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典故:间不容发(共7篇)
1.成语典故:间不容发 篇一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作者:司马迁
典故:完璧归赵:出处:《廉颇蔺相如列传》:“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含义: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典故:负荆请罪:出处:《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
含义:负:背着;荆:荆条。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请求对方的宽恕
典故:怒发冲冠:出处:《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含义:指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形容气愤到极点
典故:刎颈之交:出处:《廉颇蔺相如列传》:“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含义:刎颈:割脖子;交:交情,友谊。比喻可以誓同生死的朋友
《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
成语:门庭若市:出处:《战国策•齐策一邹忌讽齐王纳谏》:“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含义:原形容进谏的人很多。现形容来的人很多,非常热闹。
《醉翁亭记》作者:欧阳修
典故:醉翁之意不在酒:出处:《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含义:原是作者自说在亭子里真意不在喝酒,而在于欣赏山里的风景。后用来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成语:水落石出:出处:《醉翁亭记》:“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苏轼《后赤壁赋》:“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含义:水落下去,水底的石头就露出来。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显露出来。
《沁园春﹒雪》作者:毛泽东
典故: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出处:《汉书﹒匈奴传》“南有大汗,北有强胡,胡者,天之骄子也”
含义:天所宠爱的人
典故:风流人物:出处:《沁园春•雪》“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出处: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含义:对一个时代有影响的人
典故:风骚:出处:《沁园春•雪》“唐宗宋祖,稍逊风骚”。出处:《国风》《离骚》
含义:原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这里指文学才华。
《鱼我所欲也》作者:孟子
成语:舍生取义。出处:《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含义:舍弃生命以正义。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孟子为了正义而舍去生命。
《秋水》作者:庄子
成语:望洋兴叹 出处:《庄子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含义:望洋,仰视样子。比喻做事力量不够或缺乏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成语:贻笑大方。“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含义:大方,指知识渊博,学有专长的人。表示知识短浅,见笑于人。
《劝学》作者:荀况,《荀子》
成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出处:《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含义:靛青从蓝中取得,颜色却比蓝色更深
成语: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出处:《荀子•劝学》:“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含义:没有日常积累就不能有成果
成语: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出处:《荀子•劝学》:“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含义:一直坚持不松懈,就会取得成就
《师说》作者:韩愈
成语: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出处:《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含义:三人一起走路,其中必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
《论毅力》作者:梁启超
典故:盘根错节。出处:《后汉书•虞诩传》:“志不求易,事不避难,臣之职也;不遇盘根错节,何以别利器乎?”
含义:树根盘结,枝节交错,比喻情况错综复杂。
典故:迎刃而解。出处:《晋书》:“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
含义:原意是说,劈竹子时,头上几节一破开,下面的顺着刀口自己就裂开了。比喻处理事情、解决问题很顺利。
典故:功亏一篑,出处:《尚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含义:做事因差最后一点努力而未能完成。
《促织》作者:蒲松林
成语:一人飞升,仙及鸡犬。出处:《神仙传》传说汉朝淮南王刘安修炼成仙后,把剩下的药撒在院子里,鸡和狗吃了,也都升天了。
含义:后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的人也跟着得势。
成语:蠢若木鸡。出处:《庄子 达生》作者:庄子
含义:形容神貌呆笨
《涉江》作者:屈原
成语:阴阳易位。出处:《楚辞集注》
含义:自然界极端混乱的现象,这里用来比喻楚国当时政治混乱。
典故:接舆髡首,桑扈蠃行 出处:《涉江》“接舆髡首兮,桑扈蠃行”接舆,春秋时楚国的隐士,即《论语》里的“楚狂接舆”,因为对当时社会不满,剪去头发,表示坚决不与统治者合作。桑扈,古代隐士,即《庄子》里的子桑户,含义:接舆剪去头发,桑扈裸体走路。他们的异常行为表示不与统治者合作。
传说:鸾鸟凤皇:比喻贤士远离,小人窃位。
典故:伍子逢殃:春秋时吴国大臣伍子胥因劝夫差杀勾践,夫差不应,后令伍子胥自杀。《垓下之围》作者:司马迁
典故:四面楚歌。出处《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含义:比喻孤立无援,四面受敌的处境。
典故:无脸见江东父老 出处:《史记
含义:表示说话人自卑困窘。
《荆轲刺秦王》作者:司马迁
成语:图穷匕现 出处:《史记 刺客列传》“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含义: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相露出来
《毛遂自荐》作者:司马迁
典故:毛遂自荐。出处:《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于平原君曰:„遂闻君将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二十人偕,不外索。今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
含义:比喻自告奋勇,自己推荐自己担任某项工作。
典故:脱颖而出。出处:《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使遂早得处囊中,乃脱颖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
含义:锥尖透过布囊显露出来。比喻有才能的人得到机会,就能表现自己。
《故都的秋》作者:郁达夫
典故: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出处:《淮南子•说山》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含义:以小见大,见叶落而知岁之将暮。
传说:廿四桥的明月 出处:《寄扬州韩绰判官》二十四桥指扬州,传说城里有二十四座桥,因有24位美女吹箫于桥上而得名。“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作者:杜牧
典故:秋士:出处《淮南子•缪称》“春女思,秋士悲”。
含义:古时到了暮年仍不得志的知识分子
《琵琶行》作者:唐 白居易
成语:五陵年少。出处:《瑟琶行》:“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含义:指京都富豪子弟。
《念奴娇﹒赤壁怀古》作者:苏轼
典故:三国周郎赤壁。出处:《资治通鉴》公元208年,孙权联合刘备在赤壁击败曹操。
含义:周郎,即周瑜
成语:风流人物。出处:《念奴娇•赤壁怀古》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含义:风流:杰出的。指对一个时代有很大影响的人物。也指举止潇洒或惯于调情的人。
《呆气》作者:邹韬奋
成语:浩然之气:出处:《孟子•公孙丑上》:“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含义:浩:盛大、刚直的样子;气:指精神。指浩大刚正的精神。成语:纸上谈兵:出处:《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含义: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典故:废寝忘食:出处: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勉学》《列子•开瑞篇》:“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寢食者。”
含义:废:停止。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
成语:甘之如饴:出处:郑玄笺:“其所生菜,虽有性苦者,甘如饴也。”
含义:饴:麦芽糖浆。感到象糖那样甜。指为了从事某种工作,甘愿承受艰难、痛苦
《过秦论》作者:贾谊
成语:瓮牖绳枢,出处《过秦论》:“然而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徒之徒也。”
含义:牖:窗子;枢:门的转轴。破瓮做窗,绳作门轴。比喻贫穷人家。
传说:陶朱猗顿:出处:《过秦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 陶朱,就是春秋越国的范蠡,他帮助越王勾践灭吴后,跑到陶地自称陶朱。猗顿春秋时鲁国人很有钱。
含义:富人的代称
《阿房宫赋》作者:杜牧
典故: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出处:《阿房宫赋》“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含义:独夫指秦始皇;戍卒指陈涉、吴广起义;函谷举指刘邦谷公元前206年率军先入咸阳,推翻秦朝统治,并派兵守函谷关。楚人一炬指项羽公元前206年入咸阳,并焚烧秦的宫殿,大火三月不灭。
《过华清宫》作者杜牧
传说:一骑红尘妃子笑:妃子:杨贵妃
传说:霓裳一曲千峰上:霓裳:《霓裳羽衣曲》唐代宫廷中著名的乐舞
《无题.》
传说:青鸟殷情为探看:蓬山,蓬莱山的简称,传说中的海上仙山。青鸟,神话中西王母饲养的三足鸟,它能传递信息,所以用它来指代使者。
《鸿门宴》作者:司马迁
典故:鸿门宴:出处:《史记。项羽列传》,项羽设宴招待刘邦,意在谋杀刘邦,结果刘邦在张良的帮助下,逃出了鸿门
含义:喻指暗藏杀机的善待。
成语: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出处:《史记•项羽本纪》项羽设宴招待刘邦,意在谋杀刘邦,在鸿门宴上,樊哙劝刘邦离开,说到:“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含义:比喻别人掌握生死大权,自己处于被宰割的地位。
成语:秋毫无犯:出处:《史记•项羽本纪》刘邦欲使张良劝说项羽,对他说:自己入关以来,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为了等待将军的到来。含义:比喻十分纤细的东西,形容军队纪律严明,不拿民间一针一线。
成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出处:《史记•项羽本纪》刘邦到鸿门去见项羽,项羽留他饮宴,范增让项庄以舞剑助兴为名,准备趁机杀死刘邦。
含义:比喻说话或行动虽然表面上另有名目,实则想害人。
成语:劳苦功高:出处:《史记•项羽本纪》樊哙奏明项王,说刘邦劳苦功高。
含义:比喻功劳十分卓著
《渔家傲》作者:范仲淹
典故:燕然未勒。出处:《后汉书》。窦宪打败侵边的匈奴,在燕然山上刻石记功而归。后人就用燕然勒石表示克敌制胜,未取胜就说燕然未勒。
含义:抗敌大功还未告成。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
典故: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出处:仲谋,孙权的字,孙权在京口建立政权。
含义:无处寻找英雄孙仲谋了。
典故:“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任,”出处:刘裕的祖先由北方移居京口,在京口建立政权,当年为了恢复中原大举进兵。
典故: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出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指刘裕当年为了恢复中原,大举北伐,胜利后在此建立政权。
含义:指精锐的部队。
典故:“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宋文帝刘义隆在元嘉二十七年,草率出师北伐,想要建立象古人封狼居胥山那样的功绩,只落得自己北望而仓皇失措。封狼居胥:汉朝霍去病追击匈奴至狼居胥山,封山而还。南朝宋文帝刘义隆北伐失败,作者借此事咏当时南宋近事,指宋孝宗隆兴元年,张凌北伐,在符离兵败的事。
典故:可堪回首,佛狸词下,一片神鸦社鼓
含义:佛狸:后魏太武拓跋泰的小字,他击败宋文帝,在山上建立行宫,即后来的佛狸词
典故: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廉颇被免职后,跑到魏国,赵王想再用他,派人去看他的身体情况,廉颇之仇郭开贿赂使者,使者看到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回来报告王说:“廉颇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老,遂不用。
含义:廉坡老了,饭量还好吗?表示到了晚年还要为国出力
《扬州慢》作者:姜夔
典故:春风十里。出处:杜牧《赠别》 “春风十里扬州路”
含义:指先前扬州繁华的街道
典故:《黍离》之悲也 出处:《诗经•王风•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磨,中心摇摇。”旧说周平王东迁以后,周大夫经过西周故都,悲叹宫室宗庙毁坏,长满禾黍,触景伤情,而作《黍离》之诗。
含义:哀伤亡国之辞。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典故:豆蔻词工,青楼梦好:出处《扬州慢》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含义:豆蔻:杜牧《赠别》:“豆蔻梢头二月初”。形容少女美丽;青楼,妓院,杜牧在扬州常和名妓来往,写有“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诗句
《梦吟天姥吟留别》作者:李白
成语:摧眉折腰 :出处:《梦游天姥吟留别》诗:“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含义:形容低头弯腰,在上官前讨好的样子。
典故:“脚著谢公屐”,出处:《南史•谢灵运传》记载:谢灵运游山,必到幽深高峻的地方。谢公指南朝宋诗人谢灵运。
含义:谢灵运穿的那种木屐。
传说:“空中闻天鸡”出处:古代传说,东南有桃都山,山上有大树桃都,每当太阳初升,照到此树,天鸡就叫起来,天下的鸡也叫起来。
《孔雀东南飞》
典故:命如南山石。出处:《诗经﹒小雅﹒天保》
含义:比喻活的像南山的石头一样的长。
《咏荆轲》
典故:雄发指危冠:出处: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中荆轲刺秦王
含义:怒发冲掉了帽子
典故:图穷事自至:出处《战国策。燕策》上说,荆轲奉燕太子之命去刺秦王,以献燕国督亢地图为名,预先把匕首卷在图里。献图时,地图展到最后露出了匕首。
含义:图穷匕首现
《读山海经》作者:陶渊明
传说:精卫填海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出处:《山海经 北山经》本是炎帝的少女,名女娃,溺死于东海。死后化为鸟名精卫,唱衔西山木石以填东海
含义:用来比喻有深仇大恨,立志必报,也比喻不畏艰难,努力奋斗
传说:刑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出处:《山海经 海外西经》
含义:刑天与帝争神。帝断其首,葬于常羊之野。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而舞
《陈情表》作者:李密
成语: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出处:晋•李密《陈情表》:“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含义:茕茕:孤独的样子;孑:孤单;形:指身体;吊:慰问。孤身一人,只有和自己的身影相互慰问。形容无依无靠,非常孤单。
成语:气息奄奄。出处:《陈情表》:“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含义:呼吸十分微弱。形容生命垂危,即将断气的样子;比喻事物到了消亡阶段。
成语:朝不虑夕。出处:晋•李密《陈情表》:“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含义:早晨不能考虑晚上该怎么办。形容形势危急或事情紧急,只能顾及眼前,无暇作长远打算。也作“朝不谋夕”。
成语:乌鸟私情。出处:晋•李密《陈情表》:“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含义:鸟雏长大后,衔食哺其母。这里比喻子女奉养长辈的孝心。宣公十五年》魏武子要把爱妾杀掉,他的儿子魏颗没有听父亲的话,把父亲的这个爱妾嫁了出去,这个爱妾的已故父亲,为了报答魏颗,在一次战争中。他接草绊倒了敌人救了魏颗典故:死当结草。出处:《左传
含义:死后也要报恩。
成语:日薄西山。出处:《陈情表》:“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含义:太阳快要落山了,比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临近死亡
《浅说一首<清明>绝句》
传说:寒食节:节令名。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他的臣属介子推事因为介子推抱木焚死就定于这一天进火冷食
《六国论》作者:苏洵
典故:抱薪救火。出处:《史记》:“且夫以地事秦,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含义:薪:柴草。抱着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
《窦娥冤》作者:关汉卿
典故:苌弘化碧,出处:苌弘:周朝的贤人,后蒙冤为人所杀,传说血化为碧玉。
含义:旧时比喻有冤狱
典故:望帝啼鹃。出处:相传战国时蜀王杜宇称帝,号望帝,为蜀治水有功,后禅位臣子,退隐西山,死后化为杜鹃鸟,啼声凄切。后常指悲哀凄惨的啼哭。
含义:旧时比喻有冤狱
典故:飞霜六月:出处关汉卿《窦娥冤》第三折“你道是暑气暄,不是那下雪天,岂不闻飞霜六月因邹衍。” 战国时,皱衍对惠王很忠心,燕惠王却听信谗言把他囚禁,他入狱时仰天大哭,正当夏天,竟然下起霜来,后用“六月飞雪”来比喻冤狱。
含义:旧时比喻有冤狱
传说:东海孝妇:出处 :《窦娥冤》” 东海曾经孝妇冤”传说汉朝有个年轻寡妇,对婆婆很孝顺,后来婆婆自缢身死,寡妇被诬告杀死婆婆,官吏把她杀了她死后东海一带大旱三年
屈原列传 《史记》
成语:从容辞令 :含义:说话得体,善于应酬。
《赤壁之战》
成语:强弩之末:出处:《史记•韩安国列传》:“强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汉书•韩安国传》:“且臣闻之,冲风之衰,不能起毛羽;强弩之末,力不能入鲁缟。”
含义:强弩所发的矢,飞行已达末程。比喻强大的力量已经衰弱,起不了什么作用。
成语:守义不辱:出处:《赤壁之战》“田横,齐之壮士耳,犹守义不辱”刘邦统一天下,田横逃到海岛,后来刘邦召他入朝做官,他认为是一种耻辱,走到洛阳附近就自杀了。
《伶官传序》作者:欧阳修
成语:满招损,谦受益。《尚书》“满招损,谦受益”
含义:骄傲自满招来损失,谦逊虚心得到好处。《谏逐客书》作者:李斯
成语:逐客令:出处:《谏逐客书》秦始皇曾经下令驱逐从各国来的客卿,含义:后来泛称赶走客人为下逐客令。
成语:移风易俗 出处:《荀子•乐论》:“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
含义:转移风气,改变习惯
成语:杜门却扫 出处:梁 江淹《恨赋》《北史•李谧传》:“遂绝迹下帷,杜门却扫,弃产营书,手自删削
含义:却扫:不再扫径迎客。关上大门,扫除车迹。指闭门谢客,不和外界往来。
成语:裹足不前,出处:《谏逐客书》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
含义:形容停止不前。
2.成语典故:间不容发 篇二
一、源于《圣经》的一些英语成语、谚语和习语
犹太《圣经》原用希伯来文写成, 其第一个完全的英译本出现在14世纪80年代。1640年, 英格兰国王詹姆斯一世授权由大约50位学者组成的委员会, 在已有的英译本的基础上重译《圣经》。新译本在1611年发行, 这就是流传至今的《圣经》英语钦定本。它语言朴实, 文字优雅, 用词简练, 寓意深刻, 时至今日英语国家常用的成语、典故、谚语和习语相当一部分都源于其中, 下面仅举一些例子。
1. Forbidden fruit is sweetest.
(禁果最甜) ;the old Adam (本性之恶) , 这应该是每个有文化的人都知道的故事, 据《圣经·创世纪》第二、三章, 亚当和夏娃受了蛇的教唆, 偷吃了禁果, 因而受到惩罚。这个谚语引申为人容易受邪恶的诱惑。
2. sell one’s birthright for a mess of pottage
(红豆汤换长子继承权) , 凡是粗略读过《圣经》的人对这个典故也不应陌生。据《圣经·创世纪》第二十五章, 有一天, 雅各在家里熬红豆汤, 以扫从田里劳作回来又累又饿, 十分想喝汤, 而雅各提出要用以扫的长子权作为交换条件, 以扫为了一碗红豆汤就把长子权卖给了雅各。此语意为目光短浅, 只为一时好处而不惜牺牲长远利益。
3. worship the golden calf
(崇拜金犊) , 这也是《圣经》中一个有名的故事, 据《圣经·但以理书》第五章, 在出埃及的途中, 摩西到西奈山接受上帝的晓喻, 而百姓们见他们的首领久久不归, 有人便挑头收集妇女们的金耳环, 铸成了一只金牛犊, 并狂欢膜拜, 把它当作带领他们出埃及的神。摩西回来以后见状十分生气, 用火焚毁了金牛犊。这可以说是拜金主义的最初来源, 崇拜金犊这一成语意为崇拜金钱而放弃原则。
4. The spirit is willing, but the flesh is weak.
(心有余而力不足) , 出自《圣经·马太福音》第二十六章“醒悟祈祷吧, 免得入了迷, 你的心灵固然愿意, 肉体却软弱了”, 意为“力不从心”。
5. The fly in the ointment.
(美中不足) , 源自《圣经·传道书》第十章“死苍蝇使香的膏脂发出臭气”, 意为煞风景的东西。
6. Adam’s apple
直译为“亚当的苹果”, 实际意思是“喉结”, 源自《圣经·创世纪》, 夏娃和亚当受蛇的诱惑偷吃了禁果, 而这种禁果实际上就是苹果, 亚当偷吃禁果时由于心中害怕, 结果有一块苹果肉被卡在了喉咙中, 留下了一个明显的结块, 因为世界上所有的人类都是亚当和夏娃的后代, 这样一代一代遗传下来, 就成了男人的喉结。
7. to make bricks without straw
(做无米之炊) , 出自《圣经·出埃及记》, “法老不向被俘的以色列人提供稻草, 而命令他们自己捡麦茬, 但造的砖还要跟从前一样多”, 意即批评某些不切实际的计划。
8. A tree is known by its fruit.
看树看果实, 看人看行为, 源自《圣经·马太福音》第十二章, 意为只要看一个人的所作所为, 就能判断他的道德行为。
9. an old story of dubious truth
无稽之谈———源自《圣经·提摩太前书6》第四章, 原意为“老女人们所讲的故事”, 寓意是不科学、不合理、不可靠的迷信传说。
1 0. No man can serve two masters.
一仆难伺二主———源自《圣经·马太福音》, 意为一个人不可能忠实于两个主人。
1 1. as wise as Solomon
像所罗门一样有智慧———《圣经·列王纪上》记载:大卫王死后, 所罗门即位, 在梦中请求上帝赐给他智慧, 而不要荣华富贵。上帝非常高兴, 就让他成了天下最有智慧的人。因此所罗门成了一个智慧超群、思想精深、学识广博的王。所罗门用他的智慧来管理国家, 大行善事, 广为称道。由此Solomon就成了聪明人、有智慧的人的代名词。实际上, 除了这个例子, 在英语中以《圣经》人物形成的习语还很多, 如:as greedy as Ahab (像亚哈一样的贪婪) , as forceful as Samson (像参孙一样力气大) , as devout as Abraham (像亚伯拉罕一样虔诚) , as poor as Job (穷得像约伯一样) 等。
二、正确理解英语教材中的圣经典故
现行的大学英语教材种类比较多, 但不管哪一种教材, 里面都会涉及一些《圣经》的内容。由于学生缺乏对《圣经》的了解, 在学习中常常出现一些误解。因此, 教师有必要围绕教材给学生讲解一些《圣经》的知识, 正确地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下面仅举一些课例。
1.北京外国语学院编写的“College English” (《大学英语》) 第三册第一课“Christmas Day In the Morning” (《圣诞节的早晨》) 中有这样一句话:“Then Jesus had been born in a barn, and to a barn the shepherds and the Wise Men had come, bringing their Christmas gifts!”学习这一段话要注意, 耶稣诞生的地方———barn———不是“谷仓”, 而是“马厩”;“Wise Men”在此是特指向初生的耶稣基督朝圣的东方三博士, 而不应译成“聪明人”;“had come”译成“来朝拜”则比较恰当。
2.在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英语》第三册第三单元“Why I Teach”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Being a teacher is being Present at the creation, when the clay begins to breathe.”此句的含义是:父母给了学生身体, 是教师塑造了他的灵魂。如果了解《圣经·创世记》中有关上帝造人的故事, 对这个句子就容易理解了, 因为据《创世记》记载:神耶和华用地上的尘土造人, 将生气吹在他的鼻孔里, 他就成了有灵的人。
3.北京外国语学院编写的“College English” (《大学英语》) 第四册第二课“The Big Buffalo Bass” (《大布法罗河的鲈鱼》) 中有这样一段话, “No, he’s hunting nothing in trees.He was hunting old King Solomon.Old King Solomon is s bass.We call him that because he’s so smart nobody can catch him.That fellow with the gun hooked him once, but couldn’t hold him.Ever since, he’s been trying to shoot him.”如果学生不知道所罗门王是《圣经》中一位以聪明机智著称的国王的话, 就很难弄清为什么要把一条精明的鲈鱼叫做“所罗门王”了。在教材中, 这条鲈鱼之所以被比作所罗门王, 就是因为它出奇的机智, 以致连最有经验的老猎手都捕捉不到它。一个“King Solomon”, 就说尽了“to big Buffalo bass”的智慧。
4.北京外国语学院编写的“College English” (《大学英语》) 第四册第三课“Solve the Problem———With Humour” (《幽默———排忧解难的钥匙》) 中“Mark Twain penlancing the boils of pomposity” (马克·吐温挥笔戳穿了自负的脓包) 用的是这么一句话:“Man was made at the end of the week’s work, when God was tired.” (人类是上帝在一周的劳作之后, 精疲力竭的时候创造的) 。上帝造人的典故是《圣经》的开篇之作, 耶和华神在第一天创造了昼夜, 第二天创造了天空, 第三天创造了大地、海洋和植物, 第四天创造了日月星辰, 第五天创造了所有的动物, 第六天创造了人类, 第七天上帝休息。上帝在一周的第六天才创造了人类, 那他在十分疲劳时所做的工作肯定是不完美的, 就是说他那时所造的人并不十全十美。既然上帝本身都不是十全十美的, 更何况他所造的人呢?在这篇课文中, 作者实际上是借上帝创造人来讽刺那些浮夸自大的人。
以上这些例子说明圣经知识与英语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学习、了解一些圣经知识, 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和鉴赏能力是大有益处的。
参考文献
[1]中国基督教协会.圣经[M].2003.
[2]唐逸.基督教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3.
[3]艾略特.基督教与文化[M].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9.
[4][美]Bessis Edmond改编.许效礼译.圣经故事[M].航空工业出版社, 2004.
[5]顾东, 蓝诺斯著.圣经的主要概念[M].香港福音证主协会, 2002.
[6]傅勇斌, 李岗.源于圣经的英语成语谚语[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 1995.1.
3.从成语典故看赵国历史 篇三
三家分晋
三家分晋是指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事件。曾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晋国,在其末期,政权落入智、赵、韩、魏等异姓贵族手中。其中,智伯瑶势力最大,占有大量土地,掌握晋国的实权。为削弱韩、魏、赵三家实力,他分别向三家索要土地。韩魏两家给了,赵家却不给。他联合韩康子虎、魏桓子驹攻打赵家,赵襄子毋恤依靠当地百姓支持顽强抵抗,又派人暗中与韩、魏相商。结果韩、魏倒戈,赵、韩、魏“三家灭智”,分其土地。随着政治经济和军事力量的加强,公元前438年,韩、赵、魏三家平分了除留给晋幽公两座城外的晋国的土地,这就是历史上的“三国分晋”。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晋”得到周威烈王的承认,韩虔、赵籍、魏斯被正式策封为诸侯,赵国正式建立。史学家也把这一年作为战国的开端。
围魏救赵
公元前354年,魏王拨500战车以庞涓为将,攻打赵国都城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国应赵国的求救,派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兵8万救赵。攻击方向选在哪里?起初,田忌准备直趋邯郸,孙膑认为要解开纷乱的丝线,不能用手强拉硬扯,要排解别人打架,不能直接参与去打,派兵解围要避实就虚击中要害。他向田忌建议说:现在魏国精锐部队都集中在赵国,内部空虚,我们如带兵向魏国都城大梁猛插过去,占据它的交通要道,袭击它空虚的地方,庞涓必然放下赵国回师自救。田忌采纳了此建议。结果,魏兵不得不撤邯郸之围往救,长途跋涉疲惫不堪,齐军在预先选好的作战地区桂陵迎击,魏军大败,赵国之围遂解。自此,孙膑便闻名天下。
胡服骑射
赵武灵王(公元前325~前299年)是赵国的一位很有作为的国君。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十九年),周边国家大乱,各国无暇干涉赵国内政。趁此天赐良机,赵武灵王向全国发布实行胡服骑射的法令,进行军事改革。他要改变几百年相传的军制,通过把赵国将士直接培养成骑兵和招募胡人骑兵相结合的办法,建立一支能被国君牢牢控制的国家骑兵,在军事上实行由车战向骑战的转变。他的改革从改变衣着入手,让男人改穿胡人式的紧袖短衣和长裤。他选择靠近河套的草原训练骑兵,聘请擅长骑射的胡人充当教练,实行了养马、制革、设兽医和筹办草料等完整配套的制度,并让国内作坊制作马具,从而建立起华夏民族最早的一支骑兵。这一改革意义重大,相当于现代战争史上步兵的机械化。经过十几年时间,赵国由一个弱邦迅速崛起为唯一能够同秦国抗衡的强国。
沙丘宫变
公元前299年,赵武灵王打破了历来国君死后始立新君的传统,将王位让给自己钟爱的幼子赵何,即赵惠文王,而自号为主父。这时赵何不满10岁。虽然赵武灵王作为主父可以威慑朝政,但是一个国家掌握在幼主的手里是危险的,这件事引起太子赵章的极大不满。赵章不是等闲之辈,能力出众,曾为赵国立下汗马功劳。后来主父为摆平关系,欲将赵国一分为二,封赵何为赵王,封赵章为代王。这一“分王赵代”的计划更加不妥,再次引发思想混乱。正当他犹豫不决时,政变发生了。公元前295年(惠文王四年),赵章作乱,先杀了宰相肥义。公子李成、李兑起兵靖难。公子章兵败后投奔主父,主父收容了他。公子李成、李兑围攻主父所居的沙丘宫,杀死公子章后因害怕主父秋后算账,就将主父围困在宫中。“主父欲出不得,又不得食,探爵彀(小麻雀)而食之,三月余而饿死沙丘宫。”一代雄主就此结束了他传奇的一生。灵王的死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赵国开始从最高峰跌落。
奉公守法
赵奢是赵惠文王时期的大将,被惠王封为马服君,官列上卿。他原来是一个普通的收取田税的官吏,为人清正廉明,大公无私。有一次,他来到惠文王之弟、平原君赵胜家收取田税,但是赵胜的管家仗势欺人,拒付税款。赵奢不惧怕赵胜的权势,毫不手软,依照赵国法令杀了9个闹事者。赵胜听说后,怒气冲天,要赵奢抵命。赵奢对赵胜说:“您是赵国栋梁之材,是受朝廷重用的大官,应该遵守国家法令,以昭示天下百姓。您要是能够奉公守法,那么百姓也会以您为榜样,天下就会稳定,国家就会富强。”赵胜听了这番话,转怒为喜,后将赵奢保举给赵惠文王,赵王封他为掌管全国税收的官。赵奢管理赋税后,国家赋税公平合理,百姓富裕,国库充实。后来,赵奢又被任命为大将。他英勇善战,屡战屡胜,战功赫赫。
纸上谈兵
赵括是赵奢之子,喜谈兵学,曾助赵奢破敌,立下大功。赵奢死后,惠文王赐赵括袭封马服君。惠文王死,子孝成王即位时,面临秦国来侵,老将廉颇驻军长平(今山西高平市北)。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爆发。战争初期形势对赵军很不利。孝成王接受望诸君乐毅的意见命赵括为主将。秦昭王听说赵括已到长平,急调武安君白起领军。白起一到长平,布置好埋伏,故意打了几阵败仗。赵括不知是计,拼命追赶。白起把赵军引到预先埋伏好的地区,派出精兵切断赵军的后路;另派骑兵直冲赵军大营,把40万赵军切成两段。秦国又发兵把赵国救援和运粮的道路切断了。赵括的军队内无粮草外无救兵,死守了40多天。后来,赵括带兵突围时被射死,40万赵军全军覆没。于是,“纸上谈兵”这一成语便流传下来。不过,史学界有人在重新审视战史后认为这一评价并不公平。
窃符救赵
秦长平之战取得胜利后,接受了赵割地请和的要求。但赵王最终决定不履行和约,并积极备战,秦昭王大怒,发兵60万进攻邯郸。公元前259年(赵孝成王七年),邯郸之战爆发。战争几起几落,异常惨烈。
在进行过程中,赵国多次向魏国求救。魏王派晋鄙将军带领10万部众援救赵国,但让军队停留在邺城安营,名义上是救赵,实际上是抱观望态度。守门人侯赢向魏信陵君献计,让他说服魏王宠妃如姬偷取兵符,之后,夺取晋鄙的军权,即可向北援救赵国。信陵君遵从了这一计策。后又听从侯生的献计,带上屠夫朱亥同往。到了邺城,信陵君假传魏王的命令,晋鄙合上兵符表示怀疑时,朱亥举起铁锥打死了晋鄙,于是信陵君掌握了晋鄙的军队。他挑选出精兵8万攻击秦军,解除了邯郸之围。赵国取得了邯郸之战的胜利。
反间计
反间计为《孙子兵法》之三十二计,也是战国时期形成的著名典故。在秦、赵争霸过程中,赵国屡中反间计。其一是在公元前245年,赵孝成王卒,其子赵悼襄王继位。襄王听信了奸臣郭开的谗言,使廉颇的军职再次被解除。廉颇因受排挤而离赵投魏,赵国痛失栋梁。
更加典型的事件是李牧(战国四大名将之一)被杀。赵悼襄王在位九年卒,太子赵迁继位,是为幽缪王。公元前234年(赵王迁二年),李牧在赵奢、蔺相如已死,廉颇与乐乘出走他国之后成为赵国大将军,并因功大,被封为武安君。公元前229年(赵王迁七年),秦国派大将王翦进攻赵国时向赵王的宠臣郭开行贿。郭开诬陷李牧谋反。赵王迁听了谣言不作分析,即派赵蓖及齐将颜聚取代李牧。李牧拒交兵权。赵王、郭开便乘其不备,将他逮捕杀害。3个月之后,王翦大破赵军,杀死赵蓖,俘虏了赵王迁及颜聚,攻取邯郸。公元前222年,赵国灭亡。(文章代码:0426)
4.成语典故 篇四
成语典故:车载斗量
“车载斗量”这则成语的意思是用车装,用斗量,形容数量很多,不足为奇。这个成语来源于《三国志.吴志.吴主孙权传》注引《吴书》,如臣之比,车载斗量,不可胜数。三国时,蜀主刘备称帝,出兵伐吴。吴主孙权派中大夫赵咨出使魏国,向魏文帝曹丕求援。曹丕轻视东吴,接见赵咨时态度傲慢地问道:“吴王是什么样的国君?吴国怕不怕我们魏国?”赵咨听了这种带有侮辱性的问话,心中很气愤。他作为吴国的使者,当然不能有失国家的尊严,便很有分寸地回答道:“吴王是位有雄才大略的人,重用鲁肃证明了他的聪慧,选拔吕蒙证明了他的明智,俘虏于禁而不杀证明了他的仁义,取荆州而兵不血刃证明了他的睿智,据三州虎视四方证明了他的雄才大略,向陛下称臣证明了他很懂得策略。至于说到怕不怕,尽管大国有征伐的武力,小国也自有抵御的良策,何况我们吴国有雄兵百万,据江汉天险,何必怕人家?”一席从容的对答,使曹丕十分叹服,不得不改用比较恭敬的口气问:“像先生这样有才能的人,东吴有多少?”赵咨答道:“聪明而有突出才能的,不下八、九十人,像我这样的,那简直是用车装,用斗量,数也数不清!”听到如此得体的外交辞令,魏国朝廷上下都对赵咨肃然起敬。曹丕也连声称赞赵咨说:“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先生当之无愧。”赵咨回到东吴,孙权嘉奖他不辱使命,封他为骑都尉,对他更加赏识重用。.
5.初中成语典故释义 篇五
【“神采奕奕”常误写为“神彩奕奕”,应注意。】
应注意,在第六版现代汉语词典中,神彩和神采都是正确的。
鹤发童颜,读音为hâ fà tïng yán;仙鹤羽毛般雪白的头发,儿童般红润的面色。形容老年人气色好。出自 唐·田颖《梦游罗浮》。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五回:“(华佗)童颜鹤发,飘然有出世之姿。”
视死如归,拼音是shì sǐ rú guī,意思是把死看得像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不怕牺牲生命。出自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三军既成阵,使士视死如归,臣不如公子成父。” 实事求是,拼音是shí shì qiú shì,意思是指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通常指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办事。【出处】: 《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以身作则,拼音是yǐ shēn zuî zã,意思是以自己的行为做出榜样。出自出处 《论语·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忐忑不安[tǎn tâ bù ān][解释]忐忑:心神不定。心神极为不安。
[出自]清·吴趼人《糊涂世界》卷九:“两道听了这话,心里忐忑不定。”
骨瘦如柴,汉语词汇,拼音是gǔ shîu rú chái,指瘦得像柴一样。形容消瘦到极点。浓眉大眼,又黑又密的眉毛,大大的眼睛。形容眉目有神的人。
千载难逢——载:年;逢:遇到、碰到。意指一千年也难得遇到这样的一次机会。形容机遇十分难得与宝贵。
疲惫不堪,疲惫,形容极度疲乏;不堪:不能忍受。形容非常疲乏,过度劳累。
提心吊胆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tí xīn diào dǎn,形容对事情不能放心,非常害怕。出自语本《西游记》第十七回。作联合式、谓语、宾语、状语;含贬义。
犹豫不决出自《战国策·赵策三》:“平原君犹豫未有所决。”《周书·贺拔胜传》:“今乃顿兵不进,犹豫不决。”意思是迟疑,拿不定主意。后来,人们把拿不定主意时的情形都说成“牛鱼不决”。“犹豫不决”据说是根据“牛鱼不决”的字音讹变而来的。
完璧归赵,是发生于战国时期的历史故事。本指蔺相如将完美无瑕的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带回赵国首都,比喻把物品完好地归还物品主人。闻鸡起舞,原意为听到鸡啼就起来舞剑,后来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即时奋起。《晋书·祖逖传》记述:传说东晋时期将领祖逖他年轻时就很有抱负,每次和好友刘琨谈论时局,总是慷慨激昂,满怀义愤,为了报效国家,他们在半夜一听到鸡鸣,就披衣起床,拔剑练武,刻苦锻炼。负荆请罪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讲述了发生在赵国首都邯郸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故事又被称为将相和。在邯郸市串城街(邯郸道)有一处巷子回车巷,这里就是蔺相如回避廉颇的窄巷。还在巷口立了一通石碑回车巷碑记,记述负荆请罪的故事。
意思:负:背着;荆:荆条。背着荆杖,表示服罪,向当事人请罪,形容主动向人认错、道歉,给予自己严厉责罚,也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纸上谈兵: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典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穷途末路是一个汉语成语,比喻人生的路途无处可走了。语出曹禺《半日的“旅行”》无论什么时候,在这个地方,极目一望,那是死亡,是穷途末路,是永久的冬天。
炮火连天:pào huǒ lián tiān 解释:炮火充满天空形容激烈的战争场面。出处:《西游记》 使用:都是人间城郭。~,弹痕遍地
伶牙俐齿:伶、俐:聪明、灵俐、乖巧。口齿灵活;说话利落。形容会说会道;灵活乖巧而善于应变。也作“俐齿伶牙。”元 吴昌龄 《张天师》第三折:“你休那里便伶牙俐齿,讲三干四。”《红楼梦》第一二〇回:“ 袭人 本来老实,不是伶牙俐齿的人。” 欧阳山 《高干大》第一章:“碰巧那 马吉儿 又伶牙俐齿,样样都能解答,真使他喜上加喜。” 口是心非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kǒu shì xīn fēi,意思是指口所言说的与心中所思想的不一致,日常生活中多用作贬义。出自汉·桓谭《新论·辨惑》。
一日三秋,成语,作定语、宾语,一天不见面,就像过了三个季度。形容思念人的心情非常迫切。出自《诗经·王风·采葛》“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日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怒发冲冠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nù fà chōng guān,指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形容极端愤怒的四字成语。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一发千钧是一个成语,发:头发;钧:古代的重量单位,合三十斤。危险得好像千钧重量吊在一根头发上。比喻情况万分危急。
肝肠寸断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gān cháng cùn duàn,肝和肠断成一寸一寸。比喻伤心到极点。
草木皆兵,读作cǎo mù jiē bīng。把山上的草木都当做敌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出处:《晋书·苻坚载记》:“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森皆类人形,顾谓融曰:‘此亦劲敌也,何谓少乎?’怃然有惧色。”另见:“八公山上,草木皆兵”、“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何乐不为,读音为hã lâ bù wãi,汉语词语,表示愿意去做。如梦初醒,成语名,比喻过去一直糊涂,在别人或事实的启发下,刚刚明白过来。[1]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一回:“寡人闻仲之言,如梦初醒。”
色厉内荏:形容外表强硬,内心虚弱。有“外表上很强大、凶猛,实质上很软弱、空虚”的意思。“色厉内荏”的“厉”是凶猛,“荏”是软弱,整个成语“的意思是外表强硬而内心懦弱”的意思。语出先秦·孔子《论语·阳货》:“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如虎添翼是个成语,形容词,如同老虎长了翅膀。①比喻强大的事物得到援助后更加强大。②也比喻凶恶的得到援助后更加凶恶。《韩非子》如虎添翼——毋为虎傅翼,飞入邑,择人而食之。出自三国·蜀·诸葛亮《心书·兵机》:“将能执兵之权,操兵之势,而临群下,臂如猛虎加之羽翼,而翱翔四海。” 常常用来比喻强有力的人得到帮助变得更加强有力。口若悬河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kǒu ruî xuán hã。意思是讲起话来滔滔不绝,像瀑布不停地奔流倾泻。形容能说会辩,说起话来没完没了。
6.成语典故 篇六
成语典故11、【高山流水】
春秋时俞伯牙工琴,琴曲托意摇深,常人难解,仅钟子期能赏。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赞曰:“善哉,娥峨兮若泰山。”
伯牙旋又志在流水,钟子期叹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后来钟子期去世,伯牙痛失知音,废琴终身不弹。
后人遂以“高山流水”喻知音难遇,也指乐曲绝妙。
2、【庄周梦蝶】
战国时哲学家庄周主张是非齐一,物我两忘。《庄子》中有一寓言申喻此理:庄周梦见自己化作一只蝴蝶,翩翩飞舞,怡然自乐。
梦醒以后,自身依然是庄周。因此说,不知是庄周化为蝴蝶呢,还是蝴蝶化为庄周。
后世遂以“庄周梦蝶”比喻人生如梦幻,难以究诘。
3、【倾国倾城】
汉武帝时,协律都尉李延年,曾在武帝前作歌道:“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古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复倾国,佳人难再得。”
武帝无限神往,叹息良久曰:“世岂有此人乎?”平阳公主进言,谓李延年有妹,姿容绝代,妙丽善舞。
武帝召见,纳入后宫,即后来深受宠幸的李夫人。“倾国倾城”一词,即用以形容女子美貌绝伦,文学作品中引用甚多。
4、【咏絮才高】
东晋政治家谢安在雪天合家聚谈,与儿女讨论文义。正值户外雪越下越大,谢安兴致勃发,就指着外面的飞雪问:“白雪纷纷何所似?”
谢安的侄子谢朗随口说:“撒盐空中差可拟。”侄女谢道韫接着道:“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听后大加赞赏,夸奖侄女才思不凡。谢道韫是东晋有名的才女。
柳絮随风飞扬,壮似飞雪,用以比喻纷飞的白雪,恰切而形象,故世人誉妇女有诗才为“咏絮才”。
5、【人面桃花】
唐诗人崔护,资质甚美,清明独游长安南庄,至一村户,见花木丛萃,寂无人声。因渴极,叩门求浆。良久始有一女子应门,捧杯水让坐。女子独倚庭前桃花斜河,姿态楚楚动人;凝睇相对,似有无限深情。
崔护以言挑之,不应。彼此注目久之。崔辞行,女子送至门,如不胜情而入。次年清明,崔护追忆此事,情不可邂,又往探访,唯见门院如故,扁锁无人。
惆怅之余,乃题诗于门扉曰:“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后代诗文中常以“人面桃花”喻男子邂逅一女子,来后不复再见的惆怅心情。
6、【破镜重圆】
南朝陈代子舍人徐德言,其妻为陈后主的妹妹乐昌公主。因见天下大乱,国亡无日,遂破铜镜为二,夫妻各执一半,相约他年正月十五日卖镜都市会面。
不久,陈果为隋所灭。德言流离至京城,遇一仆在街头叫卖破镜,正与自己藏的半边契合。就题诗道:“镜与人俱去,镜归人不归。无复嫦娥影,空留明月辉。”
公主见诗,悲泣不食。杨素知情后,大为感动,终于让他们夫妇团聚。后因以“破镜重圆”喻夫妻离散后重新团圆。
7、【镜花水月】
镜中花,水中月,世人常以喻虚幻不可求得之物,但诗家常用以比喻朦胧空灵的意境。
如宋严羽以佛论诗,主张妙悟,他说;“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又明谢臻论诗云:“诗有可解不可解,不必解,若水月镜花,勿泥其迹可也。”以“镜花水月”比喻诗歌中不可言传的妙境。
8、【东施效颦】
西施有心痛病,总是皱着眉走路。村子里的人见到西施楚楚可怜的样子,都觉得西施更加美丽了,对她的美貌赞不绝口。
村子里还有一个女子名叫东施,模样长得非常丑陋,她看见后,认为西施那种样子非常好看,于是就模仿着西施,也捂着心口,皱眉蹙(cù)额地走在村庄里。
可是,事与愿违,人们见了她那种怪模样都避得远远的。后来人们用“东施效颦”嘲讽不顾本身条件而一味模仿,以致效果很坏的人。
成语典故2典源出处《孟子 ·滕文公下》:“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 使楚人傅诸? 曰:‘使齐人傅之。’曰:‘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xiu)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
释义用法有个楚国大夫希望他的儿子学会齐国话,一个齐国人来教他,许多楚国人却吵吵嚷嚷,从旁干扰。这样即便每天鞭打威逼,他也学不会齐国话。后用此典指环境不好,正面教导抵不过反面干扰;也指众口纷纭,妄加议论。
用典形式
【齐咻】 宋 ·苏轼:“且欣集齐咻,未敢笑越吟。”
【众人咻】 清·黄遵宪:“优孟衣冠笑沐猴,武灵胡服众人咻。”
【众楚咻】 清·黄遵宪:“岂图五丁力,竟招众楚咻。”
【忘齐语】 宋·陆游:“久已忘齐语,何尝解越吟。”
【咻已伙】 宋·王令:“奈何众好殊,未语咻已伙。”
【一齐众楚咻】 清·黄遵宪:“立志不肯随沉浮,一齐足敌众楚咻。”
成语典故3对牛弹琴
战国时代,有一个叫公明仪的音乐家,他能作曲也能演奏,七弦琴弹得非常好,弹的曲子优美动听,很多人都喜欢听他弹琴,人们很敬重他。
公明仪不但在室内弹琴,遇上好天气,还喜欢带琴到郊外弹奏。有一天,他来到郊外,春风徐徐地吹着,垂柳轻轻地动着,一头黄牛正在草地上低头吃草。公明仪一时兴致来了,摆上琴,拨动琴弦,就给这头牛弹起了最高雅的乐曲《清角之操》来。老黄牛在那里却无动于衷,仍然一个劲地低头吃草。
公明仪想,这支曲子可能太高雅了,该换个曲调,弹弹小曲。老黄牛仍然毫无反应,继续悠闲地吃草。
公明仪拿出自己的全部本领,弹奏最拿手的曲子。这回呢,老黄牛偶尔甩甩尾巴,赶着牛虻,仍然低头闷不吱声地吃草。
最后,老黄牛慢悠悠地走了。换个地方去吃草了。
公明仪见老黄牛始终无动于衷,很是失望。人们对他说:“你不要生气了!不是你弹的曲子不好听,是你弹的曲子不对牛的耳朵啊!”最后,公明仪也只好叹口气,抱琴回去了。真是自找没趣。
【出处】
汉·牟融《理惑论》:“昔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转为蚊虻之声,孤犊之鸣,即掉尾奋耳,蹀躞而听。”(载于南朝·梁·僧佑《弘明集》)
【释读】
比喻说话不看对象,或对愚蠢的人讲深奥的道理。
成语典故4【成语】: 白面书生
【拼音】: bái miàn shū shēng
【解释】: 指缺乏阅历经验的读书人。也指面孔白净的读书人。
【成语故事】:
南北朝的时候,有一个人叫做沈庆之。沈庆之从小就非常会打仗,常常打胜仗回来,后来他被封为“建武将军”,专门负责防守边疆。有一天,皇帝想要向北边扩展领土,沈庆之知道了,就极力阻止皇帝:“大王,这件事万万不可,您还记得以前几位将军向北边扩展领土失败的事吧!大王...”沈庆之不停地劝皇帝,皇帝觉得很烦,就对沈庆之说:“我不想听了,我叫别人来跟你说!”
皇帝就找了左右两个文官来和沈庆之争辩,沈庆之无奈地对皇帝说:“大王,治理国家就像治理家一样,要讨论耕田的事就要找每天去耕田的工人,要问织布的事就要找织布的婢女。现在大王要去攻打其它的国家,却去找两个从来没打过仗的〝白面书生〞来商量,这场仗怎么会成功呢?”
皇帝不耐烦地说:“你不要再说了,我决定的事是不会再改变了!”皇帝没有采纳沈庆之的意见,最后当然打了个大败仗回来!
后来,大家就用沈庆之说的“白面书生”用来形容年轻没有经验的读书人,只知道书本上的知识,不晓得实际应付事情的方法。
成语典故5【成语】 白云苍狗
【拼音】 bái yún cāng gǒu
【近义词】 沧海桑田,瞬息万变
【反义词】 一成不变,依然如故
【名词解释】
“白云苍狗”之“白云”,【典故来源】
【作“白衣”,指白云原本像一件洁净的白衣,转眼间却变成灰狗的模样。比喻世事变幻无常。语本唐.杜甫〈可叹〉诗。△“沧海桑田”
【成语典故】
唐.杜甫〈可叹〉诗(据《全唐诗.卷二二二.杜甫》引)
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古往今来共一时,人生万事无不有。近者抉眼去其夫,河东女儿身姓柳。丈夫正色动引经,酆城4>客子王季友。群书万卷常暗诵,《孝经》一通看在手。贫穷老瘦家卖屐,好事就之为携酒。豫章太守高帝孙,引为宾客敬颇久。闻道三年未曾语,小心恐惧闭其口。太守得之更不疑,人生反覆看亦丑。明月无瑕岂容易,紫气郁郁犹冲斗。时危可仗真豪俊,二人得置君侧否。太守顷者领山南,邦人思之比父母。王生早曾拜顏色,高山之外皆培塿。用为羲和天为成,用平水土地为厚。王也论道阻江湖,李也丞疑旷前后。死为星辰终不灭,致君尧舜焉肯朽。吾辈碌碌饱饭行,风后力牧长回首。
【典故说明】
“白云苍狗”原作“白衣苍狗”,见于唐代杜甫〈可叹〉诗。这首〈可叹〉诗是杜甫感叹朋友王季友的遭遇而写的。王季友,唐河南人,虽然家里贫困以卖鞋为生,但仍好学不倦,遍览群书。而他的妻子却因为受不了穷困的生活,和他离婚。后来他获得李勉的赏识,作了官。杜甫这首诗第一段的意思是:“天上漂浮的云,原本像一件洁净的白衣服,转眼间就变成灰狗的模样。从古至今,人世上各种奇怪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里面有二句“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演变成“白云苍狗”这句成语,用来比喻世事变幻无常。出现“白云苍狗”的【书证】如清.姚鼐〈慧居寺〉诗:“白云苍狗尘寰感,也到空林释子家。”
【造句】
01 人世间的事恰如白云苍狗多变化。
02 回忆前尘,往事如白云苍狗般,不禁令人歔欷!
03 如今局势变化有如白云苍狗,谁能说得準明儿会是怎样?
04 乱世相逢,已属不易;过去的恩怨,白云苍狗,今夜休提。
05 少小离家老大回,除了乡音未改外,白云苍狗,人事已非。
06 离开家乡没几年,但许多事情的变化已让人有白云苍狗之叹。
07 最近股市行情有如白云苍狗般,分秒便变个样,真是拿它没辙。
08 两个老朋友碰面,难免聊起儿时种种,才惊觉白云苍狗,人事全非了。
成语典故6典源出处《世说新语 ·文学》:“刘伶著 《酒德颂》,意气所寄。”注引 《竹林七贤论》 曰:“(刘伶)未尝措意文章,终其世,凡著 《酒德颂》一篇而已。其辞曰:‘有大人先生者,以天地为一朝,万期为须臾,日月为扃牖,八荒为庭衢。行无辙迹,居无室庐,幕天席地,纵意所如。行则操卮执瓢,动则挈榼(ke)提壶,唯酒是务,焉知其余? 有贵介公子,缙绅处士,闻吾风声,议其所以。乃奋袂攘襟,怒目切齿,陈说礼法,是非锋起。先生于是方捧罂(ying)承槽,衔杯漱醪,奋髯箕踞,枕曲藉糟。无思无虑,其乐陶陶。兀然而醉,慌尔而醒,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见太山之形,不觉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俯观万物之扰扰,如江、汉之载浮萍。二豪侍侧焉,如蜾赢之与螟蛉。”《晋书 ·刘伶传》亦载。
释义用法刘伶(据余嘉锡 《世说新语笺疏》注: 伶当作灵)字伯伦,嗜酒纵情,狂放不羁,曾写《酒德颂》一篇,以大人先生自况,称道饮酒忘情的豪放襟怀,对非议他的礼俗之士加以讥刺。后以此典指文人达士饮酒陶情。
用典形式
【醉侯】 唐·皮日休:“他年谒帝言何事,请赠刘伶作醉侯。”宋 ·陆游:“生希李广名飞将,死慕刘伶赠醉侯。”
【糟藉】 唐 ·元稹:“瓮眠思毕卓,糟藉忆刘伶。”
【刘伶醒】 金 ·郝经:“三闾一曲歌,忽唤刘伶醒。”
【枕糟曲】 宋·苏轼:“为问刘伯伦,胡然枕糟曲。”
【学伯伦】 唐·白居易:“独醒从古笑灵均,长醉如今学伯伦。”
【醉乡侯】 宋·苏轼:“便可先呼报恩子,不妨仍带醉乡侯。”
【一颂伯伦】 宋·苏轼:“为文不在多,一颂了伯伦。”
【先生枕曲】 唐·白居易:“居士忘筌兀兀坐,先生枕曲昏昏睡。”宋·苏轼:“定知来岁中秋月,又照先生枕曲眠。”
【刘灵天幕】 唐·李商隐:“谁向刘灵天幕内,更当陶令北窗风。”
【刘伶酒德】 唐·元稹:“刘伶称酒德,所称良未多。”
【枕曲先生】 宋·苏轼:“枕曲先生犹笑汝,枉将空腹贮遗编。”
【枕曲刘生】 唐·刘禹锡:“散金疏傅寻常乐,枕曲刘生取次歌。”
【伯伦为醉伴】 唐·白居易:“赖有伯伦为醉伴,何愁不解傲松乔。”
【饮许伯伦右】 唐·白居易:“饮许伯伦右,诗推公干才。”
【席地幕青天】 宋·苏轼:“徐邈能中酒圣贤,刘伶席地幕青天,潘郎白璧为谁连?”
成语典故7成语雪中送炭意思
在下雪天给人送炭取暖。比喻在别人急需时给以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帮助。
成语典故雪中送炭
范成大是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晚年隐居故乡苏州石湖,因此自称石湖居士。他一生中写了许多诗歌,而且诗作风格多样,以清新典雅为主要特色。他留下的《石湖居士诗集》中,包含了他的许多著名的诗句。在他的《大雪送炭与芥隐》诗中有这样两句:“不是雪中须送炭,聊装风景要诗来。”成语“雪中送炭”就是从范成大的诗句中简化而来的。在《宋史·太宗纪》中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年冬天,下了一场非常大的雪,天气变得十分寒冷,人们都躲在屋里避寒。宋太宗正在皇宫中休息,一边烤火取暖,一边品尝着各式各样的美味佳肴。当他看到窗外飘着纷纷扬扬的大雪时,忽然想起了那些可怜的穷人,他们吃不饱,穿不暖,正在大雪中挨饿受冻。于是宋太宗马上派出手下的官员,带上许多粮食和木炭,出了皇宫,来到老百姓们生活的地方,把粮食和木炭送到那些穷人和孤苦伶仃的老人手中。这样一来,他们就能有米做饭,有木炭生火取暖了。
成语雪中送炭造句
1、天暗下来了,妈妈爸爸回来了,还带了一袋糕点,可真是雪中送炭啊。
2、考试的时候,我的笔忽然写不出字了,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这时监考老师给我拿来了一支笔,这真是雪中送炭啊!
3、爱是春晖融雪,爱是雪中送炭,爱是沙海绿洲,爱是生命之源。爱是一种给予,爱是一种奉献,爱是一种感恩,爱是一种怀念!
4、要明白锦上添花当然好,雪中送炭更重要。
5、上添花是哥们,雪中送炭是朋友,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是兄弟,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是知己。
6、腾达时的默默祝福,危难时给予支持,可以不去锦上添,花却一定会雪中送炭。君子之交淡如水,这是朋友交往的最高境界。
7、爱心是什么?爱心是能鼓起你生命风帆的激励。爱心是什么?爱心是雪中送炭式的资助。爱心是什么?爱心是抚慰你受伤心灵的微笑。
8、君子会雪中送炭,小人只会乘人之危。
9、他送来的被褥,无疑是雪中送炭。
10、下雨了,妈妈给我送来了雨伞,真是雪中送炭呐!
11、他主动把自己心爱的橡皮擦借给了我,在这危急时刻简直是雪中送炭,我发自内心地想对他说,谢谢!
12、子夜极度渴望的时候,他推门进入,真是雪中送炭。
13、在我最需要的时候,他出现了,我永远难以忘记他的雪中送炭。
14、望着那凝神思考的同学,第一次体会到什么是雪中送炭,什么是友谊。
15、今天,老师查作业,我没完成,慌忙中,一位同学把他的作业递给了我,真是雪中送碳啊!
16、他的举动好比雪中送炭,给了我们莫大的帮助。
17、心平如水的宽容已是难得;雪中送炭的宽容更可贵更令人感动。
18、我觉得,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帮助,雪中送炭总比锦上添花更珍贵的多。
19、世界震惊了,一个个雪中送炭的援助给了中国重新站起的勇气。
20、朋友有好也有坏,要交在你困难或伤心时,能为你雪中送炭的朋友。而不是酒肉朋友,他们只会在你困难时让你更困难。
成语典故8典源出处
《阴符经》:“天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
释义用法
《阴符经》讲,上天如有杀伐的动机,就会使龙蛇飞腾。后用此典表示自然界进入秋冬季节或发生战乱、灾异等。
用典形式
【龙蛇机】 清·赵执信:“秋凛肃杀威,陆发龙蛇机。”
【起龙蛇】 清·赵执信:“及其起龙蛇,雄长风云际。”清·丘逢甲:“湖海频年思弟妹,干戈余劫起龙蛇。”
【蛇起陆】 宋·黄庭坚:“未见蛇起陆,已看豹成文。”
【天发杀机】 清·归庄:“天发杀机有变更,天潢万里蛟龙争。”
【天地杀机】 清·丘逢甲:“天地杀机不一发,草泽各幸蛇成龙。”
【龙蛇起陆】 宋·辛弃疾:“看纵横斗转,龙蛇起陆;崩腾决去,雪练倾河。”清 ·丘逢甲:“龙蛇起陆宁关运,鸡犬登天各自才。”
【在陆龙蛇】 清·丘逢甲:“愁边在陆龙蛇起,梦里当关虎豹蹲。”
【起陆龙蛇】 清·钱谦益:“起陆龙蛇争浑沌,握奇鱼鸟叶神灵。”清·丘逢甲:“起陆龙蛇消劫运,黄金先铸女英雄。”
成语典故9典源出处
《尚书·商书·说命上》:“王宅忧,亮阴三祀。既免,其惟弗言。群臣咸谏于王曰:‘呜呼,知之曰明哲,明哲实作则。天子惟君万邦,百官承式。王言惟作命,不言,臣下罔攸禀令。’王庸作书以诰曰:‘以台正于四方,惟恐德弗类,兹故弗言。恭默思道,梦帝赍予良弼,其代予言。’乃审厥象,俾以形旁求于天下。说(yue)筑傅岩之野,惟肖,爰立作相。王置诸其左右,命之曰:‘朝夕纳诲,以辅台德。若金,用汝作砺;若济巨川;用汝作舟楫;若岁大旱,用汝作霖雨。……若作酒醴,尔惟曲蘖;若作和羹,尔惟盐梅。’”
释义用法
商王武丁梦见先帝赐给他良臣,画成图像求于天下,在傅岩服役的人中找到一个叫说的人,面貌和画像一样,就立他作相。武丁任命时说:“如果是金属,用你作磨刀石;如果过大河,用你作船;如果天旱,用你作霖雨。……如果作菜,你就是调味的盐和梅(古人用梅子调酸味)。”后以此典表示君王得到有才能的臣下,以“为霖”、“盐梅”等表示治理国家的才能。
用典形式
【为霖】 宋·辛弃疾:“当时一识和羹味,便道为霖消息来。”
【作霖】 宋·范成大:“作霖岂必求商野,召见谁能右汉庭。”
【版筑】 宋·王安石:“说穷且版筑,尹屈犹烹饪。”
【盐梅】 唐·玄宗:“舟楫功须著,盐梅望匪疏。”
【调羹】 元·朱晞颜:“莫问调羹心事,且论笛里平生。”
【梦相】 宋·黄庭坚:“卜师非熊罴,梦相解靡索。”
【梦说】 明·李东阳:“商家如梦说,物色总堪凭。”
【高霖】 清·归庄:“商霖当暑渥,赵日入冬暄。”
【筑岩】 唐·武平一:“筑岩思感梦,磻溪想垂纶。”
【傅岩】 唐·王勃:“傅岩来筑处,磻溪入钓前。”
【操筑】 唐·薛稷:“操筑无昔老,采薇有遗歌。”
【尔惟盐】 宋·柳永:“太平相业尔惟盐,化作夏商周时节。”
【板筑臣】 唐·李白:“傅说板筑臣,李斯鹰犬人。”
【明王梦】 清·顾炎武:“为问明王梦,何时到傅岩?”
【梦傅野】 唐·杜甫:“贤非梦傅野,隐类凿颜坏。”
【傅说霖】 宋·苏轼:“久苦赵盾 日,欣逢傅说霖。”
【傅说羹】 唐·李商隐:“后饮曹参酒,先和傅说羹。”
【入天子梦】 唐·杜牧:“好人天子梦,刻像来尔求。”
【岩下藏名】 元·耶律楚材:“岩下藏名思傅说,林间谈道谒丰干。”
【和羹傅岩】 唐·刘禹锡:“受赈新梁苑,和羹旧傅岩。”
【说筑傅岩】 宋·陆游:“吕钓渭水滨,说筑傅岩野。”
【商岩有梦】 宋·张孝祥:“清尊今夜偶然同,早晚商岩有梦。”
【殷宗惜济川】 唐·岑参:“蒙叟悲藏壑,殷宗惜济川。”
成语典故10专心致志的意思:
[释义]:心里很专一;注意力集中。致:极尽;志:心意;志趣。
[语出]:《孟子·告子上》:“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辨形]:致;不能写作“至”。
[近义]:聚精会神、专心一致、一心一意、专心一意、全神贯注
[反义]:心不在焉、心猿意马、魂不守舍、漫不经心
专心致志的成语典故:
孟子说:“下棋,在技艺是比较容易的,可是如果不专心致志地学,也是学不好的。”
弈秋是古代有名的棋手,有两个人慕名而来,同时拜他为师。弈秋一心想把自己的棋艺传授给他们,讲课特别认真。一个学生专心致志地听他讲课。另一个学生表面上也在认真地听课,而实际上思想很不集中。他看到大雁从窗外飞过,联想到要吃天鹅肉……
弈秋讲完课,就叫两人对弈。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就对弈起来。开局不久,就见分晓:一个从容不迫地能攻能守,一个手忙脚乱地应付。弈秋一看,两人的棋艺相差悬殊。他对棋艺差的学生说:“你们两个人一起听我讲课,他能专心致志,而你呢,心不在焉。”
用专心致志造句:
1、成功之本专心致志毅力。特别是专着于一的精神,更有利助人成功。
2、科学是非常爱妒忌的,科学只把最高的恩典赐给专心致志献身于科学的人。
3、书给了我们“学习要专心致志,不要三心二意”的启示。书给了我们“生活要积极乐观,不可灰心失望”的启迪。书给了我们“做人要堂堂正正,不可鬼鬼祟祟”的启发。
4、学习要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即使拥有高智商和好老师,但是如果学习三心二意,也是一无所获。
5、感谢高考,坚持不懈,专心致志。
6、我做事时专心致志的,要把所做的事做得如何如何好,决不想到如何可以借此赚什么钱。我们如果把营利的观念夹入实验室里去,则真正创造的实验便不可能。
7、要不顾一切地去行动,专心致志地全力以赴地工作。于是就会产生“行得通”这种感觉。这个感觉才是信念。
8、很少见到有人专心致志地去完成一件美好而正当的事。我们通常见到的,不是畏首畏尾的学究,就是急于求成的莽汉。歌德
9、永远别醉心于卖弄(于卖弄技巧,醉心于所谓壮丽的效果,应当专心致志产生作曲者希望产生的印象,此外均非所需,凡是超过这一点的,都是歪曲。
10、一个专心致志思索的人并不是在虚度光阴。虽然有些劳动是有形的,但也有一种劳动是无形的。雨果
11、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12、科学是非常爱妒忌的,科学只把最高的恩典赐给专心致志地献身于科学的人。费尔巴哈
13、无数事实说明,只有把全副身心投入进去,专心致志,精益求精,不畏劳苦,百折不回,才有可能攀登科学高峰。邓小平
14、如果及早养成这种专心致志的习惯,它将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
15、他像在监狱里那样,整天专心致志地缝制鞋子。
16、她变成了一个专心致志的聆听者。
17、我正在专心致志的看书,忽然屏幕右下角冒出个游戏广告来,一看正是我在学校和同学约定一起玩的那个游戏,我的心中只痒痒,又想接着看书又不想违背诺言,但有想还是一会给同学解释一下吧,接着又投入到书海中,兴趣盎然的读着。
18、一天,古希腊专心致志地研究画在地上的几何图形。
19、世间的事情都是如此:当你刻意地追求时,它就像蝴蝶一样振翅飞远;当你专心致志之时,意外的收获已悄悄来到你的身边!
20、在大草原上,到处一片绿油油的牧草,羊快活地自由自在地跑着,牛埋头专心致志地吃草,不时在甩动着尾巴;吃圆了肚子的种种颜色的马悠闲地着步。
21、成功之本取决于人的心理素质人生态度和才能资质。除了这些还要具有高远的志向和实现目标的专心致志的毅力。特别是专注于一的精神,更有利于助人成功。
22、一个人不能骑两匹马,骑上这匹,就要丢掉那匹。聪明人会把凡是分散精力的要求专心致志地去学一门。
23、成功之本取决于人的心理素质人生态度和才能资质。专心致志。特别是专注于“一”的精神,更有利于助人成功。
24、不该看的不看,不该说的不说,不该听的不听,不该想的不想,请专心致志的打你的酱油。
25、虽然你不能专心致志地做自己该做的事。
26、内价与外价同时稳定不可兼得时,与其牺牲内价维持外价,反不如牺牲外价维持内价之为愈。因内价稳定,利率无忽涨忽落之必要,企业家无所顾虑,可专心致志于国内事业之发展。
27、一个人不能骑两匹马,骑上这匹,就要丢掉那匹。聪明人会把凡是分散精力的要求专心致志地去学一门,学一门就要把它学好。歌德
28、余谨于上帝及公众前宣誓,愿吾一生专心致志以注意授予护理者之幸福。
29、不论你一生追求何种美好的渴望何种资历何种地位,你只要全心全意专心致志并充满信心,那么“你就一定能得到它。”。
30、一个个透明的琥珀中,一只小乌龟静静地趴着;两只小螃蟹举着大螯专心致志地采蜜……
成语典故11最近,我读了一本非常好的书—— 《中华成语典故》。在这本书里,有一个成语说,有一个杞人忧天的人整天担心天空会不会塌下来,地球会不会塌下来。他太担心了,想不出食物和茶,所以他不能生病。
当我第一次看到这个故事时,我觉得他很有趣。有什么好担心的?他真是个懦夫!然而,我认为每次我和父母去看电影,我都害怕自己睡不着觉。是不是有点像这个齐国?那时,我总是担心电影中的角色会跑出电影的屏幕,比如大黄蜂、霸天虎、擎天柱。我担心恐龙会复活,把我们吞进肚子。尤其是当我睡觉的时候,一点点噪音会让我的心脏像鼓一样跳动,让我紧张。我不得不认为当我累了的时候,我会迷迷糊糊的睡着,这真的让我担心。
后来,我父母给我看了一些电影拍摄现场的视频和照片。我明白这部电影的特效是如何制作的,我也知道这些角色是由人类创造的,没有生命。现在我终于放下心来,可以轻松地欣赏我最喜欢的电影了。故事中的齐人终于松了一口气,因为有人告诉他,天空是由气体构成的,不可能掉下来打人。
读完这个故事后,我想我们的担忧都是因为我们缺乏知识。我们应该接触新事物,学习新知识,让科学说话,为我们打开未知的世界。不要只是害怕和站着不动,你应该成为一个“小烦恼”,担心一切。
成语典故12【成语】事半功倍
【拼音】shi ban gōng bei
【解释】功:功效。形容做事的方法,费力小,功效大。事情比别人用时少,却比别人收获多。
【出处】先秦;孟轲《孟子;公孙丑上》: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
【近义词】一举两得、一箭双雕、一石两鸟
【反义词】得不偿失、事倍功半
【成语故事】战国的时候,有个大思想家叫孟子,他有很多的学生。有一次他和他的学生公孙丑谈论统一天下的问题。他们从周文王谈起,说当时文王以方圆仅一百里的小国为基础,施行仁政,因而创立了丰功伟业;而如今天下老百姓都苦于战乱,以齐国这样一个地广人多的大国,如能推行仁政,要统一天下,与当时周文王所经历的许多困难相比,那就容易得多了。孟子最后说:今天,像齐国那样的大国,如能施行仁政,天下百姓必定十分喜欢,犹如替他们解除痛苦一般。所以,给百姓的恩惠只及古人的一半,而获得的效果必定能够加倍。现在正是最好的时机呢!
成语典故13成语名称:暴虎冯河
成语拼音:bào hǔ píng hé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分句;比喻有勇无谋。
实用性:生僻
感情色彩:中性词
成语结构:联合式
成语年代:古代
成语解释:暴虎:空手打虎;冯河:涉水过河。比喻冒险行事,有勇无谋。也比喻勇猛果敢。
成语来源:春秋·鲁·孔丘《论语·述而》:“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成语造句:金玉舟《赵匡胤》第22章:“他和赵匡胤都并非暴虎冯河,有勇无谋之辈。”
暴虎冯河的成语故事
仲由,字子路,年轻时就以勇力闻名。后来子路做了孔子的学生。孔子曾对别人说:“此从我有了子路后,再也没有人敢当面恶言恶语中伤我了。”,子路不好读书。孔子劝他,他说:“南山的竹子,不用加工就是直的,砍下来做箭,可以射穿犀牛皮。学习有什么用!”孔子说:“把它装上羽毛和箭镞,会射得更远。”子路不听。
暴字开头的成语
暴虎冯河 暴风骤雨
包含有暴字的成语
一暴十寒 自暴自弃 暴风骤雨 暴虎冯河
成语典故14典源出处汉 ·赵岐 《三辅决录》:“张仲蔚,平陵人也。与同郡魏景卿,俱隐身不仕,所居蓬蒿没人。”皇甫谧 《高士传》:“张仲蔚者,平陵人也。与同郡魏景卿俱修道德,隐身不仕,明天官博物,善属文,好诗赋,常居穷素,所处蓬蒿没人,闭门养性,不治荣名,时人莫识,唯刘龚知之。”
释义用法张仲蔚隐身不仕,居处贫陋,蓬蒿没人。后以此典指贫士所居之所。刘龚,字孟公。
用典形式
【长蓬蒿】 唐·杜甫:“老夫不出长蓬蒿,稚子无忧走风雨。”
【仲蔚庐】 北周 ·庾信:“空枉平原骑,来过仲蔚庐。”
【仲蔚蒿】 宋·范成大:“屋山从卷杜陵茅,门径慵芟仲蔚蒿。”
【没蓬蒿】 宋·苏轼:“殷勤理黄菊,未遣没蓬蒿。”
【张蔚庐】 唐·骆宾王:“聊安张蔚庐,讵扫陈蕃室。”
【依蒿蓬】 唐·李白:“谁念张仲蔚,还依蒿与蓬。”
【仲蔚穷居】 晋·陶渊明:“仲蔚爱穷居,绕宅生蒿蓬。”
【终岁杜门】 宋·陈师道:“终岁杜门逃俗士,为师设榻对修筠。”
【蒿莱闭庐】 清·黄景仁:“不见张仲蔚,蒿莱深闭庐。”
【衡门蒿莱】 唐·岑参:“若访张仲蔚,衡门满蒿莱。”
【孟公不在兹】 晋 ·陶渊明:“孟公不在兹,终以翳吾情。”
【蒿莱通四邻】 唐·高适:“寂寞无一事,蒿莱通四邻。”
成语典故15典源出处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卷一:“钓矶山者,陶侃尝钓于此山下,水中得一织梭,还,挂壁上,有顷,雷雨,梭变成赤龙,从空而去。其山石上,犹有侃迹存焉。” 《晋书·陶侃传》:“或云侃少时渔于雷泽,网得一织梭,以挂于壁。有顷雷雨,自化为龙而去。”
释义用法传说晋陶侃少时打鱼,网到一枚织梭,回家挂在壁上,雷雨时化为龙而去。后用此典形容神物变化;也用以咏梭、雷雨等。
用典形式
【龙梭】 唐·张文恭:“凤律惊秋气,龙梭静夜机。”宋·钱惟演:“龙梭随振素,獭髓补凝脂。”
【龙腾梭】 唐·韩愈:“金绳铁索锁纽壮,古鼎跃水龙腾梭。”
【飞梭龙变】 宋·陈与义:“飞梭本是龙变化,挟大威德行神通。”
【织罢化梭】 宋·陆游:“织罢化吾梭,棋终烂汝柯。”
【挂壁梭飞】 宋·范成大:“连鼓一声人失箸,不知挂壁几梭飞。”
【雷雨龙梭】 宋·苏轼:“人不我知斯我贵,不须雷雨起龙梭。”宋·陆游:“星辰占宝剑,雷雨化龙梭。”
【云雷起铁梭】 宋·王令:“陶家壁冷尘埃满,何日云雷起铁梭。”
7.成语典故:间不容发 篇七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图说中华文化故事》丛书主要分为五部分,分别是“语言与文化”“思想与文化”“政治与文化”“艺术与文化”和“科学与文化”,其中首先推出的“语言与文化”,是用成语故事去述说中华文化,而计划会推出一百五十本成语故事,其中五十本的背景是战国,五十本是汉朝,另外,唐朝和宋朝也各有二十五本。
配图方面,画中的衣食住行都有出处,例如书中人物的服饰、室内摆设、马车外形,甚至细微至一个屏风、组玉佩、器皿上的纹饰等,都不是乱画,而是经过考究,故每本书除了“成语背景”“故事内容”“成语运用”外,还有“图画知识”,介绍故事中出现的文物,加深读者对当时赵国的认识。此外,书中还有延伸阅读、地图、年表等资料,帮助大家自学和研究,例如廉颇向蔺相如负荆请罪时,他所负的荆条,原来是来自黄荆树,这些历史冷知识,相信也不是很多人知道。
据悉,《图说中华文化故事》丛书未来计划推出英文版及其他语文版,甚至是电子书,让全球青少年在认识中华文化之余,也可增加其他相关元素,丰富内容。