的许多奥秘在等着我们一起去解开呢!
《失去才知珍贵,六处即将消失的美景》
曾经有六处绝色美景放在我们面前,我们却没有好好珍惜。人往往就是这样,越难得到的越想得到,而越容易得到的,却越不知道珍惜。
“水上都市”威尼斯,从地图上看,仿佛就是一颗镶嵌在美妙长靴靴腰上的水晶,在亚得里亚海的波涛中熠熠生辉。
素有“世界动植物王国”之称的亚马逊热带雨林,蕴藏着世界上最丰富、最多样的生物资源。
还有南极和北极!这里曾经是人类无法征服的禁区,它独特的魅力深深地吸引着人类!
还有世界上最长的珊瑚礁群大堡礁,岛国马尔代夫等等。由于人类的破坏,气候的变化,以上美景都在逐渐消失。
曾几何时,我们为这个美丽星球的如画诗篇所陶醉:碧绿,是那翻滚的草原;青葱,是那浓郁的森林;绿波,是那荡漾的湖水;高耸,是那险峻的山峰……
可由于过度放牧,碧绿的草原变成了不毛之地;乱砍滥伐,让葱郁的森林只剩下了令人战栗的树墩;污水的过度排放,使本来明澈的小溪令人作呕;过度排放的温室气体,亦使高山雪景不复存在……
不!我们不能这样!让我们种草,阻挡漫袭的风沙;栽树,扼制住酷热夺人的沙漠;净湖,让小溪重焕勃勃生机;减排,让高山雪莲永远盛开。
4.读草房子有感 篇四
我合上这本书时,不知为什么,那眼泪便像断了线的珠子不停地流下来。或许是因为这本书中的那个男孩子桑桑最终他没能留在自己度过了六年小学生活的油麻地小学,他必须离开这个令他终身难忘的地方;告别他至亲至爱的老师与朋友……
这本着名的纯美小说的作者是曹文轩。整本书主要介绍了男孩儿桑桑刻骨铭心而又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在这六年中,他亲眼目睹或是直接参与了一连串看似寻常但又撼动人心的故事。这一切,都清清楚楚地展现在少年桑桑的世界里。这六年,是他接受教育的六年。
当我读到《红门》这一篇文章的时候,我深深地被一个叫做杜小康的男孩子给打动了。因为是他告诉了我一个道理:无论是面对多大的困难,绝对不轻言放弃,要振作起来,努力去做,相信在这个世界上,办法总是比困难多得多!而我,更是无法与他进行相比。就比如说在我的学习生活中,但凡遇到芝麻大点的小事,就想着打退堂鼓。当我做题目做不出来时,我的第一反应并不是动脑筋思考问题,而是请求同学来帮忙;当我练字没有耐心时,就干脆快速写完了草草了事……自从我读了这本书之后,我便一直在反思自己:现在我们的生活条件和学习条件都这么好为什么就不能好好学习,将来回报祖国?而杜小康呢?想学也不能学,他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沦落到悄悄地去偷别人的书来读。我们现在有学上,还有老师教,更应该好好把握住这个学习的机会。想到这儿,一阵阵羞愧的感觉涌上我的心头。杜小康可以刻苦地学习,为什么我不能?我整天都想着吃喝玩乐,怎样享受,心思全放在了这上面。难道我不该感到羞愧吗?难道我不该找个地缝钻下去?难道我不该向杜小康好好学习吗? 让我记住这个人——杜小康。是他让我明白了这个道理,他就像我成长道路上的一盏明灯指引我前进的方向!
5.读《草房子》有感 篇五
当合上《草房子》的时候,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
这本书写出了主人公桑桑的六年小学生活,形象地描写了桑桑身边的许多人,写出了许多寻常而又令人感动的故事。这本书总体来说有一个字――美。运用了许多风景描写和拟人,比喻等写作手法。整本书通俗易懂,语言通顺,却又有些意味深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让我热泪盈眶。这书中的美是无形的,无形的美埋藏在看似普通的语句中,使整本书都增加了美感,让读者更加喜欢。
这本书是小学生小学生活的真实写照,使读者看到一种无形的美。
6.读《草房子》有感 篇六
还有秃鹤,他原本的名字叫陆鹤,因为他是个秃子(秃子的意思是光头),所以同学们给他起这个外号。秃鹤曾为自己的秃头自卑过,但在一次表演中,他一鸣惊人,找回了自信,是桑桑的好朋友。
纸月,一个温柔善良的女孩,是桑桑的同学。纸月是从板仓小学转到油麻地小学来上的,和桑桑是一个班,桑桑总觉得她在用眼神和他说话,总是能从眼神上看出她想说的话语。还有美丽温柔的白雀姐姐。善良的秦大奶奶,学校占用了他的家园以后,她在愤怒中还是很爱孩子,为了一个学校的南瓜,丧失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桑桑还有一个有爱心的心理医生,名叫温幼菊,实际上她只是一名普通的教师,就在桑桑生病时,没有信心时,总是说两个字“别怕”,这句话会让桑桑再次有信心,他还会给桑桑熬药,桑桑很喜欢她。
桑桑还有很多小伙伴:阿怒、杜小康,说到杜小康,我倒要讲讲。杜小康家,原来很富裕,他是班长,学习也很好,是桑桑竞争的对手,也是他的好朋友。他们家是卖杂货的,可是他的爸爸在油里掺水,被人发现了,现在,杜小康连学都上不起了,桑桑也拼尽全力帮助他… ...
读完了《草房子》,我明白了,童年就是一间充满阳光的房子,童年的我们有快乐、有难过、还有和同学之间的矛盾……
7.读“石涛画论”有感 篇七
一、法与化
石涛主张有分析的接受前人遗留下来的许许多多的绘画规则。有分析的接受古法, 其目的是为了化, 为了艺术上的创新。他认为学习古法为了“借古开今”。作山水画“借笔墨以写天地万物, 而陶咏乎我”。所以说:“今人不明乎此, 动则曰, 某家皴点, 可以立脚, 非似某家山水, 不能传久;某家清淡。可以立品;非似某家工巧, 只足娱人。是我为某家役, 非某家为我用也。纵逼似某家亦食某家残羹耳, 于我何有哉?”两种思想认识的不同, 在如何对待古法便产生了两种结果。一是只在似上下功夫, “识拘于似而不广”, 造成“我为某家役”, 做了泥古不化的奴隶;一是“借墨写天地万物, 而陶咏乎我也”, 做了借古开今的主人。画家之所以被古人“役”, 石涛指出一个原因, 是“师古人之迹而不师古人之心”。石涛不否认笔墨传统的继承性。他说:“古人虽善一家, 不知临摹皆备;不然何有法度渊源?”前人学习古法, 并不是把精力利用在“临摹皆备”上, 他们是借助古法来发展自己的艺术表现力。否则人人照仿古法, 法度源流岂不中断了。石涛对于当时的拟古主义者下了这样的判语:“师古人之迹而不师古人之心, 宜其不能一出头地也。”
法是由人创立的。他写道:古人未立法之先, 不知古人法何法?古人既立法之后, 便不容今人出古法, 千百年来, 遂使今人不能出一头地也。由于有法必有化, 所以石涛说:“至人无法, 非无法也, 无法而法乃为至法。”艺术创作能达到“无法而法”, 是法与化统一的最高境界。石涛有段文字形容这景象:“此道见地透脱, 只须放笔直扫, 千岩万壑, 总目一览网址, 所惊电奔云, 屯屯自起。”画家忘记了法实际上仍有法, 只是随心所欲而不逾于矩。这种“无法而法”, 是来自画家“见地透脱”、是“我用我法”的极致表现。石涛有些风格如狂草的山水画、若论章法、笔法, 真不知何意名之, 只能说他在行“我用我法”之道, 开创了清新、亮丽、生动的一代画风。
二、法与生活
绘画的法度既然是绘画的作者所立, 那么, 其根据是什么?石涛的回答是生活。他把山水描写的客观对象名之为生活:他把生活的规律名之为理。他说:
墨非蒙养不灵, 笔非生活不神。能收蒙养之灵, 而不解生活之神, 是有墨无笔也。能受生活之神, 而不变蒙养之灵, 是有笔无墨也。
石涛所以把笔法与生活联系起来, 是因为笔法在赋形上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画家要为万象有殊、变化无穷的自然景物做“饰”, 必须有“尽其灵而足其神”的笔墨法。比如山水画诸多皴化, 石涛说他们是为表现山峦才产生的、丰富的:笔之于皴也, 开生面。山之为形万状, 则其开生面非一端也, 也即今人所说的:艺术创作应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三、物我交融
“予脱胎于山川”是套在写《画谱》专著时, “予脱胎于山川”的阶段。“脱胎”, 本来是道家的语词, 所谓脱去凡胎换仙胎之意, 石涛借用表示画家与山川自然的关系。他写道:
……此予五十年前的石涛, 尚未“脱胎于山川”, 即山川脱胎于石涛, 他仅仅能够揭示山川的形神, 而未能达到物我交融的境界。五十年后的石涛, 进入“脱胎于山川”的阶段, 此进他“搜尽奇峰打草稿”, 可以做到与“山川神遇而迹化”, 物我浑融为一, 主客观统一。在创作上就是自由地典型地再现自然美, 同时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所以“终归之于大涤也”。这是石涛艺术成熟的标志。
对于山川景物, 石涛既注意到他们的特殊性, 又注意到了他们的共同性。一般人看来, 山和海是截然相异的, 但石涛却观察出了他们的许多相似之处。石涛根据自然景物本身具有的特点, 使他的山水画有意趣, 有意境。他虽然没有明确地提出意境一词, 但他说的“予脱胎于山川”的物我交融, 实在是产生意境的缘由。中国文人画追求意趣、意境, 是形成文人画独树一帜的因素。
四、不似之似
齐梁时期的绘画理论家谢赫在“六法”提出了“应物象形”, 将艺术形象依存于生活的关系作了说明。可是从生活中来的艺术形象与生活的物象差别在什么地方, 艺术形象的特殊何在?这是谢赫未涉及的理论问题。对此, 石涛的“不似之似”论作了恰当的回答。
这一理论依然被后人所重视。齐白石说画贵在“似与不似之间”就是继承石涛思想而加以发挥的。齐白石是从绘画形象与读者的关系方面分析问题。他说, 不似是“欺世”, 太似是“媚世”。应物象形的绘画, 如果让读者连画的什么也看不明白, 这是骗人的艺术, 相反, 如果画得太像了, 那是有意要讨好读者, 只有“似与不似之间”才可贵。经齐白石这一发挥, “不似之似”的理论引起艺术家们的广泛的重视和自觉地在创造之中运用, 也印证了白石老人与石涛在对绘画艺术认知上的异曲同工之妙。
更正声明
《大众文艺》2011年第5期总第268期, 插页五:四川美术学院2009级研
究生作品:《有人欢喜有鱼悲》《黑城子》《哭泣的胡杨》《对话》《西
递静语》《海森楚鲁》为郝爽作品。
8.读《草房子》有感 篇八
摸着《草房子》的封面,一种惬意的感觉涌上心头:一群神态各异的孩子,坐在草房子的房顶上。虽然他们衣着简朴,土气十足,但神情动作却无不透着欢快和喜悦,让人为之向往。
我羡慕桑桑的纯真。桑桑是个天真又活泼的男孩子,总喜欢做出些夸张的事情:在酷暑时节穿了棉衣棉裤来上学,用碗做成鸟窝,让鸽子在里面栖息;用蚊帐做成渔网,去捕捉鱼虾……这些杰作,无不投射出桑桑的奇思妙想和调皮可爱。每每读到这里,我总会会心一笑。可爱的桑桑无论在哪里,都会带给人无穷的快乐。
我羡慕陆壑的真性情。陆鹤是个长着光光脑袋的孩子,因此,大家都嘲笑他为“秃鹤”。他常常小镇水码头最低的石阶上,望着波光粼粼的湖水发呆流泪。甚至自己的方式报复大家的轻慢与侮辱。然而陆壑正是一个敢爱敢恨、性情直率而又认真到极致的孩子,他的偏狭仅仅是为了渴望被平等的对待。当学校需要一个人来扮演秃头连长时,陆壑抛开一切恩怨,“挺身而出”,那样认真地背台词、排练,回家了还念念不忘。当然,为油麻地小学争回了荣誉,也得到了大家的肯定与承认。
我羡慕细马放羊的自由。每天早晨,当桑桑他们背着书包上学时,细马却赶着那十只山羊,到田野上牧羊去了。细马很喜欢自己的天地――那么大,那么宽广的大平原。到处是庄稼和草木,到处是飞鸟与野兔什么的。有那么多条大大小小的河,有那么多大大小小的船。他喜欢看鱼鹰捕鱼,喜欢听远处的牛哞哞长叫,喜欢看几个猎人带了几只长腿细身的猎狗,在麦地或棉花地里追捕兔子,喜欢听芦苇丛里一种水鸟有一声无一声的很哀怨的鸣叫,喜欢看风车在野风里发狂似地旋转……在这片田野上,一切都是有趣的,他乐意去做许多事情。
这些油麻地的孩子,常常让我也不由自主地联想到自己:我的童年在哪里?
下午,我独自一人倚着阳台的墙壁边。楼下,幼儿园的孩子们正在草坪上快乐地追逐着,奔跑着。阳光透过着他们粉嫩的皮肤,显得更加通透光洁。满脸的笑容堆砌,空气也变得如棒棒糖一般得甜蜜。“好好做作业,别看电视,别玩电脑,也别下去玩,做完了看书。”临走前,妈妈千叮咛万嘱咐。哎,尽管我拼命地拽住笔,以百米冲刺的速度书写,作业,就像《西游记》里太上老君的米山,没有尽头。看着楼下在玩的小孩,我仿佛看到了一个自己失去了很久的东西――自由。
在我房间的一个角落里放着一个不起眼的小柜子。柜子里有一个专门用来装旧玩具的箱子。在那个黑暗的角落,我童年的玩伴们被一件一件地收起来:摔破胳膊的变形金刚,破烂不堪的小熊,丢了轮胎的赛车……它们被挤在一起,被慢慢地遗忘。
直到有一天,表弟来了。小柜子一下子成了他豪华的游乐场。他在箱子里捣鼓来,捣鼓去,翻出打满补丁的小布熊当成他的“伞兵”,翻出缺胳膊的变形金刚当成他的作战前锋,翻出丢了轮胎的赛车当成他国王的座驾,还拿着各式各样的纸飞机在空中飞来飞去,说是他第一次指挥的“星球大战”……看着表弟跑来飞去,满头大汗却依然乐呵呵的样子,我找到了尘封已久的快乐。
雨后,难得一见的彩虹露面了。当我冲进家门翻箱倒柜找相机的时候,表妹忽的跳了出来:“哥哥,你说,彩虹这么漂亮,是谁画出来的呢?”“当然不――”话到了嘴边,我又把真相活活地收回了。因为,我看到了一个早已没有的东西――童真。
自由、快乐、童真,原来我失去了这三样东西,才找不到自己的童年。
9.读《草房子》有感 篇九
有时抬头眺望窗外,一排排金黄的草房子仿佛伫立在眼前,房子里蹦跳着调皮但富有正义感的桑桑;天真而纯洁的纸月,站在窗边托着脑袋遥望;坚持不懈,努力奋斗的杜小康用坚毅的眼神凝视黑板,企图改变红门里的命运。草房子外的草地上,一个瘦小的江南小蛮子,怕在草地上数着羊,丝毫不理会别人异样的眼光,这就是细马。
秃鹤对尊严的执著追求,秦大奶奶在生命最后一刻闪耀着的人格光辉,杜小康与抵抗厄运时的悲怆与优雅・・・・・・这一切,既清楚又朦胧地展现在少年桑桑的眼里,也让我们感到荡漾在草房子里的悲悯情怀。
草房子里的每一个故事都撼动人心,由始至终充满着美感,让人无法言喻。独有的温情,在人与人的关系日趋疏远、情感日趋冷漠的今天,唤醒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温情,也显得弥足珍贵、格外感人。
窗外,推土机的轰鸣声不绝于耳,尘土飞扬在高楼中,让人看了别有一番滋味;道旁树木的枝叶早已枯萎,皱皱巴巴地低垂着,连新抽出芽的嫩叶,也裹上了一层厚厚的灰尘;树上一段枝干躺在地上多日,竟无一人将枝干移走,只记得绕道而行。草房子里随处可见的温情,在繁华的城市里,随着城市的发展,如同水在锅上,滋滋几声蒸发在冷漠中不再是无数人挥洒眼泪的地方。
10.读《我妈妈》有感 篇十
爸爸一直在外地工作挣钱,家里我和弟弟都是妈妈一个人在照顾。爸爸也说妈妈现在越来越强大了。
妈妈是家里的厨师,每天放学回家后看到她把一些青菜、鱼、肉变成一桌可口的晚饭。
有了弟弟以后,妈妈变成了一个大力士。有时候出门时,或者去买完东西回来后她总会背着弟弟,左一包、右一包,大一堆、小一袋的很强壮。
我想做什么,妈妈都会猜到。我问妈妈为什么,妈妈会说:“我是你妈,你妈是神呀!”
读完这本书以后,我觉得妈妈这个工作最辛苦。每个妈妈都很疼爱孩子,我想在妈妈的每个节日里送一份礼物给妈妈,我可以自己动手折纸,画一幅画,或做一张贺卡送给我妈妈。我也可以自己攒零钱给她买小蛋糕和鲜花。
11.读《草房子》有感 篇十一
《草房子》这本书里面人物很多,有桑桑、纸月、杜小康、细马、阿恕、秃鹤、蒋一轮、温幼菊......《草房子》里的这些人物之间发生了很多有趣、哀伤、生气、离别的故事。比如桑桑拿蚊帐当网捕鱼,被妈妈狠狠地揍了一顿,自己还被蚊子叮了很多包;阿恕把秃鹤的帽子放到了风车上,惹得秃鹤哇哇大哭;纸月把妈妈做的绣有红莲的书包送给了桑桑后就和慧思和尚一起失踪了。故事很多,我都很喜欢。
《草房子》这本书里面我印象最深刻的人物是桑桑,我最喜欢的是纸月。纸月很善良,对待别人很温柔,做了错事会很诚实地认错,大家都很喜欢她。纸月和桑桑是最好的朋友,桑桑总是保护纸月,但他们都很害羞。有一次纸月不小心拿了桑桑的作文本,她看到桑桑的名字后脸立刻变红,红的跟猴屁股一样。桑桑每次看到纸月也害羞得抬不起头来,桑桑曾经为了保护纸月还跟板仓小学的同学打架,甚至跳到河里受了伤,妈妈为此还误解和责骂他。最终,纸月留在了油麻地小学,继续和桑桑一起上学,也没有其他同学敢欺负她了。 《草房子》这本书让我觉得童年的世界很有趣,所以我要珍惜现在童年的时光。
12.读《草房子》有感 篇十二
一天,我们学校正在测试五十米跑,我快要轮到了,我双脚发抖,要知道我全身都在颤抖,颤抖可是跑不了步的。突然,我的脚又开始发痛,那痛是刺入心底的,就像你每走一步那根筋连着你的脚,迈一步都是无比艰难的。
那时我心中有两个小人儿在打架,“快去向老师报告说你脚很痛,很痛参加不了考试。“一个黑色带有角的精灵说。
“不要去告诉老师,告诉老师你会没有体育成绩的。”一个白色的小精灵说。到最终可怕的事还是来了,我要轮到了。从心底里感到要做出任何一个决定都是艰难的。我很害怕全身都感到恐惧,我怕考不好,但是我突然想到了杜小康。他在自己都面临着生存的危机时临危不惧,仍然依然认真地生活着,而我没有面临的那么大的危机,比起他那么巨大的危机,我那么一场考试又算什么呢,后来我去跑了步,我的成绩虽然不是那么的好。但是我依然去坚持跑步,虽然很痛但为了成绩我必须那么做,我在以后的生活中,也要像杜小康一样。
13.读《三国演义》有感 篇十三
这本书讲述了三国时期蜀、魏、吴之间的战争, 故事很精彩, 英雄人物更是层出不穷。
走进三国, 在这几百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中, 我最喜欢的是军师诸葛亮。
诸葛亮身上散发出的儒雅的文学气度令我十分敬佩。他通天文、晓地理, 用兵如神, 令人佩服得五体投地。他“七擒七纵”孟获的壮举令我震撼。足智多谋、才华横溢的他让我懂得:智慧是知识的升华, 知识是勤奋的沉淀。作为学生的我们, 应该努力学习, 通过一点一滴的积累渐渐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
放眼茫茫江东, 唯一能与孔明相提并论的也只有周瑜了。周瑜文采超群, 聪慧过人, 深受孙权赏识。可他妒嫉心重, 以致孔明小小的“三气”便使其发出“既生瑜, 何生亮”的感慨。这也让我体会到:妒嫉是人一生中最大的敌人。我们要取人之长, 补己之短, 朋友之间需要的是真心的交往、真正的友谊。
……
14.读《草房子》有感 篇十四
当我看到秃鹤为了弥补之前的过错、重新找回和同学之间的友谊,在一年一度的全乡中小学文艺汇演中,主动请求并成功扮演一个别人不愿扮演的角色―秃头伪军连长,从而给学校争得了荣誉时,我真为秃鹤高兴;当我知道细马为了给他爸爸治病而不畏辛苦、任劳任怨地放羊时,我不禁为自己感到羞愧;而当我得知桑桑为考中学,不得不离开这片朝夕相处的金色的草房子时,我已经泪眼模糊了。
这些孩子们的年纪跟我们是相当的,但是的经历却是比我们艰辛无数倍。他们的勤劳与勇敢,他们的善良与执着,他们的种种无奈和不轻言放弃的决心深深的震撼着我,鞭笞我奋进,激励我前行!
我不能为自己生活在安逸的生活环境中而洋洋自得,我也不能因为眼前小小的成绩而沾沾自喜,我想书里的每一个人物都深深的影响着我,感动着我。每个孩子都是那么的可爱,每一个家庭都有每一个家庭自己的生活,读完它,我仿佛明白了做人的真谛,读完它,我仿佛领略了幸福的含义!
我爱《草房子》!
★ 读《草房子》后有感
★ 读草房子有感
★ 作文:读草房子有感
★ 读草房子有感小学精选
★ 小学生读《草房子》有感
★ 读草房子读后感范文
★ 读草房子有感600字作文寒假初中作文
★ 《草房子》
★ 读《草房子》的心得体会优秀
15.读《草房子》有感 篇十五
我一口气就把整本书都看完了。这本书主要写的是主人公桑桑刻骨铭心、终年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在这六年中,他也亲眼目睹或参与了一连串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震撼人心的故事。
其中最后一章在我的记忆中犹为深刻,说的是主人公桑桑在一场大病中经历了很多事。那回,桑桑生了一种很严重的病,为此,桑桑的爸爸桑乔背着他四处求医,却总是对桑桑的病毫无办法,就连桑桑自己都开始绝望起来。一次,桑桑被邀请到老师家,这位老师的一席话鼓励了桑桑,使他又有了希望。我清楚的记着老师说的两个字“别怕”,虽然只有两个字,却总能平抚别人的心情。
之后的一段日子里,桑乔又带着桑桑去寻找民间偏方。桑桑不仅喝了许多苦药,还勇敢的接受了火针的治疗,那长长的烧得通红针,向他脖子上的肿块只扎了下去。我心想:要是把他换成我的话,即使我肯喝那苦药,也没有那个勇气接受火针。我真佩服桑桑的勇气和毅力。
有一天,桑桑想起妹妹一直想到城里玩,就留了张纸条带着妹妹到城里玩。桑桑身体很虚弱,又发烧了,但依然牵着妹妹的手逛大街。最后要去爬城墙,妹妹走不动路了,桑桑也没什么力气,却主动要背妹妹爬城墙。桑桑刚爬了一会儿,豆大的汗珠就掉了下来,好不容易才爬到顶上。我总是被桑桑的精神所感动了,桑桑自己明明已经走不动了,还背着妹妹走了一百多级楼梯到城墙顶上,这都是为了别人。
16.读莫言的《蛙》有感 篇十六
与很多读过此书的人的看法一样, 当初不明书名为何会取作为 “蛙”, 全文似是与 “蛙”无多大关联, 后来通过阅读及看别人对这本书的评论才对此书名略有认识: 以 “蛙”为书名, 显然有着深刻的寓意, 这在作品中也作了充分的阐释: 首先, 蛙和 “娃”读音相同, 而主人公 “姑姑”从一个受人敬重、人见人爱的 “送子娘娘” 到计划生育实施后, 被无数人唾骂和诅咒的 “杀人魔头”, 说到底, 她的一生都在和娃娃打交道, 她的爱恨情仇, 都和孩子有关; 其次, 青蛙和叫声和孩子的哭声狠相似, 都是 “哇哇”的声音, 这让后期的 “姑姑”一听到蛙声, 想起那些还未出生就被自己扼杀在子宫里孩子, 立刻变得毛骨悚然, 神神叨叨, 备受煎熬。就像 “姑姑”独白说的那样: 我的双手, 一半是芳香, 一半是腥臭。书名可以说是整部小说的主旨和浓缩。可以说它是整本书的一个亮点, 也只有读懂该书的人才能体会其中意味。
作品中, “姑姑”性格非常鲜明, 一个敢作敢当, 雷厉风行的女子。她是一名光荣的党员, 她果敢地执行着国家政策, 忠实于党的方针战略, 甚至为了这一点, 牺牲了自己的声誉, 甘心被他人唾骂。但 “姑姑”显然不是一个泯灭人性的人, 她爱孩子, 喜欢自己的事业, 事实上, 她做这项残酷的工作, 受到的折磨肯定要比寻常人去做多得多。从迎接新生命到扼杀新生命, “姑姑”内心实有不忍, 但坚决执行 “计划生育”的信念却从来都没有动摇过。
对于 “姑姑”这个人物, 对于她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 我也时常会想: 她到底做的是对是错, 是功臣还是罪魁祸首, 要是换成自己会怎么做? 我出生于70年代, 可以说对那段往事还是有所了解的, 国家的 “计划生育”政策在国家的层面来说是没有错的, 但当面对于几千年来人们根深蒂固的生育观念, 在社会的养老保障体制尚未完善的时期, 实施起来还是有很大难度的。当时人们对国家的 “计划生育”政策还有非常抵触的, 在我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我的表姐, 前两胎都是女孩, 为了生一个男孩, 东躲西藏, 房子被扒了, 表姐夫的教师工作丢了, 但最后第三胎还是个女孩。
其实, 书中的 “姑姑”和 “蝌蚪”大可不必自责, 人都是有私心的, 先考虑个人利益, 是人性的必然。但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冲突时, 我们应该怎么办? 这值得我们每个人去思考。其实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并不矛盾, 集体利益本身就是一个个个人利益的组合, 集体利益就是为了使每一个个人利益最大化。如果在一个集体里, 每一个或者大部分的个人利益得不到保障, 那么原有的集体就失去意义了, 集体利益是不可能离开个人利益而单独存在的, 它只是每个个人利益的共性部分, 本质上还是个人利益的一部分, 个人利益是永恒的、基本的。但在一个集体里, 如果片面扩大某个人的利益, 势必侵占了其他人的利益。真正的集体主义, 就是最大程度地明确个人利益, 集体利益是不能独立于个体利益的。集体主义实际上就是民主, 没有民主就没有集体主义。在一个尊重并强调每个公民权利和利益的国度, 那里的公民才会由衷地把这个国度当成自己的国家, 并愿意为了这个国家去奋斗、去牺牲。
《蛙》, 是中国作家莫言创作的长篇小说, 2009年出版。小说将书信、元小说叙事和话剧融合为一体, 塑造了一个乡村女医生的形象, 以对生命强烈的人道关怀, 贴近生活的史诗般叙述, 反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近60年波澜起伏的农村生育史, 描述国家为了控制人口剧烈增长、实施计划生育国策所走过的艰巨而复杂的路程。 莫言凭借该作品获得2011年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和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小说介绍书籍 《蛙》 《蛙》是莫言酝酿十多年、笔耕四载、 三易其稿、潜心创作的第十一部长篇小说。原刊登在 《收获》杂志上, 2009年12月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与他的其他重要长篇作品, 如 《酒国》、《檀香刑》、《生死疲劳》等相比, 《蛙》延续了这些作品对小说结构、叙述语言、审美诉求、人物形象塑造、史诗般反映社会变迁等方面的执着探索, 在整体上达到了极高艺术水准, 也是近几年中国原创长篇小说中最重要的力作之一。 《蛙》是一部触及国人灵魂最痛处的长篇力作。小说由剧作家蝌蚪写给日本作家杉谷义人的五封书信、四部长篇叙事和一部话剧组成, 在艺术上极大拓展了小说的表现空间。整部作品以从事妇产科工作五十多年的乡村女医生姑姑的人生经历为线索, 用生动感人的细节和自我反省, 展现了新中国六十年波澜起伏的 “生育史”, 揭露了当下中国生育问题上的混乱景象, 同时也深刻剖析了以叙述人蝌蚪为代表的中国知识分子卑微、尴尬、纠结、矛盾的灵魂世界。该书获得中国最高文学奖———第八届 “茅盾文学奖”; 2010年被 《南方周末》评选为2009年 “文化原创榜年度图书虚构类致敬作品”, 并入选多项年度好书排行榜。2012年10月11日, 中国作家莫言凭借该作品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 一) 从整体来看, 《蛙》共分五部, 分别以剧作家蝌蚪写给日本友人杉谷义人的五封信引出, 从不少地方可以推断, 《蛙》中五封信的接收者 “杉谷义人”应是当代日本著名作家大江健三郎。此外, 《蛙》的第五部是一部戏剧, 写作剧本的参照对象是法国著名存在主义作家萨特。这种信件、小说及戏剧熔于一炉、天马行空般的讲述方式在当代中国小说中比较罕见。莫言在北京大学名为 “历史与语言”的演讲中特别提到了这部关于中国计划生育60年史的新作 《蛙》。中国计划生育史是复杂和充满争议的, 不过莫言并不想把小说卷入到这些纷争中, “小说是写人, 表现人”。触及灵魂最痛处文化最深处与莫言以往小说更注重历史幻想色彩不同的是, 《蛙》更接近历史现实的书写, 小说通过讲述从事妇产科工作50多年的乡村女医生姑姑的人生经历, 反映新中国近60年波澜起伏的农村生育史, 描述国家为了控制人口剧烈增长、实施计划生育国策所走过的艰巨而复杂的历史过程。在北大的演讲中, 莫言表示小说中女医生姑姑的原型就是 “我的姑姑”, 这个人物在好几篇莫言小说中都曾出现。谈到这部反思中国60年计划生育史的小说, 莫言说, 《蛙》关注中国最大的问题之一———计划生育, 这个问题关系到千家万户, 甚至关系到许多人的命运。“计划生育这个覆盖面非常广, 也受到了西方的很多的批评、指责, 那么这个问题既是一个复杂的政治问题, 也是一个国家的基本国情, 而且我想这个问题也涉及灵魂深处最痛处的地方, 也涉及中国文化传统里面最古老最保守的这一块。”当然小说不是报告文学和历史文献记录, 莫言说, 对计划生育这个问题, 如果仅仅是揭示在60年道路上一个奇人怪事, “就背离了我的初衷, 我主要还是想把计划生育历史作为背景, 小说是写人, 表现人。所以, 这部小说写完了以后, 我还比较满意的就是我写出来的这个姑姑———乡村妇科医生的形象, 在最近的30年文学作品里, 我还没有读到过。”书信体结构话剧形式结尾对于小说的结构, 莫言首次采用了书信体的方式, 在小说结尾还用了一个剧本。“我2003年写的初稿就是, 我作为一位剧作家在剧场观看一部舞台上叫做 《蛙》的话剧, 在观看的过程当中, 我在回忆, 联想, 中间接受记者的采访, 同时接到小说的人物原型姑姑的长途电话对我的批评和指责。但是写了十几万字以后, 我就觉得太复杂了, 给阅读带来障碍, 我想应该尽量地使这部作品回到朴素的叙述。所以最终采用书信体的结构, 但是在最后末尾还是用了话剧的形式, 把朴素的叙述让它插上两个翅膀, 因为这个话剧里面注入了很多超现实的元素。因此在结构方面, 我觉得也是有一些新意, 所以这部作品尽管不能完全排除掉自己的某些过去重复 ( 的东西) , 但是还是有一些创新的东西。”莫言说。莫言表示, 计划生育问题是中国几十年来被西方批评最多的一个问题, 如果中国作家把全世界都关注的一个问题绕开并不光彩, “我想这个小说发表之后会有一些争论, ”莫言说, 但是他也强调一个作家必须敢于面对社会热点和尖锐的问题, “对我们这茬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走上文坛、创作生涯将近30年的中年作家来讲, 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是 ‘不断地重复自己’。当今社会很流行抄袭别人, 对我来讲, 无意中抄袭了自己比抄袭别人还要可耻。”
( 二) 莫言的长篇小说 《蛙》 ( 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年12月版) 的中心词是 “计划生育”, 但这只是浅层表象, 在这一中心词背后, 隐藏着的是莫言对生命 ( 生殖、繁衍) 的由衷敬畏和顶礼膜拜。《蛙》是一部写实主义作品, 它真实地反映了计划生育国策当年在山东高密东北乡的艰难推行过程。万心矛盾地拥有着两种身份: 一种是乡村医生, 一生接生婴儿近万名, 人称 “送子娘娘”;另一种是坚决执行计划生育国策的计生干部, 人又称之 “杀人妖魔”。对于万心来说, 却必须做到统一, 她的一生因而活在无法逃脱的极度矛盾和痛苦之中。读 《蛙》, 读者会时时感到残酷: 一是小说情节和人物命运的残酷, 另一是莫言客观冷静地书写他人灵魂深处极致痛苦的残酷。高密东北乡不仅仅是故事发生地, 而且是一个泛指意义上的区域。在计生国策推行之初, 中国有无数个东北乡, 万心这样的计生干部也有许多个。莫言的书写因而有着广泛的代表意义和现实意义。《蛙》里的一切无不指向 “生命”二字, 主要人物的名字、故事情节, 甚至刊物的名称都在为生命鸣唱。这一切寓言式以及象征式的经营手法, 把小说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 也即观照生命、歌赞生命、敬畏生命。世人对莫言的作品且褒且贬, 褒的多是其巧妙的构思, 贬的是其语言不加节制。 《蛙》则一反常态, 语言干干净净, 很少旁枝逸出。《蛙》的写作匠心独运, 5个章节分别由4封长信和一部9幕话剧组成。写信式的讲述不仅方便了莫言的写作, 也接近了时空的距离以及作者与读者的距离。话剧则是对信件部分另一种角度的重新叙述和有效补充, 它把莫言对生命的敬畏与膜拜情结向更纵深处推进, 整部小说也因之更加富有意味和张力。
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对人民, 尤其是普通老百姓, 是好事还是坏事? 这我无法用我简陋的知识去回答。但我知道, 它对于国家, 从60、70年代走到今天的国家来讲是好的。中国就这么大, 资源就这么多, 人口太多, 后果是什么样? 我不敢想。
可是, 要实行这一政策, 只靠强硬, 行吗? 如果真的行, 王仁美就不会死, 陈眉也不会有如此凄惨的结局, 万心更不会后半生生活在蛙的恐惧中。这个政策从实施到现在已有几十年时间了。可重男轻女的思想在国人的情感中依然根深蒂固。古老中国传承了几千年的东西, 怎能靠强硬解决。
一切都由人的思想来决定。万心能如此坚决的执行计划生育这一政策, 高密乡的百姓能誓死传承重男轻女的思想, 一切都是人的思想决定的。要想把这一政策做好, 做彻底, 思想的解放应该放首位。
而思想的提高, 靠的应该是教育。中国, 一切恶的根源, 源于教育的失败。理论上说, 教育史为了提高人的素质, 提升人的修养, 拓展人的知识……可我们的教育太过功利。学习, 为什么? 将来能谋一份好工作, 有足够的钱, 做一个让他人羡慕, 不用面朝黄土背朝天……你看, 我们的教育是怎么了。
初衷虽好, 过程却出了大的差错。可现在我们不去改变, 明明知道是错的, 可我们依然在延着老路向前走。不论走多远, 回首望去, 路还是原路, 不仅没有改变, 反而比以前来的更结实。
摘要:《蛙》由剧作家蝌蚪写给日本作家杉谷义人的四封长信和一部话剧构成, 讲述了姑姑——一个乡村妇产科医生的人生经历, 在用生动感人的细节展示乡士中国六十年波澜起伏的生育史的同时, 毫不留情地剖析了当代知识分子卑微的灵魂。
【读草房子有感小学】推荐阅读:
读草房子有感08-27
草房子作文600字07-13
草房子优美语句摘抄08-03
草房子读书交流课件11-13
精选篇草房子读书笔记08-27
草房子读后感70010-06
草房子读后感350字06-19
草房子的好句好段06-25
草房子第一章教案07-21
草房子的读书心得体会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