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传》序

2024-10-21

《名人传》序(精选7篇)

1.《名人传》序 篇一

《名人传》序.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

了解和领悟罗曼罗兰的英雄观。认识作者对功利主义盛行的欧洲的批判。

二、过程和方法

诵读、感悟、思考、讨论

联系实际,领略本文深远的现实意义。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崇高的心灵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引领。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了解和领略罗曼罗兰创作《名人传》的意图。

2.透彻理解文中意味隽永的语句。

解决办法:反复诵读,思考讨论,深入领会。

●学生活动设计

快速阅读、精读有关内容,在此基础上充分讨论。

●教学方法:

点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让每个同学说说自己最崇拜的伟人的名字。于是,将出现许多伟人的名字:秦始皇、拿破仑、孔子、马克思、李白、曹雪芹、莎士比亚、牛顿、爱因斯坦。(注意区分伟人与明星)

把这些名人分为四类:治国安邦的政治家,改造世界的思想家,塑造灵魂的文学家,造福人类的科学家。然后提醒同学们,至少还有一类名人非常值得大家崇拜,那就是追求完美的艺术家,像音乐家贝多芬、雕刻家与画家米开朗琪罗。

今天就来学习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写的《〈名人传〉序》。

二、作者简介

罗曼罗兰(Romain Rolland,1866―1944),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史学家、社会活动家。罗曼罗兰出生于律师家庭,上大学期间曾与托尔斯泰通信,托尔斯泰“不以暴力抗恶”“道德上的自我修养”“博爱”等思想对他产生深刻影响;他的民主主义思想、对资本主义世界及其文化的批判,又形成了罗曼罗兰世界观和创作中最突出的特点。正是这种思想,使得罗曼罗兰对名人、对英雄有了他独特的评判标准。

三、阅读、感知,把握思路。

文章可以分为3个部分:

一(1~3)平庸的时代

二(4~5)呼唤英雄与英雄的定义

三(6~7)英雄的作用

四、思考、讨论

1.开头题记引用了贝多芬的一句名言:“我愿证明,凡是行为高尚与善良的人,定能因之而担当患难。”有什么作用?

暗示文章的主题。不甘平庸的人都要担当患难,凡担当患难必须善良高尚。

2.由此推知,《名人传》是一本什么书?

《名人传》应是一部诸多不幸的遭难者依靠良善心灵与高尚品格,战胜灾难过程的一本书。

3.罗曼罗兰所说的英雄与人们一般认识的英雄不同。

他说:我称为英雄的`,并非以思想或强力称雄的人,而只是靠心灵而伟大的人。

前者以智慧征服,后者靠武力统治,都是功利的、世俗的,不是作者心目中的英雄。真正的英雄是靠心灵而伟大的人,他们以仁慈、品格作为精神表率,解救民众的苦难。作者心目中的英雄是历经苦难的磨练,以仁慈之心,伟大的品格,映照出乎庸时代的可鄙,带领人们走出自私自利的世俗氛围,寻求精神上的自由和幸福的伟人。

只有以心灵使自己伟大的人,才是英雄。

人们通常以成功论英雄,罗曼罗兰认为英雄与成功不相干,英雄主要在于成为伟大,而非显得伟大。

4.作者为什么说需要英雄?什么样的人需要英雄?

因为平庸的时代,充满自私自利卑下的风气,让人“窒息”,所以作者呼唤英雄;不甘平庸生活、不屈服于物欲的有理想有追求的人们需要英雄的指引、激励。

5、第二段告诉我们,英雄是不甘平庸凡俗的人,他们的斗争总是艰难而又悲惨的。具体怎么艰难?怎么悲惨?

A他们的斗争无日无止,看不到头;B孤独寂寞,没有伙伴;C贫穷,缺少财力物力;D沉重与愚蠢的劳作;E没有希望,没有一点安慰。

在这样的情境中进行超人的努力与奋斗,是成为伟大,而取得成就则是显得伟大。罗曼罗兰的名人观与英雄观是,只有在患难中拥有伟大的心灵和伟大的品格,才能成为伟大的人。

6.作者为什么把“名人”的“首席”送给了贝多芬?

作者把“首席”送给贝多芬,是因为贝多芬最符合作者给英雄所下的定义:仁慈,伟大的人格,命运的磨难,作为音乐家给世人带来精神上的鼓舞和指引。

五、揣摩重点语句

许多语句意味隽永,含义深刻,须仔细揣摩。

1.我称为英雄的,并非以思想或强力称雄的人;而只是靠心灵而伟大的人。

“思想或强力称雄的人”,前者以智慧征服,后者靠武力统治,都是功利的、世俗的,不是作者心目中的英雄。真正的英雄“是靠心灵而伟大的人”,他们以仁慈、品格作为精神表率,解救民众的苦难。

2.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所有的只是些空虚的偶像,匹配下贱的群众的:时间会把他们一齐摧毁。

这句话还是紧扣作者给英雄所下的定义。伟大的人格最重要,是英雄必需的品质;而没有伟大品格的人,只是些空虚的偶像,受无知的人顶礼膜拜,满足他们功利的愿望。

3.他们固然由于毅力而成为伟大,可是也由于灾患而成为伟大。

磨难使英雄的品格更高尚,使他们的精神更高贵,使

[4]

2.《名人传》序 篇二

所谓“传记”, 一般包括人物自传 (述) 、回忆体传记 (回忆录) 、采访体传记、学术评传、小传、人物特写、年谱, 也可包括“自传体小说”等。鲁迅在《阿Q正传》中说, 传记名目繁多, 有列传、自传、内传、外传、别传、家传、小传等。在现、当代, 还有如罗曼·罗兰的《名人传》等采访体传记, 以及他人采访与传主自述相融成书的传记, 如美国作家阿伦·吉伯斯与瑞典影星英格丽·褒曼合作写成的《英格丽·褒曼传》、中国现代文学馆研究员傅光明采访整理的《风雨平生:萧乾口述自传》等。

在“传记”中的人物自传作品, 是指作者用第一人称叙述自己生活经历、思想轨迹、言论著述的文章或书籍。司马迁的《太史公自序》, 被认为是我国最早的史学家自传, 而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 则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力的文学家自传之作。在现、当代, 胡适的《四十自述》, 林语堂的《八十自述》, 陈衡哲、杨步伟各自记述其成长经历的《一个年轻中国女孩的自传》、《一个中国女人的自传》, 以及中国“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我的前半生》、琼瑶的《我的故事》和平鑫涛所写《逆流而上》等, 都是我国自传体作品的名作。而1994年当选为南非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的曼德拉的《漫漫自由路》, 韩国女总统朴槿惠的《绝望锻炼了我》等, 则是当代外国名人的自传体名作。

作为传记类型之一的回忆录, 可以是作者回忆亲历亲闻的往事的文字记录, 如著名学者季羡林的《牛棚杂忆》、上海“锦江饭店”创始人董竹君的《我的一个世纪》、毛彦文所写的《往事》、亮轩所写的《飘零一家———从大陆到台湾的父子残局》、姜淑梅所写的《乱时候, 穷时候》等;也可以是传记主人的亲友、弟子或部属等, 主要依据各自的回忆所写的文字记录。如杨步伟记述她嫁给赵元任先生后人生见闻的《杂记赵家》, 方蕤记述她与丈夫王蒙人生经历的《凡生琐记》, 林太乙为其父亲所写的《林语堂传》, 孙晓玲所写《布衣:我的父亲孙犁》, 以及郑碧贤所写的《郑泽堰》、张曼菱所写的《中国布衣》、王学武所写的《亲疼》等。

此外, 还有文学色彩特别浓郁的“自传体散文”, 如琦君自传体散文系列:《母心佛心》、《往事恍如昨》、《水是故乡甜》等;“自传体小说:如高尔基《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苏雪琳的《棘心》、郑丰喜的《汪洋中的一条船》、林海音的《城南旧事》、路遥的《人生》、琼瑶的《窗外》等。它们都更具有故事曲折、细节生动、个性鲜明的可读性。

传记作品由于有文体的规定和叙事的定式, 决定了它只能“写故事” (记实) , 而不能“编故事” (创作) 。因此, 内容的真实性是读者阅读传记作品最首要的价值取向。这也是传记阅读与小说阅读间的本质区别。因同为叙事性文体, 小说是作家以虚构和想象为手法, 以其创作 (塑造和刻画) 出来的典型人物为中心, 通过对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环境的典型性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也就是说, 读者在阅读和鉴赏小说时, 需要把握的是理解典型人物的性格特征, 解读典型性的故事情节, 并分析典型性的环境描写, 以及这些对于小说人物思想、言论和行动所起的作用。

传记可以成为一个人不同人生时期都开卷有益的读物。阅读传记佳作, 至少具有以下五方面价值, 它们是人生发展所不可或缺的人文素养。

一、领受家教文化, 沐浴长辈恩德

传记作品的写作体例, 一般都要从传主的身世说起, 以便读者了解他的今生。也就是说向读者讲清楚传主的家世来历, 乃是传记的题中应有之义。因此, 通过阅读传记佳作, 真切了解并进而理解先辈生活的遭际, 真诚领受和感悟传主当年的家教经验, 从而在感恩尊长、惜缘惜福的心境中, 倍加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人生, 去努力建设和积极创造美好的未来生活, 应是读书人最重要的知识理性和文化自觉, 也是传记佳作阅读在提升人的情商方面的根本性收获。

祖籍湖南衡山的陈衡哲 (1993~1976年) , 出生于江苏常州一个富庶之家。作为湖南一个“耕读人家”的女儿, 她依靠家庭和天资的条件, 并通过自己的努力, 在1914年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公派出国的女留学生。在获得硕士学位归国后, 于1920年做了当年我国大学里的第一位女教授。在《一个年轻中国女孩的自传》中, 她写道:

母亲不仅是个富有才华的艺术家, 而且是个出色的女人。因为有了她, 父亲的坏脾气才没把亲戚、朋友都赶跑 (他父亲是一个重感情、重友情的软心肠人, 可是脾气暴躁, 表达热烈, 直到年长后, 脾气才变得随和可亲起来, 在诗画文玩和打牌、读书的天地中消受人生———引用者注) 的人……父亲从不愿为家庭的开支问题操心, 他通常把他挣的钱全交给母亲, 只留一小部分供他在书店、古玩店的消遣———这些至今仍然是他最爱光顾的地方。不管他一月挣一千块也好, 还是挣十块也罢, 他决不操心。因此, 怎么保证一家大小衣食无缺, 就成了母亲的责任。我从没见过她因为金钱问题跟父亲闹纠纷, 她也从不曾要父亲给她买首饰或衣服。所以, 我至今仍然认为一个女子向丈夫索要钱物十分庸俗, 仍然相信一个女人应当克己奉人。

刘德伟女士 (1912~2006年) 出生于武汉一个清贫俭朴的政府官员之家。17岁受洗为基督教教徒。因家里财力不足, 只得依靠武汉圣公会的贫寒大学生助学金贷款, 先后完成了燕京大学英国文学专业、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福利行政专业硕士的学业。晚年执教于昆明理工大学英文系。在95岁高龄时, 她开笔回忆自己的儿童少女生活、出国生活与归国后在上海从事社会救济工作的经历, 被打成“右派”及“文革”中遭受残酷迫害的坎坷生涯。内容真实感人, 细节丰富, 文笔朴实而流畅。人民文学出版社在2006年出版的《一粒珍珠的故事》, 就是据其自传文本《坚忍不拔———珍珠刘德伟和向景云自传》 (2005年自印本) 删节后公开发行的。在自印本的扉页, 刘女士写道, 这部书是献给其双亲的:

从我幼年时起, 就一直受着我妈妈刘郭文昭的教育。她教育我———要成为一个能服务于人民与国家的人, 才使生命有意义。无论我是在快乐或忧愁、舒适或困难中, 无论什么情况来到我的生命里, 我都应该把它当成是铸造我人格和意志的锻炼。只有这一条路, 我才能够活出来, 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她的话给了我能充实地生活的动力。我的爸爸刘建民, 是他教育了我, 认识了“民主”是什么?他告诉我, 要训练自己成为一个民主时代的公民, 而不是封建政治下的产物……

刘女士在自传第一章《我的儿童时代》中深情地回忆说, 因为获得了父亲的特宠, 她曾对家中佣人们的态度“特别骄横”———假若说出口的话他们不是立刻服从, “我就会生气地大叫”。为此, 她的母亲便用中外古今的小故事来教育她要有“同情心”。她的启发式教育, 常常是声情并茂的, 并善于进行总结性阐述。如说:“我们要学习为别人着想, 不要只考虑自己的需要和自己的地位。我们都是人, 我们有同样的物质需求, 仅仅不同的是, 他们穷, 我们富。在上天的眼睛里, 我们并不比他们高尚。”关于“诚实”, 她在讲了美国总统华盛顿小时候犯错后认错的故事后说:“一个真正的人, 要有智慧认识自己的错误, 要有勇气承担自己的错误, 要有毅力来改正自己的错误。

至于她的父亲, 在用被他改正了冤狱的人所致谢的1000元钱用于救济灾民后教育孩子们道:“你们要永远记住, 来到你们手中的钱, 不属于你们自己, 属于‘天’。这是‘天’的钱, 交给你们代管。你们要为‘天’把钱用在恰当的地方。”而她母亲则进一步发挥说, “天”之外, “还有一个人也十分重要。你们知道是谁吗?就是一个‘我’字。‘我’就是每个人的‘自己’, 你做了任何事都瞒不过‘天’和‘我’———你自己。你不能想, 更不能做坏事, ‘天’晓得, 你自己晓得, 一丝一毫也瞒不过你自己, 所以一点也不能干坏事。当你自己知道你确实坏, 不可爱, 不可尊敬, 那你自己永远也不会快乐。”正是在这样的人生观教育下, 刘女士不断修炼自己要做质地晶莹的具有“珍珠”般品格和有教养的人。而“永不放弃” (never give up) , 则是其晚年自励并励人的人生哲言。

3.《名人传》读后 篇三

“愈使我痛苦的就愈让我喜欢。”——米开朗琪罗

“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列夫·托尔斯泰

《名人传》描述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三位伟大艺术家的精神力量和心灵之美,他们分别是19世纪德国伟大音乐家贝多芬、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著名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俄国文坛巨子托尔斯泰,写了他们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和勇于承受全人类苦难的伟大情怀,让我们用心去贴近英雄的伟大人格,感受他们为追求真善美、真理和正义而长期忍受苦难的心路历程,令我们启示更多,收获更多。

《名人传》中,罗曼·罗兰紧紧把握住这三位不同领域艺术家的共同之处,再现了20世纪文学崇高的人道主义传统,注重表现丰富多彩的人物性格。贝多芬从声名鹊起的鼎盛时期到贫苦交加的人生谷底,从童年时卑微凄惨到老年时对快乐的不懈追求……正如罗曼·罗兰形容的,“他整个一生都像是一个雷雨天”。贝多芬一直在与命运抗争,与思想斗争,尽管他给人一种傲慢的感觉,但他内心的脆弱和坚强,是不了解他的人无法明白的。对创作歌曲的热情,对寻觅欢乐的执著,对制造完美的邂逅,促使他的生命成为了“大自然的一股力,一股原始的力与大自然其余成分之间的那种交战,产生了荷马史诗般的壮观景象”。他以自己的苦难铸就欢乐。米开朗琪罗又何尝不是呢?“他有力量,他有幸生来就是为了奋斗,为了征服的,而且他也征服了——他不要胜利。那不是他所企望的。”他是精神贵族,是天才,然而他被天才所困扰,连他的精神与心灵也无能为力。他的一生是神圣而痛苦的,但是他相信只要自己的灵魂能够坚忍果敢,不因悲苦而一味沉沦,那么就一定能冲破精神上的束缚。于是他在斗争和舍弃中,以毕生精力创造出表现真善美的不朽杰作。而托尔斯泰,这个熠熠闪光的伟大灵魂,在19世纪末那阴霾浓重的日暮黄昏抚慰人们的心灵,他用他强有力的笔写出一部部厚重的作品。这些作品描写当时社会的阴暗,对神的信仰使他坚持不懈地用笔向人间播撒爱的种子。我深深体会到,他是为真理和正义坚持信念,为真理和正义谱写人生。

是的,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都是世界的征服者。他们伟大的灵魂犹如崇山峻岭,沉默而深邃。《名人传》犹如一首英雄交响曲。它让我懂得:每个人都要面对苦难的磨折,我们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努力奋斗;与其羡慕伟人,不如学习他们伟大的人格;与其靠投机取巧取得昙花一现的成绩,不如坚持信念、真理和正义,让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

4.读《名人传》_名人传读书笔记 篇四

《名人传》是法国的思想家、文学家罗曼.罗兰所著,书中通过讲述三位划时代的巨人的事迹为我们呈现了三位名人丰富坎坷的一生,对于整个人类世界来说他们用他们的作品以及精神影响了一代一代人,对于他们自己来说他们用他们短暂的一生书写了华丽的人生诗篇,对于我来说,他们的经历将会对我以后的人生产生一定的影响,甚至会影响我的人生轨迹。

书中的三位名人分别是音乐家贝多芬、雕塑家米开朗琪罗、小说家列夫.托尔斯,他们分别在各自的领域有着后人难以企及的成就,音乐家贝多芬的乐曲至今被人们演奏,广泛的传播于世界各地涤荡了一代代人的心灵,他用自己的音乐拯救自己亦拯救了世界各个角落的灵魂;雕塑家米开朗琪罗,用他善于捕捉的眼睛,以及饱含激情的双手塑造了一个个经典的形象,他用他的双手为世人传递着他的思想和精神;读后感・小说家列夫.托尔斯泰,是一位有着朴素信念的文学家,他用他手中的笔来书写人类的苦,抒发自己内心对于受苦受难的世人的同情,他的爱带有普惠的意味,亦是他毕生的心愿。对于千百万热爱文学,心中怀有文学理想的人们来说他已经做到了普惠,他留下的作品在不断地传播着他内心无尽的爱意。

读完本书后我的感受是,每个人的一生中所遇到的痛苦与磨炼都是我们人生中必经的风雨,那些在我们前行路上不断袭来的是一点一点让我们变强大的东西,而我们能做的就是坚定自己的信念,就像贝多芬无论何时都坚持做他的音乐,米开朗琪罗夜以继日的为他雕塑付出,列夫托尔斯泰无论何时都坚持着对于世人无尽的热爱一样,我们每个人没有办法选择以怎样的方式变强大,但是我们可以选择用怎样的方式让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坚持自己所热爱的,并持续不断地为自己的热爱付出,这样才会无限的接近自己想要的生活。

5.名人传贝多芬传读后感 篇五

他的妈妈在一七八七年就去世了,父亲因酗酒成性,无力支撑这个家庭,所以十几岁时的贝多芬就成了家庭的支柱。贝多芬从少年时代就开始为经济问题开始操心,这份重任对他来说来的太早了。

贝多芬有着遇到困难,永不退缩的精神,即使自己的`耳朵听不见但他却没有放弃音乐的生涯,而是继续创作出很棒的乐曲获得了很棒的成功。但我却是另外多数人——没有克服困难的精神,而是一直都想退缩的人。有时我遇到了很困难的事,就是退缩,一点也没有想要去克服的念头。但看完这篇文章后,我知道了只有勇于的去克服困难,才会获得成功。

贝多芬还有着很多值得学习的精神,勇于克服困难这是最重要的。不过最最最重要的是凡事要对自己有信心,只有自信,才能做好每一件事!

6.读《名人传DD贝多芬传》有感 篇六

我们从音乐,语文等方面都曾了解过贝多芬――那耳聋而坚持创作的音乐家.事实上,他的一生不是课文中几百字能表述的.

贝多芬的童年在醉汉父亲的挥霍下逝去了,并失去了挚爱的母亲.19岁挑起养家大梁的他,生活异常艰苦,但命运,不罢手!夺去了他的物质生活――壮年耳聋是原本不富裕的一家更加拮据;夺去了他的精神生活――他从没有真正的,风雨共患的知音;甚至用爱情折磨他――两次失败的恋爱是他心力交瘁.

那他如何走过人生将近60个年头 他超凡的乐观和顽强.在一次次被现实打击后,他总能以自己的“傲气”与乐观爬起.如暴风雨中的帆船,渡过一个又一个的浪,顶住狂后般的大风……但乌云始终会被赶走,贝多芬却长眠了,把黎明留给后人.

我合上书本,漫步在小路上.看到一位孩童为那十个中一个气球没了二哇哇大哭.我心中突然荡起了涟漪――我们曾经为小失意而懊恼不已,为失败自暴自弃,为低谷一蹶不振……若是真来大风大浪,我们只能作乌云的囊中之物,被任意蹂躏.

我们可能永远不会遇到贝多芬的境遇,但我们需要让自己坚强,不被暴风吹飞,不被厉雨击垮,在汹涌中成风破浪.

7.《名人传》序 篇七

关键词:瓦萨里;优雅;气韵生动

1 瓦萨里在《名人传》中提出艺术的五大特质

瓦萨里在《名人传》中提出的艺术的五大特质:规则、秩序、比例、design和风格。瓦萨里用这五大标准对绘画、雕塑和建筑界的艺术家进行了评价。瓦萨里在他的著作里揭示了艺术发展的演变规律,并在第二部分中提出艺术的评价标准,在西方文艺复兴以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艺术家的身份根本不受重视,甚至作为雕刻家或者是画家是被人看不起的,瓦萨里在著作中,明确提出要重视艺术家的地位,要为艺术家正名。这种观点在文艺复兴以前的绘画理论中鲜有著述,当时最具影响力的理论家瓦萨里则提到了这一点。艺术在发展的过程中,慢慢被人们所重视,艺术家的地位也在不断地提高。

瓦萨里提出艺术的发展过程像人类本身一样,有出生、长大、衰老和死亡四个阶段。艺术从刚开始出现显然远未达到完美的状态,也许会在某些方面表现出好的特质,终究是有许多不完美的地方,因此他将艺术家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艺术刚刚形成发展的古老时期。这个时期的艺术刚刚开始发展,在造型方面远没有达到完美状态。因为任何新生事物在产生的初级阶段,都不可能呈现出完美的状态,这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艺术的发展也不例外。瓦萨里从整体的角度出发,对当时的艺术及艺术家进行评价。在他提出的五个特质里,他认为规则和秩序在绘画、建筑和雕塑的发展初期是最容易达到的一种标准。第二个时期,艺术已经有了明显的进步,这时期的艺术家已将以往艺术家存在艺术上的陈迹清除殆尽,他们把艺术又往前拉近了一步,这个时期的画在比例和design方面都有明显的成就。到了第三个时期,艺术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期,这时候的艺术家已经具备了瓦萨里所提出的五大特质。

2 将瓦萨里和谢赫的艺术标准进行对比

2.1 “优雅”和“气韵生动”

在这里,不妨将瓦萨里提出的艺术“五大特质”和谢赫的“六法”论对比一下,就会发现瓦萨里所提出的规则、秩序、比例、design(模仿)和完美的风格(优雅)五项标准中,他将优雅放在最高的位置,并且认为这是艺术发展的最高形式,瓦萨里认为“优雅”是绘画的完美状态,这是艺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具有优雅特质的画面中,色彩会比自然中发现的色彩更美,人物更具人文主义特质。瓦萨里作为西方的艺术理论家,他认为优雅是绘画的完美状态,在我国古代谢赫所提出的六法论中。六法第一条说的就是“气韵生动”,谢赫将“气韵生动”列于六法之首,也正是说明了“气韵”的重要性。在谢赫所处的那个时代,绘画的主题一般是肖像画和人物故事画,所以他所提出的“气韵”的意思就是人的精神状态,也可以说是神韵,在当时的艺术环境下,如果艺术家的作品中有谢赫所说的“气韵”的话,这幅作品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上品之作。“气韵”所代表的是人内在的生命和精神,是物体的内涵和神韵。东西方艺术在表现形式上虽然大不相同,但是艺术的本质却是相通的,“优雅”和“气韵生动”所代表的就是但是藝术所能达到的最高形式,不管是“优雅”还是“气韵生动”,都是艺术理论家对当时的艺术环境所提出的艺术评价标准。只是针对不同形式的艺术有不同的表述方法,在谢赫当时的艺术氛围中,人物画是主流,画家对人物气韵的刻画更是画面中的重中之重。在瓦萨里所阐释的“优雅”的概念里,更多的也是在针对人物画,在这些优秀的画家里,拉斐尔将“优雅”表现的最恰到好处,在拉斐尔画笔下的不同年龄段的人物不管男女老少都显示出不同的优雅特质。这里的“优雅气质”其实就是谢赫在六法中提到的“气韵精神”,人最主要的就是精气神,只有将他的气韵神态、优雅特质表现到一定程度,不同人物的个性特质才能完美地表达出来,瓦萨里和谢赫在这一点上的观点显然是相同,只是在文字表述上略有差异。

2.2 “模仿”与“传移模写”

除了“优雅”之外,瓦萨里认为艺术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会出现的特质就是“design”及模仿。瓦萨里为模仿制定了两条主线——是对自然的模仿和对大师的模仿,在他的观念里,模仿并不是对自然不多不少的照搬,也不是努力的再现,而是要根据个人的“感知力”和“判断力”对自然进行自主的加工和提炼,这在一定程度上就约束了那些一味照搬对象而不加思考的艺术家要完美超越自然。自然是艺术家学习的最好范本,在学习的过程中更要有选择地去模仿,因为艺术是高于自然的东西,那些机械模仿的艺术显然不是瓦萨里所推崇的。他所说的另一条线就是模仿大师,前人的经验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对大师的学习当然也需要有选择性的进行,模仿的对象要量身定做,这需要结合自身的条件去选择。瓦萨里在他的模仿论中指出要模仿大师的范本,在模仿的手法上也要避免机械的、盲目的手段,要融合一定的自身因素,从而形成自己风格。谢赫的“传移模写”和瓦萨里所提出的“模仿”则有一定的区别了,谢赫所说的“模写”是临摹作品,这一法被他放在六法之末。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绘画作品的传世依靠的是对作品的临摹传写,但他并没有深入强调对自然的写生模仿和对当时技艺超群的画家的模仿。只是单纯的谈到针对作品的传写,这也只是作为当时艺术家的一项基本技能,并不能代表画家的水平。唐代的张彦远也谈到了这一点,他认为摹写乃“画家末事”,瓦萨里的模仿论相对来说内容就丰富多了,这和他所处的时代环境是分不开的。谢赫所在的魏晋朝早于瓦萨里十个世纪,在早于瓦萨里那么远的年代就提出了“传移摹写”,也体现谢赫在艺术理论上的高深见解。但他并没有将摹写这一问题深入讨论,只是点到为止。这和东西方艺术的差异有关,更多的是理论家所处的时代的不同。这两种不同的东西方绘画评价的标准,在各自不同的道路上也会有某些交汇点,这是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探讨的。

2.3 “比例”与“经营位置”

《名人传》中也谈到了画面的整体协调感,瓦萨里将此概括为“比例”,并适用于雕塑、绘画和建筑上面。在画面中,各个物体之间的比例和谐是瓦萨里在他的书中所强调的,文艺复兴以前的画家,很少有人会注意到画面的比例关系。早期从事艺术活动的匠人缺乏对对象的视觉上的判断力,这种判断力是长时间的锻炼才能达到的一种能力,不需要专门的去测量。文艺复兴时期,艺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黄金时代,从事艺术活动的人自然也会有自己对于艺术的理解力和对画面的感知力。处于艺术成熟期的艺术家已经会注意到画面中各部分之间的适当关系,这就是瓦萨里所提到的“比例”。瓦萨里将比例作为艺术评价的一个标准,来衡量艺术家的是否达到了那个时期所定下的标准。在绘画领域,“比例”其实就是关于画面中各个物体之间的适当关系以及物体的恰当位置。在谢赫的“六法”中当然也谈到了关于画面物体的位置问题,但他只是论及位置并没有进行深入探讨,“经营位置”换句话说就是构图设计,经营是艺术家的一个脑力加工过程。是在主观意识作用下进行的,对画面进行适当的处理,将物体安排在一个和谐统一的画面中,这和瓦萨里的比例和谐在某一方面是相辅相成的,经营位置更强调的是画面的整体构图,瓦萨里则更注重物体之间的和谐共存,这两者之间是相生相成的,但终究都是为了画面的完整和谐。

3 结语

瓦萨里在他的《名人传》中提出的艺术的五大特质,对后来的绘画家、理论家和雕塑家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提倡艺术家要跟着自己的特质去选择所需要的艺术形式,而不是要跟着他人的脚步前行,只有在艺术的道路上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才不会落后于他人。在《名人传》中,我们看到了16世纪西方对艺术的诠释,同时也会想到我国古代那些关于艺术的评价标准,将东西方文化放到一起来,虽然看到的是东西方文化形式的差异,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艺术还是相通的。

参考文献:

[1] 陈军.关于“六法”与中西美术的思考[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01).

[2] 李宏.瓦萨里艺术理论中的三个概念[J].新美术,2002(03).

[3] 王芳,张春生.“六法”之心悟[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3).

[4] 王文奇.气韵生动与生命的艺术表达[J].广西社会科学,2003(11).

[5] 李元清.由“六法”引发对中西美术的思考[J].铜陵学院学报,2005(01).

[6] 李宏.论瓦萨里艺术理论中的“优雅”概念[J].美术观察,2005(11).

[7] 王明道.“气韵生动”之我见[J].美术大观,2006(09).

[8] 王博.氣韵生动——绘画的终极目标[J].社科纵横,2007(03).

[9] 葛路. 中国画论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216.

[10] 王玉贞.论谢赫“六法”之间的辩证关系[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

[11] 李宏.线性的图式:瓦萨里disegno概念的形而下意义[J].美苑,2010(06).

上一篇:《积累与运用四》教案下一篇:同步小康驻村工作年度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