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之评价机制(精选12篇)
1.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之评价机制 篇一
改革评价机制 推进有效教学
——江苏省南通第一中学2007届高三教学反思
姜学勤
经过三年来师生的共同努力,特别是高三阶段管理团队和全体高三老师怀着强烈的责任心奋力拼搏,我校2007届高三学生的精神面貌和综合素质有了根本改善,终于迎来了2007年高考的辉煌。反思我校2007届高三走过的历程,我们深切地体会到:规划决定成败,目标决定成败,态度决定成败,过程决定成败,细节决定成败,合作决定成败。
一、科学分解目标,改革评价机制
规划、目标定位的高下和气度,决定事业发展的方向和水平。科学研制的规划目标对学校发展和学生发展有强大的推动作用。对2007年高考,我校校长室根据本届生源状况和高
一、高二发展态势,及时向高三年级部下达了本
一、本二的基本指标和争取指标。高三年级部根据各班学生的中考成绩、高一阶段结束分班成绩、高二阶段结束时市区统考成绩等三项数据将指标分解到班。这个指标是学校考核班级发展现状的主要依据。高三阶段每一次调研考试、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特别是一模、二模,学校都将各班达到本
一、本二的人数与指标比照,籍此了解各班的发展情况。在年级质量分析会上,学校教学线主要分析各班、各科升降情况及形成原因,对出现负增长的班级、科目查找原因,落实责任,提出改进措施。对教学效果不理想、工作态度存在问题的教师及时给予诫勉谈话。同时,各班任课教师召开班级 分析会,分析出从指标生中落下的学生出现问题的原因,制订对策,同时,在线下考生中挖掘“潜力股”(我们称之为“临界生”),作为本科上线人数的主要增长点。
为了达成目标,校长室带着高三一帮人对2006届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探讨,最后大家一致认为,必须改革评价机制,着力构建和谐年级。只有包括学校与家长关系、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师师关系(含同备课组、同班级)以及教与学的关系、讲与练的关系、学与考的关系等都处在既有竞争又有协作的和谐关系之中,才能消除内耗,提高合力,提高效率,提高质量,提高效益。根据这种思路,我们研制了2007届高三年级考核评价办法,我们放弃了单纯对各班单科均分排序的传统做法,代之以三个方向的立体考核评价。方向一:达标考核,即对各班本
一、本二指标数达成情况的考核;方向二:学科均分考核,与市区兄弟学校看均分差的情况;方向三:发展考核,看临界生帮困的效果。考核评价方向的调整,旨在促使三种利益共同体的形成(即同班任课教师组合、同科教师组合、同班师生组合),形成具有“在竞争中求和谐,在和谐中促发展”特点的高三质量评估新模式。
方向一考核以班级为单位,是要引导班级任课教师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努力方向,加强团队协作意识。从实际效果看,这种考核实施后,争抢学生自习时间的行为少了,同班老师相互提醒多了;班主任抱怨任课老师少了,联系任课老师多了。方向二考核以备课组为单位,是要引导备课组内教师消除内耗,加强团结协作,特别是预防同科同 事相互保守、相互嫉妒等现象发生,把竞争对手变为合作伙伴。以生物备课组为例,高二时生化班同科均分差最大超过7分,而在高三阶段,经验丰富的备课组长主动指导年轻老师,从考纲解读到每课学案,一一提出自己的思路,而年轻教师主动承担编卷、统计等费力费时的工作,合作意识空前增强。在今年高考中,三个班均分分别为125.0分、124.3分、124.5分,真正实现了共同提高。方向三考核以临界生为单位,是要引导教师关注学困生,而且首先从潜力大的学困生入手。从而彻底改变以往老师对优生偏向偏爱,对学困生帮困说得多做得少的现象。对上述三项考核,凡达到优秀的班级或备课组,学校都及时给予适当奖励。
在新的考核评价机制的激励下,老师们爆发出了极大的工作热情。每次考试一结束,班主任主动进行班级数据分析,并在第一时间召开班级质量分析会,跟任课教师交流。备课组长不但及时分析各班情况,而且会在第一时间跟各兄弟学校交流,准确地寻找出产生差距的根源。在2007年高考中,全校16个班级,有11个班达到学校下达的本一争取指标(高三(11)班超过本一指标达10人),有11个班达到本二争取指标(其中有2个班超出目标多达13人,有3个班距本二目标达成仅相差1人),共有9个班双达标。目标责任制的优越性在2007年高考中得到了充分展示。
二、推进有效教学,提高复习效率
高三复习教学的关键在课堂教学,对于南通一中这样以通学生为主(全年级寄宿生仅110人)的学校来说,尤其如此。2007届高三 教师有“三多”:新增教师多、青年教师多、未送高三的教师多。例如16个班主任,就有9个未做过高三班主任。学校一是抓教师培训。进入高三,所有未在一中送过高三的教师均需开设一堂研究课,以后每周一位老师开一节研讨课,同时鼓励教师参加市教研室组织的各项业务培训以及到兄弟学校听课交流;二是大力推进有效教学。在师生关系重建、学习方式变革、生活情境营造和理想课堂创生等诸方面进行积极深入的探索,大力提升教育教学效益和教育教学质量。①实现从“象牙塔型教学”向“生活型教学”的转变,积极构建课堂的“情感文化”,创建情境课堂;②实现从“灌输型教学”向“探究型教学”的转变,积极构建课堂的“信息文化”。创建虚拟课堂;③实现从“记忆型教学”向“思维型教学”的转变,积极构建课堂的“质疑文化”,创建“问题课堂”;④实现从“单向型教学”向“多向型教学”的转变,积极构建课堂的“对话文话”,创建“互动课堂”;⑤实现从“应试型教学”向“素养型教学”的转变,积极构建课堂的“团队文化”,创建“有效课堂”。我校情境课堂、虚拟课堂、问题课堂、互动课堂、有效课堂等新课堂模式的构建,始终强调以提高学生素质为宗旨,以德育为灵魂,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重塑教师的思维方式和教学行为为关键,以弘扬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为基点,努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社会的文明进步育人。
在推进有效教学上,我校强调规范每个环节,向细节要效率和效益。
一是规范备课。备课组统一时间,统一进度,统一难度。但教法 不强求统一,可以保留教师的个性。学校提供的大量参考资料均只提供给备课组。二是规范上课。校长室和教学线经常抽听教师的随堂课,要求没有一堂目标不明确的课,没有一堂从头讲到尾的课,没有一堂出现学生打瞌睡的课,没有一堂缺失学生训练环节的课。三是规范训练。学校对课堂训练提出了明确要求,每节课上要有5—10分钟各种形式的训练。对备课组要求训练统一,教学线每周抽查并公布检查结果。对课后训练时间进行科学分析后给予统一规定:语文25分钟,数学45分钟,外语20分钟,选科40分钟。四是规范辅导。我校规定下午第4课后为教师下班答疑时间,每科至少10分钟,可以根据学生要求延长,下班教师一律不得占用这个时间讲课,高三年级经常几个学科老师同时在一个教室内给学生答疑解惑。五是规范测试。一是轮流命题,最后集体定稿;二是严格监考;三是及时阅卷,所有班级都要在阅卷后立即将数据汇总报年级部;四是讲评要有重点,有分类,不允许从头到尾流水讲题,而且要有配套巩固训练。
以上对教学过程的规范,有效提高了教学效率,减少了教学中不必要的损耗。
三、落实帮困对象,突破临界瓶颈
南通名校如林,竞争十分激烈,我校生源与市区同类学校相比又有较大差距。我校2007届高三共有788名学生,2004年入学时,第一名仅列2004年中考市区第12名;市区前100名中(总分635以上),本校仅录取到12人;市区前600名中,本校仅录取到141人;当年市区重点中学最高录取线614.5分,本校也仅录到166人。我校高三 如何才能争先进位?我们把推进有效教学的重心放在具体的学生身上,真正体现“以人为本”。2007届高三中有一句口号:“不为小数点工作”,其含义是不去靠抢时间来提高单科的均分。每次考试,各班都要分析并排出“临界生”,即在本二预测线以下(预测线由教研室提供,临界生额度由各班自定),有一门或几门科目比较薄弱,但预计经过一段时间的指导,弱科提高后有希望进入本二线上的学生。确定临界生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明确教学定位。许多教师对高三复习教学如何确定难度一直把握不住。有了临界生,目标就清楚了:这就是教室内的基本人群的代表(占10%),他们的基本功和智力条件尚可(否则进不了临界生名单),但单科有缺陷(否则已进本二线),因此教学定位就是以这10%为界,他们会的内容就不该多讲,他们不会的才应该讲,他们听不懂的不该提。二是提高有效得分。许多同学跨不出关键一步,原因就是弱科明显,制约了总分上升。现在“临界生”考核机制让学困生成了教师关心的宝贝,弱科变成重点,其上升自然容易实现。
具体操作上,由班主任将每科不超过5人的临界生名单通知相应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利用课堂和课后时间进行各种方式的指导。我们具体规定了四个“一”:任课教师与本科目临界生每周至少要谈一次话,面批一次作业,每天课上对临界生要提问一次,每天下午答疑时临界生要向任课教师提问一次。对比二模,今年高考中我校临界生中,语文年级名次最大提升了657名,数学年级名次最大提升了547名,外语年级名次最大提升了549名,物理年级名次最大提升了272 名,化学年级名次最大提升了286名,历史年级名次最大提升了171名,政治年级名次最大提升了142名。
学校对临界生有具体考核标准:凡本二线下经补弱成功进入了本二,而且指定学生提升了一定名次,对该科任课老师给予奖励;如本二线下进入本一,则加倍奖励。而且临界生在每次大型考试后都会重新确定,其实际帮助对象远不止10%,一般会达到每班20人左右,这就有效地提高了师生双方的积极性。从高考实际录取结果看,2007年高考中,我校本一线(588分)以上225人,本二线(559分)以上457人,加上艺体类上线考生、高水平运动员等,我校实际录取本二以上493人,实现了本二以上录取人数的新突破。考生最高分为575分,列市区第2名(该生被北京大学录取)。各学科均分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各班提出的临界生有75人从二模本二线下进入本二,有15人从本二线下进入本一。
临界生概念的提出和配套措施的落实,实际上成为我校2007年高考成功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
四、教育教学联动,走出分数俗臼
任何一所学校的成功,都离不开教育与教学的和谐,离不开思想教育和学业学习的和谐。我校高三备考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倡导“科学、民主、法治、德治、和谐”的高三学生管理思路,努力营造环境、创设条件,让学生真正成为成才过程的主人。同时倡导学生在品德上自律、学习上自主、管理上自治、生活上自立。只有身心健康的学生,才能在高考中正常发挥自己的水平,成为了我校全体高三师生的共同 理念。
高三学生心理压力大,负担重,因此我们要求班主任走出唯分数论的俗臼,不以暂时的成败论英雄。他们透过分数看进步,纷纷改过去的训戒教育为对话教育,师生角色对换,彼此心灵开放,淡化训戒成份,增强沟通交流,淡化单向灌输,增强双向互动。在高三学生管理过程中,老师最常用的语言是“让我来帮你”。
同时,高三年级丝毫不放松常规管理。一是强调净化班级环境,经常抽查教室卫生;二是开展人生理想教育,通过班会和学生大会,造就积极向上的心态;三是开展挫折教育,训练学生意志力;四是开展心理辅导,增强学生自信心,全年级高考前最后一次学生大会就是请姚天勇校长作了两节课的考试心理指导;五是开展“冬暖工程”,象高三(11)林一朵这样贫困家庭的学生受到资助,考上了南京医科大学;六是加强体育锻炼,高三在临近高考时也一直开设体育课、活动课,保持正常的课间操和眼保健操。
2.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之评价机制 篇二
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 我们的教育处于应试教育阶段。分数绝对论处于绝对统治地位, 但是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 社会的进步, 教育的改革, 显然过去单一的“唯分数论”的评价机制已不能适应当今经济社会教育发展的要求, 已不能满足社会教育评价需求。教育质量评价机制应与时俱进, 不断探索和改革。下面, 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学校应着力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机制
在当前的教育评价机制中, 学校处于主导地位。这几年, 我县很多学校都在积极探索构建教师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 效果显著。对教师的各项工作进行量化考核, 充分调动了广大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但是, 同时我们应该看到, 个别教师为了在学校考核中达到学校的数字指标要求, 采用加重学生负担的方式来提高数字指标, 畸形地迎合学校的考核。所以, 学校应始终把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机制作为一项长抓不懈的工作, 不断探索, 不断改革, 从而构建出一个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机制, 切切实实为学生减负。
学校评价机制的设定要把握以下几个原则:公开、公平、公正、科学、民主的原则;导向性原则, 既要体现当前教育发展趋势和现代教学理论, 又要以教师发展为本, 尊重教师的人格和个性;开放性原则,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 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评价不能死搬硬套、要看过程、重效果;可行性原则, 工作评价应符合当前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 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 具体明了、可操作性强, 便于实施。
二、切实重视评价标准体系的设计
1. 职业道德、政治思想素质考核。是否参加学校的集体活动、政治学习和升旗仪式;不得散布和传播有损于党和国家利益的言论, 不能非法上访;不参与邪教、封建迷信、赌博活动或工作期间酗酒闹事。
2. 教师的综合业务素质和能力。每学期对全体教师进行一次业务考核, 以新课程标准、教材教法、学校组织的校本研修等为内容进行闭卷测试;测评教师的综合业务素质。
3. 教师的教学评价体系。每学期的教学成绩以前一次素质测试为标准, 分优秀率、及格率、平均分、差生转化率等四个维度进行四项考评。优秀率、及格率、平均分、转化率首先采取纵向比较, 每期求出各自较上一次测试增长值。然后进行横向比较, 同校区、同年级综合排名对比, 以期发现不足与优点。
4. 教学环节的评价关键点, 是否达到如下标准:备课充分, 教学环节齐全, 课堂思路清晰;因材施教, 分类指导, 进行异步教学、异步作业;作业适量, 及时批改, 认真总结。
三、加强学生对教师综合评价的制度设计
教师是学生的良师益友, 在评价教师环节中, 学生处于从属地位。学生密切关注着教师的行为举止, 学生对教师的综合评价也至关重要。主要可以考虑从以下内容评价设计。
1. 行为规范。是否有以下不良职业行为:衣着不整、穿拖鞋、短裤进入课堂;奇装异服, 留怪异发型, 说话带脏字, 有损教师形象;上课迟到、早退, 中途无故离开课堂。
2. 爱生意识。是否对学生有以下不良行为:课内外不讽刺、挖苦学生;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3. 处事态度。能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不偏袒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作业的批改、课外辅导要做到一视同仁, 不歧视后进生;对学生的评价要公平、公正、准确。
四、积极为评价机制改革建言献策
3.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之评价机制 篇三
关键词:销售实务;教学评价;学习情境
高职院校是实施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结构,担负着应用型、高技能专门人才培养的重要责任。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普通高等学校有所不同,强调培养满足行业以及地方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高职院校的课程教学目标、教学组织形式等都要进行相应的改革。教学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客观性评价,同时也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起到重要促进作用。因此,对于课程的教学评价机制要进行相应改革,以保证课程学习效果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理论基础
1.人才培养目标、课程目标与评价方式之间的关系。人才培养目标属于教学的顶层设计,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专门人才。具体到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际内容也会有一定变化,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依赖于课程体系中课程目标的实现。促销管理与实务课程是工商企业管理(营销策划与战略管理方向)的专业必修课程,课程具有实践性与理论性都较强的基本特征,通过课程教学要能使学生深刻地理解“促销”作为营销工具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掌握对不同消费者应采用不同的促销方法;在学习的基础上形成正确运用促销的各种手法,对促销的产品应设计最好的促销方案,并根据方案进行产品销售,同时课程还要强调对学生职业能力、职业素养的培养。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订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定、衡量,并给予价值判断。评价方式属于课程教学组织形式,对于课程教学效果的鉴定以及促进课程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评价方式要能科学、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才能对教学起到促进作用。
2.过程性评价机制。目前,过程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过程性评价强调在课程实施的整个过程中对学习的科学评价,应与高等职业教育的特征相符合。过程性评价在各不同学科具体的实现方案有所不同,但在总体上也都是采用目标与过程并重的价值取向,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效果、过程等方面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过程性评价属于开放的评价方式,评价过程与教学过程相互交叉,评价的主体与客体在教学过程中具有良好的互动。过程性的功能包括对学生的学习质量水平做出判断、肯定成绩、找出问题;促进学生对学习的过程进行积极的反思,从而更好地把握学习方式方法;理解和掌握评价的方法,作为与终身学习相呼应的一个方面,实现终身的可持续发展。在评价过程中进行调控非常重要。这个调控包括对目标的调控,要考量目标、发展目标、调整目标,从而不断地把目标向前推进。
二、高职院校课程评价现状分析
高职院校的课程教学仍然存在应用传统型教学方式的现象,部分高职院校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教学评价机制都采用了学科教育的方式。在课程讲授完成后,通过考试(多数是试卷)直接决定学生的课程成绩。这样的教学评价方式不能适应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实际情况,也不能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促销管理与实务课程理论性与实践性都较强,采用传统的考试模式对学生的实际专业能力、专业素养等方面的内容,都无法进行科学客观的考核。因此,在高职院校促销管理与实务课程中要深化教学改革,积极优化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的过程性评价。
三、过程性评价在促销管理与实务课程中的应用
根据专业调研以及教学研究,我院将促销管理与实务课程进行了教学内容的优化,课程教学由传统的理论讲授优化为能全面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若干学习情境,学习情境从简单到复杂,从封闭到开放,从单一技能的训练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符合学生学习的规律。基于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形式的不同,对课程的评价也要进行适当调整,采用与课程内容以及课程教学目标一致的过程性教学评价方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客观的评价。
1.单一能力学习情境的评价。单一能力学习情境反映了对学生某一个特定能力的培养,如本课程设计中的优惠券设计训练、抽奖与竞赛在产品上使用训练等等。对于单一能力学习情境的评价首先需要了解本学习情境的学习目标,围绕学生对学习情境目标的实现效果进行科学评价。如对抽奖竞赛活动设计实施:无任务未参与者一次扣5分/人,现场操作流程控制差,一次扣3分/人,无创新并重复一次扣2分/人,实训纪律差扣2分/次,方案及现场表现优秀者做相应加分。通过这样的方案,能够保证学生对课程中每一个学习情境具有较好的掌握,课程评价中学生也会主动与教师进行交流,对课程学习目标的实现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
2.综合能力学习情境的评价。综合能力学习情境要能够反映学生对本门课程知识的综合掌握程度,反映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促销管理与实务课程综合实训中,教师将学生进行分组,以经济管理学院创新创业技能大赛为平台让学生设计整体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并通过小组相互探讨等方式自主解决在实际经营中遇到的各个现实问题。本部分对学生的评价要从学生在小组中改革环节的实际表现、任务完成情况等方面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评价的来源主要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互评,以及学生自评等多方面。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还要积极与企业行业专家联系,将企业专家的评价引入教学评价。我院促销管理与实务课程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以及教学研究,形成了如下过程性考核机制。学生课程的成绩由四个大方面构成,分别是学生的出勤情况、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各个项目的完成情况以及积分机制。学生的出勤是学生进行课程学习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学生未来从事某项工作的良好职业态度;作业由教师根据学习的内容布置,能够反映学生学习的效果,并对课程教学全过程的动态调控起到重要的作用;对课程学习情境相对应的实训项目的不同考核能客观反映学生对项目规定能力的掌握情况;最后积分制度属于激励性措施,使得学生能够积极、创新地进行课程学习。
四、结论
促销管理与实务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在销售工作岗位上的产品推荐销售能力及与客人沟通能力,要求学生掌握促销过程中各种基本技能以及进行促销业务的综合能力。为了能够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以及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促销管理与实务课程的评价机制必须要进行相应改革,评价机制要能全面反映教学的实际情况,反映学生对课程的掌握情况,并能增强教学过程中教学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互动性,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证课程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湘辉,黄胜.职业教育课程评价失真的原因及解决措施[J].职业教育研究,2011(5).
4.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之评价机制 篇四
四、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容
1、对老师课堂教学的评价:主要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技能,客观状态多方面评价。
2、学生课堂教学评价:学生学习中主体地位,学习状态,情感,学习效果多方面评价。
3、学生学习成绩评价。
全面评价学生学习成绩发展水平,不仅考虑学生知识,技能,而且也关注学生学习兴趣、态度、情感价值观。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开展他评,自评,互评相结合。
五、课堂教学评价方法
1、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
2、定评价与量性评价相结合。
3、直接评价和间接评价相结合。
5.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之评价机制 篇五
实践科学发展观,除了要物质要素的投入外,发展机制的健全完善更为关键,因为任何物质资源都是有限的,惟有体制机制创新的资源是无限的。这是我们保持长久发展、形成持续经营的“发动机”。围绕科学发展,必须在体制机制创新上下功夫。企业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落角点就是要紧密结合企业的组织结构特点及经营管理方式,充分考虑资产产权关系和节点,建立一套符合企业发展和管理需要的控制制度。如今,随着湖北能源集团改制上市工作的稳步推进,**公司在股权构成、产业结构、管理模式等方面都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如何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从**公司实际出发,转变一些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体制和机制,打造国内一流的电力生产管理企业目标,大胆探索新的管理方式和模式,是坚持以效益为中心、有效防患经营风险的需要,也是持续推进精细化管理的需要,更是上市公司对全资子公司内控规范化管理的需要。
财务内控机制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内部控制制度的关键环节。它可以保护企业财产的安全与完整,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真实性和正确性,确保企业财务收支的合理性、合法性,保证企业经营活动有效健康运转。财务内控机制也要不断适应新形势发展变化的新要求,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其中,及时改革、创新**公司财务内控机制,健全财务内控制度体系,使财务会计工作与企业经营管理和谐、健康地运转。
**公司现有财务核算单位有7个:**公司财务部、发电公司财务部、梯调中心财务部、水布垭建设公司财务部、监理公司财务部、物业公司财务部、清能公司财务部,还有一个报账制单位:升船机公司财务部。发电公司、梯调中心、水布垭建设公司是**公司的分公司;监理公司、物业公司是**公司具有独立法人的全资子公司;清能公司此前是具有民营性质独立法人的公司。**公司财务部对6家单位(除清能公司外)的财务管理在业务上给予指导、监督(稽核),以及合并会计报表。
目前,我们要以能源集团公司整体上市为契机,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进一步加强集中控管,完善内控制度,推行精益管理模式,学习和借鉴行业先进管理经验,明晰管理权限,精减管理层次,规范管理行为,提升管理效能。建议实行财务“大部制”管理模式。即建立单一型发电企业为基础的财务管理机制,实行发电企业会计核算一体化。全面引入市场观念,推行内部市场核算体系,切实加强发电成本控制,强化资金和资产的统一管理,着力提升内部的稽核功能与监督层次。改革后**公司只设立一个财务部,财务部承担资金结算、成本控制、资产管理、稽核审计等职能。
建议改革步骤可分步进行。第一步:分步合并电力主业(发电公司、梯调中心)会计核算业务,将发电公司、梯调中心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业务并入**公司财务部;第二步:接收清能和柳树坪小水电会计核算业务,将清能和柳树坪小水电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业务并入**公司财务部;第三步:吸收或分解监理、物业会计核算业务,将监理公司、物业公司财务管理及核算业务并入**公司财务部。子公司再下设具有独立法人分公司不符合上市公司内控规范化管理,监理公司、物业公司会计核算业务可在**公司财务部“营业外收入/支出”或“其他业务收入/支出”中核算,可在办公室下设一个综合服务科室,履行后勤保障、生活福利、宜昌地区办公及生活小区的物业管理协调职能;第四步:待明年审计厅对水布垭工程进行竣工结算审计,即在建工程结转固定资产之后,将水布垭建设公司的财务管理和核算业务并入**公司财务部。
6.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及评价机制 篇六
及评价机制
校本课程的评价,是校长和教师对本校开发的课程进行质量分析和监控的过程,也是学校对校本课程进行跟踪管理的过程。只有采取行之有效的评价策略,才能在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反思,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调整、丰富和完善校本课程,真正使校本课程促进本校学生的发展。
校本课程的评价,应该以学校课程资源为基点,以开发与实施过程为主线,以学生发展为目的。既要评价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和内容,又要评价教师和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行为和体验,还要评价校本课程作为教育信息载体在学校发生的作用。这就要求,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进行全方位的评价。
一、校本课程评价的内容
这里所说的校本课程内容,是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整个过程的内容。可以表述为:校情——主题——方案——实施——效果。
1、校情。也就是学校的实际情况。这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础,也是校本课程评价的起点。对校本课程进行评价时,就要对学校的校情加以重新审视。对学校的外部、内部环境,课程资源、学校的物资装备技术条件,学校的传统和办学特色;校风、教风、学风,以及学校发展的目标和规划等,进行分析和定位。将对校情的分析和评估,作为评价校本课程目标主题的依据。
2、主题。指校本课程开发所选用的题目。校本课程的根本目标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利用哪种内容促进本校学生的发展,就需要选择校本课程的主题。例如,我们可以将当地的自然领域、社会领域、农业领域、经济领域以及民族风俗等作为校本课程的主题等等。校本课程的主题规定着校本课程开发的取向,是需要重点评价的。只有明确了校本课程的目标主题,才能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指导下,设计行之有效的校本课程方案。
3、方案。即预设的校本课程“蓝图”。主要包括《课题研究方案》,以及围绕《课题研究方案》设计的教学活动、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值得指出的是,校本课程方案的评价,是整个评价过程的关键性环节。因为《课题研究方案》具体地指向了教学活动,指向了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和目的。评价课程方案时,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从三个维度进行整合性评价。既要分析课程方案中的知识和能力,又要分析教学过程和方法的设计,还要评价课程方案是如何体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总之,只有能够促进本校学生发展的校本课程方案,才能有效地实施。
4、实施。是指校本课程的执行和落实,也就是教学活动情况。这一环节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它是将校本课程设计的“蓝图”运用于现实教学行为的过程。只有课程方案得到实施,才能实现学生发展的潜能向现实素质生成的转化。评价校本课程的实施,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对照课程方案,评价落实的程度。也就是说,校本课程方案是否落在了实处,落实在教学活动之中。哪些地方落实的好,哪些地方落实的不好,存在什么问题,应该怎样改进。二是关注校本课程实施的过程,尤其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行为。这就要评价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交流活动,是否既体现了校本课程的预成性,又体现了生成性。三是评价校本课程实施的手段和方法。教学过程的方法和手段也是极为重要的,它关系到教学活动能否顺利进行。因此,通过评价,提出改进教学方法的措施,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5、效果。即通过校本课程实施所达到的成效和结果。效果的评价较之于其它方面的评价更为复杂。这是因为育人的效果不同于工业生产的效果,难以用量化的统计数字来完成。主要原因是课程本身有显性的知识和能力,也有隐性的知识和能力。表现在学生身上的效果,也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的表现是容易判断的,隐性的潜质则是难以评价的。这就要求评价者把显性的评价和隐性的评价结合起来,把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结合起来。尤其要关注将评价的视角从效果的表现形式转向效果的内容,从师生的行为表现转向主体的内心体验。从而去触摸和诊断学生在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同时,得到个性发展的脉搏。
二、校本课程评价方法
1、教师评价。教师是校本课程的开发者与实施者,也是校本课程的管理者与评价者。所以,教师评价,一方面是学校对教师进行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评价;另一方面,也是教师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自我反思性评价。学校对教师的评价,应该指向教师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的教育理念和能力、教学手段和方法以及由此达成的教学效果。教师的自我评价,应该是对自己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效果进行的反思。通过评价与反思,促进教师的业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1)教师从教必须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有考勤评价记录。
(2)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课时与教学目标。
(3)教师应保存学生作品及在活动中、竞赛中取得成绩的资料。
(4)教导处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访问等形式对教师考核,记入业务档案。
2、学生评价。学生是校本课程实施的参与者,也是教学过程的直接感受者。所以,学生评价,既指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又指学生对课程和教师的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可以从学生对校本课程的参与度、学生在教学过程的行为表现来进行。例如,某一门选修课,学生都不愿意参加,或者虽然参加了却没有积极性。那么,这样的课程显然是不受欢迎的。值得强调的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最有权利对校本课程的建构和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评价。作为学校和教师,应该充分重视学生对课程和教师的评价。学校可以设计一些调查问卷,让学生对课程和教师进行评价,以便获取第一手评价资料,调整和改进工作。
(1)校本课程不采用书面的考试或考查方式,但要作考勤评价记录。
(2)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参加学习的态度进行评价,可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加油”记录,作为“优秀学生”评比的参考条件。
(3)学习的成果。学生成果通过实践创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绩优异者可将其成果记入学生成长档案袋中。
3、背景评价。背景评价是最基本的评价,包括界定学校的背景,确认课程的服务对象并评估其需求,确认满足需求的可能方式,诊断需求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判断目标是否能响应已知的需求。背景评价旨在提供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
4、输入评价。这是对实现课程目标所需要而且可以得到的条件所进行的评价,是对课程实施可行性的评估。它涉及的问题主要包括: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各种方案的潜在成本;课程的优势与劣势;课程伦理问题;课程资源的可获得性等问题。
5、过程评价。这一阶段的评价,主要是描述课程实施过程,从而确定或者预测课程中存在的问题。比如:有关活动是否按预定计划得到实施;是否在以有效的方式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等,从而为课程开发者提供修正课程的有效信息。
6、成果评价。这一阶段的评价主要是测量、解释和判断课程的成效。具体的做法是收集一些与结果有关的各种描述与判断,把它们与前三个方面的评价联系起来,对课程的价值与优点作出判断与解释。在斯塔弗比尔姆看来,成果评价仍然是质量控制的一种手段,而不只是最终的鉴定。
三、校本课程评价的策略
校本课程的评价,对教学工作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要使这一作用得到应有的发挥,必须树立新的理念,转变评价的功能。从过去以传授知识为主的课程评价功能,转向人的发展。让评价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而不是学生的发展为评价服务。这就启发我们,进行校本课程的评价就是要考查学生的认知水平、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个性心理品质等方面的整体发展。为此,必须采取多元化、多样化、综合化的评价策略。
1、评价的多元化
校本课程评价的多元化,既指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又指评价指标的多元化。评价指标的多元化,就是改变过去以管理者为主的单一评价主体的状况,实现课程评价的的民主化。将评价作为由教师、学生、学校管理者以及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分析与评估的过程。从而促进教师、学生、管理者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主动接纳和认同评价结果,自觉改进工作和学习过程中的行为,实现自我发展。
评价指标的多元化,是指从过分关注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转向对学生多方面素质的评价。也就是说,要评价学生发展的方方面面,而不是某一方面。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到学习水平,从创新精神到实践能力,从知识观到价值观、人生观等。还要考查不同的学生,在不同方面的不同发展。承认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和独特性,促进他们的个性化发展。
2、评价的多样化
评价方法的多样化,是说在进行校本课程评价时,从过分强调量化评价逐步转向对质性的分析与把握,把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结合起来。学生的发展是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单纯以量化的评价描述人的发展,是简单而浮浅、呆板而僵化的。这就要求我们更加关注质性评价,以全面、真实、深入地再现评价对象发展的特点。因此,校本课程的评价应该采取多样化的方法,尤其是对学生的评价,采取各种不同的方法。既要有行为观察,又要有成长记录;既要有表层的作业,又要有深层的学习日记。使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更清晰、更准确地反映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事实,为校本课程开发和管理工作的改进,提供可资借鉴的科学依据。
3、评价的综合化
7.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之评价机制 篇七
课堂教学评价的形式多种多样, 可以将教师、学生个体和小组群体评价三者结合起来使用, 但在我们钢琴课教学中具体形式要根据每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来选择。
一、及时性口头评价
我们学前教育班的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 都是曾经的“学困生”。家境不优越, 各方面因素造成学生缺乏自信。在课堂上, 我曾经表扬过一个非常叛逆的女生。那天, 我握着她的手指头, 把新学的乐曲, 一遍一遍地教她弹奏, 她冰凉的手在我热情耐心地指导下, 反反复复地练习着。从一开始, 她的抗拒, 心不在焉到后来慢慢跟着我唱着旋律, 直到能顺利把这首乐曲弹出来, 并在班级独奏表演, 我及时表扬并要求全班同学给她最热烈的掌声。她的小脸蛋红了, 第一次看到她不知所措的低着头, 眼睛里泛着泪花。从此以后, 她在学习上非常积极主动。我也因此受到启发, 在课堂上经常以口头形式鼓励学生。看出我们中专的学生特别需要得到老师的肯定。
二、学生互评
我们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几乎都是女生。十几岁的花季年龄特别在意同龄人对自己的看法。在课堂上, 组织学生互评, 有利于学生互相学习优点, 改正不足, 也可以锻炼自己的判断是非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 为将来走上幼师的工作岗位打基础。有时候学生之间评价不够恰当, 大多数评价过于客套。这就需要教师耐心地指导, 逐步培养学生的是非判断能力和表达水平。为此, 我总结出几点经验:1. 针对学生不敢发言, 评价语言客套的情况, 我要求学生将评价的语言写在便签纸上。2.学生间的互动互评形式可以多样。例如:评选最优秀团队。在平时的学习中, 积极培养“小老师”, 全班分成几个小组, 每个组配一名小老师指导。课堂上, 我们进行小组表演竞赛。例如:我们学习了乐曲《早操》。每个小组齐奏, 选出最正确、最整齐的小组为“最优秀小组”。这些课堂比赛式的评价不仅检验了教学效果, 还高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参与到活动中来。
三、学生自评
为了促进学生积极配合教学, 按时完成练习任务, 教师制定每周一测评价记录表。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态及时了解, 并能对自己不断总结, 调整学习策略。同时, 教师对学生的自评, 更全面地了解学生, 及时制定和调整每个阶段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例如:学习完乐曲《小松树》后, 我制定了学生自评表。包括提问学生能否认真听课;遇到问题能否主动举手;发言时声音是否响亮, 表演时是否做到完整流畅;能否积极配合“小老师”组织活动;能否完整演奏新课等等。
课标明确要求重视和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 从而促使学生学得轻松, 享受成功的喜悦, 增强自信心。我们课堂自评表中调查学生能否专注课堂, 聆听老师, 聆听同学, 直接影响着钢琴课的学习效果。能否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直接体现学生对本课学习内容和形式的兴趣, 也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能否自由表达, 这也能看出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程度, 及时了解掌握学生学习的状态。学生积极配合“小老师”的课堂活动, 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在有限的课堂时间, 照顾到“学困生”。一方面培养了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 一方面顾全到班级每一位学生, 拉近学生水平差距,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最后, 通过学生创编电子琴曲, 理论用于实践, 在实践中掌握新知, 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无限的发展能力。
总之, 从课堂教学评价中总结经验, 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更要关注中专学生的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 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结果, 更要关注他们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为了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不断钻研教材, 做到真正的深入了解学生, 切实从岗位需求出发, 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合格的幼儿教师。
摘要:中职学前教育的音乐教学中, 乐器演奏课是非常重要的必修课, 集体授课方式居多。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顾全到每位学生, 会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和生动的评价语言来组织教学, 而巧妙地运用课堂评价会创造更和谐、宽容、高效的课堂, 同时对学生的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和督促作用。那么, 如何实施就是我们将要探讨的话题。
关键词:中职学前教育,钢琴,课堂,教学评价
参考文献
[1]张俊、刘儒德、贾玲.反馈在自我调节学习中的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2 (02)
[2]叶立军、彭金萍.教师课堂教学反馈行为存在的问题及化解策略[J].当代教育科学.2012 (04)
8.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之评价机制 篇八
【关键词】课堂真实、朴实、有情感、有交流
【分类号】G423.3
【正文】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充满无限活力的生命体。蒙台梭利认为:教育就是激发生命,充实生命,协助孩子们用自己的力量生存下去,并帮助他们发展这种精神。教育要尊重生命主体,将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从而为其创设生动活泼、充实丰富的环境和条件,以促进生命主体全面、和谐、主动、健康地发展。新课程也要求课堂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本,构建生命化的教学机制,关注学生生命的发展价值,激发起学生生命行为的涌动,促进学生有灵性、有人性、有个性的发展。
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我们的语文课教学究竟应该如何改革,如何去演绎孩子的生命历程呢?我们在不断地努力着、探索着。
一、给学生一个真实的课堂。
真实的课堂应该是什么样的呢?真实的课堂应该是自自然然的。师生在课堂上都回归真实、自由、个性的做人状态,都说真话、吐真情。真实的课堂追求的是一种自然天成的境界,在于营造一种自然的范围,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有所感悟和体验,得到熏导和感染,接受训练,形成语感。
二、给学生一个简单朴实的课堂。
一位从国外归来的专家说过:人家(指国外)总是把复杂的事情搞简单了,我们却总是把简单的事情搞复杂了。小學语文学习,其实并不复杂,首先学会识字、写字,然后读书,当心中有了表达倾吐的需求和愿望时,就模仿学过的文章“话例”,依葫芦画瓢式的学写文章就是了。当然在以上过程中,学生的思想和感情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人文素养得到提升。简单一句话,小学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念好“识、写、读、背、说、作、习”七字经。
简单意味着在课堂上我们要学会有选择性的放弃,要有所为。要学会放弃一切与学生学习无关的东西,解决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培养最需要培养的能力。不必将课文分析讲解得那么透彻,不必要求学生回答问题面面俱到、感悟体验说得明明白白,留下点余地和空间反而更美!
三、给孩子一个情感的课堂。
课堂上,教师无论自己在生活中遇到了多么大的痛苦与挫折,教师都要会调整好自己的心绪,挖掘教材、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当中的每一个情感因素,把教师对于课文内容、对于生活、对于人生的每一点感悟、每一种情感,用教师的语言、眼神、动作传递给学生,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
在语文课中要尊重学生学习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实现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一位教学经验非常丰富的老师曾告诫我们:“语文课一定要了解学生读书、求知和情感的需要,切忌灌输,重在引发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和动机,营造“我要学”“我想学”的教学氛围。
四、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
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有着他特有的生活体验和思想观念,对同一篇课文,对同一个句子,甚至是同一个词语都可能产生不同的理解和感受。如在教学《凡卡》一文中,有位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了一次交流对话:读了凡卡写给爷爷的信,你同情凡卡吗?你愿意帮他吗?你想怎样帮他呢?学生的回答很精彩。有的说愿意是一只自由的小鸟,带凡卡离开皮鞋店,回到爷爷身边;有的说愿意变成一棵圣诞树,出现在凡卡面前,给他欢乐;有的说,愿意把凡卡接到自己家里和自己一起生活,一起上学……等等.稚嫩的话语,纯真的感情,灵动的思维,这样的课堂,怎么不让人为之感动?而这就需要教师智慧的点拨和引领,教师要用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深刻的思想,撞击学生的思维之门,促使他们的思考与交流向纵深发展,不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这样的课堂,才能变得生动起来,丰富起来。
总之,建构生命化的课堂教学机制是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为学生主体参与自主学习、全面、主动生动活泼地发展,创造相对宽松的条件。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2、《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华中师范大学杨再隋教授
9.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之评价机制 篇九
实 施 意 见(讨论稿)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进一步提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结合街道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实际,经研究,在街道党员干部中实施理论学习考核制度。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按照以人为本、按需培训的原则,紧紧围绕服务科学发展和自身科学发展,积极开展需求调研,合理确定学习内容,灵活组织专题研讨,强化考核结果运用,不断提高干部理论素养和知识水平,为促进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人才保证。探索一条用制度督促干部自主学习,用制度激励干部有效学习的新途径。
二、组织领导
实施干部理论学习考核制度,是街道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一项创新,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约束性,是督促干部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果的有效措施。为切实将此项制度落到实处,把制度的实施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街道成立领导小组,由党工委书记王银华任组长,党工委副书记刘玉德任副组长,领导小组设在综合办,由综合办牵头,协调处理各种问题,负责具体工作任务的落实。并要安排专人负责信息的上传下达,为制度的实施积极建言献策,不断提升街道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整体水平。
三、考核的主要内容
(一)学习态度。主要考核干部理论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学习精神,包括平时坚持自学、完成学习计划的情况;参加学习的情况;参加每月政治学习日、党课教育和各个专题理论培训等情况;对理论学习的态度是否端正,学习是否刻苦;是否遵守学习纪律;是否自觉撰写心得体会和理论研讨文章等。
(二)理论水平。主要考核干部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观点和精神实质理解掌握的程度;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理解掌握的程度;对必须熟悉和了解的知识,如现代经济管理、科技、法律法规知识等了解掌握的程度。
(三)运用能力。主要考核干部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运用理论指导工作实践的能力。着重从三个方面考核:一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形势,从政治上和全局上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在重大原则问题上的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二是运用理论指导实践,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同本单位、本部门的工作实际结合起来,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能力,要求干部每人每年至少撰写一篇调研论文;三是运用理论武装头脑,自觉改造主观世界,牢固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廉政自律意识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四、考核对象
1.机关各部门及中层以上干部 2.各村、社区党总支及领导班子成员
五、方法步骤
(一)建立健全“五学机制”。
1、自学机制: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认真阅读必修书目,自己制定读书计划,认真做好读书笔记和学习心得情况,全年读书笔记不少于2万字,心得体会文章不少于3篇。
2、点学机制:认真阅读上级指定的书目和中心组学习计划中指定的学习书目。
3、讲学机制:党员干部要轮流讲学,讲学采取以讲座或报告为主要形式,辅之以提问、讨论、研究等方式,借助多媒体手段,采用多种形式,不断创新和丰富讲学方法和讲学内容。开辟领导干部理论大讲堂,科级领导干部人人讲,每季度一个专题,每季度为所联系的村(社区)上一堂党课或其他讲座,领导干部讲学情况纳入到实绩考核中。
4、述学机制:党员干部在党员民主评议、民主生活会、理论中心组学习、考核中都要进行述学。以规定的学习内容和目标体系为标准,客观、真实地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考核、自我总结、自我评价。“述学”的内容主要是:对理论学习的认识态度;对上级统一部署的集中培训学习、必读书目的阶段性等学习情况;执行学习制度的情况;撰写学习体会文章和理论调研文章情况;用学到的知识指导实际工作情况;在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5、考学机制:一是进行考试。采取闭卷或开卷形式,统一命题,每年分期对考核对象组织考试,主要测试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的掌握情况。二是进行考察。结合党员干部平时的学习情况,对理论素质和学以致用能力进行考察。三是查阅资料。抽查村(社区)、部门的学习记录本、民主生活会记录本;抽阅被考核对象的读书笔记本,每年撰写的理论或调研报告。
(二)方法与步骤。
一是集中学习。采取举办培训班、上党课和中心组学习的形式,有计划地组织好党员干部的集体学习。二是在职自学。党员干部自主学习,并根据自身实际和工作需要,制定和落实自学计划。三是主题教育。通过开展主题教育,激发党员干部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四是实践调研活动。通过开展专题调研,组织专题研讨等形式,使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党员干部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考核程序
每季度对各部门、各党总支进行季度考核。首先听取单位负责人代表进行述学,听取工作推进情况汇报;其次查阅相关资料;最后由考核小组进行分析和打分。
六、考核结果的评定标准
学习考核结果分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1.优秀等次标准:①学习认真刻苦;②理论素养高;③运用理论绩效明显;④民主测评优秀得票率应在60%以上;⑤理论考试成绩优秀(90分以上)。
2.良好等次标准:①学习认真;②理论素养比较高;③运用理论绩效比较明显;④民主测评合格以上得票率应在60%以上;⑤理论考试成绩良好(80—89分)。
3.合格等次标准:①学习比较认真;②理论素养基本符合要求;③运用理论绩效一般;④民主测评基本合格以上得票率应在60%以上;⑤理论考试成绩合格(60—70分)。4.不合格等次标准:①学习不认真,自觉性差;②理论素养较低;③运用理论绩效较差;④民主测评基本合格以上得票率达不到60%的;⑤理论考试成绩不合格(60分以下)。
七、考核结果的运用
(一)建立健全干部理论学习的约束和激励机制。要把理论学习考核结果作为衡量干部职工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内容和干部奖惩的重要依据,对政治理论学习考试考核优秀的干部要通报表彰,作为评选各类先进个人的重要条件;对考核结果不合格的干部,不能被评为优秀和称职等次。(二)做好考核结果的反馈。对理论学习考核结果,要向班子成员和干部本人反馈,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提出要求,促使干部不断提高理论学习的自觉性。
(三)建立干部学习档案。为了把考核结果同干部奖惩、使用有机结合起来,把考核结果作为干部评先、任用的重要依据,要建立干部理论学习培训情况档案,把干部理论学习考核形成的主要材料,如民主测评表、理论考试成绩单等及时归入干部本人档案。
八、奖惩办法
本着奖惩结合的原则,鼓励先进,鞭策后进,街道对在季度考核中获得不同考核等次的部门及人员给予以下奖惩:
1.得分在90分以上的单位及部门,记3分列入考核奖励;
2.得分在80—89分的单位及部门,记2分列入考核奖励;
3.得分在60—70分的单位及部门,记1分列入考核奖励;
4.得分在60分以下的单位及部门,扣1分列入考核奖励;
10.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之评价机制 篇十
一、实施原则
1.遵循《中小学课程方案》的精神及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标准的原则和要求,体现内容上的联系性和实施上的独立性。
2.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实践。
3.采用弹性课时制,做到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4.每学期每个学生开展1-2个综合主题的实践活动。
二、课程管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由学校教务处具体管理,教研组、年级组、班主任、科任教师协助,对学生学习进行组织和指导,相互协调配合,使课程实施规范化、科学化。
(一)教务处职责:
1.成立课题甄选指导小组,负责学生课程学习指导。
2.制订教学计划,组织教学过程,指导学生和教师选课、制定课题,安排课时和教学场所。
3.对教师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管理。
4.对教学工作进行评价,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评定和最终认定。
(二)教研组职责:
1.制定课程实施方案和实施细则,为教务处制订教学计划提供参与。
2.研究课程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向教务处提供修正建议。
3.对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提供改进意见,与其他部门一起共同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评定。
4.建立课程资源库,整合校内外课程资源。
(三)年级组、班主任: 1.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日常管理,配合教务处做好协调教学的工作。
2.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非智力因素评定。
(四)科任教师:
1.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2.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进行日常管理,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定。
3.编辑教学案例,提交给教导处,作为教学成果评定的重要参考。
三、课程实施
学校建立综合实践活动管理小组。组长由校长担任,具体管理由教务处负责。
(一)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工作
1、成立项目研究组。项目研究组由各组长负责,组织组员可以对已经形成的方案作进一步的探究,也可以另行开发一个新课题。由组长召集,主要讨论课程进展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保证活动的有效实施。
2、定期举行相应的实践活动。要针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或现象精心设计,形式丰富,对研究起到推进作用。
3、鼓励教师自主创新。有一定能力与经验的教师可以自主
4、制定计划和实施计划
课题研究包括以下几个环节:制定计划——搜集材料——整理分析——总结报告——答辩、交流——成果评定。
课题报告要有课题名称、成员和指导教师、课题调研成果、课题研究的价值、课题研究计划、活动过程记录(包括原始材料)、形成性的小论文或作品、参考文献等内容。
(二)综合实践活动日常管理
1、开学初,拟订学期研究计划。每学期开学的第一、二周,教务处组织教师参加项目研究组,经审核后开展活动。每个学期每位学生只开展1-2个主题研究活动。
2、积极参加研究活动,完成研究任务。每学期每位教师或项目研究组至少要有一份完整的案例研究。
3、教务处定期发布学习文章供教师学习参考,各指导教师要将研究的方案、反思、论文和班级研究特色活动资料定期上交教务处。教务处将组织专人定期检查,及时公布。
四、活动评价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的撰写要求做到纲目清楚,内容详实,便于实施。参加项目研究组的教师呈现的方案体现个人的研究思考,突出后续的研究方向。
2、研究过程扎实,能体现出教师的有效指导和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3、一个主题的研究结束后形成完整的案例。案例中有详细的活动方案或计划,研究的步骤,包括学生的资料卡、调查表、问卷、采访记录、照片、日记、研究小报告等,在活动评比中受到好评。
具体要求:
1、研究过程解决的是我们想研究什么,怎样研究的问题。有详细的活动方案或计划,研究的步骤,包括学生的调查表、问卷、采访记录、日记、研究小报告等,2、下载的资料要进行信息的加工、处理,把研究中比较重要的资料留下来而不是资料的堆积。可以制作信息卡,提供信息查询途径。
3、照片作为重要的研究过程资料的记录,要有文字说明,并加以挑选;同时作为电子文本加以保存。
4、关注学生的研究过程,教师、家长、社会的评价能适时进行。
5、资料记录比较清晰,以学生记录为主,色彩美观大方。用笔大致相同,以钢笔为主;用纸比较规范,以16K纸为主。
6、对优秀资料包学校将给予一定奖励,并留存学校档案室。
五、奖励机制
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奖励
1、指导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研究过程扎实,能完成教研组布置的工作,每学期由学校负责发放一定的活动经费。
2、以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以及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能力和效果为标准,对指导教师进行个人或团体的奖励。
3、凡在校级以上(包括校级)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设计、案例、论文撰写、展示课、资料包等评比中获奖或发表的教师,学校给予相应的奖励。
六、队伍建设
加强综合实践活动教师队伍的建设,建立起一支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的职称评定、业绩考核等方面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待遇;对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做出成绩的教师,给予充分的肯定,并予以表彰和奖励。
成立研究性学习学校指导教师小组。确定专门负责教师,统筹安排指导教师、课时;指导教师对每个学生进行学期研究性学习指导并对学生学习情况给予等级评定。学校组织教师针对活动中的具体问题开展专题性的研讨,提出解决的方案。开展推进研究性学习的校本教研活动,提高教师课程意识和课程设计能力。加强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研究是顺利实施综合实践课程、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由于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新设置的课程,教师的教学以及学校对这门课程的管理都比较生疏,缺乏经验。为了尽快完善这门课程的建设,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研究予以充分的重视。
11.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之评价机制 篇十一
厦门作为福建地区, 乃至整个东南地区中教育改革发展的先行者, 在各类教育改革实践中往往走在前列, 厦门的中考评价机制也在不断的改革、完善着。
对于学生而言, 厦门这些年一直在致力于让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有着更加均衡的发展, 因此到目前为止, 厦门中考的内容及评价方式经历了不断的改革和完善, 语数英、政史地、理化生, 以及体育测试, 这些内容涵盖了初中教育阶段学生应掌握能力的方方面面, 同时, 针对初中教育的特点, 这些内容在中考对学生的评价中又以不同的方式占据了不同的比重。以今年来说, 语数英各150分, 政史地、理化生各100分, 体育20分。而在升学成绩的计算中, 占据高考重头的语数英取卷面成绩, 也就是满分450分, 物理取卷面的90%, 化学取卷面的60%, 思想品德取卷面的20%。由此再加之体育的成绩以及特殊考生的照顾分数而构成了高中录取时学生的最后成绩。而除了为高中招生提供的中考分数依据以外, 厦门中考也将各考试科目按卷面成绩依考生总数的4:3:2:1的比例分别折合成为A、B、C、D四个等级, 由此作为学生九年义务教育结束后的学习评价。由此可见, 厦门中考对于学生的评价是由两部分组成的, 其一是针对考生升入高中后继续学习的潜在能力的评价, 其二则是针对考生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业的完成情况而言的评价。
对于各所初中校而言, 今年中考, 厦门教育局发布了新的初中教育质量评价方案, 这一方案旨在进一步发挥教育质量评价的积极导向作用, 以期探索建立包含品德修养、学业水平、身心健康、学习兴趣和学习负担等因素构成的初中教育综合评价体系, 进一步推进厦门地区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这一方案最大的特点在于取消初中教育质量评价中的“质量奖”和“进步奖”, 取而代之的是“均衡奖”, 各类学校不再是竞争所在片区的优质线, 而是应该达到全市确定的标准线。这一变化无疑是传递出了厦门教育, 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要力争更加均衡发展的目标。正如本文一开始说到的, 中考除了是一次选拔性考试之外, 它还是一次评价性的考试, 各类学校不仅要培养出优秀的生源到各所高中去, 其本身在三年期间对于学生的德育工作也是极其重要的, 这也是为什么这次新的评价机制中加入了德育内容的原因。从今年开始, 对学校的评价分数中, 中考总分均值权重从原来的30%降为了20%, 取而代之的是10%的德育评估值。也就是说, 新的初中教育质量评估不仅注重学校的成绩, 也注重德育的成果, 新的评估方法的目的就是要让厦门的义务教育更加均衡化, 更加合理化。
当然, 无论是全国的教育改革还是厦门本地区的教育改革目前都依然走在合理化探索的道路上, 也正因为如此, 针对目前厦门的中考评价机制, 笔者调查了部分的学生、家长以及初中校的教师, 在与各有关人士的座谈中得出了以下一些尚待讨论的改革建议, 惟愿这些一线的教师、家长及学生的想法对于厦门地区教育改革实践的推进及完善提供一些可资参考的内容。
对于厦门中考中针对于学生的评价, 一些学生提出了以下一些看法, 首先, 一些学生提到, 对于在初二进行的生物和地理学科的结业考试应该纳入到等级考试的范围, 以减轻学生的负担。对此笔者认为, 由于厦门中考最后的录取分数计算中不包括生物和地理等学科, 故此很多学生和家长甚至包括个别学校的教师对此种学科不重视, 说到底这还是一种考试决定论, 教育部门应从素质教育的方向对此类学科在初中的设置及评价做出调整, 毕竟类似于生物、地理等学科的内容是学生走向成熟必不可少的知识储备;其次, 一些学生对于中考中的体育测试时间和内容提出了一些看法, 比如是否可以把体育测试的时间调整到初三上学期进行, 以利于学生更好的准备中考中文化科的复习;以及体育测试中男生长跑的标准是否定的过高。对于此类问题, 笔者认为教育行政部门应该更好的结合此年龄段学生的特点以及厦门本地区学生的身体素质等因素综合考虑, 以制定出更加合理、更加符合学生实际的时间及标准。
针对中考中考试的内容及中招标准的制定, 一些家长提出了以下两点看法。首先, 中考中识记的内容过多, 针对这个年龄段男女生的特点, 这样的题目设计是否对女生更加有利?是否应该在题目中平衡设置一些灵活、开放性的试题, 以调动学生思考、创新的思维;其次, 针对中招中的定向生比例, 一些家长提出是否可以取消择校生, 进一步扩大定向生的比例。对于上述两个问题, 笔者认为,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 中考中的题目设计的确应从简单考察识记知识点逐步转变为对知识的灵活应用, 逐步增加一些开放性的试题, 以此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意识, 同时也可以让学生的知识广度、深度有所加宽、加深。此外, 对于定向生的比例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 高中划片定向招生是否依然可行, 或说是否可以借鉴某些地区的一类校联合招生, 这些问题依然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结合我地区实际作出更符合现状的部署。
对于厦门中考中对于学校评价体系的变革, 本文之前已有提及, 针对目前新出台的初中教育质量评价方案, 一些初中校的教师也提出了他们的一些看法。首先, 对于“初中教学质量综合评估值数”, 也就是此方案中提到的“P值”, 一些教师认为, 将各校因病休学的学生也纳入到统计中, 会造成评价的不公平现象。本来这一规定是为了防止某些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从而让成绩不好的学生办理休学来逃避中考, 以此提高学校成绩的做法, 但如果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而是片面的将所有因病休学的情况全部纳入其中, 难免就违背了此方案教育均衡的初衷。其次, 很多初中教师认为, 因为我市实行初中的派位制, 这样因为小学教育质量的差异, 难免造成不同初中校生源质量的参差不齐, 以此也就造成要由初中教育来承担九年义务教育的全部责任。对此笔者认为, 一个地区的九年义务教育要从全局均衡发展, 就应该首先从均衡教育资源做起, 尤其是小学阶段的教育, 更应该做到教育资源的均衡化, 努力避免在小学教育中的两极分化, 对此, 某些地区的小学、初中统一划片派位的做法也许是一个可资借鉴的选择。第三, 一部分教师还提到, 由于体育测试存在着较大的人为因素以及气候影响, 是否可以将成绩调整为等级制。
总之, 面对目前国内对于学校质量评价方法普遍过于标准单一的问题, 厦门市中考评估改革方案的出台已经体现出厦门市力争做到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均衡发展, 通过多元化、多样化鼓励个性发展的积极尝试, 这些做法也将成为其他地区借鉴和学习的经验。希望厦门的教育行政部门在多听取老师、学生、家长的意见的前提下, 让厦门市的教育水平不断提高, 不断为厦门、为国家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厦门教育评估改革力促均和发展.《福建日报》.2012.7.11
[2]《2012年厦门中考招生工作方案》
12.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之评价机制 篇十二
为了进一步充分发挥教育督导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指导、监督、检查、评估作用,加快教育督导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步伐,促进我市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更多更好的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撑。根据省政府教育督导室《关于组织申报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试点的通知》(鄂政督〔2011〕1号)精神,特制订《孝感市实施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和国家、湖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国家《教育督导条列》为指导,按照国家行政管理的决策、执行、监督相对独立协调运转的改革方向,通过教育督导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创新,着力提高教育督导工作的效能,推进区域内教育科学发展、均衡发展、持续健康发展,教育质量显著提高。
二、工作目标
(一)总体工作目标。
通过教育督导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创新,形成更加科学、更具权威、更加高效的教育决策、执行、监督“三位一体”的教育督导工作新模式,全面推进国家和湖北省及孝感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推进我市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①督导体系更加科学。建立全市教育督导组织体系,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的教育督导工作网络体系,依照法律法规,在全省率先开展对本级政府及有关部门、下级政府及有关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和本区域内各级各类学校执行教育法律法规、政策的督导检查工作。
②督导工作更加权威。通过构建“统筹有序、相对独立、内外监督、上下结合、协调运行、定期公告”模式,着力提高教育督导工作可信度和权威性。
③督导工作更加高效。通过建立督学责任区“零距离”督导,引入第三方督导、督政督学相结合、监测和评价相结合等新机制,降低教育行政管理社会成本,努力提高教育督导工作的效率和效益。
(二)阶段性工作目标。
改革创新教育督导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自2010年至2016年,按照“制订规划、加强统筹、分县(市、区)分项、先行先试、整体推动”的原则,计划分三个阶段实施:
2010—2012年为第一阶段:
①以孝昌县为试点,组织人员到江苏无锡市和我省利川市考察学习,进行教育督导相对独立的管理体制改革试验,引导其他县(市、区)开展改革试验。
②以应城市“零距离”督导经验推进为突破口,扎实推进教育督导运行机制的改革试验。③以市督学责任区为龙头,全面推进区域内分类分级分区督导工作机制试验。
2013—2014年为第二阶段:在孝南区、汉川市、应城市、安陆市率先推行教育督导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创新。
2015—2016年为第三阶段:在全市实施新的教育督导体制机制创新,基本实施全市教育督导工作新的管理体制和新的运行机制。
三、改革内容、实施区域
(一)改革创新教育督导管理体制
1、积极推进教育督导管理体制相对独立运行改革创新。选择孝昌县等有积极性的县市区进行教育督导工作相对独立运行试点,积极进行教育工作党委政府决策、教育行政部门和
学校执行、教育督导部门监督的各自相对独立运行的探索,以提高教育工作的独立性、针对性、实效性和权威性。
2、逐步推进引入“第三方”参与教育督导的管理体制改革创新。选教育规模大、基础较好的孝南区、汉川市等县市区进行引入“第三方”参与教育督导的试点。成立“教育咨询督导评估事务所”,聘请高校教授、“8+1城市圈”知名教育专家和本地知名校长、局长、教科研人员,依照《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列》等法律法规成立社会团体法人,接受教育督导部门和教育机构的委托,独立开展教育政策咨询、教育质量监测、教育督导评估工作,同时,接受教育督导部门的管理、指导,以解决教育行政管理和教育督导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问题,使教育督导更加公正、公平,更具权威性。
(二)改革创新教育督导运行机制
1、建立和完善督学教育督导工作责任区制度。市级要继续充分发挥由35名高校教授、教育专家、省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组成的市政府督学、特约教育督导员的作用,进一步完善八个教育督导责任区的工作运行、学习培训、工作目标考核、奖惩机制。各县市区都应根据工作实际,建立各自的督学责任区,使全市形成全覆盖的教育督导工作网络。
2、建立和完善教育督导“零距离”工作机制。总结推广应城市“零距离”教育督导工作经验,在县市区区域内建立专兼职专业督学、督导员资源库,积极开展事先不打招呼、自带车辆、随机抽调、随时督导、面对面指导工作试验,以提高教育督导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体现督导的随机性、真实性和公正公平性。
3、建立和完善分类分层分级教育督导工作机制。为了降低行政管理成本和教育督导资源,必须进行分类分层分级督导。一是孝感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承担以督导县市区党委政府履行职责和高中教育、中等职业教育为主的教育督导工作。二是县市区政府教育督导室承担本区域政府及相关部门履行职责、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成人教育、终身教育的教育督导工作。
4、建立和完善“8+1”武汉城市圈教育督导责任区交叉督导工作机制。要充分利用“8+1”武汉城市圈教育资源和教育督导责任区的督学力量,定期或不定期地联合开展教育专项督导工作和教育重点、热点、难点问题督导工作。
5、建立和完善督政与督学相结合,综合督导与专项督导相结合,定期督导与随访督导相结合,监测和评价相结合的工作机制。
四、改革措施、配套政策、保障条件和进度安排
(一)改革措施。
1、加强领导。开展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必须在地方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和相关部门支持配合下进行,拟成立孝感市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市政府副市长王芳同志担任,成员由教育、编制、人保、财政等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下设办公室,由市教育局局长蔡诗红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地点设在市政府教育督导室。
2、出台支持政策。以市政府名义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教育督导工作的意见》,将本次实施的改革创新内容和相关要求纳入其中,科学决策,分类指导,稳步推进此次改革创新工作,力争取得实效。
3、细化相关方案。为了积极稳妥地推进本项目的实施,在《孝感市实施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工作方案》出台之后,按照方案的实施内容,相关县(市、区)要制订相应的工作方案和配套措施,工作细化到人,到相应的责任科室。
4、建立考核奖惩机制。为扎实推进此项试点工作,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市教育局将此项工作列入县(市、区)政府教育督导室和教育局年度工作考核目标,每年进行一次检查考评、奖励。
(二)配套政策:
1、市政府制定《孝感市实施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工作实施方案》,加强指导、统筹协调和科学有序开展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工作,建立统筹协调管理机制、信息通报制度。
2、市政府制定《孝感市〈义务教育法〉实施意见》,建立新的义务教育督导机制;建立督学选聘制度、督导公告制度、限期整改制度、问责制度等。
3、市政府制定《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信息库和教育教学质量信息库;建立县市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作为评价县市区政府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和表彰奖励重要依据的新机制;建立义务教育阶段经常性、过程性、客观性的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和督导机制,加强义务教育质量监测。
(三)保障条件
1、健全机构,充实干部。各地要把此项试点工作作为推进本区域内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支撑,各地要按照《国家教育督导条列》和省政府第225号令的要求,健全督导工作机构,充实督导干部,努力建设一支作风正派、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教育督导队伍。
2、加大投入,保障有力。教育督导人员是履行国家对教育督导、监督、检查的重要职能,履行行政执法类的公务员。各级人民政府要在落实公务员的工资福利的前提下,每年要安排一定的教育督导专项工作经费,全额保障开展教育督导工作的经费支出需要;同时,为教育督导人员提供必要的交通工具、现代监测工具、办公设施设备等工作条件。
3、加强统筹,有序协调。逐步理顺教育督导和教育行政管理的工作关系,保证教育督导相对独立地开展工作;加强全市统筹,逐步消除县(市、区)各自为政的行政管理体制障碍,逐步促进教育督导工作的业务垂直管理,构建统一协调“一体化”的孝感“8+1”武汉城市圈区域内教育督导工作机制。
4、总结经验,加强指导。一是积极争取省政府教育督导室、省教育厅的领导和“8+1”武汉城市圈专家的支持。二是各县市区先试先行,边改革创新,边总结经验,边推进;加强本工作方案实施过程中的指导,并组织专家进行研究论证;总结推广各地开展试验工作经验,在总结表彰和争取项目、经费等方面给予安排和倾斜。
(四)进度安排
1、深入调研,制订方案。2010年10月-2011年3月份召开专题会议,正式提出孝感市实施教育督导体制机制创新工作试验,学习有关法律法规,统一思想认识;各县市区提出改革创新实施工作方案和步骤,由各地上报孝感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孝感市教育局综合后上报省教育厅。草拟《工作方案》或《意见》上报市政府。
2、开始试点,实施改革。2011年4月-2012年9月完成启动实施工作。2011年5月前,组织孝昌县、汉川市、孝南区作为第一批试点县市区外出学习考察,请有关专家和省政府教育督导室对试点县市区进行指导和研究、论证。争取省、市、县(市、区)给予政策和经费支持。
3、总结经验,完善措施。2013年全年。对第一批试点县市区开展教育督导工作及成效进行总结、评估和验收,巩固提高,努力实现改革创新试点工作目标的总体要求。争取市政府领导听取教育督导改革创新工作情况汇报,争取以市政府名义印发进一步推进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指导意见,以形成整体推进教育督导改革创新的政策保障体系。
4、扩大范围,区域推进。2014年-2015年。召开教育督导体制机制创新工作推进会。加强指导,整体推进,联动实施。
5、深入总结,全市实施。2016年,全市剩余县市区全面实施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工作,基本实现全市教育督导工作按新体制新机制运行的目标。
五、风险分析及应对预案
创新重点:
1、督导重点:以督学为主,以督政为辅。
2、督导方法:以原有的“零距离”督导模式为基础,进一步完善方式方法,契合均衡发展的要求。
3、督导内容:从原有的督规范办学行为为主转到督城乡学校的均衡发展。督导方式方法的五大创新
1、督导队伍的创新
2、督导内容的创新
3、督导方式的创新
4、督导过程的创新
5、督导结果的创新
一、督导队伍的创新
•组成(整合全市资源)
1、专职督学
2、兼职督学
3、督导专家
4、社会知名人士
•(目前全市各类督导人员248人)
•督导队伍的管理:
1、开放性
2、竞争性
3、随机性
传统的督导内容
•《湖北省普通中小学办学水平综合督导评估等级标准》4A,36C
•《湖北省普通中小学办学水平综合督导评估等级标准》新版5A,48C
•湖北省实施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四大工程:队伍、质量、建设、关爱;两大机制:投入保障、督导评估机制。
二、创新督导内容,针对性,时效性,操作性
三、创新督导方式,随机性督导(随机抽查督导学校,随机抽查督导专家,随机抽查督导内容)
四、创新督导过程(1)随机性督导,专题性巡查,规范性整改
4、创新督导过程(2)
1、督导过程是个规范的过程
2、督导的过程是个提高的过程
3、督导的过程是个相互监督的过程
5、创新督导结果
1、评分细则公开
2、评分依据公开
3、评分结果公开
几点思考:
1、均衡教育试点县市认定的标准、方式、级别、形式是什么?
2、均衡教育大背景下督导工作如何开展,相互促进?
3、县市均衡教育真的三年就能达成吗?
【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之评价机制】推荐阅读:
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现场会之心得体会Microsoft Word 文档08-28
课堂教学改革实施计划08-11
如何实施课堂教学评价10-22
改革课堂教学手段和模式实施方案10-31
拉麻中学学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11-08
岑溪市第十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07-21
激趣质疑先学后导课堂教学改革方案08-03
教育教学评价机制10-23
初中体育与健康高效课堂评价标准之我见08-22
浅谈“竞争机制”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