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笔下的动物的教学设计

2024-09-01

作家笔下的动物的教学设计(通用10篇)

1.作家笔下的动物的教学设计 篇一

回顾拓展型

学习目标 :

1、学习掌握透过字面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方法,并在说话、作文中运用。

2、积累带动物名称的成语。

一、课前三分钟展示

二、我的发现(小老师主持)

1、自由读文中的三个句子。

2、想一想:小林和小东有什么发现,你同意他们的看法吗?为什么?

3、小林说的“学习运用这种方法”指的是什么?

4、再从课文中找出类似的句子,说说你的发现。(1)自主发现;(2)组内交流。

5、想想生活中是否有这样的例子,进行交流。

6、联系自己的习作,有运用这种方法吗?

三、日积月累(小老师主持)1、自读成语,要求读的正确。2、你发现这些词有什么特点/。

3、自选一个成语,讲讲成语的故事或意思。4、游戏:成语接龙。、竞赛。每组推荐一名学生在括号里填上动物的名称。看看谁是胜者。九()一毛 对()弹琴 如()得水()死狐悲 杯弓()影()毛蒜皮()立鸡群 指()为马 为()作伥 车水()龙 万()更新 门可罗()()()点水 顺手牵()哀()遍野 抱头()窜

四、课外延伸

尝试积累带有十二生肖的成语。

五、“趣味语文”。(老师主持)

1.自由读短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明白待客之道,了解苏东坡的聪明机智。)

2.再读短文, 读准字音, 扫清自词。

3.默读, 思考讨论。

①从短文中你学到了什么?(学对对子等)

②联系实际谈谈自己平时是怎样待人接物的, 使学生从中明白待客之道, 不能以貌取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家笔下的动物的教学设计 篇二

林语堂的冬是生动有趣的。在《北平的冬天》中, 林语堂笔下的北京, 在冬天显得很好看, 西北风把街道吹得干干净净, 阳光淡淡地挂在天际, 人们则被包得严严的, 只露出一张脸。但冷也有冷的好处, 人们呆在的家中, 体会合家团圆, 其乐融融的温暖;一出门, 被冷风一吹, 又能叫人精神为之一振。不知不觉中, 北京冬天的情调, 就在人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中体验出来。

郁达夫的冬是灵秀委婉的。在《江南的冬景》中, 郁达夫写到, 告别了春的湿润, 夏的炙热, 秋的忙碌, 江南飒爽地进入了无雪的冬天, 采集天地的灵气, 孕育来年的桃红柳绿, 草长莺飞。冬日的江南, 温柔, 平和, 娴静。郁达夫借助丰富的想象, 在不经意的点染之间, 一幅悠闲情调的水墨画, 就呈现在我们眼前。

老舍的冬是温晴多姿的。在《济南的冬天》中, 老舍写济南周围的一圈小山, 在冬天特别可爱, 好象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 这儿准保暖和。”那山、那水、那阳光、那白雪……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特别是浸透在如诗如画美景中的情致, 更使冬天有了一种神韵。

丰子恺的冬是简洁恬淡的。在《初冬浴日漫感》中, 丰子恺写初冬的街道, 是安谧的萧条, 也是寂寥的活泼。路上静悄悄的, 再看不到多的行人, 却时时可以看见黄叶飘零。风起时, 树稍扫过, 呜呜作响;落叶划过, 哗啦啦如纸般鲜脆。丰子恺的文字, 如同一片片落英, 蕴含着人间的情味。

冯骥才的冬是丰厚博大的。在《冬日絮语》中, 冯骥才写到, 冬意最浓的那些天, 屋里的热气和窗外的阳光一起努力, 将冻结玻璃上的冰雪融化;它总是先从中间化开, 向四边蔓延。透过这美妙的冰洞, 他发现原来严冬的世界才是最明亮的。冯骥才把不尽的思绪揉进冬日里, 让人感悟到, 只有到了冬天, 才能实实在在触摸到岁月的存在。

贾平凹的冬是空灵通脱的。在《冬景》中, 贾平凹写冬天的河边, 那些固定歇身的石凳儿, 空落着, 连烫烟锅磕烟留下的残热也不存, 手一摸, 冷得像烙铁一样地生疼。天把石头当真冻硬了, 瞅着一个小石块踢一脚, 石块没有远去, 脚被弹了回来, 痛得“哎哟”一声。贾平凹把北方冬日里冷得发痛的感受, 表达得淋漓尽致, 简直就是一首空灵美妙的冬之歌。

3.女作家笔下的女作家 篇三

莉季娅是阿赫玛托娃的超级粉丝,她们相交于阿赫玛托娃没落期的前夕。有近十年的时间,少年成名的阿赫玛托娃没法在公开场合发表一篇作品,甚至,隔墙就是耳。阿赫玛托娃常常一边高声喊着“你喝茶”,一边把手中的诗稿偷偷递给莉季娅,随后又用最快速度把它焚毁,以免沦为物证。但是,这些字句,居然被莉季娅记在心里,落在札记上,“我不记得回家的每一步了,可我记得她的诗。”

阿赫玛托娃的傲骨,得自她的精神化。即使住在没有供暖的屋子里,窗户上塞着破报纸过冬,她也要天天有人来和她谈诗论文,彼时她几乎是处于亲情的绝地之中——哥哥自杀,父母疏离,丈夫离弃。能给她足够安全感,让她放声笑骂,肆意挥斥的这个话语平台,就是莉季娅。她们在诗句的浸润中,相濡以沫。

《阿赫玛托娃札记》三卷本,跨时近30年,随莉季娅四处隐匿,饱受流离之苦。这种耐力,源自于莉季娅对阿赫玛托娃的爱:闺密之间的亲昵,粉丝对受难偶像的同情,甚至,慈母对胆小孩子的怜惜。阿赫玛托娃的刻毒;阿赫玛托娃的霸气;阿赫玛托娃高频发作的神经质,锁门都要锁好几次;阿赫玛托娃小面积的谎言,她明明为一个字都能易稿数次,却声称“我从不关心别人的看法”。莉季娅的笔下没有回避这些。她就是爱原装的、本色的阿赫玛托娃。

再看吉非笔下的吉皮乌斯。她形容吉皮乌斯是白色恐怖。她的女伴穷得住不起有暖气的屋子,她一早跑过去,告诉人家她的大别墅阳光多么好。这个女伴就是吉菲,所以我相信她写的吉皮乌斯,比任何一个崇拜者都写得锋利。

再看芒索笔下的杜拉斯。她眼中的杜拉斯,专横,自私,蛮力。不过,芒索是个不错的记者,她说:“我要用中间色写这本书”,我觉得她基本上做到了这点。

编辑 赵萍

4.十位作家笔下的秋日,美极了 篇四

秋天的音乐已如圣殿的声音;这壮美崇高的轰响,把我全部身心都裹住、都净化了。我惊奇地感觉自己像玻璃一样透明。

——冯骥才《秋天的音乐》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郁达夫《故都的秋》

谁此时没有房子,就不必建造,谁此时孤独,就永远孤独,就醒来,读书,写长长的信,在林荫路上不停地,徘徊,落叶纷飞。

——里尔克《秋日》

秋天的美,美在一份明澈。有人的眸子像秋,有人的风神像秋。代表秋天的枫树之美,并不仅在那经霜的素红;而更在那临风的飒爽。当叶子逐渐萧疏,秋林显出了它们的秀逸,那是一份不需任何点缀的洒脱与不在意俗世繁华的孤傲。

——罗兰《秋颂》

秋天深了王在写诗 ,在这个世界上秋天深了 ,该得到的尚未得到 ,该丧失的早已丧失。

——海子《秋》

秋天把旧叶子揉掉了,你要听新故事吗。静静的河水睁着眼睛,笑着说:总有回家的人,总有离岸的船。

——简媜《浮舟》

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史铁生《秋天的怀念》

秋天也是从脚心的颜色、指甲的光泽中出来的。初秋让指甲留点肮脏是否更暖和些呢。秋天曲肽为枕,胳膊肘都晒黑了。假使入秋食欲不旺盛,就有点空得慌了。耳垢太厚的人是不懂得秋天的。

——川端康成《初秋四景》

大概我所爱的不是晚秋,是初秋,那时暄气初消,月正圆,蟹正肥,桂花皎洁,也未陷入凛冽萧瑟气态,这是最值得赏乐的。

——林语堂《秋天的况味》

秋日薄暮,用菊花煮竹叶青,人与海棠俱醉。

5.作家笔下的动物的教学设计 篇五

执教人:冉洁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欣赏.评述”的学习领域。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对中外画家用各种表现形式表现的童年生活作品的欣赏,学习基本的欣赏方法,学习用自己的语言简单描述画家的作品以及欣赏作品的感受,提高学生美术欣赏的兴趣和水平。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欣赏表现快乐童年的美术作品,初步感知、了解不同绘画表现形式的美感特征。

2.技能目标:能用自己的语言简单描述画家的作品,并能说说自己的感受。

3.情感目标:感受美术作品中表现童年多种多样的快乐生活,增强幸福、快乐的情感体验,激发珍惜幸福童年,热爱美好生活的情感。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欣赏中外画家表现快乐童年的绘画作品,学习基本的欣赏方法,自己的语言简单描述画家的作品及欣赏作品的感受。教学难点:了解不同画种的表现形式和方法。教学方法:欣赏法、合作探究法。教学准备: 教师:图片课件。学生:课前阅读教材。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谈话

师:唉!咱们班的小朋友怎么看上去都这么聪明可爱呀,老师好想跟你们交朋友,你们愿意吗?(愿意)哇!太好了,谢谢你们,我真高兴,今天真是我最快乐的一天呀,快乐要与大家一起分享,我这里有一些很美的绘画作品,想跟你们分享,你们愿意吗?(愿意)好,请大家看大屏幕,我们一起欣赏吧。(播放音乐,展示图片)2.提问:

师:(逐一简述画作)好朋友们这些画画的都是什么人?你觉得他们的心情怎样呀? 3.生汇报,师小结谈话。

师:说得真好,童年的生活是多么丰富多彩呀!老师现在长大了都特别渴望童年生活呢,真羡慕童年时代的你们呀!4.引入课题,板题,读题。

师:这节课呀,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欣赏画家是怎样把快乐的童年留住的,(板题:画家笔下的快乐童年)来,我们把课题齐读一遍。(读题)二、初步欣赏 1.初读课文。

师:你们的声音真好听!现在请你们把书打开,翻到第二页,我们一边欣赏书上三幅画家笔下的快乐童年作品,一边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引导学生围绕:画的种类?人物在干什么?他们的心情怎么样?进行交流)2.谈谈自己的发现。

师:你们认真思考的模样真可爱,我的哪个好朋友愿意代表自己的小组汇报一下你们的发现呢?(抽生说,其他成员可补充。)3.小结

师:说得太棒了,你真是我和你们这一组的骄傲!是呀,我们欣赏一幅画,首先就得先了解作品的绘画种类,它是中国画还是油画?画家是哪个国家的人?他叫什么名字?然后最重要的是我们从这副画中感受到了什么。三、深入探究 1.关注细节

师:这些绘画作品中熟悉的场景,再一次把我们带到了快乐的时光里,伙伴们想去寻找快乐吗?(想)大朋友带来了一架会穿越的神秘机器,(出示飞船图片)看,这是?(寻找快乐一号飞船)快,我们赶快坐稳,飞船启动口令是:“寻找快乐”出发,来,我们一起启动飞船,大声喊出口令。(“寻找快乐”出发)嘟,飞船停下了。(出示《悄悄话》)(1)欣赏《悄悄话》,谈谈自己的发现。师:这是什么地方呀?你们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抽生说)你呢?(抽生)你呢?

(2)猜一猜 :小女孩可能在说什么?为什么?(课件出示《悄悄话》局部图1,《悄悄话》局部图2)

师:我的好朋友们真是个会观察的小能手!寻找快乐飞船啊,把我们穿越到了1979年,来到了一个农家小院,我们看到孙女在和爷爷说悄悄话,(出示局部图1)他们的表情告诉了我们什么?小女孩在说什么呢,你们听到了吗?我真猜不透,你们有谁愿意告诉我呢?(抽生说)我们从爷爷微笑的表情,小女孩激动的神态上看出他们高兴快乐,他们为什么这么高兴呢?我们从小女孩手上拿的这张纸上面知道了他们快乐的原因,她收到入学通知书了,换了是你,你会怎么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爷爷?(抽生说)(3)师小结

师小结:《悄悄话》是中国画家王友政1979年的一幅绘画作品,这是一幅中国画,画家在作画之前,对自己要描绘的事物进行了很细致的观察,抓住人物高兴的神态表情,带我们走进画的意境中,让我们感受到快乐。

(4)谈谈生活中自己快乐的事

师:快乐的事情多种多样,在你们的生活中,有哪些事让你很快乐,能说说吗?你呢?你呢?(抽生说)收获着这么多的快乐,你们真是一个幸福的孩子,现在,我们继续去寻找快乐吧,口令:(齐说)“寻找快乐”出发。

(5)(出示《洗澡》)欣赏《洗澡》,讨论这幅画是从什么方面来表现快乐幸福的?

师:(出示《洗澡》)我们的飞船穿越到了1892年的美国,伙伴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呢?(抽生说)看到这个画面,我想到了我的小时候,也像画中的这个小女孩一样,享受着妈妈对我的爱,多幸福啊!{你们又想到了什么?谁来说?}在你们的生活中,爸爸妈妈又是怎样照顾你们关爱你们的?你们心里又有什么感受呢?谁来说?(抽生说)如果你就是画面中的小女孩,你的心里有什么感受?(幸福、快乐)是呀,父母的爱,表现在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大家想一想,在小组里讨论讨论:这幅画中画家是从哪个地方让我们感受到了幸福和快乐的呢?(出示《洗澡》局部图,引导生围绕洗脚的细节方面来讨论汇报)(6)小结,情感升华。

师:跟《悄悄话》相比,《洗澡》这幅画,画面并没有把人物的表情清清楚楚的刻画出来,而是把我们的视线引导到母亲给女儿洗脚的细节上,充分表现了深厚的母爱。父母辛辛苦苦养育我们真不容易,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回报父母的爱呢?(抽生说)小朋友们说的真好啊,可见,你们真懂事,都是有孝心的好孩子,大朋友为你们骄傲,我把掌声送给你们。(鼓掌)

2、了解留白

(1)出示《耍孩儿》,欣赏。师:寻找快乐飞船再次出发,(出示《耍孩儿》图片)你们看到了什么?(小朋友们在放风筝)你们喜欢放风筝吗?(喜欢)为什么呢?(引导学生说放风筝是一件很快乐的事)那么,这些小朋友的心情怎么样?(快乐、开心)

(2)比较《耍孩儿》和《小八路》的不同,了解什么是“留白”。师:放风筝的孩子是快乐的,你们平时都在哪些地方放风筝啊?(抽生说)你呢?你呢?你呢?那画上的小孩儿在哪里放风筝?画家把地点画出来了吗?(没有)画家为什么不告诉我们他们在哪个地方呢?大家想一下。(学生思考)(出示《小八路》图片,引导学生从画种上比较)我们再来看《小八路》这幅作品,小八路在什么地方呀?(芦苇丛中)你们看,它们都是一个画种吗?(不是,《小八路》是油画,《耍孩儿》是中国画。)其实呀,画家不是故意不告诉我们,而是在中国画中,把背景留下空白是一种独特的表现方法,它叫做“留白”,(板书:留白)“留白”就是画家留下空白让我们自由想象的意思。现在要你把这些空白的地方画上背景,你会画上些什么呢?(抽学生说)小伙伴们的想象力真丰富啊!(3)你发现背景留白的还有哪一幅作品?

师:快找找这一课的中国画中还有哪些背景留了白?(4)生汇报,师小结

师:你们学习知识的能力真棒!“留白”是我们中国画独特的一种表现形式。小朋友们,这个知识点你们记住了吗?

3、比较画面,感受衬托(1)了解颜色的深浅

师:(出示图片)下雪了,洁白无瑕的雪花好像给大地铺上了一层厚厚的地毯,真美呀!这两幅图片的背景都是美丽的雪地,你们比较一下,哪幅图中的小朋友更容易让我们看见她?(第二幅)为什么呢?(引导学生:因为第二幅中的小朋友穿的衣服是红色,在白色这种浅色的背景上,红色这种深色很显目)颜色深的背景,用浅色来搭配,浅色的背景,用深色来搭配,这样深浅不同的颜色对比搭配,画面才鲜艳有层次。

(2)出示《康乃馨、百合、玫瑰》、《提着水罐的小女孩》,生分组讨论,感受深浅颜色的衬托。

师:好,现在我们就用刚才对比搭配的方法来欣赏这下面两幅画,(出示课件《康乃馨、百合、玫瑰》、《提着水罐的小女孩》)这两幅油画作品都表现了小女孩在花园中快乐玩耍的情景,你们发现它们的背景有什么不同吗?(课件出示两幅画的黑白图)

师:(引导学生发现:画面的背景不同,一幅背景颜色很深,人物衣服的颜色很浅,一幅背景颜色很浅,人物衣服的颜色很深。)小伙伴们真厉害,一点就懂,这两幅画上的小女孩是通过背景色调的衬托而表现出来,第一幅画是以深色背景衬托浅色主体形象,第二幅画是以浅色背景衬托深色主体形象。(课件分别出示:以深色背景衬托浅色主体形象,以浅色背景衬托深色主体形象。)这样的表现方法叫色彩对比,(板书:色彩对比)作用是通过色彩的对比来衬托画面的美。(出示《扮小丑的保罗》)谁来说说《扮小丑的保罗》又是以什么背景衬托什么主体?(抽生说)你们学得真快!

四、尝试赏析

1.自主选择一幅画,说说你选择的是谁的作品?属于什么画种?画面表现了什么内容?你感觉到画中的人物心情怎么样?画家在处理人物和背景时用了什么方法?

师:同学们,现在你们能用我们刚才学到的知识来欣赏这些画吗?(课件出示:《小八路》、《三月三》、《三毛迎解放》、《闲庭春画》、《牧童生活》、《扮小丑的保罗》、)

2、学生交流汇报。(抽生上台说)(引导学生用规范的语言)

3、师生共评。

(说得怎么样?还可以怎么补充?)五、小结延伸

1.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知识点。

师:这节课同学们有哪些收获啊?(引导学生说收获,如:注重细节,“留白”是我们中国画独特的表现形式,深浅颜色的对比衬托)2.欣赏其他画家的作品。(课件出示)

师:同学们的收获真不少,老师还为大家准备了一些画家表现快乐童年的作品,快去欣赏吧,看看能不能找到你熟悉的场景。(欣赏作品)

3、小结

6.作家笔下的动物的教学设计 篇六

一、两姐妹作家的生活与创作

夏洛蒂·勃朗特于1816年4月21日出生于英国约克郡的一个山区小镇桑顿, 那时她已有了两个姐姐玛利亚和伊丽莎白。而在这之后的四年中, 勃朗特一家又紧接着迎来了三个兄妹, 分别是布兰韦尔、艾米莉和安妮。艾米莉·勃朗特出生于1818年7月30日。在艾米莉出生的两年后, 即1840年, 由于父亲的工作调动, 勃朗特一家八口人搬到了更为偏僻的小山村霍沃斯。在这个地方, 勃朗特一家从此扎下了根。然而不幸的是, 仅在搬到霍沃斯的第二年, 勃朗特夫人就去世了。年仅五岁的夏洛蒂从此失去了母爱, 而才三岁的艾米莉更是可能尚未知母爱为何物。所以当我们看到两姐妹作品中频繁出现的早年孤独的主角也就不以为奇了。

在这之后的第三年, 两姐妹和她们的大姐、二姐相继被送到考文桥———一所专为教士女儿开办的学校念书。这所学校生活条件恶劣, 教育方法粗暴, 仅在入学的第二年玛利亚和伊丽莎白就因身体状况下降而早早夭亡。在考文桥的这段生活经历对夏洛蒂影响至深, 甚至成为了《简·爱》中洛伍德生活的原型。就此, 勃朗特一家的六兄妹只剩下四人, 开始在家接受姨妈以及父亲的教育。她们从佣人苔比那里知道了许多残酷的旧日乡村故事, 从父亲对新闻的独立见解中不断吸取营养, 还形成了写诗写小说写剧本互相交流的小团体。早年的学习生活奠定了两姐妹的文学修养。

只是“夏洛蒂深沉周到而又痛苦地感到对剩下妹妹们所应负担的责任……夏洛蒂对她们两个都是母亲般的朋友和监护人;这种超过她年龄的对爱的承担, 使她感到比自己的实际年龄要大。” (1) 在夏洛蒂15岁的时候, 她再次去到学校, 在罗海德的伍勒小姐学校优秀地完成了两年的课程后回家教妹妹们学习。在这个时期, 绘画与在荒原上散步成为了姐妹们最快乐的事情。勃朗特一家不常邀请别人做客, 也不喜爱外出做客, 姐妹们的社交生活少而又少。“他们全家都有极为敏感的自尊心, 害怕欠人家的情, 外出做客时也担心‘呆的过久人家不欢迎’。” (2) 这种家族性的情感克制以及对人际关系的疏远, 深深地烙上了姐妹们的个性。

在1835年, 夏洛蒂回到伍勒小姐学校任教师, 艾米莉也去该校学习, 但三个月后就受不了纪律严明的生活回到了家。“我妹妹喜欢荒原。她觉得即使是石楠丛生的荒地里最黑的部分, 花开得都比玫瑰鲜艳……她能够在那孤寂的荒凉中找到许多心爱的乐趣, 尤其是自由。” (3) 从这里我想我们可以嗅出此后《呼啸山庄》中的荒原上那股吸引凯瑟琳和希思克利夫的强烈气息。“艾米莉诗歌和小说阴郁热烈的气质, 以及她驰骋于天地之间的精神体验, 显然来自她对这片荒原的钟情。” (4) 艾米莉对石楠荒原的这份挚爱可以说其实也是夏洛蒂的一种心病。两姐妹都对自己的家有一种无可取代的依恋, 只不过夏洛蒂出于那种对家庭的深深责任感一直艰苦地坚持在外的教职工作。1842年, 为了有能力开办自己的学校, 夏洛蒂和艾米莉同去布鲁塞尔的埃热夫人学校学习。“根据埃热的观点, 艾米莉有逻辑头脑, 还有论辩能力……损害这种天赋的力量是一种顽固的意志……她那强大的头脑会从旧有的只是中推导出新的发现。她的顽强的意志不会被别人的反对和困难所吓倒, 誓死不会让步。” (5) 尽管艾米莉在学校仅呆了9个月就回到荒原留下夏洛蒂一人继续求学, 但她们的老师埃热先生的这段话生动地概括了艾米莉的个性。

夏洛蒂则一如既往地表现出她那种强大的责任感以及坚持力, 独自度过了在学校学习并且兼任教师的两年, 直到与埃热夫人相处不甚愉快返回家中。在这期间与受人尊敬的埃热先生的交往经历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对夏洛蒂的生活以及之后的创作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在这期间她的通信里有一段话吸引了笔者的注意:“……但是我现在有时觉得, 我的所有的观点和情感, 除了一些友谊和感情以外都与过去发生了变化……事实上, 我已经不小了, 我快28岁了, 看来, 我应该像其他人那样工作, 同残酷的现实世界作斗争。然而, 目前我有责任克制这种情感, 我将尽力去做。” (6) 我们可以发现, 这种对感情的遏制力与简·爱时时刻刻对自己感情的抑制不无两样。而那学识渊博、经历丰富的老师埃热先生也可以说和罗切斯特也不乏相像。通信中还提到“对于既无财产又不漂亮的女人来说, 把结婚作为她们愿望和希望的主要目标, 作为她们所有行动的目的是低能的, 我不会这么做”。 (7) 不过, 在《简·爱》中, 夏洛蒂最后还是赋予了简·爱完整的婚姻, 是否可以想象成她在文学世界对自己的这段感情的成全呢?

然而, 命运始终对姐妹俩不断刻薄。在夏洛蒂从埃热夫人学校回家之后, 办学计划还是未能成功, 父亲身体大不如前, 弟弟布兰韦尔也因在做家庭教师之时与主人太太发生感情纠葛而辞退在家一蹶不振。不过也就是在这之后的第二年, 连同妹妹安妮, 三姐妹的诗集以化名《柯勒、埃利斯、阿克顿·贝尔诗集》于1846年出版。同年, 当艾米莉的《呼啸山庄》与安妮的《艾格尼斯格雷》相继被出版社接受而夏洛蒂的《教师》不断被退稿之时, 在陪父亲的看病途中夏洛蒂坚强地开始了她一生最伟大的作品———《简·爱》的创作。读一下她自己说的话吧:“柯勒贝尔的书到处没人接受, 也没人肯定它的优点, 因此, 一种令人寒心的失望开始袭击她的心。” (8) 在这样一种出版压力之下, 比起艾米莉的《呼啸山庄》的宣泄与自娱, 夏洛蒂的《简·爱》势必多出了许多原则与方法的顾虑。

可是1847、1848年间文学上的成功并没有带给勃朗特一家多少欢乐, 因为死亡在短短九个月内夺去了这个家庭大部分亲人的生命, 布兰韦尔、艾米莉、安妮先后因病去世, 夏洛蒂自己的身体状况也在巨大的忧伤中不容乐观。在1855年, 夏洛蒂年仅38岁, 追随着早夭姐妹们的脚步也离开了人世。勃朗特姐妹们只给我们留下了她们短暂生命中创作的数部作品以待缅怀。而《简·爱》和《呼啸山庄》则是夏洛蒂、艾米莉两姐妹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作品。

二、简·爱与凯瑟琳的经历与追求

相同的社会背景, 相同的家庭影响, “狭小的艺术天地里展现的人性中的巨大激情”, 构成了夏洛蒂与艾米莉两姐妹小说相似性的基础。而两姐妹的作品《简·爱》和《呼啸山庄》里的两位女主角则尤其体现出了这种相似性。

简·爱和凯瑟琳的生活历程从环境变化来看都比较简单。简·爱自父母双亡后就寄住在舅妈家, 因为发生矛盾而被送到了洛伍德学校。18岁成年后去到桑菲尔德府当家庭教师, 后因恋爱不顺遂出走到沼泽山庄, 直至最后回到恋人罗切斯特身边。而凯瑟琳的生活历程似乎更为简单:自幼就一直和亲人兼恋人的希思克利夫生活在呼啸山庄家中, 直至后来发生误会, 希思克利夫离家出走而嫁到画眉山庄与林顿成婚。两位女主角生活的天地都不甚狭小, 都是一些较为闭塞的小地方, 接触的人群也较为局限。值得一提的是, 两位女主角可以说自小都处在一种饱受压迫的“孤儿境遇”之中。简·爱自幼父母病殁, 到了舅舅家之后, 舅舅也很早过世, 小简·爱只能在没有血缘关系的舅妈监护下生活。“在盖茨海德府, 我和谁都合不来, 我和那儿的人都不相像。” (9) 小简·爱不但得不到亲人的正常关爱, 而且还要时常忍受堂哥的欺侮与虐待, 饱受舅妈偏心的惩罚。到了洛伍德学校之后, 境遇也未改变多少。“我在洛伍德过的第一个季度长得就像整整一个时代, 而且还不是黄金时代。” (《简·爱》, P75) 这个学校生活条件不佳, 规矩谨严且教学方法粗暴, 小简·爱可以说是一直生活在一种压抑无比的环境中。而凯瑟琳呢?也是自幼母亲父亲先后去世, 剩下一个“可恶的代理人”般的哥哥, 只能与父亲带回的“野孩子”希思克利夫相依为命。哥哥还不断欺压她的伙伴, “还威胁说, 我们要是违背他的命令, 他就要把他从这个家里赶出去” (10) 。我们可以发现小凯瑟琳的童年乖张顽劣之外却也有着不一般的苦楚。

但是因为面对生活作出的选择不同, 简·爱和凯瑟琳在这之后收获的境遇却大不一样。简·爱在洛伍德完成了六年学业和两年教师生活, 这八年生活似乎塑造出了这样一个简·爱:“我忠于职守, 克尽本分;我安然文静, 相信自己已经心满意足。在别人眼里, 通常甚至在我自己看来, 我似乎都是一个循规蹈矩安分守己的人。” (《简·爱》, P109) 可是好在当恩师兼挚友谭波儿小姐结婚离校后, 简·爱感觉自己又渐渐恢复了本性:“几年来我的世界一直局限于洛伍德, 我的经验只限于它的规章制度。这时候我才想起, 真正的世界是广阔的, 一个充满希望和忧虑、激动和兴奋的变化纷呈的天地, 正等待着敢于闯入、甘冒各种风险寻求人生真谛的人们。” (《简·爱》, P109) 于是她自己通过登报求职到了桑菲尔德当家庭教师, 并且与男主人罗切斯特产生了真挚的爱情。而我们的凯瑟琳呢?在出嫁之前, 除了呆在呼啸山庄, 可以说人生的唯一一次意外经历就是因为养病而在画眉山庄住了五个星期。“跟他们在一起时, 没有什么可以诱发她暴露出自己那粗野的一面。” (《呼啸山庄》, P76) 这趟画眉山庄之行并未真的把凯瑟琳变成一位“淑女”, “她也不想约束自己那放荡不羁的天性, 那样做了也不会给她带来声望和称赞” (《呼啸山庄》, P76) 。后来, 虽然凯瑟琳明明深深爱着没钱、地位低下的希思克利夫, 却由于埃德加·林顿的英俊有钱而愿意嫁给他, 直接导致了希思克利夫一气之下的出走与回来后的狠狠报复, 在心灵饱受折磨与健康损坏后死去。简·爱的结局相比之下要好很多。她在发现罗切斯特已经结过婚后出走到了沼泽山庄, 收获了一笔丰厚的遗产, 期间甚至拒绝了一个虽则无爱却比之罗切斯特更为英俊优秀虔诚的牧师圣约翰的求婚。不过她与罗切斯特的恋爱虽然经过了一段波折, 可最后还是结合到了一起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简·爱》和《呼啸山庄》各自作为以爱情发展为重要线索的小说, 可以说对于爱情的追求构成了两位女主角最为重要的经历, 也最为反映了她们的个性特征。

两部小说里最主要的两对恋爱关系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男女双方存在着一定的地位差距。简·爱是一个地位低贱的穷教师, 而男主人罗切斯特却是上流社会的典型代表;凯瑟琳是呼啸山庄的大小姐, 而希思克利夫却只是一个身世不明的弃儿。但是她们都能够不顾这种差别, 敢于去爱。简·爱那段表白一直广为人道:“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 我就没有灵魂, 没有心吗?……我现在不是凭着习俗、常规, 甚至也不是凭着肉体凡胎跟你说话, 而是我的心灵在跟你的心灵说话, 就好像我们都已离开人世, 两人平等地一同站在上帝跟前———因为我们本来就是平等的!” (《简·爱》, P335) 她和罗切斯特的爱情发展从互相倾慕到心灵沟通再到心心相印, 简·爱那瘦弱的身躯里饱含着对金钱、门第、等级的蔑视, 她爱罗切斯特的正直热情、坦陈友好, “我觉得他仿佛是我的亲戚, 而不是我的主人。” (《简·爱》, P194) 简·爱的思想跟随他穿过一个个他所揭示的新领域, 对于爱情中的地位差距全然不顾而只求精神融合。而我们的凯瑟琳呢?面对父亲死后被哥哥贬黜去干重活的希思克利夫, 凯瑟琳“把她听课时学到的都教给他, 还陪他在地里干活或玩耍” (《呼啸山庄》, P51) 。哥哥对希思克利夫的不断贬低却丝毫没有影响凯瑟琳与他热烈地相爱。希思克利夫对于凯瑟琳而言, 正如她对管家内莉说的:“我就是希思克利夫……他并不是作为一种乐趣, 而是作为我自身存在我的心中。” (《呼啸山庄》, P95) 她和林顿结了婚过着物质优越的生活, 可当希思克利夫一回来, 她甚至觉得自己过去整整七年的生活变成了一片空白。对于凯瑟琳来说, 离开希思克利夫, 简直就像离开了自己的灵魂。我想, 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简·爱和凯瑟琳追求的爱情都是一种建立在深厚感情基础上的精神的契合。

可是, 从简·爱和凯瑟琳的爱情不一样的最终结果, 我们也能发现她们的不同之处。当简·爱知道了罗切斯特疯妻子的存在之后, 毅然离开了桑菲尔德, “他身上已经失去了纯洁无暇的真诚, 因此我必须离开他。” (《简·爱》, P394) 她宁可继续当一个孤独的穷教师也不愿意让自己的爱情蒙上污点而去当一个衣食无忧受到宠爱的情妇。简·爱在诱惑之下坚持着自强自立的人格和尊严, 而凯瑟琳对爱情的追求却不够彻底, 一度抛不开对物质享受的依赖。她一度觉得嫁给希思克利夫会降低自己的身份而面对林顿的求婚有着这样的想法:“他将来会很有钱, 我会成为这一代最了不起的女人, 有这样一个丈夫我会感到骄傲。” (《呼啸山庄》, P90) 虽然她自认为愿意嫁给林顿的原因是可以帮助希思克利夫站起来, 安排他摆脱她哥哥的逼迫和欺压。可是我们依旧能发现凯瑟琳在追求真爱过程中的徘徊。可能是小时候那次为期五个月的画眉山庄之旅让对现实的虚荣从此在她内心悄悄扎下了根。由于凯瑟琳对真爱追求的不彻底, 也就直接导致了后来希思克利夫复仇悲剧的发生。就像希思克利夫在凯瑟琳弥留之际疯狂追问的那样:“你有什么权利———回答我———对林顿心存那种可鄙的幻想呢?” (《呼啸山庄》, P186) 凯瑟琳为她在爱情路上一度的不坚定而最终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三、艺术形象·作品主题·创作动因

通过上节简·爱和凯瑟琳生活历程以及爱情追求的比较, 不难发现她们的个性特点, 甚至我们可以说是她们同中带异的性格特征决定了她们各自的生命历程。

简·爱和凯瑟琳骨子里都有一种反抗性。简·爱的这种反抗性格主要是从她对平等、自由的追求中体现出来。在简·爱还在舅母家的时候, 当被凶暴专横的表兄欺负时, “发疯似的和他对打起来”, 骂表兄“你像那班罗马暴君!” (《简·爱》, P9) 她还会对自己受欺压的处境进行思考:“我一直遭到无情的虐待, 我要反抗。” (《简·爱》, P43) 她用对舅母的这种揭露来反抗:“别人都以为你是个好女人, 其实你坏透了, 心肠毒的很。” (《简·爱》, P44) 而到了洛伍德学校之后, 面对被学监惩罚的朋友, 简·爱告诉她“当我们无缘无故挨打时, 我们一定要狠狠回击。” (《简·爱》, P71) 如果要说这个时期的反抗是一种少儿时期的不自觉的话, 在简·爱成年之后, 反抗性格却依旧与她紧紧相随。在刚离开洛伍德到了桑菲尔德转换生活环境之初, 简·爱独自一人的时候就发出了这样的宣言:“千百万人注定要处在比我更加死气沉沉的困境中, 而千百万人在默默地反抗自己的命运。” (《简·爱》, P143) 面对与主人的谈话, “我并不认为, 先生, 仅仅因为你比我年龄大, 或者比我阅历丰富, 你就可以对我发号施令。” (《简·爱》, P176) 作为一个雇来的下属, 面对付她薪水的主人的“耍点威风”的要求, 简·爱说她作为一个生来自由的人决不忍受傲慢无礼。可以说简·爱对于一切不平等要求都进行着她的反抗。所以当她后来用对罗切斯特的真爱反抗地位差距, 又用对罗切斯特的拒绝反抗婚姻的不平等, 我想我们一点都再不会讶异。

凯瑟琳反抗性格表现的方式和简·爱的略有不同, 主要是从她的自由奔放与桀骜不驯中体现出来的。“可是他们最大的乐趣是, 打从一大早就到荒原上, 在那儿待上一整天, 而事后的惩罚, 倒成了可笑的小事一桩了。” (《呼啸山庄》, P52) 荒原远离人烟的自由气息让凯瑟琳的灵魂热情而且奔放, 使她不受任何束缚, 反抗一切约束。“她最高兴的是我们一起骂她的时候。她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神气, 用她那张机灵的利嘴来对抗我们” (《呼啸山庄》, P47) 。凯瑟琳看上去是个不服成人管教的孩子, 可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她对自由的追求。当被仆人逼着读《圣经》的时候, 凯瑟琳这样记录自己的行为:“我可受不了这差事。我提起这本脏书的封面, 使劲把它扔进了狗窝, 赌咒说我最恨善书。” (《呼啸山庄》, P23) 童年时期的凯瑟琳就敢说敢做并且无视权威。所以当父亲死后, 她一面与希思克利夫一同反抗哥哥的贬低和压迫, 一面毫不顾忌身份、地位差距与希思克利夫交往相恋, 也就一点也不出人意料了。

在反抗性格以外, 我们还能发现:简·爱和凯瑟琳都是从小就拥有激情天性的女人, 只不过成年之后, 激情以不同的方式展现。凯瑟琳的激情除了其自由奔放与桀骜不驯之外, 甚至还带有一种不加控制的狂暴, 爱与恨都无比鲜明。希思克利夫出走的那个晚上, 凯瑟琳“不戴帽子, 也不披肩巾站在那儿, 任凭雨水浇淋在她的头发上, 衣服上。” (《呼啸山庄》, P98) 甚至一夜不愿意换掉湿衣服, 一夜不睡觉直至生了一场大病。“她还认为她最近的这场病, 是她有权要求别人迁就她。” (《呼啸山庄》, P102) 凯瑟琳有意识地用伤害自己身体来缓解希思克利夫的出走对她形成的巨大打击, 来宽慰自己的精神失落。而当希思克利夫回归, 她的身体也随着他的复仇进行而在自我折磨中每况愈下, 伴随着高烧和神志不清的是精神错乱和疯狂。“恩肖这家人的火暴脾气你是知道的, 而且林顿太太比所有人更加突出……她先是大发雷霆, 接着便发疯似地昏过去了……她在火气最大时便冲了出去, 把自己锁进了房里, 在这以后她就不肯吃东西;现在她一会儿说胡话, 一会儿处于半昏迷状态。” (《呼啸山庄》, P149-150) 当现实中的局面无法面对之时, 凯瑟琳变得疯狂而且易怒:“疯狂的怒火从她那两道眉毛下迸射而出。” (《呼啸山庄》, 第148页) 成年之后的凯瑟琳心理和行为由任性和叛逆发展成了专横和凶暴。

和表兄、舅母发生冲突时“简直像只疯猫”的小简·爱, 风声和喧闹也会引起她“奇特的激动”和“不顾一切的狂热”, “盼望寒风呼啸得更凶猛, 盼望暮色浓到漆黑一团, 盼望喧闹变成叫嚣” (《简·爱》, P68) 。但简·爱激情的天性到了成年走向的是与凯瑟琳外向的狂暴截然相反的内向的自虐与压抑, 可以说激情越是涌动, 行为越是克制。当对情敌英格拉姆小姐进行分析后发现她迷不住罗切斯特的时候, 除了“无休无止的激动”, 简·爱同时陷入了“令人痛苦的抑制之中”。在下决心离开罗切斯特的时候这样告诫自己:“不, 你得靠自己把自己拉走, 谁也不会来帮你。你一定得自己挖掉自己的右眼, 自己砍掉自己都右手, 你的心将成为祭品, 而由你作为祭司来把它一刀刺穿。” (《简·爱》, P396-397) 由于感情过于强烈, 相应的抑制也显得暴虐。但是就像她自己说的洛伍德“较为和谐的思想, 较有节制的情感, 已经在我的心中扎了根” (《简·爱》, P109) , 简·爱成年之后经过抑制的激情, 使她做出的选择永远比凯瑟琳冷静而又理智。

其实甚至我们可以说, 凯瑟琳激情的无所控制其实是由于她理性的缺乏造成的, 原始感性因而无所顾忌, 遇事缺乏深度的思索。而简·爱则既充满激情, 又多一种智性的优越。在一样面对并非真爱的人的求婚, 需要对爱情作出选择的时候, 简·爱和凯瑟琳做出的判断是截然不同的。就像罗切斯特化作女巫对简·爱下的判语一样:“理智稳坐马鞍, 牢握缰绳, 决不会让感情脱缰乱闯, 将她拖入深渊。” (《简·爱》, P266) 当高大英俊、善良虔诚但却缺乏感情的圣约翰向简·爱求婚之时, 简·爱能冷静地看透圣约翰无爱的本质, 作出准确理智的判断:“不嫁给他, 决不会使我感到伤心, 可要是让他如愿以偿———冷静地把他的计划付诸实施———这我能受得了吗?我明知他完全心不在焉, 我还能从他那儿接受结婚戒指, 忍受爱的一切形式吗?他给予的每一个亲热表示, 都只是为了原则作出的牺牲, 这种意识我能容忍吗?” (《简·爱》, P541) 简·爱用这种自我对话的方式对处境进行了深刻地反思。然后作出准确的判断与选择:“他珍爱我, 犹如士兵珍爱一件好武器, 仅此而已……不, 这样的殉道是极其荒诞的, 我决不愿意经受。” (《简·爱》, P541)

凯瑟琳面对林顿的求婚相比之下作出的判断则显得很缺乏理智。她找内莉倾诉秘密寻求意见的时候其实她已经答应了林顿的求婚, 比起简·爱拒绝圣约翰的过程显然草率许多。她告诉内莉她爱林顿的原因是他英俊、年轻、活跃、有钱、而且爱自己, 想当然地觉得自己能够靠嫁给林顿帮助希思克利夫站起来。她作出的判断是认为自己可以既拥有林顿作为丈夫带来的物质保障, 又能同时与希思克利夫继续灵魂般深爱。这种幼稚的判断别说旁观的读者, 就连聆听她诉说的内莉都听不下去:“……可是我猛地把她推开。对她的傻话, 我再也没有耐心听了”、“……你对婚姻中应该承担的责任一点不懂……你别再拿什么秘密来烦我了” (《呼啸山庄》, P95) 。作为荒原的女儿, 凯瑟琳身上的自然天性过于热烈, 思维方式单纯并且直接, 使她在需要理智的文明社会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而简·爱则相对经过学习与工作的洗礼, 思维方式更为深刻, 对自己与环境关系的认识更为清晰, 使她相较凯瑟琳而言拥有了一种智性的优越。

19世纪的欧洲小说家人才辈出, 以女性为主角的小说也佳作纷呈。在充满了“家庭天使”类小说女主角的天下, 勃朗特两姐妹笔下的简·爱和凯瑟琳的横空出世必定轰动了整个流行小说界。简·爱作为一个穷、低微、不美、矮小的女主角首先冲击了传统小说的女性审美观, 她在恋爱过程中对金钱地位的鄙视、对精神契合的追求, 对不平等以及不自由的反抗, 激情与理智的完美分配, 充分显现了一个自尊与自爱的女性典型。而凯瑟琳的顽强、狂野与反抗, 摆脱了一直压制在西方女性身上温柔、道德、忍让的历史锁链, 在经历了灵魂背叛之后的最终回归, 她对自由与真爱至死不渝的追求, 就像荒原上盛开的石楠花一样惊人。

《简·爱》、《呼啸山庄》这两部作品通过刻画两个反传统的女性形象, 带给了我们关于作品主题更深层次的思索。夏洛蒂常年的教师生活势必给她同为家庭教师的女主角带上了很多自传色彩, 而她早年的求学经历也间接反映在了作品中关于学校的叙述里。“作者将女主人公在慈善学校备受侮辱、折磨以及忍冻挨饿的不幸遭遇描绘得淋漓尽致。这种描绘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作者对英国资产阶级慈善事业的虚伪与残忍所作的严厉谴责。” (11) 简·爱在教会学校的成长经历使得这部作品首先反映出了对现实社会的揭露与批判, 而简·爱的教师经历则在不断辗转中体现出了在现实生活中曾经数次意图办学的作者对于教育理想的追求。除此之外, 《简·爱》最大的主题便是探讨了女性在社会、家庭中的地位问题。简·爱作为一个没有财产、地位的穷教师, 敢于把自己置于上层社会人物平等的地位。《简·爱》从一个女人的反抗, 展示了社会平等的崇高理想。简·爱在恋爱过程中强烈的自尊自爱也塑造出了一个全新的妇女形象, 谴责了以姿色、财产、门第为基础的婚姻观, 歌颂了爱情的崇高。至于《呼啸山庄》, 它“既写超人世的爱, 又写人世间‘爱’和‘恨’的冲突” (12) , 它通过凯瑟琳与希思克利夫那段强烈、真挚的生死之恋, 传达了对自由精神的原始追求、对世俗偏见的至死反抗, 构成了一部“人间情爱的最宏伟史诗”。

此外, 勃朗特两姐妹通过两个角色分别体现的灵肉结合的最高爱情模式, 深刻展现了勃朗特两姐妹的爱情理想。从两姐妹生平中我们可以鲜明发现她们自身生活天地以及接触人群范围的狭小, 由此她们创作出笔下同样生活范围单调、生平经历简单的女主角可以说是不足为奇。同时, 她们作为两个青年女性, 一个仅在写作《简·爱》之前有过一次暗恋老师的经历, 一个终其短暂一生未曾有过恋爱经历。然而人性中最伟大的激情是无法被掩盖的, 她们在生活中未释放的激情都蕴入了她们的作品。

四、两部作品的艺术风格

《简·爱》和《呼啸山庄》都是带有浪漫主义风格的现实主义作品。“她们都通过自己的作品表达了自己的人生追求, 宣泄了自己的内心痛苦, 也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批判意识。” (13) 无论是简·爱和罗切斯特的一见钟情、有情人终成眷属, 还是凯瑟琳和希思克利夫的青梅竹马、跨越时空的情爱, 两姐妹的爱情理想构成了作品的浪漫氛围。并且我们还能发现, 两姐妹的这两部小说都为女主角安排了除去男主角之外的另外一位重要恋爱对象, 即《简·爱》中的圣约翰和《呼啸山庄》中的林顿。这两个次要男性角色正是世俗理想对象的典型代表, 他们对简·爱和凯瑟琳的追求更是为作品增添了浪漫主义气息。而在浪漫主义笔调之下, 主人公的经历在反对人性压迫, 鼓励妇女自尊自爱上实又反映出了作品的现实主义主题。

《简·爱》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 似乎是作者把自己的情感经历向读者娓娓道来。虽然写的并不全是夏洛蒂本人生平, 但很多情节都取材于她的现实经历。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让小说的戏剧性大大增强, 读者似乎跟着简·爱的心理活动一起拥有了喜怒哀乐。在故事的叙述中, 我们可以发现它由简·爱的内心独白、心理分析、心灵对话等穿插构成, 甚至还有童年红房子里的幻觉、婚礼之前的噩梦等的描述。比如说在简·爱与仆人对话知道情敌英格拉姆小姐的存在之后, 先是由内心独白开始:“我站在自己的法庭上受审, ‘记忆’出来作证……”。 (《简·爱》, P211) 紧接着就是一段仿佛第三者出现给予女主角批判的画外音:“简·爱是世界上最大的傻瓜, 最想入非非的白痴, 她把毒药当作琼浆玉液喝下……”。而接下来则是一连串自问自答:“‘你, ’我说, ‘是罗切斯特先生喜爱的人吗?……去你的吧!你愚蠢得让我恶心。人家偶尔有点喜爱的表示, 你就沾沾自喜……’”。 (《简·爱》, P211) 经过以上形式的自我分析之后, 简·爱彻底分化出一个强势、压抑的自己对软弱、不坚定的自己进行判决, 命令自己做和英格拉姆小姐的对比画像:“‘……我命令你!不许哭哭啼啼!不许多愁善感!不许懊丧惋惜!我只容许有理智和决心……’” (《简·爱》, P212) 通过以上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夏洛蒂单一的叙述视角非但没使小说叙述显得单调平淡, 反而变化出了不同的表达方式, 使读者把全部焦点都集中在了女主角简·爱的身上, 阅读过程中产生的情感也被激烈地裹挟着前进。

《呼啸山庄》则具有异域情调, 无论是粗犷的恶棍式男主角还是常年厉风不断的偏僻山庄, 充分展现了几近与世隔绝的作家艾米莉无比强大的想象力。她以浪漫主义笔触描写自然环境, 再现了一个狂暴、混乱而又具有十足热情的世界。那个希思克利夫出走的风雨呼啸的夜晚, 伴随着凯瑟琳遍寻不着的悲哀绝望, “不管我怎么劝, 不管那隆隆的雷声和开始在她四周噼啪下落的大颗雨滴, 她始终站在那儿, 时不时喊上两声, 然后倾听一会儿, 接着便又嚎啕大哭起来。” (《呼啸山庄》, P97) 使人联想到《李尔王》中暴风雨的场面。在结构上则采用一个自始至终目击呼啸山庄变化的老家人对陌生人讲故事的倒叙手法, 使读者跟着房客洛克伍德追问老管家内莉以探寻一整个故事的原由。其中还穿插有洛克伍德不经意中发现的凯瑟琳日记以及林顿妹妹寄给内莉的信, 叙述视角的多重变换让读者在断断续续的叙事时间中似乎了解到更多的事实真相。“在多视角的叙述手法、内心独白和心灵对话, 以及在心灵世界的构建和情感氛围的营造方面, 都有着独到之处。” (14) 艾米莉借助凯瑟琳与内莉的对话来展现凯瑟琳的内心独白, 比如她绝食三天后与内莉谈心以及叫她开窗时的呓语不断:“‘……内莉, 让我来告诉你, 当时我是怎么想的……啊, 我浑身都在燃烧!但愿我是在屋外, 但愿我重又成为一个小女孩……为什么我会变成这样?为什么几句话就叫我血往上涌, 激动万分?我确信, 只要让我一到那些小山上的石楠丛中, 我马上就会恢复到我本来的样子……’” (《呼啸山庄》, P145) 诸如此类的呓语般的自诘可以说是不甚枚举。而梦幻和预感等也与小说人物紧紧相随。无论是洛克伍德噩梦之后看到凯瑟琳幽魂的幻觉, 还是凯瑟琳伴随着神智失常的高烧中产生的种种幻想, 都为作品营造出一种神秘而狂暴的气氛。

综上, 不管是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简·爱》还是浸透了悲剧的《呼啸山庄》, 随风作古的勃朗特两姐妹在文学史上留下了两位经久不衰的女性形象。简·爱和凯瑟琳———两姐妹笔下的这两姐妹带给了我们关于社会、关于爱情、关于人性源源不断的思索。

摘要:本文通对勃朗特两姐妹生平以及简·爱和凯瑟琳这两个女性形象进行比较分析, 以发掘两姐妹作家笔下人物的异同, 并且对两部作品的主题内容和艺术特征进行概括。

7.品味作家笔下的美食 饺子 篇七

做饺子第一面皮要好。店肆①现成的饺子皮,碱太多,煮出来滑溜溜的,咬起来韧性不足。所以一定要自己和面,软硬合度,而且要多醒一陣子。盖上一块湿布,防干裂。擀皮子不难,久练即熟,中心稍厚,边缘稍薄。包的时候一定要用手指捏紧。有些店里伙计包饺子,用拳头一握就是一个,快则快矣,煮出来一个个的面疙瘩,一无是处。

【注释】

①店肆:泛指各种商店,又有店铺、铺席等名称。

【赏析】

梁实秋笔下的饺子可真够精致的,不是小,而是奇小——长仅寸许。饺子清晰地展现在了我们的眼前。看那馅,看那汤——清澈而浓,漂着少许鸡油,的确让人有些禁不住诱惑了,难怪他会“吃得精光”,“连连叫好”。朴素的文字中透出了一份快意,含蓄地流露出了无限的赞叹。

做饺子,也有很大的学问呢!一是面皮要好,作者采取了对比的手法,表明面一定要自己和,醒一阵子,盖上块湿布,方法巧妙。二是包的时候一定要用手指捏紧,再次使用了对比的手法,语言明快、简洁。行文中,作者多使用四字词语,读起来有节奏感。

8.中国现代作家笔下的英国印象 篇八

关键词:中国现代作家;老舍;英国印象

一、矛盾交织的态度

1924年9月14日,老舍乘坐德万哈号客轮达到英国泰晤士河波尔蒂码头。第一次离开国门到达异域。老舍对一切都感到新鲜。20年代的英国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把经济发展提上议事日程,老牌工业国在老舍达到期间正处于稳定发展期,海运发达的蒂尔波里以及周围的一切都给了老舍强烈的冲击。在驶往伦敦市区的火车上,老舍感受到了中英两国的经济反差,他说英国:“看不到庄稼,处处是短草,有时看见一两只摇尾食草的牛。这不是个农业国”老舍陷入沉思,工业发达的英国和农业落后的中国形成鲜明对比。当火车驶近伦敦市区后,老舍更是强烈地感受到了中英两国文化和物质的差异,老舍满眼都是新鲜事物,车站、地铁、咖啡馆等等,到处充满了现代气息。

现代的物质生活只是表面的功夫,老舍内心真正叹服的是伦敦文明有序的生活方式和好学的态度。老舍发现英国表面看似脏乱,然而内部整洁无比。老舍对英国人奉公守法的精神推崇备至,他们享受权利也积极履行义务。他说英国人讲理,应付的版税照付。在《二马》的写作过程中,老舍通过小马的叙述表达了自己对于英国人的佩服。马威到伦敦植物园看竹子的时候议论道:“帝国主义不是瞎吹的,不专是夺了人家的地方,灭了人家的国家,也真的把人家的东西都拿来,加一番研究,动物、植物、地理、言语、风俗,他们全研究”相比之下,老舍惋惜中国社会中文艺气息不浓。在《读与写》一文中“在欧西各国,每逢出了一本新书,不但报纸杂志上有批评,就是在茶馆里,在一般人家中,大家也都热烈地批评和讨论最近出版的书籍。在我国则不同,遇到某人问他对一本新的著作有何意见,他只能告诉你这本书有多好,究竟怎么好,都说不上来。”老舍深刻地体会到,唯有读书多,才能形成一种批评的空气,敢于批评,文艺才能走上发展的途径。

老舍在物质与精神文化方面对伦敦都推崇备至,然而,当谈到伦敦人时,老舍便有所保留了。在东西文化的比较思考中,他体会到了伦敦人的拜金主义和他们对中国人的极端仇视。在东方学院中文系学习有银行实习生和军人,这些人学习中文是为了混个资格,中文似乎成为英国人攫取财富的一种手段。而且,经济拮据的老舍因贫穷也数次遭受心灵的创伤,体会到伦敦世态人心的炎凉。“一个周末,公寓同住的人全出去游玩会女朋友去了。中午吃饭时只剩下老舍一个人在饭厅吃饭。这饭厅的下女伺候这位孤独的客人而不能放假,不禁十分不高兴。假如客人全走光了,她就可以自动放假出去会会男朋友岂不甚好。老舍深知此情景,自然不安。吃完饭,他告诉下女说:‘晚饭我不来吃了,我出街。那下女却气愤地冷笑:‘Marvelous.”老舍被伦敦人人奚落瞧不起,因此对他们充满愤懑和抱怨。“对于英国人,我连半个人性的也没写出来。他们偏狭的爱国主义决定了他们的罪案,他们所表现的都是偏见与讨厌,没有别的。”老舍的朋友许地山在英国也感受到了种族歧视,因而时而嘲弄英国,但他的嘲弄更多的是因为老舍在异国感到憋闷,所以一同嘲弄嘲弄解解气而已。

在《英国人》一文中,老舍的态度便有些激进和尖刻了,“据我看,一个人即便承认英国人有许多好处,大概不会因为这个而乐意和他们交朋友。”老舍还抱怨英国人的规矩多,他不懂在英国为什么不谈政治,不谈书籍,而青睐赛马、足球、养狗、高尔夫球等他不晓得的事儿。老舍认为即使自己想去和他们交朋友,也会被看成怪物。老舍对英国的观察很细致,很全面,然而他的话语中又包含着尖酸的味道。他眼中的英国似乎多了些瑕疵,少了许多公道。几乎同时期到达英国的徐志摩却活得如鱼得水。

二、隔膜原因探讨

笔者认为,老舍的英文水平限制了他进入英国社会。22岁的老舍才开始学习英语,早就过了语言学习的最佳年龄,况且是作为燕京大学的旁听生,英语水平自然不甚高明。刚来到英国的他因为英语不好只得仿照别人的动作行事。两个海关人员查问他问题是,英国人说的什么,他不能一下子全部听懂.老舍自嘲道:“那时候,我的英语就很好。我能把它说得不像英语,也不象德语,细听才听得出——原来是‘华英官话……英国人把我说得一愣一愣的,我可也把他们说得直眨眼,他们说的他们明白,我说得我明白。”结果老舍只获得了停留一个月的签证。在英国的职务又是做汉语老师教中国话,并没有时间和场合练习口语。所交往的人不是东方学院所教的同学,便是同事。即便在空余时间泡在图书馆看英文小说学的也是哑巴英语。老舍似乎被锁在了另一个北京的文化圈子,没有机会真正进入英国的社交天地。

其次,经济能力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老舍在英国的生活可以用困顿和清苦来形容。名义上是到伦敦大学人老师,实际不过是廉价的打工仔。老舍在东方学院的年薪是三百五十磅,每月差不多只有二十几磅。除却老舍自身的花费,还要赡养远在东方的老母,让本来生活不堪的他经济更为紧张。老舍的服装穿着更是不大讲究,“一套哔叽青色洋服冬夏长年不替,屁股上磨得发亮,两袖头发光,胳膊肘上更亮闪闪的。”饭食自然也得一切从简,老舍的胃病就是在那时落下的。再看徐志摩,他家世显赫,为海宁一带阔绰的商业大族,结交名人也出手大方,他访问曼苏菲尔时,带去的是赵之谦草书,王觉斯草书,梁山舟行书。朱自清一个月的零花钱高达二十多磅,相当于老舍一个月的工资。故此,朱自清还在散文里告诫自己不要做一个挥霍者。邵洵美出生在上海世家,家庭显赫富有,经常散金济人,徐悲鸿便是他接济的穷学生。而老舍作为一个贫家子弟,不可能像那批家庭富足的留英子弟一样舒适自在,因此在感知英国时或多或少都带有些局外人的挑剔。

最后,老舍在伦敦的遭遇和中国的形象密不可分。20世纪20年代中国在世界上处于极其被动的地位,经济落后,政局动荡,文化保守,西方列强的不断侵略更让中国成为世界眼中的东亚病夫。当时,西方人对中国人的了解全从报纸、电影上得来。《二马》小说中,老舍在提到白种人对中国人的夸大化妖魔化的书写,“工人多半是住在东伦敦,最给中国人丢脸的中国城”老舍带着沉重的心情写下了英国人对中国人的看法,包含着落后就要挨打挨骂的委屈,中国成为西方人获取噱头的材料,中国在西方人眼中不被当作人看待,遭受到的是禽兽的待遇。老舍痛呼道:“二十世纪的人与国家相对待的:强国的人是人,弱国的人呢?狗!”与老舍不同的是,萧乾到达伦敦大学东方学院的时候成为其中一颗耀眼的明星。作为文化界“援华界”的代表,他周游英国演说,成为威尔斯等大作家的座上宾。作为战地记者,又与海明威、威尔逊、萨拉扬等大名鼎鼎的作家同行于进军行列。他进入剑桥读硕士学位时,为作“英国心理派”的论文,弗吉尼亚.吾尔夫的丈夫直接让人他翻阅抄录她的日记。萧乾受到伦敦人的善意对待是他的运气,他到达伦敦是恰逢西方人对中国态度最为友好的时候。

三、寂寞中的消解

为打发寂寞清苦的异国生活,囊中羞涩的老舍只得将自己固定在伦敦大学图书馆。除却上课时间,老舍便读起英文小说。老舍的阅读有自己的选择性,他对现实主义和新古典主义作品都极感兴趣,而不喜浪漫主义,这和老舍的年龄有极大关系,“假若我在十六七岁的时候就接触了浪漫派的小说,我也许能像在十二三岁时读《三侠客》与《绿牡丹》那样的起劲,可是它们来到我眼中的时候,我已是快三十岁的人”。他喜欢《奥德赛》,在老舍看来,它有点像冒险小说。老舍喜欢阿里斯托芬的喜剧。使老舍受益最大的是但丁的《神曲》,他还搜集了许多关于但丁的论著,通过但丁,他明白了何为伟大的文艺。老舍20世纪40年代的创作《四世同堂》便受到《神曲》的影响。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给老舍带来极大的灵感,他们教会老舍心跳,敢于冒险。而英国的威尔斯、康拉德、梅瑞狄斯和法国的福楼拜、莫泊桑等都占去了老舍很多时间,他昼夜不分,沉浸其中,好像掉进了小说的迷魂阵。

广泛涉猎外国作品不仅提高了老舍的文学素养,还开拓了他的视野。随着读书量的增大,寂寞中的老舍开始回忆自己在北京的生活,也想把自己的图画用文字记录下来,这勾起了老舍的创作欲望。他在《我的创作经验谈》里说道:“27岁我到英国去,设若我始终在国内,我不会成了个小说家。到了英国,我就拼命地念小说,拿它作学习学习英文的课本。念了一些,我的手痒痒了。离开家乡自然想家,也自然想起过去几年的生活经验,为什么不写写呢?”这里年包含了三层意思,首先,是英国开启了老舍的创作之路,其次,寂寞想家让他产生创作欲望,最后,在英国的阅读给他提供了创作模本。值得提出的是,老舍走上创作之路和许地山的鼓励也分不开。许地山无意间看到老舍在稿纸上写的东西非常喜欢,于是鼓励老舍继续写下去。

老舍在英国期间主要创作了三部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和《二马》,这三部作品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独树一帜,在文学成为阶级政治宣传工具,丧失文学主体性的年代,老舍无疑弥补了这一缺失,远离大陆文坛的老舍在寂寞中让文学保持自身的价值和独立。

注释:

老舍.头一天p21.老舍全集:第1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

老舍.二马p584.老舍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

老舍.读与写.文艺先锋第二卷第三期.1943年4月20日

张桂兴.老舍在英国.老舍评说七十年.中国华侨出版社.2005.

老舍.我怎样写《二马》p176.老舍全集:第15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

老舍.英国人p65.老舍全集:第1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

老舍.头一天P20.老舍全集:第十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张桂兴.《老舍在英国》. 老舍评说七十年.中国华侨出版社.2005年

老舍.二马P408.老舍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

老舍.二马p409.老舍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

老舍.写与读p545.老舍全集:第15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

参考文献:

[1]张桂兴.老舍评说七十年[M].中国华侨出版社,2005.

9.东西方作家笔下的“父与子”冲突 篇九

一、古希腊神话中的“父与子”

希腊神话中克罗诺斯取代了父亲乌拉诺斯,后又被自己的儿子宙斯取代;《奥德赛》中的奥德修斯之父拉厄耳忒斯是住在乡下的,在与奥德修斯阔别二十年后回来,穿的是粗布破烂的衣服;奥德修斯的儿子特勒马科斯,在父亲不在的日子里实际也是拥有权力的,面对他母亲佩涅罗佩的求婚者也提出了自己的反对意见,而奥德修斯之死是一个谜,自然也无法得知父亲与儿子最后怎么样了。后来,美国犹太族裔作家马拉默德为他的主人公设定了一条寻父、叛父、弑父的精神历程,也给了我们一个设想的方式。神话中体现的弑父夺位本质上是权力的斗争,权力决定个体之后的生活,这种为了自己生存而做出的反抗是非自觉的、无意识的,这样的行为也许是出于本能自保而对威胁因素的铲除,这种无意识的逻辑导致了有意识的谋杀。

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在文坛上显示出了不衰的生命力,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弗洛伊德提出的俄狄浦斯的恋母情结。俄狄浦斯从小就因神谕启示而被他的父亲忒拜的国王拉伊奥斯送走,拉伊奥斯成年后杀死他的父亲只是一场意外,娶他的母亲也是因为国家的制度所定。俄狄浦斯的僭主地位并非神授,并非通过合法的血缘关系继承得来,而是他得到了民众的拥护和老王遗孀的肯定。这一切都是按照一种规则在运作,在文明程度尚低的时期,人们将一切都归因于神明。其实,俄狄浦斯连他的母亲都没见过,更勿论恋母。至于说是人类隐藏在心中没有被挖掘出来的意识这一说,也需要在双方接触下才可能激发出来,而不可能凭空想象。且说俄狄浦斯弑父后有什么变化,他成了忒拜城的新国王,他是一个统治者。可见,造成这样弑父现象的原因是权力的争夺,对自己生存乃至命运的高度关注。恋母情结会存在于潜意识,但这或许是俄狄浦斯在见了他的母亲约卡斯塔之后才会发生的事。

二、西方作家笔下的“父与子”

20世纪尼采说“上帝死了。”西方社会表现出一种普遍的信仰危机,父权的传统观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这种社会文化环境下,导致了父与子观念的重新认识。1976年诺贝尔文学获得者索尔·贝娄的作品《勿失良辰》中通过一个双重的父子关系来展现父与子,祖父与父亲艾德勒医生,父亲与儿子汤米·威尔姆的冲突。威尔姆的祖父称他为威尔,因为祖父作为第一代犹太移民,还没有被美国完全同化,他保持并传承了自身民族的文化传统。他称孙子威尔,表明他对自己民族的热爱。而威尔姆的父亲艾德勒医生则称他为威尔基,这是一种父亲对儿子的爱称,表明在父亲心中他的儿子威尔姆还没有长大。而威尔姆自身,作为犹太移民的第三代,他成了美国中产阶级中失败的人物。其实,威尔姆是个十分善良的人,这种人的本性决定他不能适应尔虞我诈的社会。在当时金钱万能的社会中,失去了金钱,就失去了一切。因为在父亲那不能得到情感共鸣,威尔姆就转而追随了一个冒牌的心理医生塔莫金,这个名字隐喻了塔莫金其实是威尔姆的精神之父,虽然塔莫金是一个彻彻底底的骗子,但他却能安慰威尔姆受伤的心灵,让威尔姆感受到缺少的父爱。威尔姆改称自己汤米,这是一个美国化的名字,象征自由,这也代表他拒绝接受犹太传统,想成为一个真真正正的美国人。艾德勒医生爱慕虚荣,自以为是,很少为他人着想;但威尔姆却害怕出丑,过于低估自己,处处体现出“身处主藏文化中的少数民族所特有的一种自卑心理”。但是他的身份不是仅仅改了名字就可以更换的,他想成为汤米,一个新的、自由的、什么都称心意的人。但是,威尔基一直根植于他的内心深处,他从未感觉到他真正成了汤米,于是,每当他喝醉的时候,他总是作为威尔基去痛骂自己。这两个名字伴随着他,也折磨着他,反映了他性格中两个自我的挣扎,也是与父辈的冲突,是犹太民族渴望保持自身传统与美国文化同化之间的冲突。

父与子的冲突在后世作家的笔下已经不像古希腊时期那样为了单纯的权力而斗争了。在不同时期社会矛盾是不同的,它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在殖民时期这样的冲突就表现为新旧传统的冲突。《勿失良辰》中的人物就是受了当时移民大环境的影响,在思想生活方面的改变,造成了父与子在意识层面的冲突,造成了人物的隔离与疏远。

在伍尔夫的小说《到灯塔去》中,詹姆斯·拉姆齐德想去灯塔得到母亲的赞同,但他的父亲说天气不好不能去,詹姆斯就幻想要是手边有把斧头或是火钳,或者任何能在他父亲胸前砍个洞杀死他的武器,詹姆斯一定会立刻抓来宰了他。詹姆斯的父亲雷姆塞先生好像只要一出现,就会在他孩子心中激起这样极端的情绪。

其实这里的父与子不仅仅指父亲与儿子,还指父亲与女儿。法国的巴尔扎克创作的《高老头》中,高老头为女儿们奉献了一切,但在临终前因为财产耗尽,竟然没有一个女儿去看他。高老头是一个资产阶级暴发户,不折不扣的投机商人,在大革命时期因为饥荒成了面粉商人,也许这钱来的不义,但他没有去偷去抢。高里奥老头中年丧妻后,把全部的爱都给了他两个女儿,在那个金钱至上的年代,高老头对他的女儿有求必应,后来为了她们能有好归宿,他把财产全都平分给了两个女儿。大女儿阿纳斯塔因奇嫁给了雷思铎公爵进入了贵族社会,小女儿但斐娜嫁给了银行家纽沁根成了阔太太。婚后姐妹俩也是各不相让,用尽心机轮番搜刮高老头。最后,高老头一文不名,临死前两个女儿任由他贫困交加死去。

与此类似的还有莎士比亚的《李尔王》。李尔王作为一个最高统治者,在生前就把他的所有财产分给了他的女儿,他的标准就是看谁哪个女儿更爱她。其实,他最想把土地分给最小的女儿考狄利娅。但是,考狄利娅没有巧舌如簧,而是说出自己心里的真实想法,李尔王不乐意,也许是出于赌气,他就把土地全都分给了前两个女儿。后来李尔王在两个女儿家轮流住,但这时的他只是一个年迈父亲,他从云层顶端下来,现在处处受约束,听不到他人的奉承,享受不到奢华的生活,两个女儿都将他推来推去,不允许他有自己的随从,最后他几乎是处于流浪状态。得知消息的考狄利娅回来解救父亲却不幸被抓,死在了李尔王的面前,也终于道出了对父亲的真情。可以看出,父与子的矛盾依然存在,不管是儿子还是女儿,只要有权力这把利剑,总会有一方牺牲。

三、中国作家笔下的“父与子”

在中国,受西方影响最多的有曹禺的《雷雨》,他说“人类是怎样可怜的动物”,“生活在狭的笼里”。在写《雷雨》之前,曹禺曾读过数百部中外戏剧,常常惊异于“天意的报应,命运的残酷”,如果说西方父与子的冲突以子取代父为结果,那么在曹禺的戏剧中,则体现了另一种结局。在中国的思想文化下,似乎反抗是难的,他们大都会以牺牲自我的方式来进行无声但有力的反抗。《雷雨》中的繁漪,在五四思潮中苏醒了,她说:“我的心,我这个人还是我的。”周萍的出现激起了她心里对爱情的渴望,她为了心中的爱情付出了坚定执着的爱,她爱起来像一团火,恨起来像一把刀。但这种爱情是很难有结果的,周萍很快就意识到这是一种乱伦,并不断忏悔,他不想对不起父亲,封建的人伦纲常在他心里占有不可动摇的地位。另一方面,繁漪忧郁的性格使他感到颓废、窒息,他拼了命想逃,胆小的他逃向四凤,以为躲避就可以结束曾犯下的过错。他没有勇气带繁漪离开,他对父亲是依赖的,他不敢想象怎么去反抗父亲,怎么去独立。繁漪想抓住周萍,却不知他已成为父亲的同谋。周萍认为他和繁漪在一起是生平做错的一件大事。他容不得繁漪说周朴园的不是,在他眼里,周朴园是个好人,周朴园的一生是有道德的。后来,繁漪的报复使他看清了他的父亲,或许是看清了他自己,他已经无法逃避,也不能逃避,在他的信仰倒塌之后,他用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父与子的冲突在中国具体表现的就是这样一种新旧势力的对抗。

古希腊的父与子的主题不仅给西方带来了许多奇思妙想但又寓意深刻的精彩故事,东方也在不断汲取新的力量,创作出许许多多的震撼人心的作品。

(苏州大学文学院)

10.作家笔下的动物的教学设计 篇十

关键词:陕西作家;西部形象;城市形象景观化生存

西安是一座古老的城市,这座城市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在展现着它坎坷的现代化进程,尽管挣扎,但是因为复杂的文化心理而使得这座城市景观始终蒙着一层古朴、落后、凋敝的风貌——西安这座城市就游走在了城市的现代化与乡村生活的古朴之间。之所以城市景观会呈现出如此背离文学形象描述的状况,这与当代作家的创作心理以及由此而表现出来的文学形象有着密切的关系。

正如西方文艺理论家所言,当人们无法到达每一个城市的时候,文学本身就提供给人们开阔的眼界,以让人们去认识那些从未到达过的城市。由此可见,在对城市认知的构架中,以城市作为主要书写对象的文学作品成为了人们认识城市的重要渠道,但是,这些小说本身是从城市中剥离出来的一个侧面,或者更多的时候是作家想象出来的,甚至是他们对于理想家园的一种追求。因而以城市为题材的这些作品本身也只能为我们认知城市提供一种可能,或者说只是一种间接的途径。我们也应该敏锐发现的是,当以城市作为书写对象的这些文学作品在文坛上取得一定地位之后,他们影响的不仅仅是人们对于城市的认识,更为重要的是当地也开始按照这样的作品本身来进行城市的改造,使城市本身变成景观化的生存。而这一点,西安这座城市就表现得较为明显。

一、城市形象编码与被遮蔽的空间

陕西作家笔下的“西部形象”以一种具有冲击力的集中书写还原了历史,打造了一张为大众认知城市的地图,它强化了大众对于城市的记忆。

亨利·勒菲弗尔在他的空间生产力论中谈到,人们用来识别和感知的现实空间一般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描述的空间”(由理念和知识组成的概念化空间),一种是表现的空间(诗人、画家、音乐等一切叙事手法创作的空间),陕西作家显然为受众提供的是以审美为基础的后一种空间。集体认同是建立在记忆的(选择性)过程之上的,从而特定集团通过对共同历史的记忆来认识自我。

通过文学这一媒介的传播,将这些复杂的文化结构及其所具有的象征性等以一种最为简明的方式为大家所知,从而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不可更改的城市形象模型。作家们在描述西部时,对人文景观、民俗物象、自然景观有所选择地加工,进行文化编码,于是西部成为了固定的城市形象,也成为了那些大众真正临近陕西时在普通的民间生活中作为参照系的意象寻找。

在陕西作家的笔下,我们看到的是陕北千沟万壑的黄土地,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与恶劣的沙漠、沙尘暴、干旱相互对抗的人们;而连结陕北、秦岭的关中则充斥着儒家文化,他们根植于宗法和礼仪统治,城市一望无际,安稳而和谐;而陕南则是山水相间,宁静悠远,仿若世外桃源。这些固有的、定型的表达使得大众对于西部的形象仅仅限定于此。

陕西作家们通过他们的一部部作品,用世俗的生活勾勒出城市形象,他们将世俗的人物以传奇的方式来塑造城市精神,将这种异于其他地方的风物无限扩大,带着他们有意识地向理想中的田园牧歌般的“西部”靠拢,采取一种人文知识分子特有的叙事路线。然后,这种城市形象背后是一种被遮蔽的真实的城市形象,没有来过西部的人,对于西部的印象就全部来自于这些已经被作家放大的、固定的带有人文情怀的想象性的城市,而真实的城市则被我们弃之不顾。

二、媒介时代下城市的景观化生存现状

当今社会,媒介已经统治世界,它决定着我们看到什么、不看到什么,大众所了解的一切都源于文字、图像,陕西作家极力用文字编码以构建他们心中理想的城市。与此同时,我们的城市也在媒介时代中,兴建着更多的景观以对抗现代文明,或者说在媒介宣传中遮蔽现实。城市规划者与作家们在对待城市的“书写”中采取了一样的态度,差异仅仅表现在媒介的不同。

在现代城市文化建设中,西安越来越注重对原有的本土文化的保存及其开发利用,在媒介时代,这样的理念就反映出开始注重文物、文化的民俗特色。比如西安大唐芙蓉园,在唐代芙蓉园遗址建立,全方位地展示盛唐时期的风貌,是一个包括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为一体的皇家园林式主题公园。西安大唐芙蓉园分为十二个主题区域展现唐代灿烂的文明,除此以外还有从周代至唐代,帝王都在骊山修建的行宫别院。在今天,我们将其开发扩建成史书中的梨园、芙蓉园、唐御汤等,并因为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写下“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的诗句而在这里有了史诗剧《长恨歌》的表演。

2015年西安市决定出资2.9亿元,实施渭河河堤绿化和滩区治理工程。按照规划,西安将对全长184公里的渭河西安段提防工程进行绿化,之所以选择这个地方投资,进行景观建构,是因为太多的诗词出现了对渭河的描述,在诗词中,渭河是送别的地方,两边绿荫绕堤。

因此,从文字媒介到图像媒介,今天的社会都在致力于在现有的环境中以时间的横断面进行历史性的集合,建构出这座城市的记忆——黄土地的形象、唐代的辉煌以及诗词中的意境。这实际上为这座城市提供了一种模式,这座城市的存在似乎是包含着某种意识形态。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说,我们从媒介社会里看到了什么,也就必然意味着遮蔽了什么。

这些景观化的存在通过媒体图像的展示似乎已经给这座城市定位,但是它实际上只展示了这座城市的一个侧面。而在视觉化的时代,文字、图像作为媒介的传播方式似乎犯下了完美罪行——人们失去了去了解真实社会的可能性。人们仅仅从文字、图像本身去观照城市,当媒体极力通过作家笔下经过编码的城市,通过景观化生存的建筑、园林区获得民众对于城市认同的时候,恰恰将城市日常生活中的审美化景观遮蔽。

互联网时代,媒介本身将那些已经逝去或者与现代社会的复杂而琐碎的关系以最为简单的方式表达,将城市的建筑、民俗按照一定的模式加工,于是这就成为外来人识别西安形象的依据。

这固然很好,但是这样的选择性编码本身也是对城市真实空间的遮蔽。媒介时代,媒介就像艺术家一样,距离这种无意义的完美罪行很近,这种形象成为了一种外界公认的城市形象。这些作家笔下的文字对于古老的民众生活的精雕细琢,使这些建筑对于过去辉煌的历史的讲述,不仅是出于城市营销本身,更重要的是一种理想的构建。但是,这座城市本身也会隐藏着现代的痕迹。

三、传媒刺激下的他者想象与地域主义

不同的地域有着属于他们的文化族群,而关于这一问题的讨论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出现,比如在文学中就分为海派文学、京派文学,甚至包括“陕军东征”。在今天因为媒介不仅仅局限于文字媒介,而是以互联网为主,这个时候地方的地域文化的书写实际上是将这种想象性的对城市的建构放大,甚至我们对一座城市的了解是在媒介景观中完成的,实际上这已经脱离了地域文化本身。

如果说“古老”应该属于西安这座城市,那么似乎忽视了新兴的西安也正在崛起,当上世纪90年代通过文字这种媒介,以小说的形式向大众传达“西安”的黄土、窑洞以及与之密切联系的关中民俗,那么今天在传媒的刺激下,我们的城市变成了一场为了展示而展示的“造城”运动,于是,作为局外人而言,看到的并不是真正的城市,只是在当今媒介快速发展之中他人的想象。

一方面,媒介通过自己的作用塑造着城市形象,使得大多数人获得了对城市的认同;另一方面,这种对城市的描述很大一部分是在市场和商业利润的刺激之下,为了满足作为观者的好奇心。那么,我们对于今天的城市景观是不是应该进行反思?

在传媒的刺激下,媒介中城市景观仅仅成为镜像,而大众则极容易在文字、图像等媒介中误识城市,甚至为了突出地域文化特征,城市的“书写者”有意识地为了突出城市的特征,从作家到城市规划者都无不在用各种符号做着标识。

当今天以一种形式化的方式再创造这些前现代社会依凭人种血缘、地缘与共同的宗教文化传统形成的有机体来展示城市文化的时候,应该看到的是现代社会的制度化、理性化带来的现代精神团契的困境(也就是说,现代人不可能在通过城市的这些建筑的重建重新回归前现代社会的习俗,这只能是一种形式的模仿):以巩固生活或者共同体形态存在的精神生活已经失去其社会存在的基础和条件。

总之,任何社会景观的建造都与时代有着密切的关系,但要使一座城市真正被他者认同,就必须基于现代社会的选择和创造,而不应该是一种超越了这个时代的带有理想主义色彩的存在。这样只会让城市中的人们在现代社会之下感到迷茫,甚至形成城市的焦虑。

参考文献:

[1]袁谨.媒介景观与城市文化[M].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54-55.

[2]尤西林.人文科学导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31-132.

[3][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M].陈晓林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8:13-15.

[4]李欧梵.未完成的现代性[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86.

作者简介:

上一篇:六月最后一天的早安说说(80句)下一篇:嫦娥奔月的故事神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