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2024-10-07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共8篇)

1.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篇一

学习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个人心得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马克思主义的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

那么什么是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室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和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根本上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主体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打破客体的限制,超越现实客体,发展自己的能力和需求,同时也使客体得到进一步改造、发展和完善。

一、实践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形式

(1)实践的基本特征:

客观现实性:实践是客观的物质的活动。实践的要素、过程和结果都是客观的;自觉能动性:实践是人有意识、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具有目的性、自主性和创造性。这种自觉能动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特点,也是实践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社会历史性:实践不是孤立的个人的活动,而是社会活动,并受着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

(2)实践的基本形式:

①生产实践。也就是处理人和自然之间关系的活动,即物质生产活动。这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实践活动的根本前提。

②社会关系实践。是处理和变革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实践,即人类的社会交往以及组织、管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活动,在阶级社会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的实践。

③精神文化创造实践。首先包括科学实验,它是从生产实践中分化出来的,专门为认识世界而进行的探索性活动。此外,艺术和教育活动也属于以生产精神文化产品为直接目的的精神文化创造实践。

二.实践与认识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起决定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哲学,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这就决定了实践的以下地位:实践产生认识的需要;实践为认识提供可能;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总之,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

另一方面,在肯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时,绝不意味着认识无足轻重。认识是能动地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理性认识,对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理论是认识的最高形式,科学正确的理论对实践活动起着促进作用。

三、实践与真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的符合程度。检验真理的标准时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栋梁——社会实践。

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如果在实践中达到了原来预想的结果,那么人的认识就被证实;相反地,如果失败了,并且不是由于认识之外的其他原因造成的,那就是错误的认识。因此,实践是检验真理最公正的审判官,具有最高的权威。

四、实践与人

实践的本质决定了实践在人类生活中具有基础和根本的地位,实践构成了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实践是人类生命的特殊运动形式。实践创造了人的基本特征。实践使人成为“社会存在物”,“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和“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创造出了人之为人的一切特征,把人类从动物界提升出来。实践是人类的特殊生命形式,即它是社会生命的运动形式。正是在实践过程中,人成为一种自我创造的主体性存在。

另一方面:人是实践的主体,是构成实践不可缺少的元素,是实践活动的灵魂。人在实践活动中,通过能动地反映客观存在,产生对客观存在的认识,形成理论,指导着新的实践活动的开展。

五、实践与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哲学,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这种发展,除了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实践的发展对自己创立的理论不断充实和完善外,还包括后来许多共产主义者的重要补充。如后来形成的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这些都是在实践当中诞生的,与客观实际相符合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对相应的社会起着正确的指导作用。

六、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大学生生活中的指导意义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因此,对于一名标准的大学生来说,要兼顾地做到做好这两点。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我们都要以国家的建设为己任,在学习中自觉地严格地要求自己学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以此武装自己。

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这也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对我们提出的要求。我们在自己的专业课及公共文化课的学习当中,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的行动指南,要发扬实事求是的精神,勇于质疑,努力学好理论知识,精益求精,努力创新。大学生兴,则国家兴,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当今中国与世界强国的距离非常的大,而当今世界的竞争集中体现在科学技术的比拼,谁在这占有优势,谁在世界的舞台上就有发言权。科学技术的改革与创新的重担落在我们的肩上,我们要以此为激励,奋发图强。

我们要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辨别和抵制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大家都知道当今社会物欲横行,这给我们当代大学生提出了严峻的考验,我们要运用所学到的一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和方法,来指导自己的行动,让自己冷静地看世界,清醒地认识世界,不随波逐流,努力发展自身,为将来投身现代化建设做好准备。

我们要不断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自觉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大学生要自觉地将个人的成长与社会发展融合起来,增强为祖国和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感。领导当今中国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时代的先进分子——大学生来说,也应该把服务社会看做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尤其是我们当中的大学生党员。把这种责任转化为前进的动力,我们将会更勇敢,更努力地掌握新时代的本领,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篇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它的实践性,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实践是人们为了满足一定的需要而进行的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物质世界的活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指出了人与世界的关系是以实践为中介的人对世界的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关系。马克思认为,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二实践特征

(一) 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是指人们直接去接触我们能够感觉的到的现实客观的东西。对一些事情的认识, 我们不仅要抽象出它的本质, 而且还要将这种认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用实践来检验我们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认识是否正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的认识正确与否, 只有把它置于实践中才能得到答案。经过实践的认识可以更好地指导我们的生活, 使我们更好地认识和改造世界。也就是说, 我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 更应该上升到实践的高度。对一些事情我们不能只是发现它、研究它和认识它, 我们还要用实践来检验它。要想把我们美好的愿望变成可以摸得到的实实在在的现实, 必须通过实践。人在实践中不断深化认识, 这些获得的新的认识又可以更好地指导实践。

(二) 实践是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

在客观物质世界里, 人类的衣、食、住、行都不可能脱离客观物质世界而单独存在。人为了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 就必然要跟自然界打交道。人为了生存, 不得不从自然界中挖掘对他们有价值的东西。人在做这些事情之前, 头脑里已经形成了某种计划和打算。“马克思主义认为, 人与其他动物最根本的区别主要在于人类创造性的生产劳动实践, 生产劳动实践是人的本质得以形成的基础。”人是一种生活在客观物质世界里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性生物, 而其他动物的一切活动都是出于本能。其他动物的活动都是没有意识和目的的。它们是为了生存而生存, 而人是为了生活而生存。人在认识世界的同时, 也在用自己的意识和目的支配着大自然为自己服务, 进而更好地改造世界。人在做每件事情之前, 就已经想好了如何做这件事情。人的这种计划性的认识只有通过实践才有可能得以实现。人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条件下, 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能动性, 对客观物质世界进行客观的认识, 进而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三) 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

人进行的任何实践都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 都跟社会有关系。人不可能脱离客观的物质世界去随意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那样的认识是空洞的、不真实的和没有意义的。人是种群居的动物, 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跟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实践使人的物质需求得到满足, 而在一定意义上, 人的某些需求来源于对周围社会环境的认识。人的认识是特定社会的产物。人的认识只有通过实践, 才有可能得以实现。因而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 脱离了社会, 人的认识无法得到检验。

三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当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范畴作为自己理论体系的核心。因而它的历史使命和社会功能不仅表现在它能够正确地说明和解释世界,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能够有效地改造世界, 因而能在实践基础上实现其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这一点表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异常深刻的历史意义, 即通过实践追求人的彻底解放和全面发展已经上升成为历史的主要课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肩负着人类解放这一伟大使命的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辉煌业绩, 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当代价值。正确的认识需要通过实践转化为实际行动, 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同时在实践的过程中又可以深化认识, 这些深化的认识又可以反过来指导实践。

四结语

马克思主义认为,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的运动过程,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认识, 也没有绝对的真理。我们的认识越是符合客观实际, 就越能够更好地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启示我们, 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做任何事情要从实践出发, 对任何事情不能仅仅停留在认识的层面, 应该上升到实践的高度。要把我们的认识深入到实践中去, 再从实践中深化认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 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事物的表面上。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

参考文献

[1]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2]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3]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4]倪志安.马克思实践哲学研究[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4

[5]陶富源.实践主导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2000

[6]谭培文.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编与导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

3.当代青年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篇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当代青年

中图分类号:B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6-0075-03

一、青年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毛泽东自小成长在素有忧国忧民、躬行实践优良遗风的湖湘大地上,巨大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推动着青年毛泽东从书斋求学走向现实斗争,一步步地完成了他的思想转变,最后趋归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毛泽东曾说过,“凡吾思想所及者,吾皆有实行之义务”,湖湘学人继承了中国传统的“知行合一”,“不行架空之事,不谈过高之理”。他们认为,人生现实是心理和行为的统一,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是理想和实践的统一。受此影响,毛泽东价值观中的实践特征是“实践至善”。要至善,必实践。要实践,必深入社会。

再美好的人生理想,再动听的主义学说,如果不去实践,或者无法实践,在青年毛泽东这里是必然要被抛弃的,理论上的合理性和实践上的可行性是任何一种科学的思想文化的生命力所在。青年毛泽东面对异彩纷呈的各种主义、学说,最后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根本原因就在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

因此,毛泽东实践了一大批救国图强的武装斗争,湖南自治运动和驱张运动强调的是“人民自治”,反对谭延恺的“湘人治湘”主张的是“湘人自治”,但这些运动都失败了。

实践的失败,事实的教训,使他认识到紧靠和平的群众运动,是不可能使中国的反动统治阶级自动让出手中的权力的。1927年9月,毛泽东在秋收起义严重受挫后,分析当时敌强我弱的形势,果断决定放弃攻打长沙的计划,带领部队沿湘赣边界南下。起义部队于10月间到达井冈山地区,形成了以宁冈为中心的湘赣边界“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并在此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是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实践的开始。具有探索为中国革命新道路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的重要意义:第一,在理论上,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做出了独创性的贡献。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是毛泽东思想中最具独创性的理论,也是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紧密联系起来的一次伟大的尝试。第二,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在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斗争中,坚持实事求是,为实事求是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确立奠定了理论基础。一切从实际出发,体现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情况的结合,并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问题的典范。第三,在实践上,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里,对外受帝国主义的操纵,没有民族独立;对内受反动势力的压迫,没有民主权利,处于这样重重压迫之下的中国人民必须拿起枪杆子,建立和掌握自己的武装力量,义无反顾地进行革命的武装斗争,舍此别无他途。“中国革命的主要方法,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不能是和平的,而必须是武装的”、“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没有和平斗争的条件,只能走武装斗争的道路。实践证明,这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唯一正确道路。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指导作用

坚持从实际出发,是毛泽东在长期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从不放松对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进行周密的调查研究,并且努力按照不断变化着的实际情况来决定行动的方针。毛泽东十分注意通过实践的检验来修正或充实原有的想法,他在制定和执行政策的时候反复强调:“政策必须在人民实践中,也就是经验中,才能证明其正确与否,才能确定其正确和错误的程度。”

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日益地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升华成为新的具有民族特色的理论,在中国革命的一些问题上,他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理论观点,他提出的主张、方法和政策,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相符合的,并达到了一个新的理论高度。

他坚决反对那种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割裂开来的做法,多次强调指出:“有书本知识的人向实际方面发展,然后才可以不停止在书本上,才可以不犯教条主义的错误。”在这里,他既肯定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又肯定了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不仅如此,他还认为实践在人的认识发展过程中是比理论更为基础的东西,他经常说:“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

在他看来,理论的作用就体现在它能够为实践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正是这个原因,毛泽东学了理论以后,他并不像党内的教条主义者一样用“本本”来套中国革命和建设无限丰富的实践,相反,他以自己所学的理论为指导去分析中国革命和建设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具体实践。正是这个原因,他才能够自觉地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需要出发去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并在这一过程中成功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三、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中国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指出:实践是指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对象性活动,是人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具有物质的性质和形式,具有直接显示的特点;同时,它又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又具有主体性的特点。其基本特征是客观物质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于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指导作用的积极体现,今天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取决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把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的实际结合起来,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升华,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过程中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改革开放是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旗帜。“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这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通过反复实践进行比较和总结,在不断探索中逐步认识和运用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执政规律的重大理论创新。有效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也是治政实践、治国安邦思维的经验总结。坚持科学发展观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选择,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科学发展观立足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实践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是我们党治国理政、富民安邦的行动纲领。科学发展观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深化,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四、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对当代青年的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也在逐步完善和发展,并对当代青年实现人生价值,承担历史使命,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一个人的青年时代,正是一个人形成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时期,抓住当代青年这个关键的成长成才阶段,因势利导,积极灌输马克思主义优秀的理论成果,加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是提高当代青年马克思主义水平,加深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与理解,促进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形成的重要契机,具有树立当代青年崇高追求、远大理想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深远影响。

当代青年,必须走出书斋,理论联系实践,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现自身价值,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添砖加瓦。

首先,执行党的现行政策,牢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求当代青年必须实事求是地处理和解决问题,做到不偏“左”,也不偏“右”。

其次,培养具有崇高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实现当代青年对国家、对民族的自豪感、荣誉感、价值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正能量升华。是当代青年优良的传统美德和昂扬向上精神风貌的完美体现。

再次,时代赋予了当代青年承担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社会的发展,说到底,是时代对人才的呼唤。是当代青年自身成长成才,在建设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进程中努力奋进,开拓进取的思想境界和时代使命。

五、培养具有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当代青年的途径

1.党组织与团中央的培养

从历史经验来看,青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党组织的关怀和培养。当代青年要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坚定共产主义信念,自觉接受科学理论的感召和指导,努力做学习马克思主义实践观重要思想的开路先锋。夯实基础,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投身社会实践,走出一条与实践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自己的青春和智慧。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团中央作为共青团的最高领导机关,承担培养以大学生骨干、共青团干部和青年知识分子为主体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要任务。2008年6月,团中央印发《“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纲要》,对引导当代青年健康成长,形成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具有指导意义。《纲要》指出,要通过理论学习、实践锻炼、志愿服务、对外交流和课题研究,帮助大学生骨干学习和掌握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了解国情,认识社会,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坚定理想信念。引导青年知识分子了解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自觉走与实践结合、与人民群众结合的道路。

2.高校积极培养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

高校政治理论教学是大学生学习接受马克思主义最主要的途径,高等院校承担着传播和引导青年学生传承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的责任。高校要积极以创新的思维加大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改革的力度,探索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形成的有效途径与方法。不仅要在理论知识方面加强教育,更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感受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正确性,通过意志锻炼,使大学生应从各自所学的专业出发,认识和接受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形成和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培养他们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坚定性,这种坚定性还要适应科技高速发展以及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

3.当代青年在实践中做“智本家”和“奉献者”

加强社会实践活动,一是要求当代青年能做“智本家”,努力推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

2011年暑假期间,江南大学人文学院成立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关于无锡打造低碳生态城的调研”,团队围绕“低碳行千里,环保进万家”的主题,以切实提升基层广大民众低碳环保意识,促使民众用自身的实际行动为构建无锡建设低碳生态城贡献自己的力量为目标,充分运用新媒体力量,还引入新浪微博大屏幕直播,大学生们展开了一系列调研、下乡和走访活动。解决了部分污水处理、水环境保护问题。

加强社会志愿活动,二是要求当代青年做“奉献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仅2003年6月的一次统计数据显示,上海地区报名参加服务西部计划的大学生中就有博士生1人、硕士生17人、本科生251人。如今,越来越多的硕士、博士生投身到“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大学生们表示,要向老一辈西部创业者学习,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用自己的青春、智慧和力量为西部大开发贡献力量,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中磨炼意志、增长才干,努力把自己锻造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刘里立.青年毛泽东趋归马克思主义的路径探析[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1.

[2]钱永祥.青年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培养[J].青年探索,1991,(5).

[3]杨勇,张军.当代青年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与实现的塑造[J].改革与开放,2012,(6).

4.马克思前实践观讲稿 篇四

费希特的知识学实践观以其突出自我的生命本能、创造意识为基本特征,试图使传统的认知主体论向生命主体论转变。可以认为,费希特在这个转变中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是他揭开了生命哲学的新篇章。同时,由于他的实践观强调人对主体世界的设计和改造,把实践部分看得比理论部分更重要,认为是实践使理论成为可能,也对马克思的实践观也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但是费希特则在意识范围内把实践看成是一种主体向外的冲动或意识向外的扩张,是唯心主义的、理想化的,存在很大程度上的不完善。但无论如何,他非常强调哲学的实践功能和社会使命,强调哲学对于人生的意义,强调主体对客观世界(非我)的能动改造作用,强调实践是主客体统一的中介,并能从二者的辩证关系中去把握主体的能动意义。

黑格尔揭示了实践活动的基本形式并分析了实践要素的内容,提出了劳动是实践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的思想,他认为:实践是一个有目的—手段或“目的的实现”—他物或被“创造出来的现实”三个环节组成的过程。在黑格尔看来,实践活动本身是观念实现自己的活动,客观不过是精神的异化,这一实践现带有浓重的神秘与唯心主义的色彩,这是它的根本缺陷。当然,黑格尔还指出了实践具有目的性、中介性和直接现实性的特征,目的性是说,人的能动性不仅表现在人的认识由现象到本质的转化,而且表现在按照事物本质的认识就行活动去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而中介性则体现在实现目的性所需要的手段。黑格尔在论述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的时候,表述了实践高于理论的思想,提示了时间的现实性品格,他指出:“理智的工作仅在于认识这世界是如此,反之,意志的努力记载于使得在世界成为如此。”在理论和实践的比较中,黑格尔指出了实践的特征:实践不仅具有普遍性的资格,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资格。黑格尔把实践引入了认识论,把实践看成是认识的必然环节,并把理论和实践统一起来。他认为,在认识过程的单一活动里,主客观还未实现真正的完全的统一,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应包括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黑格尔强调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在他看来,不论是理论活动,还是实践活动,就其自身来说,都还是片面的。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阐述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观点。但他的实践检验的是客观世界是否和概念相符合,即检验客观是否符合主观,所以归根结底也是唯心主义的。

5.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篇五

课程推荐:2014年湖南事业单位考试(含公共科目、教育、医疗、综合)网校培训课程(协议不过全退)

1.认识的辩证发展

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表面现象的反映,是来自客体的各种刺激和主体的感知系统的相互作用的产物。感性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是认识的低级形式,具有直接性、具体性的特点。

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主体运用人所特有的抽象思维能力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形成对客体的本质和内在联系的认识。它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具有间接性、抽象性的特点。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需要的条件:

(1)必须把理发认识即理论同具体实践相结合;

(2)要将理性认识转化为指导人们实践的计划、方案、办法;

(3)要将理论、计划、办法交给群众,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必然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两种错误。

6.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篇六

作业题目:简述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知识观、学习观与教学观并谈谈你对这些观点理解和看法。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

1、建构主义知识观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客观的东西,而是主体的经验、解释和假设。为了使大家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先反省一下自己头脑中的知识观。

在学习和教学行为中,我们都隐含着一套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当我们教授科学知识时,会对学生说“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在这里,我们用“发现”而不是“发明”。

我们说“牛顿发现了什么定律”,言下之意,牛顿的理论就如同石油、煤矿、金矿、银矿一样隐藏在世界某处,在牛顿之前是客观存在着的,后来被牛顿找到而已。这意味着,我们在无形之中将牛顿的理论当作一个东西来看待。为什么在教学中常常把知识当作无形的东西看待呢?那是由我们头脑中的一般认识论观念造成的。我们坚信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例如,我们面前的桌子是客观存在着的,不管我们在不在屋内,它都在这里。也就是说,这张桌子的存在是客观的、确定的。知识是什么?按照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知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属性及其联系的能动反映。但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经常把“能动”两个字漏掉了,换成了“直接、被动、简单”。知识于是就变成了人脑对客观世界的被动、简单而直接的反映。人脑就好像一部照相机或一面镜子,有关桌子的知识,不过是人脑中映射的桌子的底片、镜像而已。由于外在的桌子是客观存在的,有关桌子的底片或镜像也是客观存在的,因而也是确定的、绝对的。根据这一隐喻来看前面所举牛顿的例子,牛顿的理论是一个客观的、确定的、绝对的东西。这实际上不过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机械反映论。建构主义理论与这种机械的反映论是相对立的。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客观存在的被人发现的东西,而是人在实践活动中面对新事物、新现象、新信息、新问题所作出的暂定性的解释和假设而已。牛顿的理论并不是事先存在着的东西,而是由牛顿通过实践和认识活动而发明出来的假设和解释而已,具有一定的客观性、相对性、暂定性和实用性。尤其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对同一个事物、现象或问题,存在各种不同的看法,到底哪个看法代表客观的东西?都不是。它们都不过是一种暂定性的解释、假设而已。为了形象地说明这一点,我们来看一个生活实例。

某人肚子痛,上医院看病。如果他找的是西医大夫,会说这是胃炎,是因为胃里有病菌。治疗的方法是吃消炎药,杀菌、消炎,这样治疗肚子就不痛了。如果他找的是中医大夫,他会说这是肝脾不和,治疗的方式是吃草药,使肝脾调和,肚子就不痛了。

这里,肚子痛的现象和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这一现象的解释、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法是客观存在的吗?不是的!是人主观创造出来的。随着人们在这一方面的研究和实践的发展,人们还可能想出更多的解释、假设和方法来。人类社会的公众知识如此,个体知识也是如此。公众知识在每个学习者头脑中的意义不是客观的,而是每个学习者通过主动参与认识活动而主观创造出来的,是每个学习者的一种主观经验、解释、假设。人脑不是电脑,同样一段程序在不同电脑中运行的结果可能是一致的,但同样一段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公众知识在不同个体的头脑中意义却是不一样的。总之,无论社会公众知识,还是个体知识,都不是客观的东西,而是人主观创造出来的暂定性的解释、假设。这种知识观对学习和教学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力。

2、建构主义学习观

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学习观和教学观是相互关联的。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东西,那么,学习就不是被动地接受东西,而是主动地生成自己的经验、解释、假设。

如果按照以往的知识观,知识是无形的、客观的东西,那么,学习就很自然是接受东西。因为知识既然是人类社会发现的东西,是绝对的、确定的,学生就只能接受这些绝对正确的东西了。因此,学生的任务是往自己的头脑中复制信息、印入信息,学生在学校的工作就是将课本知识“拿过来、装进去、存起来、提出来”。具体来说,学生先是感知、理解信息,再将信息存储在大脑中,然后在课堂练习或者考试中将信息提取出来。学生不管怎么想,最后都要同课本上说的一样,因为课本上的知识是人类社会发现的东西,是客观的、绝对的、确定的,因而是毋庸置疑的。这种知识观、学习观对学生的创造性是十分有害的。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生成自己的经验、解释、假设。个体学习者也生活在世界上,也有着自己的实践活动,对生活实践中所体验到的新事物、新现象、新问题、新信息也在作出自己的解释、假设。幼儿园的儿童也对于“月亮为什么会走”的问题,自己作出这样的解释:“因为我走。”即使成人直接教给儿童知识,知识在儿童头脑中的意义也不是现成的,而是建构起来的。这经历了一个生发、形成的创造性认知过程,而非简简单单地接受、印入现成的东西。为了使大家切身体验一下知识的建构过程,请大家阅读下面一段文字。

有一个小孩,坐在自家门前,看见一辆卖雪糕的车开过来,突然想起春节时奶奶 给的压岁钱,猛地冲进屋内„„

这个小孩猛地冲进屋内可能干什么?拿钱准备买雪糕。如果学习只是复制、印入信息,那我们充其量只接受到“猛地冲进屋内”那里。“省略号”所代表的意义是从哪儿来的,来自这段文字吗?不是,而是来自我们的解释和推测。如果我们把这段文字中的“卖雪糕的车”换成“希望工程捐款车”,变成下面这段文字。

有一个小孩,坐在自家门前,看见一辆“希望工程”捐款车开过来,突然想起春节时奶奶给的压岁钱,猛地冲进屋内„„

这个小孩这次猛地冲进屋内可能干什么呢?拿钱准备捐款。倘若我们从不知道“希望工程”是什么,也不知道“捐款”是什么,你能想到他进屋拿钱准备捐款吗?恐怕我们可能还以为这是一辆什么稀奇古怪的车,小孩是由于恐慌而躲进屋里呢。这说明,学习不只是印入信息,而是调动、综合、重组甚至改造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所接受到的信息进行解释,生成了个人的意义或者说自己的理解。个人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不同,调动的知识经验相异,对所接受到的信息的解释就不同。也就是说,知识的意义不是现成的,而是学习者经过建构活动而生成的。

如果说学习是建构知识的过程,是学习者面对新事物、新现象、新问题、新信息时,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了自己的解释,生成了自己的含义,那么,这一个过程必然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自主的。学习者一旦遇到什么新事物、新现象、新问题、新信息,感到好奇和困惑,而且有化解好奇、消除困惑的需要,那他就自然而然地充分激活、联想过去的知识经验,进行高层次思维,来尝试作出各种解释,生成自己的理解。

在实际的学习中,学习者的自主性、主动性还体现在自主选择性上。学习者并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根据过去的知识经验主动选择、寻找信息,然后加以解释。有研究表明,即使是婴儿也是积极的学习者,而不是在被动地接受刺激。他们所走进的世界不是一个“乱哄哄的地方”,一个任何刺激都同等重要的场所。他们的头脑优先接受特定的信息:语言、数概念、自然界的特征以及物体的运动等。

知识的建构过程是学习者主动、自主进行的,不仅是主动选择信息,而且是自主决定其意义,“自主”是建构性学习的本质属性。

3、建构主义教学观

根据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和学习观,知识不是东西,学习不是接受东西,那么,教学就不是传递东西,而是创设一定环境和支持,促进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

如果按照以往的观念,知识是东西,学习是接受东西,那么,教学就顺理成章地是传递东西。按照这样的教学观,教师的责任就是传递人类社会发现的东西;教师的工作就是先把书本上客观存在的、绝对正确的、确定无疑的东西复制到自己的头脑中,然后高法呈现、讲解、演示出来,一点一点地拷贝到学生的头脑中去;教师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头脑中所接受到的东西与自己头脑中的、书本上的东西一模一样,正如教师将后中的茶杯传递给学生一样——茶杯在教师手中是什么样的,在学生手中也应当是绝对相同的。通过练习、考试等活动,让学生做一些选择题、匹配题、填空题等,教师就能知道,学生头脑中所得到的东西与自己头脑中的东西是不是一致的。教师在课堂上所关注的是:我怎么呈现、讲解、演示,一旦把信息讲出来了,我就大功告成了,就想当然地以为,这些信息在学生头脑中自然获得了与我头脑中一样的含义。因此不再关注:这些信息在学生的头脑中是如何解释的,又生成了什么意义。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意义是由学习者自己建构起来的,知识的意义是无法通过直接传递而实现的。教学不是传递东西或者产品。要说教师在传递的话,教师充其量只是传递了语言文字符号信息,至于这些信息在学生头脑中是什么意思,最终还是由学习者决定的、建构的。这好像收发电报一样,发送方邮局不能直接将汉字发送给对方,必须先根据已有的编码规则,将汉字转换成拼音字母,再转换成源代码。接受方邮局接到电报源代码后,也不能直接获得汉字,而是必须利用已有的解码规则,将源代码转译成拼音字母,然后再转换成汉字。接受方没有接受现成的“意义”,而是对接受到的代码信息进行了“建构”过程,“解释”了这些信息,生成了“意义”。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是如此,讲者无法将自己的语义直接传递给听者,只能依靠语言文字符号信息来传递。讲者先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将语义转换成信息,“发送”给听者。听者接受这些信息后,则要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将信息转换成自己的语义。

但是,人际交流与电报交流存在明显差别。在电报中,两方邮局所用的代码转换(编码和解码)规则是一致的,故而能够成功获得一致的汉字。但在人际交流中,讲者和听者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不同(即代码解码规则不同),对同样信息的转译的结果将是不完全一致的。

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习者知道什么,更可贵的是要让学习者感受到什么,知识的意义不能直接传递,对知识的情感就更不能传递了。教师不只是关注如何呈现、讲解、演示信息,更重要的是,要创设一定的环境,促进学生自己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时刻关注、子解、探知学生头脑中对知识意义的真实建构过程,并适时提供适当的鼓励、辅导、提示、点拨、帮助、支持,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建构活动。

二、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学习观、教学观和知识观

1、行为主义学习观 学习是指某种特定行为的习得过程。当一个人稳定地习得了某种特定行为时,这个人就发生了学习。人类的行为一般都源于对某种刺激的特定反应。S-O-R 人类学习的主要内容是文化的继承,不仅仅限于行为的习得。行为主义的最大的贡献是行为矫正技术。因为特定行为的习得无法简单依靠单纯的说服教育来完成。

2、行为主义教学观

行为主义教学理论源于对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研究,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相关研究成果是行为主义教学理论的重要理论来源。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其代表人物有巴甫洛夫、华生、桑代克和斯金纳等。我们主要讨论最具代表性的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设计原则

程序教学设计遵循以下原则。

首先,小步子原则或循序渐进原则。即把学习内容按其内在逻辑关系分割成许多细小的单元,分割后的小单元按一定的逻辑关系排列起来,形成程序化教材或课件。学生的学习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进行,这种学习方式称为小步子学习原则。

其次,呈现明显的反应。斯金纳认为,学生的反应能为他人所观察到,正确的反应,需要强化;不正确的反应,则需要改正。

再次,及时强化。当学生作出反应后,必须使他们及时知道其反应是否正确,如果答案是正确的,反馈就是一种增强物,如果答案是错误的,反馈就是一种更正的方法。

最后,自定步调。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自定学习进度和速度,进行程序学习。

3、行为主义知识观

行为主义者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他们的基本假设是:行为是学习者对环境刺激所做出的反应。他们把环境看成是刺激,把伴而随之的有机体行为看作是反应,认为所有行为都是习得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应用在学校教育实践上,就是要求教师掌握塑造和矫正学生行为的方法,为学生创设一种环境,尽可能在最大程度上强化学生的合适行为,消除不合适行为。

三、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学习观、教学观和知识观

1、认知主义学习观

认为学习是一种信息加工的过程,刺激是这个过程的输入部分,而反应是输出部分,似乎囊括了行为主义。其实不然认知主义心理学家重点研究人脑内部操作的机制。对行为主义的强化做出了不同的解释。认知主义认为,促使行为习得的强化物只有通过认知被行为主体确定为“奖励”时,强化物才会起到强化作用,而不是像行为主义所说的强化物本身就会起到强化的作用,所以认知才是关键。心理加工模型即信息加工模型分为:加工系统、执行控制系统和预期系统。由于认知主义重视对大脑内部的研究,在研究学习机制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关注情感、态度、情绪、动机和自我控制等因素对学习的影响,而不像行为主义那样,只看到行为以及对行为做表层解释。信息加工模型隐含着客观主义的知识观。学习仍然是信息复制的过程。

2、认知主义教学观

学习过程是以人的整体的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活动和情意活动相统一的过程。认知因素和情意因素在学习过程中是同时发生、交互作用的,它们共同组成学生学习心理的两个不同方面,从不同角度对学习活动施予重大影响。如果没有认知因素的参与,学习任务不可能完成;同样如果没有情意因素的参与,学习活动既不能发生也不能维持。传统的教学论研究忽视了教学中的情感问题,把生动、复杂的教学活动囿于固定、狭窄的认知主义框框之中。正如前苏联教学论专家斯卡特金所指出的:“我们建立了很合理的、很有逻辑性的教学过程,但它给积极情感的食粮很少,因而引起了很多学生的苦恼、恐惧和别的消极感受,阻止他们全力以赴地去学习。”]现代教学要求摆脱唯知主义的框框,进入认知与情意和谐统一的轨道。

3、认知主义知识观

7.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发展 篇七

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提出

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精髓, 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重要特色, 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并不是以专著的形式而提出的,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 马克思就提出了“实践”的概念, 只是这时的马克思更关注的是“异化”, 并没有对实践进行专题化的探讨, 1845年马克思写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然而这一纲领并没有转化为一本著作, 而是被束之高阁, 直到恩格斯整理出版后, 人们才对这一提纲有了认识。提纲的发现被恩格斯称之为“新世界观”的诞生, 很多学者也将它看作是实践唯物主义者的诞生。虽然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进一步深化实践思想, 但提纲已经较为深刻地提出了关于实践的各种观点。

1. 实践是对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彻底批判

从启蒙运动以来, 关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争论一直持续, 二者的矛盾似乎是无法调和的。马克思认为, 无论是机械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都是有缺点的。“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 (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 只是以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 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 当作实践去理解, 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 与唯物主义相反, 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 当然, 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马克思精辟地分析了二者的缺点, 对于旧唯物主义来说, 他们没有将客观世界看作是实践的对象, 没有看到他们和人的主体性之间的关系, 所以他们的客观世界是机械的世界, 是没有生机、没有思想的世界, 而唯心主义则是看到了主体在把握世界时的重要作用, 而没有认识到人是通过实践活动和世界发生关系的, 因而世界是与人的实践活动相关的, 认识主体并不能通过理论的抽象而忽视感性的世界, 而是应该将感性的活动本身看作是人生存的一种方式。

2. 马克思批评了神秘主义和宗教思想, 用实践的思想解释历史和生活

受到黑格尔思想的影响, 青年黑格尔主义者往往从绝对精神的维度来解释历史, 甚至从神学的角度解释历史, 马克思对这种思想提出了批判:“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 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马克思的这一思想对于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 实践作为解释历史的方式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开始形成自己解释历史的方式和方法, 为历史唯物主义学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马克思提出了哲学的使命是改变世界

在启蒙运动中, 法国大革命代表着法国人对自由的向往和实践, 但在德国, 哲学思想的发展则取代了革命的实践, 人们更多地关注于思想的变革, 而并不将理论用于实践, 马克思有感于此提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 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如果说柏拉图理想国中提出的“哲学王”只是一种理想, 那么马克思则认为哲学家应该践行改变世界的理想, 应该通过行动改变世界, 而不是只用思想被动地解释和思考世界。

马克思的实践思想在其后的思想发展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恩格斯充分利用马克思的实践观来解释历史, 从而形成了历史唯物主义。实践思想在马克思主义者看来不仅是一种理论, 更是一种践行, 马克思、恩格斯用一生的政治革命形式证明着实践要求的是一种践行, 而不只是一种理论。

二邓小平理论对实践观的发展

自马克思主义传到中国以来, 实践的观点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 最为人们熟知的就是毛泽东同志于1937年7月写的《实践论》, 他要求人们敢于尝试和敢于实践, 可谓是对实践精神的一种很好的发挥和应用。但面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在没有任何参考和参照的情况下, 邓小平同志则以实践精神开创和丰富了社会主义理论, 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目标, 对实践思想有了新的发展和补充。邓小平同志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 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总策划师, 他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有着非常重要的补充。

众所周知,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来自于中国共产党人敢于坚持实事求是, 将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 是对马克思主义实践精神的坚持。邓小平同志坚持从经济基础出发来发展, 坚持改革开放, 并解释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方向性问题, 从根本上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1. 将“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作为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原则, 作为实践的前提

邓小平同志曾总结说:“搞社会主义一定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也就是毛泽东同志概括的实事求是, 或者说一切从实际出发。”马克思主义具有非常丰富的内容, 但对于指导社会主义建设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求必须尊重客观的实际情况, 只有将实际情况作为发展和建设的第一前提, 才能在具体的建设中确立发展的方向和办法。根据对中国国情的判断, 邓小平提出了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思想, 认为我们必须从这一实际出发来确立我们发展的方向, 基于中国的现实条件, 发展经济是中国发展最重要的基础, 因此邓小平同志提出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要求必须将经济发展作为最重要的基础。

2. 将实践看作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毛泽东同志逝世以后, 党内针对真理问题展开了讨论, 邓小平同志立足于实践的角度, 认为必须从具体的国情出发, 而不是从本本出发, 他提出“一个党, 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 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 思想僵化, 迷信盛行, 那它就不能前进, 它的生机就停止了, 就要亡党亡国。……只有解放思想, 坚持实事求是, 理论联系实际, 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才能顺利进行, 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才能顺利发展。”虽然马克思主义蕴含着将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的思想, 但应用这个原则来进行实践的则是邓小平, 邓小平同志要求不能从本本出发, 不能仅仅坚持书本上的马克思主义, 而是要到实践中寻求发展的道理, 这无疑是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补充和发展。

3. 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落实到了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 把握了实践精神的精髓

对于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 马克思主义进行了诸多有益的探讨, 基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特殊国情, 如何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一直是中国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 邓小平同志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时并没有求助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而是立足于实践探索, 他提出“摸着石头过河”的思想, 认为社会主义建设没有固定的道路可以走, 要在摸索中逐渐前进, 并坚持马克思主义, 但要活用马克思主义, 要坚持从实际出发, 理论联系实际,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只有这样才能探索出适合中国发展的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以自己的实践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而对于实践观的发展无疑是抓住了马克思主义实践精神的精髓。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核心, 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正确运用和发展无疑要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坚持上。邓小平立足于中国的具体国情, 要求要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 并将实践看作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立足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出了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实践精神的继承和发展, 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丰富。邓小平同志的实践精神必将激励人们为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国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摘要:马克思批判和继承了传统的实践思想, 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并将它看作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思想, 邓小平基于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考, 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有了新的发展, 更加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内涵。

关键词:实践,马克思主义,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 (第三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8.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的历史考察 篇八

关键词:实践 实践思维方式

一、实践范畴的历史考察

在古希腊,实践已成为哲学的一个范畴。亚里士多德制定了“四因”论,即关于形式因、质料因、动力因和目的因的学说,说明了质料与形式的辩证统一,并且看到了人对物的加工制作的符合目的性的活动。他认为,人类由经验得到技术和知识,知识与理解属于技术,而不属于经验,技术属于经验,技术不但知事物之所然,还知其所以然,这意味着他已认识到目的性构成了实践活动的基本环节,实践活动属于一种目的性质的活动。在近代,唯物主义哲学家们极力强调哲学的实践方面。培根认为实验是扩大科学知识的源泉,一切科学知识的发现,都是来自实验的结果。法国唯物主义的杰出代表狄德罗,提出了认识自然的三种主要方法是“对自然的观察、思考和实践”,提出了实验是检验正确与错误的思想,但他仍不懂得整个社会实践在认识中的意义。

康德把哲学也区分为实践的哲学和理论的哲学。理论哲学又称作自然哲学,主要研究认识论(也包括本体论)问题;实践哲学主要研究伦理问题,又称作道德哲学。所谓实践理性,指和意志发生关系的那种理性,意志的问题属于行动问题,实践理性也就是理性通过意志在人们活动中的“实践应用”。在康德看来,作为人们道德行为核心的意志完全受人自己的理性所支配,这点就表明人的理性是有实践力的,它能够不依靠任何经验的东西、而仅凭自身来决定意志。康德由此得出,人在实践领域是不受自然必然性支配的理性自主体,即自由的人。费希特则从主观唯心主义出发批判了康德,在他看来,不但知识的形式,而且知识的内容也是自我意识创造的。

黑格尔的观点是,人的认识面对客观世界,表现为主观性与客观性的对立。最初,主观性与客观性二者都是片面的。为了消除二者各自具有的片面性、使它们达到相互统一,需要两种不同的活动,一个是認识活动,另一个就是实践活动。在这两种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性与客观性的关系是恰相反对的。认识活动主要是接受存在着的世界,以便使它进入自身即主观的表象和思想以内,扬弃理念具有的片面的主观性。实践活动则相反。在实践活动中,人将客观世界仅仅当作一个假象、一堆偶然事实的聚集,它凭借主观的内在本性去规定并改造客观的活动,并从相互作用中探讨了实践与认识的对立统一关系。黑格尔的思想是很深刻的,列宁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当马克思把实践的标准列入认识论时,他的观点是直接和黑格尔接近的。对实践的理解,也就是对人之为人的本质的理解,这两个问题是紧密联系着的。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

上一篇:高中英语教材习题答案下一篇:纯净水生产线承包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