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

2024-10-10

语文课堂教学(通用9篇)

1.语文课堂教学 篇一

浅议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从语文课程标准谈语文课堂教学

(此文曾于在《中国农村教育》2004第二期上发表)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第一部分的前言中对语文课程性质地位的定义。从这里不难看出,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的语文工具性和人类文化传递的语文人文性是相统一的,它体现在具体的教学之中也应注重二者的和谐与统一,而不是对立与分离。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一些语文课堂教学没有科学地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更多的对工具性或人文性的理解有些偏颇。

目前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表现:

一、忽略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积累与掌握

现在很难再看到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生字新词的场面(我并不否定在语言环境中学习生字与新词的做法),似乎这不是课堂教学应解决的问题,哪怕是低段教学也是如此。以小学语文低段教学为例,“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关于低段识字写字教学的实施建议。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一些语文课堂教学根本不进行识字和写字的教学。笔者曾听过一节一年级语文课,这一节课中,教师巧妙地引入后,学生听了一次课文录音,让学生自己读课文,抽学生纠错,再抽读,再纠错,如此反复。课堂气氛似乎非常好,学生也非常积极,但一节课几乎全成了学生纠错,而实际上学生应该掌握的生字或词语并没有在纠错之中完成。同时,对课文的初读感知也没有在纠错之中完成。

二、淡化了文章本身对学生的熏陶

许多课,尤其是比赛课和观摩课,阅读教学成了教师的首选课。教师或以优美的音乐,或以精彩的动画,或以动听的故事导入后便开始那精彩的赏读和分析(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再根据或句或段或篇让学生大胆发挥,或说或写或议。笔者不敢相信学生对课文本身的理解与感悟已达到这种水平。以中段阅读教学为例,“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是课程标准关于中段阅读教学的要求,也是对整个语文阅读教学的最基本要求。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些课堂教学根本不注重这最基本、最起码的要求,一味地突也重点,一味地强调句段的理解感受,过于强调让学生谈感受、说想法。一节课下来,很少有学生能通读课文,更谈不上有感情地朗读。

三、学生过于兴奋,违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全面关注学生”这是新一轮课改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要求,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受到的关注似乎违背了他们自身的身心发展规律。在不少的教学实例中,一节课中,学生的提问、讨论、游戏、演讲等贯穿全堂课,学生大脑没有松驰的时候,嘴没有空闲的时候。

“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这是课程标准中对教学实施的建议中所作的论述,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被许多老师所忽视。

四、重点不明确,目的性不强

“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这是课程标准关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论述,基于这一论述,一些教师将每一节课都变成了提高学生方方面面的语文素养。课堂中,学生既写了,也读了,还说了,还讨论了,似乎学生的每一个方面都得到训练与培养。但教师在这紧张中不断调控课堂教学每一个环节的时间,这必然造成顾此失彼的后果。

五、没有体现出课堂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构建知识的场所这一要求

在很多语文课堂教学实例中,老师们注重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尽兴地说、大胆地想、精彩地表演,这些都无可厚非。但从另一个侧面,我们可以看到:学生所说的似乎并不是在读后的感受或理解,只是凭原有知识感觉在谈;学生所想的是对问题的否定,而不是对问题的延伸;学生所表演的只是他个人特长的展示而非对教学内容的巩固或展现,这些都不是在课堂内生成的。这些课堂给人的感觉是学生十分活跃,教师声嘶力竭也难以控制场面。就其教学实效而言,既没有让学生在语言知识方面有所积累,也没有让学生的“听、说、读、写”哪一方面的能力有所培养与提高,只是课堂活跃而已。关于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思考:

语文学科有其自身的规律,它不同于数学和其它学科,就一节课而言,学生所要掌握、理解、运用的知识无法用具体的量标去衡量。但语文课堂教学又必须按一定规律采取多种途径,达到一定的目标,这就是要求语文课堂教学应有实效性。如何体现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笔者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注意可解决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问题。

一、过程简洁明了,节奏明快(仅仅四十分钟而已)

就班级授课制(无论是以前的教学,还是新一轮课程改革,都是以班级授课制为基础)而言,它的最大特征在于: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教师的有目的的组织让一个班的学生迅速获得知识、提高能力。根据国内外班级授课时间的规定,大多在三十分钟到四十五钟。在这样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学生所能掌握的知识十分有限、学生所能得到提高的能力更是有限。研究表明,即使是七至九年级的学生,从进入课堂教学到真正全身心投入学习之中,至少需要三至五分钟时间,而他们持续的投入时间更不会超过二十五钟。教师无论采取何种手段,只能透支学生的兴趣与精力。因此,针对每一节课,要求教学过程简洁明了,节奏明快。力求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过程的简单、学习感受的轻松、学习目的明确。笔者以为:一节课中,学生所能掌握的知识是十分有限的(还不包括所遗忘的知识),只要能让学生在每一个四十或四十五钟学到一点知识,能力得到一定的训练,就会通过无数个四十分钟或四十五分钟积累大量的知识,他们的能力也将通过长期的训练全面提高。

二、突出一个重点,找准一个中心(听说读写的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不是一节课所能解决的问题)

课程标准中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或训练有明确的要求,它包括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不是在一节课之中都完成,也不是要求每一节课都对所有的这些能力进行训练与提高。不同的学段,各种能力的侧重点会有所不同。在低段必然以学生识字写字能力的训练提高为核心,中段更侧重于阅读能力的训练,高段则以写作能力的训练与提高为重心,各段都会把口语交际作为训练的内容。针对一节课而言,教师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结合课堂教学的内容有选择地有侧重地进行一种或两种能力的训练。不能在一节课中将所有能力的培养提高平均用力,这样的结果是学无所得。要特别注意不能不加区分地将其它学段训练培养的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更不能每一节课都以某一方面作为中心,要适时调整每一节课的教学中心,训练中心。

三、让学生体验到学习语文的快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要让学生体验到学习语文的快乐,就必须以语文本身所具有的内涵去激发学生的兴奋点。一篇优美抒情的散文,如果伴着悦耳动听的音乐去感悟,将会让人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一篇曲折感人的故事,当静下心细细品味时,一定会将自己变成故事的主人公;几句诙谐的歇后语在捧腹大笑后会让人沉思;即使是一个简单的生字或者词语,当把它的演变(各种字体)、形成过程(如何产生)和相关趣事了解以后,也会让人兴趣倍增„„

不一定要让学生开心地笑、也不一定要让学生伤心地流泪、更不必让学生不停地说,只要能让他们去沉思、去品读、去感悟、去拓展——学生思想与感情、语言与行为都投入到学习之中,这时候,一节语文课就取得了成功。

四、读是语文教学的核心所在(“读书”是学生天经地义之事)

自古以来,关于“读”的精辟地论述十分多,如:“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也曾有教授指出:“只要大声地读出来,多读几次,什么样的文章也会明白,如果还不明白,可以再读,直至读懂为止”。由此可见,只要认准“读”为语文教学和学习语文的核心,就会收到良好的学习语文的效益。同时,在现行所有的教材中,对于“读”都有明确的要求。在教材中,针对不同的课文,提出了不同的读的要求:很多要求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的是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还有的是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你喜欢的段落;也还有背诵课文,默写课文的要求。没有一篇课文不要求先读通、再读懂。因此,“读”对于学习了解课文,感悟文章,吸收精华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读”在一节课中具有重要地位,无论是哪个年段的课堂教学都离不开学生的“读”。低段:需要学生在读课文中学习生字,即使生字也需要学生多读才能学会。中高段更需要通过“读”去熟悉文章内容,体会文章感情,了解作者情感。

“读”不是从开始上课读到下课,而是可以采取多种学生愿意参与的方式去读。“读”不能只是多读,反反复复读,而要读有所思、有所悟。“读”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投入,在于让他们有自己的见解。“读”的方式可以灵活多样:听读、跟读、诵读、默读、赏读、品读、通读、分角色读、选重点读„„无论用哪一种方式,都应注意让学生愿意读、主动读、乐于读,力求读后能有所思、有所悟、有所感。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有别于其它学科的课堂教学。只要我们能正确把握其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这一特点,就一定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符合学生身心特点教学要求,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我们始终要将“听得清、说得明、读得通、写得出”作为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但一定要记住:以人为本的语文教学是无数个四十或四十五分钟完成的。一节课必须在教师的合理组织下,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下收到只属于四十分钟的教学实效!

2.语文课堂教学 篇二

近年来的语文课已初步改变了曾经语文课堂的沉闷与乏味,但在异彩纷呈的教学模式、轰轰烈烈的课堂气氛背后,依然迷惘:语文课越来越不像语文课。

语文课与其他学科交叉过多。本应用来品读说明文语言准确性与艺术性,体会科学小品特点的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师教学目标错位,重在课文内容的讲解,轻视写作特点的赏析,于是科学小品文被上成自然课。这样扩大语文的外延,教学目标错位,忽视语文的内涵,只注重教教材,只会使学生对语文的基本知识、基本素养收获甚少,分辨不清语文教学的目的与学习目标。

语文课与情感感悟结合过细。随着课改的深入,教师已从过分注重语文的工具性,转向关注语文的人文性。如 《我与地坛》 上课时,教师注重引导学生感悟文本中作者对母亲的情感,却漠视情感背后的言语。于是学完文本以后,学生不会品读文中意境优美的句子,更不会借鉴文中的语言来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

语文课多媒体使用过密。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增大了教学容量,给学生提供直观的视觉感受。

二.语文味之辨

语文本体姓“语”,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考虑语文的主体,努力上出语文味。所谓语文味是在语文教学中,以师生互动互享和渗透教师的生命体验为前提,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等手段,让学生体验到一种极具个性与文化气息的境界。语文味是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语言教学是语文味的根本。语文教学是以语文教材与课外读物等文字材料中规范的言语,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语言教学。语言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基础和核心,任何形式的语文教学都必须以语言实践为主体、为归宿。这是语文作为交际工具的重要体现。

思维训练是语文味的目标。体现语文工具性的语文味不仅是听说读写、品词析句等训练,还包括思维训练。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运用语文工具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注重课堂的思维训练,是语文本体价值的重要目标,是语文味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语文味之探

1、教学目标的设置,凸显语文味

教学目标是成功构建语文味课堂的前提和基础。语文教学多围绕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深挖课文蕴含的人生哲理来教。语文教师的任务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教给学生听说读写的方法,让学生运用类似的方法进行听说读写,品味鉴赏作品的语言美、情感美、文体美。教学目标的确定,必须明确教材教学价值所在。这与语文课程目标中的“注重作者的表达方法”是一致的。鲁迅 《拿来主义》 是作为文学家的鲁迅或者说是杂文味的鲁迅,因此“形象说理”“个性表达”才是本文主要的“语文价值”。一篇文章被选入教材,教学价值便具有相对确定性。然而现今用同一本教材的语文教师,教学却内容千姿百态。

2、文本解读的方法,彰显语文味

一篇教材应挖掘文本中精美的语言文字,最能打动人心的情感点,灵动多变的表现手法。在此基础上运用朗读增加学生的感悟。例如有的老师在讲 《陈情表》 时引导学生诵读,在琅琅的读书声中,让学生用心灵去拥抱语言,与作者的心灵直接交流,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领悟作者的感受;指导学生精读,品味鉴赏课文的传神点,反复咀嚼文本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语文味是读出来的,让学生通过听范读、默读、大声朗读等途径,从整体上品味语言,在读的过程中逐步感知与理解文章,从而形成正确的语感,积累丰富的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目前课堂教学中学生没有沉静地品读和感悟,得不到艺术形象的真实感受,呈现出“情感体验简单化,情感表现标签化,感悟世界虚伪化”的虚浮现象。

3、教学手段的选择,尽显语文味

再精彩的多媒体课件,也掩饰不了教师自身的光芒。语文课堂的语文味要求教师自身拥有语文味,具有一定的文学素养。教学语言要注重文学味,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恰当传达自己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研读文本;评价语言要充满语文味,语文教师不仅要饱学,而且要善于运用精妙的语言恰当评价学生;课堂互动应洋溢语文味。语文课堂要弥漫着一种其乐融融的氛围美,教师教得神采飞扬,学生学得兴致勃勃,师生双方都全身心投入。这样才能“让学生学会认认真真地说,扎扎实实地读,随心所欲地写,淋漓尽致地思”。

3.语文味,语文课堂教学的灵魂 篇三

【关键词】语文味 语文教学灵魂 缺失与回归

在新课程理念的熏染下,近年来的语文课堂不再沉闷与乏味,但是在异彩纷呈的背后我们却看到了语文教学的浮躁与迷失,让人感觉语文课不像语文课:有时像思品课,光顾道德说教;有时像科学课,光顾着讲解知识了;有时像生活课,光顾着探究实践了……然而语文课毕竟姓“语”,语文教师在实践语文课堂时应该考虑语文的本体,努力上出“语文味”,因为“语文味”,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灵魂。

何谓“语文味”? 所谓的“语文味”,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以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和渗透教师的生命体验为前提,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极具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的,同时又令人陶醉的审美快感与自由境界(程少堂语)。语文课如欲开学生的“胃”口,一定要讲究“有味”,这种味就是指“语文味”。然而透视当前的一些教学行为:讨论的多了,读书的少了;媒体应用多了,学生品评少了;热闹空谈的多了,积累感悟的少了……让我们感慨万分的是,这样的课堂是语文课吗?基于此,笔者学习了有关“语文味”的教学理论,结合教学实践,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味”的缺失与回归作一些阐述。

一、初中语文教学“语文味”缺失的成因剖析

首先,语文味的缺失,体现在对新课程理念的曲解。以为新教材必须要有新教法,那些朗读背诵、品词赏句便不是新理念,于是痛快地抛弃许多传统的优秀语文教学法。同时新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崭新理念,“大语文”的理念也得到进一步的重视,于是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更加强调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以及各学科之间的融合,这也是从语文学科本身的综合性特点提出的。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一些老师把握起来就出现了偏失。如教学《探索月球奥秘》这一综合性学习,教学的重点应该在让学生感受月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探索的精神和人文精神。但是有的老师却津津乐道地介绍了宇航知识和月球的知识,把语文课上成了自然科学课,这就必然导致了“语文味”的缺失。

其次,语文味的缺失,是由于教学目标不当。教学目标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语文教学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教学目标不明确,必然会导致课堂上出现教师滔滔不绝地讲解,想到哪讲到哪,许多内容却与教学要求和学生语文需要无关。另外,教学目标的错位,也会使得操作走进误区。如《竹影》,有的教师将教学目标定为:引导学生比较中国画与西洋画的区别。于是引入大量图片进行比较,结果就把语文课上成了艺术鉴赏课。

第三,语文味的缺失,也由于教学设计不当。比如凸显情节,语言架空;拓展过度 ,本末倒置;媒体泛滥,书声稀少……

二、语文教学中“语文味”回归的探索

“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教学方式,管中窥豹的失真之举,“非语文”元素过多的充斥着语文课堂,都迫切呼唤语文课堂“语文味”的回归。那么如何打造有“语文味”的课堂呢?

一、准确制定教学目标,凸显语文味

不知语文课为何物的迷惘,源于不知如何设定其教学内容,其内容的设定最关键的就是制定一个准确的教学目标,这是成功构建一堂充满语文味的语文课的基础和前提。教学目标有“导教、导学、导检测”的功能,只有在课前就已制定了准确的目标,那么教什么才会心中有数,怎么教才会心中有路。一个准确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应该是清晰的而不是模糊的,应该是可检测的而不是不着边际的,目标定位的主体应该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可是现实中我们有许多教学目标的设计是走过场的,实际教学与教案中的教学目标不挂钩,目标是目标,上课是上课,风马牛不相及。还有一些教学目标,其设计过于空洞和抽象,教学中无法操作,课堂信马由缰的现象也就比比皆是。对此笔者就有切身的感受,试举一例:

教《醉翁亭记》一课时,笔者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1、正确理解文中的难词、难句,了解文意。2、进一步体会文言虚词“也”“而”的作用。3、能理解文中出现的对仗句式。4、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感受优美的语言,力求熟读成诵。5、让学生懂得并学会在受到挫折不幸时,应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具有旷达的情怀。结果几堂课下来,自己也不知道,教学目标的达成度究竟如何,心中一团糨糊,这是因为笔者制定的教学目标存在这样的问题:有些行为的主体是教师而非学生,例如“引导”“让”;那些行为主体是学生的,所用词语又不准确,例如“领会”“感受”;第5点的教学目标更像思想品德课,再说一二节课就想让学生在受挫折时,积极对待人生,这有点不可能。带着这样的教学目标去上语文课,语文课就串味了。是故,可以做如下修改,以更好体现语文味:1、看注释后,能解释文中的几个难词(辄、暝、觥、翼然、翳等)。2、反复阅读课文后,能结合自己的感受说出“也”“而”的作用。3、能独立找出文眼,并据此说出文章的主旨。4、学完课文后,能说出自己喜欢本文语言的理由(至少两条)。带着这样的教学目标,教师可据此更好地把握教学的重点,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

总之,“没有具体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便无法进行,上课成了开无轨电车,成了放羊。”(黄玉峰语)只有制定准确的教学目标,才不会导致教学的主观随意,才能更好地体现语文教学过程中的语文味,才能让语文课成为真正的语文课。

(二)恰当把握教学内容,彰显语文味

王荣生教授认为,语文课上,“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重要。鉴于语文课程肩负着的任务,所以我们语文教师就既要教母语,又要教文学,而“语言教育的教学形态通常有阅读教学、口语教学、写作教学;文学教育的主要教学形态是文学作品的鉴赏教学”(李海林語)。笔者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觉得语文教学中的综合性学习、实用文体教学及文学作品的鉴赏教学是一个扼杀语文味的瓶颈,下面我们就来具体谈谈,怎样冲破这个瓶颈。

1、综合性学习蕴涵的语文味

综合性学习的提出是基于“生活处处有语文”这—“大语文观”。从《语文课程标准》关于“综合性学习”的论述,我们可以找到对于“语文”这个关键词的解读。那就是“培养学生做到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全面提高语文素养”,这就是语文综合性学习这—概念中“语文”一词的内涵,也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终极目标,这也正是我们所说的“语文味”之所在。

特级教师余映潮说:“在语文教育中,不注重积累,学生的语文仓库就会贫瘠,学生的语文泉流就会干涸。”因此,在丰富多彩的综合性学习中,不忘积累语言这个根本,才能使语文不变“味”;不忘品味语言,才能使语文韵味十足。

案例一:《漫游语文世界》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的汇报很精彩,刚才大家分析了店主取店名的目的,广告语、宣传标语的效应,接下来我们能否从语言品味的角度对它们进行一番‘专业化’的审视呢?比如我很喜欢那则宣传标语‘退一步心顺路宽都平安,抢半步车挤人怒招祸端’,因为它运用了语文上对偶和对比的修辞手法,显得工整严谨,而且意思一目了然,对比鲜明,让司机深刻体会遵守交通法规的重要性和违法抢道的危害性。”

生1:我认为“饰全饰美”这个店名取得好,因为这个店名运用了谐音、双关的修辞手法,马上让我们想到成语“十全十美”,觉得很熟悉,而且这是个女孩饰品店,寓意店内的饰品又齐全又漂亮,我觉得很有创意。

学生2:我喜欢“药材好,药才好”这则商业广告,乍一听不知所云,再一看不禁只夸妙,材料当然是产品质量的保证,这句话要这样读“药材好,药才好”(加点字读重音),而且后一句“药”后面要稍作停顿。

学生3:我喜欢“每逢佳节倍思亲,为保平安请慢行”这句宣传标语,它其实和“上有老,下有小,出了车祸不得了”,“爸爸,您开慢点,我和妈妈等你回来”这两句的创意是一样的,都是从亲情的角度劝戒司机要开车慢行,注意安全,但这句标语成功地改用了古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文字简明,押韵上口,而且语气委婉,体贴入微,富有人情味。

洪镇涛语:“语言是语文的载体,学语文就是学习语言,能正确理解、运用语言,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组织指导学生学习语言,回到语文的本位上来。” 这次综合性学习并没有简单满足于材料的获得,而是从材料中教会学生领悟到语文的存在,抓住了语文的根本。

2、實用文教学内容中蕴涵的语文味

实用文是相对于文学文体而言的,凡是文学文体以外的文章都称为实用文。它包括说明文、科普文、传记、报告、评论、杂文等。传统意义上的实用文阅读的目的主要是获取信息,获得知识,发展思维。以科技类说明文而言,往往会肢解为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语言。杂文、评论而言,往往讲述观点,材料和论证方法。教学时把这些名词单独从文本中抽取出来,像卖猪肉一样大卸八块,原来胖乎乎、肥嘟嘟、憨态可掬的猪就变成了一堆七零八落的杂碎,我们教的吃力不讨好,学生也学得吃力不讨巧。实用文成了鸡肋,嚼之无味,弃之可惜。

那么怎样才能体现实用文阅读教学活动中的语文味?

程少堂先生指出: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主张语文课堂教学要讲出课文的语言美、情感美、文体美。我们觉得,实用文也同样凸显“三美”,仅举一例,以示说明。

案例二:《苏州园林》教学片段

师: 请同学们精读第五段,进行有味地欣赏,谈谈自己欣赏到得一点之美。比如(投影):一字之美,一词之美,一句之美,结构之美,修辞之美,说明方法之美,表达方式之美,顺序之美,情感之美。

生1:我谈一词之美,“俯仰生姿”写出了高树与低树种植在一起,上下相望的风姿,突出了“画意”; “珠光宝气”写出了藤萝花的典雅风韵,构成了生意盎然的画面美。

生2:我认为这段话的修辞很美:“寂寞”用了拟人的手法,把园林中落叶树与常绿树,花时不同的花树相互映衬的景致写活了,形象地说明了苏州园林栽种树木着眼于画意的特点,也暗示了游客在不同时节游览苏州园林不会感到单调。

生3:我觉得文章结构很美,文段采用了先总说后分说的结构,先总说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着眼在画意,然后一次分说了栽种和修剪,层次井然,条理分明。

生4:我谈谈说明方法之美:“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的道旁树”采用了打比方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苏州园林修剪树木着眼于画意。

生5:表达方式之美:运用了说明、描写和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呈现出一幅图画之美。

生6:我认为还有说明顺序之美:运用了总说和分说相结合的逻辑顺序,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

生7:情感之美:本段着重写了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着眼在画意,赞美了园林设计者们和匠师们精巧的构思和坚定的追求。

实用文教学,容易将文体的知识,语言的品味,情感的体验三者切块分割,也容易用生吞活剥的方式将文体的知识强塞进学生的大脑。本案例用“谈谈自己欣赏到得一点之美”这一主问题,巧妙灵活地“品析词语,把握结构、掌握说明方法,体会情感” 等有机地串联在一起。 “语文味”同样能在实用文教学中轻舞飞扬。

3、文学作品教学内容中蕴涵的语文味

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主要通过文学作品的教学来实现,和一般的语言习得不同,文学素养的生成和提高,往往需要教,“文学教学的宗旨在于唤醒学生对文学的渴望,点燃学生对于文学的热情,培养学生鉴赏文字的能力(朱光潜语)。”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在文学作品教学过程中体现出语文味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1)为作品动情,点燃学生的热情

情感的迸发,来自于文学作品本身。古人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批文以入情。”那些名篇佳作,之所以传诵不衰,就是饱蘸作者的思想感情,甚至凝聚著作者的心血和生命。他们的情感体验,激起了读者感情上的共鸣,而情感的生发又是理解作品的催化剂。而读者要想进入文学世界,就要用自己的情来开启文学的门。动情的方法有很多,如引生入境法、铺垫渲染法、多媒体陪衬法等等,试举一例,加以说明。

在教学《乡愁》时,笔者如此朗诵引入:“一湾天然的海峡,一道人造的鸿沟,三十多年来锁住了台湾回归祖国怀抱的脚步,却锁不住海外游子怀恋母亲的心,和他们驾着云彩飞来望乡的歌声,在那多众的思乡之歌里,诗人余光中的《乡愁》是情深意长,音调动人的一曲。”这段诗意的语言,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融入诗歌的意境里去了。

(2)教学生体验,回归语文的本色

能够体验,这是文学阅读的基础,文学作品的教学主要就是通过“教”来让学生“能够体验”,并且体验得真切、深刻。所以文学作品教学重要的不是探询作家的意图,而是去体验作品中那个有活气和生命的世界。文学批评家葛红兵说过:“小说这东西,人人都能读,但是,要真的读出点韵味,却又是非常之难,作家真要说的话,是从字缝里渗出来的。”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睁开文学的眼睛,让学生在看似平凡的不经意处,发现语言的魅力。请看

案例三:《杨修之死》教学片段

师:读小说要从字里行间读出作者的本意,刚才同学们分析杨修恃才放旷,那么杨修之才体现在哪里呢?请大家边读边批注点划。

生:杨修教曹植把阻拦他出城的士兵都给杀了,可表现杨修之才。

师:嗯,说得好,教师觉得有一点你做得非常好,你与教师有眼睛的交流。刚才这个问题我们再从字里行间去找。

生:“君奉王命而出,如有阻当者,竟斩之可也。”

师:字、词。

生:“竟斩之可也。”

师:好,怎么读?

生:“竟斩之可也。”(生读得斩钉截铁)

师:你读得斩钉截铁,确实表现出了杨修之才,我想这样读。(师范读本句,读得轻松自在)行吗?

生:可以,而且更能表现修的才能出众。

师:哦,为什么?

生:因为读得轻松自在,就表现出在杨修看来,这根本不算一件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从而说明他才能真得很高。

还语文教学的本来面目,就要落实学习语言文字的目标,把听说读写有机地结合起来,特别是语文课堂中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读,通过读来体味汉语言的韵味,来领悟文本的主旨,来受到情感与精神的熏陶。这一片段中,教师引导学生品词品句,体验朗读,让学生去感悟,很好地实践了语文课的“语文味”。

总之,“语文味”是语文课堂的灵魂,更是语文教学所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具有“语文味”的语文教学的真正价值在于引领学生获得感受、体验情感、理解见解、转化智慧、积淀文化,最终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课堂上语文味浓浓,学生徜徉其间,浸润其中,以情悟情,将心契心,这应该是许多语文教师所追求的最美境界。

参考文献

1、程少堂《语文课要教出“语文味”》,《语文教学通讯》2001年6月

2、王荣生、张孔义《语文教学内容的课堂呈现》《语文教学通讯》2005年10月

3、李海林《语文教育研究大系》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5年12月

4.语文课堂教学 篇四

语文是一门充满情趣,包罗万象的学科。一直以来,我们都在思考:如何能让我们的语文教学更有情趣?让语文课成为一种享受?让语文更贴近我们的生活?让学生爱上语文课?

走进当前的语文课堂,很多情况并非如此乐观。虽然教改的号角已响了很久,但是真正落实到课堂上(尤其是那些教学设备相对落后的学校),就只能是“穿新鞋走旧路”了。

其一、教师的教学观念仍未得到根本的改变,分数仍是老师们最注重的。无可否认,不少领导和家长还是以考试成绩来评价教师的教学能力。为了追求分数,老师们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一是题海战术:课堂上让学生做大量的练习题,课后让学生买各种资料反复做;二是反复做测试卷、练笔;三是死记硬背课文;四是抄读优秀例文„„无完无了的练习,让学生感到厌烦。

其二、许多教学活动仍是一种单向的传授活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被扼杀。教师更多考虑的是教学条件差,怎样教给学生知识,怎样迎接考试,很少考虑到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引导他们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其三、拘泥于教材、教参的观点。在教学中,不少老师拘泥于教材、教参的观点,不敢或者不愿去作更深一层的探究、体会,照本宣科,没有新意,课堂教学自然谈不上精彩。

其四、局限于教材内容,老师的知识面不广。小学阶段各年级的语文课本,课文不是很多,就是高年级也不过20多篇。不少学生领到语文书不久就浏览完了,尔后老师按部就班的上课,详细的分析,他们觉得没有新意。

5.语文课堂教学 篇五

二十一世纪,我们进入了数字化信息时代。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及计算机的大量普及给现代社会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探索具体学科素质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的实施中,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由开始时在优质课、示范课上的 “表演”,正式向实施素质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的主阵地――课堂教学迈进,尤其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真可谓“旧时王榭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无疑给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为改变传统的注重认知、灌输、封闭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提供了新的思路,为建立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奠定了基础。然而,如果过多过滥运用多媒体教学,就会喧宾夺主,违背了多媒体 “辅助”教学的宗旨,使学生在课堂上走马观花,无意注意过多而导致课堂教学流于形式,不能由表及里,更谈不上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课件作为一种用来控制计算机实现教学功能的计算机软件,应该以人为本,关爱教学双方,充分考虑到学生和教师的主体和主导作用,既方便教师演示,又方便学生自学。

一、围绕教学目的、内容设计,以解决教学重点、难点为切入口。

多媒体课件应用的目的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既要有利于教师的教,又要利于学生的学。所以首先关心的是利用某个课件进行教学是否有必要。

A、选取那些常规方法无法演示或不易演示、演示观察不清的内容。例如教学小学语文第五册《蜘蛛织网》一课时,学生对于蜘蛛织网的过程缺乏了解,这儿是学生认知理解的难点,可以制作蜘蛛织网的相关CAI课件(主要是动画),再加上声音的渲染,从空间概念上展示过程,让小学生仿佛来到了蜘蛛织网的现场,学生看得清楚,听得明白,溶入一种身临其境的.氛围,教师稍加点拨,即可为学生突破难点。

B、选取课堂上用常规手段不能很好解决的问题,也就是解决教学重点、难点问题。《琥珀》一文中,琥珀的形成既是课文的重点,又是理解的难点。利用多媒体视听一体化的特点,借助CAI课件创设一种特殊的情境,再现当时的故事:松脂球形成经过清晰而具体地呈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景,很容易地理解了课文重点部分。然后给一段时间让学生自己进行归纳总结。学生容易得出四个必备条件:a.夏天,强烈的太阳光。b在松树林里c.蜘蛛扑向苍蝇,松脂下滴,正好将它们包裹。d松脂不断下滴。由此进一步懂得了这些条件缺一不可的道理。文章的难点迎刃而解。

C、提供与教学相关的媒体信息,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情景)、资源环境,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信息源。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求知欲望,愉快地学习。

课件设计时要充分体现多媒体计算机作为教学媒体的特点。利用文字、图片、动画等多种媒体,多感观,多渠道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化。例如教学小学语文第八册《海底世界》,作为内陆地区的小孩子,他们对于海洋知识的探知欲是十分浓厚的,但极为有限的课本文字、插图,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大,注意力难以集中。利用形、声、色俱备的现代信息技术―― CAI课件,能立即抓住孩子的视听,给学生的认知活动提供一个最佳的情绪背景。播放的声音从“海面波涛澎湃”逐渐转入到“再往下500米深”的一片静谧;视频图像从“广阔的海面”再到“闪烁的‘小星星’(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的深海”,在极短的时间内,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入到神秘的海底世界。学生的思维立刻就活跃起来。这样,CAI课件给学生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教学信息,营造出一种再现课文情景的氛围。使文字、声音、动画等声情并茂

6.语文课堂教学 篇六

新安集镇大李庄小学:张楠楠

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提升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呈现实效。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那么,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我有几点体会:

一、深入钻研课本

新课程提倡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其实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就是语文教科书。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途径在于教师必须先钻研、理解文本,要“在文本中走几个来回”,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挖掘训练要素,并选取符合教材与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如果教师自身对文本没有吃透,不了解编写意图,教学目标不明,教学重点不详,甚至南辕北辙,便很难做到以文本为凭借,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课文也很少朗读,上课时对教材内容都不甚了了,“以其昏昏,使其昭昭”,这样的课堂教学自然是不可能取得高效的。因为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表明: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均具体地体现、落实在语言文字上;语文一旦离开了语言文字,‘工具’也就无法成为工具,‘人文’也就无所依附,只能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

我虽然执教了八年的语文,但每每钻研一篇新的课文,总是先通读一遍,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画出学生可能不理解的词语,对这些词语的理解方法作出“预设”,或查字(词)典解释,或对照近义词、反义词理解,或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如果要联系上下文理解的,则在一旁作上标记。对于要通过查字(词)典理解的词语,自己先查字(词)典并把义项写在一旁。为了扫除阅读障碍,我总是认真地把课文朗读或默读几遍,发现一些难于把握停顿或比较拗口的语句,及时做上记号,备课时写入教案,课堂上予以指导。此外,在阅读各种教学参考书的同时,我总是把文章的结构分析在教本上作好标注,把每一段的段意写在段末空白处。对于重点词句的含义,总是写在一旁,方便课堂上参考表述。只有在对文本内容、教学重点、难点等了然于胸的基础上,我才开始撰写教案,而且几乎是一气呵成。课堂上,我可以不看教案执教,但却不能离 1

开教本上课。

一篇课文究竟应该怎么上,什么方法最好,什么形式行之有效,我们很难有个一般的标准去加以衡量。不同的教师个性,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没有最好的,只有此时此地最有效的这个过程中,教师也许要花费许多时间与精力,甚至包括一些“无用功”,但它却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必不可少的、最重要的一环。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让他们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愿望,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新知识。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心理上的愉悦感,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在教学<<太阳>>这堂课。针对题目引发学生发挥想象课文有可能写什么内容。因此学生也毫无顾虑的提出很多有价值的问题。如:太阳给人们带来哪些好处?太阳给人们送来什么?等问题。

教师是教学过程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者,一个好的问题情景,能够激起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究动机,引起学生积极地思考。创设问题情境的常用方法有:

(1)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2)利用演绎推理创设问题情境;

(3)利用类比推理创设问题情境;

(4)借助多媒体直观手段创设问题情境;

(5)借助童话故事创设问题情境。

在探究中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发现提出问题。爱因斯坦也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是思维的开始,在弘扬创新精神的今天,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显得尤为迫切。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无论从提炼文章主题,还是分析人物形象,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会增强学习效果。美国学者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因此我们在课题研究课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我们通过研究总结出的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策略。

1.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信任学生,相信学生能提出问题;要激励学生,哪

怕是一个赞许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欣赏,是一种给予,一种沟通与理解;要允许学生犯“错误”,不轻易否定。

2.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提出问题。

(1)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能够提出问题。

(2)注意观察比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3)组织汇报讨论,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4)开展课外实践,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3.重视对问题进行筛选,让学生提出有价值问题。

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尝试解决问题。问题是思维的开始,问题解决过程就是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当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后,教师应该是学生解决问题过程的指导者,应该鼓励并放手让他们通过查找资料、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等多种途径尝试解决问题。这对启发、提高学生的思维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大有好处的。

三、把握学生思维发民的年龄特点,发展学生的智力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对形式新异,生动活泼的东西特别容易发生兴趣,一旦有了兴趣,他们就会发挥极大的主动性,对一些问题主动地多思多想,并在这个过程中发展自己的智力。因此,我在低年级课堂教学中,画画写写,模仿表演。设疑质疑等都是很好的教学方法。例如:在教<<咏柳>>一课时,我先配乐范诗,然后展示幻灯片图。通过引导学生看体现诗意的画面,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在意境中体会到古诗的美。再根据学生喜欢画画的特点,在学生粗略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进行配乐作画,并让他们介绍自己的画。这样学生就在不知不觉中走进诗的意境之中,即享有了美,又弄懂了诗意,而且培养了学生手脑并用能力、绘画能力、想象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7.语文课堂教学 篇七

一将掌握知识与素质培养结合起来

1. 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强化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

改变以往的教师串讲和少数学生参与实践的课堂结构, 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变客体为主体, 在实践中得到锻炼, 通过看图说话和复述课文等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把听说训练贯穿在语文课堂教学的始终。如在教学《故都的秋》一课时, 先指导看图——出示设计好的问题——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回答题目——图文对照, 用自己的话讲解图意——体会作者在文中倾注的情感——按照板书复述课文。让学生的思维始终跟着课文走, 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 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 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 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 既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也锻炼了他们各方面的能力。

2. 强化阅读训练, 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侧重朗读训练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最容易把学生带入情境之中, 使学生产生丰富的联想, 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采用让学生听朗读录音、教师范读、然后学生仿读的方法, 易培养学生的思维的敏捷性和感受力, 提高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通过学生的表情朗读, 将文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溢于言表, 从而使读者、听者在情感上产生交流和共鸣。无论是读者还是听者, 都会被文章内容所感染, 化无声的文字为有声的语言。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 眼、耳、口、脑并用, 进行创造性的发挥, 赋予文章新的艺术魅力。如在指导《再别康桥》的朗读时, 先是学生自读, 让学生把握朗读的节奏, 初步体验作品的情感;之后是个别朗读, 让学生展示自己朗读的个性;再次是名家范读, 播放电视剧《人间四月天》中徐志摩的扮演者黄磊在剧中对这首诗的朗诵。让学生找出自己和名家朗读的差距, 进一步把握作品的情感;最后是配乐朗读, 为这首诗的朗诵配上《人间四月天》的主题音乐。在缠绵、惆怅而又带有轻灵、飘逸的音乐中, 教师进行示范朗诵, 读出音韵美, 营造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带动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在读的过程中, 学生产生一种设身处地的感受, 对诗歌内容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达到了提高阅读水平的目的。

二让改进教法和指导学法相得益彰

1. 以良好的教法向学生展示正确的学法, 引导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全过程

学生的学习过程, 也是学法的动态展开。教师在导学、导思、导练中使教的过程成为学的过程, 让学生掌握学法, 能够举一反三。同时, 重视揭示规律, 总结学习过程。

2. 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中职学生的学法, 要有良好的学习品质做保证。因此,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 深入挖掘其内在的思想性, 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独创精神, 这些精神不仅在学法指导中具有很大的能动作用, 而且让学生终身受益。

三课内教学和课外活动双轨同步

语文学科的社会性和实践性决定了语文教学应当由课内向课外延伸, 让课内教学和课外活动双轨同步, 正所谓“得法于课内, 得益于课外”。这是人们学习语文的切身体会, 课外活动作为中职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同时也是一条切实可行, 行之有效的语文教学新路。

为了改变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课内、轻课外”的现状, 教师要带领学生走出课堂, 去接触自然, 接触社会, 投入到各项活动中。

第一, 鼓励学生参加校内社团活动。班级大部分学生参加到书法、绘画、街舞、文学等社团, 让他们充分发挥个人特长, 在活动中受到各方面的锻炼。

第二, 组织参观、访问、游览等活动, 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 让学生了解自己所处的城市, 了解周边的风土人情, 开阔了视野, 发展了思维。

第三, 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读书读报活动, 鼓励学生订阅合适的报纸、杂志。利用每周的阅读课时间, 带领学生到图书室、阅览室, 借书、看书, 让学生闲暇时有事可做, 指导学生阅读, 并把遇到的名言佳句、精彩片段抄录下来, 作为素材积累, 为写作做准备。

第四, 利用早读课时间开展三分钟表演, 内容包括故事、笑话、诗歌、歌曲、小常识等。也可以发布一条信息或模仿某位电台主持人及某个电视剧或电影中的人物形象, 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得到锻炼。

这样, 课内课外同步, 课内学到的知识在课外得到了巩固和运用, 课外的学习、活动又促进了课内的学习。既培养了他们刻苦好学的精神, 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又丰富了他们的精神生活, 陶冶了他们的情操。

8.语文课堂教学 篇八

关键词:语文教学;教材内容;导语

优化课堂教学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我认为作为语文教师,具体可以这样做:

一、应在课前深入细致地钻研教材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所以教师要善于打破教材的局限,改变教材的概念,重视教材外延的拓展,敢对教材进行改造。就如吕叔湘先生所说:“语文教学归结一个字,就是‘活。”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跳出教材的狭隘视阈,从思维定式的“此山中”走出来,来到“外面的世界”,或者说从更高的学术平台俯看教材,思考问题,发现文章中可资利用的空间,尽可能让一些素材性资源成为“教材”的必要补充,服务于教学。特别是那些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遥远的课文,容易在读者和作者之间形成一条鸿沟。要让学生走进课文特定的境界,课前必须有所“铺垫”,而这种铺垫单凭教师的说教是不够的,可以让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资料,让学生在知识和情感两个层面上更加贴近课文,贴近作者,教学中才可以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认真设计导语、板书,努力创设“和谐情境”“乐学氛围”

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心境、情绪,积极的情感对语文学习有积极的作用。教师要善于用风格各异、引人入胜的导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用抑扬顿挫的教学语言感化学生,使其产生强烈的审美快感。如,学习微型小说《黄纱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每个善良的人都有一颗善良的心,是许许多多善良的心装饰了这个美丽的世界。让我们一起用一颗善良的心去感受《黄纱巾》的韵味。”这样调动起学生的积极的情感因素,让美好的情感在空气中流淌,在学生胸腔里共鸣,从而为一堂课营造了良好的氛围。这样,就能提高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内驱力,使学生兴趣盎然、积极主动地去探求知识。

教师要精心设计板书,发挥其积极作用。板书是一门高度浓缩的“提炼”艺术。它用概括的文字、简明的图表、简单的构图、凝练而直观的形式把教学内容浓缩起来,节省了教学时间。这种“浓缩”,往往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语、重点句式和点睛之笔,把最重要的语言信息传输给学生。好的板书图示设计,可以对讲课的内容起到提纲挈领、画龙点睛的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我通常是边讲述边板书,讲到重点或难点时,把这些内容板书在黑板上。这些板书图示能加强刺激的程度,引起学生的注意,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实践中,我正是利用板书图示的这一优势,一“点”突破,全“篇”皆通,教学中就会寓教于乐,寓智于美,让学生得到美的享受,接受美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审美能力。

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作为教师,要想让学生喜欢自己,就要注意塑造自身的形象。广博的知识、优雅的谈吐和高尚的人格是教师形象的魅力所在。教师要不断地充实、提高自身的知识修养,用自己广博的知识去征服学生,使学生心悦诚服,产生学习兴趣。教师不仅要在教学内容、思维方法上影响学生,而且要以自己的整个人格的力量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当然,尊重、信任学生也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学生只有得到人格的尊重和必要的信任,才可能进入“主角”,参与知识形成、发展、应用的过程,才能激发求知欲望。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信任学生,与学生坦诚相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建立起相互尊重、信任、帮助、团结友爱、共同进步的良好关系。这样,学生亲其师,方能信其道,乐其道,才能积极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提高学习兴趣。

四、在课堂流程中,要时时关注学生这个主体

语文教学是一种开放性、随机性、艺术性很强的信息交流活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传递给学生的信息不应是“全息”,而应留有一定的“空白”。适时激趣点拨,让学生不断思考。教师依据教学目标输出知识信息,接收学生反馈的同时,应恰如其分地激思,不失时机地点拨,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的状态,引导他们积极自主地质疑解难。如,在学习比尔博姆的《送行》时,在学生整体感知文中两类不同人物的送行之后,可使学生谈谈感受,学生肯定会有许多不同的观点,这时可以就以他们中几种典型的观点为依托,启发他们由现象到本质地去思考、去研究。

9.语文课堂教学 篇九

语文课堂教学一直以来是我们新课程改革关注的热点、焦点,也是我们教师专业成长的价值体现,所以课堂教学成了我们研讨的永恒课题。新课标中的基本理念告诉我们:课堂是师生共同发现、共同研究、共同探讨、共同成长的乐园。怎样来实现课堂应有的价值、实践这一“乐园”的遐想?那就是如何在课堂上生动活泼地呈现“学什么”,“怎么学”,“教什么”,“怎么教”。

在课堂教学中,我按照学校要求的八步走教学模式:①确定教学内容;②展示教学目标;③指导学法;④学生自学;⑤讨论交流;⑥成果展示;⑦达标测评;⑧课堂小结。学生动起来,课堂热闹起来了,可是却发现在达标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一分组,学生自主合作,这样自由度大,学生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不能完成最基本的任务,再加上探究方面缺乏课外资料的收集阅读,探究不出新意,也就不能探出新知。这让我深刻认识到:新课程自由度大,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巧妙安排。要有创造性实施力,恰当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要对教材有重新整合的能力。新教材安排的内容具有灵活性,这就需要教师要认真观察、了解、分析学生,密切联系生活。要立足于人的培养,“趣”字当先,牢牢抓住学生“爱新奇,喜热闹”的心理设“趣”,用“趣”。用听、说、读、写促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抓好咱校语文组倡导的“朗朗书声溢校园”、“课前三分钟我主持”、“我是写作小能手”“瞧瞧我的钢笔字”等活动。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教学规律。尤其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尽量在朗朗的读书声或“蜂飞教室声如雷,蝶入课堂无人赏”的心无旁骛默读氛围中点燃学生思维碰撞的火花,在“舍我其谁”的思考讨论气氛中,使每一个学生或多或少地享受到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以上反思心得我把它概括为:立足文本,关注社会,凝注学生,教出语文味。具体做法为。

1.精备课,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中国教师》《中小学教育》杂志先发表、后付费!专著、论著!可挂名主编、副主编!出书快,收费低!

QQ:1624575606 语文素养内涵十分丰富,其特点是综合性、实践性。它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感情,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就是使全体学生都能获得语文素养。这就需要教师立足文本,把文本内容研究清楚,把文本中所蕴含的语文素养充分挖掘出来,联系学生实际,做到面向全体,落实到人人,有意识地把语文素养凸显出来。如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从作者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丰富细致的描写和叙述角度阅读,认识什么是叙述什么是描写,理解童年的“我”对玩耍和读书态度,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引导他们讨论什么是童年。课堂上学生从课文的阅读、质疑中读出了“童年的就是快乐的”、“要珍惜童年的记忆”,进而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快乐往事…… 我觉得这一教学设计体现了“课堂是师生共同发现、共同研究、共同探讨、共同成长的乐园”这一理念,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到充实提高。

2.巧设计,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人文内涵十分丰富,它对一个人精神领域的影响是十分深广的。因此,要在语文教学中发挥语文课程对学生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既学语文又学做人。还要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在文学情感诸方面的熏陶、感染作用。语文学习极具个性化,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往往是多元的,常言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要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体验,鼓励学生发表有个性的见解。这是提高语文能力的需要,也是形成良好个性,激活创造力的需要。如教学《台阶》这一课时从学生初读后的交流中,我发现学生不明白为什么此文要以“台阶”为题目,更不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我就让学生再读书,读懂“大门口有高台阶的家庭在村子里意味着什么?”“父亲为什么要造高台阶房子?”“父亲是怎么造房子的,用了多少时间,经历了那些艰辛?”再读之后,学生明白了“台阶”是线索,也清楚了父亲造高台阶的不容易。但对作品中蕴含的人文情怀仍是不清楚。我就让学生回忆父母及村子里人们热衷的话题。“房子呀!”学生发现,“再瞧瞧你们村的房子,后建的总要比先建的怎么样?”“漂亮”、“高大”、“新奇”、“适用”、“有个性”,“呀,我们的父亲和文中的父亲是一样的。”捕捉到这点,我死扣:“哪里一样?”学生滔滔不绝,谈论热情很高。热议间歇,我又追:“由此,你们看到父亲身上有什么优秀品质了吗?”学生稍作思考,答案便纷纷涌出。我让学生再读房子造好后父亲在青石板上的表现,问:“房子造好后,父亲怎么了?他感到幸福了吗?为什么会这样?字里行间蕴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学生争论言说不止。待时机成熟。我出示延伸习题,“今年国家领导人大力提倡要提升人民的幸福感。你的幸福感是什么呢?你的幸福感建立在什么基础上?”学生又热议开来了。我止住议论,让他们把答案写在纸上。完了以后,我不点名地念收上来的答案,全班简评。在评的过程中把“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用心做好份内的事就是幸福”等幸福感传递给学生;又适时地抛出:文中的父亲造好高台阶后没有幸福感的原因之一是他当初奋斗的基础是为自个,也就是他的幸福感基础是建立在满足个人利益上,若要恒久的幸福就要为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利益而奋斗。我觉得此教学设计在充分尊重学生的精神世界、价值取向和活动范围的前提下把握住了语文教育的特点。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是基础,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体。是“教学之本”。要保护每个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使每个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意识得以长久地保存,做到乐学,主动地学,学有所得,越学越爱学。上述《台阶》课堂没有按照教前的教学设计发展,但是学生在师生互动中生成了个性化阅读、个性化表达、个性化体验的目标基本达到。所以教学设计是要求我们教师心里装着学生走进课堂,而不是自己,更不是教案,这样我们的课堂最终才会是“指向人的解放”。合作、探究是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方式。要倡导自学自悟基础上的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通过互相启发,共同探究,不仅有所发现,学有所得,而且培养了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

4.关注课堂实践,灵活处理生成

课堂生成是教师教后学生学或学生学后教师指导之后学生产生的新的知识、认识感悟、情感态度价值感等等。课堂上的生成有的是个性的,有的是共性的,有的是语言文字,有的是动作表情,有的转瞬即逝,有的恒久不变,有的是精华是智慧,有的是糟粕是垃圾,有的是教与学的必然结果呈现,有的是教与学的偶然火花迸溅。这些需要及时把握,灵活处理。教育得法之处在于善于把握教育契机。

新课改要求教师讲不超15分钟,30分钟的学生活动期间教师做什么呢。我觉得这30分钟里教师比讲课还累。教师得倾听、观察学生学的情况、以判断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习方法的确定是否合理有效。对个性化的问题作个别指导,对共性问题作引导阐释。对学生的闪光点,亮点做出赞许鼓励的信息,还得思考出现的新问题解决的办法、推进课堂进程,组织完成目标。在这30分钟里教师走进学生,及时发现解决课堂生成。既掌握了教学的情况又亲近了学生,使教师明白该教什么,使学生感觉到“老师就在我们中间。”有学生在日记中写道:“我们语文老师是我们的同学,她与我们一起学习,共同进步。”看到这话,我一点不生气,学生把我当成同学是荣幸啊。我处理课堂生成的绝招是:听了看了学生的学习生成后,把自己置身于学生的层面,参与讨论发言或按自己设计的目标发问。学生不知不觉把我当成了他们中的一员而忽略了教师的权威性。融洽的课堂气氛是我想要的。

5.引导,帮助学生构建语文知识体系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一味地任学生信马由缰、海阔天空显然是不行的。学生学一段时间,游一些文章,获得了些知识,但也会产生混淆或疑惑。况且学生学的知识和“游”的文章必然是有限的。这就需要语文老师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梳理归纳语文知识,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构建语文知识体系。如在文言文古诗词这一块,先分课整理文学常识,实词虚词,重点句子,文章内容理解,写法归纳。六册书学完后再按体裁进行归类整理。现代文先按单元整理如作家作品,文章标题,体裁,中心思想,写作技巧,语言特色等等。六册书学完后,又按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整理,构建三种文体的语文知识体系。其它如病句的类型和修改方法,概括文章内容的方法,标点符号的用法等等语文知识都要帮学生构建。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我深刻认识到科学的教学设计要以语文文本为载体,从学生成长和社会需要出发,对学生、学习材料以及课堂涉及到的学习资源作出充分而又灵活的规划。打破依赖别人解读、为自己而设计教案的陋习,努力做到教学设计是为学生设计、为语文课程的发展设计、为体现自己专业成长设计。

上一篇:小学生文明使者演讲稿下一篇:《夏日南亭怀辛大》翻译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