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事迹征文

2024-10-20

学习事迹征文(精选14篇)

1.学习事迹征文 篇一

謝尚威,男,1984年8月出生,現年28歲,漢族,雙城市韓甸鎮農民。

1月27日,雙城市韓甸鎮農民新居小區內,一名15歲的少年,因站在窗臺上放煙花,不慎失足,恰巧被經過的謝尚威看到,謝尚威毫不猶豫地衝上前伸出雙臂,接住了墜樓少年。從五樓墜下的少年體重110多斤,28歲的謝尚威接住他時大約相當接住1700斤的重量。“救人就是一種本能,當時什麼也沒想。”謝尚威説。正是這瞬間的見義勇為,讓謝尚威從一個普普通通的打工仔變成了世人矚目的救人英雄,贏得了“最美叔叔”的稱號。

謝尚威英勇救人的事跡受到了各大媒體的廣泛關注。當天,他徒手救少年的事跡在網絡迅速傳播,一時間,全國媒體熱播、網絡熱議、百姓熱讚,被廣大網友稱為“最美叔叔”、“冰城好人”、“中國好人”,引發數十萬網友的熱評。

為了表彰先進,黑龍江省道德模范評審委員會授予謝尚威黑龍江省“見義勇為”道德模范榮譽稱號;哈爾濱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授予他“哈爾濱市文明市民標兵”、“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形象大使”榮譽稱號;哈爾濱市政法委授予他“見義勇為先進分子”榮譽稱號;哈爾濱市總工會授予謝尚威哈爾濱市“農民工道德模范標兵”榮譽稱號;共青團哈爾濱市委授予他“哈爾濱市優秀共青團員標兵”榮譽稱號……

謝尚威的先進事跡感動了千萬人。大家通過不同的方式表示,我們要學習他見義勇為、淳樸善良、樂于助人的優秀品德,堅定理想信念,築牢精神支柱,化感動為行動,做維護社會和諧進步的道德楷模。

2.学习事迹征文 篇二

刘义权同志———一位超越自我、超越现实、超越历史、超越极限的英雄, 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 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 体现了一名军人的坚毅风骨, 更体现了一名兰台工作者的奉献精神。说他平凡, 是因为他38年来默默无闻, 日复一日地从事着普通的档案收集与整理工作;说他非凡, 是因为他收集整理的军事档案在重大军事决策、重要军事活动、军事教育研究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他用毕生精力, 为记载我军发展历程、构建我军档案资源体系作出了突出贡献。

鲁迅先生曾讲过, 中国自古以来, 就有埋头苦干的人, 拼命硬干的人, 为民请命的人, 舍身求法的人……这是民族的脊梁。刘义权同志就是这样一种埋头苦干、拼命硬干的人, 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最使我感动的是他有“三个了不起”。一是刘义权同志忠诚于党, 坚定信念, 坚守平凡, 一辈子干档案工作了不起。平凡人做了非凡事感动了所有人, 证明了英雄不仅是诞生在惊天动地的伟业中, 默默无闻的人照样可以成为英雄, 再平凡的小事做多了照样惊天动地。刘义权同志作为一名普通档案工作者, 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 但他的事迹却感动了身边战友, 感动了党和军队领导人, 甚至还深深打动了外军将领。这份感动的力量源自哪里?走进刘义权的精神世界, 追寻他几十年奋斗的足迹, 我们不难找出答案———坚守平凡、创造非凡。二是刘义权同志视事业重于山, 视名利淡于水, 只求付出、不求回报的优良品质了不起。他总是感到知足, 正因为有了这种“知足”, 在他眼里除了干好档案工作, 一切功名利禄都显得苍白。刘义权同志从事档案工作的几十年, 正是我军档案资源体系建立和形成的重要时期。他忠诚党的档案事业, 在平凡的岗位上忘我工作, 把忠诚于党的坚定信念体现在忠于职守的自觉行动上, 高标准地完成组织赋予的任务。他的事迹说明, 在平凡的岗位上, 只要有神圣的使命感和强烈的事业心, 同样可以创造出不凡的业绩。当前, 我们正处在一个社会价值多元、利益格局多元的社会大背景下, 来自方方面面的诱惑考验着每一个人。有的人因此迷失了方向, 甚至犯了错误。而刘义权同志对平凡的坚守, 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显示了一名共产党员崇高的精神追求。每一个有理想追求的人, 都应该像他那样, 把个人理想与党的事业紧密联系起来, 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 在平凡岗位上执著追求, 实现人生价值。三是刘义权同志脚踏实地, 坚持不懈地奋斗了不起。档案工作不是经天纬地的工作, 但经天纬地的历史却都珍藏其中。刘义权同志从事档案工作以来, 收集整理历史档案多达83万份。看似简单的数字, 背后却浸透了他无数心血和汗水。几十年来, 他始终把自己从事的档案工作与军队建设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 与国家的军事外交大局紧紧联系在一起, 在平凡岗位上辛勤耕耘, 不知疲倦, 直至生命受到病魔威胁时仍不放弃。

今天, 档案事业服务于主战线的战鼓正愈擂愈响, “科学发展, 和谐发展”的蓝图已经展开。处在发展机遇期的档案事业, 正需要新时期档案工作者的奉献。也许, 我们的奉献不如金戈铁马般昂首激扬, 但平凡绝不是平庸, 伟大就是平凡的积累和升华。只要我们像刘义权同志那样, 立足岗位, 兢兢业业, 用心做好自己岗位上的每一件事, 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社会, 奉献给档案事业, 就一样能够在平凡中创造非凡, 在奉献中铸就辉煌。

3.全路职工掀起学习孙奇事迹热潮 篇三

一线干部职工尤其是客运职工看到孙奇同志的感人事迹后,纷纷把学习先进作为联系实际、提升境界、创先争优、付诸行动的动力。

@香港迪士尼乐园粉丝会

香港迪士尼地铁线可是专为迪士尼主题乐园而设的铁路专线。站内处处可见的米奇型装饰,在车厢和车厢的连接处还有各种著名的迪士尼朋友铜像及图片简介。是不是让你很心动?坐过的同学举手!举手!

@正在发莓

青岛火车站够给力:古典、宽敞、干净。好评!

@昆宣发布

围观七彩云南之盘溪火车站,见证滇越铁路百年繁荣。1910年4月,由法国修建并控制的滇越铁路建成通车,拉开了云南近代工业发展的序幕,更带动了沿途的发展,为现存并运营的全国唯一米轨铁路。玉溪市华宁县的盘溪站处于滇越铁路昆河段,上至昆明,下通开远、弥勒、河口等地。

关键词

1铁道部近期编制并印发了《铁路“十二五”环保规划》。规划提出,“十二五”时期,我国铁路行业将坚持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大力采用新技术、新材料,不断提高环境污染防治水平,减少污染物排放,实现生态保护与铁路建设有序推进,建设资源节约、环境优化的绿色铁路,促进国家绿色交通体系建设。

绿色铁路

2为进一步推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根据《铁路首席技师培养选拔管理办法》规定,铁道部日前决定命名哈尔滨铁路局戚万才等45人为全路首席技师。首席技师聘任制度旨在加快培养造就技能骨干人才队伍,充分发挥高素质技能人才在铁路运输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受铁道部委托,有关铁路局与全路首席技师签订任用协议,切实履行培养使用职责,建立考绩档案,做好年度和任期考核,充分激发全路首席技师的工作积极性。

4.感人事迹征文 篇四

和死亡就只隔了那么薄薄的一扇门,推开死亡的门,就再也回不到生了,生命是如此脆弱和无常,2008年,中国人才从雪灾的阴影中走出,孰料又是灾汶川地震又发7.8级

因为福建没有任何震感,我还陶醉在奥运会圣火在福建传递的热闹场面中,却接二连三地接到网友关切的询问声:“你那有事吗?平安否?”一个激灵,赶紧查看了新闻报道。灾难这样残酷的突如其来。大地震摇动了中国四川、河南、北京、山西等多个省市。受灾情况、受灾损失、人员伤亡现在远远无法估计。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目前已经抵达受汶川大地震波及的四川省都江堰市,开始指挥抗震救灾工作。温家宝要求部队指战员排除一切困难,就是步行也要前往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他说,“千方百计进去,时间越早越好,早一秒钟就可能救活一个人。”温总理这样的好总理,不顾自身的安危而亲临灾区,亿万中国人爱戴他、尊敬他、大地震无可挽回的发生了,灾区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军和武警部队迅速出动,全力以赴投入抗震救灾。

看到躺在废墟中血肉模糊的人们,看着那惊恐失魄的孩子,看着千千万万担惊受怕的群众,善良的人们以一种感同身受的心情、守望相助的担当精神,表达着悲悯、传递着温

暖、释放着坚强和信心。电话、短信、网络千方百计地传递着人间真情,温馨爱心。

有时候不禁会想,现在的科学技术如此发达,为什么地震局这部门就没能事先预测出有灾难的来临,而事后的说明又算得了什么了?难道中国的灾难预警体系就停滞不前了?如同虚设的存在有什么意义了?

看到生命如此脆弱,有时候也感慨,人什么时候死都不知道,还不如吃好,穿好,尽情享受,潇洒每一天,别再为难自己,也没必要为生活精打细算了。可是,想归想。每天,还是条件反射地起来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写自己有感的文字,看到网上朋友热心的支持,心中又充满了豪情壮志。文学之路我走得很艰难,但我不想回头,我追求我自己的理想。活着,总要做点什么吧。吃喝玩乐,不是我所向往的,过得去就可以了。

一边是死的悲哀,让人唇亡齿寒;一边是生的进取,让人坚持不懈。看到灾难中生死两茫茫的场面、活着的亲人揪心的牵挂,一种震撼的念头就是:“活着,真好!”让我们为遇难的不幸人们表示最沉痛的哀悼,向灾区的老百姓们寄以最诚挚的问候,希望他们能直面灾难,坚强的生活下去!

人定胜天,相信这世间还有温馨的爱!我们有太多的道义责任,奉献至诚爱心!让我们一起见证天无情人有情的壮举!

多么感人的故事,多么无私无畏的战士们,他们在火辣辣的太阳下,在大雨倾盆下,用自己的生命来保证人民群众的安全;多么感人的事迹,多么无私的举动,他们放弃休息,为受灾的人们抬起一块块沉重的水泥板,给灾区人民带来了生的希望;多么感人的行动,多么无私的奉献,他们体现了中华儿女坚强不屈,甘于奉献的精神,他们用爱拯救了受灾群众。

回过头来,再看看我们自己,我们不必在烈日炎炎中抢救群众,不必在洪水中抢救伤员,也不必在废墟中艰难挺进。我们的本职工作就是学习,我们在学习上不也需要有这种拼搏、顽强的精神吗?学习不是一天就能学会的,要学会有恒心,有毅力,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成功!

5.王媛媛先进事迹征文 篇五

让青春之花继续在田野绽放

王媛媛,一位既普通而又不平凡的25岁女孩。谓之普通,其扎根基层不足两年,在选调生海洋里仅是一朵平凡无奇的浪花;谓之不寻常,其在海边长大,却在大山深处奉献了自己的年轻的生命。正像人们传颂的那样:“一个年仅25岁的山东女孩,投身祖国的西部农村,在短短17个月里,一步一个脚印,走进了黔东山区人们的心间”。

斯人已去,风范长存。我们在深切缅怀王媛媛同志之时,不要忘记逝者未尽的心愿。深入学习王媛媛先进事迹,让她的精神在选调生队伍里继续接力,让其肉体的离开升华为精神的永驻。

一腔热血扎根基层

王媛媛,2009年参加贵州省选调生考试,当年7月安排到闵孝镇党政办工作。一个海边女孩,只身一人来到中国条件最为艰苦的西部山区,当初其面临的困难可想而知。父母亲友多次要她回山东老家工作,收入最少3000元以上。王媛媛却劝说二老:“人的价值不在钱的多少,而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扎根基层,她义无反顾。基层工作看似简单,可她坚信把简单的事情干好就是不简单,把平凡的工作干好就是不平凡。由于工作突出,地、县不少部门想调王媛媛进城工作,王媛媛均婉言回绝。她说,参加工作的时间不长,还要在农村多锻炼,多积累经验,特别是和闵孝的干部群众结下了深

厚的感情,舍不得。等再过几年,再去也不迟。

王媛媛,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选调生的精神内涵;用闪耀的青春彰显了80后的人生信念;她用自己的生命证明,我们能够克服基层的苦和难,为广大党员干部、青年一代树立了一面光辉的旗帜。

一心求知融入百姓

本人也作为一名09级的选调生,深深记得刚迈出学校大门的我踏入社会是多么不适应——觉得什么都是新的,什么都得从头学习,从来没有的烦躁与不安一时全涌入心头。在角色调整上,王媛媛用自己的行动为我们读懂基层社会这本大书树立了榜样。

当初王媛媛对农村基层也是知之甚少,加上外地人语言障碍严重。为了解民情,她一有空就到农民群众中“走街窜户”,虚心向农民群众学习农业知识,学习当地方言。她依据农村基层需要,几乎把所有的空余时间都用来上网搜集农业技术信息,远教室已经成了当地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重要地方。有一次,该镇部分干部群众到四川考察核桃产业,为让更多的群众了解信息学习技术,王媛媛收集同事带回来的图片等资料,一直加班到次日凌晨5时,制作成图文并茂的幻灯片,拿到村寨播放,深得群众喜爱。正因为如此,她很快与当地老百姓打成一片,村民喜欢和她打交道,她也喜欢从老百姓那里学知识。

烟台国际机场集团团委副书记贺长樱对她评价的很是贴切——“什么叫融入群众,王媛媛的朴实做法就是融入群众。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王媛媛用实际行动,和

当地群众打成一片,赢得了群众的认可。王媛媛用实际行动,树立了选调生的形象。”

一心为民干事创业

王媛媛来到基层一线,没有浮在表面,而是走进田间地头,发挥主观能动性,引进核桃、烤烟等经济作物,为当地修桥筑路,帮扶敬老院的老人,这些看似一桩桩的小事,当地群众都牢记心头。

在双屯村老马坪组,有一座即将完工的小桥。每年春季当地下乡沟河涨水,给过往的小学生带来很大危险。去年,两名小学生把书包丢在了岸边,群众误以为遇险虚惊一场。王媛媛听到此事后记在心里。回去后,王媛媛当即打了份报告,带着村支书通过多方渠道找到县委书记,争取到了6万元的修桥经费。

2月25日凌晨2时,沙坝河村发生火灾,王媛媛闻讯赶来主动要求参加救火。灾后,王媛媛还主动组织为受灾群众募捐,共1.2万多元。

……

生命虽短,光华绽放。那永不凋谢的青春之花告诉我们,扎根人民群众的人,实实在在为老百姓服务的人,将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平邑街道2009级选调生

6.抗击疫情感人事迹征文优秀 篇六

2月17日,这支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的新冠肺炎病因诊断专家组,受国家卫健委委派,来到武汉开展新冠肺炎病理学和病因诊断研究工作。

专家组一共6人,由瑞金医院病理科主任王朝夫带队,病理科党支书、副主任医师费晓春,主治医师张衡,超声诊断科主治医师刘振华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院教师蔡军、赵雷共同组成。他们长期在病理和影像学临床研究一线工作,具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技能。

“我们6个人分成了三组。”王朝夫告诉记者,平时他们主要在金银潭医院、火神山医院等三家医院工作,通常早上6点多就起床出发,晚上7点以后才回到酒店。

他们所做的,是通过对病亡新冠肺炎患者的遗体解剖或在超声引导下穿刺,从发生病变的各个器官中取样,随后经几十个步骤制作成病理切片。现场取样多在夜间进行,正是人体免疫力较低的时段。在武汉工作近两周,专家组共完成3例去世新冠肺炎患者的遗体解剖,其中两例的病毒分析已经有了结果。

除了指挥协调全组工作,在武汉的多数时间,王朝夫都坐在病理实验室,将一个个病理组织切片在显微镜下放大数百倍观察,必要时还要采用基因检测等科学手段以及更多检测设备来帮助判断;此后,再制作数字切片,对收集到的病理数据进行扫描处理。

王朝夫早已习惯了显微镜下的世界,往往一坐下就忘记了时间。然而,在这次工作中,54岁的他要穿着三级防护服,两层口罩加上头套,不敢喝水又汗流浃背,有时会感觉呼吸不畅、头晕。

“我们6个人都是共产党员,平时派任务,大家都二话不说。共产党员就是要平时工作显得出,关键时刻挺得出,危难时候豁得出!面对风险,更需要坚定的信仰。”王朝夫说。

7.学习事迹征文 篇七

1. 征文内容:

a) 穿支皮瓣的基础研究;b) 穿支皮瓣新理论、新经验、新方法、新技术、新应用;c) 穿支皮瓣在临床各专科的应用;d) 穿支皮瓣监护和护理;e) 穿支皮瓣国内外新进展。

2. 征文要求:

a) 临床资料真实可靠, 且未在国内、外公开刊物发表;b) 所投稿件为英文摘要, 可通过会议网站在线上传或电子邮件发送至会务邮箱, 注明作者姓名、单位名称、地址、邮编、电话、电子邮箱;c) 论文交流方式:英文演讲 (6 min) 及壁报展示。d) 截稿日期:2014年9月20日。

3. 注册信息

4.学分:

国家继续教育Ⅰ类学分10分

5. 联系方式:

联系人:王欣13205749665董俊芳13325887027

会务邮箱:icpf2014@vip.163.com

8.学习事迹征文 篇八

为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委关于深入学习杨善洲先进事迹的指示,总结交流前一段时间的学习情况,进一步推进全省中职和中小学深入学习杨善洲先进事迹,3月9日下午,云南省中职和中小学学习杨善洲先进事迹座谈会在省教育厅举行,省委高校工委副书记陶晴出席座谈会并讲话。昆明市教育局及五华区、盘龙区、官渡区、西山区和三个开发区教育局负责人,在昆省属中等专业学校校长,省属中小学校校长、幼儿园园长,昆明市属部分中职、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园(校)长和省教育厅基教处、德育处、报刊社等相关处室负责人参加座谈会。

杨善洲系保山市施甸县人,中共党员,1927年生, 1951年参加革命工作,历任区、县主要领导,担任保山地委領导近20年。1986年6月退休后,他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施甸县大亮山兴办林场,一干便是20多个春秋。他带领大家植树造林7万多亩。2009年4月,他将价值超过3亿元的大亮山林场经营管理权无偿交给国家。2010年10月因病逝世。1991年6月,被云南省委、省政府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1999年8月,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十大绿化标兵”提名奖;2000年12月,被全国环保总局授予“全国环境保护杰出贡献者”;2002年,被评为全省老干部“老有所为”先进个人;2004年10月,被评为全国老干部“老有所为”先进个人。

座谈会上,云南省贸易经济学校、云南省邮电学校等学校代表围绕学习杨善洲先进事迹已经开展的工作、成效和下一步的打算,作了交流发言。

就如何弘扬杨善洲同志的崇高精神,陶晴副书记在讲话中指出,云南省中职和中小学在推进向杨善洲同志学习活动中,要做到“七个结合”:一是要把开展向杨善洲同志学习活动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八届九次、十次全会精神结合起来;二是要与全面贯彻教育规划纲要和“十二五”规划结合起来;三是要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结合起来;四是要与年度教育工作会议部署的任务结合起来;五是要与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立德树人的工作结合起来;六是要与创先争优活动和建党90周年结合起来;七是要与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结合起来。

9.抗击疫情英雄感人事迹征文 篇九

不断提高中医药疗效

“通过使用中医药的方法,患者症状普遍得到了缓解。”1月18日,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血液科主任医师许树才主动请缨调往发热门诊,以中医药诊疗方案救治患者。“许多患者是典型的发烧咳嗽,吃了西药不见效果,我们就用中药。”许树才说。

1月20日的一次接诊经历让许树才印象深刻。“那是一位有西医学习经历的年轻女患者,感染后服用抗病毒和消炎类西药,但高烧依旧不退。”许树才开了10服中药,3天后患者的症状基本缓解。

许树才介绍,每次查房自己都要与患者近距离接触,问诊时要求患者摘掉口罩,查看舌苔脉象,从而对症下药。“新冠肺炎病情相对复杂,症状不典型的较多,在发热之外,还有拉肚子、肌肉酸痛等症状,这在客观上加大了用药的难度。”

接诊上千例病患后,许树才也在不断思考如何提高中医药治疗的效果。“目前看来,‘一个方子打遍天下’还不可能,在特定的阶段用特定的药,疗效才能更好,在这个过程中,也在不断推动中医药发展。”

10.王灿烂事迹征文修改稿 篇十

灿烂花园

作者:余姚市花园小学 何亚琼

“最美保安”王灿烂,就像水灾中的一艘小船,饥饿中的一顿热饭,寒冷中的一床棉被,在这一个刚刚经历了洪灾的姚城,成为一种温暖,一份爱心,一股力量,在130多万民众间传递、弘扬。街坊传诵,亲朋称道,同事赞美。当记者称他为最美保安时,他憨厚又谦逊地说:“我不美。”最美保安美在哪里?让我们试图从他的平凡故事中,寻找答案。

最美保安,护校胜家

国庆长假,保安阿灿照例可以休息一周。但是,进山看望82岁高龄老娘的他,得知6号有台风登陆,放心不下地处老小区而且地势低洼的学校,就临时决定5号下午返校。他拜托同村的兄嫂多加照顾独居的老娘,一路颠簸,辗转几个小时来到学校。

6日,风雨开始袭来,阿灿加紧了对校园的巡逻。对全校三幢大楼二十个教室的门窗一一检查、上扣。对整个校园的下水道、窨井盖也仔细查看,保证流水通畅。

7日,大雨不休不止地下着。花园小学作为临时安置点,从午后到傍晚,一些花园新村的受灾老人陆续来到学校。在阿灿的帮助下,老人们安顿在了二楼宽敞明亮的教室里。7点左右,看到积水渐渐爬上教学楼前的台阶,他来不及歇口气,默默地下楼,开始搬运一楼教室和办公室里的教学电脑和学生书簿。

教学楼一楼共有五个教室,四个教师办公室和一个储物间。光是电脑,就有17台。阿灿并不会摆弄电脑。但是情急之下,他自己琢磨,小心拆卸,硬是在黑暗中嘴里咬着手机,借助微弱的光,把这些学校里最值钱、教学上最不可缺少的设备搬到二楼。教室里还有许多学生的书簿、课外书、口风琴,凡是眼睛看到的,阿灿都不厌其烦地把他们搬出来,有的搁到窗台上,有的搁到储物柜顶。教师办公室里,成叠的学生作业本,面临被淹。阿灿虽然已是累得汗流浃背,但是想到孩子们那一双双渴望的眼睛,一张张天真的笑脸,他顾不上擦把汗,咬咬牙,把这些孩子们最要紧的物品都安全转移了。刚要松口气,阿灿忽然想到,一楼的储物间,新到的近万元的图书,还没来得及拆包,都堆放在那儿。他毫不犹豫地拿来钥匙板,摸索着打开门,把十多包 图书一趟趟搁上柜顶。

洪水退去,学校在17日就恢复正常的教。城区地势最低、进水最严重的花园小学,在这次洪灾中,除了无法搬动的硬件设施遭受一定的损失,凡是能搬运的,没有一台电脑受损,没有一本学生书簿丢失。课外书、口风琴、甚至学生落在课桌里的红领巾,都一一物归原主。特别是经手万元图书购买的老师,总以为放在冷僻储物间的书籍在这场大水中难逃一劫。当得知它们毫发无损地被阿灿保护好了,激动、惊喜之余,对阿灿的护校如家赞不绝口,连连夸他是花园小学的好管家。

是啊,没有计算过,他为学校保护了价值多少的财产,只是知道,保安阿灿这份爱校甚于爱家的精神和付出,是无价的。

最美保安,敬老似子。

洪灾困城的日子里,保安阿灿当起了花园小学安置点七位老人的“众家儿子”。

10月7日下午,校园已经受灾进水,但依然接受了梨洲街道灾民临时安置点的任务,接纳了花园新村的部分受灾老人。从下午到傍晚,陆续转移来了7位老人。这7位老人,年纪最大的97岁,最小的67岁。每进来一位老人,阿灿忙前忙后帮着安顿,移课桌,搭床铺,递物品,他那如子女般的体贴照顾,让老人们很快安下心来。

老人们从家里出来,走得匆忙再加年老体衰,很多连衣被都忘了拿。阿灿见了,一趟趟跑上四楼宿舍,把老母给他准备的三条棉被、两件大衣、一条垫被都捧出来,给老人们御寒。而他自己,仗着年轻,多穿几件衣服,和衣而睡,直至15日老人们离开返家。

断水断电的校园,没有食物可以充饥。阿灿不顾个人安危,冒着大雨从学校操场南面爬墙(因校大门口水位已过腰)出去给老人们买食品。世南东路水势也很大,几乎所有的店都关门了。阿灿一路找寻,直到三江口新村附近,才好不容易找到一家还在营业的小超市。阿灿自费采购了方便面、矿泉水、榨菜、蜡烛,艰难返校,把这些物品悉数给了老人们。第二天,新村里的洪水只涨不退,阿灿看到其中两位老人吃方便面反胃,准备想方设法为老人们烧水做饭。他想起学校食堂有一只废弃的煤炉,就几度涉水寻找,终于找到了还没散架的旧煤炉。有了工具,一切似乎变得方便起来。阿灿搬来自己吃的大米,搜寻来能生火的干柴,为这几位老人煮起了米饭,烧起了热水。整整九天,阿灿竭尽所能、倾其所有照顾老人们的日常生活,拿出自己的饼干、笋干菜和榨菜等一切可以吃的东西供给他们。干柴用完了,就把自己买的竹椅子、破拖把柄劈碎烧水做饭。

12日,他那住在梁辉的外甥,知道花园小区被困多日,不放心舅舅,趁着水势稍退,来学校接他。阿灿毅然谢绝了外甥的好意,坚守校园,继续照顾安置的老人们。

13日开始,我们老师到岗清理校园,在学校看到老人们舒展的笑脸,安详的生活。他们其乐融融地交谈着,在太阳下晒着衣物、被子,看见我们每一个上班来的老师,都露出和善的面容,笑着打招呼。这一切,我想,都是因为有阿灿这个临时儿子给了他们温暖,给了他们安心,给了他们人世间最最美好的情感——爱。

最美保安,爱生如父。

41岁的保安阿灿,以校为家,也把他所有的爱给了学校,给了全校770多名学生。他把每一位学生都看成了自己的孩子,对每一位孩子,都用一颗慈父的心去关爱呵护。

一周后,洪水退出校门口,校园里所有的地面都是淤泥,散发阵阵臭气。教室里的所有课桌、椅子、柜子也留下了污泥、水渍。阿灿穿上高筒雨靴,打开消防水龙头,拖着又长又重的高压水枪,细心地冲洗操场、课桌、食堂。操场的角落,高压水枪也难以冲刷。阿灿干脆拎上水桶,来回跑着冲水。校门口,地势低,所有的淤泥都被冲到这里堆积起来了,阿灿赶紧推上翻斗车,把淤泥、垃圾装上车,运到清理专用卡车上。老师们打趣说,阿灿,你把这里打扫得比自己家里还干净啊!,阿灿朗朗地笑着说:不搞干净,对孩子们不好。简短而实在的一句话,尽显阿灿爱生如子的慈父情怀。

17日,学校复课。阿灿早早穿戴整齐,在校门口执勤。面对每一个进校的学生,阿灿的目光里有了更多的慈爱和关怀。孩子们也纷纷在进校前亲热地问候:保安叔叔早!601班的周密同学,说起水灾时保安叔叔帮她保护了自行车,激动不已。那天水势稍退,家住城东的周密同学到学校来取节前留在校园里的自行车。走到放车处,自行车竟然不翼而飞了。周密同学赶紧向保安叔叔询问,阿灿叔叔笑着把她领到一间教室,迎面看到熟悉的自行车完好无损地搁在了课桌上。原来,细心的阿灿早把自行车安全转移了。看到心爱的自行车,周密同学连连鞠躬,高兴地说:“谢谢保安叔叔,谢谢保安叔叔。”当更多的孩子和家长从老师们的口中得知这位尽职的保安在大水中为他们保住了那么多的作业本、课外书、学习用品,得以让孩子们正常复学,不影响学业,纷纷向阿灿竖起大拇指,表达由衷的赞美和敬意。

其实,保安叔叔阿灿平时像父亲一样爱生如子的细节很多很多:去年6月初,一夜暴雨,校门口积水过膝,阿灿挽起裤腿,把学生一个个从巍星路背进学校大厅,傍晚水势还未全退,阿灿又一次把学生一个个背出校门口。大雪纷飞的冬天,夜幕四合,校园里还有一个低年级学生焦急地等待家长。阿灿见了,询问孩子后与家长取得联系,把学生送到了位于阳明西路的学生家的点心店。面对近800名学生,阿灿凭着职业的敏感,尽力记住接送学生们的家长,哪一个学生平时由谁接送,他都记得清清爽爽。学生有事联系家长,阿灿总是掏出自己的手机让学生与家长取得联系。学生口渴了,阿灿常常把备着的矿泉水送给他们喝。为孩子们分发报刊杂志,他也总是放轻脚步,轻轻敲门,生怕打扰了孩子们的学习……

复课伊始,当学生们说起在电视里,在报纸上看到阿灿叔叔的光荣事迹,兴奋不已,自豪之情溢于言表。阿灿叔叔在他们心里也更可亲可敬了。

11.抗击疫情感人事迹征文1000字 篇十一

“再聚不易,必定全力以赴。”同样深夜未眠的唐棠迅速回复。

宋彩萍提到的“5个好姐妹”,是陆军军医大学的5名护理骨干,包括她自己和张丽敏、彭渝、唐棠、罗春梅。生活中她们是好姐妹,工作中她们是好战友。从抗震救灾到抗击埃博拉,数次大项卫勤任务中都有她们并肩作战的身影,同事称赞她们是卫勤战线上的“五朵金花”。

当新冠肺炎疫情突然袭来,有着传染病防控丰富经验的她们相互致电:如果抽组医疗队,我们一定一起去。除夕夜,解放军支援湖北医疗队紧急出征,宋彩萍、张丽敏和彭渝如愿在列。

唐棠和罗春梅从老家紧急赶回时,队伍已经出发,两人沮丧不已。“你们先去,如有第二批,我俩必定随队出征。”罗春梅一边给先出发的3人留言,一边拉着唐棠再次向医院党委请战,双双加入预备队。

医疗队到达武汉后,作为护理骨干,宋彩萍、张丽敏和彭渝紧张投入一线战斗。最初的几日,唐棠和罗春梅发去的信息几乎都石沉大海,偶尔收到回复,也就简单两个字:在忙。她们熟知彼此,每一次任务中,大家都忘我工作,全力以赴。

“比起语言的关心,我们在后方努力才是对她们最大的支持。”罗春梅的话,说到唐棠的心坎里,两人一边向前方了解情况,一边在后方实战化练兵。

疫情形势严峻,连续增兵武汉。2月13日凌晨,罗春梅和唐棠终于等来了出征命令,在开赴一线的途中,两人收到前方3位战友发来的信息:“一线,我们加油!”

罗春梅和唐棠抵达武汉,立即进入泰康同济医院投入工作。2月15日,唐棠两次身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进入病房,高强度连续工作8个小时,按照宋彩萍提供的病房区域划分和流程设计经验,详细规范了病区诊疗秩序。新增医疗队到达任务区不到24小时,就顺利适应并开展工作。合作初显成效,5人激动不已。

“有些女队员对缺氧敏感,穿上防护服会恶心甚至呕吐,我给你发了一些预防和缓解的措施,你教大家一下。”火神山医院感染一科二病区护士长彭渝提醒罗春梅。尽管出发前做了针对性培训,罗春梅还是不放心,盯着每名护士的操作,通宵未眠。看着大家安全走出病房,罗春梅给彭渝回信:“队员安好,别担心。”

12.学习事迹征文 篇十二

——镇人大代表zz疫情防治工作先进事迹

这几天,草坝镇人大代表、zz村支部书记zz比平时还要忙碌。自zz省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应急响应后,zzz积极响应、迅速行动,切实把参与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作为履行代表职责、担当社会责任的具体行动,积极配合镇党委政府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和时间赛跑,赢得疫情防控主动权成了zz每天早出晚归的动力。

一、积极宣传,摸清底数,建立湖北回村人员台账信息

疫情发生后,在草坝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zz立即组织村组干部在辖区内通过微信群、朋友圈、喇叭宣传、张贴公告、入户走访等多种方式摸排湖北或途经湖北回村的人员信息并建立相应的台账。一方面每天数据摸排更新后立即报告镇政府,如发现有湖北返乡人员,问清返乡路径、接触人群等信息,并和卫生院人员一起每天入户进行体温检测及身体状况询问,时刻关注其身体变化;另一方面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不传谣、不信谣、不恐慌、正确看待疫情,劝散扎堆聚会人群,在主要路段分发和张贴防控疫情宣传标语,向群众积极宣传防控知识和自我防护知识。

二、理智防控,带头参与,取消一切聚众娱乐活动

过年了,在外打工辛苦一年的人也回家了,发小同学相聚叙旧、姑亲姨表相互走访、打牌聚会社火竹马,这些都是过年的必备“节目”,也是情理之中。可今年的春节,注定是难忘的春节,人群过于密集,是冠状病毒最为喜欢、最利于它肆意传播,而可怕之处便是它有14天左右的潜伏期且具有较强的传染性,让人防不胜防。在此严峻的形势下,zz无不一刻不在担心,他深知作为人大代表、村组干部必须带头积极响应党委政府的号召,坚决取消春节文化活动、坚决抵制走亲访友及聚众打牌等。“接到紧急通知,要求各乡镇暂停举办农村聚餐,你家的酒恐怕要推迟了哈,等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了再整…”。自雨城区发出关于暂停举办农村聚餐的通知后,zzz挨家挨户走访准备举办红白喜事的农户做好思想工作,不厌其烦,跑了一趟又一趟,直到把主人家的工作做通、取消或者延期宴席。同时又带队挨个走访村内商店等聚众场所,告知商店牌馆老板聚众打牌的危害性及后果的严重性,让他们在积极主动的配合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还能起到一带多、点盖面的作用。

三、坚定信心,责任担当,履行人民代表为人民。

面对这场迅疾而来的疫情,zz同志没有临危退缩、也没有临阵脱逃,反而他一直强调:自己作为一名村干部、基层人大代表,更有责任和义务,积极自觉支持和参与防控工作,点滴汇成大爱。希望我们更多的党员同志、人大代表都能以身作则,响应到这场防控工作战役中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的同时,力所能及的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打好打赢这场防控狙击战。

zz分院抗击疫情一线先进事迹

庚子鼠年春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肆虐祖国大疆南北。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zz分院的职工们坚守岗位,挺身而出,义无反顾,谱写了一个个感人的事迹。

身先士卒,全力以赴甘奉献

zz是zz分院的院长,自1月19日zz分院传染病防控小组成立,zz任小组组长以来,她不仅每天要根据上级指示做好防控的各项具体工作,还要来回穿梭于门急诊、预检分诊点、乡镇府、戴港高速卡点等处做好武汉返象人员的调查工作,同时挤出时间组织开展各层面的防控培训,几天下来,光培训主讲就4场。她很少有坐下来喝口水的时候,每天忙得连吃药都顾不上。即使是坐下来,也是直接到会议室,参与每日会商、梳理文档、统筹安排人员应对突发情况。

身为医院领导,非常时期、危急时刻,必须不忘初心、勇担使命。zz院长自从接到防控疫情的通知后,就开始了昼夜不分的日子,每天都工作到深夜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回到家还要继续接听很多工作相关的电话,常常通电话聊工作到凌晨,接下去就是整夜无眠,但是她从不抱怨,还总提醒职工要注意身体健康,第二天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像个陀螺一样不停地转动。

她是院长,同时她也是父母的女儿,孩子的母亲。自从接到防控应急通知后,她忙得连春节都没有时间回家看望自己的父母。孩子放假在家,本有婆婆照顾一日三餐,但是婆婆不小心腿摔骨折打上石膏,她的先生也是一线医务工作者,夫妻俩没日没夜的投入工作,孩子的温饱问题都没有办法解决。懂事乖巧的女儿特别理解爸爸妈妈的辛苦,每日在家独立完成作业,吃的也是自己简单解决,她总对妈妈说:“妈妈,你不用担心我,我可以的!您要注意身体!”

以院为家,时刻关怀暖人心

zz是zz分院的副院长,他响应号召积极投身防控新型肺炎一线工作,毫不顾及自身安危。1月23日上午,zz对zz镇第一个武汉返象人员进行家庭面对面随访,发放体温计和口罩,问询基本情况,进行健康宣教,告知返象人员在家隔离2周,每日早晚检测体温1次,多开窗通风,勤洗手;1月25日(大年初一)晚上7点,他接到zz镇干部电话,有村民出现对返象人员恐慌心理,还没有吃饭的他二话不说,立即和镇干部一起去村里进行安抚村民工作,经过他的心理疏导,村民表示理解并可以配合工作;1月26日凌晨1点,他接到另有武汉返象人员回村的消息,不顾夜深天寒地冻,积极配合上级指示,立即送返象人员去隔离点安置,等把人员安置好回到医院已是凌晨3点,他以院为家,以车为床,在车里打一会儿盹,早上6点他又接到电话告知武汉返象人员观察对象的家属,是一个19个月的宝宝,出现流涕咳嗽,他马上去返象人员家里对宝宝进行体征检查,测量体温和体格检查,都无大碍后给予儿童感冒药液口服,回到医院又投入到繁琐的工作中,每日他要及时上报局里物资储备表和观察对象每日健康监测表报表。

13.抗击疫情英雄感人事迹征文多篇 篇十三

其实,在最近10多天里,徐晓宏已连续“登顶”微信运动排行榜,每天平均步数达3万多步。这些步数串联起了她在疫情防控医院里的每一个环节,也是一名医护人员一线奋战的见证。

“疫情当前,我要‘战斗’在一线。”徐晓宏果断放弃了与远方亲人团聚的机会,主动向组织请愿奔赴“战区”。

后勤管理、生活保障、对外联络、托运货物、设备消杀……每天在医院各个楼层各个病房,徐晓宏不知道要走多少个来回。

如果说医院是战“疫”的主战场,那么隔离病区就是前沿阵地,徐晓宏便是这里的“前哨”哨兵。“你们守护患者,我来守护你们。疫情当前,主动请愿进隔离区的护士都是各个科室的青年骨干,我要保护好、照顾好大家!”徐晓宏说。

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徐晓宏主动承担了隔离病区护理团队日常生活管理工作。按照防控要求,她手机24小时开机,一天接近百个电话都是常事,经常忙得来不及喝水、去卫生间。每天凌晨,她还会主动准备好热腾腾的夜宵,给值班医护人员送去。

2月15日,医院里一批痊愈患者顺利出院。一名患者在和他们道别时这样说:“是你们的迎难而上,守护了我们的健康,也给了我们信心和勇气。等过了隔离期,我愿意到医院来做一名志愿者,给大家提供服务……”

这番朴实的言语彰显了“爱心传递”的力量,也让徐晓宏等在场医护人员深受感动。“身边那些90后护士主动剪去秀美飘逸的长发,保洁员阿姨每天背着沉重的消毒设备穿梭在各个楼层……大家身处不同岗位,但都团结一致,共克时艰。”

徐晓宏家与医院只有一路之隔,但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她就再没回过家。读初中的儿子每天晚上都会发来微信,主动跟她“汇报”网上学习进度和自学心得,每次还都会说一句“妈妈保重,平安归来”。

14.抗击疫情英雄感人事迹征文 篇十四

武汉告急!湖北告急!

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制定周密方案,组织各方力量开展防控,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

闻令而动,来自全国各地的4万多名医护工作者驰援湖北,战斗在抗疫最前线。

脱我旧时裳,着我战时袍。

1月28日下午4点,K457列车进入湖北孝感站。空荡荡的站台上,只有一个女子下车的身影——湖北航天医院普外科护士梅定。

这是一个自愿返岗增援的壮举。为了这次特殊而艰辛的“上班”,她一个人辗转三地、行程千里。从江苏昆山到安徽合肥,又辗转到离孝感较近的河南信阳……

原本在疫情期间不得于湖北省内停靠的火车,破例为一名护士在孝感站停车开门。一天一夜的辗转返岗之路也曾令梅定感到害怕,但她心中充满了坚定。“身为一名护士,救死扶伤是我们的天职,疫情当前,就是我们挺身而出战斗的时候。”

以忠诚赴使命,秉初心显担当。

上一篇:浅谈“做人要实”下一篇:文明进寝室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