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到中秋分外圆

2024-09-18

月到中秋分外圆(精选11篇)

1.月到中秋分外圆 篇一

在小时候的印记中,中秋吸引我的总是那一轮白净的圆月。中秋的圆月,是整个漫长而生机无限的秋天里的美妙点缀;中秋的圆月,使秋天充满了更迷人的魅力;中秋的圆月,总带来许多神奇的故事和无限的遐思。如今,中秋吸引我的不仅仅是那圆月的魔力,更是她的意境,她的情思。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

中秋时分,那既是收获的积累,又是收获的开端。说它是积蓄,是由于夏收才过不多时候;说她是开端,是因为秋天迈着她硕果累累的脚步迎面向我们走来。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

月光下,人们品尝着节日的美食,谈论收获的话题,细嗅着中秋与众不同的气氛,遥思着远方的亲人。中秋是《十五夜望月》中的“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的绵绵情思;更是《水调歌头》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慷慨豪情。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

团聚在一起,赏月,吃月饼,茗茶,谈天说地……心与心的贴近,人与人的和谐,让我陶醉其中,感受着亲人们相互间的爱!

中秋的月饼,一口咬下去,由外而内,感受到了生活的香甜。我不仅吃出了月饼本身就拥有的那种甜美的滋味,更体验到了人们对自己亲人的看似微不足道的爱,那种深沉的绵长的爱。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也喜欢中秋的月亮。

圆圆的月亮代表着人们对亲人无穷无尽的思念,它意味着的那令人泪流满面的爱。似银盘的月亮与皎洁的月光为人们送去了安慰和喜悦,它让每个人的心中都拥有爱,充满情。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它每年都能给我带来新的感受,新的体验,新的收获,新的爱!

2.月到中秋分外圆 篇二

“妈,晚上我得穿秋衣去,好像要下雨。”儿子上学前提出了有关秋天到来的个人要求。

中秋节的前一天,天忽然变得更加阴沉起来,好像对我们这些回家团圆的人有什么不满。“好不容易盼到八月十五,老天却不给脸面!”我也有一些不耐烦。

但无论如何,八月十五是要回家过的,父母都已近耄耋之年,陪父母过中秋是我们做儿孙的义不容辞的责任。

第二天如期回家,天放晴了,好暖的太阳又一次令我们感动和欣慰。像往常一样,父母把我们迎进屋里,“住下吗?”父亲也还是那句一直以来见到我们的第一句话。

“不住了,明天我要值班。”我很歉意地对父亲说。

“那他们呢?”

“孩子明天下午要到学校去看书。高三了,再紧张一年吧。”

父亲脸上掠过一丝淡淡的遗憾。

依然同往常一样,简单的寒暄后,急急忙忙地烧水,刷碗,沏茶,搬小桌、马扎。自己倒两碗水,喝过之后又开始去准备饭菜。多少年来,父亲总是这样,好像儿子们的回家就是他最大的节日,他就像这个家庭里唯一的主人,似乎需要经过精心的准备才能满足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们的所有愿望与需求。

“爹,等会儿再说吧。现在才10点,我们都不饿。呆会儿我们去做。”弟弟看着急急忙忙的父亲,心疼地说。

“孩子们会饿得慌。”完全是一向善意的谎言。“今日你们买的鸡太多,我留下几只放在你大哥的冰箱里,我馋的时候炖来吃。”说完,拎起几只白条鸡就往外走。

“爷爷,我去吧。”侄儿忙跑过去。

“不用。等会儿你炒菜,让你叔们歇歇。”

看到他的举动,我们都能完全理解,尤其是我。我从1980年到县城里上学,至今已经28年了,28年来,我没有多少时间同他在一起,我自己知道,特别是1988年参加工作以来,工作的繁重与劳累,个人家庭生活的支撑,孩子的养护与教育,使我除了能在春节的那几天里多陪陪他们,晚上和他们睡在一起尽享“热炕头”的温馨与浓郁的天伦之外,我是很少回家的。想一想,真觉得对不起他们。都将近80岁的人了,除了毅然在自己的两亩多贫瘠的土地上耕作之外,还时不时地到离家七八里路的农场去“打短工”。我们也曾断然拒绝他自己种地的要求,更是为了不让他到农场劳作召开过专门的“家庭会议”,进行过长达五个小时的“谈判”,但都无济于事。

“我身体还很好,不干点活干啥。成天在家呆着,等死。人家城里人不是都围着操场马路的转悠吗?我没处转悠,也不想转悠,干点轻快活儿又累不着,为啥就不让我干呢?我不想每天在家憋着,闷得慌。憋出病来更不合算。你们的日子也都不好过,我多少挣点儿就少跟你们要点儿。”

“我们弟兄六个又不是养不起你,你这样自己种地还出去给人家干活,让我们的脸往哪儿搁?”六弟大胆地质问,眼里充满了祈求。

“这有啥?人家又不是不知道你们都很孝顺。我住的挺好,吃的也挺好。你寻思人家都是瞎子,都是傻瓜!”父亲说得很激动。

大家面面相觑,都把目光集中在我身上,可能认为父亲最听我的话,最尊重我的意见,因为,毕竟我读的书多,又一直在外面闯荡,见识多。父亲从来没有训斥过我,也没有拒绝过我的一切需求。

可是我也从来没拒绝过父亲对我的一切要求,我也是很为难。

“既然咱爹还能干就先让他干着。他干了一辈子不能因为我们都成了家就一下子停下来。我不大在家,家里的活儿你们替他干点儿,他出去时你们有空就去接接他,特别是回来晚了的时候。以后花钱多了我们都拿点儿,我多出一些,权当替他干点活儿。”

十年前的那次辩论我历历在目,每每想起我就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挤满咽喉。我们都很感激父亲,不仅仅是因为他养育了我们,更重要的是他给予了我们每个人一种极为难得的品格与精神。

父亲回来了,一阵窸窸窣窣,又提着另外几只鸡出去,手里拿着小斧头。

我急忙追了出去。“爹,我来剁。”顺手接过他手里的鸡。四五只鸡,自然是沉甸甸的。

“你歇着吧。我又不累。”

“我歇啥?坐车回来还能累着?”

我在院子里开始剁鸡,五弟开始生火炖羊肉,六弟在一旁择菜,侄子两边帮忙。大哥、二哥自然在喝他们的水,对于这类活儿,他们基本上是“门外汉”。

饭准备停当,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有说有笑的推杯换盏。喜庆佳节,饭桌上少不了对天南地北、家里家外的大事小事儿的关注与交流。

“我想跟你们说个事儿。”酒过三巡之后父亲说,“我今年觉得身体不太好使了,也常忘事儿,干点轻快活儿还行,有些活儿干不了了。家里的地多数是你大哥帮着干,现在他家里地又多,你大哥也快50了,我不能光拖累他,我想把地和枣树都分了。”

“你想咋样就咋样吧。”我们说。“我想把地分成两份儿,给你两个兄弟,他两家都三口人才一个人的地。他们又不像你一样算是有正式的工作,都是农业人口,早晚得回来种地。别人的地都多,他们少,所以把地分给他们俩,到时候我跟他们俩要粮食,我和你娘的零花钱你们弟兄六个人平摊。枣树,也有你一份。你稀罕(喜欢)枣树我知道,再说到时候这也算是我分给了你一份家当。你们看行吗?”我知道爹主要是在征求我的意见,尽管最后用的是“你们”。

“你想咋样就咋样吧。”我们还是那句话。

“你的枣树可以让他们管理着,到时候有收成就让他们给你送去。”

“我又不大回家,要不要无所谓。”

“那还行?有几棵枣树也算是老家有家产。你念书多,工作又好,所以几次家里分家啥也没给你,连你买房子我也没给你添点啥。这些枣树有些就该是你的,再说后来我栽的一些你也料理过。家里有几棵枣树,即便以后我和你娘都没了,你也有个念想。”父亲说得非常伤感,表情显出从未有过的酸楚。

我肯定眼圈红了,视线有一丝模糊,鼻子就好像在硬硬的什么东西上碰了一下似的,酸痛难受。

“好。爹,咱不说了,咱喝酒。”大哥的感受肯定也和我一样。“对,爹,咱喝酒。”大家一起说。看来大家的感受都一样,要不怎么说是亲兄弟呢。

一直到晚上回家,我的眼睛酸涩涩的,没有什么话说,也不想说什么。

“爸,你看,今天的月亮多么圆呢。”儿子有意在调整我的情绪。

“真是的,我看比每年都圆,看天上多么清亮啊。”妻子也跟着说。

一轮圆圆的明月正从我老家的方向徐徐上升,圆润静穆,银光四射,使得在它周边一丝丝微云就像刚从洁净的秋水中清洗过的一样,晶莹剔透,令人怜爱。此时我想,这中秋的月亮不正像我父亲大半生的精神品格吗?洁净、温润、无私、博大,给他的儿女们难以表达的呵护与关爱,并默默地用自己的行动濡染着自己的孙男嫡女。此时此刻,父母和家中的哥哥弟弟们一定还在院子里喝茶聊天,庆幸金秋的丰盈收获,筹划来年的美好生活。

明年中秋的月亮一定会更圆更亮,我想。

经典句摘:

3.月到中秋分外明 篇三

——百尺河小学开展“我们的节日·中秋节”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中秋节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中秋节的最大意义与主旨是“团圆”。团圆与和谐紧密相连,团圆不仅是外在的形式,而且是内心的和谐与相通。为充分发掘传统节日内涵,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激发广大师生的民族情感,我校德领组、少先总队决定在中秋节前后,开展“月圆人圆”主题活动。

二、活动时间

9月30日——10月12日

三、活动安排

第一阶段:佳节读月——主题阅读

1.搜集与中秋节有关的故事、诗歌、书籍,各班开展有关的晨读。

2.举行一次中秋主题班队会。搜集、诵读有关中秋的经典诗词,在品月饼、诵古诗的过程中感悟团圆、和谐的幸福,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主题班会时间:10月11日班队会,少先总队将进行检查。

第二阶段:佳节忆月——交流展示

1.组织学生搜集有关中秋节的节日起源、传统民俗、逸闻趣事、诗词佳句的资料,各班将资料、活动开展过程中的照片等经过精心设计,展示在教室布置及黑板报中,少先总队将进行检查评比。

2.各班可以在班内设一面“寄情”墙,学生可以把对同学、亲人、老师、长辈想说想表达的情义写纸上并贴在墙上。

第三阶段:佳节赏月——实践活动

1.开展一次“小小月饼寄深情”亲子互动活动。鼓励学生为父母制作中秋贺卡,帮长辈做家务,与家人一起品月饼、赏明月,感悟举家团圆的幸福。

2.开展“快乐体验”志愿者活动,少先总队向敬老院的孤寡老人、留守儿童送月饼,送温暖。

3.将“品月饼赏明月”中发生的令你最难忘记的一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

第四阶段:佳节思月——交流汇报

1.回顾自己读、忆、赏月的历程,与亲友、同伴交流分享感悟,感受今天生活的幸福,更期望伟大的祖国在未来更加繁荣、富强。

4.月到中秋分外明作文 篇四

入秋以后,由于太阳不断偏移向南,因而白昼渐短,黑夜渐长,气温逐渐下降,原来占统治地位的暖湿气团逐渐从大陆退回太平洋上;西伯利亚冷空气势力渐大,开始南下,占领了这片大陆。这种冷气团本身所含的水分非常少,加之又比暖空气重,总是向下沉降,互相挤压所产生的热量又把所含的水分蒸发了一部分,这就使得它本身更加干燥。造成在它所控制的范围内,云彩很难凝成,即使有一些,也是薄得像轻纱似的卷云。于是出现了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的所谓冷高压控制天气。

大家知道,空中的水气对光线的反射、散射可削弱光的亮度;既然是秋高气爽,空气干燥,月光被水气障碍削弱亮度的情况就少,我们看上去就觉得它比平常更为明亮皎洁。

5.月到中秋分外明作文 篇五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几轮银灰色薄薄的云宛如飘柔的轻纱,绕在她身上,给他增添了一丝神秘的鬼魅。几颗可爱的星星围绕在她的周围,调皮地眨着眼睛正冲我们笑呢!树影婆娑,月华如画,万籁俱寂,亮如白昼。月亮俯视着大地,把阳光挥洒。

月亮,你还是许多诗人、词人创作出许多感人肺腑的诗。像苏轼的《水调歌头》里面就有这样几句诗:“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时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辛弃疾也在《中秋寄远》中,感叹到:“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而王建的那句“今夜月明如今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也将情愁表现的委婉动人。我爱你!月亮,爱你给我们带来得千古名句。

夜是静悄悄的,天上的月亮却显得格外明亮。假如真的有月宫,有嫦娥,有玉兔,有吴刚,有桂花树,那该多好啊!那么,这时嫦娥就在跟她的玉兔一起吃月饼呢!或许,她现在正在想后羿,想着有一天能和他团圆。我爱你!月亮,爱你给我们带来得无限遐想……

6.月到中秋分外明散文 篇六

可同样是阴历十五,为何只有中秋之月“特别明”呢?这就须要从气候方面找找原因了。

中秋之夜,皓月当空,银辉泻地。举头望天,月亮比任何时刻都显得通亮、浑圆,使人天然想起“八月中秋月正圆”、“月到中秋特别明”的佳句。

阴历十蒲月圆月明,这可以从天文方面获得解释。我们所看到的月亮,实际上是太阳光在月球上反射的成果。每逢阴历十五晚,月球刚好运转到近日点,其光亮面正好对着地球,所以此时人们看到的月亮最圆最亮。

月亮的了了程度与各时令的气候变革有密切的关系。我国事典范的季风气候,不合的时令,风向不合,携带的水汽也不合。一般来说,春夏时令多东南风,风从海洋上吹来,空气中的水汽含量较多,月光中的青、蓝、紫等短波光被水汽水量接收,从而使红、橙、黄等长波光的比例增大年夜大年夜,所以在春夏季的阴历十五之夜,我们看到的`月亮呈暗红色。冬季,我国多偏北风,风中经常带有北方的沙尘,悬浮在大年夜大年夜气层中(气候上叫“浮尘”),同时,冬季大年夜大年夜气逆温现象较多,烟幕尘粒经常涌如今低空,所以冬季里的圆月往往呈微黄色。只有在仲秋时令,暖湿气团已南去,北方冷空气概力还不强,大年夜大年夜气既干燥又干净,天高云淡,月光透射较多,这便使得中秋之夜,月似银盘,非分特别通亮。

7.月到中秋分外明作文 篇七

我和妈妈走在去超市的路上,准备买月饼。我们来到月饼区,看着五彩缤纷的月饼,我也是无语了,这月饼种类也太多吧,有蛋黄馅的,五仁馅的、水果馅的、栗子馅的、豆沙馅的、蟹黄馅的……最让我惊讶的是,竟然还有芥末馅儿的。形状也很多,有圆形的、三角形的、方形的、小卡通型的等等。我们把这些月饼每样都买了一块。

拿回家后,弟弟看见了这些月饼,哈喇子直往下流,想趁我们不注意把它吃了。我看见弟弟的馋样儿,赶紧把它拿走,不然,到晚上吃月饼大餐时,可能就没货了。

给奶奶送月饼了,到奶奶家后,我把这些月饼给奶奶看,奶奶看了后嘴里嚷嚷道:“买这么多月饼干什么?我又不吃,赶紧拿走,拿走。”

妈妈看了奶奶一眼,笑眯眯地说:“谁家中秋节不吃月饼?对了,还有你最爱吃的五仁月饼,你真不吃?不吃我拿走了。”

“啊,不不不,你买的月饼我怎么会不喜欢吃呢?来来来,快放屋里。”

哎,奶奶真难伺候。

天黑了,我们就坐在老家的葡萄架下观赏月亮。一轮皎洁的明月高挂在深蓝的天空中,给大地的每一个角落都渡上银辉。几颗星星点缀在旁边,显得月亮格外的大、格外的圆,月亮像在水里淘洗过一样。“月到中秋分外明”呀!我仿佛看到月亮里面有一棵桂花树,桂花开了,散发着阵阵清香。树下那可爱的小白兔蹦来跳去,嫦娥姑娘在一旁笑盈盈地看着呢。

这时老爸问弟弟:“中秋节是纪念谁的?”

弟弟回答道:“屈原。”

什么?我刚喝了一口水,被他这句话给逗得喷了出来。

“是纪念嫦娥的。”妈妈纠正道。

“其实,是庆祝丰收和团圆的。”我补充道。

“咕咕!”弟弟的肚子叫了起来。妈妈听见后,笑着说:“把月饼拿来分分。”

“吃粽子喽!”弟弟一句话又把我刚喝下去的茶水笑喷出来。

“这是月饼不是粽子。”我纠正道。

“不对,这是粽子,你看,这是三角形的,不是圆形的。”哎,这次是三角形月饼惹的祸。

8.中秋节作文月到中秋分外明 篇八

今儿是个团圆的好日子,我们全家人围坐在天台的一张桌子上吃月饼,欣赏那白玉盘似的大圆月,幸福极了。我提前准备的主持稿派上了大作用,正当大家聊得正欢时,我站在中间插了个嘴:“尊敬的家人们,您们好!秋风送爽,中秋月圆,踏着时代的节拍,我们又将迎来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每当风清月朗、桂香沁人之际,家家尝月饼,吃蜜柚,赏圆月,喜庆团圆,别有一番风趣。我宣布:‘中秋欢乐’家庭活动,现在开始!首先,有请一位家人来给大家朗诵一首中秋节的古诗吧。”只见哥哥的手举得高高的,我便邀请哥哥。“明月几时有,把饼问青天,不知饼中何馅?今日是莲蓉,我欲乘舟观月,又恐飞船太慢,远处不胜寒……”哥哥指手画脚,并有感情地朗诵这首小诗,可是没等他吟完,我们早已捧腹大笑了。

“让我们谢谢这位巧舌如簧、别有风趣的选手,他太有创意啦!第二个节目,谁能说说有关中秋节的小故事呢?”我一提出,家人们就争先恐后地举起手来,连只读一年级的小弟弟也凑上了热闹,我就说:“请这位小弟弟来露一手。”只见弟弟自信地站起来,昂首挺胸地回答:“女娲补天!”大家听后笑得前仰后合,妈妈抚摸着弟弟的头,说:“不是,女娲补天并不是中秋节的,继续努力吧,你一定能回答的,不要气馁哟。”这时读高三的大姐姐站起来,准确无误地说:“有关中秋节的故事有: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玄宗游月、貂蝉拜月、月下独酌等。”我们连声叫好,为姐姐鼓掌,爷爷欣慰地说道:“这二十年没白学呀!”我清了清嗓子说:“我们最期盼的品尝月饼大会,终于拉开序幕喽!”

桌上的月饼琳琅满目,各式各样,甜甜的蜜瓜月饼,香香的五仁月饼,精致又美味的水果月饼,还有让人垂诞三尺的小烤肉月饼,这些是妈妈和姑姑们一起做的,话不多说,开动吧。弟弟们狼吞虎咽地举起月饼就往嘴里塞,还双手称赞道:“难道世界上有比妈妈自己做的月饼还好吃吗?”哥哥姐姐他们很斯文,用刀子把月饼轻轻切下去,用叉子送到口中细细品尝,看似很享受呢。爷爷奶奶他们尝一口,看会儿月亮,再说说这月饼咋样,月亮咋样等等,我也听得津津有味。

9.月到中秋分外明的优美散文 篇九

中秋之夜,皓月当空,银辉泻地。举头望天,月亮比任何时候都显得明亮、浑圆,使人自然想起“八月中秋月正圆”、“月到中秋分外明”的佳句。

农历十五月圆月明,这可以从天文方面得到解释。我们所看到的月亮,实际上是太阳光在月球上反射的结果。每逢农历十五晚,月球刚好运转到近日点,其光亮面正好对着地球,所以此时人们看到的月亮最圆最亮。

可同样是农历十五,为何只有中秋之月“分外明”呢?这就需要从气象方面找找原因了。

月亮的明晰程度与各季节的天气变化有密切的.关系。我国是典型的季风气候,不同的季节,风向不同,携带的水汽也不同。一般来说,春夏季节多东南风,风从海洋上吹来,空气中的水汽含量较多,月光中的青、蓝、紫等短波光被水汽水量吸收,从而使红、橙、黄等长波光的比例增大,所以在春夏季的农历十五之夜,我们看到的月亮呈暗红色。冬季,我国多偏北风,风中常常带有北方的沙尘,悬浮在大气层中(气象上叫“浮尘”),同时,冬季大气逆温现象较多,烟幕尘粒常常出现在低空,所以冬季里的圆月往往呈微黄色。只有在仲秋季节,暖湿气团已南去,北方冷空气势力还不强,大气既干燥又洁净,天高云淡,月光透射较多,这便使得中秋之夜,月似银盘,格外明亮。

10.月到中秋 篇十

谨以此文献给养育了我的乡土和勤劳朴实的父辈――题记又是一年中秋时节。窗外月光如泻,给大地披上了一层迷人的薄纱,显得宁静而又安详。天上明月如盘,一如我小时候看到的模样。每年的中秋都是一样,不同的是只是个人的心情罢了。现在的中秋节几乎都是在忙碌中匆匆度过,已全然没有了节味。于是在这个时候总会想起儿时的中秋节————天渐渐黑下来。

牛和羊都被陆续从田间牵回村子,苦累的庄稼人今天比往常早一些收工了。漫长的秋收季节,人们起早贪黑的,收了水稻掰玉米,种完芝麻种黄豆,砍过红麻刨红薯。农活一件接着一件来,真难得歇一口气儿。秋收大忙时节,每家的壮劳力没日没夜地干活,象是在偿还自己祖祖被辈辈还没有还完的债。月亮出来了,是一轮满月。

在蓝色和白色的云彩里面,慢慢地向空中移动。月到中秋,家家的喜气都从大人小孩儿的心眼里面冒出来。每一家都忙着做饭了,屋顶的炊烟在明亮的月光下白白的,在空中弥漫。村庄开始热闹起来,不时可以听到孩子们的嬉戏声,谁家的收音机里在播放着刘兰芳说的评书《岳飞传》。一家一户的人们都围在晚饭桌旁边。尽管物质条件比较差,但是到了中秋,还是要讲个排场。红烧猪肉端上来了,厚厚的长条形,上面用褐色色素和调味品打点,油腻腻的、喷喷香,比现在的猪肉要香上许多。

自家养的小公鸡也端上来了,接着,乡下的土菜如四季豆啦、洋葱啦、豆芽儿啦、咸鸭蛋啦,也都陆续上齐了。中秋是乡村的“美食节”,满满一桌子,真是寻常难得吃的美味!除非家里来了稀客,平时绝不会是这么丰盛的。主妇从厨房里出来,洗脸洗手然后入座,全家人算是坐齐了。男劳动力举起酒杯美美的品着,孩子们则急忙伸筷,埋头大嚼,一饱口福。狗儿乖巧地趴在桌子底下,专注地啃骨头。喝酒的人耳根开始发热,菜也吃的差不多了,白米饭一碗接一碗地端上桌子。这时候如果有谁走在小村里,就会闻到整个村子到处都是新稻米和红烧肉的香味儿。快吃完晚饭的时候,有的小孩也已溜下饭桌,呼朋引伴,背着大人悄悄地潜伏到谁家的菜地里去了。

以往他们听大人说,八月半的晚上,端一盆水放在菜地里的豆架或辣椒架下,耳朵贴在水面上,侧耳倾听,准能听到月宫里面嫦蛾和玉兔的悄悄话儿呢!在娃娃们的世界里,充满了对这个美好传说的无限向往。他们叽叽喳喳地挤在菜架子底下,眼睛盯着刚刚端出来的半盆水,屏住了呼吸。领头的孩子先把耳朵贴到水面,好像并没有听到什么。别的孩子也一个接一个换着听,还是没有!抬头看看天空中,月亮似乎比黄昏时更高,更圆了,仔细看去,月亮里面影影绰绰的,好像是吴刚在砍桂花树。

失望写在一张张稚嫩的脸上。有个捣蛋包乘别的孩子不备,呼哨一声:“听,有声音了!”话音未落,一抬手,“哗啦”一声,把半盆水就掀翻到菜园里。大家嘻笑着、骂着,一哄而散,把菜园字踩个乱七八糟。月亮已经升到高空,蓝白色的天空比平时更显得高远。村里村外吃过饭的大人们,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聊天。“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大家围坐在院子里,各自品评着谁家的红麻长得旺势,谁家的水稻又遭了虫灾。有的三三两两走出村子,到庄稼地里去散散步,也散散心,凉风习习,寒蛩等秋虫在愉悦地鸣叫着。白雾茫茫,露水已经打湿了每一片庄稼的.油绿的叶子。早种的芝麻正在忙着开花,洁白的花朵垂着青露。

仔细倾听,能够听到清脆的“啪嗒”“啪嗒”的露珠落地的声音,更显得几分静谧。月色如水,村口张家李家,家家都把月饼拿出来一块儿品尝。每家都是那种大约半斤重的老式月饼,厚厚的、圆圆的、黄澄澄的浸润着油彩。掰开来,红色的、绿色的甜丝,无色的冰糖,黄色花生瓣儿,都露出来,让人真想立刻咬上一大口。孩子们围着大人撺掇起来,大人们假装呵斥孩子,一边教育孩子要尊敬老人的道理,一边先掰开一半儿递到老人手里。孩子们有心无心地听着,分得一半块,只顾欢天喜地地跳跃着、品尝着。

11.月到中秋分外明作文 篇十一

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风俗,都有自己的节日,每一个节日都蕴涵着它值得纪念的好处。《我们的节日》一书中,详细描述了我国的传统节日和现代节日,还有部分外国节日。阅读了此书后,就能对这些节日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从而让大家更爱这些节日,更爱这个民族,更爱这个社会,更爱这个家园……渐渐地,你会发现,原先节日也能够过得如此有好处,如此值得回忆。

一听到农历八月十五的中秋节,人们首先跳入脑海的便是那又大又圆的月亮,随后想到中秋节的风俗习惯,赏月、吃月饼等,到之后也会慢慢联想起嫦娥奔月、玉兔捣药的故事,让人回味无穷。俗话说“月到中秋分外明”,不错,中秋节的夜晚,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家家户户来到阳台上,走到树阴下,抬头望着墨蓝的天空,观赏这一轮滚圆的月亮,这一道皎洁的月光。中秋节,是团聚的节日,身于五湖四海的儿女们总会回到家乡,与父母亲戚吃上一顿团圆饭。虽然只是一顿饭,却是老人们最朴实的期盼。吃吃月饼,看看孩子,聊聊生活,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却足以让他们脸上露出涟漪般灿烂的微笑,渐渐荡漾开来,一圈又一圈……然而,有些人由于多种原因并不能回到父母身边,只能寄托这夜晚,望着月亮,对家人勾起一丝丝的回忆,对着天空,向着月光,许下心愿,望家人们能够幸福、平安。李白在《静夜思》中的情绪也正是如此吧。

而对于我们,此刻要做的,只是共同携手建立我们的家园,让它变得更加完美。比如就对于中秋节来说,我们能够陪亲戚家人一齐吃饭;能够自己亲手学着做月饼,让这个节日过得有价值,有好处;能够寻找、搜集一些节日的来历,充实我们脑袋里的知识,并且把这些知识传给其他人,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国家的节日;也能够关心孤寡老人,让他们在中秋节时同样能感受到爱的温暖……很多很多值得我们做的事正在等着我们去做,只要大家都共同努力,就务必能够让我们的身影踏遍更多的泥土,让我们的节日影响更多的人心,让我们的家园充实更多的地方!

上一篇:紧握自信演讲稿下一篇:马云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