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合物教案(通用7篇)
1.有机化合物教案 篇一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教案
执教人:李琴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
1、掌握甲烷分子的空间结构特征,能够书写甲烷分子的结构式、电子式。
2、掌握甲烷的化学性质。
3、了解取代反应的特征。
4、了解甲烷的存在和甲烷的用途等。(2)过程与方法
1、认识对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的。
2、通过甲烷分子模型的分析,学会根据比例模型、球棍模型分析分子结构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物质立体构形的理解使学生逐渐培养形象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环境、能源等问题的意识。
二、学习目标
1.知道甲烷的结构式、甲烷的电子式和甲烷分子为正四面体结构
2.知道甲烷的化学性质稳定,了解有关实验的结论,了解取代反应和氧化反应; 3.认识到关心科学、研究科学和探索科学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甲烷的结构和化学性质。教学难点:甲烷跟氯气的取代反应。
四、教学过程
引入:以低碳经济作为切入点,引出了在低碳经济背景下日益受到大家重视的能源物质——甲烷。
师:安排同学们预习教材P60-62页,完成导学案相关内容(除“取代反应中”第一小问“实验现象”一栏和“迁移应用”部分)生:完成导学案规定内容并进行小组讨论
师:组织同学们就讨论结果进行相关问题的展示,并给予适当的点评。
作用: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初步了解这节课即将要学习的内容——甲烷的结构及性质。师:就本节的重难点进行讲解 1.甲烷的物理性质及存在
师:除了天然气,沼气、石油气、煤矿坑道气(瓦斯、坑气)、可燃冰等也都含有甲烷,那么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到的天然气是什么颜色,有什么味道?
分析问题:借助日常生活中天然气的外观,讲解甲烷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以及其密度和溶解性。
解决问题:无色无味,密度比水小,极难溶于水。师:据其物理性质,思考甲烷如何收集?
作用:引导学生学习、掌握甲烷的物理性质。将理论化学和生活化学联系起来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亲切感,增加学习兴趣。
2、甲烷的分子式与结构式
提出问题:甲烷的化学表达式怎么写,空间结构?
引导思维:利用球棍模型将甲烷分子结构形象化,引导学生思考并写出甲烷的分子式与结构式。
分析并解决问题:给出甲烷的分子式(CH4)与结构式、电子式的图片。根据图示,分析甲烷的分子式以及电子式。甲烷是一碳原子为中心,四个氢原子在四个顶点上的正四面体。
作用: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甲烷的分子式与结构式。
3、甲烷的化学性质
在学生解甲烷物理性质的基础上,将重点放在甲烷的化学性质上。回应前面所讲的“结构决定性质”,接着引导学生通过结构理解甲烷的有关化学性质:
(1)甲烷的可燃性决定了它有什么用途呢?有什么优点呢?写反应方程式,介绍爆炸极限问题,以甲烷作能源为例讲解科学与社会的关系,渗透环保、能源问题。关心社会,并让学生思考矿井生产为了避免瓦斯爆炸应该采取的安全措施是什么?补充演示甲烷通入高锰酸钾溶液的反应。
(2)甲烷的取代反应是本节的一个难点,也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有机反应类型,对于实验的处理,由于教材上演示实验现象不利于后排学生观察,播放实验录像:(取代反应实验:用排饱和食盐水法将甲烷和氯气依次收集在100ml的量筒中,其中甲烷20ml,氯气80ml,光照。)观察实验现象,并完成导学案相关内容,在实验的基础上,先使学生有一个甲烷分子中氢原子能被其他原子取代的印象,然后再通过给出甲烷与氯气反应的几步方程式,向学生说明甲烷分子中的氢原子不仅一个能够被取代,而且全部可以被取代,进而讲清取代反应的确切涵义。结合球棍模型和电脑模拟,帮助学生理解取代反应的实质。通过电脑模拟,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学生学习兴趣大,对取代反应的实质的理解也更深刻,对学生不明白的地方还可以反复播放。
4、小结
1、甲烷的空间构型:
2、甲烷的物理性质和存在形
3、甲烷的化学性质:可燃性
甲烷的取代反应
5、作业
课本64-65页1.2.9.10
五、板书设计
第一节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第一课时)
一、甲烷的分子组成和结构
1、分子式:CH4
2、电子式:
3、结构式:
4、甲烷分子结构:正四面体结构。
二、甲烷的性质
(1)、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的气体。
(2)、甲烷的化学性质
1、甲烷的氧化反应—燃烧反应
点燃
CO2(g)+2H2O(l)
CH4(g)+2O2(g)
2、甲烷的取代反应
取代反应: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叫取代反应。取代反应是烷烃的特征反应,但反应物必须是纯卤素,条件也较特别。
2.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教案 篇二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有机物的成键特点,同分异构现象。
2、掌握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书写。
【过程与方法】
用球棍模型制作C3H6、C4H8、C2H6O的分之模型,找出有机物的同分异构。强化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应考虑几种异构形式——碳链异构、位置异构、官能团异构,强化同分异构体的书写练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同分异构体的书写练习,培养思维的有序性、逻辑性、严谨性。
教学重点
有机化合物的成键特点;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
教学难点
有机化合物同分异构体的书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与简单有机分子的空间构型
教学内容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
引入
有机物种类繁多,有很多有机物的分子组成相同,但性质却有很大差异,为什么?
结构决定性质,结构不同,性质不同。
明确研究有机物的思路:组成—结构—性质。
有机分子的结构是三维的
设置情景
多媒体播放化学史话:有机化合物的三维结构。思考:为什么范特霍夫和勒贝尔提出的立体化学理论能解决困扰19世纪化学家的难题?
思考、回答
激发学生兴趣,同时让学生认识到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逐渐深入的。
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
交流与讨论
指导学生搭建甲烷、乙烯、乙炔、苯等有机物的球棍模型并进行交流与讨论。
讨论:碳原子最外层中子数是多少?怎样才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碳原子的成键方式有哪些?碳原子的价键总数是多少?什么叫单键、双键、叁键?什么叫不饱和碳原子?
通过观察讨论,让学生在探究中认识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
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
归纳板书
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征:1、碳原子含有4个价电子,易跟多种原子形成共价键。
2、易形成单键、双键、叁键、碳链、碳环等多种复杂结构单元。
3、碳原子价键总数为4。
不饱和碳原子:是指连接双键、叁键或在苯环上的碳原子(所连原子的数目少于4)。
师生共同小结。
通过归纳,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简单有机分子的空间结构及
碳原子的成键方式与分子空间构型的关系
观察与思考
观察甲烷、乙烯、乙炔、苯等有机物的球棍模型,思考碳原子的成键方式与分子的空间构型、键角有什么关系?
分别用一个甲基取代以上模型中的一个氢原子,甲基中的碳原子与原结构有什么关系?
分组、动手搭建球棍模型。填P19表2-1并思考:碳原子的成键方式与键角、分子的空间构型间有什么关系?
从二维到三维,切身体会有机分子的立体结构。归纳碳原子成键方式与空间构型的关系。
碳原子的成键方式与分子空间构型的关系
归纳分析
—C— —C=
四面体型平面型
=C= —C≡
直线型 直线型平面型
默记
理清思路
分子空间构型
迁移应用
观察以下有机物结构:
CH3 CH2CH3
(1) C = C
H H
(2) H--C≡C--CH2CH3
(3) —C≡C—CH=CF2、
思考:(1)最多有几个碳原子共面?(2)最多有几个碳原子共线?(3)有几个不饱和碳原子?
应用巩固
杂化轨道与有机化合物空间形状
观看动画
轨道播放杂化的动画过程,碳原子成键过程及分子的空间构型。
观看、思考
激发兴趣,帮助学生自学,有助于认识立体异构。
3.有机化合物教案 篇三
第1课时 有机化合物和有机高分子材料
【教学目标】
(1)了解有机物的概念,能区分有机物和无机物。(2)了解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概念。
【学习目标】(1)了解有机物的概念,能区分有机物和无机物。(2)了解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概念。【教学重点】
知道什么是有机物,了解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和用途。【教学难点】区分有机物和无机物。【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指导学生填写教材P102的“探究”中的表格;并利用多媒体投影学生回答的答案,引导学生根据表格内容进行比较和讨论。
【学生活动】
认真填写表格中有关化合物的化学式、组成元素、相对分子的质量,并进行比较和讨论,得出讨论(1)的结论:这些化合物都含有碳元素;讨论(2)的结论:甲烷、乙醇、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小,而淀粉和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较大。
【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102~P103,并依次回答下列问题: 1.化合物分哪两大类?它们有什么区别? 2.C、CO、CO2、CaCO3等是有机物吗?为什么? 3.为什么有机物的数目异常庞大? 【交流回答】
1.有机物和无机物,主要区别是看组成上是否含碳元素。2.不是有机物,因为C是单质,其余化合物具有无机物的特点。
3.由于有机物中原子之间的结合方式不同,所以形成了数目庞大的有机物,并且有机物结构不同,性质也就不同。
【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103,并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有机高分子材料? 2.有机高分子材料如何分类? 【交流回答】
1.用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材料就是有机高分子材料 2.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
【布置作业】
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提醒学生预习下一节的内容。【板书设计】
4.有机化合物教案 篇四
第四节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怎样研究有机化合物,应采取的步骤和方法。
2、掌握有机物的分离和提纯的一般方法,鉴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一般过程和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录象方式,参观了解质普、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普仪等仪器核实验操作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的练习,从中体验研究有机化合物的过程和科学方法,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常用方法。
1、蒸馏、重结晶等分离提纯有机物的实验操作
2、通过具体实例了解某些物理方法如何确定有机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分子结构
3、确定有机化合物实验式、相对分子质量、分子式的有关计算
三、教学难点
有机物的分离和提纯。测定有机物的元素组成、相对分子质量、分子结构。确定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和鉴定有机物分子结构的物理方法的介绍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引入】从天然资源中提取有机物成分或者是工业生产、实验室合成的有机化合物不可能直接得到纯净物,因此,必须对所得到的产品进行分离提纯,如果要鉴定和研究未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必须得到更纯净的有机物。我们已经知道,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制备方法与应用的科学。那么,该怎样对有机物进行研究呢?一般的步骤和方法是什么?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将要探讨的问题。
【板书】第四节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从天然资源中提取有机物成分,首先得到的是含有有机物的粗品。在工厂生产、实验室合成的有机化合物也不可能直接得到纯净物,得到的往往是混有未参加反应的原料,或反应副产物等的粗品。因此,必须经过分离、提纯才能得到纯品。如果要鉴定和研究未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必须得到更纯净的有机物。下面是研究有机化合物一般要经过的几个基本步骤:
【板书】
首先我们结合高一所学的知识了学习第一步--分离和提纯。
【板书】
一、分离、提纯
师:提纯混有杂质的有机物的方法很多,基本方法是利用有机物与杂质物理性质的差异而将它们分离。接下来我们主要学习三种分离、提纯的方法。
【板书】
1、蒸馏
师:蒸馏是分离、提纯液态有机物的常用方法。当液态有机物含有少量杂质,而且该有机物热稳定性较强,与杂质的沸点相差较大时(一般约大于30oc),就可以用蒸馏法提纯此液态有机物。
【演示实验1-1】含有杂质的工业乙醇的蒸馏 【蒸馏的注意事项】
* 注意仪器组装的顺序:“先下后上,由左至右”;
* 蒸馏烧瓶盛装的液体,最多不超过容积的2/3;不得将全部溶液蒸干;需使用沸石; * 冷凝水水流方向应与蒸汽流方向相反(逆流:下进上出);
* 温度计水银球位置应与蒸馏烧瓶支管口齐平,以测量馏出蒸气的温度;
【演示实验1-2】(要求学生认真观察,注意实验步骤)
【板书】
2、结晶和重结晶
(1)冷却法:将热的饱和溶液慢慢冷却后析出晶体,此法适合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溶液。
(2)蒸发法:此法适合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溶液,如粗盐的提纯。
(3)重结晶:将以知的晶体用蒸馏水溶解,经过滤、蒸发、冷却等步骤,再次析出晶体,得到更纯净的晶体的过程。
【说明】重结晶的首要工作是选择适当的溶剂,要求该溶剂:(1)杂质在此溶剂中的溶解度很小或溶解度很大,易于除去;(2)被提纯的有机物在此溶剂中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
【思考与交流】
1、已知kno3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容易随温度变化而变化,而nacl的溶解度却变化不大,据此可用何方法分离出两者混合物中的kno3并加以提纯?
2、重结晶对溶剂有何要求?被提纯的有机物的溶解度需符合什么特点?
3、重结晶苯甲酸需用到哪些实验仪器?
4、能否用简洁的语言归纳重结晶苯甲酸的实验步骤?
【概括】高温溶解、趁热过滤、低温结晶
【板书】
3、萃取
(1)所用仪器:烧杯、漏斗架、分液漏斗。
(2)萃取:利用溶液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前者称为萃取剂,一般溶质在萃取剂里的溶解度更大些。
分液:利用互不相溶的液体的密度不同,用分液漏斗将它们一一分离出来。
【说明】注意事项:
1、萃取剂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与溶剂互不相溶;二是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较大。
2、检查分液漏斗的瓶塞和旋塞是否严密。
3、萃取常在分液漏斗中进行,分液是萃取操作的一个步骤,必须经过充分振荡后再静置分层。
4、分液时,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将下层液体从漏斗颈放出,当下层液体刚好放完时,要立即关闭活塞,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补充】
1、洗涤沉淀或晶体的方法:用胶头滴管往晶体上加蒸馏水直至晶体被浸没,待水完全流出后,重复两至三次,直至晶体被洗净。
2、检验洗涤效果:取最后一次的洗出液,再选择适当的试剂进行检验。
【小结】本节课要掌握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常用方法;有机物的分离和提纯。包括操作中所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 第二课时
【引入】从公元八世纪起,人们就已开始使用不同的手段制备有机物,但由于化学理论和技术条件的限制,其元素组成及结构长期没有得到解决。直到19世纪中叶,李比希在拉瓦锡推翻了燃素学说,在建立燃烧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用燃烧法进行有机化合物中碳和氢元素定量分析的方法。准确的碳氢分析是有机化学史上的重大事件,对有机化学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随后,物理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化学分析的进步,才有了今天的快速、准确的元素分析仪和各种波谱方法。
【设问】定性检测物质的元素组成是化学研究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如何用实验的方法探讨物质的元素组成?
【板书】
二、元素分析与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
1、元素分析
例如:实验探究:葡萄糖分子中碳、氢元素的检验 图1-1 碳和氢的鉴定
原理:碳、氢两元素通常采取将有机物氧化分解,使碳氧化生成二氧化碳,使氢氧化生成水的方法而检出。例如:
c12h22o11+24cuo12co2+11h2o+24cu
实验:取干燥的试样──蔗糖0.2 g和干燥氧化铜粉末1 g,在研钵中混匀,装入干燥的硬质试管中。如图1-1所示,试管口稍微向下倾斜,导气管插入盛有饱和石灰水的试管中。用酒精灯加热试样,观察现象。
结论:若导出气体使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表明试样中有碳元素;试管口壁出现水滴(让学生思考:如何证明其为水滴?),则表明试样中有氢元素。
【说明】讲解或引导学生看书上例题,这里适当补充一些有机物燃烧的规律的专题练习。
元素定量分析的原理是将一定量的有机物燃烧,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并作定量测定,通过无机物的质量推算出组成该有机物元素原子的质量分数,然后计算出该有机物分子所含元素原子最简单的整数比,即确定其实验式。以便于进一步确定其分子式。
例
1、某烃含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7.2%,求此烃的实验式。又测得该烃的相对分子质量是58,求该烃的分子式。
【分析解答】分析:此题题给条件很简单,是有机物分子式确定中最典型的计算。由于该物质为烃,则它只含碳、氢两种元素,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17.2)%=82.8%。则该烃中各元素原子数(n)之比为:
c2h5仅仅代表碳原子和氢原子的最简整数比,是该烃的实验式,不是该烃的分子式。
设该烃有n个c2h5,则
因此,烃的分子式为。
【讲解】对于一种未知物,如果知道了物质的元素组成和相对分子质量,就会很容易通过计算得出分子式。确定有机物的分子式的途径:
1.确定实验式
2.确定相对分子质量
例
2、燃烧某有机物a 1.50g,生成1.12l(标准状况)co2和0.05mol h2o。该有机物的蒸气对空气的相对密度是1.04,求该有机物的分子式。
解答:首先要确定该物质的组成元素。
1.5g a中各元素的质量:,所以有机物中还含有o元素。
则
实验式为ch2o,其式量为30。
又因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因此实验式即为分子式。
【讲解】从例题可以看出计算相对分子量很重要,计算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的方法有哪些?密度法(标准状况),相对密度法(相同状况)。另外可以看出元素的质量有时不能由实验直接得出,还需要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必要的分析和计算。
【归纳总结】确定有机物分子式的一般方法.
(1)实验式法:
①根据有机物各元素的质量分数求出分子组成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最简式)。
②求出有机物的摩尔质量(相对分子质量)。
(2)直接法:
①求出有机物的摩尔质量(相对分子质量)
②根据有机物各元素的质量分数直接求出1mol有机物中各元素原子的物质的量。
有机物的分子式的确定方法有很多,在今后的教学中还会进一步介绍。今天我们仅仅学习了利用相对分子质量和实验式共同确定有机物的基本方法。应该说以上所学的方法是用推算的方法来确定有机物的分子式的。在同样计算推出有机物的实验式后,还可以用物理方法简单、快捷地测定相对分子质量,比如--质谱法。
【板书】
2、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质谱法
质谱是近代发展起来的快速、微量、精确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的方法。
(接下来对质谱法的原理,怎样对质谱图进行分析以确定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以及此方法的优点作简要精确的介绍)
【说明】质谱仪有什么作用?其原理是什么?
它是用高能电子流等轰击样品分子,使该分子失去电子变成带正电荷的分子离子和碎片离子。这些不同离子具有不同的质量,质量不同的离子在磁场作用下达到检测器的时间有差异,其结果被记录为质谱图。
1、质荷比是什么?
分子离子与碎片离子的相对质量与其电荷的比值
2、如何确定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由于相对质量越大的分子离子的质荷比越大,达到检测器需要的时间越长,因此质谱图中的质荷比最大的就是未知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强调】以乙醇为例,质谱图最右边的分子离子峰表示的就是上面例题中未知物a(指乙醇)的相对分子质量。
通过测定,现在已经知道了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但是,我们知道,相同的分子式可能出现多种同分异构体,那么,该如何进以步确定有机物的分子结构呢?下面介绍两种物理方法。
【补充】
1、求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常用方法
(1)m = m / n
(2)根据有机蒸气的相对密度d,m1 = dm2
(3)标况下有机蒸气的密度为ρg/l,m = 22.4l/mol ?ρg/l
2、有机物分子式的三种一般常用求法(1)、先根据元素原子的质量分数求实验式,再根据分子量求分子式--课本例1(2)、直接根据相对分子质量和元素的质量分数求分子式(3)、对只知道相对分子质量的范围的有机物,要通过估算求分子量,再求分子式 【板书】
三、分子结构的鉴定
1、红外光谱(介绍红外光谱法鉴定分子结构的原理,对红外光谱图的正确分析,最终确定有机物的分子结构)
【注意】:该法不需要学生记忆某些官能团对应的波长范围,主要让学生知道通过红外光谱可以知道有机物含有哪些官能团。
红外光谱法确定有机物结构的原理是
由于有机物中组成化学键、官能团的原子处于不断振动状态,且振动频率与红外光的振动频率相当。所以,当用红外线照射有机物分子时,分子中的化学键、官能团可发生震动吸收,不同的化学键、官能团吸收频率不同,在红外光谱图中将处于不同位置。因此,我们就可以根据红外光谱图,推知有机物含有哪些化学键、官能团,以确定有机物的结构。
【说明】从未知物a的红外光谱图上发现右o-h键、c-h键和c-o键的振动吸收,可以判断a是乙醇而并非甲醚,因为甲醚没有o-h键。
例
3、下图是一种分子式为c3h6o2的有机物的红外光谱谱图,则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练习:有一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4,确定分子结构,请写出该分子的结构简式
【板书】
2、核磁共振氢谱(介绍核磁共振氢谱法鉴定分子结构的原理,对核磁共振氢谱图的正确分析,最终确定有机物的分子中所含h原子的种类和个数)
【注意】了解通过该谱图确定了
(1)某有机物分子结构中有几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
(2)有核磁共振氢谱的峰面积之比可以确定不同环境的氢原子的个数比。
【板书】如何根据核磁共振氢谱确定有机物的结构?
对于ch3ch2oh、ch3-o-ch3这两种物质来说,除了氧原子的位置、连接方式不同外,碳原子、氢原子的连接方式也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即等效碳、等效氢的种数不同。
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等效氢原子)因产生共振时吸收的频率不同,被核磁共振仪记录下来的吸收峰的面积不同。所以,可以从核磁共振谱图上推知氢原子的类型及数目。
吸收峰数目=氢原子类型
不同吸收峰的面积之比(强度之比)=不同氢原子的个数之比
【说明】未知物a的核磁共振氢谱有三种类型氢原子的吸收峰,说明a只能是乙醇而并非甲醚,因为甲醚只有一种氢原子。
【练习】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表彰了两项成果,其中一项是瑞士科学家库尔特·维特里希发明了“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测定溶液中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的方法”。在化学上经常使用的是氢核磁共振谱,它是根据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在氢核磁共振谱中给出的信号不同来确定有机物分子中的不同的氢原子。下列有机物分子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只给出一种信号的是
a hcho b ch3oh c hcooh d ch3cooch3
例:一个有机物的分子量为70,红外光谱表征到碳碳双键和c=o的存在,核磁共振氢谱列如下图:
①写出该有机物的分子式:
②写出该有机物的可能的结构简式:
【练习】分子式为c3h6o2的二元混合物,如果在核磁共振氢谱上观察到氢原子给出的峰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峰给出的强度为1︰1;第二种情况峰给出的强度为3︰2︰1。由此推断混合物的组成可能是(写结构简式)。
图谱题解题建议
1、首先应掌握好三种谱图的作用、读谱方法。
2、必须尽快熟悉有机物的类别及其官能团。
3、根据图谱获取的信息,按碳四价的原则对官能团、基团进行合理的拼接。
4、得出结构(简)式后,再与谱图提供信息对照检查,主要为分子量、官能团、基团的类别是否吻合。
【小结】本节课主要掌握鉴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包括测定有机物的元素组成、相对分子质量、分子结构。了解几种物理方法--质谱法、红外光谱法和核磁共振氢谱法。
【补充】有机物燃烧的规律归纳
1、烃完全燃烧前后气体体积的变化 完全燃烧的通式:cxhy +(x+)o2xco2+h2o(1)燃烧后温度高于100℃时,水为气态: ① y=4时,=0,体积不变; ② y>4时,>0,体积增大;
③ y(2)燃烧后温度低于100℃时,水为液态: ※ 无论水为气态还是液态,燃烧前后气体体积的变化都只与烃分子中的氢原子个数有关,而与氢分子中的碳原子数无关。
例:盛有ch4和空气的混和气的试管,其中ch4占1/5体积。在密闭条件下,用电火花点燃,冷却后倒置在盛满水的水槽中(去掉试管塞)此时试管中
a.水面上升到试管的1/5体积处; b.水面上升到试管的一半以上; c.水面无变化; d.水面上升。
答案:d 2.烃类完全燃烧时所耗氧气量的规律
完全燃烧的通式:cxhy +(x+)o2xco2+h2o(1)相同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烃完全燃烧时,(x+)值越大,则耗氧量越多;
(2)质量相同的有机物,其含氢百分率(或值)越大,则耗氧量越多;
(3)1mol有机物每增加一个ch2,耗氧量多1.5mol;
(4)1mol含相同碳原子数的烷烃、烯烃、炔烃耗氧量依次减小0.5mol;
(5)质量相同的cxhy,值越大,则生成的co2越多;若两种烃的值相等,质量相同,则生成的co2和h2o均相等。
3.碳的质量百分含量c%相同的有机物(最简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只要总质量一定,以任意比混合,完全燃烧后产生的co2的量总是一个定值。
4.不同的有机物完全燃烧时,若生成的co2和h2o的物质的量之比相等,则它们分子中的碳原子和氢原子的原子个数比相等。【知识拓展】 有机物分子式的确定
1.有机物组成元素的判断
一般来说,有机物完全燃烧后,各元素对应产物为:c→co2,h→h2o,cl→hcl。某有机物完全燃烧后若产物只有co2和h2o,则其组成元素可能为c、h或c、h、o。欲判定该有机物中是否含氧元素,首先应求出产物co2中碳元素的质量及h2o中氢元素的质量,然后将碳、氢元素的质量之和与原有机物质量比较,若两者相等,则原有机物的组成中不含氧;否则,原有机物的组成含氧。
2.实验式(最简式)和分子式的区别与联系
(1)最简式是表示化合物分子所含各元素的原子数目最简单整数比的式子。不能确切表明分子中的原子个数。
注意:
①最简式是一种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用语;
②无机物的最简式一般就是化学式;
③有机物的元素组成简单,种类繁多,具有同一最简式的物质往往不止一种;
④最简式相同的物质,所含各元素的质量分数是相同的,若相对分子质量不同,其分子式就不同。例如,苯(c6h6)和乙炔(c2h2)的最简式相同,均为ch,故它们所含c、h元素的质量分数是相同的。
(2)分子式是表示化合物分子所含元素的原子种类及数目的式子。
注意:
①分子式是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用语;
②无机物的分子式一般就是化学式;
③由于有机物中存在同分异构现象,故分子式相同的有机物,其代表的物质可能有多种;
④分子式=(最简式)n。即分子式是在实验式基础上扩大n倍。
3.确定分子式的方法
(1)实验式法
由各元素的质量分数→求各元素的原子个数之比(实验式)→相对分子质量→求分子式。
(2)物质的量关系法 由密度或其他条件→求摩尔质量→求1mol分子中所含各元素原子的物质的量→求分子式。(标况下m=dg/cm3×103·22.4l/mol)
(3)化学方程式法
利用化学方程式求分子式。
(4)燃烧通式法
利用通式和相对分子质量求分子式。
由于x、y、z相对独立,借助通式进行计算,解出x、y、z,最后求出分子式。
[例1] 3.26g样品燃烧后,得到4.74gco2和1.92gh2o,实验测得其相对分子质量为60,求该样品的实验式和分子式。
解:(1)求各元素的质量分数
(2)求样品分子中各元素原子的数目(n)之比
(3)求分子式
通过实验测得其相对分子质量为60,这个样品的分子式=(实验式)n。
[例2] 实验测得某烃a中含碳85.7%,含氢14.3%。在标准状况下11.2l此化合物气体的质量为14g。求此烃的分子式。
解:(1)求该化合物的摩尔质量
(2)求1mol该物质中碳和氢原子的物质的量
[例3] 6.0g某饱和一元醇跟足量的金属钠反应,让生成的氢气通过5g灼热的氧化铜,氧化铜固体的质量变成4.36g。这时氢气的利用率是80%。求该一元醇的分子。
解:
[例4] 有机物a是烃的含氧衍生物,在同温同压下,a蒸气与乙醇蒸气的相对密度是2。1.38ga完全燃烧后,若将燃烧的产物通过碱石灰,碱石灰的质量会增加3.06g;若将燃烧产物通过浓硫酸,浓硫酸的质量会增加1.08g;取4.6ga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68l;a不与纯碱反应。通过计算确定a的分子式和结构简式。
解:
说明:由上述几种计算方法,可得出确定有机物分子式的基本途径:
【练习】
⒈某烃0.1mol,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13.2g co2、7.2gh2o,则该烃的分子式为。
⒉已知某烃a含碳85.7%,含氢14.3%,该烃对氮气的相对密度为2,求该烃的分子式。
⒊125℃时,1l某气态烃在9l氧气中充分燃烧反应后的混合气体体积仍为10l(相同条件下),则该烃可能是
a.ch4
b.c2h4 c.c2h2 d.c6h6
⒋一种气态烷烃和气态烯烃组成的混合物共10g,混合气密度是相同状况下h2密度的12.5倍,该混合气体通过装有溴水的试剂瓶时,试剂瓶总质量增加了8.4g,组成该混合气体的可能是
a.乙烯和乙烷
b.乙烷和丙烯
c.甲烷和乙烯
d.丙稀和丙烷
⒌室温下,一气态烃与过量氧气混合完全燃烧,恢复到室温,使燃烧产物通过浓硫酸,体积比反应前减少50ml,再通过naoh溶液,体积又减少了40ml,原烃的分子式是
a.ch4 b.c2h4 c.c2h6 d.c3h8
⒍a、b两种烃通常状况下均为气态,它们在同状况下的密度之比为1∶3.5。若a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试通过计算求出a、b的分子式。
⒎使乙烷和丙烷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后,可得co2 3.52 g,h2o 1.92 g,则该混合气体中乙烷和丙烷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2 b.1∶1 c.2∶3 d.3∶4
⒏两种气态烃的混合气共1mol,在空气中燃烧得到1.5molco2和2molh2o。关于该混合气的说法合理的是
a.一定含甲烷,不含乙烷
b.一定含乙烷,不含甲烷
c.一定是甲烷和乙烯的混合物
d.一定含甲烷,但不含乙烯
9.25℃某气态烃与o2混合充入密闭容器中,点燃爆炸后又恢复至25℃,此时容器内压强为原来的一半,再经naoh溶液处理,容器内几乎成为真空。该烃的分子式可能为
a.c2h4 b.c2h2 c.c3h6 d.c3h8
10.某烃7.2g进行氯代反应完全转化为一氯化物时,放出的气体通入500ml0.2mol/l的烧碱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此烃不能使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试求该烃的分子式。
11.常温下某气态烷烃10ml与过量o285ml充分混合,点燃后生成液态水,在相同条件下测得气体体积变为70ml,求烃的分子式。
12.由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烃20ml,跟过量o2完全燃烧。同温同压条件下当燃烧产物通过浓h2so4后体积减少了30ml,然后通过碱石灰又减少40ml。这种混合气的组成可能有几种?
《有机物分子式的确定》参考答案
[例1] 3.26g样品燃烧后,得到4.74gco2和1.92gh2o,实验测得其相对分子质量为60,求该样品的实验式和分子式。
解:(1)求各元素的质量分数
样品
co2
h2o
3.26g 4.74g 1.92g
(2)求样品分子中各元素原子的数目(n)之比
这个样品的实验式为ch2o。
(3)求分子式
通过实验测得其相对分子质量为60,这个样品的分子式=(实验式)n。
故这个样品的分子式为c2h4o2。
答:这个样品的实验式为ch2o,分子式为c2h4o2。
[例2] 实验测得某烃a中含碳85.7%,含氢14.3%。在标准状况下11.2l此化合物气体的质量为14g。求此烃的分子式。
解:
(1)求该化合物的摩尔质量
根据
得
(2)求1mol该物质中碳和氢原子的物质的量
即1mol该化合物中含2molc原子和4molh原子,故分子式为c2h4。
[例3] 6.0g某饱和一元醇跟足量的金属钠反应,让生成的氢气通过5g灼热的氧化铜,氧化铜固体的质量变成4.36g。这时氢气的利用率是80%。求该一元醇的分子。
解:设与cuo反应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为x
而这种一元醇反应后生成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为。
饱和一元醇的通式为,该一元醇的摩尔质量为m(a)。
该一元醇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0。根据这一元醇的通式,有下列等式: 则饱和一元醇的分子式是c2h6o。
[例4] 有机物a是烃的含氧衍生物,在同温同压下,a蒸气与乙醇蒸气的相对密度是2。1.38ga完全燃烧后,若将燃烧的产物通过碱石灰,碱石灰的质量会增加3.06g;若将燃烧产物通过浓硫酸,浓硫酸的质量会增加1.08g;取4.6ga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68l;a不与纯碱反应。通过计算确定a的分子式和结构简式。
解:燃烧产物通过碱石灰时,co2气体和水蒸气吸收,被吸收的质量为3.06g;若通过浓硫酸时,水蒸气被吸收,被吸收的质量为1.08g。故co2和水蒸气被吸收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列方程解之得x=3 y=8
由题意知a与金属钠反应,不与na2co3反应,可知a含羟基不含羧基(-cooh)。
4.6ga所含物质的量为
4.6ga中取代的h的物质的量为。
即1mola取代h的物质的量为3mol,可见1个a分子中含有3个羟基,故a为丙三醇,结构简式为: 【练习】
⒈解析:烃完全燃烧产物为co2、h2o,co2中的c、h2o中的h全部来自于烃。13.2g co2物质的量为,7.2gh2o物质的量为,则0.1mol该烃中分子含c:0.3mol,含h:0.4mol×2=0.8mol(co2~c、h2o~2h),所以1mol该烃分子中含c3mol、含h8mol。答案:c3h8。
⒉解析:,即最简式为ch2、化学式为,该烃的相对分子质量:mr(a)=mr(n2)×2=28×2=56,故分子式为c4h8。
⒊解析:任意烃与一定量氧气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cxhy +(x +)o2 xco2 + h2o
当温度高于100℃时,生成的水为气体。若烃为气态烃,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变,即反应消耗的烃和o2与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气态水的体积相等。
∴1 +(x +)= x +
y = 4
就是说气态烃充分燃烧时,当烃分子中氢原子数等于4时(与碳原子数多少无关),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变(生成物中水为气态)。答案:a、b。
⒋解析: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12.5×2g/mol=25 g/mol,则混合气的物质的量为 ;又烯烃中最简单的乙烯的摩尔质量是28g/mol,故烷烃的摩尔质量一定小于25g/mol,只能是甲烷。当混合气通过溴水时,由于只有烯烃和溴水反应,因此增重的8.4g为烯烃质量,则甲烷质量为10g-8.4g = 1.6g,甲烷的物质的量为0.1mol,则烯烃的物质的量为0.3mol,烯烃的摩尔质量为,根据烯烃通式cnh2n,即14n=28,可求出 n = 2,即烯烃为乙烯。答案:c。
⒌解析:烃在过量氧气中完全燃烧产物为co2、h2o及剩余o2,由于是恢复到室温,则通过naoh溶液后气体体积减少40ml为生成co2体积。
cxhy +(x +)o2 xco2 + h2o(g)
δv
x +
x
1+
0.04
0.05
列式计算得:y=5x-4 当:
①x=1 y=1 ②x=2 y=6 ③x≥3 y≥11 只有②符合。(为什么?)答案:c。
⒍解析:烃a完全燃烧,c→co2 h→h2o 产物中∶=1∶2,即a中 nc∶nh=1∶4,只有ch4能满足该条件,故a为甲烷,摩尔质量为16g/mol;
相同状况下,不同气体密度与摩尔质量成正比:ma∶mb=1∶3.5,mb=3.5ma=3.5×16g/mol=56g/mol。设烃b分子式为cxhy,则:
12x+y=56 y=56-12x 只有当x=4 y=8时合理。答案:a:ch4;b:c4h8
⒎解析:该题已知混合气体完全燃烧后生成co2和h2o的质量,从中可以计算出这两种物质的物质的量,n(co2)=3.52g÷44g/mol=0.08mol、n(h2o)=1.92g÷18g/mol=0.11mol;进而求出混合气体中每含1摩c所含h的物质的量,0.11mol×2÷0.08mol=11/4;而组分气体中乙烷和丙烷的同样定义的化学量分别是,乙烷c2h6为3,丙烷c3h8为8/3;将这些平均量应用于十字交叉法可得这两组分气体在混合气体中所含c原子数之比。
c2h6每含1摩c所含h的物质的量:3
11/4-8/3
c3h8每含1摩c所含h的物质的量:8/3
3-11/4
即混合气体中每含4molc原子,其中1molc原子属于c2h6(乙烷物质的量则为1/2=0.5mol),3molc原子属于c3h8(丙烷物质的量则为3/3=1mol)。
所以混合气体中乙烷和丙烷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c2h6)∶n(c3h8)=(1/2)∶(3/3)=1∶2
答案:a
⒏a
9.解析:25℃时生成的水为液态;生成物经naoh溶液处理,容器内几乎成为真空,说明反应后容器中无气体剩余,该气态烃与o2恰好完全反应。设该烃的分子式为cxhy,则有:
cxhy +(x +)o2 xco2 + h2o
压强变化可知,烃和o2的物质的量应为co2的2倍(25℃时生成的水为液态),即:1+(x +)=2x,整理得:x=1+
讨论:当y=4,x=2;当y=6,x=2.5(不合,舍);当y=8,x=3,...答案:a、d。
10.解析:根据方程式:cxhy+cl2→cxh(y-1)cl+hcl hcl+naoh=nacl+h2o 得关系式:
cxhy ~ cl2 ~ naoh
1mol
1mol
n
0.5×0.2mol/l
n=0.1mol
∴ 该烃的摩尔质量
另由该烃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可知该烃为烷烃,通式为cnh2n+2,则:14n+2=72 n=5 故分子式为c5h12 答案:c5h12。
11.解析:根据方程式
cxhy(g)+(x+)o2 xco2(g)+ h2o(l)δv
1+
10ml
25ml
解得:y=6 烷烃通式为cnh2n+2,2n+2=6,n=2,该烃分子式为c2h6。答案:c2h6。
12.解析:因为v(混烃):v(co2):v(h2o)=1:2:1.5,所以:v(混烃):v(c):v(h)=1:2:3,平均组成为c2h3,=27。
5.有机化合物教案 篇五
(一)课前---设置情景 自学思考。
任务一:明确目标 学有方向。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为: 1.掌握甲烷的分子式、结构式、电子式和分子结构特点。2.掌握甲烷的化学性质(燃烧、取代等),会写化学方程式。3.了解取代反应的概念、甲烷的存在和用途。
任务二:观看视频 自学思考。请观看老师录制的微视频,思考给出的问题。(视频另制)任务三:完成作业 找出问题。请同学们结合自己观看视频、看课本、看资料后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完成下列问题,并找出自己自学思考后不能解决的问题,拿到课堂上交流、讨论,听同学和老师的分析与解答。【课前闯关题】:
1、什么叫有机物?有什么特点?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吗?
2、甲烷是一种 色 味的 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 ; 主要存在于 ; 主要用途有。
3、甲烷的分子式、结构式 ;结构简式。相对分子质量,甲烷分子为 型结构,键角为,化学键为 性共价键。最多有 原子共面,4、甲烷有哪些化学性质?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以下关于甲烷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甲烷分子是由非极性键构成的分子 B.甲烷分子具有正四面体结构 C.甲烷分子中四个C—H键是完全等价的键
D.甲烷存在于天然气、沼气、煤矿坑道气、海底可燃冰中
6.下列各图均能表示甲烷的分子结构,哪一种更能反映其真实存在的状况()
A.Ⅰ B.Ⅱ C.Ⅲ D.Ⅳ 7.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0
A.甲烷燃烧有淡蓝色火焰 B.甲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所以是一种很好的气体燃料 C.煤矿的矿井要注意通风并严禁烟火,以防爆炸事故的发生 D.点燃甲烷前不必进行验纯
8.若甲烷与氯气以物质的量之比1∶3混合,在光照下得到的产物有:①CH3Cl ②CH2Cl2 ③CHCl3 ④CCl4 ⑤HCl,其中正确的是()A.只有① B.只有③ C.①②③的混合物 D.①②③④⑤的混合物
(二)课中---讨论探究 查漏补缺
任务一:小组讨论 探究展示。
活动
1、大家看了视频,请小组交流、讨论课前闯关问题,交换各个问题的看法,探讨个人自学思考后不能解决的问题。(多媒体展示课前闯关题让学生讨论。老师板书下列内容:)
一、有机物及特点
二、甲烷
1、物理性质
2、存在
3、分子组成和结构(分子式、结构式、电子式)
4、化学性质(写方程式)4.1 可燃性(氧化反应)4.2取代反应 4.3热裂解
5、用途
活动
2、请小组代表展示本组讨论后的答案,其他同学可补充、点评。(老师穿插讲解、强调)。活动
3、请同学们踊跃上台板书、讲解,(对可能有不同答案的问题指定学生代表回答,其他同学补充完善,教师逐一进行纠正或肯定。)活动
4、探究甲烷的分子组成和结构
[实验事实]已知甲烷含碳质量分数75%,含氢25%, 在标况下的密度为o.717g/L 请大家讨论怎样求得甲烷的分子式?(学生讨论后先提问学生,在总结2种求分子式的方法---求得 CH4)讨论1:为什么一个碳原子要和四个氢原子结合?(引导学生从原子结构出发讨论)讨论2:写出甲烷的电子式
讨论3:已知甲烷分子中四个化学键的键长、键能、键角均相等,请利用手中的硬纸板、橡皮泥、小番茄、牙签等制作你们认为可能的甲烷的空间结构并写出结构式。结论:甲烷分子可能为平面正方形或正四面体型 讨论4:已知甲烷的键角为10928
0、二氯代物只有一种,则甲烷分子是什么结构?
结论:引导学生讨论后得出甲烷分子为正四面体结构。活动
5、探讨甲烷的燃烧反应
{实验} 点燃甲烷,分别用干燥的冷烧杯和用澄清石灰水润湿过内壁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现象。
讨论1:上述实验有何现象?
讨论2:怎样鉴别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三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讨论3:点燃甲烷前应如何验纯?甲烷的爆炸极限是多少?甲烷和空气的混合物中甲烷的体积分数为多少时爆炸最剧烈?
讨论4:将煤气灶(主要为C3H8)改为天然气灶,应如何调节进气口和进风(空气)口? 讨论5:甲烷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水褪色吗?
将甲烷分别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水中,观察现象,得出结论 活动
6、探讨甲烷的取代反应
讨论1:看课本,回答反应的原料、条件、方程式、特点(逐步取代)讨论2:什么叫取代反应?
讨论3:将甲烷和氯气混合在试管中,将试管倒立在盛有足量水的水槽中,光照一段时间,分析有何现象?
讨论4:1mol甲烷和一定量氯气混合光照,当甲烷反应完时,生成等物质的量的四种有机物,则反应掉氯气多少摩尔?如生成四种有机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3:4,则反应掉氯气多少摩尔??
任务二:当堂练习查漏补缺。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在相互讨论完成下列问题:(多媒体投影)1.近年来,科学家在海洋中发现了一种冰状物质——可燃冰,其有效成分为甲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甲烷属于烃类 ②在相同条件下,甲烷的密度大于空气 ③甲烷难溶于水 ④可燃冰是一种极具潜力的能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下列物质:①金刚石、②白磷、③甲烷、④四氯化碳,⑤晶体硅 ⑥二氧化硅 其中分子为正四面体结构的是()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下列化学反应中不属于取代反应的是()光照光照A.CH2Cl2+Br2――→CHBrCl2+HBr B.CH3OH+HCl――→CH3Cl+H2O NaOHC.2Na+2H2O===2NaOH+H2↑ D.CH3—CH2—Br+H2O――→CH3—CH2—OH+HBr △4.下图是CH4、CCl4、CH3Cl的分子球棍模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H4、CCl4和CH3Cl都是正四面体结构 B.CH4、CCl4都是正四面体结构 C.CH4和CCl4中的化学键均为非极性键 D.CH4、CCl4的结构相同,性质也相同
5.有一种无色的混合气体可能由CH4、NH3、H2、CO、CO2和HCl组成。为确定其组成,进行了以下实验:①将此混合气体通过浓硫酸,气体总体积基本不变;②再通过过量的澄清石灰水,未见浑浊,但气体体积减少;③把剩余气体在供氧的情况下燃烧,燃烧产物不能使无水硫酸铜变色。原混合气体含有()A.CO和HCl B.CH4和NH3 C.CH4和HCl D.H2和CO2
6.公元前一世纪,我国已使用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下列关于甲烷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通常情况下,甲烷跟强酸、强碱、强氧化剂不起反应 B.甲烷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不能被任何氧化剂氧化
C.甲烷跟氯气反应无论生成CH3Cl、CH2Cl2、CHCl3还是CCl4,都属于取代反应 D.甲烷的四种取代物都难溶于水
7.如图所示,U形管的左端被水和胶塞封闭有甲烷和氯气(体积比为1∶4)的混合气体,假定氯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可以忽略。将封闭有甲烷和氯气的混合气体的装置放置在有光的地方,让混合气体缓慢地反应一段时间。
(1)假设甲烷与氯气反应充分,且只产生一种有机物,请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经过几个小时的反应后,U形管右端的玻璃管中水柱变化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无法确定(3)U形管左端的气柱变化是__________。A.体积增大 B.体积减小 C.消失 D.不变
(4)试解释U形管右端的玻璃管中水柱变化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三: 反思总结 归纳升华。
活动
1、请各小组同学讨论归纳本节课所学内容,从知识、方法、能力、情感等方面写出要点或框图,(学生讨论完后指定学生代表回答,或用投影仪展示,其他小组补充)
活动
2、教师用多媒体展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形成完整、系统、准确、科学的知识体系。
(三)课后—复习巩固 精炼提升
请课后完成下列作业:(多媒体投影)
1、反复看资料,加强理解和记忆
2、完成资料中本节课的题目
3、预习下节课内容
6.高等有机化学教案 篇六
一、教学目的《高等有机化学》是化学各专业研究生的专业基础理论课。本课程主要研究有机化学领域内的结构理论与反应理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学生以后的科研工作与继续深造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通过对该领域内某些重大成果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的分析,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高等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
掌握有机结构理论和反应理论。
掌握研究有机物的基本方法与基本思路。
掌握重要有机反应的机理
具备分析影响反应活性的因素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及讲授方法
第一章 有机化合物结构理论
建议学时:12学时
第一节 共价键
1-1 价键理论
1-2 共振论
1-3 分子轨道理论
1-4 杂化轨道
1-5 氢键
第二节 有机化学中的电子效应和空间效应
2-1 有机化学中的电子效应
2-2 有机化学中的空间效应
第三节 酸碱理论
3-1 无机化学中的酸碱理论
3-2 酸碱质子理论
3-3 酸碱的Lewis理论
3-4 软硬酸碱的概念
3-5 超强酸和超强碱
3-6 酸碱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
授课方法:课堂讲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辅以讨论与提问
第四节 芳香性理论
芳香性、非芳香性、反芳香性、同芳香性及反同芳香性的判断
Y芳香性
方克酸类(选讲)
二茂铁类物质
芳香性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
7.有机物的常识教案 篇七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有机物的特征.(2)理解甲烷及乙醇,乙酸的性质和用途。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并能以此分析有关简单的问题。
1.有机物的特征。
2.甲烷、乙醇和乙酸的性质。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实验并进行实验论证。教学资源
课本 教案 多媒体 课件教学方法
讲授-听记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它们都是含碳化合物。有机物种类非常多,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生产和生活各个方面。
思考:下列物质属于有机物的是()
①石墨 ②维生素C(C6H8O6)③甲醇 ④碳酸钙 ⑤二氧化碳 ⑥碳酸 A、①②⑥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⑤
【说一说】让学生自由发言,列举生活中的例子
衣 食
住 行
燃料 建材
【看一看】(实验9-1)了解有机物的特征 [板 书]一.有机物的特征(1)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有的还含有氢,氧,氮,氯和硫元素。(2)多数有机物都难溶于水,但易溶于汽油等有机溶剂。(3)多数有机物受热易分解,且容易燃烧。(4)大多数有机物是非导电体,熔点和沸点较低。
[填一填]P.261 完成空白
[探究活动]【实验9-2】甲烷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 【想一想】1.如何检验生成的气体是氧气?
2.如何检验生成的气体中有水蒸气,二氧化碳,可以选择下列哪些仪器和药品?(1)浓硫酸(2)稀硫酸(3)无水硫酸铜(4)烧杯(5)澄清石灰水(6)氢氧化钠溶液 完成课本空白
结论:甲烷的化学式是CH4,它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不溶于水。甲烷是一种很好的气体燃料,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火焰呈蓝色。[板 书]二.甲烷(CH4)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小,不溶于水。化学性质:可燃性
CH42O2CO22H2O 存在:天然气、沼气、煤矿矿井瓦斯气[讲 解]沼气的产生、发展沼气业的重要意义。[板 书]三.乙醇(C2H5OH)俗称:酒精
点燃 物理性质:无色、有特殊香味且易燃的液体,易挥发。化学性质:可燃性。
C2H5OH3O22CO23H2O点燃 [讲 解]饮用酒、消毒酒精、工业酒精中乙醇的体积分数。过量饮酒的害处。乙醇的用途。
[板 书]甲醇(CH3OH):
物理性质:无色易燃的液体,易挥发。化学性质:可燃性
2CH3OH3O22CO24H2O[讲 解]工业酒精勾兑白酒的危害。[板 书]四.乙酸(CH3COOH)俗称:醋酸
点燃 物理性质:纯乙酸是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液体。且有强腐蚀性,不能直接食用。
化学性质:具有酸的通性。[讲 解]乙酸的用途。
【盘点收获】谈一谈你在能力和方法上有哪些收获?
[试一试]
1、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①食盐②蔗糖③油脂④淀粉⑤蛋白质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④⑤
2、下列常见饮料中,不含有机物的是()A、果汁 B、牛奶 C、矿泉水D、啤酒
3.下列有关乙醇的物理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乙醇的密度比水小
B.乙醇能够溶解很多有机物,但不能溶解无机物 C.乙醇能够以任意比溶解于水 D.乙醇容易挥发 4.下列物质能够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色的是(A.甲烷 B.乙醇 C.乙酸 D.水
5.一副贴在汽车加油站的宣传广告,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由玉米生产的乙醇可添加在汽油中做燃料 B.玉米汁可以做汽车燃料
C.推广玉米生产的燃料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前的能源危机 D.推广乙醇汽油可适度减轻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 6.甲烷的性质
(1)甲烷的化学式是______,它是______色、______味、密度比空气______的气体,______溶于水。具有________性,燃烧时放出________的热,火焰呈____色,完全燃烧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沼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沼气是_______的生物能源。7.乙醇的性质
乙醇俗称________,化学式是________,它是________色、____________香味且易______的液体,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完全燃烧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第一节
有机物的特征
一、有机物的特征
全称是有机化合物,都有碳元素,通常还有氢、氧等元素 2 多数有机物都难溶于水,但易溶于汽油等有机溶剂。3 大多数不能导电,熔点、沸点较低。4 多数有机物受热易分解,且容易燃烧
二、甲烷(CH4)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不溶于水。
化学性质:可燃性
点燃CH42O2CO22H2O 存 在: 天然气、沼气、煤矿矿井瓦斯气
三、乙醇(C2H5OH)
俗 称:酒精
物理性质:无色、有特殊香味的液体,易挥发。
化学性质:可燃性 C2H5OH 甲醇(CH3OH):
点燃3O22CO23H2O 物理性质:无色易燃的液体,易挥发。化学性质:可燃性 2CH3OH3O22CO24H2O点燃 四、乙酸(CH3COOH)
俗 称:醋酸
物理性质:纯乙酸是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液体。且有强腐蚀性,不能直接食用。
【有机化合物教案】推荐阅读:
中级有机化学教案07-16
有机化学基础教案09-23
高中化学教案有机计算10-28
有机物的分解利用的教案设计10-10
2022高三化学二轮复习教案:专题15·有机物的性质和鉴别08-18
铝的重要化合物教学08-10
元素化合物的复习策略09-20
钠的化合物说课稿07-29
认识有机化合物例题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