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砖应用的利与弊及其发展前景

2024-08-27

空心砖应用的利与弊及其发展前景(共11篇)

1.空心砖应用的利与弊及其发展前景 篇一

网上购物的利与弊及其防范措施的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目的

随着网络的普及,网上购物日渐盛行,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带来许多麻烦。

在大多数人心中,网店中的商品种类繁多,就可以提供给人们很多选择,而且商品价格比较低,与传统购物相比,网上购物可以给人们节约很多时间。在快时代的现在,网上购物不失为一个很好的购物选择。但在网上购物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一系列麻烦,像买主受骗、产品质量低等。究竟网上购物是否有利于人们的日常生活?还是弊大于利?那对于这些弊,我们又该采取哪些措施去防范与它们呢?

对此,我们小组就有了对“网上购物的利与弊及其防范措施”的研究。

二、研究方案设计

1、通过网络查询有关网上购物的有关信息,查找到网上购物的有关报道,了解网上购物的流程、利与弊。

2、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人们对网上购物的看法,以及他们在网上一般购买什么等情况。

3、向指导老师咨询有关网上购物的问题。

4、通过QQ、微信、微博等方式,向人们宣传网上购物的利弊及防范措施。

三、调查结果

网上购物的利:

1、网上购物你可以不用出门就可以充分了解你所感兴趣的商品,包括产品的外观、规格、参数、功能及价格等。一般好的网站都会提供这些信息,应该说通过这样的资料,我们就对某个商品有了很深的了解。这在现实购物中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大家是不是觉得在那些漂亮的售货员MM面前有些局促或心虚,不好意思的问来问去,问东问西?碰到服务态度好的MM是运气,但往往消费者的运气是不怎么好的,想想看,你花钱还要看别人的脸色是什么滋味?

2、网上购物还可以与大量的有共同兴趣爱好的网友交流切磋一番有关这个商品。你可以在论坛上,交流心得与体会。在这现实购物中也是很难实现的。一般来说在一个人的生活周围能有这么多的共同的爱好者实在是很少的。而在网上,这轻而易举地实现了。在购买前你可以问任何有关这个商品的问题,这在现实购物中也是比较难以实现的。现实中购买者面对商家,不管他是男生也好,漂亮MM也罢,往往不好意思问太多问题,而且有些问题往往一下子也想不起来。碰到有些冷若冰霜的销售员MM更不用说了。而在网上购物你大可抛开那些,一边购物一边还可以交到要好的朋友。

3、网上购物还可以和老板与厂家直接参与讨论、建议改进这个商品的优缺点,从而使已经网得的商品获得更方便的使用性与更强大稳定的性能,尽最大可能地挖掘出其潜力。这也是现实购物中难以实现的。现在消费者购买了商品后,往往只有很少一部分会去寄那些回执什么的,也就无从谈起与厂商的联系。而网上购物你可以直接反馈意见。

4、商品种类齐全,应有尽有。“如今网上有啥东西没卖的?”说起在网上购物的原因,很多人在问卷调查都这样写道。的确,现在打开任何一个知名的购物网站,你会发现,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买不到的东西。大到家电汽车,小到牙刷图钉,只要在搜索里输入你想购买的商品,立刻会出现琳琅满目的商品信息。“网上的东西多啊,即使我在温州,也能买到海外代购的化妆品,买到本地没有卖的商品。”其中一位受访问调查的人说,之前她在网上花100多元买了一台酸奶机,而这个“稀罕”玩意在龙港的电器专营店根本没有卖的。“你看我买的很多东西,比如港版的诺基亚手机,日本代购的化妆品,还有全国各地的小吃特产,应有尽有。

5、网上购物能得到更多的价格与服务上的实惠,尤其是价格。在传统的营销模式中,一件商品要走到消费者手中。要经过层层代理商的盘剥。大致有厂家--区域代理--总代理--二级代理--商户-消费着,价格往往是原有价值的几倍甚至十几倍(尤其是电子类产品)。而在网上购物上成本十分低廉,场地费,水电费,员工工资,产品的成本下降了,价格也自然就下降了,而且通过全国性的大物流公司,货物往往只须几天就到您手中,而价格也是传统价格的一半。在传统的营销模式中,一件商品要走到消费者手中。要经过层层代理商的盘剥。大致有厂家--区域代理--总代理--二级代理--商户-消费着,价格往往是原有价值的几倍甚至十几倍(尤其是电子类产品)。而在网上购物上成本十分低廉,场地费,水电费,员工工资,产品的成本下降了,价格也自然就下降了,而且通过全国性的大物流公司,货物往往只须几天就到您手中,而价格也是传统价格的一半。网上购物的弊:

1、掏钱前摸不到实物。虽然购买前已经对这个产品的性能功能价格已经有了相当的了解,但摸不到实物总让人不舒服。我想这是网上购物的最大的不便之处了。图片毕竟是图片,何况现在图片还可以通过那个“照片商店” 来美化呢。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就是这个道理了。某些奸商只为了把产品销出去,而故意歪曲产品的功能及特点,实际买到的却不一样,或者说产品质量很差,有些商家根本连售后都不做的。

2、付款不太方便。尽管现在通过银行汇款很快也比以前方便了很多,但毕竟比面对面付款不方便和慢很多。不过现在网上支付已经慢慢变得现实可靠了,很多银行都有网银功能,您只需要在网上轻轻点击鼠标就能实现消费,另外支付宝等中介服务也是您不错的选择。

3,收货太慢。尽管现在EMS的速度已经比以前的邮寄快了不知多少倍,毕竟购买者还是要等上几天,才能收到。邮寄是一个庞大的互通网络,只能祈祷快递公司能够给我们提供更好的服务了,有时公司在发货过程中会有一些意外产生,使送货速度慢。但其实现在国家大力发展内地交通,所以收货都不像以前那么慢了,基本7天内能到,走EMS,顺丰等航空快递,1天内能到。

4,售后服务无法保障。假设网上老板与现实老板的售后服务一样好,毕竟通过网上购得的商品更换与维修要不方便一些,要寄来寄去。

5、网上购物还有一个缺点,就是有一定的风险。网络毕竟不是现实,不可能一手交款一手交货。我想消费者在付出钱财的时候只剩祈祷了, 尽管现在网上行骗的人不少,但可喜的是讲究以诚经营的商家是在网上也是越来越多了。

四、结果分析

4.1通过调查,我发现:

1.目前国内市场尚缺具有相当规模和专业程度的网上购物企业。国内在线 零售网站在资金上的缺乏使得网上购物不能迅速扩大业务规模和品牌效 应,在未来电子商务产业进入高速成长期后,也难以满足客户们对品种、服务、价格方面的要求。

2.目前国内网络消费群体尚未到位。目前国内有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的网民 多数处于16-25岁的低收入阶段,而且消费偏好更倾向于网络游戏、无线增值业务、在线影视娱乐等休闲娱乐服务,而非网上购物。

3.目前国内网络消费环境尚不完善,网上购物立法匮乏,与传统购物环境相比,网上购物在售后服务、质量保障、等方面仍然难以让消费者放心。信用体制、网上支付、物流网络三大瓶颈也仍有待解决。

4.尽管目前国内网上商品较多,但是品种细分却还远远不够,对比传统的线 下零售,可选择的余地相对还非常少,导致电子零售市场规模现阶段仍 然难以与传统大型商场、超市所创造的经济价值相提并论。

5.尽管日用百货销售价格较低、利润空间较小,但相对于传统百货业,电子 零售可以大大节约新增店铺成本,具备无限制容纳大客流、无限制陈列 商品的优势。参照国际上在线商店的发展经验,消费需求较大的百货商 品同样适合通过互联网实现分销。

6.尽管资本投入不足一直是中国电子零售产业发展滞后的根本原因,2004 年,中国网上购物市场还是开始呈现出百花争鸣甚至混业经营的局面。愈来愈多的运营商渡过了互联网的寒冬,愈来愈多的网民加入了互联网 消费大军,愈来愈多的商品出现在互联网上。

7.中国网上购物市场的基础环境越来越稳定,淘宝、易趣、当当、卓越等 网上购物网已成为广大网民网上购物的场所。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的 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电信网络规模的壮大,电脑的普及率 的提高、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政府多层次多角度推动,网上购物市 场将越来越火暴,会逐渐发展及形成人们购物的主要形式。

8、纵观我国现有法律规定,对网上购物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散见于《民法通则》、《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电信条例》等法律法规中,但大多内容散乱,可操作性不强,远不能达到保护消费者的目的。这一切都需要加快立法速度,在参考国外先进立法经验的基础上于时机成熟时制定一部适合于我国国情的电子商务法典。当然,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前提是必须对我国现有立法进行完善,同时针对现在网上购物存在的问题应当及时做出反应,在相关制度、政策方面可以做一些有益的探索。4.2网上购物防范措施

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措施防范于未然:

1、切勿泄露个人秘密。

2、保存交易记录。在发生网上购物争议时,这些记录可作为证据以便维权。

3、仔细阅读网站的购买条款,小心其中的陷阱。

4、对于邮寄发货的情况,买家签字收货时请注意包裹的包装是否完好,如包装损坏则可以拒收。

5、买家必须了解卖家的固定电话(不是手机)及具体地址。如果卖家不透露这两个重要信息,千万不要付款。

6、很多厂家在售后一般会消极处理甚至不急于服务,所以网上异地购物一点要先询问该产品是否是全国联保。

7、在收货后再进行付款。附1.问卷调查表: 网上购物调查问卷表

1.请问您是否有网上购物经历?

A、有网购经历B、无网购经历且无了解

C、无网购经历,但对网购有少许了解D、有了解,但是叫朋友代替购买 2.您经常访问哪些购物网站(多选)?

A、淘宝网 B、易趣网C、卓越网 C、当当网D、拍拍E、其它 3.你选择网购的主要原因(多选)? A、节省时间 B、方便,送货上门 C、价格相对来说比较便宜 D、品种齐全,时尚潮流 E、受身边朋友影响

F、可以货比三家,没有营业员施加的压力

4.请问您会网上购物中选择什么样的价位的产品? A、50以下B、50-100元C、100-150元D、150元以上 5.请问您一般在网上购买哪类产品?(多选)A、书籍及影音类

B、服饰(包括鞋子和包)

C、日用品(起居及洗漱用品)D、手机及数码产品 E、电脑及配件

F、数字类产品,如QQ秀,Q币,游戏币等 G、美容化妆品

H、食品类(包括蔬菜水果零食)I、其它

6.您对网上购买的商品的满意程度?

A、非常满意 B、满意 C、一般不满意D、非常不满意 7.您如果在网络上购买的物品不和心意或有质量问题,您会怎么办?(多选)A、反正东西不多、也花不了多少钱、吃点亏算了 B、非常生气,再也不在网络上购物 C、想退换货,但不知道通过什么渠道 D、向消费者协会投诉

E、向销售网点提出退货要求 F、其它

8.你对网上购物的顾虑是(多选)?

A、网络安全(信用卡信息、个人信息等)B、商品质量

C、商家的诚信度

D、售后服务是否完善 E、商品配送时效快慢 F、配送费用

9.您怎样看待传统购物模式和网上购物模式(多选)? A、传统的比较麻烦,网上的更省力

B、网上的东西样式更多些,有更多的选择空间 C、差不多,不觉得有很大的区别 D、传统的比网上的更有安全感

10.您觉得网上购物的安全性怎样? A、还不错,至少我没碰到欺诈行为 B、仍然有所顾虑

C、但还是会参与觉得不安全 D、不太敢尝试其它

五、参考文献

[1]张思亮, 王晓峰, 靳瑞勇.网上购物系统的研发 [J].商场现代化.2008(13):67-67.[2]李顺云, 郭劲夫, 杨月辉.网上购物系统的建设 [J].商场现代化.2008(12):145-146.[3]衡友跃.基于MVC模式的网上购物系统应用研究 [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1):77-79.[4]张健.XML技术在网上购物系统中的应用与安全分析 [J].科技创新导报.2008(14):2-3.注:

小组成员:赵怡婷、俞施佳、金怡玲、卞倩倩、丁思嘉 指导老师:冯桂芳、顾亚芬

2.空心砖应用的利与弊及其发展前景 篇二

中国动画诞生于1926年。万氏三兄弟受美国麦克斯.弗莱休兄弟的影片《大力水手》、《勃比小姐》、《出自墨水瓶》的影响, 开始自己研究拍摄出了中国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此后万氏兄弟于1927年摄制了《一封书信寄回来》, 于1930年的《纸人捣乱记》和《大闹画室》并称中国最早的三部动画影片。1935年, 万氏兄弟在明星影片公司的配合下制作出了中国第一部有声动画《骆驼献舞》。

1941年, 中国第一部动画长片, 也是亚洲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摄制完成。中国动画的起步之早和水平之高, 在世界范围内也属罕见, 在亚洲地区更是拥有当之无愧的先驱地位。

2 中国现阶段动画发展的状况

如果将中国动画的发展划分阶段的话, 那么现阶段则应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计算。

20世纪80代初随着动乱的结束, 中国动画工作者们继续了十几年的创作热情一下子爆发了出来。随着《阿凡提的故事》降临人间, 开创了中国TV动画事业的先河后, 紧接着1979年《哪吒闹海》成功上映, 此后陆续出了《三个和尚》、《雪孩子》、《天书奇谭》、《鹬蚌相争》、《金猴降妖》、《葫芦兄弟》、《黑猫警长》等一系列优秀影片, 在国际上引起轰动, 夺得数十项国际大奖, 中国动画片在世界动画影视长廊里占据了不容忽视的一席之地, 并散发着它独特的魅力, 但截至于1988年的《山水情》则是中国动画最后的辉煌了, 此后再没有中国动画在国际上获得那么多的奖项。

20世纪80年代初虽然取得成就, 但却没有建立基本的市场机制。进入80年代后期, 动画业又普遍急功近利, 求数量不种质量, 中国动画片发展到现在却陷入了沉寂。导致这一现象的另一因素是:同期, 美国和日本的电视动画开始进入中国。他们极富娱乐性的大众文化取向, 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靠政府资助多年的中国动画所不具备的。同时老一辈的动画工作者年事已高, 而新一代的动画工作者长期从事动画加工, 缺乏原创能力。

进入90年代, 中国动画继续举步维艰, 产量有所增加, 但是质量还是无法与国外动画竞争。而在国际范围内, 动画也正在进行一场数字革命, 数字技术让动画业以更递量的成本生产更加高质量的动画, 心得数字技术也为独立制作所应用, 个人化的动画创作更加普遍。

动画产业的空前活跃, 使得动画成为新媒体的核心之一。中国动画产业也有新的一批数字动画制作者加入, 动画从业人员和动画专业学生迅速增加。中国动画即面临着积重难返的各种制作弊端, 也面临着新的发展契机。

3 现阶段发展的利与弊

3.1 我国动画的优势

3.1.1 特色。

在世界动画舞台上, 中国动画学派以独特的风姿, 引起广泛的关注和赞誉。强调思想性, 重视以健康的内容引起观众, 是中国动画片突出的优良传统。而坚持民族绘画传统, 则是中国动画片显著的艺术特点。中国有着悠久历史的绘画、雕塑、建筑、服饰, 乃至戏曲、民乐、剪纸、皮影、年画等民族民间艺术, 都为各种类型的动画片, 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借鉴材料。

3.1.2 政策。

中国动画产业20世纪90年代后发生了许多变化, 就中国动画市场而言, 国家不在限制产量, 同时取消了政府收购, 在动画产量上与前些年相比, 动画数量大大提高, 据了解, 目前仅在广电总局申请立项的动画片已达到了七八十万分钟之多, 这种现象是前所未有的。

3.1.3 人才。

动画产业由于得到国家政府的大力支持, 现在在国内已经有70多所学校在招生动画专业, 各大艺术高校已经相继开办动画这门学科, 并且已经逐步完善起来。对于中国动画界而言, 人才已不再是当前动画产业发展所面临的最大难题, 据统计现今全国开设动画专业的大专院校超过200所, 就读的学生有20000多人。

3.1.4 市场。

在世界动画发展中, 动画更多是作为一种产业来发展。中国的动画虽说是在世界动画领域中属于起步比较晚的国家之一, 但是由于改革开放之后, 我国经济发展潜力很大。目前我国动画市场供不应求, 事实证明现今国内动画片年生产总量只有2.9万分钟, 但市场需求却在26.8万分钟, 实际需求缺口达23万分钟, 这进一步说明中国动画具有很大发展潜力。

3.2 我国动画的弊端

3.2.1 题材。

中国动画拥有的是什么呢?只要谈到这个话题, 很多“专家”都会这么说:“民间流传的皮影乃动画之鼻祖, 建国后的《大闹天宫》、《哪吒闹海》更是开了历史之先河……”再往后呢?再往后则是单调生硬的色彩, 粗糙且毫无美感可言的人物型, 现在的动画员一味的去画那些历史文献, 中国的历史题材是好, 但重复多了也没有新鲜感, 缺乏创新。

3.2.2 针对群体。

中国动画片创作一直秉承“寓教于乐”的宗旨, 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但是在这一过程中, 出现了偏离, “教化”意义被过分强调。主题先行使创作受到阻碍, 思想僵化。娱乐性的丧失使动画由大众走向小众。中国的动画趋向群体都是偏幼龄, 创作中体现的一种思想是:动画片是儿童片, 是给小孩子看的。而现今的制作人都认为教育从娃娃抓起, 多给孩子灌输些道理能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这种观念使动画创作的视野非常狭小, 动画的题材也受到了限制, 思想上不开放, 表现在创作上也就是缺乏想象力, 从而使中国的动画丧失了大量的成人观众。

3.2.3 声优。

“声优” (配音演员) 不仅是个专业工作, 还有许多严格的规范性要求, 是动画世界里最具杀伤力的群体, 是动画片中人物的灵魂。声优的优劣可直接影响到动画的接受度。应某些角色的需要, 风格独特的声优能立刻抓住观众的注意力。直观动画的对人物配音很不注重, 有时声音和人物年龄完全不符, 很少有能够很好体现出人物性格的配音。

4 我国动画的未来之路

4.1 走原创之路

动漫作品和形象必须具有中国的文化特色, 只有融汇民族特色才能创造出属于中国的动漫作品。近期CCTV网站纪念中国动漫80年, 评选“我最喜爱的国产动画片”。其中, 《天上掉下个猪八戒》、《哪吒传奇》、《西游记》三个位列前10名室外片子取材于我国古典文学《封神演义》和《西游记》。国产动画也只有坚持走原创的路线, 彰显民族的特色, 才能真正拍出有独特文化内涵的动画。

4.2 产业化模式

从产业的角度来说, 动画不仅可以通过播出获得利润, 而且可以与其周边产品结合起来运作, 比如音像、书籍、玩具、服饰等, 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衍生品的开发包括两个层次:表层上的动漫衍生产品包括音像制品、小说、游戏、玩具模型、服饰等;深层的衍生产品可以形象授权方式进入更广泛的领域, 比如主题公园等旅游产业。

4.3 市场培育

通过衍生产品的开发来赢利, 就必须解决好终端销售机制和盗版问题, 也就是培育市场促使动画产业链的的良好运行。我国现在的原创动画制作公司成立后首次生产的动画作品大都是完全自主投资创作的, 原创制作占用了他们大部分的精力, 从而使他们很难完成面向我国上千个电视台的营销发行任务。所以要培育国内动画交易市场, 组建和打造一批经验丰富、业务娴熟的中介机构, 促进动画制作机构和播出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流, 使市场反馈和创作播出形成互动和良性循环。

4.4 人才培养

从事原创动画需要三种人才, 即:创意研发人才, 加工制作人才和经营开发人才。对于一个成功的动画企业来说, 前期的创意研发和后期经营开发要比中期的加工制作更为重要, 因为这个利润空间更大。虽然动画生产中期的加工制作人员相对充裕, 但我国现在90%以上的动画企业是在为国外动画企业进行中期制作加工, 从中获取一定的收益。而不愿意投资生产自己的原创产品。为国外做“外包”, 利润不薄, 至少比为国内公司提供中期制作服务, 价格要高出2~10倍。但是, 这种“外包”虽然眼下获利不少, 短期利益背后却暗藏危机。长此以往将使得国内动画公司彻底丧失原创能力, 沦为国外的“加工车间”, 当我国劳动力价格上涨后, 很容易使我国动画产业整体萎缩甚至消失。另外, 中国需要培养专门的动画营销人员。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厂长金国平曾强调, 动画产业最需要的就是艺术人才和专业人才, 其中艺术人才主要指创意、编导和设计等高级人才, 专业人才则指专业制片人、专业经理、专业营销发行人员等, 而“能够融会贯通, 一肩挑两担”的更为稀有, 缺少专业的产业运营和管理团队, 这也大大制约了动画产业化的速度。

5 结束语

中国动画仅能称为幼儿动画, 这是与进口动画在市场拼搏中屡遭失败的症结所在。由于先天不足, 竞争力缺乏, 中国动画无法再满足青少年市场, 进军成年人市场就更是天方夜谭了。业内人士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我国动画片缺乏竞争力, 其落后是全方位的。”。

因此, 国产动漫考虑更多的, 或许不该是对国外动画片加以限制。对国外动画特别是日本动画不该过分抱以民族抵制心态。对于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存在的动画, 我们更多的应该是秉持一种“去其糟粕, 取其精华”的态度, 并且把精力、物力、财力全力投入到提高国产动画品质当中, 突破产业瓶颈, 摒弃陈皮破衣, 提高质量, 增强娱乐性, 善用民族动画的优点, 制作更多品质优良、内容高尚、老少皆宜的真正国产动画精品。

摘要:动画艺术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化。从动画诞生以来, 各国的动画交流就十分广泛。中国动画作为世界一份子也闪耀着它夺目的光辉。但中国动画发展到现在却陷入了沉寂, 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 中国动漫没有了以前的繁荣。现今国产动画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如何在新世纪获得更好的发展, 抢回国内市场, 同时走向世界, 是动画创作者的当务之急。国产动画发展缓慢的症结在哪, 如何探寻一条适合中国动画发展的道路, 这是现在国产动画亟待解决的。

关键词:中国动画,发展,优势,弊端

参考文献

[1]聂欣如, 动画概论,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

[2]薛峰, 动画发展史,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0.

[3]《中国动画产业年报》编委会, 《中国动画产业年报》2007, 海洋出版社, 2008.

3.空心砖应用的利与弊及其发展前景 篇三

农村土地私有化;农民利益;土地利用率

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认为,发展农村经济、解决中国经济瓶颈问题,必须发展农村经济、扩大内需。而这需要进一步城市化、农民市民化、土地私有化来解决。这一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些问题,包括新市民的住房问题,但这些问题应在政府的主导下加以解决,并一定可以解决。茅于轼先生说:“为什么我比较赞成现在农村的耕地私有化?我们的耕地非常紧张,要把它用好。但现在全国各地的一个普遍现象是,土地配置不合理,造成浪费。这就需要调整用途,具体的问题需要灵活调整。”

著名新闻评论人、作家盛大林先生,独立财经评论人、财经作家杨连宁先生也支持土地私有化,并认为农村土地私有化迫在眉睫,势在必行。他们认为““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邓小平语)”为什么说还地于民、还公产于民是政治改革?因为唯有交还出手中的核心资源与核心利益,才能改变政府不守本分,不务正业的现状,确保政府真正退出市场,不當球员只当裁判,只提供公共服务与公平裁判,履行自己的本职。舍此之途,“权力配置要素”转变为“市场配置要素”的经济转型无法完成,权力资本化,垄断寡头与民争利的弊端无法根除,“由人治转向法治,由国家干预转向社会自治,不断限缩公权力,扩张私权利(江平语)”的政治转型更无从谈起。””

最近数年来,在学界和社会上影响颇大的媒体如《财经》、《南方周末》、《经济观察报》等,更是连年不止地发表主张土地私有化的文章。《财经》杂志透露,在起草《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过程中,“2000年初,法律起草小组接到上级指示,要在新的法律中使承包经营权体现出部分所有权的性质,最终通过的法案中,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性质已经非常接近于所有权”,“有学者谓之为中国农村土地的私有化,”即使如此,周其仁仍然认为“改革要彻底,就应当采取俄罗斯在土地制度方面的做法,在明确土地使用权基础上给予农民自由的转让权和买卖权”。

总结起来,土地私有化有以下几点好处:

1.农地私有化有利于消除城乡壁垒、打破城乡二元结构

农村要富裕,必然减少农民的数量。这一点早已是共识。现在农村有大约1.5亿的剩余劳动力,其中的大部分在城市或外地打工,但他们很难真正脱离农村,因为他们都还有“责任田”。对于很多打工农民来说,这份“责任田”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看似一份财富,却又无法变现,实际上成了城乡之间一道无形的壁垒,也成了限制农民个人自由的枷锁。“责任田”还像是贴在农民身上的一张标签,使他们在“身份”上与城里人迥然有别。有没有“责任田”,是“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的主要区别。这种户籍管理上的二元体制正是城乡二元结构的基础。要打破城乡二元结构,首先必须消除“身份”上的差异,解除土地给他们带来的束缚。

2.农地私有化适应了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

产权明晰是市场经济的基石。在城镇,集体经济基本消失,中小型国有企业以明唽产权为核心的改制也接近尾声,大型国企的改制也是早晚的事儿。但农村土地的产权却在村民与村民之间、村民与村组之间不断地变换。虽然中央规定农村土地承包“30年不变”,但由于婚丧嫁娶、生老病死、人口外流等原因,土地承包的不断“调整”不可避免,而且“30年不变”总还是要变的。市场经济体制以市场主体的多元化为基本,天然地排斥集体所有等公有制形式。因此,要明晰土地的产权,并在农村建设市场经济体制,必须打破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制,把土地的所有权落实到农民手中。

3.农地私有化有利于实现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的前提是规模化和集约化,但联产承包责任制却是平均主义的配置。虽然承包制下也可以进行土地的流转,但这种流转要受到很多限制。这种“大锅饭”式的土地制度,不仅不利于不擅于农业生产的农民向城镇转移,也不利于善于经营土地的人大展拳脚。中国的人均占有土地越来越少,必须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的效率,这就需要市场来对土地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从世界范围看,没有一个实现了农业现代化的国家是实行土地公有的;而土地没有私有化的国家,比如中国、朝鲜等,农业都相当落后。早在1943年,毛泽东就发现“在农民群众方面,几千年来都是个体经济,一家一户就是一个生产单位,这种分散的个体生产,就是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而使农民陷于永远的贫苦。”在建国之后,我国也曾进行过土地私有化的改革。只可惜这种改革被紧随而至的各种政治运动所颠覆。

4.农地私有化有利于保护农民利益、提高农民收入

多年来,地方政府及开发商利用征地制度中的“漏洞”,采用“低进高出”等手段,大肆侵占农村集体土地,使农民的土地权益净流失至少2万亿元以上。农地和农民之所以如此任人宰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农民没有土地的所有权,地方政府及商家只需要摆平村组的干部就可以了。一方面是农民的权益大受侵害,一方面却是农民的收入低下。从数据上看,目前中国农民与城镇职工年人均收入的比例是1:3.1;实际上,这个比例可能达到1:6。悬殊的收入差距是横亘在城乡之间的一道鸿沟。统筹城乡发展,就必须大幅提高农民收入。近年来,随着农业税的逐步减免以及农民品价格的逐渐提高,农民的收入增长较快,但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仍然低于城镇居民,因此城乡收入的差距还在继续扩大。如何才能缩小这种巨大的差距?把土地分给农民可能就是一条捷径。对于那些想离开农村的农民来说,卖掉土地就会得到一笔可观的收入,从而得到在城镇创业、定居的“第一桶金”。当然,在远离都市的农村,由于土地的市场价值不大,专卖土地的效果可能不太明显,但土地仍然是农民最大的财富。

5.农地私有化有利于土地保护、提高土地利用率

在欧美国家,化肥已经不再使用,因为长期大量地使用化肥,会导致土壤的板结,严重破坏土地的墒情。但在中国,化肥却还在大行其道。并不是农民都不懂这个道理,主要就是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现在承包的土地并不属于自己,保护它只能是“替他人做嫁衣”。此外,由于我国的土地产权长期模糊不清,还造成大片国土沙漠化、水土流失加劇、森林覆盖率下降、生态环境恶化。近年来,土地撂荒的现象也越来越多。这种在外国专家看起来不可思议的情况之所以发生,主要就是因为一些农民既不想种地又难以处置它。“有恒产者有恒心”。如果土地实行了私有,那么农民就会更加珍惜土地,就会加大对土地的投入,从而提高农业的生产力。

华中科技大学特聘教授,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贺雪峰先生则对土地私有化持反对态度。他认为:学界及媒体在土地问题上寄予了太多的理想化色彩,似乎土地私有化就可以解决中国的所有问题,中国所有问题的症结都在于土地制度不好。这种认识缺少对当前中国土地制度合理性的基本理解,具有很强的乌托邦色彩。中国著名的物权法学家孟勤国先生也说:“讲到实行土地私有化,我在中国还看不到这样的前景”。

总结起来,土地私有化的弊端及其不可行性主要有以下几点:

土地制度安排要服从中国发展的大局,土地私有化这一制度显然不符合中国实际情况,会阻碍中国的发展。中国的土地制度安排必须服从中国的发展大局,这是因为,自近代以来,中国最大的任务是救亡图存,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要发展经济和实现现代化。中国的土地制度安排必须服从和服务于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大局,必须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且适应中国发展的特定阶段。在当前的中国,虽然GDP总值已经进入世界前三,但人均GDP仅及欧美发达国家的1/10,仍然还是发展中国家。中国农村人口仍然多于城市人口,且进城的大部分农民工并未真正在城市安居,而不得不往返于城乡之间。从未来相当长一个时期的情况来看,中国城市化速度虽然会加快,但农村人口会长期保持在一个相当大的规模。在目前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仍然比较低,而且经济结构仍然以出口导向的低端加工制造业(世界工厂)为主的情况下,中国的主要就业机会就仍然只能集中在第一、二产业,第三产业因为缺少第一、二产业利润的滋养而难以发展起来。在中国产业结构未能升级,经济发展水平仍然不高的情况下,若通过推动土地私有化来推动钟国的发展,那么未来必然会出现社会经济波动。

土地私有化以后,非农土地大大增多,致使非农土地总价值减少,反而不利于农民致富。如果土地私有化,农民可以自由地将土地非农使用,则因为非农使用的土地超过市场需求,而使非农用地的拍卖价格大幅度下降,其结果很可能是,非农使用的土地更多,却因为地价更低,而致非农使用土地总价值反而更少。

引起两极分化,影响社会稳定。土地私有化以后,地价上涨仅在城市和城镇周围发生,大多数农民并不能从中得到好处,而土地私有化引起的土地集中却必然导致部份农民失业。由于资金大量向房地产领域集中,实业部门创造就业机会的能力大为减小,失地农民的生活将更为困难。对于只有一套住房的城市和城镇居民来说,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只会增加他们的虚拟财产,而实业部门创造就业能力的减小只会增加他们的失业机会。只有房地产商和相关行业人员、城市和城镇周围农民、房地产投资者才能大大受益。土地私有化只能造成穷人越穷富人越富,使我国本来就突出的两极分化问题更为突出,会加速社会的分化,引起更大的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的稳定。

中国国情和“三农”问题的四个基本事实决定了土地私有化是不可行的。第一个基本事实就是人多地少的矛盾十分突出。中国人多地少,人均耕地更少,是一个人口大国和人均耕地面积小国。据统计,2010年和2020年,中国人口总量将分别达到13.7亿和14.6亿,人口总量高峰将出现在2040年前后,峰值为16亿;由于人口基数大,中国人均耕地面积仅为世界人均的1/3,排在世界各国的第120位。中国用约占7.2%的全球土地总面积,却要养活约22%的世界总人口。随着人口的逐年增加,即使是在耕地总面积不减少的理想状态下,中国人均耕地面积,在一段时期内,日趋减少也将是必然的趋势;在这一趋势下,中国耕地总面积指标的控制,就成为十分重要和十分紧迫的重大经济问题,而主张农村土地私有化,不利于国家对这一指标的控制,是十分有害的想法。第二个基本事实就是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对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更高要求,与农村现有劳动力素质普遍比较低的矛盾十分突出。这一矛盾表明,农村剩余劳动力难以完全安置,不仅面临着总供求的矛盾,而且还受结构性矛盾的限制;就是说,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所需要的较高素质的劳动力,在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中还不能完全有效提供。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政府作出重大决策时,必须考虑到这一群体的特殊处境和特殊利益。搞农村土地私有化,土地兼并加速,更多农民失去土地,势必更多挤出农村现有劳动力。在农村现有劳动力素质普遍比较低、城市工业和服务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有限、面向“三农”的服务业十分落后的三大前提下,必然进一步恶化中国劳动力市场总供需的矛盾;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失去耕地、又找不到工作,农民的生活状况也会恶化;这样的社会弱势群体,无论是滞留农村,还是涌如城市,都会影响到社会安定、社会和谐。因此,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若实施农村土地私有化,是一定会危害国家、危害社会、损害农民根本利益的。

第三个基本事实就是中国广大农村基础设施的落后现实,与广大农民期望改善生活愿望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我们认为,中国的城市化,不是简单的理解为减少农村土地数量、尤其是耕地数量和农民人口数量,短期内将农民大部分迁到城市的“城市化”;中国的城市化,主要有三大考察指标:一是农业经济的商品化、现代化、城乡经济一体化;二是农村基础建设的城市化,即生活在农村的农民也能享受到主要由政府投资的,与城市相同的路、水、电、气、排污、通讯等基础设施的便利;三是农民身份的城市化,即农民拥有与城市市民相似的社保和医保待遇及享有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的权利。其中,为了实现第二个目标,农村土地制度必须体现集约管理、统一规划、科学调整、尊重民意、化解冲突的要求。在中国目前的现实条件下,主张农村土地私有化,必然弱化政府对农村土地的集约管理,统一规划和科学调整,要么会增加农民个人利益与农村整体公共利益的冲突,要么会增加商业资本和大地主与农民个人利益、或农村整体公共利益的冲突,都无利于广大农民期望改善生活这一根本愿望的实现,很可能造成对广大农民利益的根本伤害,最终会引发社会冲突和动荡。

第四个基本事实就是中国农村基层法制和自治制度不完善、农村基层干部素质普遍较低、广大农民公民意识普遍淡薄和普遍比较贫穷的现实,与实行土地私有化对法制制度、执法能力、农民公民素质和农民富裕程度的较高要求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在中国这一矛盾的解决,将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对此既应该坚定破题的信念,持之以恒地不断完善制度和不断强化教育,又不能心存任何幻想和企图走捷径,否则是十分幼稚的。在这一矛盾较好解决以前,轻率主张并实行农村土地私有化,将加快土地向少数强权干部、少数强势农民和商业大资本的迅速集中,这些强势势力将造成建国以来对广大农民最大的生存权的根本性剥夺,中国的人权事业、尤其是广大农民的人权进步会面临最大倒退。农村土地私有化可以防止农村干部与商业资本对农民利益侵占的结论,在中国的特殊国情条件下,是根本不成立的;至于维护人权,反对官权,实行农村土地私有化,将造成完全相反的结果。

综上所述,农村土地私有化既有其利处也有其弊端,引用孟勤国先生的那句话:“实行土地私有,在中国我还没看到这样的前景”。由此可见,想要在中国实行土地所有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不仅仅涉及民生,更是关乎国家根本,人民真正利益的大事,需要综合各个方面进行全面地考虑。但是不管怎样,其着眼点始终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了保障人们的根本利益,为了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我们相信,不管农村土地能不能私有化,党和国家,以及广大的人民群众都会为了建设一个更加富强,繁荣,昌盛的新中国而努力奋斗!

【1】贺雪峰著.地权的逻辑——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向何处去.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

【2】茅以轼著.一个经济学家的良知与思考:当前社会问题随笔.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孟勤国著.中国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

【4】潘家华,李景国等著.房地产蓝皮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5】李清立著.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

4.现代科技发展的利与弊 篇四

科技的发展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细节。我们看见科技的进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同时也可以听见种种危害。科技的发展步伐是不可阻挡的,我们能做的是进行思考,让科技更加人性化!

对于国家而言,科技就是实力的象征。就说我们中国,载人航空的发展,嫦娥卫星的发射让无数中国人振奋不已。在国际上显示了中国的实力。可我在想,世界上那么多的国家发展宇宙科技,只不过是地球危机的表现罢了。人类不得已向外太空寻求出路,争夺占权。科技发展关系国家的安危,也让我们陷入不复之地。为了赢得战争我们研制各种武器,杀害了敌人也把子弹射向了无辜的平民。

利弊是相生的,是为有利我们才忽视利。等我们发现弊端造成的影响是后悔已经来不及了。科技改善了我们的生活同时也让我们陷入更多的麻烦。

作为一种代步工具,科技汽车是越来越舒适,速度也是越来越快。它也成为了人们财富的象征。当买车变得像买菜一样,问题也产生了。每年交通事故让很多人散失生命,汽车尾气让环境变差,而且普及的车辆让交通更加拥挤。人们已经不习惯走路和骑自行车这些最健康的运动,人们已经习惯懒惰!

科技的脚步无处不在,最直接的就是在家庭生活里。因为有了家电我们的生活更加惬意。统统的家务我们不需要会做,家用电器会帮我们搞定一切。劳累了一天回家不要再辛苦了,你需做的只是打开电视机和电脑。衣服放洗衣机里,拖地有吸尘器,做饭只要微波炉好了你只要选定煎炸煮炒的按钮,不要学会这些我们也可以过得很好。我们成为了机器的主人。随着科技的发展说不定那一天回家一切都由机器人做好了,电视上的设想成为可能。我在想这些让我们变得懒惰,自然赋予我们的本能也得不到发展了。有说劳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关键。可是有一天我们会像科学家设想的那样,大脑发达四肢萎缩继而爬行了。虽然科技让生活更便利,但是我们不应该完全依赖这些。收获自己的劳动成果才是最快乐的!

讲到科技对我们的影响,没有人会忽视电视和电脑。每个家庭都会有,这也是身边很多家长的烦心事。现在是娱乐时代,娱乐至死。有了电视,人们的业余生活变得很充实,精神生活也得到了满足。通过电视我们可以看遍世界,打发时间。可是也有很多负面影响,现在人们称电视是儿童的保姆,再调皮的孩子也可以在电视前坐一天。他可以看动画片,学知识。可是过多的视听刺激也让他们入迷,从而耽误学习。我也被电视诱惑,小时候学习的动力就是妈妈的一句话:“写完作业才可以看电视。”看电视成为了爸爸妈妈手中让我们学习的筹码。同时电视和电脑都会向没有分辨能力的儿童传播暴力色情的画面,实在令人担心。我最痛恨的是电视可以误读经典。学生不需要读厚厚的经典了,电视上会有以娱乐为目的的经典改编的电视剧电影。现代人们很少会捧起经典赏读了。电视正在让人类智慧结晶的经典娱乐化!

人们说20世纪最伟大的就是电脑的发明和使用。电脑给人类的工作和生活带来的便利树叶数不清。有了电脑人们办公自动化,宅在家里照样可以买到想要的一切,不出国门我们可以看遍世界。通过因特网我们可以交友,看病,看偶像的演唱会,看韩剧打发时间„„。将来根本不用练书法,因为电脑上什么字体都有。但电脑真的让我们又爱又恨。就拿我们的教育为例吧!

电脑让老师的知识面更广阔,老师可以上网查资料,和同行探讨经验。最关键的是PPT的应用,节约了老师的时间,而且让教学 更加形象直接。如果我是数学老师我可以不用抄题这样可以省去很多时间课外补充也可以多做。影视和图像的应用也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学生可以上网查资料,对计算机的掌握也成为现代学生必备的技能。

不可否认电脑对学生也有很多负面影响。网络世界是一个虚拟的世界,现在很多孩子却沉溺在这种感觉里。很多学生因为玩游戏成瘾而荒废了学业,父母伤心,老师摇头。他们沉溺于网络交友却忽视了身边的朋友,担心的父母。他们的社会化也受到了影响,在学校里目光呆滞要么就睡觉一切像是什么都不在乎又像是承受不住压力而躲进网络世界里。就算是大学生也不例外,身边有很多人因为沉溺于网络游戏而辍学。无聊了不是打开书或进入图书馆,而是打开电脑玩个一下午然后叫着空虚。当偷菜成为了我们的交际用语时,我们真的找不到事情给自己做。电脑正一步步的腐蚀着我们的灵魂,等到有一天体会到书到用时方恨少了,才发现我们的大学都在收菜打游戏中度过了。悔之莫及也!如果能在自己的控制下用好电脑管好自己该多好呀!

科技的发展真的让我们的生活很舒适与长久。生物科技的发展让我们更加了解人类自己,也有人想克隆人类违背自然伦理。化学制造出更多的药物解除人们的痛苦,却也探讨如何制造品质更纯正的冰毒。看过报导说大学化学实验室是排放化学污染最多的地方,在科学发展最前沿的地方确实污染最严重的地方。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却发现身边的水不那么清了,空气不那样清新了,菜不敢随便买了,小时候能看见的动物不多了。科技越发展人们的生活越加小心了。虽然科技的发展让我们比以前便捷,但是我们的幸福指数却没有相应提高。这些都不是现在人们所愿意看见的。

所以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科技的发展推动人类进步的作用,也要理智的运用科技,让科技更多的造福人类。对待科技发展的负面影响也要正确面对,寻求解决办法而不是逃避它!我还是有理由相信科技的发展会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星期五班队课的时候,我们班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辩论会,辩论会的主题是“网络的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正反两方举行了一场“舌战',真可谓是针尖对麦芒。

”叮铃铃……”上班队课了。八位辩手们信心满怀地手捧一大叠资料,后援团也整齐的坐在位置上,向各方辩手投去鼓励的目光。辅导员冯老师和辩论会的主席潘梦霜也拭目以待。经过一系列的中队出旗仪式过后,辩论会终于拉开了序幕。

第一阶段,由双方一辩阐述各方观点,我方的观点是网络的利大于弊。先有施皓诉说。你别看他个头有点小,但他口齿伶俐,能言善辩。反方一辩许佳也有两把刷子,是把能说会道的好手。我方施皓从网络的3个必要性说明了网络的利处,真可谓是天衣无缝,无可挑剔。而反方一辩许佳却列举了网络的种种弊端和三大问题,与3个必要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双方各持己见,不相上下。经过这一轮的角逐,我方稍稍失利,可大家却永不言败。

…………

到了自由辩论的阶段,这场辩论将是最惊心动魄的较量。辩论会也到了白热化阶段,就是到了最高潮的时候。这一轮的考验将是最具有挑战性的,这就得看辩手的随机应变的能力。反方许佳提出了一个问题,她家的电脑时常被黑客入侵,在网上实行勒索,这又做何解释。我是正方二辩,就坐在施皓旁边,苦思冥想,就是百思不得其解。我望了望施皓,发觉他听得非常认真。只见他竖起一对小耳朵,仔细的倾听着,觉撅着那一张小嘴,眼睛一眨也不眨,满脸疑惑的样子。等到问题提完了,他仿佛抓住了对方的弱点,一双眼睛放出了亮光,拿在手里的笔猛地一敲,心中好像在暗暗喜道:“嘿嘿,有啦!”正当同学们绞尽脑汁时,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鼓动如簧般巧舌,滔滔不绝地陈说起来,那话语犹如黄河之水,一发不可收拾,光是那唾沫星子,就足以将整个教室淹没。一番连珠炮过后,反方过了半晌,才醒过神来。对方辩友许佳也不是吃素的,她苦思冥想,使尽浑身解数,眼珠子“骨碌”一转,猛地一站,口若悬河,妙语连珠。整个辩论会仿佛成了施皓与许佳的舞台……

辩论结束了,他俩还意犹未尽。冯老师对此辩论会进行了点评,真可谓是点睛之笔:"双方辩论十分精彩,真可谓是针锋相对,唇枪舌剑。但是,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有利,也有弊。”

5.科技发展的利与弊作文 篇五

纵观人类千百年来的历史,从石器时代就开始,人类不断发明了各种铁器,到十九世纪初的蒸汽时代,人类的科技已经开始有了逐渐的起步。而到了如今的信息时代,高楼林立,人们享受着科技带来的便利,生活也比以前更加方便。

我们经常使用的网络有着许多的便利。如今是信息速度膨胀的时代,想要在信息世界跟上时代的步伐,就一定要好好利用网络。在以前,如果想要具体了解一些什么知识,就要到图书馆去一本一本的查阅书籍,但是现在有了电脑,我们就能省去很多的时间,而且在电脑上了解到的东西也十分全面。再者,网络给了我们交流的平台,就说我们现在所处的校讯通,这个地方有许许多多优秀的朋友,我们在这里不仅是锻炼了写作能力,也认识了更多的朋友,社交能力有一定的提升,难道网络给予大家的便利,还不够吗?

没有科技高速发展的古代,人们迷信鬼神之说,认为人的一生是由天定的,命运是由老天掌控的,但是在现代,人们证明了迷信思想是不可取的,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决定自己的将来;在古代,假如人得了重病,医生也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病人死去,而如今,科技的发展也带领着医学一路向前,许多古代人看来的疑难杂症都应经被解决,医疗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当然,这还只是冰山一角,科技的发展为人类带来了无尽的便捷。如果说科技的发展是错误的,那么那些伟大的科学家为什么投身到科学事业,将自己宝贵的一生献给科学,牛顿、伽利略、爱迪生、居里夫人…这些名人难道无法判断自己所选择的事业是否正确吗?他们为人类所作出的贡献难道没有意义吗?

6.初中作文:科技发展的利与弊 篇六

电脑减轻人们许多负担,它可以帮我们节约很多时间,以前写资料、报告要好几个小时,可如今我们有了电脑就事半功倍了。现在无论

是年过6旬的老人,还是6、7岁的小孩都开始学习电脑。电脑在为我们带来好处时,也顺便带来了坏处,有人为了电脑寻死寻活。大家说这其中的原因在于游戏和上网聊天。有的人沉迷于电脑游戏而无法自拔而导致,有xie为其自杀,有的为其和家人吵架,有的甚至因为电脑游戏而杀死自己的亲人。多么可怕,可这是千真万确的事,但是普遍的人认为还是上网聊天。但也有人为这一说法打抱不平。

人类发明电脑是为了为人们提供方便,随之又发明了上网,接着又有了聊天室,一开始它是为了让五湖四海的朋友认识,也是为了人们放松,可后来就有人因为上网聊天而放弃学业,有的人可以说是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为了拿钱上网吧便伸手想家长要,家长为了让他们回头不肯给,可得到的确是孩子的拳打脚踢,有的10多岁的孩子因为家长bu肯给钱,竟然亲手杀害了自己的爸爸妈妈,这可都是白纸黑字的事啊,也有人因为和网友很谈得来便约出来聚会,可是当见了面后,有的是被洗劫财务,有的被拐卖了。但是并不shi所有人都会落次下场,有的人他们有自制能力知道什么为重,所以只把上网聊天当作一种消遣,可以找一些网友发泄一下。

因此,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既有好也有坏。好和坏都有使用者自己来决定的。科技发展也是如此,它的利弊也是由使用

7.多媒体应用于数学教学的利与弊 篇七

关键词:多媒体,数学教学,促进作用,误区

21世纪是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 信息技术已触及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 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学校的课堂教学也不例外。就数学教学而言, 笔者认为, 多媒体的使用是一把“双刃剑”, 合理使用它, 对数学教学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但若使用不当, 将对教学效果产生负面作用, 降低教学效率。

一合理使用多媒体对数学教学有促进作用

1.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好奇心

学习兴趣是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催化剂”, 是提高学习效果的必要条件。在数学教学活动中, 通过多媒体课件, 运用丰富多彩的图片、形象生动的动画、优美动听的音乐, 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创设一种情感和认知相互促进的教学环境, 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中有效地获得知识, 同时还能陶冶情感。事实证明, 较之传统的说教, 多媒体课件创设的良好氛围会给学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打破过去课堂教学“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的单一沉闷的气氛, 教师的教学也更有感召力, 易于接受, 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使学生在每节课后能有一种满足感与收获感, 使教师的教学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 有利于增大课堂教学的容量

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 如何在45分钟内提高课堂效率是教学中始终要思考的问题。然而, 在以往的数学教学过程中, 课堂的教学时间大多被教师的绘图、板书占用, 如果运用多媒体课件, 不但可以让教师从过多的板书中走出来分析数学问题, 而且也更能适应学生的认知结构, 特别是面对新事物出现时, 可以运用多媒体进行“抛砖引玉”, 增大课堂容量, 从而真正提高课堂效率。如在上初三复习课时, 我们可以将所要复习的知识点提前制成多媒体课件, 以知识框架图、知识点归纳表或知识要点填空题的形式展示。这样既可以达到全面回顾所学知识, 构建完整知识体系的目的, 又可节省大量的板书时间, 以增加学生知识点的针对性练习, 让他们切实掌握所要复习的内容。

3. 有利于数学建模中的情景创设

数学教学过程, 实际上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对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研究、探索, 继而对其进行延展、创新的过程。于是, 教师如何设计数学问题、选择数学问题就成为数学教学活动的关键。而问题又产生于情境, 因此,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创设情境是组织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例如, 在讲授“一元一次不等式”一课时, 我先播放开山修路短片, 并适时提出问题:“爆破时, 点燃导火线后工人要在爆破前转移到400米外的安全区域。导火线燃烧速度是1cm/s, 工人的转移速度是5cm/s, 导火线要大于多少米?”这样创设情境, 从一开始就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 使学生快速进入思考状态, 给课堂教学开了一个好头, 而且还能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的实用价值以及学好数学的重要性。所以, 多媒体的使用让创设情境更加真实、可靠, 贴近生活, 有利于数学建模。

4. 有利于某些数学问题的演示和讲解

5. 有利于课堂上已讲知识的回顾与“记忆”

数学学科的特点是需大量演算及推理, 这决定了教师板书的工作量会很大。采用传统教学方式时, 整节课都以板书为主, 这不仅大量消耗教师体能, 而且因前面板书内容已擦, 教师在课堂小结时只能靠引导学生搜寻头脑中的记忆碎片来回顾全课知识点, 这显然不利于学生对整节课知识框架及要点的掌握。然而, 有了多媒体, 教师既可以在自己以后的教学中重复使用相关课件, 避免了课上的反复板书, 学生又可以在课后对照多媒体课件复习巩固相关内容, 进行知识的全面回顾与要点记忆, 使教师教学效率得以提高。

二在数学教学中使用多媒体的误区

1. 过分追求课件的“观感”效果

多媒体课件集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于一体, 动感效果强, 对学生的视听有很好的辅助作用。但许多教师在制作课件时, 制作过于“花哨”, 插入了许多漂亮的图片和动听的声音, 屏幕过度渲染, 附加信息和无关信息过多, 过分追求课件的艺术效果, 忽略了教学内容, 致使学生的注意力受到干扰, 不能专心思考, 反而降低了课堂教学效果。这样的课件使多媒体形声化的优点变为缺点, 违背了多媒体教学的初衷。所以, 在制作课件时, 教师应着眼于学生的个性特点, 恰当地使用动画、音乐、图片, 变抽象为具体, 更好地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 从而改善教学环境, 提高课堂效率, 实现教学最优化。

2. 完全用课件代替板书

在数学课上, 很多教师认为有课件展示就够了, 不需板书, 以避免浪费时间。但笔者认为, 课件不能完全代替板书, 因为两者虽都有演示作用, 但板书的示范作用要强于前者。对于初学且要求学生掌握的步骤, 教师最好板书, 这时的板书看似“费时”, 但却给学生留下了充足的思考、消化、记忆的时间, 可给学生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 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另外, 需要学生绘画的图形, 教师也最好板书, 因为课件展示的图形往往是“成品”, 不能显示图形的绘画过程 (用软件制作图形的过程与尺规作图的过程不同) , 这时的板书使师生地位相同, 有利于学生模仿、掌握作图技巧。此外, 即使有些板书可以用课件代替, 在展示时也应根据其内容的重要性及学生的反应情况控制好展示时间, 对于那些重要的、学生反应慢的内容一定要有足够长的展示时间, 以便于让学生“咀嚼”、记忆, 切不可“一点而过”。

3. 课件展示“一蹴而就”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强、思维严谨的学科。每一个问题的解决往往需要分析、探讨、猜想、验证等多个环节才能完成, 而且每个环节又都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化繁为简、层层递进的推理过程。在数学课堂上, 教师对每个推理过程清晰、完整的展现都是教学的核心。在多媒体数学教学中, 有些教师为了制作课件省事、省时, 喜欢把推理过程一下“完整”地展示在同一页面, 然后再对照屏幕逐步分析, 这样做显然违背了数学教学规律, 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因此, 笔者认为, 展示问题分析过程及解决方案的课件时, 应在同一页面以动画形式“分步”展示, 并且每一步都要有足够的时间间隔, 让学生有一个咀嚼、消化、思考的过程, 这样才能与学生的思维相契合, 有利于学生掌握推理的方法, 从而学好数学。

4. 因课件“绑架”教学

有句谚语叫作“条条大路通罗马”, 这句话用在数学问题的解决上再恰当不过了。一个数学问题往往有代数的、几何的或两者结合的多种解法, 并且每一种解法还可能有多种途径, 这使得数学课堂多变而有趣, 这也是数学的魅力所在。但这也给数学教师的课件准备带来了挑战, 经常会发生学生解题思路与教师不同, 甚至大相径庭的情况。这时, 有些教师为了精心制作的课件能有“用武之地”, 常常回避或忽视学生的新想法, “驱赶”学生思路往自己希望的方向走, 产生因课件“绑架”教学现象。长此以往, 必将遏制学生思维的活跃性, 降低学生自主分析数学问题的能力, 故需警惕此现象的发生。要想解决这个问题, 教师必须提高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如当学生提出不同解法时, 教师可以先将其单独板书出来进行探讨, 给出肯定或否定的结论后, 再引导学生思考是否还有其他更好的解法, 从而顺理成章地推出自己的解法课件。

5. 以课件展示替代动手操作

任何课堂教学都应是师生互动的过程, 离开了课堂的主体——学生的积极参与, 再好的教师引导、再好的课件展示也不可能实现教学目标, 数学课堂亦是如此。在数学教学中, 有些内容是需要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 但这样一来就会出现课堂难以掌控、耗时多的情况。于是, 许多教师会选择用课件展示替代动手操作, 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让学生理解, 而且还节省时间。笔者认为这样做不妥, 看别人做和自己亲自做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学生通过动手操作, 可以真实感受情境, 亲身体验问题解决的过程, 得到的结论也印象深刻, 有时还会激发灵感, 想出更好的解决方法或有其他意想不到的新发现。所以, 该让学生动手的, 一定要让学生亲自动手做, 尽可能地避免“高分低能”现象。

综上所述, 多媒体作为数学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 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一种重要补充。作为数学教师, 我们应与时俱进, 不断学习, 潜心钻研, 努力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教育素养和课件的制作水平, 让多媒体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邱汝杰.中学数学多媒体教学的误区及反思[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08 (11) :136

8.马克思论文 科技发展的利与弊 篇八

一、何为科学技术

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思想体系,属于意识的范畴;技术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手段,属于物质的范畴。尽管二者所属不同,但科学和技术都是辩证统一的。技术是科学在物质生产活动中的运用,科学和技术相互依赖、相互推动。正如恩格斯所说:“如果想你所断言的,技术在很大程度上上依赖于科学状况,那么 科学状况却在更大的程度上依赖于技术的状况和需要。”

从19世纪开始,特别是在当代,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的联系日益密切,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已经一体化。“科学技术革命”反映的正是这一崭新的社会现象。但是,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它在给人类社会带来前所未有的繁荣的同时,也产生了负面效应,给人类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祸害。

二、科技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自然科学技术作为人类发明和利用自然的强大物质手段,它是人类借以对自然施加影响和作用的中介。人类在与自然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自然科学技术从理论上认识自然界规律并在实践上对自然加以对象性的改造,利用自然力为自己服务。科技的状况决定人们利用自然的能力,科技进步促进人类的文化进步。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曾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并且说:“固定资本的发展表明,一般社会知识,已经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变成了直接的生产力。”

马克思还深刻地指出:“社会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的力量”;“大工业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学并入生产过程,必然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现代科技为生产管理提供了崭新的科学理论、方法和手段,是生产力诸要素更有效地组成一个整体,从而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而生产关系的革新促使一个社会经济基础的变动,相应地,矗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必然会发生变化,由此社会历史不断前进。

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超前性对生产力发展具有先导作用。19 世纪末发生的第二次技术革命,是科学、技术、生产三者关系发生变化的一个转折点。在此之前,生产、科学、技术三者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生产的发展推动技术进步,进而推动科学的发展。邓小平在总结科学技术这一发展趋势时深刻指出:“现代科学为生产技术的进步开辟道路,决定它的发展方向。许多新的生产工具新的工艺,首先在科学实验室里被创造出来。”“大量的历史事实已经证明了:理论研究一旦获得重大实在,迟早会给生产和技术带来极其巨大的进步。”

三、科技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恩格斯曾这样警告过我们:“但是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

自然界在接受人类作用的同时必然对人类施加反作用。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不断获得征服自然的新的力量和财富,享受到科技进步带来的种种好处;但也是人类重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面临着科技的挑战,承担着与现代科技密切相关的令人不堪忍受的沉重的代价。

1、资源问题:现代科技使人类对资源的消耗与日俱增。人口激增和工业过快发展的直接结果就是地球上可供使用的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趋于枯竭。

2、环境问题:现代科技消耗大量资源的同时产生的大量副产品不断破坏着生态环境。

3、人口问题:人类的生活质量和医疗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提高,人口数量不断增长,老龄化问题和性别问题失调突出。、战争破坏:高科技武器使得人类具有了瞬间灭绝自己的能力。人类为了战争的胜利,不断追求更先进的武器,也就是追求更有效的杀人工具。对于先进武器的追求,不但会消灭自己,最终使整个人类都置于毁灭的阴影之下。核武器的发明就恰恰说明这个荒谬的逻辑。

5、人际关系疏远与隔阂: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移动终端产品的普及和无线网络的发展,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缝隙,都有被数字产品“侵蚀”之势,人与人之间的自然交流显得日渐缺失。、人性异化:在马克思看来,异化是一种反常的生存状态。异化劳动的本质在于:劳动所产生的对象,即劳动产品,作为异己的东西,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独立力量。在手工工具时代,技能占主导地位,这时的人有极大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人类创造了科技,科技反过来奴役人类。如果过于依赖科学技术,把思想的自由权利交给科学技术,那么物的强力会窒息思想的话力。

7、伦理道德问题:一方面,现代高科技的发展猛烈冲击着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高科技成果的应用解决了许多困扰人类多年的各领域问题,提高了人们的幸福感。但同时也带来了无法回避的伦理问题。诸如医学伦理问题、网络伦理问题、生态伦理问题、学术科研伦理问题等。另一方面,落后的伦理道德又对现代高科技的发展具有明显的抵制和阻碍作用。

8、拉大了富国与贫国的差距:随着高科技的普遍使用推广,加快了技术淘汰和设备更新的步伐,而发达国家则在依靠高科技发展振兴自己的经济的同时,旺旺把过时的设备和技术转移到国外,特别是把那些污染环境、资源耗费大的的工业项目率先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这不仅影响了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还给这些国家带来许多严重的问题。一旦被比较贫穷的发展中国家引进,非但不能带来预期的经济效益,反而会产生不少经济和社会问题,诸如经济上负债,技术上依赖,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不能在外贸中得到好处,并且由于缺乏与引进技术相适应的工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机制,使这些先进的高新科学技术,不能发挥应有的潜力,从而阻碍本国发明与技术革新的发展,加剧失业现象。这样一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差距便越拉越大,使贫富两极分化。此外,由于高科技的推广应用,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大大提高,对劳动力的使用在逐渐减少,这样会导致失业率增加,就业问题突出,造成社会的不稳定。

四、正确看待科技进步的价值

自然辩证法观点认为,任何技术既具有中立性又具有价值性。中立性认为,技术仅仅是方法论意义上的工具和手段,在政治、文化、伦理上没有正确与错误

之分,其本身是价值中立的;价值性认为,任何技术都蕴藏着一定的恶善、对错甚至是好坏的价值取向。而两者的统一源于技术的内在价值和现实价值的统一。

技术价值是现实的人同满足其某种需要的技术属性之间的一种关系。当技术对主题的需要和发展起到肯定作用的时候,它就具有正面的价值;否则,它就没有价值或具有负面的价值。

导致科技的“双刃剑”作用的一些矛盾中,主导方面是人类社会对科技的非理性的利用。这里所谓非理性的利用,主要是指下述:

其一,人们对使用新技术的社会后果缺乏明确预料,因而即使出于积极的心态也会带来始料不及的恶果。这种情形大多发生于科技水平尚不高的时期。

其二,人们只着眼于生产劳动和经济发展中最浅近、最直接的有益效用而应用科学技术,却忽视了长期的客观与社会的影响。

其三,科学技术被用作战争、侵略、征服、称霸的工具。不论是地理大发现以后的殖民征服,还是当今的霸权主义行经,无一不是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凭借和后盾的。总而言之,在非理性利用的情形之下,科学技术就愈发显出“双刃剑”的属性,因而它造福或为祸人类的情形和成分是难以定量比较的。

把握和应用科技的主题是人,人是有价值取向和能动性的,因此,真正决定着科学技术的社会后果和负有责任的是人。核技术是被用来建核电站还是用来造原子弹,这种选择是人类自己做出的。

我们要树立辩证的科技价值观,以人为本,正确地使用科技,把科技的负效应降到最低,社会就能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就能保持长久的和谐。

9.科技发展的利与弊五年级作文 篇九

今天的语文课上的辩论会上,我们正在非常激烈的辩论这一个问题“科技发展利大还是弊大”。

现在的科技非常的发达,我们用的电视电脑冰箱空调等等。我们人类已经依赖这些东西很长的时间了,如果一时间离开他们,我们会有很多事情做不了的。科技的发达看起来是利大,但是,什么事情都是没有十全十美的,有好处就有坏处。比如说现在的汽车对空气的污染很严重,影响我们的生活,还有因为汽车太多了,经常会发生一些事故。让我们失去很多的生命。如科技太发达了的话,那就会出现更多的事故,使我们的生命存在着危机感,活着没有安全感。

但是要是科技不发达的话,我们的生活还是会收到影响,就比如我们地球上有很多的漏洞,科学家已经预测到了,在多年以后,我们的地球会有恒星撞击我们,如果到时候科技还是现在的水瓶的话,那我们就死定了。所以我觉得科技发达是利大于弊的,没有了发达的科技,人类就会落后,没有办法克服更多的困难,让我们一起努力!

10.小学六年级科技发展的利与弊作文 篇十

当然,科技发展也有当然,科技发展给人类带来的利是有目共睹的。在古代,在没有科技的封建社会,在距今几十万年的远古时代,人们甚至过着茹毛饮血、以树为巢的生活。那时,没有电脑、电视,没有高速交通工具,缺少现在看来必不可少的电子用品。如果没有科技的发展,古代人便会逐渐退化,人类也就不会进化成今天这唯一的高等动物。科技发展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给我们的哦生活时时处处带来方便:出门可以坐车、坐船,甚至乘飞机,不必像古代人那样徒步行走,为赶到另一个地方有的需要几年的时光;夜晚有了灯光,不再需要过那“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想了解各地新闻,可以打开电视、登陆因特网,而在没有科技的古代,一个地区发生的事情有可能在几年后才能被另一个地区的人知道……

不过,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科技发展有利,也会带来弊端。就拿现在全球变暖这一世界性问题来说吧:汽车是越来越普及了,而成千上万汽车的燃料燃烧后排除的有害气体(汽车尾气),这些有害气体会破坏地球的臭氧层,直接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南极冰川融化,十余种动物灭绝。以后,上涨的海水还会威胁上海等多个沿海城市,使他们被海水淹没!科技发展的弊端还有很多,有些直接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存,有的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科学技术的发展,利很大,弊也不少

11.空心砖应用的利与弊及其发展前景 篇十一

中国的经济发展给中国人和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的利与弊。

我是一个七零后,我见证了中国突飞猛进日新月异的经济发展,我见证了中国人的物质文明的崛起,我也见证了中国人的精神文明的退化,我也见证了中国人在物质世界里的迷失。我是一个北方人,北方发展经济发展的要比南方要晚一些,我来说一下在经济发展没波及到北方之前,北方人的幸福感,北方人的道德人性。在经济没发展到北方之前,北方人的幸福感相对于经济发展波及到北方之后明显要高很多,经济发展波及到北方之后人们的压力上升了,人们的虚荣心上升了,人们的劣根性上升了,相反人们的幸福感下降了,人们变得浮躁了,道德人性下降了,宽容心,包容心,爱心下降了,人们没有了充实感和方向感,人们迷失在了物质文明里。我想经济发展给人类带来的影响大致相同吧,不管是中国人外国人,南方人亦或是北方人。发展经济以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用来提高人们的幸福感,增加人们生活的舒适度,这种方向过去,现在,未来,永远都不会是错的。但经济发展中为什么会出现人们富裕了反倒迷失了呢,反倒越来越幸福感下降了呢?这就像计算机,分硬件和软件,硬件和软件分工不同,功能不同,缺少了其中任何一部分都不能正常运转,社会发展,经济发展也是如此,经济发展中,经济物质是硬件,精神,思想,文化,观念是软件,在经济发展中只有硬件没有软件,或是硬件软件不适配。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只有硬件,没有软件,达到了物质文明确没有相应的精神,思想,文化和观念来引导人们,所以中国人迷失在了物质文明里。中国领导人在发展经济的时候只关注了硬件,并把硬件发展的很好,(中国经济在世界已经很有影响力了),中国领导人对软件关注的不够,所以中国人迷失了,中国人的幸福感下降了。人们在经济发展中迷失实际就是对物质跟自己的关系认识不够,有一些问题需要找一些好的哲学家,科学家来为大家辩论和指出方向,比如物质是用来伤害我们的还是用来增加我们的幸福感的?再比如我们该如何看待经济发展?在经济发展中面对人们的迷失,幸福感的下降,各种各样的负面的问题我们该怎么解决等等一系列的问题进行辩论和研究,在辩论和研究中让公众受益。

【空心砖应用的利与弊及其发展前景】推荐阅读:

上一篇:情景教学培养交际能力的论文下一篇:苏州大学社团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