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资管理台帐

2024-10-07

物资管理台帐(精选5篇)

1.物资管理台帐 篇一

8、安全监理资料管理

8.1安全监理资料台帐

8.1.1 项目监理机构应建立安全监理资料台帐。

8.1.2 法规、标准、文件类可分为: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文件;标准、规范;企业文件。

8.1.3 监理资料类

(一)可包括:委托监理合同;安全监理方案;安全监理实施细则(不包括危险性较大工程);总监理工程师任命书;安全监理人员证书;有关主管部门检查记录;工程建设参与各方往来文件。

8.1.4 监理资料类

(二)可包括:告知;指令及回复;会议纪要;书面报告;安全监理巡视检查记录;监理日记;安全监理工作月报;

8.1.5 报审、检验、备案资料类可包括:施工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施工单位资质、安全生产许可证、两类人员报审表及附件;施工总包单位与建设单位、与施工分包单位的安全生产协议书; 4 施工单位特种作业人员报审表及附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及附件;危险性较大工程报审清单;大型起重机械和自升式架设设施报审清单;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使用计划和签证;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工地考核评分核准记录;安全事故处理记录、资料。

8.1.6 危险性较大工程资料类(按第一项危险性较大工程单独编制分册)可包括:安全监理实施细则(危险性较大工程);专项施工方案报审表及附件;施工单位报审的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管理资料;危险性较大工程巡视检查记录;危险性较大工程告知、指令及回复、复查记录。

2.物资管理台帐 篇二

从整个流程看,前两个阶段目前的EAM系统还没有有效地涉及到。

订购阶段的台帐管理应包括基本台账数据,设计资料,设备监制、运输报告,设备说明书等内容。

安装阶段台帐管理应包括安装记录、报告,验收交接报告,备品备件移交等内容。

建议在EAM系统的实际运作中可以在电力变压器处于前面两个阶段时就开始建立对应数据库,录入所需的数据,将电力变压器的台帐资料管理起点与实际设备使用流程起点并行。

在经过变压器“投运”节点后,即进入设备的使用阶段,在EAM系统中的电力变压器台帐也相应的转入运行、维护阶段。在变压器的运行过程中,EAM系统应该将设备的运行方式、运行状态、负荷及温度情况、在线监测装置的数据及分析等方面资料详细的收录,并且是在数据库中以设备单元资料形式长期保存。同样,电力变压器的试验检修部门也应将对设备的试验数据、检修记录报告、缺陷分析等内容,及时的加入到EAM系统中的变压器数据库中。

电力变压器设备在运行阶段的台帐资料将是其数据库的主体和重要部分,也是设备评价评估的重点内容。

这里指出一点,由于变压器的附件设备,如有载调压开关、高压套管等设备,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应的附件的数据库应与变压器主体的数据保持相对的独立。可以通过使用数据库间的链接指向方式,体现台账数据的跟随实际设备的使用。

当电力变压器因故变动退运后,一般会撤回至物资公司的仓库内用做备品备件。这就要求EAM系统对相应的台帐资料数据库做出必要的处理保存,并将对处于撤旧状态的变电设备的检修维护和保管情况也及时的录入系统中,以备参考。当需要时就可以将完整的电力变压器设备台帐资料随备品变压器,再次投入到使用中。

只有当变电设备真正处于报废后,才可以将设备涉及的全寿命台帐资料退出EAM使用系统中并作封存处理。

5、总结

以上是对EAM生产管理系统经推广使用后,根据使用的经验对其中的台帐资料管理提出的改进建议。需要结合软件设计公司对目前的EAM系统做出必要的调整和细节上的修正。在EAM生产管理系统(下转364页)

[2]华北电网公司 生产管理系统使用手册 班组管理篇(版本号:V1.0),北京朗新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3]华北电网变电设备状态检修导则及在线监测管理办法,华北电网生技[2006]59号。

3.辐射台帐管理制度 篇三

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国务院第449号令)及公安局对危险物品的有关规定及我所放射性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1.使用及保管放射性物品的有关人员必须认真执行本规定的各项管理条例。

2.严格执行出/入库放射性物品登记制度,使用人要认真填写放射源出/入库登记表。

3.使用人在领取到放射源后,要对放射源的安全负责,包括安全使用、安全保管。

4.使用人要严禁性质相抵触的危险品与其他杂物混放。

5.在使用期内,使用人坚决保管好自己使用的放射源,如有转借本所其他人使用,一定填好租借单。

6.使用人对于使用的放射源不能及时入库的,一定将其放在符合“三铁一器”的安全场所,不能随便滞留在其它地方。

7.在使用期内,使用人如有发现安全问题,应及时上报管理员。8.使用人在使用结束时,一定要将放射源及时送回源库,并认真填写好放射源出/入库登记表。

严格遵守放射源出/入库管理规章制度,若没能认真执行以上条款,后果一律自负并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4.班组台帐记录管理规定 篇四

在推动班组建设的过程中,班组的台帐如何规范、如何完善是企业管理部的职责。从制度流程上来看,台帐不应该脱离于制度流程的载体而存在,它应该作为制度流程的一个附件或一个流程节点进行存在,但是在国有企业以及企业实际情况,如果每项工作都等流程制度建设后,那班组的管理工作一定大大滞后。

基于这样的思路、想法,企业管理部起草了一份台帐记录规定,有效夯实了班组的基础管理工作。

班组台帐记录管理规定

1.目的为加强班组建设,使班组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努力提高班组管理水平,特制定班组台帐记录管理规定。

2.范围

2.1规定了班组台帐记录类型、记录内容、记录要求、保存、检查考核等要求。

2.2本规定适用于各班组。

3.职责

3.1XXXXX部负责制(修)订班组台帐记录管理规定。

3.2 班组所在部门负责制(修)订本部门的各类台帐记录管理细则,负责本部门相关活动记录表格的编制、审定,负责本部门记录的收集、整理、保存、移交和管理。

3.3 XXXXX部负责协助班组做好安全活动记录栏目的设计以及安全活动记录的监督与检查。

3.4 XXXXX部负责协助班组做好技术台帐记录设计及相关活动记录的监督与检查。

3.5 XXXXX部负责技术培训记录栏目的设计,同时协助班组做好台帐记录的完善及信息化改造工作。主要台帐记录类型及内容

4.1主要台帐记录类型

4.1.1公共部分:班长日志(运行日志)、安全活动记录、技术培训(含岗位抽考、技术问答、事故预想及反事故演习)

4.1.2专业部分:运行生产记录、设备台帐、工器具台帐、点检记录(台帐)

4.2主要台帐记录内容

4.2.1班长日志(运行日志):当天班前、班后会内容(包括工作安排、安全事项交待、事故预想、危险源预控与分析、当日工作完成情况总结),设备运行或检修状况。

4.2.2 安全活动记录:根据《公司安全教育管理规定》要求,记录贯彻落实有关安全文明生产的规定和上级文件精神情况、安全简报的主要事件和措施,安全生产检查情况(特别

是春、秋季及专项安全大检查),安全生产周、安全生产月活动情况,分析所发生的异常、障碍、事故、未遂和违规现象,开展有针对性的安全活动,提出安全防范措施,并落实整改等情况。

4.2.3技术培训记录:根据公司《员工教育培训规定》及部门培训规定要求以及公司、部门的培训计划,结合本班的技术状况,制定班组培训计划,并分解到月度。按月度计划组织本班人员开展技术培训活动。在现场岗位抽考中,主考人要对被考人所答的问题进行严格评价,促使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4.2.3.1事故预想记录:事故预想是岗位运行人员,班值长或培训员结合班前会在接班前依据检查设备时所了解的设备运行情况(含设备健康状况及运行方式)进行事故预测分析、安全注意事项的交待。预测本班所属设备可能发生的事故,并提出事故处理对策,引起全班成员或每个岗位运行人员高度重视,做到有备无患。

4.2.3.2反事故演习记录:演习的目的是为了检查并提高运行人员对事故处理应变能力,因而要求:记录本次演习参加人员、演习方案及过程、演习中暴露问题等主题,本次演习的总结、评价,提出存在问题的相应对策。

4.2.4运行生产记录:根据《运行记录管理规定》要求,主要记录机组及各辅助设备的运行、操作情况等。

4.2.5设备台帐

4.2.5.1设备技术规范:根据《设备技术台帐管理规定》要求,因本班所辖的设备需要而设立,记录有关设备的技术指标、型号、出厂日期、厂家、投产日期、安装部门、验收日期、运行状况等。

4.2.5.2维护检修记录:根据《公司检修管理规定》和《设备技术台帐管理规定》要求,设备运行和检修中凡有修试、异常、调整、换型、改造等均必须及时记录,并有评价验收和负责人签章。主要记录检修的项目内容和检修过程中更换的零部件以及修后试转或试验的数据记录。

4.2.6点检记录(台帐):根据《点检管理规定》及《点检工作标准》,主要包括点检工作日志、点检实际记录及分析、检修工时和费用预算及实际记录、设备改进记录以及质量监控和安全工作的有关记录。

4.2.7工器具台帐(包括安全工器具):根据《安全工器具管理规定》等相关要求,工器具台帐记录本班工器具(包括安全工器具)中的公用工器具的品名、数量、用途、领用日期。工具材料等物品做到帐、物、卡(图)相符。

4.3台帐记录要求

4.3.1 通用要求

4.3.1.1记录的时间与内容要一致,确保准确性。

4.3.1.2数字单位采用国际统一标准单位,严禁使用非标准

单位。

4.3.1.3参数记录应用准确数字记录。

4.3.1.4记录内容原则按时间顺序记录。

4.3.1.5记录内容必须保证连续完整,特别对消缺、抢修情况必须做完整记录。例如检修是否及时到现场,处理情况如何,特别是交接班时的状态应做好记录。

4.3.1.6对采用手写的记录,要求文字工整,数字清晰,表达简明准确真实。

4.3.2 专业要求

4.3.2.1 班长日志记录具体要求见附表2;

4.3.2.2班组安全活动记录格式要求见附表3;

4.3.2.3技术培训记录格式要求见附表4,各记录具体要求见公司《员工教育培训管理规定》及部门相关规定。

4.3.2.4专业台帐记录种类较多、涉及范围不尽相同,其具体要求、记录内容及规范见《运行记录管理规定》、《设备技术台帐管理规定》等相关规定。

4.4 保存与销毁

4.4.1书面记录保存时应做到防潮、防火、防虫蛀鼠害等,班组应指定专人保管,以防丢失。

4.4.2 以电子媒体形式贮存的各项记录班组应有专人保管,并备份保存,并做到防磁,以防丢失。

4.4.3 各记录主管部门应确认相关记录的保存期,一般不应

少于24个月。

4.5 检查与考核

4.5.1台帐记录的相关制度是否健全、记录是否完善、规范,作为班组建设考核条件之一。

4.5.2班组台帐记录必须完善,若有缺漏或不合乎规范的,被本部门检查发现的,由部门对班组考核;被公司考核部门检查发现的,由公司按公司绩效管理办法进行考核;未按附表1对“班组记录”进行定期检查的,按公司绩效管理办法进行考核(见附表7:班组台帐检查卡),其中:

1)“班长日志、运行日志”:每月底由部门专业专工检查,部门领导及XXXXX部每月抽查。

2)“安全活动记录”:每月底由部门安全员检查,部门领导及XXXXX部每月抽查。

3)“技术培训记录”:每月底由部门培训专工检查,XXXXX部每月抽查。

4)“专业台帐记录”:每月底由部门专业专工检查,XXXXX部每月抽查。附则

5.1 本办法由XXXXX部负责解释。

5.技术台帐管理心得(总稿) 篇五

2012年度机检本体班技术台帐和技术管理工作取得一定的成绩,得到了公司领导的赞评。在此对自己的工作体会进行简单总结,望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业务技能水平,使技术管理更上新台阶。

1、基础资料分类:检修台账、原始记录、设备图纸、使用说明、技术文件、培训文件、管理文件七大类进行归档管理。

2、基础资料管理:根据我班的工作特点及公司要求(节能降耗、无纸办公)对基础资料管理中采用纸质版与电子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分类管理。各种设备台帐、技术资料存放在专用的技术档案柜内,并保持干燥通风,同时加锁,以防资料的丢失。

3、基础资料归档:在每次检修工作完成且试运后立即收缴各工作小组的原始记录本、验收单、相关技改或系统资料存入原始档案袋。根据实际编写技术台账,且保持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同时入档,台账的编写要求及格式见附表Ⅰ。对于新进设备,必须在开箱验货时收取使用说明、安装图纸,及时建立新的文件档案。

4、原始资料采集:作为设备检修的第一手资料,其真实性和重要性是不言而喻,因而我班在检修工作前给各组长分发小笔记本和设备验收单(根据具体设备实际编修见附表Ⅱ)。要求真实记录检修过程中的测量数据、缺陷情况、处理方式、试运数据等,原始记录本不得涂改、不得撕扯。重要数据应进行多次复测,技术员或班长实地监护并协助。

5、设备缺陷管理:检修工作完成后结合实际情况及时编写缺陷分析单,组织员工讨论学习,提高业务技能水平。运行设备发现的缺陷而不具备消除条件的我们统计建档并报分场入档以备待机处理。

6、技术管理:检修工作前根据检修计划项目单,对所要检修设备历次检修中出现的缺陷(特别是上次遗留缺陷),分析再次出现的可能性,提出解决办法及处理建议。在检修过程中要“多看、多问、多查”,与各工作小组成员紧密沟通,查看原始记录,复测重要数据,技术员必须第一时间了解设备状况,根据实际汇编出重大设备《解体报告》和《组装报告》。检修完成后认真核对,做到不缺项、无漏项,各设备切实的达到检修任务要求。凡是检修性质属A、B、C检修的均书写技术工作总结,技术总结的编写要求及格式见附表Ⅲ。

7、技术培训管理:除每月完成计划性培训任务外,常根据即将进行的检修任务针对性开展的培训工作。班组外购多套专业技能书籍,在无检修任务时期组织员工学习。新员工培训我们相当重视,进行系统性、渐续性的学习本专业知识,并定期和不定期的对其进行提问考察,使他们认识到自己所管辖设备系统情况,全面理解系统知识,掌握设备检修时的质量要点及工作时的危险点预控注意事项。

8、技术资料管理:对于上级下发的技术措施、资料文件以及新进设备图纸和说明,首先建立新的文件档案(包括电子档、纸制档),然后组织员工学习。学习结束后进行讨论和答问,并纳入对应的奖金考核体系,增加学习的积极性。

技术管理是一项繁杂琐碎且细致认真的工作,我们管理人员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全心投入、积极负责改进与完善,树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思想,才能将此工作做好。让我们携起手来,为公司的更好发展而努力。

上一篇:督查个人工作心得下一篇:小班语言教学活动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