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角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2024-09-04

认识角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精选13篇)

1.认识角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篇一

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角的教学反思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课堂上,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引导、点拨。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去获取知识。在数学课堂教学上,教师应给学生留下一片空间来,让学生去看、去想、去说、动手操作、讨论、质疑问难、自学、暴露自我,以取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年级比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有了一个很大的提高,正是积极渗透”导学新方案”思想的好时机。教师要通过正确理解教材,实现教师与文本的对话。达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学中老师能够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呈现方式,选择合适的媒体,达到教学效果的优化。

1、研究教材的前后联系。我们在教学某一教学内容前,要仔细研究这一内容的知识生长点是什么,学生的知识储备、生活经验有哪些。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些情况的了解,可以很好的帮助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正确把握学习活动设计的详略,提高学习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角”在低年级学生的画笔下早已出现,但它叫什么?是怎样组成的?角的形状都一样吗?怎样画角?„„问题并非人人都懂得。角的认识是低年级学生对几何平面图形由感性到理性的一种认识飞跃。同时使学生在认识角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并且发展数学思考。

因此,在《认识角》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创设《交警叔叔维持街道上的交通秩序》情境,导出生活中的角,用实物(红领巾、三角板、纸扇、时钟等)的演示,让学生观察,让学生触摸,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营造生动、鲜活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从生活中的角到平面的图形去追索,去讨论,去发现,去总结,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目标是课堂教学的行动指南,教学目标制订的正确、具体与否,直接反映出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情况,它决定着我们的课堂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的制定,不能全盘照搬教师教学用书,我们要读懂其目标的具体含义,对其确定的目标要进行再思考、反思,目标的制订要具体细化,容入教者的思想。这一思考细化的过程,可以有效的帮助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正确科学的进行数学活动设计,知道每个教学环节的目的和作用,提高单位时间的教学效率。

活动一:认识角。

师:在同学们的日常生活中,你们见过角吗?

生1:我戴红领巾时,发现红领巾有角。

生2:我们用三角板时,看见三角板有角。

生3:我用纸扇时,看见它有角。

生4:时钟上的分针与时针经常形成角。

生5:五角星也有角,教室的门窗上也有角。

„„

紧接着,我就创设交警维持街道秩序的情境,(出示本课的街景图)

让学生在图中找角,让学生说一说看到的角。大部分学生都能找出路面上十字路口,人行横道,路边建筑,标志牌及交警所作的手势等都存在着角。

活动二:感受角。

我设计了让学生动手用纸折角,然后触摸角有什么感受。并在折的角上标上边和顶点,同时讨论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并联系实际说说你在生活中还发现哪些物体有角?要求学生亲自动手画角,说说画角的步骤,还出示一些我课前准备好的图形让学生判断哪个是角?哪个不是角?

活动三:探索角的大小与边的关系。

师:出示两个一样大的角,只不过是这两个角的边长度不一样。(一个角的两边短,另一个角的两面边长)请学生比较这两个角的大小。生1:我觉得角1大。

生2:我觉得角2大。

生3:我不同意他们的说法,我觉得两个角一样大。

生4:我不同意生3的看法。

生5:我同意生3:的说法,我也觉得两个角一样大。

„„

我说:“请同学们不用争了,还是大家动动手吧!自己制作一个活动角,然后看看活动角的边张开,角发生了什么变化?边合拢,角又有什么变化?角的大小和角的两边的长短有什么关系?”

学生们忙起来了。不一会儿,许多学生就把手举得高高的。

生1:两条边张开,角变大。

生2:两条边合拢,角变小。

生3:两条边张得越大,角就变得越大。

生4:两条边合得越紧,角就变得越小。

生5:教师,我用的是同一个活动角,这个活动角的两边长短不变,角却会随着两边张开度的大小而改变。我断定:角的大小只与两边张的大小有关,与两边的长短无关。

这时,班上的学生都不约而同地点点头表示同意生5的说法。

数学课上给学生留下一片空间,建立一种以人为本的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是必要的,这不仅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自主活动、自主发展的条件,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又能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一、可喜变化

各位参赛教师的教学观、学生观、教材观都已经发生了变化,在课堂教学中具体表现的特征是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了变化,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找规律”等内容的教学时,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自主探究,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独立思考、组内交流、汇报展示等活动的开展,实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有效转变。在教学中教师能够正确理解教材,实现教师与文本的对话。达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学中老师能够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呈现方式,选择合适的媒体,达到教学效果的优化。

二、努力方向

综观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我个人也发现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对教材的把握不准,数学活动设计的目标不明确,学生数学活动的有效性不强,忽视了学生的整体性,存在着过份重视过程,忽略结果的倾向。因此,我以为在今后的教学中要重视钻研教材,这虽然是一个陈旧的话题,却也是教学中的永恒话题。具体该如何钻研教材,分析教材,使用教材呢?

1、研究教材的前后联系。我们在教学某一教学内容前,要仔细研究这一内容的知识生长点是什么,学生的知识储备、生活经验有哪些。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些情况的了解,可以很好的帮助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正确把握学习活动设计的详略,提高学习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正确制订教学目标。目标是课堂教学的行动指南,教学目标制订的正确、具体与否,直接反映出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情况,它决定着我们的课堂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的制定,不能全盘照搬教师教学用书,我们要读懂其目标的具体含义,对其确定的目标要进行再思考、反思,目标的制订要具体细化,容入教者的思想。这一思考细化的过程,可以有效的帮助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正确科学的进行数学活动设计,知道每个教学环节的目的和作用,提高单位时间的教学效率。切忌 “假、大、空”,起不到引领教学设计的作用。

3、精心设计数学活动。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这一思想以为我们的老师所接受。但是,我们在进行数学活动设计时,往往是大而化之,缺少对活动的具体内容、活动的环节、活动的要求、活动的反馈作出精心的设计,活动中学生与教师的角色定位模糊。因此,我以为在设计数学活动时,我们不仅仅把他理解为是知识过程的经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这一活动能够突破什么知识重点和难点,建立什么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活动的过程老师要有清晰的脉络,自主思考 ——自主探究——组内交流——汇报展示——互动评价。活动的每一环节老师该干什么,不做什么心(设计)中要有整体构思。

4、锤练教学基本功。听课中,也时常能看到一些好的教学设计,可是,往往由于受教师的语言表达、课堂生成资源的利用、板书的设计与书写等因素的制约,而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我认为在平时的教学中要锤练教学基本功。

2.认识角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篇二

以苏教版小学数学中“认识角”一节的内容为例, 对激发学生思维活动的措施进行探讨, 进而有效提升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中的“角”, 指的是一种由一个端点与从该端点发射出的两条射线所构成的平面图形, 站在构图的角度上而言, “角”是十分简单的, 但是从其所蕴含的数学知识而言, “角”却并不是那么的简单, 在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的“认识角”这一单元中, 对有关“角”的基本知识进行了介绍。这一单元的内容看似较少, 但是其中的一些概念对小学生来讲, 还是有一定难度。因此,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应当充分联系实际, 运用形象、具体的教学方式, 对小学生进行有效地指导, 使其能够透过表象看本质。

一、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良好的导入能够有效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欲望, 进而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 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而小学数学教师在导入新课的时候, 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导入, 而创设情境就是一种不错的导入方式。例如学习“认识角”时,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播放一些地区出现地震海啸之后的视频或图片, 然后说:“在发生海啸地震之后, 我们要做些什么呢?是不是应该伸出援助之手, 帮助受灾的人们?”而帮助灾区的朋友就必须用到运输车运送各种资源, 此时, 教师用多媒体播放一些运输车, 而这些运输车是运用各种平面图形 (三角形、圆、正方形、长方形等) 所构成的, 在运输车上有一个由三角形与木棒所组成的旗子, 此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利用现有的工具, 在桌面上摆出小旗的形状, 之后再要求学生将旗杆去掉, 最后对着剩下的图形问学生:“同学们认识这个图形吗?这就是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新内容———角。”通过这种方式, 不但能够有效激发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同时还能够调动课堂教学气氛, 活跃学生思维。

二、预留空间, 实现思维的转化

因为每个人的思维能力、想象力、记忆力以及观察力等智力因素水平是不一样的, 因此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 每一个学生的接受速度与理解速度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学生思维转换迅速, 而有的学生接受新知识时比较慢, 在思维转换上也比较慢。因此, 针对这种情况, 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应当给学生预留一定的思维空间, 特别是在教师提问后, 更应当预留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进而让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倘若学生还没有准备好, 而教师就要求学生回答问题, 这可能导致学生出现紧张的心理, 进而无法有效地开展思维活动, 进行正常地思考。比如在“认识角”的学习过程中, 教师提问:“如果角的两条线都变粗, 那么角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是角度变大、变小, 还是角度不变?”因为小学阶段的学生, 尤其是低段的学生, 其在认识事物时往往是直观地认识, 而在短时间内是直观认识转变到理性的分析上, 这种思维的转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与空间的。所以,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应当依据问题难易程度, 且结合学生实际的思维特征, 给学生预留一定的空间, 让其进行充分的思维活动。

三、大胆质疑, 活跃思维

心理学告诉我们:“有疑则有思, 无疑则无思。”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质疑, 不轻易苟同他人意见, 大胆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教师在教学中要给学生留有思考、探究和自我开拓的余地, 要善于把教学内容本身的矛盾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间的矛盾作为突破口, 启发学生去探究“为什么”, 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 使学生勤于思考, 乐于思考, 从而更加积极自主地投入学习。

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方式与手段有许多, 质疑就是的其中一种。正所谓“学贵有疑,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 教师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学生紧张、害怕以及畏难等心理, 不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如果在课堂上有学生提出质疑, 教师应当对提出质疑的学生给予表扬, 并针对学生提出的疑问进行详细的解答。比如在“认识角”一课的学习过程中, 教师提出用剪刀将正方形四个角中的一个角剪掉, 且提问:“同学们, 现在这个图形中有几个角?”此时, 学生可能会回答“三个角”, 教师则说:“也可能是五个角。”也许有的同学会在台下质疑, 在这个时候教师应当鼓励学生, 大胆地将疑问提出来, 然后教师再与学生一起探讨。而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的学习思维随之被调动起来。

综上,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但要传授各种知识给学生, 同时还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与学习水平, 强化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因此, 数学教师应当积极转变观念, 优化教学方式, 并充分运用课堂教学的时间以及各种机会, 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有效地培养, 从而达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提升学生学习水平的目的。

3.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期中自测题 篇三

1.1米=( )厘米 700厘米=( )米

2.一个三角板上有( )个角,其中直角有( )个。

3.2+2+2+2=( )*祝ā。? 6+6=( )*祝ā。?

4.课桌高70( ),一根跳绳长约2( ),语文书的长度大约是23( ),一条跑道长400( ),爸爸身高1( )75( ),一支铅笔长18( )。

5.每朵花上有( )个花瓣,一共有( )个花瓣。

6.正方体有( )个面,每个面上有( )个直角。所以一个正方体的表面一共有( )个直角。

7.数学课本的封面有( )个角,它们都是( )角。

8.要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 )上的( )角去比一比。

9.右图一共有( )个角。

二、我能比。(8分)

96-988 33+1565 4823+22

8+3240 60-1535 1443-29

300厘米3米 100厘米5米+50厘米

三、我会判。(10分)

1.一座楼高20厘米。 ( )

2.两个因数都是6,积是12。 ( )

3.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无关。 ( )

4. 5+5=5*? ( )

5.计算6*?要用的口诀是“四六二十四”。

( )

四、我会算。(17分)

1.我能快速算。

60-20= 74-9= 80+20-70=

36+5= 89+10= 56-9+40=

95-70= 94-40= 35+50-25=

2.我能细心算。

36+27+19= 74-39-26=

41-27+38= 64-27+38=

五、我能行。(8分)

1.我会画。

(1)画一条2厘米长的线段。

(2)画一个钝角。

(3)画一个直角。

2.我会量各边的长度是多少。

六、我能解。(32分)

1.衣服原价80元,现价65元。这套衣服便宜了多少元?

2.小丽有故事书36本,小明比小丽多12本,小明有故事书多少本?他们两人一共有多少本?

3.小华走一步大约40厘米,她从教室门口到花坛走了5步 。教室门口到花坛有多少厘米?等于多少米?

4. 如下图,林林跳了25下,比方方多跳17下,红红比林林多跳了19下。算一算,红红跳了多少下?三人一共跳了多少下?

方方 红红 林林

5. 成人票价:5元

学生票价:3元。

他们买门票一共要花多少元?

6.按要求将下面的正方形剪去一个角,该怎样剪?请画出来。

4.认识角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篇四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教学的。它们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的身边很多物体上都有角。教材的编排结合生活情景,教材的主题图是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情景,引导学生观察实物,从实物中抽象出角。

学情分析

在学生初步感知角的基础上,通过实际操作,获得直接经验,为形成角的空间观念奠定基础。由于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差异,在学习中可能会出现部分学生对角的张口越大角就越大理解不透彻,不知道角的大小与边长无关。由于儿童的理解来自于他们作用于物体的活动,小学数学的学习是一项重要智力活动,因而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直观感知、亲身体验来获得直接的经验,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概念和法则,并及时在生活中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结合生活情景,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小组合作、操作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抽象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情感目标:通过实践活动,是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让学生感受数学无处不在。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根据角的特点辨认角。难点:决定角大小的因素。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这是什么图形?(师自制的教具: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

(生辨认各种图形)。

师:同学们已经认识了许多图形,你们能用4根小棒摆一个我们学过的图形吗?

生:能。(同桌合作摆一个学过的图形)师:摆好了吗? 生:好了。(小组代表汇报)

师:现在拿走1根小棒,再摆一摆又会是什么图形? 生:三角形。

师:接着再拿走一根,像这样的图形又叫什么图形?(稍停)像这样的图形就叫做角。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这位新朋友。(板题—读题—激励)

二、观察实践,探究新知:

1、(出示课件)校园情境图。

师:请仔细看图,你了解到那些信息?

(学生反馈信息,有的同学在做操、有的踢球、老师带着三角板准备上课、老爷爷用剪刀修剪花木......)

师:校园里真热闹,你们能找出我们刚刚认识的新朋友角吗?(生说出自己找到的角)

过渡: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在图中发现了这么多的角,角就是这样的,大家看清楚了吗?

2、(出示课件)生活中的角。A、生观察发现角。B、师介绍角。过渡:刚才我们在校园里找到了许多角,在生活中认识以一些角,你们能从身边找到那些角?

(生举例)

3、折角。(学生用准备好的不同形状的纸试着折一个角,折好了把角举起了,让大家欣赏。并指明说你是怎样折的?谁折的和他不一样?)

4、摸角。(把折好的角,用手摸一摸,感受感受。并指明说,你摸的是角的什么地方?有何感受?)

5、玩角。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活动角,玩一玩,发现了什么? 角的两边张口越大,角越大,反之,角的张口越小,角越小。

6、猜角。猜一猜哪个角大?猜一猜——演示——结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7、创造角。(4人小组合作,用准备好的学具创造一个角)

8、画角。(课件演示——师板演示范——生试画——评价——读画角儿歌,加深画法)

9、巩固练习。(课件出示:①判断;②下图中有几个角;③有两层意思:首先,学生欣赏一组美丽建筑图片,启发引导学生角在生活中太广泛了,它无时无刻不在装扮我们的生活,只要你们用心去观察,用灵巧的小手去创造,就一定能学到更多的有关角的数学知识;其次,设计课外作业,有兴趣的学生设计一幅简单的美丽图案,用上角的知识,或者回家后找出家中的一些角,指给家人看看。任选一题。)

三、总结提升:

5.认识角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篇五

1、初步认识角和平行四边形,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2、增强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

3、认识到图形在生活中的作用。

二、重、难点:

1、用电子图(格子图)画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

2、图形知识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

(一)角

1、特点:1个顶点,2条边

2、分类

锐角:比直角小。

直角:三角板上有一个直角。

钝角:比直角大。

3、判断角的方法

和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

(二)四边形

1、长方形特点

①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②在一个长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就是长方形的宽。

2、正方形特点

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3、平行四边形特点

对边相等,对角相等。

(三)基础练习

1、一个角有()个顶点,红领巾有()个角。

2、所有三角形都有()个角,()条边。

3、()和()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4、正方形的()边都相等,长方形()边相等,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

5、把锐角、钝角、直角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一排。

6、数学书95页第5题(独立完成,交流汇报)

7、数学书第95页第6,7题,(独立完成,交流汇报)

(四)变式练习

判断

1、用放大镜看直角,直角变大。

2、角的两条边越长,角越大。

3、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4、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只有两个角是直角。

5、平行四边形有4条边,4个角,对边相等。

问答题

在一个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里面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

操作题

1、在点子图中画一个长方形、一个正方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

2、以给出的点为顶点,画一个锐角。

3、在给定的边上画一个钝角。

(五)提高练习

1、在一张长方形纸上只剪一刀,剩下的图形可能有几个角?

6.认识角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篇六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通过“找一找”“折一折”“比一比”等活动,直观认识角,体会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口的大小有关,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学生在一年级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际、动手操作等活动来直观地认识角。

教材首先展示了一幅街景图,主要是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角,并让学生初步认识角。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在图中找角,让学生说一说看到的角。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来说一说生活中还见过哪些角。

为了给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空间,让他们能够更进一步地认识角、了解角,教材又设计了“折一折”“练一练”“做一做”“比一比”等几个小活动。其中,“折一折”这个活动可以促进学生对角的整体把握,在头脑中形成角的直观形象;“练一练”,让学生标出图形中的角,帮助学生加深对角的认识;“做一做”,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体会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口的大小有关;“比一比”这个活动是为了让学生对角的特征有更深刻的认识。课堂实录

(一)活动导入,初步感知

师:同学们,数学王国的朋友们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他们还给同学们带来了一道有趣的题目。(多媒体课件出示:长方形、圆、三角形、椭圆、正方形这五个图形小精灵依次在美妙的音乐声中走出来。课件配音:同学们,我们都藏在你们小组中的信封里,小组合作,先找到我们,再把我们分成2组。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师:谁来说说你们组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一组,它们都有尖尖的角;圆和椭圆一组,它们都没有尖尖的角。

师:有不同的分法吗?

生:(摇头)同意第一小组的分法。

师:点击相应的图形,把课件中的图形小精灵分成两组。

(课件配音:同学们,角也是我们数学王国中的一名重要成员,你们愿意来认识它吗?)

生:(异口同声)愿意。

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板书:认识角。)

(二)学习探究,加深理解

1.感知角

师:同学们,从你学具袋里的图形中找到一个角,你来摸一摸有什么感觉?

生1:这儿是尖尖的,这两边滑滑的、平平的。

生2:这儿有些刺手,这两边直直的。

„„

师:(边演示角,边说)噢,原来角给我们的感觉是这样的:尖尖的,直直的。

2.找生活中的角

师:在我们上学的路上有没有角呢?(多媒体课件出示:书64页的情境图。)谁愿意来指一指?

(生纷纷上台,指主题图中的角。)

师:在我们的生活周围到处存在着角,你还能从教室中找到角吗?

生:(异口同声)能。

师:谁来说一说?

生1:黑板的四周有四个角。

生2:桌子的四周都有角。

„„

师:把你们找到的角说给同桌听。

3.创造角

师:同学们真是太棒了,找到了这么多角。现在看桌子上的圆形纸片,它上面有角吗?

生:(摇头)没有。

师:你能想办法利用这张纸片来创造一些角吗?

生:能。

师:那就快快开始吧!

师:谁来展示一下你创造的角?

(学生纷纷在实物投影机上边展示边说。)

生1:这是我折出来的角。

生2:我画了3个角。

生3:这是我剪出来的角。

„„

师:同学们很了不起,都能创造角了!下面,老师也要来创造角了,仔细看。

师:老师是用什么方法创造的?

生:画的。

4.介绍顶点和边

师:大家看!这尖尖的一点叫作角的顶点,这两条直直的线叫作角的边。

5.游戏

师:同学们的表现可真棒呀!现在让我们继续擦亮自己的慧眼,来辨一辨“真假孙悟空”。(多媒体课件出示:画面加相应的配音。)

师:先看这个,是真是假?(师点击其中的一个孙悟空图形,出现相应的图形。)

生:假。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这个图形上没有角。

师:擦亮慧眼,看一看,这个孙悟空是谁变的呢?(师点击该图形,出现“猪八戒”。)

生:(欢呼)猪八戒!

师:再看这个,真还是假?

生:真。

师:同意吗?

生:同意。

(师点击该图,出现一个摇头晃脑的孙悟空图。)

师:继续看,这个是真还是假?一起说。

生:真。

(师点击该图,出现一个摇头晃脑的孙悟空图。)

师:接着看,是真是假?

生:假。

师:谁变的呢?请看。(师点击该图形,出现“二郎神”。)

生:(欢呼)二郎神!

师:一起看这一个。

生:真。

(师点击该图,出现一个摇头晃脑的孙悟空图。)

师:仔细看,真还是假?

生:假。

师:谁变的?

生:(欢呼)白骨精!

师:祝贺你们,每人都有一双慧眼!

6.角的标记

师:同学们,为了更清楚地表示各个角,我们还可以给角标上标记,怎样做呢?听智慧老人来告诉大家。(多媒体课件出示:画面加配音。)闪动角的相关部分,出示角的标记,智慧老人讲解:小朋友,仔细看!这是表示角的符号。同时,为了区分不同的角,我们通常在这个符号的后面注明一个数字或字母。例如,我们在这个角符号的后面再加注数字1,我们就可以把它记作∠1,就读作角1;如果还有一个角,我们就可以记作∠2,读作角2。你们记住了吗? 生:记住了。

7.标出图形中的角

师:小组中的答题纸上有不同的图形,选择你喜欢的一张,用智慧老人告诉我们的方法,把这个图形中的角标出来。

(生动手做。)

师:谁来展示一下你做的?

生1:我选择的图形是五角星,找到了10个角。

生2:我选择的是第二个图形,找到了8个角。

生3:我在第三个图形中找到18个角。

„„

(三)实践操作,巩固知识

1.做活动角

师:同学们刚才的表现可真出色呀!我们已经认识了角,下面我们动手来做一个角。每人从学具袋里拿两根硬纸条和一个图钉,用它们来做一个角。用图钉时要小心,不要扎破手指。开始!

(学生动手做角。)

师:把你做的角举起来展示一下。

师:下面我们要来动脑筋了。看老师的这个角,你能调整手中的角,使它比这个角大吗?

生:能。

师:做好后举起来。

师:来,我们俩来比一比。(和一个学生合作)

师:想一想你是怎样使角变大变小的。

师:我们再来比一比。(与一个学生合作)

师:想一想你是怎样使角变大变小的。

生1:把两根纸条往外拉,角就大;往里推,角就小。

生2:把两条边向外拉,角就大:向里推,角就小。

„„

师:对,把角的两边拉开得越大,角就越大;把角的两边合拢得越小,角就越小。

2.小实验

师:同学们,既然角有大有小,下面同桌合作,找出三角尺中最小的角。

师:你来指一指你们找到的角。

师:小组合作,把每把三角尺上这个最小的角放在一起比较一下,你们会发现什么?

(小组交流、讨论。)

师:哪个小组来汇报?

生:每把三角尺上的这个角都一样大。

师:大家都同意吗?

生:同意。

师:你上来展示一下你们是怎样比较的。

生:把它们的顶点先对齐,让它们的一条边重合,我们发现另一条边也重合了。

师:小组继续合作,用放大镜看三角尺上这个最小的角,你们又会发现什么?把你们的发现填写在这张实验记录单上。

变不变

角两边的长短□ 角两边的长短□

角的大小□ 角的大小□

师:谁来汇报你们组的成果?

生1:角两边的长短变了,角的大小变了。

生2:角两边的长短变了,角的大小没变。

师:我们都同意角两边的长短发生了变化,那角的大小到底变没变?想一想可以怎样来验证。

生1:可以折一个一样大小的角,放在放大镜上面量一量。

生2:我有一种更简单的方法,直接用另一把三角尺上的这个角放在放大镜上面量就可以了。

„„

师:刚才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验证的好方法,下面请小组再来合作,选择你喜欢的方法来验证一下。

师:我们刚才验证的结果是角的大小变没变?

生:没变。

师:下面请小组把这张实验报告单订正好。

师:同学们,再来看这张实验报告单,通过刚才的实验,你知道了什么?

生1:我原先以为用放大镜来看角,角肯定变大了,现在知道角的大小不变。

生2:角两边的长短变了,角的大小没有变。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这个实验,你们能得出一个什么结论?

生1:角两边的长短变了,角的大小没有变。

生2:角两边的长短和角的大小并没有关系。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生1:我认识了角。

生2:我会创造角了。

生3:我知道了角各部分的名称。

生3:我知道角两边的长短和角的大小并没有关系。

„„

〖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导入新课时,多媒体课件播放了数学王国的朋友们来到了课堂上这一段动画,马上吸引了学生的目光,引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了更好地巩固和运用知识,我设计了小游戏――真假孙悟空,在进行这个环节时,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学生巩固知识既高兴又轻松。

同时,我在教学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做活动角这个环节,在引导学生比较两个角的大小时,应让他们充分比较角的大小,使每个人都亲身经历比较的过程,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案例点评〗

7.认识角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篇七

【正式开讲】

第一站:识字苹果园。

1.在识字苹果园里, 有我们这节课要认识的11个生字宝宝, 请小朋友看好了, 上面可没有标注拼音, 就是要考考你们认不认识它! (黑板上画好几棵苹果树, 师把准备好的生字苹果贴到这些小树上, 提示孩子不可以告诉别人)

2.了解学生课前识字情况。师:苹果挂好啦!全部认识的, 请把小手举起来!只要认识一个字宝宝的, 就可以把小手举起来!

第二站:写字小花园。

1.明确写字任务。师:现在羊羊邀请我们进入第二站。小花园里, 我们要会写8个生字。

2.课件出示8个生字。师:请孩子们观察字形, 看看在结构上你有什么发现, 在田字格里书写时哪些笔画需要注意?先在小组里交流。

3.学生汇报字形观察情况。

4.师指导写字。师:那老师和小朋友来把上下结构和左右结构的字各写一个。先看“琴”字。书写时六根琴弦都在上半格, 注意横与横之间的距离要相等, 两个王字大小也要相等。下边的“今”要把撇和捺拉得特别长, 像把小伞一样。最后点、横折居中线上。老师写完了, 请小朋友动笔吧。注意做到“三个一”。

5.接着我们再写这个“戏”字。作为一个左窄右宽的字, 写的时候要注意把又字的大长腿给收起来, 变成一个大点。右边部分注意笔顺:应该是1笔小横、2笔大斜钩, 3笔撇要穿插到左边, 最后4笔点收尾。好, 你们开始动笔。

6.师巡视, 并选出两份漂亮的作业展示。谁来夸夸这两位小朋友哪里写得好? (师引导从结构、笔画谈)

7.小结:在写字小花园里小朋友们都做到了认真观察、耐心书写, 祝贺你们成功获得了下一站的门票!

第三站:词语游乐园。

1.瞧, 羊羊给我们带来了好多有意思的词语呢!请小朋友赶快读一读吧!

2.结合词语畅谈生活乐趣。师:自由说说自己喜欢哪一项?师随机点拨两个词语———

(1) 练书法。

(1) 你平时是怎么练书法的?

(2) 书法是我国的一门艺术瑰宝。老师这里就给大家带来了一幅书法作品。瞧, 这是楷书, 这是隶书……它们有的横平竖直, 方方正正;有的却弯弯曲曲, 如同一幅画。据说大书法家王羲之为了练好书法, 足足练了十八缸墨水!所以说“练”是需要时间的, 练是需要努力的。这个练就是我们说的勤学苦练。

(2) 养金鱼。

(1) 你养过什么?怎么养的?

(2) 师小结:爱护它, 照顾它才叫“养”。世界上最伟大的爱就是父母对我们的养育。

A看来这些词语里, 有太多太多生活的乐趣!老师真想和你们再读一读!师生同读。

B观察词语发现构词特点。师:词语读了这么多遍, 大家有没有发现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生自由谈, 师相机出示词语分解图。每个词的第一个字都表示动作, 叫动词。第二个字表一种东西或者事情, 叫名词。一个动词+一个名词就组成了一种全新的很特别的词语。今天羊羊邀请大家来词语乐园, 就是为了让你们认识这种非常非常特殊的词语! (要板书出来吗?)

C体会动词词意发生的变化。师:这种特别的词语还有更特别的地方呢!请大家到羊羊迷宫里看看这几组词语: (出示迷宫图片, 里面有2组词语:拉二胡/拉起手;下象棋/下楼梯) 这两个“拉”和两个“下”, 意思一样吗?

D学生汇报, 师相机讲解, 辅助出示二胡图片。拉: (1) 指弓与弦的摩擦; (2) 指连接在一起。下: (1) 指方位; (2) 指往下走。

点拨:很多汉字都具有一字多义的现象, 我们的动词宝宝在和名词交朋友的时候, 意思的变化就更丰富啦!

E拓展延伸。瞧, 羊羊迷宫里还有好多这样的动词宝宝呢!请你跟小伙伴讨论讨论下面这些动词的意思一样吗?你还能说出更多吗?

(出示:跳:跳舞, 跳高……

吃:吃水, 吃糖, 吃鸡肉……

打:打球, 打人……你还能说出更多吗?)

F总结过渡:小朋友在词语乐园里的表现太精彩了!今天我们对汉字一字多义的现象有了更深的认识, 小朋友以后说话写作文可要准确运用好动词哦!

第四站:背诵小天地。

1.最后让我们一起快快乐乐地进入到背诵小天地吧!羊羊把这些词语编成了一首好听的小儿歌, 看谁最先把它背下来!准备时间:1分半。

2.师逐步删掉儿歌中的词语, 引导学生一步步背下来。

【总结全课】课件播放羊羊们在乐园里唱京戏、玩滑板、学画画、学烹饪的快乐场景, 师在情境中鼓励小朋友课外多学习本领, 做一个多才多艺, 勇敢活泼的孩子。

8.认识角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篇八

第一次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创设情境,认识新朋友乐乐,开始出现一张图猜猜谁是乐乐。

2.跟乐乐进入数学王国碰到一扇密码门,密码是由1、2和3组成的两位数,每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和个位数不能一样,通过密码门就能进入数学王国。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汇报,学生板演,教师引导,得出三组不同的排列方法:

第一组:12、21、13、31、23、32学生介绍自己的想法。

教师引导:你先选了哪两个数字调换位置?再选了哪两个数调换位置?揭示调换位置法。

第二组:12、13、21、23、31、32学生介绍自己的想法。

教师引导:先选1固定在十位上,和剩下的2、3分别组成12、13;再选2固定在十位上,和剩下的1、3分组成21、23;然后选3固定在十位上,和剩下的1、2组成31、32。揭示固定十位法。

第三组:引导既然可以固定十位来摆数,那是不是也可以固定个位摆数呢?

得出21、31、12、32、13、23学生介绍自己的想法。

教师引导:这种方法先选1固定在个位,再选2固定在个位,然后选3固定在个位,分别和另外的两个数组成不同的数。可以把这种方法叫什么呢?揭示固定个位法。

教师小结:引导学生要有顺序的思考,才能不重复不遗漏。

揭示课题并板书:排列与组合。

二、探究新知

1.握手问题。进入数学王国,碰见两个新朋友,想跟他们握手表示友好,每两个人握一次,可以握几次。

2.吃点心问题。数学王国的小精灵看小朋友这么能干,来给大家送点心了,面包、包子、饼干,送给三个小朋友各一种,一共有多少种送法?

三、巩固学习

三个人拍照留念,可以怎么排位子?

四、小结

你学会了什么?

第一次反思:教学设计要从教材内容编排出发。

旧版人教版小学数学中数学广角中第一课时把排列与组合放在一起,而新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数学广角的第一课时只有排列,并没有组合的内容摄入。我在备课中,没有仔细研究新教材,理解新教材,把握手问题和吃点心问题放进了第一课时,这两个都是组合的典型例题,因此我做出了修改。而在一开始的导入中,我出示两个小朋友让学生猜谁是乐乐,这个知识点也不符合本课要求,因此删去。

第二次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删去谁是乐乐这个环节,直接导入,进入密码门,其他一样。)

揭示课题并板书:排列。

二、探究新知

1.用红黄蓝三种颜色,分别涂头和身子,有多少种涂法?

(我的出发点是想创新,不用书中的涂北城南城的例子,又为了方便做课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涂头和身子的例子。)■

2.考考你?用0、2、3能组成几个不同的两位数?

(这个例题也是在第一次试教中教研员指出的一个对于新知识的练习。)

三、提升拓展

1.三个人拍照留念,可以怎么排位子?

2.吃点心问题。(变成排列问题,三种点心按顺序先后吃,可以怎么选择?)

四、小结

说一说你学会了什么?

第二次反思:教学设计的案例要符合实际生活。

虽然这次试教发现了很多问题,但是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我设计的用红黄蓝三种颜色,分别涂头和身子,有多少种涂法的问题。我的出发点是想与众不同,没想到我的例题却出了问题,试问世上哪有红色的头蓝色的身子呢?这个问题确实没有任何实际的意义,也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寓于生活,并用于生活,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老师要以生活为背景,真实的设计教学案例,使学生把数学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第三次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揭示课题并板书:排列。

二、探究新知

1.考考你?用0、2、3能组成几个不同的两位数?

2.练习一:(课本中)用 红、黄、蓝 3种颜色给地图上的两个城区涂上不同的颜色,一共有多少种涂色方法?

3.练习二:从读、好、书三个字中任选2个字,一共有多少种选法?

4.练习三:从读、好、书三个字中任选3个字,一共有多少种选法?

“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虽然本次上课并不成功,在教学中也有很多欠缺,但是这次经历却给我留下了无线的思考。我的每一次试教,对教学设计的每一次改动,对课堂的每一点冲动,每一点思考,每一滴努力的汗水都是一次次收获,无论将来怎么样,我都会用这样一种信念来坚持我的工作,成长我的专业素养。

9.认识角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篇九

xiaoxue.xuekeedu.com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重叠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2.在观察、操作、比较和交流等活动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情境激趣 师:在数学王国里住着许多可爱的图形娃娃,他们整天在一起唱歌跳舞,玩得可开心啦!(课件播放许多图形在一起跳舞的场景)在这些图形中,数“角”最可爱了,小朋友想认识它吗?

生:想!

师:那我们今天就一起去认识图形王国里的新朋友——角,好吗? 揭示课题:认识角。

[评析:新课伊始,通过学生喜爱的童话情境,开门见山地引入新课,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自主建构

1.联系生活实例感知角。

课件出示教科书第68页的情境图。

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幅图,图中哪些地方有角?请小朋友上来指一指。生1:三角尺上有角。

师:你能指出三角尺上的角吗?

学生指角时,教给学生指角方法(先指角的两边,再在角的两边之间画弧线)。师:还有什么地方有角?你能上来指一指吗? 生2:正方形上有角。(边说边到投影上指)生3:剪刀张开的地方有角。(边说边指)生4:钟面上有角。(边说边指)2.抽象出角的图形。

师:如果把这些角画出来,是什么样的图形呢?请小朋友看屏幕。动画演示,分别画出剪刀、长方形纸片、钟面上的角。师:(指画出的角)像这样的图形都是角。角就藏在我们的身边,请小朋友试着找一找在我们周围哪些物体的面上有角。

组织交流,并让学生指出课桌、数学书等物体面的角。

[评析:利用学生熟悉的事物,让学生在找角、指角的活动中感知角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抽象出角的平面图形,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角的表象。] 3.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角,请小朋友看老师画一个角。(画角,指角的一条边)这条直直的线是角的一条边,(指角的另一条边)这条直直的线,是角的另一条边,(指角的顶点)这里的一个点是角的顶点。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师:(拿出三角尺,指其中一个角)这是三角尺上的一个角,你能分别指出这个角的顶点和边吗?

指名指一指三角尺上角的顶点,摸一摸角的两条边,说一说自己的感觉。

师:请小朋友拿出自己的三角尺,同桌两个人合作,指一指三角尺上角的顶点,摸一摸角的两条边。

xiaoxue.xuekeedu.com

学生操作。师:(指投影上的三个角)你能分别指出这里三个角的顶点和边吗? 指名到投影前指出每个角的顶点和两条边。[评析:“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的结论,教师没有让学生去探索和发现,而是以讲解的方式告诉学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有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表象。随后的指一指、摸一摸等活动,既巩固了角的各部分名称,又丰富了学生的感知,加深了对角的认识。] 4.练一练。

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

师: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生:第一个图形是角。

师:你能指出它的顶点和边吗?

学生到屏幕前指出角的顶点和两条边。

继续完成后面三个图形的判断,并说明理由。5.感知角的大小。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角,想不想自己“做”一个角呢?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些材料,请大家根据需要自己选择合适的材料想办法“做”出一个角来。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做”角的方法多。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师:请把你们“做”好的角举起来给大家看看。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介绍自己是怎样“做”的。有用小棒摆的,有用直尺画的,有用纸折的,有用硬纸条钉的„„

师:小朋友真了不起,用不同的材料“做”出了这么多的角。我们来看这位小朋友“做”出的角(拿出用两根硬纸条“做”成的角,使角的两条边重合),请大家仔细观察,说一说这个角在怎样变化?(边说边旋转角的一条边,使角慢慢变大)

生1:角的一条边在动。生2:角在变大。师:再仔细观察,说一说这个角在怎样变化?(边说边旋转角的一条边,使角慢慢变小)生:角在变小。

师:你能用两根硬纸条“做”一个角,并像老师那样,转动角的一条边使角变大或变小吗?自己在下面试一试。

学生按要求活动,教师巡视并作适当指导。师:(出示一个角)老师这里有一个角,你能用手中的角转出一个比老师的角大的角吗?(学生操作,教师注意指导)

师:能转出一个比老师的角小的角吗?(学生操作)

[评析:学生用两根纸条“做”出了一个角,是教学过程中自动生成的教学资源。教师敏锐地捕捉了这一资源,通过转动角的一条边使角变大或变小,帮助学生直观地感受角的大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6.比较角的大小。

课件出示教科书第69页第二个例题。

师:这里的四个钟面,时针和分针形成了大小不同的角。你能看出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吗?

生1:第一个钟面上的角最大。生2:第三个钟面上的角最小。

xiaoxue.xuekeedu.com

师:你们的眼睛真亮,一眼就看出来了,剩下的两个钟面上的角哪一个角大呢? 生1:第二个钟面上的角大。生2:第四个钟面上的角大。

师:到底哪个角大呢?请小组内的小朋友一起合作,想一想怎样比较这两个角的大小。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并参与小组的讨论。师:你有办法比较这两个角的大小吗? 生1:可以用三角尺上的角去量。生2:可以数钟面上的格子。

生3:可以把两个角重叠起来,看哪个角大。师:你能给大家演示一下吗? 学生上台演示,把两个角的顶点和一条边分别重叠起来,另一条边分别在重叠的这条边的同一方向。

师:现在你知道哪个角大了吗? 生:第四个角比第二个角大。

[评析:从通过观察可以确定两个角的大小,到通过观察不能确定两个角的大小,引起了学生认知结构的不平衡,促使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和反复实践,找到比较角的大小的新方法,发展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了数学思考能力。]

三、巩固延伸

1.“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说一说每个图形中各有几个角,为什么第一个图形中只有1个角。2.“想想做做”第3题。

师:下面的图形各是几边形?各有几个角?请在书上填一填。学生在书上填空。

师:比较填出的数,你发现了什么?

生1:四边形有4个角,五边形有5个角,六边形有6个角。生2:是几边形,就有几个角。

师:是的,一个多边形是几边形就有几个角,那你知道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吗? 生:三角形有3条边、3个角。师:八边形呢?

生:八边形有8条边、8个角。3.“想想做做”第5题。

师:下面的角,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 生:第一个角最大,第二个角最小。

师:你会比较第三个角和第四个角的大小吗? 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评析:练习设计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突出重点,既巩固了对角的认识,又增强了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10.认识角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篇十

认识角教学实录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认识角”。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直观认识平面图形里的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做出角。初步学会借助直尺画角。

2.通过观察、操作、分类、比较等活动,发展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分析能力和抽象能力,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丰富形象思维。

3.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学习数学的信心和乐趣,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了解角的特征,会比较角的大小,了解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教学准备:课件、剪刀、钟表、红领巾等。

教学流程:

一、设疑激趣,激发求知欲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认识一个新朋友——角,在生活中你见过角吗?谁愿意来说一说。

生:(指着书的一个顶点)这是角。

生:(指着格尺的一个顶点)这是角。

生:(指着桌子的一个顶点)这是角。

师:刚才同学们找到的都是生活中的角,很好!可是这节课我们要认识的角与你们刚才指出的角还有些不同,想知道是什么样子吗?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走入图形王国,来认识这位新朋友——角。(板书课题:角——图形家族中的新朋友。)

二、探究实践,直观感知角

1.找一找,直观感受角的样子。

师:(出示剪刀图)其实角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只要你仔细观察,就能找到它。看,在这把剪刀上面,你发现角了吗?

生:剪刀的两个刀刃组成一个角。

师:找得真准!(出示钟表图)看,发现角了吗?

生:时针和分针可以组成角。

师:(出示红领巾)这是我们每天都要佩戴的红领巾,在它的上面你们能找到角吗?

生:红领巾上面有角,两边也有角。

师:你可真了不起!在红领巾上面一下子发现了三个角。

师:(课件出示图形中的角)这些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认识的角。角长什么样子呢?请同学们先仔细观察这些角,把它们的样子记在心里。然后闭上眼睛,在脑海中想像出其中一个角的样子,可以一边想一边用手比划出来。好,睁开眼睛,谁愿意用语言说说角长什么样子?

生:角有尖。

生:角都有两条边。

生:角的两条边很直。

xiaoxue.xuekeedu.com

生:角像一些符号。

2.画角,了解角的各部分名称。

师:经过同学们的描述和丰富的联想,我们对角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你们想不想亲手做一个角呀?

生:想!

师:请听清要求:小组四人合作,先商量你们打算用什么材料来做角。然后可以用拼一拼、折一折、摆一摆等方法制作出一个角。做出角后,小组内互相指一指角的样子。听清了吗?好,咱们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动作最快!

师:哪个小组愿意到前面展示你们做出的角。

生:我们用两根吸管做出了一个角。

师:用吸管做角,真是个不错的办法!还有哪些小组也是用的这个方法,请举手向老师示意一下。

生:我们用绳摆出了一个角。

师:好,同学们,谁愿意评价一下,她们小组做的角怎么样?

生:我觉得不错!

生:我认为这个角的边不够直。

师:其他同学同意他的观点吗?好,为了让它更直些,老师用透明胶把它固定起来。

生:我们用纸折出了一个角,这是其中的一个角。

师:刚才我们认真仔细观察了角,又用各种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制作出了这些角。接下来,我们亲手来画一个角好不好?

(生画角,教师随机展示其中的四个角。摆放角的时候,角的开口朝向随意。)

师:其他的同学,你们也画出像这样的角了吗?好,举起来,同学之间相互欣赏一下。同学们,黑板上、屏幕上有这么多我们认识的新朋友,它们都是由什么组成的呢?请同桌互相讨论,一会儿把你们的想法说给大家听。(学生讨论。)

生:我们发现,角都有一个尖和两条边。

师:大家也是这么认为吗?这位同学的发现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快让我们把它写下来吧!这位同学所说的尖叫做角的顶点,这是角的两条边。(边说边板书)好,谁再说说,角是由什么组成的?

生: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师:黑板上有很多角,我们可以在这个角上写上1,把它读做角1;这个角可以写上2,读作角2;这就是角3,以此类推。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认识了角,能不能和角成为好朋友,可就要看你接下来的表现了!

师:请同学把练习纸拿出来,我们先来完成书上这两道习题。在这两幅平面图形中,你能找到角,并把它表示出来吗?(学生练习。)

师:谁愿意来汇报。

生:我说的是三角形,有三个角。这是角1,这是角2,这是角3。

生:我说的是桥洞。这是角1,这是角2,这是角3,这是角4……共找到6个角。

师:其他同学同意她的观点吗?

生:我认为下面的两个不是角,因为角的边是直的,而这条边不直。

师:请再想一想角的样子,到底这是不是角呢?

xiaoxue.xuekeedu.com

生:应该不是角。(学生达成共识。)

三、操作实践

角的大小与角叉开的大小的关系。

师:接下来我们来玩游戏吧!请每组四名同学利用手中的学具做出一个角。做出角后可以自己玩一玩,看是否会得到大大小小不同的角?(教师发给每组8根长短不一的硬纸条和4个图钉。学生小组内自由选择工具。)

师:谁愿意来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角可以越来越大,还可以越来越小。

师:其他同学也发现这个小秘密了吗?谁愿意再来说一说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呢?

生:把角的边往外拉,角就变大了,角的边往里拉,角就变小了。

生:角往外拉,再往里拉,角就会变大,也能变小。

师:大家同意吗?正如这几位同学所说,角的两条边张开的越大,角就越大;角的两条边张开的越小,角就越小。

师:好,现在每个同学手中都有一个角,请把它举起来,保持住角的大小不变。同桌之间互相比一比,谁的角大,谁的角小。

师:老师这有两个角,谁愿意来比一比它们的大小。

生:红色的角大。

生:蓝色的角大。

师:谁愿意到前面来比一比呢?

生:红色的角大。因为它张开得大,所以大。

师:能马上运用刚刚学到的知识来解决问题,真善于动脑。也就是说,角的大小与什么无关呢?

生: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无关。

四、应用知识解决具体问题

师:角除了能和我们玩游戏,还能帮助我们解决很多实际问题呢!(出示课件)这几天,哈尔滨市要举办一个汽车展示会,要把这两辆车运到展台上,两位工人分别搭设了这样的两块板子,谁愿意猜一猜,哪种设计会更加合理?

……

师:角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最后,老师带你们到我的家乡去看一看。(出示课件:哈尔滨市的美丽风景。)

11.认识角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篇十一

本单元初步教学角的知识,包括角的图形与各部分名称,角有大小及比较大小的方法,直角、锐角和钝角等内容。这些内容分两部分编排,先教学关于角的一般知识,再教学直角和比直角小的锐角、比直角大的钝角。1?联系实际教学角。

首次教学角,暂时不给角下定义,只要求学生对角有直观的认识,初步建立角的表象。

(1)第64页例题创设的情境是一名男孩剪出了一个五角星,一名女孩手里拿着一个三角形,桌面上放着纸工袋、三角尺、正方形纸片、一个闹钟,这些都是学生熟悉的图形和物体。《标准》要求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为此,教材作了两步安排:第一步是在剪刀的刀刃上,三角形的边上画上红线,引导学生看这些红线和钟面上的时针、分针。然后隐去实物,剩下图形并告诉学生这些图形都是角,讲述角的顶点和两条边。这一步让学生体会几何图形与生活中的物体是有联系的,数学知识产生于生活实际。第二步是继续在情境图里寻找其他角。这一步是引导学生带着对角的初步印象观察物体,丰富角的感性材料。例题通过在实物与角之间的反复联系,帮助学生完成对角的首次感知。在学生找到其他角的时候,可以让他们指一指角的顶点和两条边。要注意的是,生活里的角与数学里的角经常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日常生活

第 1 页 中,往往把动物头上凸出的部分或物体两个边沿相接的地方称为角,如牛角、墙角而数学里的角是一种平面图形。要防止两个概念的混淆,避免生活里的角干扰数学里角的概念的形成。为此,教材所联系的实物都是很薄的,它们的厚度不会引起注意,便于学生在实物的一个面上寻找并指出角。(2)第65页例题和试一试进一步认识角,体会角是有大小的。这个知识分三步教学,第一步观察三个钟面,这些钟面上时针和分针的位置不同,教材说转动钟面的时针和分针,两根针就形成了大小不同的角,把学生的注意引向角有大、有小,直观感受时针与分针叉开得大,形成的角大;叉开得小,形成的角小。这是对角的大小的初步感受,判断钟面上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要让学生说出这些感受,体会角大、角小的含义。第二步把两根硬纸条的一端钉在一起,绕这一点转动纸条,做出大小不同的角。活动角的两条边可以随意张开或收拢,因而做成许多个大小不同的角,从中感受角的两边叉开,角就变大;两边收拢,角就变小。在活动角上获得的体验比钟面上丰富、深刻、概括,用这些体验解释打开纸扇角变大、合拢剪刀角变小这两个现象,进一步体会角的大小是它的两条边叉开程度决定的。第三步是想想做做第4题,用一张纸折出大小不同的角,在折角的活动中加强对角的认识。这项活动要应用角的知识进行推理,还要按推理有步骤地操作,教材通过插图对学生进行提示。首先应

第 2 页 该想角有两条边和一个顶点,于是利用长方形纸的一条边为角的一条边,折出另一条边,就折出了一个角。然后想角的两条边叉开或收拢能改变角的大小,由此折出大一些或小一些的角。如果学生不完全照教材图示的样子,自己想办法折出大小不同的角,应该得到鼓励。

2?在认识直角的基础上初步知道锐角和钝角。这部分教材以认识直角为重点。

(1)教学直角编排了一道例题,引导学生逐步认识直角。第一步从正方形纸片、纸工袋、三角尺上提取直角,观察直角的图形,教学表示直角的记号。教材把提取的三个直角按不同位置摆放,让学生正确感知直角。第二步用纸折出直角,教材示范了折的步骤,可以让学生看看书上的折法,再动手折并仔细看看折出的直角。在折直角时选用不规则图形的纸,可以突出折成的直角。如果用长方形或正方形纸,也能折出直角,但原来纸上的四个直角会干扰学生对折出的直角的注意。第三步把折出的直角和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一方面认识三角尺上的直角,另一方面发现直角同样大。第四步利用已有的直角判断其他角是不是直角。由于学生已经知道直角同样大,已经有用纸折成的直角和三角尺上的直角,所以可以利用这些工具来对其他的角作出判断。凡是和这些角大小相等的角都是直角,大小不相等的都不是直角。第68页第1题还通过图示规范比试时的行为,学生具有这种比试

第 3 页 与判断的能力,不但知道了更多的、存在于物体表面上的直角,而且为以后研究平面图形的特征打下了基础。如果直角的位置摆得很正,容易看出它是直角。如果直角的摆放位置有变式,不容易直接看出它是直角,这时就可以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或其他已有的直角来比一比。

(2)在辨认锐角、钝角时进一步加强对直角的认识。第67页的例题,钟的时针、分针分别形成三个大小不同的角,先从中找出直角,再找出比直角大、比直角小的角,并告诉学生这样的角分别是钝角、锐角。教材把锐角、钝角的认识初步定位在比直角小和比直角大这个层次上,为判断一个角是锐角还是钝角提供了方法,同时也加强了对直角的认识。教学时,可以指着某个角这样说:这个角比直角大(小),是钝(锐)角。但是,不要离开了角的图形说比直角大的角是钝角这样的话,因为这样的表述是不严密的。

本单元初步教学角的知识,包括角的图形与各部分名称,角有大小及比较大小的方法,直角、锐角和钝角等内容。这些内容分两部分编排,先教学关于角的一般知识,再教学直角和比直角小的锐角、比直角大的钝角。1?联系实际教学角。

首次教学角,暂时不给角下定义,只要求学生对角有直观的认识,初步建立角的表象。

(1)第64页例题创设的情境是一名男孩剪出了一个五角

第 4 页 星,一名女孩手里拿着一个三角形,桌面上放着纸工袋、三角尺、正方形纸片、一个闹钟,这些都是学生熟悉的图形和物体。《标准》要求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为此,教材作了两步安排:第一步是在剪刀的刀刃上,三角形的边上画上红线,引导学生看这些红线和钟面上的时针、分针。然后隐去实物,剩下图形并告诉学生这些图形都是角,讲述角的顶点和两条边。这一步让学生体会几何图形与生活中的物体是有联系的,数学知识产生于生活实际。第二步是继续在情境图里寻找其他角。这一步是引导学生带着对角的初步印象观察物体,丰富角的感性材料。例题通过在实物与角之间的反复联系,帮助学生完成对角的首次感知。在学生找到其他角的时候,可以让他们指一指角的顶点和两条边。要注意的是,生活里的角与数学里的角经常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日常生活中,往往把动物头上凸出的部分或物体两个边沿相接的地方称为角,如牛角、墙角而数学里的角是一种平面图形。要防止两个概念的混淆,避免生活里的角干扰数学里角的概念的形成。为此,教材所联系的实物都是很薄的,它们的厚度不会引起注意,便于学生在实物的一个面上寻找并指出角。(2)第65页例题和试一试进一步认识角,体会角是有大小的。这个知识分三步教学,第一步观察三个钟面,这些钟面上时针和分针的位置不同,教材说转动钟面的时针和分针,两根针就形成了大小不同的角,把学生的注意引向角有

第 5 页 大、有小,直观感受时针与分针叉开得大,形成的角大;叉开得小,形成的角小。这是对角的大小的初步感受,判断钟面上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要让学生说出这些感受,体会角大、角小的含义。第二步把两根硬纸条的一端钉在一起,绕这一点转动纸条,做出大小不同的角。活动角的两条边可以随意张开或收拢,因而做成许多个大小不同的角,从中感受角的两边叉开,角就变大;两边收拢,角就变小。在活动角上获得的体验比钟面上丰富、深刻、概括,用这些体验解释打开纸扇角变大、合拢剪刀角变小这两个现象,进一步体会角的大小是它的两条边叉开程度决定的。第三步是想想做做第4题,用一张纸折出大小不同的角,在折角的活动中加强对角的认识。这项活动要应用角的知识进行推理,还要按推理有步骤地操作,教材通过插图对学生进行提示。首先应该想角有两条边和一个顶点,于是利用长方形纸的一条边为角的一条边,折出另一条边,就折出了一个角。然后想角的两条边叉开或收拢能改变角的大小,由此折出大一些或小一些的角。如果学生不完全照教材图示的样子,自己想办法折出大小不同的角,应该得到鼓励。

2?在认识直角的基础上初步知道锐角和钝角。

这部分教材以认识直角为重点。

(1)教学直角编排了一道例题,引导学生逐步认识直角。

第 6 页 第一步从正方形纸片、纸工袋、三角尺上提取直角,观察直角的图形,教学表示直角的记号。教材把提取的三个直角按不同位置摆放,让学生正确感知直角。第二步用纸折出直角,教材示范了折的步骤,可以让学生看看书上的折法,再动手折并仔细看看折出的直角。在折直角时选用不规则图形的纸,可以突出折成的直角。如果用长方形或正方形纸,也能折出直角,但原来纸上的四个直角会干扰学生对折出的直角的注意。第三步把折出的直角和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一方面认识三角尺上的直角,另一方面发现直角同样大。第四步利用已有的直角判断其他角是不是直角。由于学生已经知道直角同样大,已经有用纸折成的直角和三角尺上的直角,所以可以利用这些工具来对其他的角作出判断。凡是和这些角大小相等的角都是直角,大小不相等的都不是直角。第68页第1题还通过图示规范比试时的行为,学生具有这种比试与判断的能力,不但知道了更多的、存在于物体表面上的直角,而且为以后研究平面图形的特征打下了基础。如果直角的位置摆得很正,容易看出它是直角。如果直角的摆放位置有变式,不容易直接看出它是直角,这时就可以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或其他已有的直角来比一比。

(2)在辨认锐角、钝角时进一步加强对直角的认识。第67页的例题,钟的时针、分针分别形成三个大小不同的角,先从中找出直角,再找出比直角大、比直角小的角,并告诉学

第 7 页 生这样的角分别是钝角、锐角。教材把锐角、钝角的认识初步定位在比直角小和比直角大这个层次上,为判断一个角是锐角还是钝角提供了方法,同时也加强了对直角的认识。教学时,可以指着某个角这样说:这个角比直角大(小),是钝(锐)角。但是,不要离开了角的图形说比直角大的角是钝角这样的话,因为这样的表述是不严密的。

12.认识角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篇十二

一、导入师板书:角。问:这个字你们认识吗?(齐读)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和小朋友一起来认识角、研究角。在日常生活中,你们见过有角的图形吗?说说看,哪些图形上有角?(生举例)说到三角板,师出示准备好的三角板:老师这里就有一把三角板,谁愿意上来给大家指一指三角板上的角?现在老师把它贴在黑板上,(指直角),把这个角描下来,请小朋友注意看好,老师是怎么描的?说到红领巾,师再出示红领巾,红领巾上有几个角呢?谁来指一指?老师也把它贴到黑板上,把这两个角描下来(锐角和钝角)。看,黑板上现在留下的这些图形就叫角。

二、初步认识角1.请小朋友仔细观察黑板上的这三个角,说说你看到的角是什么样的?(两条直直的线,一个尖尖的点)师:这两条直直的线和这个尖尖的点,都有个好听的名字,有谁知道?(如果学生不知道,师介绍)我们把这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两条边(板书)这个尖尖的点叫做角的顶点。角就是由1个顶点和2条边组成的。2.在我们认识角的时候,有几个小动物也找来了他们认为的角,你们看,他们找的对吗?出示小兔,我们先来看小兔找的角,对吗?再来看小猫找来的角,(不对)为什么不对呀?谁来说说?你能想个办法使它也变成角吗?(学生上来动手使两条边碰在一起,形成顶点)告诉大家,你是怎么做的?小羊找的对吗?(对)再看小狗找来的对吗?(不对)说说理由(两条边不是直的)。想个办法使它也变成角?(一生上来动手拉一拉)你是怎么做的?3.小朋友真会动脑筋!帮小猫和小狗改正了错误,下面请小朋友快速用手势表示,这些图形是角吗?4.我们已经学会了找角,现在老师这里有几个图形。请小朋友来找找这些图形中分别藏着几个角?看,这是什么?(出示扇面)扇面上有几个角?(指名上来指)再出示棋盘(六边形),这是我们小朋友玩的飞行棋的棋盘,这个棋盘上又能找到几个角呢?(指名上来指)5.刚才小朋友很快帮老师找出扇面和棋盘上藏着的角,相信下面这一题也难不倒大家,请小朋友把书打开到116页看第2题,这些图形中又藏着几个角呢?看谁找得快、找得准?谁来和小朋友汇报一下,(口答校对)。如果有图形学生有争议的,师出示图片请学生上来指一指。

三、画角1.我们已经认识了角,小朋友想不想自己动手来画一个角,会画吗?试试看(师巡视,找一个画法正确的小朋友板演)我们来看看这个小朋友是怎么画的?下面我们就按照这个小朋友的画法再来画一个角,好吗?(生练习纸上练习画)找几人上黑板画(画不同方向的)2.画好后,和同桌小朋友说说你是怎样画的?

四、做角1.课前周老师给每个小朋友发了2个纸条、1个图钉和橡皮头,猜猜看,我们可以用这些材料做什么?(做角)你能行吗?2.小朋友动手能力真强,我们一起来玩玩自己做的活动角,好吗?我们一起来变一个大一些的角,能再变大些吗?变小些呢?3.老师也做了个角,你能变一个比周老师手里的这个角大些的角吗?变一个小一些的角呢?(指名上来拉)说说你是怎么做的?原来角的大小只要看两条边张开的大小,两条边张开的大,角就大,张开的小,角就小。

五、总结今天,周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学了哪些本领?(学生自由说)学生说到学会了画角,师: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我们一起在脑子里画一个角,想一想,要先画一个顶点,然后从顶点出发画一条边,再从这个顶点出发画另一条边你画好了吗?把眼睛睁开。

13.认识角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篇十三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分米毫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概念。

2、知道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形成初步的知识体系。

3、进一步发展学生的估测意识和估测能力。

4、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并练习用毫米、分米做单位进行测量。

课前准备:

课件、一分硬币、学生用直尺、10厘米长的吸管、米尺。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播放《西游记》片段:孙悟空转着金箍棒,边转边说:我是齐天大圣孙悟空,我的金箍棒可缩短至1厘米,也快伸长至1米,甚至几百米。

问题导入:

从孙悟空的这段话中,你能找到哪些长度单位?

你知道1米等于多少厘米吗?

除了米和厘米,你还知道哪些长度单位?

二、学习新课;

(一)认识毫米:

1、你知道1毫米有多长吗?你能从你的尺子上找出1毫米吗?

2、你能再找出2毫米吗?5毫米呢?在尺子上5毫米是怎样表示的?(引导学生找出在尺子上是半个大格的长度就是5毫米)。

3、你能接着找出10毫米吗?让多个学生指给同学看一看自己找到的10毫米。从这些同学找到的10毫米的长度中,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找出:尺子上的一个大格就是10毫米);即1厘米=10毫米。

4、拓展练习:

2厘米=()毫米4厘米=()毫米

60毫米=()厘米80毫米=()厘米

5、测量1分硬币的厚度,感知1毫米的长度。

学生测量1分硬币的厚度,用手捏一捏这1分硬币的厚,你能用手势表示一下1毫米有多长吗?

6、你知道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宽或厚大约是1毫米吗?引导学生多找几个,再次感知1毫米的长度,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

7、用毫米做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1)、测量一下数学书的厚度。(2)、测量练习本的厚度。

8、小结:通过刚才的测量,我们知道毫米是一个非常小的长度单位,是用来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假如我们用毫米做单位来测量课桌的长,你觉得合适吗?因此,我们有必要来学习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分米。

(二)、认识分米:

1、测量吸管的长度,感知1分米。

(1)、请同学们拿出老师发给你的那根吸管,用尺子测量一下它有多长。10厘米也就是1分米。

(2)、用拇指和食指捏住吸管的两端,感知一下1分米有多长。

(3)、从手腕的横纹起用尺子测量一下我们的小手看看1分米大约到手指的什么位置。

(4)、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2、拓展练习:

1分米=()厘米3分米=()厘米

50厘米=()分米70厘米=()分米

3、用分米做单位进行测量:

(1)、估一估,我们的课桌面的长和宽大约是多少分米,再用尺子来测量验证一下自己估计的准确与否。

(2)、用分米做单位测量课桌的高度。

(3)、通过测量,我们知道课桌面的长大约是6分米,宽大约是4分米,桌子高大约是7分米,如果把它们换算成厘米做单位,你知道分别是多少吗?

4、寻找米尺中的1分米,体会米和分米的关系。

(1)、你能从1米长的尺子中找出多少个1分米?

1米=()分米=()厘米。

5、给长度单位排队:

(1)、你能根据它们的长短给这些长度单位排排队吗?

(2)、用手势表示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

三、拓展练习:

1、填一填:

1米=()分米=()厘米1厘米=()毫米

60毫米=()厘米5分米=()厘米

2米=()分米80厘米=()分米

2、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铅笔长14()水壶高2()

长颈鹿身高5()玻璃厚4()

青蛙一次能跳6()兔子的.尾巴长7()。

四、课堂小结:

上一篇:水果种植公司简介范文下一篇:高中语文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