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综合能力工作方案

2024-09-06

医疗综合能力工作方案(共10篇)

1.医疗综合能力工作方案 篇一

全面提升医院综合能力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关于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鄂政办发„2015‟61号,以下简称《意见》),全面提升县级医院综合能力,满足县域居民医疗服务需求,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建设、培训、支援等方式,加强医院以人才、技术、重点专科为核心的能力建设,实现医院管理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信息化,医疗服务能力达到要求,能够承担县域居民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危急重症抢救与疑难病转诊的任务,力争使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0%左右,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

二、工作内容

(一)落实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提高医院管理水平。

1、严格依法执业。落实《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护士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医疗法律法规,以及《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部门规章和各项规定、规范。

2、建立完善医院管理规章制度。建立完善医疗、护理、院感、药事等医院管理各项制度,并分解细化到各职能部门和临床科室,责任到人。

3、加强医疗质量管理,落实医疗管理核心制度。建立医疗质量管理体系,有明确的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领导组织,并充分发挥作用;院科两级定期开展医疗质量控制、评估和监测,实施医疗服务全过程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临床科室认真落实首诊负责、三级医师查房、分级护理、会诊、值班和交接班、疑难病例讨论、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术前讨论、死亡病例讨论、查对、手术安全核查、手术分级管理、危急值报告、病历书写与病历管理、抗菌药物分级管理、临床用血审核等医疗管理核心制度。医疗技术准入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4、加强医疗安全风险管理。树立医疗安全风险管理意识,建立医疗风险防范机制,有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领导组织,并充分发挥作用;建立医疗安全事件报告制度和预警制度,定期分析医疗安全风险,及时反馈临床科室;落实患者安全目标,细化到职能部门和临床科室,责任到人。

5、充分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医院信息化流程再造,注重信息标准应用和安全防护,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不断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推进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

(二)、加强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提升县级医院医疗技术水平,并配备与专科建设目标一致的适宜设备。

(1)健全临床和医技科室。有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针灸康复科、骨伤科、口腔科、皮肤科、急诊科、麻醉科、医学检验科、医学影像科等临床和医技科室,在内科基础上逐步开设独立的呼吸内科、脾胃病科、脑病科、心血管内科、肾病科、内分泌科、肿瘤科等临床科室。在针灸康复科基础上逐步开设独立的针灸科、推拿科、康复科。

(2)加强临床薄弱专科建设。通过引进人才、改善硬件条件、派驻人员支援等措施,加强近三年县域外转诊率排名靠前病种所在的薄弱临床专科建设。

(3)打造中医特色专科。加强针灸科、推拿科、康复科、骨伤科、脑病科、脾胃病科、妇科、肛肠科、心病科、脾胃病、老年病、消渴病、风湿病等具有中医特色的专科建设,引进应用中医医疗技术,提高中医优势病种诊疗能力。

(4)提高医院综合服务能力。重点提升医院外科手术能力、医院感染控制水平、重症医学科能力、和急诊急救水平,推广适宜的内镜微创诊疗技术,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5)打造临床优势专科。加强现有实力较强的临床专科能力建设,适当应用高水平的医疗技术,使大多数疑难病能够确诊,重大疾病和急危重症能够得到及时、有效地治疗。

(6)扩大病种覆盖面。诊疗的病种范围包括县域内所有常见病、多发病,能够确诊大多数疑难和重大疾病,能够开展大多数的中医医疗技术,外科、骨伤科、妇产科能够基本开展本专业的常规手术,微创治疗病例和全身麻醉比例逐年提高。

(7)第四周期重点专科建设规划:

2015年已申报中医心病科、中医针灸科、重症医学科、医学检验科、妇科为市级甲类重点专科。计划每个科室投入50万元,共需资金250万元,主要用于增添专科必备设备、人才培养,进一步优化环境。确保人员、设备、环境设施设备达到市级甲类专科水平。

(四)开展远程医疗服务,提升疑难复杂疾病诊疗水平。

加强医院远程医疗系统建设,与对口支援的城市三级医院联通,开展远程会诊、病理诊断、影像诊断、重症监护、继续教育等工作,使县域内患者更加便捷地享受优质医疗资源,及时解决医院的管理和技术难题,并实现远程医疗的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五)发挥对口支援优势,提升医院综合能力。

1.明确对口支援目标。支援医院要全面了解医院管理、技术、服务等方面基本情况,找出薄弱环节,会同医院确定对口支援重点领域,制定细化、量化、可考核、管理与技术并重的对口支援阶段性目标和总目标。

2.签订对口支援协议。对口支援双方医院主要负责人签订对口支援协议,明确实现工作目标的时间表、路线图,并作为对口支援第一责任人;职能部门间签订协议,明确管理支援的目标、措施,部门主要负责人为部门间对口支援第一责任人;临床科室间签订协议,明确科室内部管理与技术支援的目标、措施,科室主任为科室间对口支援第一责任人。

3.加强对口支援目标管理。对口支援双方医院根据对口支援目标,加强对医院、科室、个人开展对口支援工作情况的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职称评定、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各项评优评先的重要指标。

三、计划及具体措施

(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就医环境

我院占地面积28余亩,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建筑上采用全新的环保材料,独特的建筑风格,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人文关怀”的精神。当然在一些具体的及细节方面还可以更上一层楼,继续不但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使广大患者感受到舒适的就医环境。

(二)、购置必要的高精尖诊疗设备,优化诊疗条件。

现代化医院的发展,必须要有必要的、符合医院发展的各项仪器设备与技术的支撑。现在我院已拥有包括CT、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在内的一系列治疗设备。在未来几年,随着重点专科建设,医院会根据自身发展陆续添置其他的高精尖治疗设备,不断提高诊疗条件。

(三)、加强科学管理,提高中医诊疗手段

医院的发展,包括任何单位的发展都离不开管理,科学的管理其实就是生产力。同样在医院的业务发展过程中,为了安全、高效的提升我院的业务技术水平,一方面,建立与完善各种规章制度与技术操作常规,制定健

2.医疗综合能力工作方案 篇二

1 项目概况

太原市某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 面向全社会的二级甲等综合医院, 现有职工500 余人, 设有急诊科、心内科、妇产科等36 个临床科室。该医院位于城市中心旧城区, 现有建筑以及周边均为多层建筑, 凌乱破旧, 流线混乱。随着近年来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原有建筑的规模和设施条件与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发的突出, 因此院方拟新建设一医疗综合楼, 以便更好地适应医院未来的发展。

该医院场地北临北二路, 东临西一路, 用地呈一不规则形, 其中东西最长约108 m, 南北深约83 m, 总用地面积7 078 m2。该院原有建筑呈“工”字形布局, 其中3 层门诊楼位于基地北侧, 紧临北二路, 5 层住院楼位于南侧, 中间为医技楼将两者相连。

在方案设计前期, 设计单位多次去现场考察。由于该院地处城市中心, 用地局促且无法向周边扩张, 用地紧张的矛盾突出, 设计难度大, 挑战性强。方案构思前, 该楼如何布置, 集中式还是分散式, 如何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避免对环境造成突兀感和压迫感, 如何在建设期间还能保证医院内正常的医疗服务的开展, 这些都是设计人员必须要解决的课题。经过与院方多次地探讨与协商, 结合医院自身的实际情况, 方案决定采取集中式布局, 在现有的基底条件下, 通过紧凑密集的立体布局来解决高效运行的医疗功能和相关技术要求。院方先拆除原有的门诊楼和部分医技楼, 在拆除的原址上新建该医疗综合楼。原有的住院楼1 层、2 层改为临时门诊, 这样可以保证医院在建设期间的正常运转。

2 建筑单体设计

现代医院建筑的设计不仅仅是简单地去解决功能分区和流线组织, 而是要更好地去体现高效便捷和以人为本的医疗服务, 同时营造出宜人的就诊环境, 通过合理的平面布局以及人性化的细部设计, 体现出对医患双方的人文关怀。

受周边环境和地形的制约, 该医疗综合楼建筑平面呈“L”形, 其临北二路一侧拟建8 层, 临西二路拟建为-1 层, 地上10 层。该工程总建筑面积为20 580 m2, 建筑高度最高为45. 9 m。该工程-1 层为设备用房, 档案室和医技机房。1 层为门诊大厅和急诊用房, 2 层~ 3 层为门诊用房, 4 层~ 8 层为住院病房, 9 层为手术室, 10 层为多功能厅。该大楼主要入口位于东侧, 后退西二路道路红线12 m, 急诊入口及次要入口位于北侧, 紧临北二路。原有的住院楼在新楼建设期间改为临时门诊和住院部, 待新楼建成后改为医院办公楼。该平面布局顺应地形特点, 功能合理, 流线清晰, 强调建筑对周边景观的借用, 同时也注重使建筑本身成为环境中的焦点, 强化了视野的开放感和眺望感。而新旧建筑自然围合而成的院落, 也为医院在闹市区提供了一难得的放松、休憩的清幽场所。

门诊大厅是患者进入医院开始就诊疗程的起点, 同时也是患者对医院的第一印象。门诊大厅主要是为病人挂号、收费、取药、咨询等活动的空间, 大厅应富有空间导向性, 指引患者按照就诊流程动态地到下一行为区域, 避免患者在人流中迷失方向, 或仍滞留在大厅造成人流拥挤。

大楼从主入口进入即为2 层高的共享大厅, 正面为挂号、划价、取药等窗口, 右侧即为楼梯、电梯。线路紧凑, 一目了然, 满足了患者尽快到达候诊科室就医的心理需求。大厅内大面积的落地玻璃不仅与室外场景相融合, 而且获得了良好的自然采光。宽敞明亮的大厅为患者提供了一个亲切温馨的就诊空间, 可以舒缓患者紧张的就诊情绪, 减轻他们的幽闭感。2 层、3 层为各科诊室, 层高均为3. 6 m。各科诊室采用厅式候诊方式, 均设置了较大面积的候诊空间, 不仅为病人提供了安静, 舒适的候诊环境, 同时还增加了病人就诊的私密性。

病房层每层层高均为3. 3 m, 每层设21 间普通病房及1 间重症病房, 共有48 张床, 每层设1 个护理单元。病房以双床间为主, 三床间为辅。每个双床病房都带有卫生间, 力争为病人创造了一个相对安静、舒适的环境。病房内的细部设计充分考虑了患者的各种生活和就医需求, 体现了对患者无微不至的关怀。在每层还设有盥洗间, 内设微波炉和开水炉, 方便病人及家属热饭热菜及使用开水。在医院建筑设计中, 患者是核心, 而医护人员也同样需要关注。护理单元设计除应考虑病人外, “以人为本”的原则同样应在医护人员的工作环境中得到体现, 为医护人员营造宜人的工作场所, 以便他们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护士站设在病房层中部, 护理单元平面布局高效而舒适, 可直接看到来访人员及每间病房, 适中的位置可以缩短护理人员的看护距离, 使他们的工作强度降低, 从而使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得到提高。

9 层为手术室, 层高3. 9 m, 设有多间手术室及其配套用房。10 层层高5. 1 m, 设有一300 人的多功能厅, 满足会议以及院内学术业务学习交流的需要。因相邻关系的日照要求, 该楼北部为8 层, 在该楼屋顶设有遮阳构架, 在屋面布置有花坛以及小品, 形成空中花园, 不仅为患者提供了一舒适宜人的立体休憩活动场所, 同时也有助于塑造绿色健康的花园式医院形象。

建筑外在形象设计充分考虑周边环境, 与地域周边氛围相协调。该建筑体量简洁、明快, 细节丰富细腻, 充分利用材料的肌理, 构件的光影效果及建筑的形体来塑造建筑物的个性。屋顶轮廓线高低起伏, 错落有致, 立面退进有序, 变化丰富, 同时在重点部位引入感观效果强的诸如框架构件、玻璃幕墙、金属百叶等造型手法, 其轻盈的质感与开窗较小的墙面形成强烈的对比, 赋予建筑一种清新内敛稳重大气的时代特色和文化气息, 力求体现出安静典雅的医疗建筑风格 ( 见图1) 。

3 结语

我国当下正处于转型的重要关口, 而当前的医院建筑亦面临着经济体制、医学模式和技术革命的三大变革。这三大变革对医院在价值观念、功能结构、空间形态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在用地紧张的城市中心区的医院改扩建项目, 设计者首先要考虑城市法规, 相邻关系等影响因素, 在满足医院功能要求的前提下, 处理好整个医院与周边环境的关系, 在为医患双方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就诊氛围的同时, 还需要对建筑外立面包括体量、色彩、质感、比例等一系列元素进行调整, 尽量消除体量过大、过重而带来的压抑和冷漠感, 力争构建无压力的医疗氛围, 设计出符合时代特色, 体现城市文脉, 丰富城市景观的医疗建筑形象。

参考文献

[1]罗运湖.现代医院建筑设计[M].第2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

[2]周敏.浅谈医院建筑设计——以河池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综合楼设计实践为例[J].广西城镇建筑, 2013 (6) :78-82.

[3]刘彭涛, 赵新伟.某医院建筑设计分析[J].平顶山工学院学报, 2007, 16 (1) :53-55.

3.高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与考核方案 篇三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中对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分析了综合职业能力的组成以及考核方法。

关键词:高职;综合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1-0142-01

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的,是与社会经济发展结合最为密切的一种教育形式。2009年人社厅86号《关于印发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设计课程体系和内容,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并安排教学活动。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通合一、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合一、实习实训与顶岗工作学做合一。”

高职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简称,我国《教育大辞典》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解释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包括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它们同属于第三级教育层次,这种教育可以是就业前的职业技术教育,也可以是从业后的有关继续教育。”

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以完成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培养目标,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为学习内容,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组织与教学方法的研究,以工作过程的顺序进行教学活动,以校企合作为基础。解决问题的方法如下:

1.进行综合职业能力分析。

高职学校是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课程定位与方向、课程内容与要求、教学过程与评价等都要突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注重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综合职业能力包括综合职业能力、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

图1 综合职业能力分析

综合职业能力分为:基本生存能力、基本发展能力和行为能力。

(1)社会能力(基本生存能力):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行为能力(包括与人交流能力、经营管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开放社会中所具备的基本素质。

(2)方法能力(基本发展能力):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必不可少的个性心理特征的综合,(包括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信息接受与处理能力、自我学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

(3)专业能力(基本生存能力):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技能与其相应的知识。(专业知识应用能力、专业技能运用能力、专业交流沟通能力),强调专业的应用性、针对性、劳动者的核心本领。

(4)综合职业能力: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必不可少的能力的综合。也是企业需要的关键能力“一个知识、技能与智力三位一体的合金”。

2.不同专业的职业能力是不同的,下面以电子设备操作岗位为例进行分析。

表1 电子设备操作岗位专业能力分析表

电子设备操作岗位专业能力分析表

工作任务专 项 任 务

123

A聪明鼠的制作安全用电知识和安全用电操作规范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电子产品制作中常用工具的使用

B葵花向太阳的制作光电二极管、电容器、半导体器件识别与检测电子小制作产品的安装调试

3. 职业素质考核可以通过通用能力来体现出来。通用能力与职业素质考核方案如表2所示。

表2 通用能力与职业素质考核方案如下表:

分类通用能力

与职业素质考核标准考核方式

CC1语言文字能力1.发音准确,口头表达条理清晰;

2.书面表达字迹工整、语句通顺、含义清楚;

3.书面文体符合规范。研讨活动、项目报告

D2自主学习能力1.能够合理制定学习计划;

2.能够有效执行计划,并根据情况变化进行调整;

3.能够不断改进学习方法。研讨活动、成果汇报、项目报告

EE1沟通交流能力1.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

2.能夠正确理解他人的问题;

3.能够正确表达自己的意见。项目制作、研讨活动、成果汇报、项目报告

FF1安全意识1.能够在工作场所按照安全规范穿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2.具有安全操作意识,按照安全规范使用各种工具及设备;

3.具备对触电、起火、雷击等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项目制作

GG1批判性思维1.勇于质疑和表达观点;

2.在质疑的同时,能进一步提出建设性意见。研讨活动

通过研讨活动、项目报告可以考核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

研讨活动、成果汇报、项目报告过程中可以考核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项目制作、研讨活动、成果汇报、项目报告可以考核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

项目制作可以考核学生的安全意识。

4.乡镇卫生院综合医疗改革实施方案 篇四

根据省、市、县卫生工作会议精神,为推进我镇医药卫生一体化综合改革,更好地为全镇人民群众提供优质医疗预防保健等全方位服务,提高全镇人民身体健康保障水平,促进我镇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现结合我镇卫生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国家和省、市、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精神,加快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推进我镇医药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能力,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二)基本原则。坚持政府主导,强化政府责任,牢牢把握公益性方向;坚持立足镇情,积极稳妥,分步实施,有序推进;坚持综合改革,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并举,维护公益性与调动积极性相统一;坚持以人为本,正确处理政府、卫生机构、医务人员和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满足群众多样化的医疗卫生需求,实现改革成果共享。

二、总体目标和实施范围

(一)总体目标。我镇医疗卫生机构公益性管理体制和高效规范的运行机制初步建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 1

疗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公平性和可及性显著提高,有效减轻

全镇居民医药费用的负担。

(二)实施范围。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和实施乡村一

体化管理的行政村卫生室。

三、主要内容

(一)推进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

生机构公益性管理体制

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

要组成部分,是公益性事业单位,主要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

务和基本医疗服务,由县卫生行政部门统一管理。对政府举

办的乡镇卫生院在严格界定功能和任务、核定人员编制、核

定收支范围和标准、转变运行机制的同时,政府负责保障按

国家规定核定的基本建设、设备购置、人员经费和其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的业务经费,保证其正常运转。积极推进乡镇

卫生院对所属行政村卫生室实行行政、业务、人员、药品、财产、绩效考核“六统一”管理,对村卫生室承担的公共卫

生服务等任务给予合理补助。

(二)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因事设岗、全员聘用的用人机制

依据乡镇卫生院承担的工作任务,在合理核定人员编制的基础上,确定岗位设置、核定人员比例。乡镇卫生院负责

人,由县级卫生行政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公开选拔,择优聘任,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其它专业技术人员实行卫生技术人员

资格准入制度。乡镇卫生院在核定的编制范围内,按照人社

部门核准的设岗方案,所有人员实行竞争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

(三)推进分配制度改革,建立科学公平、绩效管理的考核分配机制

根据我镇卫生院的功能定位,科学核定承担的工作任

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根据承担服务的人口数量和服务

半径核定;基本医疗服务任务根据医疗服务的平均人次数、收入现状和影响医疗服务任务的特殊因素,综合考虑核定。

建立以服务数量、质量、效果和人民群众满意度为核心,公开透明、动态更新、便于操作的工作考核机制。由上级卫

生行政部门组织对我镇医疗卫生机构进行绩效考核,考核结

果与经费补助挂钩。

建立按岗定酬、按工作业绩取酬的内部分配激励机制。

我镇医疗卫生机构应依据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和公

共卫生管理岗位任务制定内部分配管理办法,定期组织对职

工绩效进行考核,实行考核结果与职工个人收入挂钩。

(四)推进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逐步建立规范的药

品供应保障体系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执行国家相

关政策和规定。我镇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的基本药物,实

行省级网上集中招标采购、市级统一配送,零差率销售。我镇医疗卫生机构应根据诊疗范围、临床路径,按照《国家基

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及国家有

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使用管理规定,合理使用基本药

物,严格规范医务人员用药行为。我镇医疗卫生机构应加强

执行基本药物价格,在本单位醒目位置公示基本药物的名

称、生产厂家、剂型、规格、价格等相关信息,公布监督举

报电话,主动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

四、主要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镇政府成立了以主管镇长

为组长,医院院长为副组长的乡村医药卫生一体化综合改革

领导小组,在全镇逐步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及时协调、制订

方案、检查督促、考核评估等日常监管工作。

(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

革是党中央、国务院践行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全民健康水

平的一项重大决策,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时间紧、任务重。

各有关单位必须从讲政治的高度,从大局出发,充分认识这

项改革的重大意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部

署上,扎扎实实把各项改革政策贯彻落实到位。

(三)突出重点,规范管理。严格按照乡村医药卫生一

体化综合改革任务和重点项目,分步实施,重点突破,整体

推进。要加强实施全过程的监督管理,确保规范操作程序。

强化督查,严格考核。乡镇卫生院要加强对村卫生室医药卫生一体化综合改革的督促检查,建立信息通报制度。

(四)强化督查,严格考核。乡镇卫生院要加强对村卫生室医药卫生一体化综合改革的督促检查,建立信息通报制度。

(五)广泛深入宣传,营造良好氛围。要切实加强我镇医疗改革的宣传工作。充分发挥舆论导向的作用,广泛利用黑板报、广播、互联网等多种方式和途径,全方位、多角度对广大干部群众进行医改宣传。重点宣传基本药物制度的意义、原则和主要政策,普及合理用药常识,改变不良用药行为,提高群众对基本药物制度的认知度和对基本药物的信赖度,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共同推进基本药物制度的顺利实施。

(六)加强培养选拔,打造人才队伍。着眼未来,从现在抓起,我们要依托上级部门开展学历教育,实习进修,业务技能培训,提高基层卫生人员的学历层次、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建立对口支援、结对帮扶等制度,定期组织并邀请县级医院的中高级专业人才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进行专业指导,不断提升我镇卫生服务的总体水平。

二O一一年九月十日

5.医疗综合能力工作方案 篇五

X属各医疗机构,医改各成员单位:

根据XX精神和XX届人大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要求,结合我X实际,X医改办起草了《XX(征求意见稿)》。现印送你们征求意见,请认真研究提出意见,并 XX时前书面(主要负责人签字加盖公章)反馈,同时发送电子版到邮箱。

联系人:

话:

箱:

附件:《XX(征求意见稿)》

XX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附件

XX综合医疗联合体建设实施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为调整优化医疗资源结构布局,促进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和资源下沉,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更好地实施分级诊疗,满足群众健康需求,根据XX精神和XX人大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要求,结合我X实际,现就全X综合医疗联合体(以下简称医联体)建设,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一)2017年,基本构建X域综合医疗联合体框架,启动医联体建设工作。

以XXX人民医院为龙头,各镇(中心)卫生院为重点,建立X镇村协调配套的综合医疗服务体系,推进“三医”联动、分级诊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建立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上下贯通的考核和激励机制,增强基层服务能力,方便群众就近就医。

积极探索对纵向合作的医联体等分工协作模式实行医保总额付费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合理设定报销水平差距,引导医联体内部初步形成科学的分工协作机制和顺畅的转诊机制。

(二)到2020年,全面推进综合医疗联合体建设,形成较为完善的政策体系。X人民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参与综合医疗联合体。建立目标明确、权责清晰、公平有效的分工协作机制,建立责权一致的引导机制,使医联体成为服务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管理共同体,X域内医疗资源有效共享,基层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

二、主要内容

(一)确定医联体组织模式。根据我X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医疗机构分布、功能定位、服务能力、业务关系、合作意愿等因素,进一步发挥各类医疗资源作用,尊重基层首创精神,探索分X域、分层次组建多种形式的医联体,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流动。按照双向选择、组建综合医疗共同体。

X域内组建综合医疗共同体。以X人民医院为引领、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实行X镇村一体化管理,建立综合医疗共同体,充分发挥X人民医院的城乡纽带作用,形成X镇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构建X镇村三级联动,以X管镇、以镇管村的X域医疗服务体系。

(二)构建医联体内部分工协作机制

6.医疗机构综合督查工作小结 篇六

2010年第四季度医疗机构综合督查工作小结

武威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

医疗监管工作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与就医安全,关系到社会稳定与和谐,为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执业行为,强化依法执业,保障医疗安全,根据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有关安排,我所组织对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和县妇幼保健院开展了第四季度医疗机构综合督查工作,现将有关情况小结如下:

一、综合督查情况 对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和县妇幼保健院采取查阅资料、听取汇报和现场抽查等方式进行了综合督查,督查的具体结果是:

(一)依法执业。3家医疗机构均持有有效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放射诊疗许可证》和《母婴保健技术服务许可证》,县人民医院和县中医院配置的大型医用设备均有《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证》。所抽查的54名医护人员均持有相应的有效资质证书和执业证书上岗执业。所查医院均未超范围开展诊疗活动,未发现将科室和房屋承包、出租的情况。临床用血规范,开展临床用血业务的医疗机构血液全部来自武威市中心血站。

(二)院务公开和投诉举报。3家医疗机构均严格落实了甘肃省卫生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医院院务公开的通知》文件精神,按要求对医疗机构概况、医务人员基本信息、医疗服务基本情况、医疗服务时间、药品价格及收费等在医院醒目处进行了公开,为广大患者就医提供了便捷服务。所查医院均有接受投诉举报的具体执行、监督和管理机构,在医院显著位置公布了投诉举报的地点、时间和方式,除县人民医院设有专用的投诉举报场所外,其他医疗机构均无专用场所和专职负责接待人员。

(三)治理过度医疗和医疗服务质量管理。3家医疗机构均开展了医生“四排队”和分析工作,落实了医疗机构“八排队”制度,定期对患者进行了满意度调查,建立了医疗事故重大差错报告制度,落实了院长行政查房、三级查房和药剂师查房制度,建立了处方权相关制度,开展了处方权管理工作。在本季度3家医疗机构患者平均住院日为8天,平均住院费用为1697.78元,平均门诊费用为61.14元,单病种平均费用为1447.67元,大型医用设备(CT)检查阳性率平均为53.47%,彩超检查阳性率平均为53.85%。

(四)公共卫生及健康咨询开展情况。所查3家医疗机构均按照省卫生厅《关于进一步强化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职能的实施方案(试行)》要求,设立了公共卫生科,开展了疾病统计与分析工作,设有专职的传染病疫情报告人员,能够对传染病信息进行审核和疫情自查。预防接种单位具备资质证书,预防接种人员均持有有效的执业资质证书上岗,疫苗接受、购进记录真实、完整。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到位,能够定期开展医疗器械、用品消毒与灭菌效果监测,医疗废物处置符合要求。

二、存在的问题

1.除县人民医院外,其余2家医院虽然成立了投诉举报相关部门,但未配备专职工作人员,未提供专用的场所和设施,未建立投诉举报管理档案。

2.各医院虽然对疾病进行了统计和疾病谱排序,但由于无统一的统计、分析标准,疾病谱排序和分析对临床指导无实际意义。

3.目前为止,我县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均未获得职业健康检查资质和职业病诊断资质,职业病依法上报工作空缺。

三、今后打算

在今后的综合督查工作中新问题、新挑战将会不断产生,我们将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探索新思路、不断完善监督方式方法,以学补拙,努力完成综合督查工作任务,提高医疗机构监督管理水平。

7.医疗美容综合监管执法工作总结 篇七

为进一步加强医疗美容服务监管,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人民健康,根据《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等7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美容综合监管执法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2020年6—10月,组织开展了医疗美容综合监管执法检查,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截止2020年10月底,辖区内有医疗美容机构1家(未开展诊疗服务)。执法检查期间,对辖区内1家依法取得相应资质但未开展医疗美容服务的医疗机构、14家可能开展医疗美容服务的医疗机构和57家生活美容机构开展了现场监督检查,发出监督意见书4份,未发现辖区医疗机构、生活美容机构未取得合法资质开展医疗美容服务和使用医疗美容相关药品、医疗器械的情况。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生活美容机构准入门槛低,从业人员素质不高,法律意识淡漠,对医疗美容内在的巨大风险认识不足,部分美容院虽未开展医疗美容服务,但在巨大利益的诱使下,仍然采用私自发布医美广告或向消费者提供不正规医美信息等手段向消费者推介医疗美容,潜在安全隐患大。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8.医疗安全专项整顿工作方案 篇八

医疗安全专项整顿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加强医疗安全管理,防范医疗安全风险,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广东省加强医疗安全管理和风险防范专项整顿工作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制定我院的“医疗安全专项整顿工作方案”,现将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目的

以“提高医疗质量,加强医疗安全管理”为主题,围绕医疗服务质量与医疗安全各重点环节,通过查找、讨论、培训、考核等有效措施,强化安全和责任意识,进一步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

二、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组员:

三、实施步骤

(一)完善资料阶段

各部门及科室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目标,参观、学习上级医院的资料,结合我院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制度、流程。

(二)自查阶段 各部门及科室要根据《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广东省加强医疗安全管理和风险防范专项整顿工作方案的通知》有关要求,开展医疗安全自查活动,查找医疗安全隐患和薄弱环节,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并实施整改。对医疗安全情况进行全面检查,特别是急诊科、手术室、药剂科、供应室、产房等重点部门。自查结束后各部门、科室书写自查报告,于3月13日(周一)统一开会讨论解决方案。

(三)集中检查阶段

针对自查中发现的问题及医疗安全工作方面存在的缺陷,我院将组织集中检查并改进完善。

三、有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按照《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实行负责制,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实施和督查。各科室要建立健全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管理组织,做到组织、人员、责任、任务“四落实”,切实把医疗安全专项整顿活动抓紧抓好抓实。

(二)加强学习,提高认识。要通过学习牢固树立医疗安全是医疗的生命线,坚持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生命至上、以人为本的理念,科学诊治、规范操作、优化流程、细化服务,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深入开展医疗安全大检查,落实各级管理责任制。

(三)加强检查,督促落实。各职能部门要组织对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工作进行自查和整改,特别是对重点部门、关键环节进行重点检查,对自查、督查中发现的问题要立即整改。

(四)整顿方案要求:

1、医务科、护理部要有针对性地制定学习计划,组织医护人员学习医疗风险防范相关知识。

2、健全18项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并在诊疗活动中严格遵守。

3、建立健全本机构医疗安全与风险管理体系,完善医疗安全管理与风险防范相关工作制度、应急预案和工作流程。

4、加强围产期安全、围手术期安全、有创操作、危急值报告、实验室安全风险管理,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5、认真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相关制度和规范,建立对医院感染重点部门、重点环节的安全风险监控和管理机制,针对发现的问题要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

6、加强对药品和医疗器械临床应用的监管,加强对不良事件等安全信息的监测,做好药品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报告及处臵工作。

6、加大对产房、手术室、门急诊、消毒供应室及实验室等医疗风险较高的科室和部门的规范管理与风险防范力度。

7、重点加强对针刺、针灸等中医侵入性治疗操作,以 及针灸针具、拔罐器具、药浴容器等器具消毒灭菌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8、认真执行清洗、消毒隔离制度,落实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严格规范临床操作,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做到质量控制过程有记录和可追溯,最大限度地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必须一用一灭菌,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不得重复使用。

9、强化对艾滋病、乙肝、丙肝、梅毒等血源性病原体的识别、监测与管控。遵循“标准预防”和“基于疾病传播途径的预防”原则实施防护与隔离,采取有效措施,管理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尤其对涉及操作范围大、过程较为复杂的有创操作,以及不同个体之间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接触的相关临床诊疗操作,要加大管理力度,坚决杜绝医源性因素导致的疾病传播。

**

9.医疗服务质量工作方案 篇九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医患安全为目标,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优化医疗服务流程,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建设,认真查找和解决医疗服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升质量、提高水平,努力改善患者的就医感受,为广大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二、活动范围

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中心血站、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卫生执法监督机构。将各类社会办医疗机构纳入活动范围,实现医疗卫生系统全覆盖。

三、工作目标

(一)加强班子和制度建设。全面落实各项卫生行政管理政策,着力解决综合管理中存在的水平不高、管理涣散、制度缺失、政令不通等问题,实现医疗单位纪律严明、管理严格、政令畅通、心齐气顺的目标。

(二)加强和规范质量建设。全面落实各项医疗服务核心制度,着力解决医疗卫生管理中存在的规范不严、操作不当、质量不高等问题,实现医疗单位规程齐全、照章办事、按规操作、合理诊疗的目标。

(三)加强行风建设。全面落实行业监督防控制度,着力解决药品和医用耗材购销不规范、医疗环境较差、服务态度不好等问题,实现医疗单位药品购销规范、诊疗环境优化、服务态度明显好转的目标。

四、工作内容

(一)加强班子建设,提升管理能力。一要明确责任。院长是医院质量管理第一责任人,要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质,坚持正确的政绩观。院长要尽量减少临床专业技术服务,以主要精力加强和改善医院管理、维护公益性质。二要强化考核。院领导要定期研究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改善服务态度等工作,确立质量与安全工作重点目标,组织开展经常性监督检查,针对存在的问题,落实持续改进措施。要建立科室每周一次、医院每月一次的医疗服务质量讲评分析会,查摆问题、分析原因,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确保医疗安全。三要加强督导。要全面推行医院院务公开制度,向社会公开相关信息,接受群众监督,听取群众意见;要结合医师定期考核、医务人员医德考评等,建立医院及其医务人员违法违规行为公示制度。院长重点要体现在“接地气”上。

(二)健全工作制度,建立长效机制。一要整章建制。各级医院要根据职责分工,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省医务人员医德考评实施细则》及医院建设标准、医务人员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和新医改政策要求,结合实际,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二要规范操作。在具体工作中要严格依法执业,行为规范。三要严格奖惩。要根据相关制度制定具体的违规惩处规定,引导约束全体医务人员按章办事、按规操作,并建立长效机制,扭转因制度不落实、执行不力而引发医疗安全隐患等问题。

(三)规范医疗行为,消除安全隐患。一要严格落实各项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度。坚决落实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分级护理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等医院核心制度。二要加强重点环节质量控制。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重点加强手术室、产房、重症监护病房(ICU)、血液透析室、感染性疾病科、口腔科、新生儿室、内窥镜室等部门感染管理工作,提高医院感染诊断水平,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加强医疗技术和人员资格准入,严格对大型医用设备、介入技术、人工关节等高新技术的准入和临床应用管理,维护患者安全,坚持做到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因病施治。三要加强护理质量管理。加强临床护理工作,营造关爱患者的氛围。临床护理工作要将“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融入日常护理工作中,倡导微笑服务,努力营造关心病人、爱护病人、尊重病人、帮助病人的氛围。积极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强化分级护理质量管理,切实落实基础护理和危重症病人的护理质量,确保患者医疗安全。加强对急危重症患者的护理管理,提高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健全护理业务培训制度,强化护理人员“三基三严”训练与考核,提升护理服务水平和质量。四要开展专项活动。各级医院要加强人才培养和技术引进,大力发展重点学科。要开展以卫生政策学习考核、医疗护理技术操作演练、医疗文书书写、科研成果展评等为内容的岗位练兵活动,提升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服务能力和水平。各县区卫生局要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理论测试、督查考核、专家点评、突击演练、满意率调查等活动,检验质量大提升活动的成效。五要采取切实措施,努力降低次均医疗费用。全市各级公立医院要以次均住院费用为基数,做到零增长,并采取综合措施,降低药占比,努力减轻患者的就医负担。一是要继续执行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制度;二是采取切实措施,提高基本药物使用率。三级医院基本药物使用率不得低于15%,二级医院不低于30%,基层医疗机构不低于80%。新农合患者目录内药品使用率市级三级85%以上,市级二级90%以上,县级医疗机构95%以上;目录内诊疗项目使用率市级医疗机构比例80%以上,县级达到85%以上;三是继续开展临床路径、单病种费用限价管理;四是开展预约诊疗、错峰服务、延长专家门诊时间等具体措施,使患者的就医感受明显好转。

(四)加强学科建设,注重人才培养。一是强化学科管理,加大学科资源投入,增加临床绩效。加强单位和科室重点学科管理,建立学科建设领导小组,实行学科带头人负责制,明确人员分工,制定学科规划和具体措施,建立医疗、教学、科研、财务、质控人才培养、实验室建设等相关档案。加大经费和设备投入,单独设帐,加强学科带头人经费使用自主权,建立经费管理监督审计制度,确保经费按计划使用、支出合理规范。鼓励引进新技术新项目,提高诊疗水平,临床绩效逐年增加。二是强化梯队建设,培养后备人才,提高科研水平。培养学科带头人的管理能力、创新意识和学术水平。深挖后备学科带头人的发展潜力,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梯队结构合理。建立横向人才培养制度,学科内每年派出人员外出进修学习,加大人才储备。明确学科发展方向,使其能够承担省市级科研课题,鼓励联合攻关课题,争取国家和自然基金课题,每年有在国内外核心期刊杂志发表的论文,每两年有市厅级进步二等奖1项以上。科研成果能够被广泛推广,对学科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五)强化防控机制,改进行业作风。深入开展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加快推进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全省统一实时监控软件的安装运用,加强廉洁风险防控,全面提升医院管理和行风建设水平。一要加强财务管理。要坚持“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财务管理原则,医院一切财务收支必须纳入财务部门统一管理,严禁医院、部门、科室设立账外账和“小金库”。建立科学决策机制,实行重大经济事项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重大项目必须经集体讨论并按规定程序报批。实行分级负责,责任到人。要向社会公开收费项目和标准。在显著位置通过多种方式(如电子触摸屏、电子显示屏、公示栏、价目表等)公示医疗服务价格、常用药品和主要医用耗材的价格。二要加强物资管理。加强药品、材料、设备等物资的管理,严格实行医院成本核算制度,堵塞漏洞,降低医疗服务成本和药品、材料消耗。要严格执行国家、省、市关于建立基本药物制度和药品管理规定,严禁擅自网下采购。三要加强收费管理。严格执行住院患者费用一日清单制度,将药品、医用耗材和医疗服务名称、数量、单价、金额等告知患者。患者出院时,提供详细的总费用清单。要接受患者价格咨询和费用查询,如实提供价格或费用信息,及时处理患者对违规收费的投诉。要完善医疗服务项目的病历记录和费用核查制度,定期对患者费用进行核查,病历没有记录的医疗服务项目不得收取费用。四要加强行风督查。充分运用卫生系统典型案例教育警示医务人员,自觉抵制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坚决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不断增强遵纪守法自律意识。坚持合理检查、合理诊断、合理用药、合理治疗,进一步完善行业监管制度,严格医疗服务行为监督。加强医患沟通,充分尊重患者知情同意权和选择权,维护患者合法权益,畅通投诉渠道,及时处理化解矛盾和纠纷。

(六)开展创建活动,弘扬医院文化。通过一系列创建活动,使医院形成“优质、奉献、诚信、创新”的浓厚氛围。一要开展优质服务创建。具体为:加强窗口服务管理,创新窗口便民方式,配备相当工作力量,提高窗口工作效率,缩短患者等候时间。科室楼层合理分布,标识指示规范清晰、醒目易懂。内外环境整洁、舒适,服务诊区安全、温馨。服务态度良好,语言文明规范,不说服务忌语,坚决杜绝“生、冷、硬、顶、推”现象。落实“首诊负责制”和“首问负责制”。提供双休日办理出入院手续服务,新农合患者大病保险实行出院即报。二要开展平安医院创建。具体为:抓好医疗安全责任制、生产安全责任制、治安消防安全等责任制的落实,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强化治安防范工作,认真落实安全责任制,加大“人防、物防、技防”治安防范工作的力度,建立和完善各项安全措施,突出抓好门诊、财务、药品、剧、仓库、微机、配电室等重点部门的管理。根据公安部门要求,安装电子监控系统。加强内部保卫工作,建立健全保卫组织,二级以上医院全部设立警务室,提高保卫人员素质,配齐器材和设备。积极配合公安部门综合治理医院周边环境,防止和及时处置“职业医闹”,确保医院正常工作环境和医务人员人身安全。

五、实施步骤

(一)工作部署阶段(20xx年12月)。

市卫生局制定下发方案,全面安排部署。各县区卫生局和市直各医疗单位根据市卫生局的安排,结合本地本单位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特别是针对服务态度不好、服务质量不高、患者意见大等问题要制定具体奖惩措施,切实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二)组织实施阶段(20xx年12月—20xx年10月)。

各级医疗卫生单位要制定实施细则,全面落实活动各项重点工作任务。要加强信息报送工作,各县区卫生局和市直医院要及时将各医疗机构活动开展情况以工作信息形式报送市卫生局,每月至少报送一次。

(三)督导检查阶段(20xx年11月)。

各县区卫生局对本辖区开展医疗服务质量大提升活动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和指导,确保医疗质量服务提升活动落到实处。市卫生局将组织力量,对全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质量大提升活动进行全面考核测评,同时纳入对县区和市直单位考核目标。

(四)总结交流阶段(20xx年12月)。

各县区卫生局要采取各种形式组织召开经验交流会,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总结,公布检查和评价结果,促进医院管理评价制度和医院管理长效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在此基础上,市卫生局将对全市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全面总结通报。

六、工作要求

(一)切实加强领导。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切实加强对医疗服务质量大提升活动的组织领导,各县区卫生局成立医疗服务质量大提升活动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负责辖区医疗服务质量大提升活动的指导、评价和监督检查工作。各县区卫生局要按照市卫生局的统一部署,结合辖区实际情况,负责本辖区活动的具体实施,并定期向市卫生局书面报告活动进展情况。各医院要成立医疗服务质量大提升活动领导小组,组长由院长担任,负责本单位活动的具体实施。

(二)深化活动内容。各县区卫生局和市直医疗卫生单位要认真落实质量大提升活动方案,积极拓宽活动内容,丰富活动形式,创新活动举措,使服务质量大提升活动从阶段性逐步转入制度化、规范化的常态管理轨道。

(三)强化责任追究。探索建立加强医院监管、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避免或减少投诉上访和减少医疗纠纷发生的体制机制,落实跟踪评价和责任追究制度。通过追究责任人、责任科室和相关领导的责任,促使医院服务态度明显改进,服务质量明显提高。

10.医疗综合能力工作方案 篇十

(2017年)

我院实行院长领导下的院科两级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在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指导下,由质控科、医务科、院感科和护理部共同负责医院医疗、护理、院感质量管理工作,同时成立各种相关委员会(病案管理委员会、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输血管理委员会、放射诊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护理和医学伦理管理委员会)履行相应的管理职责,并根据卫生部《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版)》要求不断完善。

院长为医疗质量管理第一责任人,领导本院的医疗质量管理和决策;分管副院长负责具体管理工作。

医院质量管理组织职责:负责制定全院医疗质量管理计划;负责研究、制定质量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承担全院医疗质量教育培训活动;组织医疗质量监控和评价工作;负责监督、指导各科室和部门的质量管理工作;负责调查分析医院发生的医疗、护理缺陷的原因,并有效判定医疗缺陷的性质、不断完善医疗护理工作流程和制度;研究法律法规和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疗质量的规定和要求,关注和研究国内外医疗质量管理的新方法、新模式和动向;负责医院医疗质量的分析、总结和反馈,并提出改进措施。

科室质量管理小组职责:在科主任领导下负责本科室的质量管理教育和培训;负责执行、落实各项与医疗、护理质量有关的规章制度,对执行情况进行经常监督和检查,包括自查自纠、病历评审、纠纷事故报告处理及整改措施,并有记录;按照院感、医疗质控要求,严格本科室的质量控制工作,遵守合理用药原则,每月至少应有1次质量控制活动,对医疗质量中存在的缺陷,应有改进措施并及时纠正;负责统计重点疾病、重点手术的死亡、再入院、再次手术质量监测指标、手术并发症质量指标、重返质量监测指标;及时报送运行病历、归档病历整改反馈单;加强医疗技术准入管理,规范开展新技术,提高医疗水平。

医疗质量教育培训:根据医院医疗质量管理要求和不同时期上级卫生主管部门的规定,对不同层次的医务人员采取不同方式进行教育和培训;每年对进修、实习医师进行有关医疗质量要求的教育培训,对新进入临床的见习医师进行医疗质量及病历书写的岗前培训;根据上级卫生主管部门不同时期的医疗质量要求,利用晨会等场合向医务人员讲解有关规定,并提出管理要求;根据各临床科室的管理需要和要求,讲解有关医疗质量的规定。

每季度至少召开1次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会议,针对全院医疗质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改进措施。

医疗质量控制考核标准体系:医疗质量的控制主要是对医务人员在医疗服务过程的检查控制,以保证医疗质量目标的实现和持续改进。我院考核评估标准体系包括三个体系,即医疗质量考核评估标准体系、护理质量考核评估标准体系和院感考核评估标准体系。护理质量考核评估由护理部执行,院感质量考核评估由医院感染管理科执行,医疗质量考核评估由质控科、医务科及相关科室执行。

一、质量目标:

1.按照《四川省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版)》的要求,开展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使医疗质量充分体现“关爱和服务”。

2.不断优化医疗服务流程,保证医疗服务质量。

3.根据医院内外环境和医院资源等条件,尽量满足病人的合理要求,不断提高病人满意程度。

4.规范医疗管理,执行医疗核心制度,规范医疗行为。

5.严格执行医疗技术准入管理,按二级乙等医院标准、开展二级乙等医院医疗技术。6.认真执行《病历书写基本规范》、提高病历质量,甲级病历≥90%。7.质量指标(具体指标见附件):

1)完善危重病室的质量控制:设备资源配置、人员资质、技术准入达到相关要求;实行“危重程度评分”,定期评价诊疗质量,建立压疮、管路脱落发生率结果质量监测;执行院感的目标监测;由相关科室负责对科内医生进行相关技术培训工作。

2)不断完善合理用药管理工作,促进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各项指标应达到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规范处方点评工作,处方合格率≥90%。

3)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科学、合理、规范输血,成分输血率≥65 %,输血适应症符合率≥90%。

4)按卫生行政部门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管理的要求,对医院感染指标进行统计分析,规范院感管理工作,开展综合性监测和目标性监测,落实重点部位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5)规范消毒供应中心的布局流程、基础设施设备的配置,清洗、包装、灭菌等质量符合卫生部“两规一标”的要求。

6)完善信息系统功能,建立病案首页标准库,监测临床医疗质量评价指标,指导医疗质量持续改进。

7)将择期手术的术前平均住院日纳入院、科两级质量的监控指标体系,对住院时间超过30天的患者,进行管理与评价。

8)加强对死亡类、重返类、安全类、手术并发症及麻醉质量各项指标的管理。

二、考核标准:执行四川省病案质量控制中心《四川省门急诊病历质量评分标准》、《四川省住院病历质量评分标准》及《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的要求;执行《绵竹市第二人民医院医疗质量管理考核标准》。

三、考核方法:

每月由各职能科室按《绵竹市第二人民医院医疗质量管理考核标准》分工要求,分别对相关科室进行考核,考核与科室绩效挂钩。考核结果由质控科汇总,报分管院长,经院务会研究后交财务科进行奖惩。

环节质量检查:在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领导下, 在分管院长安排下,由医务科、质控科、护理部、院感科组织相关人员,按照相关质量标准,分期或不定期到相关科室进行各种专项检查,每月由质控科根据检查结果出具环节质量检查分析报告总结并通报,将总结报各分管院领导,对责任人按《绵竹市第二人民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奖罚办法》(2014年调整)处理。

运行病历检查:科主任负责各自科内运行病历的实时督查、质控工作;每月由质控科不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对各临床科室运行病历进行检查, 每次每位医生被抽查的病历不少于2份,对发现有问题的病历要限期整改,将通报情况报分管院领导,并全院通报,对问题病历的责任人按《绵竹市第二人民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奖罚办法》(2014年调整)处理,科室要及时报送整改反馈情况。

归档病历评审:在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领导下, 每月,由质控科组织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成员,对所有死亡病历、部分出院病历进行评审,质控科要进行汇总分析,相关情况送呈分管院领导,并全院通报,对问题病历的责任人按《绵竹市第二人民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奖罚办法》(2014年调整)处理,科室要及时报送整改反馈情况。

四、评价和督促改进内容:

1.医德医风、医疗服务,科室人员岗位职责及履职情况。2.应急救援、急救能力。3.科务管理。

4.业务学习、“三基三严”培训与管理,实习带教管理情况。5.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情况。

6.科室质量控制小组履职情况,是否适时进行质量控制工作。

7.手术分级管理制度、重大手术报告制度、手术审批制度落实情况;围手术期管理。

8.运行病历与出院病历(全部死亡病历、输血病历)质量评定。

9.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情况;合理用药检查,药剂科对各科处方指标、抗菌药物用药指标、外科清洁手术预防用药指标的统计分析。

10.出院医嘱和康复指导是否规范。

11.院感管理,传染病管理;医疗废弃物的处理情况;院感科对医院感染管理指标的统计分析。

12.医务科、医学伦理委员会对技术准入与技术标准管理。13.科室对医疗缺陷、医疗投诉、医疗纠纷及医疗事故的报告处理。14.科室出院病历归档管理。

15.门诊管理,门诊服务流程的优化情况。16.仪器与设备的使用、管理登记情况。

17.危急值处理和记录情况;辅查报告审核、复检与发放制度。

18.手术科室择期手术的术前平均住院日;临床科室对住院超过30天的患者,进行分析评价。

19.各科室对死亡类、重返类、安全类、手术并发症及麻醉质量各项指标的分析评价。

20.对医疗质量关键环节(危重病人管理、围手术期管理、输血与药物不良反应、有创诊疗操作、新开展的业务技术管理等)、重点部门和重要岗位(急诊、手术室、麻醉科、危重症病室、内镜室、产房、新生儿病房、供应室等)、重点人群(新上岗和新调入人员、实习进修人员以及平时责任心差、技术水平低、医疗缺陷多的人员)督查管理。

附件:绵竹市第二人民医院医疗质量管理考核标准 一:医疗质量考核评估标准体系

1、各科室医疗质量考核办法

(1)、临床科室医疗质量考核办法

(2)、急诊科医疗质量考核办法

(3)、门诊医疗质量考核办法

(4)、麻醉科医疗质量考核办法

(5)、药剂科医疗质量考核办法

(6)、医技科医疗质量考核办法

2、相关单项医疗质量考核标准

(1)、绵竹市第二人民医院运行病历书写质量判定标准

(2)、十八项核心制度考核细则

(3)、输血病历考核标准

(4)、辅助检查报告书写质量评分标准

3、相关质量指标

二:护理质量考核评估标准体系 1、2017年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持续改进计划 2、2017年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目标

3、护理部夜查房安排

4、护理部节前检查

5、护理质控安排

6、护理质量考核标准 1)、不良事件管理质量评价标准 2)、护理投诉管理质量评价标准 3)、护理人员岗位培训质量评价标准 4)、护士长行政管理质量评价标准 5)、护理人力资源管理质量评价标准 6)、手卫生管理质量评价标准 7)、仪器设备管理质量评价标准 8)、导管护理管理质量评价标准 9)、跌倒坠床管理质量评价标准 10)、压疮管理质量评价标准 11)、安全用药管理质量评价标准

12)、患者身份识别与沟通管理质量评价标准 13)、护理文件书写管理质量评价标准 14)、供应室管理质量评价标准 15)、手术室管理质量评价标准 16)、围手术期病房管理质量评价标准 17)、围手术期手术室管理质量评价标准 18)、行为规范管理质量评价标准 19)、护理服务管理质量评价标准 20)、病区环境管理质量评价标准 21)、产房护理管理质量评价标准 22)、急诊观察室护理管理质量评价标准 23)、急诊护理管理质量评价标准 24)、抢救车管理质量评价标准 25)、内窥镜室管理质量评价标准 26)、二、三级护理管理质量评价标准 27)、输血管理质量评价标准 28)、一级护理管理质量评价标准 29)、患者约束管理质量评价标准 30)、肿瘤科护理管理质量评价标准 31)、中医科护理管理质量评价标准 32)、门诊护理管理质量评价标准 三: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评估标准体系 1、2017年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 2、2017年医院感染管理质控计划 3、2017年医院感染管理监测计划

4、各科室医院感染管理每月自查考核标准

5、医院感染管理每月考核评分标准

6、污水检查记录

7、医疗废物管理督查记录

8、清洁消毒质量督查

9、手卫生依从性检查表

10、多重耐药菌隔离护理督查记录

11、多重耐药菌消毒登记

上一篇:银行员工党员自我评价下一篇:保险公司普法总结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