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奢侈品生产理论及其现实意义论文

2024-09-11

马克思的奢侈品生产理论及其现实意义论文(精选13篇)

1.马克思的奢侈品生产理论及其现实意义论文 篇一

马克思的人的存在形态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本文考察了马克思关于人是类、群体、个体三种存在形态的统一的理论;并以马克思的人的存在形态理论透视人的发展三阶段理论和全球化、中国社会发展阶段、能力本位、自由、人权等当前学界的热点问题,旨在说明马克思的`人的存在形态理论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作 者:沈湘平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100875 刊 名:唯实 英文刊名:TRUTHS AND FACTS 年,卷(期): “”(7) 分类号:B2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学   存在形态   类   群体   个体  

 

2.马克思的奢侈品生产理论及其现实意义论文 篇二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等重要论著中, 系统阐述了消费理论, 他指出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密切联系, 相互制约, 缺一不可。在社会生产的四个环节中, 生产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 而分配、交换、消费又会反作用于生产。 (1) 但一直以来, 经济学家都对消费环节持消极态度, 而马克思则倾注了大量精力, 对其作出了细致的分析。

1、对消费概念的科学界定

从广义上来讲, 消费既包括生产消费, 也包括个人消费。在生产过程中, 既要耗费原材料, 厂房, 设备等物质生产资料, 也要在一定程度上大量的消耗生产者的体力和脑力, 这样才能生产出物质产品。从这个意义上来讲, 消费与生产是直接同一的, “生产直接也是消费” (2) “生产行为本身就它的一切要素来说也是消费行为。” (3) 另一种消费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指的消费, 马克思称个人的生活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的最终目的。

2、生产和消费的关系

生产和消费二者的对立统一关系表现为三方面:

首先, 消费与生产是同一的。生产其实质也就是消费。因为在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 既要耗费生产者的生命力, 也要消耗一定的生产资料, 这种生产过程本身直接就是一种消费。而另一方面, 人在消费过程中也会生产出更多的劳动力, 此时, 消费与生产是彼此包含的。

其次, 生产和消费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生产为消费提供对象, 并决定其性质和水平。与此同时, 消费也决定了生产的主体, 并且新的消费观念会产生新的生产需要。

再次, 生产在作为消费的一种手段的同时, 也创造着消费;而消费也在一定程度上不断的创造生产。可以说, 二者在实现自身的同时也创造着对方。 (4)

3、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第一, 消费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条件。个人在消费的过程中, 不断地实现劳动力的再生产, 为生产的发展提供最基本的条件。并且还不断的提高劳动力的素质, 进而提高整个社会的生产能力, 促进了社会的生产发展。

第二, 消费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条件。在生产过程中, 充分的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对提高劳动生产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 通过消费不仅能使劳动者的物质利益得到满足, 而且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其积极性, 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有效的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第三, 消费为生产的发展开拓市场。产品生产出来, 只有进入到流通和消费领域, 才能最终实现其价值和使用价值。如果在消费中出现中断, 就会使再生产停滞。现代社会, 随着消费领域的不断扩大, 市场对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 就需要更大的市场, 更强有力的社会再生产来适应。

二、马克思消费理论的当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消费文化理论是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过程的批判中不断充实和发展起来的, 这对于我们深刻的认识西方消费文化的弊病和矛盾, 明确消费文化对社会文明的危害,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消费文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具体而言, 应在以下几方面加以注意。

(一) 运用马克思消费理论, 建立合理的社会主义消费结构

马克思主义的消费理论告诉我们, 消费和生产的协调有序发展关系到整个社会经济的良好稳定运行。目前, 我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 消费和生产在一定的范围内出现了严重的不协调, 严重地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首先, 生产的发展速度不适应消费的提高程度。过去很长时间内, 我国采用的是注重发展, 优先发展生产的经济政策, 导致生产和消费出现了严重的不同步和不协调。其次, 为谋生产所付出的代价和消费所获收益不成比例。长期以来的粗放型生产方式, 严重地破坏了生态平衡, 出现了环境不断恶化, 资源短缺的现象。面对这样的情境, 必须引导人们以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为指导,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同时在发展生产时, 更加注重环境的保护, 树立环保意识和节约观念, 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 平衡收入差距, 重视消费者的主体地位, 培育消费力

在我国, 构建科学合理, 公平公正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 平衡社会各方的收入差距, 对扩大社会的消费主体, 拓宽消费范围,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这需要一方面积极地开展以工资为标准线的工资宏观调控体系建设, 努力构建以中产阶层为主体的社会消费主群体。另一方面更加重视消费者作为市场主体的作用, 积极的发挥其在市场经济发展方面的功能。因为整个社会的经济要发展, 就离不开作为其中重要组成部分的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因此要不断地扩大消费渠道, 拓宽消费人群, 使更多的消费者在积极健康的消费观指引下, 形成良性的消费力。

(三) 运用马克思的消费观, 建设节约型社会, 实现可持续发展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应继承马克思的适度消费理论, 既反对节俭消费, 又反对奢侈消费, 提倡在一定生产力水平上的适度消费。在节约消费中贯穿始终的是以绿色消费、循环消费、适度消费为主, 反对铺张浪费, 但又并不抑制消费。它首先提倡的是要尽可能的消耗有益健康的, 并且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的绿色产品;其次是提出要注重对垃圾的合理处理, 要不断地变废为宝, 发展循环经济。这种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绿色消费对于节约型社会的意义就是:以节约资源的绿色健康理念经营个人的消费行为, 设计生活方式, 在消费活动中, 不仅要保证我们这一代人的消费需求和安全、还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摘要:马克思从消费的概念、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等几个方面对消费文化理论作了引导性论述, 并阐述了消费在整个社会生产方式中的重要地位。在当前社会中, 明确马克思的消费理论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它不仅有助于化解中国社会转型期间消费领域中出现的一系列不和谐因素, 而且能够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关键词:马克思消费理论,生产与消费,和谐消费观,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6, 7, 12, 17.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3版.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180-183.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122.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6卷下册)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0.225、221.

3.马克思的奢侈品生产理论及其现实意义论文 篇三

关键词:相对剩余价值;分工;协作;竞争机制;生产力

一、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概念

在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中,他把工人的工作日分为两个部分。工作日的第一段,工人只是生产自己劳动力价值的等价物,马克思把进行这种再生产的工作日部分称为必要劳动时间,把在这部分时间内耗费的劳动称为必要劳动。工作日的第二段,是工人超出必要劳动时间的界限做工的时间,这段时间并不为工人形成任何价值。马克思把工作日的这部分称为剩余劳动时间,把这段时间内耗费的劳动称为剩余劳动。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指的是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通过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和提高工人的劳动强度来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和途径。绝对剩余价值就是通过延长工作日而产生的剩余价值。然而,工作日的延长是有一定限度的,过度的延长工作日必然会遭到工人阶级的反抗。另外,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贪婪是无止境的,单靠延长工作日获得剩余价值的方法是不能满足他们欲望的。此时资本家要提高剥削程度,就转而通过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途径。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资本家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来榨取剩余价值。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地改变工作日的两个组成部分的量的比例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作相对剩余价值。

二、相对剩余价值的形成机制

1. 相对剩余价值是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

工作日中,扣除必要劳动时间后,就剩下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的大小,是由劳动力价值决定的,劳动力的价值又是由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这样一来,资本家可以不按劳动力价值支付工人工资,把工资压低到劳动力价值以下,侵占必要劳动时间。但是,这并不能真正降低劳动力价值,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因此,要降低劳动力的价值,就必须将生产力的提高扩展到工人需要的生活资料的生产部门和同生活资料有关的生产资料生产部门,提高这

些部门的劳动生产率,从而使生活资料的价值降低,劳动力的价值也就随之降低了。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实现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这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条件。

2.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在各个资本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竞争中实现的。既然只有与工人需要的生活资料的生产直接或间接有关的生产部门提高了劳动生产力,才能降低劳动力的价值。“但是必要生活资料的总和是由各种商品、各个特殊产业部门的产品构成的,每一种这样的商品的价值总是劳动力价值的一个相应部分。”而劳动力全部价值的降低,要靠工人所必需的整个生活资料的生产部门劳动生产力的普遍提高才能实现。但是个别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力来使自己的商品便宜的时候,他并不是抱着降低劳动生产力从而减少必要劳动时间的目的,而是为了取得超额剩余价值,使自己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但是,只要每个资本家都最终促成了这个结果的话,也就促成了一般剩余价值率的提高。个别资本家首先采用新技术,获得超额剩余价值的现象只是暂时的,并不能长久保持。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规律,会作为竞争的强制规律,必然迫使他的竞争对手们也采用新的生产方式,提高劳动生产力。“当竞争使劳动生产力普遍提高以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决定条件发生变化,超额剩余价值消失,社会价值下降。一旦这种下降影响到再生劳动力所必需的劳动时间,劳动力价值就会下降,结果形成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三、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理论的现实意义

1. 积极引导社会主义市场竞争,建立有序的竞争机制。

前面在考察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时指出,资本家为追逐超额剩余价值而相互竞争,争先改进技术和采用新技术来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各自企业的产品变得便宜,最终促成了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首先,要充分发挥企业之间竞争的作用,促使企业在竞争中积极采用新技术,改进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不断地节约产品成本,企业不断地改进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提高社会主义经济的宏观经济效益。其次,把竞争机制与价格机制配合起来发挥功能,政府应该放开对大部分商品的价格管制,由市场来调节价格,同时也要加强市场管理,制止价格垄断行为,并对企业生产活动加以引导。

2. 充分发挥分工与协作的作用,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益。

马克思在考察资本家使用雇佣工人进行的协作劳动时,分析了协作在资本主义的企业管理中发挥的作用。同时指出协作的优越性是协作本身所具有的,在不同的社会生产方式下都是适用的。因此,这对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企业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生产越进步、越社会化,企业内部的分工和协作越发达、越精细、越全面,越需要科学严密的管理。现代企业必须建立统一的、严密的、高效率的生产指挥系统、分工制度、内部控制制度和经营成本和财务管理制度。

3. 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提高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为了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应该鼓励进行科学技术创新。现代化的机器是科学技术的结晶,只有不断地发展科学技术,并依靠各种机器设备与劳动的自然力和生产过程的自然力结合转化为生产力。随着劳动者科学技术知识的提高,以及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积累,不断地扩大生产资料的规模,并提高其效能,改善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推动社会劳动生产力不断提高。

4. 进行产品创新,促进经济持续增长。

马克思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中引出了产品创新的概念。他指出,在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下,是以提高生产力为基础进行的生产,需要生产出新的消费,并在流通内部扩大消费的范围,带来内生的市场扩张,这不仅是用于购买既有产品的有效需求的增加,还必须有用于购买新产品的有效需求的增加。因此,要想获得建立在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基础上的继续经济增长,就必须有重大的产品创新和新兴产业部门的建立。我国传统拉动经济的方式主要是靠出口,但是造成了对外部市场的严重依赖性,应该逐渐地把外需为主转为主要由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把产品创新作为竞争的重要手段,通过产品创新,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不断地创造出新的需求和新的市场,从而推动新的投资,促进经济持续的增长。(作者单位:河北大学)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 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王珏,吴振坤,左彤.《<资本论>介绍》( 第一卷).[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

[3]洪银兴.《<资本论>的现代解析》.[M].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4]刘炳瑛.《<资本论>体系与实践意义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5]徐淑娟,金以辉.《<资本论>与当代经济理论问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6]张衔.《<资本论>与社会主义经济专题研究》讲义.[M].成都.四川大学.2010

[7]孟捷. 产品创新: 一个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解释.[J].当代经济研究. 2001

4.马克思的奢侈品生产理论及其现实意义论文 篇四

论文关键词:劳动价值 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 运行模式

论文摘要:马克思价值决定原理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一项核心内容,它深刻揭示了两种不同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以及它们在价值形成中所起的不同作用,阐明了这两种不同作用之间相互补充、相互制约的关系。它也是判别不同经济运行模式是否真正高效的一条基本准则,对它的准确理解与运用,能够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个巨大的制度创新空间。

马克思价值决定原理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一项核心内容,它深刻揭示了两种不同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价值决定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并阐明了这两种不同作用之间相互补充、相互制约的关系,从而为正确认识这一原理在不同社会经济运行模式中所起的作用提供了一条基本的分析路径,最终使我们真正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模式的巨大优越性。

一、马克思价值决定原理的含义及其科学性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商品价值的性质―即价值不是由某个生产者个人生产一定量商品或某个商品的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社会必要的劳动时间,由当时社会平均生产条件下生产市场上这种商品的社会必需总量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决定”川。马克思的这段话是对商品价值决定原理所作的最全面而又最准确的表述,马克思的这一原理表明,作为决定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生产某个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另一方面是指生产社会必需总量的某类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关于这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还进一步作了具体阐述,马克思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这里讲的是第一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以下简称社会必要劳动时间I),马克思又说:“不仅在每个商品上只使用必要的劳动时间,而且在社会总劳动时间中,也只把必要的比例量使用在不同类的商品上。”“社会劳动时间可分别用在各个特殊生产领域的份额的这个数量界限,不过是整个价值规律进一步发展的表现,虽然必要劳动时间在这里包含着另一种意义。为了满足社会需要,只有这样多的劳动时间才是必要的。”川马克思这里讲的就是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以下简称社会必要劳动时间II),这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它们在各自的范围内对商品价值起着决定作用。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I是从某一生产部门的角度出发,说明同一部门内多个不同商品生产者生产某种商品的单位使用价值所平均耗费的劳动时间,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II则是从整个社会的角度出发,说在社会总劳动时间中为满足社会需要可以用来生产某种商品的必要比例量的劳动时间。这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由于各自的特点决定了它们对商品价值所起的不同决定作用,彼此不能互相代替。单个商品的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I决定,这是很清楚的,但是不能认为社会必需总量的某类商品的价值仍然由必要劳动时间I决定,这是因为在一定劳动生产率的基础上,每个特殊生产部门制造一定量商品都需要一定量的社会劳动时间,这样一来,不同生产部门所花费的劳动时间也就在社会总劳动时间中形成不同的比例量,至于怎样的比例量来分配劳动时间才是必要的,这就要求生产这类商品的社会劳动数量是否同社会用这类商品来满足需要的规模相适应。马克思明确指出:“社会需要,即社会规模的使用价值,对于社会总劳动时间分别用在各个特殊生产领域来说,是有决定意义的。”川这就是说,劳动时间要根据这种特定数量的社会需要按比例地分配在不同的生产领域,而且只有分配这样多,劳动时间才是必要的,因为“产品作为价值应该是社会劳动的化身”。只有按照社会需要生产一定量的产品,花费在这类产品中私人劳动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由此可见,就生产一定量的某类商品来说,它的价值不可能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而只能由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因为生产任何一定量的某类商品,只有花费必要比例量的劳动时间,才会形成这类商品的价值,否则其超过部分花费的劳动时间,即使从单个商品来看包含的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但由于总的劳动时间超过了必要的比例量,因而不会被社会所承认,当然也就不会形成价值,正如生产单个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超过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会被社会承认也不会形成商品的价值一样。

所以,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其决定商品价值的前提下,都是商品价值形成的基础。商品生产的运动过程是商品价值创造和形成过程的统一,这两种劳动时间在商品生产运动过程中所起作用之间的关系,就如同整体与个别,虽然不能简单地说个别由整体决定,但也不能说总体是由个别决定的,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依据的条件是一致的,都是根据某一部门在社会平均生产条件下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来确定,只是由于不同的角度和,范围,才分别表现为两种不同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如果人为割裂这两种含义的必要劳动时间对价值决定的共同作用,只片面强调其中的一种,而忽视了另一种,势必会对全面把握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产生误导作用,同时对现实经济生活也将带来消极的影响。

二、两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不同的经济运行模式中的作用比较

在历史上,传统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运行模式中是在经济自由主义思潮影响之下建立起来的,这种思潮的核心主张是:经济自由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得以健康发展的首要条件,只有获得了经济自由,完全用不着政府的指导或干预,每一个人对自我利益的追求就会在“看不见的手”的指引下把资本和劳动分配于最有利于全社会的产业或行业。在这种经济运行模式中,每个企业获得经济自由,完全自主按照市场的要求安排组织生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作用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因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同一个生产部门内发生作用,它通过价值决定的过程,刺激商品生产者的积极性,促进商品生产者积极追求技术进步和管理高效,节省劳动费用,目的是在同一部门生产竞争中,单位产品中所耗费的必要劳动时间最少,从而获取超额剩余价值。但是由于这种生产活动完全没有政府的指导和干预,从总体上来看,它们的生产是处于无政府状态之中。马克思的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揭示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社会再生产能够顺利进行的条件是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以及各个生产部门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否则社会再生产不可能顺利进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则可以在整个社会发生作用,通过决定价值的过程,调节商品生产和流通,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的分配比例关系,实现社会生产和社会需要的相对平衡,因此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自觉发挥作用是社会再生产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而在传统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运行模式中,生产对社会总劳动时间在各个部门的必要劳动时间按比例量分配,也就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价值的决定作用却无能为力,其结果是资本主义企业的产品在某一个生产部门出现大量过剩,从而使它们的个别部门劳动时间大大超过了该部门的必要劳动时间而形成不了价值,导致整个社会生产比例失调和经济危机的出现。经济危机通过对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和社会财富的极大浪费使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平衡关系自发强制贯彻而实现的。可以说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必然对以极端的形式制约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与前者相反,社会主义国家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是在经典社会主义的原则设想影响下形成的,这种原则设想主要来自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他们在批判资本主义弊端的.历史逻辑中,推导出后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主要特征之一是生产组织上实行计划经济,消除商品和市场,“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按照统一的总计划协调地安排自己的生产力。这种计划经济模式要求计划有比例的在各个生产部门安排社会总劳动时间的分配,资本主义国家所固有的那种个别企业有组织、有计划同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将被克服,在这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重要作用在生产活动中得到确认。但是由于传统计划经济强调计划手段在配置资源中基础地位,否定商品生产和市场,在生产过程中更多的是强调指令性计划进行安排生产,国家对企业实行直接的计划管理,向企业下达指令性生产计划指标,生产原料由主管部门供应,产品由商业、物资部门直接收购或调拨,资金由财政部门统收统支。在这里企业成了管理部门的附属物,没有生产自主权,生产同一产品的不同部门不存在竞争,生产单个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失去了可比的基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作用没有得到发挥。企业因此失去了追求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益的动力,企业和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主动性和进取意识受到了严重地影响。虽然没有出现象经济危机那样急剧破坏社会生产力的情况,但社会经济总量增长缓慢,经济效益低下。可以说在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中,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以比较隐蔽的方式制约着必要劳动时间。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发挥价值决定原理作用的最佳选择

无论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无政府状态,还是社会主义高度集中的传统计划经济模式,由于只是片面强调了价值决定原理中的一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决定作用,使价值决定原理的作用出现了畸形或消极的表现形式,给经济的健康运行带来了严重的损害,导致它们都成了缺乏社会效益的经济。而要使这两种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都对价值产生决定作用,使价值决定原理的作用得到全面的体现,就必须重视市场与计划相结合的经济运行模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模式就是这样一种最佳的选择模式。

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模式高度重视市场对经济资源的基础配置作用,把市场机制引入社会经济生活中,从而使价值决定原理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价值的决定作用得到最充分的体现。因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价值的决定作用告诉我们,生产同一种商品的各个生产者,无论生产单个商品的劳动消耗量怎样不同,在市场竞争中只能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作标准,各个生产者的劳动消耗量,等于或低于这个标准的就会适当盈利或增加盈利,超过这个标准的就要发生亏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模式下,发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价值的决定作用,就会保证各个企业积极开展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各项费用开支,不断降低单位产品的劳动消耗,从而使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得到不断提高,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能得到最充分的体现。

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模式是国家宏观调控下的经济运行模式,由于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使国家宏观调控能够建立在客观可行的基础之上,国家可以利用包括计划手段在内的各种宏观调控手段,有计划按比例地分配社会总劳动时间在各个生产部门的比例量,从而使社会必要劳动时间II对价值的决定作用也能够得到最充分的发挥。因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II对价值的决定作用告诉我们,每个生产部门生产一种商品的社会需求总量,都必须由社会总劳动中的必要比例量使用在该种商品上,因此,在一定期间内,社会要求生产的各种商品总量,各自都有社会总劳动分配给定的必要份额,从而就为各种商品总量的价值量由其决定的劳动消耗量规定了必要的数量界限。社会主义生产要讲究经济效益,就必须以尽量少的活劳动消耗和物质消耗生产出更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如果生产出来的产品不是社会需要的产品,那么生产得越多,浪费就越大。因此,仅从产品数量来判断是远远不够的,经济发展必须要求各生产部门的按比例协调,生产的每种产品必须以符合社会需要为标准来规定它的数量界限。只有把各种商品总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其单个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统一起来,使各个生产部门在一定期间内保证生产一定数量的商品总量(既包括质量、花色品种,又包括符合社会需要的一定的数量极限),才符合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才能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不断提高的需要,而这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模式中宏观调控的基本任务。

5.马克思的奢侈品生产理论及其现实意义论文 篇五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可持续发展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马克思恩格斯联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现实构建了社会发展理论,阐述了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的关系,尤其是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同发展的论述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强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双重关系的统一,人与自然的关系及人类驾驭自然规律的程度,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而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不断深入的;人类在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同时,必须尊重自然,不能违反自然规律而任意支配、改造自然界,否则必然会被自然界“报复”;必须建立“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为此必须变革包括资本主义在内的`旧的社会制度.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作 者:卜范达 作者单位:内蒙古民族大学,政法与历史学院,内蒙古,通辽,028043刊 名: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SOCIAL SCIENCES)年,卷(期):30(1)分类号:A811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 人 自然 社会 可持续发展

6.马克思的奢侈品生产理论及其现实意义论文 篇六

外部性理论是由福利经济学的代表人物庇古提出,后经新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马歇尔发展而形成.在庇古与马歇尔之后,西方许多经济学家又从不同角度对外部性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一些治理外部性的对策和措施,形成了外部性理论的新发展.研究和评析西方经济学的`外部性理论对中国市场化改革和中国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 者:任保平刘丽 Ren Bao ping Liu Li 作者单位:任保平,Ren Bao ping(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教授、博士,西安,710062)

刘丽,Liu Li(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硕士研究生,西安,710062)

7.马克思地租理论的现实意义 篇七

一、依据马克思关于农业地位的科学论述, 强化与保护农业的基础地位

马克思曾经提出一个著名论断:“超过劳动者个人需要的农业劳动生产率, 是一切社会的基础, 并且首先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马克思在阐述地租理论时又进一步对这一理论进行丰富和发展。马克思说:“一方面, 剩余劳动的一般存在条件首先是以土地的自然能力为基础, 其次才是以劳动的社会生产力为基础:另一方面, 农业劳动的自然生产力, 是一切剩余劳动的基础和前提, 农业劳动的这种自然生产率, 是一切剩余劳动的基础, 因为一切劳动首先而且最初是以占有和生产食物为目的”。马克思这一论断为我国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和作用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工业体系都必须建立在雄厚的农业基础之上, 这是因为农业的的发展, 首先为社会分工和其它经济部门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 即剩余劳动和剩余产品。然而, 我国农业发展落后, 基础地位薄弱, 因此, 要强化和保护农业的基础地位, 从而保障我国经济的发展。

二、认真处理产权关系, 建立健全良性的土地资产运行格局

凡是存在产权关系必然存在地租, 地租作为一种产权关系, 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实现自我增值的形式。而且, 我国实行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制度, , 再加上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 因此在我国社会经济运行过程中必须珍惜土地。在我国, 应该把土地作为一种资源和资产来经营, 实行有偿使用。唯有如此, 才能真正实现产权关系, 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本身蕴含的最大潜能, 实现其经济利益最大化。为此, 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 把土地的使用权商品化, 在我国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的情况下, 保持土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 使得土地使用权具备商品化属性, 建立健全土地使用权转让。选择和确定土地价格和土地使用费用标准, 指导现中的土地资源重组, 因此, 应该深刻理解和把握马克思的地租理论和土地价格理论, 针对不同地方的不同情况, 充分考虑极差地租, 绝对地租和垄断地租的具体情况, 科学合理制定相关标准和实施办法。第三, 正确利用价值规律, 加强对土地使用与土地配置的宏观管理, 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资源的综合效益, 借助于法律, 经济, 行政的各种手段, 积极协调和监督微观土地资源配置行为的实施, 保障土地产权关系改革的顺畅进行, 从而为农民积极性的发挥, 土地市场的两性循环创造良好的条件与环境。

三、稳定我国土地承包经营制度, 确保级差地租II, 归土地经营者所有, 保证农民的物质利益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巨大功绩”就是使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因为有了这种分离就有了土地产权的存在, 那么农业资本家要经营土地只有租用土地所有者的土地, 因而产生地租, 并以租约的形式从法律上确定好租期和地租的数量。对由于土地的肥沃和位置等自然原因产生的级差地租I, 在订立租约时就能够确定下来, 而对因同一块土地连续追加投资所产生的超额利润转化来的级差地租Ⅱ, 在订立租约时是无法确定的。并且, 这种在土地上连续投资, 不管是暂时, 就能收到效益的短期投资, 还是较长期才能收回的投资, 通常情况下, 完全是土地经营者即农业资本家投入的。这种资本一经投入土地, 就能改良土地, 提高土地的经济效益, 并使土地由单纯的物质变为土地资本。“一块已耕土地, 和一块具有同样自然性质的未耕土地相比, 有较大的价值。”但是, 在租约期限内, 由于地租已经以法律形式在租约期限内, 由于地租已经确定, 不再发生变动, 不断投资所取得的超额利润, 就直接归租地经营的农业资本家所有, 而不会转化为级差地租Ⅱ交给土地所有者。但是契约规定的租期一满, 在土地上实行的改良, 就和土地一起, 变为土地所有者的财产。在土地所有者再和别的农业资本家签订新的租约继续出租土地时, 不管是出租给哪个农业资本家, 一定会把地租提高到一定程度。“因而, 土地所有者和农业资本家总是围绕着土地租期长短进行斗争。租地农业资本家‘总是力争签订长期租约’, 以便能把自己连续投资产生的超额利润在一个较长期为己所有。而‘土地所有者力图尽可能地缩短租期的原因之一, 是在较短的时间内增加地租。双方斗争的焦点是争夺连续投资产生的超额利润。在我国, 农业也存在着类似马克思所说的那种‘斗争’。”根据马克思级差地租理论我们可知, 在我国农村土地实行集体所有制度的情况下, 级差地租Ⅰ主要应归土地所有者即集体经济组织所有, 而级差地租Ⅱ, 因为是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度下土地承包者, 即广大农户追加投资所形成, 因此, 应该主要由土地承包经营者所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 必须保障农民的物资利益, 也就是合理分配级差地租, 提高农民的积极性。同时, 也要在农村“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土地承包期再延长三十年的政策, 同时抓紧制定确保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期稳定的法律法规, 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 (第三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8.论马克思人的本质观及其现实意义 篇八

关键词:人的本质;实践;社会关系;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8-0091-03

马克思人的本质观是对费尔巴哈人的本质思想的超越,费尔巴哈在对人的认识上有一定的贡献,但是也存在根本的缺陷。马克思以辩证的态度对待费尔巴哈人的本质思想,经过长期的探索创立了科学的人的本质观,即把人看作是现实的、从事实践活动的、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历史发展着的人,从而为正确地认识和理解人提供了科学的方法。

一、马克思对费尔巴哈人的本质观的超越

费尔巴哈的功绩在于,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使哲学的中心由神转向人。费尔巴哈力图揭示人的本质,但他把人仅看作是自然的人,仅从自然属性和抽象情感上去理解人的本质。他脱离现实的物质生活条件去考察人,把人看作是孤立的离群索居的处于幻想中的人,“因此,他只能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地联系起来的普遍性”[1]8。费尔巴哈把人的本质归结为“类本质”,即每个人都具有的作为人类的共同属性,这种共同性是抽象出来的永远不变的普遍性,是人类与动物的区别所在。可是,这种“类本质”被他理解为生而具有的理性、意志、感情和爱。

费尔巴哈是从抽象意义上把握人的本质,认为人的本质是天生的理智、意志和爱,他也承认社会关系的存在,但是这种关系仅仅指人与人之间感情上的联系。他是以感性直观的方式看待人,没有看到人的感性活动。他“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2]58由于费尔巴哈将人看作是自然的抽象的人,他不能正确地看待周围的世界,“他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绝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2]72费尔巴哈不能以实践的思维方式去理解人的本质,因此,他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是不科学的。对此,恩格斯曾经指出:“对抽象的人的崇拜,即费尔巴哈的新宗教的核心,必定会由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来代替。”[3]马克思人的本质观是对费尔巴哈的超越,从而在人类认识史上形成了对人的本质的科学结论。

马克思超越了费尔巴哈从自然和生物学意义上对人的理解,不是将人仅仅看作自然的抽象的人,而是从人的实践活动和社会关系方面去理解人。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56这一思想,表明马克思超越了费尔巴哈人的本质观,第一次从人的社会关系方面去说明人的本质。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是一种社会存在物,每个现实的人都必然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脱离一定的社会关系就根本无法理解和说明人的本质。马克思从物质生活条件和社会关系方面去理解人的本质,为正确地认识人和人类历史提供了科学的方法与途径。

二、马克思人的本质观的基本理论

(一)现实的人是考察人的本质的出发点

马克思批判了旧哲学的缺陷,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使人的本质得到科学解答,首先表现在以现实的人作为考察人的本质的逻辑起点。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不是任意提出的,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想象中才能撇开的现实前提。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2]67现实的个人不是“想象中的个人”而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2]72换言之,现实的个人是在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下进行物质生产的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而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的人。只有从现实的人出发,才能科学地解释人的生成和发展,即人是在物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产生和不断发展的,也才能正确地说明人的本质的形成和发展。

(二)实践:人的生存方式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2]67-68这句话表明,个人成为什么样的人,是由他们所从事的实践,特别是生产实践决定的。实践是人的生存方式,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从根本上探究人的本质。

1.人是通过实践来生存的,离开了实践,人就无法生存

物质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离开了物质生产,人就不可能生存下去,更不可能从事创造历史的活动。马克思恩格斯说过:“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2]78-79因此,为了生存,人类必须不断地进行物质生产,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劳动发展史,是物质生产连续不断进行的历史。

2.实践创造出人之为人的一切特征

实践使人成为“有意识的类存在物”。正是在实践过程中,人才发展出了意识和自我意识的能力,从而使人成为“有意识的类存在物”。正如马克思所说:“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即改造无机界,证明了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4]实践还使人成为“社会存在物”。在改造自然的实践过程中,人与人结成了一定的社会关系,这种社会关系反过来又规定人的本质。换句话说,实践创造了人的社会本质,从而使自己成为“社会存在物”。

3.人是通过实践不断发展的

实践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和体现,正是通过将主体的目的和能力注入到对象中去,实现人化自然,人的本质力量才体现出来。实践具有历史性,它在不同的历史时代有不同的内容和形式。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历史不外是各个世代的依次交替。每一代都利用以前各代遗留下来的材料、资金和生产力;由于这个缘故,每一代一方面在完全改变了的条件下继续从事先辈的活动,另一方面又通过完全改变了的活动来改变旧的条件。”[1]51这表明,人的实践是不断向前发展着的,通过实践来表现的人的本质力量也是不断发展的。

(三)人的现实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是现实的人,是具体的活生生的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人,人的本质具有现实性。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56这一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认识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的本质不在于其自然属性,而在于其社会性

人与动物的相互区别在于人具有社会性,同时,人与人之间的区别,也是由人的社会性决定的,而不在于人的生理方面的自然属性。一个人是奴隶还是奴隶主,是地主还是农民,是资本家还是工人,等等,是由社会关系的性质和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不同地位决定的。正如马克思所说:“‘特殊的人格的本质不是人的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的本性,而是人的社会特质。”[5]

2.人的本质不是由单一的社会关系决定,而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

现实的人,是以一定生产方式从事生产活动的人,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必然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在生产关系的基础上,人们还发生政治、思想、道德、法律等各种社会关系。人的本质是所有这些社会关系的总和。在全部社会关系中,生产关系是基础,它决定其他社会关系。人与人之间的根本差异是由他们在生产关系中的不同地位决定的。

3.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

人的本质之所以是具体的,是因为规定人的本质的社会关系是具体的。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现实的人,是具体的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这种具体的社会关系规定了人的本质。人的本质之所以是历史的,是因为社会关系是不断变化发展着的。人的本质不是凝固不变的抽象物,而是历史地发展着的。生产力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引起现存生产关系的变革,而建立在现存生产关系基础之上的其他各种社会关系也必然会发生相应的变革[6]。社会关系的变化发展,也就是人的社会本质的变化发展。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人们的社会本质是不同的。

三、马克思人的本质观的现实意义

(一)为正确认识当前社会道德现象提供了科学的方法

随着全球化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不同的思想文化在中国大地上相互碰撞,使社会的价值观日益走向多元化,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正逐渐成为许多人的追求和信念。这些不良的思想严重冲击了人们的价值标准,引发了一些人行为上的道德失范。如何认识和解决价值观引发的道德问题,对社会和人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为正确认识当前社会道德现象提供了科学的方法。

人是现实的从事实际活动的人,每个人都处于特定的社会关系中,人的本质是由这些社会关系的总和规定的。因此,在考察人的本质时,就要研究人所处的社会关系。我国的生产关系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公有制为主体决定了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占主导地位。但是,我国的生产关系中还存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由此产生了多种利益主体,各个利益主体都有自己的利益诉求,从而使人们的价值取向产生冲突。社会转型期分配方式的改变、利益格局的调整、社会阶层的分化,促使人们的价值观发生扭曲,进而引发行为上的道德失范。人们的价值观念与人们所处的生活状况和社会现状紧密相关。当前出现的道德失范现象与社会体制的不完善有关。因此,我们必须完善社会体制,加强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建设。

(二)关注民生,解决关乎百姓切身利益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都是现实的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人,离开了物质生产,人就无法生存,更无法从事其他社会活动。因此,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先学会生活,即满足人们在吃、喝、住、穿等方面的需求。这就是说,我们必须尊重人的自然属性,切实满足人们在生存方面的需求。同时,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个人都希望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去实现自己的全面发展。因此,我们还必须尊重每个人实现自我发展的社会需求。

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结合体,尊重人,就是尊重人的需求。我国坚持“以人为本”,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当前,民生问题,如收入分配、就业、住房、医疗、教育等都是关乎民众最基本生活需要的现实问题,是群众利益最直接的载体。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切实解决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是尊重人、肯定人的表现,是对人的自然需求和社会需求的满足。

(三)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现实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人的本质也是不断向前发展的。马克思把人的发展进程区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人的依赖关系”阶段,也就是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这时个人没有自己的独立性,人的本质表现为对他人的依赖;二是“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即资本主义社会,这个阶段人的本质发生异化,人的发展是片面的畸形的;三是“自由个性”阶段,也就是共产主义社会。在共产主义社会,人的本质实现全面占有,每个人都实现自由全面发展。因此,随着社会关系的不断变化,人的本质也在不断向前发展并最终得到实现。

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民群众为本,维护人的尊严和权利、尊重人的价值、实现人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主要取决于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社会关系越丰富,就越能突破地域对人的发展的限制,从而使自身在更广阔的领域里得到发展。当前,我们应该努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同时,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使每个人都能在更宽的领域里发挥自己的才能,最终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1.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96.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0.

[6]李秀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7]汪信砚.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8]金建萍.“现实的人”: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的逻辑基石[J].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11,(8).

9.马克思三形态理论及现实意义 篇九

马克思三形态理论及现实意义

通过对马克思关于人与社会解放“三形态”理论的阐述,指出自然经济时期对人与社会的束缚,说明了实行市场经济不仅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同时对于我们更加坚定的.走社会主义道路,提高现代人的综合素质意义重大.这也是人类和中国社会走向真正、完全解放的必经途径.

作 者:赵俊爱 迟斌 作者单位:鞍山科技大学,政法系,辽宁,鞍山,114044刊 名:鞍山科技大学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ANS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年,卷(期):200326(6)分类号:A811关键词:形态 理论 市场经济 自然经济

10.马克思的奢侈品生产理论及其现实意义论文 篇十

关键词:整风精神;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现实意义

延安整风运动是一次全党的普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教育运动,这场运动从头到尾贯穿着一条主线,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它是一场以整顿学风、党风和文风为主要内容,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根本途径的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经过整风,全党在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下达到空前的团结,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这次整风运动所体现的精神被称为“延安整风精神”。

延安整风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和党建优良传统,是全党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并进行自我教育的精神。它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有的放矢的精神,是正确实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精神,是不断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精神,是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当前,在党的思想理论建设过程中,大力弘扬延安整风精神,充分利用延安整風时期理论指导实践的宝贵经验,对于当前我们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性,全面贯彻和落实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先进性建设的要求,仍然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坚持用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保持和发展党在思想理论上的先进性

列宁说过,“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保持党在思想理论上的先进性,最根本的途径就是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武装全党。延安整风运动中,我们党以理论教育的形式坚持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从根本上保证了党在思想理论上的先进性。整风期间,毛泽东曾经把理论教育称作是我们党的一件“意义非常之大”的事情,强调“只有加强教育,党风才能有所改变,我们的干部就能够得到提高,我们也才能够有本事迎接将来的光明世界,掌握这个新的光明的世界。总之,对付黑暗需要加强教育,迎接光明也需要加强教育,无论怎样讲,我们都需要加强教育”。

二、坚持采用科学的教育原则和方法,继续推进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育不仅需要切实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观点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而且更需要真正贯彻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以及经典作家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所持的科学眼光、态度和方法。随着时代的发展,理论教育出现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新情况、新问题,但延安整风时期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各项原则和方法依然有着很高的借鉴价值和作用。真正将它们运用到当今的教育实践中,并在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人们精神追求的特点的基础上,革新教育机制,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时代感,必将极大地增强思想理论教育的实效,促进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三、坚持以研究与解决实际问题为中心,真正把握党的先进性的真谛

列宁说过,“如果忽视了对实际问题的研究和解决,就会抽掉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就会破坏马克思主义同时代的一定实际任务,即可能随着每一次新的历史转变而改变的一定实际任务之间的联系”。为此,在延安整风过程中,毛泽东一再强调了“应确立以研究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为中心”的主导思想,要求全党废除静止地、孤立地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努力解决革命实践中的各种实际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胡锦涛总书记也明确指出,全党要坚持以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为中心,“把党的先进性要求转化为全党的实际行动、贯彻到党的全部执政活动中去”,特别是要抓好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党的先进性建设贯穿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这样才是真正“把握了党的先进性的真谛”。

四、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走群众路线,促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成果转化为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实现和发展

列宁曾经反复强调,对于无产阶级政党来说,“最严重最可怕的危险之一,就是脱离群众,就是先锋队往前跑的太远,没有‘保持排面整齐’,没有同全体劳动大军即同大多数工农群众保持牢固的联系”。“先锋队只有当它不脱离自己领导的群众并真正引导全体群众前进时,才能完成其先锋队的任务。”毛泽东也一直教育全党,要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应当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应以个人利益服从于民族的和人民群众的利益。”衡量一个政党是先进还是落后,关键在于它是否能够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当前,在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践中,全党必须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坚持走群众路线,增强党员意识和宗旨意识,真正把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成果转化为推动改革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转化为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实现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列宁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列宁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1.相对过剩人口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篇十一

【关键词】资本积累;相对过剩人口;资本有机构成;失业

一、相对过剩人口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及其形式

马克思“把剩余价值当作资本使用,或者说,把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叫做资本积累。”随着资本积累的进程,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会发生变化,即随着资本构成的提高,可变资本的相对减少,就会出现劳动力需求的相对减少,从而形成相对过剩人口。

相对过剩人口通常有三种形式:流动的过剩人口、潜在的过剩人口和停滞的过剩人口.流动的过剩人口是指临时失业的工人,这种形式在城市和工业中心最为普遍。潜在的过剩人口是指农业过剩人口。停滞的过剩人口是指现役劳动军中就业极不固定的人。主要包括在家内劳动中替工厂主和包买商干活的城乡劳动者。

(二)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积累的必然产物

随着总资本量的增长,它的可变部分即合并于总资本的劳动力的绝对量也会增加,但增加的比例越来越小。不仅追加资本所能吸收的工人越来越少,而且原有固定资本的更新,新技术和机器设备的采用,又使越来越多的工人被游离出来。在这两种情况下,由于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要吸收与以往一样多的工人,都要求以递增的速度加快积累。而这种不断加快的积累以及与其伴随而来的资本集中,又成为使资本构成发生新的变化的原因,从而成为可变资本再次迅速减少的原因。可变资本的相对减少随着总资本的增长而加快,而且比总资本本身的增长还要快,因而不能吸收全部待业人口。这是造成相对过剩人口的真正原因。

(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特有的人口规律

就社会总资本来说,资本积累的运动是周期性地变化的。在经济繁荣时期,积累会扩大,可以大量地吸收工人;在经济危机时期,积累会缩小,从而大量的排斥工人。就不同生产部门来说,积累的运动与对劳动力需求的增减,会有不同的情况。在某些生产部门,虽然资本的总量没有增长,但由于资本的集中,生产资料的积聚,资本构成提高了,从而对劳动的需求就会绝对地减少;在有些生产部门,虽然资本的总量增长了,但由于资本构成的提高快于资本总量的增长,可变资本部分和它所吸引的劳动力同样会绝对地减少;在另一些生产部门,资本时而在原有构成的基础上进行积累,从而吸引工人,时而又改变它的构成,从而排斥工人。

(四)相对过剩人口的作用

第一,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一个条件。相对过剩人口不仅是资本积累的必然产物,同时它又反过来成为资本积累的“杠杆”。相对过剩人口形成一支可供资本支配的“产业后备军”,可以为不断变化的资本增殖的需要提供一个随时剥削的人身材料。第二,相对过剩人口有利于调动劳动者就业的积极性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降低劳动成本,强化劳动纪律。“决定工资的一般变动的,不是工人人口绝对数量的变动,而是工人阶级分为现役军和后备军的比例的变动,是过剩人口相对量的增减。”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形成的一支强大的产业后备军来迫使工资的变动符合资本增值的要求。第三,相对过剩人口是为资本主义生产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本,可以促进社会分工,产生新的生产部门,有利于顺利实现产业的调整和升级。相对过剩人口最初在劳动密集型产业部门大量被吸收,在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过程中,随着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变为资本密集型产业,这些相对过剩人口又被释放出来。

二、相对过剩人口理论的现实意义

据统计,2012年末我国失业率为4.1%,2013年1月美国失业率为7.9%,欧元区失业率为11.9%。我国的失业率统计指标为城镇登记失业率,这一指标的不足在于,在一定时间内,其反映总体失业状况的敏感度不高,而且有一部分失业人员没有进行登记,主要包括正在寻找工作的高校毕业生和在改革开放中形成的农民工群体。所以它并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我国的失业状况。

分析我国当前失业问题的成因,既有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社会共有的普遍性原因,又有基于我国当前制度创新和体制改革特定阶段的特殊性原因。其一,在资本积累过程中,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必然出现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从而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其二,我国存在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形成潜在的过剩人口。其三,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我国的工业化进程经历了一个结构升级和资本深化的过程,经济增长带动的就业大大下降。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适当缓解当今的就业问题:第一,继续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数量。目前,国家一方面国家继续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但同时又规定符合法律、法规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生育第二个子女。第二,健全劳动力市场,拓展就业信息渠道。劳动就业服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应准确掌握职工下岗失业情况,及时收集、发布用工供需的变化、发展动态以及就业的形势、政策等信息,建立多形式、多层次的信息服务、职业咨询、就业指导、劳动协作等业务一条龙系列化服务体系。第三,从整体上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一方面发展高等教育,另一方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既可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掌握新技术和新知识,又可以改善就业结构,接受教育和再教育的人数保持一定的存量,也会对缓解就业压力起到一定的作用,最后达到吸收就业的目的。第四,应建立健全失业保障制度,解决失业人口的生活保障。要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即所谓“三条保障线”制度。第五,发展和扶持劳动密集程度高、资本密集程度低的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就业机会。在宏观政策上必须体现和引导扶持和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充分利用丰富劳动力资源,也就是用人力资源的积累代替相对稀缺的资本资源积累,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路线。第六,保持适当的经济增长速度, 增加社会总不变资本的数量。要提高社会资本总量,必须依赖于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可以延缓甚至抵消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对可变资本数量的影响,从而一定程度地减轻社会就业压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75

[2]张衔.《资本论》与社会主义经济专题研究讲义[D].成都:四川大学.2012

[3]王珏、吴振坤、左彤.《资本论》介绍(第一卷)[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

[4]刘永贵. 马克思的相对过剩人口理论及启示[J].当代经济.2007(02)

[5]李朝林. 马克思的相对过剩人口理论与我国失业问题[J].经济与管理.2004(01)

[6]崔丹、钟思远. 资本积累过程中的就业问题[J].天府新论.2006(06)

12.马克思的奢侈品生产理论及其现实意义论文 篇十二

(2)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邓小平理论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振兴和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第一,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第二,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第三,邓小平理论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尽管现在国际国内的形势比起当年有很多新的变化,但是邓小平理论为我们确立的基本思想依然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第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第二,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第三,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一系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根本目的、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等重要思想,对我们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长期的指导意义。

13.马克思的奢侈品生产理论及其现实意义论文 篇十三

关键词:批判;异化;理论;实践

马克思关于先进理论的革命性作用的论述是具有跨时代的作用的,他也是毛泽东从思想上建党的理论先驱,在今天仍应当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一、《导言》对先进理论的论述

《导言》开篇马克思就展开了对宗教的批判。马克思的青年时代追随黑格尔的哲学思想,后来根据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观念来批判黑格尔的哲学思想。费尔巴哈从宗教问题出发,阐述了一个重要思想:人的本质就是人自身。宗教的产生是人性异化的后果。不是上帝创造了人,而是人创造了上帝。由此批判人的异化。马克思认为,宗教是苦难的现实世界的反映,宗教中的苦难就是现实世界中苦难的歪曲的反应。要批判宗教,最彻底的做法是彻底的推翻颠倒的社会关系,推翻异化人性的社会制度。在这个基础上,马克思又对当时处在封建复辟状态的德意志各邦的政治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他提出,正如15世纪的宗教改革是在僧侣头脑中发端的一样,当前德意志的政治改革应该是在哲学家的头脑中发端的。哲学的主要任务是批判和揭露,以便唤醒德意志的政治革命,但“批判的武器代替不了武器的批判”,只有通过革命斗争而不是哲学上的辩论,才能促进德国政治的演进。因为“它本身表现了人的完全喪失,并因而只有通过人的完全恢复才能恢复自己。这个社会解体的结果,作为一个特殊的等级来说,就是无产阶级。”然而在当时的德国,理论与现实存在着极大的差距,其在理论上已经超越的阶梯, 在实践上却还没有达到。它怎么能够一个筋斗就不仅越过封建主义的障碍, 而且越过它首先应该作为目标来争取的资本主义的障碍呢? 即实现一个不但能把德国提高到现代各国的正式水平, 而且提高到这些国家最近的将来要达到的人的高度的革命呢? 马克思提出了几个重要的解决方法,其中很重要的一点便是发挥先进理论的革命性作用。[1]

二、先进理论对德国革命的意义

马克思关于先进理论的革命性和能动性思想在当时具有深远的意义,他为实现德国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提出了理论依据,也为其指明了道路。马克思引证德国历史上路德的宗教改革来说明德国善于进行理论性的革命的传统,指出理论的解放对德国人有特别的实际的意义。马克思指出,路德的宗教改革具有实际的意义:路德把人从外在的宗教笃诚解放出来,把肉体从链条中解放出来。马克思发扬了这种传统自觉进行理论性的革命,以获得现实的意义。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对宗教批判的现实意义,“对宗教的批判使人不抱幻想,使人能够作为不抱幻想而具有理智的人来思考,来行动,来建立自己的现实; 使他能够围绕着自身和自己现实的太阳转动。”对宗教的批判使人们从宗教的迷梦中解放出来,当真理的彼岸世界消逝以后,历史的任务就是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于是对天国、宗教、神学的批判,就变成对尘世、法和政治的批判,以实现批判的现实意义:给敌人以打击,不让德国人有一时片刻去自欺欺人和俯首听命。

三、先进理论在我国的现实意义

然而在我国,特别是在市场经济充分发展的今天,人们过度重视经济的发展,片面的追求效率的提高,对于思想领域特别是理论素养的培养就略显不足,这正是没有认识到马克思所说的“理论一经掌握群众, 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首先,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也与各种各样的非马克思主义者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如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者与封建复古主义者的斗争、与胡适等自由主义的问题与主义之争、与无政府主义的斗争。在当今这个资本全球化的世界,以资本为载体的资本主义文化、价值观、意识形态、语言等以更加纷繁杂多的形式进入人们的头脑,如果我们没有理论批判的自觉性,非马克思主义理论会在人们不经意之间在人们的头脑中生根、发芽,被所谓的“和平演变”。所以,我们社会主义国家要时刻警惕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侵入,自觉进行理论反省和理论批判。

其次,自觉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马克思很重视理论武器的作用,自觉地进行理论创新,用科学的彻底的理论武装人,指导无产阶级的革命和实践,也是每个马克思主义者应该自觉承担的历史使命。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到胡锦涛等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自觉进行理论批判和理论创新,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实践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再次,先进的理论要满足人们的需求。理论要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必须被人民群众所掌握。只有那些满足了人民的需求的理论才会深入民心,成为人民渴求的精神力量,人民才会主动地向理论靠拢。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理论,是无产阶级的精神武器,所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一定要注意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理论才会为人民喜闻乐见,才会转化为物质力量。

最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定要与社会主义各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体现时代精神,为实践服务。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中国化是其与中国的文化实践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理论产物,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三个代表是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世纪之交的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科学发展观是人们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需求的产物。理论对实践有着能动的反作用,但理论的最终目的是实践,实践决定了理论的来源、产生和发展。[2]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上一篇:绿化租摆养护方案下一篇:讲解义务教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